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斯勒试剂比色法直接测定海水中的氨氮

奈斯勒试剂比色法直接测定海水中的氨氮

一、纳氏试剂比色法直接测定海水中的氨氮(论文文献综述)

马晓娜,李碧莹,吴乐乐,李贤,李军[1](2021)在《养殖水无机氮盐测定方法比较分析研究》文中提出养殖水体中的无机氮营养盐与养殖生物的健康生长息息相关,目前存在多种无机氮盐检测方法,准确定量不同盐度养殖水水质状况的方法缺失。本实验采用不同氨氮(TAN)检测方法(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改良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靛酚蓝分光光度法)、亚硝酸盐氮(NO-2-N)检测方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硝酸盐氮(NO-3-N)检测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锌-镉还原法)分别对不同盐度水体中TAN、NO-2-N、NO-3-N含量进行检测,从而筛选出适合不同盐度养殖水体的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盐度显着影响TAN和NO-3-N浓度测量,对NO-2-N的测量无显着影响;海水养殖水中TAN的测定推荐稀释到盐度4,使用改良纳氏试剂比色法进行测量,回收率在94.5%~113.5%;NO-2-N的测量推荐使用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回收率在86.5%~97.34%;盐度大于18的水中NO-3-N的测定推荐直接使用锌镉还原法进行测量,回收率在102.63%~120.23%,其他盐度养殖水可稀释至4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回收率在107.56%~126.75%。本研究结果可为养殖水环境监测和定向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贺琳杰[2](2021)在《皂河黑臭水脱氨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皂河是渭河支流之一,是肩负着西安市主城区生活污水排污泄洪功能的主要河流,承载雨水污水面积达256km2。近年来沿途污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管控,皂河水质有了一定的改善,然而水体黑臭、氨氮与磷含量高的现象依然存在。本着降低水中氨氮含量、改善水质的目的,本文以皂河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氧化还原法去除水体中NH3-N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皂河水体中,硝酸盐氮为5.016mg/L,亚硝酸盐氮含量为0.473mg/L,NH3-N含量为13.520 mg/L,总值高于国家标准控制值。2、对不同方法对氨氮的检测极限进行了分析,其中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的线性范围为0.02~2mg/L,回归方程A=85.415C-0.0003,相关系数R2=0.9993,检出下限为0.02mg/L;水体中钙、镁和铁等金属离子、硫化物、醛和酮类、颜色及混浊度等均干扰测量结果,测定过程中样品先用次氯酸钠氧化絮凝后进行过滤处理再测定其吸光度;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黑臭水体中硝酸盐氮的去除率,测定硝酸盐氮的线性范围为0.08~4mg/L,回归方程A=0.2613C-0.0017,相关系数R2=0.9999,检出限为0.08mg/L;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测定水体中亚硝酸盐氮的含量,线性范围为0.003~0.20mg/L,标准曲线A=0.0205C+0.0049,相关系数R2=0.9973,检出下限为0.003mg/L。3、通过对氧化剂及其反应条件的优选,可得:Na Cl O作为氧化剂去除黑臭水体氨氮时,当原水中氨氮含量为15.00mg/L时,Na Cl O加量为1500 mg/L,反应时间为90 min,反应p H值为6,原水中氨氮含量可降至7.65 mg/L,去除效果达到49.00%。4、通过对絮凝剂种类及其加量的优选可得:在氧化体系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以PAC为絮凝剂,其加量为100 mg/L,经氧化絮凝后,原水中氨氮含量可降至6.88 mg/L,去除效果达到54.13%。5、在氧化絮凝体系不变的情况下,对除氨氮药剂的加量及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可得:在氧化絮凝结束后,保持除氨氮药剂加量为50 mg/L,反应时间为4 h,反应p H为6时,水中氨氮含量可降至1.94 mg/L,满足国家水体排放氨氮含量的一级标准。6、西安皂河水体中,硝酸盐氮为5.016mg/L,亚硝酸盐氮含量为0.473mg/L。次氯酸钠对水中亚硝酸盐氮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但对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较差。除氨氮药剂的作用情况与次氯酸钠相类似。在除氨氮药剂反应4 h处,硝酸盐氮含量最低为4.297mg/L,除氨氮药剂对水中硝酸盐氮的去除几乎没有效果;在除氨氮药剂反应2 h处,亚硝酸盐氮含量最低为0.276 mg/L,去除率58.35%。

