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模型焦煤选煤厂

1+1模型焦煤选煤厂

一、1+1模式的炼焦煤选煤厂(论文文献综述)

张秀捧[1](2022)在《“双碳”形势下我国煤炭洗选业发展途径》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洗选业快速发展,原煤入洗率由1978年的16.70%提升到2020年的74.1%,并取得了许多关键性、突破性的科研成果。面对"双碳"与"智能化"两大变量,全行业要针对长期积累的"痼疾"展开挑战,确立"双碳"形势下的五大新目标,并提出了八个方面的新举措,补齐煤炭元素组成特性、分选机理、设备研发等基础理论研究短板,开创煤炭颠覆性新技术,把煤炭做成清洁能源和高端材料,把煤炭行业做成高精尖技术产业。

杨俊利,杨茂青[2](2020)在《我国选煤70年的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简要回顾了我国选煤70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创新成就,并对今后选煤技术开发工作提出了建议。

袁炜[3](2020)在《屯兰矿选煤厂生产系统智能化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分析屯兰矿选煤厂煤质特征和选煤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针对选煤厂现有生产系统各分选环节和煤泥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基于重介质悬浮液密度智能控制、重介质悬浮液黏度智能控制、合格介质桶液位智能控制以及重介质旋流器入口压力智能控制4个控制模块构成的重介分选系统智能化控制方案;以干扰床层密度和精煤灰分为控制对象的粗煤泥TCS分选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基于浮选入料量、浮选入料浓度、浮选药剂添加以及浮选槽液位4个控制模块构成的浮选系统智能化控制方案;以凝聚剂和絮凝剂药剂添加数学模型为前提的前馈、反馈相结合的煤泥水浓缩药剂智能添加控制系统。通过选煤厂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必将实现生产过程的透明化、生产信息的精细化、生产工艺状态的最优化和生产过程参数决策的智能化,达到减人提效双重功效,推动选煤厂生产技术的变革,为选煤厂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李秋科[4](2020)在《五虎山原煤性质及分选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煤炭资源的储量排名世界第三位,但煤炭的开采量和消费量占据世界第一位。近年煤炭价格的持续下跌和成本的逐年攀升,对煤炭企业的整体创收能力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五虎山煤矿10#煤煤质近期发生变化,使得在选煤过程中出现了多种问题,对五虎山矿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论文以五虎山煤矿10#煤为研究对象,对五虎山选煤厂分选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首先通过对五虎山煤矿10#煤进行理化特性研究掌握其基本性质,进而为了掌握原煤各粒度级及密度级的组成从而进行系统的大筛分与浮沉试验。再通过单机检测与月综合资料确定现有设备的分选性能,更准确的建立分选预测模型。然后对浮选入料煤泥进行小筛分试验与一系列实验室浮选试验,确定10#煤的可浮性及影响煤泥可浮性的主要因素。之后根据煤泥水絮凝沉降上清液浑浊问题,对煤泥水进行实验室自然沉降及絮凝沉降,明确影响沉降的主要因素。最终结合五虎山选煤厂自身特点提出优化分选具体方案。(1)五虎山选煤厂10#原煤经过工业、元素、工艺性质与CO2反应性分析后,测定为变质程度较高的高硫主焦煤,并且属于高热稳定性煤。(2)五虎山选煤厂10#原煤的精煤、中煤和矸石实际产率分别为γj=58.82%,γz=18.21%,γg=22.97%,灰分分别为9.27%、38.71%和69.60%。其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数量效率为86.9%,一段、二段的分选密度分别为1.48和1.92kg/cm3,一段可能偏差为0.06kg/cm3,符合重介分选设计标准,分选效果较好。二段可能偏差为0.13g/cm3,高于重介分选设计标准,分选效果较差。(3)根据单因素寻优试验与正交试验等研究方法,推断出若要保证五虎山选煤厂10#煤浮选入料的低精煤灰分高精煤产率,应增加起泡剂用量,降低入浮浓度、捕收剂用量与充气量。(4)根据药剂的单因素寻优试验,找到五虎山选煤厂絮凝沉降问题在于煤泥水溶液pH值偏酸性,从而拟定两种优化方案,一种为使用原药剂需提高浓缩池中煤泥水溶液的pH值,另一种为使用新药剂使pH值对絮凝沉降影响降低。五虎山选煤厂可根据研究成果,预测重介质分选实际效果、煤泥浮选与煤泥水絮凝沉降重要影响因素,从而在各分选环节进行优化,改善选煤厂分选环节问题,提高选煤厂生产效率。

