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

一、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张伟杰[1](2021)在《同步磁阻电机矢量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同步磁阻电机(Synchronous Reluctance Motor,SynRM)是利用磁阻力工作的同步电机,与异步电机比,转子无铜耗效率高;与永磁电机比,转子无永磁体,成本低,无高温和振动失磁问题;相较开关磁阻电机,转矩脉动小。同步磁阻电机因有优良性能而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该驱动系统控制策略是核心,本文围绕SynRM控制策略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业应用价值。建立了 SynRM在静止坐标系和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推导研究了 SynRM d轴恒磁链有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策略,并分析了此控制策略下各速段性能特点。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方案降低了硬件成本,增强了系统各种工业场合应用的适应性,本文研究了 SynRM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中高速区:采用一种基于反电动势法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算法,利用反电动势信息估算出转子位置,用锁相环观测角度。低速区:由于低速时电机反电势极小,导致基于电机基波方程的算法估算误差大而无法适用。考虑到SynRM高凸极比特性,在分析SynRM饱和凸极效应的基础上,采用了适用于低速域的脉振高频电压注入法的转速估算策略。交叠区:针对SynRM的低速区和高速区的交叠区域平滑切换问题,将上述两种算法结合形成复合磁链观测器,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使两种算法能在不同的速度区域平滑过渡,构建了由反电动势法和脉振高频注入法组成的SynRM全速域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搭建了一台以DSP为控制器的SynRM无速度传感器控制实验平台,设计了系统软硬件,其中硬件部分包括主功率单元、采样调理电路、光编调理电路、过流保护及D/A等电路,软件包括主、中断程序。在样机上完成了有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和基于反电动势法、脉振高频注入法及两者结合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反电动势法实现了 SynRM无速度传感器下中高速区域的稳定运行,脉振高频注入法实现了SynRM无速度传感器下低速区稳定运行和启动。两种算法结合形成的复合磁链观测器实现了 SynRM低速域、中高速域的稳定运行。

罗成[2](2021)在《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低速运行及零频穿越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驱动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海上石油钻井设备、港口起重、盾构机等战略性产业,并逐渐成为影响其性能和产业价值的关键技术。因此,研究高精度、强稳定性、强鲁棒性的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驱动系统,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本文以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系统为研究对象,从转速和定子电阻同步辨识、低速发电运行稳定性和定子电流零频穿越等方面出发,展开研究。论文具体内容如下:在低速轻载工况运行时,传统转速和定子电阻同步观测方法中定子电阻观测值对电机转速和负载变化敏感。为此,传统同步观测方法通常建议在低速轻载工况下不观测定子电阻。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矢量补偿的感应电机转速与定子电阻同步解耦观测方法。首先,将观测器误差方程中定子电流误差,分解成转速误差分量和定子电阻误差分量。分析了定子电流误差中各部分误差的耦合关系,进一步求解出定子电阻误差分量与转速误差分量的解耦表达。以此为基础,构建矢量补偿系数,补偿定子电阻观测器,实现转速和定子电阻的解耦观测。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在低速发电运行时,存在不稳定区域。传统反馈矩阵设计和转速自适应律修正方法未考虑电机工作点变化的影响,影响在低速发电区域带载运行稳定性能。针对这个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运行点跟踪的无速度传感器低速发电区稳定性提升策略。考虑转速观测误差和定、转子电阻参数不匹配,设计了转子磁链误差观测器。将定子电流误差和转子磁链误差作为状态量引入反馈矩阵中,通过稳定性判定定理,选择反馈矩阵系数消除发电不稳定区。同时,利用观测转子磁链误差补偿转速自适应律中被忽略的磁链误差项。所设计的反馈矩阵项和转速自适应律修正系数能够跟随电机运行工况点的变化。虽然基于反馈矩阵的稳定性方法能够提升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在低速发电运行工况下的稳定性,但是,由于电机参数不匹配,该方法并不能完全消除低速发电运行不稳定区域。为了兼顾系统低速发电区稳定性和全阶观测器参数鲁棒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低速发电区稳定性和鲁棒性提升的反馈矩阵设计方法。论文考虑转速观测误差和电机参数不匹配,推导了基于图形化方法的反馈矩阵设计准则。通过选择反馈矩阵取值,将观测器误差矢量线性化方程的系数矩阵行列式曲线方程,向纵轴负方向移动,从而满足稳定性必要条件。因此,在存在一定范围内参数不匹配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实现电机在低速发电工况下稳定运行。针对定子电流零频转速不可观测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零频穿越方法。采用低速发电区稳定性提升方法能够减小甚至消除低速发电运行不稳定区。在低频工况下,转速可观测性极差。特别的,在稳态、定子电流零频工况下,转速不可观测。针对这个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励磁电流自适应的定子电流零频穿越方法。首先,分析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低速发电运行不稳定和定子电流零频转速不可观测问题的理论机理。其次,推导零频穿越方法的原理和实现过程。讨论实际运行工况下,转矩、电流等限制条件对主动零频穿越边界点选择的影响。最终,实现了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在近稳态工况下定子电流零频穿越。最后,搭建了基于意法半导体ARM STM32F103的感应电机低速对拖实验平台,完成了实验验证,证明了上述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优势。基于所取得的成果,论文致力于完善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低速运行稳定化技术体系,实现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在低速稳态工况下的四象限稳定运行。

