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安全区,提高生活水平

建设安全区,提高生活水平

一、建设平安大区 提高生活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郭莉[1](2020)在《基于地界的中国传统城市肌理认知与图示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传统城市肌理作为中国历史城市形态保护和研究的切入重点。当下中国历史城市保护和研究所依据的规划体系和文物保护体系仍然是以物质性的建筑及其形式和风格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城市肌理的特点及其构成(包括自然地理因素、街巷网络、街坊建筑)的价值和形成原因却难以得到重视;再者,中国社会体制特色的城市房屋的财产与土地所有权分离,在历史城市/街区的更新改造中,决策者忽略构成城市肌理的街坊建筑之地界;从而导致传统城市肌理的被破坏在学理和法理上都得到依据。因此,地界作为隐藏的秩序受到了忽视。本研究将“地界”和传统街坊建筑的关系作为构成传统城市肌理重要突破点,揭示历史街区内的“地界”对街坊建筑的控制和限定作用,街坊建筑的建造规律对“地界”的大小、形状灵活适应。通过借用西方城市肌理构成中的“plot”(地块)的概念,利用1936年南京市和1937年慈溪县城的地籍图等重要的历史依据,结合近年来南京大学对浙江宁波慈城镇和南京遗存的众多传统街坊建筑的测绘资料成果,我们发现街坊建筑的界墙与1936-1937年的“地界”基本吻合,包括原始地界经过对分或细分。街坊建筑的界墙可分为院墙,山墙和檐墙,它们是地界的物质性呈现。在历史城市与街区的形态研究中,可以证明“地界”相较于传统建筑物本身更稳定持久。如此,重新建立起传统城市肌理的认知框架,并利用图示手段构建新的中国传统城市肌理的图示方法,概括和提炼出一套有效的图形语言。通过对南京城南取样进行图示,以地界为依据表达传统城市肌理的形态,并以1929年南京航拍图作为参考。建立新的认知框架和图示方法,并运用于历史传统城市传统肌理的研究和保护中,这将具有示范性意义。以保护传统城市肌理为目的,运用于在南京和慈城的历史街区中,进行传统城市肌理织补的试验:以单个“地块”和单位街廓为案例,划分地界并填入多样的符合当地建造逻辑的街坊建筑类型,配合有效的街巷网络,成功地修复出完整的传统城市肌理之形态。本文正文共约64000字,图表102幅。

刘冬雪[2](2020)在《销售洽谈类拒绝话语互动研究》文中提出“言语是行为的影子。”(Η ομιλ?α ε?ναι η σκι? τη? δρ?ση?”)——德谟克利特汉语拒绝语是一种常用的交际语言,是指说话人对交际对象的邀请、请求、建议、提供等行为表达不接受意图的言语行为。人们常常把拒绝语看成是一种令人不舒服的、挫伤他人面子的言语行为。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拒绝话语成为一种艺术,成为增进人们情感的一种手段。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当人们提出的具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即拒绝常常造成伤害。在销售洽谈过程中,拒绝言语行为的实施可能直接导致双方交易的失败,即拒绝常常导致失败。由此可见,以往的拒绝言语行为的实施常常是以伤害他人、影响双方关系为代价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地剖析。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商务往来日益频繁,面对这种情况,大到国与国之间的商务谈判,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买卖话语活动,都离不开拒绝话语的表达。我们首先在第三章中提出了言语理论三重性及三重关系的错位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划分了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的不同类型,并发现不同的类型均显示出言语理解错位的问题。通过真实的话语描写,展现出销售洽谈言语行为的主要特点。强调在拒绝言语行为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策略的使用,从表层形式策略和深层语用策略这两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表达方式。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销售洽谈过程中买卖双方的拒绝言语行为,即买卖双方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不接受”类言语行为。本文的研究语料来自于笔者自建的“销售洽谈话语语料库”,语料收集范围涉及汽车销售行业、旅游服务行业以及财产保险行业。本文共分为七章,各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具体介绍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同时,介绍了本研究所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及语料的收集和整理情况,最后对全文的主要内容做出说明。第二章,相关文献综述。回顾了国内外拒绝言语行为研究以及商业洽谈话语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其进行梳理与评价。第三章到第七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销售洽谈言语理论界说。本章谈论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销售言语理论的基本问题。从言语理论三重性、销售言语中的等级问题、销售言语中的节奏问题以及销售言语中的目的问题这四个方面逐一进行阐述。第四章,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的界定和分类。我们对销售洽谈言语行为的含义、基本特征和语言特点展开分析。之后对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的内涵,拒绝言语行为与否定的关系,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的基本特征展开分析。将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从总体上划分为直接拒绝言语行为和间接拒绝言语行为这两大类,根据拒绝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强拒绝和弱拒绝,根据拒绝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诚意拒绝和虚假拒绝。第五章,销售洽谈类互动话语分析原则。通过对买卖双方目的的识别以及销售洽谈过程中话语主体目的实现结构的分析,强调了在话语分析中应当关注话语实现的目的原则。其次,通过对销售洽谈话语整体和局部结构的分析,强调了注重过程分析的原则,并提出销售洽谈的三阶段,即开局准备阶段、中场博弈阶段和终局协议阶段。最后,通过对销售洽谈过程中主要参与人具体情况的分析,提出应当重视参与人分析的原则。第六章,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话语实施的类别。具体分析了请求与拒绝、建议与拒绝、提供与拒绝、诱导与拒绝、邀请与拒绝、答谢与拒绝这六种类型的实现方式。第七章,销售洽谈拒绝言语使用的策略。从表层形式策略和深层语用策略这两个角度分析了在销售洽谈过程中应当如何具体实施拒绝言语行为。第八章,结语。总结出本研究的主要成果,指出了研究中的创新之处与不足,明确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提高本研究成果的层次,使其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得到更大地提升。

何东伟[3](2020)在《电子银行、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 ——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许多传统银行业的发展与变革,改变了银行的营销渠道与竞争方式。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开通电子银行渠道作为提供银行服务的重要渠道,电子银行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银行的渠道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银行实体网点为代表的传统银行渠道,另一种是以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为代表的电子银行渠道。两种银行渠道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并深刻地影响了银行的发展策略。以电子银行为代表的银行渠道创新对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和竞争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并深刻地影响着银行的经营绩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子银行在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银行实体分支机构作为传统银行业的重要渠道,也受到电子银行渠道的冲击和影响。电子银行渠道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以及电子银行渠道与传统银行分支机构渠道之间的关系成为学者与银行经营者关注的热点之一。为了探究银行渠道创新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电子银行渠道与传统银行分支机构渠道之间的关系,本论文基于中国银行业的数据从实证角度对电子银行渠道开通的影响因素,电子银行渠道对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跨区域经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以及电子银行对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考察。