刘钢枪[5](2020)在《东欢坨选煤厂产品结构多元化加工方案与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欢坨煤矿选煤厂为矿井型选煤厂,2002年建成投产,入洗煤种为气煤,建设规模为1.50 Mt/a,入洗能力为0.90 Mt/a。采用的选煤工艺为:8 mm干法分级,80-30 mm复合式干法分选、50-8 mm重介旋流器分选、8-0 mm末煤不入洗,煤泥水由旋流器浓缩分级,粗煤泥采用高频筛回收,细煤泥经浓缩,采用沉降过滤离心机和压滤机共同脱水回收。随着多次扩能改造,矿井生产能力已达到4.0 Mt/a,为提高选煤厂洗选能力、配合矿井生产能力的提升,将选煤厂的三产品旋流器改造成了两产品旋流器使用,只能生产动力用煤。东欢坨煤矿有可釆煤层7个,各煤层的原煤均为高挥发分、高粘结指数、低硫-中硫的气煤,但各层原煤的内灰差别较大。矿井生产采用配采工艺,对其中的三个煤层进行配采;原煤经分选后,精煤理论上既可作为炼焦配煤,也可作为动力用煤,但受限于实际入选能力和洗选工艺,大部分的原煤未经洗选直接作为动力煤销售,不仅资源价值大大降低,而且原煤入洗率低、产品结构单一、质量差、市场竞争能力弱。本文深入分析现有选煤厂存在的问题,基于各煤层原煤煤质特点和东欢坨煤矿配采工艺,提出了不同低灰煤层与高灰煤层配采生产炼焦配煤的可行性方案,研究生产炼焦配煤时,原煤全部入洗,采用两产品重介旋流器主再洗+粗煤泥分选+浮选的工艺流程,生产动力煤时,原煤入洗下限为3 mm,原煤预先脱粉,采用两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粗细煤泥分别回收的洗选工艺,重新进行了产品定位。依托现有选煤厂生产工艺、设备和增加的粗、细煤泥分选系统,通过工业试验,确定了生产炼焦配煤的配采方案和生产动力煤时的配采方案,探讨了原煤分选深度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关系,制定了合理的分选工艺。分选工艺系统灵活、生产方式转换方便快捷,根据配采煤层、入洗煤质,可灵活调整,改变局部生产环节,生产出市场需求的产品。通过研究,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产品结构状况、提高了产品质量、优化了产品结构、增加了产品附加值、提高了利润空间,研究出在原煤分选深度和生产成本之间最佳的平衡点。通过选煤厂粗、细分选环节工程的实施,更换一段旋流器,改变了生产方式,原煤入洗率由原来的22.5%提升至30%,开发了11、12级炼焦配煤,增加了高发热量动力煤品种,提升了资源价值,增强了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选煤系统改造后,当年多创造产值1976.53万元,盈利约265.5万元,扭转了持续多年的亏损局面,获得了显着的资源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论文有图18幅,表21个,参考文献51篇。

杨俊利,杨茂青[6](2019)在《我国选煤70年的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简要回顾了我国选煤70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创新成就,并对今后选煤技术开发工作提出了建议。

姚绍强[7](2015)在《山煤集团蒲县选煤厂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选煤工艺是煤炭行业中提升原煤质量、减轻煤炭运输成本、减轻环境污染的重要生产过程,选煤厂的建设能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可观的效益。在如今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消费者对煤炭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社会对环保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之下,选煤厂的建设更为必要。但是选煤厂建设项目周期长、工程量大、复杂度高,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如果没有良好的风险管理,很容易导致项目偏离原本的进度、质量和成本计划,不能达到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为避免和减少项目对企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须通过风险识别、评价和应对方法的选择进行有效的项目风险管理。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风险管理各个过程的具体实施步骤进行深入了解,对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对选煤厂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进行系统性的研究。考虑到目前对于选煤厂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量化研究较少,本文以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蒲县选煤厂项目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选煤厂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进行量化研究,以有助于选煤厂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实践,提高选煤厂项目的效益。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文献阅读,了解和掌握项目风险管理的思想、方法和过程,根据项目相关资料分析目前的风险应对策略;2.根据项目相关资料,按风险来源的不同,对山煤集团蒲县选煤厂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共识别出方案设计风险、施工风险、材料设备风险等10类不同的风险。3.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研究,确定每种风险因素对项目的影响程度,甄别出对项目影响较大的风险因素,并针对企业目前的风险应对方案,提出改进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

