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抗菌材料可杀灭SARS病毒

无机抗菌材料可杀灭SARS病毒

一、无机抗菌材料可杀SARS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刘帅珍[1](2020)在《新型抗菌剂QTA的合成及其医用抗菌TPU材料制备》文中提出本文采用1,6-二溴己烷分别与N,N-二甲基正辛胺、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反应,制备两种种不同链长的季铵盐抗菌剂(C8,C12);将C8,C12两种季铵盐分别与单宁酸接枝,得到两种季铵化单宁酸抗菌剂(QTA8,QTA12);选用有机抗菌剂醋酸洗必泰、三氯生,抗生素利福平、盐酸米诺环素,将上述抗菌剂通过挤出机与TPU共混,对TPU进行抗菌改性。对改性后的TPU材料进行抗菌性能、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等研究。结果如下:醋酸洗必泰添加量为0.4%时,TPU对S.aureus具有明显的抗菌性;三氯生添加量为0.2%时,对S.aureus具有抗菌性;利福平、盐酸米诺环素添加量为0.3%时,对S.aureusd额抗菌性达到了 100%。添加醋酸洗必泰的TPU,无抑菌圈产生,说明醋酸洗必泰无溶出;三氯生、盐酸米诺环素、利福平改性的TPU,产生抑菌圈,表明有溶出。添加醋酸洗必泰、三氯生、利福平、盐酸米诺环素的TPU,拉升强度略有下降,断裂伸长率基本不变。C8的浓度在0.0635mg/cm2时,对S.aureus的抑菌率下降到80%,浓度为0.5 mg/cm2时,对E.coli的抑菌率下降到80%左右;QTA8在0.0635mg/cm2时,对S.aureus的抑菌率下降到60%左右,在浓度为2 mg/cm2时,对E.coli的抑菌率下降到70%;C12的浓度在0.05mg/cm2时,对S.aureus和E.coli的抑菌率仍保持在90%左右;QTA12在0.05mg/cm2时,对S.aureus的抑菌率下降到60%,在浓度为0.15 mg/cm2时,对E.coli的抑菌率下降到60%。C12的抗菌性优于C8,QTA12的抗菌性优于QTA8。C8,C12的添加量分别为1%时,TPU对S.aureus和E.coli均具有明显的抗菌性;QTA8添加量为3%时,对S.aureus和E.coli有明显的抗菌性;QTA12添加量为1%时,对S.aureus有明显的抗菌性,添加量为2%时,对E.coli有明显的抗菌性。浸泡15天后的TPU材料与未浸泡前的抗菌性保持一致,表明材料中抗菌剂几乎没有溶出,可以达到长效抗菌目的。添加添加剂的TPU材料表面电位随着四种新型抗菌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添加C8、C12抗菌剂的TPU,随着C8,C12添加量的增加,具有细胞毒性与溶血性;添加QTA8、QTA12抗菌剂的TPU,无细胞毒性,无溶血性。采用添加量为4%的QTA12-TPU,进行体内模拟抗菌循环与动物实验,结果发现在流动状态下材料能够达到48小时长效抗菌;在动物体内也同样具有明显的抗菌性,可以有效避免引发炎症。

刘呈坤,江志威,毛雪,吴红[2](2020)在《常见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抗菌问题一直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尤其是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暴发,使抗菌材料再次成为研究热点。病毒与细菌的传播途径很多,合理地选用具有抗菌功能的制品,可以减少人们被感染的概率,保障民众的生命健康。论述了抗菌材料的分类、抗菌机理和应用领域,并对抗菌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以利于大众更好地认识抗菌材料,更好地了解现今国内外抗菌材料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李杭,高建新,李运刚[3](2020)在《载铜抗菌不锈钢的现状及发展》文中指出综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介绍了载铜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分类及制备工艺;归纳了含铜的抗菌机理、抗菌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载铜抗菌金属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

