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四点”“五个关系”

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四点”“五个关系”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四点效应”及“五个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雷鸣[1](2018)在《高铁效应下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以吉林通化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速铁路将对通化的城市空间发展产生巨大而长期的影响。近3年来,作为通化市规划局负责规划技术工作的工程师,笔者深度参与吉林向南开放、沈佳客运专线通化段线路和高铁站选址的相关工作,深感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决策的情况下,城市空间基础研究的重要。论文结合工作实际,从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分析出发,对城市空间发展及空间发展战略开展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引进战略规划分析方法,探求通化城市空间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规划对策。论文共分三个部分:理论研究、问题综述和规划策略。第一部分——理论研究。对高铁及高铁效应进行介绍和分析,针对通化这种城市类型,对城市空间发展规律进行梳理,奠定论文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问题综述。通过对通化发展现状的梳理,提出基于战略规划SWOT分析的发展战略构想,铺垫高铁效应和通化城市空间发展耦合研究的基础;结合高铁效应和空间发展相关理论,提出“高铁+通化”的12个核心空间问题。第三部分——规划策略。通过对沈佳、四白高铁沿线城市发展概况的分析,和对高铁布局下东北城镇空间格局演化的分析,提出通化在东北、高铁沿线、市域城镇体系和通化都市区四个层面的区域空间发展战略;对通化城市空间发展历程和空间演替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对策;通过对高铁站选址相关理论的论述,引进选址决策目标客户体系,对高铁站备选方案做全面比较和综合分析,在高铁+通化最核心的问题上做出科学、实际和客观的结论,通过对高铁车站枢纽地区功能结构的分析,提出通化高铁综合客运枢纽地区的规划定位和规划指引。最后,论文对“高铁+通化”的12个核心问题进行简要梳理,并对通化未来城市发展提出实施建议。

张慧[2](2017)在《基于生态视角的中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粮食安全一直是我国政府和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不同阶段,粮食安全所蕴含的内容和特质是不一样的。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不断趋紧,如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保障粮食的可持续安全,成为了我国政府的重要政策着力点。在此背景下,全面厘清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理论内涵、合理评价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现实状况、科学分析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影响因素和国际经验,对于提出合理的粮食安全政策、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通过对已有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本文分别从投入、生产、供应、获取和利用5个环节阐释了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理论内涵,并基于可持续利用的时间极限视角构建了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模型,从投入供应、粮食耗损、粮食需求三个方面模拟推演了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理论机制。粮食可持续安全是指一国(或地区)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拥有获得充足、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生活膳食所需及食物喜好所需的物质和经济条件,且这种物质和经济条件是具备跨代际持续性的。在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则更加强调在粮食的投入、生产、供应、获取和利用的各个环节应当与生态环境保持协同状态,即粮食安全是不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在投入环节,生态视角的粮食可持续安全体现在了耕地资源、水资源、劳动力、技术和制度安排的投入和供给五个方面;在生产环节,生态视角的粮食可持续安全主要面临来自生产污染和能源消耗两个方面的冲击:在供应环节,生态视角的粮食可持续安全应考虑供应相对均衡、国外粮食依赖、供应社会约束和供应自然约束四个方面;在获取环节,生态视角的粮食可持续安全主要体现在粮食的空间调度能力、相对购买能力、经济获利能力以及小农经济体制下粮食获取能力四个方面;在利用环节,生态视角的粮食可持续安全要求注重粮食加工利用环节的生态可持续,避免粮食污染,降低粮食耗损率。其次,在构建生态视角下中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的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熵值法对生态视角下我国的粮食可持续安全进行评价,并就其现状、走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同时,以342个地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本文利用耕地压力指数、GDI指数、空间自相关、平均增长指数等方法分析了 2001-2013年我国的耕地压力空间分异格局,以考察生态视角下我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的耕地资源约束。就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宏观状况而言,1997-2014年我国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状况在不断优化且呈现出了显着的阶段性,目前正处于较高的水平,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耕地趋紧、粮食价格上涨、粮食加工企业利润收窄、食品安全问题凸显等。就基于耕地压力视角的粮食安全地区状况考察而言,2001年以来中国耕地压力状况逐渐减轻,但空间分异程度扩大、空间集聚趋势增强;中国耕地压力格局总体稳定、局部变化,南北分化趋势显着;耕地质量是决定中国耕地压力的基础性因素。