叶鹏[3](2020)在《电动汽车用PMSM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研究》文中提出面对能源与环境的多重危机,研发高性能电动汽车成为汽车工业的发展目标。电动汽车的核心部分是电力驱动系统,永磁同步电机(PMSM)凭借高效节能、启动性能好、功率密度高等优势,成为了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主流选择。在高性能的调速系统中,通常选用机械式传感器检测驱动电机的转子位置和转速。安装机械式传感器有如下缺点,增大体积,增加成本,降低系统可靠性。因此,将无速度传感器技术应用到PMSM控制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建立了PMSM在不同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通过归纳对比不同的矢量控制策略,采用id=0的控制策略,并对电流调节器和转速调节器的参数进行整定,搭建了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然后,针对脉振高频信号注入法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方法在中高速时估计精度下降,动态性能较差,而此时电机反电动势较大,基波模型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良好,将模型参考自适应法(MRAS)应用于PMSM的中、高速运行。针对传统MRAS法在电机启动时估算误差较大且鲁棒性较差,运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思想改进传统MRAS控制方法。采用新型饱和函数Sigmoid来替换传统的变结构控制中的开关函数,设计滑模变结构MRAS转速辨识系统,搭建了改进后的仿真模型,并与传统的MRAS控制方法对比,验证了改进后的转速辨识系统提高了对转子位置及速度的估算精度。接着,针对基波模型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方法在零、低速时失效的问题,运用脉振高频注入法予以解决。总结了脉振高频电压注入法的转子估算原理,并推导了高频激励下PMSM的数学模型,还对位置跟踪观测器进行了设计,搭建了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了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针对上述控制方法只适用于单一速度区间的缺点,给出了一种复合控制算法,采用加权函数实现改进后的MRAS控制方法和脉振高频电压注入法的平滑切换,实现在全速域内对PMSM的无传感器控制。在Matlab平台中搭建了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了复合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图[56]表[7]参[79]

曹一梁[4](2020)在《异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的转速估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能源是现代工业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能是其中一种使用最广泛、便捷的能源。在工业化生产系统中,最常见的电能利用方式,就是由电动机将所获得的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加以利用。近年来,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异步电机交流调速系统的发展,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在异步电机交流调速系统中,电机转速是关键因素,为了确保电机转速测量的精确度,设计人员一般在电机转动轴上安装速度传感器,但是这样不仅会增加电机系统的外形尺寸,还会增加系统的机械复杂程度,同时也削弱了系统的稳定性。并且传感器在复杂的环境下容易发生故障,反而会成为电机系统的事故源。所以发展出了无速度传感器三相异步电机转速估计系统研究方向,该系统利用电机定子电压和电流,通过转速估计模块间接得到电机转速,无需附加任何转速传感器,简化了异步电机系统,节省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同时,若将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转速估计系统应用于实际工程,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进度、保障施工安全和设备的稳定性,因此该研究方向逐渐成为各行各业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从实际工程问题出发,主要研究了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理论的异步电机转速估计方法与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异步电机转速估计方法。首先根据电动机工作原理、坐标变换理论,简化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然后设计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理论的无速度传感器转速估计方法,建立无速度传感器转速估计模型,再设计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无速度传感器转速辨识方法。最终通过比较两种方法在不同工作情况、不同电机参数变化以及干扰时的仿真结果可知,模型参考自适应法跟随性良好,系统响应速度快,动态性能良好,但受工作环境影响稍大。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转速估计系统稳定性较好,抗干扰能力强,静态性能良好,但由于算法需要进行参数矫正存在一定的滞后,电机参数的精确程度对该算法影响较大。

尹少博[5](2020)在《轨道列车牵引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是轨道列车牵引传动控制核心技术之一,其工程化应用有助于提高牵引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并且降低系统的维护成本。本文针对轨道列车牵引感应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问题,围绕基于全阶自适应观测器的转速估算、无速度传感器下的带速重投策略、低速区域转速辨识性能提升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总结如下。提出了基于全阶自适应观测器的改进转速估算策略。首先,分析了在低开关频率下传统离散方法导致的高速区域转速辨识不稳定的问题,推导了改进的全阶离散模型,采取将定子电流与转子磁链方程分别在不同坐标系下离散的策略,针对27种离散组合方式进行稳定性分析,从6种稳定组合中分析数字实现的难易程度选择合适的离散化方法;其次,设计了离散域下的反馈增益矩阵,并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完成转速自适应律的设计。基于改进型转速估算策略,分析了改进后全阶自适应转速观测器的稳定性与参数敏感性。首先,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建立电流误差与转速观测误差之间的传递函数,根据朱利判据分析稳定性条件;其次,分析了全阶自适应转速观测器的参数敏感性,建立了离散观测器模型与连续电机模型相组合的敏感性分析数学模型,逐一分析参数变化对转速观测的影响。基于双电流闭环直流注入方法,提出了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下的快速带速重投策略。首先,分析了短时电力中断情况下旋转电机特性,建立了单电流闭环直流注入下旋转电机数学模型,分析了测量反馈电流频率估算电机转速的方法;其次,提出了基于双电流闭环直流注入下对转速辨识的策略,建立了直流注入下电机数学分析模型,设计了电压模型磁链观测器获取转子磁链信息,通过三阶带通滤波器完成对直流偏置以及噪声信号的滤除,然后对较低幅值交流信号进行归一化处理,设计了软件锁相环提取旋转电机转速;最后,设计了基于三阶段的带速重投策略,通过直流注入获取初始转速,利用转矩修正减小转速观测误差并且建立转子磁链,将转速估算初值代入全阶转速观测器,平滑并且快速实现带速重投。基于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下低速制动区域不稳定的现象,设计了低速区域转速辨识性能提升策略。首先,分析了低速制动区域转速辨识不稳定的机理,确定了不稳定的边界,提出了改进后的转速自适应律,分析了关键参数的设计,通过误差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分析对改进后的转速辨识稳定性进行验证;其次,设计了感应电机的定转子电阻辨识策略,提出了一种在带速重投直流注入阶段独立工作的定子电阻辨识策略,定子电阻辨识与转速辨识同时工作,在直流注入结束时获取定子电阻辨识值与初始电机转速;最后,设计了高频电流信号注入获取电机等效电阻的方法,提出了参数辨识配合逻辑,进而设计了转子电阻的辨识策略。本文搭建了牵引系统及控制模型并进行了大量仿真,基于地铁牵引传动平台与Typhoon半实物仿真平台,完成了实验验证,充分证实了上述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图120幅,表10个,参考文献165篇。

