丰富的想象力必须得到正确引导

丰富的想象力必须得到正确引导

一、丰富的想像一定要正确引导(论文文献综述)

刘怡彤[1](2021)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性着作,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划时代意义。在这部经典着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德国哲学,完成了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为逻辑起点的“科学的世界观”的理论建构,实现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世界观革命”。《德意志意识形态》阐发的历史唯物主义,以世界历史的眼光、时代精神的高度、人民价值的体认、实践力量的自觉和共产主义的追求,真正超越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以及“唯心主义”的全部哲学。从而也为无产阶级运动和人类解放事业注入了“思想的闪电”,提供了“精神武器”。通过研究和分析《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语境可以发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现有两卷六个章节中,蕴含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深邃的学理命题、丰富的思想内容和鲜明的价值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回答和追问的前提性基础命题。开展《德意志意识形态》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就是要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梳理、总结和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原则的思想论述,从而把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奠定在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这也是完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构,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新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并没有明确提出过“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为了把《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经典论断和重要论述与思想政治教育勾连起来,使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思想政治教育意蕴的深入挖掘能够廓清前提和澄明本质。这就需要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范畴在“前提批判”的意义上加以概念辨析,从而为深入展开后续的文本研究提供具有较为明确的总体规定和内容界域。通过考察和辨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意识形态”,以及提炼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三个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范畴的本质内涵,能够总结得出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高度的内在同质性,从而可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在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意识形态性以后,能够进一步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文本中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以这一历史规律为基本依据,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发展的历史纵向联系上,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的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文本中分析了“统治阶级的思想”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相互关系。以两者的相互关系为核心视域,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发展的社会横向联系上,理解到“统治阶级的思想”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高度一致、“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对“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的观念呈现、“思想的生产者”对“思想的生产和分配”的时代调节的社会阶级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文本中阐释了“精神与物质”的内在矛盾,基于对两者内在矛盾的根本判断,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发展的自我内在联系上,总结出“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的需求互通性、“物质力量只能靠物质力量来消灭”的现实必然性、“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相互转化性的内在矛盾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昭示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原则。根据《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社会精神现象发展进程的经典论断,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从中总结和归纳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原则。思想政治教育首先需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把“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作为一切问题的起点,回归“现实的个人”的生活世界,坚持“教育者本人也要受教育”,努力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其次需要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基础。这一方法论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并且“靠改变了的环境而不是靠理论上的演绎来实现”,努力做到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思想政治教育最后需要用“实际手段”来施行。这一方法论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揭露”“批判”“唤醒”三个手段,坚持做到不破不立、立破并举。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系统探讨了市民社会理论、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实践哲学、异化劳动、德国社会主义思潮批判、现代国家学说、共产主义社会构想、精神现象运动规律和资本主义矛盾冲突等多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基于这些重要内容,可以从“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三个维度归纳和整理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在“思想教育”维度中,包括“个人在精神上的现实丰富性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把他们从幻想、观念、教条和想像的存在物中解放出来”“发展思维的能力”三个方面内容。在“道德教育”维度中,包括反对形而上学的道德说教,尊重自我实现的必要形式以及塑造“真正的共同体”观念三个方面内容。在“政治教育”维度中,包括产生革命意识,信仰共产主义,联合无产阶级三个方面内容。通过考证和辨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意识形态”以及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等核心概念范畴的本质内涵,梳理和分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方法论原则和主要内容,可以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开展意识形态教化。基于此,可以运用系统性观念和整体性思维,从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生活与渗透心理世界的双重研究视野,提炼和概括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构的时代启示。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了人们是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中建构着自身信仰、意义和情感等多重维度的精神世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要想创造出“真正的精神财富”,则需要对“现实的个人”的社会关系和现实生活作出真实反映与真切关怀。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明了人的思维、精神、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根本性质和地位作用,揭示了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变化是导致人的心理因素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原因,从而也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心理学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思想政治教育为了引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切实发挥出凝魂聚气、固本培元的功能作用,则不仅需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入世”,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能够产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社会影响;而且需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入心”,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能够获得人们内心的真正认同和自觉接受,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

任航[2](2020)在《《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文中研究指明庚子事变后,北京的各项新学迅速勃兴,民间兴起了办学、办报的热潮,北京的画报业也在此时发展起来。自彭翼仲创办《启蒙画报》开始,画报便作为一种通俗的传播形式,受到民众的喜爱。此后,北京画报的办刊数量平稳增长,至1928-1937年形成了北平“画报热”。其中,《世界画报》得益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渐显现代性特征的社会环境,并因其专业的编排理念、精准的经营策略在北平的画报业中脱颖而出,发行长达十二年,出刊共计607期,成为华北地区销量第一的画报,也是北方摄影画刊中出版时间最长,期数最多的一个刊物。作为一份恪守新闻专业理念的画报,《世界画报》以图像为主的记录方式构筑了一部北平的社会图像志,其中既有技术力量、思想观念以及物质景观的不断发展,也有大众群体与都市的成长。它不仅记录了北平城市发展变迁的重要信息,也持续关注着北平都市文化的发展。本论文系统梳理了北京画报业的历史发展脉络,整理了1902年至1949年间所有现存可考的北京画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画报研究“南热北冷”现象的研究缺陷。在基本掌握北京画报历史的前提下,重点探求了1928‐1937年“画报热”中北平画报的发展状况和文化定位。采用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把画报视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文化现象,将《世界画报》作为都市文化的表述者,从媒体视角切入,探讨《世界画报》所展示出的都市“侧影”。自1928年6月20日,北京丧失了数百年来未曾中断的首都身份,经历了长达21年的非国都时代。在这21年中,1928-1937年的“北平十年”是北平由政治中心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重要时期,不仅呈现了独特的城市表现,也最能呈现出北平的都市文化特色。在这十年间,《世界画报》一直保持着对北平都市文化的关注,记载了北平都市文化转型与变迁的大量历史信息。因此,从北平都市文化语境中感受《世界画报》的文化张力,从《世界画报》中见证北平都市文化的现代性,在大众媒介与社会变迁的话语框架下,探究《世界画报》的城市叙事方式,及《世界画报》与北平都市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本文的思维平台与研究立场,也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具体而言,《世界画报》作为北平的都市文化样本,给予了北平更加多元化的叙事与解读方式。它凭借视觉媒体的再现,将各阶层市民原本彼此疏离的各式生活样貌拼剪于一体,其中既有新旧权贵、豪门巨贾、文人学者、青年学子的都市体验,也有普通市民、贩夫走卒的日常生活。不同的市民阶层构成了不同的休闲娱乐方式,不论是戏园、庙会等传统娱乐场所,还是电影院、公园等新式游乐项目,都在这座新旧并重、中西交融的北平城各放光彩。《世界画报》作为都市文化的生产媒介,以摄影、绘画、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自由穿行在各个文化维度中,不论是西方艺术的西风东渐,还是传统文化的渐进式改良,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看待艺术的视角,构造出既蕴含高雅又不吝世俗的都市空间。此外,《世界画报》极为关注女性议题,以图文并茂的传播样式充分展示了当时都市女性生活,把女性推向具有高密度话语的平台,塑造了美丽、时尚、独立的现代女性形象。通过画报详尽的叙事重构,我们看到它对于许多对立的事物都能包容与接纳,“传统的”与“现代的”、“本土的”与“外来的”多种元素在其中融于一体,又相对独立。本文通过深度挖掘《世界画报》在参与市民日常生活、都市休闲娱乐、都市艺术以及对现代女性形象建构时所表现出的巨大力量,探究画报对北平都市文化的表达方式与建构功能,以及都市文化与画报内容之间表现出的双向作用,以媒体视角探讨北平城市发展与转变的主轴,多维度地建构了20世纪20、30年代北平的都市文化。可以说,《世界画报》为都市群体叩启了一扇探索现代生活的大门,成为当时人们追求现代性的“软性入口”,并在潜移默化的渗透中,推进了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文化心态的发展变迁。这一过程,也正从一个侧面透射出北平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本文在对《世界画报》解读的过程中,试图刻画出一个不同于上海的“现代性”的可能,最大限度地想像、构建与呈现一个交织于媒介记忆与历史现实之间的拟态化的“北平十年”。