基于上述评价分析,本文进一步从投入、生产、供应、获取和利用5个环节遴选出了影响生态视角下我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的主要因素,并就其影响路径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在进行ADF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分别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和脉冲效应函数方法对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且具体分析了其影响路径的结构效应、分位数层次效应。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对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影响是“U”型的,生态环境治理、农业劳动力流失、技术进步对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影响是正向的,城乡收入差距对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影响是负向的。而且这些因素的影响路径呈现出了结构效应、分位数层次效应,结构效应表现为在粮食安全的投入、生产、供应、获取和利用环节,各主要因素的影响效应是各有差异的;分位数层次效应表现为随着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程度的提升,各主要因素的影响效应是各有差异的。然后,本文对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国际先进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美、日、德、韩等国在粮食的投入、生产、供应、获取与利用环节为本文提供了经验借鉴,美国重视生产要素的生态保护、生态补贴和粮食储备、价格支持与食品补贴;日本重视要素生态保护和资源国际利用、集约生产和粮食储备、食品安全;德国重视农业机械化和规模经营、农业生产补贴和生态技术利用;韩国重视土地流转和外向政策、生态化生产和创新补贴政策、保障粮食自给。最后,本文提出了我国推进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政策建议。在投入环节,注重生态可持续视角下的耕地资源保护、生态可持续视角下的水资源保护、农村劳动力的可持续性配置、生态可持续视角下的技术进步。在生产环节,优化农业发展方式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科学布局城乡功能区形成节能减排新格局,运用政策调控手段积极发展低碳农业。在供应环节,应基于生态可持续角度优化粮食进出口战略、规范绿色粮食补贴策略、推进自然灾害防控机制、设计粮食均衡调控制度。在获取环节,提升粮食市场主体经济获利能力推进粮食获取可持续,维持粮食市场价格稳定推进粮食获取可持续,提高农村地区居民收入水平推进粮食获取可持续。在利用环节,建立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加强粮食市场监督管理。

薛小龙[3](2006)在《建设供应链协调及其支撑平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激烈的竞争,全球企业都在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企业战略开始由竞争转入竞争合作,以合作为主的发展阶段。供应链管理适应跨企业合作的需要,已经成为一种强调跨企业合作的、先进的、集成化企业管理创新模式。本文以建设供应链建立之后建设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协调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运作管理、博弈论、智能代理Agent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结合建筑业的行业特色和实际需求,在建设供应链协调问题、建设供应链协调的形成机理、信息共享对建设供应链协调运作的影响、建设供应链协同决策机制、建设供应链协调支撑平台五个方面开展了建设供应链协调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从跨企业管理的角度给出了建设供应链和建设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对建设供应链的结构特点和属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建设供应链管理产生的过程,对采购管理、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方法与建设供应链管理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论述,从关系管理的角度构建了集成化建设供应链管理框架;给出了建设供应链协调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分析了建设供应链中存在的协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论述了在建设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由非对称信息、分散决策、不确定性、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等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结果。(2)运用交易成本经济学和企业能力理论,从减少交易成本和提高企业能力两个方面阐述建设供应链协调(合作)形成的内在动力,论述了供应链(管理)是建设管理应当选择的最佳规制结构;分析了建设供应链运作中的“囚徒困境”,用声誉模型(KMRW)和演化博弈理论中的模仿着动态(Replicator Dynamic)模型分析了建设供应链各参与方的合作与竞争行为,分析得出建设供应链各方采用合作战略是保证建设供应链系统向合作方向演化及其稳定性的基础;给出了建设供应链合作战略制定与实施的主要内容和要求。(3)分析了建设供应链中存在的“牛鞭效应”,对(s,S)库存管理策略和周期性检查库存管理策略(PR)条件下建设供应链牛鞭效应进行了量化比较分析,得出PR库存管理策略比(s,S)库存管理策略下牛鞭效应的表现更强

贺利军[4](2005)在《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经济总量的迅猛增长促进了就业联动因素的快速发展,尤其表现为政府经济政策、科学技术政策、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失业保险政策等因素在促进就业中的效应获得了极大提高。但事实表明,这些政策的就业效应依然与就业经济学理论中的应然效应存在巨大差距,就业的巨大压力依然是困扰当今各国政府的重大难题。在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面,如何借鉴国外促进就业的政策思路,并结合我国国情来制定科学高效的促进就业政策,以缓解我国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是本论文的初衷。文章首先以我国就业状况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研究平台,导出所要研究的就业问题,并对就业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从而构筑了研究政府促进就业政策的现实依据。其次,文章重点分析了凯恩斯非均衡分析理论、货币学派的就业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以及新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等,并对我国的就业理论研究作了一定的理论思考,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适应我国国情的劳动力市场调控理论、现行就业政策失灵理论、人力资本优势转化理论、就业法案与失业政策保障理论。同时,文章还从税收货币、培训教育、社会保障、灵活就业等四个维度阐述并总结了国外的成功经验,并将其纳入理论研究的范畴。文章继而深入探讨了政府促进就业的经济政策、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技术发展政策及失业保险政策等政策的就业效应。最后,本论文在综合国外促进就业的成功策略和我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以就业理论和促进就业的政策效应为分析基点,从经济政策、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发展、金融贷款、失业保险等多个政策角度,对我国政府未来促进就业的政策作了理性的分析与预测。

