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城市边缘地带小城镇发展模式分析——以武汉市白泉镇村系规划为例

中部地区城市边缘地带小城镇发展模式分析——以武汉市白泉镇村系规划为例

一、中部地区城市边缘带小城镇发展模式探析——以武汉市柏泉镇村镇体系规划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马丽娟[1](2020)在《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文明时期人们对河流的依赖性较高,我国文明最早发育于黄河中下游流域。黄河孕育了历史悠久的华夏文明,华夏文明是典型的河流文明的写照,其中河谷文明是河流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河谷川道城镇可获得便利的水运交通、灌溉用水及防御地形。兰州是西北地区少有的大城市,史称“四渎之宗”的黄河穿城而过。黄河孕育了兰州,现阶段其中心城区几近饱和,进一步发展受到河谷地形地貌的制约,其周边黄河沿线小城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兰州市黄河沿线在秦汉及宋明时期,是中原与少数诸族的边界线,其沿线小城镇间的历史文化联系紧密——地处多条线性文化遗产的节点处。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所处自然地理环境独特,即黄河河道自兰州突向北流;小城镇发育于河谷小盆地,受丘陵沟壑地貌的天然制约,城镇间区域协作、经济和交通联系较弱。由于其所处地理空间分布特殊,河谷型小城镇类型多样。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倾斜,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发展需求迫切。全文从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的历史沿革切入,分析其历史功能演变与空间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分别从区域空间格局、镇区空间结构和滨河空间三个层次分析总结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特征及发展现状,分别提出相应的空间优化方法及策略。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历史沿革表明:其小城镇历史地理环境相同,地域文化一脉相承。小城镇兴起主要缘于军事、贸易、交通和政治4个因素,对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兰州中心城区经济与空间发展进行了分析论述,从各个小城镇发展等级与规模、主导职能等方面分析了其发展现状。从国家政策倾斜、中心城市兰州进一步发展等方面论述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发展需求。首先论述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分布格局。兰州市黄河沿线城镇空间分布总形态——以黄河为联系纽带,若干城镇呈带型串珠状排列。分别从功能视角和空间视角对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进行了类型划分,其中基于空间视角把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划分为毗邻型、孤立型、近郊型三类;论述了区域格局发展现状,即城镇间联系较弱,各自为政,结构松散,地域特色不显,组团及整体效应不突出。分析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六个小城镇的微观区位分布特征,总体上分为两类——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发展;发展中心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变化。表明黄河沿线小城镇微观区位空间分布受自然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历史文化的综合影响。其次论述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六个小城镇的镇区空间结构演变特征,总结出镇区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可归纳为两类,即线性/带状发展模式和团状蔓延发展模式,两种发展模式交替演进。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历史地理环境相同,功能演变受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外溢和地域空间结构格局综合影响。总结了镇区空间结构演变规律。从五方面总结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讨论了东川-河口段。最后解读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滨河空间。明确了滨河空间是镇区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滨河空间处于开发初期、边缘特征明显,提出应基于全域理念、城镇协同发展视角,实现由边缘到视觉中心的转变。小城镇滨河空间优化主要从自然生态因素和地域文化因素两方面切入。从用地现状、建筑现状、交通状况、空间使用状态等方面对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滨河空间现状调查进行了分类总结。分别从上述三个空间层次提出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优化策略。区域空间格局层面:提出了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发展理念,阐述了统筹整合发展的基础,论述了具体的区域格局优化策略。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层面:基于优化原则提出了优化方法、路径及策略。滨河空间层面:基于优化目标提出优化原则、方法和具体策略。

曹晓腾[2](2019)在《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研究》文中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在“四化”的同步推动下,城乡社会经济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大转型。龙池镇作为蒲城县的农业典型镇,农业发展水平位于蒲城县乃至关中地区的前列。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龙池镇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结构性的质变,原有镇村体系空间结构与农业生产方式之间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传统的镇村体系正在被动适应这种变化,甚至阻碍了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现有的镇村体系规划原理与方法和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几乎毫无关系,城乡规划学与农学在村镇规划领域几乎没有学科交叉研究。虽然现代农业已经在大多数农业型乡镇推广,但相应的技术与方法并没有被转化为规划空间语言,城乡规划技术人员并不理解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内涵与外延。因此,从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角度探究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具有现实与理论上的双重意义。首先,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将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结构与其农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一一对应,得到四点不适应的问题:镇村等级规模与现代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适应问题;镇村职能结构与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的不适应问题;镇村公共服务设施与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不适应问题;镇村道路交通网络与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不适应问题。其次,对农业生产方式与镇村体系空间的作用机制进行梳理,得到农业生产力水平影响镇村等级规模、农业产业布局影响镇村职能结构、社会化服务体系影响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农业基础设施影响镇村道路交通网络的结论。分析现状镇村空间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间的不适应问题,在现状农业布局的基础上构建龙池镇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并提出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对镇村体系空间的要求。随后,根据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与镇村体系空间之间的作用机制,得出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的调整策略:龙池镇镇村等级应调整为“镇区-新型农村社区”两级结构;镇村的用地规模应根据耕作时间半径来重新划定;镇村人口规模应根据产业人口测算法估算;镇村职能应向多元化发展,镇区的职能应从行政管理为主逐渐走向公共服务为主,村庄的职能除基本的生产职能外包含运输等多种相关职能;镇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应着重考虑生产性服务设施的配置,从政府机构到村集体形成立体的体系关系;镇村道路交通网络布局应将生产性道路纳入道路体系中,在镇域生产空间中按照设施农业的种植要求规划生产性路网格局。最终,运用“村庄发展潜力评价+Arc GIS位置-分配模型”结合的方法对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进行优化,多次模拟区划后,筛选得到“1个中心社区+4个一般社区”的区划结构,再根据具体策略要求配置生产性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活性公共服务设施。

陈璇[3](2019)在《城郊融合下东西湖区小城镇空间分形特征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当前,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提出,引导各级各类小城镇空间健康发展,成为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虽然对于小城镇空间已经有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近郊小城镇空间如何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与城市共融发展的研究还尚有空缺,且部分已有文献对小城镇空间尚未进行分类性、特征性、空间化的测评分析。因此如何在城乡融合背景下,对近郊小城镇空间从新背景、新理论、新方法下进行特征解析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遵循“基础—维度—特征—策略”研究的逻辑主线,以东西湖区小城镇为研究对象,以分形特征测度为切入视角。首先,本文通过对基础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的总结梳理,归纳了城郊融合、小城镇空间以及分形理论目前的研究方向及进展。同时,从小城镇传统研究维度和城郊融合对小城镇空间影响出发,引入分形理论,构建城郊融合下小城镇空间特征研究新框架“三维度六要素”,“三维度”即空间形态、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六要素”即空间边界、空间形态、等级规模、空间集聚、空间关联和空间协调性。随后,通过对分形维数模型进行分析和选择,构建研究维度下的分形维数模型,并针对城镇空间的三个维度分别进行分形测算,对东西湖区小城镇的空间形态演变进行边界维数和半径维数的测算,同时利用扩展速率和紧凑度指数进行辅助分析;空间等级规模进行首位度和位序——规模法进行测算;空间体系结构进行聚集维数、关联维数和网格维数的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东西湖区小城镇空间分形特征。最后针对东西湖区小城镇空间分形特征,从空间三维度——空间形态、等级规模,空间结构上分别提出具体的发展策略,以期为东西湖区小城镇空间的发展提供参考及建议。