卢红博[3](2019)在《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孩子的天性有哪些?”答案的寻求可问广大家长,也可以回忆自己的童年。相信结果不外乎有两个答案,那就是提问与游戏。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人由于惊奇开始哲学思维。胡适认为: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哲学。但哲学一度被静态的理解,单纯地作为一门学科哲学而存在。在哲学的源头,生活的问题先于哲学的问题,哲学的问题先于哲学的思考。(1)海德格尔号召:让哲学主题回归到世间人际的情感中来吧,让哲学形式回到日常生活中来吧!幼儿期的发展关乎人一生的成长,哲学的亲民化回归理应在幼儿教育中大放溢彩,滋养幼儿茁壮成长。民间传统游戏在中华民族童蒙历史长河中,是儿童用以理解自然、社会、人生的手段,更是儿童的基本生活方式。5—6岁幼儿是入学前一年阶段,是当前幼儿教育中最容易发生小学化倾向的阶段。5—6岁幼儿自身已具备哲学活动的天性基础,是人一生中最有必要开启哲学启蒙教育的时期,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另一幼儿天性特质,使民间传统游戏、哲学、5-6岁幼儿,这三个当代倍受瞩目与关切、影响幼儿一生发展的元素自然天成、顺理成章地交融在一起。本文基于谷鲁斯的内摹仿理论,运用文献法、参与观察法、访谈式问卷法、访谈法、教育评价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试图从六大部分切入,全面开展了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研究。通过对幼儿哲学教学、游戏理论、幼儿园游戏教学策略三个维度,尤其是3-6岁幼儿哲学教学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与阐述,捕捉到基于民间传统游戏进行幼儿哲学教学活动开展的突破口。并从语言学、心理学、脑科学等理论分析入手,运用大量的理论与事实依据论证认为,5—6岁幼儿哲学教学活动具有充分的可行性;运用游戏哲学得出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哲学教学中的特有价值;并在前两点论据的基础上,根据费舍尔哲学教学经验,制定了本研究的幼儿哲学教学目标;借鉴李普曼哲学教学范式的同时,结合文献研究中总结的相关经验以及本土文化建构了本研究的幼儿哲学教学范式,以期明确践行基于民间传统游戏幼儿哲学教学活动的合理性、必要性与可操作性。幼儿哲学教学是新时代幼儿成长、学前教育发展、哲学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依据当前幼儿哲学教学呈现出的理论与实践同步发展、以故事性文本为主流教学素材、以探究共同体和对话为基本教学范式等的实然状况,借鉴的同时进行了两届大班21名幼儿23次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尝试。尝试与分析发现,幼儿哲学教学存在研究条件两极分化、教学范式相对教条、探究过程忽视幼儿年龄特点等问题。从分析幼儿哲学思维特征和思维线索的现象入手,查摆影响幼儿哲学良性发展的规律性元素,主要来源于幼儿哲学联动机制尚未形成、对社会环境认知与利用失衡、学习目标喧宾夺主等因素。如何开展有效的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本文提出应从教学决策、教学设计、教学互动、教学评价、教学反思五大方面着手,教学决策包括方针导向、目标内容等的决策策略;还有教学理念、对话环境等的设计策略;关注模仿、改善提问等的互动策略;注重过程与结果的双重评价策略;以及教学态度与宏观教育的反思策略等。哲学是人类成长进程中所需所有文化的基石,是一切学科之母。民间传统游戏是中华儿女最本真、最擅驾驭的生活学习方式。幼儿是人一生中习惯养成,人格建立的重要阶段,5-6岁幼儿是幼儿教育中最关键的转折期。如果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能够真正成为呵护幼儿天性,促进幼儿心智健康、科学发展的重要教育力量,成为幼儿教育发展中的一种有力改革手段,那应该是游戏的幸福、教育的幸福,也是哲学的幸福,更是幼儿的幸福。

方棣[4](2019)在《小学美术简笔画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莆田市C区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笔画在现代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更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城乡师资配备差距严重,包括简笔画在内的美术课在小学教学实际中未被充分重视甚至被忽视。本研究认为,提高教师对教学简笔画的重视,缩小城乡师资差距,促进简笔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本研究笔者以莆田市城厢区三所小学一至三年级的部分学生和美术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翻阅文献、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等方式,解剖小学简笔画教学在课堂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美育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运用专业知识对简笔画这一艺术门类进行推介,提出改变现状的方法与策略。首先对简笔画教学的背景和目的、国内外简笔画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梳理,还分析了简笔画和简笔画教学的概念。其次,对简笔画在小学美术中的运用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影响小学美术简笔画教学应用的问题进行归因。第三结合“五觉”和《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简称《课标》)中“四大领域”对简笔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方法与技巧进行了探讨,重点探讨简笔画与各个感觉器官的微妙联系,还对小学美术课标里的“四个领域”(绘画课、手工课、欣赏课、综合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理顺。最后,针对当前小学美术简笔画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小学简笔画教学的现状和原因,分析教师应如何巧妙应用简笔画教学策略来提升小学美术简笔画教学,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简笔画的教育教学。

王华梅[5](2019)在《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困境及突破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培养具有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然而,受应试教育等功利主义的影响,长期以来,学生的想象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教育呈现出一片死气沉沉的局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人们逐渐认识到想象力的宝贵价值,语文教育中的想象作文教学也受到人们强烈的关注。小学想象作文教学是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培养习作兴趣,树立习作自信心等都是十分关键的。本研究从学习心理学、儿童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出发,采用参与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整理,总结出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缘由进行剖析,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有效教学的策略,为一线语文教师在小学想象作文教学方面提供一些可行的借鉴。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理清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在对想象的内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指出想象作文的内涵,同时阐明想象作文的特征,指出小学想象作文教学的必要性和依据。第三部分:以成都市邛崃市羊安小学为例,对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调查,同时随机选取学生部分想象作文进行分析,最终总结出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原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论文的重点部分。围绕想象作文的写作全过程,提出小学想象作文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即“丰富表象,奠定想象之基”“创设情境,引发想象之乐”“锤炼语言,表达想象之美”“强化习作动机,养护想象之心”。另外,还依据小学各个学段学生的特征,尝试建构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序列:低段绘本引路;中段聚焦童话;高段随文想象练习。第五部分:梳理围绕想象作文教学进行的实践探索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应坚持的原则,即赏识性原则、激趣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渐进性原则。