李杰[5](2002)在《投资结构论》文中认为经济发展实际上就是产业结构不断变换升级的动态发展过程,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最主要制约因素就是投资结构。目前,产业结构调整虽是我国应用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经济学界很少将产业结构的研究与投资结构联系起来,因而难以加速我国产业结构的变换率,也无法提高投资收益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或不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本文在借鉴中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投资结构的内涵,重构了投资结构体系。全文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因素分析与系统分析相结合、静态考察与动态考察相结合、质态分析与量态分析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并通过历史到现实的纵向研究角度以及中外对比的横向研究角度,对投资——生产力结构、投资——国民经济结构、投资主体结构、投资资本结构、投资产业结构、投资空间结构等进行了多层次、多侧面、多方位的系统研究,分析了中国投资结构存在的现实偏差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调整增量投资结构和存量资产结构的对策导向。 本文根据发达国家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现实,提出从宏观上分析投资资本结构的论点,这一分析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代正确运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策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对投资结构效益的研究不仅局限于经济效益,而是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微观效率与宏观效率结合起来予以综合分析,以确保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周德祥[6](2000)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四点效应”及“五个关系”》文中研究说明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四点效应”及“五个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四点效应”及“五个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高铁效应下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以吉林通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0.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0.4 研究方法和框架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第1章 高速铁路和高铁效应综述
        1.1 高速铁路的特点和优势
        1.2 高铁效应分析
        1.3 高铁效应的发生机制
    第2章 城市空间发展理论综述
        2.1 城市空间
        2.2 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
        2.3 区域空间发展理论概述
        2.4 城市空间发展原理综述
        2.5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综述
第二部分 问题综述
    第3章 通化发展现状概述
        3.1 区位概述
        3.2 经济发展
        3.3 城镇体系
        3.4 现状铁路
        3.5 综合交通
    第4章 基于SWOT分析的发展战略构想
        4.1 发展基础梳理
        4.2 SWOT列举和分析
        4.3 基于SWOT分析的策略组合
        4.4 三个发展诉求
        4.5 判断和定位
        4.6 高铁效应下城市空间战略的核心问题
第三部分 规划策略
    第5章 高铁效应下通化区域空间发展战略
        5.1 沈佳、四白高铁沿线城镇现状概述
        5.2 通化在东北城镇体系中位置的调整
        5.3 高铁沿线城镇空间结构整合
        5.4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调整
    第6章 高铁效应下通化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6.1 城市空间发展历程和演替特征
        6.2 空间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
        6.3 空间战略对策
        6.4 中心城区产业空间布局指引
        6.5 旅游产业空间发展指引
        6.6 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的优化
    第7章 通化高铁站选址研究和枢纽地区规划指引
        7.1 高铁站选址的一般论述
        7.2 高铁客运枢纽选址的原则和决策理论
        7.3 选址决策目标客户体系
        7.4 高铁站备选方案介绍
        7.5 选址方案综合评价
        7.6 高铁枢纽地区规划指引
        7.7 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后记

(2)基于生态视角的中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粮食安全基本要义的相关研究
        1.2.2 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相关研究
        1.2.3 生态经济与粮食安全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的思路与结构
