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葡萄产量和甜度的方法

一种提高葡萄产量和甜度的方法

一、葡萄增产增甜一法(论文文献综述)

虞茜茜[1](2020)在《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评价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乡村旅游被提上更高的地位。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表明我国政府一直积极引导和支持乡村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新产业、新行业。本文在前学者研究基础,延伸研究了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以合肥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分析及GIS分析等方法分析合肥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态势;构建了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策略和实现路径。本文进行了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并形成结论:(1)分析了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内容,归纳其发展的演进过程以及推动融合发展的动力因素。(2)通过梳理合肥乡村旅游发展进展,合肥旅游乡村旅游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基础萌芽阶段(1970s—2004年)、快速发展阶段(2005-2015年)和融合创新阶段(2016—至今)。(3)根据合肥乡村旅游资源资源形态、来源和特征,将其分为生态、休闲、文化、特色农业四大资源类型。基于此,将乡村分为农业型乡村,生态型乡村,休闲型乡村和文化型乡村。(4)合肥整体乡村旅游融合为中度融合,处于发展提升期;除长丰县为中低度融合,处于融合创成提效期外,其他县市均为中度融合,处于发展提升期。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AVC三力系统协调度分析,合肥整体层面呈濒临失调状态,四县一市除长丰县为中度失调状态,其他县市均为濒临失调状态。(5)在测算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策略。同时,从资源、空间、技术、功能和市场五个层面提出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实现路径。在新形势下,把握产业融合的机遇,结合合肥实际情况,总结合肥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促进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深度发展,形成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赢格局。

李超[2](2017)在《DZ低渗透油藏CO2吞吐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DZ区块属于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差,自然产能低,目前该区块采用水驱开发方式,由于储层渗透率低以及存在微裂缝,油井产量递减快,注入水沿着微裂缝方向突进,主向(裂缝方向)上采油井见水早,侧向井受效滞后,注水开发效果差,采出程度低,急需寻找一种适用于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根据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吞吐的选井方法,并且将变权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于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吞吐井位选择,在考虑了油层厚度、剩余油饱和度、油井含水率、渗透率、孔隙度5种参数的条件下,确定了各参数在二氧化碳吞吐时的权重分配,其中油层厚度和地层渗透率对吞吐效果影响最显着,含油饱和度和含水率对吞吐效果影响影响次之,孔隙度对吞吐效果影响最小。该选井方法解决了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吞吐选井时缺少某种参数导致选井结果不合理的情况,使选井结果更加准确。在优选出井位的基础上,采用油藏工程方法,根据油气和油水的相渗特征,采油指数和吸气指数,在低于地层破裂压力的条件下,设计出了每一口井不同压差下的注入参数,即注入速度为34.78~66.94 t/d,注入量为78.84~114.37t,焖井时间为38~55 d,吞吐周期为1~3个。分别运用归一法和半归一化的方法得到了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利用生产资料和地质资料,运用Petrel软件经过构造建模、数据分析、属性建模,建立了该区块的地质模型,该地质模型所得的地质储量与容积法所得地质储量基本一致,拟合精度达到模拟要求,最终粗化得到了网格大小为35m×35m的地质模型。针对优选出的井位,将粗化后的地质模型导入到Eclipse中,采用PVTi模块对地层流体分别进行了拟组份的划分、饱和压力拟合、单次脱气实验、差异分离实验和注气膨胀实验的相态实验的拟合,最终得到合理的状态方程。根据区块的生产数据,进行了全区和单井的生产历史拟合,在前面所设计的注入参数范围内进行了每口井的注入速度、注入量、焖井时间和吞吐周期数的参数优选(5 口生产井,4个工艺参数,每个工艺参数5个变量,共100个),按照优选出的注入参数模拟吞吐结果为:83-54井在进行2个吞吐周期时,平均日产油从0.60 m3/d增加至1.32m3/d,累计增油517.54m3,换油率为2.07t/t;83-56井在进行2个吞吐周期时,平均日产油从0.36 m3/d增加至1.93m3/d,累计增油414.07m3,换油率为1.72t/t;84-521井在进行2个吞吐周期时,平均日产油从0.46m3/d增加至0.97m3/d,累计增油363.94m3,换油率为1.53t/t;85-53井在进行1个吞吐周期时,平均日产油从0.43 m3/d增加至1.08m3/d,累计增油233.12m3,换油率为2.66t/t;85-55井在进行1个吞吐周期时,平均日产油从0.37 m3/d增加至0.90m3/d,累计增油191.59m3,换油率为1.82t/t,说明吞吐效果良好,最后分析了原油体积、原油粘度、界面张力在二氧化碳吞吐中的变化和二氧化碳萃取原油轻质组分在吞吐中的变化情况和增油机理。

郭方玉[3](2014)在《萘乙酸钠和增产胺的合成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萘乙酸钠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助于细胞的分裂与扩大,诱导不定根的形成,还能调控植物的生长,加快其长根、发芽、开花,调控花果的脱落,形成无核果实,进而达到促进果实早熟以及增加产量的目的,同时还可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增产胺则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很优秀地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它毒害性低、污染小、残留少、可以充分发挥肥料的使用率。施用增产胺的作物还能表现出较强的抗逆能力。通过在醋酸中滴加氯化亚砜来制备1-氯甲基萘,改变了原有通氯化氢的方式;而后1-氯甲基萘在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氰化,最后水解得到萘乙酸钠,三步收率达到72.97%。以3,4-二氯苯胺为原料,经过重氮化、水解合成3,4-二氯苯酚。二乙氨基乙醇则与氯化亚砜反应生成β-氯代三乙胺盐酸盐。在相转移催化剂条件下,3,4-二氯苯酚与β-氯代三乙胺盐酸盐反应生成2-(3’,4’-二氯苯氧基)三乙胺,总收率达到76.34%。最终产物均经1H-NMR确证为目标化合物。通过对两条工艺的优化,最终产品的收率以及纯度都明显提高,并且所用原料价廉易得,后处理简便,对反应设备要求不高,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杨曾平[4](2011)在《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质量和生产力可持续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农业部衡阳红壤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基地长期冬种绿肥稻田为平台,研究了双季稻种植下长期冬种油菜、紫云英、黑麦草等不同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的主要物理性质、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与分布、耕层土壤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内有机碳和氮素的含量与分布及储量、土壤肥力特征、微生物特性及酶活性和生产可持续性的影响,探讨长期冬种绿肥一紫云英、黑麦草和油菜等对双季稻种植下红壤性水稻土质量的影响及其评价,为提升红壤性水稻土肥力和土壤质量,提高农田利用率以及发展提高水稻土养分利用效率的可持续性有效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长期冬种绿肥的稻-稻-油菜(R-R-RP)、稻-稻-紫云英(R-R-MV)和稻-稻-黑麦草(R-R-RG)处理土壤容重显着地低于稻-稻-冬闲(R-R-WF)处理,而孔隙度、耕层土壤田间持水量以及不同上水势(-10,-33和-100 kPa)下的持水量显着地高于R-R-WF处理。长期冬种绿肥处理的土壤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和标准平均重量直径也高于长期冬闲处理。与R-R-WF处理相比,R-R-RP、R-R-MV和R-R-RG处理0.25-5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明显要高。在同一粒径下R-R-RP、R-R-MV和R-R-RG处理团聚体稳定性大于R-R-WF处理。游离结合态C和与R2O3结合态C与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呈显着相关。R-R-RP、R-R-MV和R-R-RG处理有机碳主要富集在1-5mm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内,其次在>5mm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内,而R-R-WF处理有机碳则主要富集在>0.5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内。全N主要富集在较大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内,尤其是>2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内。证明大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在土壤全N的转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大粒径水稳性微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氮具有强富集和物理保护作用。长期冬种绿肥的R-R-RP、R-R-MV和R-R-RG处理水稳性团聚体内的有机碳和全N含量明显高于R-R-WF处理。大粒径团聚体内C/N比小粒径团聚体内的高,且以2-5mm粒径团聚体内的C/N为最高,从总体上来看,C/N随土壤团聚体粒径的减小而呈下降的趋势。长期冬种绿肥处理可提高2.5mm粒径团聚体C/N,对其它各粒径团聚体C/N的影响不大。所有处理>5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和<0.25mm粒径水稳性微团聚体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较高,长期冬种绿肥尤其是紫云英绿肥可提高<5mm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内有机碳和全N储量。R-R-RP、R-R-MV和R-R-RG处理土壤的土壤全有机碳(TOC)、活性有机质(LOM)、全氮(TN)、速效氮(AN)、缓效钾(SLK)和速效钾(AK)含量均高于R-R-WF处理,但土壤pH值下降,且电导率变化差异不明显。长期冬种绿肥翻压处理,上述土壤养分状况比冬季休闲处理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长期冬种紫云英翻压处理效果最为明显。长期双季稻冬种绿肥处理的生产力高于长期双季稻冬闲处理,同时长期双季稻冬种绿肥翻压向处理土壤归还的有机物多于长期双季稻冬闲处理,土壤全有机碳和活性有机质明显提高。R-R-RP、R-R-MV和R-R-RG处理可显着增加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不仅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高于R-R-WF处理,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呼吸也显着高于R-R-WF处理,而代谢熵低于R-R-WF处理。长期双季稻冬种绿肥可以保持和提高土壤的微生物学特性,提高土壤的生物特性。长期冬种油菜、紫云英和黑麦草在增强酶活性方面存在差异。总体来看,长期冬种紫云英处理的土壤脲酶、转化酶和脱氢酶活性高于长期冬种油菜和黑麦草处理,说明长期冬种紫云英翻压入土可为水稻稳产高产创造更好的生物化学环境。相关分析表明,微生物种群数量、微生物生物量、脲酶、脱氢酶与土壤全有机碳、全氮、速效氮、缓效钾和速效钾呈密切相关;细菌、真菌、放线菌、微生物生物量碳和代谢熵与水稻产量呈极显着相关。R-R-RP、R-R-MV和R-R-RG处理提高了可持续产量指数(SYI)和偏生产力(PFP),能明显地改善红壤性水稻土的养分状况,提高土壤健康和土壤肥力,提高红壤性水稻土生产的可持续性。粮食产量变化趋势、SYI和PFP可以作为衡量长期肥料管理的理想工具。土壤全有机碳(OC)含量,与肥料管理措施对产量的影响的一致性最小。采用非线性评价模型对28年双季稻种植下连续冬种绿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评价,选择土壤容重(BD)、最大持水量(MWHC)、孔隙度(POR)、标准化平均重量直经(MNWD)、pH、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效养分、土壤有机质(SOM)、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土壤酶和作物生产力等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并根据不同指标所具有的功能归纳为:1)抗物理退化;2)养分供应和贮藏;3)抗生物化学退化;4)保持作物生产力的能力。以以上4项功能指标为基础划分土壤质量指数(SQI)。结果证明,冬种绿肥处理条件下土壤抗物理退化、土壤养分供应和贮藏、抗生物化学退化和保持作物生产力的功能都明显强于冬闲处理。R-R-RG处理土壤抗物理退化功能最强;R-R-MV土壤养分供应和贮藏功能最强;抗生物化学退化功能,R-R-MV处理和R-R-RP处理最强;保持作物生产力功能R-R-RP处理最强。四个处理的SQI等级范围为0.552 (R-R-WF处理)到0.632(R-R-MV处理),R-R-MV处理的SQI值和土壤功能等级最高,三个冬种绿肥处理都明显高于冬闲处理。长期冬种绿肥可明显改善红壤性水稻土土壤物理、化学和生化性质,从而提高了土壤的综合质量。