邵滋映[6](2019)在《英语学习中的“我”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自我认同及其转变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每一个班级都存在少数学生,他们成绩不合格、缺乏学习自主性、没有学习动机,也就是所谓的“英语学困生”。本文以自我认同为研究视角,深入了解初中英语学困生的个体发展和自我成长,从而为实现英语学困生的积极转化提出建议。本文有四位研究对象,分别是L同学、H同学、S同学和J同学,其中L同学是在读研究生,其他三位目前就读于普高或职高。他们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有七年及以上的英语学习经历。从中考成绩来看,L同学和H同学已不再是英语学困生,而S同学和J同学则未发生良性转变。我们将从Bonny Norton对认同的定义出发,以社会文化理论视角研究这四名初中英语学困生对自我认同的建构和转化过程,更加全面地了解英语学困生群体,进而提出有利于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的建议。本文采用扎根理论和个案研究方法,通过课堂观察、访谈、个人生活材料以及教师反思日志等质性研究方式,对四位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英语学习经历进行叙述和分析,从而探究学困生在各个阶段的自我认同的建构,特别是其中两位英语学困生的自我认同良性转变过程。研究发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自我认同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自我认同的出现——自我认同的危机——自我认同的冲突——自我认同的转变。一方面,自我认同贯穿于英语学习过程,并且在学习经验的影响下不断变化和建构。另一方面,自我认同影响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自我投资倾向,进而影响英语学习成效,促使英语学困生发生了不同的转化。由此,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自我认同研究对于英语学困生实现良性转化的意义,即改变英语学困生的困境不是仅仅依靠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从学困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困生的自我认同,了解学困生的自身感受和处境,从而实现帮助英语学困生脱离“英语学困”。

王俏蕊[7](2018)在《国民政府时期中国“亚洲”话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亚洲”是界于“国家”、“世界”之间的政治和文化范畴,它在近代中国作为一种区域性概念话语出现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和世界观念革新密切相关。因此研究者必须将“亚洲”与民族生存、国家独立、世界近代化和格局趋变相结合,才能明晰近代中国“亚洲”话语的内在理路。近代中国的“亚洲”话语不仅关系到近代中国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而且涉及到近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关系,更是直接关系到当前中国与亚洲乃至世界的交往。所以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学术界已经对“近代中国与日本亚洲主义”这一课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且有丰富成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近代中国的“亚洲”话语确实深受日本亚洲主义的影响,尤其是1870年代至日俄战争这一阶段。1870年代,中日两国遭受西方侵略的共同命运为日本亚洲主义进入中国提供了契机,中国民间士绅、维新知识分子、洋务官员对日本的亚洲主义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是亚洲主义在中日两国政府事务中并未发生很大作用。甲午战争以后,日本亚洲主义借助中国师日的浪潮通过中日两国报刊媒体被中国广泛认知,维新派、革命派、地方官吏利用亚洲主义表达了对日本政府和人民的诉求。不过仅仅“近代中国与日本亚洲主义”仍然无法体现近代中国“亚洲”话语的全貌,因为近代中国“亚洲”话语的本源不是日本亚洲主义,而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主动学习西方世界洲际地理知识体系和认知世界及亚洲政治局势,以及近代以前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和朝贡体系。而且日俄战争后中国与日本亚洲主义的分歧日渐凸显,直至1910年“日韩合邦”,中国对日本亚洲主义的理想最终破灭。北洋政府时期,在世界各国平等交往的原则下,日本已经不具备亚洲主义所提倡的面对西方国家的亚洲特殊性,而且一战后形成的欧美世界体系和苏联世界革命体系也对日本亚洲主义提出了挑战。孙中山的亚洲主义与李大钊的新亚细亚主义虽然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回应日本亚洲主义,但是二者已经在这种回应中结合本国立场和世界局势创造出不同于日本亚洲主义的中国“亚洲”话语。国民政府时期国人在前人基础上发展出更为丰富的“亚洲”话语内涵。理解这一时期的“亚洲”话语可以借助:一个中心——反侵略基础上的寻求安全的亚洲“和平”;两类主体——政府主体和社会主体;三个对象:欧美列强、日本、亚洲弱小民族;四种体系——英美主导的世界体系、苏联领导的世界革命体系、日本亚洲主义、亚洲地缘政治体系。十年建设时期,新生的国民政府致力于与世界各国重新发展主权独立、平等和平的国家关系,面对共产党依托的苏联世界革命体系和日本帝国主义化的亚洲主义,国民政府选择利用英美主导的世界体系获取对内“剿共”、对外面对苏、日两邻国的优势地位。印度和土耳其作为亚洲地缘关系中影响较大的国家为中国提供了日本之外的亚洲“他者”。政党、知识分子、报刊媒体作为非政府的社会主体,反对国民政府迎合日本不平等合作的要求,并随着法西斯势力的壮大呼吁建立亚洲太平洋区域对日的集体安全体制。全面抗战时期,世界势力分为法西斯阵营和反法西斯阵营,国共合作的中国政府与美英苏世界体系合作,联合日本“大东亚共荣圈”波及的亚洲太平洋国家共同抗日。中国政府在抗战中表现出了亚洲大国责任意识,不过仍然无法建立中国主导不受美英苏影响的亚洲区域组织。降日势力服务于日本侵略性的“东亚新秩序”、“大东亚共荣圈”,歪曲利用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因为日本政治、经济方面的亚洲主义已经失败,汪伪降日势力遂以“东亚文化复兴”的名目企图在沦陷区维持日本侵略统治。国共内战时期,日本亚洲主义对亚洲的行动影响已经结束,但思想诱因仍在。国共分别选择了美国世界体系和苏联世界体系。国民政府亲美反苏反共及张群“亚洲区域经济集团”的“亚洲”话语以国人普遍反对而失败。国人对共产党的亲苏政策舆论不一,但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号召获得舆论和党派的响应。1947年国民党媒体对中国共产党将在亚洲组织共产国际的预测流于传闻,说明中共在国共内战时期对民族问题的运用多于意识形态斗争。战后亚洲国家因为对美苏冷战控制亚洲的恐惧,基于战争合作情谊和亚洲地缘关系,试图通过泛亚洲会议这种亚洲国民交往形式培养出一种美苏之外的第三方力量。国民政府对此表现出审慎的参与,舆论普遍表示支持。不过当第二次泛亚洲会议触及到印尼具体国家民族问题时,国民政府并未如印度尼赫鲁那样积极,而是表示遵从联合国仲裁结果。战后国内舆论反对政府“亚洲”话语却对国民外交形式参与亚洲事务表示支持,体现了政府作为国家官方机构在亚洲事务上的局限性,而经济、文化、交通等非政治性的国民外交却既能实现联络亚洲的目的,也可以避免触及亚洲民族主义情感和对政治联盟再次引发战争的顾虑。对于中国的“亚洲”话语而言,“亚洲”的正当性来自于每一民族的生存、每一国家的独立、整个世界的近代化,单一的“亚洲”甚或“日本”并不具有天然合理性。1927年至1949年的国民政府所面对的世界局势是:承接一战后世界秩序,经二战后接续美苏冷战秩序。此时期在亚洲范围内日本亚洲主义已经走向帝国主义、侵略主义化,中国与日本之外的更多亚洲国家建立密切联系。日本的亚洲主义是反西方、孤立主义的,然而他本身却是帝国主义、亚洲内噬的。中国不能排除西方的压力,这是中国“亚洲”话语的悲剧,也是“亚洲”话语的生机。因为世界视野下中国的“亚洲”话语呈现出更为丰富的面向:英美国联世界体系之下的“亚洲”、苏联世界革命之下的“亚洲”、与日本亚洲主义博弈的“亚洲”、地缘关系中的“亚洲”。这些面向都要求建立在反侵略民族主权国家生存合法性的基础之上,避免了日本垄断“亚洲”话语权,进而控制亚洲国家的未来。