李兰芹[4](2019)在《产业发展影响下曲靖市马龙区村镇体系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比较突出,以前“重城轻乡”的政策偏向导致“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根深蒂固,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发展的时代性问题。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方法之一,已经在国内全面展开。本论文基于曲靖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对研究区的基本概况进行系统分析。第二,对区域产业及村镇体系的现状特征作深入分析,认为区域产业及村镇体系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第三,对影响区域产业及村镇体系发展的因素作深入研究,主要分为内在影响因素和外在影响因素,并且提出在曲靖市的辐射影响下马龙区域形成近郊圈、远郊圈和外围圈三圈层空间格局。第四,在曲靖市辐射影响下,对马龙区域产业发展展望及策略作深入研究,并提出分圈层引导策略。第五,基于曲靖市的辐射带动和三圈层空间格局,从产业发展入手,提出适应性的村镇体系规划策略。马龙区域产业及村镇体系发展存在地域性差异,并受交通区位条件、曲靖中心城区的辐射影响较强,马龙应该充分发挥其郊县功能,主动融入曲靖都市圈发展,主动承接麒麟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带动自身产业及村镇协调体系发展。

乔晶[5](2019)在《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城乡体系中嬗变关系最紧密的两个行政地域层级,镇村具有天然的地缘相近、业缘相亲以及资源共享的系统性关联。在城乡统筹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镇村关系作为重要的结构性要素,其变化是否顺应区域发展规律、满足自身提升需求,不仅关系到镇村体系在内生发展动力和潜力方面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也关系到区域层面的协调发展与城乡统筹基层目标落实效率的问题。随着快速城镇化的不断推进,镇村关系已经发生了显着的结构性变化,尤其是大都市地区,乡村要素越过小城镇流动的现象更加明显和复杂,导致镇村关系出现了明显的疏离、弱化甚至解构。这种变化虽然具有符合城镇化发展规律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但也表现出在外部综合影响下的被动与消极。仅仅通过镇村发展的自组织与自调节,很难消解变化中的不适应与不协调。事实上镇村关系持续的解构性变化已经造成区域整体与镇村发展在空间、经济与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效率低下问题。然而,既有的大都市地区镇村发展研究,存在“规模导向”的时滞性与中心城区研究的偏向性问题。因而,如何通过合理的引导策略与相应的技术手段优化镇村关系,使其契合自身发展基础与顺应区域经济社会分工结构的转型趋势,实现大都市地区城乡发展的基层稳定与区域发展的协调高效,是我国大都市地区与镇村发展当下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围绕镇村关系在空间与职能两方面的结构性特征,开展了对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基础问题、理论研究、模型建构与实证反馈的系统性研究。(1)文章首先总结了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特征与表现。通过对镇村关系历时性特征的梳理,从结构主义方法论对结构特征认知的三个维度,总结了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结构性特征为:镇村空间的封闭性打破、镇村结构的整体性分解与镇村结构的中心性消解。进而以武汉市为例,对上述结构性特征在空间与职能方面的表现进行了具体阐述。其中空间特征表现为要素外流与结构离散,职能特征则表现为经济与公共服务职能方面的关联瓦解与中心弱化。(2)基于对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特征的识别,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变化所产生的问题及成因。研究发现,在“外部作用”与“边界约束”的共同影响下,镇村关系的变化虽然加大了镇、村分别参与区域分工的自主性,打破了城乡互动的壁垒,但同时也带来了区域层面的乡村城镇化低质与经济发展的结构性低效,与镇村内部的空间功能萎缩及资源浪费、公共服务供需错位与低能低效的问题。而上述问题在镇村发展的自组织中无法消解,需进行合理的外部引导与干预。因此,提出镇村关系重构的引导应当以空间结构与大都市地域空间网络相融、职能结构与大都市地区区域分工结构相契为主要目标,促进镇村发展从被动脱嵌到主动适应,最终实现稳定大都市地区基层经济社会与生态安全的区域职能目标。(3)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对镇村关系的变化给予系统科学角度的理论解释。理论解释的目的是为了对镇村关系当下的变化特征进行合理与否的判断,并试图找到其重构的目标。本文以CAS理论为基础,分别从适应性主体与系统整体演化两个层面,构建了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结构变化的“刺激-反应”与“结构-适应”模型,明确了镇村关系结构变化的合理与否可以通过“适应性”进行判断,且“适应性”也是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关键机制。只有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能力”的镇村关系单元,其结构变化的特征与趋势才具有健康、合理、可持续的意义。而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通过提升镇村关系单元在结构变化中的适应性能力,占据在区域经济分工中合理的位置,实现自身以及区域整体的协调可持续发展。(4)文章的第四部分则是针对“适应性能力”的模型建构与定量测算。NK模型将CAS理论中的“适应性能力”抽象为可以计算的“适应度”。因此,文章的第四部分以武汉市为例,以NK模型为方法,一方面计算出武汉市58个镇村关系单元的适应度水平,并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镇村关系适应度水平的空间分布与大都市地区的空间格局相吻合。这表明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差异化特征与区域宏观的发展结构密切相关,也揭示了其重构也应当遵循大都市地区区域整体发展的结构规律进行差异化、精准化的引导。另一方面NK模型揭示出了每一类适应性主体的最优提升路径,本文依据此结果对镇村关系进行重构的路径类型研判,最终确定武汉市镇村关系重构的类型为横向联动型、固核强边型以及网级延伸型。(5)文章的第五部分则是在定量测算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反馈。依据CAS理论对镇村关系结构变化解释的层次,提出武汉市镇村关系的重构在职能与空间两个方面的引导策略。在镇村关系重构的职能优化方面,通过引导不同类型镇村关系以差异化的方式参与区域分工;在镇村关系重构的空间发展引导方面,采取圈层差异适配、网级延展外推的空间组织形式,为优化镇村关系、稳定其在大都市地区城乡协调与经济发展的基层保障作用提供载体,最终实现大都市地区整体健康协调与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汪梦琪[6](2018)在《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与内生发展能力测度研究 ——以牛家牌镇为例》文中认为大城市边缘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环节,城市边缘地区小城镇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联系城市与乡村的重要载体。天津市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未来的新常态和存量规划发展趋势下,如何推动其边缘地区小城镇成长发展,成为稳步发展的后续支持力量是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天津市进入后工业发展阶段,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状况和成长动力也在悄然变化,而在“特色”主导的小城镇发展动力前提下,如何借助区位优势,根据自身资源条件和内部发展能力进行因地制宜的发展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天津外边缘地区的小城镇为研究对象,解析了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以及动力要素的作用机制,以内生发展为切入点,对小城镇的内生发展能力进行测度研究,以牛家牌镇为案例进行实证,提出优化策略和应对建议,以期为天津市边缘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建设提供可行性的参考和崭新的思路。本文共六章。第一章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对相关概念、研究对象进行界定;第二章相关基础理论与国内外研究进展,梳理了与本文相关的基础理论,并对边缘区小城镇和内生发展理论进行了国内外的研究综述和实践进展总结;第三章是对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的研究,确定了天津市边缘区小城镇的研究范围和数量,分析其现状条件,对这些小城镇的内外成长动力如何作用进行具体分析,并总结了在内外动力作用下的小城镇成长机制的结构模式;第四章是对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测度研究,对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进行界定,通过文献频度研究和理论指导进行指标因子初选,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和德尔菲法确定权重,构建指标体系,并对研究对象进行测度,得到内生发展能力排名以及四种小城镇发展类型。第五章是对牛家牌镇发展动力与内生发展能力实证研究,通过对牛家牌发展现状的梳理和对其成长动力的分析,对牛家牌的内生发展能力进行测度评析,针对发展劣势提出提高牛家牌镇内生发展能力的优化对策;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

