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者与编辑的关系

论学者与编辑的关系

一、谈学者与编辑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彭丹[1](2021)在《阳明学道统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虽然阳明学和道统论分别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然而阳明学道统思想的研究一直以来却较为薄弱。固然从整体来看阳明学的确少谈“道统”一词,但阳明学者的道统意识却又十分强烈,具有道统意蕴的论述也十分丰富。本文紧紧围绕本质性与历史性两个道统论的关键维度,通过对不同类型道统思想的细致分析,以期勾勒出阳明学道统思想的整体面貌。第一章总体讨论阳明学道统思想的由来、表现形式和发展轨迹。朱子学以凸显精神文化意蕴的道学来理解道统,阳明学继承了这一立场。不过在具体表述上,从阳明而下,阳明学者较多使用宗、脉这两个概念来表达自我的道统关切。其中,宗偏向本质型维度而脉偏向历史性维度。由所宗不同,阳明学可以分为以良知、仁、身、性概念为中心的四个道统思想类型,其中以致良知为宗和以求仁为宗是两种前后相继的主要类型。在以道学理解道统之外,基于对实际治理秩序的强调,随后晚明阳明学又出现了治、学二分,以治统摄学统的道统思想新局。第二章主要论阳明学对“十六字心传”的理解。“十六字心传”是朱子学道统思想的中心论点。阳明在朱子理学道统论的背景下,早期以源于“十六字心传”的心学为主旨论述道统,阳明后学不论具体立场为何,都不否认圣学为心学的基本观点。就道心人心的关系而言,阳明和大部分后学都持心即理的观点,对道心人心坚持一种天理人欲的对立理解;少数后学则将道心人心视为一种非一非二的体用关系。不过虽然立论各异,阳明学者都能将道心把握为主体性价值的内在根源,这就和朱子学的理解区隔开来。阳明学者也多有将中视为圣学之宗的提法。总体来说,“十六字心传”在阳明学道统思想中处于一个既重要又缺少独立性的位置,可以在总体上确定阳明学的道统思想是一种心学道统论,但不能以此判定各学者道统思想的具体意涵。第三章专论阳明学中以良知学为中心的道统思想。阳明起初以心学衡定圣学,在自身良知学成熟以后,便大肆宣讲良知学,以良知为中心定位圣学。阳明道统谱系的突出特点是推重颜子和周、程二子。阳明的大多数一传弟子接踵继武。浙中王门一传侧重揭示在中之体,江右王门一传关注工夫,归寂派王门一传偏重寂、静等观念,他们以良知学为核心各有侧重地建立各自的道统论述。良知学的道统地位在阳明从祀时达到了高峰。但是阳明二传弟子以后,除了一些浙中王畿后学以外,鲜少有以良知为中心而建立道统论述者。随着良知学权威的下降,良知道统论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第四章考察阳明学中以仁学为中心的道统思想。阳明在致良知之外,也特别重视一体之仁并在晚年大力提倡,但始终没有完全将其提至道统论述的层面。蒋信以万物一体为宗,在阳明弟子中独树一帜。在他们的影响下,以仁为宗的道统思想在二传以后弟子中得到了张扬。江右王门二传仁、心并重,浙中王门二传大力渲染仁体的宇宙意义,黔中王门注意发挥仁体合内外寂感的本质,天台一系的学者建立万物一体之仁的道统历史铺陈,泰州后学颜钧、何心隐则在道统中直接孔仁。这些学者的道统论述与致良知为宗者的不同就在于以求合内外的仁为旨归并以此来定义心体,在谱系上以仁学为中心而回归孔孟。此外,以修身为宗旨的道统思想将身体性作为道德实践的根本,宗性的道统思想以性为首出的观念,此二种道统思想可以视为仁学道统思想的同调。第五章讨论晚明阳明学道统思想的新局。阳明后学中主张三教合一论者有一种平视三教的正统主张,不特别标榜道传的儒家系谱,这以李贽、焦竑二人为代表。而更多的三传以后弟子以治、学两条线索组织道统论,治之统系虽以学为根本,却将学之统系兼摄。江右王门胡直后学邹元标、郭子章并列治、学两条谱系;浙中王门陶望龄的道统论也有着道事合一和道不即事的两条线索;泰州罗汝芳更是推尊明太祖,以孔孟之学佐唐虞之统的最早代表。在这几者之外,泰州后学杨复所与管东溟的道统理论,在鲜明地以治摄学的同时又融摄三教,将“道统”包含广大社会政治伦理秩序建立的意蕴表露的更为显豁。这样,代表治统的明太祖获得了超然的道统地位,道统中实际秩序治理的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独立,但这也造就了道统被治统融合的风险。本文第六章观察阳明学的传道观与传道实践,这是从较为现实和对阳明学者自身较近的时间点中发见道统思想的特点。阳明学者通常都有着较为鲜明的任道意识,有的学者对道的承担意识还特别强烈。阳明学者的传道观有着丰富多样的内涵,既受到禅宗传灯观念和宗族观念的深刻影响,又蕴含着道的普遍存在和独断承担这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阳明后学对于孰为阳明后之正传意见分歧不一,主要有以江右、浙中、泰州三种看法,这表现了阳明学作为一个整体不断地走向分化。和一般认为不同,总体上阳明学的传道实践并不非常普遍,只在浙中和泰州王门的若干人物中有所表现。最后余论论述本文的分析对理解阳明学历史发展逻辑和建设当代道统理论两个方面的启示。对道统思想史的阐释可以观察出阳明学与晚明学术发展的某些趋势与特点;而传统儒学本身要求道治合一的内在结构特质也值得当代道统建构论者深思。