张良[3](2021)在《铂基敏感电极的制备及氨氮检测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研究和开发能够直接和快速检测氨氮的方法和仪器对发展智慧农业、保护水资源和保障饮用水安全等都有重要意义。其中,电化学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和操作简单等特点,且适用于现场检测和在线监测。敏感电极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的核心,对电化学传感器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设计和构建可作为敏感电极使用的电极材料对实现氨氮的电化学检测至关重要。以电催化剂为电极材料,通过待测物的电催化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对待测物的定量测定是常用的检测原理之一。铂(Pt)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催化剂,因此,Pt基材料可能对氨氮具有良好的敏感性能。导电聚合物不仅有好的导电能力和稳定性,而且对氨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可以和Pt纳米粒子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因此,构建导电聚合物和Pt纳米粒子的复合材料,不仅可以降低敏感电极成本,还可以提升催化能力和检测能力。因此,为了获得性能优良的氨氮敏感电极,本论文采用原位生长策略,构建了一系列由导电基底(泡沫镍(Ni foam)/碳布(CC))支撑的Pt纳米粒子和导电聚合物(聚吡咯(PPy)/聚苯胺(PANI))的复合材料,研究了它们的氨氮敏感特性,并分析了可能的检测机理,获得了几种具有良好性能的自支撑氨氮敏感电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Ni foam为导电基底,通过化学聚合法和电沉积法制备了铂-银/聚吡咯-泡沫镍复合材料(Pt-Ag/PPy-Ni foa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结果显示,Ag/PPy层均匀的生长在Ni foam表面,并且Pt纳米粒子分散在Ag/PPy表面。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结果证明Pt、Ag和PPy同时存在于材料表面。对硝酸银(Ag NO3)和吡咯(Py)的反应时间和温度进行了优化并分析了它们对Ag/PPy-Ni foam的影响;对采用循环伏安法(CV)生长Pt纳米粒子过程中的循环次数进行了优化并研究了其对氨氮检测性能的影响。优化后的Pt-Ag/PPy-Ni foam电极在氨氮浓度为0.1-100μM时,灵敏度可以达到44.5μAμM-1且检出限为37.3 n M(S/N=3)。Pt-Ag/PPy-Ni foam还表现出了良好的抗干扰能力、稳定性、重现性和重用性。该工作说明利用Pt对氨的电化学氧化反应的催化作用进行氨氮检测以及构建由Ni foam支撑的Pt基复合材料作为氨氮敏感材料具有可行性。而且证明了聚吡咯层的引入对检测性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2:为了节约PPy层的制备时间和成本,在本工作中,通过恒电位法将PPy沉积到Ni foam表面并通过CV法进一步沉积Pt纳米粒子,制备了Pt-PPy-Ni foam复合材料。通过SEM观察了不同样品的形貌,发现Pt纳米粒子沉积过程中,过多的循环次数会造成Ni foam的腐蚀。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XPS表征了样品的晶体结构、表面成分及价态。研究并分析了PPy沉积时间和Pt纳米粒子沉积过程中循环次数对电催化及检测性能的影响。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进行了氨氮检测性能测试,发现优化后的Pt-PPy-Ni foam电极在氨氮浓度为0.5-400μM的范围内,灵敏度为4.19μAμM-1,检出限为12.3 n M(S/N=3)。该电极还表现出了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相比于第二章中制备的Pt-Ag/PPy-Ni foam电极,本章制备的Pt-PPy-Ni foam电极具有更低的检出限,这可能是电沉积法制备的聚吡咯层在泡沫镍表面更加致密,增加了电极结构的稳定性,并且为铂纳米粒子的沉积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进而使检测性能进一步提升。3:为了克服Ni foam的腐蚀,增强电极材料的稳定性,在本工作中,选择以耐酸耐碱的CC作为导电基底,通过两步恒电位法制备了Pt-PPy-CC复合材料。通过观察SEM照片发现,PPy并没有均匀的分散在CC表面,Pt纳米粒子呈现出片状形貌。通过XRD和XPS表征了样品的晶体结构、表面成分及价态。优化了PPy和Pt的沉积时间并分析了它们对电化学检测能力的影响。DPV测试结果说明,经过优化后的Pt-PPy-CC电极在氨氮浓度为1-450μM时,灵敏度为6.67μAμM-1,检出限为0.24μM(S/N=3)。该样品也表现出了令人满意的抗干扰能力。相比于第二章和第三章制备的敏感电极,本章制备的Pt-PPy-CC电极检测能力略有下降。聚吡咯层在碳布表面不能均匀生长,减弱了和铂之间的协同作用,这可能是检测能力降低的原因之一。4:为避免PPy不均匀生长对敏感性能的影响,在本工作中,采用PANI对PPy进行了替换,通过两步电沉积法制备了Pt-PANI-CC复合材料。SEM照片表明,PANI不仅成功的生长在碳布的表面,而且形成了阵列结构。优化了PANI和Pt纳米片的沉积时间,并通过DPV法对优化后的Pt-PANI-CC敏感电极进一步进行氨氮检测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氨氮浓度为0.5-550μM时,灵敏度为6.60μAμM-1,检出限为77.2 n M(S/N=3)。通过测试抗干扰能力、稳定性、重现性和重用性,发现其综合性能良好。本章工作制备的Pt-PANI-CC电极,检测性能优于第四章中制备的Pt-PPy-CC电极。PANI的引入和及其在CC表明均匀生长形成的阵列结构,可能改善了电极对氨的吸附能力,对检测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作用。