李智[7](2018)在《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演化路径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持续较快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带来了日趋严重的“城市病”和“乡村病”,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重城轻乡”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道路。新时代背景下,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聚落体系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抓手。深入探究城乡聚落体系的演化路径及其驱动机制对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聚落体系、推动城乡聚落优化重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为当前我国城乡聚落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我国经济发达的江苏省为例,通过县域城乡聚落发展现状的评价,将全部县市划分为发达、中等发达、欠发达三种类型,从中相应地选择张家港市、泰兴市、涟水县作为研究案例地。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统计分析与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贯穿“格局—过程—机制—优化”的研究脉络,对1995年—2015年这一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演化路径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探究。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揭示了江苏省不同类型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格局特征。从规模结构来看:张家港市、泰兴市、涟水县城—镇—村规模结构分别呈“橄榄型”、“金字塔型”、“三字型”分布,等级结构分别呈“倒三角形”、“梯形”、“三角形”分布,首位度指数分别为0.79、1.32、3.15,齐夫指数分别为1.22、1.04、0.83,县域内乡镇用地规模分别呈“梯度”、“梯度+均衡”、“极化+均衡”分布。从空间结构来看:张家港市、泰兴市、涟水县城乡聚落景观指数特征差异明显,核密度低值区分别呈“2带”、“L型”、“2点+1带”分布,空间聚类中心分别呈“三角型”、“倒T字型”、“哑铃型”分布,它们的村镇空间结构包括单中心集聚、双中心集聚、多中心集聚、弱中心集聚四种模式。(2)归纳出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演化路径。通过城乡聚落体系演化过程的实证分析,总结了发达类型、中等发达类型、欠发达类型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演化路径及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县域城乡聚落体系演化的一般性路径。就一般性路径而言,从规模结构来看:①县域城乡聚落的总数量不断减少,建设用地总规模不断增加;②城—镇—村规模结构从“凸字型”经“三字型”、“凸字型”、“金字塔型”向“橄榄型”方向演化;③高等级聚落的数量不断增加,其建成区面积不断增大,县域聚落等级结构从“三角形”(“△”)向“倒三角形”(“▽”)方向演化;④县城区的极化发展特征首先不断增强,然后逐渐减弱;⑤城乡聚落规模结构的不均衡性日益显着,但不均衡性的变化速率先增加后减小。从空间结构来看:①空间集聚程度和联通程度不断增强,最大斑块在空间分布格局中的地位不断凸显;②空间分布密度不断减小,以县城区、重点镇区的周边空间变化为主;③空间分布中心逐渐远离几何中心,向县城区方向移动,且移动速度不断加快;④空间聚类特征日益显着,热点集聚区面积不断扩张,热点中心数量不断增加;⑤城乡聚落空间结构从“单中心”逐渐向“双中心”、“多中心”方向演变。(3)提炼出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四轮”驱动机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出地理环境、城镇化、经济发展、交通网络、制度与管理等主要因素对城乡聚落体系演化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城乡聚落体系的驱动机制:经济发展、城镇化、交通网络、制度与管理四种重要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四轮”驱动系统,并遵循空间组织规律和“结构—功能”相互适应规律,推动城乡聚落体系从低水平向高水平方向演变,并且驱动结果对驱动过程具有一定的反馈作用。(4)总结出城乡聚落体系演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城乡聚落体系的演化过程中存在城乡聚落空间持续扩张、面临制度和政策困境以及缺少系统化规划指引等问题,在坚持城乡聚落有机整体的系统观、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等原则的前提下,提出四种优化策略:加强城乡聚落体系优化的理论研究、完善城乡聚落体系的制度建设与规划管理、推动城乡聚落的自我更新、探索城乡聚落体系优化重构的多元模式。本研究的创新点如下:(1)将研究视角拓展至城乡聚落体系,聚焦微观尺度的自然聚落,构建了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定量评价方法,揭示了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演化路径。(2)通过深入解析经济发展、城镇化、交通网络、制度与管理等影响城乡聚落体系演化的主要因素,提炼出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四轮”驱动机制。

徐海林[8](2018)在《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协同发展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进入新型城镇化和新常态的重要时期,小城镇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显着。比如,在接收乡村地区的多于劳动力和实现城乡统筹方面。但是,在经济发达地区,面对新的发展形势,目前小城镇的规划编制方法与内容无法适应小城镇新的发展需求,暴露出来许多的问题和不足。首先,目前的小城镇规划编制范围只限于镇行政辖区,未能从镇所处的功能地域范围解决与其关系密切的功能体之间的相互协作问题。其次,目前与小城镇相关的各个规划之间的衔接统筹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如区域层面的城镇体系规划、战略层面的总体规划、实施层面的详细规划以及相关的专项规划、城市设计等纵向衔接的欠缺不能以有效地指导小城镇健康有序地发展,甚至出现衔接不畅相互限制的情况。最后,小城镇总体规划主要还是套用城市的编制思路与方法,不能有效地管控小城镇应有的尺度和风貌,容易造成千镇一面。镇规划区范围外,特殊经济发展区、村庄等受重视程度不够,未能通过规划对镇域的产业和空间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针对小城镇建设资金有限、规模较小、规划和管理力量薄弱等的特殊情况,本文在对现有小城镇规划编制内容和编制方法充分总结及反思的基础上,结合温州市鳌江-龙港镇城镇整合发展案例以及丽水市碧湖-大港头镇规划的实践,提出了在经济发达地区建立以次级区域的“乡镇联合体”为平台的小城镇协同发展规划编制方法。对小城镇协同规划的编制方法和与其他规划的衔接的归纳和整理的目的是希望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城镇规划面临的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思路。

