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线性回归法评价体型和发育水平若干问题的探讨

用线性回归法评价体型和发育水平若干问题的探讨

一、应用线性回归法评价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的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邓鑫[1](2021)在《不同水氮亏缺下西北旱区玉米气孔响应及蒸腾量模拟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西北旱区制种玉米对水氮亏缺的响应对提高农田水肥利用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甘肃武威试验站以制种玉米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灌溉水平,即充分灌溉(W1)、轻度亏缺灌溉(W2)和重度亏缺灌溉(W3),3个施氮水平,即高氮处理(N150)、低氮处理(N75)和不施氮处理(N0),总计9个处理,其中为探究水、氮对叶片气孔和植株茎流的影响作用,以便指导下一步的研究,灌浆期玉米气孔导度及特征、茎流速率的测定处理为W1N150、W1N0、W3N150和W3N0。试验探究了制种玉米气孔导度及特征、茎流速率和日茎流量对水氮亏缺的响应规律,建立了气象因子与茎流速率的线性回归方程,评估了双作物系数法估算作物蒸腾量的精度效果,分析了不同水氮亏缺对制种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生物量、耗水量及产量要素的影响。得出了如下主要结果:(1)不同水氮亏缺处理下制种玉米灌浆前、中、后期的平均单日茎流量分别为3.15mm~4.37mm、2.66mm~4.21mm、1.42mm~2.81mm。灌浆期水分和氮素均有利于提高叶片气孔导度、气孔导度最大值、茎流速率和日茎流量,且氮素的提升效果更好。増施氮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重度水分胁迫导致制种玉米叶片气孔导度和植株茎流的降低。充分灌溉条件下,施氮主要通过增加气孔宽度和气孔数量提高气孔导度,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气孔宽度提高19.46%,气孔数量增加8.46%。重度亏缺灌溉条件下则通过单位面积上增加开放气孔数量和降低气孔宽度来应对水分消耗,提高抗旱能力,与充分灌溉相比,重度亏缺灌溉气孔宽度平均降低21.38%,气孔数量平均增加14.08%。(2)不同水氮亏缺下以气象因子预测短期蒸腾速率和以叶面积指数改进的基础作物系数计算作物蒸腾量均能准确得出作物日耗水量,可用于指导农田精准灌溉。不同水氮亏缺下气象因子估算短期蒸腾速率的预测模型决定系数R2为0.848~0.944,均方根误差RMSE为5.427~13.531,一致性指数d为0.928~0.972。基于基础作物系数估算作物蒸腾量模型能很好的预测生长良好的制种玉米,但该模型普遍高估作物蒸腾耗水量。与基础作物系数估算玉米蒸腾量的预测模型相比,叶面积指数改进基础作物系数后的预测模型估算各水氮亏缺处理的蒸腾量拟合精度均得到提升,各水氮处理的R2和d分别提升0.77%~17.12%和0.96%~29.01%,RMSE降低22.04%~62.64%。(3)同一灌溉水平下,施加75 kg N hm-2的氮素和施加150 kg N hm-2的氮素对制种玉米生长指标的促进作用相差不大,而不施氮会造成制种玉米植株矮小,叶片发黄,严重影响制种玉米的生长发育。灌浆前、中期,施加水分和氮素均有利于制种玉米的生长发育。不同水氮亏缺处理下制种玉米的耗水量为349.70mm~554.86mm,W1N75和W2N150处理均为减产较少、收获指数或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的处理。与W1N150处理相比,W1N75处理耗水量降低了1.90%,产量降低了3.59%,收获指数增长了5.85%,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了1.72%,而W2N150处理耗水量降低了14.30%,产量降低了7.83%,收获指数增长了5.47%,水分利用效率增长了7.55%。综合比较分析,灌水量为360mm,施肥量为150 kg N hm-2纯氮,同时灌浆前期可适当增加灌水量,可以实现高产、较高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效果。

刘建东[2](2020)在《高构造应力缓倾斜厚大矿体厚硬顶板与充填体相互作用机理及沉降控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对于缓解国家部分能源和资源供应危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区域构造和高海拔特点决定了矿产资源开采面临着高构造应力扰动和脆弱生态保护问题。充填开采可减小地表沉陷,保护地表生态,是高海拔矿区地下采矿方法的首选。充填开采覆岩以完整的弯曲带结构形式存在,使得水平构造应力对覆岩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围绕高构造应力环境缓倾斜厚大矿体充填开采顶板沉降问题,采用人工智能、现场测试、理论分析、室内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高构造应力环境缓倾斜厚大矿体充填开采顶板与充填体相互作用机理和变形规律以及沉降控制对策,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基于PSO-ERF算法的矿区三维地应力反演方法。将机器学习的随机森林(RF)算法和高效寻优的粒子群(PSO)算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粒子群寻优改进随机森林模型(ERF)的地应力实测值-地应力场模型边界参数反演算法(PSO-ERF),确定其算法流程和实现步骤,基于该算法提出了矿区三维地应力场反演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甲玛矿区地应力场反演,其结果与实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建立了构应力作用下缓倾斜厚大矿体充填开采顶板沉降力学模型。分析了水平构造应力对覆岩移动和变形的影响机理,得出水平构造应力有利于减小顶板沉降的结论。将充填体视为弹性地基、顶板岩层视为深梁,采用弹性地基上的简支深梁模型表述坚硬厚大顶板下缓倾斜(水平)厚大矿体充填开采的覆岩移动问题,利用弹性地基梁理论和弹性力学分析方法,推导了构造应力作用下充填开采顶板应力应变的解析解;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充填体地基系数、水平应力侧压系数、开采深度、采充长度等因素对顶板沉降的影响,明确了充填体与顶板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了大面积开采充填体强度与顶板沉降控制的相互影响机理。(4)揭示了构造应力作用下缓倾斜厚大矿体充填开采覆岩移动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侧压系数和充填体强度下顶板沉降和盘区矿柱支承压力变化规律,分析了水平构造应力有利于减小顶板沉降的应力拱效应,揭示了水平构造应力具有将顶板垂直应力部分转移至矿体两端围岩中的作用机理,侧压系数越大,应力转移效果越显着。(5)提出了构造应力作用下考虑地表沉降控制的缓倾斜厚大矿体充填开采充填体强度设计方法。建立充填体地基系数与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依据地表沉降与充填体地基系数的关系,提出基于地表沉陷控制等级的缓倾斜厚大矿体两步骤嗣后充填开采充填体强度设计与配比参数反演方法。论文研究成果对于高构造应力矿区缓倾斜厚大矿体充填开采覆岩移动和地表沉降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相关成果也可应用于同类矿体条件的自重应力型矿山充填开采领域。论文有图87幅,表18个,参考文献180篇。

刘媛[3](2020)在《喀斯特土壤厚度对植物群落结构及生物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喀斯特是重要的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由于特殊的地质背景和频繁的人为干扰,喀斯特地区环境条件十分严酷,尤其土壤资源极度匮乏,是限制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和重建工作的开展,全面了解该地区的植被稳定性及其维持机制是进行植被恢复和重建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群落结构和生物量是植被维持需要考虑的两个重要方面,对环境变化有强烈的响应。本研究以中国西南典型喀斯特灌丛和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和植被调查取样,利用零模型、地统计学、方差分解、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探讨环境过滤作用和土壤资源有效性在决定喀斯特物种共存中的重要性,再进一步研究主导因子土壤厚度对喀斯特群落结构及生物量的影响。同时,以喀斯特物种库的种子为材料,构建不同人工草本群落,研究土壤厚度对喀斯特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土壤厚度与物种多样性的协同作用对生物量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整体而言,喀斯特次生林和灌丛群落中叶干物质含量(leaf dry matter content,LDMC)、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叶碳含量(leaf carbon content,LCC)、叶氮含量(leaf nitrogen content,LNC)、叶磷含量(leaf phosphorus content,LPC)和叶钾含量(leaf potassium content,LKC)均表现为性状收敛模式,说明环境过滤作用在喀斯特灌丛和次生林群落构建的两个确定性过程(环境过滤和限制性相似)中占有主导地位。此外,随着土壤厚度的增加,灌丛和次生林群落中各性状的标准效应尺度(SES)都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次生林群落中LDMC、SLA和LPC的SES沿土壤厚度梯度显着增加,表明随着土壤厚度的增加,环境过滤作用对喀斯特群落构建的效用逐渐减弱。(2)在小尺度上同时考虑喀斯特土壤资源的有效性和异质性对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源有效性对灌丛和次生林的物种多样性均有显着性影响,但资源异质性对次生林的物种多样性没有显着性影响。资源有效性和资源异质性均显着影响植物群落多度,然而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资源有效性解释了大部分植物群落多度的变异,而资源异质性对植物群落多度变异的解释度很小。这说明了资源有效性在决定喀斯特物种多样性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3)通过最优结构方程模型(SEMs)进一步分析各变量有效性与植物群落特征的多变量关系发现,在不同的喀斯特植被类型中,各变量有效性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多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过程是不同的。土壤全氮和含水量是灌丛多度和物种多样性的最强预测因子,并且土壤厚度通过直接和间接影响全氮对灌丛物种多样性产生总体正效应。对次生林的灌木层而言,土壤厚度通过全氮和全钾对群落多度产生正效应,土壤养分(全氮和全钾)均对群落多度有直接的负效应;相反地,土壤厚度对物种多样性有间接的负效应,土壤全钾对物种多样性有直接的正效应。对次生林的乔木层来说,土壤厚度和p H分别对乔木多度和多样性产生了显着的正效应和负效应。总体而言,土壤厚度是影响喀斯特灌丛和次生林物种多样性的重要环境因子。(4)不同土壤厚度的植被空间分布图显示喀斯特灌丛的土壤厚度整体低于次生林,不同等级土壤厚度的植被空间分布明显不同,并且非度量多维尺度排序(NMDS)的结果表明在灌丛、次生林乔木层和灌木层群落中,物种的空间组成在不同等级的土壤厚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灌丛的优势物种石岩枫(Mallotus repandus)、盐肤木(Rhus chinensis)、柘树(Lespedeza bicolor)和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主要分布在相对较浅的土壤中,其中在<5 cm的土壤厚度中石岩枫和柘树的平均多度最高;次生林中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在各等级土壤厚度中均占有绝对优势,并且其平均多度随土壤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次生林灌木层中,铁仔(Myrsine africana)在各等级土壤厚度中均最多,且更倾向于分布在较深的土壤中。喀斯特不同植物群落中土壤厚度对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不同,随着土壤厚度等级的增加,灌丛的物种多样性显着增加;次生林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均显着增加;次生林灌木层的生物量则显着下降。