张劲松[5](2008)在《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的贡献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领域,其产出效能的衡量是各种投入要素合理配置进行生产所能提供的最终现实粮食总量和水平。农业机械作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工具和重要要素,农业机械化通过作用于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来对粮食产出效能做出贡献,其作用是正向的。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分析是一个生产率测算范畴。国内外研究存在很大差异。国外纯粹对农业机械化的研究较少,在研究方法上,发达国家主要采用定量分析法,研究重点是农业机械化优化问题,而发展中国家研究重点是农业机械化政策。我国在研究方法上偏重于定性研究,主要包括对农业机械化进行系统分析,探索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农业机械化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理论基础,阐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阶段性,科学指导农业机械化实践。在定量研究方面,着重于农业机械化系统分析、农业机械化优化分析,以及农业机械化的贡献率研究上。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回顾与分析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之后,借鉴其他领域对效能定义,界定了粮食产出效能的概念;结合国内外关于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业生产贡献测算的理论研究,测算湖北省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的贡献;最后提出了发展农业机械化,以更进一步完善其对粮食生产的作用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分析国内外关于农业机械化及其发展的研究现状,研究成果及可借鉴和不足之处;第二,总结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程,分析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三,借鉴相关领域对效能含义的概括,提出了粮食产出效能的概念,在此基础之上,阐述我国粮食产出效能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衡量方法;第四,定性分析农业机械化和粮食产出效能之间的关系;第五,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贡献率测算方法研究;第六,以湖北省为例,测定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的贡献;第七,分析比较国外先进模式,提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到的结论及成果主要是:第一,借鉴其他领域对效能含义的理解,提出了粮食产出效能的概念,首次将农业机械化作为影响粮食产出效能的因素之一系统研究;第二,在详细分析和介绍Cobb-Douglass生产函数、索罗余值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和项目有无比较法的基础之上,选取适当的变量、模型和数据,测算了湖北省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的贡献;第三,在借鉴国内外已有成功经验、发展模式和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贡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湖北省新时期加速扩大农机总动力,推广适应不同生产规模和各个生产环节的农业机械,促进其对粮食生产贡献的政策措施。

钟传青[6](2004)在《解磷微生物溶解磷矿粉和土壤难溶磷的特性及其溶磷方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解磷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入手,从来自全国的多个土壤样品及种子表皮分离出了两百多株解磷微生物,经过初筛、复筛,最后得到了效果较好的解磷微生物菌株,其中包括细菌、酵母和霉菌,中国各地解磷微生物资源作了初步调查。通过菌落、菌体形态观察,繁殖方式判断以及生理生化试验检测,初步将解磷微生物P17菌株、P10菌株、Y3菌株与F4菌株分别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红酵母属(Rhodotorula)和专霉属(Penicillium)。 不同解磷微生物溶磷效果不同。从试验结果来看,Ca3(PO4)2、FePO4、AlPO4等难溶性磷酸盐容易被酵母、霉菌溶解,而磷矿粉容易被芽孢杆菌溶解,各种解磷微生物对不同化学结构含磷物质的亲和溶解能力不同。本研究所选的四株解磷微生物具有一定代表性,分别属于产芽孢杆菌、短杆菌、酵母和霉菌。研究表明,霉菌并不是对所有形态难溶磷的溶解能力都高于细菌,细菌、酵母、等在溶磷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Ghani A(1994)和Kucey(1983)报道真菌溶磷能力高于细菌,这种说法存在一定片面性。从本研究来看,各种微生物对不同难溶磷酸盐有不同溶解效果。真菌生长、繁殖需要的碳源、能源较高,生长周期长,但在溶解难溶磷酸盐时发挥着生物量大、代谢产物多的优势;细菌P17菌株溶解磷矿粉的能力强,且代时短。因此生物磷肥应该考虑由细菌和真菌混合菌群组成。若把在溶解难溶性磷酸盐和磷矿粉方面能相得益彰的不同种类解磷微生物混合菌群作为生物磷肥,将会为农业做出更大贡献。 解磷微生物溶磷效果研究表明P17菌株接种不同来源磷矿粉为唯一磷源的发酵液中均使发酵液有效磷含量增加。可见P17菌株等解磷微生物能够有效地溶解、转化磷矿粉中的难溶磷,用微生物学途径来提高磷矿粉直接施用效果是可行的。云南海口磷矿、贵州开阳磷矿、湖北宜昌磷矿等为沉积磷块岩,而黄金卡黄磷矿、湖北黄麦岭磷矿则为变质型磷块岩,由于磷矿地质形成条件不同,磷矿粉的有效磷含量有很大差异。经P17菌株接种培养后,黄麦岭和黄金卡黄磷矿粉溶磷增幅最大,说明变质岩型磷块岩中的磷易于被解磷微生物菌株转化、溶解。通过摇瓶试验、扫描电镜观察为解磷微生物对不同来源磷矿粉的生物风化提供了证据,选出了巨大芽孢杆菌P17菌株:最适合作用的磷矿粉类型。从摇瓶试验结果可以看出,P17菌株对来源于黄麦岭、黄金卡黄的变质岩型磷矿粉有较好的溶解能力。经过P17菌株长达70d的溶解,磷矿粉的难溶磷逐渐被P17菌株溶解下来。黄麦岭、黄金卡黄磷矿粉经过P17菌株长达70d的溶解,累计有效磷含量分别由第一次接种时发酵液中的291.46mg L-1、316.6mz L-1增加到最终的869.71mg L-1、837.04 mg L-1,磷矿粉的难溶磷逐渐被P17菌株溶解下来。第十次培养后,黄麦岭磷矿粉全磷的81.02%被溶解下来,接活菌滤液中累积有效磷是对照的5.93倍,接灭活菌是对照的2.54倍。而对于黄金卡黄磷矿粉,P17菌株溶解了全磷总量的78.97%,接活菌滤液中累积有效磷是对照的5.4倍,接灭活菌是对照的2.32倍。接灭活菌由于带进了代谢产物如难挥发性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解磷微生物溶解磷矿粉和土壤难溶磷的特性及其溶磷方式研究酸等作用于磷矿粉,使滤液有效磷含量增加。磷矿粉中难溶磷以无机磷为主。属于变质磷块岩的黄麦岭磷矿粉和黄金卡黄磷矿粉适于巨大芽抱杆菌P17菌株生长及有效代谢产物的产生,从而易受侵蚀。经过P17菌株的长期作用,大部分转化为有效磷。为进一步证实上述结果,将磷矿粉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继续接种培养时,接菌、接灭活菌、加空白培养基各处理间没有显着差异,说明磷矿粉中仍有少部分磷不能被巨大芽袍杆菌P17菌株溶解下来,表明解磷微生物只能在一定限度内溶解磷矿粉,不可能把磷矿粉中磷全部溶解下来。 过磷酸钙是由磷矿粉与硫酸反应制成的水溶性磷肥。其主要成分为磷酸一钙[Ca(HZPo;):.H20]和难溶性硫酸钙。施入过磷酸钙后,土壤pH有细微下降。随着时间延长,pH下降趋势增大。过磷酸钙会与土壤中游离金属离子如c扩‘、Fes+、A13十等结合形成难溶性磷酸盐沉积下来,试图通过在土壤中接种微生物来改善被过磷酸钙固定化土壤的磷素营养。研究结果表明,接菌处理与未接菌处理的pH值有较小差异,与有效磷含量的增加无正相关。说明使难溶态磷转化成有效磷的过程中,pH降低不是唯一因素。加水对照的土样pH无明显变化。除加水对照外,土样的各种处理如接菌、接灭活菌、加空白培养基等有效磷含量是逐渐升高的。加过磷酸钙的各接菌处理土样中,10叼前,未灭菌土样有效磷高于灭菌土壤,而10叼后前者低于后者,说明施加过磷酸钙处理前期土着微生物有效菌群占主导地位,10叼后P17菌株起主要作用,所有结果均表明解磷微生物对黄棕壤中难溶态磷的转化有重要作用。接菌、接灭活菌、加培养基处理的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加水对照;接菌处理的磷酸酶活性高于接灭活菌与加培养基处理;接灭活菌与加培养基间无明显差异。取样前期灭菌土壤中磷酸酶活性不高,随着时间延长,解磷微生物数目增多,磷酸酶活性增加。磷酸酶为诱导酶,不仅?