高永波[9](2017)在《基于定居成本效益分析的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研究 ——以武汉市汪集街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快速城镇化的普遍形势下,由于对机会成本过高和个体发展边际收益偏低的现实判断,导致大城市远郊型小城镇极易陷入人口外流、凝聚力降低、发展机会愈加减少和依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恶性循环,呈现“灯下黑”现象。2012年以来,我国政府提出一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战略目标,武汉远郊型小城镇应该在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了分析定居成本与收益在大城市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中发挥的作用,探索定居成本在何种范围内有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在小城镇定居和发展,本文建立了农业转移人口迁徙的成本收益模型。研究发现定居成本在武汉远郊区农业转移人口迁徙过程中发挥着门槛作用,定居综合净收益对农业转移人口未来定居地的选择起决定性作用。武汉远郊型小城镇受到高成本和低收益的限制,普遍缺乏人口集聚力。本文还对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的影响因素、集聚成本和集聚效应进行研究,通过计算小城镇人口集聚潜力指数,探索有利于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的城镇规模等级体系。通过实地调研,以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为例,深入分析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的缺陷和提升的可能性。最后,从降低成本和提高收益两个角度提出武汉远郊型小城镇近期和远期的发展策略,为武汉远郊区探索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路径,并根据小城镇人口集聚的影响因素、以及定居难度和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构建跨行政边界的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规模等级体系。

廖文秀[10](2015)在《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武汉市城郊地区“半城镇化”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2.6%,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城市时代”,然而与快速城镇化发展相伴生的是显着的“半城镇化”现象,特别是在城市与乡村双重作用下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的城郊地区。本文引入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城镇化理论中的空间生产理论,构建分析了武汉市城郊地区“半城镇化”问题的理论框架,以武汉市城郊的6个远城区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总结其“半城镇化”的现状特征的基础上,从空间生产的角度探究“半城镇化”现象的形成机理,并试图找到指导武汉市城郊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和对策。本文共分为六章。按照“现状特征分析—形成机理研究—转型策略提炼”的思路形成了三大板块。第一部分为武汉市城郊地区“半城镇化”特征分析。从用地、空间、产业、人口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分析了大城市城郊“半城镇化”现象的特征,并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剖析了武汉市城郊“半城镇化”现象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为武汉市城郊“半城镇化”现象的形成机理探讨。在空间生产理论的框架下,对武汉市城郊地区“半城镇化”现象形成的时空情境(空间生产的平台)、空间生产主体的行为逻辑、空间生产的资本循环阶段特征进行了分析,剖析“半城镇化”现象的实质和形成机理,为研究武汉市城郊地区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策略做准备。第三部分为武汉市城郊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与策略。基于前文的分析,从空间生产的平台转型、空间生产者的角色定位转型、资本循环阶段演进等维度提出了武汉市城郊地区从“半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政策层面的策略。同时延续“半城镇化”现状特征分析维度,从用地、空间、产业、人口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技术性发展路径。

