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信由你(系列第 1 部分)

信不信由你(系列第 1 部分)

一、信不信由你(连载一)(论文文献综述)

于鹏亮[1](2014)在《中国网络流行语二十年流变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流行语的发展,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网络流行语从诞生初始不为大众理解,到如今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部分被官方话语体系认可和接纳。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也逐步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在众多社会事件中影响了公共舆论。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历程,不仅体现出中国互联网变革的轨迹,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因此,对中国网络流行语二十年的历史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梳理,不仅是汉语语言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记录中国当代历史和社会变革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以1994年作为研究起点,首先从技术变迁、载体变迁的角度对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将其进程划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萌芽期(1994年——2002年),发展期(2003年——2007年)和高涨期(2008年——2013年)。萌芽期是流行语孕育、启蒙和初步娱乐化的阶段;发展期流行语注重网络交际以及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高涨期流行语舆论监督功能凸显,呈现多元共生态势。其次,从语言学、传播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视角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研究,考察流行语生成的语言学动因、归纳其流行性特征;分析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属性以及全媒体环境下它与大众文化的交互关系。本研究在整合学术界已有研究范式长处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力图实现史料梳理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出于纵向比较的需要和网络流行语语汇史的完整性考虑,本文将互联网发展史作为研究切入点,对网络流行语的变迁进行整体观照。创新点在于首次对中国网络流行语发生、发展的二十年历程进行全程式、全景式的记录,并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网络流行语宏观研究方面的空白。突破了以往以某一个、某一类或者某一年度网络流行语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式,从历时性和载体变迁的角度对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作了系统描述,具有一定的先行探索意义。

范莎莎[2](2014)在《《新生》周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生》周刊于1934年在上海创刊,作为《生活》周刊的延续,它为无数青年读者提供了独属那个时代的精神食粮,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社会影响力遍及海内外。《新生》周刊提倡大众语运动,培养青年的哲学思维和文学创作积极性,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生事件”的发生,更是使它成为一份蜚声海内外的重要的综合性时政类刊物,成为后世进步刊物学习的典范。对于《新生》周刊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薄弱状态,尤其是刊物的主编思想和办刊特色、发行和广告策略等,都是本文要研究的内容。本文拟从编辑出版学角度入手,运用文献分析法主要研究《新生》周刊的成功经验,分为四章展开论述:第一章,分析《新生》周刊的研究价值,通过对《新生》周刊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梳理目前研究的缺失,有针对性地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即主要从编辑出版学角度研究《新生》周刊的办刊理念、内容特色、主编思想和经营管理,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法。第二章,研究《新生》周刊的发展历程。概括了周刊从创办、发展到停刊的过程。通过对《新生》周刊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探讨其生存环境和办刊宗旨,并分析“新生事件”的发生对周刊产生的影响。第三章,研究《新生》周刊的办刊理念、内容特色、主编思想以及经营管理思想。《新生》周刊承续《生活》周刊的创新理念,坚持反映事实真相,关注大众尤其是青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注重与读者的交流互动,积极采纳读者的建议,并重视作者队伍的建设,培育新人。同时,对艾寒松和胡愈之两位主编的编辑思想也是本章的重点。艾寒松在办刊中始终坚持正义和真理,坚持刊物内容的真实性和原创性,并十分重视新人的培养。胡愈之则主张向大众普及国际知识,强调分析国际形势的重要性,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并注重培养青年人的哲学思维;他担任主编期间还特别注重对东北社会情况的多方位报道,注重揭露日本在东北残暴地侵略行径。本章还研究了《新生》周刊的内容、排版、设计以及出版发行机制。对刊物的排版设计,漫画与广告的穿插运用,使文章在视觉上避免了枯燥与单调。徐伯听丰富而老道的经营方式、对广告独特的把握和经营是《新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例如对于老客户的优待、订阅的便利等都是我们今天期刊发行和运营中尤其需要注意的问题。第四章,研究《新生》周刊的历史价值和贡献。《新生》周刊一方面是抗日救亡的宣传者、大众文化的普及者、社会现实的批判者,在史料学方面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是刊物编辑校对因外部原因存在的疏漏,很值得今天的办刊人注意和研究。还有刊物对于当代时政综合类刊物的启示,就是树立以读者为中心,内容质量为关键的刊物态度,敢作敢为,传达读者的心声,批判社会的丑恶,满足读者最根本的阅读需求,永远是刊物生存的根本。《新生》周刊处于特殊的时期,却能迎难而上,敢作敢为,它的许多报道都成为今天研究相关历史事件的佐证,是研究那个时代的第一手资料。它在抗日运动以及文化运动的宣传和推动上无疑是起到了很大的历史作用。