    1.4 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第2章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理论基础
    2.1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内涵界定
        2.1.1 粮食安全的基本定义
        2.1.2 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理论内涵
        2.1.3 基于生态视角的粮食可持续安全界定
    2.2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理论内涵
        2.2.1 投入环节粮食安全的生态可持续
        2.2.2 生产环节粮食安全的生态可持续
        2.2.3 供应环节粮食安全的生态可持续
        2.2.4 获取环节粮食安全的生态可持续
        2.2.5 利用环节粮食安全的生态可持续
    2.3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理论模型
        2.3.1 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生态特性
        2.3.2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理论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视角下中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的评价和现状分析
    3.1 生态视角下中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的评价设计
        3.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2 生态视角下中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现状与走势
        3.2.1 生态视角下中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现状分析
        3.2.2 生态视角下中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的走势分析
        3.2.3 生态视角下中国粮食可持续安全存在的问题
    3.3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耕地资源约束
        3.3.1 耕地资源约束与粮食可持续安全
        3.3.2 耕地压力的评价设计
        3.3.3 耕地压力的空间分异状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视角下中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4.1.1 城镇化发展的影响路径分析
        4.1.2 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路径分析
        4.1.3 生态环境治理的影响路径分析
        4.1.4 生产要素流动的影响路径分析
        4.1.5 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路径分析
        4.1.6 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路径分析
    4.2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和数据检验
        4.2.1 指标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4.2.2 ADF平稳性检验
        4.2.3 Johansen协整检验
        4.2.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4.3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3.1 计量模型设计
        4.3.2 基于分位数回归和脉冲效应函数的实证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国际经验借鉴
    5.1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美国经验阐释
        5.1.1 投入环节:生产要素的生态保护
        5.1.2 生产和供应环节:生态补贴和粮食储备
        5.1.3 获取和利用环节:价格支持与食品安全
    5.2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日本经验阐释
        5.2.1 投入环节:要素生态保护和资源国际利用
        5.2.2 生产和供应环节:集约生产和粮食储备
        5.2.3 获取和利用环节:食品安全
    5.3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德国经验阐释
        5.3.1 投入环节:农业机械化和规模经营
        5.3.2 生产和供应环节:农业生产补贴和生态技术利用
    5.4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韩国经验阐释
        5.4.1 投入环节:土地流转和外向政策
        5.4.2 生产和供应环节:生态化生产和创新补贴政策
        5.4.3 获取和利用环节:保障粮食自给
    5.5 国际经验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路启示
第6章 生态视角下粮食可持续安全的政策建议
    6.1 投入环节粮食生态可持续的政策建议
        6.1.1 生态可持续视角下的耕地资源保护
        6.1.2 生态可持续视角下的水资源保护
        6.1.3 农村劳动力的可持续性配置
        6.1.4 生态可持续视角下的技术进步
    6.2 生产环节粮食生态可持续的政策建议
        6.2.1 优化农业发展方式,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
        6.2.2 科学布局城乡功能区,形成节能减排新格局
        6.2.3 运用政策调控手段,积极发展低碳农业
    6.3 供应环节粮食生态可持续的政策建议
        6.3.1 基于生态可持续角度的粮食进出口战略
        6.3.2 基于生态可持续角度的绿色粮食补贴策略
        6.3.3 基于生态可持续角度的自然灾害防控机制
        6.3.4 基于生态可持续角度的粮食均衡调控制度
    6.4 获取环节粮食生态可持续的政策建议
        6.4.1 提升粮食市场主体经济获利能力
        6.4.2 维持粮食市场价格稳定
        6.4.3 提高农村地区居民收入水平
    6.5 利用环节粮食生态可持续的政策建议
        6.5.1 建立食品安全保障机制
        6.5.2 加强粮食市场监督管理
研究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相关成果