综上所述,我们以Ni foam和CC作为导电基底,通过电化学和化学聚合的原位生长方法制备了四种由导电基底支撑的Pt-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并将它们作为敏感电极用于氨氮浓度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四种敏感电极均有良好的检测能力。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证明,以Pt对氨的电化学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为基础进行氨氮检测的策略是可行的;并且证明了通过原位生长法可以构建由导电基底支撑的Pt-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以及Pt-导电聚合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对提升催化和检测能力有积极的作用。以上结果为新型电化学氨氮传感器的敏感电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顾楠[4](2020)在《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生理指标、鳃和肝胰腺显微结构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养殖水体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对虾生长生存,从而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收益。氨氮是最常见的一种养殖水体监测指标,水中氨氮(NH3-N)含量升高是指水中以游离的分子态氨(NH3)和铵离子(NH4+)状态的氮的升高。本实验在人为创造可控制氨氮胁迫环境下进行试验,所用对虾的规格相对较大,本实验探究得到的结果可以为对虾养殖户在管理上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本实验研究内容涉及到生长、存活、生理生化、组织病理、基因相对表达水平等多个层面,多方面的来研究在氨氮胁迫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受到的毒性影响。本实验主要从对虾生长、存活率、血淋巴生化指标、离子调节能力、鳃和肝胰腺组织损伤情况以及氨转运蛋白和血蓝蛋白m RNA相对表达水平这些方面来探究对虾对氨氮胁迫的响应。探究在氨氮胁迫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存活率方面的影响,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进行探究,设置了氨氮质量浓度分别为对照组、4mg/L、6mg/L、8mg/L、12mg/L、16mg/L这6个组,胁迫时间为20d。测定20d后各组不同氨氮浓度养殖水体条件下的体长增长率、体重增重率,以及存活率。结果:20d各胁迫组对虾体重增重率随着氨氮质量浓度的增加,依次降低,各组两两之间均有显着差异(p<0.05),20d各胁迫组对虾体长增长率随着氨氮质量浓度的增加,依次降低,各组两两之间均有显着差异,15d各胁迫组对虾存活率随着氨氮质量浓度的增加,依次降低,各组两两之间均有显着差异,20d各组对虾存活率仍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依旧是随着氨氮浓度梯度升高,存活率依次降低。结果表明氨氮浓度升高对对虾的生长,以及生存影响很大。探究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血淋巴氨氮含量、尿素氮含量、血蓝蛋白含量的影响,以及鳃Na+/K+-ATPase活力的影响。于氨氮胁迫的16d、17d、18d、19d和20d,测定血淋巴氨氮含量、尿素氮含量、血蓝蛋白含量,以及鳃Na+/K+-ATPase活力变化。随着氨氮胁迫时间的延长,血淋巴氨氮、尿素氮都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血蓝蛋白含量各组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本实验结果表明血淋巴氨氮随着时间延长,血淋巴氨氮先升高后降低,并且和氨氮质量浓度成正相关。尿素氮和血淋巴氨氮变化基本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对虾血淋巴氨氮含量升高,部分的氨氮可能转化成了尿素氮。血蓝蛋白含量变化总趋势是各胁迫组均是降低的,各组随时间的变化有略微的升降。鳃Na+/K+-ATPase活力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说明酶活受到了抑制,可能影响离子正常的交换,对渗透调节也有一定的影响。探究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鳃上Rh蛋白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和肝胰腺血蓝蛋白基因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测定氨氮胁迫16d和20d鳃上Rh蛋白基因和肝胰腺血蓝蛋白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血蓝蛋白基因表达相对于对照组显着下调(p<0.05),表明氨氮胁迫与血蓝蛋白基因表达有一定的关联性。鳃上Rh蛋白基因表达15d和20d各氨氮胁迫组都和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探究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鳃和肝胰腺显微结构的损伤情况,观察氨氮胁迫20d后鳃和肝胰腺显微结构的损伤情况结果显示20d氨氮胁迫后损伤严重,鳃丝肿胀,核固缩、由于血淋巴细胞增多,局部空泡化、结构不完整,鳃呼吸上皮细胞大面积脱落。肝小管排列紊乱,边界模糊,肝小管出现破裂,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大量解体,管腔扩大。胁迫后期肝胰腺代谢功能紊乱,可能会导致对虾应激死亡。长时间的高浓度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的鳃和肝胰腺都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损伤。