此外,土壤厚度与物种多样性的协同作用对灌丛生物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植物群落因子(物种多样性和多度)对灌丛生物量有直接的正效应,土壤厚度也通过物种多样性对灌丛生物量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是喀斯特次生林分层生物量对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厚度的响应不同,乔木层中土壤厚度通过多度间接的对生物量产生正效应,其次多度也对其生物量有直接的正效应;而灌木层中,在乔木生物量和优势灌木空间分布的综合影响下,次生林灌木层的生物量与土壤厚度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5)利用喀斯特物种库的种子构建人工草本群落,同时考虑喀斯特普遍存在的裸岩将雨水汇集入土壤斑块的作用(漏斗效应),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评估喀斯特草本群落物种组成和生物量对土壤厚度和漏斗效应的响应。草本幼苗群落构建完成时,12种播种物种中共有9种物种出现在我们构建的人工草本群落中,并且不同土壤厚度的植物群落多度,盖度和光合有效辐射(PAR)冠层截获率均没有显着性差异。经过3个月的处理,所有植物群落均以芒草(Miscanthus sinensis)和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为优势物种。随着土壤厚度的增加,植物群落多度的显着增加主要是因为优势物种的显着增加。由深土到浅土,大部分非禾本科物种在植物群落中的定植频率明显下降,但是芒草、一年生黑麦草和狗尾草存活于各土壤厚度的每个植物群落中,说明喀斯特草本植物群落中物种的定植是非随机性的,土壤厚度影响非禾本科植物的定植,但不影响优势禾本科植物的定植。群落盖度、PAR冠层截获率、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都随土壤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漏斗大小以及与土壤厚度的交互作用显着影响群落根生物量和根冠比,但是对群落多度、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盖度、PAR冠层截获率、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没有显着影响。(6)进一步深入理解土壤厚度协同物种多样性对生物量的影响机制,在以喀斯特物种库种子构建的人工草本植物群落中,混合线性模型分析表明,固定效应土壤厚度和物种多样性及其两者的交互作用均显着影响群落生物量,此外随机效应物种组成对群落生物量也有显着性影响,而群落多度对生物量没有显着性影响。不同的土壤厚度中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生物量均呈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在中等土壤厚度中,物种多样性对群落生物量的促进作用最大。多物种群落(物种多样性≥2)的多样性净效应都大于0,生态位互补效应和选择效应不同程度的对喀斯特草本群落生物量有积极的影响,随着土壤厚度和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多物种群落的多样性净效应、生态位互补效应和选择效应均显着增加。不同土壤厚度和物种多样性的植物群落中,生态位互补效应对群落生物量的影响均大于选择效应,但随着土壤厚度的增加,多样性净效应中生态位互补效应所占比例下降,而选择效应所占比例上升。(7)另外,土壤厚度通过驱动群落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化影响物种共存。与非喀斯特地区的植被相比,无论是在物种还是群落水平,喀斯特地区的植被均具有较高的LDMC和LCC,以及较低的SLA、LNC、LPC和LKC;并且灌丛和次生林中各叶片功能性状间密切相关,LDMC与SLA、LNC、LPC、LKC具有显着负相关关系,SLA与LNC、LPC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此外,灌丛和次生林群落中相同叶片功能性状在土壤厚度梯度上的变化趋势一致,随着土壤厚度的增加,灌丛和次生林群落中LDMC和LCC均显着降低,而SLA则显着增加,同时,LNC、LPC和LKC也均表现出了上升的趋势,但仅灌丛群落LNC随土壤厚度的增加而显着增加。综上,环境过滤作用在喀斯特灌丛和次生林群落构建中占有主导地位。并且,与资源有效性假说高度吻合,土壤资源有效性对喀斯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强度远大于土壤资源异质性,其中土壤厚度是非常显着的影响因子。野外调查和人工模拟植物群落实验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土壤厚度驱动喀斯特植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的变化,以及叶片功能性状的分布,并且土壤厚度与物种多样性的协同作用影响群落生物量。

孙境蔚[4](2020)在《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迁移特征及来源解析》文中研究表明茶是世界上三大饮料之一,全球有20多亿人饮茶。长期饮用金属污染物超标的茶叶将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选择福建省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和茶树为研究对象,开展铁观音茶叶受金属(Li、V、Cr、Co、Ni、Cu、Zn、Sr、Mo、Cd、Sb、Ba、Tl、Pb)污染的调查研究,分析土壤—茶树体系的金属总量、生物有效性并进行评价;研究茶树在典型金属胁迫条件下,茶树各部位的金属分布及茶叶品质的变化;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法,研究土壤—茶树体系中的金属来源,为铁观音种植区的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铁观音茶园土壤酸化严重;土壤总有机碳在大部分采样点为优良水平;茶园土壤中Cd、Pb、Tl为主要污染因子,Cd具有极大的生态风险,湖头镇和剑斗镇的3个采样点(HT1、HT2、JD1)及2个垂直剖面(HTp、JDp)的污染严重;金属含量在垂直剖面土壤中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根中的Cu和Zn,茎中的Mo、Cd、Sb,新叶中的Cr、Sr、Cd、Ba具有极强变异;茶树新叶从土壤中富集金属的能力较弱。(2)茶园土壤金属赋存形态的研究表明:Cd、Pb、Cr、Zn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土壤酸性越大,有机质含量越低,金属的生物活性越强;金属总量对金属活性态的影响不显着。(3)Pb、Cd、Zn的胁迫实验结果表明:Pb、Cd主要富集在根部,当基质中Pb、Cd的含量较高时,叶片的累积也不容忽视;根吸收的低含量的Zn主要累积在茎,当Zn浓度增加时,叶片的累积超过茎;当金属胁迫浓度较高时,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均迅速下降,影响茶叶品质。(4)茶叶的浸泡实验表明:泡茶用水的水质影响茶汤中金属的浓度。茶园土壤和茶汤的健康风险分析结果表明,茶园土壤不会出现非致癌和致癌的健康风险;饮用茶汤不存在致癌风险,金属Tl存在一定的非致癌风险。(5)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茶园表层土壤中金属的来源主要为母质层和工农业生产;垂直剖面土壤金属均以母质层来源为主;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沉降在根;农业生产对茎的影响最大;新叶则受母质层的影响最大;各因子的空间分布与安溪县的工业布局有关。(6)Pb、Sr同位素示踪及同位素混合模型的研究表明:表层土壤的铅锶同位素比值落在母质层和燃煤范围内,母质层的平均贡献率为88%;垂直剖面土壤主要受到母质层的影响,贡献率在90%以上;茶树各部位的金属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其中根主要受母质层和燃煤影响,茎和老叶受燃煤、农业源、钢铁厂飞灰的影响,新叶则主要受工业源与交通源影响。

孙健[5](2020)在《黔北地区浅层龙马溪组页岩含气性及其控制因素》文中认为目前,我国页岩气商业开发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四川盆地以外的海相页岩经历了强烈的构造改造,埋藏深度相对较浅(一般小于1500 m),普遍认为页岩气保存条件差,原地气量低。然而,最新勘探实践表明古生界海相浅层页岩气也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鉴于此,本论文针对四川盆地外围黔北地区两口科探井(XK2井和XK3井)的浅层龙马溪组页岩,系统开展了有机地球化学和矿物组成、储集物性、含水性、甲烷高压吸附与原地气量测试等工作,评价了页岩的含气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页岩TOC含量、矿物组成、孔隙度、孔隙结构、含水性以及保存条件对不同赋存形式页岩气的影响,明确了研究区浅层龙马溪组页岩含气性的主控因素。本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黔北地区浅层龙马溪组页岩的总有机碳(TOC)含量介于0.94-8.04%,平均值约4.22%;页岩处于过成熟阶段,其等效镜质体反射率(EqRo)值介于2.95-3.19%,平均值为3.08%;页岩矿物主要由石英和粘土矿物组成。页岩有机孔和无机孔均较为发育,孔隙类型主要包括有机质粒内孔隙、矿物粒内孔隙、矿物粒间孔隙、微裂缝;总孔隙度介于3.03-5.50%,平均值约4.33%,TOC含量是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度变化的主控因素。(2)页岩原生水含量介于5.01-12.38 mg/g,平均值为7.59 mg/g;含水饱和度介于27-84%,平均值约46%。原生水主要受粘土矿物含量的控制,页岩无机孔隙平均赋存了近80%的原生水。页岩原生水主要赋存于小于10 nm的介孔和0.4-0.6 nm的微孔中,显着降低了页岩无机质的非微孔BET表面积。因此,粘土矿物是所研究样品含水特征的主控因素。(3)浅层龙马溪组页岩原地气量较高(介于0.83-3.81 m3/t,平均约2.08m3/t),且以吸附气为主(平均比例约76%),解吸气为典型的干气。与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相比,研究区浅层龙马溪组页岩达到页岩气富集区标准(2 m3/t)所需要的TOC含量更高,一般在4%以上。(4)与干燥页岩相比,原生水明显降低了页岩的吸附气量(平均约40%);含水页岩的过剩吸附气实测值与实际值具有更好的可比性,但是二者之间的差异受高压吸附实验温度和页岩原地气量测试过程中损失气的影响。(5)TOC含量与页岩的总气量、吸附气量和游离气量均具有明确的线性正相关性;页岩孔隙度和孔隙结构(非微孔BET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直接影响页岩含气性。而TOC含量控制页岩的总孔隙度、孔隙结构和吸附性能,进而影响页岩含气性;有机孔隙平均储集了76%的吸附气和90%的游离气。石英抗压实能力强,有利于页岩游离气的赋存,但对吸附气影响不大;页岩原生水主要降低了粘土矿物的吸附能力,导致粘土矿物对页岩含气性的贡献有限,进而降低了页岩的吸附气量和总气量。因此TOC含量是研究区浅层龙马溪组页岩含气性的主控因素。(6)综合分析认为,四川盆地外围浅层页岩气勘探应优选具备高TOC含量(大于4%)、高硅质矿物含量、低粘土矿物含量,同时远离大断裂、具备良好封盖层等相对有利的区域。上述研究成果为我国南方地区浅层龙马溪组页岩的下一步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孙燕[6](2020)在《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研究 ——以日喀则市为例》文中指出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环境决定了西藏传统地方文化的封闭性。苯教和藏传佛教作为藏族民众长期以来的精神依托,加之西藏传统社会极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使得宗教不仅统治了人们的物质领域,而且根深蒂固的渗透进精神领域。西藏社会经历了封建农牧时代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转变,必伴随着文化转型。其惯性作用使地方新文化蕴含着旧文化的相关因素,即传统性与现代性共存是当代西藏地方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以日喀则为例,研究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文化适应性系统等相关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参与式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认知地图法、现代统计分析法和GIS技术等,旨在回答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这个科学问题,包括藏族民众视角下发生了什么样的适应性变化,藏族民众是如何认知和适应,以及文化认知和适应性的空间表达。