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与北宋古文运动

欧阳修与北宋古文运动

一、欧阳修与北宋古文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李熙[1](2021)在《宋辽金僧人塔铭的文体新变:修辞、历史和救赎》文中提出宋代塔铭和辽金塔铭因各自渊源、宗教语境和文体意识而有所不同。初唐塔铭以骈体为主,开元之后散句和整饬句式增多,古文运动中出现的散体塔铭未取代骈体延续、骈散杂糅的局面;整体上唐五代塔铭常以庄重典雅的修辞语言进行宗教纪念,儒家思想等亦有文体修辞功能或评价功能。宋初情况依旧,偶有直书和骈体的合流;古文运动以降,散体塔铭更有历史性,序言较朴直平易,铭文文体意识更强,富于论辩策略、认同修辞意味的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材料取舍、详略安排、叙述语言和人物评价。辽金塔铭逐渐采用散体但少受儒家思想影响,又因唐代佛教和塔葬等宗教行为影响而将密语真言、启请或写有此类内容的幢记等文体与塔铭融合,别具指向未来的救赎文体特征。

阿茹娜[2](2021)在《东州逸党与泰山学派》文中认为本文拟用综合比较的方式梳理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之间的关系与成因,以及二者的创作与影响,通过梳理比较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之间矛盾与交融的成因,探索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并存的文学史意义。论文分为四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的缘起、现状和方法;第一章为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的研究主要从两派主要人员构成入手;第二章为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的关系与成因。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交融的成因,必然要结合宋初特殊的思想文化背景等客观原因以及结合逸党人物和泰山学派成员的个体因素;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的矛盾及成因主要包括追求复古方式的差异、宗派观念的差异以及文学理念的差异,从而导致东州逸党“重情”“重文”,泰山学派则“重道”“重理”。第三章为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的创作与影响,通过横向比较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的创作与影响,探索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的创作风格、诗学追求以及二者能够并存的意义。在深入探索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各自不同发展风格和影响的同时,探析两者对宋代文学发展特别是诗文革新运动的意义。结语部分通过研究东州逸党与泰山学派的文学史意义,对全文做了概括性总结,为进一步的研究明确了方向。

杨小红[3](2021)在《田锡与北宋士风及文学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北宋初期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田锡承袭了汉唐文化之优良传统,针对宋初社会所面临的文化困境,他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致力于社会风气的变革。在士风卑弱的情况下,田锡忠公体国、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君子形象为士林树立了榜样。他力图以自己的亲身创作一扫文坛的五代余弊,并对宋代文学的发展有着自己的思考与尝试。本文将田锡置于北宋文化大背景下,考查他在士风建设和文学革新上所做出的贡献,论文一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分析宋朝建立初期所面临的士风及文风的困境。宋初承五代之乱,文化生态处于一个十分困顿的境地。一方面,士林的风气以隐逸、因循及躁竞为主,士大夫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整体风貌并不乐观。另一方面,在文坛上,过于藻饰的四六骈文专注于歌功颂德,无真实情感可言,而白体诗人、九僧与隐逸诗人,作诗皆为书写一己之性情,文学应有的现实主义精神荡然无存。宋廷为了解除困境,重建儒道,亦付出了不少心力。尽管如此,仍是收效甚微。而田锡的出现,不仅顺应了宋廷文化建设之形势,还以他个人的努力,形塑了宋代士人之典范。第二章阐述田锡的成长环境、个人经历对他的政治人格和文学表现产生的影响。田锡生于西蜀,人生最重要的青年时期都是在蜀地度过的。蜀地以儒学为宗、兼容并包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田锡。他出身平民阶层,祖父及父亲皆是高尚不仕的名士,其父虽不从政,但自田锡幼时开始,便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步入仕途。在父母去世后,他深感偏居一隅所获得的知识和眼界都是非常有限的,于是选择了出蜀游学,在这段时间里,他品尝到了人世间的辛酸,同时也在主流文化的熏陶下获益良多,为他以后的仕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这些独特的经历,才形成了田锡独特的思想性格和特定的心理结构。第三章论述田锡在宋初核心价值观重构中的先导作用。基于两蜀政权所承唐代典章文物的浸染以及自身对唐文化的向往,田锡主张承继唐统,但在传承唐文化有益于宋廷部分的同时,他又结合时代之需要,勇于革新,力求创造出一个属于有宋的时代。他将儒家道德价值体系视为国家社稷的根本,积极致力于儒家思想体系的重塑。他的政治思想,除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外,还带有宋初独有的时代特性。作为传统儒士,田锡专注于自我人格的完善,而宋初对外战场的失利,也使得田锡开始对华夷之防愈加重视,这些都对内敛的宋文化形态的最终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第四章论析田锡在北宋士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宋朝士大夫群体自我角色的认同感,可谓历代罕有。这种局面的形成并非一朝之事,除了宋朝统治者对士大夫的优待和宽容外,宋初士大夫起到的带头作用功不可没,而田锡可以说是士风崛起的表率和有力号召者。面对帝王,不同于由五代入宋的贰臣的明哲保身,田锡敢于直谏,充分体现出一个士大夫应有的风骨和与君王共治天下的觉悟;而对社稷百姓,他关心民瘼,为百姓畅意直言,表现出传统士大夫强烈的责任感与社会担当。第五章分析田锡的散文理论及创作。作为宋初古文家之一,田锡与其他古文家在理论和创作上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他重视“文”的社会功用,认为“道”是“文”的基础,但同时又主张“文”“道”并重,承认“文”的独立性。受道家思想影响,他提倡自然的文风,体现出儒道合流的文学倾向。田锡创作的散文类型丰富,大多以汉唐文统为宗,具有典雅清丽、文质意远的特色。第六章论述田锡的诗学思想及诗歌创作。与田锡经世致用的文论观相对应,田锡主张恢复诗歌的美刺传统。而另一方面,田锡视诗歌为余事,将其看做消遣自适的工具,对诗歌政治方面的要求远低于散文。因此,与其他古文家不同,田锡对艳丽的诗风十分包容。他所创作的诗歌风格多样,融会前代诗歌大家之长却又能自出机杼,具有自己的特色,为宋诗开辟新径、独立于唐诗之外提供了有力的尝试。第七章阐述田锡对北宋士大夫群体的影响。田锡久历官场,结识了大批君子之友。身在宫阙时,他以身示范,为朝中士大夫树立了榜样;为官地方时,他充分发挥儒家淑世之精神,致力于当地民生的治理和风俗的淳化。不管是在士风上还是文学上,田锡对当时及后世的士大夫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对川籍士大夫以及庆历时期的众多士大夫,田锡的影响尤巨。他高尚的政治人格,使其成为砥砺士风的先驱,以及范仲淹、司马光等人崇拜的偶像。他的诗文理论,对北宋文坛巨匠——“三苏”和欧阳修的文学观亦有着一定的启迪。