胡明珠[2](2020)在《明代浙江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明代印刷技术高度发展,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学着作。本论文主要针对明代浙江地区文人文集的序跋进行整理与研究,从另一个角度走进观察明代浙江地区的文人世界。随着现代研究的不断深入,序跋在文献解读中发挥的作用也愈发凸显。笔者首先从史传、方志、书目诗文总集、四库全书等资料中查找到明代从事文学活动的浙江文人,总计约3280多人。除戏曲、小说外,明代浙江籍文人尚有约260人有文集存世,大多收入于四库全书之中。在四库全书系列书籍中又主要集中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四库全书禁毁丛刊集部之中。由于文人本身多才多艺,在许多序跋中采用了行书或者是草书的书写形式,才疏学浅,恐有疏漏,本论文并未选取书法类的序跋,还有剔除了一些由于年代久远,字迹模糊不易辨认的序跋,从中挑选出最为重要的五十一人的诗文集,摘录其序跋,作为主要参考资料。本篇论文除导论结语外共分为四章,文末余论一章。第一章主要讲述的就是对于出仕入仕有着不同看法的文人阶级形象。其中主要有三类型:一类为积极入世的文人形象,一类为疏离避世的文人形象,最后一类是游离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文人形象。第二章主要讨论序跋中展现的作序者的文学思想观念。第三章主要讲述文人之间自发形成的文人交际圈。最后一章主要讲述文集的版本流传之不易,文脉薪火相传的精神。在余论中主要针对序跋这一文体本身所具有的文学色彩进行分析。序跋中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而又别具一格的文人世界,有其友人对他深切的怀念,有弟子对于师长的孺慕之情,有家族兄弟之间的手足亲情,后辈对长辈的浓浓的景仰,甚至是跨越朝代的源远流长,润物细无声的影响,都在序跋中一一体现出来。虽然序跋的文字相对于全集而言,略显微薄,然而其内涵是无比丰富的。从序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由文人凝聚起来的师门群体、友谊群体,阐述着他们对于文学,对于社会的理想抱负。在一些序跋中还有对于文本的校订,考据,流传,让我们感受到文学的脉搏的延续与跳动,感慨着文人们薪火相传的伟大精神。本论文只是选取了明代浙江地区较为典型的文人及其群体进行展开的论述,在论文外的附录部分还有我所收集到的序跋原文整理,那里有着更为广阔而又浩瀚的文人世界,等着我们去一一探索和发现。……

赵盼超[3](2019)在《村民影像的文化书写研究》文中指出村民影像的起源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原住民影像”,“影像权利”发生转移,土着居民获得利用影像表达思想观念与在地文化的权利。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村民影像才正式以动态影像的方式在中国生根发芽,村民拿起摄像机记录在地文化,并凭借个人生活经验和文化情感编辑成一部完整影片。村民影像与主流纪录片相比,缺少的是华丽的包装,富余的是生活的质感,这得益于村民不受学院派所倡导的影像叙事原则的束缚,并根据村民自身的文化感受、认知方式形成一套专属村民影像的文化书写方式。本论文的绪论中详细阐释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与方法。主体部分共包括六章,第一章对村民影像进行界定、梳理村民影像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对文化和文化书写进行分析。村民影像是在地村民(文化持有者)通过单纯的在地视角,借助摄像机对展演的文化事项进行真实、全面的记录,以展示自身文化立场,实现文化反思、社区教育等目的的纪实影像;第二章从文化书写者的角度出发,分析文化书写者的主体——在地村民在影像创作中的角色和任务,探讨参与村民影像创作的外来学者,他们为村民影像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第三章从文化书写内容的角度出发,以分类的方式探析村民影像在不同文化层面的书写内容与文化深描技巧,包括生态、物质、社群和精神四个层面的文化书写;第四章从文化书写方式的角度出发,分析村民在拍摄和编辑上采用的具体方式;第五章从文化书写成果应用的角度出发,分别以影像传播方式的延伸、村民文化身份的构建、社区乡土文化的建设三个方面的应用为例,探究村民影像文化书写具体的应用领域;第六章依据对村民影像文化书写各方面的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出村民影像当下文化书写的主要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对策,本论文认为当下困境在于身份认知、文化深描、影像技术和赋权发声四个方面,因此要着重发展社区沟通、影像档案和书写利益分配三个方面。

