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加工多层短路蓝牙天线

微加工多层短路蓝牙天线

一、微机械多层短接式蓝牙天线(论文文献综述)

吴其宇[1](2021)在《MEMS压力传感器及其抗干扰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在“十四五”规划中重点强调了高性能MEMS传感器的研制。鉴于传统的硅基MEMS压力传感器普遍具有温度漂移和时间漂移等缺点,本文从抗干扰的角度出发,基于信噪比理论对MEMS压力传感器芯片进行了结构设计,并结合恒温控制和恒流源自校正方法显着提升了其性能,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理论分析了基于惠斯通电桥结构的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简介了传感器温漂和时漂产生原因。通过ANSYS模拟仿真设计了多种压力传感器结构,并结合噪声相关模型,对传感器噪声与信噪比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进而利用标准MEMS加工工艺对多种传感器中部分进行制作与封装。其次,完成基于MEMS压力传感器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系统主要包含压力信号测量功能、恒温补偿控制功能和时漂恒流源自校正功能。其中,恒温控制部分采用积分分离PID算法,与传统PID算法相比,能够起减小温度振荡作用;恒流源时漂自校正采用AD5420可调电流源,通过改变电流大小模拟气压变化情况,能够在传感器发生时漂后重新标定输出特性曲线,减小传感器时漂后的测量误差。然后,搭建实验平台并对传感器进行测试。实验测试发现,压力传感器灵敏度为0.046m V/(V·k Pa)。温度补偿实验中,热零点漂移由恒温补偿前-0.0115~0.0652%FS/℃降至恒温后-0.00161~0.00788%FS/℃,热灵敏度漂移由-0.118~-0.073%FS/℃降至-0.00193~0.01528%FS/℃。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时漂自校正实验,传感器自校正前后预测误差范围由-3.436~0.875k Pa降低至-2.086~1.765k Pa,预测误差全范围由4.311k Pa减至3.851k Pa。最后,对各结构传感器进行输出信号测量以及噪声测试。由于传感器本征噪声很小,需要尽可能排除外界干扰,因此噪声测量实验对电源与测量器件要求较高。测得数据后,计算其信噪比,实验测得的信噪比与理论值差距在-19.25%~2.89%范围之内。证明传感器信噪比与结构有关。在恒压源输入条件下,传感器信噪比随着压敏元件条折叠匝数增加而增加,随着压敏元件长度的增大而先升后降,一般在压敏元件长度125μm左右达到极大值,唯有单条型传感器在长度75μm左右信噪比比125μm处稍高。本文通过设计传感器的外围恒温控制、时漂自校正系统,提高了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有效的降低了测量误差,并探究了传感器结构对其信噪比的影响,对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性能的提升有着一定参考价值。

孔维杰[2](2015)在《基于离子液体的微流体振动式能量收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微机电系统技术(MEMS)和精密加工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型化、便携式的微电子器件及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阶段主要采用化学电池供电,然而化学电池的体积较大、寿命较短、需要定期充电或更换、代价高昂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因而限制了某些微电子产品在实际中的应用。环境中广泛存在着机械振动能这种清洁能源,可通过能量收集技术将其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所需的电能。本文将微流体技术应用到静电式能量收集方法中,提出了三种基于微液桥的振动式能量收集器以实现对低频低振幅机械振动能的电能转换。对于采用微流体技术而构成的能量收集器,液体媒质直接影响着能量收集器的性能。截至目前,己报道的微流体能量收集器多采用水或液态金属汞作为液体媒质,但水容易挥发、热稳定性差、液态范围窄,而汞的毒性较大,因而需要找到一种合适的液体材料。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软功能材料,具有不挥发、热稳定性好、液态范围宽、可导电、电化学性质稳定及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本文将离子液体应用于三种微流体能量收集器中,发现采用离子液体的能量收集器可在非密封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连续正常地工作,还可以适应很宽的工作温度范围,尤其在高温极端条件下具有更优异的性能。本文提出的第一种微流体能量收集器是基于双电层的微离子液体桥振动式能量收集器。该微流体能量收集器由两平板电极以及电极间的微离子液体桥组成,其中上平板电极表面涂覆有疏水的绝缘薄膜。在外部振动驱动下微离子液体桥被周期性地挤压,存在于两液—固接触面处的双电层电容器以不同的相位出现连续地充电和放电过程从而输出交变电流。通过建立等效电路模型,理论推导了在正弦振动驱动下能量收集器的输出电压方程。利用理论模型讨论了上液—固接触面处的电荷密度、下接触面积、上电极表面绝缘层的厚度及介电常数与能量收集器电输出间的关系。实验研究了外部振动源的振动模式、振幅、频率、离子液体种类、工作温度、离子液体含水量、工作时间和负载电阻对输出功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能量收集器的输出有效功率随振幅的增加而增大,而随着频率的增加输出有效功率先增大后趋于稳定或出现缓慢的减小。在相同条件下短烷基链和低粘度的咪唑类离子液体可输出更大的电功率。并且升高温度将增大输出功率。获得了决定输出功率大小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即上接触面处双电层电容器的电容变化量和电荷密度,为进一步的优化指明了方向。第二种是基于驻极体的微离子液体桥振动式能量收集器。其也是由两平板电极以及电极间的微离子液体桥组成。与第一种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上平板电极表面涂覆的是驻极体薄层,并且微离子液体桥充当的是导电电极的作用。在驻极体提供偏置电压的条件下,通过周期性地压缩微离子液体桥所导致的上接触面积变化使得能量收集器中的可变电容器发生周期性地充放电过程从而输出电功率。基于建立的等效电路模型推导了该能量收集器的电输出方程。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揭示了外部振动源的振动模式、振幅、频率、离子液体种类、负载电阻、驻极体参数、待充电绝缘层厚度和工作温度等对电输出的影响规律。即,在振动过程中上接触面积变化幅度大的离子液体可输出更高的电功率。输出电能随驻极体表面电荷密度(表面势)的增加而增大。得到了液—固上接触面积的变化幅度和驻极体层的表面电荷密度(表面势)是决定电输出大小的两个最重要的参数。截至目前,相比于第一种微流体能量收集器,其输出功率提高了99倍多。通过将基于微液桥的振动式能量收集器与质量块一弹簧振动系统相结合提出了第三种微流体能量收集器,即惯性微液桥振动式能量收集器。该能量收集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并且可通过共振现象放大外部振动源的振幅从而提高输出功率。理论上研究了能量收集器的固有共振频率与其结构参数间的关系,,并调节相关参数使固有共振频率移动至低频范围内。根据得到的结构参数制作了原型器件并实验测量了其固有共振频率,发现与理论预测的基本一致。通过实验揭示了外部振动源的频率和振幅、负载电阻及运行时间对电能输出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当外部振动源的频率接近能量收集器的固有共振频率时输出功率将达到最大值。利用二极管整流桥对双极性的脉冲电输出进行整流并存储至一电容器中,最终点亮了一红色LED。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可知,本文提出的微流体振动式能量收集器可以有效地收集低频低幅度的机械振动能,弥补了现存的大多数能量收集器只能在高频且较大幅度振动条件下达到较高能量收集效率这一不足。通过采用离子液体作为液体媒质,使得微流体能量收集器可持续正常地工作在非密闭和温度变化剧烈的环境中,尤其是可以承受高温极端环境,较大程度上扩展了其应用范围。本文所提出的微流体能量收集器对于振动式能量收集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陆江[3](2014)在《基于ZigBee的轮胎压力监测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是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安全气囊防护系统(SRS)之后,汽车电子领域出现的新一代高科技安全预警系统,它是一种能够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对轮胎内压力、温度进行实时自动监测,并在轮胎出现异常状况时进行预警,用以确保行车安全的主动安全系统。本课题针对目前直接主动式汽车胎压监测系统处理器与射频芯片分开设计、433MHz无线频率造成系统体积大、功耗高、网络自组织性差、抗干扰能力弱等关键技术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主动直接式汽车胎压监测系统。该系统具有ZigBee技术高可靠性、低成本、低功耗、高安全性的特点,能有效避免各轮胎监测节点发送数据的冲突,又能降低系统能耗、延长网络寿命。能够实时自动监测轮胎内部压力、温度等状态信息,从而有效地保障了汽车行驶安全。