袁静静[5](2019)在《工业废水化学成分检测方法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优化前的纳氏试剂比色法对工业废水中氨氮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时,精密度和准确性均不高,不能满足工业废水治理的要求。对纳氏试剂比色检测方法进行优化。优化前的纳氏试剂比色法在纳氏试剂配置环节和预处理环节均存在问题,影响检测结果,因此从这两方面入手,进行优化。优化结果:经验证,优化后的纳氏试剂比色法在检测精密度和检测准确性两个方面较优化前分别提高了0.15%和10%,为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前沿性的支持。

杨努[6](2018)在《海水氮营养盐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水氮营养盐包括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多种方法可用于海水氮营养盐的检测,其中传统分光光度法可实现对三种氮营养盐的共同测定,我国《海洋监测规范》等国标中就有相应方法。然而测定海水氮营养盐的传统分光光度法,存在操作繁琐复杂、镉柱制备困难、需多次配制多种试剂等问题,难以用于大洋海水的原位分析,检测结果的时效性差。开发了一种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色装置,适用于海水氮营养盐(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的检测,可显着提高检测效率和灵敏度。基于亚硝酸盐的重氮-偶合显色反应,氨氮的次溴酸盐氧化法和硝酸盐的硫酸肼还原法,实现了对三种氮营养盐的快速检测。研制了混合显色剂、氧化剂、还原剂等试剂,对各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部分实验条件如下:应用于亚硝酸盐氮快速检测的混合显色剂R1,其主要组成为:0.30 mol/L盐酸、0.03 mol/L磺胺和2.00×10-4 mol/L盐酸萘乙二胺。应用于氨氮快速检测的混合氧化剂,即次溴酸钠氧化液,由溴水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得到;其中溴水溶液由盐酸、溴化钾、溴酸钾溶液反应得到,其主要组成为:0.22 mol/L盐酸、2.40×10-3 mol/L溴化钾和4.50× 1 0-4 mol/L溴酸钾;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1.20 mol/L。应用于硝酸盐氮快速检测的混合还原剂,包括HS-Cu还原液和EDTA碱溶液;其中HS-Cu还原液的主要组成为3.50×l0-3 mol/L硫酸肼(HS)和1.25×10-3 mol/L硫酸铜,EDTA碱溶液的主要组成为0.01 mol/L EDTA和0.30 mol/L氢氧化钠。实验所配混合显色剂、氧化剂、还原剂等试剂均可保持至少35天效果稳定。亚硝酸盐的显色时间为20 min,氨氮的氧化时间为40 min,硝酸盐氮的还原时间和温度分别为40 min、65℃。另外,检测氨氮和硝酸盐氮时,通过加入碱性碳酸钠溶液、进行离心沉淀、取上清液测定的预处理方式,可去除海水中钙镁离子的干扰,碱性碳酸钠溶液的主要组成为:0.28 mol/L碳酸钠和2.80 mol/L氢氧化钠。采用该检测方法,经实际检测试验,取得如下结果:亚硝酸盐氮(NO2--N)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05 mg/L,检出限为2.0 μg/L,实际海水样品测定的加标回收率为90%~105%,测定浓度为0.01 mg/L和0.03 mg/L的NO2--N标样所得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6.90%和4.24%:氨氮(NH4+-N)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10 mg/L,检出限为2.9 μg/L,实际海水样品测定的加标回收率为90%~1 10%,测定浓度为0.02 mg/L和0.04 mg/L的NH4+-N标样所得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6.73%和5.40%;硝酸盐氮(N03--N)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20 mg/L,检出限为3.6μg/L,实际海水样品测定的加标回收率为88%~110%,测定浓度为0.05 mg/L和0.10 mg/L的NO3--N标样所得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6.87%和4.43%。以上结果符合我国现行标准《海洋监测规范》和《海洋调查规范》中对三种氮营养盐的检测方法精密度、准确度等的要求。采用该检测方法对青岛近岸海水进行了实际检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海水氮营养盐快速检测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检测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尤其在大洋海水氮营养盐的原位分析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冉争艳[7](2017)在《纳氏试剂法测定高浓度钙镁水中的低浓度氨氮》文中提出氨氮是评价水体受人为影响程度的重要参数,也因此被我国纳入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正确有效地检测水体氨氮适时浓度,为评估水体水质变化趋势提供了基础数据保障。本文采取研究区实际水样,讨论氨氮测定的最大干扰以及如何有效避免干扰的问题。结果表明:当水中钙镁离子总量大于1 mmol/L时,比色管中溶液显色反应会受到浑浊干扰而影响测定;在加入纳氏试剂显色前,向比色管中加入1 m L酒石酸钾钠和1 m L氢氧化钠做掩蔽剂,能有效避免浑浊问题。