孟丽诚[8](2016)在《汾西矿业选煤产品结构与工艺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肥煤、焦煤、瘦煤等主要炼焦煤种稀缺,应作为战略资源开发利用。汾西矿业煤种多样、煤质多变,使得煤炭的开发、提质、加工、销售等面临诸多难题。为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应基于矿区的煤源、煤质实际,制定科学的开采规划、提质措施、选配方案、产品结构,使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论文以汾西集团炼焦煤为研究对象,对汾西矿业选煤产品结构与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对汾西矿业原煤进行系统的筛分、浮沉、破碎和磨矿试验,掌握各密度级和各粒度级的破碎解离规律;通过单机检查、月综合资料,确定现有设备分选效能,建立更精确的分选预测模型;通过研究悬浮液密度、固体体积浓度和煤泥含量对悬浮液流变特性影响,明确悬浮液稠度系数和幂律指数的变化规律。最终结合企业的自身特点提出优化分选工艺和选煤产品结构的具体方案,以期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通过分析和研究,取得主要认识如下:(1)考察汾西煤炭对于不同粒度分布模型的适应性,其中,原煤粒度分布符合Rosin-Rammler模型,破碎产物的粒度分布符合Gauding-Schuhmann模型。(2)研究了原煤各密度级和粒度级的破碎解离规律。当精煤灰分要求相同时,将5025mm原煤破碎到-25mm时,精煤产率略有增加;破碎到-13mm时,精煤产率增加约2个百分点。将2513mm原煤破碎到-13mm,煤和矸石解离较充分,精煤产率增幅约10个百分点。(3)探讨了不稳定悬浮液粘度的测试方法,提出要根据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进行线性拟合确定悬浮液浓度,以期最大限度消除颗粒沉降产生的测量误差,避免采用常规搅拌法引起流态变化而产生的二次测量误差。(4)分析了选煤重介质悬浮液适合的流体模型,通常条件下可采用假塑性流体模型描述。随着悬浮液体积浓度的升高,稠度系数近似线性增加,幂律指数减小。(5)研究了煤泥含量与稠度系数和幂律指数之间的关系。悬浮液体积浓度一定时,随着煤泥含量增加,稠度系数近似线性减小,幂律指数增大,表明煤泥比磁铁矿粉具有更好的“润滑性”。(6)建立了稠度系数和幂律指数的计算公式。当密度介于1.45 g?cm-31.80g?cm-3、煤泥含量5%-30%时,选煤重介质悬浮液的稠度系数和幂律指数可分别按近似计算,相对误差一般可控制在10%以内。(7)重介质旋流器一段可能偏差E值为0.045g?cm-3,数量效率为96.6%,分选效果较好;二段可能偏差E值为0.095g?cm-3,数量效率为88.83%,分选效果较差。(8)确定了TBS粗煤泥分选过程中,分配曲线的三参数正态积分模型,该模型相对传统的高斯分布模型,可更为精确的预测TBS分选条件改变时的分选状况,从而获得更为准确的TBS实际可选性曲线。(9)通过重介质旋流器、TBS分选机和浮选机三种分选作业的实际可选性曲线和可浮性曲线,依据等基元灰分原则,采用计算机寻优的方式,得到精煤灰分要求11.0%时,精煤产率可提高约4个百分点,经济效益显着。

倪恒球[9](2015)在《淮南炼焦煤选煤厂煤泥水处理设备及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优质炼焦煤资源较稀缺,为了能够有效利用煤炭资源,国家要求特殊和稀缺煤种全部入洗,经洗选加工的特殊和稀缺煤优先用于冶金、材料和化工等行业,并限制将其直接燃烧,避免造成稀缺资源的浪费。因此,以气煤和1/3焦煤等煤种为主的淮南潘谢矿区必将对以动力煤为主的产品进行结构调整。本论文主要对淮南潘谢矿区即将兴建的中央型炼焦煤选煤厂煤泥水部分进行设备选型和工艺研究。对潘谢矿区中央型炼焦煤选煤厂将要入洗的B组7、8、11槽和C组13槽四槽原煤进行采样、制样,并进行原煤的筛分浮沉试验,浮选分步释放试验,泥化试验,煤的矿物质种类分析,以掌握潘谢矿区煤质特性以及煤泥水的相关性质。一方面通过对淮南及周边地区炼焦煤选煤厂煤泥水处理主要设备的性能进行对比,选取分选、脱水和回收效率高的设备,使设备能够适应潘谢矿区煤质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而不影响煤泥水的有效处理。另一方面对已得到的潘谢矿区的资料进行分析,以及对淮南及周边地区炼焦煤选煤厂的调研资料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适合潘谢矿区中央型炼焦煤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并对工艺流程进行评述。在试验、调研以及充分论证对比的基础上,最终选取了FJC型煤用喷射式浮选机、斜管浓缩机、LZW型沉降过滤式离心脱水机和快开式隔膜压滤机四种煤泥水处理的主要设备。制定了“2+2”模式的煤泥水处理工艺流程,即煤泥两级浮选、精煤泥两段脱水回收和尾煤泥水两级浓缩、两段回收工艺流程。