姚宜东[4](2014)在《基于MEMS的可重构天线及多频天线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十一五”微电子预研和北斗GNSS卫星定位导航基金等科研项目的要求,围绕天线设计的几个热点问题,诸如可重构、多频段和小型化等,对可重构天线和多频导航接收天线展开了理论和模拟仿真研究。其中,可重构天线相关研究以探寻频率重构方法和方向图重构方法为目的,创新性的设计了微带贴片天线的结构,提出相同形状天线图案的嵌套式设计方法,设计并利用各单元间的电磁耦合效应,通过RF MEMS(射频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对辐射贴片间的组合关系进行变换,获得了对应的理论重构效果。多频卫星导航接收天线的相关研究以探寻天线小型化方法和多频化方法为目的,以双频点小型化天线为设计目标,利用微带天线的谐振原理,结合表面电流路径增长方法,提出了半波结构、栅状缝隙结构和枝节结构,获得了天线小型化和多频化的理论效果。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创新性的提出了面向天线频率重构功能的嵌套式贴片结构,并进行了模拟建模和仿真验证。该结构便于设计,对互耦效应有较强的适应性,能通过调整贴片尺寸来修正互耦效应对谐振频率的影响。同时,由于嵌套贴片具有相似性,所以能克服因频率切换造成的辐射方向变化。以设计的双圆形嵌套式天线为例,仿真模型尺寸为10mm×10mm,可实现35.0GHz和28.1GHz两个频点的重构,带宽分别为3.2GHz和0.8GHz,具有小型化的特点。2.创新性的提出了面向天线方向图重构功能的寄生导引贴片结构,并进行了模拟建模和仿真验证。主要原理是利用互耦效应,合理设计天线各贴片位置关系,使E面和H面排列的寄生贴片分别从主馈电贴片耦合电场并产生辐射,通过叠加效应使远场波束角发生偏转。依照该方法设计的天线仿真模型尺寸为10mm×10mm,中心频率36.6GHz,带宽2.3GHz,理论上可以实现波束角从-38°到+37°的重构。该方法类似微阵列,但与传统阵列天线相比,有体积小、重量轻、易集成等特点。3.提出了面向多频小型化天线的半波和栅状缝隙混合结构,并进行了模拟建模和仿真验证。本文在天线的中央电位零值线处引入半波加载面,形成开路端至短路端的驻波分布,减小了天线尺寸。将窄缝隙引入至天线贴片边缘,有效弯曲天线表面电流,增加了电长度,从而进一步缩减天线尺寸。同时,细缝的谐振带来了新的工作频点,因此理论上实现了双频特性。以设计的栅状缝隙迂回结构天线为例,仿真模型尺寸为30mm×30mm,双谐振频点分别为1595.7MHz和1195.7MHz。论文最后对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给出了后续相关研究的建议。

白明强[5](2013)在《K波段LTCC天线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天线是电子通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波毫米波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子设备向小型化,低成本,高集成度方向发展,这就进一步对无源器件,尤其是对天线的要求变得更高,利用LTCC技术的特点可以缩小天线的体积,实现小型化。此外,LTCC设计天线后可以利用其集成的优势将收发组件和天线集成在到一块,改变将天线和收发组件分开设计的传统思路。本文简要的介绍了LTCC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国内外微波毫米波LTCC天线的发展历史及趋势,说明了LTCC天线的设计原理,最后分解了项目指标,设计了LTCC的天线单元和天线阵列,加工出了实物,进行了天线单元的测试和数据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项目指标进行了分解,得到了天线和组件的指标。根据指标设计了收发组件的原理图,选取了合适的芯片并对收发支路噪声系数和增益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2.综合LTCC结构工程应用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新型的缝隙耦合结构的多层贴片天线单元模型,仿真优化并达到天线单元的设计指标,设计了八单元的阵列,对其优化改进得到一个适用的结果。3.加工出了天线单元和天线阵列的实物,对加工好的天线单元进行了反射系数测试和方向图测试,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实验证明,本项目设计的LTCC天线单元及其阵列能够达到指标要求,能够充分利用LTCC的布局特点,实现和组件的连接,为今后的天线和组件的一体化设计提供了条件。

