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参与: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动力——以南京市锁金村社区为例

社区参与: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动力——以南京市锁金村社区为例

一、社区参与: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推动力——对南京市锁金村社区的个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媛[1](2021)在《社会工作促进空巢老人社区参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汪徽[2](2020)在《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国民经济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国内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越加凸显。低收入问题是我国民生问题的短板,关注低收入群体,坚持公平正义,不仅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城市空间不断重构和扩张、现代交通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体移动性大大增强,个体的日常活动和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研究呈现更多的复杂性。以往社会空间分异主要关注居住空间,忽略个体因工作、学习、社交、娱乐、私事等目的利用的城市其他空间,从居民日常生活上看,仅从居住空间分析社会空间分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研究基于个体时空间行为的微观视角,从个体日常行为规律和活动空间特征、城市空间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可达等三个方面,从总体和社区两个层面对比低收入群体和非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的差异,试图勾勒出我国大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社会空间分异现状,总结低收入群体当前社会空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公平正义的城市策略提出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运用时间地理学的方法总结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特征。从时间、空间、移动三个方面对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特征进行总结。在时间分配上,和非低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群体在工作中会穿插更多其他活动,其活动节奏呈现出“破碎化”的特征;在空间特征上,离家1km范围内区域是低收入群体最常利用的城市空间,和非低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群体的工作活动更集中在老城、内城和家附近空间;在移动性上,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距离较短,单程出行耗时少且出行花费较低,出行频率较低,且日常出行高度依赖公共交通,体现出低收入群体移动性和机动性的不足。(2)从活动空间特征和城市空间利用两方面分析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现状。一方面,基于“四个维度,六个指标”的分析框架对不同收入群体的活动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总体层面上,相较于非低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活动范围小,户外活动时间偏少,户外活动空间单调,出行高度依赖交通工具;社区层面,老城传统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和非低收入居民的活动空间差异不显着,内城单位社区内不同收入群体的活动空间在广度和强度上有一定差异,郊区保障房社区的不同收入群体在活动空间的四个维度上都有明显异质性。另一方面,对不同收入群体城市空间利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总体层面,不同收入群体在内城空间的利用上差异没有统计上的显着差异,但是郊区空间的使用上差异显着;分社区层面,内城传统社区的不同收入居民在城市空间使用上差异不明显,单位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对本地空间更加依赖,保障房低收入居民在三类社区中最依赖本地空间。建立逻辑回归模型对居民利用城市空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收入并非是影响所有居民使用城市空间的显着因素,内城收入居民即便收入不同,在城市空间利用上并没有显着差异,但是收入却是影响郊区居民城市空间利用的显着因素,说明郊区不同收入群体存在明显的活动空间分异。此外,社会经济属性和建成环境也是影响了居民日常活动空间和城市空间利用的重要因素。(3)基于个体设施可达性的量化研究框架分析低收入群体社会排斥现象。从个体微观视角构建设施可达性的量化评估方法,从总体和社区两个层面对低收入群体的设施可达性进行评估。总体层面上看,低收入群体对设施和服务的整体获取水平明显低于非低收入群体,在调查的15类公共服务设施中,低收入群体使用公共交通和商业设施的机会显着低于非低收入参与者。值得注意的是,交通设施是问卷调查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日常生活设施,实际也是提高居民移动能力的最重要设施,公共交通设施获取机会不足会直接增加低收入群体被社会排斥的风险。社区层面,不同收入群体对设施的可达性有一定的差异,老城传统邻里和内城单位社区居民的设施可达性显着高于郊区保障房社区居民,郊区保障房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在所有设施的可达水平均为最低。构建回归模型对影响个体公共服务设施总体可达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收入只影响郊区保障房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机会,居住在郊区的低收入居民社会机会获取不足,日常生活遭受了明显的社会排斥,相较之下,居住在老城和内城的低收入群体在利用公共服务设施上相对公平。研究揭示了居住区位对个体利用城市机会、避免被社会排斥和社会隔离的重要作用。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包括:第一,构建了时空行为下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框架。个体行为视角下的社会空间分异在国内外学界才刚起步,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已有的研究大多基于时空行为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本研究在对社会空间分异、社会排斥、活动空间、时间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相关理论详细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三个方面,两个层面”的时空行为下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框架,拓展社会空间研究思路。第二,优化了微观视角下社会排斥和社会空间分异的量化分析方法。一方面,提出基于个体日常活动出行日志和POI数据,构建了基于个体的设施可达性的量化研究技术方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个体之间的不同类型设施和总体设施可达性对比、还适用于不同社区不同社会群体设施可达性对比。另一方面,区别以往时空研究中在分析影响因素时多采用的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本研究在建模分析上做了模型选取、自变量因变量选取、分析策略三方面的优化,提高了分析精度,区分了收入、区位及其他因素对居民时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更加精细化。第三,深化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结论。我国低收入群体虽然都有收入低下这一共性特征,但是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低收入群体的成因非常复杂,将低收入群体作为均质群体分异难以解释其内部不同亚群的时空需求和社会空间特征。本研究在对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分析时,不仅考察整体层面和非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差异,还基于区位和社区类型将受访者分为不同亚群,比较其活动空间和与城市空间利用差异,研究结论说明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存在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异质性,深化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结论。

