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地区猪种改良现状及对策

巴中地区猪种改良现状及对策

一、巴中地区生猪品种改良工作现状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孙振宇[1](2020)在《鞍山市生猪养殖户生产状况调查分析》文中提出作为鞍山市重点产业之一的生猪产业当前在发展中存在一定问题。目前,鞍山市在生猪养殖上逐渐转变原有养殖模式,转向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过渡的重要转型时期。为了让鞍山市生猪产业做大做强,平稳发展,实现生猪大市向生猪强市的转变,需要牢牢抓紧产业发展契机,促使生猪产业在发展中更新换代。所以,本研究将鞍山市生猪生产作为主要调研对象,深入调研其发现现状,深刻剖析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厘清产业发展的限制要素,并提出适当的意见与建议,提供给鞍山市生猪生产稳定发展以一定的理论借鉴和现实价值。本研究首先针对外界环境与内在条件两大方面对鞍山市生猪生产进行了环境分析。其次,笔者运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鞍山市生猪养殖户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发现生猪养殖以男性为主,30-45岁年龄段的人员从事生猪生产比例较大;养殖类型仍以生猪散养户为主;养殖场(户)饲料更多采用饲料厂购买,而通过合作社统一供应这一方式的比例低;受访的大部分养殖户有扩大生猪养殖规模的意愿等。基于调查分析,本文深入探讨了生猪生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第一,养殖户因素。养殖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养殖人员参与培训不积极。第二,养殖环境因素。养殖场养殖模式不先进,资金投入力度不大;规模化养殖程度较低;疫病防疫困难,难度较大。第三,政府因素。政府对于生猪生产的扶持工作不到位且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第四,合作组织因素。养猪合作社组织能力不强。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养殖人员应树立学习观念,全方位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持续学习,提高自身技能,引进技术人才,提高养殖水平(2)发展方式转变,养殖场规模化养殖方式科学化、创新化促进养殖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养殖规范化,增加疫病防治能力。(3)政府多措并举,保障生猪产业平稳发展。(4)提高养猪合作社组织以及有效带动能力。

姚美玲[2](2020)在《长白猪核心群的选育及杂交繁育体系建立》文中提出随着国内肉猪生产规模化的不断发展,各猪场培育、引种更新种猪就成为猪场的常规工作,长期经常性引入种猪不仅加重了猪场经济负担,同时也造成严重的生物安全隐患。基于国内规模化猪场自身种猪繁育需要,特别是在目前非洲猪瘟频发的大背景下,规模化猪场组建种猪核心群,建立科学实用种猪选育繁育体系,使猪群整体性能不断提高,满足猪场自繁种猪需要,对猪场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巴彦县祥龙种猪场为例,依据国家《种猪遗传评估方案》和《种猪生产性能测定规程》要求,依据猪场长白猪猪群现有生产性能,组建长白猪种猪核心群,制定选育目标,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持续开展对核心群种猪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及胴体指标选育,开展配合力测定工作,为国内规模化猪场猪群建立良种繁育体系提供借鉴。(1)通过建立选择指数,对猪场原有核心猪群进行选择,建立200头基础母猪,30头公猪的长白猪种猪核心群;确定育种目标为达100kg体重日龄≤175d,达100kg体重背膘厚≤18mm;窝总产仔数≥12头以上;(2)以活体背膘厚(BF)与达到100kg体重日龄(AGE)组成公猪综合选择指数公式I=0.208AGE-0.181BF+36.85;母猪的初生总产仔数(P1)、泌乳力(P2)仔猪初生平均个体重(P3)母猪选择指数公式为I=0.76P1+2.74P2+2.54P3;(3)经过4世代持续选育,核心群后备公猪6月龄体重可达102.4kg,平均背膘厚度2.08cm以下;后备母猪6月龄体重达到101.3kg,平均背膘厚度1.89cm。(4)3世代生长期公猪日增重可达783.26g,料重比3.04:1,达100kg体重时间为172.41d;母猪日增重可达752.23g,料重比3.04:1,达100kg体重时间为172.65d;(5)长白猪核心群3世代母猪窝产总仔数13.39头,窝产活仔数12.61头,初生窝重18.99kg,初生个体重1.43kg,20日龄窝重为61.79kg,28日龄断奶重80.74kg,母猪断奶到再发情时间7.39d。(6)核心群长白猪3世代肉猪屠宰率74.8%,67肋膘厚20.4mm,背最长肌横断面面积(眼肌面积)39.3cm2和胴体瘦肉率62.8%。3世代肉猪肉猪PH1为6.18,肌肉颜色(肉色)3.00,肌肉滴水损失3.29%,肌内脂肪含量3.04%。(7)长白猪与大白猪正反交的二元母猪与杜洛克公猪交配的三元猪,母猪产仔数13.69头,仔猪初生重1.51kg以上,杂交优势明显;其三元育肥猪日增重842g,料重比达到2.84:1;胴体指标与肌肉品质较好。生产性能十分优良,生产水平同国内其他种猪场相同杂交组合没有差异。生长速度及胴体瘦肉率有了更明显的提高,能充分满足大型集约化养猪场购种的要求。

