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中的几种关系试探

档案工作中的几种关系试探

一、试析档案馆工作的几个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谢春涛[1](2021)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最新成果。李长春曾经指出,关于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最重要就是回答了文化发展朝什么目标迈进和走什么路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决定着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文化理念,也形塑着当代中国文化的样态。本文将1978年至2012年中国共产党文化相关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轨迹为考察对象,以文化的发展目标和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三对关系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命题,旨在分析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理解和定位,解答中国共产党对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文化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这三对关系的认识变迁。关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成就,相关研究较为充分,本文试图从文化发展道路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着手,历史性地梳理重要文献,对比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面对不同的时代挑战时思想与理论的变迁。在思想变迁的历史脉络之中,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更加清晰,这也更加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复杂的历史互动中不断开拓与调试而形成的。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文化发展目标与任务,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定位。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目标的设定不断地进行调整。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的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初衷是恢复党风与社会风气,十二大报告还以共产主义为核心提出了“四有”的目标。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精神文明逐渐褪去了共产主义色彩。鉴于精神文明偏重思想道德建设,中共中央又在1990年代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聚焦文化艺术和思想道德两个方面,并且更强调文化的中国特色。新世纪以后,胡锦涛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目标。同时,中国共产党看待文化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的视角不断拔高,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改革开放初期更多是从以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抵制腐朽思想的角度出发,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文化对于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则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与综合国力概念的形成的过程中被逐渐认识。第二章主要探讨文化的民族性和现代性问题,实质是中国共产党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出现了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全盘拥抱西方文化的虚无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为应对文化领域的思想斗争,彻底转变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但中国共产党由于长期受到列宁“两种文化”理论的影响,试图对传统文化进行精华与糟粕二元对立划分,直到进入新时代才突破这种二元划分方法。在应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尽管中国共产党始终警惕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但整个社会在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导致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倾向,如,将西方文化等同于现代文化。直到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强调文化自信,中国气派,中国的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才逐步开始摆脱对西方的盲从。第三章围绕文化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问题,主要探讨文化与政府、市场和人民三者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文化市场的形成,文化受众被赋予更多选择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扩大。而当时文化是政府包办的“事业”和“工作”,在“以文补文”等小修小补无法解决文化市场供需矛盾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尊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文化生产的重要性。在理顺“两种属性”与“两种效益”的关系之后,中共中央对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和公益化的文化事业进行了区分,重新定义了文化领域中政府主导文化事业、市场主导文化产业和人民作为文化发展主体的关系。第四章是坚持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底线思维,对触及底线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文化进行批判和抵制,并且落实二为方针增强文化活力。但在变革时代,老经验不灵、新经验不足,中国共产党在应对社会思潮过程中收获了一些教训。进入1990年代以后,中共中央在以立为本的基调下,提出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工作方针,放弃了以往对意识形态进行刚性约束的办法,为如何处理主导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进入新世纪,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新的挑战,胡锦涛提出要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在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更为主动地引领社会发展、推动共识形成。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理论建构新,本文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角度探讨文化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从文化体制改革探讨如何摆正政府、市场与人民的关系来解放文化生产力,从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探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繁荣发展的辩证统一,能够更好地涵盖文化自身发展以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更加全面论述文化发展道路的同时,更加突出理论重点。二是材料相对较新,得益于报刊电子化和材料的公开,文章大量利用了当时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其他报刊材料,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当时党内外的观点。