全文共分七章,大致可分两个关键部分:一是在绪论之后的第二章,尝试建构了关于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模式的理论框架;二是在第三至六章,进行了日喀则市的相关实证分析。这包括了藏族民众视角下的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变化,藏族民众对这个变化的认知及影响因素,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及动力机制,以及藏族民众对空间环境的认知、适应性差异及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1)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由传统地方文化和现代地方文化两部分组成。传统地方文化与现代地方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差异的认知和适应性得以实现。藏族民众既是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系统的主体,也是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的目的。藏族民众在连接文化的变化层、认知层、适应层、空间认知和适应层及机制层方面发挥着主体性的作用。藏族民众通过文化间的相互塑造,也可通过重组文化以实现更新文化,如借用和抵抗一些现代文化的目标,产生对西藏传统地方文化坚守的涟漪效应。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系统作为一种复杂的自组织系统,通过内在和外在作用机制,促使文化适应性系统发生临界相变,并促使人与文化、文化之间、文化与环境之间实现关系的协调。(2)西藏地方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现代地方文化的转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传统地方文化特色。这旨在追寻当代西藏地方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塑造具有西藏文化特色的地方文脉。(1)在物态文化方面,物质环境、生产方式、居住、饮食、衣饰所表征的物态文化具有代际传承性、地域性与场域性的空间生产的关系,也体现了文化变化的惯性作用。(2)在制度文化方面,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社会分工的转变、职业的多元化、藏传佛教的世俗化、寺院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西藏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说明了制度文化变化的自主能力和文化自觉。在传统礼仪方面说明藏族民众非常遵循西藏传统地方文化礼仪,民间传统礼仪文化是小传统,小传统文化是隐性的,不易发生变化。(3)在行为文化方面,藏族民众对传统、现代节庆在情感、行为和认知上形成了文化适应性,这体现了行为文化变化的互动转型。(4)在心态文化方面。藏族民众对藏传佛教的绝对信仰与相对变迁的适应体现了对“传统的坚守”与“传统的再造”的辩证叙事化过程及文化变化的互动转型和文化惯性共存的特征。同时,藏族民众对宗教信仰具有宗教的世俗化趋势。(5)在作用机制方面,藏族民众认为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制度变迁、全球化的作用、现代化的作用及心理变化是当代西藏地方文化变化的适应性机制。(3)日常生活、传统保留、现代节庆、社会交往和宗教信仰表达着当代西藏地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间性的合理秩序。藏族民众对文化认知主要偏向于传统地方文化。这是由自我建构的接受、进入机会、社会背景、经历、对话赋权的传统文化的路径依赖性决定的自我认同的建构。并且,这体现了行为和符号上对西藏传统地方文化的自我认同、态度和归属感。藏族民众的文化认知在日常生活、传统保留、现代节庆、社会交往和宗教信仰方面体现了文化认知的混合特征。因为文化认同既是心理过程,又是社会过程,日常生活、传统保留、现代节庆、社会交往和宗教信仰共同组构的内隐和外显的文化认知体现了高的传统文化认知、中等传统/现代文化认知、高等现代文化认知是可共存的。这主要体现了身份认知、文化习得、价值内化和交往交流的实现途径。此内生于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之中,体现了文化认同对文化框架转换效应的调节作用。藏族民众对西藏地方文化中的传统文化部分和现代文化部分的认知充分体现了自然和非自然、典型与非典型、内生力量与外生力量、正向效应与逆向效应、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自我概念紊乱与自我概念重建以及物质追求和精神享受的辩证统一。事实上,藏族民众的文化认知受个人心理响应与社会发展的综合作用。人口学特征、心理响应、现代文化的冲击及传统文化的约束属于内在因素,而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制度变迁、全球化的作用及现代化的发展属于外在因素。(4)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是对西藏地方文化变化的一种响应,也是藏族民众在情感、行为和认知方面进行恒常交往而导致的动力过程。这种变化依赖于西藏传统地方文化与西藏现代地方文化之间的交往与合作。首先,这体现在藏族民众在情感、行为和认知方面的文化适应性差异。研究表明总体存在7种文化适应性策略:融合、同化、孤立、边缘化、趋于现代文化部分、趋于传统文化部分的适应以及无法归类的文化适应性类型。藏族民众的文化适应性策略主要趋于对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融合,且藏族民众对传统文化适应性占比仍很大。其次,文化适应性存在表层和深层差异,文化适应性存在学习过程、压力-应对过程、认知知觉过程和复原过程。藏族民众在情感和认知维度对西藏地方文化中的传统与现代部分的文化适应性差异相较于行为维度的文化适应性差异较小,但情感和认知维度的文化适应性相较于行为维度的文化适应性差异复杂。最后,影响藏族民众的文化适应性差异的因素存在直接与中介效应。这是因为文化适应性既是结果、也是过程,存在阶段性、弹性、路径锁定及稳定平衡特征。(5)藏族民众的空间环境认知和适应性是强调空间的文化研究。意象、空间认知差异性都是关注西藏地方文化来解释人地关系。意象空间认知和适应性研究表明藏族民众对变化着的物质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性表征了空间环境是符号、意义、意象的关系空间。这具体表现在景观质量、休闲游憩、服务与消费设施、文化设施、宜居性和民族特色方面。藏族民众对空间环境认知和适应性表明,西藏地方文化的根植性和文化变化的时空延续性对藏族民众的文化认知和适应性具有无意识引导作用。这是一种意义、实践和理想的表达和认同。空间环境认知呈现出圈层结构模式和混合结构模式两种类型。民众对空间环境的认知存在一致性认知空间和差异性认知空间,体现了藏族民众与空间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即通过个人力、地域力和文化力紧密的将人与地之间的关系统一在空间的西藏地方文化之中。藏族民众与空间环境之间的联系体现了文化的社会建构过程和结果。

杨东辉[7](2019)在《基于钻孔岩芯Kaiser效应的地应力测试方法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能源和矿产资源,迫切需要了解岩体的应力状态,地应力测试越来越受到重视。Kaiser效应测地应力因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获得广泛的研究,但有关钻孔岩芯Kaiser效应机理与应用等问题仍未很好解决。为此,本文针对钻孔岩芯Kaiser效应地应力测试,首先借助Griffith微裂纹模型,分析Kaiser效应方向独立性,进而采用实验室试验探讨循环路径、循环峰值和围压等对Kaiser效应的影响,提出Kaiser效应合理的加载模式及峰值载荷,并建立其地应力测试方法。然后基于Byerlee-Anderson理论,分析矿井应力积累水平。运用广义Hoek-Brown岩体强度准则,建立煤层覆岩应力状态评价指标。结合实测地应力回归模型,研究主应力偏转和重复采动下煤层顶板应力场特征,并针对矿井强矿压在分析主控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其防治技术,最终形成矿井开采优化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再加载方向相对偏转角y小于10°时,微裂纹临界载荷相对值为0.9~1.1,Kaiser效应不存在方向独立性;γ在10°~60°之间时,Kaiser效应存在方向独立性。岩石内存在较大微量包裹气体膨胀能,应力解除后,封闭在其内部的众多微细流体包裹体随时间而渗流、移动和相变,产生更多微裂纹,导致再加载时微裂纹开裂所需临界载荷更小,Filicity比FR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小。(2)揭示了高应力对Kaiser效应的影响机制,提出了 AE-DRA法合理加载模式。当首循环峰值载荷σp较大于先前最大应力σhmax时,高应力使岩石进一步产生损伤劣化积累,导致Kaiser效应不同于σhmax记忆,FR变化较大;当σp小于或稍大于σhmax时,岩石内部微元体产生变形失稳,但不会改变岩石裂纹尺寸,对之后循环Kaiser效应影响不明显。不同循环路径实质是通过首循环σp对岩石应力记忆产生影响。AE-DRA法采用载荷与位移控制的循环加载模式,首循环σp小于Kaiser效应点应力值,之后循环σp不超过扩容点应力值。三轴加载岩石Kaiser效应对应的差应力与围压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随循环加载次数增加,FR呈减小趋势;围压较低时,可直接采用单轴加载进行Kaiser效应地应力测试。(3)建立了基于钻孔岩芯Kaiser效应的地应力测试方法,并进行工程应用,获得了钻孔及附近应力场特征。将Kaiser效应测试值与空心包体法、ASR法和水力压裂法现场实测值对比,误差均在工程合理范围之内,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4)分析了煤层覆岩应力积累水平,建立了其应力状态评价指标。布尔台矿和保德矿区域断层摩擦系数平均0.3,远小于断层发生走滑型滑动的下限,应力积累水平整体较低。利用强度应力比指标对两矿进行评价,前者属中—高地应力场,后者属中等地应力场,与现场比较符合,验证了指标的可靠性。(5)主应力偏转对顶煤、基本顶主应力大小分布影响不明显,对方向影响较大。σ1随偏转角度增加而增大,σ3则相反。沿工作面走向,采空区上方形成应力壳结构,高度为90m左右。受上覆煤层开采影响,煤柱和采空区下工作面超前剧烈影响范围内基本顶σ1大小和方向相差均较大。主方向旋转和σ1增加、σ3减小均可导致顶板裂隙的扩展。(6)上下煤层同采、采空区侧动静载叠加和开采工艺参数等工程效应与覆岩关键层复合破断构成了布尔台矿复杂的开采条件。同时侏罗系砂岩普遍结构松散,胶结程度差,导致巷道大变形、片帮严重等强烈矿压显现。针对强矿压危险区域,采用卸压爆破、水压致裂超前预裂主控岩组等技术,可减缓强矿压显现。针对爆破堵塞研制的炮眼堵塞器能够实现多级缓冲胀裂,延长爆生气体作用时间,增强堵塞效果。基于实测地应力,建议开采400m水平时,将盘区大巷轴向布置在NS~N30°E,并对开采顺序和强度提出优化措施。