孙葳[8](2017)在《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文中指出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传媒的迅猛发展,在传媒资本的驱动下,主要依托网络媒介生产、传播和消费的类型文学迅速崛起,言情类型小说作为其中一个主要类型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论文对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通过对其生产方式、文本模式等方面的深度把握,力图揭示这一文学和文化现象所表征的时代症候与性别诉求,发现蕴藏在这种新形态大众文学中的新的文学可能。论文的绪论简要梳理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网络文学如何完成了向类型文学的范式转换。西方类型学理论、类型电影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以盛大集团为代表的大型资本介入文学市场客观上促使了网络文学类型化趋势,近五年来移动终端的参与又一次改变了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生态,类型文学完成了从免费到付费,从多种体式并重到以长篇小说为主要形式的变化。第一章主要把言情类型小说放在文学史的脉络中考察,简要追溯我国言情小说发展的历史:从明清才子佳人小说、晚清狭邪小说,到上世纪初“革命+恋爱”与海派言情,再到八十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实践与以琼瑶为代表的港台言情小说,以及九十年代以来的网络文学创作潮流,都深刻地影响了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第二章深度把握在资本、媒介、已有的文学传统等多重力量的作用下,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所呈现出的特定的文本结构特征。显然,言情类型小说在新世纪的海量作品呈现出高度类型化的文本特征,这体现在小说的时空体式、情节和人物设置以及话语风格等多个层面。无疑,文本结构既在很大程度上与当下青年读者情感结构契合,又表征了当代社会中政治、经济权力乃至性别权力等权力形态之间关系配置的变动。本文的第三章则是通过对一些典型文本的细读及特殊类型的剖析,力求揭示出言情类型小说话语中暴露出的个体如何在当下复杂的权力结构中想像自我、认知现实。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者和读者群体主要是女性,本文第四章集中探究这一类型小说所彰显出的围绕性/别权力的抵抗问题。应该说,大多基于爱情神话的性/别抵抗是暧昧不清的,在爱情神话的虚饰下无法隐藏的又往往是对父权制的仰视与屈服,由女性作家创作的言情类型小说中却潜藏着大量的男权中心主义视角,这与言情类型小说的固有的写作传统不无关联,也是对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曲意迎合。作为一种主要由媒介资本操控的文学生产,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在更大意义上显然是症候式阅读的范例,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在这一话语空间可能出现的对既有权力结构尤其是性/别权力机制的抵抗,当然,这种抵抗显得如此微弱,但还是在话语戏仿、经典解构以及新媒体语境下读者的生产式参与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展现。本文第五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岳小琴[9](2017)在《初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以延安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写作是写作主体在对自然、社会、人生有比较深入的观察和思考之后用书面语言进行的有针对性表达的活动。写作能力是一个有文化人的必备能力。初中是人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初中作文能力如果能得到有效提高,将会对学生后来的学习和工作有深刻影响。有效的初中写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思考能力,搜集写作素材的能力,谋篇布局的能力,写作各种文体的能力,作文修改的能力。当前初中写作教学是有成绩的,比如《语文课程标准》的足够重视,语文教师有许多好的指导方法,初中生的写作能力较前有较大提高。当前初中写作教学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有些教师对初中写作教学重视不够,对学生了解不够,命题缺乏针对性,自身写作能力不高,指导方法欠缺等等。学生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重视不够,兴趣不弄;不善于观察和思考,写作题材匮乏;阅读量不够,缺乏积淀;文体意识淡薄,结构层次混乱;缺乏真情实感;书面表达不好,书写格式不规范;没有修改能力等等。家庭方面主要在与学校教育脱节,不重视学生写作等等问题。为了搞好初中写作教学,我们必须坚持听说读写相结合、先放后收、师生配合、兼顾素质与应试的原则。在具体操作方面,应当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他们在观察生活和社会的同时,训练思维方式和想象能力,明确文体意识,不断提高书面写作能力,教会学生重新润色自己作品的方法等等。家长也应关心孩子的写作状况,营造良好环境,为孩子写作能力的提高加一把力。如此,我所期望的初中写作教学的新局面一定会到来。

林媛媛[10](2017)在《基于学习理论的设计思维研究以社会设计工作坊为案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已从一种「流程化」(Process-oriented)的设计操作方法,逐渐被视为是一种「以设计驱动创新」(Design-Driven Innovation)的商业工具。然而,若检视「设计思维」的生成缘由,与其如何重塑并提升参与者们,其心理因素与认知结构上的目的等,则会发现:「设计思维」不只是一种得以推动创新的途径,同时更是一种引导并鼓励团队成员队彼此之间,在「同理心」、「学习心态」与「沟通协作」等积极态度的发挥方法。本文因此将「设计思维」视为一种「学习如何学习」(Learninghow to learn)的思考训练,并提出一套「基于学习理论的设计思维」与「社会设计工作坊」的研究框架与设计实验。在文献研究上,本文同时亦对当代的设计环境、趋势变迁,以及设计人才之自我养成等层面进行疏理、分析与批判;同时援引「认知心理学」与「学习理论」中的「环境心理学」、「同理心」、「学习模式」等相关的理论与案例研究,以作为本论文在论述方向,及设计实验工作坊制定之支持与参考。设计实验案例则是透过与台湾中原大学合作的「暑期设计思维工作坊」(2016年案例)之经验。同时置入「通用设计的创新流程」(a generic framework for the design innovation process)作为工作坊之创新工具的运用;并以「沟通」、「学习」、「创造力」、「执行」、「协作」等五项技能的提升程度,作为实验效益之评价方向,以再次证明「学习理论」与「设计思维」之间的正向关系。本文将阐明参与者在透过「基于学习理论的设计思维」与「社会设计工作坊」的训练过程后,能够激发参与者的团队意识与创造力,以增强他们日后直面真实情境与真实问题的信心。

二、丰富的想像一定要正确引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丰富的想像一定要正确引导(论文提纲范文)