三是研究视角新,本文吸收传播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从文化受众的角度分析文化背景,能够更充分地展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在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以进一步理解文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意义。总的来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用更加全面、更具民族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替了偏重于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文化建设战略意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同时,中国共产党更加全面地认识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两种效益”以及“两种属性”有了更加辩证统一的认识。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层面,中国共产党也探索出了一元主导与多样化并存的基本思路,更加关注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Bayanmunkh Pagamdulam(都拉曼)[2](2019)在《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蒙古国经济已经逐步恢复并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各类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增多;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计算机应用广泛化,监管设施日趋完善,使得企业对于精通电脑技术、明确国家政策法规的综合型会计专业人才急切需求。但蒙古国各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还存在诸多问题,还不能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不能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蒙古国各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的改革势在必行。本研究基于中国教育家施良方课程编制理论和英国着名哲学家、教育家A.N.怀特海的大学教育思想,根据调查研究,阐释了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在课程编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围绕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问题的解决策略。本论文共七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以及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第二章研究综述。一是研究文献来源;相关研究综述。第三章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是建立在施良方的课程理论和怀特海的大学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本章阐述的施良方关于课程的定义、课程的理论基础、以及课程编制原理,重点是施良方的课程编制原理。怀特海的大学教育思想由四部分构成:大学教育的目的、大学教育的作用、大学的课程设置、大学教育评价。第四章蒙古国大学教育与会计专业的发展历史。本章对蒙古大学教育发展历史,特别是蒙古国会计专业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回忆过去是为了理解现在更好地走向未来。着重分析了蒙古国的大学教育起源和发展历史、蒙古国大学会计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代蒙古国立大学等五所大学的简介以及会计专业的课程编制情况。第五章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情况的调查。调查主要使用了问卷法和访谈法。对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的本科生、教师和企业雇主对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本文还采用了“广告收集分析法”。第六章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也是本论文的核心内容,创新之处,论文的价值所在。基于中国教育家施良方课程编制理论和怀特海的大学教育思想,根据调查研究,阐释了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在课程编制方面存在的四方面的问题:1.课程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课程目标中关于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偏高;课程目标的表述过于抽象概括,不明确;课程目标未能更好地满足雇主和学生发展的需要。2.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存在不一致现象;开设的课程不能满足雇主与学生的需要;课程结构不合理。3.课程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过于重视讲授法,教学方法单一;会计实习的实效差;教学条件难以支持课程目标的实现。4.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蒙古国各大学对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评价重视不够;大学评估组织机构不健全;考试形式和学分制需要变化。第七章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这也是本论文的核心内容,论文创新之处和价值所在。在与中国5所大学会计专业课程编制情况的对比中,以及依据施良方课程理论与怀特海大学教育思想,根据蒙古国及各大学的发展状况,针对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条解决策略:1.要充分研究影响目标确定的各个因素,制定适宜可行的课程目标;2.加强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提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的科学性;3.重视影响课程的实施因素改变教师角色,提高课程实施的实效性;4.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设立课程评价部门,提升课程评价的质量。

刘亚军[3](2020)在《李富春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李富春为共产党工作50余年,其中将近35年从事财政、工业、计划工作,具有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他是共产党经济工作的开拓者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计划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我国经济建设一线的指挥员,又是共产党不可多得的经济理论家。在中国共产党经济建设的各个时期,李富春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正确评价李富春的经济思想,继承他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环。研究李富春的经济思想,对于再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的过程,丰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的研究,丰富和完善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研究,更好地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等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对于总结和吸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深入研究,也有一定意义。最重要的是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作出的历史贡献进行记录和总结,纠正认为李富春经济思想独立性较差的错误认识,肯定其历史价值与功劳。