祝言亮[10](2014)在《潘谢矿区中央型炼焦煤厂煤质特性与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的优质炼焦煤资源出现了枯竭的迹象。为了对煤炭的高效利用,要求特殊和稀缺煤种全部入洗,经洗选加工的优质特殊和稀缺煤优先用于冶金、化工和材料等行业,并限制将其直接燃烧。因此,以气煤和1/3焦煤等煤种为主的淮南潘谢矿区必将以动力煤为主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本论文主要通过对淮南潘谢矿区即将兴建的中央型炼焦煤选煤厂进行工艺研究。对潘谢矿区中央型炼焦煤选煤厂将要入洗的B组7、8、11槽和C组13槽四槽原煤进行采样、制样,并进行原煤的筛分浮沉试验,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以及煤样的胶质层指数与粘结指数等指标的测定,以掌握潘谢矿区煤质特性以及可选性。根据已得到的潘谢矿区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制定出一套适合潘谢矿区中央型炼焦煤选煤厂的工艺流程方案,并对工艺流程进行评述。通过对淮南以及周边矿区选煤厂主要洗选设备的性能对比,选择出先进的、处理能力大的、分选效率高的设备,使得分选设备能够适应潘谢矿区煤质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而不影响分选效率。

二、1+1模式的炼焦煤选煤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1模式的炼焦煤选煤厂(论文提纲范文)