刘利[3](2019)在《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既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产业,也是一个国家的弱质性产业,因此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国家均对农业实施了不同程度的支持和保护。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部署对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部署内容则通过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外公布,文件重点强调了要加速建立我国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体系。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维持养殖户收入持续增长、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对畜牧业的支持与保护符合我国当前新形势的要求,符合我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重中之重”战略的要求,对于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意义重大,有利于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养殖户收入、改善养殖户生活、维护农村稳定发展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演变、支持水平及效应评价。主要内容为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畜牧业历史演变的视角,梳理并整合畜牧业及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整体发展过程,在对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内涵与衡量方法进行比较选择的基础上,采用OECD农业支持水平测度模型,对2001年-2016年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支持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并从养殖户增收、产量增长、环境影响、结构调整方面对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效应评价。与此同时,本文立足于养殖户微观视角,通过调研的方式对畜牧业支持政策中的典型政策展开政策实施效果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给出对策建议,以便为后续相关政策的优化和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上述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畜牧业发展,并将其分为:畜牧业改革开放初期的恢复发展时期;中国畜牧业发展的迅速增长时期;畜牧业提质增效、结构调整时期;以及以环保为重点的全面转型时期四个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畜牧业结构的变动与畜牧业总量的变动展开分析,得出了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稳步上升的论断,主要畜产品供给结构趋于合理,生产模式由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通过对畜牧业生产布局的演变分析得知,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猪生产带,其地域特征为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产区,逐步向南北两侧扩散;形成了两条完整的肉牛生产带,主要包括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形成了三条完整的羊肉生产带,主要包括西北牧区、中原牧区和西南牧区;肉禽生产带以东部省份为主,蛋禽生产带则以中原省份为主;奶业优势生产带则主要集中于东北、华北及京津沪等城市郊区。通过对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变迁的分析,从历史发展和时间序列的角度看,我国畜牧业经营主体由上世纪初的农户家庭的副业形态,分离出畜牧专业户,再到现在的专业化畜牧业公司。2.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梳理,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现状及其特征。2007年起,我国加大了通过实施市场价格支持和生产者补贴政策,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最后,总结了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演变规律:一是畜牧业政策阶段性目标差异性强,政策目标趋向于多元化;二是在对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演变梳理中发现,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实施是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利益博弈过程中不断调整利益分配的过程。3.通过对畜牧业支持政策衡量方法比较选择得知,WTO方法仅能够作为一种用于谈判的工具,而OECD农业支持水平的测量方法,可以测量包含国内和边境的农业支持政策,其测算农业支持水平目的则在于进行政策评价、政策分析和政策解读。因此,利用这一方法可以更好地测算、评估国家全部的农业政策,它的作用既能够进行国际间对比,又能够帮助国家农业政策展开评价与分析,对于提升政策效率意义重大。基于这一客观事实,本文采用了OECD评估方法来对我国畜牧业的支持水平进行评估。基于OECD农业支持水平测度模型,对我国2001年-2016年以来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分类和支持水平进行测度,发现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从畜牧业支持政策水平总体来看,2001年-2016年我国畜牧业支持总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01年至2006年之间,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水平较低,对畜牧业支持力度非常小;自2007年起,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及畜牧业支持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强,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快速提高。二是从畜牧业支持政策的结构来看,生产者支持占比始终较大,进一步细分得知,在生产者支持内部构成中,生产预算支持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相较于生产预算支持,市场价格支持的贡献更大。三是从不同种类畜产品支持水平来看,各项畜产品在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猪肉、牛肉、羊肉、羊绒的支持水平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但是禽肉和牛奶的支持水平却存在相对较大的波动。禽蛋和羊毛的支持水平多数年份基本为负值,且禽蛋的支持水平负值较多,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造成上述三种特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边境保护政策作用,二是国内饲料粮价值转移,三是受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导致的畜产品价格波动。4.本研究对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效应展开了探索。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了解到我国农牧民的牧业收入与我国财政对畜牧业的支出总量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动关系,这就意味着增加对畜牧业的财政支持则会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但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农牧民收入增长效果较弱。我国畜牧业总产值与财政对畜牧业的支出总量之间也存在同方向的变动关系,也就是说增加对畜牧业的财政支持能够推动生产的增加。然而,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畜牧业总产值相对增长效果同样较弱。另外,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有利于污染治理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合理性,加强畜牧业支持力度能够起到对排污增量的抑制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畜牧业支持政策是畜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1992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肉牛产业发展的政策,同时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结构和畜产结构组成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畜牧养殖”示范工程的推广在肉牛产业以及拥有秸秆饲料优势的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比较好,但是畜种结构选取的是全国的数据,畜种结构的改变在各个区域并不均衡。同时本研究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研究的时间范围在2001年-2016年,在此阶段畜牧业结构的调整相对放缓,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畜种结构变化作用较弱。5.从养殖户微观维度出发,在吉林省生猪养殖户调研访问的基础上,从养殖户对政策认识程度、满意程度,并深入了解总结养殖户不满意的原因,对生猪养殖支持政策进行评价。结合养殖户调研访问结果,对生猪养殖各项支持政策实施中影响养殖户满意的因素,即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资金补助为主要方式的生猪养殖支持政策,多数没有侧重点,基本上对大多数养殖户具有普惠性,尤其是生猪疫病防控类政策,一旦发生疫病,相较于散养户,大规模养殖户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而政策并没有因为养殖户风险的大小而有所差别。二是规模化养殖支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两个问题:一方面,补贴方式以资金为主,缺乏技术扶持、疫病防控的指导,方式单一;另一方面,补助领域为养殖生产环节,不能满足养殖户对销售、管理经营等方面需求。三是宏观调控中的生猪生产和市场信息预警监测机制存在政府宣传力度不足,养殖户认知程度不高;以及该机制对市场信息的预测不全面,对养殖户的生产安排没有起到实际应有的作用的问题。四是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门槛高、审核程序复杂、申请周期长、资金发放过程存在程序繁琐的通病。6.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以及畜牧业发展的基本形势,提出政策建议:改善对畜牧业支持资金的使用方式、建立健全畜产品价格监测和市场信息预警机制、构建全国性畜牧业政策保险大灾准备金制度的运行机制框架、进一步完善畜牧业生态保护政策,推动畜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并提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健康养殖、提高畜牧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养殖场疫病防控能力、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现代草地畜牧业、支持牧区畜牧良种推广为我国畜牧业未来支持政策的重点。