本论文研究采取纵横结合的结构,以阐述李富春经济思想形成的四个时期为经,三大主要经济思想的内容和贡献为纬对其经济思想进行系统论述。李富春的经济思想包括政策措施、理论和哲学理论逻辑三个部分。其经济思想既有其长期深耕经济一线的实践总结与升华,也有对他人经济思想的借鉴与发展,兼容并蓄形成了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为核心与主导,以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和国民经济调整思想为两翼,以及围绕核心与两翼展开的其它经济思想的思想体系。论文写作思路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梳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理论为李富春的经济思想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理论为其提供依据,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为李富春经济思想提供思想渊源。其次,以纵向思维梳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萌芽、确立、发展与经受考验曲折发展和成熟四大时期的过程,阐述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发展脉络;其经济思想的发展过程划分的依据是其主要经济思想和经济思想精髓的发展过程,而其中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是李富春所有经济思想中的主体,这一思想是李富春经济思想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第二部分以横向思维系统地对三大主要经济思想进行理论阐释和分析,这三大主要经济思想包括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和国民经济调整思想。第三部分对李富春经济思想进行综合述评。首先,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特点,其特点在内容上包括: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为核心,以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和国民经济调整思想为两翼。其特点在方法上包括:李富春坚持将农业放在基础地位,注重计划与市场的结合,重视科技作为生产力的作用,重视实践性,强调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五个方面。其次,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精髓,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精髓包括综合平衡的辩证法,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勤俭节约的方法论。第三,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地位,认为李富春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灵活运用。同时,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局限,即经济理论体系性不强,一些经济思想没有充分展开论述。第四,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认为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包括:经济思想精髓的当代价值,经济思想特点的当代价值,经济思想内容的当代价值。李富春的经济思想之所以具有当代价值,是因为李富春的经济思想中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因而对其经济思想当代价值进行理论思考包括:对立统一辩证法理论,人民群众历史观理论,实事求是唯物论理论,实践基础认识论理论。要正确把握李富春的经济思想,必须坚持科学态度,贯彻三条具体研究原则和方法,分别是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本论文在研究时主要采取的是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分析与综合方法。

赵兴银[4](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由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的政治地位、中心任务和面对的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面对这一重大的历史转折,党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带来的新任务新要求,积极领导和推动了全国范围的社会变革。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引下,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抓住历史发展的潮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中努力探索执政条件下党的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七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在没有全面执政经验的前提下,短时间内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建设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各项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经济社会发展极为落后的条件下,党始终能把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作为战胜一切困难、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先决条件,并为此作出了持续的、不间断的努力。在初建政权的特殊时代背景中,中国共产党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不走样,明确了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的历史方位,在此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工作任务的转型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并在艰难的转型中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为推动新中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本文立足1949年至1956年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从多个层面、多个视角探究和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实践,并结合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巩固政权、化解危险、领导建设和发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开辟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工作的新境界,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共分七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内容,分别为:一、论文选题的背景与依据,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二、目前研究现状分析,包括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和评价;三、相关概念界定,主要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间界定、“群众”内涵的界定、“群众工作”“群众运动”、“党群关系”等概念的界定;四、主要研究方法;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等。正文部分分六章进行了详细阐述,具体如下:第一章论述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关于“人民群众”的论述,确立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基础;二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明确了执政党建设与群众工作之间的关系,为党的群众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奠定了群众工作的社会理论基础。