(1)“双碳”形势下我国煤炭洗选业发展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煤炭洗选业特征
    1.1 能源消费呈现明显的低碳化趋势
    1.2 煤炭产量从跨越式增长到趋于平稳
    1.3 煤炭终端消费洁净化率不断提升
    1.4 新建选煤厂向资源优势区域聚集
    1.5 选煤工艺向“多元化”发展
    1.6 选煤技术装备迈进国产化、大型化梯次
    1.7 选煤厂管理模式更加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2 我国煤炭洗选业快速迭代
    2.1 高耐磨材料的应用,我国重介选煤工艺快速普及
    2.2 煤炭市场好转,国内大量引进大型选煤设备
    2.3 民间资金进入,合资建厂制造大型选煤设备
    2.4 巨大选煤市场需求,促使国内原创选煤技术的迅猛发展
3 我国煤炭洗选业发展面临两大变量
    3.1 变量一:“双碳”目标确定性与新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
        3.1.1 “碳中和”重要性
        3.1.2 我国政府承诺
        3.1.3 “双碳”目标下能源消费格局
        3.1.4 “双碳”目标下煤炭行业发展机遇
        (1)回归高质量发展的机遇。
        (2)煤炭行业升级高技术产业的机遇。
        (3)抢占新能源主阵地的机遇。
        3.1.5 “双碳”目标下新技术的研发
    3.2 变量二:智能化方向的确定性与技术路线的不确定性
        3.2.1 行业顶层设计
        3.2.2 “十四五”规划
        3.2.3 企业发展需求
        (1)基于对行业工作环境、工作强度的再认识。
        (2)基于对打通专业知识、无边界综合应用的再认识。
        (3)基于对互联网技术、专业理论、现场经验融会贯通的再认识。
4 我国煤炭洗选业存在的问题
    4.1 工业固废排放严重污染环境
    4.2 终端煤炭质量亟待提高
    4.3 选煤工艺复杂、设备新度系数低、能耗高
    4.4 选煤技术装备颠覆性创新少、可靠性差
    4.5 行业专项标准滞后,覆盖面狭窄
5 我国煤炭洗选业发展目标
    5.1 亟待提高入选原煤质量
        (1)量化指标:
        (2)应用技术:
        (3)呈现效果:
    5.2 为社会提供高品质、高效率的煤炭产品
        (1)量化指标:
        (2)应用技术:
        (3)呈现效果:
    5.3 提高煤炭可燃体回收率,取消中间产品
    5.4 实现煤炭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减排降耗
        (1)量化指标:
        (2)应用技术:
        (3)呈现效果:
    5.5 健全提升选煤专业标准
6 我国煤炭洗选业新举措
    6.1 彻底转变“傻、大、黑、粗”的传统形象,与环境友好共生
        6.1.1 创建新时代特点,为煤炭生命力赋能
        6.1.2 提出“全生命周期低碳化、清洁化、高效化、智能化煤炭生产利用”新概念,树立起煤炭精致生产的主流意识
        6.1.3 选树“绿色高效智能选煤厂”的典范,在全国范围内主流媒体广为宣传
    6.2 统筹国家优惠政策、行业制度标准,鼓励生产企业走低碳化、清洁化发展道路
        6.2.1 尽快出台《选煤厂科学产能评价细则》
        6.2.2 制定更加优惠和便于操作的固废综合利用的减免税收政策
        6.2.3 健全提升选煤专业实用标准
    6.3 做清洁能源供应商,充分发挥我国资源禀赋的优势,保障煤炭保有产量的科学化递减进程
        6.3.1 提高动力煤入选率,降低发电煤耗,减少CO2排放量
        6.3.2 推动井下干法选煤技术的应用,引导“采选充一体化”的纵深发展
        6.3.3 推进CCS、CCUS新技术的快速发展
    6.4 细化选煤工艺的精准管理,实现选煤厂提质节能减排降耗
        6.4.1 鼓励建设“集中充填+群矿型”绿色、高效、智能示范选煤厂
        6.4.2 提高存量选煤厂规模效应,选煤厂电耗整体降低1.0~1.5 kW·h/t
        6.4.3 开展选煤工艺分支课题攻关,提高煤炭可燃体回收率,取消中间产品
    6.5 推进智能化选煤厂建设,逐步实现选煤技术的现代化
        6.5.1 智能化选煤厂概念
        6.5.2 智能化选煤厂市场痛点
        6.5.3 智能化选煤厂建设现状
        6.5.4 目前智能化选煤厂重点
        6.5.5 智能化选煤厂逻辑结构
        6.5.6 智能化选煤厂目标
        6.5.7 智能化选煤厂主要组成单元
    6.6 推广应用创新技术,补齐选煤厂短板
        6.6.1 推广应用一批新的分选技术
        6.6.2 推广应用一批新的工艺
    6.7 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优化简化选煤工艺,培育颠覆性选煤技术
    6.8 开展外部专家诊断,全面提升选煤厂管理水平
        6.8.1 选煤厂指标诊断与评价
        6.8.2 选煤工艺匹配度诊断与评价
        6.8.3 技术装备水平诊断与评价
        6.8.4 现场管理水平诊断与评价
        6.8.5 选煤厂制度体系诊断与评价
        6.8.6 科技创新诊断与评价
7 结 语