(1)《德意志意识形态》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概述
        1.1.1 选题意涵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域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可能创新
        1.4.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同质性分析
    2.1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的本质内涵
        2.1.1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概念的本质意涵
        2.1.2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概念的本质意涵
        2.1.3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本质意涵
    2.2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内在统一性
        2.2.1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历史结构中的内在统一性
        2.2.2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历史功能中的内在统一性
        2.2.3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历史目的中的内在统一性
    2.3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意识形态性
        2.3.1 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性
        2.3.2 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
        2.3.3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第三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揭示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
    3.1 历史发展规律
        3.1.1 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3.1.2 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1.3 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
    3.2 社会阶级规律
        3.2.1 “统治阶级的思想”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高度一致
        3.2.2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对“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的观念呈现
        3.2.3 “思想的生产者”对“思想的生产和分配”的时代调节
    3.3 内在矛盾规律
        3.3.1 “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的需求互通性
        3.3.2“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的现实必然性
        3.3.3 “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相互转化性
第四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原则
    4.1 从“现实的个人”出发
        4.1.1 把“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作为一切问题的起点
        4.1.2 回归“现实的个人”的生活世界
        4.1.3 坚持“教育者本人也要受教育”
    4.2 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基础
        4.2.1 “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
        4.2.2 “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
        4.2.3 “靠改变了的环境而不是靠理论上的演绎来实现”
    4.3 用“实际手段”来施行
        4.3.1 “揭露”手段
        4.3.2 “批判”手段
        4.3.3 “唤醒”手段
第五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
    5.1 思想教育内容
        5.1.1 “个人在精神上的现实丰富性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
        5.1.2 “把他们从幻想、观念、教条和想像的存在物中解放出来”
        5.1.3 “发展思维的能力”
    5.2 道德教育内容
        5.2.1 反对形而上学的道德说教
        5.2.2 尊重自我实现的必要形式
        5.2.3 塑造“真正的共同体”观念
    5.3 政治教育内容
        5.3.1 产生革命意识
        5.3.2 信仰共产主义
        5.3.3 联合无产阶级
第六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构的时代启示
    6.1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构的整体构想
        6.1.1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内涵及要素
        6.1.2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运行结构
        6.1.3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运行逻辑
    6.2 思想政治教育的“入世”问题
        6.2.1 思想政治教育“入世”的关键点位
        6.2.2 思想政治教育“入世”的核心问题
        6.2.3 思想政治教育“入世”的视角转换
    6.3 思想政治教育的“入心”问题
        6.3.1 思想政治教育“入心”的实践基础
        6.3.2 思想政治教育“入心”的内在机理
        6.3.3 思想政治教育“入心”的路径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1.1 北平画报的独特文化意义
        0.1.2 北平历史发展的特殊性
    0.2 相关学术史回顾
        0.2.1 中国近现代画报相关研究
        0.2.2 中国大众媒体与都市文化相关研究
        0.2.3 民国北京/北平都市文化相关研究
    0.3 研究对象、内容及视角
        0.3.1 研究对象
        0.3.2 研究内容
        0.3.3 研究视角
    0.4 研究思路、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0.4.1 研究思路
        0.4.2 创新点
        0.4.3 研究框架
第1章 北平画报业的成长与《世界画报》
    1.1 从“京城”“国都”到“故都”:1928‐1937 年的北平
        1.1.1 政治地位的起落浮沉
        1.1.2 时局演变下的商业形势
        1.1.3 发达的现代教育体系
        1.1.4 城市消费新主力及其表现
        1.1.5 兼容并蓄的“文化古城”
    1.2 从北京到北平:画报业的发展状况和文化定位
        1.2.1 北京画报的早期发展
        1.2.2 1928 -1937 北平阶段的“画报热”
        1.2.3 补说:1938-1949 北平画报基本走向
    1.3 都市文化的表述者——《世界画报》
        1.3.1 《世界画报》的发展阶段
        1.3.2 《世界画报》的主编及创作群体
        1.3.3 《世界画报》的出版困境与生存策略
        1.3.4 《世界画报》的经营策略
第2章 都市生活:《世界画报》中的市民休闲生活与游乐想像
    2.1 《世界画报》中的市民日常生活叙事
        2.1.1 形色生活:中上层阶级的都市人生
        2.1.2 校内校外:青年学子的新式生活
        2.1.3 “另一个都市”:下层贫苦市民的都市体验
    2.2 西风东渐下的休闲娱乐空间
        2.2.1 异彩纷呈的新式游乐
        2.2.2 备受追捧的传统娱乐
        2.2.3 作为平民游乐场的天桥地带
    2.3 岁时节日与习俗的变迁
        2.3.1 传统节日与习俗变迁
        2.3.2 新式城市民俗与现代节令习俗新貌
        2.3.3 婚丧嫁娶中的新风尚
第3章 :都市艺术:《世界画报》中的中西文化记忆
    3.1 西方文化与艺术的西风东渐
        3.1.1 摄影文化:艺术与写实并存
        3.1.2 漫画艺术:都市空间的多棱镜
    3.2 传统文化的渐进式文化改良
        3.2.1 北平画坛:欧美风雨下的吐故纳新
        3.2.2 戏曲艺术:“中西对话”中的竞相争荣
第4章 都市女性:《世界画报》中的现代女性形象
    4.1 对女性身份与身体的展现
        4.1.1 女性身份的类别
        4.1.2 以艺术之名:女性身体的公开
        4.1.3 女性身体“健康美”观念的表达
        4.1.4 舞蹈艺术与舞动的女性身体
    4.2 追求自立与自新的新时代女性
        4.2.1 独立:知识化的职业都市女性
        4.2.2 时尚:走在消费潮流之上的女性
        4.2.3 美丽:自信的精神与健康的体魄
    4.3 图说女性:焦虑中的两性关系与都市想像
结论 想像与构建:《世界画报》中的北平都市叙事
    一、画报是城市现代生活的“文化符号”
    二、《世界画报》中的现代性想像
    三、《世界画报》对社会矛盾冲突的“逃避”与“面对”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幼儿哲学教学
        (二)民间传统游戏