毕晓舜[6](2020)在《提高真空泵用变频异步电机抗冲击能力的方法和效果分析》文中认为真空泵类负载电机在工作时会遇到直排大气的情况,真空泵电机的转速会迅速下降甚至停机,使系统真空度下降影响产品质量,因此需要提高电机的抗冲击能力。目前真空泵用驱动电机通常使用F/V控制,这种控制方式的动态特性较差,面对冲击载荷作用时系统稳定性较低。针对这种状况,设计了一台真空泵用屏蔽式变频异步电动机,并开发了控制系统,对其在冲击载荷时的失速特性进行研究;并提出一种变绕组匝数的方式进一步短时提升真空泵用变频异步电动机的抗冲击能力。首先,通过对电机本体结构进行优化提升电机的抗冲击能力。针对一台1.9kW的真空泵用屏蔽式变频异步电动机进行优化设计,以提升电机的最大转矩倍数。使用商业软件分析电机参数,在二维场进行电磁仿真。针对其最大转矩倍数进行优化,以提升电机抗冲击能力。并对原型机进行额定负载温升实验、恒频负载特性实验和变频调速特性实验,验证电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其次,在真空泵系统的控制方式上对比分析两种控制方式对电机抗冲击能力的影响。为了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将真空泵用屏蔽式变频异步电机进行等效化处理。屏蔽套的加入使屏蔽式变频异步电机的T型等效电路区别于普通异步电机。建立基于PI控制器的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控制系统对真空泵用变频异步电机进行控制,使用商业仿真软件建立控制模型,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然后,对仿真结果分析处理,对比实际转速和推测转速的差异情况,结果证明该系统转速跟随的准确性。建立开环恒压频比控制系统,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仿真,对比两个系统仿真结果。相比之下,基于PI控制器的MRAS控制系统具有更良好的动态特性以及抗冲击能力。使真空泵系统能够保证运行时的稳定性,避免直排大气或者真空罩泄露造成电机减速甚至停机而导致真空环境的真空度降低。最后,利用绕组串并联切换的方法进一步短时提升真空泵用变频异步电动机的抗冲击能力。分析并给出这种方法的优缺点,基于这种方法提出一种变绕组匝数的方法,并研究这种变绕组匝数方法的切换原理、流程、控制框图和实施效果。

李知浩[7](2020)在《基于Z-MRAS的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及多收敛点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轨道交通牵引传动系统中,异步电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牵引电机。现有的异步电机高性能控制技术大都采用有速度传感器的控制方式,给系统带来了成本增加、结构复杂、维护困难等问题。应用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转速估算是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的核心环节,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转速估算方法具有结构简单、低速性能好、动态响应快等优点,是一种实用性很高的无传感器控制方法。本文以一种新型的Z-MRAS转速估算方法为研究对象,对其估计精度、稳定性、参数鲁棒性进行了分析。针对模型非线性带来的多收敛点问题,分析了收敛点的位置、稳定性和运行状态,提出了一种混合转速辨识的改进方法,解决了零频锁定状态下转速无法有效观测的问题。首先,本文建立了异步电机数学模型,分析了采用转子磁场定向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基本原理。然后,对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基本理论、自适应律的设计依据、典型的模型参考自适应转速辨识方法进行了介绍。其次,对Z-MRAS转速估计方法的控制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Z-MRAS转速辨识系统的结构,利用Popov超稳定理论推导了其自适应律。采用小信号线性化的方法得出了转速估算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通过不同工况下的根轨迹和特征根分布,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建立估计转速关于定子电阻、转子电阻的敏感系数,分析了不同转速下系统对电机参数误差的敏感程度。再次,研究了模型非线性对转速收敛点的影响。观测转速不准的条件下,根据参考模型和可调模型表达式分析得出转速平衡点的位置,在电机运行的四象限内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初步判断。通过建立非线性系统状态方程,得出了转速偏移点、零频点的转速、磁链信息,并利用李雅普诺夫间接法对稳定性和收敛条件进行了分析。结合异步电机的运行状态,分析了零频点、转速偏移点电机的实际转矩输出与转矩指令和实际转速的关系。针对零频锁定观测转速钳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直接法前馈补偿的改进方法,通过仿真对上述理论进行了验证。最后,在实验室5.5k W异步电机对拖平台上完成了Z-MRAS转速辨识方法的部分实验验证。

韩登刚[8](2020)在《无速度传感器交流异步电机控制器设计及在AGV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智能交通系统工厂的发展,AGV(自动导引车,AGV)成为该系统的核心部分。交流异步电机具有自身的发展优势:结构设计简单,造价管理成本低,功率大,可靠性高,所以本文使用AC感应电机作为AGV的动力系统。速度传感器加大系统成本、而且速度传感器安装要求具有娴熟的组装技巧,增加劳动力成本、速度传感器降低系统稳定性。因此,我们为了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AFC的驱动控制系统的安全性,使系统维护方便。这使得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以交流异步电机为控制对象,讨论了FOC矢量控制方法。取得的成果如下:分析了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根据矢量变换公式,推导出AC感应电机在不同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公式。为了对无速度传感器交流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进一步深入理解,通过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推出矢量方程的原理来达到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的完全解耦。利用SIMULINK软件建立完整的基于交流异步电机模型参考自适应法(MRAS)矢量控制系统模型。在本文中,采用数字处理器TMS28069F来完成控制器硬件系统的设计。硬件系统解决了大电流情况下交流电流检测难题,实现了霍尔传感器电流检测模块。