第二章对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进行了考察。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依靠各阶级、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政党,其群众工作的好与坏、成与败,直接影响并决定了这个政党的生命力的存续与发展。本章通过对民主革命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具体实践的历史考察,对各个历史时期党在开展群众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有效做法的系统总结,进一步明确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与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之间的继承性和连续性,进一步为当前如何做好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提供了思路借鉴和方法指导。这一章共分五个部分,分别是: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积极发展;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力推进;解放战争时期的全面收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启示。第三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背景。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其内在的逻辑思维和工作方式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各个阶层社会心理发生的变化。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立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客观的条件,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进程实现了有机融合。党的群众工作的对象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这个群体在几千年的传统封建社会中形成了较为稳定和牢固的社会心理。这种复杂的社会心理带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即使在社会发生重大转型后,群众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和认可度仍然会用传统的视角来看待新事物、新现象。因此,本章首先对不同社会群体,包括工农群众、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心理变化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党围绕不同社会群体社会心理的变化,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对群众工作政策进行了调整,实现了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上的转变。第四章重点回顾并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实践进程。群众工作的开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群众工作是在相对比较特殊的时代条件下推进的。处理好执政党与各阶级阶层的关系,反映到群众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上来,就要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在党的政策层面进行调整。本章通过党的群众工作的内在运行机制、内在监督机制、内在长效机制三个方面对党的群众工作实践机制建设进行了具体阐述。在此基础上,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围绕机制的建设也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五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价值意蕴。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一个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为党完成执政任务、实现执政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而言,本章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研究,认为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为执政条件下完成党的工作任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宗旨意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动力保障、建设思路、实践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积累了经验,明确了目标和要求。第六章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启示。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关键要为当前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本章前三部分分别从群众工作应探索其规律性,把握特点,研究方法,做到因时因势而异;群众工作的实践应在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中体现时代性;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应成为党的群众工作始终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第四部分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当代启示,通过对党的群众工作的时代背景、具体举措、历史价值和实践经验的分析,指出对当前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启示。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本文研究成果,并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提出思路及方向。

程丹丹[5](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颁布的档案“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文书、档案工作的重视是党和国家一贯坚持的传统。随着改革开放地深入发展,我国档案工作迎来了新的契机,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的发布实施打开了依法治档的大门,使档案工作迈向法制化的道路。“命令(令)”是国家行政机关用来发布行政法规、规章的带有强制性和权力象征的公文。国家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发布“命令(令)”的形式来统筹全国的档案事业、宏观指导档案工作,推动我国档案法制建设地深入发展。本文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命令(令)”的概念、演变过程、特点及种类,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范畴是1987年至今,以“命令(令)”的形式发布的中央级档案法律法规,包括3个国家主席令、10个国家档案局独立发布的令和13个国家档案局和专业部门联合发布的令。正是因为“命令(令)”是最具强制性和权威性的下行文,所以本文选取它作为切入点。其次,梳理国内对中国档案“令”的研究概况,为本文提供指导和借鉴。正文第一部分是对中国档案“令”的颁发背景分析,从改革开放的宏观大背景着手,以《档案法》的发布为起点,采用从宏观到微观的角度逐层分析。第二部分是对中国档案“令”的内容构成分析,对26个档案“令”主要从档案法规及其实施、档案管理、专业领域档案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对中国档案“令”的特点分析,总结得出档案“令”的制定,反映出国家政策的发展变化、关注着社会民生,数量上整体呈上升趋势,“令”的制定向专业领域档案管理倾斜。最后一部分是对中国档案“令”的影响分析,这些“令”的实施促使国家档案治理能力更加现代化、专业化;我国档案法规体系得到了完善;档案各方面的管理规范得到强化;专业领域档案管理规范更加健全,全国档案事业进一步向法制化和科学化发展。对档案“令”的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国家对档案事业的指导方向,梳理档案事业发展脉络,有针对性地指导档案实践。档案“令”的颁布实施为未来档案工作的发展、档案管理的规范指明了道路。