杨震[8](2019)在《草原矿区煤炭开采扰动识别及其变化过程分析》文中认为我国草原区矿产资源储量巨大,在全球能源形势日趋紧张的背景下,草原矿产资源开发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能源支撑。开采扰动指的是开采活动对生态自然状态造成的严重变化。开采扰动会直接影响地表的土壤、植被等,也会间接地影响到水资源、野生动物、生态系统、空气质量以及人类身体健康。然而,当前缺乏草原矿区开采扰动识别及其变化过程分析的研究,不能定量地获取开采扰动的位置和时间信息,且难以评估采后的复垦状况,不利于草原矿区生态环境监测及整治与修复。因而,定量、准确地识别草原区煤炭开采扰动及分析开采-复垦变化过程是非常必要的。随着航空航天技术和对地观测传感器性能不断改进,遥感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环境监测的很多领域。传统关于矿区环境监测及开采扰动识别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土地利用分类,比较不同时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达到监测矿区环境的变化的目的。该方法需要对影像进行分类,易受影像分类精度的影响,且很难反映开采-复垦的变化过程。近些年,关于开采扰动识别的研究主要是以植被为媒介,利用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基于相应的植被指数监测地表植被的变化过程,实现矿区开采扰动的识别。但现有研究集中于森林区域,鲜有关于草原矿区开采识别及其变化过程分析的研究。与森林区不同,我国草原矿区多处于干旱、半干旱区域,生态系统相对脆弱,且往往存在很多其它扰动,使得开采扰动识别相对较难。因其脆弱的生态系统及矿区环境治理和监测的急迫性,如何识别草原矿区开采扰动并分析采后的复垦状况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宝日希勒矿区为研究区域,依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2016YFC0501101-4)进行研究。在已有研究基础之上,基于1985-2015年的Landsat TM/ETM+/OLI影像数据,结合研究区域的采煤过程,充分利用测绘学、数理统计、地理学和时序分析等相关理论方法,反演了研究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分析了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及开采扰动识别的主要难点,并探索出了研究区开采扰动的特征及开采-复垦过程中植被变化特点,提出了一套集遥感时序数据去噪、开采扰动识别和复垦状况评价于一体的针对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开采扰动识别及其变化过程分析的技术方法,并从定性和定量等多角度对研究方法进行评价。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了研究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并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了研究区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植被覆盖度退化明显,显着退化和极显着退化区域占研究区域的11.22%。而植被显着退化区域可能是由多因素导致的,为明确开采扰动在植被退化区域中的比重,有必要开展矿区开采扰动识别的相关研究。(2)为去除气候及噪声对草原矿区开采扰动识别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去除Landsat年际NDVI时序数据噪声的方法—BISE-WT滤波器。并以BISE(Best Index Slope Extraction)和 S-G(Savitzky-Golay filter)两种滤波方法为参照,从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变化检测分析三个方面,评价了新方法BISE-WT滤波器的性能。结果表明新方法在去除噪声的同时,能保留时序数据的真实信息。(3)针对草原矿区开采扰动识别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种结合地物光谱特征、开采扰动变化规律和地物拓扑关系的草原矿区开采扰动识别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到研究区域,取得了 92.2%(Kappa系数=0.83)的总体精度,将基于光谱方法总体精度提高了 10.2%。(4)分析矿区开采-复垦过程中,NDVI时序数据的变化特征,将开采-复垦的变化过程分为采前、植被清除和压占、采中和采后四个阶段。将每个阶段利用相应的参数、表达式和阈值表示,这些参数、公式和阈值形成了开采扰动模板,并通过模板匹配确定每个开采扰动像元的年际信息及开采-复垦轨迹类型。并将该方法应用到宝日希勒矿区,结果表明:开采扰动年际信息的识别精度为74.4%,而开采-复垦轨迹类型的识别精度为85.7%。(5)研究区域开采扰动按照强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86-1998年,该阶段研究区出现零星的开采扰动;第二个阶段为1999-2015年,该阶段研究区进行了大规模开采。(6)宝日希勒矿区近90%的开采扰动区域处于无植被恢复的状态,且开采扰动区域恢复到开采前植被水平的比率低。本文利用Landsat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数据,提出了一套集时序数据重构、开采扰动识别和复垦状况评价的技术方法,得到了较好的研究成果,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将来主要从不同开采工艺、不同影像分类识别方法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于书[9](2019)在《爱德华·威尔逊的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的理论体系,是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所重要的学术成果,也是其一生钻研社会生物学的成果的总结,而关于它的争论从其诞生之初一直延续到今天,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之广,参与争论的人数之多,在20世纪的科学史上是罕见的。但毫无疑问的是,威尔逊和他的基因-文化协同进化思想在打通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的鸿沟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和伟大的尝试。随着基因-文化协同进化思想的深入和发展,反对者日趋减少,支持者不断增多,威尔逊创始的人类社会生物学研究范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无鉴别地全盘接受它的观点;相反,我们更应该批判地反思基因-文化协同进化思想的科学基础和应用的限度。本文第一章首先对爱德华·威尔逊其人及其主要思想展开介绍。第一节从威尔逊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威尔逊的社会生物学学说的诞生、困境和发展,直到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的创立威尔逊才最终完善了自己的进化论思想体系。第二节追溯基因-文化协同进化思想的来源,威尔逊最初是抱着解决达尔文进化论范式下利他主义困境的目的展开其学术研究的。第三节讲述威尔逊从对广义适合度理论的批判中逐渐认识到“文化”在人类进化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启发了他的基因-文化协同进化思想。第二章的目的是详细地介绍基因-文化协同进化思想理论的具体内容。第一节从威尔逊不赞成“普罗米修斯基因假说”的偶然性入手,紧接着介绍了在威尔逊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体系下对自然界生物的文化分级,从而展开对人类社会进化的研究。第二节详解了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所遵循后成法则和人类社会的遗传、传递特征,否定了纯基因传递和纯文化传递的可能性。第三节引证了人类社会唯一可行的传递方式是基因-文化传递。第四节则进一步了说明了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系统的运作模式,基因同化和文化基因同化两种模式的往复互动,最终造成了整个后成法则的变化和进化,也就造成了人类的进化。本文的第三章就威尔逊的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体系的建立对于人类的意义和其应用展开进一步的讨论。首先,明确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在科学界的地位和作用,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的综合建起了桥梁。然后,运用所学,对该理论的优势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着重谈到了种族主义的方面。最后,将对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的学习加以应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提出有创造性的见解,人类未来必将走出自然母亲的怀抱,但是千万不可以在羽翼未丰之前就失去自然的保护,自取灭亡。

赵曼[10](2018)在《政治关联对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不仅需要完善自身内部的管理和资源整合,同时也要借助行之有效的外部扩张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近年来,我国并购事件频频发生,并购交易的数量和金额总体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投资者的日趋成熟,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壮大和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方式,也是企业凸显竞争优势和进行多元化经营的重要手段。我国制度背景十分复杂,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法律制度有待完善,产权保护意识差,地方政府对经济决策的干预性强。虽然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在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民营企业在社会活动中依然面临着诸多政策歧视和不公平地对待。因此,民营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为了缩短并购流程,降低并购成本,摆脱融资的过多约束等相关问题,就会更热衷于积极寻求和建立政治关联,希望借助政府关系帮助企业扫清并购障碍,为企业开展并购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源。目前,有关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或价值方面的研究比较丰富,但从政治关联角度出发,考察其对民营企业并购绩效影响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为了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本文主要探讨以下问题:是否存在政治关联、政治关联程度、政治关联类型、政治关联行业以及政治关联经济区域对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从而帮助民营上市公司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政治策略,也为政府部门完善法律制度,维护市场环境,促进非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首先,基于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本文沿着国内外学者对政治关联的内涵、度量方法、动机、经济后果,并购的内涵和并购绩效的效果,政治关联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这三条主线对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了现有学者的研究不足和国内外研究结论存在差异原因。其次,对本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政治关联、民营企业及并购这些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对政治关联和并购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构建总体理论模型。再次,为了检验提出的假设是否成立,本文选取了2012年在沪深两市发生并购的159家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主并公司并购当年和并购后四年的并购绩效进行计算,用描述性分析法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政治关联程度指数模型,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了政治关联与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对假设模型逐一进行检验,从而得出以下结论:(1)政治关联对民营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有正向作用;(2)政治关联程度越紧密,其并购绩效越好;(3)中央型和地方型政治关联都会对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产生正面影响,但地方型政治关联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力更大;(4)制造业政治关联对并购绩效的正向作用要高于房地产业和其他行业,房地产业政治关联对并购绩效的正向作用最微弱;(5)政治关联无论发生在哪个经济区域都会给企业并购绩效带来正面效应。但相较于非经济发达区域,经济发达区域政治关联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力更大,这与我国大部分学者的研究相背离。最后,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对政治关系的构建提出管理建议。从企业层面,民营企业面对政治关联时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和竞争力要求,不要盲目的依附于政府,理性的看待政治关联。民营企业在作出并购决策前要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战略,了解自己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规划好自己并购后的资源整合工作,选择恰当的并购目标、并购类型和支付方式,这样才能提高并购效率。从政府层面,政府部门应当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建设,弱化政府的干预行为,缩小地区间市场化程度的差距,给民营企业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公正的外部投资环境,从而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的蓬勃有序发展。