周杰灵[4](2019)在《美国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研究(1910-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百年来,美国生猪养殖粪污的治理观念、制度与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观念上,从将生猪粪污当作废弃物到将其视为资产,经历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转变;制度上,从粪肥还田到综合养分管理,经历了种养结合到种养分离,再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综合养分管理的制度转换;治理方式上,从小规模生猪牧养粪肥治理方式到大规模粪污泻湖系统,再到环境优先技术的应用,经历了经济与环境相互平行、相互冲突、以及协调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根据生猪养殖方式的不同,美国生猪养殖粪污治理阶段大致分为四个时期:1910-1958年间的小规模家庭农场养殖时期;1959-1971年间的集约化生猪养殖萌芽时期;1972-1998年间的集约化生猪养殖快速发展时期;1999-2010年间的农工商垂直一体化养殖发展时期。20世纪初,受到资源保护及荒野保护运动的影响,美国人开始从原来那种建立在以“征服自然”为价值导向,以疯狂破坏和浪费自然资源为表现形式的人与自然关系模式中转向对自然的欣赏和对其内在价值的肯定,并试图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寻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崭新关系模式。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在美国生猪牧养阶段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现。生猪养殖和作物生长都依靠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作物——土地——猪粪尿之间形成密闭的养分循环,能有效防止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然而,战争打破了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氛围,也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猪养殖方式和粪污治理方式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二战之后的二十多年间,美国军工行业开始大批转向民用,农业领域产生新的分工,农业生产全面进入机械化和化学化阶段。原本在战争期间应用哈伯-博施的大批量工业合成氮素方法制造炸药的化工厂纷纷转向生产农用化肥;同时,二战期间被实验证明可以促进农业增产的杀虫剂和除草剂也开始被大规模地生产和使用。化肥的大量使用割裂了养殖业与种植业之间通过动物粪便还田形成的传统养分循环链条,猪粪被完全当做一种废弃物进行处理。农户处理生猪养殖废弃物所造成的污染问题根据《妨害法》由具有物产保护权的农户自行解决,政府很少干涉,监管上几乎是空白。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新的生猪清粪方式也开始出现。1951年,挪威首次发明使用了漏缝地板技术来取代人工清粪。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这种大量节省劳动力的清粪方式被介绍到美国并被广泛应用于美国的生猪养殖业。漏缝地板技术的出现对于生猪养殖粪污处理来说是一项具有革命性的技术变革,不仅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也为规模化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959-1971年间,大规模养殖粪污清粪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养殖设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集约化养猪开始萌芽。然而,清粪方式改变后的储粪池管理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储粪池随着猪舍建设的扩大而扩大,成为了猪舍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种替代传统储粪池的泻湖储粪系统开始得到开发和应用。随着集约化生猪养殖的发展,美国养殖污染问题开始显现,美国社会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重新审视其以往的价值观念。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从生物学的角度,用自然选择理论阐述农业过度使用化学产品而人为创造“超级昆虫”和“超级细菌”的恶果,批判了“人类中心论”的自大观点——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而不惜与万物竞争,甚至破坏生态系统,成为现代环保运动诞生的导火索。环保运动的推进唤醒了一些普通民众的环保意识,人们更多地提倡与万物协调共生的理念而不是通过诸如消灭不利于人类的物种等利己行为来获得短视的利益。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探索经济制度的新思路。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和鲍尔丁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环保制度建设的新观念。科斯通过运用“社会成本”这一概念,考虑了受害人和加害人的主客观因素,用控制社会总成本最小化的分析方法来确定环境污染中的责任比重,希望通过最缜密的制度设计来使得稀缺的自然资源流动到能够最有效使用这些资源的人手中。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每年从工厂、城市居民、和畜禽养殖场排出的大量污水造成河流湖泊的严重污染。1972年美国颁布《清洁水法》,首次在全国层面将养殖粪污作为监管的对象。由于当时大部分污水来自于工厂和城市居民的污水排放,美国政府便将工厂、城市居民的污水连同畜禽养殖场的粪污按照点源污染进行政策规范和治理。20世纪80年代,尽管美国废水排污点源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水体的质量并未发生重大改善,非点源污染代替了点源污染成为美国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1982-1997年间,美国大规模生猪养殖农场中只有25%左右的饲料养分转化为动物产品,另外约75%的饲料养分存在于生猪粪污中。这些粪肥被施用在养殖场内部有限的农田后,大约有51%的氮素养分和64%的磷素养分超出其农田需用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污染治理政策的偏差,环境不公现象开始显现,成为环境正义运动关注的焦点。为应对养殖污染形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1999年美国农业部和环境保护局联合发布畜禽养殖粪污治理统一国家战略,并推出畜禽粪便综合养分管理计划(CNMP),要求规模化养殖场将粪污作为养分还田的管理对象,以减少养殖粪污通过农田径流和氨挥发形成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养分管理计划的推行将粪污养分管理从养殖业延伸到了种植业,将种植土地的粪肥施用养分管理也纳入了综合养分管理的范围。在美国农业部的督导下,化肥行业率先引入一种全球通用,具有科学开创意义的4R养分管理制度。这种养分管理制度将化肥养分管理又延伸到了粪肥管理领域,可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禀赋来不断完善各层面养分管理水平,促使农户采用适合当地条件的最佳肥料管理实践措施,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1世纪初,原来在美国东南部地区被广泛应用的泻湖或露天厌氧化粪池(泻湖)系统,因产生氨气排放、臭味、病原体传播、以及水质污染等环境与健康问题而广遭诟病。2000年7月,在环境正义运动的影响下,美国最大的猪肉生产企业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与北卡罗来纳州政府以及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同意开发和使用新的生猪养殖粪污处理技术来改变原有的储粪系统,集约化养猪环境优先技术(EST)应运而生。环境优先技术是在推行综合养分管理计划过程中所形成的以环境优先为原则的技术系统。它由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养猪实验基地负责开发并被州政府指定为用来淘汰露天厌氧化粪池的生猪养殖粪污处理系统。而环境优先或环境保护优先原则主要是指“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以环境利益为优先,使主体对环境的保护行为优先于对环境的开发利用行为。”在美国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的百年变迁中,资源禀赋与经济因素、社会环境与政策导向、技术进步与金融创新、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都起到了重要的驱动作用。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猪养殖大国及养殖粪污最多的国家,中国应充分借鉴美国的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经验,从观念、制度和技术上探索出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满足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生猪养殖粪污治理道路。美国经验对中国的启示最主要是在观念上要树立环境优先的理念即在处理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时,坚持以环境利益为先的原则;在制度上要推行综合养分管理计划,即将养殖业与种植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政策规范;在技术上要倡导环境优先技术,实现绿色养殖的目标。

陈立[5](2019)在《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所面临的贫困问题仍然是最突出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不断深入,成效显着,但仍存在忽略整体共同富裕、返贫现象严重等问题,而易地扶贫搬迁在解决贫困人口共同富裕和减少返贫问题上更具优势,研究这种扶贫模式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乡村振兴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中国“十三五”期间,全国仍有约1000万人需要实施扶贫和安置。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中国精准扶贫措施“五个一批”中实施最困难,最具政策性的扶贫方式,为精准扶贫注入一针强心剂,有力加快贫困地区的小康化进程。巴中市位于大巴山的米仓山南麓,全市人口总数406万,其中贫困人口众多,且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较高。因为巴中市贫困地区具有山区特色和贫困典型性,研究该地区的地方扶贫和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对促进我国的扶贫开发进程,增强扶贫动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巴中市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使农村面貌改善,产业发展成效初显,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社会和谐发展。2017年省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2018年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均在巴中举行,巴中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获得国家领导人肯定。本文通过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的案例研究,主要选择搬迁决策要素、搬迁政策因素、产业支撑因素三个方面仔细研究分析。搬迁的决策要素主要从巴中市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在明确责任主体、科学前期规划、公正科学决策几方面进行分析。搬迁政策因素分析主要从政策执行压力、政策执行偏差、政策执行结果几方面进行分析。产业支撑因素主要从发展客观环境、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发展带动效益几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搬迁决策要素、搬迁政策因素、产业支撑因素三个方面调查研究和分析,得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几点启示:一是政府部门应当以人为本,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在扶贫搬迁工作之前,做好调研工作,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公正;二是在制定政策时,政府部门必须考虑到执行政策时的压力情况以及偏差情况,政策的制定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三是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扶贫搬迁的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结合当地的条件,开发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产业,依仗当地的特色优势进行产业建设。

张培培[6](2018)在《生猪不同养殖模式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分析 ——以颍上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猪为六畜之首,粮猪安天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国和猪肉消费国,生猪饲养量和猪肉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生猪产业的发展,对满足城乡居民畜产品需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猪肉消费始终是肉类消费的主体,猪肉消费市场趋向于类型多样化、质量优质化、产品品牌化,生猪产业逐步趋向于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生猪产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如生猪市场周期性波动、生猪价格大起大落、养殖户比较效益下降、生猪养殖对环境的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对环境质量改善和生猪生产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从生猪养殖模式出发,研究不同养殖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引导养殖户进行养殖模式调整,是保护环境、促进生猪可持续发展的一重要研究方向。本研究以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国家层面概括我国生猪养殖的总体现状,以此了解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整体趋势;其次分析安徽省以及颍上县生猪产业发展,了解颍上县生猪产业发展的优劣势;最后通过养殖户调研,分析颍上县生猪产业发展,并结合案例分析,利用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及方法,分析比较生猪规模养殖下不同养殖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通过宏观区域研究和微观养殖户行为的研究相结合,明确不同养殖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颍上县从事生猪养殖产业的人员以男性为主,生猪养殖户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小学为主,养殖户总体文化程度不高,生猪养殖以家庭成员为主。(2)颍上县生猪产业发展模式以传统养殖、猪沼养殖、发酵床养殖三种养殖模式模式为主。养殖的主要品种为二元母猪、三元育肥猪,部分养殖户养殖夏洛克品种,生猪养殖类型为自繁自养和母猪、育肥猪混合饲养。(3)颍上县生猪养殖以大中规模为主,适度规模养殖场数量不断增加,由于资源、环境的限制,散户养殖成本不断上升,同时根据《畜牧业污染防治条例》禁养区、限养区的划分,颍上县生猪养殖散户已基本退出生猪养殖市场。(4)颍上县生猪养殖粪污的主要利用方式为肥料化,作为农田肥料直接还田,或是通过沼气工程加工,剩余的沼渣、沼液进行还田,养殖粪污利用率低,环境影响大,粪污处理方式有待进一步提升。(5)通过颍上县样本养殖户不同养殖模式的生态效益分析,传统养殖模式的生态效益最低,猪沼养殖模式与发酵床养殖模式的生态效益较高,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发酵床养殖模式生态效益最好。(6)通过颍上县样本养殖户不同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养殖同一生猪品种,猪沼养殖模式的成本利润率最高,其次是发酵床养殖模式,传统养殖模式的成本利润率最低。同一模式下,良种猪繁育效益更好,但人工以及技术成本投入大,要求高。(7)综合分析三种养殖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发酵床养殖整体效益≥猪沼养殖整体效益>传统养殖整体效益。