在输入相电压、相电流、母线电压情况下使用FAST估算器完成了无速度传感器交流异步电机的转速估算和磁链估算。在硬件平台和转子磁场定向控制完成了PI双闭环交流异步电机软件设计。最后在实验平台上对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进行实验,使用一台功率1.5Kw三相异步电机进行测试,对电机空载、负载、加速过程进行测试,分析实际转速与FAST估算转速的误差原因,证明该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曹雷[9](2020)在《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电机,其体积小、功率因数高、转矩密度高、效率高,由于这些突出的优点,PMSM适用范围广泛。高性能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比较复杂,目前广泛使用的矢量控制(Field-oriented control,FOC)技术能够实现PMSM的高性能控制,但是FOC控制技术为了实现高性能控制,需要实时知道电机转子位置和电机旋转速度,完成速度控制闭环和坐标变换,传统的PMSM有感控制技术主要是通过机械位置传感器来检测转子位置和计算转子速度。但是,有感控制技术存在一些缺点,如增大了成本,传感器在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安装误差,位置传感器对环境的敏感程度比较高,不能用于恶劣的环境。针对位置传感器带来的种种不良影响,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应用了一种无传感器控制技术,其主要是利用电机本身的一些参数,来估算出转子位置和速度。无感控制技术可以弥补位置传感器产生的不利因素,进一步缩小电机体积和降低转动惯量,节约成本,控制系统性能不受环境影响,可靠性高。本文研究了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的无感控制技术,一般划分为中高速区和低速区两大类。当电机转速范围在中高速区时,采用基于滑模观测器(Sliding mode observer,SMO)的无感控制技术;当电机转速范围在低速区时,采用基于脉振高频电压信号注入的无感控制技术;最后采用了一种复合控制方法,将两种无感控制技术结合起来,系统可以发挥各自方法的优势,实现两种算法的平滑过渡,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来验证本文算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性能的PMSM矢量控制系统,主要内容有,PMSM的基本结构及其根据转子永磁体安装位置不同进行的分类,PMSM数学模型,然后详细分析了FOC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根据PMSM的使用场合不同,列举了几类不同的矢量控制方法。接下来分析了当电机转速位于中高速区时,采用基于SMO的无感控制技术,针对传统SMO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了一些改进,应用了一种新的SMO,通过使用S型函数来代替开关函数,可以显着减小系统的抖动。针对传统提取信息出现的谐波含量高和存在相位延迟的缺点,本文通过构建反电动势观测器来提取反电动势信号,进而估计出转子位置和速度,该方法省去了低通滤波的环节,可以明显的减小提取信息中的谐波含量以及大大降低相位延迟的时间。最后,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仿真模型,通过对仿真结果分析,本文提出的改进SMO,可以显着减小系统的抖动,提高估计的精确度,具有更优异的估计性能。然后分析了当PMSM转速位于低速区时,采用基于脉振高频电压信号注入的无感控制技术,主要的研究内容为,高频注入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转子位置通过对速度的积分得到。运用一种根据加权滞环切换算法复合控制的无传感器矢量控制技术,保证了电机在全转速范围内估计转子位置和速度都有较高的精确度,将两种控制算法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复合控制方案,并采用了加权滞环切换算法平滑过度两种算法,并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分析。

武炳林[10](2020)在《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感应电机高性能调速系统需要安装光电编码器,其同心度精度低于50um时,无法实现闭环控制。同时,编码器信号易受到电磁干扰,且安装编码器增加了感应电机变频调速硬件系统的复杂程度。因此通过采集电机定子电压、电流等信号,利用相关算法进行转速估计的无速度传感器技术成为研究热点。目前主要有基于电动机基本模型和基于电动机各向异性两种控制方案。本文主要针对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存在中低速震荡以及对测量噪声敏感的问题,基于电动机基本模型的观测器方法研究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首先,分析了感应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具有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性质。通过矢量坐标变换简化了感应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其次,针对感应电机在中低速存在转速震荡、抗扰性能弱、转速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转子磁链模型的模型参考自适应(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MRAS)观测器和滑模观测器相结合并运用遗传算法优化滑模观测器参数的转速估计方法,同时设计了一种磁链、转速模糊PI控制器和电流滑模控制器相结合的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减小了感应电机中低速转速震荡幅值,提高了抗扰性能和转速估计精度。再次,针对感应电机高速运行时,电机参数非线性变化导致系统噪声和测量噪声对信号影响增大的问题,研究了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的无速度传感器技术。为了增强感应电机无速传感系统对电机参数和外部环境变化以及测量噪声干扰的鲁棒性,设计了一种基于强跟踪扩展卡尔曼滤波(Strong Tracking Extended Kalman Filter,STEKF)的转速估计方法,并采用电压解耦控制器消除dq轴的耦合电压。为解决噪声矩阵参数不易确定的问题,通过全局辅助粒子群算法优化噪声矩阵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TEKF的转速估计法提高了系统的抗扰性能和转速估计精度。最后,通过设计切换控制策略,将改进的MRAS转速估计法和改进的EKF转速估计法结合起来,实现了宽范围条件下对电机转速的准确估计。

二、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同步磁阻电机矢量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同步磁阻电机发展现状
        1.2.2 同步磁阻电机有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
        1.2.3 同步磁阻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同步磁阻电机数学模型及有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
    2.1 同步磁阻电机工作原理
    2.2 同步磁阻电机数学模型
    2.3 同步磁阻电机矢量控制策略
    2.4 系统仿真实现
    2.5 本章小结
3 同步磁阻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
    3.1 基于反电动势法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