陈琳霞[3](2014)在《伴你到黎明(小说连载之一)》文中研究表明江南的六月,即使你闭着眼睛都能感受到空气中萌动着无处不在的湿热,闷闷的,粘粘的,让人呼吸不畅。林书走出海州医院住院楼的那一刻刚好是傍晚的六点半,初夏的暮色还未尽,西天的云彩红得似血,投射在30层高的住院楼外墙玻璃上,眩目得让人睁不开眼。行人道旁的郁金香开满了枝头,散发出阵阵馥郁的艳香。不知从哪家商店的高音喇叭里传来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声音响得震天。浮躁加光怪陆离的世相就是这个时代的精准写照。坐上回家公交车时暮色已经四合,城市的霓虹灯开始此起彼伏地闪烁,街头巨幅的灯箱广告牌和LED屏也不断一

李祯[4](2012)在《认知语用视域下现代汉语反讽威胁语》文中认为威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的言语交际现象。一般来说,威胁发生在说话者欲使听话者屈服的情况下。现代汉语中有三种常用的反讽威胁语表达式,它们形式简短,均能表达与字面意义相反的意义:(1)“NP+敢(gan)+VP”,例如:“你敢开枪!”;(2)“NP+再(zai)+VP”,例如:“你再往前一步,试试看!”;(3)“NP1+让/叫(rang/jiao)+NP2+VP”,例如:“我让/叫你闹!”。目前,对这几个结构的研究大部分是在讨论“敢”“再”和“让/叫”时提到该结构,而对整个构式的研究则较少。部分学者单独运用句法、语义及少量的语用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但鲜有从认知层面分析该结构。本研究基于北京大学汉语语言研究中心语料库(以下简称CCL)分别随机抽取的含有“敢”“再”“让”和“叫”的句子各2000条,从中获得315条符合“NP+敢(gan)+VP”这一结构特点的句子,70条符合“NP+再(zai)+VP”结构的句子以及41条符合“NP1+让/叫(rang/jiao)+NP2+VP”的句子,对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出发,以关联理论和礼貌理论为基础,对所搜集的语料中带有“NP+敢(gan)+VP”,“NP+再(zai)+VP”和“NP1+让/叫(rang/jiao)+NP2+VP”三个构式的现代汉语反讽威胁语的生成和理解机制进行动态研究。同时,本文基于言语行为理论对这三个构式所产生的语用功能进行了探讨。本文共五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介绍本文选题理据、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语料收集和结构布局。第二章“文献综述”,回顾国内外学者以往相关的研究,指出其不足之处并提出新的定义和分类。第三章“理论框架”,对关联理论,礼貌理论以及言语行为理论做简要介绍第四章“语料描述、分析和讨论”,基于关联理论探讨“NP+敢(gan)+VP”,“NP+再(zai)+VP”和“NP1+让/叫(rang/jiao)+NP2+VP”三个构式的生成和理解机制;从礼貌的角度分析使用这三个构式的目的以及在言语行为理论的框架下探讨三个构式的语用功能。第五章“结语”,总结全文,归纳2点贡献:1.分析三个构式中的NP和VP的句法语义特征;2.从语用认知视角,综合分析“NP+敢(gan)+VP”,“NP+再(zai)+VP”和“NP1+让/叫(rang/jiao)+NP2+VP”的生成理解机制以及所产生的语用功能。最后,指出本文欠缺之处,并为将来的研究提出点滴建议。

宋喜坤[5](2011)在《萧军和《文化报》》文中认为萧军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着名作家,他以传奇性的经历、游侠般的姿态闯入中国现代文坛,在带给中国文坛一个全新场面的同时,也成为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1930至1940年代的萧军以其独特的文学贡献、正直孤傲的独立品性,在国内外文学界享有较高声誉。鲁迅先生曾当面向埃德加·斯诺郑重推荐,将萧军纳入自1917年的新文学运动以来中国涌现出的最优秀的作家行列;1937年日本文学评论界将萧军比作中国的“萧洛霍夫”,称其为“二十世纪文艺复兴者”;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曾给予他“鲁迅死后唯一旗手”的地位。虽然萧军在文艺界有较大的影响,但其独特的个性也让他成为集毁誉于一身具有争议性的作家。“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萧军从毛泽东的“座上宾”向文学的边缘游走。哈尔滨“《文化报》事件”的发生,使萧军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流亡者”和“文学边缘人”。“《文化报》事件”发生在1948年,是指《文化报》和《生活报》的论争及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文协”对“萧军问题”的处理和批判。为同《文化报》争夺文艺领导权,受宗派主义严重影响的《生活报》诬陷萧军“反党、反苏、反人民”。在政治因素的作用下,中共中央东北局公布了《关于萧军问题的决定》,停止对萧军及《文化报》的一切资助,《文化报》被迫停刊。此后,东北开展了数月之久的对萧军思想的批判活动。1981年4月1日,中共北京市委为萧军做出了正式的结论,推翻当年强加在他身上的一切诬陷不实之词,称其是“具有民族气节的革命作家”。“《文化报》事件”是萧军文学和生活的重要转折点,事件发生后萧军被迫离开文坛32年,除经毛泽东批示得以发表的长篇小说《第三代》和《五月的矿山》等作品外,萧军几乎与文学界绝缘。“《文化报》事件”可以看成是解放区主流话语和民间话语的一场交锋,是党在东北解放区的试验场,是对建构新的文艺体制的一场实验。研究《文化报》,回归历史现场,还原历史真实,对萧军研究、东北地域文学思想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试图从思想史的角度入手,运用传播学、社会学、政治文化学、革命心理学等理论,结合丰富的萧军研究和现代文学史料,以《文化报》为文本进行系统研究。文中论证了萧军新英雄主义精神对其恪守五四知识分子独立品性和精神立场的作用和影响;点明《文化报》上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一场“新启蒙实践”;分析了《文化报》的文学创作和美学贡献;探讨了两报论争的主客观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对萧军和《文化报》的批判既是党对知识分子的进一步改造,又是延安文学对东北地域文学的改造。