二、应用线性回归法评价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的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线性回归法评价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的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水氮亏缺下西北旱区玉米气孔响应及蒸腾量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不同水氮亏缺下作物生长和生理特性的研究进展
        1.2.2 不同水氮亏缺下作物气孔的研究进展
        1.2.3 作物茎流对不同水氮亏缺的响应研究进展
        1.2.4 双作物系数法估算作物蒸腾量的研究进展
    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试验方案
    2.1 试验区概况
        2.1.1 大田试验
        2.1.2 盆栽试验
    2.2 试验设计
        2.2.1 大田试验
        2.2.2 盆栽试验
    2.3 观测指标与测定方法
        2.3.1 气象指标
        2.3.2 土壤指标
        2.3.3 作物指标
    2.4 双作物系数模型
        2.4.1 基础作物系数
        2.4.2 基础作物系数的修正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西北旱区制种玉米灌浆期叶片气孔和植株茎流对水氮亏缺的响应
    3.1 灌浆期不同水氮亏缺下制种玉米气孔导度及特征变化
        3.1.1 灌浆期不同水氮亏缺下制种玉米气孔导度日变化
        3.1.2 灌浆期不同水氮亏缺下制种玉米气孔导度最大值变化
        3.1.3 灌浆期不同水氮亏缺对叶片气孔特征的影响
    3.2 灌浆期不同水氮亏缺下制种玉米茎流变化
        3.2.1 灌浆期各水氮处理不同天气条件下制种玉米茎流变化
        3.2.2 灌浆期水氮亏缺下制种玉米日茎流量的变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水氮亏缺下西北旱区制种玉米茎流的影响因素及其估算
    4.1 不同水氮亏缺下制种玉米茎流速率的影响因素及其估算
        4.1.1 各处理制种玉米茎流速率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4.1.2 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茎流速率估算方程
        4.1.3 茎流速率实测值与预测值曲线对比
    4.2 不同水氮亏缺下制种玉米日茎流量的估算
        4.2.1 基于基础作物系数估算水氮亏缺下制种玉米蒸腾量
        4.2.2 基于叶面积指数改进基础作物系数估算水氮亏缺下制种玉米蒸腾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水氮亏缺对西北旱区制种玉米生长指标、耗水量及产量的影响
    5.1 不同水氮亏缺对制种玉米株高的影响
    5.2 不同水氮亏缺对制种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5.3 不同水氮亏缺对制种玉米SPAD的影响
    5.4 不同水氮亏缺对制种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5.5 不同水氮亏缺对制种玉米耗水量和产量要素的影响
        5.5.1 不同水氮亏缺对制种玉米耗水量的影响
        5.5.2 不同水氮亏缺对制种玉米产量要素的影响
        5.5.3 不同水氮亏缺下制种玉米耗水量与产量要素的关系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高构造应力缓倾斜厚大矿体厚硬顶板与充填体相互作用机理及沉降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矿区地质特征与地应力分布规律
    2.1 矿区地质特征
    2.2 矿岩物理力学参数试验
    2.3 矿区地应力测量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PSO-ERF算法的三维地应力场智能反演
    3.1 参数反演的基本理论
    3.2 参数反演的PSO-ERF智能算法模型
    3.3 基于PSO-ERF算法的三维地应力场智能反演
    3.4 本章小结
4 构造应力环境充填开采充填体与顶板相互作用机理
    4.1 充填开采覆岩结构特征
    4.2 构造应力对覆岩变形的影响机理
    4.3 充填开采覆岩变形力学模型及求解
    4.4 充填体与顶板相互作用机理
    4.5 本章小结
5 构造应力作用下充填开采覆岩移动规律
    5.1 数值模拟方案及模型建立
    5.2 不同侧压系数和充填体强度覆岩移动规律
    5.3 不同侧压系数和充填体强度盘区矿柱支承压力变化规律
    5.4 矿体回采过程地表沉降与支承压力显现规律
    5.5 本章小结
6 胶结充填材料力学性能预测与配比参数反演
    6.1 胶结充填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6.2 低温环境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6.3 胶结充填体需求强度计算
    6.4 基于PSO-ERF模型的胶结充填材料配比参数反演
    6.5 本章小结
7 工程实践与应用
    7.1 充填系统概况
    7.2 甲玛矿区充填开采地表沉陷预测
    7.3 实测数据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喀斯特土壤厚度对植物群落结构及生物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基于功能性状的环境驱动物种共存机制
        1.1.1 植物功能性状的生态学意义
        1.1.2 基于植物功能性状的群落构建
        1.1.3 环境变化对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1.2 物种多样性的环境决定因素
        1.2.1 资源异质性假说和资源有效性假说
        1.2.2 喀斯特地区的土壤资源异质性和有效性
        1.2.3 喀斯特地区的土壤厚度
    1.3 环境变化和物种多样性的协同互作对生物量的影响
        1.3.1 物种和生物量在环境梯度上的分布特征
        1.3.2 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关系
        1.3.3 环境梯度上物种多样性对生物量的影响
第二章 绪论
    2.1 立题依据
    2.2 研究意义和目的
    2.3 研究内容
    2.4 创新点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喀斯特地区的植物群落功能性状及土壤厚度驱动物种共存机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域概况
        3.2.2 野外数据采集
        3.2.3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测定
        3.2.4 零模型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喀斯特地区的植物叶片功能性状
        3.3.2 土壤厚度梯度上的植物群落构建
        3.3.3 土壤厚度梯度上的群落叶片功能性状
    3.4 讨论
        3.4.1 喀斯特地区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适应策略
        3.4.2 不同土壤厚度中喀斯特植物群落构建机制
        3.4.3 喀斯特植物群落叶片功能性状对土壤厚度的响应
    3.5 小结
第四章 喀斯特土壤资源有效性和资源异质性对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域概况
        4.2.2 野外数据采集
        4.2.3 土壤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土壤资源有效性和资源异质性对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多度的影响
        4.3.2 土壤资源有效性和资源异质性对群落多度影响的相对重要性
        4.3.3 各变量有效性对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多度的多重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4.4 讨论
        4.4.1 土壤资源有效性在决定喀斯特物种多样性中比资源异质性更为重要
        4.4.2 各变量有效性的多个直接和间接过程对喀斯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土壤厚度和物种多样性对喀斯特植物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域概况
        5.2.2 野外数据的测量
        5.2.3 生物量的估算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土壤厚度对物种和生物量空间分布的影响
        5.3.2 物种多样性对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5.3.3 土壤厚度和物种多样性的协同作用对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5.4 讨论
        5.4.1 土壤厚度对喀斯特植物群落物种空间分布的影响
        5.4.2 土壤厚度和物种多样性协同互作对喀斯特灌丛生物量的影响
        5.4.3 土壤厚度和物种多样性对喀斯特次生林生物量的影响依赖于森林分层
    5.5 小结
第六章 喀斯特土壤厚度和漏斗效应对草本群落物种组成和生物量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设计
        6.2.2 数据收集
        6.2.3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不同土壤厚度和漏斗尺寸中草本群落的土壤含水量
        6.3.2 不同土壤厚度和漏斗尺寸中草本群落的多度和物种多样性
        6.3.3 不同土壤厚度中物种的定植频率
        6.3.4 不同土壤厚度和漏斗尺寸中草本群落的盖度、PAR冠层截获率和生物量
    6.4 讨论
        6.4.1 不同土壤厚度和漏斗大小对草本群落组成的影响
        6.4.2 不同土壤厚度和漏斗大小对草本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6.5 小结
第七章 喀斯特不同土壤厚度中草本群落生物量对物种多样性的响应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供试材料
        7.2.2 实验设计
        7.2.3 数据收集
        7.2.4 物种多样性效应的分离
        7.2.5 数据分析
    7.3 结果
        7.3.1 不同土壤厚度和物种多样性下草本群落生物量及平均高度
        7.3.2 不同土壤厚度下物种多样性与草本群落生物量的关系
        7.3.3 不同土壤厚度和物种多样性下草本群落生态位互补效应和选择效应
    7.4 讨论
        7.4.1 喀斯特土壤厚度和物种多样性对草本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7.4.2 喀斯特不同土壤厚度影响草本群落生物量对物种多样性的响应程度
        7.4.3 喀斯特不同土壤厚度下物种多样性对草本群落生物量的影响机制