马双龙[4](2017)在《石墨烯-类石墨烯和银基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水体灭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生物污染是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一直存在着的威胁。许多种类的微生物能够引起人体严重的感染甚至死亡。致病微生物可以通过水体、土壤、大气等不同环境介质进行传播,其中水体传播是比较流行和影响广泛的方式。液氯消毒和紫外线消毒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饮用水消毒方法。然而,液氯消毒能够产生致癌消毒副产物,并且有些种类的细菌如鸟型结核分支杆菌不能被杀死,另外,紫外光不能有效地杀死一些紫外抵抗细菌,并且很多种类的细菌能够通过光复活机制在灭活后恢复活性。尽管含银和金的纳米材料表现显着地杀菌效果,昂贵的成本和不能循环利用的缺点使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限制,并且大量使用过的纳米材料进入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风险。因此,开发安全、高效、低成本和环保的消毒技术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自1985年铂掺杂TiO2的杀菌能力首次报道以来,光催化消毒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其通过利用太阳光,由光催化材料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活性物种而进行杀菌,被认为是一种有绿色和节能的消毒技术。本文首先通过溶剂热反应制备出磁性Ag-CoFe2O4-GO抗菌材料,对其进行TEM、XRD、FTIR、Raman、XPS、BET、CV和磁性等测试表征,结果表明GO使nAg和CoFe2O4颗粒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有所提高。与CoFe2O4、Ag-CoFe2O4、CoFe2O4-GO相比,Ag-CoFe2O4-GO表现出最强的对E.coli和S.aureus的杀菌效果。在浓度为6.25μg/mL,接触时间2 h,其对E.coli和S.aureus的灭菌效果分别为98.8%和73.4%。在细菌和Pb2+同时存在的复合污染情况下,其对细菌和Pb2+的去除效率分别大约为99%和75%。Ag-CoFe2O4-GO对E.coli和S.aureus灭菌机理存在差异:对E.coli是因严重的细胞壁和细胞膜损伤和内含物泄露;对S.aureus是引发细胞变形和抑制细胞分裂。Ag-CoFe2O4-GO的超强杀菌效应是由nAg和GO协同作用的结果,对Pb2+吸附是通过静电吸引实现的。其次,通过层状反胶束和溶剂热反应合成出Fe3O4-TNS磁性光催化灭菌材料,对其进行了TEM、SEM、XRD、BET、XPS和磁性等测试表征。与Fe3O4和TNS相比,Fe3O4-TNS表现出更强的光催化灭菌效率,这归因于Fe3O4-TNS中异质结构的形成。从SEM图片可以看出,Fe3O4-TNS对E.coli(G-)和S.aureus(G+)的灭菌机制不同。对于E.coli,光催化产生的活性氧化物种将其细胞壁和细胞膜氧化撕裂,给细胞带来严重的氧化压力,最终导致细菌死亡;而对于S.aureus,没有明显的细胞膜破裂,其以菌群的形式被Fe3O4-TNS吸附和束缚,给细胞带来物理压力,引发细胞膜选择透过性功能紊乱,并最终导致细菌死亡。通过PL光谱和光电流实验对Fe3O4-TNS灭菌机理的研究表明:Fe3O4可以捕获来自TNS导带的光生电子,抑制电子-空穴对的重组。活性物种清除剂实验表明光催化灭菌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为h+和H2O2。Fe3O4-TNS在重复使用五次后,对E.coli的灭菌效果略有降低,但仍然保持在90%以上。再次,通过热聚合和光还原方法制备出Ag/g-C3N4等离子体光催化剂,各种物化表征结果表明,nAg颗粒均匀地分散在g-C3N4的表面,并形成异质结构,nAg的掺杂没有改变g-C3N4的晶体结构和形貌。与g-C3N4相比,不同Ag掺杂量的Ag/g-C3N4复合光催化剂表现出更强的灭菌效率,其中Ag(3)/g-C3N4的灭菌效果最佳,其在不同pH(6.2、7.2、8.2)的体系和腐殖酸(<1 mg/L)存在下仍然保持很强的灭菌效率。SEM图片表明Ag(3)/g-C3N4诱导E.coli自外到内的氧化破坏:首先导致E.coli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破坏,引发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细胞长度延长,细胞内含物泄漏,活性氧化物种进入细胞内部氧化细胞成分,最终导致E.coli。通过光谱学和光电化学方法研究Ag(3)/g-C3N4的消毒增强机制,结果表明主要归因于Ag和g-C3N4复合形成界面异质结构,导致材料在可见光区域吸收增强和拓宽,自由电荷重组速率降低,分离和运输加快、寿命延长。化学清除剂和ESR的研究结果表明,在Ag(3)/g-C3N4的光催化灭菌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物种为h+、e-和·O2-。最后,通过硬模板煅烧和光沉积法制备出Ag/CeO2-M等离子体光催化杀菌材料。与块体CeO2-B相比,其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晶体结构内含有更多的氧空位、Ce3+、化学吸附氧物种。不同Ag掺杂比例的Ag/CeO2-M都表现出比CeO2-B和CeO2-M更强的光催化灭菌效率,其中Ag(2%)/CeO2-M的效果最佳。低浓度腐殖酸(<0.25 mg/L)能够提高材料的灭菌效果,当高于0.5 mg/L时,腐殖酸对灭菌效果产生明显的抑制效应。Ag/CeO2-M处理可以引发E.coli发生从细胞膜破裂到内含物泄露的自外到内的氧化破坏,最终导致其死亡。通过DFT理论计算发现,在Ag掺杂后CeO2导带上方出现了一个中间状态,该状态可以拓宽CeO2的可见光吸收范围,同时可以捕获自由电子,降低电子-空穴的重组速率。利用光谱学和光电化学方法研究Ag/CeO2-M消毒效果的增强机制,结果表明材料在可见光区域吸收增强和拓宽,自由电荷的重组速率降低,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和运输加快、寿命延长,价带空穴氧化能力增强。化学清除剂和ESR的研究结果表明,在Ag/CeO2-M的光催化灭菌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物种为h+,Ag(2%)/CeO2-M体系具有最高的·O2-和·OH含量。