李良进[3](2020)在《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20年:回顾与前瞻——基于近20年来相关文献的回顾与述评》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城市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城市社区治理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相关文献的回顾,对近20年来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发现,相关文献研究成果数量与社区治理政策发展有着紧密关系,研究学科集中于政治学、社会学等。城市社区治理研究的五个核心议题分别是社区治理基础理论及相关概念、社区治理结构、社区治理模式、社区治理创新、社区参与。现有研究在跨学科融合研究、本土化基础理论构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治理理论体系研究、社区治理现代化研究、人工智能与社区治理研究、社区治理能力及治理绩效测度与评估研究等是未来值得重视和加强探讨的主题或领域。

王全凤[4](2020)在《小组工作介入青少年社区参与能力提升的服务研究 ——以Y市X青少年社会工作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社区是青少年除家庭和学校之外接触最多的地方,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场所。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友爱关怀的社区环境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区治理体系是社区正在探索和突破的重要内容,青少年作为社区治理的参与主体之一,进行社区参与不仅能够促进青少年及其家庭对社区事务的关心、很好地进行社区治理参与,也为青少年的发展塑造一个有益的社区文化环境。同时,青少年的社区参与对提高青少年社会交往能力,培养青少年社区归属感、社会责任感,构建良好的朋辈群体支持网络等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青少年群体的年龄特征及当前我国社区发展现状,青少年虽然有较强的参与社区活动的意愿,但在实际的社区参与中存在着参与率低、参与层次低、被动参与为主等现实问题。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常用的工作方法,具有针对小组成员共同需求,促进成员共同成长的功能,在青少年社区参与能力提升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它的基本工作程序是:小组活动初始,社会工作者就要引导小组成员一起制定共同的目标与规则,再按照小组活动的设计一步步地实施推进,利用小组动力促进小组成员社会功能转变与强化。本文在了解X项目青少年社区参与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工作的方法介入青少年社区参与能力提升,并对该小组进行了参与式行动研究。对小组活动的介入过程和内容不断进行反思和评估,发现该社区青少年社区活动参与的意识及频次、参与内容和层次、参与技能、参与过程中的角色转变等方面得到了普遍性的提高。笔者总结了小组工作在介入该社区青少年社区参与能力提升中的经验及不足,并对小组工作介入青少年社区参与提出普遍性参考建议,为小组工作开展相关实务提供借鉴。

尹丛[5](2020)在《社会工作嵌入城市社区环境治理实践逻辑研究 ——基于W社区的个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环境治理所产生的整体社会效应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正所谓“社区治,则天下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社区环境治理可谓是创新社会治理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双重实践。社会工作作为“舶来品”引入中国,植根于基层社会,凭借独特的专业优势逐渐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场域中的重要参与力量。笔者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后,发现社会工作借助参与社区环境治理实践契机发挥专业功能,形成了显着的社区治理效应,但也在此过程中面临着某些嵌入困境。本文以城市社区为切入点进行个案分析,依据嵌入理论从嵌入前提、嵌入过程和空间、嵌入机制、嵌入后的状态等方面,研究社会工作嵌入城市社区环境治理实践过程,在分析治理实践的基础上归纳出社会工作嵌入社区环境治理的行动逻辑,并综合治理实践中存在的困境提出由“浅层嵌入”到“深度嵌入”的路径发展建议。研究发现社会工作在嵌入城市社区环境治理实践中,有着自身独特的技术方法和价值理念。其通过构建合作共治的环境治理网络、拓展环境治理内容和空间、动员社区内外部力量参与环境治理,取得了良好的嵌入效应。此外,社会工作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的背后有着一套强大的实践逻辑。其依托关系嵌入、结构嵌入和认知嵌入等逐步嵌入到社区环境治理体系之中。但是,社会工作在嵌入实践中难免遭受蹉跎,具体表现为政府意图与“熟人社会”之间的悖论、治理主体与“跑腿伙计”之间的悖论及专业性服务与工具性服务之间的悖论等。而想要助推社会工作从“浅层嵌入”到“深度嵌入”,或许能以制度完善确保其合法性地位和监管其权力运用,以共融共生实现“在地化”发展,以专业知识包装、治理能力提升及专业价值普及促进专业化发展。