房宝财[7](2004)在《应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技术对已开发老油藏精细描述——以大庆葡南油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大庆葡南油田为例,论述了利用高分辨三维地震资料为主,结合测井和开发动态资料,对已外发油田进行油藏再描述的主要内容、技术思路及应用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葡南油田,位于大庆长垣南部。油田分十一个断块,产油层位是白垩纪姚一段葡一组油层,有效厚度3.5m,单砂体延伸长度一般小于600米,平均孔隙度为23.5%,平均空气渗透率为150×103μm2。1960年开始勘探,1983年编制的油田开发方案设计439口井,井距300m正方形网格,1984年相继投入开发。1985年注水井陆续转注。1993年进行储量升级复算时,有油水井676口,油井524口,注水井152口,年产油量达40×104吨,综合含水47.32%,采出程度17%。到2002年底该油田共投产油水井774口,油井549口,注水井225口,综合含水73.6%,采出地质储量的27.39%。2001年完成了高分辨率三维地震采集和处理,三维满覆盖面积295km2,为在开发过程中深入描述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提供了条件。 在对油田微幅度精细解释中,从层位标定开始,结合相干体技术,解释了圈闭面积小于1.0平方公里,闭合高度小于5.0米的小面积微幅度构造。在小断层的解释中,利用小面元的数据体和放大剖面,解释了断距小5.0米,延伸长度小于50米的利用测井资料无法组合的小断层。开发生产资料证实不仅其存在且对开发生产有一定的影响,解释了开发过程中的“动静”不符及套管损坏原因。已开发油田大量的钻井,测井及开发生产资料既是油藏描述结果的验证,也为精确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通过多井约束的岩性反演,GDI和EPS的综合研究,预测稀井区有效厚度的精度可达70%以上。结合构造和沉积演化史的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已开发区地质落空井的原因,对评价新发现的圈闭的开发潜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开发资料和新地震资料的丰富及新技术在油藏描述方面的综合应用,对已开发油田的油藏类型和规模会有新的认识,使扩边潜力区的开发依据更加充分,葡南油田取得了新增扩边井200多口,全油田开发井将达到1000口,新增石油地质储量500多万吨的效果。为类似的已开发油田的调整挖潜提供了成功的实例。

王延安[8](2003)在《大庆市节能日光温室综合高效技术推广》文中研究表明推广节能日光温室综合高效技术,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农产品消费由过去的数量型、温饱型消费逐步向质量型、健康型消费方向迈进。大庆市受气候条件的限制,露地农作物生产时间较短。露地蔬菜生产只有4个月(5月末—9月末),大棚蔬菜生产也只有6个月。夏季蔬菜生产过旺,冬季蔬菜生产过淡。每年淡季要从南方各省市调入鲜菜水果1亿公斤以上来满足市场需要。节能日光温室综合高效技术,能有效提高本地区冬春淡季蔬菜产量,还能提供一定数量的水果、花卉、畜产品等,2001年—2002年,两年累计生产各类鲜菜15332.89万公斤、葡萄产量107.162万公斤、油桃产量137.437万公斤、草本花卉产量380万株、盆花产量2.18万盆、食用菌产量45.18万公斤、牛蛙产量1.2万公斤。对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有现实意义。推广节能日光温室综合高效技术,提高了农民的收入。通过课题的实施,挖掘了温室生产潜力,提高了产量和效益。两年来,累计产值19779.04万元;累计经济效益11401.91万元。其中新增经济效益2170.91万元。平均亩增效益2455.78元。这个课题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冬春淡季供求矛盾、增加了农民收入;两年来先后接待省内外参观团体57个,参观人员近3000人次。为本地区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市场农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在全省“菜篮子”工程建设中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谢明[9](2003)在《蜡蚧轮枝菌发酵生物学及发酵工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Zimmerman)Viegas是一种世界性广泛分布的虫生真菌,主要寄生粉虱、蚜虫等同翅目的重要农业害虫,可用于温室害虫的生物防治。为了开发利用蜡蚧轮枝菌,本文针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毒力菌株CA-0319,进行菌株的发酵生物学、发酵条件以及田间应用技术的系统研究。研究结果明确了该菌株的营养需求特性,其中是一些氨基酸、维生素的促增作用,可以在大规模生产中应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优化得到了高产的液体、固体培养基,摸清了罐发酵特性和技术,进行了5L、16L、100L的液体系列发酵实验,将发酵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高水平,菌株液体发酵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具体结果如下: 1.发酵生物学 菌株孢子能快速萌发,菌落生长迅速,产孢量高。生长要求的最佳C/N比为20:1,最佳碳源浓度为1mol/L;对C、N源种类的要求,以蔗糖、可溶性淀粉、麦芽糖、纤维二糖、海藻糖为最适合,分解双糖的能力强;最有利于产孢的氮源是大豆蛋白胨和牛肉蛋白胨,其次为酵母粉。苯丙氨酸促进菌株产孢作用最大,其次为谷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供试的4种嘌呤碱中,只有鸟嘌呤对产孢有促进作用。 大量元素(K、P、S、Mg、Fe)缺失对液体培养产孢减产幅度为52~99.46%。其中K、P、S的影响较大,减产率均在99%以上;作用其次的为缺失Mg减产89%,以及缺失Fe减产一半。固体培养,大量元素减产影响顺序为P>K>Mg>S>Fe,减产幅度为17%~97%。微量元素Zn浓度1~100μg/mL,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过量的锌对产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Al铝离子浓度1μg/mL~50μg/mL对生长有促进作用;锰离子1μg/mL~150μg/mL对产孢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最适浓度为50μg/mL;Mn对于产孢有促增作用;Ag银离子对产孢与生长有显着的抑制作用。Ni浓度1μg/mL显着提高产孢量及菌丝重量;Mo浓度1~25μg/mL有促增作用,大于25μg/mL有抑制作用,最佳浓度为25μg/mL,最大增产率为181.2%。烟酸10μg/mL对于菌丝具有显着的促增作用(增产33.6%);维生素B6也有增产作用(增产率为20.2%)。 2.发酵特性与发酵技术 摇瓶发酵:初始糖浓度15~30g/L的范围,培养基装量12%(30mL/250mL),接种量10%,前24小时温度25℃、转速210rpm,24~60小时温度降到23℃、中口农业科学阳博卜学位论义 枫蛰转速升到 250rpm,菌体生长延滞期可缩短,发酵终点提前约 10,h时,产抱量峰值提高到2.5倍。 罐发酵:SL罐发酵条件仇化设计,接种量提高到8%,25-23C变温培养,溶氧量保持 15%以上,结果产量为抱子浓度 2.2 XI 00个/mL,与 1%接种量的罐批比较无显着差异,但发酵的适宜终点为33小时,提前了约20小时。SL小罐内发酵过程中酸碱度变化幅度较小,从开始至发酵终点,pH在5.5~7.5的范围内,适于菌体的生长和产抱。 16L发酵罐,通过 4个罐批的考察,基本明确了溶氧、PH值及接种袍子类型对罐发酵过程影响的大小和方式,前期的溶氧主要影响菌丝的积累,进而影响后期的产抱量和总产量,特别是在对数主长期溶氧需要保持在40%以上;在发酵过程中菌体产酸,在的.8前后需要做一些调节,以有利于产泡。接种抱子类型以芽抱子为好,在罐内的主长速度快,可以提前下罐,缩短发酵周期。 100L发酵罐通过忧化设计,发酵周期可缩短到 30小时,产量可达到 3 XIO‘抱子/mL,菌株产抱潜能基本得到充分的发挥。3、固体发酵与应用 固体培养的营养基质以玉米。小麦为好,最大产抱量为 4.IXIO”抱子/g料(玉米):载体中,有4种载体(谷壳、蔗渣、软木球、玉米秆碎段)应用效果较好。新组方培养基的忧化结果,4号(麦鼓 20儿玉米 10丸 高粱 20儿酵母1%)、6号(麦鼓 20%、玉米 20%、高粱 30%、酵母 0.25%)及 8号(麦鼓 30%、1米20%、高梁20%、酵母1%)配方为高产配方(6.25 XIO”~7.24 XIO”抱子/g料)。 该菌剂对烟粉虱有很好的持续控制效果,但前期对种群的减退速度很慢,显着减退需要2~3周。在白粉虱成虫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在5~7天内需要连续施菌剂2次才可以达到防治目的,如果成虫数量较少(3~5头/株),则可间隔10~14天施菌剂1 次。多数的杀菌剂对蜡蛾轮枝菌有很强的杀伤力,兼容性很差,但间隔一段时间(提前或推迟施药)施用,可以缓解这一矛盾;多数杀病毒剂和一些杀虫剂与蜡蚁轮枝菌的兼容性好,天敌昆虫食蚜瘤蚊、丽蚜小蜂可以和蜡蚣轮枝菌联合使用。