根据研究需要,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以《萧军日记》和萧军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萧军新英雄主义的含义、表现、成因及特征,得出新英雄主义的定义,并比较了新英雄主义与原英雄主义的异同。通过对新英雄主义的理论构建和行为构建过程的考察,提出新英雄主义的“双核心思想”和“半步主义”观点,进而分析了萧军“双核心思想”的新英雄主义价值观和文艺观对其文学创作和社会生活的影响。第二章:萧军是东北新启蒙运动的急先锋,他在《文化报》上开展的新文化运动实际是一场新启蒙思想的实践运动。本章系统阐述五四启蒙、30年代新启蒙、延安革命启蒙、东北新启蒙的涵义,探究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东北新启蒙存在的历史、文化语境,来考察萧军的启蒙表现,并明确萧军在《文化报》上的启蒙方式是受新英雄主义影响的“双轨道启蒙”。最后,从文化哲学思辨的角度来探讨新启蒙和五四启蒙的关系,指出东北新启蒙的本质是五四启蒙,是对五四启蒙思想继承和扬弃后的隔代传承。第三章:以《文化报》为文本,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再现原生态的“《文化报》启蒙文学”,分析了它的生成和传播过程,指出在“双核心思想”指导下的“双轨道启蒙”构成——文化内核是五四启蒙,重要组成是革命启蒙,必要补充是社会启蒙。“双轨道启蒙”是将三种启蒙思想完美而和谐的融合为一体的成功尝试,为启蒙运动史积累了经验。关于萧军在《文化报》上的文学创作,本文从作家和报纸的文体选择和杂文创作两方面予以了探讨。最后,对“文化报启蒙文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美学诠释和贡献评说。第四章:本章重点是还原和再现了两报论争,阐述论争的起因、过程、结局和发展。通过解放区文艺界文学论争的不和谐前奏,可以看出在对《夏红秋》、《一个农民的真实故事》、《网和地和鱼》的论争和批判中,政治标准代替文艺标准,宗派主义行帮作风的苗头已经出现,《生活报》对《文化报》的批判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由“王通”引发的萁荳之争,开启了边缘与主流、民间与正统之间的对话,为两报论争正式拉开了大幕。经过对论争双方文章的辨析,可以得出萧军“反党、反苏、反人民”罪名不成立的结论。中共中央东北局的介入加速了论争的进程,影响了论争的结果,萧军最终被迫离开哈尔滨文坛。《文化报》被停刊导致萧军东北新启蒙实践的流产和东北地域乡土文学的终结,东北作家群在继上海分离、延安失和之后终于解体。在后来的运动中,“《文化报》事件”被一遍遍“朝花夕拾”、旧事重提,萧军也因之被一次次批判。第五章:“《文化报》事件”所引发的思考是多方面的,既有党为建立东北解放区新的文化秩序而刻意对东北知识分子的改造,又有延安文学对东北地域文学的改造,这其中又掺杂了以封建行帮意识为中心的宗派主义思想因素。对知识分子的改造部分,着重分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定义的不确切性和模糊性,来探讨中国知识分子独立自主的精神立场,指出将知识分子纳入到大一统的政治文化体制之内,是对知识分子本真状态下的独立、自由、自主精神和知识分子尊严的打击和摧毁。对地域文学的改造,重点突出了对“伪满文学”和乡土文学的改造。对于宗派主义,则是以历史的眼光考察、分析它对革命对文学的巨大危害。《文化报》和《生活报》的论争,是建国前解放区文艺界最后一次重要思想论争,是从“前文革”到“文化大革命”过渡进程中的第一个阶段,是这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文化报》事件”,显示了主流政治话语对文艺的霸权,见证了东北新文化秩序建构的全过程,为后来的政治文化批判斗争提供了样本。它所引发的反思和启示,对研究萧军文艺思想、党在哈尔滨的文艺政策以及东北解放区现代文学史的书写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陈志国[6](2011)在《台语电影的文化阐释》文中指出台语电影,通称台语片,是指从1955年开始到1981年止,以“台语”配音,使用台湾本土资源拍摄的,反映台湾本土文化的影片,台湾当局登记为“闽南语片”。台语电影可说是台湾文化史上的一批珍贵遗产,透过它们,我们可以了解台湾特定年代的历史面貌及文化形态。本文分为五章。在立足于台湾电影史及台语电影兴盛时期的台湾社会历史的基础上,运用影视批评学、文化学的方法对台语电影的文化内涵进行阐释。第一章昙花一现的风华——台语电影概述。首先介绍台语电影成长的背景及条件,其次概述台语电影的发展历程,最后分析探讨台语电影衰落的原因。第二章由悲而喜——台语电影的心路历程。综观台语电影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台语电影清晰的发展脉络。从电影的风格来说,台语电影清晰地体现了其剧情从悲情到喜剧转变的过程。研究探讨这一时期台语电影的剧情和题材变化,可以窥见台湾民众当时的心路历程,并从中展现台湾民众在这一历史时期的生活情态。第三章民间的意义——台语电影中的民俗文化展示。台语电影题材通俗,贴近民众,是庶民文化的一种体现。在台语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台湾民间文艺、宗教信仰文化、宗族区域观念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第四章复调呈现——台语电影中的多元文化景观。首先是解读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歌仔戏电影文化;其次是各式各样的本土文化,如乡土文化、旅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撞击与融合。第五章不能忘却的记念——台语电影成就及影响。本文最后总结了台语电影的成就,论述了台语电影的作用,阐释了其在台湾文化史上的影响。纵观台语电影的发展历程,其成就不容忽视。