二、中部地区城市边缘带小城镇发展模式探析——以武汉市柏泉镇村镇体系规划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部地区城市边缘带小城镇发展模式探析——以武汉市柏泉镇村镇体系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西部大开发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1.1.2 甘肃省城镇体系发展需求
        1.1.3 甘肃地区水资源与城市化系统耦合关系
        1.1.4 兰州城市地域特色
    1.2 研究背景
        1.2.1 兰州都市圈发展时序背景
        1.2.2 相关规划及政策背景
        1.2.3 兰州市黄河沿线城镇发展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1.4.1 基本概念界定
        1.4.2 研究对象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研究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协同理论
        2.1.2 全域理念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3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基本概况
    3.1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政区沿革
    3.2 兴起与发展条件
        3.2.1 兴起的主导因素
        3.2.2 发展条件
    3.3 兰州市中心城区经济与空间发展分析
        3.3.1 中心城区空间拓展与演进
        3.3.2 兰州市经济发展历程
        3.3.3 中心城区空间与产业发展分析
    3.4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发展现状
        3.4.1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规模与等级
        3.4.2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的主导职能
    3.5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发展需求
        3.5.1 国家系列政策引导推进
        3.5.2 中心城市兰州及周边城镇发展需求
    3.6 本章小结
4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分布格局
    4.1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分布总形态
    4.2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类型划分
        4.2.1 基于功能视角的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类型划分
        4.2.2 基于空间视角的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类型划分
    4.3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区域格局发展现状
    4.4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微观区位分布特征
        4.4.1 什川镇微观区位分布特征
        4.4.2 青城镇微观区位分布特征
        4.4.3 河口镇微观区位分布特征
        4.4.4 新城镇微观区位分布特征
        4.4.5 东川镇微观区位分布特征
        4.4.6 达川镇微观区位分布特征
        4.4.7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4.5 本章小结
5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特征
    5.1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的研究要点
        5.1.1 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与载体
        5.1.2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的研究内容
    5.2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5.2.1 空间结构的组织特征
        5.2.2 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特征
    5.3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5.3.1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5.3.2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演变规律总结
    5.4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存在问题分析
        5.4.1 城镇外部形态
        5.4.2 道路网络结构
        5.4.3 土地利用方面
        5.4.4 空间核心结构
        5.4.5 绿地网络结构
    5.5 小结
6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滨河空间分析
    6.1 滨河空间与镇区空间的关系
    6.2 小城镇滨河空间的特点
        6.2.1 处于开发阶段
        6.2.2 处于城镇边缘
    6.3 小城镇滨河空间主要考虑因素
        6.3.1 自然生态因素
        6.3.2 地域文化因素
    6.4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滨河空间现状调查
        6.4.1 什川镇滨河空间现状分析
        6.4.2 河口镇滨河空间现状分析
        6.4.3 新城镇滨河空间现状分析(东川镇)
        6.4.4 其他现状及小结
    6.5 小结
7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优化策略
    7.1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区域格局优化策略
        7.1.1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发展理念
        7.1.2 统筹整合发展的基础
        7.1.3 具体的区域格局优化策略
    7.2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镇区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7.2.1 优化原则
        7.2.2 优化方法、路径及策略
    7.3 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滨河空间优化策略
        7.3.1 优化目标
        7.3.2 优化原则
        7.3.3 优化方法及具体的优化策略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本论文的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域背景:蒲城县龙池镇的机遇与挑战
        1.1.2 社会背景:传统镇村体系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之间产生矛盾
        1.1.3 学术背景:现有镇村体系规划原理缺乏对农业生产方式的借鉴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本研究的视角: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镇村体系空间优化
    1.4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1.4.1 农业发展理论
        1.4.2 城乡统筹理论
        1.4.3 中心地理论
    1.5 研究内容
        1.5.1 现状不适应问题的提出
        1.5.2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分析
        1.5.3 镇村体系空间优化策略与方法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1.7 相关概念界定
        1.7.1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1.7.2 镇村体系
2 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现状及其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不适应问题
    2.1 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现状特征
        2.1.1 龙池镇镇村体系总体特征
        2.1.2 镇村等级规模特征
        2.1.3 镇村职能结构特征
        2.1.4 镇村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特征
        2.1.5 镇村道路交通网络特征
    2.2 龙池镇农业生产方式现状特征
        2.2.1 龙池镇农业发展总体特征
        2.2.2 龙池镇现状农业生产力水平
        2.2.3 龙池镇现状农业产业布局
        2.2.4 龙池镇现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2.2.5 龙池镇现状农业基础设施
    2.3 龙池镇现状农业发展阶段及其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2.3.1 龙池镇现状农业发展阶段及问题
        2.3.2 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
        2.3.3 龙池镇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2.4 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矛盾
        2.4.1 镇村等级规模与现代农业生产力水平“不匹配”
        2.4.2 镇村职能结构与现代农业产业布局“错位”
        2.4.3 镇村公共服务设施与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对应”
        2.4.4 镇村道路交通网络“不符合”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配置要求
    2.5 本章小结
3 龙池镇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及其对镇村体系的空间要求
    3.1 龙池镇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镇村体系空间的作用机制
        3.1.1 耕作半径影响村庄用地规模
        3.1.2 耕地承载力影响村庄人口规模
        3.1.3 农业产业布局影响镇村职能结构
        3.1.4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影响生产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3.1.5 农业基础设施影响镇村生产性道路交通网络
    3.2 龙池镇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构建
        3.2.1 龙池镇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目标与构建途径
        3.2.2 现代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3.2.3 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的优化
        3.2.4 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
        3.2.5 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整备
    3.3 龙池镇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对镇村体系的空间要求
        3.3.1 现代农业生产力水平对镇村等级规模的要求
        3.3.2 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对镇村职能结构的要求
        3.3.3 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镇村公共服务设施的要求
        3.3.4 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对镇村道路交通网络的要求
    3.4 本章小结
4 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策略与方法
    4.1 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目标
    4.2 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策略
        4.2.1 龙池镇镇村等级规模的优化策略
        4.2.2 龙池镇镇村职能结构的优化策略
        4.2.3 龙池镇镇村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策略
        4.2.4 龙池镇镇村道路交通网络的优化策略
    4.3 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结构
        4.3.1 龙池镇新型镇村体系空间结构
        4.3.2 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技术路线
    4.4 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方法
        4.4.1 基于土规的镇域“三生”空间划定方法
        4.4.2 基于产业需求的镇域人口规模测算方法
        4.4.3 基于农业生产半径的新型农村社区区划方法
    4.5 本章小结
5 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规划实践
    5.1 龙池镇镇域人口规模预测
        5.1.1 龙池镇镇域“三生”空间划定
        5.1.2 龙池镇镇域人口规模测算
    5.2 基于位置分配方法的龙池镇新型农村社区区划
        5.2.1 村庄发展潜力评价
        5.2.2 龙池镇道路网络数据空间构建
        5.2.3 龙池镇新型农村社区区划参数设置
        5.2.4 龙池镇新型农村社区区划模拟
        5.2.5 龙池镇新型农村社区区划筛选
        5.2.6 龙池镇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研究结论
    6.2 论文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论文研究不足
        6.2.2 论文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做工作
致谢