钟搏[7](2018)在《中国生猪标准化养殖发展:产业集聚、组织发展与政策扶持》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猪养殖业快速发展,区域专业化态势明显。然而,生猪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严峻问题,主要表现在生产效率不高、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环境污染严重等方面,需要从“供给侧”优化调整。生猪标准化养殖代表了高效率、高品质、低污染的现代生猪养殖业,是生猪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如何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这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农业区位论、产业集聚理论等区域经济学学科的研究范式下,运用理论分析与调查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产业集聚、产业化组织发展与政策扶持这三个维度探讨中国生猪标准化养殖的发展问题。理论意义在于丰富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现实意义在于为中国生猪标准化养殖发展、生猪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思路如下:首先,基于各类统计年鉴数据、受访养殖户数据和相关文献资料,对中国生猪养殖业区域布局、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养殖户标准化养殖采纳情况进行剖析,探讨中国生猪标准化养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其次,基于产业集聚的集聚经济和环境正外部性理论分析,采用中国31个省份历年宏观统计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广义矩估计、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研究了产业集聚的生猪标准化养殖增长效应、环境效应及其空间溢出和区域差异。第三,基于中国生猪养殖业“小生产、大市场”困境和标准化养殖风险性、正外部性的分析,采用生猪养殖业集聚程度较高的浙江、江西和四川3省份638个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养殖户数据,考察了提升产业集聚标准化养殖发展效应的两条路径——产业化组织发展与政策扶持。第四,基于产业化组织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的契约关系本质,研究了养殖户的契约安排及履约行为,为优化产业化组织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提供参考。最后,基于政策扶持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的两阶段模型,运用联立双变量Probit模型等方法,研究了养殖户参与标准化养殖的扶持政策选择,为制定具体的生猪标准化养殖扶持政策提供参考。经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有以下重要发现:第一,中国生猪养殖业的产业空间集聚明显,这是由资源禀赋、报酬递增、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城镇化与非农就业机会、交通条件和政府政策等因素决定的。产业集聚显着提高了地区生猪养殖业效率,并显着降低了生猪养殖业环境污染,且存在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然而,过度的产业集聚也会产生集聚不经济和环境的负外部性,即产业集聚对地区生猪养殖效率产生了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呈“倒U型”曲线关系,“威廉姆森”假说成立;产业集聚对地区农地猪粪承载强度产生了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呈“U型”曲线关系。从区域差异看:产业集聚对重点发展区、潜力增长区、适度发展区有显着的增长效应;产业集聚对约束发展区和潜力增长区有显着的环境正效应。第二,组织发展与政策扶持是进一步发挥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的集聚经济和环境正外部性的两条路径。参与了产业化组织的养殖户的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污染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显着提高;获得政策扶持的养殖户的污染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显着提高。此外,参与产业化组织或获得政策扶持的养殖户采纳生猪标准化养殖的收益显着提高、成本显着降低。第三,产业化组织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的实质是一种兼具“买卖契约”与“技术契约”属性的契约安排。生产决策权转移多、定价制度为“市场价+附加价”、品质要求高、获得技术服务的养殖户标准化养殖程度较高。专用性资产投资较多、技术服务好、销售渠道高端、分享关系租金的产业化组织能获得养殖户较多的生产决策权。养殖年限短、与组织合作时间长、风险规避的养殖户的生产决策权转移程度较高。养殖规模大、生猪易销售、市场距离近、产业化组织内有熟人、产业化组织为企业、结算方式为延期支付、无二次返利、无技术服务或所处地区为浙江的养殖户获得“市场价+附加价”的可能性较大。文化程度高、道德风险收益低、有惩罚机制、书面契约、现金结算、契约期限长的养殖户履约率较高。第四,政策扶持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的过程可分为示范阶段和模仿阶段,后者最为关键。在各类扶持政策中,养殖户最偏好资金奖励,其次是设备补贴和成本补贴。资金奖励与价格支持为替代关系,智力扶持与非智力扶持为替代关系,设备补贴与成本补贴为替代关系。年龄大的养殖户更需要技术学习;规模大的养殖户更需要资金奖励;标准化程度高的养殖户更需要价格支持;质量、环境、优质优价意识强,销售市场高端,江西或四川养殖户则更偏好设备补贴或成本补贴。经全文分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促进生猪养殖业向优势区域集聚;提升产业集聚的生猪标准化养殖增长效应和环境效应;强化产业集聚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的空间溢出效应;壮大产业化组织,优化产业化组织与养殖户的契约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与角色,优化生猪标准化养殖扶持政策。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将中国生猪标准化养殖发展问题纳入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基于农业区位论、产业集聚理论,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的标准化养殖增长效应和环境效应。二是全面而系统地调查分析了生猪养殖户的标准化养殖行为及其生产决策权安排情况。三是从契约安排的视角分析了产业化组织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的过程。四是从生猪养殖户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的政策扶持机理及选择。