马鑫[10](2019)在《储层压裂液伤害的微生物及酶修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以及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低渗、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已成为当前勘探开发的新热点。目前,压裂改造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必备手段,通过压裂改造可以增强非常规油气储层的渗流能力,使油气井能够达到工业油气流标准,从而提高油气井的生产能力。但是,压裂液及其残留物极易引起储层的严重污染和堵塞,极大地影响压裂效果和油气产量。储层压裂液伤害的微生物及其酶修复技术是本文提出的一种新型压裂液伤害治理技术,其原理是针对胍胶压裂液的易生物降解特征,利用微生物自身的繁殖、运移和代谢,通过微生物及其酶在裂缝中对胶团、残渣、滤饼等不溶性压裂液残留物的降解作用,促进压裂液残留物降解和返排,从而提高裂缝和基质的渗流能力,最终达到改善压裂开发效果和提高油气产量的目的。微生物对储层多孔介质的修复技术非常复杂,合理认识和科学描述其技术方法和修复机制是决定微生物修复储层压裂液伤害技术应用前景的关键。本文首先系统地研究分析了胍胶压裂液的理化性质,探索出提高胍胶压裂液热稳定性的新方法,并依此设计出以胍胶为唯一碳源的耐温型微生物培养基进行胍胶降解菌的分离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建立起胍胶降解菌的菌种体系,并结合储层环境特征深入研究了储层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通过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研究了微生物以胍胶为唯一碳源时的生长特征;其次,通过胍胶降解菌的产酶曲线筛选胍胶降解酶的高产菌株,分离制取粗酶制剂,研究其酶促反应的动力学特征,优化产酶菌的产酶条件,再结合储层环境特征深入研究了储层环境因素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然后,通过微生物降解过程中胍胶的理化性质的变化揭示了微生物降解胍胶压裂液的生化机理,并通过酶降解过程中胍胶的理化性质的变化阐述了酶降解胍胶压裂液的生化机理,根据压裂液伤害形成的主要成因,通过对微生物及其酶降解胍胶残渣过程中残渣总量和残渣粒径的变化研究微生物及酶对胍胶压裂液残渣储层伤害的修复机理,并通过微生物及酶降解胍胶滤饼的过程中胍胶滤饼厚度和滤饼脱附的分析,研究微生物及酶对胍胶压裂液滤饼储层伤害的修复机理;最后,构建PDMS微流控微观模型,通过有无胍胶降解酶时微观模型上注入压力变化研究胍胶降解酶在孔隙中对胍胶压裂液的降解作用,通过人造岩心实验模拟压裂液伤害的形成过程和微生物及酶的修复过程,评价微生物及酶对储层压裂液伤害的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胍胶溶液为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随胍胶浓度的增加溶液粘度呈指数增长,其胍胶具有可生物降解、易热降解的特点;胍胶具有热不稳定性,温度超过85℃胍胶迅速降解,研究发现低浓度的磷酸盐可显着提高胍胶的热稳定性,使高温处理后的胍胶保持较高的平均分子量,且晶型结构、化学结构、交联性能等理化性质不发生变化。分离获得27株胍胶降解菌,筛选其中5株作为高效胍胶降解菌分别为Bacillus aerius(3-2)、Bacillus paralicheniformis(CGS)、Bacillus sonorensis(XSJ)、Anoxybacillus rupiensis(M1)、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S1),胍胶可作为其唯一碳源进行生长,其最适温度和p H值可为50-70℃和4.84-11.00之间;细菌在胍胶中的生长曲线显示微生在胍胶中具有较高的生长量和较长的延滞期。筛选Bacillus aerius(3-2)为高效胍胶降解酶产酶菌,其最高产酶活性可达到3.4 U,最佳产酶时间为22 h;胍胶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可显着影响酶促反应速率;胍胶降解酶为典型的胞外诱导酶,胍胶、淀粉等均可作为产酶碳源,有机氮源的产酶量较高,最佳产酶p H为6.0-7.0;该酶适应于30-80℃、p H值4.0-8.0的应用环境中,对胍胶及其衍生物具有催化专一性;Ba2+对该酶具有激活作用,而对高浓度的地层水、高浓度的戊二醛杀菌剂和高浓度的交联剂较敏感。微生物和酶均可显着降低胍胶的表观粘度和平均分子量;胍胶的微生物降解产物为小分子胍胶、少量的还原糖以及CO2等气体;酶逐级降解胍胶为小分子胍胶、寡糖、二糖直至还原糖;微生物及酶可有效降解胍胶残渣,残渣总质量和残渣粒径显着下降;微生物及酶可有效降解胍胶滤饼,滤饼厚度显着下降,滤饼的脱附效果明显;胍胶降解酶可有效降解孔隙中的胍胶压裂液以及清除残留在孔隙中的压裂液;5种细菌的对压裂液伤害后的岩心均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岩心的恢复率为43.46%-96.57%。其中菌株Bacillus paralicheniformis(CGS)修复效果最高,其恢复率在85%以上,酶3-2的岩心恢复率为73.93%-94.18%,验证了微生物及酶修复储层压裂液伤害的科学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

二、葡萄增产增甜一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葡萄增产增甜一法(论文提纲范文)