本文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估计了衡量银行经营效率的测度模型,探讨了银行渠道创新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具体来讲,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构造了一个电子银行开通决策的理论模型,考察了影响银行开通电子银行的因素。理论模型比较了全国性大银行和区域性小银行的在开通电子银行时的决策过程,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电子银行决策的因素。为了验证电子银行开通的影响因素,本部分使用中国银行业的网上银行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有序Logit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全国性大银行会率先开通电子银行渠道,银行开通电子银行的决策也会受到已开通电子银行的竞争对手政策的影响。另外,本部分的实证研究发现了电子银行渠道与实体分支机构渠道之间的替代关系。本部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考察了电子银行渠道采纳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二部分从实证角度分析了电子银行渠道对银行效率和风险的作用。本部分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分别估计了银行的利润效率、成本效率、利息收入效率和非利息收入效率,作为银行经营效率的指标。同时也采用了Z-score、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流动性比率等指标作为银行偿付风险、资本充足率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指标,分别考察了电子银行对一系列银行偿付风险、资本充足率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指标所带来的影响。本部分采用控制函数法考察了电子银行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电子银行的开通能够提高银行的利润效率。尽管电子银行降低了银行的成本效率,但是提高了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效率。因此,银行利润效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非利息收入的增加来提高的。在风险管理方面,电子银行会降低银行的贷款质量,同时也会增加银行的偿付风险。本部分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电子银行与银行绩效研究的文献,并分析了电子银行影响银行风险的传导机制。第三部分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国银行业分支网点的整体分布情况以及不同类型的银行跨区域经营的模式和特点。本部分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影响银行跨区域经营选择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在跨区域经营的战略上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另外,资产规模、银行总部与分支机构城市文化相似性、地理距离、分支机构附近城市分支网点数量、分支机构所在城市市场竞争状况等都会影响银行的跨区域经营决策。本部分研究丰富了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相关文献,从实证角度考察了文化对银行跨区域经营决策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采用工具变量法研究了银行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本部分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银行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还考察了网上银行的开通对银行地理扩张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区域经营会带来银行利润效率和利息收入效率的下降,但是会带来银行成本效率的提高。然而,跨区域经营对银行的收益和风险没有显着的影响。另外,研究还发现网上银行的开通会影响银行的跨区域经营强度。银行在开通网上银行后,跨区域扩张的强度会下降。本部分的研究从深入地考察了移动互联时代跨区域经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本文的研究,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要充分认识电子银行渠道对银行未来发展的作用,把握渠道创新的发展方向;第二,注重和防范电子银行渠道发展中的风险;第三,银行需要更多地注重电子银行渠道与实体网点渠道之间的融合。

袁亚丽[4](2019)在《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界对近代以来青海历史,多数仍侧重于政治制度、民族关系、文化变迁、民族贸易等历史问题的宏观研究,对于农村经济中的许多问题研究相对薄弱,缺乏微观的实证分析。青海所处区位的特殊性,自然地理生态的多样性,人文环境的复杂性,但是已有成果基本没有注意到历史时期青海经济发展的地理、人文、空间等特殊因素,忽视了近代制度变迁及国家经济政策对青海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此外,研究成果多附带于其他区域或领域研究之中,对于民国青海经济研究来说显得较为零散、不成体系,也正是这些不足,为进一步研究留下了空间。青海农牧兼营的经济特点,使得农村经济、农业耕作技术、畜牧业经济、寺院经济、农村市场等许多问题与当时全国其他省份有相一致的地方,但也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本论文以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从农业经济、畜牧业经济、寺院经济及农村市场等问题入手,对青海农村经济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和研究。近代以来青海在行政区划上变动较大。尤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南京国民政府西北开发和抗战大后方建设实施的背景下,为青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恢复和一定程度的发展,并进入缓慢的现代化转型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20世纪三十年代初,南京民国政府西北开发和抗战大后方建设政策出台,随着青海行政建制的不断完善,广大牧业区开始了有效的县治建设,为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第二,人地关系呈缓和之势。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口进入近代以来最快增长时期,这是人口增长有别于同期其他省份的一个显着特征。而人口的快速增长又带动了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耕地面积的增长速度也超过同期全国其他省份。并且人口和耕地增长的速度呈正态分布,人地关系呈缓和之势,学术界流行的“近代以来人地关系紧张”的观点并不适合当时的青海地区;第三,农业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人口和耕地的迅速增加,为农业经济的恢复提供了基本的条件。20世纪四十年代新式农贷的出现,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的兴修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也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农家经济和农民生活在畜牧经济的补充下也得到相应提高。与学术界观点“近代以来农业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农民生活极端贫困”的观点不相一致,表现出其独特性和复杂性;第四,畜牧业经济也由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开始了向现代化的转型时期。在国民政府主导下开始了畜牧管理、繁殖、兽疫防疫等方面的一系列工作,逐步开启了畜牧事业现代化的步伐。特别是畜牧贷款的发放,对于逐渐衰落的青海畜牧业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振兴作用;第五,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是青海农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牧业区以寺院为中心建立起了农牧交易的中心点,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固定市集和城镇,对广大牧业区经济的交换提供了良好平台。在当时整个社会经济欠发达的状况下,以寺院为中心形成的市集成为牧业区商品交易和民间贸易的主要场所,这也是青海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又一个显着特征;第六,以畜牧产品为主的手工业和市场交易成为农村市场经济的主要特色。农牧经济的互补性特点,畜牧业对农业经济的超强依赖性和强劲的需求,成为手工业产品和市场发展的直接动力。20世纪四十年代,出现的官营商号,对传统的物物交换的交易方式有所冲击,使得货币化程度有所提高,市场的多元化成为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标志。