田文勇[8](2017)在《环境规制背景下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研究 ——基于四川6县(区)709个生猪养殖户的实证》文中研究指明生猪规模养殖日益成为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其在缓解城乡居民猪肉日益增长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压力增大、资源约束趋紧、国际竞争加剧、疫病风险持存、市场波动较大、养殖效率低等问题与挑战。针对以上问题与挑战,相关学者研究和现行政策指出我国未来在生猪规模养殖发展过程中,应探索生猪适度规模养殖。生猪“适度养殖规模”是动态值,在不同地区、发展时期及养殖主体之间,应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探索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实质是探讨养殖户养殖规模决策问题,因养殖户是有限理性“经济人”,需要基于有限理性、决策独立且目标多元前提假设,重点探讨其是否需要适度规模养殖、适度养殖规模区间、适度规模养殖决策及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选择我国生猪养殖大省四川省生猪养殖户为研究对象,以行为决策理论、有限理性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规制经济学理论为支撑,基于当前实施严格环境规制背景,对“生猪养殖户是否需要适度规模养殖、适度规模养殖区间为多少、影响其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的因素有哪些、养殖户如何在环境规制下进行适度规模养殖决策”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构建“适度规模养殖识别-适度养殖规模测度-适度规模养殖决策影响因素探析-适度规模养殖”理论分析框架,提出“在当前环境规制背景下,生猪适度养殖规模区间将缩小”、“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是综合考虑环境规制因素、非环境规制因素及其交互项多个因素而做出的决定”研究假说。其次,在对四川生猪养殖规模现状回顾基础上,运用709份生猪养殖户问卷调查数据,选用C-D生产函数、目标函数等研究方法,考察四川生猪养殖户规模养殖报酬情况,识别养殖户是否需要适度规模养殖,并从经济、生态等多视角测算生猪适度养殖规模;再次,运用四川生猪养殖户问卷调查数据,分别选用Probit、Logit等计量方法,验证了非环境规制因素(经济效益、生猪政策、生猪价格、产业组织、风险态度、技术水平)与环境规制因素(污染治理压力)对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行为的影响,以检验研究假说;最后,分别从四川三个不同地域选取三种类型生猪养殖户,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从微观层面剖析其在环境规制实施前后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决策及影响因素等情况,印证上述研究结论。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生猪养殖户适度养殖规模测度及评判研究结论一:四川生猪需要适度规模养殖,多视角测算出的适度养殖规模存在显着差异,适度养殖规模为中小规模,污染治理成本已成为养殖规模的重要限制因素。养殖户期望养殖规模是中小规模,若考虑污染治理成本,发现2015年养殖户平均养殖成本将由73.25万元增加到78.24万元,平均利润将由24.49万元下降到19.46万元。实证研究表明,四川生猪养殖呈规模报酬递减特征,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需适度规模养殖。从养殖户养殖利润最大化视角测算,四川生猪养殖户适度养殖规模区间为650-800头,丘陵区为500-653头,平原区为600-700头,均属中规模;从养殖户污染治理成本内部化视角测算,其适度养殖规模区间为55-75头,丘陵区为36-75头,平原区为40-60头,均属小规模;从养殖户土地消纳粪污能力视角,其生猪适度养殖规模为30-41头,为小规模。上述结果回答了问题“生猪养殖户是否需要适度规模养殖、适度规模养殖区间为多少?”及研究假说“在当前环境规制实施背景下,生猪适度养殖规模将缩小”。(2)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影响因素研究结论二:生猪养殖户的风险态度、技术水平、污染治理压力存在差异,风险态度、技术水平、污染治理压力及其相关变量对其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决策有显着影响。大多数猪养殖户厌恶风险,为风险规避者,掌握的养殖技术或技能存在较大差异,但对其生猪养殖帮助较大,大多数采用种养结合治理模式,污染物治理难度不大,但环保达标压力较大。实证研究表明,养殖户的风险态度、技术水平、污染治理压力及具体生猪价格波动风险、饲养技术风险、疾病防治技术(合理用药)、快速育肥技术、环保部门检查、环保法规认知、是否干湿分离、是否制沼气变量对其适度规模养殖决策行为正向显着影响,是否自配饲料、饲料选用与配比技术、是否出售废弃物变量负向显着影响。结论三: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是综合考虑多因素而做出的决定,受各因素及其交互项的显着影响。生猪养殖户养殖决策中存在盲目、悲观心理,获取经济利润是其主要动机,资金短缺是限制生猪规模养殖的因素之一,技术水平、污染治理压力、风险态度、生猪价格、经济效益、生猪政策、产业组织是其调整养殖规模主要考虑的因素。实证研究表明,经济效益、政策补贴、产业组织、生猪预期价格变量对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行为正向显着影响,当期生猪价格变量呈负向显着影响,也受上述变量与风险态度、技术水平、污染治理压力交互项影响。上述结果回答了问题“影响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的因素有哪些?”及研究假说“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是综合考虑环境规制因素、非环境规制因素及其交互项多个因素而做出的决定”。(3)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案例研究结论四:环境规制实施前后生猪养殖户养殖规模决策发生了较大变化,在生猪规模养殖认知、适度养殖规模评判、适度规模养殖决策影响因素方面存在显着差异。案例分析发现,严格环境规制实施前,不同类型生猪养殖户养殖规模决策行为差异明显,影响其决策行为的因素也形态各异。环境规制实施后,养殖户均面临较大污染治理压力,该压力限制了其扩大生猪养殖规模,生猪养殖规模决策主要由生猪粪便、尿液、污水等废弃物污染治理能力大小、治理成本高低、治理设施齐全程度来综合决定。养殖户在养殖目标、参与产业组织程度、所获生猪政策补贴额度、生猪价格评判、养殖技术水平或技能、饲养风险偏好程度、污染治理能力方面均存在差异,导致其在生猪规模养殖认知、适度养殖规模评判、适度规模养殖决策影响因素方面差异显着。上述结果回答了问题“养殖户在环境规制下如何进行适度规模养殖决策?”。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将环境规制因素纳入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分析框架。基于环境规制视角,通过整合有限理性理论、行为决策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规制经济学理论,从环境规制因素与非环境规制因素角度切入,系统构建了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影响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的非环境规制因素与环境规制因素,完善了生猪养殖决策理论体系。突破了已有研究过多探讨非环境规制因素对生猪规模养殖的影响局限,突破了已有研究过多地从宏观层面探讨环境规制对生猪养殖的影响。(2)从经济、生态等多视角测度生猪适度养殖规模。将规模经济理论引入到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研究中,拓展了规模经济理论的应用范围,并从养殖利润、污染治理成本和土地消纳视角对生猪养殖户适度养殖规模进行测度,避免了单一视角测度的局限性,提高了测度结果的科学性、可信度,突破了已有研究着重从经济效益评价和生产效率视角测度的局限,增强了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的科学性和指导性。(3)实证研究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的影响因素。将技术差距理论引入到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研究中,拓展了技术差距理论的应用范围,验证了技术水平、污染治理压力、风险态度、生猪价格、经济效益、生猪政策、产业组织及其相关变量因素在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中的有效性;发现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主要基于生猪预期价格而非当期价格,与蛛网理论观点不一致;除市场价格风险外,发现污染治理压力、饲养技术风险、技术水平差距、疾病防治技术水平(合理用药)、快速育肥技术水平是选择适度规模养殖的促进因素,饲料选用与配比技术、粪污出售是阻碍因素,丰富了生猪养殖决策研究结论,弥补了现有从具体技术水平、具体养殖风险、污染治理压力微观层面研究之不足。

季柯辛[9](2017)在《中国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组织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提升生产率是保障我国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生猪品种是决定生猪生产率的首要因素。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的运行水平直接决定种猪性能及其利用效率,但我国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的运行水平较低。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从管理学角度讲,组织模式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促进建立既能保障体系各环节功能发挥,又能保证主体的经营利润,还适合于我国发展现状的组织模式,成为提升我国生猪良种繁育体系运行水平的一个关键问题。本研究以为优化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组织模式提供依据为研究目标,基于国家创新系统、战略联盟、协同论、交易成本和农户行为等理论,构建出逻辑框架,在查阅文献、走访专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厘清了中国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组织模式的概念、类型、特征分析标准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分析了4种核心组织模式的模式类型、运行方式、模式效应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提出优化中国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组织模式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复杂运行系统。根据环节不同,可确定育种环节产学研合作模式、生猪联合育种模式、育繁环节纵向协作模式和生猪良种扩散模式等4类为体系的核心组织模式;生猪育种环节的产学研模式是不同主体之间目标与利益互补长期协作的结果,促进发展不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是弥补我国生猪育种企业能力不足的有效途径;生猪联合育种是企业长期竞争与合作的结果,发展和优化不同的联合育种模式是提升育种效率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育繁环节纵向协作模式是产业链纵向主体之间协作逐渐紧密与利益逐步共享的结果,优化育繁环节纵向协作模式有助于保证和提升生猪良种质量,促进发展纵向战略联盟模式是一个可考虑的重要路径;生猪良种扩散模式是相关主体组织化水平与交易成本比较的结果,优化生猪良种扩散模式有助于提高商品场户的生猪良种采纳程度。为优化我国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组织模式,提升体系发展水平,应进一步鼓励发展多样化的生猪良种生产产学研合作模式;改进政府主导型联合育种,促进大企业联合育种模式形成;促进建立紧密的育繁环节纵向协作关系,优先发展纵向战略联盟模式;进一步完善生猪良种推广政策,发展"公司+农户"模式。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在于:尝试从经济管理的角度探讨中国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问题,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分析视角引入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中,梳理出我国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中的核心模式及其具体类型,从生猪良种创新、扩散和采纳3个环节的技术特征入手分析相关组织模式的运行方式和模式效应等问题,并利用一手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优化我国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组织模式的对策建议。结论和数据可为政府决策和相关问题研究提供依据。