林冬梅[6](2017)在《20世纪50年代中华书局的社会主义改造研究》文中指出作为近代着名出版机构,中华书局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1912年元旦中华书局紧随中华民国的步伐成立,在民国动荡不安,文化交流频繁的社会环境中,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模式与特色,打破了出版界商务印书馆独占鳌头的局面,成为民国时期第二大出版机构。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至1937年中华书局迎来了鼎盛时期,此后,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变迁、国家出版政策的约束、人民阅读趣味的转移以及两大主要业务的萎缩,中华书局在新中国建立前后陷入严重的发展困境。对此,基于利用与改造的目的,在“统筹兼顾,分工合作”的出版政策的指导下,国家对中华书局进行了适当的帮扶,并通过督促其整顿领导机构,实行内部改革;出版发行分工,组建“中图公司”;规划出版方向,实行加工订货等方式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整顿与改造。国家的帮扶与初步改造对于缓解中华书局的困境有一定的作用,但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其严重亏损的局面。1953年中华书局申请全面公私合营,出版总署鉴于其合营的时机已然成熟,通过组建工作队伍、发动职工、清估资产、清理负债、确定股权、安置人员等,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社会主义改造,至1954年5月1日中华书局全面公私合营工作基本完成,改组为财政经济出版社。全面公私合营后,中华书局的企业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出版方向调整为“出版为主,专业财经”,并形成了“一个机构,两块招牌”的特殊经营格局,经营状况上亦改变了多年来严重亏损的局面,逐渐转亏为盈。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保存中华书局之基业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失当之处。在改造过程中过于强调分工,对合作问题不够重视导致出版社与书店之间相互推诿;中华书局在全面公私合营后被改造为财政经济出版社,古老的品牌特色在社会主义改造的浪潮中逐渐褪色;国家对中华书局出版方向的调整一波三折,但都不切合中华书局的实际情况,造成书局内部的动荡与混乱;私营出版人才被排挤和轻视,难以担当重任,使得新成立的出版社在出版工作上出现了不少问题。

刘丽,胡槿,杜华[7](2009)在《2008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文中研究表明

苏毅[8](2007)在《档案历史联系的实践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直以来,档案整理都是档案实践的核心。无论是在档案整理工作的实践发展中,还是在档案整理原则的理性认识过程中,历史联系又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其中最重要的概念。究其原因,在于历史联系是将档案与图书、情报等其它相近概念区分开来的关键因素。档案之所以成为档案,是由于它载运了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体过程和发展脉络相对应的、自然形成的内在有机联系。本文首先界定了在进行档案历史联系实践模式研究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包括文件之间的历史关系、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并对这三者的关系进行了阐示与描述。在此基础上,回顾了档案历史联系整理工作的发展、演变、传承、更新的历史脉络。分别对民国时期、新中国档案工作创立时期、20世纪80年代这三个重要历史阶段的档案历史联系进行详细的梳理,分析档案整理工作环节与历史联系之间的对应关系,总结每个时期档案历史联系的表现方式、整理方法,概括并提炼出每个阶段的历史联系的实践模式。进而总结我国传统档案实践环境下档案历史联系的一维线形模型及随之形成的历史联系记录。接下来,分析了目前基于电子环境而产生的“二元档案实践”变化引发的理论更新。新型档案实践的出现,不仅引发了档案管理的技术层面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传统档案管理理论、原则、理念的革新。面对电子档案诸多的特性,文章论述了维系历史联系对于电子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建立电子档案之间历史联系的途径。电子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只能通过电子档案运行过程中的着录来体现、建立并记录。同时分析了电子档案历史联系与元数据的关系,对如何将电子档案历史联系着录在元数据中提出了新的见解。最后,文章总结了在传统与现代两种不同的档案实践环境下,对档案历史联系理性认识与技术实现上的差别。论述了电子档案历史联系多维、立体实践模式的整体构建思路。

李宝玲,方丽萍,潘轶[9](2000)在《试析档案馆工作的几个关系》文中指出

郭秀芬[10](1994)在《1993年档刊科技要目》文中指出 保护技术PR90-1型复方天然防霉防虫剂通过鉴定/华夫//档案工作.-1993,(1).-36PR90-1型复方天然防毒防虫剂通过鉴定/陶琴//档案学研究.-1993,(1).-90PR90-1型复方天然防霉防虫药物通过鉴定/杨广富//河北档案.-1993,(2).-15《档案防霉剂的筛选与应用研究》成果通过鉴定/朱建中//上海档案工作-1993-(2).-4我国档案保护技术正向高新方向发展-中国档案学会第三次保护技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杜建中//档案管理.-1993,(3).-7中国档案学会第三次保护技术研讨会综述/所桂兰……//档案管理.-1993(3).-23

二、试析档案馆工作的几个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档案馆工作的几个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提出:转折与建构
    0.2 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道路相关理论的研究
    0.3 研究创新之处
    0.4 研究方法
    0.5 概念界定
        0.5.1 文化建设
        0.5.2 文化发展道路
        0.5.3 文化受众主体性
    0.6 研究思路
第1章 目标、任务与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与定位
    1.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1.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提出与目标设定
        1.1.2 1986 年“精神文明决议”指导思想的转变
        1.1.3 “四有”的概念提出及其演变
    1.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提出与精神文明的新定位
        1.2.2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1.2.3 “文化强国”的概念形成
    1.3 文化的战略意义:“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
        1.3.1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1.3.2 从服务于政治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3.3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发突出
        1.3.4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1.4 小结
第2章 现代性与民族性:当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1 批判封建主义与反思传统文化
        2.1.1 批判封建主义是反思“文革”的必然
        2.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评价
        2.1.3 新启蒙主义思潮与传统文化危机
    2.2 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
        2.2.1 “思想政治斗争”视角下的传统文化弘扬