赵金娥[5](2019)在《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认为史论:中国有海防,自明代始。面对来自海洋的威胁,朱元璋时期就完成了我国沿海一万三千余里的全国海防建设。广东海防是最后完成的一段,占五千里。广东海防的建设,吸纳了全国海防建设的经验,结合了广东沿海的斗争经验和地域环境特点,满足了保卫辽阔南海及岛屿、保障海上丝绸之路安全的海防任务,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广东海防卫所体系。本文在发展“一带一路”与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对其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是形成对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持,丰富广东海防卫所的学术研究,同时对海防卫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学的角度,结合历史学、军事学、地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梳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自然条件、社会状况、海防制度、建置概况的基础上,对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进行系统性研究,由宏观至微观从省域、区块、卫所城三个层面展开。首先,着眼于明代广东全省域的海防,对其整体防御架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沿海地方社会形势、军事地理环境、受侵扰程度和各海防卫所设置情况,从宏观角度归纳出广东沿海8卫28所总体呈现出的四种防御形态:在整个广东沿海选择战略要点设防的“沿海珠链型防御”;确保省府广州安全,沿珠江两岸梯次纵深设防的“向心拱卫型防御”;针对海南岛与南澳岛等沿海大型岛屿的“海岛型防御”;以环绕北部湾的雷、廉、琼联防为基础,维护南中国海区域稳定,形成对海上丝绸之路严密控扼的“南洋海路控扼型防御”。通过对四种防御形态的分析,揭示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选点精准、结构性布局合理对整体海防功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关注各海防卫所的防区控制,归纳出了海防卫所在自身防区范围内形成的主要功能空间。在实现生存功能时,通过海防卫所的合理选址及建设,甚至迁址,使海防卫所处于一个与地形相契合,与气候相适应,能战斗、宜生活的自然环境空间中。在实现军事功能时,海防卫所构筑了巡守的水军基地,预警、通信的烽堠,分守的墩台,及所城自身的多重防御空间。在实现被赋予的行政功能时,海防卫所城承担着保卫地方政权、与巡检司配合维护社会治安,与驿路配合完成物资转运等职责,形成了其社会功能空间。通过以上分析,揭示了各海防卫所在防区范围内,是如何立足并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区块控制的。再次,聚焦于海防卫所城,展开城池内部构成要素的分析。借鉴中西方研究理论与方法,形成了更针对于海防卫所城空间形态的“城—布局组织—建筑”的多层次要素解析法。以实际调研和历史文献为基础,研究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池的存在模式、规模大小、轮廓形状、街巷布局、防御组织的形态特征及设计思想;探讨了防御建筑、衙署建筑、居住建筑、祭祀建筑、学宫建筑、商业建筑的形制及其文化内涵。在分析时,同时呈现了海防卫所城由军事堡垒向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各个要素表现出的时空特征;揭示了古代军事防御型城池的布局理念;探寻了军事建筑对防御及生活的物质保障、文化建筑对海防卫所将士的思想文化教育和战斗精神激励作用。最后,针对空间形态的根基,即:保障空间形态完整及合理的营建技术与建筑艺术等方面,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阐述了主体结构营造的可靠性;总结了在卫所制度与军事文化影响和地域环境条件与资源限制下,海防卫所建筑的防御智慧与宜居要求;呈现了卫所装饰由简入繁的表现特征及深层原因;探讨了建筑技术的传承稳定且一致,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海防卫所城的坚固。正是由于这些落到实处的建筑细节,才保证了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由宏观到微观的完美。

冯德懿[6](2019)在《居民时空集聚视角下中小城市交通需求研究 ——以遂宁市射洪县城交通改善为例》文中指出一方面,为弥补中小型城市交通数据缺乏问题,降低城市交通需求预测前期的交通调查时间和经济成本,缓解中小型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中小型城市交通规划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为拓展大数据在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领域的研究,加强“人本位”思想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应用。本文运用百度热力图数据、POI数据,以及土地利用数据等,结合高/低聚类(Getis-Ord General G)、样本标准偏差、卡方检验等时空行为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探讨射洪县城人群时空集聚特征,以及人群时空集聚与城市土地利用、POI之间的关系。并将百度热力图数据和出租车轨迹数据引入交通四阶段法中,通过人群集聚特征推算城市的交通产生与吸引;其次运用曲线拟合法标定交通重力模型阻抗函数的参数,推算出射洪县城交通流量情况;最后通过县城交通分析结果总结其交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根据研究分析,主要结论如下:人群时空集聚特征方面,射洪县城工作日人群集聚程度大部分时间高于休息日,而且工作日的人群集聚波动性大于休息日,工作人群集聚和散去的速度大于休息日;其次,而且工作日和休息日的人群集聚具有很高的重叠性。人群集聚与土地利用、POI相关性方面,射洪县城人群集聚度与用地类型相关性不显着,与POI密度、容积率、建筑面积呈正相关,与用地面积呈负相关。交通需求方面,运用居民时空集聚特征构建数学模型,推算城市内部交通小区的交通产生量与吸引量,运用Graph结合出租车轨迹数据标定重力模型参数具有可行性。并依据流量分析结果从优化道路结构,明确道路功能;划定旧城核心区,组织单向交通;布置道路隔离设施,优化道路衔接;划定停车分区,优化停车资源;提升步行品质,保障步行安全等五个方面提出射洪县城交通改善策略。本文运用时空行为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百度热力图数据,丰富了百度热力图数据研究方法。通过对射洪县城人群集聚特征的归纳,拓展了对中小型城市人群集聚的认知。运用百度热力图数据构建数学模型推算交通产生量与吸引量,拓展了交通产生与吸引的计算方法。运用曲线拟合法标定重力模型阻抗函数参数,丰富了其标定方法。进而使得四阶段法在实践工程中更易于应用,结果更精确。为类似射洪县城交通问题的城市提供了成本较低的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和切实可行的交通改善策略。

魏君[7](2019)在《沈阳近现代建筑时空布局特点以及与现代城市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沈阳近现代建筑时空布局特点以及与现代城市的关系研究,以辽宁省第三次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中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名录数据和相关资料为基础,选取沈阳市核心区(沈河、和平、皇姑、大东、铁西)文化遗产价值较大的、且能代表城市历史发展的近现代建筑物共238例,整理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建筑物表格、统计图和平面分布图,分析沈阳近现代建筑的时空布局特点,并与现代城市的发展联系起来,为沈阳未来城市区域规划及功能定位提供参考。文章正文分为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沈阳近现代建筑的历史演进”,将沈阳近现代建筑置于历史分期的背景下,按照不同建设主体的时间先后顺序重新梳理,讲清楚不同类型建筑物出现的空间位置及相关历史节点,并通过表格列出每个建筑的类型、位置等信息来直观的表达历史场景;第二部分为“沈阳近现代建筑的空间布局及特点”,以第一部分中沈阳近现代建筑的类型和位置等相关信息为基础,介绍不同空间布局上不同类型和不同功能的代表性建筑物,并进行空间布局平面图的展示,且与现在沈阳的区划作对比,找出近现代建筑空间布局上与现代区划间的联系,即沈阳现代区划是以近现代建筑的分区功能为参照的特点;第三部分为“沈阳近现代建筑与现代城市的关系”,结合第一部分历史事实的阐述及第二部分中近现代建筑与现代区划的联系,进一步明确沈阳近现代建筑与现代城市间的关系,即沈阳近现代建筑不仅使沈阳城市形态不断演进、功能不断增强,而且影响了现代区划及区域定位。最后通过这种关系,为沈阳近现代建筑的保护利用及城市发展的方向提供参考。