叶育万,陈明,杨立君,梁鸿[8](2014)在《氨氮值水杨酸流动注射仪器法与纳氏试剂比色法对比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用水杨酸流动注射仪器法、纳氏试剂手工比色法测定不同工业废水、河流和水库样品的氨氮值。通过进行对比重复试验研究得出,水杨酸流动注射仪器法检测氨氮可以代替纳氏试剂手工比色法,以更快的速度、更少的二次污染来测定水质的氨氮值。

张卫强[9](2013)在《水产养殖水体中氨氮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养殖水体中氨氮水平过高,不仅会危害鱼类生长与健康,同时也可能造成养殖流域环境污染,因此,及时监控养殖水体中氨氮水平十分重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求一套适于在水产养殖现场快速测定养殖水体氨氮水平的方法及其相关检测试剂产品。本研究在纳氏试剂比色法(国标法GB7479-87)测定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改进方法,研制出适于快速现场检测的纳氏试剂和标准比色板产品。并通过与国家标准的氨氮分光光度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确认本方法即充分体现了快速现场检测的优点,又能够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1)将碘化钾、酒石酸钾钠和碘化汞按一定比例溶解后再蒸发结晶制成纳氏试剂,既解决了生产现场的试剂配制难的问题,又做到了携带方便、操作简单。(2)以国标法的氨氮标准溶液的浓度0.1,0.2,0.4,0.6,0.8,1.0,1.5,2.0mg/L,显色的色阶为标准,利用PET无色透明胶片浸没在5%的黄色醇溶性透明染料乙醇溶液中不同时间,染成同标准色阶颜色相同的胶片,再通过塑封机即可做成一个颜色系列由浅到深的透明色卡。此卡片即为该快速法的标准比色板。用此比色板比色,免去了用专门的分光光度计比色、再通过绘制的校准曲线计算出氨氮的浓度繁琐过程。更便于生产工作人员的现场操作。(3)标准比色板稳定性试验表明:标准比色板在强烈阳光下(夏季晴天)连续爆晒5天×8h或在室温下储存1年以上均无颜色变化。(4)对12个水产养殖场采集的水样,分别用本快速法和国家标准的纳氏试剂比色法(GB7479-87)进行比较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显着差异。综上所述,本快速测定方法技术设备条件简单、处理时间短、操作方便、且无二次污染,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于水产养殖现场的快速检测技术。

王华,黎奥,杨敬闻[10](2013)在《海水中氨氮的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条件优化》文中研究说明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以试液吸光度和浊度作为参考,按照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优化了海水中氨氮测定过程中酒石酸钾钠、氢氧化钠及纳氏试剂用量.结果表明: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氨氮时,纳氏试剂的使用量是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当试液的体积为10mL时,酒石酸钾钠(500g/L)、氢氧化钠(200g/L)和纳氏试剂的最佳用量分别为1.0,0.6,0.2mL,最佳显色时间为10min.通过对实际海水养殖过程中氨氮的测定,验证了优化的测定条件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