        2.2.2 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困
        2.2.3 超越“精华”与“糟粕”二元划分
    2.3 文化现代性的探索:从学习西方到中国气派
        2.3.1 “西为中用”与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
        2.3.2 “体”“用”相关: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由来
        2.3.3 中国气派: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现代性探索
    2.4 小结
第3章 政府、市场与人民:文化发展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3.1 “政府办文化”与文化受众的矛盾与调试
        3.1.1 政府包办下阻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思维定式
        3.1.2 “以文补文”、“双轨制”:文化体制改革的尝试
        3.1.3 改革难以推进的原因:对文化受众主体性的忽视
    3.2 重新认识人民与市场: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
        3.2.1 重新认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时代意义
        3.2.2 区分市场导向的文化产业与公益导向的文化事业
        3.2.3 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统一:全面改革的展开
    3.3 小结
第4章 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发展
    4.1 改革开放初期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
        4.1.1 “二为”方向的提出:文化与政治关系的新界定
        4.1.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4.1.3 主体性觉醒及其应对的经验教训
    4.2 主旋律与多样化: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新思路
        4.2.1 重在建设,以立为本
        4.2.2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4.3 信息技术革命中的意识形态工作与文化发展
        4.3.1 信息技术革命与文化受众主体性的觉醒
        4.3.2 网络文化建设与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
        4.3.3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4 小结
结语: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文化发展道路的经验与新时代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2)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蒙古国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呼唤大学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的研究
        (二)蒙古国大学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弊端
        (三)蒙古国学者对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鲜有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之处
    五、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一)概念界定
        (二)相关说明
第二章 研究综述
    一、研究文献来源
        (一)蒙古国关于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研究文献来源
        (二)中国关于会计专业课程及课程编制研究文献来源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课程理论研究综述
        (二)课程编制研究综述
        (三)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研究综述
        (四)会计专业课程设计研究综述
        (五)会计专业课程考评和评价研究综述
        (六)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研究综述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施良方及其课程编制原理
        (一)施良方简介
        (二)课程的定义
        (三)课程的理论基础
        (四)课程编制的原理
    二、怀特海的大学教育思想
        (一)怀特海简介
        (二)怀特海大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 蒙古国大学教育与会计专业课程的发展历史
    一、蒙古国大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一)现代教育产生之前的游牧教育阶段(1921年之前)
        (二)现代教育的发展及大学的产生阶段(1921年至1942年)
        (三)大学教育发展的初期阶段(1942年至1990年)
        (四)大学教育的繁荣发展阶段(1991年至现在)
    二、蒙古国大学会计专业发展历史
        (一)会计专业的发展阶段
        (二)蒙古国会计方面使用的法律和准则
        (三)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现状
    三、蒙古国立大学等五所大学及会计专业课程的现状
        (一)蒙古国立大学及会计专业课程的现状
        (二)蒙古国商业大学及会计专业课程的现状
        (三)蒙古国农业大学及会计专业课程的现状
        (四)蒙古国财政大学及会计专业课程的现状
        (五)蒙古国“曼达胡”会计大学及会计专业课程的现状
第五章 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情况的调查问卷
    一、大学本科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
        (一)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二、对大学会计教师的访谈
    三、社会对会计岗位人才的要求与满意度分析
        (一)企业对会计岗位的能力要求和满意度访谈调查
        (二)蒙古国的会计岗位招聘广告的内容分析
第六章 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中关于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偏高
        (二)课程目标表述过于抽象概括、不明确
        (三)课程目标未能更好地满意雇主及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存着不一致现象
        (二)开设的课程不能满足雇主与学生的需要
        (三)课程结构不合理
    三、课程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重视讲授法,教学方法单一
        (二)会计实习的实效差
        (三)教学条件难以支持课程目标的实现
    四、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蒙古国各大学对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评价重视不够
        (二)大学评估组织机构不健全
        (三)过于重视课程结果的评价,课程评价方法单一
第七章 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要充分研究影响目标确定的各个因素,制定适宜可行的课程目标
        (一)要重视对课程目标的研究
        (二)要充分研究影响课程目标确定的各种因素
        (三)课程目标的表述要明确具体
    二、加强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提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的科学性
        (一)加强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