(3)屯兰矿选煤厂生产系统智能化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智能化选煤厂建设的意义
        1.1.2 屯兰矿选煤厂概况
    1.2 文献综述
        1.2.1 选煤智能化概况
        1.2.2 国内外选煤智能化研究综述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屯兰矿选煤厂原煤性质及选煤工艺概况
    2.1 原煤煤质特性
        2.1.1 煤质特征
        2.1.2 原煤粒度分布特性
        2.1.3 原煤密度分布及可选性特性
        2.1.4 煤泥可浮性
    2.2 选煤工艺概况
        2.2.1 原煤准备工艺
        2.2.2 煤炭洗选工艺
        2.2.3 介质回收工艺
        2.2.4 煤泥水净化回收工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介分选系统智能化设计
    3.1 重介分选系统现状
    3.2 重介分选系统自动控制存在的问题
    3.3 智能化设施升级改造
        3.3.1 设备自动化升级
        3.3.2 设备在线检测
        3.3.3 数据在线采集与分析
    3.4 重介分选系统智能化方案设计
        3.4.1 悬浮液密度智能控制模块
        3.4.2 悬浮液黏度智能控制模块
        3.4.3 合格介质桶液位智能控制模块
        3.4.4 重介质旋流器入口压力智能控制模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粗煤泥分选系统智能化设计
    4.1 粗煤泥TCS分选系统现状
    4.2 粗煤泥TCS分选系统自动控制存在的问题
    4.3 粗煤泥TCS分选系统智能化方案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浮选系统智能化设计
    5.1 浮选系统现状
    5.2 浮选系统自动控制存在的问题
    5.3 浮选系统智能化方案设计
        5.3.1 浮选入料量智能控制模块
        5.3.2 浮选入料浓度智能控制模块
        5.3.3 浮选药剂添加智能控制模块
        5.3.4 浮选槽液位智能控制模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煤泥水浓缩系统智能化设计
    6.1 煤泥水浓缩系统现状
    6.2 煤泥水浓缩系统自动控制存在的问题
    6.3 煤泥水浓缩药剂智能化方案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五虎山原煤性质及分选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背景及意义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方面研究
        1.1.2 煤泥分选方面研究
        1.1.3 选煤工艺系统优化研究
    1.2 主要研究内容、方案及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方案及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2.4 课题特色与创新点
2 原煤理化特性研究
    2.1 试验煤样
    2.2 所用仪器
    2.3 煤质分析
        2.3.1 煤的工业分析
        2.3.2 元素分析
        2.3.3 工艺性质分析
        2.3.4 CO_2反应性分析
    2.4 小结
3 原煤可选性及重介分选效果评价
    3.1 原煤粒度组成
    3.2 原煤分粒度级密度组成
        3.2.1 原煤密度组成
        3.2.2 原煤分粒度级密度组成
        3.2.3 原煤各粒度基本性质
    3.3 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效果评价
        3.3.1 分配曲线的绘制
        3.3.2 错配物曲线的绘制
    3.4 小结
4 煤泥可浮性及浮选效果优化
    4.1 浮选入料基本性质
        4.1.1 小筛分实验
        4.1.2 小浮沉实验
        4.1.3 煤泥可浮性
    4.2 浮选条件探索
        4.2.1 浮选指标的计算
        4.2.2 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适宜范围
    4.3 药剂种类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4.3.1 实验设计
        4.3.2 试验结果
        4.3.3 不同药剂浮选效果对比
    4.4 浮选药剂制度优化实验
        4.4.1 响应曲面法简介
        4.4.2 浮选效果多因素影响分析
    4.5 小结
5 煤泥水絮凝沉降优化研究
    5.1 煤泥水沉降原理
    5.2 煤泥水沉降影响因素
    5.3 煤泥水沉降试验
        5.3.1 煤泥水沉降试验准备
        5.3.2 煤泥水自然沉降试验
        5.3.3 煤泥水原药剂絮凝沉降试验
        5.3.4 煤泥水复合药剂絮凝沉降试验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5)东欢坨选煤厂产品结构多元化加工方案与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 东欢坨选煤厂概况
    1.2 选煤厂存在的突出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2 文献综述
    2.1 选煤厂产品结构优化
    2.2 炼焦配煤生产工艺发展现状
    2.3 动力煤生产工艺发展现状
3 分选方案研究
    3.1 煤层配采特征
    3.2 原煤煤质特征分析
    3.3 原煤密度和粒度分布特征
    3.4 浮选试验
    3.5 分选方案对比分析
    3.6 分选下限研究
    3.7 产品结构研究
    3.8 本章小结
4 选煤方法研究
    4.1 入洗粒度范围
    4.2 选煤方法研究
    4.3 工艺流程
5 东欢坨选煤厂工艺系统改造工业试验
    5.1 概述
    5.2 试验研究内容
    5.3 试验系统
    5.4 试验样品
6 工艺系统工业试验效果评价
    6.1 工业试验和数据分析
    6.2 精煤产品结构
    6.3 洗选工艺评价
    6.4 生产效果对比
    6.5 矿井生产组织管理建议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我国选煤70年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70年选煤产业的发展
    1.1 建国初期
    1.2 改革开放
    1.3 市场经济
    1.4 二十一世纪
2 70年选煤技术装备的发展
    2.1 1949年~1980年
    2.2 1981年~1990年
    2.3 1991年~2000年
    2.4 2001年~2010年
    2.5 2011年~至今
3 标准、规范
4 近期选煤技术开发工作建议
    4.1 大型设备可靠性技术
    4.2 研究分析在用的国外选煤设备
    4.3 炼焦煤精细分选技术
    4.4 动力煤全粒级分选技术
    4.5 选煤厂智能化技术
    4.6 煤共伴生矿物综合利用技术
    4.7 有害元素脱除技术
    4.8 干法分选技术
    4.9 适宜井下的煤炭分选技术
    4.10 检测仪器仪表的开发
    4.11 基础理论研究