(3)城郊融合下东西湖区小城镇空间分形特征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政策导向背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小城镇分类发展
        1.2.2 规划趋势背景——空间体系规划指导小城镇发展格局
        1.2.3 建设需求背景——城镇化引领城郊融合下小城镇发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城郊融合
        2.1.2 小城镇空间
        2.1.3 空间分形特征
    2.2 基本理论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
        2.2.2 小城镇空间理论研究
        2.2.3 分形理论研究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郊融合下小城镇空间分形特征内容解析
    3.1 小城镇空间特征解析
        3.1.1 小城镇空间特征的要素解析
        3.1.2 小城镇空间特征的研究维度
        3.1.3 小城镇空间特征的研究趋势
    3.2 城郊融合对小城镇空间的影响
        3.2.1 城郊融合对小城镇空间的影响方式
        3.2.2 城郊融合下小城镇的空间格局转变
        3.2.3 城郊融合下小城镇空间发展的特征要素
    3.3 城郊融合下小城镇空间分形特征研究维度
        3.3.1 分形研究引入的重要性
        3.3.2 分形与城郊融合下小城镇空间的特征关联
        3.3.3 城郊融合下小城镇空间分形特征维度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郊融合下东西湖区小城镇空间分形特征评析
    4.1 评析思路
        4.1.1 空间分形特征测算总体思路
        4.1.2 分形维数模型的选择及应用
    4.2 东西湖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4.2.1 东西湖区概况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 东西湖区小城镇空间分形特征测评
        4.3.1 空间形态演变的测度与分析
        4.3.2 空间等级规模的测度与分析
        4.3.3 空间体系结构的测度与分析
    4.4 东西湖区小城镇空间分形特征总结
        4.4.1 空间形态演变——空间扩展迅速,形态边界复杂
        4.4.2 空间等级规模——单核结构明显,规模分布分散
        4.4.3 空间体系结构——双中心集聚性,廊道效应突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郊融合下东西湖区小城镇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5.1 精明扩张,集聚优化——空间形态发展策略
        5.1.1 控制合理规模,塑造共融空间
        5.1.2 培育开发模式,优化空间格局
        5.1.3 集约土地发展,提升生产效率
    5.2 转型升级,助推融合——等级规模发展策略
        5.2.1 优化体系结构,加快空间融合
        5.2.2 调整产业结构,健全城镇职能
        5.2.3 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配套建设
    5.3 多层引导,重点强化——空间结构发展策略
        5.3.1 重构圈层板块,贯通城郊发展
        5.3.2 打造增长极核,片区轴线生长
        5.3.3 重点空间培育,特色优势发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论文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产业发展影响下曲靖市马龙区村镇体系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层面—聚焦“三农”及“转变观念”
        1.1.2 省域层面—马龙融入区域分工协作体系
        1.1.3 区域层面—马龙撤县设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产业发展
        1.5.2 城市郊县
        1.5.3 村镇体系
        1.5.4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基础理论
        2.1.1 中心地理论
        2.1.2 增长极理论
        2.1.3 点—轴系统理论
        2.1.4 圈层结构理论
        2.1.5 适用性分析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村镇产业
        2.2.2 国内村镇产业
        2.2.3 国外村镇体系
        2.2.4 国内村镇体系
        2.2.5 研究评述
    2.3 政策导向
        2.3.1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相关法规
        2.3.2 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2.4 案例研究
        2.4.1 大都市郊县村镇体系规划研究——以广州增城市为例
        2.4.2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撤县设区分析
        2.4.3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撤县设区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域现状分析
    3.1 研究区域选择
    3.2 曲靖市概况
        3.2.1 区位条件
        3.2.2 资源概况
        3.2.3 中心城区演变趋势
    3.3 马龙区概况
        3.3.1 区位条件与行政区划
        3.3.2 资源概况
        3.3.3 经济概况
        3.3.4 人口现状
        3.3.5 公路客运流量数据分析
    3.4 马龙区域产业现状分析
        3.4.1 产业背景
        3.4.2 产业结构
        3.4.3 区域产业空间分布
        3.4.5 乡镇产业门类
        3.4.6 “一乡一园”
    3.5 马龙村镇体系现状特征
        3.5.1 等级规模:城关镇首位分布明显
        3.5.2 职能类型:北部乡镇多样,南部乡镇单一
        3.5.3 空间布局:北密南疏
    3.6 产业发展和村镇体系内在关系探讨
        3.6.1 农业和村镇体系
        3.6.2 工业和村镇体系
        3.6.3 商业、服务业、旅游业和村镇体系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产业及村镇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4.1 内在影响因素
        4.1.1 自然地理因素
        4.1.2 社会经济因素
    4.2 外在影响因素
        4.2.1 滇中城市经济圈的辐射
        4.2.2 曲靖市的辐射
        4.2.3 马龙主城区的辐射
        4.2.4 交通基础设施条件
    4.3 动力因素作用结果分析
        4.3.1 人口发展及城镇化率变化
        4.3.2 区域空间三圈层格局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产业发展展望及策略研究
    5.1 区域产业发展展望研究
        5.1.1 产业链
        5.1.2 产业结构
        5.1.3 产业门类与发展方向
        5.1.4 产业形态
        5.1.5 产业空间组织
    5.2 区域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5.2.1 布局思路
        5.2.2 层次引导
        5.2.3 乡镇产业发展引导
        5.2.4 空间结构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产业发展影响下马龙村镇体系规划策略研究
    6.1 思路探析
        6.1.1 区域一体化
        6.1.2 圈层区别化
        6.1.3 调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6.2 人口发展和城镇化水平预测
        6.2.1 区域户籍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6.2.2 乡镇户籍总人口及驻地人口预测
        6.2.3 行政村驻地人口预测
    6.3 规模策略
        6.3.1 完善“五级”规模结构
        6.3.2 优化“圈层”规模体系
    6.4 空间策略
        6.4.1 “中心集聚”
        6.4.2 “点轴带动”
        6.4.3 “圈层推进”
        6.4.4 调整村庄空间体系
        6.4.5 空间布局结构
    6.5 职能策略
        6.5.1 以“圈层”为指导,划分乡镇职能
        6.5.2 以“规模等级”为指导,强化职能体系
    6.6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策略
        6.6.1 近郊圈:以中心城区辐射为主
        6.6.2 远郊圈:中心城区辐射与自身配套相结合
        6.6.3 外围圈:以自身配套为主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7.3.1 不足之处
        7.3.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工作量界定
附录D:《马龙县村庄体系规划(2016-2030)》县域图集(全部)