(3)建设供应链协调及其支撑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课题来源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课题来源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1.3.1 国外供应链协调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供应链协调的研究现状
        1.3.3 国外建设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
        1.3.4 国内建设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
        1.3.5 文献评述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主要研究内容及其逻辑框架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建设供应链协调及其问题分析
    2.1 建设供应链概念与特点分析
        2.1.1 建设供应链概念
        2.1.2 建设供应链结构特点与属性分析
    2.2 建设供应链管理
        2.2.1 建设供应链管理概念的界定
        2.2.2 建设供应链管理的产生
        2.2.3 传统的建筑管理方法与建设供应链管理方法的比较
        2.2.4 集成化建设供应链管理框架
    2.3 建设供应链协调的概念与分类
        2.3.1 协调的概念
        2.3.2 建设供应链协调概念的界定
        2.3.3 建设供应链协调分类
    2.4 建设供应链协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4.1 建设供应链协调问题分析
        2.4.2 建设供应链协调问题产生的原因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设供应链协调的形成机理
    3.1 建设供应链协调的内在动力
        3.1.1 减少交易成本的必然选择
        3.1.2 企业自身能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3.2 建设供应链合作的博弈分析
        3.2.1 建设供应链中的“囚徒困境”
        3.2.2 不完全信息下的建设供应链重复博弈
        3.2.3 建设供应链合作的演化博弈分析
    3.3 建设供应链协调的战略与机制要求
        3.3.1 建设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
        3.3.2 合作战略协议的签订
        3.3.3 合作战略的实施与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息共享在建设供应链协调中的价值
    4.1 信息与信息价值
        4.1.1 信息的基本概念
        4.1.2 信息的价值
    4.2 建设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
        4.2.1 牛鞭效应
        4.2.2 建设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4.2.3 不同库存管理策略下建设供应链牛鞭效应量化对比分析
        4.2.4 牛鞭效应的解决途径
    4.3 建设供应链信息共享意义与模式
        4.3.1 建设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意义
        4.3.2 建设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
    4.4 建设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模型
        4.4.1 信息共享价值的一般模型
        4.4.2 建设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模型假设
        4.4.3 信息共享对总承包商订购决策的影响
        4.4.4 信息共享对总承包商服务水平和库存成本的影响
        4.4.5 不同库存管理策略下信息共享价值的比较分析
        4.4.6 信息共享价值算例模拟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建设供应链协同决策机制
    5.1 供应链决策模式
        5.1.1 集中决策模式
        5.1.2 分散决策模式
    5.2 建设供应链的二层递阶决策机制
        5.2.1 建设供应链的多层递阶结构特点分析
        5.2.2 建设供应链二层递阶协同决策模型
        5.2.3 建设供应链二层递阶协同决策模型算法的选择
    5.3 建设供应链协同施工进度规划决策案例分析
        5.3.1 案例背景
        5.3.2 协同施工规划二层递阶决策模型的建立
        5.3.3 协同施工规划决策模型的求解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多Agent的建设供应链协调支撑平台
    6.1 基于多AGENT的建设供应链协调支撑平台总体框架
        6.1.1 Agent和多Agent系统
        6.1.2 基于多Agent的群决策支持系统总体结构模型
        6.1.3 基于多Agent的建设供应链协调支撑平台框架的构建
    6.2 建设供应链多属性谈判机制
        6.2.1 建设供应链多属性谈判模型
        6.2.2 建设供应链多属性谈判过程
        6.2.3 建设供应链多属性谈判协议
    6.3 折衷偏好信息下的建设供应链谈判相对熵群决策方法
        6.3.1 相对熵群决策方法的构思
        6.3.2 折衷群偏好序关系的确定
        6.3.3 折衷群偏好序关系向效用值的转化
        6.3.4 建设供应链谈判方偏好的相对熵集结优化模型
    6.4 建设供应链协调支撑平台原型开发
        6.4.1 ZEUS多Agent开发平台简介
        6.4.2 MABCSCC角色模型
        6.4.3 应用设计
        6.4.4 原型系统运行与模拟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本文涉及的博弈论有关概念
附录2
    2.1 模拟退火算法
    2.2 离散搜索算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致谢
个人简历

(4)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政府促进就业的现实依据
    1.1 我国就业状况的历史、现状及趋势
        1.1.1 我国就业状况的历史及现状
        1.1.2 我国未来就业形势预测
    1.2 我国就业问题的提出
        1.2.1 就业和失业人口均呈上升趋势
        1.2.2 就业弹性迅速降低
        1.2.3 结构性失业突出
        1.2.4 就业总量矛盾突出
        1.2.5 就业权利保障虚弱无力
        1.2.6 实际失业率高于统计失业率
    1.3 我国政府完善促进就业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3.1 政府完善促进就业政策的必要性