鄢嫣[4](2021)在《疏离于古文运动之外——论王安石与欧阳修、曾巩的文学交游》文中提出《宋史·文苑传》认为王安石和曾巩都对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起而和之"。在分别考察王安石与欧阳修、曾巩的文学交游细节后,发现这一观点有待商榷。王安石与欧阳修的交游,以相互欣赏为基础,但一方面王安石未曾回应欧阳修所提的文学建议,另一方面也婉拒了欧公想要托付文坛衣钵的愿望。王安石与曾巩的交谊虽然深厚,但留下的相关诗文中真正讨论文学的内容却寥寥无几。相比之下,曾巩与欧阳修文学交游的种种细节,标明他才真正是古文运动的追随者和支持者,而王安石对欧阳修主导的古文运动实际上保持了一种疏离的姿态,或者说在北宋古文运动前期扮演了一个旁观者的角色。

韩少春[5](2020)在《苏舜钦家世生平与文学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现当代学者对苏舜钦的研究状况,指出其得失,阐发本论文的撰写理念和学术价值。第二部分为前两章,主要探讨苏舜钦的家族世系,揭示其对苏舜钦的双重影响。阐析苏舜钦的生平行状,对苏舜钦在“庆历新政”中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对“进奏院事件”的实质以及苏舜钦的心态变化进行再度反思,剖释皇权专制与它们的密切联系。第三部分为三四五章,主要探析苏舜钦的文学主张,对苏舜钦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重新界定。紧扣苏舜钦的诗文创作,阐析其诗风变化与文风变化的一致性,并探索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指出它们与苏舜钦心态变化的联系。第四部分为六章,主要揭示苏舜钦与北宋中期作家心态变化与文风变化的相似性,彰显苏舜钦在北宋文坛的典型意义与引领作用。本论文主要有以下突破:第一,填补了苏舜钦研究的一些空白。如对苏易简、苏耆、苏舜元仕履的编年,对苏氏家族姻亲关系的考论,对苏舜钦的家族背景对于他的双重影响的揭示,对苏舜钦应试历程、三到长安、八旅淮楚的论证,对苏舜钦交游对象的分类,对苏舜钦诗风演化进程的剖析等。第二,纠正或深化了前人的一些思想认识。如探讨了“铜山”对苏舜钦家族的特殊意义,指出了“盐泉说”存在的不足。揭示了专制皇权才是“进奏院事件”的真凶,贪污、党争都是表象。论证了苏舜钦不仅是“庆历新政”的急先锋,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行者。辨明了《石曼卿诗集序》的真正作者乃是苏舜钦而非石介等。第三,彰显了苏舜钦在北宋文坛的典型地位。无论是苏舜钦的尴尬处境、心态变化,还是诗风变化、文风变化在北宋都很有代表性。由讲求“气格”到讲求“韵度”,这不仅是苏舜钦个人的创作轨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着整个北宋文学的发展走向。第四,明确了“唐宋之变”的核心及其对宋代文学研究的意义。认为要对宋代文学有一准确认识,必须紧紧抓住“唐宋之变”的核心,也即皇权统治的高度专制。君臣共治只是假象,“异论相搅”“分权相制”才是本质。正因皇权专制的特色极为突出,君臣力量的对比极为悬殊,因此才使广大文人虽满怀理想,奋力拼争,可是却一无所为,动辄得咎。北宋文人所以会由北宋中期的慷慨兼济、崇尚“气格”一变而为中期之后的独善自适、崇尚“韵度”,北宋中期文人所以均有这样一个前后变化,可以说与北宋君臣关系的巨变都有深切的联系。

白俊怡[6](2020)在《王安石文章接受研究》文中指出北宋一代名相王安石,在政治上一往无前、勇为新法,导致近千年来骂名与褒誉并存,但即便后世学者因各自立场差异,对王安石的政治举措与学术思想或揄扬、或贬斥,但对其文学成就,却几乎众口一词,给予极高的评价。本文在前人研究与论述的基础上,借助历代文话材料和文章选本,对王安石文章在历代的接受情况进行梳理,以补充王文在接受研究方面的不足。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及价值,通过梳理王安石文章研究现状和文章学研究现状,笔者发现,学界对王安石文章接受研究一块尚存在系统全面研究的空间。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对王安石文章在历代的接受情况作一个概述,按照宋、元明、清的时代顺序对接受情况进行历史脉络上的梳理。在整个接受史中,以宋高宗时期为节点,在此之后,王安石文章的接受开始难以摆脱政治和学术的负面评价的影响,但在整体上,王安石文章的地位是受到认可的。第二章阐述王安石文章创作渊源的接受情况,一是经学渊源,王安石文章“原本经术”为人所共知,但在政治身份的影响下,后人对其经术思想的接受存在褒贬不一的情况;二是文学渊源,王安石主要学习《史记》论赞、扬雄、韩愈,同时,后人也关注到了“《史记》论赞——韩愈文——王安石文”,“扬雄文——韩愈文——王安石”,“韩愈文——王安石文”的一脉相承关系。第三章主要论述王安石四六文、碑志文和记体文的接受情况。后人对其四六文的接受主要有:创作渊源、风格特点和艺术手法、影响与接受三个角度;碑志文接受有:创作渊源、艺术特色、有无“史、汉之法”三个角度;记体文接受有:理论上的“尊体”和具体创作上的“破体为记”两个角度。第四章以“唐宋八大家”文章风格接受为研究范围,探讨王安石文风的接受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后人对王安石文章三个独特文风的接受:简洁古雅、拗折峭深、瘦硬有力,而这三种风格又是相通的:语言简洁,造成文风简劲;文句拗折,使得文章瘦硬有力。第五章主要选取宋、明、清三个时期的三十四部古文选本,笔者分时代统计“唐宋八大家”文的入选数量,总结八大家文的地位升降变化,以关注王安石文章的收录情况为主,统计其在八大家文中的地位变化,以及在不同时期受古文选本关注度较高的选篇,最后对受历代选本关注度最高的《读<孟尝君传>》作经典化梳理。