(1)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评价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指引:乡村振兴,产业融合新时代
        1.1.2 农村发展:旅游扶贫,乡村经济新动能
        1.1.3 市场导向:消费升级,全民旅游高要求
        1.1.4 合肥实践:后劲不足,融合研究再深入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础理论研究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村和乡村
        2.1.2 产业融合
        2.1.3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产业经济学理论
        2.2.2 系统理论
        2.2.3 AVC理论
        2.2.4 区域协同理论
    2.3 国内外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述评
        2.3.1 国内外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定性理论研究
        2.3.2 国内外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定量实证研究
        2.3.3 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进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内涵研究
    3.1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内容分析
        3.1.1 基础层:整合禀赋资源和动力牵引
        3.1.2 关键层:选择实现路径与融合模式
        3.1.3 提升层:拓展产业链和价值链结构
        3.1.4 情感层:迎合大众怀旧、猎奇和逆潮心理追求
    3.2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的演进过程研究
    3.3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动力分析
        3.3.1 内生动力:农民诉求
        3.3.2 引导动力:政策支持
        3.3.3 核心动力:技术创新
        3.3.4 主要动力:市场需求
        3.3.5 辅助动力:社会资本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
    4.1 合肥基本概况
    4.2 合肥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4.2.1 基础萌芽期(1970s——2004年)
        4.2.2 快速发展期(2005-2015年)
        4.2.3 融合创新期(2016年——至今)
    4.3 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环境研究
        4.3.1 资源条件分析与村庄分类
        4.3.2 政策环境分析
        4.3.3 经济环境分析
        4.3.4 社会环境分析
        4.3.5 合肥四县一市乡村旅游发展对比分析
    4.4 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问题
        4.4.1 资源整合欠缺,村庄定位不准确
        4.4.2 旅游模式单一,造成千村一面
        4.4.3 缺乏旅游规划,开发指导盲目
        4.4.4 科技创新欠缺,旅游发展保守
        4.4.5 营销宣传不足,旅游产品单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分析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原则
        5.1.1 评价总体思路
        5.1.2 构建原则
    5.2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1 评价指标选取
        5.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 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5.3.1 数据来源
        5.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4 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评价结果分析
        5.4.1 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度评价分析
        5.4.2 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AVC三力评价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与实现路径
    6.1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策略
        6.1.1 规划先行,注重区域联动力
        6.1.2 深耕资源,发挥融合吸引力
        6.1.3 补足后劲,释放融合生命力
        6.1.4 强化支撑,提升融合承载力
    6.2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6.2.1 资源融合:资源整合,特色挖掘
        6.2.2 空间融合:科学规划,全域策划
        6.2.3 技术融合:技术带动,产品创新
        6.2.4 功能融合:产业综合,共生共赢
        6.2.5 市场融合:营销管理,共建共享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2)DZ低渗透油藏CO2吞吐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DZ区块地质及开发概况
    2.1 油田概况
    2.2 储层特征
        2.2.1 储层岩石性质
        2.2.2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2.2.3 储层渗透率特征
        2.2.4 储层流体性质
        2.2.5 裂缝特征
        2.2.6 温度压力系统
    2.3 开发现状
        2.3.1 开发概况
        2.3.2 产量递减状况
        2.3.3 采油速度
        2.3.4 油井见水规律
    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3章 井位优选及注气强度设计
    3.1 CO_2吞吐井位优选
        3.1.1 模糊层次分析法
        3.1.2 吞吐指标体系及模糊适宜度矩阵的建立
        3.1.3 基于变权的二氧化碳吞吐井位筛选
        3.1.4 优选结果
    3.2 相渗曲线半归一化
        3.2.1 岩样相渗曲线
        3.2.2 归一化相渗曲线
        3.2.3 半归一化相渗曲线
    3.3 吞吐注气参数设计
        3.3.1 油水、油气相渗特征
        3.3.2 采油指数与吸气指数
        3.3.3 地层破裂压力
        3.3.4 注入能力设计
    3.4 小结
第4章 DZ区块地质建模
    4.1 构造模型
        4.1.1 网格划分
        4.1.2 层面划分
    4.2 属性建模
        4.2.1 岩相模型
        4.2.2 孔隙度模型
        4.2.3 渗透率模型
        4.2.4 饱和度模型
        4.2.5 净毛比模型
    4.3 储量计算与拟合
    4.4 模型粗化
第5章 DZ区块数值模拟
    5.1 状态方程选择和组分劈分原理
        5.1.1 状态方程选择
        5.1.2 重馏分组成分布的数学模型表征
        5.1.3 重馏分劈分后单碳组分物性参数计算
        5.1.4 延伸组分的拟组分划分及物性参数计算
    5.2 数值模拟原理
        5.2.1 三相(油、气、水)渗流数学模型
        5.2.2 三相(油、气、水)渗流数值模型
    5.3 PVT参数实验拟合
        5.3.1 拟组分划分
        5.3.2 地层流体PVT实验拟合
        5.3.3 注气膨胀实验拟合
        5.3.4 最小混相压力(MMP)的确定
    5.4 水驱历史拟合
        5.4.1 全区生产历史拟合
        5.4.2 单井生产历史拟合
    5.5 吞吐工艺参数优化
        5.5.1 CO_2注入速度优选
        5.5.2 CO_2注入量优选
        5.5.3 CO_2吞吐焖井时间优选
        5.5.4 CO_2吞吐周期优选
    5.6 CO_2吞吐效果预测
        5.6.1 最优参数效果预测
        5.6.2 CO_2吞吐典型井分析
    5.7 研究区块吞吐增油机理
        5.7.1 原油体积膨胀
        5.7.2 原油粘度降低
        5.7.3 萃取轻质组分
        5.7.4 界面张力变化
    5.8 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萘乙酸钠和增产胺的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生长物质
        1.1.1 植物激素
        1.1.1.1 生长素
        1.1.1.2 赤霉素
        1.1.1.3 细胞分裂素
        1.1.1.4 脱落酸
        1.1.1.5 乙烯
        1.1.1.6 油菜素内酯
        1.1.2 植物生长调节剂
        1.1.2.1 类生长素
        1.1.2.2 类细胞激动素
        1.1.2.3 生长传导抑制剂
        1.1.2.4 生长延缓剂
        1.1.2.5 生长抑制剂
        1.1.2.6 乙烯释放剂
        1.1.2.7 乙烯合成抑制剂
        1.1.2.8 甘蔗催熟剂
        1.1.2.9 脱叶剂、干燥剂、杀雄剂
        1.1.2.10 其它种类的生长调节物质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2.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粮食作物上的应用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经济作物上的应用
        1.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的应用
        1.2.4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观赏植物和林木上的应用
        1.2.5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组织培养上的应用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发展展望
第二章 萘乙酸钠的合成及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目前合成路线
    2.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2.4 实验部分
        2.4.1 实验路线与研究方向
        2.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4.3 实验步骤
        2.4.3.1 1-氯甲基萘的合成
        2.4.3.2 1-萘乙酸的合成
        2.4.3.3 1-萘乙酸钠的合成
    2.5 结果与讨论
        2.5.1 1-氯甲基萘合成讨论
        2.5.1.1 氯化氢产生源对反应的影响
        2.5.1.2 氯化亚砜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2.5.1.3 多聚甲醛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2.5.1.4 浓盐酸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2.5.1.5 醋酸的量对反应的影响
        2.5.1.6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2.5.1.7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2.5.2 1-萘乙酸合成讨论
        2.5.2.1 NaCN 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2.5.2.2 相转移催化剂种类对反应的影响
        2.5.2.3 氰化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2.5.2.4 氰化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增产胺的合成及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目前合成路线
        3.2.1 3,4-二氯苯酚的合成路线
        3.2.2 增产胺的合成路线
    3.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3.4 实验部分
        3.4.1 实验路线与研究方向
        3.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3.4.3 实验步骤
        3.4.3.1 β-氯代三乙胺盐酸盐的合成
        3.4.3.2 3,4-二氯重氮苯硫酸盐的合成
        3.4.3.3 3,4-二氯苯酚的合成
        3.4.3.4 2-(3’,4’-二氯苯氧基)三乙胺的合成
    3.5 结果与讨论
        3.5.1 β-氯代三乙胺盐酸盐合成讨论
        3.5.1.1 反应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3.5.1.2 滴加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3.5.1.3 氯化亚砜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3.5.1.4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3.5.1.5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3.5.2 3,4-二氯重氮苯硫酸盐合成讨论
        3.5.2.1 亚硝酸钠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3.5.2.2 亚硝酸钠的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3.5.2.3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3.5.3 3,4-二氯苯酚合成讨论
        3.5.3.1 反应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3.5.3.2 硫酸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3.5.3.3 硫酸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3.5.3.4 CUSO_4·5H_2O 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3.5.3.5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3.5.4 2-(3’,4’-二氯苯氧基)三乙胺合成讨论
        3.5.4.1 反应物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
        3.5.4.2 β-氯代三乙胺盐酸盐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3.5.4.3 氢氧化钠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3.5.4.4 氢氧化钠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3.5.4.5 相转移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3.5.4.6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3.5.4.7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质量和生产力可持续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立项依据与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绿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2.2 绿肥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2.3 土壤团聚体研究进展
        2.4 土壤质量研究进展
    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目标
        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长期冬种绿肥对双季稻种植下红壤性水稻土物理性质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描述与试验设计
        2.2 土壤采样及样品处理
        2.3 测定方法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3.2 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含量及稳定性的影响
        3.3 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持水量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章 长期冬种绿肥对双季稻种植下红壤性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分布与储量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描述、土壤和处理
        2.2 土壤采样
        2.3 土壤分析
        2.4 土壤有机碳和氮素储量的计算
        2.5 可持续产量指数(SYI)的计算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长期冬种绿肥对耕层土壤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3.2 长期冬种绿肥对耕层土壤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内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章 长期冬种绿肥对双季稻种植下红壤性水稻土土壤肥力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描述与试验设计
        2.2 土壤采样及样品处理
        2.3 测定方法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pH和电导率的影响
        3.2 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的影响
        3.3 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全氮、速效氮和可矿化氮的影响
        3.4 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全磷和速效磷的影响
        3.5 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全钾、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影响
        3.6 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阳离子交换量、有效硫和有效锌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第五章 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描述与试验设计
        2.2 土壤采样及样品处理
        2.3 测定方法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3.2 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呼吸和微生物熵的影响
        3.3 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4 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土壤化学性质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3.5 土壤微生物学特性与土壤化学性质和水稻产量的相关性
    4 讨论
    5 结论
第六章 双季稻种植下长期冬种绿肥的红壤性水稻土可持续生产力的评价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描述与试验设计
        2.2 土壤采样及样品处理
        2.3 土壤分析
        2.4 可持续性指标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籽粒产量和可持续产量指数
        3.2 偏生产力
        3.3 土壤有机碳和速效氮磷钾
        3.4 可持续性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
    4 讨论
    5 结论
第七章 长期冬种绿肥对双季稻种植下红壤性水稻土质量的影响及其评价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描述与试验设计
        2.2 土壤采样及样品处理
        2.3 测定方法