(7)山煤集团蒲县选煤厂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项目管理的研究现状
        1.2.2 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1.2.3 选煤厂项目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2.1 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2.2 项目风险管理的分类
    2.3 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与主要方法
        2.3.1 风险规划
        2.3.2 风险识别
        2.3.3 风险估计
        2.3.4 项目风险评价
        2.3.5 项目风险应对
        2.3.6 项目风险监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煤集团蒲县选煤厂项目概况
    3.1 山煤集团蒲县选煤厂项目概况
    3.2 山煤集团蒲县选煤厂项目的范围
        3.2.1 山煤集团蒲县选煤厂的工程范围
        3.2.2 山煤集团蒲县选煤厂的投资范围
    3.3 山煤集团蒲县选煤厂项目的进度计划
    3.4 山煤集团蒲县选煤厂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煤集团蒲县选煤厂项目的风险管理
    4.1 项目风险识别
        4.1.0 技术风险
        4.1.1 经济风险
        4.1.2 市场风险
        4.1.3 组织风险
        4.1.4 管理风险
        4.1.5 政治风险
        4.1.6 自然风险
    4.2 项目风险评估
        4.2.1 风险分析与评估的方法
        4.2.2 风险分析与评估的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煤集团蒲县选煤厂的风险应对与监控
    5.1 项目风险的应对措施
        5.1.1 风险预防
        5.1.2 风险减轻
        5.1.3 风险回避
        5.1.4 风险转移
        5.1.5 风险接受
        5.1.6 风险储备
    5.2 风险监控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8)汾西矿业选煤产品结构与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炼焦煤资源概况
        1.1.1 我国炼焦煤资源
        1.1.2 炼焦煤种类及特性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破碎解离研究
        1.3.2 分选预测模型研究
        1.3.3 中煤再选研究
        1.3.4 选煤工艺系统优化
        1.3.5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样品制备与实验方法
    2.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2.2 分析测试
    2.3 流变性测定
    2.4 数值分析与模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破碎解离规律研究
    3.1 原煤性质
    3.2 破碎解离实验研究
        3.2.1 实验方案
        3.2.2 破碎产物粒度分布
        3.2.3 破碎产物密度分布
        3.2.4 破碎产物硫分分布
        3.2.5 破碎煤泥实验研究
    3.3 破碎解离规律研究
        3.3.1 破碎对精煤产率的影响
        3.3.2 破碎对精煤硫分的影响
    3.4 破碎方案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介质悬浮液流变特性研究
    4.1 悬浮液粘度的测量
        4.1.1 测量原理
        4.1.2 重介质悬浮液参数的定量关系
        4.1.3 悬浮液配制及粘度测定
    4.2 悬浮液原料性质
        4.2.1 煤泥性质
        4.2.2 加重质性质
        4.2.3 黏土矿物性质
    4.3 重介质悬浮液的流变特性
        4.3.1 重介悬浮液表观粘度的校正方法
        4.3.2 本构方程
        4.3.3 稠度系数变化规律
        4.3.4 幂律指数变化规律
    4.4 粘土矿对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TBS分选效果预测研究
    5.1 TBS分配曲线数学模型
    5.2 TBS分选结果预测方法的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选煤工艺与产品结构优化
    6.1 现有工艺流程与产品结构
        6.1.1 工艺流程
        6.1.2 产品结构
    6.2 主选设备单机检查及实际可选性曲线
        6.2.1 重介质旋流器实际可选性曲线
        6.2.2 TBS分选机实际可选性曲线
        6.2.3 浮选机实际可选性曲线
    6.3 产品结构优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9)淮南炼焦煤选煤厂煤泥水处理设备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清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的意义
    1.3 影响煤泥水澄清的因素及有效应对方法
        1.3.1 影响煤泥水澄清的因素
        1.3.2 煤泥水澄清的有效应对方法
    1.4 课题来源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
2 潘谢矿区煤泥水处理的试验研究及分析
    2.1 原煤的大筛分与大浮沉资料分析
        2.1.1 原煤大筛分资料分析
        2.1.2 原煤大浮沉资料分析
    2.2 煤泥的小筛分与小浮沉资料分析