谢虹[7](2019)在《北宋洛阳文人集团的形成发展探因》文中认为自北宋洛阳文人集团的概念确立至今,学界对于这一文人群体及其内部成员的研究未曾中断过。然而纵观诸多研究成果,其中关于北宋洛阳文人集团形成与发展的缘由的探究却几不可寻。本文试图通过对于北宋洛阳文人集团内部成员的社会身份以及社会关系的分析,追溯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之所以能够汇聚成群的契机,通过对于北宋时期西京河南府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环境的还原,探索出促进北宋洛阳文人集团发展壮大的条件,期以弥补北宋洛阳文人集团在形成与发展领域内的研究空白。第一章交代了北宋洛阳文人集团的基本概况。从北宋洛阳文人集团的基本成员和文学活动两个方面展开介绍。这一文人群体的基本成员由领袖人物钱惟演、谢绛,“中流砥柱”欧阳修、尹洙、梅尧臣,以及其他时洛文人所构成。他们在洛阳时期的文学活动形式主要是集会游记与宴饮赋诗,这些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不仅留下了数量可观的文学作品,还使得像嵩山、龙门石窟等活动地点成为了后世读者都耳熟能详的旅游景点。第二章分析了北宋洛阳文人集团形成的契机。本章从北宋时期文人数量增多,集团内成员官职变动的调整,集团成员之间的社会、家庭关系以及北宋对于前朝幕府制度的“扬弃”四个角度出发,分析得出北宋洛阳文人集团的汇集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机缘的巧合,这是由必然成就的机缘。第三章探讨了北宋洛阳文人集团发展的条件。本章主要围绕洛阳的地理人文环境与北宋文人的群体活动两个关键论点展开讨论。在地理环境与人文内蕴方面:洛阳位列北宋“四京”的陪都地位,奠定了这一区域在政治水平、经济水平、文化水平以及军事水平方面优越于其他区域的现实基础,解释了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之所以能够吸引各方才俊齐聚的缘由。在介绍西京河南府的地理环境特征时,探讨了洛阳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于其地区自然景观的形成起到的促进作用,洛阳的巍峨高山、蜿蜒碧水、茂林修竹、国色牡丹都是天然馈赠予北宋洛阳文人集团的文学创作素材。北宋时期,已然是多朝古都所在地的洛阳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洛阳文人们提供了许多名胜古迹与历史故事,这些文学素材也为他们作品题材的丰富创造了条件。而作为洛阳文人从事文学活动的重要场所的园林,则是集洛阳的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的优越于一体的产物,可游可宴的园林兼具娱乐性与人文性,洛阳园林之盛,恰适于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于其间进行文学交往活动。在群体意识与集会传统方面:北宋文人在前人“尚统”观念的影响下,或被动或主动地形成了群体意识,这一思想倾向在高度中央集权的宋代社会尤为凸显。而受经济文化水平发展影响的文人集会,也在宋代经济水平的繁荣局面下迎来了形式上丰富与创新。这些条件共同推动了北宋洛阳文人集团在成员规模与文学创作方面的发展。第四章浅谈了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于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为北宋朝输送了一大批有才之士。以欧阳修、梅尧臣为代表,此二人不仅带领北宋文坛取得了诗文革新运动的胜利,还为后世的古文与诗歌创作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欧阳修不仅作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活跃于当时文坛政坛,由他“知贡举”的嘉佑二年科举考试更是为北宋政权选拔了一大批重要官员,苏轼在北宋一朝享誉文坛的地位也是始于欧阳修的提拔。

王禹晨[8](2019)在《欧阳修序跋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欧阳修的序跋文是其散文文体之一。序跋文虽前代就已出现,但却由欧阳修发展而臻于兴盛。欧阳修作为北宋古文运动的中坚力量,其文章本就具有研究意义。序跋文作为欧阳修重要的文体之一,也是值得研究的。欧阳修序跋文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集古录跋尾》学界已有系统研究,而其余零散的序跋文在学术界的研究还并不充分。因此,笔者将以除《集古录跋尾》之外的90余篇序跋文为重点研读对象。本文将从序跋文的具体内容、价值、艺术特色以及曾巩、苏轼对欧阳修序跋文的继承这几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论述了欧阳修序跋文的创作概况与内容分类。笔者简述了欧阳修之前的序跋文概况,并通过统计数据介绍了欧阳修序跋文的创作概况及对后人产生的影响。笔者又按照内容将欧阳修序跋文分为“记载他人生平、叙写欧公交游、阐明政事观点、评鉴艺术作品、收录文献资料、赏鉴诗文作品、考证典籍讹伪”七个方面,并通过对文本的分析,进一步理解欧阳修的序跋文内容。第二章挖掘了欧阳修序跋文的主要思想。笔者从文本出发,将欧阳修序跋文中的思想内容提炼总结,将其思想分为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治学思想、文论思想、艺术思想五个方面,并进行分析论述,探究欧阳修的思想观念。第三章分析欧阳修序跋文的艺术特色。笔者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语言风格方面对欧阳修的序跋文进行分析。在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上,欧阳修序跋文具有灵活多样、贴近生活的特点。在语言风格方面,欧阳修序跋文主要具有平直浅易、自然流畅的特色。第四章探讨了欧阳修序跋文的文献价值。笔者从内容出发,探究欧阳修序跋文所体现的文献学价值,并进行更为细致地分类,对文献价值中包含的史料价值、校勘价值、考证价值进行论述,从而对欧阳修序跋文的贡献与思想观念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第五章探讨曾巩、苏轼序跋文对欧阳修序跋文的传承。曾巩作为欧阳修颇为器重的学生,与欧阳修交往频繁,受欧阳修的影响较大。苏轼作为欧门文人,虽自成一家却也受到欧阳修的影响。本文将在题材内容、写作模式、语言风格方面,探究二人对欧阳修序跋文的传承发展。