二、纳氏试剂比色法直接测定海水中的氨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氏试剂比色法直接测定海水中的氨氮(论文提纲范文)

(1)养殖水无机氮盐测定方法比较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设备
    1.2 试剂
        1.2.1 TAN测定
        1.2.2 NO-2-N测定
        1.2.3 NO-3-N测定
    1.3 测定方法
        1.3.1 TAN的测定(3种检测方法)
        1.3.2 NO-2-N氮测定(2种检测方法)
        1.3.3 NO-3-N测定(2种检测方法)
        1.3.4 水样的制备
        1.3.5 标准曲线的绘制
2 结果与讨论
    2.1 标准曲线
    2.2 多种检测方法对TAN的测定
    2.3 多种检测方法对NO-2-N的测定
    2.4 多种检测方法对NO-3-N的测定
3 结论

(2)皂河黑臭水脱氨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黑臭水的成因和环境条件
    1.3 城市污水中氨氮的成因及其危害
    1.4 西安市皂河污水现状分析
    1.5 氨氮的测定方法
    1.6 水体中脱氨氮技术研究进展
        1.6.1 吹脱法除氨氮技术
        1.6.2 吸附法(离子交换法)
        1.6.3 折点加氯法
        1.6.4 化学沉淀法
        1.6.5 生物法脱氨氮技术
    1.7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试剂及仪器
        2.1.1 测量水中氨氮的试剂与仪器
        2.1.2 测量水中硝酸盐氮主要试剂与仪器
        2.1.3 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的试剂与仪器
    2.2 水中氨氮及COD含量的分析
        2.2.1 实验步骤
        2.2.2 测定方法原理
        2.2.3 干扰及消除
        2.2.4 试剂配制
        2.2.5 实验过程
    2.3 硝酸盐氮的含量分析
        2.3.1 实验步骤
        2.3.2 方法原理
    2.4 亚硝酸盐氮的分析方法
        2.4.1 实验步骤
        2.4.2 方法原理
    2.5 化学氧化去除氨氮实验方法
    2.6 化学氧化—絮凝处理氨氮实验方法
第三章 化学氧化法去除氨氮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化学氧化去除氨氮研究结果与讨论
        3.2.1 原水中的氨氮含量分析
        3.2.2 不同氨氮含量情况下氧化剂及其加量对水中氨氮含量的影响
        3.2.3 Na Cl O氧化时间对水中氨氮含量的影响
        3.2.4 原水p H值 Na Cl O去除水中氨氮的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化学氧化—絮凝去除氨氮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及仪器
        4.2.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絮凝剂种类及加量的优选
        4.3.2 不同除氨氮药剂加量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4.3.3 除氨氮药剂加量对COD影响
        4.3.4 除氨氮药剂作用时间对水中氨氮含量的影响
        4.3.5 pH值优选
        4.3.6 加药顺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药剂处理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探究
    5.1 引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原水硝酸盐氮测定
        5.2.2 水中硝酸盐氮去除效果分析
    5.3 水中亚硝酸盐氮去除效果分析
        5.3.1 次氯酸钠对水体亚硝酸盐氮含量影响
        5.3.2 除氨氮药剂加量对水体亚硝酸盐氮含量影响
        5.3.3 除氨氮药剂反应时间对水体亚硝酸盐氮含量去除效果
    5.4 小结
第六章 探究氨氮去除的反应机理
    6.1 导语
    6.2 氮转化规律
        6.2.1 氨氮去除结果分析
        6.2.2 COD去除结果分析
        6.2.3 硝酸盐氮转化结果分析
        6.2.4 亚硝酸盐氮转化结果分析
    6.3 皂河黑臭水氮循环规律
    6.4 药剂促进氨氮转化机理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铂基敏感电极的制备及氨氮检测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化学传感器概述
        1.1.1 电化学传感器简介
        1.1.2 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1.2 氨氮的检测方法及相关进展
        1.2.1 氨氮概述
        1.2.2 光谱检测方法及相关进展
        1.2.3 电化学检测方法及相关进展
    1.3 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3.1 铂基复合材料简述
        1.3.2 铂-导电聚合物类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3.3 铂基复合材料在氨的电催化氧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铂-银/聚吡咯-泡沫镍敏感电极的制备及氨氮检测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电极材料的制备
        2.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电极材料的形貌表征
        2.3.2 电极材料成分及价态分析
        2.3.3 电催化性能测试与分析
        2.3.4 敏感电极的氨氮检测性能测试与分析
        2.3.5 铂-银/聚吡咯-泡沫镍电极的选择性、重现性、重用性和稳定性测试
        2.3.6 铂-银/聚吡咯-泡沫镍电极上氨氮检测的机理研究
    2.4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铂-聚吡咯-泡沫镍敏感电极的制备及氨氮检测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电极材料的制备
        3.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铂-聚吡咯-泡沫镍的合成过程
        3.3.2 电极材料的形貌表征
        3.3.3 电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分析