        1.3.2 政府完善促进就业政策的可行性
2 政府促进就业的理论分析
    2.1 促进就业的理论基础
        2.1.1 凯恩斯的非均衡分析理论
        2.1.2 货币学派的就业理论
        2.1.3 新制度学派的就业理论
        2.1.4 新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2.2 我国就业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2.2.1 劳动力市场调控理论
        2.2.2 现行就业政策失灵理论
        2.2.3 人力资本优势转化理论
        2.2.4 就业法案和失业政策保障理论
    2.3 国外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经验
        2.3.1 税收政策与促进就业
        2.3.2 教育培训政策与促进就业
        2.3.3 社会保障与促进就业
        2.3.4 灵活就业政策与促进就业
3 政府促进就业政策的效应分析
    3.1 政府经济政策的就业效应
        3.1.1 奥肯定律关于经济就业效应的分析
        3.1.2 我国经济增长政策中的就业实证效应
        3.1.3 政府投资结构的就业效应
    3.2 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就业效应
        3.2.1 人力资源开发有效提高劳动者就业素质
        3.2.2 人力资源开发有效调整产业转移
        3.2.3 人力资源开发有效提高国际比较优势
    3.3 技术政策的就业效应
        3.3.1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双重影响
        3.3.2 技术进步的产业关联度对就业的影响
    3.4 失业保险政策的就业效应
        3.4.1 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3.4.2 有利于创造国有企业改革的外部条件
        3.4.3 促进再就业和经济发展
        3.4.4 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
4 我国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预测
    4.1 促进就业的经济政策
        4.1.1 经济结构调整政策
        4.1.2 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
        4.1.3 促进就业的金融政策
        4.1.4 促进就业的贷款政策
    4.2 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就业
        4.2.1 加大职业培训与教育力度
        4.2.2 科学确立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重点
        4.2.3 切实贯彻“创业能力开发优先”发展策略
    4.3 促进就业的技术政策
        4.3.1 促进就业的技术发展原则
        4.3.2 促进就业的技术发展路径
    4.4 促进就业的灵活就业政策
        4.4.1 就业结构的调整政策
        4.4.2 灵活就业政策
    4.5 促进就业的失业保险政策
        4.5.1 失业保险涵义的再界定
        4.5.2 我国失业保险政策的趋势预测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5)投资结构论(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投资结构体系
    第一节 投资的概念及我国投资理论的演变
    第二节 投资结构理论溯源
    第三节 投资结构的经济内涵及体系
第二章 投资结构经济效应
    第一节 投资效应学说
    第二节 投资结构经济效应理论
    第三节 世界投资结构经济效应分析
第三章 投资——生产力结构
    第一节 生产力经济学说的发展轨迹
    第二节 生产力要素组合论
    第三节 投资——生产力结构政策
第四章 投资——国民经济结构
    第一节 国民经济增长理论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与国民经济结构的关系
    第三节 投资结构与国民经济结构
第五章 投资主体结构
    第一节 投资主体
    第二节 投资主体结构及其特征
    第三节 投资主体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 投资资本结构
    第一节 从新角度研究投资资本结构的客观依据
    第二节 投资资本结构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第七章 投资产业结构
    第一节 投资产业结构理论
    第二节 投资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第三节 实施追赶型投资产业结构策略的国际经验
第八章 投资空间结构
    第一节 投资空间结构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第二节 投资空间结构的规律
    第三节 投资空间结构的优化
    第四节 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调整投资空间结构的分析
第九章 中国投资结构的现实偏差与对策思考
    第一节 中国投资结构的偏差及其表现
    第二节 中国投资结构偏差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调整投资结构偏差的对策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四点效应”及“五个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铁效应下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以吉林通化为例[D]. 雷鸣. 东南大学, 2018(12)
  • [2]基于生态视角的中国粮食可持续安全研究[D]. 张慧. 湖南大学, 2017(06)
  • [3]建设供应链协调及其支撑平台研究[D]. 薛小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11)
  • [4]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分析[D]. 贺利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05(04)
  • [5]投资结构论[D]. 李杰. 四川大学, 2002(02)
  • [6]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四点效应”及“五个关系”[J]. 周德祥.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0(01)

标签:;  ;  ;  ;  ;  

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四点”“五个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