陈希勇[10](2016)在《巴中市巴州区生猪养殖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思考》文中提出巴州区生猪养殖业发展中存在产业化进程滞后、市场化程度不高、利润分配不均、科技含量不高、财政投入不足、养殖户信心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完善生猪养殖产业化体系、市场化机制和保障制度,重视科技的作用和资金投入。

二、巴中地区生猪品种改良工作现状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巴中地区生猪品种改良工作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鞍山市生猪养殖户生产状况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3.2 国外文献综述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鞍山地区生猪生产现状
    2.1 鞍山市生猪生产总体情况
        2.2.1 鞍山市畜禽饲养情况
        2.2.2 鞍山市肉类产量情况
        2.2.3 鞍山市生猪产量情况
    2.2 鞍山市生猪生产发展的外部环境
        2.2.1 政策环境
        2.2.2 经济环境
        2.2.3 社会环境
        2.2.4 技术环境
        2.2.5 自然环境
    2.3 生猪生产发展的内部条件
        2.3.1 生猪饲养条件
        2.3.2 生猪管理条件
        2.3.3 生产技术条件
        2.3.4 产业发展条件
第三章 鞍山市生猪生产发展状况调查分析
    3.1 调查数据来源
    3.2 样本分析
        3.2.1 性别及年龄
        3.2.2 文化程度
    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3.3.1 生猪生产基本情况
        3.3.2 养殖场(户)生产经营情况
        3.3.3 扩大规模意愿及养殖过程中的问题
第四章 鞍山市生猪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4.1 养殖户因素
        4.1.1 养殖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
        4.1.2 养殖人员参与培训不积极,对培训内容不清晰
    4.2 养殖环境因素
        4.2.1 养殖场养殖模式不先进
        4.2.2 资金投入力度不大,投资不足
        4.2.3 规模化养殖程度较低
        4.2.4 疫病防疫困难,难度较大
    4.3 政府因素
        4.3.1 政府对于生猪生产的扶持工作不到位
        4.3.2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生猪生产发展缺乏保障
    4.4 合作组织因素
        4.4.1 养猪合作社组织能力不强,没有发挥带头作用
        4.4.2 其他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5.1 相关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养殖人员树立学习观念,全方位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5.2.2 发展方式转变,养殖场规模化
        5.2.3 政府多措并举,保障生猪产业平稳发展
        5.2.4 提高养猪合作社组织以及有效带动能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2)长白猪核心群的选育及杂交繁育体系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肉猪养殖概况及规模化养殖现状
        1.1.1 国外肉猪养殖概况
        1.1.2 国外肉猪养殖规模化发展现状及生产技术水平
        1.1.3 国内肉猪养殖概况
        1.1.4 国内肉猪养殖规模化发展现状及生产技术水平
        1.1.5 黑龙江肉猪养殖情况
    1.2 国内外种猪繁育体系工作发展概况
        1.2.1 良种猪繁育体系的概念
        1.2.2 国外种猪繁育体系
        1.2.3 国内种猪育种体系
    1.3 项目区概况
    1.4 巴彦县翔龙祖代猪场发展情况
    1.5 试验研究的实用价值与意义
第二章 种猪繁育体系构建
    2.1 种猪核心群的建立
    2.2 配备测定所需的仪器设备
    2.3 种猪育种目标的确定
    2.4 核心群选配方法
    2.5 继代猪的选育
    2.6 猪群的饲养管理
    2.7 性状测定方法
    2.8 数据应用与分析
        2.8.1 测定的结果与应用
        2.8.2 公猪选择指数
        2.8.3 母猪选择指数
第三章 核心群种猪性能测定
    3.1 核心群种猪体重体尺及生长性能指标遗传进展情况
        3.1.1 测试猪的选择
        3.1.2 待测猪群的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3.1.3 猪群的饲养管理
        3.1.4 数据测定方法
        3.1.5 测定结果与分析
        3.1.6 结论
    3.2 核心群繁殖性能指标遗传进展情况
        3.2.1 统计猪只的选择
        3.2.2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3.2.3 猪群管理
        3.2.4 统计数据的测定方法
        3.2.5 测定结果与分析
        3.2.6 结论
    3.3 胴体性状指标及肌肉品质指标遗传进展情况
        3.3.1 测定猪只的选择
        3.3.2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3.3.3 饲养管理
        3.3.4 胴体指标测定方法
        3.3.5 测定结果与分析
        3.3.6 结论
    3.4 核心群杂交组合性能
        3.4.1 试验猪选择
        3.4.2 猪群的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3.4.3 猪群管理
        3.4.4 测定指标及方法
        3.4.5 测定结果与分析
        3.4.6 结论
第四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个人情况
    教育背景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3)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畜牧业支持的理论基础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6 逻辑框架与技术路线
    1.7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分析
    2.1 畜牧业发展历程分析
    2.2 畜牧业总量与结构的变动分析
    2.3 畜牧业生产布局的演变
    2.4 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变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演变分析
    3.1 畜牧业支持政策概念界定
    3.2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3.3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现状及其特征
    3.4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演变规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测算与特征分析
    4.1 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衡量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4.2 基于OECD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分类及其政策含义
    4.3 代表性畜产品选择及数据来源
    4.4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支持水平及结构特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效应分析
    5.1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养殖户增收效应分析
    5.2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产值增长效应评价
    5.3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环境效应评价
    5.4 畜牧业支持政策对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效应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微观视角的畜牧业典型支持政策评价
    6.1 生猪养殖支持政策的发展与实施现状
    6.2 养殖户对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6.3 生猪养殖各项支持政策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养殖户调研问卷
作者简介
致谢