孙伟[9](2019)在《宋明理学视域下的唐宋派定位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以由中唐古文运动开辟的政治性、文学性、思想性三个层面的建设要求为线索,将“唐宋派”的历史定位问题置入宋元以来科举制度施行、儒学教化普及、理学思想变化的文化传统中加以考量。论文通过厘清“唐宋派”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与文学理论及其实践的具体情况,并将之纳入宋明理学发展进程的具体环节,勘定出“唐宋派”的具体历史地位。论文共计七章。前两章主要梳理上述三个层面在两宋以至明嘉靖以前的发展状况,将欧阳修、朱熹、王守仁视为在文道离合轨迹上呈现出不同性质与程度的文道和谐统一状态的三个节点,揭示出“唐宋派”出现的思想传统与时代背景,重点突出以理学思想为根底的兼综文理的雅正文学传统的形成。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论述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的学术思想在时代环境下的发展历程,旨在将其文学理论置入其整体学术思想的框架中进行观照,从而揭示其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其实践价值与不足。王慎中主要在蔡清理学的基础上,借助阳明心学诠释蔡清的重“虚”宗旨,形成兼重外部道德规范与内在超越境界的思想结构;晚年则进一步吸收佛道思想而偏向内在,形成三教圆融的思想色彩。王氏的理学思想取径是心学的,但其更重视通过对闽中理学的心学化诠释来发扬闽学传统,旨在使之摆脱训诂化的思维模式以适应时代思潮。王氏的文学理论主要体现出意法兼重的特征,能容纳失中的道德情感,深刻影响其创作实践。王氏晚年表现出超越秦汉、唐宋界限与接近“本色论”的理论倾向,但未能及时反映在创作中。唐顺之主要在其早年对庄学精神的容受基础上深化对阳明心学的体验,同时受到程朱理学及其自身实学兴趣转向的影响,最终形成混融朱、王并容纳进实务操作的理学体系,对道与器、经与心以及神明与法度的兼重是其一以贯之的理想。唐氏的理论成果主要变现为理学上的“天机说”与文学上的“本色论”,但其在实际创作中并未忽视法度的运用,其表现内容也大多是其对“心体”状态的体验描述与普遍存在的道德情感,并且深刻地受到早岁时文训练的牵制。归有光主要在理学上沿袭魏校理学对“心”与“敬”的重视,赞同会通朱陆而以朱子学为主,同时突出“心”的本原地位,并在心性理论的基础上重视普遍人情;在经学诠释上则还原朱熹经典诠释方法,突出“心”与“经”在本原上的同质性,在具体的经典诠释操作中表现出儒道结合的心学倾向,并且将“心”的外部发见扩充到史学领域,由此提出“通经学古”的实学主张。归氏的文学理论较为传统,但其创作实践则呈现出较为纯粹的宋文风貌,但是不可避免地透露出心学化的诠释内涵与表现手段。茅坤在无法理解阳明后学思想时选择的思维出路是转向阳明遗着中所载的原教旨,借助“本色论”将自身定位为文学家。茅氏文学理论主要为“情至说”与“文统论”,前者进一步廓清阳明心学浓厚的道德哲学色彩,但因建立在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理论上而呈现出心学思辨色彩;后者使其与“台阁体”相互隔离,与“七子派”分疆而治,遂完成将“唐宋派”建设为主流古文创作流派的使命,但也在理论传播与实践中“唐宋派”在自我消解中汇入色彩斑斓的晚明文艺思潮。最终章在前章的宏观叙述与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将“唐宋派”定位为在明中期理学思想的心学化风潮中,主动以心学化的理学思想为指导精神来维护兼综文理的雅正文风传统的,以诸多理学家为其外部理论与创作支援的,为抵抗单纯文学复古思潮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但是最终却在一定程度上将文学家与理学家身份互相剥离的,推崇唐宋古文法度并上承秦汉古文神理的,针对“秦汉派”称名而有的古文创作流派。

李海洁[10](2016)在《北宋“四六”艺术的传承与创变》文中研究表明北宋骈偶应用之文的创作名家辈出,成就斐然,不仅彰显着赵宋士子博赡从容的艺术修养和人格魅力,更关系到宋初文章复兴以及对两宋文学发展史程的判断和书写。然而,自宋元以来,由于受到道学家重散轻骈的理念制约,文学研究者却未能给予"四六"创作足够的重视,不但其藻丽典雅、属对精工、音韵谐畅的艺术特点备受贬抑,代表作家的地位和成就也未能得到梳理总结。本文力图摆脱文学史家以"古文运动"为参照的传统研究模式,重新梳理晚唐五代至北宋时期"四六"艺术传承演变的历史进程,还原真相,以成新说。在具体方法上,首先强调通过细读文本,尤其是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作品,充分了解相关作者的艺术特质;进而结合相关史料,深入分析不同作家的人格特点及其在文章创作方面因人而异的审美取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不同"四六"谱派的源流因革,并对历代"四六话"及文学史家的相关成说详加辨析,以期对北宋"四六"传承创变的阶段性特点和整体成就作出较为客观公允的分析和描述。此外,本文还涉及"道学之儒"与"文章之士"在文章创作理念上的悬殊差异,以及骈文与"古文"之间的互动交融等更为复杂的问题,相关的讨论,也往往与长辈前贤形成商榷之势。全文共分五章。首章《北宋"四六"之渊源考述》对北宋骈文传承自晚唐五代、尤其是南唐俪文的艺术特点和演进轨迹进行了考察和辨析,旨在明确北宋"四六"艺术的源流正变。次章《北宋文坛初兴于骈体的历史进程》,着重考察宋初骈文兴盛的时代动因,探寻宋初文人以"四六"骈体改造五代以来卑弱文风的价值和意义。第三章《夏竦:北宋"四六"之集大成者》,则以夏竦这个被誉为"集大成"的骈体作家为个案,重点发掘其"四六"创作在政治思潮、文化重建等时代元素作用下体现出来的承前启后的独特风貌与价值。第四章《馆阁文臣群体与北宋"四六"创作的全面繁盛》,集中讨论真、仁时期馆阁文臣的"四六"创作理念与艺术取向,充分肯定其"颂美"情感对"四六"创作的积极影响,并由此窥探到北宋"四六"艺术探索发展的多个层面。第五章《北宋古文家的"四六"创作成就》,专门讨论"古文"名家的"四六"创作;本文认为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人虽不能代表北宋"四六"创作的主要特点与成就,但他们深受"庆历之学"影响,以天下为己任,在"以文体为四六"方面卓有建树,其艺术探索的功绩和影响均值得尊重。