        3.1.1 转子磁链位置角辨识
        3.1.2 带饱和反馈环节的磁链观测器
        3.1.3 带符号判别的锁相环
        3.1.4 定子相电压重构
        3.1.5 转子位置和转速估算系统
    3.2 基于脉振高频注入法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
        3.2.1 高频下的SynRM模型
        3.2.2 高频信号注入方法基本原理
    3.3 复合磁链观测器
    3.4 系统仿真实现
        3.4.1 反电动势法仿真
        3.4.2 高频信号注入法仿真
        3.4.3 复合磁链观测器仿真
    3.5 本章小结
4 系统软硬件设计
    4.1 系统实现方案
    4.2 硬件设计
        4.2.1 主电路及驱动
        4.2.2 采样调理及D/A电路
        4.2.3 光编调理电路
        4.2.4 保护电路
    4.3 软件设计
        4.3.1 主程序
        4.3.2 逆变级中断程序
        4.3.3 D/A转换程序
    4.4 本章小结
5 实验结果及分析
    5.1 有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波形
        5.1.1 输出电压电流波形
        5.1.2 动态观测量波形
    5.2 基于反电动势法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波形
        5.2.1 输出电压电流波形
        5.2.2 动态观测量波形
    5.3 基于脉振高频注入法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波形
        5.3.1 输出电压电流波形
        5.3.2 动态观测量波形
    5.4 复合磁链观测器控制策略波形
        5.4.1 输出电压电流波形
        5.4.2 动态观测量波形
    5.5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2)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低速运行及零频穿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感应电机转速观测方法
        1.2.2 低速发电运行稳定性方法
        1.2.3 定子电流零频转速观测方法
        1.2.4 在线参数辨识方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矢量补偿的转速与定子电阻同步解耦观测方法
    2.1 引言
    2.2 传统转速与定子电阻同步观测方法
        2.2.1 双参数同步辨识耦合性分析
        2.2.2 误差耦合关系分析
    2.3 转速和定子电阻同步解耦辨识方法
        2.3.1 误差矢量比值关系
        2.3.2 定子电阻观测矢量补偿
        2.3.3 参数敏感性和稳定性分析
    2.4 实验验证
        2.4.1 转速和负载阶跃对比实验
        2.4.2 转速和定子电阻观测器性能测试
        2.4.3 系统加速实验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运行点跟踪的低速发电区稳定性提升方法
    3.1 引言
    3.2 转速及转子磁链误差观测
        3.2.1 基于自适应全阶观测器的转速观测
        3.2.2 转子磁链误差观测
    3.3 基于运行点跟踪的稳定性方法
        3.3.1 基于运行点跟踪的反馈矩阵设计
        3.3.2 基于运行点跟踪的转速自适应律修正
        3.3.3 所设计方法运行点跟踪分析
    3.4 实验验证
        3.4.1 低速发电区稳定性对比实验
        3.4.2 低速控制性能测试
        3.4.3 系统加速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虑低速发电区稳定性和鲁棒性的反馈矩阵设计方法
    4.1 引言
    4.2 反馈矩阵参数敏感性分析
    4.3 考虑稳定性和鲁棒性的反馈矩阵设计
        4.3.1 转子磁链误差估计
        4.3.2 基于多重误差的反馈矩阵设计
        4.3.3 参数鲁棒性分析
        4.3.4 所提出方法的离散化实现
    4.4 实验验证
        4.4.1 低速发电区稳定性对比实验
        4.4.2 低速控制性能测试
        4.4.3 不同方法的稳定性定性和定量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励磁电流自适应的定子电流零频穿越方法
    5.1 引言
    5.2 定子电流零频穿越方法
        5.2.1 转速可观测性分析
        5.2.2 原理推导与分析
    5.3 AMCOZFRT的理论实现
        5.3.1 运行工况分析
        5.3.2 主动零频穿越边界点选择
        5.3.3 限制条件影响分析
    5.4 实验验证
        5.4.1 零频穿越对比实验
        5.4.2 零频穿越中临界点选择
        5.4.3 对比实验总结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A 参数敏感性及误差关系推导
附录B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电动汽车用PMSM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电动汽车的研究现状
        1.2.1 电动汽车的发展概况
        1.2.2 电动汽车的系统结构
        1.2.3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研究现状
    1.3 永磁同步电机的常用控制方法
    1.4 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常用方法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理论研究
    2.1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
    2.2 坐标变换理论
    2.3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2.3.1 PMSM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2.3.2 PMSM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2.3.3 PMSM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2.4 PMSM的矢量控制
        2.4.1 PMSM矢量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2.4.2 PMSM的逆变电路及SVPWM原理
    2.5 PMSM矢量控制系统仿真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MRAS的 PMSM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
    3.1 模型参考自适应基本理论
        3.1.1 模型参考自适应的分类
        3.1.2 自适应率的设计方法
    3.2 基于MRAS的 PMSM转子速度与位置估算系统
        3.2.1 MRAS参考模型和可调模型的设计
        3.2.2 MRAS自适应率的设计
        3.2.3 基于MRAS的 PMSM无传感器控制系统仿真
    3.3 改进型MRAS的转速辨识系统
        3.3.1 变结构MRAS速度观测器设计