王星[6](2010)在《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的能量信号传输关键技术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神经假体学是一门利用神经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来研究神经功能修复的学科。皮层神经假体是一种可替代因伤或疾病被破坏的皮层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或者认知形式功能的装置。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是将微电极、功能集成电路植入人体硬脑膜上的特定区域,电刺激靶区域的皮层神经组织使原先由于创伤或疾病导致阻断的特定神经通路再次激活,从而达到修复特定神经功能的目的,具有微创性、脑组织保持完整及感染风险小的优点。本论文在总结分析神经功能修复意义、皮层神经假体的分类、关键技术及能量信号传输关键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的设计方案,通过分析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的能量信号传输关键技术需求,对其中的感应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无线供能通信技术及无线采集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进行了设计与实验研究,并开展了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假体方案可行性的动物实验。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植入电路芯片的电能供应需求,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VLSI的经颅感应无线电能传输方案。该经颅感应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体外能量发射电路和体内能量接收电路,两者通过一对电磁耦合线圈实现能量无线传输。体外装置,即无线电能传输发射电路,包括射频振荡器、E类功率放大器和体外耦合线圈三部分。体内装置,即无线电能传输接收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路。通过无线电能传输电路的Pspice仿真调试、无线电能传输接收电路CAD设计及CAD版图设计,完成无线电能传输测试实验,特别是低压差稳压电路改进实验。本系统具有以下特点:该基于VLSI的经颅感应无线电能传输接收电路版图面积62μm×195μm,输出3.3V电压;利用美国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Neuroengineering & Biomedical Instrumentation Lab无线供能芯片完成实验测试,该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能在4MHz载波频段为(10~15)mm距离内植入电路芯片在提供稳定3.3V电压输出10mA驱动电流;该感应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具有安全、稳定、有效的特点,无需外接导线、无需更换电池且无感染危险;为硬脑膜外皮层神经电刺激神经假体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无线电能传输工具。2.针对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植入电路芯片在执行神经功能修复任务时需从外界获取电刺激信号源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一种经颅的神经电刺激信号无线传输方案。该系统包括体外的无线电能传输发射电路和无线通信发射电路,体内的无线电能传输接收电路和无线通信接收电路。通过设计经颅神经电刺激信号的无线传输方案设计,建立实验平台,通过基于耦合线圈的经颅神经电刺激信号的无线传输实验,在保证无线电能输出电压稳定的前提下,获得该经颅神经电刺激信号无线传输系统的最高通信速率、最佳植入耦合线圈尺寸及误码率等性能。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利用美国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Neuroengineering & Biomedical Instrumentation Lab无线供能芯片和实验平台,通过同一套电磁耦合线圈,实现能量和数据在相同方向的同步传输;该无线供能通信系统为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植入电路能在4MHz载波频段为(10~15)mm距离内植入电路芯片在提供稳定3.3V电压的同时,且能通过半径10mm体内耦合线圈提供电刺激信号数据,其最高通信速率为25 kbps;该经颅神经电刺激信号无线传输技术无需外接导线,无感染危险,是一种无创、有效的通信方法。3.针对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在修复神经功能过程中需对电极-组织接口信息进行监测的需求,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VLSI的经颅神经电信号无线采集系统。该系统包括采集电路、射频收发芯片及计算机等。设计经颅神经电信号的无线采集方案,通过研制该无线采集系统,完成了采集系统的性能测试、电生理信号离体无线传输实验。该系统具有如下特点:该采集系统的体积小,大约56mm×50mm×30 mm;利用16通道VLSI神经弱电势采集芯片,多参数可调,且具有低功耗、集成化的特点;该系统能在一米内以57.6kbps通信速率进行Spike和EEG等信号的无线采集传输,误差率低于8.9336×10-4;该系统采集神经假体电极-组织接口信息,确保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神经修复功能,是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研究的一项关键技术及监测工具。4.根据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研究中假设硬脑膜外的电刺激传递到皮层时仍为有效电刺激信号的假说,本论文设计了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的电极-组织接口动物实验来对该假说进行验证。提出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电极-组织接口动物实验方案,搭建动物实验平台,并在此实验平台上通过不同电刺激参数及空间位置等研究硬脑膜外电刺激信号的有效传递实验,从而反映硬脑膜-脑脊液-软脑膜组织结构对电刺激信号传递的影响。实验结果验证了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方案的可行性,为课题后续工作奠定实验基础。本论文从感应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无线供能通信技术及无线采集技术三方面对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完成了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方案可行性的动物实验验证。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实验为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具体而深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本文的创新性工作总结如下:(1)提出一种基于VLSI的经颅无线电能传输与经颅神经电刺激信号的传输方法,设计了基于VLSI的感应无线电能接收模块电路及基于电磁感应的经颅神经电刺激信号传输模块电路,通过低压差稳压电路的改进实验及神经电刺激信号在一对耦合线圈之间的无线传输实验,测得该感应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能为(10~15)mm距离内的植入电路芯片提供稳定3.3V电压10mA驱动电流,同时能在半径10mm植入耦合线圈上提供最高通信速率25 kbps的电刺激信号,为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研究提供一种无线电能传输及电刺激信号传输技术。(2)提出一种基于VLSI经颅神经电信号无线采集方案,搭建该无线采集系统,体积大约56mm×50mm×30 mm,通过多通道性能测试实验,测得该无线采集系统能在一米内对Spike和EEG信号等以最高57.6kbps波特率的无线采集,误差率低于8.9336×10-4,为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研究提供一种动态监测技术。(3)提出一种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的电极-组织接口动物实验方案,搭建猫的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实验平台,通过硬脑膜外电刺激实验来研究硬脑膜-脑脊液-软脑膜对电刺激信号传递的影响,初步验证了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方案的可行性,为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崔玉珩[7](2008)在《蓝牙技术在汽车电子半实物仿真系统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蓝牙技术(Bluetooth)的发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们逐渐感受到了蓝牙产品所带来的方便,蓝牙技术使得人们实现短距离、低功耗、低成本的不同功能产品之间的互相通信以及实现由蓝牙技术组建的小型局域网与广域网的联接成为可能。目前应用蓝牙技术的产品涵盖了很多领域,例如:移动通信、计算机、PDA、医疗产品、工业领域、汽车行业等等,蓝牙技术不仅在这些领域内不断创新进步,而且逐渐拓展到其他的领域,因此,蓝牙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应用前景上被很多相关企业和研究人员看好,如何更加广泛的将蓝牙技术应用到更多可能用到的领域成为很多对蓝牙技术感兴趣的人员研究的方向。蓝牙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的ISM(工业、科学、医学)频段上,实际是一种全球开放的无线数据和语音通信规范,传输速率一般为1Mb/s,发射距离一般可达10cm~10m(增大发射功率可达100m);采用快速确认和跳频技术使其抗干扰能力增强,稳定性提高;蓝牙技术使任意蓝牙设备间无需进行特意的设置便可以进行联接,显示了蓝牙技术的便捷性。半实物仿真(HIL)是指在仿真试验系统的仿真回路中接入部分实物的实时仿真技术,与其他类型的仿真方法相比能够实现更高的仿真真实程度,是提高系统设计可靠性和研究质量的很好的方法,而且能够缩短系统开发周期,节省开发成本。因此,对半实物仿真技术的研究有着很好的实用价值。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将蓝牙技术成功的应用在汽车电子半实物仿真平台中,同时分析了相关的蓝牙协议并编写了应用层协议;提出了两种无线通信方案;进行蓝牙天线的选择以及在调试阶段对无线信号及误码率进行研究分析,并最终通过CSR公司生产的蓝牙模块将蓝牙数据通信技术成功的与汽车电子半实物仿真技术相结合,最终制作完成了一套采用蓝牙无线通信的汽车电子半实物仿真系统。