(4)美国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研究(1910-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美国生猪养殖发展背景及历史分期
    第一节 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背景
    第二节 1910-2010年间美国农业发展概况
    第三节 美国生猪养殖粪污治理阶段的大致分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1910-1958年间的美国生猪粪污治理
    第一节 1910-1958年间的美国生猪养殖方式
    第二节 牧养方式下的粪污治理观念及政策导向
    第三节 美国早期生猪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59-1971年间的美国生猪粪污治理
    第一节 集约化生猪养殖方式的动因及初期发展
    第二节 观念及法律制度的影响
    第三节 粪污治理的具体措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72-1998年间的美国生猪粪污治理
    第一节 集约化养猪快速发展
    第二节 社会环境及政策驱动
    第三节 环境正义追求下的生猪养殖粪污治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99-2010年代的生猪粪污治理(一)
    第一节 生猪养殖的发展状况
    第二节 粪污治理的困境与综合养分管理概念的提出
    第三节 综合养分管理计划与4R养分管理制度
    第四节 综合养分管理的变革措施与管理成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99-2010年代的生猪粪污治理(二)
    第一节 环境优先技术的产生及基本规范
    第二节 环境优先技术的升级换代
    第三节 环境优先技术中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第四节 环境优先技术的应用推广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粪污治理百年变迁动因分析
    第一节 资源禀赋与治理范式
    第二节 社会环境与政策导向
    第三节 技术进步与金融创新驱动
    第四节 市场环境与经济动因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经验及教训
    第一节 政策制度层面经验总结
    第二节 资源化利用层面经验总结
    第三节 各国/地区生猪养殖粪污治理方式比较
    第四节 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的失败教训
第九章 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价值取向与道德风险的防范
    第二节 粪污治理方式与环境正义的实现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5)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支撑理论
        1.3.1 生态贫困理论
        1.3.2 人口迁移理论
        1.3.3 社会适应理论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易地扶贫搬迁的历史进程及巴中市典型性分析
    2.1 易地扶贫搬迁发展历程及现状
        2.1.1 易地扶贫搬迁起因与历程
        2.1.2 易地扶贫搬迁发展现状及成效
    2.2 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主要困惑及现实困境
        2.2.1 易地扶贫搬迁贫困面大
        2.2.2 部分贫困群众搬迁意愿不强烈
        2.2.3 易地扶贫搬迁民众社会适应能力差
    2.3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的典型性
        2.3.1 巴中市贫困的典型性
        2.3.2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环境的典型性
        2.3.3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做法得到上级政府认可推广
第三章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案例描述
    3.1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背景
        3.1.1 经济社会发展背景
        3.1.2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背景
    3.2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措施
        3.2.1 选择的主要模式
        3.2.2 实施的主要政策
    3.3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取得的成效
        3.3.1 有效解决部分搬迁移民的生产生活面貌
        3.3.2 有力推动了巴中市扶贫开发工作
        3.3.3 巴中易地扶贫搬迁案例入选《脱贫攻坚·新发展理念案例选》
    3.4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关键因素分析
        3.5.1 科学决策
        3.5.2 政策执行
        3.5.3 产业支撑
第四章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决策要素分析
    4.1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公共决策重要性分析
    4.2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公共决策主要做法
        4.2.1 明确责任主体
        4.2.2 前期规划调研
        4.2.3 决策过程合法公正
    4.3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公共决策可取之处
        4.3.1 充分的前期调研和论证
        4.3.2 以人为本的决策依据
第五章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因素分析
    5.1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重要性分析
    5.2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5.2.1 政策执行压力分析
        5.2.2 政策执行偏差分析
        5.2.3 政策执行结果分析
    5.3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可取之处
        5.3.1 政策制定结合客观实际
        5.3.2 政策制定要保障可持续性实施
        5.3.3 政策制定要兼顾移民社会适应
第六章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支撑因素分析
    6.1 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支撑重要性分析
    6.2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发展分析
        6.2.1 产业发展客观环境分析
        6.2.2 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6.2.3 产业发展带动成效分析
    6.3 巴中市产业发展助推易地扶贫搬迁可取之处
        6.3.1 因地制宜做好扶贫产业选择
        6.3.2 积极培育龙头产业支持特色产业发展
        6.3.3 发挥旅游产业带动作用
第七章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案例研究的启示
    7.1 易地扶贫搬迁前期要完善科学决策过程
    7.2 为易地扶贫搬迁制定客观且可持续的发展政策
    7.3 通过产业发展助推搬迁移民安居乐业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到巴中市走访调研部分问题提纲及问答