        (二)提升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一致性的两点建议
        (三)完善课程内容满足雇主与学生的需求
    三、重视影响课程的实施因素改变教师角色,提高课程实施的实效性
        (一)重视影响课程实施因素
        (二)提高会计实习的实效
        (三)建立教师作为决策者的课程实施
    四、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设立课程评价部门,提升课程评价的质量
        (一)重视对学生能力生成和知识学习的评价
        (二)大学需要设立课程评价部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李富春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理论缘起
        (二)实践缘起
    二、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三、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际研究现状
        (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思考
    四、研究思路与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结构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方法
        (二)历史分析方法
        (三)比较分析方法
        (四)分析与综合方法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理论溯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思想
        (二)列宁与斯大林的经济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济理论依据
        (一)毛泽东经济思想
        (二)党的其他领袖人物的经济思想
        (三)党的经济理论工作者的思想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的思想渊源
        (一)中国古代重视民生的思想
        (二)中国古代重视轻重之术的思想
        (三)中国古代重视义利观的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经济思想的萌芽与确立
        (一)经济思想的萌芽
        (二)经济思想的确立
    二、经济思想的发展与成熟
        (一)经济思想的发展
        (二)经济思想的曲折发展
        (三)经济思想的成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李富春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内容
        (一)产业发展及相互关系
        (二)“公私合作、公私两利”的方针
        (三)国营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制
        (四)依靠科技发展生产
    二、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特点
        (一)注重市场经济规律
        (二)以农业为基础
        (三)具备前瞻性与战略眼光
    三、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原则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坚持群众路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李富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发展思想
        (一)农业生产与建设
        (二)工业建设与布局
        (三)产业之间相互关系
    二、计划工作的思想
        (一)计划工作部门的建设
        (二)计划工作管理制度
        (三)正确认识计划工作中的几大重要关系
        (四)计划工作遵循的方针与原则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五)李富春对计划经济思想的科学认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李富春国民经济调整思想
    一、李富春国民经济调整思想的来源
        (一)李富春对“大跃进”影响的思考
        (二)李富春对“大跃进”教训的反思
    二、李富春国民经济调整思想的内容
        (一)农业调整思想
        (二)工业调整思想
        (三)商业调整思想
        (四)工作方法调整思想
        (五)计划工作调整思想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特点与精髓
    一、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内容特点
        (一)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为核心
        (二)以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和国民经济调整思想为两翼
    二、李富春经济思想的方法特点
        (一)坚持将农业放在基础地位
        (二)注重计划与市场的结合
        (三)重视科技作为生产力的作用
        (四)极具实践性的经济理论
        (五)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精髓
        (一)综合平衡的辩证法
        (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三)勤俭节约的方法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地位与当代价值
    一、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地位
        (一)李富春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李富春经济思想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灵活运用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局限
    二、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李富春经济思想精髓的当代价值
        (二)李富春经济思想特点的当代价值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内容的当代价值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当代价值的理论思考
        (一)对立统一辩证法理论基石
        (二)人民群众历史观理论基石
        (三)实事求是唯物论理论基石
        (四)实践基础认识论理论基石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二、目前研究现状分析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第二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借鉴
    一、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积极发展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力推进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全面发展
    五、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第三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背景
    一、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党的群众工作与群众复杂多变的社会心理
    三、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
第四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推进
    一、以任务为导向明确群众工作的新使命
    二、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机制
    三、党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