        3.3.2 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脉振高频电压注入的PMSM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4.1 引言
    4.2 脉振高频信号激励下的PMSM数学模型
    4.3 基于脉振高频电压注入法的转子位置估算原理
    4.4 仿真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PMSM全速段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方法
    5.1 复合控制原理
    5.2 复合控制转速切换阶段速度分析
    5.3 复合控制系统仿真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异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的转速估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三相异步电机的工作原理与数学模型
    2.1 三相异步电机的工作原理
    2.2 三相异步电机物理模型
    2.3 坐标变换
        2.3.1 三相/两相变换
        2.3.2 两相/两相旋转变换 (2s/2r)变换
    2.4 异步电机在二相静止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2.4.1 异步电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动态模型
        2.4.2 异步电机在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
    2.5 矢量控制系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异步电机转速估计
    3.1 模型参考自适应理论
    3.2 异步电机转速估计模型参考自适应理论
    3.3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异步电机转速估计的Matlab仿真
        3.3.1 坐标变换模块
        3.3.2 转子磁链模型
        3.3.3 模型参考自适应转速辨识模块
    3.4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异步电机转速估计的Matlab仿真图
    3.5 仿真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异步电机转速估计
    4.1 扩展卡尔曼滤波原理
    4.3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异步电机转速估计
    4.4 基于扩展卡尔曼算法的异步电机转速估计的Matlab仿真
        4.4.1 S-function模块使用简介
        4.4.2 基于扩展卡尔曼算法的异步电机转速估计的Matlab仿真电路图
    4.5 仿真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转速估计方法性能测试与比较
    5.1 不同工作情况下的转速估计性能分析
    5.2 不同工作环境下的转速估计性能分析
    5.3 噪声对转速辨识的影响
    5.4 转速估计的误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轨道列车牵引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2 无速度传感器控制难点分析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感应电机转速辨识
        1.3.2 无速度传感器带速重投
        1.3.3 低速区域转速估算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基于全阶自适应观测器的转速估算策略
    2.1 全阶磁链观测器与转速自适应律设计
        2.1.1 全阶自适应观测器与转速估算
        2.1.2 低开关频率下传统离散模型的不稳定性分析
    2.2 改进离散模型与转速自适应律设计
        2.2.1 改进离散模型设计与实现
        2.2.2 离散域反馈增益矩阵设计
        2.2.3 同步旋转坐标系下转速自适应律设计
    2.3 全阶自适应观测器稳定性分析
        2.3.1 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误差分析
        2.3.2 零极点分布情况分析
    2.4 全阶自适应观测器参数敏感性分析
        2.4.1 转速观测误差数学模型
        2.4.2 牵引电机工作点分析
        2.4.3 转速观测参数敏感性
    2.5 仿真与实验
        2.5.1 仿真研究
        2.5.2 实验验证
    2.6 本章小结
3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带速重投策略
    3.1 感应电机自由旋转时的特性
    3.2 基于单电流闭环直流电流注入的初始转速辨识
        3.2.1 单电流闭环直流电流注入建模分析
        3.2.2 初始转速估算实现方法
    3.3 基于双电流闭环直流电流注入的初始转速辨识
        3.3.1 双电流闭环直流电流注入建模分析
        3.3.2 转子磁链观测与信号处理
        3.3.3 基于软件锁相环的初始转速估算
    3.4 无速度传感器带速重投策略
        3.4.1 直流注入阶段
        3.4.2 转矩修正阶段
        3.4.3 正常运行阶段
    3.5 仿真与实验
        3.5.1 仿真研究
        3.5.2 实验验证
    3.6 本章小结
4 低速区域转速辨识性能提升策略
    4.1 低速制动不稳定现象分析
        4.1.1 离散域下低速制动区域稳定性分析
        4.1.2 不稳定区域边界分析
    4.2 基于改进转速自适应律转速辨识
        4.2.1 改进转速自适应律设计
        4.2.2 自适应律关键参数选取
        4.2.3 转速辨识稳定性分析
    4.3 牵引电机关键参数辨识策略
        4.3.1 基于带速重投的定子电阻辨识
        4.3.2 基于高频电流注入的转子电阻辨识
        4.3.3 参数辨识配合策略设计
    4.4 仿真与实验
        4.4.1 仿真研究
        4.4.2 实验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系统参数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提高真空泵用变频异步电机抗冲击能力的方法和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真空泵及屏蔽电机简介
    1.2 国内外的发展及应用状况
        1.2.1 屏蔽电机的发展
        1.2.2 无速度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1.3 本课题的来源与意义
    1.4 本课题的难点与主要工作
        1.4.1 课题的难点
        1.4.2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第2章 真空泵用变频异步电机抗冲击能力及实验
    2.1 真空泵用变频异步电动机
        2.1.1 真空泵用屏蔽式变频异步电动机的设计特点
        2.1.2 真空泵用变频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2.2 真空泵用变频异步电机电磁设计
        2.2.1 电磁场理论
        2.2.2 电磁设计
    2.3 真空泵用变频异步电机电磁场仿真
    2.4 真空泵用变频异步电机性能测试
        2.4.1 实验过程