袁利波[8](2018)在《QLK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改革开发的发展,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平均每年以7%左右的速度保持稳健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而与健康生活相关的医疗服务,人们对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中国目前的医疗状况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人烟稀少,医患矛盾突出。近几年频繁出现的“杀医打医”事件进一步突显了紧张的医患关系,让政府意识到有必要改革医疗制度。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全国最先创立的“医-患-药”闭环的移动医疗平台——七乐康医生诞生了。七乐康医生是由广州七乐康药业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七乐康公司)创立的移动医疗APP。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医疗平台,七乐康医生APP从创立至今已经帮助成千上万的患者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利的缓解了社会矛盾,节约了医疗资源。但是七乐康公司做为移动医疗行业的领军者,也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七乐康公司面对着前景广阔的移动医疗市场,该如何走出一条生存发展之路,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本文整理了关于移动医疗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综合了企业发展战略的相关理论。第一、通过运用PEST分析方法对七乐康公司的宏观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第二、通过运用五力模型方法对七乐康公司所属的移动医疗行业状况进行了微观外部环境分析,并运用EFE表格对外部环境进行了评价;第三、通过对七乐康公司的资源状况、核心竞争能力、公司管理和企业文化进行了内部环境分析,并运用IFE表格对内部环境进行了评价;第四、通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七乐康公司的内外部环境结合进行了分析,并运用SWOT分析矩阵制定出四个战略;第五、综合前面内外部环境制定出整体战略方针;第六、具体分析了七乐康公司的三大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方案;第七、从人才、资本、供应链、管理、企业文化五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保障战略目标实现的行动方案和风险控制措施。本文的分析有利于指导七乐康公司的未来发展,对移动医疗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韩周敬[9](2018)在《越南阮朝政区地理研究(1802-188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越南阮朝的政区结构,是区块结构和圈层结构的统一。富春京畿区和北城、嘉定城,共同构成了阮朝初期的区块状政区体制。1808年嘉定城的建立,标志着“京-城”体制的形成。“京-城”体制具有一定的权宜性,亦有其必然性。“城”的设置是阮朝初期统治方式的一大特色:从地理平面来看,“城”属之地往往为南北两圻的中心地带;从政区层级来看,“城”乃统属数镇之地的跨高层政区,为阮朝前期地方政区的最高层级。该体制兼具地理、政治、文化上的三重涵义,在阮朝建立之初,“城”的设置具有代镇地方和政治缓冲区的特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重臣专阃而导致的地方分离趋势日益加重,城辖政区也因为层级过多,而阻碍了行政效率的提升,因而,明命时期分期予以废除。京、城的废止与行省的建立,标志着阮朝“京-城”三分政治地理体制的消亡。明命十三年(1832)改革之后,阮朝建立行省制。明命十五年(1834)又将全国划分为南圻、北圻和直畿区。从南北河、南北城到南北圻,不只是名称的更演,还体现区域性质和地理空间的转变。如果说南北城的设置是统一甫定后的权宜措置,是地方分权偏重时期的政治地理区划;南北圻则是国势安稳时的从容规划,其时的中央-地方关系态势已经不同于前。由南北城到南北圻的名称上的转变,实际上代表了阮朝对地方的统治方式由专阃向经制的转变。北圻经略大使的设置和撤罢,体现了法越在北圻地区的联动,其撤罢可说是一个转折性事件,此后法人对北圻的控制更加深密。在政区圈层结构上,阮朝存在京畿直辖区、标准经制区、间接行政区和统领区四个圈层,以富春京城为中心点,在其周围生成一个直辖区域,并与外围的直接和间接行政区域构成一种中心-边缘关系。由于其西山东海的地形影响,西部山区无论在地理上还是在政区上,都处于圈层的边缘。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优势力量经略手段的改变,这个边缘圈层呈现出伸缩和浮动的特点。为了稳固对西部山区的统治,法国和阮朝政府对山地族群扰乱和暹罗入侵,进行了对应的反击和规措,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绵是阮朝的藩属国,在政区圈层中属于“统领区”的范畴。镇西城的设立,是与越南南部的平乱斗争同时的,两者被纳入了系统规划之中,越南之所以设置镇西城,主要是因为高绵的藩屏地位岌岌可危,已经难以起到缓冲区的作用,故而阮朝决议将之变为自身的边疆区。此后阮朝在其地进行措置,使其性质从统领区变为军管型政区,再变为间接行政区,但最终也未完成向经制区的转变。此后随着暹罗的出兵干涉,以及动乱向越南南部的蔓延,阮朝绍治帝最终撤军。镇西城建置被撤销,高绵恢复了作为藩属国的地位,在政区圈层中又回归统领区。

刘蓉蓉[10](2018)在《深圳市宝安区社区警务建设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社区警务的思想与理念传入中国,在此后的十余年间逐渐成为公安系统的核心警务工作战略。十余年来,深圳市宝安区公安机关在基层综合治理、治安管控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努力开创群防群治工作新局面。但是,由于社区警务的推进与发展较为迅猛,传统警务思想的根深蒂固在社区警务本土化改革的过程中,突显出了不少问题。因此急需认清宝安区在社区警务的探索进程中存有的问题与不足,积极地进行研究与调查,了解不同问题的成因,对症下药,方能使社区警务的“宝安模式”更好、更稳定的发展。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比较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社区警务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介绍了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治理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相关理论,重点分析了宝安区社区警务建设存在的问题。自2002年以来,经过15年的发展,宝安在基层警务模式的创新探索上取得了很大突破,但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存在着社区警力资源不足、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社区居民安全感满意度一般这三大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社区民警的服务意识不够深刻、社区民警的工作方法单一固化、社区民警工作过于繁重、警务运行模式机械化、警民伙伴关系未普遍形成等。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借鉴国内外社区警务建设的成功经验,笔者提出了完善宝安区社区警务建设的一些建议,包括优化警力资源配置、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警务队伍、调动公众参与性等。

二、建设平安大区 提高生活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设平安大区 提高生活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界的中国传统城市肌理认知与图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历史城市保护的现状
        1.1.2 历史城市保护的价值判断
        1.1.3 中国传统城市肌理的价值
    1.2 城市肌理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1.2.1 概念与属性
        1.2.2 西方的城市肌理研究
        1.2.3 国内的城市肌理研究
    1.3 认知(Cognition)与图示(Mapping)的意义
        1.3.1 重新认知的必要
        1.3.2 图示的意义
        1.3.3 图示的方法和理论
        1.3.4 小结
    1.4 研究对象与依据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依据与方法
    1.5 研究结构
第二章 中国传统城市肌理的认知与图示问题
    2.1 中国的传统城市肌理的构成
        2.1.1 自然地理因素(Geographic elements)
        2.1.2 街巷网络(streets network)
        2.1.3 街坊建筑(Housing quarters)
    2.2 中西传统城市肌理差异比较
        2.2.1 建筑类型的比较
        2.2.2 街廓(block)层级的肌理差异
        2.2.3 区域(District)层面的城市肌理差异
    2.3 中国传统城市肌理的认知(Cognition)问题
        2.3.1 土地制度的变化导致城市空间的变化
        2.3.2 注重建筑单体的认知与保护
        2.3.3 传统城市肌理保护与更新实践中的缺失
    2.4 中国传统城市肌理的图示问题
        2.4.1 图底关系理论
        2.4.2 航片作为直观的图示方法问题
        2.4.3 沿街立面的图示方法问题
        2.4.4 其它的图示方法问题
    2.5 反思——“地界”作为认知和图示的关键
第三章 基于地界的中国传统城市肌理的认知
    3.1 地界的概念以及与plot的辨析
        3.1.1 概念
        3.1.2 辨析
    3.2 地界与土地制度的关系
        3.2.1 土地制度与地籍
        3.2.2 地界图
    3.3 地界与古代等级制度的关系
        3.3.1 宅地等级
        3.3.2 宅第等级
    3.4 地界与家庭的关系
        3.4.1 街坊建筑与家庭的关系
        3.4.2 家庭的秩序在地界中的反映
    3.5 小结——地界即社会空间
第四章 基于地界的中国传统城市肌理图示研究
    4.1 自然地理因素对地界的影响
        4.1.1 水系
        4.1.2 山丘土坡
        4.1.3 田地
    4.2 地界与街巷网络的关系
        4.2.1 规整的街巷网络对地界的影响
        4.2.2 不规整的街巷网络对地界的影响
    4.3 地界控制街坊建筑