二、欧阳修与北宋古文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阳修与北宋古文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1)宋辽金僧人塔铭的文体新变:修辞、历史和救赎(论文提纲范文)

一、唐五代僧人塔铭:身份、文体和宗教纪念
二、北宋僧人塔铭的文体、论辩和认同修辞
三、辽金与唐宋僧人塔铭:传播影响、文体异同和宗教信仰
结语

(2)东州逸党与泰山学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东州逸党简论
    第二节 泰山学派概述
第二章 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的关系与成因
    第一节 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的交融及成因
    第二节 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的矛盾及成因
第三章 东州逸党和泰山学派的创作与影响
    第一节 东州逸党的创作与影响
    第二节 泰山学派的创作与影响
    第三节 两派对北宋文学发展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田锡与北宋士风及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宋初文化生态困境与表现暨田锡出现之意义
    第一节 士风的浇薄
        一、隐逸
        二、因循
        三、奔竞
    第二节 文坛之浮弊
        一、“四六”骈文:文胜于质的润饰藻丽
        二、徐铉与李昉:忽略社会关怀的体效乐天
        三、九僧与林逋:专注精意锻炼的超然世事
    第三节 统治者的改革与垂范
        一、修文偃武
        二、儒道重建
    第四节 田锡出现之意义
第二章 时代背景下的人格选择——田锡思想渊源与心理结构论析
    第一节 儒学为主的兼容并蓄:蜀地传统文化浸润
        一、蜀地历史沿革
        二、以儒学为宗的蜀学传统
        三、佛道思想在蜀地的发展
    第二节 平民精神之初显:家学渊源
    第三节 河洛主流文化熏陶:仕前游学经历
    第四节 自信心与凝聚力的仰望:汉唐文化精神情结
        一、儒学为主的文化导向
        二、不拘一格的用人方略
        三、自信进取的时代精神
第三章 承唐为宋——田锡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反思与建构
    第一节 两蜀典章文物对李唐之承袭
    第二节 正统之争:越承李唐与直承后周
    第三节 崇儒重道:儒家核心价值观的重建
        一、儒家思想体系之重塑
        二、儒家传统政治观念之因革
    第四节 由外向至内敛:宋文化之形态初具
        一、自我完善:守身行道与修己为人
        二、华夷之辨:民族文化的自信与坚守
第四章 淑世与同治——田锡与士大夫自我角色认同及自觉精神之崛起
    第一节 宋初统治者士权认知变迁
    第二节 士大夫群体认知:历史语境下的君子之党
        一、得君行道下的经世精神之觉醒:赵普与张齐贤
        二、上翼君道,下振逸民:田锡之益友——三君子与王禹偁
    第三节 直言敢谏:士大夫风骨的再现与话语权的行使
    第四节 以天下为己任:士大夫主体意识的初步凸显
        一、士大夫淑世精神的回归
        二、与君王共天下意识之觉醒
第五章 文学的复古与革新——田锡的散文创作及理论
    第一节 “经世”之文论观
        一、“文”“道”之关系
        二、执政与教化
    第二节 文法自然:儒道合流的前奏
    第三节 田锡与宋初古文家
        一、柳开
        二、王禹偁
    第四节 田锡的散文创作
        一、奏议:典实相济,伉直危切
        二、政论:文以气盛,长于说理
        三、书信:以才动人,以情动人
        四、辞赋:雄壮豪健,雅正清丽
        五、箴铭:匡世修身,文质意远
        六、制诰与考词:中正典雅,趋于古道
第六章 唐音至宋调的转捩——田锡的诗学思想与诗歌创作
    第一节 田锡的诗学思想
        一、创作目的:美刺与自适的平衡
        二、语言风格:雅正与艳丽并举
    第二节 以文为诗的宋调初探
    第三节 各体兼擅的诗歌创作
        一、体效元白:平易晓畅
        二、以李杜为师:沉郁雄浑
        三、诗学谢公:清新自然
第七章 斯文之先觉,儒道之悬衡——田锡对北宋士大夫群体的影响
    第一节 政治人格:砥砺士风之先驱
        一、忠义之风
        二、朋党之风
        三、对高昂士风的推动
    第二节 道德楷模:范仲淹与司马光
        一、范仲淹
        二、司马光
    第三节 文学圭臬:欧阳修与“三苏”
        一、欧阳修
        二、“三苏”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疏离于古文运动之外——论王安石与欧阳修、曾巩的文学交游(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二、王安石与欧阳修的文学交游
    (一)相互欣赏
        1.欧阳修对王安石的青睐
        2.王安石对欧阳修的推重
    (二)王安石对欧阳修所提文学建议的忽视
    (三)文道关系的不同选择
三、王安石与曾巩的文学交游
四、欧阳修与曾巩的文学交游
五、结 语