李宝祥[4](2017)在《王献唐学术交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30、40年代,民国学术出现繁荣兴盛的局面。这一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学人。他们不但精研学术,而且学术交往活跃,王献唐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本文以王献唐日记、往来书札为基础,结合其它文献资料,对王献唐的学术交往作一系统研究,以揭示现代学术衍变的若干真实情节。就王献唐的学术圈而言,它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建立,到30、40年代发展稳固。这一学术圈由多种因素促成,其中地缘因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地域视角看,王献唐的学术交往分为定居济南时期和寓居四川护书时期。此外,现代学术机构是王献唐学术圈的另一个重要促成因素,史语所、齐鲁大学、国史馆筹备委员会等对王献唐的学术交往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王献唐学术圈的形成还受到了现代学术思潮及学术流派的强烈影响,他既与治学理念及方法相通类似的民国学人沟通交流,结成了学术共同体,又能够宽容地对待不同学术理路的学术思潮及学术流派。王献唐学术交往的内涵主要涉及:明显的时段性。20世纪20—60年代,王献唐的学术交往在不同的时段有着不同表现。他的学术交往形式多元化,从具体方式看,有面晤谈学、通函论学、互赠着述等。王献唐学术交往所涉学科广博,有语言文字学、史学、金石学、考古学、文献学等。王献唐学术圈的特质主要是:缘起及归宿的恒定性,即整理山左先贤遗作,传承齐鲁文脉,进而肩负起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续命的崇高责任。王献唐的学术交往贯穿着明晰的主线,也就是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认知。而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把握,成为影响民国学人学术成就的重要因素。王献唐学术圈具有持久和谐的稳定性。他与学人形成学术关系后,一贯地保持着和谐的学术交往和学术合作。学科视界是对王献唐学术交往考察的重要视角,王献唐的学术圈涉及语言文字、历史、金石、考古、文献等。在诸多学术领域的研究创获是他学术交往的基石,王献唐的学术交往多以某一学科为主,兼及其它学科。语言文字学是中国传统学术中极为重要的领域,王献唐与丁惟汾、黄侃、栾调甫、高田忠周等学人的学术交往根源于承扬国学、保存国粹的情结。关于如何重建历史的问题,王献唐与傅斯年、卫聚贤、黄云眉、孙次舟等民国学人的交往中有所涉及,其中的精要是正确地认识材料与方法的关系、重审中国上古史的发展、由考古而重建历史、为先贤编撰年谱等。在现代考古学兴起的时代背景下,王献唐与主流考古学家董作宾、吴金鼎等人在山东古迹研究会的运作中亲密合作,保持着稳固的学术交流。王献唐也提携青年后学金祖同,助长了他的学术成长。文献对学术研究及文化传承极具意义,王献唐与傅增湘、顾廷龙、顾实等文献学家以搜罗研究文献为重,在共同存护珍贵文典、传播流布文献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王献唐以董理山左文献为要务,他与齐鲁籍文献学家丁锡田、路大荒、赵录绰等学人或沟通信息,或互赠资源,共同传承着齐鲁文脉。王献唐的学术阵地以山东省立图书馆为重。在主持这一现代文化学术机构时期,他与图书馆学人王重民、陈训慈、柳诒徵、李小缘等以馆藏资源共享的方式,进行了馆务合作以及学术沟通,践行了学术与事功并重的理念。屈万里在山东省立图书馆内得到王献唐指导,加以勤学精研,成长为学术大家。现代学术机构对民国学术的发展助益极大,王献唐注重与现代学术机构的合作,他与齐鲁大学、史语所、国史馆筹备委员会确立学术关系,并与学术机构中的学人交流合作,促成了学术研究互动的局面,这也彰显出了集众研究的优势。王献唐学术交往的学术史意义体现为:一,王献唐对南北学风的认知及践行。王献唐是有着鲜明学术派分意识的学人,秉持北派学风的同时,对南派学人并无成见,他的学术成就也被南北学界推崇。二、王献唐学术交往所涉学术思潮及学术派分。在学术交往中,他广泛地容纳各种学术思潮及学术派分。从中考察民国学术的生态,可以看到,以往学界的许多研究夸大了同一时代不同学术派分的对立面,并不符合民国学术的实际。这一学术交往对现代学术研究不无启示:其一,学术的独立与创新。这是学术研究永恒的主题。其二,学术研究的集众性。学术研究需要集合众人之力,共同推助现代学术的发展。其三,学术研究的博通与专精。在分科治学的背景下,强调博通仍为必要。其四,治学与治事的关联。学人应兼具治学和治事的才能,追求学术及事功互动并进。其五,学术交往的主流与非主流。在以自身学术创获成为主流学人时,学术圈应包容主流学人以及非主流学人。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王献唐通过与民国学人、现代学术机构的学术合作,拓展了学术空间,相互推助了学术研究,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学术格局。通过对王献唐学术交往广度和深度的考察,可以推知王献唐居于主流的学术地位,在民国学术界拥有很高的学术声望。在王献唐的学术交往中,看不到对不同派分的排斥性。重新审视民国学术,应改变以往学术思潮、学术派分对立的传统主流认识,发掘出学术流派之间融通共存的实景。

李忠良[5](2017)在《编辑道路上的不懈求索者——试谈学者型编辑林辰先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编辑学者化"讨论兴起,一时观点交锋论争热烈,绵延至今。回溯"编辑学者化"的源起,可见思想和实践两条路径。仅就思想路径而言,在"编辑学者化"之前,还有"审判官"说、"催生婆"说、"杂家"说等。它们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编辑工作和编辑职业的一些特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都有了诸多与现实不相适应的地方。"编辑学者化"思路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林辰先生是这一思想的最先倡导者之一,也是当时出版界推崇的学者型编辑的典型代表。本文旨在梳理林辰先生编辑思想的演变过程,尤其是他的"编辑学者化"思路的形成过程。

施丁[6](2015)在《我治史学》文中指出我治史学数十年,现在向读者作一汇报,请批评指正。犹"老王卖瓜",请教瓜味如何。我於1933年3月出生在江苏省丹阳县经山地区一个耕读之家。曾祖爲我取名锡昌,塾师书我名锡才,我因父姓施、母姓丁而自名施丁。家世寒门,祖辈几代皆耕读爲业,男在乡村教书,全家务农,有水田12亩,尚可安稳度日。只是20世纪30年代初,我出生前後,因连

郭书俊,孙兴民,田树仁[7](2014)在《谈高校学报编辑队伍的人才重组与角色转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学报办刊,"编辑学者化"、"学者编辑化"均具有局限性,只有引入学者做兼职编辑,且专职编辑转变成为真正的编辑专业技术人员,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编辑相结合的编辑队伍,才能保证学报质量,提高学报办刊水平。这种办刊模式绝不仅仅是表面上为了解决编辑人员不足问题,而是能够更好地利用和发挥专职编辑的专业技能,并挖掘学者的社会价值,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化重组。