王林艳[6](2020)在《新时代我国城市社区教育治理机制研究 ——以南京市玄武区X街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80年代末社区教育引入中国,至今已获得不菲成果。在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时代呼唤下,社区教育对保障居民受教育权、提升居民素质、实现教育公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与打造学习化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社区教育作用的最优发挥尤仗于社区教育治理的高效有序开展与社区教育治理机制的顺畅运作。研究溯缘于当前社区教育发展模式供给产品与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错位、社区教育管理机制运行效能低下的困境,以及自上而下的政策动员和自下而上的群众基础呼唤,着眼于社区教育治理要素中的机制因子,响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构建高效的社区教育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梳理国内外社区教育治理及其机制相关研究资料,将以终身教育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为理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研究法、访谈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围绕优化和顺畅社区教育治理机制实施研究。研究共涵盖五大章节:第一章节为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和研究理论基础等内容;第二章节为新时代我国城市社区教育治理机制研究的设计部分,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设计与信效度检验、机制要素框架和研究假设等内容;第三章节为量表调查的描述性统计与分析,包括玄武区与X街道社区教育治理概况、样本结构描述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内容;第四章节为现实困境部分,通过对量表加以量化与质性分析,探究社区教育治理机制在目标导向、多元共治、资源保障、利益分配和监控评估等方面出现的问题;第五章节为探索优化路径,通过架构社区教育机制运行逻辑图,提出了健全新时代我国城市社区教育治理机制的政策建议。研究借鉴陈乃林与刘宗锦两位学者的社区教育治理机制指标体系,并垂咨专家学者的专业意见,提出了影响社区教育治理机制的变量,包括理念目标、多元治理、资源支持、利益分配和监测评估五大基本维度。基于个体特征和内在维度提出研究假设,策划问卷项目和访谈提纲,对社区管理者与社区居民开展结构化和半结构化调研,借助SPSS25.0、excel、CAD软件分析统计并制图,探索阻碍南京市X街道社区教育治理机制顺畅的现实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路径。多元协同治理理论视域构建下的社区教育治理机制将更加科学、高效和有序,符合社区教育治理的内外目标要求和本质规律。研究发现,我国城市社区教育治理机制依然存在以下困境:一是目标导向下的治理目标意识羸弱,导向模糊;二是多元共治机制下的治理主体权责不力,参与孱弱,具体为政府行政行为的越位与缺位、社会参与不充分,后续乏力。三是资源保障机制下的治理资源保障短缺,供需失衡。具体为政策执行流于被动浅层、经费筹措渠道狭窄单一、师资管理队伍建设阻滞、课程资源建设步伐缓慢、设施建设供需质量不高、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率低等;四是利益分配机制下的主体利益分配不均,激励滞缓;五是监控评估机制下的评价机制尚不健全,标准失范。因此,可通过遵循科学治理理念,构建目标导向机制;厘清主体权责分工,构建多元共治机制;夯实内外环境支撑,强化资源保障机制;恪守共赢公正透明准则,健全利益分配机制;明晰科学原则标准,完善监控评估机制。在五大子机制的高效运行下,新时代我国城市社区教育治理机制将愈具决策参考性,更加契合社区实际发展需求。

邱建维[7](2019)在《社区中心空间类型及品质研究 ——以南京市玄武区为例》文中提出在我国城市存量化发展与重视城市品质提升工作的背景下,各地开展了以完善社区生活圈的品质提升工作。以设施集中布局形成各级社区中心来完善社区配套功能、提升社区生活品质,是完善社区生活圈的工作重点,但这类以社区中心为代表的品质规划实践尚缺乏足够的研究支撑,如何正确评价和提升社区中心空间品质,是当下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优秀社区中心空间的优秀经验。然后,以玄武区为研究范围,采用设施POI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基于区位商和莫兰指数等空间统计学方法,归纳社区中心的四种典型空间类型——生活街道型、斑块组团型、点状散布型、簇群扩展型,进而分析其形成机制。在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构建社区中心空间品质的评价体系,指标涵盖功能性、空间感知与体验、社会作用、管理运营四个层面。以yahhp软件和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以定量为主、结合定性的研究方式,对选取的典型案例空间品质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各典型案例空间品质的优势与问题表现各异,生活街道型整体表现最佳,簇群扩展型在感知体验和社会作用层面表现较弱,斑块组团型和点状散布型在四个层面的指标均存在问题,点状散布型存在问题最多。论文最后基于评价结果,从规划编制和相关政策方面提出相应策略。

杜金阳[8](2019)在《我国城市居民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断进步,居民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家对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探索不断深化,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作为国家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建立。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取得显着成效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完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就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中居民参与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该模式下居民参与困境的分析,提出促进城市居民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对策建议,从而对完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相关理论,推进城市社区治理做出贡献。首先,本文对社区和城市社区、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社区中介组织、居民参与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和阐释,并总结了城市居民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必要条件,同时,对支持本文的理论进行了阐述。其次,通过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居民参与的关系的分析,表明了城市居民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并且在对城市居民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历史、现状和问题进行一般论述的同时,结合调查研究结果进行了案例补充说明,本文发现当前我国城市居民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参与意愿不均衡、参与程度较低、参与主体结构不合理及参与方式被动且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再次,结合前文分析,从制度和法律、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政府和社会组织以及居民四个方面对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展开分析;最后,结合问题和原因分析,本文认为要促进和提升居民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就要优化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法律制度,为城市居民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就要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为城市居民参与提供优质平台;就要转换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主体结构,明确政府及社会组织的角色和职能,为城市居民参与提供良好的伙伴环境;就要提升居民参与的意愿和能力,为城市居民参与做好个体准备。