赵全明[8](2007)在《微波滤波器智能设计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微波滤波器设计技术的现状,针对平面无源微波滤波器的特点,将现代设计理论引入产品的设计过程,对产品智能设计中涉及的知识表示、获取、推理以及设计方案的产生与综合评估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模型和解决方法。这些方法的提出,对于构建产品智能设计系统,实现微波滤波器设计的智能化,提升制造业的设计水平,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和加速产品更新换代以及智能设计理论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理论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提出了框架式数据结构的产品模型,使设计问题的求解过程转化为产品模型的匹配和识别过程。该模型混合使用了语义网络、框架、规则、过程等知识表示方法将多种异构知识联系在一起,并以不精确逻辑为基础,联合采用了基于案例推理、基于规则推理和基于模型的推理方法获得设计解。采用类比推理、模糊聚类分析和数理统计的方法从成功案例中提取领域知识,实现了机器的自学习功能。提出了一种广义贴近度的算法,可合理地处理普通实数变量、实数域上的区间值以及模糊集合变量。该算法应用于基于模糊模式识别原理和模糊案例推理的概念设计过程中,有效地解决了设计中的模糊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加权证据的概念和综合评估模型,可同时处理评估资源中的多种不确定因素。利用模型的输出可给出评估结果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测度,从而对评估结果作出合理解释,为设计方案的取舍、择优和修改提供决策依据。

周玉娇[9](2006)在《新型集成方式RF MEMS开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波射频开关阵列是无线通信的重要元件。与传统的PIN二极管和CMOS固态开关相比,射频微机电(RF MEMS)开关具有尺寸小、隔离度高、插入损耗低、功耗低等特点。但是,RF MEMS开关由于可靠性、信号功率处理能力有限及封装整合等问题仍未实现商品化。 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3D RF MEMS开关,这种开关将MEMS驱动器和波导结构分别独立加工,然后对准键合在一起。基于键合微平台技术,设计了一种电容式并联开关。开关包含下拉和上拉两个驱动电极,射频衬底采用高阻硅材料,开关结构采用低阻单晶硅。论文分析了高阻硅和金属线间插入的SiO2层对射频电路性能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在高(?)硅和SiO2层之间插入一层很薄的低掺杂多晶硅层,有助于减轻SiO2/Si分界面处表面电荷的累积,既可以实现很好的直流隔离,又不会恶化射频损耗特性。开关结构设计中,采用低弹簧常数的弯曲折叠梁以降低驱动电压,利用能量法推导了弯曲折叠梁的弹簧常数表达式,具有较高的精度。然后,进行吸合电压、品质因子、自驱动和功率处理能力等静态和动态分析,评估开关的性能参数。通过有效控制开关结构与上拉、下拉电极的间隙,既能降低驱动电压(<10V)又保证理想的上下电容比(>100),还能够提高射频功率处理能力。另外,通过在开关结构上灵活地改变影响射频性能的电容板面积和感性金属线,从而将开关调谐在最大隔离度的频率。 与表面加工技术相比,这种基于键合的微平台设计新思路,更有利于降低薄膜中的残余应力,能够灵活地控制MEMS标准部件和射频部件,便于大规模开关网络相控阵列、天线阵列中应用。而且能够充分发挥MEMS研发机构、IC企业和晶圆代工厂各自的优势,为MEMS集成和商品化提供很有价值的参考。

杨勋[10](2006)在《基于MEMS的RF前端子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微机电系统(MEMS)研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用于射频通信领域中的MEMS技术,即RF-MEMS(Radio Frequency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技术,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受到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MEMS技术应用到RF系统中,使大量无法集成的无源器件,如天线、开关、滤波器、电感、电容等,有了新的实现方法和良好的元件性能,从而使单芯片集成(SOC)成为可能。此前,国内外在RF MEMS器件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初步的成果。但是,对于以RF-MEMS器件为基础的前端射频模块研究,还未见国内外有相关报道。因此,在国家973“微末尺度射频元件相关问题研究”课题的支持下,本文进行了RF-MEMS前端模块的初步探讨。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从传统的通信系统射频收/发前端模块的原理出发,分析RF前端接收/发射的结构组成和各种特性参数,为演示模块的设计进行必要的理论准备。由于RF MEMS器件是组成MEMS前端模块的基础,器件的参数对使用了这些器件的模块性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本文对RF MEMS器件的设计和工艺技术做重点介绍,为构建RF MEMS射频前端模块做准备。然后,通过建立射频前端时分双工演示模块,分析RF MEMS射频前端的基本要求。最后,用MEMS器件代替传统电子器件,成功建立1.88GHz PCB级RF MEMS前端收/发模块,达到了合理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成功收发信号。最后,探讨了RF MEMS前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从RF MEMS器件和模块的研究可知, RF-MEMS系统的性能和应用前景是不可估量的,RF-MEMS将会很快走入实际应用中。

二、微机械多层短接式蓝牙天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机械多层短接式蓝牙天线(论文提纲范文)