何鹄志[8](2013)在《美国广告研究制度化研究》文中指出人类社会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说,乃是人类知识生产方式不断调整和进步的结果。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的知识生产方式主要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书斋思辩型”知识生产方式和“经验试错型”的生产方式曾是人类最主流的知识生产方式。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近代大学的复兴,以“学科”为基本组织单位的知识生产成为了人类近现代社会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知识生产方式,标志着人类知识产生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沃勒斯坦的“学科制度化”理论向我们揭示了自十八世纪到1945年,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画卷。“学科制度化”成为人类知识生产,尤其是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路径。作为当今世界最富学术影响力的广告研究之一,美国广告研究在今天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的广告教育和广告研究。依照沃勒斯坦的“学科制度化”理论,美国广告研究本质上也是“学科制度化”的产物。美国广告研究制度化历经百年风雨,走过了“教育制度化”和“研究制度化”的艰辛历程,充满了“知识”与“权力”的博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美国广告研究范式,并由此建构了美国广告研究对世界广告研究的话语控制。在中国,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美国广告研究曾长期为中国广告业界的知识生产所遮蔽。还原和分析美国广告制度化的进程,洞悉美国广告研究制度化的本质,反思美国广告研究制度化的成败得失,对于推进中国广告研究制度化进程,借鉴美国广告研究的成功经验,促进中美广告学术交流,提升中国广告研究的学术水准,构建中国广告研究的系统话语将有所裨益。

林牧茵[9](2012)在《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文中提出教育交流是中美关系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领域,在世界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交流,影响对象是年轻一代,参与主体是知识界、学术界,因此教育交流对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对构筑两国观念层面的沟通与认同意义深远。虽然过程较为缓慢,但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加持久而深入人心。而新闻教育交流又涉及到在国际关系中始终扮演重要角色的新闻媒体,因而愈发值得关注。本文研究聚焦中美两国的新闻教育交流,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结合时代背景、历史事件,考察并分析20世纪上半叶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来到中国后,对中国新闻教育、新闻业、及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之所以会选择这一独特的中美关系研究视角,是因为在中美两国教育交往的历史中,由于种种原因,美国的某些着名高等院校对中国某些学术和专业领域曾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追寻这种对应关系,可以找到一条研究中美关系的新路径。据此探寻国际关系中,通过教育交流建立起观念、文化、知识的认同,进而对对方国社会、文化、政治等多方面产生的影响。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标志着世界近代新闻教育的发端。当时的密苏里大学还不为中国人所知,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密苏里模式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被不断复制,在特定时期甚至成为世界新闻教育的模板,20世纪上半叶,它在中国的移植尤为成功。虽然解放后密苏里新闻学院与中国的交往有约30年的断层期,但是而今,密苏里新闻学院仍旧是中国新闻学子向往的学校,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跨越历史,仍旧在影响中国新闻教育及新闻事业的发展。可以说,密苏里模式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影响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新闻院校。为什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会对中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密苏里模式的魅力和生命力何在?是什么力量推动它来到中国?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为什么愉快地接纳了它,而没有像抵制其他西方国家文化那样抵制它?中国知识精英为什么将新闻教育与中国未来的发展命运紧密相连?有哪些人物在中国新闻教育创建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闻思想碰撞后,如何交融发展?中国的新闻事业如何在借鉴西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围绕这些问题,本文设置篇章展开研究探讨。第一章,密苏里模式的形成。研究美国新闻教育起步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归纳密苏里模式的核心理念、主体教育方法和国际化的外延特征,并从新教传教运动、理想主义、现实主义,以及中美双向需求的对接,四个角度来分析密苏里模式由美国向中国输出的动力。第二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横向移植。“横向”是一个空间概念,指从美国到中国。“移植”是一种最初的状态,指中国新闻教育起步阶段几乎照搬美国模式。结合中国当时面临的民族危机,尝试解答为什么密苏里模式没有像其他西方国家的文化那样在中国遭遇阻力,相反被知识界和教育界愉快地接纳。这部分的研究重点是圣约翰大学报学系、燕京大学新闻系在创立发展阶段与密苏里新闻学院交流往来。第三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纵深发展。“纵深发展”强调的是密苏里模式移植到中国之后,如何真正地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扎下根来。这一过程离不开一大批有密苏里背景的新闻人的推动。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个体如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群体如“密苏里帮”及受密苏里模式影响的中国新闻人。他们都在实现自己事业人生理想的同时,推动了美国新闻理念在中国社会更深广的领域中逐渐被认同和接受。第四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流变。借助文化适应与变迁理论,进一步揭示密苏里模式与中国新闻教育的融合发展。展现出中国新闻教育由最初全盘移植密苏里模式,到逐渐融合本土需求和中国文化特征,最后形成中国特色新闻教育的过程。第五章,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探讨20世纪上半叶,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发展的相互作用。选取了相关的三个领域进行考察,新闻教育领域、报业领域、政治领域。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移植与流变是近代中美交流互动的一种折射,与20世纪初美国寻求海外扩张及中国经历民族危机的时代大背景密不可分。无论美国输出新闻教育模式,其主观目的是为了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还是为了实现其普世价值,在客观上,它的确推动了中国新闻教育职业化的发展,并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张新颜[10](2011)在《学者编辑化探析》文中指出学者编辑化就是让那些有一定学术成就的学者从事学术期刊或学术图书的编辑工作。学者编辑化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学术期刊和图书的质量,也有利于短期内提高学术编辑的整体素质。从做好学术编辑出版工作的前提出发,学者编辑化和编辑学者化是可以并存的,它们都是提高学术期刊和图书质量以及学术编辑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目前,学者编辑化的困难主要在于学术编辑职业对于学者缺乏吸引力,可从国家及主管、主办单位的政策支持和学术编辑自身努力赢得社会的尊重两个方面来增强编辑职业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学者投身于学术编辑出版事业。