    四、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谷鲁斯内摹仿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谷鲁斯内摹仿理论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参与观察法
        (三)问卷法
        (四)访谈法
        (五)教育评价法
    六、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幼儿哲学教学文献研究
        (二)国外有关游戏理论的文献研究
    二、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内幼儿哲学教学的文献研究
        (二)有关幼儿游戏的文献研究
        (三)有关幼儿园游戏教学策略的文献研究
第二章 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理论建构
    一、幼儿哲学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哲学进步呼唤幼儿哲学家的出场
        (二)幼儿哲学思维语言的发展水平分析
        (三)幼儿哲学何以存在的现象解读
        (四)幼儿哲学得以存在的学理解读
        (五)幼儿思维“神经窗户”打开的脑科学分析
    二、民间传统游戏的哲学教学价值分析
        (一)幼儿作为游戏的存在
        (二)游戏体验的思维触发机制
        (三)民间传统游戏的教育优势
        (四)游戏作为哲学探究的价值
        (五)几个民间传统游戏的哲学意涵
    三、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目标
        (一)思考能力目标
        (二)感知能力目标
        (三)社会交往能力目标
        (四)情感态度健康发展目标
        (五)对话能力目标
        (六)人格塑造目标
    四、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范式
        (一)文化建构场
        (二)思维游戏圈
        (三)复式驱动对话教学法
第三章 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应然、实然与尝试
    一、幼儿哲学教学的应然诉求
        (一)新时代幼儿的成长需求
        (二)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
        (三)哲学教学变革的需求
    二、幼儿哲学教学的实然状态
        (一)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同步发展
        (二)幼儿哲学教学内容以故事性文本为主
        (三)基本形成稳定的教学范式
    三、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尝试
        (一)基于“老鹰捉小鸡”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
        (二)基于“网鱼”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
        (三)基于“欻嘎拉哈”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
        (四)基于“绕口令”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
第四章 幼儿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条件两极分化
        (一)学术研究一线教学条件不足
        (二)教学实践一线学术研究粗浅
    二、教学范式相对教条
        (一)忽视非有声语言对话
        (二)规则不当易引发消极等待
    三、哲学经验准备匮乏
        (一)模仿原型脱离现实
        (二)哲学天性保护意识淡薄
        (三)教师面前表现拘束
    四、探究过程忽视幼儿年龄特点
        (一)问答单向性、一次性与自问自答
        (二)高控阻止幼儿“七嘴八舌”
        (三)“内摹仿”过程缺失
        (四)“假问题”时有发生
        (五)角色期待革新思考不够
    五、过于强调没有问题答案
        (一)忽视幼儿习惯养成关键期
        (二)忽视探究内容领域特点
第五章 幼儿哲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尚未形成幼儿哲学联动机制
        (一)学术机构与教育机构缺乏合作
        (二)学术人员与一线教师默契欠佳
    二、对社会环境认知和利用失衡
        (一)幼儿生活经验媒体化
        (二)自由与安全责任矛盾
    三、知识传授与习得目标观念深重
        (一)习惯喧宾夺主的知识性学习
        (二)重视学习结果而忽视思考过程
    四、存在原生家庭教育不当影响
        (一)“补偿”教育问题突显
        (二)家庭问题导致童心封闭
    五、新教育思想理解偏差
        (一)忽视内摹仿价值与实现过程
        (二)鼓励教育有失分寸
第六章 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策略
    一、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决策策略
        (一)学前教育行政机构确立方针导向
        (二)学术研究与一线教学联接合作
        (三)学前教育设定幼儿哲学教学目标
        (四)幼儿哲学教学内容的决策
    二、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设计策略
        (一)创设安全对话环境,量身定设组织教学
        (二)提供积极模仿范型,设定过程与结果目标
        (三)了解幼儿生活经验,从幼儿模仿天性出发
        (四)传统游戏常态化,在反复模仿中加深体悟
    三、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互动策略
        (一)摒弃成人视角目标,成就幼儿学习改变
        (二)积极改善提问,利用两个时间
        (三)避免旧习干扰视听,培养幼儿视听技巧
        (四)正确处理跟随性表达,将幼儿模仿价值最大化
        (五)把握规训与自由中控线,培养幼儿自我教育
        (六)幼儿模仿的另一种表达,无声语也要哲学解读
    四、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成效评价策略
        (一)幼儿哲学教学过程评价
        (二)幼儿哲学教学结果评价
        (三)教学成效评估总结
    五、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反思策略
        (一)基于教师教学态度的反思
        (二)基于教师教学组织的反思
        (三)基于教学反思的教育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式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评估项目
    附录4 研究开展过程性材料(选摘)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小学美术简笔画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莆田市C区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相关概念
第一章 小学简笔画运用的教学现状与归因
    第一节 小学简笔画教学的现状
    第二节 小学简笔画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设计
        二、教师问卷调查分析
        三、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四、访谈结果分析
        五、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第三节 影响小学美术简笔画教学的应用问题归因
        一、教师对简笔画教学的认识不够到位
        二、美术教师分配不均
        三、部分教师缺乏简笔画教学技能
        四、教师缺乏简笔画教学的经验
第二章 简笔画在小学美术教学实际中的应用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及内容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四、研究过程
    第二节 简笔画在小学美术“五觉”教学中的应用
        一、视觉(色彩)与简笔画
        二、听觉与简笔画
        三、味觉与简笔画
        四、触觉与简笔画
        五、嗅觉与简笔画
        六、小学美术简笔画在“五觉”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简笔画在小学美术课标“四个领域”教学中的应用
        一、简笔画在绘画课中的应用
        二、简笔画在手工课的运用
        三、简笔画在欣赏课中的运用
        四、简笔画在综合探索课中的运用
        五、小学美术简笔画在“四个领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小学美术简笔画教学的策略
    第一节 综合运用策略
        一、合理利用“五觉”进行教学应用
        二、综合运用“五觉”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节 倾向性策略
        一、视觉为主其他感官为辅的教学模式
        二、深入协调感官的教学应用
    第三节 灵活运用策略
    第四节 全面运用策略
        一、合理利用感官的教学方式
        二、深化四个领域的教学应用
结语
附录1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2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4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5 课堂观察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困境及突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小学想象作文的内涵、特征及价值
    第一节 想象作文的内涵及特征
        一、想象作文的内涵