        2.4.2 实验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屏蔽式变频异步电动机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3.1 屏蔽式变频异步电机的等效电路
        3.1.1 异步电机的等效电路
        3.1.2 屏蔽套的等效电路
        3.1.3 屏蔽式变频异步电机的等效电路
    3.2 无速度传感器技术的选择
    3.3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转速辨识系统
        3.3.1 磁链观测器模型
        3.3.2 模型参考自适应的基本原理
        3.3.3 基于磁链模型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3.4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
    3.5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仿真结果与分析
        3.5.1 空载仿真分析
        3.5.2 负载仿真分析
        3.5.3 突加负载仿真分析
    3.6 控制效果比较分析
        3.6.1 空载仿真分析
        3.6.2 突加负载仿真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真空泵电机绕组变匝数控制原理及实施效果
    4.1 绕组匝数对真空泵驱动电机抗冲击能力的影响
    4.2 串并联切换
    4.3 绕组变匝数控制的实现方案
        4.3.1 切换原理及过程
        4.3.2 绕组自动切换
        4.3.3 控制框图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Z-MRAS的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及多收敛点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2.1 异步电机的控制策略
        1.2.2 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概述
    1.3 本文主要内容
2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
    2.1 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2.1.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2.1.2 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2.2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2.2.1 矢量控制基本原理
        2.2.2 矢量控制的实现方式
    2.3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转速辨识策略
        2.3.1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基本理论
        2.3.2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设计方法
        2.3.3 模型参考自适应转速辨识方法
    2.4 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仿真
        2.4.1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结构
        2.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Z-MRAS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性能分析
    3.1 基于Z-MRAS的转速辨识方法
        3.1.1 参考模型和可调模型
        3.1.2 转速辨识自适应律的推导
    3.2 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3.2.1 系统小信号模型
        3.2.2 不同运行状况下的稳定性
    3.3 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参数敏感性分析
        3.3.1 定子电阻敏感性
        3.3.2 转子电阻敏感性
    3.4 仿真分析
        3.4.1 电机稳态运行仿真
        3.4.2 电机动态运行仿真
        3.4.3 参数敏感性仿真
    3.5 本章小结
4 Z-MRAS转速辨识系统多收敛点问题研究
    4.1 模型非线性对转速收敛点的影响
        4.1.1 观测转速不准的影响
        4.1.2 转速收敛点位置计算
    4.2 多收敛点收敛情况及运行特性分析
        4.2.1 多收敛点稳定性分析
        4.2.2 零频锁定运行状态分析
        4.2.3 转速偏移运行状态分析
    4.3 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实验研究
    5.1 异步电机对拖实验平台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2.1 变速实验结果
        5.2.2 变载实验结果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无速度传感器交流异步电机控制器设计及在AGV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异步电机控制策略发展现状
    1.3 无速度传感器理论发展现状
    1.4 脉宽调制技术的发展
    1.5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ACIM矢量控制和脉冲宽度调制
    2.1 交流异步电机数学模型
        2.1.1 异步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2.1.2 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机模型
        2.1.3 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电机模型
    2.2 交流异步电机矢量控制
    2.3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
        2.3.1 空间脉宽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2.3.2 基本电压矢量
        2.3.3 SVPWM实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CIM转速和磁链估算
    3.1 模型参考自适应法
        3.1.1 电压与电流模型
        3.1.2 自适应率
    3.2 FAST估算器
        3.2.1 FAST估算器功能
        3.2.2 FAST估算器矢量控制系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IMULINK仿真与硬件系统设计
    4.1 仿真模型的搭建
        4.1.1 电流坐标变换
        4.1.2 SVPWM脉宽调制
        4.1.3 转子磁链观测
        4.1.4 速度估算
    4.2 仿真结果分析
    4.3 硬件系统设计
        4.3.1 微控制器选型
        4.3.2 采样电路
        4.3.3 电机驱动电路
        4.3.4 系统开关电源电路
    4.4 软件系统设计
        4.4.1 系统程序流程图