王慧[9](2018)在《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演变 ——以南京主城区为实证》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的关注逐渐增加,作为社会中长期存在的外来务工人员(以下简称外来工),其就业空间已成为研究城市空间的典型样本与关键路径。本文在对外来工、就业空间等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外来工就业空间演变理论进行构建,并进一步以南京市外来工为实证,探讨外来工就业空间演变规律及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空间发展策略。外来工就业空间演变理论的构建。首先归纳了对本文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若干理论。其后,运用上述理论工具,结合我国外来工就业特征和大城市就业空间发展特征,建构外来工就业空间的演变机理。最后,对我国大城市外来工就业空间的演变进行了阶段划分,并初步从就业空间结构(集聚)、就业空间生态(分异)和个体就业轨迹(迁移)三方面描述其特征,建构外来工就业空间的分析框架。选取南京市(主城区,2009-2015年)为案例对象,从就业空间结构、就业空间生态和个体就业轨迹三方面对南京市外来工就业空间的演变进行实证分析。南京市主城区外来工就业空间结构的演变。主要采用截面数据(2009年和2015年),通过“就业空间分布的演化”以及“就业空间中心的演化”两方面描述外来工就业空的结构性特征。其中,就业空间分布的演变分析通过总体格局、集聚特征和梯度特征三个维度判断外来工就业空间整体上的演变特征;就业空间中心的演化分析中则提出了针对性的外来工就业中心的定义和识别方法,用以描绘和分析外来工的就业中心的演变过程。南京市主城区外来工就业空间生态的演变。首先探讨了传统空间生态分析方法(因子生态分析方法)对外来工就业空间生态分析的适用性;其次,从获取数据的现实出发,选取了具有针对性的指标因子对外来工就业空间生态进行分析;最终抽取影响外来工城市就业空间分异的差异轴,并从就业空间分异差异轴的因子演变、差异轴的空间演变以及就业空间生态结构特征演变三个层次,层层递进,剖析外来工就业空间的内部差异和特征变化。南京市主城区外来工个体就业轨迹的分析。首先会借鉴相关个体时空轨迹分析的理念,构建外来工就业迁移轨迹分析的“时间-空间-社会”路径分析方法;其次,运用“时间-空间-社会”框架,分维度探讨外来工就业迁移的轨迹特征,并着重探讨外来工个体就业轨迹变化中所受到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层面上的制约;最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时间和空间在外来工就业流动(尤其是向上流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外来工就业空间优化策略的探讨。重点关注大城市外来工就业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在遵循外来工就业空间演变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和大体建议。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为大城市未来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工相关政策制定起到支撑作用,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市民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常恩予,甄峰,孙晨[10](2017)在《社区网络的使用及其对社区参与的影响——以南京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中开展始了社区内部信息平台"社区网络(community network)"的大量实践和研究。近年来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社区基于实体社区的虚拟网络平台也大量兴起,为改善城市社区参与不足的现状提供了契机。目前国内学者对社区网络的关注不足,相关定量研究更少。本文结合中国社区网络实践,以南京市为例,综合考虑区位、交通等因素,选取主城区35个社区进行问卷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对城市社区居民社区网络的使用情况及社区参与的线上线下特征进行分析,并从"媒介类型"和"用途类型"2个维度就社区网络对社区参与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南京市城市居民社区网络使用总体呈现"高普及、低强度、新社区"的特征,社区网络的普及度较高,然而平均使用强度并不高;在社区网络类型的使用方面呈现"以移动互联为主"的特征,居民使用度最高的是社区QQ群/微信群,其次为社区公众号/APP,使用度最低的为社区网站/社区论坛;在社区"O2O"方面,城市居民社区网络的使用对线下社区参与也有显着促进作用,且社区网络的使用有助于社区参与深度的提升,促进非事务型社区参与向事务型社区参与的演进。未来智慧社区建设应弥补对社区网络及社区参与关注的不足,积极引导居民通过线上重新回到线下,通过社区活动的参与融入社区公共生活,从而激发社区活力。