二、谈学者与编辑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学者与编辑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阳明学道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对象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阳明学的范围和人物
        三、道统的意涵与特质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一、阳明学的研究
        二、道统论的研究
        三、阳明学道统思想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一、本文研究方法
        二、本文思路与结构
第一章 阳明学道统意识的由来、表现与发展
    第一节 道统与道学
    第二节 宗与脉
        一、宗与宗旨
        二、血脉与学脉
    第三节 阳明学道统思想的中心宗旨
        一、阳明学道统思想的四种宗旨类型
        二、致良知与求仁之别
    第四节 学与治: 道统的两条谱系
        一、以体为本的外化型文化观
        二、以治统衡定道统
第二章 阳明学道统视域中的“十六字心传”
    第一节 圣学为心学
        一、“十六字心传”与心学的来历
        二、“圣人之学,心学也”
    第二节 阳明学的道心人心论
        一、“初非有二心也”——王阳明的道心人心论
        二、阳明后学的道心人心诠释
    第三节 “中为万世圣学之宗”
    第四节 “十六字心传”在阳明学道统思想中之地位
第三章 致知乃千古之秘: 以良知学为中心的道统思想
    第一节 “千古圣学之秘”——王阳明的道统思想
        一、以心学为中心的道统论述
        二、良知道统论的提出
        三、“颜子没而圣学亡”
        四、推重周程而两可象山
    第二节 阳明一传弟子对良知道统思想的承继
        一、江右王门一传的良知道统思想
        二、浙中王门一传的良知道统思想
        三、归寂派王门一传的良知道统思想
    第三节 二传以后阳明学者中良知道统思想的延续
        一、宋仪望的《阳明先生从祀或问》
        二、浙中王畿后学的良知道统思想
    第四节 “何必——谈良知”——良知道统思想的衰落
        一、作为圣学阶段的良知学
        二、良知宗旨权威的下降
第四章 圣学以求仁为宗: 以仁学为中心的道统思想
    第一节 早期阳明学的仁学道统思想趋向
        一、王阳明“万物同体之指”:仁学道统思想的先声
        二、蒋信以万物一体为宗的道统思想
    第二节 二传以后阳明学者对仁学道统思想的发扬
        一、江右王门二传的仁学道统思想
        二、浙中王门二传的仁学道统思想
        三、黔中王门的仁学道统思想
        四、泰州耿定向一系的仁学道统思想
        五、泰州颜钧一系的仁学道统思想
    第三节 仁学道统思想的同调
        一、“修身为本”的道统思想
        二、以性为宗的道统思想
第五章 三教合一与治学二分: 晚明阳明学道统思想的新局
    第一节 三教合一式的道统认知
        一、李贽: “儒、道、释之学一也”
        二、焦竑: “尧舜周孔即为佛”
    第二节 治、学二系的分列: “道统”的重新出场
        一、江右胡直后学对“道统”的提揭
        二、浙中陶望龄: 道事合一的道统思想
        三、泰州罗汝芳: 以“孔孟之学”佐“唐虞之统”的道统思想
    第三节 以治摄学、会和三教的道统论
        一、杨起元的道统思想
        二、管志道的道统思想
        三、道治之合
第六章阳明学者的传道观念与实践
    第一节 阳明学者的任道意识
    第二节 阳明学者的传道观
        一、衣钵相传观
        二、宗族衍续观
        三、道一与遍在
        四、自悟与讲学
        五、闻知与见知
    第三节 阳明之正传
        一、以江右为正传
        二、以浙中为正传
        三、以泰州为正传
    第四节 阳明学者的传道实践
余论
    第一节 阳明学的历史演进
        一、从宗旨的角度看阳明学的发展
        二、对明清之际儒学转向的认识
        三、甘泉学对中晚明学术影响的估价
    第二节 道统论的当代建构
        一、当代道统论建构的两个阶段
        二、儒家道统论的当代困局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明代浙江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序跋中的文人群体
    第一节 积极入世的文人
        一 气昌而奇——刘基
        二 质朴悲壮——张煌言
        三 其他文人——侯一元、程正谊等
    第二节 疏离避世的文人
        一 奇傲纵诞——徐渭
        二 闲适散淡——张岱
        三 其他文人——何白、董说等
    第三节 游离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文人群体
        一 警敏绝伦——苏伯衡
        二 自得于心——陶望龄
        三 其他文人——赵志皋、范钦等
第二章 序跋所体现的思想内涵
    第一节 文学观念
        一 明道宗经——推崇经世致用
        二 崇尚复古——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三 异军突起的理学——阳明心学
        四 反对贵古贱今——独抒性灵
    第二节 文人价值观——立德、立功、立言
第三章 序跋中的文人交游
    第一节 同辈名士之间的交游
        一 同门之谊,以宋濂与胡翰的交往为例
        二 仕宦之谊以赵用贤与赵志皋的交游为例
        三 其他
    第二节 先辈后学之间的交游
        一 亦师亦友以宋濂、刘基与苏伯衡的交游为例
        二 同门之谊以苏伯衡与方孝孺的交游为例
        三 同乡之谊以沈明臣与屠隆的交游为例
        四 同族之谊以侯一元家族为例
第四章 序跋中所反映的诗文集的接受与传播情况
    第一节 诗文集的辑佚
        一 主观原因:诗人焚稿
        二 诸多客观原因
    第二节 诗文集刊刻情况
        一 家族文集刊刻
        二 门客友人出资刊刻
        三 其他
余论
    一 明代浙江地区诗文集序跋的特点
    二 明代浙江地区诗文集序跋的文体形式
明代浙江地区诗文集序跋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3)村民影像的文化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小结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村民影像与文化书写的界定
    第一节 何为村民影像
    第二节 村民影像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文化与文化书写的内涵
    第四节 村民可书写的文化类型
第二章 村民影像的文化书写者
    第一节 在地村民对文化的关注与表达
        一、主位视角下的影像记录
        二、文化自觉下的观点呈现
    第二节 外来学者对村民的激发与指导
        一、村民影像立意的启蒙者
        二、村民影像创作的辅导者
        三、文化书写理论的研究者
第三章 村民影像的文化书写内容
    第一节 生态层面的文化书写
        一、聚焦生态环境的点滴变化
        二、书写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第二节 物质层面的文化书写
        一、手工技艺的完整再现
        二、物质的情感传递与文化内涵
    第三节 社群层面的文化书写
        一、社区生活中的人文关怀
        二、社群关系里的复杂网络
    第四节 精神层面的文化书写