        4.4.2 A/D数据采样
        4.4.3 PI调节器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运行测试
    5.1 PCB设计
    5.2 系统调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1.3 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1.3.1 中高速无传感器控制技术
        1.3.2 低速无传感器控制技术
    1.4 本文的工作及安排
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2.1 坐标变换
    2.2 永磁同步电机结构和数学模型
        2.2.1 永磁同步电机结构和分类
        2.2.2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2.2.3 两相旋转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2.3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
        2.3.1 矢量控制原理
        2.3.2 矢量控制方法
    2.4 矢量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改进滑模观测器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
    3.1 传统SMO估计转子位置和速度
        3.1.1 滑模控制原理
        3.1.2 传统SMO设计
        3.1.3 传统转子位置和速度估计
    3.2 改进SMO估计转子位置和速度
        3.2.1 改进SMO设计
        3.2.2 改进转子位置和速度估计
    3.3 仿真和结果分析
        3.3.1 传统方法仿真分析
        3.3.2 改进方法仿真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高频信号注入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
    4.1 脉振高频电压信号注入法基本原理
    4.2 脉振高频电压信号注入法实现方法
        4.2.1 高频注入下PMSM数学模型
        4.2.2 转子位置和速度估计方法
        4.2.3 高频信号选择
    4.3 仿真和结果分析
        4.3.1 转速不变,电机空载
        4.3.2 转速不变,电机突加负载
        4.3.3 转速突变,电机带载
    4.4 复合控制方案
        4.4.1 实现方法
        4.4.2 仿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矢量控制发展概况
        1.2.2 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感应电机动态数学模型及矢量控制系统
    2.1 引言
    2.2 感应电机动态数学模型
        2.2.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中感应电机动态数学模型
        2.2.2 两相静止坐标系中感应电机动态数学模型
        2.2.3 旋转正交坐标系中感应电机动态数学模型
    2.3 坐标变换
        2.3.1 Clarke变换
        2.3.2 Park变换
    2.4 电压空间矢量PWM(SVPWM)控制技术
    2.5 感应电机有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改进磁链的MRAS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研究
    3.1 引言
    3.2 MRAS转速估计
        3.2.1 MRAS转速估计原理
        3.2.2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模型的MRAS转速估计方法
        3.2.3 基于反电动势模型的MRAS转速估计方法
        3.2.4 基于转子磁链模型的MRAS转速估计方法
    3.3 改进的感应电机基于转子磁链MRAS转速估计矢量控制系统
        3.3.1 滑模电流控制器设计
        3.3.2 基于模糊PI的磁链调节器和转速调节器
        3.3.3 巴特沃斯滤波器设计
        3.3.4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转速估计
        3.3.5 遗传算法
        3.3.6 目标函数
    3.4 仿真验证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改进EKF的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
    4.1 引言
    4.2 扩展卡尔曼滤波
        4.2.1 基本原理
        4.2.2 基于EKF的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转速估计
    4.3 电压解耦控制器
    4.4 基于STEKF的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转速估计
    4.5 全局辅助粒子群算法
    4.6 电机参数估计
    4.7 仿真验证及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宽范围调速
    5.1 引言
    5.2 切换控制原理
    5.3 仿真验证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四、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同步磁阻电机矢量控制策略研究[D]. 张伟杰.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低速运行及零频穿越策略研究[D]. 罗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3]电动汽车用PMSM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研究[D]. 叶鹏.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4]异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的转速估计方法研究[D]. 曹一梁.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轨道列车牵引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研究[D]. 尹少博.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 [6]提高真空泵用变频异步电机抗冲击能力的方法和效果分析[D]. 毕晓舜. 沈阳工业大学, 2020
  • [7]基于Z-MRAS的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及多收敛点问题研究[D]. 李知浩.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无速度传感器交流异步电机控制器设计及在AGV中的应用[D]. 韩登刚. 济南大学, 2020(01)
  • [9]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设计[D]. 曹雷. 湖南大学, 2020(12)
  • [10]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研究[D]. 武炳林. 燕山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