        2.4 土壤质量指标的确定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物理指标的影响
        3.2 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化学指标的影响
        3.3 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生物和生物化学指标的影响
        3.4 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3.5 土壤质量评价
    4 讨论
    5 结论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1 主要研究结论
        1.1 长期冬种绿肥对双季稻种植下红壤性水稻土物理性质的影响
        1.2 长期冬种绿肥对双季稻种植下红壤性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分布与储量的影响
        1.3 长期冬种绿肥对双季稻种植下红壤性水稻土土壤肥力的影响
        1.4 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1.5 双季稻种植下长期冬种绿肥的红壤性水稻土生产可持续性评价
        1.6 长期冬种绿肥对双季稻种植下红壤性水稻土质量的影响及其评价
    2 主要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的贡献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动态
        1.2.3 简单评述
    1.3 研究思路、论文结构与可能的创新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结构
        1.3.4 可能的创新
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分析
    2.1 概念说明
        2.1.1 农业机械化的定义
        2.1.2 农业机械化的内容
        2.1.3 农业机械化的基本特征与任务
    2.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2.2.1 农业机械化的起步与发展阶段
        2.2.2 农业机械化的停滞与滑坡阶段
        2.2.3 农业机械化的重新崛起
    2.3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
        2.3.1 现阶段的特点
        2.3.2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环境分析
3 我国粮食的产出效能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粮食概念
        3.1.2 效能的含义及产出效能
        3.1.3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产出效能的关系
    3.2 粮食产出效能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衡量
        3.2.1 粮食产出效能的影响因素分析分析
        3.2.2 粮食产出效能的衡量
4 农业机械化与粮食产出效能的关系研究
    4.1 农业机械化可以大幅度提高粮食劳动生产率
    4.2 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4.3 农业机械化有助于充分发挥粮食生产潜力
    4.4 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业新技术的发展
    4.5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
    4.6 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4.7 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
    4.8 农业机械化能够提高农民收入
    4.9 农业机械能有效抗御自然灾害
5 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贡献的测算方法
    5.1 测算方法介绍
        5.1.1 Cobb-Douglass(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
        5.1.2 索洛余值法
        5.1.3 数据包络分析法
        5.1.4 有无比较法
    5.2 各种测算方法的评价及选取
        5.2.1 生产函数法
        5.2.2 索洛余值法
        5.2.3 数据包络分析法的优缺点
        5.2.4 项目有无比较法
6 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贡献的测算与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6.1 湖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简要回顾
    6.2 湖北省粮食产出效能的变动及特征
        6.2.1 湖北省粮食总产量变动情况
        6.2.2 湖北省粮食播种面积变化情况
        6.2.3 湖北省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变动
        6.2.4 湖北省粮食单产变化情况
    6.3 湖北省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贡献的实证研究
        6.3.1 测算模型的选择依据
        6.3.2 变量选取与数据采集
        6.3.3 数据的处理
        6.3.4 测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6.3.5 小结
7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的模式
    7.1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的模式
        7.1.1 美国模式
        7.1.2 英国模式
        7.1.3 日本模式
    7.2 模式比较
        7.2.1 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适应农业经济需要
        7.2.2 注重国际引进与交流
        7.2.3 加强农业机械技术研究
        7.2.4 以机械工业发展带动农业机械发展、推广、使用
    7.3 经验借鉴与启示
8 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8.1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8.1.1 存在的问题
        8.1.2 制约因素
    8.2 相关政策建议
        8.2.1 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加快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建设步伐,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8.2.2 加大对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扶持
        8.2.3 加大财政对农业机械化科技的投入力度,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进步和农机装备的创新
        8.2.4 加强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促进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为农业生产产业化提供全方位服务
        8.2.5 拓宽农机化技术培训与推广职能,加强公共服务和从业人员培训
        8.2.6 实行农业机械化发展区域化
        8.2.7 不断创新农机经营服务机制,发展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经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8.2.8 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
        8.2.9 建立和完善农机服务信息网络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6)解磷微生物溶解磷矿粉和土壤难溶磷的特性及其溶磷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磷素营养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1 植物体内磷的质量分数和分布状况
        2 磷的生理作用
        2.1 磷是作物体内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分
        2.2 加强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运转
        2.3 促进氮素的代谢
        2.4 促进脂肪代谢
        2.5 提高作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3 植物对磷的吸收
    第二节 磷的地球生物化学循环
        1 地球上磷的主要存在形式
        1.1 地球上磷的主要存在形式之——磷矿
        1.2 地球上磷的另一种存在形式之——土壤磷库
        2 化学磷肥的生产与施用
        2.1 化学磷肥的生产
        2.2 化学磷肥的施用
        3 磷的地球生物化学循环过程
        4 微生物在磷的地球生物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4.1 微生物在提高磷矿粉利用率方面的研究
        4.2 微生物在提高磷肥利用率与活化土壤中固定磷作用上的研究
    第三节 国内外关于解磷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1 细菌的解磷研究
        1.1 国外关于磷细菌的早期研究
        1.2 国内关于磷细菌的早期研究
        2 真菌的解磷研究
        3 解磷微生物可促进多种作物生长
        4 解磷微生物存在的条件与广泛性
        4.1 植物根际的解磷微生物
        4.2 旱地、水田中的解磷微生物
        4.3 有机肥活化土壤中的磷细菌
        4.4 生物体内的解磷微生物
        5 解磷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6 解磷微生物作用机制研究
    第四节 研究意义及内容
        1 立题依据
        2 课题内容
        3 论文设计
第二章 解磷微生物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第一节 解磷微生物的分离
        1 材料
        1.1 分离样品
        1.2 培养基
        2 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高效解磷微生物的筛选
        1 材料
        1.1 培养基
        1.2 菌株
        1.3 磷矿粉
        1.4 试剂
        1.5 仪器
        2 方法
        2.1 初筛
        2.2 复筛
        3 结果与分析
        3.1 解磷微生物的初筛结果
        3.2 部分解磷微生物的平板生长状况
        3.3 各菌株对磷矿粉的溶磷效果
        3.4 已知解磷菌株对磷矿粉a、b、c、d的溶磷效果
    第三节 解磷菌株P17、P10、Y3、F4的鉴定
        1 材料
        1.1 培养基
        1.2 试剂
        1.3 仪器
        2 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形态观察与描述
        3.2 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
        3.3 P17和P10菌株的生长曲线
    全章讨论
    全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种类解磷微生物的溶磷效果比较
    第一节 不同解磷微生物菌株对磷矿粉和难溶性磷酸盐的溶磷效果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解磷微生物对磷酸钙溶磷能力比较
        2.2 解磷微生物对植酸钙溶磷能力比较
        2.3 解磷微生物对磷酸铝溶磷能力比较
        2.4 解磷微生物对磷酸铁溶磷能力比较
        2.5 解磷微生物对黄麦岭磷矿粉溶磷能力比较
        2.6 解磷微生物对黄金卡黄磷矿粉溶磷能力比较
    第二节 解磷微生物初筛模型及其溶磷效果比较
    全章讨论
    全章小结
第四章 巨大芽胞杆菌P17菌株对磷矿粉的溶磷效果及溶磷条件研究
    第一节 巨大芽胞杆菌P17菌株溶解不同来源磷矿粉的摇瓶试验研究
        1 材料
        1.1 培养基
        1.2 磷矿粉
        1.3 试剂
        1.4 仪器
        2 方法
        2.1 P17菌株对各种磷矿粉的溶磷效果
        2.2 P17菌株对黄麦岭磷矿粉、黄金卡黄磷矿粉的持续溶磷效果研究
        2.3 扫描电镜观察
        2.4 磷矿粉中有效磷含量的检测
        2.5 磷矿粉中水溶性磷含量的检测
        2.6 磷矿粉中全磷含量的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各种磷矿粉中磷含量的测定
        3.2 巨大芽胞杆菌P17菌株对各种磷矿粉的溶磷效果
        3.3 P17菌株对黄麦岭、黄金卡黄磷矿粉的持续溶磷效果
        3.4 黄麦岭、黄金卡黄磷矿粉处理前后显微照片与扫描电镜结果
    第二节 巨大芽胞杆菌P17菌株溶解多种磷矿粉的盆栽试验研究
        1 材料
        1.1 供试土壤
        1.2 供试磷矿粉
        1.3 供试肥料
        1.4 供试作物
        1.5 盆栽试验方案
        2 方法
        2.1 育苗
        2.2 植株地上高度测定
        2.3 植株地下根长测定
        2.4 植株地上部分鲜重及干重
        2.5 植株地下根鲜重及干重
        2.6 植株氮磷钾含量测定
        2.7 土壤有效磷含量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盆栽试验油菜生长状况
        3.2 土壤根际解磷微生物的数量变化
        3.3 土壤有效磷的变化
    第三节 巨大芽胞杆菌P17菌株对磷矿粉溶磷条件研究
        1 材料
        1.1 菌株
        1.2 磷矿粉
        1.3 培养基
        2 方法
        2.1 培养条件
        2.2 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碳源种类对巨大芽胞杆菌P17菌株溶磷效果的影响
        3.2 氮源种类对巨大芽胞杆菌P17菌株溶磷效果的影响
        3.3 初始pH值对巨大芽胞杆菌P17菌株溶磷效果的影响
        3.4 温度对巨大芽胞杆菌P17菌株溶磷效果的影响
        3.5 无机盐对巨大芽胞杆菌P17菌株溶磷效果的影响
        3.6 混菌培养对巨大芽胞杆菌P17菌株溶磷效果的影响
        3.7 巨大芽胞杆菌P17菌株对磷矿粉的最佳溶磷条件实验
    全章讨论
    全章小结
第五章 用盆钵模拟田间试验研究P17菌株对难溶磷的活化作用
    1 材料
        1.1 土壤类型
        1.2 培养基
        1.3 菌液
    2 方法
        2.1 P17菌株对田间固定化磷酸盐活化效果与机制的盆钵模拟试验设计方案
        2.2 黄棕壤处理前土壤性状测定
        2.3 黄棕壤中解磷微生物数目的检测
        2.4 土壤中磷酸酶活性的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处理前土壤特性
        3.2 土壤中解磷微生物的动态变化
        3.3 土壤pH值的动态变化
        3.4 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变化
        3.5 土壤中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全章讨论
    全章小结
第六章 巨大芽胞杆菌P17菌株等解磷微生物溶磷方式的研究
    第一节 巨大芽胞杆菌P17菌株的产酸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挥发性有机酸和不挥发性有机酸标样的气相色谱分析
        2.2 巨大芽胞杆菌P17菌株在含不同难溶性磷源培养基中的产有机酸情况
    第二节 有机酸种类和浓度对各种难溶性磷酸盐的溶解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巨大芽胞杆菌P17菌株磷酸酶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 材料
        1.1 菌株
        1.2 培养基
        1.3 试剂
        2 方法
        2.1 不同碳、氮源与溶磷菌株P17产生磷酸酶活性的关系
        2.2 无机盐离子浓度(Fe~(2+)、Mg~(2+)、Na~+、Mn~(2+))与产生磷酸酶活性的关系
        2.3 磷酸盐种类与溶磷菌株P17生长以及磷酸酶活性的关系
        2.4 磷酸钙含量与溶磷菌株P17生长以及磷酸酶活性的关系
        2.5 不同的KH_2PO_4含量与磷酸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情况
        2.6 磷酸酶活性测定
        2.7 SDS—PAGE电泳
        2.8 磷酸酶同工酶电泳
        2.9 发酵液pH值测定
        2.10 发酵液生物量(比色法)测定
        2.11 磷酸酶定域研究
        2.12 蛋白含量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碳、氮源与P17菌株产生磷酸酶活性的关系
        3.2 无机盐离子浓度(Fe~(2+)、Mg~(2+)、Na~+、Mn~(2+))与产生磷酸酶活性的关系
        3.3 磷酸盐种类与溶磷菌株P17生长以及磷酸酶活性的关系
        3.4 磷酸钙含量与溶磷菌株P17生长以及磷酸酶活性的关系
        3.5 不同的KH_2PO_4含量与磷酸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情况
        3.6 巨大芽孢杆菌P17菌株的SDS-PAGE电泳图谱
        3.7 磷酸酶的同工酶电泳图谱
        3.8 磷酸酶定域研究结果
        3.9 P17菌株磷酸酶活性与其对难溶磷酸盐溶磷效果的关系
    第四节 不同种类解磷微生物的溶磷方式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P17菌株不同磷源条件下磷酸酶活性和发酵终止pH值比较
        2.2 P10菌株不同磷源条件下磷酸酶活性和发酵终止pH值比较
        2.3 F4菌株以不同磷酸盐为磷源时发酵终止pH值和磷酸酶活性比较
        2.4 酵母菌Y3不同磷源下磷酸酶活性和发酵终止pH的比较
    全章讨论
    全章小结
第七章 巨大芽胞杆菌P17菌株等的生物学特性与发酵条件研究
    第一节 巨大芽胞杆菌P17菌株等的生物学特性
        1 材料
        1.1 菌株
        1.2 作物种子
        1.3 土壤及基质
        1.4 重金属盐
        1.5 抗生素
        2 方法
        2.1 巨大芽胞杆菌P17菌株等的植物安全性检测
        2.2 巨大芽孢杆菌P17菌株发酵液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2.3 巨大芽胞杆菌P17菌株等解磷微生物对重金属的耐受浓度
        3 结果与分析
        3.1 巨大芽胞杆菌P17菌株等的植物安全性检测结果
        3.2 P17菌株发酵液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3.3 巨大芽胞杆菌P17菌株等解磷微生物对重金属的耐受浓度
        3.4 巨大芽胞杆菌P17菌株对抗生素的抗性
    第二节 巨大芽胞杆菌P17菌株最佳发酵条件的确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碳源种类对巨大芽胞杆菌P17菌株发酵的影响
        2.2 氮源种类对P17菌株发酵的影响
        2.3 培养基初始pH值对P17菌株发酵的影响
        2.4 温度对P17菌株发酵的影响
        2.5 接种量对P17菌株发酵的影响
        2.6 装液量对P17菌株发酵的影响
        2.7 无机盐对P17菌株发酵的影响
        2.8 混菌发酵试验
        2.9 最佳发酵条件的正交试验
    全章讨论
    全章小结
全文讨论
    1 解磷微生物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2 解磷微生物的初筛结果应与复筛结果结合起来
    3 用“解磷指数”来综合评价解磷微生物的溶磷效果
    4 解磷微生物的溶磷特性与磷矿粉等难溶性含磷物质特性有关
    5 解磷微生物对磷矿粉等无机难溶磷的溶磷效果受磷酸酶影响
    6 碳源不是解磷微生物分泌有机酸的唯一条件
    7 解磷微生物需要根据有效磷形态及分离样品来源不断活化以保持其溶磷活性
    8 土壤类型与解磷微生物改善磷素营养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全文结论
    1 获得并鉴定了多株解磷微生物
    2 不同解磷微生物菌株的溶磷效果不同
    3 解磷微生物能提高磷矿粉溶磷效果,促进土壤难溶磷活化
    4 酸种类和浓度影响其对难溶磷的溶解效果
    5 解磷微生物的功能主要通过分泌有机酸和磷酸酶实现
    6 环境中磷酸根浓度对解磷微生物分泌磷酸酶的影响
本文创新之处
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1 我国磷矿资源分布略图
附录2 P17菌株以磷矿粉和难溶性磷酸盐为唯一磷源时有机酸测定气相色谱图
缩略语
致谢