        3.3.4 电极材料的成分及价态分析
        3.3.5 电催化性能测试与分析
        3.3.6 敏感电极的氨氮检测性能测试与分析
        3.3.7 铂-聚吡咯-泡沫镍电极的选择性,重现性,重用性和稳定性测试
        3.3.8 铂-聚吡咯-泡沫镍电极电化学检测氨氮的机理研究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铂-聚吡咯-碳布敏感电极的制备及氨氮检测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2 电极材料的制备
        4.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电极材料的形貌表征
        4.3.2 电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分析
        4.3.3 电极材料的价态及成分分析
        4.3.4 电催化性能测试与分析
        4.3.5 敏感电极的氨氮检测性能测试与分析
        4.3.6 铂-聚吡咯-碳布电极的抗干扰能力、重用性、重现性和稳定性测试
        4.3.7 铂-聚吡咯-碳布电极电化学检测氨氮的机理研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铂-聚苯胺-碳布敏感电极的制备及氨氮检测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铂-聚苯胺-碳布的合成过程
        5.3.2 电极材料的形貌表征
        5.3.3 电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分析
        5.3.4 电极材料的价态及成分分析
        5.3.5 电催化性能测试与分析
        5.3.6 敏感电极的氨氮检测性能测试与分析
        5.3.7 铂-聚苯胺-碳布电极的选择性、重现性、重用性和稳定性测试
        5.3.8 铂-聚苯胺-碳布电极电化学检测氨氮的机理研究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生理指标、鳃和肝胰腺显微结构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水体环境因子对甲壳动物影响的研究
    1.2 养殖水体的氨氮研究进展
        1.2.1 水体氨氮存在形式
        1.2.2 氨氮来源及分解机制
    1.3 养殖水体中氨氮对水生生物的危害
        1.3.1 氨氮对水生动物的致病性影响
        1.3.2 氨氮对水生动物生长、存活的影响
        1.3.3 氨氮胁迫对水生动物生理水平的影响
        1.3.4 氨氮胁迫对组织器官结构的影响
        1.3.5 氨氮胁迫对水生动物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1 水体总氨氮含量
        2.4.2 水体分子态氨氮含量
        2.4.3 15d和20d对虾存活率
        2.4.4 氨氮胁迫20天各组体长增长率与体重增重率
    2.5 讨论
        2.5.1 水体氨氮变化
        2.5.2 生长及存活
    2.6 小结
第三章 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生理生化的水平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数据统计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含量的影响
        3.4.2 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血淋巴氨氮和血淋巴尿素氮含量的影响
        3.4.3 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3.5 讨论
        3.5.1 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含量的影响
        3.5.2 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血淋巴氨氮和尿素氮含量的影响
        3.5.3 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3.6 小结
第四章 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Rh蛋白和血蓝蛋白基因表达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数据统计
    4.4 结果与分析
        4.4.1 RNA电泳检测结果
        4.4.2 RNA浓度检测
        4.4.3 引物序列
        4.4.4 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Rh蛋白基因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
        4.4.5 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
    4.5 讨论
        4.5.1 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Rh蛋白基因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
        4.5.2 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
    4.6 小结
第五章 氨氮胁迫对虾组织器官显微结构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鳃的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5.3.2 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的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5.4 讨论
        5.4.1 不同氨氮浓度胁迫下凡纳滨对虾鳃组织变化
        5.4.2 不同氨氮浓度胁迫下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组织变化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工业废水化学成分检测方法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工业废水中氨氮化学成分检测
    1.1 实验样本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过程
        1.4.1 样本预处理
        1.4.2 绘制标准曲线
        1.4.3 水样的测定与空白实验
    1.5 实验结果
        1.5.1 精密度分析
        1.5.2 准确性分析
2 结语