    7.5 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4)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迁移特征及来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土壤中金属的含量分布及评价方法
        1.2.2 土壤中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1.2.3 茶树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1.2.4 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分布及迁移
        1.2.5 茶叶中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1.2.6 土壤中金属的来源解析技术
        1.2.7 植物中金属的来源解析技术
        1.2.8 土壤—茶树体系中的同位素示踪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特色及创新之处
第2章 区域概况与分析方法
    2.1 区域概况
    2.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2.1 样品采集
        2.2.2 样品预处理
    2.3 主要试剂与仪器
    2.4 分析方法
        2.4.1 土壤pH值的测定
        2.4.2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2.4.3 金属全量的提取及测定
        2.4.4 土壤中金属赋存形态的提取及测定
        2.4.5 茶汤中金属含量的测定
        2.4.6 茶树盆栽实验
        2.4.7 茶叶品质的测定
        2.4.8 同位素组成的分离提取及测定
    2.5 实验质量控制
        2.5.1 实验器具的质量控制
        2.5.2 金属全量分析的质量控制
        2.5.3 金属赋存形态分析的质量控制
        2.5.4 铅、锶同位素分析的质量控制
    2.6 数据处理及作图
第3章 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分布特征
    3.1 前言
    3.2 铁观音茶园土壤的理化性质
        3.2.1 pH值
        3.2.2 总有机碳
    3.3 铁观音茶园表层土壤中金属总量的分布特征
    3.4 铁观音茶园垂直剖面土壤中金属总量的分布特征
    3.5 铁观音茶树中金属的分布特征
    3.6 铁观音茶园土壤中金属的污染评价
        3.6.1 评价标准及背景值
        3.6.2 土壤中金属的污染评价
    3.7 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分布研究
        3.7.1 茶树与表层土壤中金属含量的相关分析
        3.7.2 生物富集系数法
        3.7.3 转移系数法
        3.7.4 胁迫控制实验法
        3.7.5 讨论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铁观音茶园土壤中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4.1 前言
    4.2 铁观音茶园土壤中金属的赋存形态
        4.2.1 表层土壤中金属的赋存形态
        4.2.2 垂直剖面土壤中金属的赋存形态
    4.3 铁观音茶园土壤中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评价
        4.3.1 风险评价编码法
        4.3.2 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
        4.3.3 讨论
    4.4 铁观音茶园土壤理化性质、生物有效性与茶树中金属含量的相关分析
        4.4.1 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4.4.2 土壤金属总量的相关性
        4.4.3 茶树根、茎、老叶、新叶的相关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胁迫条件下铁观音茶树中金属的分布及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5.1 前言
    5.2 金属胁迫下铁观音茶树中金属的分布
        5.2.1 Cd胁迫
        5.2.2 Pb胁迫
        5.2.3 Zn胁迫
    5.3 金属胁迫对铁观音茶叶品质的影响
        5.3.1 茶多酚
        5.3.2 咖啡碱
        5.3.3 金属胁迫对铁观音茶叶品质的影响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铁观音茶园土壤及茶汤中金属的健康风险研究
    6.1 前言
    6.2 铁观音茶园土壤中金属的健康风险研究
        6.2.1 暴露评估
        6.2.2 风险表征
        6.2.3 铁观音茶园土壤中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6.3 铁观音茶汤中金属的健康风险研究
        6.3.1 铁观音茶汤中金属的浓度
        6.3.2 泡茶方式对金属浓度的影响
        6.3.3 茶汤中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
    6.4 铁观音茶汤中的金属Tl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来源解析
    7.1 前言
    7.2 主成分分析法
        7.2.1 铁观音茶园土壤中金属的主成分分析
        7.2.2 铁观音茶树中金属的主成分分析
    7.3 聚类分析法
    7.4 APCS-MLR法
        7.4.1 表层土壤中各金属来源的贡献率
        7.4.2 茶园垂直剖面土壤中各金属来源的贡献率
        7.4.3 茶树中各金属来源的贡献率
    7.5 基于GIS的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中金属来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7.5.1 表层土壤中金属来源的空间分布
        7.5.2 茶树中金属来源的空间分布
    7.6 讨论
        7.6.1 研究方法
        7.6.2 需进一步讨论的金属(Tl、Cd)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铅锶同位素示踪的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来源解析
    8.1 前言
    8.2 潜在源的Pb、Sr含量及同位素组成特征
        8.2.1 潜在源的Pb、Sr含量
        8.2.2 潜在源的Pb、Sr同位素组成
    8.3 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的Pb、Sr同位素组成
        8.3.1 茶园表层土壤的Pb、Sr同位素组成
        8.3.2 茶园垂直剖面土壤的Pb、Sr同位素组成
        8.3.3 茶树各部位Pb、Sr同位素组成
    8.4 基于Pb同位素示踪的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Pb来源解析
        8.4.1 茶园表层土壤中Pb来源解析
        8.4.2 茶园垂直剖面土壤中Pb来源解析
        8.4.3 茶树中Pb来源解析
    8.5 基于Sr同位素示踪的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Sr来源解析
        8.5.1 茶园表层土壤中Sr来源解析
        8.5.2 茶园垂直剖面土壤中Sr来源解析
        8.5.3 茶树中Sr来源解析
    8.6 Pb、Sr同位素联合示踪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来源
        8.6.1 Pb、Sr同位素联合示踪茶园表层土壤中金属的来源
        8.6.2 Pb、Sr同位素联合示踪茶园垂直剖面土壤中金属的来源
        8.6.3 Pb、Sr同位素联合示踪茶树中金属的来源
    8.7 基于同位素混合模型的各潜在源贡献率
        8.7.1 茶园表层土壤中各潜在源的贡献率
        8.7.2 茶园垂直剖面土壤中各潜在源的贡献率
        8.7.3 茶树中各潜在源的贡献率
    8.8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黔北地区浅层龙马溪组页岩含气性及其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页岩孔隙发育特征
        1.2.2 页岩原生水特征
        1.2.3 页岩含气性模型
        1.2.4 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第2章 黔北地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
    2.2 沉积-构造演化及构造特征
        2.2.1 沉积-构造演化
        2.2.2 构造发育特征
    2.3 地层发育特征
    2.4 页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2.5 研究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
第3章 页岩地球化学和储集物性特征
    3.1 样品与实验方法
        3.1.1 样品概况
        3.1.2 实验方法
    3.2 页岩TOC含量与成熟度
        3.2.1 页岩TOC含量
        3.2.2 有机质成熟度
    3.3 页岩矿物组成与脆性指数
        3.3.1 页岩矿物组成
        3.3.2 页岩脆性特征
    3.4 页岩孔隙特征与控制因素
        3.4.1 孔隙类型
        3.4.2 页岩孔隙度与主控因素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页岩原生水的赋存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4.1 样品与实验方法
        4.1.1 样品
        4.1.2 实验及计算方法
    4.2 页岩含水性及控制因素
        4.2.1 页岩原生水含量及其控制因素
        4.2.2 页岩含水饱和度及其控制因素
    4.3 页岩孔隙结构及其控制因素
        4.3.1 低压N_2吸附与孔隙分布
        4.3.2 低压CO_2吸附与孔隙分布
        4.3.3 页岩孔隙结构控制因素
    4.4 原生水在页岩孔隙中的分布与赋存
        4.4.1 原生水在孔隙中的分布特征
        4.4.2 原生水在孔隙中的赋存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页岩原地气量与含气性评价
    5.1 页岩含气量的现场测试与原地气量评价
        5.1.1 仪器及方法
        5.1.2 页岩的原地气量
    5.2 页岩气的地球化学特征
        5.2.1 气体成分与碳同位素测试
        5.2.2 页岩解吸气组分、碳同位素特征
    5.3 页岩的含气性评价
        5.3.1 页岩游离气量与吸附气量计算
        5.3.2 页岩含气性特征
        5.3.3 页岩解吸气与气体赋存状态的关系
    5.4 页岩高压甲烷吸附实验与甲烷吸附容量
        5.4.1 样品与方法
        5.4.2 干燥和含水页岩样品吸附性能对比
        5.4.3 页岩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
    5.5 两种方法页岩的含气性数据对比
        5.5.1 含水页岩的高压吸附数据与页岩吸附气量
        5.5.2 干燥页岩的高压吸附数据与页岩吸附气量
        5.5.3 两种方法吸附气量误差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页岩原地气量与含气性的影响因素
    6.1 页岩有机质与矿物组成对含气性的影响
        6.1.1 TOC含量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
        6.1.2 矿物组分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
    6.2 储集物性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
        6.2.1 孔隙度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