孟德腾[7](2011)在《现代汉语嵌入式预制语块研究》文中认为现代汉语嵌入式预制语块数量可观,既有封闭性又有开放性,集中体现了语言创造性和习用性相结合的特点,非常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为基本研究框架,在对现代汉语嵌入式预制语块的基本特征详细描写的基础上,重点揭示该类语言单位的内在语义机制和语用特征。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导论。本章确定了研究对象并阐明研究意义。论文在综述语块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现代汉语嵌入式预制语块的研究成果作了梳理。文章认为嵌入式预制语块研究的兴起直接取决于两个原因,一是认知语言学背景下语块研究自身的发展;二是国内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内在需求。国内嵌入式预制语块研究不断成熟和深入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总体来看,语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语教学方面,呈现出零散、不太深入的特点,汉语语块研究也并不成系统,特别是现代汉语中的嵌入式预制语块仍然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着较大的挖掘空间。本章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二章为嵌入式预制语块的界定、分类及特点。本章主要是在语块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嵌入式预制语块作了概念界定,分别从构成成分、结构和使用频率等角度探讨了其主要特点,并与其它类似结构作了划分。文章把嵌入式预制语块划分为语汇、语汇---句法以及句法三个层面。本章重点探讨了仿拟性嵌入式预制语块的衍生途径和变异类型及义控变异机制。第三章为嵌入式预制语块的语义特征。论文从嵌入式预制语块的语义透明度入手,把嵌入式预制语块的语义透明度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梯次:完全透明型、透明——隐晦型、语义隐晦型,同时探讨了嵌入式预制语块框架中嵌入项语义的变化,包括泛化、虚化和扩容等。本章还从构式理论出发分析了嵌入式预制语块的感情色彩类型,并结合具体语言事实对构式中的语义压制与互动进行阐述。此外参考格式塔完型理论对嵌入式预制语块的语义建构作了研究。第四章为嵌入式预制语块的语用修辞价值。本章针对嵌入式预制语块“有一种A叫B”和“(NP)V的不是N1, (而)是N2”的辞格化进行了个案研究,并探讨了语境在嵌入式预制语块理解中的作用,以新兴的表被动嵌入式预制语块“被…”和别具特色的ABB嵌入式预制语块为例,阐述了近年来一些新出现的嵌入式预制语块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影响,反映出“用法先于语法”的观点。第五章为浑沌语言学视角下的嵌入式预制语块。本章以浑沌语言学理论为指导,着重从有序与无序角度论述了嵌入式新语块“做人不能太……”衍生的个案分析,并结合嵌入式语块语义理解的非线性特征对《现代汉语词典》中个别嵌入式预制语块的释义提出不同见解。

熊诚,彭景泉,莫夫[8](2010)在《谍战(连载之一)》文中认为一、延安收到不明电波一九三九年六月。延安。最近几天,中共电讯监听科科长张秋生报上来的一个情况,让中共敌工部电讯室主任翁海潮极为重视,也觉得十分蹊跷。为了表明对此情况的慎重,张秋生以书面存档的形式,向

陈抚生[9](2009)在《雷锋新传》文中研究说明第一回雷一嫂持家勤俭庚伢子亲人遭灾从湖南省城长沙跨过湘江,沿长宁公路西行15公里,就属望城县管辖。一片连绵的丘陵中,有个隐没在山坳里的小山村——简家塘。简家塘这地方,青山绿水,茂林修竹,田园阡陌,风光宜人。但是,那座高大的祠堂,连同全村人

文雅丽[10](2007)在《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文中认为“心理动词”是指与人的“心理”活动相关的动词。心理动词的概念最先由马建忠在1898年的《马氏文通》中提出,在许多语法学家及语法研究者的努力下,心理动词最终成为动词公认的一个重要分类。关于心理动词的研究也一直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新的语法理论的产生以及交流的增多,心理动词的研究也逐步地深入,许多学者都尝试在更深的理论层次上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涉及到界定心理动词的语法功能框架,更涉及到句法、语义、认知、配价等各个层面。在心理动词的研究上,虽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些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某些问题的认识也还不能达成一致,因此,心理动词尚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在日常交际中,许多心理动词使用频率非常高,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对“现代汉语心理动词”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在理论上丰富汉语词汇与语法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更能清楚地了解和掌握这些词,在实际应用中,提高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和生动性。同时,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也能起到扩充学生词汇量、启发学生思维和提高应用水平的作用。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中所收的动词为考察范围,以心理学为研究的基点,从三个心理过程,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角度出发,结合动词的语义特征、语法功能等特点来设定判断心理动词的功能框架。通过这些功能框架,界定出了765个心理动词。在具体的研究中,根据人的心理活动同外界刺激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将心理动词分为心理活动动词、心理状态动词和心理使役动词三类,并从各自的语义、语法两方面对这三类心理动词进行了专门的系统研究。结合心理动词应用灵活的特点,本文在研究中采用了语料库。通过大量的实用语料,来充分展示三类心理动词的语义特征和语法特点。在充分汇总、分析的基础上,寻找其中的应用规律及语法上的相关联系并进行穷尽性的描述和说明,分析汉语心理动词在语法应用上的特点及内在机制。

二、信不信由你(连载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不信由你(连载一)(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网络流行语二十年流变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1.3.1 流行语
        1.3.2 网络与网络媒体
        1.3.3 网络语言
        1.3.4 网络流行语
    1.4 研究综述
        1.4.1 关于网络语言的研究
        1.4.1.1 国内外学术研究进展综述
        1.4.1.2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1.4.2 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