(1)MEMS压力传感器及其抗干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MEMS传感器种类和发展现状
    1.3 MEMS压力传感器补偿技术发展现状
        1.3.1 温度漂移补偿技术发展现状
        1.3.2 时间漂移补偿技术发展现状
    1.4 传感器信噪比研究发展现状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MEMS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理论分析与结构设计
    2.1 压力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2.1.1 压阻效应
        2.1.2 工作原理与电路结构
    2.2 压力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2.2.1 静态特性
        2.2.2 温度特性
        2.2.3 时漂特性
    2.3 MEMS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设计
        2.3.1 结构设计
        2.3.2 应变薄膜设计
        2.3.3 硅杯设计
    2.4 MEMS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结构设计有限元分析
        2.4.1 有限元结构建模与仿真
        2.4.2 应力分布与信号输出分析
    2.5 MEMS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噪声与信噪比分析
        2.5.1 噪声分析
        2.5.2 信噪比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EMS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芯片的工艺流程与封装制作
    3.1 掩膜版图设计
    3.2 MEMS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工艺流程
    3.3 MEMS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封装设计
    3.4 芯片恒温控制封装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EMS压力传感器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
    4.1 MEMS压力传感器系统设计
    4.2 软硬件模块设计
    4.3 PCB布局布线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恒温时漂自校正系统抗干扰测试
    5.1 传感器标定测试及结果分析
        5.1.1 标定实验平台搭建
        5.1.2 传感器静态特性测量
    5.2 传感器温漂测量以及结果分析
    5.3 传感器恒温补偿
        5.3.1 恒温系统测试
        5.3.2 恒温补偿输出实验及分析
    5.4 传感器时漂测试
        5.4.1 时漂测量结果及分析
        5.4.2 自校正功能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传感器信噪比测试与分析
    6.1 传感器输出信号测试
    6.2 传感器噪声测量
        6.2.1 噪声测量实验平台搭建
        6.2.2 噪声测量结果及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基于离子液体的微流体振动式能量收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振动式能量收集技术
    1.3 静电式振动能量收集技术
        1.3.1 无驻极体的静电式能量收集器
        1.3.2 基于驻极体的静电式能量收集器
        1.3.3 电容器结构及其模型
    1.4 静电式振动能量收集器的研究现状
        1.4.1 无驻极体的能量收集器的研究现状
        1.4.2 基于驻极体的能量收集器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1.5.1 本文的主要工作
        1.5.2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微流体技术
    2.1 微流体简介
    2.2 微尺度流体力学
    2.3 微流体驱动与控制技术
        2.3.1 压力法(Pressure)
        2.3.2 电渗法(Electroosmosis)
        2.3.3 电水力法(Electrohydrodynamic,EHD)
        2.3.4 表面张力法(Surface tension)
        2.3.5 离心力法(Centrifugal force)
    2.4 微流体技术的应用
        2.4.1 微流体技术在光学方面的应用
        2.4.2 微流体技术在电学方面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离子液体
    3.1 离子液体的定义及发展历史
    3.2 离子液体的分类
    3.3 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3.3.1 离子液体的熔点
        3.3.2 离子液体的热稳定性
        3.3.3 离子液体的粘度
        3.3.4 离子液体的表面张力
        3.3.5 离子液体的电导率
        3.3.6 离子液体的密度
    3.4 离子液体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双电层的微离子液体桥能量收集器的研究
    4.1 双电层结构概述
    4.2 工作原理
    4.3 实验部分
        4.3.1 实验试剂及材料
        4.3.2 实验仪器
        4.3.3 能量收集器的制作与实验系统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能量收集器的电输出波形
        4.4.2 能量收集器的电输出与振幅频率间的关系
        4.4.3 能量收集器的电输出与工作温度的关系
        4.4.4 能量收集器的电输出与离子液体含水量的关系
        4.4.5 能量收集器的电输出与工作时间的关系
        4.4.6 能量收集器的电输出与负载电阻间的关系
        4.4.7 能量收集器的电输出与其它参数间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驻极体的微离子液体桥能量收集器的研究
    5.1 工作原理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能量收集器的制作与实验系统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能量收集器的电输出波形
        5.3.2 能量收集器的电输出与振幅频率的关系
        5.3.3 能量收集器的电输出与负载电阻之间的关系
        5.3.4 能量收集器的电输出与驻极体参数间的关系
        5.3.5 能量收集器的电输出与待充电绝缘层厚度间的关系
        5.3.6 能量收集器的电输出与工作温度间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惯性微离子液体桥振动式能量收集器的研究
    6.1 质量块—弹簧振动系统
    6.2 工作原理
    6.3 实验部分
        6.3.1 实验试剂
        6.3.2 实验仪器
        6.3.3 能量收集器的加工与组装
        6.3.4 实验系统及实验操作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6.4.1 能量收集器的振动特性和电输出
        6.4.2 能量收集器的电输出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6.4.3 能量收集器的电输出与振动幅度的关系
        6.4.4 能量收集器的电输出与负载电阻的关系
        6.4.5 能量收集器的电输出与运行时间的关系
        6.4.6 能量收集器电输出的整流与存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7.2 后续的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ZigBee的轮胎压力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轮胎压力监测系统介绍
        1.2.1 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
        1.2.2 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
    1.3 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国内外发展状况
    1.4 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及论文结构
        1.4.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论文结构
第2章 ZigBee技术分析
    2.1 ZigBee技术
        2.1.1 ZigBee技术的特点
        2.1.2 无线网络数据传输协议对比
    2.2 ZigBee协议栈架构
    2.3 ZigBee基带调制方式
    2.4 ZigBee的编址
    2.5 ZigBee抗干扰性能分析
第3章 轮胎压力监测系统方案总体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
    3.2 系统实现方案
        3.2.1 发射模块
        3.2.2 接收模块
    3.3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3.3.1 天线技术
        3.3.2 轮胎定位技术
        3.3.3 功耗管理
        3.3.4 信号避免碰撞机制
    3.4 ZigBee星型网络的设计和实现
        3.4.1 网络设计
        3.4.2 网络的实现
第4章 轮胎压力监测模块的设计
    4.1 轮胎压力监测模块硬件设计
        4.1.1 主要芯片、器件及电路分析
        4.1.2 PCB设计
    4.2 轮胎压力监测模块软件设计
        4.2.1 低功耗设计
        4.2.2 发射器的工作
第5章 中央接收显示模块设计
    5.1 中央接收显示模块硬件设计
        5.1.1 主要芯片、器件及电路分析
        5.1.2 硬件电路设计
        5.1.3 PCB设计
    5.2 中央接收监视模块软件设计
第6章 轮胎压力监测系统测试
    6.1 TPMS基本功能测试
        6.1.1 调试模式功能
        6.1.2 正常工作模式
    6.2 轮胎压力监测模块功耗分析
    6.3 射频信号接收性能测试
        6.3.1 发射功率测试
        6.3.2 接收灵敏度测试
        6.3.3 实车路试
    6.4 TPMS产品可靠性测试
第7章 总结
    7.1 全文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MEMS的可重构天线及多频天线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可重构天线的设计意义
        1.1.2 小型化多频天线的设计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1.2.1 频率可重构天线
        1.2.2 方向图可重构天线
        1.2.3 多频卫星导航接收天线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 论文各章节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MEMS的天线设计理论方法分析与模拟仿真条件
    2.1 微带贴片天线设计理论方法
    2.2 微带缝隙天线设计理论方法
        2.2.1 缝隙天线的辐射原理
        2.2.2 缝隙天线的电参数
    2.3 馈电点设计
    2.4 天线的优化方法
    2.5 本课题理论研究模拟仿真平台选择及条件设置
        2.5.1 模拟仿真平台选择与简介
        2.5.2 模拟仿真平台的设置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频率可重构微带天线理论分析与设计
    3.1 引言
    3.2 天线的谐振频率
        3.2.1 矩形微带的谐振计算
        3.2.2 圆形微带的谐振计算
    3.3 双圆形嵌套式天线的分析与设计
        3.3.1 设计思路与关键参数确定
        3.3.2 天线建模与仿真结果分析
    3.4 双矩形嵌套式天线的分析与设计
        3.4.1 设计思路与关键参数确定
        3.4.2 天线建模与仿真结果分析
    3.5 平面螺旋双翼哑铃形天线的分析与设计
        3.5.1 设计思路与关键参数确定
        3.5.2 天线建模与仿真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方向图可重构天线理论分析与设计
    4.1 引言
    4.2 阵列辐射和耦合效应
        4.2.1 阵列辐射理论
        4.2.2 电磁耦合效应
    4.3 含寄生导向贴片的方向图可重构天线分析与设计
        4.3.1 设计思路
        4.3.2 关键参数的确定
        4.3.3 仿真结果分析
    4.4 蝴蝶形天线的分析与设计
        4.4.1 设计思路
        4.4.2 关键参数的确定
        4.4.3 仿真结果分析
    4.5 四偏置结构天线的分析与设计
        4.5.1 设计思路
        4.5.2 关键参数的确定
        4.5.3 仿真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型化多频卫星导航接收天线理论分析与设计
    5.1 引言
    5.2 多模天线设计方法和天线小型化方法
        5.2.1 天线的小型化技术
        5.2.2 天线的多频技术
    5.3 半波结构的双频贴片天线
        5.3.1 设计思路与分析
        5.3.2 天线结构与仿真分析
    5.4 栅状结构的双频天线
        5.4.1 设计思路与分析
        5.4.2 天线结构与仿真分析
    5.5 枝节结构的双频微带天线
        5.5.1 设计思路与分析
        5.5.2 天线结构与仿真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MEMS开关的加工测试
    6.1 引言
    6.2 MEMS开关的仿真
    6.3 MEMS开关的实测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的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语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与成果