        一、文化事项的过程记录
        二、文化持有者的情感表达
第四章 村民影像的文化书写方式
    第一节 村民对文化事项的捕捉方式
        一、多元的深描视角
        二、双重语境的融合
        三、文化行为与物件细节的具体呈现
    第二节 村民对影像的本土化编辑方式
        一、运用当地民族特色音乐
        二、借鉴专业化的创作手法
        三、依靠生活经验的剪辑方式
第五章 村民影像文化书写成果的应用
    第一节 影像传播方式的延伸
    第二节 村民文化身份的构建
    第三节 社区乡土文化的建设
第六章 村民影像文化书写的困境及发展对策
    第一节 文化书写的四重困境
        一、身份困境:自我身份的认知
        二、内容困境:文化深描的程度
        三、创作困境:影视语言的应用
        四、效果困境:发声平台与赋权力度
    第二节 村民影像的发展方向与展望
        一、社区沟通:避免文化书写的偏差
        二、影像档案:发扬与传承本土文化
        三、书写利益:媒介、合法性、盈利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4)王献唐学术交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研究回顾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资料
    四、研究重难点、创新点及框架
第一章 王献唐学术圈总论
    第一节 王献唐学术圈形成的因素
        一、地缘因素的影响
        二、现代学术机构的推动
        三、学术思潮及学术流派的促成
    第二节 王献唐学术交往的内涵
        一、学术交往的时段性
        二、学术交往形式的多元化
        三、学术交往所涉学科的广博性
    第三节 王献唐学术圈的特质
        一、缘起及归宿的恒定性
        二、贯穿主线的明晰性
        三、持久和谐的稳定性
第二章 王献唐的语言文字学术圈
    第一节 王献唐与丁惟汾
        一、丁惟汾举荐王献唐掌理山东省立图书馆
        二、授受与研讨音韵学
        三、共同整理山左文献
    第二节 王献唐与黄侃
        一、丁惟汾与黄侃学术之交的推介
        二、探寻叶抄《经典释文》
        三、黄侃对王献唐学术的推重
    第三节 王献唐与孔德成
        一、共同存护齐鲁文脉
        二、寓居四川之谈学
        三、孔德成对王献唐学术之评
    第四节 王献唐与栾调甫
        一、协力研讨古文字
        二、对诸子学的研讨
        三、共同整理先贤遗着
        四、栾调甫向王献唐举荐屈万里
        五、王献唐对栾调甫的推重
    第五节 王献唐与高田忠周
        一、学术之交的背景
        二、学术之交的表现
        三、学术之交的实质
第三章 王献唐的历史学术圈
    第一节 王献唐与傅斯年
        一、共同的学术志趣
        二、合力搜罗刻印山左文献
        三、协同组织发掘山东古文化遗址
        四、困境之中的学术支助
    第二节 王献唐与卫聚贤
        一、20世纪30年代的学术交往
        二、寓居四川时期的学术交往
    第三节 王献唐与黄云眉
        一、王献唐与黄云眉之互赠
        二、黄云眉对王献唐学术与事功的推重
        三、黄云眉向王献唐请助学术资源
    第四节 王献唐与孙次舟
        一、王献唐定居济南时期对孙次舟学术之助
        二、王献唐南居四川时期孙次舟的问学
        三、王献唐与民国学人对孙次舟之评的学术意蕴
第四章 王献唐的金石学术圈
    第一节 王献唐与罗振玉
        一、王献唐与罗振玉互赠金石资料
        二、王献唐对罗振玉金石学成就之评
        三、王献唐与罗振玉在政治与学术之间取向的比较
    第二节 王献唐与商承祚
        一、学术交往的开启
        二、互赠金石资源
        三、共同推重金石学大家陈介祺
        四、互求金石资源
    第三节 王献唐与容庚
        一、学术交谊的缘起
        二、增补《金石书录目》的学术助力
        三、共同研讨武梁祠画像
        四、对孙海波学术之助
    第四节 王献唐与丁福保
        一、丁福保赠王献唐泉学着述
        二、编撰《古泉大辞典》之助
        三、《古钱大辞典》之购与得
第五章 王献唐的考古学术圈
    第一节 王献唐与董作宾
        一、山东古迹研究会运作期间的学术交往
        二、南迁时期学术关系的延续
    第二节 王献唐与吴金鼎
        一、基于山东古迹研究会运作的交往
        二、吴金鼎留学伦敦时期与王献唐的学术交流
        三、南地再续考古缘
    第三节 王献唐与金祖同
        一、王献唐与金祖同学术交往的开启
        二、金祖同向王献唐请助资料
        三、王献唐赠金祖同纪王城陶片
第六章 王献唐的文献学术圈
    第一节 王献唐与傅增湘
        一、存护海源阁藏书的文献缘
        二、互赠学术资源
        三、印行流布《周易》单疏本
        四、代求山左文献资料
        五、学术至交间的相互推重
    第二节 王献唐与顾廷龙
        一、胡道静、潘承弼的学术绍介
        二、基于《吴愙斋先生年谱》的学术交谊
        三、学术交往的延续
    第三节 王献唐与顾实
        一、共同研讨《穆天子传》
        二、推崇山东的文化地位
        三、共同推助墨学研究
    第四节 王献唐与路大荒
        一、共同关注蒲松龄着述
        二、互赠文博资源
        三、路大荒约请王献唐主持修订《淄川县志》
        四、路大荒对王献唐的赞评
        五、重拾文献缘
    第五节 王献唐与丁锡田
        一、互赠学术资源
        二、互求资料
        三、共同访古
        四、通函论学
    第六节 王献唐与赵录绰
        一、整理许翰着述
        二、整理李文藻、王筠、牟庭等山左先贤遗着
        三、关注刘喜海藏金石图籍
        四、收购陈介祺万印楼藏品
第七章 王献唐的图书馆学术圈
    第一节 王献唐与王重民
        一、共同整理研究马国瀚遗着
        二、王重民助王献唐校勘《汪水云集》
        三、王重民对王献唐学术及事功的推重
    第二节 王献唐与陈训慈
        一、陈训慈关注山东省立图书馆馆务的开展
        二、王献唐与陈训慈会面论学
        三、王献唐与陈训慈治事治学的融通
    第三节 王献唐与柳诒徵
        一、王献唐与柳诒徵互赠馆藏资源
        二、王献唐与柳诒徵会面谈学
        三、王献唐向柳诒徵请助资料
    第四节 王献唐与李小缘
        一、流布《倦游庵椠记》
        二、举荐刘叔遂
        三、王献唐向李小缘请助资料
    第五节 王献唐与屈万里
        一、王献唐掌理山东省立图书馆时期对屈万里的学术影响
        二、王献唐与屈万里南迁及客居四川时期之论学
        三、王献唐对屈万里进入史语所的促成
        四、屈万里评王献唐
第八章 王献唐与现代学术机构的学术关系
    第一节 王献唐与齐鲁大学
        一、王献唐与齐鲁大学交流合作的缘由
        二、王献唐与齐鲁大学学者的学术交往
        三、王献唐在齐鲁大学的授课与演讲
        四、王献唐与齐鲁大学学术刊物
    第二节 王献唐与史语所
        一、王献唐获赠及利用史语所的学术资源
        二、王献唐参与史语所主导的山东古迹研究会
        三、王献唐与史语所学人的学术交往
    第三节 王献唐与国史馆筹备委员会
        一、王献唐参与国史馆筹备委员会会务
        二、王献唐和国史馆筹备委员会学人的交往
        三、王献唐在国史馆筹备委员会的学术收获
结论:王献唐学术交往的学术史意义及其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5)编辑道路上的不懈求索者——试谈学者型编辑林辰先生(论文提纲范文)