        1.4.2.1 网络流行语的类型及特征
        1.4.2.2 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研究范式
    1.5 语料来源及选取标准
    1.6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6.1 主要内容
        1.6.2 研究创新点
    1.7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网络流行语萌芽期的研究(1994年——2002年)
    2.1 互联网的兴起与互联网进入中国
        2.1.1 互联网的诞生及兴起
        2.1.2 互联网在中国的引入及初期发展
    2.2 BBS的发展历程及初期网民的特征
        2.2.1 BBS的发展历程
        2.2.1.1 BBS的起源
        2.2.1.2 BBS在中国的发展
        2.2.2 初期网络流行语使用者的特征
    2.3 早期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及发展
        2.3.1 启蒙阶段(1994年-1999年)
        2.3.2 普及阶段(2000年-2001年)
        2.3.3 娱乐化阶段(2002年)
3 网络流行语发展期的研究(2003年——2007年)
    3.1 中国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期
        3.1.1 传播技术的革新带动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3.1.2 2003——2007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3.2 博客的发展历程与Web2.0 时代的到来
        3.2.1 博客的发展历程
        3.2.1.1 博客的起源
        3.2.1.2 博客在中国的发展
        3.2.2 Web2.0 时代的到来
    3.3 发展期网络流行语的进展历程概述
        3.3.1 源于社会生活,干预社会现实(2003年-2004年)
        3.3.2 网络交际与全民娱乐化(2005年-2006年)
        3.3.2.1 文娱类网络流行语
        3.3.2.2 网络恶搞产生的流行语
        3.3.3 广泛参与公共生活,网民自创流行语热情高涨(2007年)
        3.3.3.1 公共生活类网络流行语
        3.3.3.2 网民自创类网络流行语
4 网络流行语高涨期的研究(2008年——2013年)
    4.1 中国互联网持续快速向前发展
        4.1.1 中国互联网由“广度”向“深度”发展
        4.1.2 2008——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概述
    4.2 微博的发展以及微博对公共舆论的影响
        4.2.1 微博的起源
        4.2.2 微博在中国的发展
        4.2.3 微博对公共舆论的影响
        4.2.3.1 微博重构了新闻的生产传播机制
        4.2.3.2 微博具有强大的议程设置功能,影响公共舆论
    4.3 高涨期网络流行语的进展历程
        4.3.1 转折期(2008年)
        4.3.1.1 社会热点事件中的网络流行语
        4.3.1.2 公权力、公信力监督中的网络流行语
        4.3.2 高潮期(2009年—2010年)
        4.3.2.1 微博时代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功能达到顶峰
        4.3.2.2 各类流行语全面发展,草根精神彰显
        4.3.3 平稳发展期(2011年—2013年)
        4.3.3.1 网络舆情中的流行语
        4.3.3.2 各类网络“流行体”蓬勃发展
        4.3.3.3 网络流行语生活化特征显着
5 网络流行语语言学层面解析
    5.1 网络流行语生成的语言学动因——语言经济学原则
    5.2 网络流行语的流行性特征归纳
        5.2.1 内容的新颖性及形式的创新性
        5.2.2 形象性与幽默性
6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属性分析
    6.1 网络流行语的“5W”层面解析
        6.1.1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者与受众分析
        6.1.2 网络流行语的内容分析
        6.1.3 网络流行语的媒介分析
        6.1.4 网络流行语的效应探究
    6.2 网络流行语传播动力的复合因素
        6.2.1 传播的眼球经济
        6.2.2 媒介融合的互动效应
7 网络流行语与大众文化
    7.1 语言与社会文化
    7.2 大众文化理论
    7.3 网络流行语的大众文化特征
        7.3.1 抵制性
        7.3.2 标准化与伪个性化
        7.3.3 作为社会的黏合剂
8 结语
    8.1 结论
    8.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2)《新生》周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新生》周刊的发展历程
    2.1 《新生》周刊的发生背景
        2.1.1 时代背景
        2.1.2 文化背景
    2.2 《新生》周刊的基本面貌
        2.2.1 刊物缘起
        2.2.2 刊物概述
        2.2.3 办刊宗旨
    2.3 新生事件的发生及刊物的终结
        2.3.1 新生事件的发生
        2.3.2 刊物的终结
第三章 《新生》周刊的编辑出版研究
    3.1 《新生》周刊的办刊理念
        3.1.1 贴近现实的特色栏目
        3.1.2 生动活泼的装帧设计
    3.2 《新生》周刊的内容特色
    3.3 《新生》周刊的主编思想
        3.3.1 艾寒松的编辑思想
        3.3.2 胡愈之的编辑主张
    3.4 《新生》周刊的发行及广告营销
        3.4.1 甘做绿叶的徐伯昕
        3.4.2 出版发行策略
        3.4.3 广告经营策略
第四章 《新生》周刊的历史贡献和文化意义
    4.1 抗日救亡的宣传者
    4.2 大众文化教育的普及者
    4.3 社会现实的批判者
    4.4 史料价值
    4.5 《新生》周刊对当代刊物的启示