        二、想象作文的特征
    第二节 小学想象作文教学的必要性和依据
        一、小学想象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二、小学想象作文教学的依据
第二章 小学想象作文教学现状与成因分析
    第一节 小学想象作文教学的现状调查
        一、学生问卷结果
        二、教师访谈结果
    第二节 小学想象作文教学作品探析
        一、故事类教学作品分析
        二、童话类教学作品分析
    第三节 小学想象作文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小学想象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二、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困境产生的原因
第三章 小学想象作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第一节 丰富表象,奠定想象之基
        一、鼓励“发现”,培育作文意识
        二、鼓励广泛阅读,提倡想象性还原
        三、鼓励动笔,记录日常生活
    第二节 创设情境,引发想象之乐
        一、依物想象
        二、看图想象
        三、听音想象
        四、情景想象
    第三节 锤炼语言,表达想象之美
        一、先说后写,梳理语言
        二、自改互评,关怀语言
        三、作后讲评,对症下药
        四、下水作文,引领示范
    第四节 强化习作动机,养护想象之心
        一、灵活拟题,增强习作兴趣
        二、助推发表,增强读者意识
        三、巧抓契机,融洽师生情感
    第五节 依托教材,建构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序列
        一、低段——绘本引路
        二、中段——聚焦童话
        三、高段——随文想象练习
第四章 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一节 小学想象作文教学案例设计
        一、童话作文教学案例设计
        二、科幻作文教学案例设计
    第二节 小学想象作文教学成果可视化
        一、优秀童谣汇编
        二、立足作品的思考
    第三节 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应坚持的原则
        一、赏识性原则
        二、激趣性原则
        三、整体性原则
        四、渐进性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6)英语学习中的“我”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自我认同及其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论文摘要
引言
    选题的缘起
    研究的问题
    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个人意义
1 文献综述
    1.1 英语学困生
        1.1.1 概念界定
        1.1.2 研究现状
        1.1.2.1 结构行为主义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学困生研究
        1.1.2.2 心灵认知主义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学困生研究
        1.1.2.3 社会认知主义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学困生研究
    1.2 自我认同
        1.2.1 概念界定
        1.2.2 国外有关二语/外语学习者的自我认同的研究
        1.2.3 国内有关二语/外语学习者的自我认同的研究
2 理论基础
    2.1 文化资本理论
    2.2 想象共同体理论
    2.3 投资理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扎根理论
        3.2.2 个案研究
    3.3 数据采集
        3.3.1 访谈法
        3.3.2 课堂观察法
        3.3.3 资料分析
4 数据分析
    4.1 L同学的故事
        4.1.1 初中前的英语学习倾向:我写不出26 个字母
        4.1.2 初中前期自身与他者影响的互动:我学英语很痛苦
        4.1.3 英语学习情境中自我认同的冲突:我不想让老师哭
        4.1.4 初中后期自我认同的转变:我拼一拼也可以
    4.2 H同学的故事
        4.2.1 初中前的英语学习倾向:我们老师只教ABC
        4.2.2 初中前期自身与他者影响的互动:我和他关系甚好
        4.2.3 英语学习情境中自我认同的冲突:我想要好好学习
        4.2.4 初中后期自我认同的转变:我真是太厉害了
    4.3 S同学的故事
        4.3.1 初中前的英语学习倾向:我根本不重视英语
        4.3.2 初中前期自身与他者影响的互动:我有点自信了
        4.3.3 英语学习情境中自我认同的冲突:我不想学了
        4.3.4 初中后期自我认同的转变:我努力过了
    4.4 J同学的故事
        4.4.1 初中前的英语学习倾向:我不喜欢抄写
        4.4.2 初中前期自身与他者影响的互动:一直逼我学
        4.4.3 英语学习情境中自我认同的冲突:我发现学不会
        4.4.4 初中后期自我认同的转变:我对于学习一窍不通
5 研究结论
    5.1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自我认同建构经历四个阶段
        5.1.1 初现阶段:英语学困生的角色展露
        5.1.2 危机阶段:英语学困生的角色遭遇
        5.1.3 冲突阶段:英语学困生的角色挣扎
        5.1.4 转变阶段:英语学困生的角色转化
    5.2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自我认同与英语学习存在联系
        5.2.1 学困生自我认同出现于英语学习初期
        5.2.2 自我认同变化伴随英语学习过程
        5.2.3 英语学习经验影响自我认同建构
        5.2.4 自我认同建构影响学困生英语学习成效
6 教学启示
    6.1 重视英语启蒙教学,保护英语学习者良好的自我认同
    6.2 关注个体潜能发展,探寻学困生自我认同转变的关键点
    6.3 创建学习共同体,推动学困生自我认同的良性转变
    6.4 鼓励学生自我投资,提高英语学困生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附录 A L同学的部分记录
附录 B H同学的部分记录
附录 C S同学的部分记录
附录 D J同学的部分记录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7)国民政府时期中国“亚洲”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说明
    二、学术史回顾
        (一) 通论性质的研究趋势
        (二) “孙中山亚洲观”的研究状况
        (三) 学界对“近代其他人物亚洲观”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方法、思路、内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四、创新点与不足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
第一章 国民政府之前中国的“亚洲”话语
    一、近代中国“亚洲”话语的初步形成
        (一) 地理“亚洲”的“发现”
        (二) “亚洲”成为政治空间
    二、1870年代至1910年:日本亚洲主义与中国
        (一) 甲午战前:中日命运异同与民间、政府两层面的“兴亚”矛盾
        (二) 戊戌至日俄战争期间:亚洲主义热潮与中国对日诉求
        (三) 日俄战争至“日韩合邦”:中国对日本亚洲主义的理想陨落
    三、北洋政府时期:四种体系视域下的“亚洲”
        (一) 日本的“亚洲特殊性”与“特殊权益”
        (二) 一战爆发后英美式国际主义与苏俄式世界主义下的“亚洲”
        (三) 亚洲多元民族国家话语:亚洲民族国际
第二章 十年建设时期中国的“亚洲”话语
    一、国民政府“世界之亚洲”与日本“日本之亚洲”的博弈
        (一) “九一八”之前国民政府对日本大亚洲主义的迎合与利用
        (二) “九一八”之后英美世界参与的东亚和平之策
        (三) 国联技术合作前情下的中日“经济提携”
    二、中国与亚洲被压迫民族国家的联合与复兴
        (一) 亚洲弱小民族的“新亚细亚”
        (二) 中印文化联合基础上的亚洲民族国际——以亚洲文化协会为个案
        (三) 亚洲“病友”土耳其:中国民族复兴的“他者”比照
    三、共产党东方战线及太平洋集体安全
        (一) 共产党的东方战线与亚洲、太平洋
        (二) 国人对“太平洋集体安全”的热议
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的“亚洲”话语
    一、安全与秩序:中国抗战政府的“亚洲”民族话语
        (一)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视野下的中日与亚洲
        (二) 战时中国的亚洲责任与亚洲太平洋区域组织
    二、汪伪势力对孙氏大亚洲主义的歪曲及“东亚文艺复兴运动”
        (一) 日伪勾结的“和平运动”与大亚洲主义
        (二) 政治、经济之外的另一“名目”:“东亚文艺复兴运动”
第四章 国共内战时期中国的“亚洲”话语
    一、反苏反共?反美反帝?——美苏对峙影响下国共亚洲路向选择
        (一) 国共内战与远东和平
        (二)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与亚洲反共同盟
        (三) 战后对日清算与国民党“亚洲经济集团”
    二、国民外交与亚洲政治:战后中国对第一次泛亚洲会议的参与
        (一) 第一次泛亚洲会议缘起与国民政府对泛亚洲会议的态度
        (二) 中国对第一次泛亚洲会议的参与过程
        (三) 国内舆论对泛亚洲会议的评论
    三、区域导向抑或联合国:第二次泛亚洲会议及国人态度
        (一) 中国亚洲关系协会成立
        (二) 第二次泛亚洲会议过程
        (三) 国内舆论对第二次泛亚洲会议的态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致谢