        4.3.1 地界限定街坊建筑
        4.3.2 街坊建筑灵活地适应地界的形状
    4.4 街坊建筑对地界的要求
        4.4.1 建筑类型影响地界的形状和尺度
        4.4.2 朝向
        4.4.3 开间
        4.4.4 门屋和墙门
    4.5 地界的稳定作用
        4.5.1 南京门东普育堂等四堂的变迁
        4.5.2 地界与地界内建筑的变迁
    4.6 基于地界的中国传统城市肌理图示(mapping)操作
        4.6.1 传统城市肌理与地界的图示操作
        4.6.2 建造体系之于地界的传统肌理图示研究
第五章 地界图示方法在传统城市肌理保护中的验证
    5.1 历史城市形态研究
    5.2 传统城市肌理的织补和再造
        5.2.1 划分地界
        5.2.2 优化地界
        5.2.3 填入类型建筑的操作与设计
    5.3 以宅地产权为依据的自主性保护与更新
    5.4 历史建筑和建筑群的保护应用
    5.5 违背传统城市肌理的案例
        5.5.1 历史建筑重建
        5.5.2 历史街区更新
第六章 结论
    6.1 地界作为传统城市肌理之隐藏的秩序
        6.1.1 地界与产权
        6.1.2 地界与plot
        6.1.3 地界与建造
        6.1.4 地界与时间
    6.2 图示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6.2.1 本文的图示研究与不足
        6.2.2 图示研究的进一步展望
    6.3 结语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一 1936 年《南京市地籍图》序
附录二 1936 年《南京市地籍图》册序
附录三 1936 年《南京市地籍图》说明
附录四 1936 年南京市土地登记区域图
附录五
附录六 1937 年慈溪县城地界图
附录七
附录八 清《江宁府重修普育堂志》之四堂房图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销售洽谈类拒绝话语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语料说明
        一、研究对象
        二、语料的收集与处理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理论分析法
        二、社会观察实录法
        三、数据统计分析法
    第五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六节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拒绝言语行为研究综述
        一、国内拒绝言语行为研究综述
        二、国外拒绝言语行为研究综述
    第二节 国内外商业洽谈话语研究综述
        一、国内商业洽谈话语研究
        二、国外商业洽谈话语研究
    第三节 从国内外研究中得出的结论
第三章 销售洽谈言语理论界说
    第一节 言语理论三重性问题
        一、传递信息
        二、传递情感
        三、传递人文关怀
        四、三重关系的错位问题
    第二节 销售言语中的等级问题
        一、控制与反控制
        二、主动与被动
        三、二者间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 销售言语中的节奏问题
        一、快与慢
        二、轻与重
        三、虚与实
        四、二者间的辩证关系
    第四节 销售言语中的目的问题
        一、买卖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二、买卖双方的现实目的达成
        三、买卖双方的心理目的实现
第四章 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的界定和分类
    第一节 销售洽谈言语行为概述
        一、销售洽谈言语行为的含义
        二、销售洽谈言语行为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概述
        一、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的内涵
        二、拒绝言语行为与否定
        三、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的分类
        一、直接拒绝言语行为
        二、间接拒绝言语行为
第五章 销售洽谈类互动话语分析原则
    第一节 关注话语实现的目的原则
        一、确认话语主体的目的
        二、重视目的结构的特点
    第二节 注重过程分析原则
        一、销售洽谈话语整体结构分析
        二、销售洽谈话语局部结构分析
    第三节 重视参与人分析原则
        一、参与人的互动关系
        二、参与人的相对地位
        三、参与人的性别
        四、参与人的年龄
第六章 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话语实施的类别
    第一节 请求与拒绝
        一、直接拒绝
        二、间接拒绝
    第二节 建议与拒绝
        一、直接拒绝
        二、间接拒绝
    第三节 提供与拒绝
        一、直接拒绝
        二、间接拒绝
    第四节 诱导与拒绝
        一、直接拒绝
        二、间接拒绝
    第五节 邀请与拒绝
        一、直接拒绝
        二、间接拒绝
    第六节 答谢与拒绝
第七章 销售洽谈拒绝言语使用的策略
    第一节 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的表层形式策略
        一、表层形式策略
        二、表层形式策略的表达方式
    第二节 销售洽谈拒绝言语行为的深层语用策略
        一、深层语用策略
        二、深层语用策略的表达方式
第八章 结语
    一、主要研究成果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局限
        (一)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本研究的局限
    三、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销售场景实录
后记

(3)电子银行、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 ——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中国银行业发展历程
    1.3 问题的提出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银行渠道与银行渠道创新
        1.4.2 电子银行
        1.4.3 跨区域经营
        1.4.4 银行绩效
    1.5 研究意义
    1.6 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7 论文研究方法
    1.8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技术革新与技术扩散研究回顾
    2.2 电子银行与银行绩效研究文献综述
    2.3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研究文献综述
    2.4 银行效率研究文献综述
    2.5 国内外文献评述
第三章 银行采纳电子银行的影响因素:理论与实证
    3.1 引言
    3.2 银行采纳电子银行业务的理论分析
    3.3 数据与实证研究方法
        3.3.1 数据和样本描述
        3.3.2 实证模型
    3.4 实证结果
        3.4.1 基准结果分析
        3.4.2 稳健性检验
        3.4.3 网上银行与实体网点的关系
        3.4.4 小结与讨论
    3.5 本章结论
第四章 电子银行与银行绩效: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
    4.1 电子银行对银行绩效影响的理论框架
    4.2 数据与实证模式设定
        4.2.1 数据
        4.2.2 实证模型
        4.2.3 内生性问题的解决
        4.2.4 银行效率
        4.2.5 银行风险
        4.2.6 网上银行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基准结果
        4.3.2 稳健性检验
        4.3.3 异质性作用
    4.4 本章结论
第五章 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5.1 银行跨区域经营模式的特点
        5.1.1 银行分支网点分布的整体特征
        5.1.2 银行跨区域经营模式的个体特征
    5.2 对银行跨区域经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设定
        5.2.2 数据与样本描述
        5.2.3 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5.3 本章结论
第六章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的实证分析
    6.1 中国银行业跨区域经营的制度背景
    6.2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的理论框架与文献综述
        6.2.1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收益之间的关系
        6.2.2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风险与成本的关系
    6.3 样本统计性描述与实证研究设计