二、社区参与: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推动力——对南京市锁金村社区的个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区参与: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推动力——对南京市锁金村社区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进入快速转型阶段
        1.1.2 贫富差距加大和新城市贫困阶层的产生
        1.1.3 坚持公平正义,关注低收入群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1.1.4 时空行为是透视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重要视角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城市低收入群体
        1.3.2 时空行为
        1.3.3 社会空间
        1.3.4 社会空间分异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4.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5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和文章结构
        1.6.1 技术路线
        1.6.2 文章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框架构建
    2.1 社会空间分异理论
        2.1.1 社会分层理论
        2.1.2 中国低收入群体所在社会阶层及资源占有
        2.1.3 社会分层和社会空间分异
        2.1.4 社会空间分异理论启示和小结
    2.2 社会排斥理论
        2.2.1 社会排斥理论内涵
        2.2.2 社会排斥和贫困
        2.2.3 个体可达性和社会排斥
        2.2.4 社会排斥和社会空间分异联系
        2.2.5 社会排斥理论启示和小结
    2.3 时空行为方法论
        2.3.1 行为地理学理论
        2.3.2 时间地理学理论
        2.3.3 活动分析法
        2.3.4 时空行为方法论小结
    2.4 活动空间理论
        2.4.1 活动空间的概念
        2.4.2 活动空间分异理论
        2.4.3 活动空间的刻画
        2.4.4 活动空间和个体可达性测度
        2.4.5 活动空间理论小结
    2.5 基于时空行为的大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理论框架
第三章 案例选择、社会调查和数据库构建
    3.1 中国低收入群体居住空间发展
        3.1.1 民国时期南京居住空间分异
        3.1.2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87)
        3.1.3 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期(1987-至今)
        3.1.4 低收入居住空间发展小结和启示
    3.2 案例选择
        3.2.1 研究范围和南京城市空间划分
        3.2.2 调研社区的选择
    3.3 社会调查及数据库建立
        3.3.1 问卷调查实施和数据获取
        3.3.2 低收入时空活动数据库的建立
    3.4 样本社会经济属性和分层特征
        3.4.1 社会经济属性
        3.4.2 社会分层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时空特征
    4.1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时间特征
        4.1.1 基于地理空间的日常活动节奏特征
        4.1.2 基于汇总统计的时空节奏分析
        4.1.3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时间分配
    4.2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空间特征
        4.2.1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分布
        4.2.2 低收入群体非在家活动的时空特征
    4.3 城市低收入群体移动性特征
        4.3.1 日常活动总体出行特征
        4.3.2 城市低收入群体通勤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收入群体城市空间利用和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5.1 研究思路和方法
        5.1.1 活动空间特征指标构建
        5.1.2 城市空间利用方法构建
        5.1.3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5.2 不同收入居民的活动空间特征
        5.2.1 总体层面活动空间特征
        5.2.2 社区层面活动空间特征
    5.3 基于城市空间使用的社会空间分异
        5.3.1 不同城市空间利用
        5.3.2 不同活动时间分配和城市空间关系
        5.3.3 不同活动离家距离和城市空间关系
    5.4 不同收入居民利用城市机会影响因素分析
        5.4.1 模型构建及变量筛选
        5.4.2 逻辑回归模型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低收入群体公共服务设施可达和社会排斥研究
    6.1 研究思路和数据来源
        6.1.1 研究思路
        6.1.2 数据来源
    6.2 社区周边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6.2.1 老城传统邻里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6.2.2 内城单位社区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6.2.3 外城保障房社区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6.3 基于活动空间的设施可达性评估方法构建
        6.3.1 设施重要程度评估
        6.3.2 构建基于个体活动空间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计算方法
    6.4 基于活动空间的低收入设施可达性分析
        6.4.1 总体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
        6.4.2 分社区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
    6.5 影响因素分析
        6.5.1 模型构建及解释变量
        6.5.2 影响因素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形成机制及发展策略
    7.1 低收入居民活动空间和社会空间形成机制
        7.1.1 宏观层面
        7.1.2 中观层面
        7.1.3 微观层面
    7.2 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发展面临问题
    7.3 提升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发展的策略
        7.3.1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保证居住弱势群体获得充分居住选择权
        7.3.2 以开放与共享的公共空间促进社区融合
        7.3.3 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机动性和设施可达性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1.1 社会调查相关结论
        8.1.2 不同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时空特征
        8.1.3 活动空间分异特征
        8.1.4 基于活动空间的社会排斥特征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附录1 问卷一、南京市居民出行时空特征研究社会调查
附录2 问卷二、公共服务设施重要性评分
作者简介
后记

(3)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20年:回顾与前瞻——基于近20年来相关文献的回顾与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的基本状况
    1.1 社区治理研究的总体趋势
    1.2 社区治理研究的知识图谱
2 研究的主要议题及结论
    2.1 社区治理基础理论研究
    2.2 社区治理结构研究
    2.3 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2.4 社区治理创新研究
    2.5 社区参与或居民参与研究
3 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3.1 主要特征
    3.2 目前研究主要存在的问题
4 值得重视和加强探讨的领域
    4.1 中国特色城市社区治理理论体系研究
    4.2 人工智能与城市社区治理关系研究
    4.3 城市社区治理能力、治理绩效测度与评估研究
    4.4 城市社区治理比较及分类治理研究