(5)K波段LTCC天线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K 波段特点及应用
        1.1.2 LTCC 技术特点及主要优势
        1.1.3 LTCC 发展现状及国内外应用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3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微带天线理论和天线阵理论
    2.1 微带天线理论
        2.1.1 微带天线发展及特点
        2.1.2 微带天线辐射机理
        2.1.3 微带天线的馈电
        2.1.4 微带天线的分类
        2.1.5 分析微带天线的方法
    2.2 天线阵原理
        2.2.1 阵列天线的基本原理
        2.2.2 直线阵阵因子计算
        2.2.3 均匀直线阵列的参数分析
    2.3 总结
第三章 基于 LTCC 技术的天线单元设计和阵列设计
    3.1 收发支路和天线单元的设计
        3.1.1 项目技术指标
        3.1.2 指标分解
        3.1.3 方案选择及原理阐述
        3.1.4 天线模型计算和仿真
        3.1.5 利用仿真软件 HFSS 设计微带缝隙贴片天线
    3.2 天线阵列的设计
    3.3 总结
第四章 天线加工和测试
    4.1 实物加工
        4.1.1 加工的问题考虑
        4.1.2 模型加工版图和实物
    4.2 天线单元测试
    4.3 单元测试数据分析
    4.4 总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工作总结
    5.2 论文特色及创新
    5.3 存在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