        6.3.1 数据和样本描述
        6.3.2 银行效率的估计方法
        6.3.3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的实证模型
    6.4 实证结果分析
        6.4.1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的实证分析结果
        6.4.2 稳健性检验
        6.4.3 网上银行开通对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影响
    6.5 本章结论
第七章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7.1 本文研究结论
        7.1.1 银行自身的经营状况和竞争对手的决策都会影响电子银行的采用
        7.1.2 电子银行的开通显着地影响着银行的绩效
        7.1.3 不同类型银行的跨区域经营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
        7.1.4 跨区域经营显着地影响着银行的经营效率
    7.2 政策建议
        7.2.1 充分认识电子渠道对银行未来发展的作用,把握渠道创新的发展方向
        7.2.2 注重和防范电子银行渠道发展中的风险
        7.2.3 银行需要更多地注重电子银行渠道与实体网点渠道之间的融合
    7.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4)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范围及价值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及手段
    四、资料的运用
第一章 青海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一、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复杂的人文环境
    三、政区与基层社会组织的演变
    四、道路交通的新变化
第二章 耕地及农业技术
    一、农业经济的地理基础
    二、耕地的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
    三、农业技术的传承和发展
    四、农作物种植及单位产量的变化
    五、农田水利建设新成就
第三章 农村经济与农民生活
    一、地权分配与租佃关系
    二、赋税的种类及特点
    三、人口的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
    四、河湟地区人地关系问题
    五、农家经济与农民生活
    六、农村借贷关系的新变化
第四章 畜牧业经济与牧民生活
    一、畜牧地的优势条件
    二、驻牧地及牧民分布
    三、牲畜种类及数量
    四、草场占有权及租佃关系
    五、牧业经营方式及改良技术
    六、畜产品加工及交易
    七、牧民收支与生活
第五章 藏传佛教寺院经济
    一、藏传佛教寺院概况
    二、寺院经济及基本类型
    三、寺院经济的经营方式
    四、寺院的收入与支出
    五、寺院经济的特点
第六章 农村市场
    一、寺院与市集的形成
    二、民间贸易与市场
    二、皮毛贸易与市场
    三、庙会、花儿会与市场
    五、市场盛衰及其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建设背景与卫所概况
    2.1 明代广东的自然环境状况
        2.1.1 区位特征:区位特点影响总体防御的布局
        2.1.2 地形地貌:屏山障水据险扼要的防御择址
        2.1.3 交通状况:陆海交通影响物资及军情传递
        2.1.4 气候环境:建筑适应性及倭寇的择时规律
    2.2 明代广东的社会环境状况
        2.2.1 海防卫所震慑了敌对政治势力
        2.2.2 海防卫所保驾了沿海经济发展
        2.2.3 海防卫所保障了国际政策执行
        2.2.4 海防卫所打击了沿海走私贸易
        2.2.5 海防卫所进行的重要军事斗争
    2.3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军事管理制度
        2.3.1 军队制度:层级性的卫所制度
        2.3.2 军户制度:父子相继的世袭制度
        2.3.3 屯田制度:自给自足的供养方式
    2.4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建设概况
        2.4.1 建立海防卫所
        2.4.2 形成海防体系
        2.4.3 军事聚落的发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群体的防御空间形态
    3.1 沿海八府区域环境下的海防卫所布局概况
    3.2 沿海珠链型防御形态
        3.2.1 布防海湾——海湾是内地的门户
        3.2.2 占据海门——海门是城镇的咽喉
        3.2.3 严守内河——内河是城镇集聚处
        3.2.4 重视商贸——商贸地是劫掠重点
        3.2.5 高可达性——距离适中策应联防
    3.3 向心拱卫型防御形态
        3.3.1 广州的中心地位
        3.3.2 珠江口沿岸的复杂地理环境
        3.3.3 以广州为中心的防御结构
        3.3.4 向心防御构造的可靠性
    3.4 海岛防守型防御形态
        3.4.1 广东近岸海岛海防形势
        3.4.2 海南岛的沿岸环形防御
        3.4.3 南澳岛的节制两省防御
    3.5 南洋海路控扼型防御形态
        3.5.1 历史上雷廉琼的联防
        3.5.2 明代加强对南洋海路的控扼
        3.5.3 郑和下西洋壮大了海上丝绸之路
        3.5.4 雷廉琼海防体制的转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个体的防区空间形态
    4.1 利于海防卫所各项功能发挥的自然环境空间
        4.1.1 沿海所城一般性的选址环境条件
        4.1.2 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所城建设原则
        4.1.3 据军情形势发展后的迁址与调整
        4.1.4 实例:大鹏所城的环境空间特征
    4.2 保障了海防卫所防区安全的军事功能空间
        4.2.1 海防结构主体卫所城
        4.2.2 沿岸的预警设施烽堠
        4.2.3 外延的分守设施墩堡
        4.2.4 海上所城船队的巡防
    4.3 扩大了海防卫所影响力的社会功能空间
        4.3.1 通过巡检司履行部分社会功能
        4.3.2 通过驿路扩大了社会功能空间
        4.3.3 海防卫所向城镇化的转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池的模式与平面形态
    5.1 海防卫所城平面形态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5.1.1 巩固海防的紧迫性对同一化建设的要求
        5.1.2 海防形势的复杂性对地域适应性的要求
    5.2 与线性长城明显区别的点式的城池模式
        5.2.1 抵御异族与防范贼寇的心理界线之别
        5.2.2 北方边地与东南沿海的山川地势之别
        5.2.3 定向防守与腹背受敌的防御工事之别
    5.3 层级性的军制特点决定层次性的城池规模
        5.3.1 “模数制”的城池规划与建设思想
        5.3.2 层级规模有区间,同级差异也明显
        5.3.3 户均面积为基准,驻兵数目作变量
    5.4 以方形为基调结合地形微调的城池轮廓形态
        5.4.1 “礼制”与“有机”结合的地形应用思想
        5.4.2 稍有变通的方形轮廓是主体
        5.4.3 借山造势的变通轮廓是补充
        5.4.4 蕴意吉祥的意象轮廓是点睛
    5.5 以田字形为主成棋盘状划分的街巷布局
        5.5.1 “类里坊”的街巷布局思想
        5.5.2 棋盘状的街巷空间平面形态
        5.5.3 层级细分的街巷类型及特征
        5.5.4 卫所城街巷承担的多重功能
    5.6 多层设防的城池防御平面形态
        5.6.1 护城河与城墙形成的外围主防线
        5.6.2 环城路与十字街构成的内部防线
        5.6.3 所城中四大区块各自独立的防守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内建筑特征
    6.1 海防卫所城内的建筑构成
    6.2 城防建筑
        6.2.1 不同时期的卫所城防建设
        6.2.2 以城墙为主体的城防设施
        6.2.3 城墙的防御意象表达
    6.3 衙署建筑
        6.3.1 衙署建筑在卫所城中的空间分布
        6.3.2 衙署建筑的平面布局与建筑规制
        6.3.3 衙署建筑空间中体现的礼制文化
    6.4 居住建筑
        6.4.1 旗军营房和将领府邸的建筑规制
        6.4.2 居住位序体现军户责任及权利归属
        6.4.3 府邸庭院反映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
        6.4.4 旗军营房变迁:从营房向民房发展
    6.5 祀佑建筑
        6.5.1 祀佑建筑的建设意义
        6.5.2 卫所城中的祀佑建筑
        6.5.3 祭拜场所的空间形式
        6.5.4 祭祀文化的现代传承
    6.6 学宫建筑
        6.6.1 学宫建筑的基本建筑形制
        6.6.2 卫所中的学堂和社学建置
        6.6.3 海防卫所卫学教育的实效
    6.7 商贸区域
        6.7.1 卫所的商业发展
        6.7.2 所城发展为县城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营建技术与装饰艺术