(5)苏舜钦家世生平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苏舜钦家族世系考辨
    第一节 苏舜钦祖籍家世考辨
        一、“铜山说”的提出及依据
        二、“盐泉说”的提出及依据
        三、从家族世系看铜山对苏氏家族的意义
        四、苏氏祖籍应为“铜山”而非“盐泉”
    第二节 苏舜钦之祖苏易简考辨
        一、苏易简仕履编年
        二、苏易简着作考
    第三节 苏舜钦之父苏耆考辨
        一、苏耆仕履编年
        二、苏耆着作考
    第四节 苏舜钦之兄苏舜元考辨
        一、苏舜元仕履编年
        二、苏舜元着作考
        三、苏舜元名胜遗迹考
    第五节 苏舜钦祖孙三代之姻亲支属考
        一、苏舜钦家族成员考
        二、苏耆岳父王旦家族考
        三、苏舜钦岳父郑希甫、杜衍家族考
        四、苏舜宾岳父韩亿家族考
        五、苏舜钦祖孙三代主要姻亲关系示意图
    第六节 苏氏家族的壮大及对苏舜钦的影响
        一、宋代门阀的生态变化
        二、苏氏家族壮大的原因
        三、苏舜钦的家族背景对其人生轨迹的影响
第二章 苏舜钦生平行迹考辨
    第一节 苏舜钦生平三考
        一、苏舜钦应试之路考
        二、苏舜钦三到长安考
        三、苏舜钦八旅淮楚考
    第二节 苏舜钦交游考
        一、苏舜钦与王益柔等“进奏院案”官员
        二、苏舜钦与范仲淹等“政治革新”官员
        三、苏舜钦与穆修等“诗文革新”官员
        四、苏舜钦与韩综等“亲族友朋”官员
    第三节 苏舜钦在庆历新政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觉醒较早,率先呼吁
        二、出谋划策,督导引领
        三、改革激切,态度鲜明
        四、措施得力,更合实际
        五、“庆历新政”时期苏氏家族与苏舜钦的呼应
    第四节 进奏院事件新考
        一、进奏院事件的发生背景
        二、进奏院事件的内在本质
        三、宋仁宗所以拿苏舜钦开刀的真实原因
        四、前人有关“进奏院事件”的认识及局限
    第五节 苏舜钦的晚年心态
        一、怡然自得,独善其身
        二、埋首治学,崇尚内圣
        三、沧浪精神,千秋旗帜
第三章 苏舜钦与北宋诗文革新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苏舜钦之前的诗文革新思想
        一、力倡孔孟荀扬韩柳之文,以古为师
        二、以仁义为道,高度强调“道”的重要性
        三、道以文传,对“文”“道”关系的再发明
        四、重视言教,崇尚文学的教化功能
        五、抒写真情实理,反对人为造作
    第二节 《石曼卿诗集序》作者考辨
        一、从苏石文集的成书看序文的作者
        二、宋代人有关序文归属的记载不可信
        三、从具体交游看序文的作者
        四、从序文内容看序文的作者
    第三节 苏舜钦对杜集的整理及先驱意义
        一、北宋初期杜诗的沉沦
        二、苏舜钦对杜集的发现与整理
        三、两宋杜集编纂第一人
        四、苏舜钦辑杜对宋代学杜浪潮的先驱意义
    第四节 苏舜钦的诗文革新思想对前人的突破
        一、对石尹欧地位的再审视
        二、苏舜钦在文、道、物关系的认识上对前人的突破
        三、对发愤着书、诗穷而工现象的再发明
        四、强调对社会人生的真切感知与情感的诚挚
        五、对豪迈壮大诗风的积极提倡、热切呼吁
第四章 苏舜钦的诗歌创作及诗风变化
    第一节 苏舜钦前期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
        一、反映百姓的贫穷与苦难生活
        二、对西北战事的挂怀与焦虑
        三、忧念国家安危,批评朝廷过失
        四、渴望建功立业,慨叹有才难展
        五、对立身原则的思索与感悟
        六、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咏赞
    第二节 苏舜钦前期诗歌的艺术追求
        一、重情任气,崇尚气格的抒情特征
        二、讥时论政,崇尚辩议的议论化特征
        三、锐意开拓,志越前人的才学化特征
        四、以文为诗,形式自由的散文化特征
        五、豪健沉挚,变中有定的风格特征
    第三节 苏舜钦后期诗歌内容的转换
        一、对现实世界的不平与愤懑
        二、对知心朋友的感念与眷恋
        三、对自然山水的欣赏与陶醉
        四、对隐逸生活的渴慕与咏歌
        五、对家乡功业的想望与牵挂
    第四节 苏舜钦后期诗歌艺术的变化
        一、从重气格到讲韵度
        二、由长于议政到善说物理
        三、议论化、才学化与散文化对律诗的浸染
        四、从豪健豪犷到豪逸超逸
第五章 苏舜钦的散文创作及艺术成就
    第一节 针贬时弊,有感而作的政论
        一、规劝皇帝要心存危机,勤于政务,广纳贤言
        二、主张皇帝要疏远凡近,放权臣下,信用贤才
        三、呼吁皇家要率先垂范,国家敛财应先官后民
        四、希望朝廷严格赏罚,使赏不滥出,罚不妄加
        五、力陈防边要内外兼顾,反对贪冒,以守为主
        六、极言群臣要奋发有为,忠鲠敢言,匡君之失
        七、敦促执政要大胆用人,引贤自助,奖拔后进
    第二节 功德并重,褒贬鲜明的碑传
        一、对不畏于俗的独立节操的高度赞誉
        二、对不惧威权的抗争精神的大力揄扬
        三、对惩恶扬善的正义情怀的热情歌颂
        四、对勤政多才的朝廷能吏的由衷肯认
        五、对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的真诚仰慕
        六、对鄙财轻利的好义之行的挚切激赏
        七、对孝友仁爱的人伦道德的反复咏叹
    第三节 前重兼济,后倡独善的杂文
        一、借土木兴建阐治国理念
        二、借临别赠言述立身原则
        三、借致书报谢明待上之道
        四、对奏邸之狱的悲情陈诉
        五、对内圣之理的剖辩阐说
        六、对独善之乐的讴歌陶醉
    第四节 苏舜钦的散文艺术及风格变化
        一、夹叙夹议,重情尚气的政论
        二、注重剪裁,偏爱述奇的碑传
        三、巧于立意,理胜识远的杂文
        四、长于铺陈,引经据典的才学化特征
        五、引骈入散,骈散结合的节奏美追求
        六、苏舜钦的文风与诗风变化的相似性
第六章 苏舜钦在北宋文坛的典型意义
    第一节 苏舜钦与宋代文人的政治困境
        一、前人有关“唐宋变革”的论述及不足
        二、宋代科举改革与官僚队伍的构成及身份变化