        6.2.2 孔隙结构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
    6.3 页岩含水性对含气性的影响
        6.3.1 原生水含量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
        6.3.2 含水饱和度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
    6.4 保存条件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
        6.4.1 区域构造演化和构造特征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
        6.4.2 顶底板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
        6.4.3 对浅层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意义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和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研究 ——以日喀则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文化、地方文化及文化的四分类法
        1.2.2 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
        1.2.3 地方文化的变迁与转型
        1.2.4 文化的适应性
        1.2.5 西藏的地方文化:传统性和现代性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文化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1.3.2 国内文化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标和科学问题
        1.4.1 研究目标
        1.4.2 科学问题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参与式观察法
        1.5.3 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法
        1.5.4 统计分析法、空间分析技术与因果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1.7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7.1 研究区域
        1.7.2 数据来源
第二章 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模式
    2.1 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系统
        2.1.1 文化系统及其自组织
        2.1.2 当代西藏地方文化变化
        2.1.3 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认知
        2.1.4 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
        2.1.5 当代西藏地方空间环境认知与适应性
    2.2 影响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现代适应性的机制
        2.2.1 社会学中的机制理论
        2.2.2 影响文化适应性内外归因的普适机制
        2.2.3 影响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的特殊机制
        2.2.4 影响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的涌现机制
        2.2.5 影响西藏地方文化现代适应性的负反馈机制
    2.3 小结
第三章 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变化
    3.1 方法与模型
        3.1.1 研究方法
        3.1.2 研究模型
    3.2 适应性变化
        3.2.1 物态文化的变化
        3.2.2 制度文化的变化
        3.2.3 行为文化的变化
        3.2.4 心态文化的变化
    3.3 文化适应性变化的影响因素
        3.3.1 经济转型因素
        3.3.2 社会转型因素
        3.3.3 制度变迁因素
        3.3.4 全球化因素
        3.3.5 现代化因素
        3.3.6 心理变化因素
    3.4 地方文化图式
        3.4.1 可持续性文化
        3.4.2 西藏特色文化
    3.5 小结
第四章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认知及影响因素
    4.1 方法与模型
        4.1.1 实证模型
        4.1.2 调研设计
        4.1.3 数据说明
        4.1.4 研究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问卷数据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4.2.2 问卷数据分布结构检验
        4.2.3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认知在五个维度上的贡献率
        4.2.4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认知的变化特征
        4.2.5 藏族民众的文化认知和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5.1 方法与模型
        5.1.1 提出假设
        5.1.2 调研设计
        5.1.3 数据说明
        5.1.4 研究模型
    5.2 结果分析
        5.2.1 问卷数据的信度、效度检验及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5.2.2 情感、行为和认知维度分别对应的藏族民众的文化适应性类型
        5.2.3 藏族民众对当代西藏地方文化中的传统与现代文化部分的适应性差异
        5.2.4 影响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差异的直接效应分析
        5.2.5 影响当代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差异的中介效应分析
    5.3 讨论
        5.3.1 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差异
        5.3.2 西藏地方文化适应性差异的因素
    5.4 小结
第六章 藏族民众对西藏地方空间环境的认知和适应性
    6.1 方法与模型
        6.1.1 研究方法
        6.1.2 数据统计
        6.1.3 研究模型
    6.2 意象空间环境认知和适应性
    6.3 认知水平的空间环境认知和适应性
        6.3.1 认知得分和认知和适应性水平类型分析
        6.3.2 总体认知和适应性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6.3.3 藏族民众认知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6.4 空间环境适应性
        6.4.1 认知指标非线性相关和一致性检验
        6.4.2 空间环境适应性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创新与不足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钻孔岩芯Kaiser效应的地应力测试方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应力分布规律综述
        1.2.2 岩石Kaiser效应试验研究现状
        1.2.3 Kaiser效应地应力测试研究现状
        1.2.4 地应力在采矿工程中应用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Kaiser效应理论分析与试验方案设计
    2.1 Kaiser效应方向独立性
        2.1.1 基于Griffith模型的微裂纹临界载荷
        2.1.2 再加载方向偏转对Kaiser效应影响
    2.2 Kaiser效应时间延迟与多期性
        2.2.1 Kaiser效应时间延迟机理
        2.2.2 Kaiser效应多期性探讨
    2.3 Kaiser效应试验方案
        2.3.1 单轴加载试验方案
        2.3.2 古地磁岩芯定向方案
        2.3.3 三轴加载试验方案
    2.4 Kaiser效应点识别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Kaiser效应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3.1 不同循环路径下Kaiser效应研究
        3.1.1 高应力对Kaiser效应的影响机制
        3.1.2 多次等幅循环下Kaiser效应特征
    3.2 不同循环峰值载荷下Kaiser效应研究
        3.2.1 循环峰值载荷与Kaiser效应应力水平关系
        3.2.2 Kaiser效应存在的应力水平
        3.2.3 合理的循环加载模式
    3.3 不同加载速率下Kaiser效应研究
    3.4 不同含水率下Kaiser效应研究
    3.5 不同埋深下Kaiser效应研究
    3.6 不同围压下Kaiser效应研究
        3.6.1 双周期循环加卸载中的Kaiser效应
        3.6.2 岩石三轴与单轴Kaiser效应关系
        3.6.3 围压对Kaiser效应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Kaiser效应地应力测试方法与应力状态指标
    4.1 基于钻孔岩芯Kaiser效应的地应力测试方法
        4.1.1 试样选制与测试方法
        4.1.2 主应力大小和方向计算
        4.1.3 古地磁岩芯定向技术
    4.2 布尔台矿地应力测试与分析
        4.2.1 工程地质概况
        4.2.2 地应力分布特征
        4.2.3 地应力方向分析
        4.2.4 地应力测试结果验证
    4.3 保德矿地应力测试与分析
        4.3.1 工程地质概况
        4.3.2 地应力分布特征
        4.3.3 地应力方向分析
        4.3.4 地应力测试结果验证
    4.4 煤层覆岩应力状态评价
        4.4.1 应力积累水平分析
        4.4.2 广义Hoek-Brown岩体强度估算
        4.4.3 基于岩芯分级的GSI研究
        4.4.4 煤层覆岩应力状态评价指标
        4.4.5 工程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地应力实测的煤层顶板应力场特征
    5.1 布尔台矿地应力场反演
        5.1.1 反演方案设计
        5.1.2 数值模型构建
        5.1.3 反演结果分析
        5.1.4 顶板初始应力状态评价
    5.2 主应力偏转下顶板应力场特征
        5.2.1 数值模型构建
        5.2.2 主应力大小分布
        5.2.3 主应力方向分布
        5.2.4 顶板应力路径
    5.3 重复采动煤层顶板应力场特征
        5.3.1 数值模型构建
        5.3.2 主应力分布特征
    5.4 本章小结
6 煤层开采矿压显现与强矿压防治技术
    6.1 布尔台矿矿压显现分析
        6.1.1 矿井开采条件
        6.1.2 22煤层矿压显现
        6.1.3 42煤层矿压显现
    6.2 工作面强矿压主控因素分析
        6.2.1 开采工程效应
        6.2.2 覆岩主控岩组作用
    6.3 工作面强矿压防治技术
        6.3.1 无煤柱开采
        6.3.2 顶板预裂爆破
        6.3.3 顶板水压致裂
    6.4 布尔台矿开采方案优化
        6.4.1 采掘布置评价
        6.4.2 开采顺序和强度优化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草原矿区煤炭开采扰动识别及其变化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矿区地表环境监测研究进展