(8)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网络文学、类型文学与言情小说
        (一)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简要历程
        (二) 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产生与繁荣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类型文学”:理论溯源与概念辨析
        (二) 国内研究状况:网络文学到类型文学的范式转换
        (三) 国外研究状况简介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一) 研究意义
        (二) 写作路线与方法
    注释
第一章 生产与传播:言情类型小说的前世今生
    一、言情类型小说的前史
        (一) 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
        (二) 现代传媒与清末民初的言情小说
        (三) 革命年代言情的“潜在书写”
        (四)“后革命”与港台言情的流行
    二、网络时代言情小说的勃兴
        (一) BBS、同人站点与言情的可能
        (二) 商业网站与言情类型的产生
        (二) 频道细分与言情小说的繁荣
        (四) IP时代、影视衍生与经典化
    注释
第二章 文本与结构:言情类型小说的文体特征
    一、故事场景与时空想象
        (一) 虚拟历史:穿越、架空与重生
        (二) 封闭空间:宫宅、职场与校园
        (三) 另类现实:玄幻、仙侠与“吸血鬼”
    二、人物设置与情节模式
        (一) 暴君与霸道总裁:王子遇见灰姑娘
        (二)“高干男”与“凤凰男”:爱情的阶级差异
        (三) 玛丽苏与白莲花:多男恋一女,圣母独钟情
    三、话语与风格
        (一) 文体风格的两极:“甜宠”与“虐”
        (二) 以现实逻辑为标准:“小白文”与“中二病”
        (三) 以艺术真实为尺度:“正剧”与“谐剧”
    注释
第三章 多重力量的交锋:个体想象与现实隐喻
    一、匿名的他者与“主体”质询
        (一) 职场空间与个体想象
        (二) 古典生活与自我装扮
    二、内向生长的“身体美学”
        (一) 情爱书写与身体消费
        (二) 欲望空间与脆弱的“异托邦”
    三、无处可逃:苍白的乌托邦
        (一)“种田文”与现代隐逸
        (二)“异次元”与末世情结
    注释
第四章 暧昧的抵抗:爱情神话与性/性别权力
    一、爱情神话掩饰下的权力意识
        (一) 父权制的魔力
        (二) 症状表达:直男癌、厌女症与偏执狂人格
    二、女性主义的诉求与反叛
        (一) 网络女性主义叙事伦理
        (二)“女性向”言情的性别革命
    三、性别的置换与位移
        (一) 耽美同好社群的话语实践
        (二) 百合文隐匿的身份确认
    注释
第五章 微弱的可能:戏仿、自反与读者生产
    一、戏仿与解构:在典雅与流俗之间
        (一) 对“红楼世界”的解构
        (二) 对琼瑶式言情的戏仿
    二、反穿越、反言情与文体突破
        (一) 言情类型小说内部的自反性
        (二) 文体的突破性尝试:快穿文
    三、作者的权力与作为生产者的读者
        (一) 互动生产中的作者
        (二) 作为生产者的读者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初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以延安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课题来源与研究目的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一)初中生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二)初中写作教学的基本策略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调查问卷法
        (三)行动研究法
一、初中写作教学概述
    (一)什么是写作和写作能力
    (二)写作能力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三)写作教学的作用
        1.写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写作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初中写作教学的基本目标
    (一)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想像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搜集写作素材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写作各种文体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
三、当前初中写作教学取得的成绩
    (一)《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写作教学有足够的重视
    (二)语文教师写作指导中有许多好的方法
    (三)初中生的写作能力较前有所提高
四、初中写作教学存在问题及成因
    (一)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1.部分语文教师对写作教学重视不够
        2.部分教师对学生了解不够,命题等方面缺乏针对性
        3.一些语文教师本身写作能力不高
        4.一些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写作引导方法欠缺
    (二)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1.许多学生对写作重视程度不够,兴趣不浓
        2.许多学生不善于观察和思考,写作题材匮乏
        3.大多数学生阅读量太少,缺乏积淀
        4.很多学生文体意识淡薄,结构层次混乱
        5.较多学生写作缺乏真情实感
        6.书面表达问题较多
        7.书写、格式问题比较严重
        8.不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家庭方面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
        2.家长文化程度偏低,对学生写作重视不够
五、对初中写作教学的建议
    (一)写作教学的基本原则
        1.听说读写紧密结合
        2.先放后收
        3.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
        4.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兼顾
    (二)写作教学的基本方法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促使学生关注社会
        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5.教会学生搜集素材的方法
        6.增强学生文体意识
        7.采用多种方式训练,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8.教会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三)对教师的建议
        1.教师要养成坚持写作的良好习惯
        2.教师专职化
        3.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激发教师写作的责任感和动机
    (四)对家长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基于学习理论的设计思维研究以社会设计工作坊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续论
    1.1 研究动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3 成果贡献
第二章 「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的再研究
    2.1 「设计思维」的现况与发展
    2.2 「设计思维」与「设计」之间的关系
    2.3 「设计思维」的瓶颈
    2.4 小结
第三章 以「学习理论」重塑「设计思维」
    3.1 「设计思维」如何被学习?
    3.2 「设计思维」如何激发创造力?
    3.3 「学习心态」与「学习基模」
        3.3.1 「学习心态」
        3.3.2 「积极心理」
        3.3.3 「成长型思维」
    3.4 学习如何学习: 从个人到组织的学习力提升
        3.4.1 「自我效能」
        3.4.2 「学习型组织」
    3.5 「同理心」、「环境可供性」是连结「学习理论」与「设计思维」的关键
        3.5.1 「同理心」
        3.5.2 「环境可供性」
    3.6 知识型工作者的绩效管理
第四章 设计思维与设计本质(相关文献的研究与综述)
    4.1 设计的当代语境
        4.1.1 设计活动的现代化变迁
        4.1.2 设计环境的当前概况
    4.2 设计的本质
        4.2.1 设计本质的考古
        4.2.2 设计本质的考现
    4.3 两个设计史典范
        4.3.1 乌托邦的包浩斯教育(Staatliches Bauhaus,Bauhaus)
        4.3.2 务实主义的乌尔姆造型学院(Hochschule fur Gestaltung,Ulm)
        4.3.3 乌尔姆造型学院与「设计思维」的关系
    4.4 产业转型时期的劳动现实
        4.4.1 专业分工将不再适用
        4.4.2 「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启发团队协作
        4.4.3 扁平化时代与资源共享
    4.5 文献综述总结: 设计人才的未来方向
第五章 实验设计: 「社会设计工作坊」的流程、成果与评估
    5.1 为社会做设计
    5.2 社会设计工作坊
    5.3 社会设计工作坊的创新途径
        5.3.1 创新策略工具的置入
        5.3.2 将通用设计的创新流程置入「社会设计工作坊」
    5.4 将「通用设计流程」置入「社会设计工作坊」的条件
        5.4.1 「创新意图」(Ⅰ): 定义目标与问题研究
        5.4.2 「创新意图」(Ⅱ): 以模型帮助设计思维与创新策略
        5.4.3 在协作过程中,参与者与老师的角色
        5.4.4 将设计过程方向化与结构化
    5.5 学习能力与感受层次的自我评量
    5.6 学习成效的统计与分析(1)
    5.7 学习成效的统计与分析(2)
    5.8 反馈
第六章 针对工作坊的讨论、改进,以及后续工作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其他援引资料
    附录1.1 流程细节「设计思维」案例与工具
        7.1.1 「知识管理」: IBM全球服务经验(Evolving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IBMGlobal Services experience)
        7.1.2 「流程管理」: IBM的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与设计流程(DesignProcess)
        7.1.3 「知识管理」: IBM全球服务经验(Evolving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IBMGlobal Services experience)
附录2 参与者的学习能力与感受层次的自我评量统计数据1
附录2 参与者的学习能力与感受层次的自我评量统计数据2
致谢

四、丰富的想像一定要正确引导(论文参考文献)

  • [1]《德意志意识形态》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D]. 刘怡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D]. 任航. 吉林大学, 2020(08)
  • [3]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研究[D]. 卢红博.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4]小学美术简笔画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莆田市C区小学为例[D]. 方棣.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困境及突破策略研究[D]. 王华梅.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6]英语学习中的“我”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自我认同及其转变研究[D]. 邵滋映. 宁波大学, 2019(06)
  • [7]国民政府时期中国“亚洲”话语研究[D]. 王俏蕊.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5)
  • [8]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D]. 孙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11)
  • [9]初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以延安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为例[D]. 岳小琴. 延安大学, 2017(03)
  • [10]基于学习理论的设计思维研究以社会设计工作坊为案例[D]. 林媛媛.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丰富的想象力必须得到正确引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