(4)小组工作介入青少年社区参与能力提升的服务研究 ——以Y市X青少年社会工作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
        (二) 国外研究
        (三) 文献评述
    三、核心概念
        (一) 社区参与
        (二) 参与能力
        (三) 小组工作
    四、理论基础
        (一) 参与式发展理论
        (二) 社会学习理论
        (三) 赋权理论
    五、研究设计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青少年社区参与的基本情况与原因分析
    一、社区及X项目基本概况
    二、X项目点青少年社区参与现状分析
        (一) X项目点青少年社区参与现状及需求
        (二) X社区青少年社区参与特点
    三、青少年社区参与现状的原因
        (一)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 社区居委会工作视野的局限
        (三) 受父母的观念的影响
        (四) 青少年自身观念与能力基础的影响
第三章 小组工作在X项目青少年社区参与中的应用
    一、小组方案设计
        (一) 设计理念
        (二) 小组准备
        (三) 小组目标
        (四) 小组工作评估方案
        (五) 小组方案设计纲要
    二、小组工作计划及开展
        (一) 小组活动初期
        (二) 小组活动中期
        (三) 小组活动后期
        (四) 小组活动结束期
    三、小组活动评估
        (一) 过程评估
        (二) 成效评估
第四章 小组工作介入青少年社区参与能力提升的建议
    一、以创新小组活动的方式增加青少年社区参与的机会与实践
    二、根据青少年的特点与参与能力基础进行方案设计
        (一) 小组活动方案需根据青少年特点进行充分的操作化
        (二) 小组活动的设计应当兼具趣味性和学习性
    三、建构良好的支持系统
    四、妥善解决小组活动中的问题
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社会工作嵌入城市社区环境治理实践逻辑研究 ——基于W社区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
        1.研究缘由
        2.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城市社区治理的相关研究
        2.环境治理的相关研究
        3.社会工作嵌入城市社区治理的相关研究
        4.现有研究述评
    (三)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1.理论基础
        2.概念界定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研究方法
        2.研究框架
二、社会工作嵌入W社区环境治理的实践逻辑
    (一) W社区环境治理的基本概况
        1.W社区与H社会工作机构的基本介绍
        2.社会工作嵌入W社区环境治理的背景
    (二) 社会工作嵌入W社区环境治理的实践分析
        1.嵌入的前提
        2.嵌入过程和空间
        3.嵌入机制
        4.嵌入后的状态
    (三) 社会工作嵌入W社区环境治理的行动逻辑
        1.关系嵌入:建构关系贯穿环境治理始终
        2.结构嵌入:治理中后期的结构重组
        3.认知嵌入:贯穿社区环境治理始终
三、嵌入性视角下社会工作参与城市社区环境治理的困境
    (一) 政府意图与“熟人社会”之间的悖论
        1.“制度进场”不顺利
        2.“熟人社会”不接纳
    (二) 治理主体与“跑腿伙计”之间的悖论
        1.角色定位不清晰
        2.互动模式不对等
    (三) 专业性服务与工具性服务之间的悖论
        1.专业服务行政化
        2.专业服务工具化
四、从“浅层嵌入”到“深度嵌入”:社会工作嵌入城市社区环境治理的路径发展
    (一) 制度完善:合法性确保与权力监管
        1.基于确保合法性的制度完善
        2.基于监管权力的制度完善
    (二) 共融共生:由“弱自主”嵌入到实现“在地化”发展
        1.基于共同发展的目标融合
        2.基于治理需要的关系融合
        3.基于人的发展的理念融合
    (三) 专业化发展:社会工作自身改善策略
        1.基于塑造科学化形象的专业知识包装
        2.基于扩大治理话语权的专业能力提升
        3.基于提升专业认知度的专业价值普及
五、结论与讨论
    (一) 结论
    (二)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新时代我国城市社区教育治理机制研究 ——以南京市玄武区X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居民教育学习需求对社区教育模式提出挑战
        (二)新时代下的传统社区教育管理机制有待转型
        (三)自上而下的政策动员推动社区教育治理实施
        (四)自下而上的现实基础召唤社区教育治理回归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概述
        (二)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三)国内外概述扼要述评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社区教育
        (二)社区教育治理
        (三)社区教育治理机制
    五、研究理论基础
        (一)终身教育理论
        (二)多中心治理理论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