    4.6 《新生》周刊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3)伴你到黎明(小说连载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4)认知语用视域下现代汉语反讽威胁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Acknowledgmen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Motivation and Objectives
    1.2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1.3 Layout of the Study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2.2 Definition of Threats
        2.2.1 Definition of Threats from Lexicons and Scholars
        2.2.2 Definition of Threats in This Thesis
    2.3 Ironic Face-Threatening Directives (IFTD)
        2.3.1 Definition of IFTD
        2.3.2 Classification of IFTD
    2.4 Previous Studies on Unmarked IFTD
        2.4.1 Descriptive Perspective
        2.4.2 Semantic Perspective
        2.4.3 Syntactic Perspective
        2.4.4 Pragmatic Perspective
        2.4.5 Other Perspectives
    2.5 Gaps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2.6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Basis
    3.1 Introduction
    3.2 Relevance Theory
        3.2.1 Cognitive Environments
        3.2.2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3.2.3 The Principle of Relevance
        3.2.4 Relevance Theory and IFTD
    3.3 Politeness Theory
        3.3.1 Politeness Principle
        3.3.2 Face-Saving Theory
        3.3.3 Politeness Theory and IFTD
    3.4 Speech Act Theory
        3.4.1 Austin’s Speech Act Theory
        3.4.2 Searle’s Contributions
        3.4.3 Speech Act Theory and IFTD
    3.5 Summary
Chapter Four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in the Explanation of Some Variants of IFTD
    4.1 Introduction
    4.2 Analysis of "NP+敢(gan) +VP" Construction
        4.2.1 Data Collection of "NP+敢(gan) +VP"
        4.2.2 Syntactic Analysis of "NP+敢(gan)+VP"
        4.2.2.1 Syntactic Features of NP in "NP+敢(gan)+VP"
        4.2.2.2 Syntactic Features of VP in the Construction
        4.2.3 Semantic Analysis of "NP+敢(gan)+VP"
        4.2.3.1 Semantic Features of NP in "NP+敢(gan) +VP"
        4.2.3.2 Semantic Features of VP in the Construction
    4.3 Analysis of "NP+再(zai) +VP"
        4.3.1 Data collection of "NP+再(zai) +VP"
        4.3.2 Syntactic Analysis of "NP+再(zai)+VP"
        4.3.2.1 Syntactic Features of NP in "NP+再(zai)+VP"
        4.3.2.2 Syntactic Features of VP in the Construction
        4.3.3 Semantic Analysis of "NP+再(zai) +VP"
        4.3.3.1 Semantic Features of NP in "NP+再(zai)+VP"
        4.3.3.2 Semantic Features of VP in the Construction
    4.4 Analysis of "NP1+让/叫(rang/jiao) + NP2+ VP"
        4.4.1 Data collection of "NP1+让/叫(rang/jiao)+VP+NP2"
        4.4.2 Syntactic analysis of "NP1+让/叫(rang/jiao)+VP+NP2"
        4.4.2.1 Syntactic Features of NP in "NP1+让/叫(jiao/rang)+NP2+VP"
        4.4.2.2 Syntactic Features of VP in the Construction
        4.4.3 Semantic Analysis of "NP1+让/叫(rang/jiao) + NP2+ VP"
        4.4.3.1 Semantic Features of NP1in "NP1+让/叫(rang/jiao) + NP2+ VP"
        4.4.3.2 Semantic Features of NP2in the Construction
        4.4.3.3 Semantic Features of VP in the Construction
    4.5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s from Pragmatic Perspective
        4.5.1 Production and Comprehension in the Framework of RT and PT