        三、宋代言官权力的强化及其对宰执百官的监察
        四、宋代党争的实质及专制皇权对它的操纵利用
        五、叠床架屋彼此制约的宋代官制及其利弊得失
        六、苏舜钦政治悲剧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苏舜钦与宋代文人的心路历程
        一、宋代文人的出身变化对其政治心态的影响
        二、宋代文人的心路历程与皇权专制的关系
        三、宋代文人的心态变化与宋代理学追求内圣的思想情怀
        四、苏舜钦的心态变化对于认识宋代文人心路历程的意义
    第三节 从苏舜钦看北宋中期诗歌的发展走向
        一、梅尧臣的诗风变化
        二、欧阳修的诗风变化
        三、王安石的诗风变化
        四、苏东坡的诗风变化
        五、苏舜钦的诗风变化在北宋中期的代表性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王安石文章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一)王安石及其文章的研究现状及热点
        (二)文章学研究现状
    二、选题的研究意义及价值
第一章 王安石文章历代接受概述
    第一节 宋人对王安石文章地位的评价
    第二节 元明两代人对王安石文章地位的评价
    第三节 清人对王安石文章地位的评价
第二章 王安石文章经学及文学渊源接受
    第一节 王安石文章经学渊源接受
    第二节 王安石文章文学渊源接受
第三章 王安石文章分体接受
    第一节 王安石四六文接受
    第二节 王安石碑志文接受
    第三节 王安石记体文接受
第四章 王安石文章风格接受
    第一节 唐宋八大家中的王安石文风定评
    第二节 王安石文风接受
第五章 从古文选本看后人对王安石文章的接受
    第一节 宋代古文选本对王安石文章的接受
    第二节 明代古文选本对王安石文章的接受
    第三节 清代古文选本对王安石文章的接受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7)北宋洛阳文人集团的形成发展探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范围的划定
    二、研究现状的综述
        (一)直接研究北宋洛阳文人集团
        (二)研究涉及北宋洛阳文人集团
    三、研究的意义与创新
        (一)研究意义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北宋洛阳文人集团概况
    一、集团成员
        (一)集团领袖
        (二)中流砥柱
        (三)其他成员
    二、文人活动
        (一)集会游记,唱和往来
        (二)宴饮赋诗,同题而作
第二章 北宋洛阳文人集团形成之契机
    一、文人数量的增多
    二、官职变动的调配
        (一)钱惟演
        (二)谢绛
        (三)欧阳修
        (四)尹洙
        (五)梅尧臣
    三、亲友关系的交织
    四、幕府传统的沿革
第三章 北宋洛阳文人集团发展之条件
    一、地理环境的优越与地域文化的积淀
        (一)位列四京,北宋陪都
        (二)“山川秀润”,“土宜花竹”
        (三)多朝古都,“真天阙也”
        (四)园林之盛,“实甲天下”
    二、北宋文人的群体意识与集会传统
        (一)群体意识之渗透
        (二)集会传统之发扬
第四章 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之影响
    一、北宋古文运动与诗坛革新运动
        (一)古文运动领袖
        (二)宋诗“开山祖师”
    二、嘉佑二年科举与“欧”后文坛政坛
        (一)欧公知贡举
        (二)“文星”出嘉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欧阳修序跋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重点和难点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欧阳修序跋文创作
    第一节 欧阳修序跋文的创作概况
    第二节 欧阳修序跋文的内容
        一、记载他人生平
        二、叙写欧公交游
        三、阐明政事观点
        四、评鉴艺术作品
        五、收录文献资料
        六、赏鉴诗文作品
        七、考证典籍讹伪
第二章 欧阳修序跋文的主要思想
    第一节 哲学思想
    第二节 政治思想
    第三节 治学思想
    第四节 文论思想
        一、“文”“道”关系
        二、审美追求
        三、美学理想
        四、诗穷而后工
        五、对北宋初期文学风气的批判与继承
    第五节 艺术思想
        一、书法思想
        二、音乐思想
第三章 欧阳修序跋文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表达方式
        一、“叙述”“议论”“抒情”的灵活运用
        二、“描写”的纯熟运用
        三、“对话问答”的穿插设置
    第二节 修辞手法
        一、比喻平淡易晓
        二、反问气势强烈
        三、对比突出鲜明
    第三节 语言风格
        一、文句浅易晓畅
        二、典故浅直平易
        三、散句兼插对仗
第四章 欧阳修序跋文的文献价值
    第一节 史料价值
        一、补充欧阳修生平史料
        二、补充其他文人史料
    第二节 校勘价值
    第三节 考证价值
第五章 曾巩、苏轼对欧阳修序跋文的继承
    第一节 曾巩序跋文对欧阳修序跋文的继承
        一、题材内容
        二、写作模式
        三、语言风格
    第二节 苏轼序跋文对欧阳修序跋文的继承
        一、题材内容
        二、写作模式
        三、语言风格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9)宋明理学视域下的唐宋派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两宋道学发展下的古文范式
    第一节 道学形成期的古文运动分化与科举改革
    第二节 道学成熟期的道势矛盾与古文传统蜕变
    第三节 南宋道学家古文的典范:朱熹
第二章 元代至明嘉靖前理学发展下的古文范式
    第一节 元代理学发展下的古文范式
    第二节 明初至嘉靖前理学发展下的古文范式
    第三节 明代心学家古文的典范:王阳明
第三章 唐宋派的首开风气者:王慎中
    第一节 王慎中学术内涵中的心学取径发微
    第二节 王慎中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实践价值
第四章 唐宋派的接力创新者:唐顺之