    四、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创新
第五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价值意蕴
    一、群众工作为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发挥了保障作用
    二、群众工作为执政条件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思路
    三、群众工作为践行党的宗旨意识拓宽了实践路径
    四、群众工作为执政条件下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积累了经验
    五、群众工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明确了新任务
第六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启示
    一、群众工作应遵循其内在的规律性,做到因时因势而异
    二、群众工作应在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中体现时代性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党的群众工作始终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
    四、做好群众工作需要厘清的几个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颁布的档案“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
        0.1.1 “命令(令)”的概念
        0.1.2 研究范围
    0.2 国内研究现状
    0.3 选题重难点、创新与不足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档案“令”的颁发背景
    1.1 改革开放——开创档案工作恢复发展新局面
    1.2 《档案法》颁布——走向档案工作法制化建设正轨
    1.3 国家宏观政策实施——引导档案工作规划的制定方向
    1.4 档案工作规划推行实施——推进档案工作全面稳步地发展
    1.5 专业档案管理领域扩展——促使国家规范档案管理行业标准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档案“令”的内容构成
    2.1 档案法规实施方面
    2.2 档案管理方面
    2.3 专业领域档案管理方面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档案“令”的特点分析
    3.1 “令”的发布体现政策和时代发展的动态
    3.2 “令”的颁布和实施更加趋于常态化
    3.3 “令”的内容更加关注民生的改善与发展
    3.4 “令”的制定向专业领域档案管理倾斜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档案“令”对档案事业的影响
    4.1 提高国家政府的行政治理能力
    4.2 促进我国档案法规体系的完善
    4.3 强化各类档案管理操作的规范性
    4.4 推进专门档案管理制度逐步健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20世纪50年代中华书局的社会主义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建国前后中华书局的基本状况
    (一)中华书局在近代的发展
        1.“服务教育,开启民智”的出版理念
        2.教科书为重心的综合性出版企业
        3.编、印、发三位一体的出版格局
        4.“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创新模式
    (二)建国前后中华书局的发展困境
        1.社会大环境的困扰
        2.教科书与印钞业务的萎缩
        3.国家出版政策的约束
        4.人民阅读趣味的转移
二、国家对中华书局的帮扶与改组
    (一)国家对中华书局的帮扶
        1.发放政府贷款
        2.参与教科书出版
        3.配给印刷纸张
        4.代销出版物
    (二)国家对中华书局的改组
        1.整顿领导机构,实行内部改革
        2.出版发行分工,组建“中图公司”
        3.规划出版方向,实行加工订货
三、中华书局的全面公私合营
    (一)中华书局全面公私合营的过程
        1.建立组织
        2.发动职工
        3.清估资产
        4.其他方面
    (二)中华书局全面公私合营后的变化
        1.企业性质的蜕变
        2.一个机构,两块招牌
        3.出版为主,专业财经
        4.经营状况的改变
四、中华书局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不足
    (一)品牌特色保护不力
    (二)出版方向不切实际
    (三)私营出版人才难当重任
    (四)分工合作强调不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的情况

(8)档案历史联系的实践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成果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历史联系的相关概念分析
    2.1 文件之间的历史关系
    2.2 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
    2.3 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
第3章 民国时期档案历史联系的实践模式
    3.1 立卷过程中体现的历史联系
    3.2 分类过程中体现的历史联系
        3.2.1 来源联系
        3.2.2 事由联系
        3.2.3 时间联系、地区联系和形式联系
    3.3 档案整理过程中形成的历史联系记录
    3.4 档案信息整理
    3.5 小结
第4章 新中国档案工作创立时期档案历史联系的实践模式
    4.1 立卷过程中体现的历史联系
    4.2 分类过程中体现的历史联系
        4.2.1 来源联系
        4.2.2 事由联系
    4.3 小结
第5章 20世纪80年代档案历史联系的实践模式
    5.1 区分全宗体现的历史联系
    5.2 全宗内档案分类体现的历史联系
    5.3 立卷过程中体现的历史联系
    5.4 传统档案实践中历史联系整理的模式
    5.5 档案整理过程中形成的历史联系记录
第6章 电子档案的历史联系实践模式
    6.1 电子档案还需要历史联系整理吗
    6.2 如何建立电子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
    6.3 电子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与元数据的关系
    6.4 如何将电子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着录在元数据中
    6.5 构建电子档案之间历史联系的多维立体实践模式的整体思路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试析档案馆工作的几个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D]. 谢春涛. 中国人民大学, 2021(12)
  • [2]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研究[D]. Bayanmunkh Pagamdulam(都拉曼).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3]李富春经济思想研究[D]. 刘亚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D]. 赵兴银. 扬州大学, 2019(06)
  • [5]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颁布的档案“令”研究[D]. 程丹丹. 辽宁大学, 2017(03)
  • [6]20世纪50年代中华书局的社会主义改造研究[D]. 林冬梅. 曲阜师范大学, 2017(02)
  • [7]2008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J]. 刘丽,胡槿,杜华. 近代史研究, 2009(05)
  • [8]档案历史联系的实践模式研究[D]. 苏毅. 天津师范大学, 2007(06)
  • [9]试析档案馆工作的几个关系[J]. 李宝玲,方丽萍,潘轶. 湖北档案, 2000(01)
  • [10]1993年档刊科技要目[J]. 郭秀芬. 湖北档案, 1994(03)

标签:;  ;  ;  ;  ;  

档案工作中的几种关系试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