(7)应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技术对已开发老油藏精细描述——以大庆葡南油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情况概述
    2.1 勘探历程
    2.2 开发历程
    2.3 区域构造背景
    2.4 地层及沉积背景
第3章 用高分辨三维地震技术对葡南油田的再描述
    3.1 精细构造描述
        3.1.1 层位标定
        3.1.2 利用三维体构造精细解释技术进行小构造解释
        3.1.3 构造解释成果
    3.2 精细断层描述
        3.2.1 利用多套数据体联合解释断层技术识别小断层
        3.2.2 断层分布特征
        3.2.3 葡一组小断层特征
        3.2.4 葡一组小断层的成因分析
        3.2.5 小断层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3.2.6 微小断层对生产井套管的影响
        3.2.7 今后油田开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3 含油砂体空间分布的描述
        3.3.1 基于模型的高分辨率薄互层反演
        3.3.2 GDI薄层砂岩储层预测
        3.3.3 模拟测井(伪测井)
        3.3.4 砂体厚度预测
        3.3.5 EPS储层反演及综合预测
第4章 构造及沉积演化史研究
    4.1 构造演化史研究及认识
        4.1.1 构造发育史及地层特征
        4.1.2 古构造恢复方法
        4.1.3 构造演化特点
        4.1.4 葡一组构造演化特征
    4.2 沉积演化史特征
        4.2.1 盆地区域沉积演化特征
        4.2.2 葡一组沉积演化及沉积微相研究
    4.3 油藏发育与构造、沉积演化关系
        4.3.1 构造演化与沉积演化的关系
        4.3.2 生油与构造演化的关系
        4.3.3 储集层、盖层与沉积演化的关系
        4.3.4 油气聚集与构造演化的关系
第5章 新发现的圈闭评价及油田外扩潜力研究
    5.1 圈闭综合地质评价
        5.1.1 圈闭评价方法
        5.1.2 圈闭评价结果
    5.2 新增圈闭及扩边开发效果
        5.2.1 新增圈闭的开发部署
        5.2.2 钻井和生产情况
        5.2.3 开发指标测算结果
        5.2.4 经济指标测算结果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学术论文及个人简介