第二章 新时代我国城市社区教育治理机制的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调查法
    四、量表设计与检验
    五、新时代我国城市社区教育治理机制框架
        (一)目标导向机制
        (二)多元共治机制
        (三)资源保障机制
        (四)利益分配机制
        (五)监控评估机制
    六、维度变量研究假设
        (一)目标导向机制变量
        (二)多元共治机制变量
        (三)资源保障机制变量
        (四)利益分配机制变量
        (五)监控评估机制变量
第三章 新时代我国城市社区教育治理机制量化分析
    一、玄武区与X街道社区教育治理概况
        (一)管理体制
        (二)办学模式
        (三)考核评价
    二、样本结构分析
        (一)样本人口统计分析
        (二)样本变量描述性分析
    三、维度变量相关分析
    四、回归分析
    五、研究结论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城市社区教育治理机制运作的现实困境
    一、目标导向机制下的治理目标意识羸弱,导向模糊
    二、多元共治机制下的治理主体权责不力,参与孱弱
    三、资源保障机制下的治理资源保障短缺,供需失衡
    四、利益分配机制下的主体利益分配不均,激励滞缓
    五、监控评估机制下的评价机制尚不健全,标准失范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城市社区教育治理机制的优化路径
    一、社区教育治理机制逻辑运行图
    二、社区教育治理机制的优化路径
        (一)遵循科学治理理念,构建目标导向机制
        (二)厘清主体权责分工,打造多元共治机制
        (三)夯实内外环境支撑,强化资源保障机制
        (四)共赢公正透明规则,健全利益分配机制
        (五)明晰科学原则标准,完善监控评估机制
附录
    附录一 社区教育治理机制现状调查
    附录二 社区教育治理机制访谈提纲
    附录三 访谈对象基本资料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7)社区中心空间类型及品质研究 ——以南京市玄武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正成为规划工作的重点
        1.1.2 社区中心品质提升是完善生活圈的重点
        1.1.3 社区中心品质规划实践缺乏研究支撑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社区中心
        1.3.2 空间品质
        1.3.3 社区中心空间品质
        1.3.4 社区公共设施
    1.4 研究综述
        1.4.1 社区中心研究
        1.4.2 空间品质评价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社区中心发展实践
    2.1 国外社区中心发展实践
        2.1.1 新加坡
        2.1.2 美国
    2.2 国内社区中心发展实践
        2.2.1 苏州工业园区
        2.2.2 香港
    2.3 国内外社区中心发展实践经验总结
第三章 玄武区社区中心类型研究
    3.1 研究技术路线
        3.1.1 研究思路
        3.1.2 分析方法与资料来源
        3.1.3 研究方法
    3.2 基于POI和实地调研的社区中心空间识别
        3.2.1 社区设施POI空间分布
        3.2.2 基于设施的中心重要性权重的社区中心空间识别
        3.2.3 基于与实地调研校核的社区中心空间识别
    3.3 基于区位商和莫兰指数的社区中心空间统计学特征
        3.3.1 各街道社区中心空间集聚特征
        3.3.2 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社区中心空间模式
        3.3.3 与现实空间相对应的社区中心空间类型
    3.4 社区中心类型形成机制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典型社区中心空间品质评价研究
    4.1 社区中心空间品质评价体系构建
        4.1.1 社区中心品质评价体系的构建
    4.2 典型社区中心案例选取
        4.2.1 生活街道型社区中心——锁金村居住片区社区中心案例基础分析
        4.2.2 斑块组团型社区中心——仙鹤门片区案例基础分析
        4.2.3 点状散布型社区中心——曹后村居住片区案例基础分析
        4.2.4 簇群扩展型社区中心——新街口片区案例基础分析
        4.2.5 案例基础分析小结
    4.3 典型案例空间品质评价
        4.3.1 功能性评价
        4.3.2 空间感知体验评价
        4.3.3 社会作用评价
        4.3.4 管理运营评价
    4.4 基于评价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4.4.1 评价结果汇总
        4.4.2 一级指标评价分析
        4.4.3 二级指标评价分析
        4.4.4 三级指标评价分析
        4.4.5 优势与问题
    4.5 基于评价结论的策略建议
        4.5.1 规划编制建议——因势利导,依型施策
        4.5.2 政策建议——提升认知,多方合作
第五章 总结
    5.1 研究特色
    5.2 主要结论
    5.3 创新之处
    5.4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1:社区中心空间品质评价指标权重调查——专家版
附录2:玄武区社区中心社会调查问卷——居民版