(6)海水氮营养盐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课题提出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海水亚硝酸盐氮快速检测研究
    2.1 原理
    2.2 实验部分
    2.3 结果与讨论
    2.4 方法评价和海水实测
3 海水氨氮快速检测研究
    3.1 原理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方法评价及海水实测
4 海水硝酸盐氮快速检测研究
    4.1 原理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方法评价和海水实测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和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7)纳氏试剂法测定高浓度钙镁水中的低浓度氨氮(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1.2 实际水样氨氮的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显色时间吸光度
    2.2 掩蔽剂的使用
3 结论

(8)氨氮值水杨酸流动注射仪器法与纳氏试剂比色法对比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部分
    1.1纳氏试剂手工比色法
        1.1.1实验仪器及试剂
        1.1.2试验方法
        1.1.3方法原理
    1.2水杨酸流动注射仪器法
        1.2.1实验仪器及试剂
        1.2.2试验方法
        1.2.3方法原理
        1.2.4流动注射仪器工作流程图及仪器工作参数
2实验结果与讨论
    2.1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与水杨酸流动注射仪器法
        2.1.1分光光度法的工作曲线
        2.1.2水杨酸流动注射仪器法的工作曲线
    2.2检出限
    2.3精密度
    2.4准确度
        2.4.1标准样品
        2.4.2回收率
        2.4.3实际水样测试结果对比
3结论

(9)水产养殖水体中氨氮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文献综述
    1.1 养殖水体中氨氮的理化特性与影响
        1.1.1 养殖水体中氨氮的来源
        1.1.2 养殖水体中氨氮运行机制
        1.1.3 养殖水体中氨氮的虾养殖的危害
        1.1.4 养殖水体中氨氮对养殖业的影响
    1.2 养殖水体中氨氮的测定
        1.2.1 养殖水体中氨氮的常见测定方法
        1.2.2 水样的采样方式
        1.2.3 温度和PH值的影响
    1.3 常用氨氮的测定方法比较
        1.3.1 几种常用氨氮的测定方法的优点
        1.3.2 几种检测方法的缺陷
        1.3.3 解决方法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 水产养殖水体中氨氮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3.1 纳氏试剂的研究
        3.1.1 纳氏试剂法测定原理
        3.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3.1.3 无氨水的配制
        3.1.4 配制5%盐酸溶液
        3.1.5 纳氏试剂的研制
    3.2 标准比色板的研究
        3.2.1 标准比色板的染色原理
        3.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3.2.3 染料溶液的配制
        3.2.4 标准色阶的配制
        3.2.5 标准比色板的研制
        3.2.6 标准比色板与标准方法对比
        3.2.7 标准比色板的稳定性
    3.3 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3.3.1 主要仪器和试剂
        3.3.2 测定步骤
4 快速检测方法在养殖水样氨氮测定中的应用
    4.1 水样的来源
    4.2 检测方法
        4.2.1 国家标准的纳氏比色法(GB7479-87)
        4.2.2 氨氮快速检测方法
        4.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检测方法比对
    4.4 分析与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10)海水中氨氮的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
    1.2 主要试剂
    1.3 实验方法
        1.3.1 实验条件优化
        1.3.2 标准曲线制作
        1.3.3 实际样品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各试剂用量的优化
    2.2 最佳显色时间
    2.3 实际样品氨氮含量测定

四、纳氏试剂比色法直接测定海水中的氨氮(论文参考文献)

  • [1]养殖水无机氮盐测定方法比较分析研究[J]. 马晓娜,李碧莹,吴乐乐,李贤,李军. 海洋湖沼通报, 2021(06)
  • [2]皂河黑臭水脱氨氮技术研究[D]. 贺琳杰.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铂基敏感电极的制备及氨氮检测性能研究[D]. 张良. 吉林大学, 2021(01)
  • [4]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生理指标、鳃和肝胰腺显微结构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 顾楠.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5]工业废水化学成分检测方法优化研究[J]. 袁静静.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9(02)
  • [6]海水氮营养盐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 杨努.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7]纳氏试剂法测定高浓度钙镁水中的低浓度氨氮[J]. 冉争艳. 广州化工, 2017(15)
  • [8]氨氮值水杨酸流动注射仪器法与纳氏试剂比色法对比实验研究[J]. 叶育万,陈明,杨立君,梁鸿.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4(01)
  • [9]水产养殖水体中氨氮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D]. 张卫强.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10]海水中氨氮的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条件优化[J]. 王华,黎奥,杨敬闻.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标签:;  ;  ;  ;  ;  

奈斯勒试剂比色法直接测定海水中的氨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