(6)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的能量信号传输关键技术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神经功能修复的意义
        1.1.2 皮层神经假体的概念、分类及关键技术
    1.2 神经假体能量信号传输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
        1.2.1 神经假体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
        1.2.2 神经假体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1.2.3 神经假体无线供能通信技术的发展
        1.2.4 神经假体电极-组织接口研究的发展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2 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技术概述
    2.1 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的生理学基础
        2.1.1 解剖结构
        2.1.2 细胞电生理
    2.2 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系统
        2.2.1 概念及特点
        2.2.2 基本结构
        2.2.3 研究现状
        2.2.4 难点
    2.3 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能量信号传输的关键技术
        2.3.1 经颅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2.3.2 经颅无线供能通信技术
        2.3.3 经颅无线通信技术
        2.3.4 硬脑膜外电刺激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 VLSI 的经颅感应无线电能传输设计
    3.1 感应无线电能传输基础
    3.2 经颅感应无线电能传输电路Pspice 设计
        3.2.1 耦合线圈工作频率
        3.2.2 E 类功率放大器
        3.2.3 放大器的匹配网络
        3.2.4 感应无线电能传输接收电路
        3.2.5 整流滤波电路
        3.2.6 稳压电路
    3.3 经颅感应无线电能传输接收电路CAD 设计
        3.3.1 整流电路
        3.3.2 参考电压电路
        3.3.3 稳压电路
        3.3.4 版图设计
    3.4 低压差稳压电路改进实验
        3.4.1 低压差稳压器概述
        3.4.2 偏置电流产生电路
        3.4.3 仿真
        3.4.4 实验结论
    3.5 本章小结
4 经颅神经电刺激信号的无线传输设计
    4.1 无线供能通信基础
    4.2 经颅神经电刺激信号的无线传输设计
        4.2.1 经颅神经电刺激信号的无线传输整体设计
        4.2.2 经颅神经电刺激信号无线传输的模块设计
        4.2.3 线圈设计
    4.3 神经电刺激信号无线传输实验
        4.3.1 实验设置
        4.3.2 体内耦合线圈尺寸与误码率
        4.3.3 通信速率与误码率
        4.3.4 实验结论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 VLSI 的经颅神经电信号无线采集设计
    5.1 无线采集系统设计
        5.1.1 微控制器选型
        5.1.2 数据采集模块
        5.1.3 射频通信模块
        5.1.4 电源及电平转换模块
    5.2 系统性能测试
        5.2.1 正弦波测试
        5.2.2 神经电信号信号测试
    5.3 本章小结
6 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动物实验研究
    6.1 电极-组织接口电学模型
    6.2 电极阻抗特性及生物相容性
        6.2.1 电极阻抗特性
        6.2.2 电极生物相容性
    6.3 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动物实验
        6.3.1 实验目的及内容
        6.3.2 实验器材
        6.3.3 实验设计
        6.3.4 手术过程
    6.4 结果与讨论
        6.4.1 改变刺激波形
        6.4.2 改变单方波电流的参数
        6.4.3 改变刺激电极与记录电极位置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授权的发明专利目录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7)蓝牙技术在汽车电子半实物仿真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蓝牙技术概况
        1.2.1 蓝牙技术的主要用途
        1.2.2 蓝牙技术的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
        1.2.3 蓝牙技术与其它无线通信技术比较
    1.3 汽车电子半实物仿真技术发展概况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4.1 本文的主要内容
        1.4.2 本文的创新点
2 蓝牙通信
    2.1 蓝牙跳频技术
        2.1.1 扩频通信原理
        2.1.2 扩频通信特点
        2.1.3 蓝牙跳频扩频
    2.2 蓝牙协议
        2.2.1 射频协议
        2.2.2 核心协议
        2.2.3 串口仿真协议
    2.3 蓝牙模块选择
        2.3.1 爱立信蓝牙模块
        2.3.2 DELTA蓝牙模块
        2.3.3 CSR蓝牙模块
    2.4 小结
3 蓝牙通信试验硬件及试验平台搭建
    3.1 蓝牙天线参数
        3.1.1 天线输入阻抗
        3.1.2 操作频率与频宽
        3.1.3 辐射场型
        3.1.4 指向性与天线增益
    3.2 蓝牙天线种类
        3.2.1 偶级天线
        3.2.2 PIFA天线
        3.2.3 陶瓷天线
        3.2.4 课题使用天线
    3.3 蓝牙适配器与试验用下位机
        3.3.1 蓝牙USB适配器
        3.3.2 EasyARM2100试验板
        3.3.3 试验平台搭建
    3.4 小结
4 蓝牙通信试验软件及试验调试
    4.1 IVT
    4.2 LPC2000 Flash Utility
    4.3 数据发送程序
    4.4 VB实现与蓝牙虚拟串口通信
    4.5 试验过程与结果
    4.6 小结
5 半实物仿真平台试验与结果分析
    5.1 硬件连接
    5.2 平台试验与结果分析
    5.3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CSR BC02蓝牙模块引脚信息
附录B CSR BC03蓝牙模块引脚信息
附录C HIL上位机界面VB源程序
附录D 半实物仿真平台及采用蓝牙的下位机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微波滤波器智能设计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滤波器设计方法综述
    2.1 滤波器设计方法综述
        2.1.1 镜象参数法
        2.1.2 插入损耗法
        2.1.2.1 理查德变换
        2.1.2.2 科罗达等效变换
        2.1.3 广义耦合矩阵法
        2.1.4 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2.1.5 人工神经网络法
        2.1.6 空间映射方法
        2.1.7 现代设计
    2.2 微波滤波器的智能设计方法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波滤波器智能设计中的知识处理方法
    3.1 微波滤波器的分类
    3.2 应用于微波滤波器智能设计中的几种知识表示模式
    3.3 微波滤波器产品模型的定义及其数据结构
    3.4 广义知识库系统与知识源
    3.5 设计要求的分类与有关说明
    3.6 设计问题求解过程的规划与控制
        3.6.1 系统求解设计问题的几个过程---本文各章之间的关联
        3.6.2 设计任务的规划与控制
    3.7 案例的表示、索引、组织和管理
    3.8 本文知识处理方法的特点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模糊推理的微波滤波器概念设计方法
    4.1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原理的概念设计方法
        4.1.1 本文方法提出的缘由
        4.1.2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4.1.3 本文的广义贴近度算法
        4.1.3.1 目前常用的几种贴近度算法
        4.1.3.2 几种常用贴近度算法的特点分析
        4.1.3.3 广义贴近度算法及其定义
        4.1.4 模式特征值的模糊化处理
        4.1.5 广义贴近度算法的特点及其在模式识别中的意义
        4.1.6 概念设计进程中的领域知识获取方法和系统推理过程
        4.1.6.1 领域知识的获取方法
        4.1.6.2 概念设计进程中的系统推理过程
        4.1.7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概念设计方法应用实例
    4.2 基于模糊CBR 和聚类分析的概念设计方法
        4.2.1 CBR 方法简述
        4.2.2 本文的案例匹配准则
        4.2.3 基于广义贴近度的案例的模糊匹配方法
        4.2.4 采用CBR 方法求取概念设计解的应用实例
        4.2.5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案例匹配方法
    4.3 微波滤波器概念设计与详细设计的衔接过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规则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和不精确逻辑下的 RBR 方法
    5.1 本文中的规则表达形式和RBR 推演模式
    5.2 规则的模糊匹配和不精确推理方法
        5.2.1 产生式规则的模糊匹配
        5.2.2 基于规则的不精确推理
    5.3 不确定性在推理网络中的传播
        5.3.1 问题的提出及其实际意义
        5.3.2 D-S 证据理论简介
        5.3.3 模糊RBR 中推理结果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度量方法
        5.3.4 复杂规则的推理模型及不确定性在推理网络中的传播
        5.3.5 不精确推理模型的应用示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证据理论的微波滤波器综合品质评估方法
    6.1 目前常用的综合评估方法及本文对评估方法的要求
    6.2 微波滤波器及其设计方案综合品质的评估指标体系
    6.3 基于D-S 证据理论的综合评估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6.3.1 综合评估过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评估模型的工作过程
        6.3.2 综合评估结果的处理方法
        6.3.3 评估模型输入信息的预处理方法
        6.3.3.1 信息的不精确性及其处理方法
        6.3.3.2 信息的非完全可靠性及其处理方法
        6.3.3.3 信息的矛盾性及其处理方法
        6.3.3.4 信息的非完备性及其处理方法
        6.3.3.5 专家意见的综合处理方法
    6.4 批量成品整体品质的综合评估方法
    6.5 微波滤波器设计方案综合评估的应用实例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附录
致谢