        4.5.2 Functions of the Three Constructions
    4.6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in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1: “NP+敢(gan)+VP” Instances
Appendix 2: “NP+再(zai)+VP”Instances
Appendix 3: “NP1+让/叫(rang/jiao)+NP2+VP” Instances

(5)萧军和《文化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国内外萧军研究现状
    二、选题依据、价值和意义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第一章 萧军与新英雄主义
    第一节 新英雄主义含义、表现及成因
        一、新英雄主义含义
        二、新英雄主义表现
        三、新英雄主义成因
    第二节 新英雄主义构建过程
        一、新英雄主义思想建构
        二、新英雄主义行为构建
    第三节 新英雄主义与萧军的文学创作
        一、新英雄主义与散文
        二、新英雄主义与小说
    第四节 新英雄主义的时代反思
        一、新英雄主义的进步作用
        二、新英雄主义的历史局限
第二章 萧军与新启蒙运动
    第一节 启蒙精神的原始构建与正本清源:五四启蒙和新启蒙
        一、五四启蒙运动
        二、新启蒙运动
        三、延安时期的新启蒙思想
    第二节 启蒙精神的隔代传承:新启蒙运动在东北
        一、东北新启蒙运动的政治、历史文化语境
        二、新启蒙运动在东北
    第三节 东北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萧军及其新启蒙实践
        一、萧军对东北新启蒙运动的贡献
        二、萧军东北新启蒙实践的得失
    第四节 继承与扬弃:新启蒙实践的文化哲学思辩
        一、萧军新启蒙思想的文化内核——五四启蒙
        二、萧军新启蒙思想的表现形式——双轨启蒙
第三章 《文化报》的新启蒙文学实践
    第一节 《文化报》新启蒙文学的生成与传播
        一、《文化报》的非党文人集团
        二、《文化报》与《文艺月报》、《解放日报》副刊
    第二节 《文化报》的双轨道启蒙实践
        一、文化内核:五四思想启蒙
        二、重要组成:革命思想启蒙
        三、必要补充:社会思想启蒙
    第三节 萧军在《文化报》上的文学创作
        一、散文:萧军的文体选择
        二、论争:萧军杂文创作的巅峰
        三、《我底生涯》和《鲁迅先生书简》
    第四节 《文化报》新启蒙文学的美学思想与贡献
        一、《文化报》美学思想的现代诠释
        二、《文化报》启蒙文学的独特贡献
第四章 《文化报》和《生活报》的论争
    第一节 不和谐的前奏:东北解放区的另类文学论争
        一、关于范政小说《夏秋红》的论争
        二、关于严文井小说《一个农民的真实故事》的论争
        三、对袁犀小说《网和地和鱼》的批判
    第二节 边缘与主流的对话:由"王通"引发的萁荳之争
        一、《文化报》和《生活报》的论争
        二、对萧军"三反问题"的透析
    第三节 隐性霸权的恶果:没有"结局"的结局
        一、退出江湖的游侠
        二、东北作家群的最终解体
        三、昙花一现的新启蒙实践
    第四节 不应再有的续曲:萧军思想再批判
        一、从兄弟争到"萁豆煎"
        二、别样的"朝花夕拾"
第五章 "《文化报》事件"引发的思考
    第一节 延安文学对东北地域文学的改造
        一、东北地域文学
        二、对东北地域文学的改造方法
        三、对《文化报》文学的改造
    第二节 党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一、"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定义上的模糊
        二、文化精神的找寻与恪守:萧军与五四精神
        三、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不成功的改造
    第三节 关于革命文学中的宗派主义
        一、贯穿政治与文学的宗派主义
        二、两报论争中的宗派主义魅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化报》总期数、终刊时间考证
附录二 《文化报》目录索引(部分)
附录三 《文化报》萧军作品目录索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台语电影的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昙花一现的风华——台语电影概述
    第一节 台语电影成长的背景及条件
    第二节 台语电影兴起、发展及衰弱的历程
    第三节 台语电影衰落的原因
第二章 由悲而喜——台语电影的心路历程
    第一节 早期台语电影的悲剧色彩
    第二节 台语电影的喜剧转型
    第三节 由悲到喜——受众审美需求转变的深层原因
第三章 民间的意义——台语电影中的民俗文化展示
    第一节 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
    第二节 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
    第三节 强烈的区域宗族观念的冲突与融合
第四章 复调呈现——台语电影中的多元文化景观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演绎——歌仔戏电影的文化解读
    第二节 台语电影的本土文化挖掘
    第三节 与欧美、日本文化的撞击与融合
第五章 不能忘却的记念——台语电影成就及影响
    第一节 台语电影的成就
    第二节 台语电影的作用及其在文化史上的影响
结论
附录:台语电影片目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7)现代汉语嵌入式预制语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嵌入式预制语块的研究
        二、国内嵌入式预制语块研究概述
        三、嵌入式预制语块研究的兴起原因及努力方向
    第三节 本文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语料来源
第二章 嵌入式预制语块的界定、分类及特点