(8)大庆市节能日光温室综合高效技术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简况
        1.1.1 名称:大庆市节能日光温室综合丰产高效技术推广
        1.1.2 导师、研究生
        1.1.3 建设地点及规模
        1.1.4 效益
    1.2 必要性及意义
        1.2.1 自然概况
        1.2.2 农业生产概况
        1.2.3 有利条件
        1.2.4 存在的问题
        1.2.5 意义
2 实施内容
    2.1 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2 多元开发技术
3 推进措施
4 实施面积及产量
    4.1 实施面积
        4.1.1 2001年面积
        4.1.2 2002年面积
        4.1.3 两年累计
    4.2 产量
        4.2.1 2001年产量
        4.2.2 2002年产量
        4.2.3 累计产量
5 经济效益
    5.1 价格
        5.1.1 2001年产品价格
        5.1.2 2002年产品价格
    5.2 产值
        5.2.1 2001年产值
        5.2.2 2002年产值
        5.2.3 累计产值
    5.3 投入
        5.3.1 2001年投入
        5.3.2 2002年投入
        5.3.3 累计投入
    5.4 经济效益
        5.4.1 2001年经济效益
        5.4.2 2002年经济效益
        5.4.3 经济效益
        5.4.4 新增经济效益
6 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9)蜡蚧轮枝菌发酵生物学及发酵工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蜡蚧轮枝菌研究进展
    第二节 我国蜡蚧轮枝菌研究概况
第二章 蜡蚧轮枝菌生产菌株的优选
第三章 菌株生长的营养需求特性
    第一节 菌株生长对碳氮源比率的需求
    第二节 菌株生长对碳源氮源种类的需求
    第三节 菌株生长对营养元素的需求
第四章 菌株摇瓶发酵特性及其动力学
    第一节 摇瓶发酵的基本参数和条件
    第二节 菌株摇瓶发酵的代谢特性及基本动力学
    第三节 摇瓶发酵培养条件的正交优化
    第四节 摇瓶发酵条件综合设计与应用效果
第五章 菌株罐发酵代谢特性与动力学
    第一节 小罐发酵的基本参数动态变化特性
    第二节 小罐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动力学
    第三节 小罐发酵条件变动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第四节 中试罐发酵代谢特性及发酵条件控制
第六章 固体培养与防治应用
    第一节 固体培养基与固体培养技术
    第二节 蜡蚧轮枝菌防治温室白粉虱的效果
    第三节 蜡蚧轮枝菌防治烟粉虱的效果
    第四节 杀虫剂除草剂对蜡蚧轮枝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第五节 常用杀菌剂对蜡蚧轮枝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储层压裂液伤害的微生物及酶修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胍胶压裂液及其储层伤害的形成
        1.2.2 新型低伤害压裂液技术的研究进展
        1.2.3 储层压裂液伤害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1.2.4 微生物修复储层胍胶压裂液伤害技术的提出
        1.2.5 微生物及酶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进展
        1.2.6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胍胶降解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生化特性研究
    2.1 胍胶的基本性质
        2.1.1 胍胶的基本理化性质
        2.1.2 胍胶溶液的配制与提纯
        2.1.3 胍胶溶液的流变性质
    2.2 微生物胍胶培养基的热稳定性提高
        2.2.1 胍胶压裂液热稳定性评价方法
        2.2.2 温度对胍胶压裂液热稳定性的影响
        2.2.3 磷酸盐种类对胍胶压裂液热稳定性的影响
        2.2.4 磷酸盐浓度对胍胶压裂液热稳定性的影响
        2.2.5 磷酸盐和p H对胍胶压裂液热稳定性的交互影响
        2.2.6 耐温型胍胶压裂液的化学表征实验研究
        2.2.7 耐温型胍胶微生物培养基的制作
    2.3 胍胶降解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实验研究
        2.3.1 分离筛选及生理生化鉴定实验方法
        2.3.2 细菌分离筛选结果
        2.3.3 菌落及细胞形态特征
        2.3.4 生理生化特征
        2.3.5 16S rDNA序列分析
    2.4 胍胶降解菌的生长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2.4.1 碳源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4.2 氮源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4.3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4.4 p H值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4.5 矿化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5 胍胶降解菌的生长曲线实验研究
        2.5.1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动力学原理
        2.5.2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方法
        2.5.3 胍胶降解菌的生长曲线特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胍胶降解菌的产酶分析及酶促反应特征
    3.1 胍胶降解菌的产酶分析
        3.1.1 粗酶制剂的制备
        3.1.2 胍胶降解酶的酶活性测定方法
        3.1.3 胍胶降解菌的优势产酶菌筛选
    3.2 胍胶降解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
        3.2.1 酶的分类与性质
        3.2.2 酶促反应动力学模型
        3.2.3 酶降解胍胶过程中酶的降粘效率测定
        3.2.4 胍胶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
        3.2.5 酶浓度对酶反应速率影响
    3.3 产酶菌的产酶条件优化
        3.3.1 碳源对产酶效率的影响
        3.3.2 氮源对产酶效率的影响
        3.3.3 p H值对产酶效率的影响
    3.4 胍胶降解酶的酶促反应影响因素
        3.4.1 温度及p H对酶促胍胶降解的影响
        3.4.2 底物种类对酶促胍胶降解的影响
        3.4.3 酶用量对酶促胍胶降解的影响
        3.4.4 地层水对酶促胍胶降解的影响
        3.4.5 金属离子Ba~(2+)对酶促胍胶降解的影响
        3.4.6 杀菌剂对酶促胍胶降解的影响
        3.4.7 交联剂对酶促胍胶降解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生物及酶修复储层胍胶压裂液伤害的机理研究
    4.1 微生物对胍胶压裂液的降解机理
        4.1.1 胍胶溶液的粘度变化
        4.1.2 胍胶的平均分子量变化
        4.1.3 降解液的液相组分变化
        4.1.4 降解液的还原糖浓度变化
        4.1.5 产生气的气相组分变化
        4.1.6 微生物对胍胶压裂液的降解机理分析
    4.2 酶对胍胶压裂液的降解机理
        4.2.1 胍胶溶液的流变性质变化
        4.2.2 胍胶的平均分子量变化
        4.2.3 酶降解液的液相组分变化
        4.2.4 酶降解液的还原糖浓度变化
        4.2.5 酶对胍胶压裂液的降解机理分析
    4.3 胍胶压裂液残渣对储层伤害的微生物及酶修复机理
        4.3.1 胍胶残渣的形成
        4.3.2 胍胶残渣储层伤害的形成机理
        4.3.3 降解残渣过程中残渣总量变化
        4.3.4 降解过程中残渣粒径变化
        4.3.5 胍胶残渣储层伤害的微生物及酶修复机理分析
    4.4 胍胶压裂液滤饼对储层伤害的微生物及酶修复机理
        4.4.1 胍胶滤饼储层伤害的形成机理
        4.4.2 微生物降解滤饼时滤饼厚度的变化
        4.4.3 微生物及酶对滤饼的脱附作用
        4.4.4 胍胶滤饼储层伤害的微生物及酶修复机理分析
    4.5 微生物对岩石表面性质的影响
        4.5.1 微生物修复处理后岩心的相渗曲线
        4.5.2 微生物菌液处理后岩石的表面润湿性变化
        4.5.3 微生物对储层岩石表面性质的影响机理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生物及酶修复储层压裂液伤害的物模实验研究
    5.1 油藏多孔介质及细菌的结构特点
    5.2 胍胶降解酶对微观模型注入压力的影响实验研究
        5.2.1 微流控微观模型的构建
        5.2.2 实验流程与原理
        5.2.3 酶-压裂液混合加入对微观模型注入压力的影响
        5.2.4 酶-压裂液交替加入对微观模型注入压力的影响
    5.3 胍胶压裂液岩心伤害的微生物及酶修复实验研究
        5.3.1 岩心基本情况
        5.3.2 实验流程与方法
        5.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葡萄增产增甜一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合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评价及策略研究[D]. 虞茜茜.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2]DZ低渗透油藏CO2吞吐数值模拟研究[D]. 李超. 西南石油大学, 2017(11)
  • [3]萘乙酸钠和增产胺的合成工艺研究[D]. 郭方玉. 青岛科技大学, 2014(04)
  • [4]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质量和生产力可持续性影响的研究[D]. 杨曾平. 湖南农业大学, 2011(07)
  • [5]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的贡献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D]. 张劲松.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
  • [6]解磷微生物溶解磷矿粉和土壤难溶磷的特性及其溶磷方式研究[D]. 钟传青. 南京农业大学, 2004(02)
  • [7]应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技术对已开发老油藏精细描述——以大庆葡南油田为例[D]. 房宝财. 成都理工大学, 2004(04)
  • [8]大庆市节能日光温室综合高效技术推广[D]. 王延安. 东北农业大学, 2003(03)
  • [9]蜡蚧轮枝菌发酵生物学及发酵工程的研究[D]. 谢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3(03)
  • [10]储层压裂液伤害的微生物及酶修复机理研究[D]. 马鑫.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标签:;  ;  ;  ;  ;  

一种提高葡萄产量和甜度的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