1 编辑职业路径述略
2 40—50年代初:努力尝试当“审判官”和“催生婆”
3 50—80年代初:从积极鼓吹“杂家”说到产生怀疑并决心抛弃
4 80年代:萌生提出“编辑学者化”思路及最终确立“编辑家”思想
5 我们应当向林辰先生学习和继承什么

(7)谈高校学报编辑队伍的人才重组与角色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编辑学者化”到“学者化编辑”的问题与困惑
    (一) “编辑学者化”几乎无实现可能
    (二) “学者编辑化”已事易时移
二、兼职编辑引入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一) 兼职编辑引入的合理性
    (二) 兼职编辑引入的可行性
三、专职编辑的角色转变
四、结语

(8)美国广告研究制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中文摘要
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困境与焦虑:中国广告研究的“失语恐惧症”
        1.1.2 被遮蔽的“广告学术图景”:独立的美国广告研究
        1.1.3 广告研究的秘密:一种制度化的广告知识生产
        1.1.4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学术价值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文献综述的基本思路
        1.3.2 国内外关于“学科制度化”的研究现状
        1.3.3 国外关于美国广告研究的研究现状
        1.3.4 国内关于美国广告研究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基本框架
2 研究的核心视点和研究范式:制度化和学科制度化
    2.1 “制度化”的内涵
        2.1.1 制度化:古典社会学家像喝下午茶一样的漫不经心
        2.1.2 “帕森斯大楼的柱子”
        2.1.3 默顿:制度化世界的“偷渡者”
        2.1.4 伯格和卢克曼:现实世界构筑师的精致逻辑
    2.2 学科制度化
        2.2.1 失落的哲学家和失意的工匠:学科制度化的历史背景
        2.2.2 价值的期待与规则的行动:学科制度化内涵
        2.2.3 “沃勒斯坦社会科学发展定律”
        2.2.4 不得不说的秘密:关于“学科”
    2.3 学科制度化: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和研究工具
        2.3.1 研究理论命题及其适用性
        2.3.2 研究进路
        2.3.3 研究观察点
        2.3.4 研究结论
3 历史图卷:美国广告研究制度化的历史进程
    3.1 历史的坐标:美国广告研究制度化历史分期的讨论
        3.1.1 “汤因比手术刀”
        3.1.2 马氏分期:从德国古典哲学的阴影中走出
        3.1.3 我们的原则:美国广告研究制度化历史分期几点思考
    3.2 历史图卷:美国广告研究制度化的历史进程
        3.2.1 美国广告研究“前制度化”时期(1877年之前)
        3.2.2 美国广告研究制度化的基础期(1877—1912)
        3.2.3 美国广告研究制度化的形成期(1913—1957)
        3.2.4 美国广告研究制度化的完成期(1958—1987)
        3.2.5 美国广告研究制度化的扩张期(1988—至今)
4 知识行动者:美国广告研究制度化视角下的学者研究
    4.1 “洞穴隐喻”和耶拿大学哲学教授的使命
        4.1.1 囚徒的困境
        4.1.2 费希特的“高贵使命”
    4.2 “江湖有江湖的规矩”
        4.2.1 学者身份的秘密
        4.2.2 学者制度化:沃勒斯坦“无意的疏漏”
    4.3 “名分是个大问题”:美国广告学者的身份社会构建与彰显
        4.3.1 学者:一种构建的社会角色
        4.3.2 广告学者:一种历史建构的时代胎印
    4.4 美国广告学者与广告学科相互关系:基于广告文献的梳理和研究
        4.4.1 美国广告学者的学术产出研究
        4.4.2 美国广告学者学术产出的引用研究
5 身份认同的标尺:美国广告研究制度化视角下的学术期刊研究
    5.1 专业期刊:学科制度化的“活化石”
    5.2 永远的护身符:美国广告研究制度化视角的学术期刊
        5.2.1 沃勒斯坦率先说出的“秘密”
        5.2.2 广告专业期刊:美国广告研究制度化的“在场证人”
        5.2.3 永不迷航:美国广告学术期刊定位研究
        5.2.4 “无形的手”:美国广告学术期刊主题选择的制度化控制
        5.2.5 “曲高和寡的无奈”:美国广告学术期刊的困境
6 类聚的大本营:美国广告研究制度化视角下的学会研究
    6.1 “ACADEMY”谱系
        6.1.1 “academy”:欧陆的高贵气质
        6.1.2 “academy”:新大陆的书卷气息
    6.2 “类聚情结”:美国广告研究制度化视角下学会的角色与功能
        6.2.1 沃勒斯坦的“断语”
        6.2.2 默顿的“诊断书”
        6.2.3 依“葫芦”画出的一“个瓢”:美国广告专业学会的制度化历程
    6.3 个案研究:制度化视角的美国广告学会的探讨与审视
        6.3.1 到AFA叫板:面世
        6.3.2 自己当家:内部的制度化
        6.3.3 走出国门:扩张
    6.4 美国广告专业研究组织图谱
        6.4.1 新闻阵营的“广告喊杀声”: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Association for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6.4.2 永远绕不开的“山”:美国市场营销协会(the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AMA)
7 美国广告研究制度化的反思与纠偏
    7.1 并非“尽善尽美”:美国广告研究制度化的反思
        7.1.1 制度化的硕果:美国广告研究范式
        7.1.2 美国广告研究制度化的反思
    7.2 另外的道路:美国广告研究制度化的“它向选择”
        7.2.1 欧洲广告研究:优雅的犀利,书斋的狂飙
        7.2.2 中国广告研究:师傅阴影下的徒弟“绝活”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8.3 未来的研究构想
参考文献
后记