(9)新型集成方式RF MEMS开关(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微机电系统(MEMS)及 RF MEMS
    1.2 RF MEMS开关及研究现状
    1.3 MEMS集成问题
        1.3.1 集成带来的优势
        1.3.2 为什么要集成 MEMS
        1.3.3 集成并不总是最佳选择
        1.3.4 未来发展趋势
    1.4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RF MEMS开关设计理论
    2.1 RF MEMS开关结构设计考虑因素
    2.2 RF MEMS开关的微波结构设计与分析
        2.2.1 射频材料的选择
        2.2.2 共面波导(CPW)设计
第三章 RF MEMS开关加工工艺
    3.1 微机械加工工艺概述
    3.2 微键合技术
        3.2.1 晶圆键合
        3.2.2 晶圆薄化
        3.2.3 晶圆转移
    3.3 集成 MEMS工艺
第四章 电容型RF MEMS开关设计分析
    4.1 结构设计
        4.1.1 弹簧常数
        4.1.2 静态分析
        4.1.3 MEMS开关的动态行为
        4.1.4 有限元仿真
    4.2 电分析
    4.3 开关自驱动和功率处理能力
        4.3.1 自驱动分析
        4.3.2 功率处理能力
    4.4 上拉电极设计
    4.5 电磁仿真
第五章 RF MEMS开关的制造工艺
    5.1 CPWs的制造
    5.2 开关结构制造
    5.3 系统整合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10)基于MEMS的RF前端子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MEMS 射频收/发模块的意义
        1.2.1 现代通信系统发展的需求
        1.2.2 现代软件无线电技术发展的要求
    1.3 国内外RF-MEMS 前端模块研究现状
        1.3.1 RF-MEMS 前端模块国外研究现状
        1.3.2 RF-MEMS 前端模块国内研究发展动态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通信系统射频收/发前端模块原理
    2.1 引言
    2.2 无线通信系统RF 收/发前端结构
    2.3 无线通信系统的射频发射
        2.3.1 发射系统框图
        2.3.2 发射机系统的基本要求
    2.4 无线通信系统的射频接收
    2.5 RF 前端收/发系统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射频收/发模块用RF-MEMS 器件基础
    3.1 引言
    3.2 基于RF-MEMS 的通信前端模块的基本构成
    3.3 收/发前端模块用MEMS 器件基础
    3.4 RF-MEMS 天线
        3.4.1 RF-MEMS 天线设计原理
        3.4.2 RF-MEMS 天线的工艺技术
    3.5 RF MEMS 开关
        3.5.1 RF MEMS 开关设计原理
        3.5.2 RF MEMS 开关工艺技术
    3.6 基于MEMS 的RF 滤波器的设计原理和工艺技术
        3.6.1 FBAR 微机电滤波器的设计原理及工艺技术
        3.6.2 微波带状传输线滤波器和MEMS 谐振器
第四章 基于传统分立元件的射频前端演示模块
    4.1 引言
    4.2 RF 前端收/发演示模块测试系统的构成
    4.3 RF 前端收/发演示模块的设计
    4.4 RF 前端收/发演示模块器件的选择
        4.4.1 传统鞭状天线的选择
        4.4.2 传统SPDT 开关的选择
        4.4.3 LC 滤波器的选择
        4.4.4 PA 的选择及应用
        4.4.5 LNA 的选择及应用
    4.5 RF 前端收/发演示模块的总体电路设计
    4.6 RF 前端收/发演示系统实验结果
第五章 基于RF-MEMS 器件的RF 前端收/发模块
    5.1 引言
    5.2 基于RF-MEMS 器件的RF 前端模块测试系统
    5.3 基于RF-MEMS 器件的RF 前端模块的设计
    5.4 基于RF-MEMS 器件的RF 前端收/发模块器件的选择
        5.4.1 RF-MEMS 天线的设计和制作
        5.4.2 RF-MEMS 开关的选择
        5.4.3 RF-MEMS 滤波器的选择
    5.5 基于RF-MEMS 器件的RF 前端模块的总体电路设计
    5.6 基于RF-MEMS 器件的RF 前端系统实验结果
第六章 RF-MEMS 前端子系统的应用及展望
    6.1 引言
    6.2 RF-MEMS 前端子系统与传统RF 前端子系统的比较
    6.3 RF-MEMS 前端子系统的应用前景
    6.4 展望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6.4.1 多芯片组件MCM
        6.4.2 系统芯片(SOC)
        6.4.3 RF-MEMS 面临的难题和进一步发展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

四、微机械多层短接式蓝牙天线(论文参考文献)

  • [1]MEMS压力传感器及其抗干扰设计[D]. 吴其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2]基于离子液体的微流体振动式能量收集研究[D]. 孔维杰. 兰州大学, 2015(02)
  • [3]基于ZigBee的轮胎压力监测系统设计[D]. 陆江.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9)
  • [4]基于MEMS的可重构天线及多频天线的关键技术研究[D]. 姚宜东.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4)
  • [5]K波段LTCC天线技术研究[D]. 白明强.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 [6]硬脑膜外电刺激皮层神经假体的能量信号传输关键技术与实验研究[D]. 王星. 重庆大学, 2010(07)
  • [7]蓝牙技术在汽车电子半实物仿真系统中的应用[D]. 崔玉珩.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5)
  • [8]微波滤波器智能设计方法的研究[D]. 赵全明. 天津大学, 2007(04)
  • [9]新型集成方式RF MEMS开关[D]. 周玉娇. 北京邮电大学, 2006(11)
  • [10]基于MEMS的RF前端子系统研究[D]. 杨勋. 电子科技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微加工多层短路蓝牙天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