    7.1 主体结构的营造技术
        7.1.1 城墙的营造
        7.1.2 城内道路的营造
        7.1.3 城内供排水系统的营造
    7.2 改善环境的科学设计
        7.2.1 卫所群落对风的利用
        7.2.2 建筑组团对温度的改善
        7.2.3 住宅内湿热环境的改变
    7.3 民居防御的特色设计
        7.3.1 “五门通”防卫院落
        7.3.2 登顶了望的高耸山墙
        7.3.3 富宅大院自守的碉楼
    7.4 建筑细部的装饰艺术
        7.4.1 体现等第的装饰制度
        7.4.2 多样的装饰表现形式
    7.5 建筑技术的传承稳定
        7.5.1 技术核心是军匠和民匠
        7.5.2 主要劳力是旗军
    7.6 本章小结
结语
    研究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居民时空集聚视角下中小城市交通需求研究 ——以遂宁市射洪县城交通改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机动化趋势日益明显
        1.1.2 城市交通拥堵已中小型城市蔓延
        1.1.3 中小型城市交通问题关注度低,交通数据缺乏
        1.1.4 大数据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新的技术与数据
        1.1.5 “人本位”探讨城市交通问题有待加强
    1.2 研究缘起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互联网数据挖据法
        1.5.2 时空行为分析法
        1.5.3 数理统计法
        1.5.4 交通需求建模法
        1.5.5 曲线拟合法
        1.5.6 其他分析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相关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
        2.1.1 时空行为
        2.1.2 时空集聚
        2.1.3 交通需求
    2.2 时空关联视角下的居民活动研究
        2.2.1 基础研究
        2.2.2 数据采集
        2.2.3 时空棱镜研究
        2.2.4 时空分类与聚类研究
    2.3 百度热力图相关研究进展
        2.3.1 城市人群时空集聚研究
        2.3.2 城市空间及其活力研究
        2.3.3 城市职住平衡度研究
    2.4 城市交通改善相关研究
        2.4.1 理论方面
        2.4.2 方法方面
        2.4.3 实践方面
    2.5 本章小结
3 研究对象
    3.1 县域概况
        3.1.1 地理区位
        3.1.2 行政区划
        3.1.3 人口状况
        3.1.4 历史沿革
    3.2 研究区概况
        3.2.1 研究范围
        3.2.2 人口状况
        3.2.3 城市建设
    3.3 研究区交通现状
        3.3.1 对外交通
        3.3.2 现状路网
        3.3.3 公共交通
        3.3.4 停车设施
        3.3.5 机动车现状保有量
4 基于百度热力图的射洪县城居民时空集聚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高/低聚类(Getis-Ord General G)分析
        4.1.2 栅格叠加分析
        4.1.3 样本标准偏差分析
        4.1.4 核密度分析
    4.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4.2.1 分析流程
        4.2.2 数据来源
        4.2.3 数据预处理
    4.3 人群聚集随时间变化特征
        4.3.1 工作日
        4.3.2 休息日
        4.3.3 工作日与休息日对比分析
    4.4 人群聚集空间分布特征
        4.4.1 工作日
        4.4.2 休息日
        4.4.3 工作日休息日对比分析
    4.5 城市土地利用与人群集聚的关系
        4.5.1 城市用地平均人群集聚度
        4.5.2 城市用地人群集聚稳定性分析
        4.5.3 城市用地与人群集聚的相关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时空集聚的射洪县城交通需求研究
    5.1 交通需求量化分析技术——交通四阶段法
        5.1.1 交通四阶段法概述
        5.1.2 交通需求分析流程
    5.2 交通生成
        5.2.1 交通产生与吸引
        5.2.2 基于时空集聚的交通产生与吸引
        5.2.3 射洪县城交通产生与吸引
    5.3 交通分布
        5.3.1 交通分布
        5.3.2 重力模型复合阻抗函数图形化特征
        5.3.3 射洪县城重力模型阻抗函数标定
        5.3.4 射洪县城交通分布
    5.4 交通方式划分
        5.4.1 交通方式划分
        5.4.2 射洪县城交通方式划分
    5.5 交通量分配
        5.5.1 交通量分配
        5.5.2 用户平衡分配模型
        5.5.3 射洪县城交通量分配
    5.6 实验结果验证
6 射洪县城城市交通问题及策略研究
    6.1 交通问题归纳总结
        6.1.1 道路结构方面
        6.1.2 道路衔接方面
        6.1.3 停车设施方面
        6.1.4 步行设施方面
    6.2 射洪县交通改善策略
        6.2.1 优化道路结构,明确道路功能
        6.2.2 划定旧城核心区,组织单向交通
        6.2.3 布置道路隔离设施,优化道路衔接
        6.2.4 划定停车分区,优化停车资源
        6.2.5 提升步行品质,保障步行安全
7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附表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7)沈阳近现代建筑时空布局特点以及与现代城市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对象
    0.2 研究状况
    0.3 研究方法
1 沈阳近现代建筑的历史演进(1894-1958)
    1.1 晚清时期(1894-1911)
        1.1.1 晚清政府主导下的沈阳老城区、商埠地建设(1894-1911)
        1.1.2 沙俄东省铁路公司主导下的沈阳铁路附属地建设(1898-1905)
        1.1.3 日本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主导下的沈阳铁路附属地建设(1905-1911)
    1.2 奉系军阀时期(1912-1931)
        1.2.1 日本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主导下的沈阳铁路附属地建设(1912-1931)
        1.2.2 奉系军阀主导下的沈阳城市建设(1912-1931)
    1.3 伪满时期(1932-1945)
        1.3.1 伪满政府主导下的《大奉天都市计划》
        1.3.2 伪满政府主导下的铁西工业区建设
    1.4 苏援时期(1945-1958)
    1.5 本章小结
2 沈阳近现代建筑的空间布局及特点
    2.1 空间布局
        2.1.1 老城区
        2.1.2 商埠地
        2.1.3 附属地
        2.1.4 大东工业区
        2.1.5 西北工业区
        2.1.6 奉海工业区
        2.1.7 铁西工业区
    2.2 布局特点
        2.2.1 两个中心——沈阳故宫为核心的老城区+奉天驿为核心的附属地
        2.2.2 近现代沈阳七大空间的功能直接影响现代五大区划
    2.3 本章小结
3 沈阳近现代建筑与现代城市的关系
    3.1 以沈阳近现代建筑为主体的城市形态演进
    3.2 沈阳近现代建筑对现代城市区域功能类型化的影响
        3.2.1 以政治和商业为特色的沈河区
        3.2.2 以商业为特色的和平区
        3.2.3 以文教和政治为特色的皇姑区
        3.2.4 以工业和住宅为特色的大东区
        3.2.5 以工业为特色的铁西区
    3.3 沈阳近现代建筑在现代城市中的保护与发展
        3.3.1 盛京皇城的整体保护与利用
        3.3.2 围绕沈阳站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
        3.3.3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3.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QLK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移动医疗的研究和现状
        1.2.1 移动医疗的相关研究
        1.2.2 移动医疗在国内外的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七乐康公司的情况介绍
    2.1 公司的介绍
    2.2 公司发展历程
    2.3 公司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3章 七乐康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和评价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社会环境
        3.1.4 技术环境
    3.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3.2.1 客户分析