(9)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文献综述
    三 主要概念界定及理论借鉴
    四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意义
    五 篇章结构
第一章 密苏里模式的形成
    第一节 美国新闻教育萌芽与社会文化
        一 孕育萌芽
        二 理论思潮
        三 理念更新
    第二节 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创建与发展
        一 学院的创建
        二 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
        三 对新闻界的贡献
    第三节 密苏里模式输出的动力
        一 新教传教运动
        二 理想主义出发点
        三 现实主义出发点
        四 中美双向需求的对接
    小结
第二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横向移植
    第一节 特定的历史背景
        一 世纪之交中国报界列强纷争
        二 新闻教育被视为一条救国之路
    第二节 新闻教育在中国的发端
        一 开办新闻教育大势所趋
        二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三 早期的新闻学着作
    第三节 新闻教育在中国蓬勃开展
        一 圣约翰大学报学系
        二 燕京大学新闻系
        三 新闻教育在中国高校的普遍确立
    小结
第三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纵深发展
    第一节 密苏里模式的中国布道者
        一 沃尔特·威廉密苏里模式之父
        二 沃尔特·威廉的中国情结
        三 沃尔特·威廉对中国新闻业的影响
    第二节 “密苏里帮”在中国
        一 “密苏里帮”及其中国理想
        二 “密苏里帮”代表人物
        三 “密苏里帮”对中国的辐射
    第三节 密苏里模式影响下的中国新闻人
        一 密苏里—燕京交流计划
        二 个案考察
        三 群体贡献
    小结
第四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流变
    第一节 密苏里模式的传入与冲击
        一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的基本规律
        二 在冲击中不断适应与变迁
    第二节 中美新闻教育的交融与整合
        一 中美文化交流的一根纽带
        二 由照搬到形成自身特色
    第三节 中国特色新闻教育模式
        一 教育理念:培养中国富有服务精神的新闻人
        二 学制选择:按中国社会需求进行多样化设置
        三 课程设置:通识化理论与中国报业实践相结合
        四 资源配备:强调本土化兼具国际化
    第四节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的反思与启示
    小结
第五章 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
    第一节 与中国新闻教育近代化
        一 提供借鉴样板
        二 共享教育方法
        三 建立基本学制
    第二节 与中国报业近代化
        一 促进报业观念近代化
        二 催生报业从业者职业化
        三 创新报业经营及编排模式
        四 推动中西方报界交流
    第三节 与中国政治近代化
        一 模式探讨
        二 人才培养
        三 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四 在国内外政治舞台上的作用
    小结
结语
    一 全文主要观点概述
    二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对美国的影响
    三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回归
参考文献
    一 主要中文着作
    二 主要中文论文
    三 主要档案资料
    四 其他主要资料
    五 主要西文文献
附录:英文人名汉译表
后记

(10)学者编辑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者编辑化的含义
二、学者编辑化的优势
    (一) 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学术期刊和图书的质量。
    (二) 有利于短期内提高学术编辑的整体素质。
三、学者编辑化与编辑学者化的关系
    (一) 学者编辑化是对编辑学者化的替代。
    (二) 二者相辅相成, 共同促进编辑整体素质的提高, 更好地做好编辑出版工作。
四、学者编辑化的困难及其解决

四、谈学者与编辑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阳明学道统思想研究[D]. 彭丹. 山东大学, 2021(11)
  • [2]明代浙江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D]. 胡明珠.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村民影像的文化书写研究[D]. 赵盼超. 曲阜师范大学, 2019(12)
  • [4]王献唐学术交往研究[D]. 李宝祥. 山东大学, 2017(03)
  • [5]编辑道路上的不懈求索者——试谈学者型编辑林辰先生[J]. 李忠良. 科技与出版, 2017(07)
  • [6]我治史学[A]. 施丁. 历史文献研究(35), 2015
  • [7]谈高校学报编辑队伍的人才重组与角色转变[J]. 郭书俊,孙兴民,田树仁. 传播与版权, 2014(04)
  • [8]美国广告研究制度化研究[D]. 何鹄志. 武汉大学, 2013(12)
  • [9]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D]. 林牧茵. 复旦大学, 2012(03)
  • [10]学者编辑化探析[J]. 张新颜.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07)

标签:;  ;  

论学者与编辑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