        1.2.2 国内矿区地表环境监测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 论文结构安排
    1.7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域及数据获取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煤炭资源概况
        2.1.3 社会经济状况
        2.1.4 地形地貌
        2.1.5 水文水系
        2.1.6 气象
        2.1.7 土壤、植被
    2.2 数据获取
        2.2.1 遥感数据
        2.2.2 其它数据
    2.3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3.1 植被覆盖度反演
    3.2 植被覆盖度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年际NDVI时序数据重构
    4.1 研究方法
        4.1.1 BISE
        4.1.2 WT
        4.1.3 BISE-WT滤波器
        4.1.4 评价方法
    4.2 结果及分析
        4.2.1 定性评价
        4.2.2 定量评价
        4.2.3 变化检测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草原矿区开采扰动识别
    5.1 开采扰动内涵
    5.2 研究方法
        5.2.1 数据预处理
        5.2.2 开采扰动识别
    5.3 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草原矿区开采-复垦变化过程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定义开采扰动模板
        6.1.2 动态匹配
    6.2 结果及分析
        6.2.1 植被恢复函数
        6.2.2 精度评价
        6.2.3 开采扰动年际信息
        6.2.4 复垦状况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主要获奖

(9)爱德华·威尔逊的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的缘起及其基本问题
    第一节 威尔逊和他的社会生物学思想
        一、威尔逊与《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
        二、威尔逊社会生物学的影响及争议
    第二节 达尔文进化论范式的利他主义困境和出路
        一、达尔文进化论范式的利他主义困境
        二、困境可能的出路:广义适合度理论和互惠利他主义
    第三节 威尔逊对广义适合度理论的批判
        一、广义适合度理论的由来
        二、威尔逊对广义适合度理论的批驳和超越
        三、人类利他主义行为的特异性——文化遗传
第二章 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人类的进化等级
        一、普罗米修斯基因假说
        二、智人:唯一优文化等级物种
    第二节 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的后成法则
        一、文化基因、偏向曲线和后成法则
        二、纯基因传递和纯文化传递
    第三节 基因-文化传递的可实证性
        一、纯文化传递不可能真实存在
        二、基因-文化传递的实证
    第四节 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的原理和启示
        一、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的运作模式
        二、人类的心灵在基因-文化协同进化中的位置
        三、人类历史演进与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的关系
第三章 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的意义
    第一节 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架起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间的桥梁
        一、由自然科学的方法达成的融合
        二、文化的影响力新探
        三、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的非种族主义性质
    第二节 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帮助
        一、人类社会具有自然属性
        二、人类社会性的发展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协同
        三、人类进化与自然界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政治关联对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结构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结构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政治关联的研究
        2.1.1 政治关联的内涵
        2.1.2 政治关联的度量
        2.1.3 政治关联的动机
        2.1.4 政治关联的经济后果
    2.2 并购的研究
        2.2.1 并购的内涵
        2.2.2 并购绩效的评价
    2.3 政治关联与并购绩效的研究
        2.3.1 政治关联对并购绩效的促进作用
        2.3.2 政治关联对并购绩效的抑制作用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第3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1.1 政治关联的定义
        3.1.2 政治关联程度的衡量方式
        3.1.3 民营企业的含义
        3.1.4 并购的含义
        3.1.5 并购的类型
    3.2 理论基础
        3.2.1 政治关联的理论基础
        3.2.2 并购动因的理论基础
第4章 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
    4.1 研究假设的提出
        4.1.1 政治关联与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绩效
        4.1.2 政治关联程度与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绩效
        4.1.3 政治关联类型与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绩效
        4.1.4 政治关联行业与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绩效
        4.1.5 政治关联经济区域与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绩效
    4.2 总体研究理论模型
第5章 研究设计
    5.1 研究样本
        5.1.1 研究对象及样本量
        5.1.2 样本选取
        5.1.3 数据来源
    5.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变量定义
        5.3.1 被解释变量
        5.3.2 解释变量
        5.3.3 控制变量
    5.4 模型的构建
        5.4.1 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绩效模型的构建
        5.4.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5.5 实证研究方法
        5.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5.2 因子分析
        5.5.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5.5.4 层次分析
第6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6.1 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分析
        6.1.1 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计算
        6.1.2 政治关联的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分析
    6.2 政治关联对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影响的结果及分析
        6.2.1 是否存在政治关联对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6.2.2 政治关联程度对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6.2.3 政治关联类型对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6.2.4 政治关联行业分布对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6.2.5 政治关联经济区域分布对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6.3 稳健性检验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管理建议
        7.2.1 企业对政治关联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
        7.2.2 企业要注重并购的效率和未来发展战略
        7.2.3 政府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7.3 局限性及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应用线性回归法评价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的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水氮亏缺下西北旱区玉米气孔响应及蒸腾量模拟研究[D]. 邓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高构造应力缓倾斜厚大矿体厚硬顶板与充填体相互作用机理及沉降控制[D]. 刘建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3]喀斯特土壤厚度对植物群落结构及生物量的影响[D]. 刘媛. 西南大学, 2020(04)
  • [4]铁观音茶园土壤-茶树体系中金属的迁移特征及来源解析[D]. 孙境蔚. 华侨大学, 2020
  • [5]黔北地区浅层龙马溪组页岩含气性及其控制因素[D]. 孙健.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7)
  • [6]藏族民众视角下当代西藏地方文化的适应性研究 ——以日喀则市为例[D]. 孙燕. 兰州大学, 2020(01)
  • [7]基于钻孔岩芯Kaiser效应的地应力测试方法与应用研究[D]. 杨东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9)
  • [8]草原矿区煤炭开采扰动识别及其变化过程分析[D]. 杨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1)
  • [9]爱德华·威尔逊的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研究[D]. 于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10]政治关联对民营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影响研究[D]. 赵曼. 辽宁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用线性回归法评价体型和发育水平若干问题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