        3.2.2 现有竞争对手分析
        3.2.3 潜在进入者分析
        3.2.4 供应商分析
        3.2.5 替代品分析
    3.3 公司外部环境评价
第4章 七乐康公司内部环境分析和评价
    4.1 公司资源环境分析
        4.1.1 七乐康的客户资源分析
        4.1.2 七乐康的业务内容分析
        4.1.3 医生获得的服务报酬和服务定价分析
    4.2 公司内部管理和企业文化分析
    4.3 公司内部环境评价
第5章 七乐康公司发展战略分析和选择
    5.1 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5.1.1 SWOT分析
        5.1.2 备选战略定位
    5.2 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5.2.1 七乐康医生聚焦战略
        5.2.2 七乐康拓展新业务战略
        5.2.3 医生集团和名医合作战略
第6章 七乐康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控制措施
    6.1 人才队伍的建立
    6.2 资本的引入
    6.3 供应链和物流管理
    6.4 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
    6.5 企业文化推陈出新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越南阮朝政区地理研究(1802-18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理路
    四 术语概念简释
第一章 阮朝政区区块结构
    第一节 明命十四年(1833)前的区块划分
        一、富春京畿区的设置与演变
        二、北城、嘉定城的设置与演变
        三、阮朝初期“京-城”政区体制的内涵
        四、明命改革与“京-城”政区体制的消亡
    第二节 明命十五年(1834)后的区块划分
        一、从南、北河到南、北圻
        二、从“中间一带”到“中圻”
        三、“三圻”的其它称谓辨析
        四、北圻经略大使区的建置与撤废
    第三节 从东-西到南-北:陈朝以后的都城区位与区块变迁
        一、胡朝、后黎朝西都与东-西并立区块格局
        二、郑阮相持与南-北对峙区块格局
        三、南-北对峙区块格局的瓦解
    小结
第二章 阮朝政区圈层结构之京畿直辖区
    第一节 圈层结构理论与阮朝之前的政区圈层
    第二节 阮朝都城选址的政治地理因素
        一、嘉隆君臣在都城选址问题上的博弈
        二、对定都富春实际效果的评述
    第三节 直隶四营建置沿革与地望
        一、直隶广德营建置沿革与地望
        二、直隶广治营建置沿革与地望
        三、直隶广南营建置沿革与地望
        四、直隶广平营建置沿革与地望
    小结
第三章 阮朝政区圈层结构之标准经制区
    第一节 中部经制区建置沿革与地望
    第二节 北部经制区建置沿革与地望
    第三节 南部经制区建置沿革与地望
    小结
第四章 阮朝政区圈层结构之间接行政区
    第一节 山地势力的分类及与低地的互动
        一、山地势力的分类及其羁縻府州建置
        二、山地与低地与的互动:以甘露和顺城地区为例
    第二节 “恶蛮”、匪乱与阮朝后期的山防置废
    第三节 阮朝后期对西部山区的地界勘测
    小结
第五章 阮朝政区圈层结构之统领区:以镇西城为中心
    第一节 镇西城的建立和撤废
        一、明命时期镇西城的建立
        二、绍治时期镇西城的撤废
    第二节 镇西城政区的形成与演变
        一、一城与四府堡:镇西政区的形成
        二、府县体系:镇西政区的演变
        三、将军及宣抚使辖区:镇西城政区的定型
        四、明命年间镇西政区的变革特征
    第三节 明命二十一年(1840)镇西境域及诸府县地望
        一、镇西城的位置及其城防体系
        二、镇西城下辖府县地望
        三、明命二十一年(1840)镇西城辖政区图
    小结
第六章 阮朝政区时空分布与变革特征
    第一节 1802-1884 年间阮朝政区的时空分布与特征
    第二节 人口职官、政区建置与定省分第
    第三节 从阮初到法属的政区变革特征
    小结
结论
余论
    一、阮朝政区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借鉴
    二、对阮朝县辖区域的一点认识
附考一《皇越一统舆地志》研究
附考二《大南一统志》研究
参考文献
附图
在学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10)深圳市宝安区社区警务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有关国外社区警务发展的研究
        1.2.3 国内文献综述
        1.2.4 有关国内社区警务建设发展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社区警务建设理论分析
    2.1 社区警务相关概述
        2.1.1 社区警务的概念界定
        2.1.2 社区警务的主要特征
        2.1.3 社区警务与传统警务的区别
    2.2 社区警务建设的理论依据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公共治理理论
        2.2.3 社区警务下的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2.3 社区警务建设的综合评价
        2.3.1 新公共服务理论评价
        2.3.2 公共治理理论评价
        2.3.3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评价
第3章 深圳市宝安区社区警务建设的现状分析
    3.1 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基本情况
        3.1.1 宝安区社区警务发展概况
        3.1.2 社区警务调查
    3.2 深圳市宝安区社区警务建设存在问题
        3.2.1 社区警力资源不足
        3.2.2 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
        3.2.3 社区居民的安全感满意度一般
    3.3 深圳市宝安区社区警务建设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社区民警的服务意识不够深刻
        3.3.2 社区民警的工作方法单一固化
        3.3.3 社区民警工作过于繁重
        3.3.4 警务运作模式机械化
        3.3.5 警民伙伴关系未普遍形成
第4章 国内外社区警务建设经验及启示
    4.1 国外社区警务建设经验
        4.1.1 四次警务革命论
        4.1.2 休斯敦警察局社区警务探索
        4.1.3 国外社区警务的成功经验
    4.2 国内其他城市社区警务建设实践
        4.2.1 国内社区警务的创新实践
    4.3 国内外社区警务建设的启示
        4.3.1 国外社区警务建设的启示
        4.3.2 国内其他城市社区警务建设的启示
第5章 完善深圳市宝安区社区警务建设的对策建议
    5.1 优化警力资源配置
        5.1.1 科学界定警察职责范围
        5.1.2 警力下沉
        5.1.3 充分运用辅助力量
    5.2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警务队伍
        5.2.1 开展岗位大练兵
        5.2.2 树立警务公关理念
    5.3 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
        5.3.1 拓展宣传渠道
        5.3.2 激发居民广泛参与
    5.4 完善推动社区警务建设的保障机制
        5.4.1 优化经费保障
        5.4.2 优化考核激励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社区居民调查问卷
致谢

四、建设平安大区 提高生活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界的中国传统城市肌理认知与图示研究[D]. 郭莉. 南京大学, 2020(12)
  • [2]销售洽谈类拒绝话语互动研究[D]. 刘冬雪.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电子银行、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 ——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D]. 何东伟.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D]. 袁亚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D]. 赵金娥.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6]居民时空集聚视角下中小城市交通需求研究 ——以遂宁市射洪县城交通改善为例[D]. 冯德懿. 重庆大学, 2019(01)
  • [7]沈阳近现代建筑时空布局特点以及与现代城市关系的研究[D]. 魏君. 辽宁大学, 2019(01)
  • [8]QLK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袁利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4)
  • [9]越南阮朝政区地理研究(1802-1884)[D]. 韩周敬. 暨南大学, 2018(02)
  • [10]深圳市宝安区社区警务建设研究[D]. 刘蓉蓉. 湖南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建设安全区,提高生活水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