(5)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2 国内外相关研究
    2.1 镇村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
    2.2 镇村职能关系的相关研究
    2.3 镇村空间关系的相关研究
    2.4 镇村关系重构的相关研究
    2.5 相关研究的综合评述
3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特征与表现
    3.1 镇村关系演变的阶段概况
    3.2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结构性特征
    3.3 关系变化的空间表现:要素外流,结构离散
    3.4 关系变化的职能表现:关联瓦解,中心弱化
    3.5 本章小结
4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问题与成因
    4.1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产生的问题
    4.2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外部作用
    4.3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边界约束
    4.4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诉求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理论解释
    5.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基础概述
    5.2 镇村关系单元的复杂适应系统属性论证
    5.3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复杂适应性解释
    5.4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要点认知
    5.5 本章小结
6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类型识别——以武汉市为例
    6.1 类型识别的理论依据与方法
    6.2 适应度评价的影响因素甄选及指标体系构建
    6.3 武汉市镇村关系的适应度评价及其结果分析
    6.4 武汉市镇村关系重构的类型识别
    6.5 本章小结
7 武汉市镇村关系重构的引导策略
    7.1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引导层次
    7.2 武汉市镇村关系重构的职能优化引导策略
    7.3 武汉市镇村关系重构的空间发展引导策略
    7.4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6)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与内生发展能力测度研究 ——以牛家牌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战略等对小城镇战略选择的引导
        1.1.2 存量规划发展趋势对外边缘区发展成长的影响
        1.1.3 “特色小镇”等发展模式兴起对小城镇发展能力的要求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创新点
    1.3 研究区域选择与概念界定
        1.3.1 区域选择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集聚——扩散”对外边缘区研究的理论支撑
        2.1.2 “内生式发展”对内生发展能力的理论指导
        2.1.3 “自组织理论”是测度指标量化的理论基础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小城镇发展的现实引领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3 天津地区相关研究综述
        2.2.4 综述
    2.3 国内外相关实践进展
        2.3.1 国外相关实践进展
        2.3.2 国内相关实践进展
        2.3.3 启示
第3章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研究
    3.1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研究范围选取
        3.1.1 天津市外边缘区的内涵及特征
        3.1.2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划定标准及范围选取
        3.1.3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发展现状
    3.2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外部动力分析
        3.2.1 中心城区的扩散力
        3.2.2 外部投资的援助力
        3.2.3 区域发展和城乡统筹的牵引力
    3.3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内部动力分析
        3.3.1 人口发展——内源动力
        3.3.2 资源与环境——核心动力
        3.3.3 经济发展——助推动力
        3.3.4 社会发展——支撑动力
        3.3.5 体制与管理——引导动力
    3.4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结构模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测度研究
    4.1 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的内涵及特征
        4.1.1 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的内涵
        4.1.2 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的表现及特征
    4.2 内生发展能力测度指标基础研究
        4.2.1 文献频度统计
        4.2.2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4.2.3 指标框架及权重确定方法
    4.3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测度指标选择
        4.3.1 人口发展能力测度
        4.3.2 资源与环境发展能力测度
        4.3.3 经济发展能力测度
        4.3.4 社会发展能力测度
        4.3.5 体制与管理能力测度
    4.4 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4.4.1 指标数据来源及处理
        4.4.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4.3 模糊德尔菲法确定权重
        4.4.4 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确立
    4.5 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测度结果分析研究
        4.5.1 测度结果综合分析
        4.5.2 测度结果空间分布特征
        4.5.3 小城镇内生发展能力类型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牛家牌镇成长动力与内生发展能力实证研究
    5.1 牛家牌镇概况
        5.1.1 牛家牌镇基本情况
        5.1.2 牛家牌镇在外边缘区所承担的功能及所处地位
    5.2 牛家牌镇成长动力分析及现实困境
        5.2.1 牛家牌镇成长外部动力
        5.2.2 牛家牌镇成长内部动力
        5.2.3 牛家牌镇发展的现实困境
    5.3 牛家牌镇内生发展能力测度结果分析
        5.3.1 宏观层面——牛家牌镇内生发展能力结构的横向比较
        5.3.2 中观层面——牛家牌镇内生发展子能力的对比分析
        5.3.3 个体层面——牛家牌镇内生发展指标值的差距分析
    5.4 牛家牌镇内生发展能力优化对策与建议
        5.4.1 宏观层面:综合全面发展,吸引外部资源进驻
        5.4.2 中观层面:组团式发展,增强协作网络体系
        5.4.3 个体层面:内生式发展,调动系统内部发展能力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研究
        6.1.2 小城镇的内生发展能力测度研究
        6.1.3 牛家牌镇的实证研究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1:2016 年天津市POI数据
附录A-2:2016 年天津市POI数据
附录A-3:2016 年天津市POI数据
附录B:2016 年天津市道路数据
附录C-1:小城镇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结果
附录C-2:小城镇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结果
附录C-3:小城镇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结果
附录D-1:小城镇关联度系数及关联度值计算结果
附录D-2:小城镇关联度系数及关联度值计算结果
附录E 专家调研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演化路径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1.1.2 城镇和乡村聚落是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1.1.3 城乡融合发展亟需加强城乡聚落体系研究
        1.1.4 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发展演化具有代表性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实践价值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城乡聚落
        1.3.2 城乡聚落体系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城乡聚落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1.4.2 江苏省典型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格局特征
        1.4.3 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演化路径
        1.4.4 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驱动机制
        1.4.5 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优化调控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国外城乡聚落体系相关研究
        2.1.1 国外城镇聚落研究
        2.1.2 国外乡村聚落研究
        2.1.3 述评
    2.2 国内城乡聚落体系相关研究
        2.2.1 国内城镇聚落研究
        2.2.2 国内乡村聚落研究
        2.2.3 江苏省城乡聚落体系相关研究
        2.2.4 述评
    2.3 国内外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2.3.1 中国城乡聚落研究迫切需要多元理论指导
        2.3.2 统筹城乡聚落体系研究可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2.3.3 亟需加强城乡聚落体系的演化路径及驱动机制研究
        2.3.4 探索城乡聚落体系优化策略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第3章 城乡聚落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城乡融合发展理论
        3.1.1 城市化发展阶段理论
        3.1.2 乡村多功能发展理论
        3.1.3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3.1.4 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
        3.1.5 理论评述
    3.2 城乡空间组织理论
        3.2.1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3.2.2 中心地理论
        3.2.3 空间扩散理论
        3.2.4 空间网络化理论
        3.2.5 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理论
        3.2.6 理论评述
    3.3 城乡相互作用理论
        3.3.1 城乡连续体模型
        3.3.2 城乡相互作用模式
        3.3.3 乡村性和城市性理论
        3.3.4 理论评述
    3.4 城乡系统规划理论
        3.4.1 田园城市理论
        3.4.2 广亩城市理论
        3.4.3 有机疏散理论
        3.4.4 城乡融合系统设计理论
        3.4.5 城乡一体化规划理论
        3.4.6 理论评述
    3.5 小结
第4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4.1 研究案例地的选择
        4.1.1 江苏省概况
        4.1.2 县域类型划分方法
        4.1.3 评价结果
    4.2 研究案例地的概况
    4.3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1 空间数据
        4.3.2 社会经济数据
    4.4 研究方法
        4.4.1 城乡聚落规模结构评价方法
        4.4.2 城乡聚落空间结构评价方法
        4.4.3 城乡聚落体系驱动机制的研究方法
    4.5 小结
第5章 江苏省典型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格局特征
    5.1 城乡聚落规模结构
        5.1.1 规模统计特征
        5.1.2 城—镇—村规模结构
        5.1.3 城乡聚落规模分级特征
        5.1.4 城乡聚落位序—规模特征
        5.1.5 城乡聚落规模的乡镇差异
    5.2 城乡聚落空间结构
        5.2.1 景观指数特征
        5.2.2 核密度特征
        5.2.3 空间聚类特征
        5.2.4 城乡聚落空间分布的乡镇差异
    5.3 小结
第6章 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演化路径
    6.1 城乡聚落规模结构的演化分析
        6.1.1 城乡聚落规模大小的演化
        6.1.2 城—镇—村规模结构的演化
        6.1.3 城乡聚落等级结构的演化
        6.1.4 城乡聚落位序—规模特征的演化
    6.2 城乡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化分析
        6.2.1 空间景观指数的演化
        6.2.2 空间分布密度的演化
        6.2.3 空间分布中心的演化
        6.2.4 空间聚类特征的演化
        6.2.5 城乡聚落用地的空间演化
    6.3 城乡聚落体系演化的路径解析
        6.3.1 不同类型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演化路径
        6.3.2 城乡聚落体系演化的一般性路径
        6.3.3 城乡聚落体系演化路径的特性与效应
    6.4 小结
第7章 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驱动机制
    7.1 城乡聚落体系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7.1.1 地理环境因素
        7.1.2 城镇化因素
        7.1.3 经济发展因素
        7.1.4 交通网络因素
        7.1.5 制度与管理因素
    7.2 城乡聚落体系的驱动机制
        7.2.1 驱动系统的构成
        7.2.2 驱动过程中的两大规律
        7.2.3 不同演化阶段主导动力及城乡聚落体系特征
    7.3 小结
第8章 江苏省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优化调控
    8.1 城乡聚落体系演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8.1.1 城乡聚落空间持续扩张不利于城乡可持续发展
        8.1.2 城乡聚落协调发展面临制度和政策困境
        8.1.3 城乡聚落体系缺少系统化规划指引
    8.2 城乡聚落体系优化的基本原则
        8.2.1 牢固树立城乡聚落有机整体的系统观
        8.2.2 始终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指导理念
        8.2.3 严格遵守城乡聚落体系演化的科学规律
    8.3 城乡聚落体系的优化对策
        8.3.1 加强城乡聚落体系优化的理论研究
        8.3.2 完善城乡聚落体系的制度建设与规划管理
        8.3.3 推动城乡聚落的自我更新
        8.3.4 探索城乡聚落体系优化重构的多元模式
    8.4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不足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8)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协同发展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进入新型城镇化时期
        1.1.2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城乡发展新思想
        1.1.3 国家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
        1.1.4 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的一体化需要规划新方法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和研究内容
        1.3.1 相关概念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小城镇协同发展规划研究综述
    2.1 国外小城镇协同发展规划综述
        2.1.1 国外小城镇协同发展模式
        2.1.2 国外小城镇协同发展规划方法
        2.1.3 国外小城镇协同发展规划内容
        2.1.4 国外小城镇协同发展规划的程序
    2.2 国内小城镇协同发展规划综述
        2.2.1 国内小城镇协同发展模式
        2.2.2 国内小城镇协同发展规划方法
        2.2.3 国内小城镇协同发展规划内容
        2.2.4 国内小城镇协同发展规划的程序
    2.3 小城镇协同发展规划总评
第3章 协同发展规划重点解决问题与方法
    3.1 小城镇协同规划面临的难题
        3.1.1 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
        3.1.2 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协同面临的制约
    3.2 协同发展规划平台“乡镇联合体”的构建
        3.2.1 乡镇联合体的概念与范围界定
        3.2.2 构建乡镇联合体的必要性
        3.2.3 构建乡镇联合体的意义
    3.3 乡镇联合体规划的核心问题
        3.3.1 乡镇联合体规划的核心任务
        3.3.2 乡镇联合体规划的重点内容
        3.3.3 乡镇联合体内协同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第4章 协同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4.1 协同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
        4.1.1 协同发展的基础理论
        4.1.2 规划原则
        4.1.3 规划理念
        4.1.4 规划指导思想
        4.1.5 规划编制框架
    4.2 编制主体内容
        4.2.1 规划范围与期限
        4.2.2 发展定位
        4.2.3 功能区划
        4.2.4 城乡布局
        4.2.5 支撑体系布局
第5章 与其他规划的衔接及实施机制
    5.1 与法定规划的衔接
        5.1.1 与区域规划的衔接
        5.1.2 与镇总体规划的衔接
        5.1.3 与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
        5.1.4 与镇详细规划之间的衔接
    5.2 与非法定规划的衔接
        5.2.1 与城市设计的衔接
        5.2.2 与项目行动计划的衔接
    5.3 协同发展规划的实施机制
        5.3.1 实施机制的理论框架
        5.3.2 实施体制
        5.3.3 实施机构
        5.3.4 实施路径
第6章 小城镇协同发展规划实证分析
    6.1 温州市鳌江镇和龙港镇协同发展
        6.1.1 鳌江流域小城镇概况
        6.1.2 鳌江镇和龙港镇协同发展的背景
        6.1.3 协同发展平台设立的基础条件
        6.1.4 鳌江镇和龙港镇两镇协同发展的内容
    6.2 丽水市碧湖镇和大港头镇协同发展规划实践
        6.2.1 碧湖—大港头两镇概况
        6.2.2 协同发展规划编制的背景
        6.2.3 协同发展平台设立的基础条件
        6.2.4 两镇协同发展规划的内容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基于定居成本效益分析的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研究 ——以武汉市汪集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
    1.5 研究对象
    1.6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和成本效益理论模型
    2.1 国外小城镇的发展情况和相关研究综述
    2.2 国内小城镇相关研究综述
    2.3 大都市郊区小城镇的人口集聚能力和成本效益特征
    2.4 成本-收益理论综述及模型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及其成本与效益
    3.1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的发展现状特征及问题
    3.2 建国后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力的变化历程
    3.3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的定居成本与人口集聚
    3.4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成本和效益的相关因素
    3.5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的测度
    3.6 本章小结
4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的人口集聚能力优化策略
    4.1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模式的选择
    4.2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的人口集聚能力优化策略
    4.3 武汉远郊型小城镇的适宜人口规模等级体系探究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成本效益的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案例研究
    5.1 汪集街道人口集聚能力现状和问题
    5.2 汪集街道人口集聚的规模效益分析
    5.3 汪集街道人口集聚能力的提升策略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本文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附表2.2015年国内25个大都市的定居成本和收益情况
    附表3.2015年国内23个大都市的城镇和农村收入支出情况
    附表4.2010-2014年部分远郊型小城镇镇区人口变化一览表
    附表5.武汉都市圈中小城镇人口、房价和收入情况一览表
    附表6.武汉远郊型小城镇镇区人口、农民收入和房价一览表(2015年)
    附表7.鄂州市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现金收支情况(单位:元)
    附表8.新洲、江夏和鄂州小城镇一产产值与镇区人口一览表(2014年)
    附表9.国内200个中小城镇城镇人口和农民房价收入比一览表(2015年)
    附表10.新洲区小城镇人口、房价和农民收入数据一览表
    附表11.武汉远郊型小城镇调研情况
    附表12.2017年武汉远郊型小城镇人口流动情况调查问卷