        2.2.1 煤泥小筛分资料分析
        2.2.2 煤泥小浮沉资料分析
    2.3 浮选分步释放试验分析
    2.4 泥化试验分析
    2.5 矿物质种类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煤泥水处理主要设备的研究及选型
    3.1 浮选设备的研究及选型
        3.1.1 几种常用浮选设备的介绍
        3.1.2 不同浮选设备在各选煤厂的应用情况及浮选效果
        3.1.3 浮选设备的对比及选取
    3.2 浓缩设备的研究及选型
        3.2.1 几种常用浓缩设备的介绍
        3.2.2 不同浓缩设备在各选煤厂的应用情况及浓缩效果
        3.2.3 浓缩设备的对比及选取
    3.3 脱水设备的研究及选型
        3.3.1 几种常用脱水设备的介绍
        3.3.2 不同脱水设备在各选煤厂的应用情况及脱水效果
        3.3.3 脱水设备的对比及选取
    3.4 本章小结
4 煤泥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研究及制定
    4.1 国内外常用煤泥水处理工艺流程
        4.1.1 常用的粗煤泥回收工艺流程
        4.1.2 细颗粒煤泥回收工艺流程
        4.1.3 极细颗粒煤泥回收工艺流程
    4.2 淮南及周边矿区煤泥水处理工艺的现状及特点
        4.2.1 淮北选煤厂煤泥水系统工艺流程及特点
        4.2.2 临涣选煤厂煤泥水系统工艺流程及特点
        4.2.3 卧龙湖选煤厂煤泥水系统工艺流程及特点
    4.3 工艺流程的制定
        4.3.1 根据试验及调研资料选取“2+2”模式的原因概述
        4.3.2 “2+2”模式工艺流程的介绍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潘谢矿区中央型炼焦煤厂煤质特性与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ontents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炼焦煤工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50~0.5mm主洗重选工艺
        1.2.2 粗煤泥分选工艺
        1.2.3 煤泥水处理工艺
    1.3 课题来源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2 选煤工艺流程设计
    2.1 制定工艺流程需注意的问题
        2.1.1 选煤方法的选择确定
        2.1.2 原煤入选粒度上、下限的确定
        2.1.3 原煤入选方式的确定
        2.1.4 主选中间产物的处理方式的确定
    2.2 选煤工艺流程结构设计
        2.2.1 概述
        2.2.2 重力分选作业流程结构
        2.2.3 煤泥浮选流程结构
        2.2.4 煤泥水处理流程结构
3 潘谢矿区煤质特性分析
    3.1 煤的化学特性
    3.2 煤的发热量
    3.3 煤的焦化特性
    3.4 煤灰成分分析
    3.5 煤的筛分浮沉资料
        3.5.1 原煤筛分资料分析
        3.5.2 原煤浮沉资料分析
        3.5.3 煤泥小筛分资料分析
        3.5.4 煤泥小浮沉资料分析
    3.6 原煤的可选性
    3.7 小浮选试验分析
4 选煤工艺及设备的选择
    4.1 重选主选方式的确定
        4.1.1 无压入料与有压入料的特点
        4.1.2 无压入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工艺的原理
        4.1.3 重选工艺流程的选择
        4.1.4 主要重选设备的选型
    4.2 粗煤泥回收工艺的确定
        4.2.1 粗煤泥回收工艺的选择
        4.2.2 粗煤泥回收设备的选型
    4.3 浮选与煤泥水处理工艺的确定
        4.3.1 浮选与煤泥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4.3.2 浮选与煤泥水处理设备的选型
    4.4 潘谢矿区工艺流程图
        4.4.1 潘谢矿区工艺流程图
        4.4.2 工艺流程与设备评述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1+1模式的炼焦煤选煤厂(论文参考文献)

  • [1]“双碳”形势下我国煤炭洗选业发展途径[J]. 张秀捧.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22(01)
  • [2]我国选煤70年的回顾与展望[A]. 杨俊利,杨茂青. 2020年全国选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20
  • [3]屯兰矿选煤厂生产系统智能化研究与设计[D]. 袁炜.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4]五虎山原煤性质及分选试验研究[D]. 李秋科.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5]东欢坨选煤厂产品结构多元化加工方案与工艺研究[D]. 刘钢枪.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我国选煤70年的回顾与展望[J]. 杨俊利,杨茂青. 选煤技术, 2019(04)
  • [7]山煤集团蒲县选煤厂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D]. 姚绍强. 南京邮电大学, 2015(06)
  • [8]汾西矿业选煤产品结构与工艺优化研究[D]. 孟丽诚.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7)
  • [9]淮南炼焦煤选煤厂煤泥水处理设备及工艺研究[D]. 倪恒球. 安徽理工大学, 2015(07)
  • [10]潘谢矿区中央型炼焦煤厂煤质特性与工艺研究[D]. 祝言亮. 安徽理工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1+1模型焦煤选煤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