    第一节 唐顺之学术内涵演化进程的再梳理
    第二节 唐顺之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实践价值
第五章 唐宋派的独立生发者:归有光
    第一节 归有光学术思想发展进程的初步整合
    第二节 归有光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实践价值
第六章 唐宋派的融合宣传者:茅坤
    第一节 茅坤与理学家交往考辨及其学术内容梳理
    第二节 茅坤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实践价值
第七章 理学新变视域下的唐宋派定位
    第一节 明代正统文学在理学新变视域下的发展
    第二节 宋文崇尚的凸显与创作队伍的壮大
    第三节 有关唐宋派定位问题的尝试性解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北宋“四六”艺术的传承与创变(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定位
    二 研究现状述评与反思
    三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四 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北宋"四六"之渊源考述
    第一节 晚唐五代书檄称盛的艺术得失
        一 强藩割据环境下幕府名士的人生渴求
        二 "樊南四六"的示范与引领价值
        三 晚唐五代"四六"骈辞的艺术特点
    第二节 南唐"四六"艺术的传承与新变
        一 南唐"四六"繁盛的文化基础和总体成就
        二 富赡典雅的艺术传承
        三 融散入骈的时代风采
    第三节 江南文臣群体的入宋心态及"四六"创作
        一 南国降臣进退维谷的艰难处境
        二 以骈俪文章为进身之阶的群体选择
        三 江南"四六"应时而变的艺术趋向
    附论 晚唐"四六"和律赋的关联与互动
        一 兼擅律赋及"四六"的文吏群体
        二 "四六"创作取法律赋的基本途径
        三 晚唐"四六"艺术内涵的充实与提升
    附论 吴淑《事类赋》与宋初骈文的复兴
        一 "所征既繁,必资笺注"的客观需求
        二 "事以类义"的基本功用
        三 赋作示范的价值考察
        四 双重典范的深远影响
第二章 北宋文坛初兴于骈体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北宋"四六"渐至繁盛的时代动因
        一 皇权重建对于颂美俪文的客观需求
        二 北上历程中南方士人的集体选择
        三 诗赋取士环境下时代经典的重构与确立
    第二节 宋初文士开拓创新的探索实践
        一 "文士"主体意识的缓慢觉醒
        二 "四六"辞章承继骈俪传统的艺术表现
        三 古文风格开创宋调先声的崭新尝试
    第三节 文公"四六"承继创变的艺术成就
        一 习效"樊南四六"的传承积累
        二 骈文与诗歌体裁的交流互通
        三 杨亿骈体改造文风的时代价值
第三章 夏竦:北宋"四六"之集大成者
    第一节 夏竦成长的人格情感与时代内涵
        一 变革时期文士情怀的传承与积淀
        二 盛世文臣人格内涵的不断丰富
        三 "复合型"主体特征的初步显露
    第二节 夏竦"四六"的独特风格与艺术表征
        一 "诗赋苗裔之辞"藻丽赡逸
        二 王言典章之制步武燕许
        三 书奏议论之属风骨高秀
    第三节 夏竦"四六"的价值判断及历史影响
        一 四库馆臣"因人废言"等传统理念的误区
        二 夏竦"四六"示范价值的基本判断
        三 "集大成"地位的历史影响
    附论 夏竦蒙冤的道学环境与史学背景
        一 石夏构怨之是非始末
        二 夏英公的德行与才干
        三 豪杰含冤终不可雪的深层思致
第四章 馆阁文臣群体与北宋"四六"创作的全面繁盛
    第一节 真、仁时期的文学生态及馆阁文士群体的文化特征
        一 南文北进历史进程的不断深入
        二 望族心理的逐步成熟与典俪骈辞
        三 馆阁重臣的盛世情怀与"四六"文章
    第二节 北宋"四六"全盛时期的艺术成就
        一 藻丽富赡之辞彰示博雅魅力
        二 闳衍博大之章尽显盛世气象
    第三节 多样风格的形成与"盛极而变"的前奏
        一 晏公首倡:以清丽气象改造浓艳文风
        二 宋氏兄弟:奇险拗峭之语犹可"自名一家"
        三 潞公、清献:侃侃谠议之论颇见古文气势
第五章 北宋古文家的"四六"创作成就
    第一节 庆历"新义"与古文家的"四六"创作
        一 儒学"新义"的阐发与骈体创作
        二 "四六"创作与庆历精神的张扬
    第二节 古文家"四六"创作的艺术得失
        一 以经史为"王言"者气象恢弘
        二 以散句为偶对者别具神采
    第三节 "以文体为四六"的历史定位与价值判断
        一 有关古文家"四六"创作评论的偏颇与失误
        一 "以文体为对属"的文学史意义
        三 "古文"名家"四六"创作的历史影响
        四 "四六话"批评体系的辨析与重构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欧阳修与北宋古文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 [1]宋辽金僧人塔铭的文体新变:修辞、历史和救赎[J]. 李熙. 中华文化论坛, 2021(04)
  • [2]东州逸党与泰山学派[D]. 阿茹娜. 山东大学, 2021(02)
  • [3]田锡与北宋士风及文学研究[D]. 杨小红. 兰州大学, 2021(09)
  • [4]疏离于古文运动之外——论王安石与欧阳修、曾巩的文学交游[J]. 鄢嫣. 北京社会科学, 2021(02)
  • [5]苏舜钦家世生平与文学研究[D]. 韩少春.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6]王安石文章接受研究[D]. 白俊怡. 郑州大学, 2020(02)
  • [7]北宋洛阳文人集团的形成发展探因[D]. 谢虹.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8]欧阳修序跋文研究[D]. 王禹晨.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9]宋明理学视域下的唐宋派定位研究[D]. 孙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10]北宋“四六”艺术的传承与创变[D]. 李海洁. 浙江大学, 2016(07)

标签:;  ;  ;  ;  ;  

欧阳修与北宋古文运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