(10)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武汉市城郊地区“半城镇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辨析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3 研究评述
    2.4 本章小结
3 武汉市城郊地区?半城镇化?特征实例分析
    3.1 “半城镇化”用地特征
    3.2 “半城镇化”空间结构特征
    3.3 “半城镇化”人.特征
    3.4 “半城镇化”经济产业特征
    3.5 “半城镇化”公共产品供给与分配特征
    3.6 “半城镇化”现状问题总结
    3.7 本章小结
4 空间生产理论下的武汉市城郊地区?半城镇化?现象的形成机理
    4.1 “半城镇化”现象形成机制的解释框架
    4.2 空间生产的平台——“半城镇化”现象形成的时空情境
    4.3 空间生产行为主体的行为逻辑与作用机理
    4.4 空间生产的机制(资本循环模式)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武汉市城郊地区新型城镇化转型策略及发展路径
    5.1 武汉市城郊地区新型城镇化转型策略
    5.2 武汉市城郊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四、中部地区城市边缘带小城镇发展模式探析——以武汉市柏泉镇村镇体系规划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兰州市黄河沿线小城镇空间优化研究[D]. 马丽娟.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2]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研究[D]. 曹晓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3]城郊融合下东西湖区小城镇空间分形特征及发展策略研究[D]. 陈璇.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4]产业发展影响下曲靖市马龙区村镇体系规划策略研究[D]. 李兰芹.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5]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乔晶.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天津市外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与内生发展能力测度研究 ——以牛家牌镇为例[D]. 汪梦琪. 天津大学, 2018(06)
  • [7]县域城乡聚落体系的演化路径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李智.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5)
  • [8]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协同发展规划方法研究[D]. 徐海林. 天津大学, 2018(04)
  • [9]基于定居成本效益分析的远郊型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研究 ——以武汉市汪集街道为例[D]. 高永波.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 [10]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武汉市城郊地区“半城镇化”问题研究[D]. 廖文秀.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5)

标签:;  ;  ;  ;  ;  

中部地区城市边缘地带小城镇发展模式分析——以武汉市白泉镇村系规划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