(6)生猪不同养殖模式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分析 ——以颍上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统计分析法
        1.3.4 案例分析法
    1.4 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1.4.1 数据来源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成本收益理论
        2.1.3 生产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关于生猪养殖规模方面的研究
        2.2.2 关于生猪养殖模式方面的研究
        2.2.3 关于生猪养殖成本收益方面的研究
        2.2.4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生猪产业发展与主要模式
    3.1 中国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3.1.1 生猪产业发展趋向成熟
        3.1.2 生猪养殖规模不断调整
        3.1.3 生猪养殖模式更加多样
    3.2 颍上县生猪产业发展
        3.2.1 生猪产业发展基础
        3.2.2 生猪养殖发展现状
    3.3 生猪养殖的主要模式
        3.3.1 传统养殖
        3.3.2 猪沼养殖
        3.3.3 发酵床养殖养殖
第四章 样本点概述与养殖户基本情况分析
    4.1 调研地点与选点依据
    4.2 样本养殖户基本情况分析
    4.3 样本养殖户生猪养殖基本情况分析
第五章 生猪不同养殖模式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分析
    5.1 生猪不同养殖模式的生态效益分析
        5.1.1 不同养殖模式的生态效益评价指标
        5.1.2 不同养殖模式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5.1.3 颍上县生猪不同养殖模式的生态效益分析
    5.2 生猪不同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5.2.1 不同养殖模式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5.2.2 不同养殖模式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5.2.3 颍上县生猪不同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5.4 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完善组织领导,加强政策扶持
        6.2.2 加快规模调整,稳定生猪市场
        6.2.3 强化技术支撑,探索发展路径
        6.2.4 进行模式推广,发挥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中国生猪标准化养殖发展:产业集聚、组织发展与政策扶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的效应研究
        二、农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测度与农业产业发展
        三、生猪养殖户行为与标准化养殖
        四、产业化组织发展与生猪标准化养殖
        五、政策扶持与生猪标准化养殖
        六、简短评述与研究启示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
    第六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生猪标准化养殖
        二、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
        三、产业化组织
        四、扶持政策
        五、生猪养殖户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农业区位论
        二、产业集聚理论
        三、农户理论
        四、不完全契约理论
        五、政策扶持理论
第三章 中国生猪养殖业区域布局与生猪标准化养殖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生猪养殖业现状
        一、养殖总量显着提高、生产性能不强
        二、生猪规模化养殖水平依然不高
        三、生猪养殖业产业化组织初步发展
    第二节 中国生猪养殖业区域布局分析
        一、中国各省份生猪养殖业布局情况
        二、分区域生猪养殖业布局情况
        三、调研省份生猪养殖业基本情况
    第三节 中国生猪标准化养殖现状:宏观层面分析
        一、生猪养殖效率低下
        二、生猪养殖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三、生猪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严峻
        四、生猪标准化养殖的相关制度建设
    第四节 中国生猪标准化养殖现状:微观调查分析
        一、养殖户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二、养殖户的生猪标准化养殖情况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业集聚的生猪标准化养殖发展效应研究
    第一节 中国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现状与形成因素
        一、中国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现状分析
        二、中国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产业集聚的生猪标准化养殖增长效应研究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三、增长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基本模型
        四、增长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空间溢出效应
        五、增长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区域差异
        六、稳健性检验
    第三节 产业集聚的生猪标准化养殖环境效应研究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三、环境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基本模型
        四、环境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空间溢出效应
        五、环境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区域差异
        六、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产业集聚生猪标准化养殖发展效应的提升:一个拓展性的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组织发展、政策扶持的生猪标准化养殖发展效应研究
    第一节 组织发展、政策扶持提升生猪标准化养殖的理论分析
        一、中国生猪养殖户发展标准化养殖面临的困境
        二、产业化组织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的作用分析
        三、政策扶持提升生猪标准化养殖的作用分析
    第二节 组织发展、政策扶持对养殖户标准化养殖程度的影响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三、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第三节 组织发展、政策扶持对生猪标准化养殖效益的影响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三、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产业化组织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的契约安排研究
    第一节 契约安排对养殖户标准化养殖采纳程度的影响
        一、产业化组织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的契约安排形式
        二、受访养殖户的契约安排情况
        三、研究假设
        四、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五、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第二节 生猪标准化养殖生产决策权安排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三、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第三节 生猪标准化养殖定价制度安排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三、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第四节 生猪养殖户的履约行为研究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三、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策扶持生猪标准化养殖的机理与选择
    第一节 政策扶持生猪标准化养殖发展的经济机理
        一、政策扶持生猪标准化养殖发展的两阶段模型
        二、模仿阶段生猪养殖户采纳标准化养殖的演化博弈分析
    第二节 养殖户参与生猪标准化养殖的扶持政策选择
        一、生猪标准化养殖扶持政策的分类
        二、生猪标准化养殖扶持政策的比较
        三、中国生猪养殖业扶持政策实践
        四、受访养殖户的扶持政策选择
        五、扶持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促进生猪养殖业向优势区域集聚
        二、提升产业集聚的生猪标准化养殖增长效应
        三、促进产业集聚的生猪标准化养殖环境效应的提高
        四、强化产业集聚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的空间溢出效应
        五、优化产业化组织与养殖户的契约关系
        六、优化政府的生猪标准化养殖扶持政策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8)环境规制背景下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研究 ——基于四川6县(区)709个生猪养殖户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生猪适度养殖规模测度研究
        1.2.2 生猪养殖规模影响因素研究
        1.2.3 生猪规模养殖决策相关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6 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与研究前提假设
        2.1.1 概念界定
        2.1.2 研究前提假设
    2.2 理论基础
        2.2.1 有限理性理论
        2.2.2 规制经济学理论
        2.2.3 规模经济理论
        2.2.4 环境经济学理论
        2.2.5 行为决策理论
    2.3 理论分析框架
        2.3.1 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2.3.2 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理论分析
        2.3.3 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理论分析
        2.3.4 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四川与样本区生猪养殖规模现状分析
    3.1 四川生猪养殖现状分析
    3.2 四川生猪养殖成本收益分析
    3.3 四川生猪养殖模式探析
    3.4 样本区养殖户养殖现状分析
        3.4.1 样本区范围与调查设计
        3.4.2 养殖规模与养殖决策现状分析
        3.4.3 生猪规模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3.4.4 养殖户养殖风险现状分析
        3.4.5 养殖户养殖技术现状分析
        3.4.6 养殖户污染治理现状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猪养殖户适度养殖规模测度与评判
    4.1 养殖利润与污染治理成本视角下测算
        4.1.1 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研判
        4.1.2 养殖利润与污染治理成本视角下适度规模测算
    4.2 土地消纳粪尿能力视角下测算
        4.2.1 适度养殖规模测算
        4.2.2 适度养殖规模综合评判
    4.3 生猪适度养殖规模测算结果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5.1 模型选取
    5.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5.2.1 数据来源
        5.2.2 变量选取
    5.3 结果及分析
        5.3.1 未考虑环境规制因素分析
        5.3.2 考虑环境规制及相关因素分析
        5.3.3 环境规制背景下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项综合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猪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案例分析
    6.1 案例选择说明
        6.1.1 案例选择范围
        6.1.2 案例选择过程
        6.1.3 案例访谈及分布
    6.2 不同类型养殖户养殖决策个案分析
        6.2.1 养殖风险规避型养殖户个案分析
        6.2.2 污染治理压力型养殖户个案分析
        6.2.3 养殖技术水平提高型养殖户个案分析
    6.3 不同类型养殖户养殖决策个案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或对策启示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问卷
附录2:案例访谈提纲
作者简历
    一、个人基本情况
    二、教育及工作经历
    三、获奖情况
    四、参加或主持项目及学术会议
    五、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中国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组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案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逻辑框架
    2.1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2.2 协同学理论
    2.3 战略联盟理论
    2.4 交易成本理论
    2.5 农户行为理论
    2.6 本研究的逻辑框架
第三章 中国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组织模式的理论分析
    3.1 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的概念
    3.2 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的运行机理
    3.3 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组织模式的概念、类型和特征分析标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主要问题
    4.1 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的发展历程
    4.2 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的运行现状
    4.3 中国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猪育种环节产学研合作模式分析
    5.1 生猪良种生产活动的技术特征
    5.2 生猪育种环节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类型
    5.3 生猪育种环节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效应
    5.4 种猪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猪联合育种模式分析
    6.1 生猪联合育种的概念和技术路径
    6.2 生猪联合育种模式的类型
    6.3 生猪联合育种模式的效应
    6.4 政府主导型生猪联合育种的演进机制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生猪良种育繁环节纵向协作模式分析
    7.1 生猪良种质量形成过程和技术特征
    7.2 生猪良种育繁环节纵向协作模式对比分析
    7.3 优化生猪良种育繁环节纵向协作模式的路径探讨
    7.4 纵向战略联盟模式中的利益分配
    7.5 纵向战略联盟模式中的合作伙伴选择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生猪良种扩散模式分析
    8.1 生猪良种使用的技术特征
    8.2 我国商品场户采纳生猪良种的障碍
    8.3 一个基于交易成本的分析框架
    8.4 生猪良种扩散模式对比分析
    8.5 生猪良种扩散模式效应的实证检验
    8.6 商品场户参与生产合同模式的意愿分析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协调度的计算过程
    附录2: 政府主导型生猪联合育种演化博弈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附录3: 商品场户用种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4: 种猪企业调查问卷
    附录5: 相关部门访谈提纲
致谢
作者简介

(10)巴中市巴州区生猪养殖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巴州区生猪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1.1 产业化进程滞后
    1.2 市场化程度不高
    1.3 利润分配不均
    1.4 科技含量不高
    1.5 财政投入依旧不足
    1.6 养殖户信心不足
2 巴州区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1 完善产业化体系
    2.2 完善市场机制
    2.3 重视科技在生猪养殖中的作用
    2.4 资金投入多元化
    2.5 完善保障制度

四、巴中地区生猪品种改良工作现状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鞍山市生猪养殖户生产状况调查分析[D]. 孙振宇.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2]长白猪核心群的选育及杂交繁育体系建立[D]. 姚美玲.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10)
  • [3]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D]. 刘利.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4]美国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研究(1910-2010)[D]. 周杰灵.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5]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案例研究[D]. 陈立.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6]生猪不同养殖模式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分析 ——以颍上县为例[D]. 张培培.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中国生猪标准化养殖发展:产业集聚、组织发展与政策扶持[D]. 钟搏. 浙江工商大学, 2018(05)
  • [8]环境规制背景下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研究 ——基于四川6县(区)709个生猪养殖户的实证[D]. 田文勇.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3)
  • [9]中国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组织模式研究[D]. 季柯辛.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10]巴中市巴州区生猪养殖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 陈希勇.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09)

标签:;  ;  ;  ;  ;  

巴中地区猪种改良现状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