    第一节 嵌入式预制语块的界定
        一、语块和预制语块
        二、嵌入式预制语块的界定和特点
        三、嵌入式预制语块与其他类似结构的区分
    第二节 嵌入式预制语块的分类、层级性
        一、嵌入式预制语块的分类
        二、嵌入式预制语块的层级性
    第三节 仿拟性嵌入式预制语块的衍生途径
    第四节 嵌入式预制语块的音控变异及义控变异机制
        一、嵌入式预制语块的音控变异
        二、嵌入式预制语块的义控变异机制
第三章 嵌入式预制语块的语义特征
    第一节 嵌入式预制语块的语义透明度
        一、语义透明度概说
        二、嵌入式预制语块的语义透明度
    第二节 嵌入式预制语块嵌入项的语义变化:泛化与扩容
        一、语义泛化
        二、语义扩容
    第三节 构式与嵌入式预制语块
        一、构式语法理论
        二、语义压制与互动对嵌入式预制语块感情色彩的影响
        三、嵌入式预制语块中同一框架构式的多义性
    第四节 嵌入式预制语块的格式塔语义理解
        一、格式塔完型理论
        二、格式塔完型与嵌入式预制语块的语义理解
第四章 嵌入式预制语块的语用修辞价值
    第一节 嵌入式预制语块的语用修辞价值
        一、稳中有变,灵活多样
        二、推陈出新,表现力强
    第二节 框架的辞格化——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的个案分析
        一、"有一种A叫B"的辞格化
        二、语用否定框架"(NP)V的不是N_1,(而)是N_2"的辞格化
    第三节 语境对嵌入式预制语块语义理解的分化和确定
    第四节 用法先于语法——新嵌入式预制语块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一、新兴表被动嵌入式预制语块"被……"
        二、别具特色的ABB嵌入式预制语块
第五章 浑沌语言学视角下的嵌入式预制语块
    第一节 有序与无序:"做人不能太……"衍生的个案分析
    第二节 嵌入式语块语义理解的非线性浑沌特征
        一、语言结构的非线性
        二、《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商榷一则
结语
    一、本文的主要观点
    二、本文的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10)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心理活动与语言的关联
    二、 心理动词的研究价值
    三、 本文的研究范围、语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心理动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一、 心理动词的早期探索时期 ~1950
    二、 心理动词被广泛接受时期 1950 ~1980
    三、 心理动词研究的开拓和深入时期 1980 ~
    四、 心理动词研究成果总结以及未来研究趋势
第三章 心理动词的分类
    一、 确定心理动词范围的框架体系
    二、 心理动词的再分类
第四章 心理活动动词的语义和语法分析
    一、 心理活动动词的语义特征
    二、 心理活动动词的自主性与非自主性
    三、 心理活动动词的句型模式
    四、 心理活动动词的语法功能
    五、 心理活动动词带宾语情况考察
    六、 心理活动动词与程度副词的组合情况
    七、 心理活动动词与相关词类对比研究
第五章 心理状态动词的语义和语法分析 上
    一、 心理状态动词的语义特征
    二、 心理状态动词的自主性与非自主性
第六章 心理状态动词的语义和语法分析 中
    一、 心理状态动词的句型模式
    二、 心理状态动词的语法功能
    三、 心理状态动词带宾语情况考察
第七章 心理状态动词的语义和语法分析 下
    一、 心理状态动词与程度副词的组合情况
    二、 心理状态动词与相关词类对比研究
第八章 心理使役动词的语义和语法分析
    一、 “使役”与“心理使役动词”
    二、 心理使役动词的语义特征
    三、 心理使役动词的句型模式
    四、 心理使役动词句中的主语构成情况考察
    五、 心理使役动词带宾语情况考察
    六、 心理使役动词的语法功能
    七、 心理使役动词与程度副词的组合情况
结语
    一、 本文所做的基本工作及研究成果
    二、 本文的不足及今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心理动词
    附录2《现代汉语词典》中不确定的心理动词词表
    附录3《现代汉语词典》心理活动动词的语义分类表
    附录4《现代汉语词典》心理状态动词的语义分类表
    附录5《现代汉语词典》心理使役动词的语义分类表
    附录6《现代汉语词典》多义心理动词的语义分类表
    附录7 充当宾语的心理活动动词示例
    附录8 充当宾语的心理状态动词示例
    附录9 充当状语的心理状态动词示例
后记

四、信不信由你(连载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网络流行语二十年流变史研究[D]. 于鹏亮.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1)
  • [2]《新生》周刊研究[D]. 范莎莎.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3]伴你到黎明(小说连载之一)[J]. 陈琳霞.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4(01)
  • [4]认知语用视域下现代汉语反讽威胁语[D]. 李祯. 四川外语学院, 2012(09)
  • [5]萧军和《文化报》[D]. 宋喜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6]台语电影的文化阐释[D]. 陈志国.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7]现代汉语嵌入式预制语块研究[D]. 孟德腾.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8]谍战(连载之一)[J]. 熊诚,彭景泉,莫夫. 西部, 2010(Z1)
  • [9]雷锋新传[J]. 陈抚生. 西部, 2009(03)
  • [10]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D]. 文雅丽. 北京语言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信不信由你(系列第 1 部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