(8)我国城市居民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研究评析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社区和城市社区
        2.1.2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2.1.3 社区中介组织
        2.1.4 居民参与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选择理论
        2.2.2 治理理论
        2.2.3 公民参与理论
第三章 我国城市居民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历史、现状和问题
    3.1 居民参与和城市社区网化管理的关系
        3.1.1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居民参与提供制度化平台
        3.1.2 居民参与构成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最基本的主体
    3.2 我国城市居民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历史和现状
        3.2.1 维稳管控阶段的居民参与
        3.2.2 组团服务阶段的居民参与
    3.3 我国城市居民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3.3.1 参与意愿不均衡
        3.3.2 参与程度较低
        3.3.3 参与主体结构不合理
        3.3.4 参与方式被动,缺乏组织化参与
第四章 我国城市居民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制度和法律方面
        4.1.1 居民参与缺乏制度保障
        4.1.2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
        4.1.3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缺乏灵活性
    4.2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方面
        4.2.1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实际利益需求
        4.2.2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不完善
        4.2.3 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面临困境
    4.3 政府和社会组织方面
        4.3.1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带来的弊端
        4.3.2 社会组织角色错位及缺位
    4.4 居民方面
        4.4.1 历史文化因素导致居民参与意识薄弱
        4.4.2 居民天然的“自利性”导致其参与意愿不足
        4.4.3 居民参与的能力不足
第五章 促进我国城市居民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5.1 优化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法律制度
        5.1.1 健全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立法
        5.1.2 以法律和制度手段保障居民参与
        5.1.3 构建层层递进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创新模式
    5.2 完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
        5.2.1 完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
        5.2.2 促进城市社区网格化功能转型
        5.2.3 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宽居民参与渠道
    5.3 转换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主体结构
        5.3.1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角色转型
        5.3.2 发挥社会组织的社区服务功能
        5.3.3 强化社区组织对居民参与的组织载体作用
    5.4 提升我国城市居民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意愿和能力
        5.4.1 提高居民参与意愿
        5.4.2 增强居民参与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演变 ——以南京主城区为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
        1.2.1 外来务工人员
        1.2.2 就业空间
    1.3 研究综述
        1.3.1 外来工职业流动相关研究
        1.3.2 城市就业空间相关研究
        1.3.3 “外来工就业空间”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数据
        1.5.3 研究方法
        1.5.4 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演变理论的构建
    2.1 国内外相关理论的介绍
        2.1.1 城市就业空间结构相关理论
        2.1.2 城市居住空间演变相关理论
        2.1.3 外来工就业相关理论
        2.1.4 经济空间演变动力相关理论
        2.1.5 小结
    2.2 外来工就业空间的演变机理
        2.2.1 分析层次架构
        2.2.2 空间耦合关系
        2.2.3 外来工就业空间演变的核心过程
    2.3 外来工就业空间的演变阶段和主要特征
        2.3.1 阶段一:蛹化阶段(1992年以前)
        2.3.2 阶段二:分化阶段(1992-2008年)
        2.3.3 阶段三:极化阶段(2008年—)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和基本概况
    3.1 案例城市选取及概况
        3.1.1 案例城市选取
        3.1.2 就业空间概况
    3.2 研究设计
        3.2.1 调研方案
        3.2.2 研究范围
        3.2.3 问卷设计
        3.2.4 数据采集
        3.2.5 单元划分和数据转换
    3.3 基本概况
        3.3.1 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结构的演变特征
        3.3.2 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结构的分异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集聚: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的结构演变
    4.1 分析单元和数据转换
        4.1.1 总体转换思路
        4.1.2 分析单元转换
        4.1.3 应用数据转换
    4.2 南京市外来工就业空间分布的演变
        4.2.1 总体格局
        4.2.2 集聚特征
        4.2.3 梯度特征
        4.2.4 小结
    4.3 南京市外来工就业空间中心的演变
        4.3.1 中心定义
        4.3.2 识别方法
        4.3.3 识别过程
        4.3.4 识别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异: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的生态演变
    5.1 因子生态分析研究及其应用
        5.1.1 因子生态分析研究的方法
        5.1.2 因子生态分析研究的应用
    5.2 指标体系选取和分析单元转换
        5.2.1 指标体系选取
        5.2.2 分析单元转换
        5.2.3 应用数据转换
    5.3 南京市外来工就业差异轴的因子演变
        5.3.1 差异轴的因子静态特征
        5.3.2 差异轴的因子动态演变
    5.4 南京市外来工就业差异轴的空间演变
        5.4.1 差异轴的空间静态特征
        5.4.2 差异轴的空间动态演变
    5.5 南京市外来工就业空间生态结构演变
        5.5.1 就业空间生态结构的静态特征
        5.5.2 就业空间生态结构的动态演变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迁移: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时空的个体轨迹
    6.1 外来工就业轨迹分析方法
        6.1.1 相关研究方法梳理
        6.1.2 外来工就业轨迹的研究方案设计
    6.2 外来工就业迁移数据处理和基本概况
        6.2.1 外来工就业迁移的数据处理
        6.2.2 外来工就业迁移的基本概况
    6.3 外来工就业轨迹“时间-空间-社会”分析
        6.3.1 就业迁移的“时间-空间”轨迹特征
        6.3.2 就业迁移的“时间-社会”轨迹特征
        6.3.3 就业迁移的“空间-社会”轨迹特征
        6.3.4 小结:“时间-空间-社会”框架下的外来工就业轨迹特征
    6.4 时间、空间作用下的外来工向上流动
        6.4.1 生命历程与社会向上流动
        6.4.2 空间类型与社会向上流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优化策略探讨
    7.1 南京市主城区外来工就业空间的现存问题
        7.1.1 三大矛盾之一:外来工就业空间需求和城市空间发展不同步
        7.1.2 三大矛盾之二:外来工就业空间占有和所需空间配套不匹配
        7.1.3 三大矛盾之三:外来工向上流动空间与城市空间管制的不相容
    7.2 大城市外来工就业空间发展引导建议
        7.2.1 合理架构外来工就业布局,营造“双类中心”空间结构
        7.2.2 系统应对各类群体空间需求,提供符合特性的空间配套
        7.2.3 积极推进外来工向上流动,构建多类型的空间孵化器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理论研究结论
        8.1.2 实证研究结论
    8.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10)社区网络的使用及其对社区参与的影响——以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3 社区网络与社区参与特征
    3.1 社区网络使用特征
    3.2 基于“O2O”的社区参与特征
4 社区参与的影响因素
    4.1 模型与变量
    4.2 结果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四、社区参与: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推动力——对南京市锁金村社区的个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工作促进空巢老人社区参与研究[D]. 李媛. 长春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D]. 汪徽. 东南大学, 2020(02)
  • [3]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20年:回顾与前瞻——基于近20年来相关文献的回顾与述评[J]. 李良进.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4)
  • [4]小组工作介入青少年社区参与能力提升的服务研究 ——以Y市X青少年社会工作项目为例[D]. 王全凤. 山东大学, 2020(11)
  • [5]社会工作嵌入城市社区环境治理实践逻辑研究 ——基于W社区的个案分析[D]. 尹丛.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6)
  • [6]新时代我国城市社区教育治理机制研究 ——以南京市玄武区X街道为例[D]. 王林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社区中心空间类型及品质研究 ——以南京市玄武区为例[D]. 邱建维. 东南大学, 2019(05)
  • [8]我国城市居民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研究[D]. 杜金阳. 西北大学, 2019(01)
  • [9]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演变 ——以南京主城区为实证[D]. 王慧. 东南大学, 2018(05)
  • [10]社区网络的使用及其对社区参与的影响——以南京市为例[J]. 常恩予,甄峰,孙晨.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7)

标签:;  ;  ;  ;  ;  

社区参与: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动力——以南京市锁金村社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