高敏[5](2016)在《活性氧化物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无机抗菌材料已逐渐被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催化效果好、环境友好、经济廉价的活性氧化物抗菌材料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尤其以TiO2、ZnO的抗菌性能备受关注。本研究通过溶胶凝胶法和悬浊液浸渍法分别制备TiO2/ZnO和ZnO/沸石复合材料,利用XRD、SEM、激光粒度分布仪和Zeta电位仪对所制备出的活性氧化物复合材料的晶相组成、表面微观形貌以及粒径分布特征进行表征分析,利用大肠杆菌ATCC25922作为受试菌株,通过菌液接触法对材料的抗菌性能进行定量评价。考察投加量、光照条件、菌液浓度、振荡时间等因素对活性氧化物复合材料除菌效果的影响,并对其抗菌机制做了初步探究。以钛酸四丁酯、六水合硝酸锌为前驱物,无水乙醇为溶剂,冰乙酸为水解抑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由六方纤锌矿型ZnO、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TiO2组成的TiO2/ZnO复合材料。该材料的除菌效果明显优于单体TiO2,光照有利于提高其抗菌活性。TiO2/ZnO复合材料中ZnO比例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对大肠杆菌的灭活率,ZnO的抗菌效果优于TiO2和TiO2/ZnO复合材料。以ZnO粉末作为抗菌剂,5~8mm的沸石为载体,采用悬浊液浸渍法制备出大粒径的ZnO/沸石复合材料,负载的ZnO为六方纤锌矿结构,负载率为2.4540%。ZnO/沸石复合材料投加后2h内的除菌率随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在充分振荡接触的条件下,使用负载有0.5g ZnO的ZnO/沸石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浓度在108CFU/m L以内的100m L水样均有良好的除菌效果。ZnO/沸石复合材料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除菌率高达99.74%。ZnO悬浮反应体系中H2O2的产量与其相应的对数灭活率呈正相关,说明H2O2在ZnO杀灭细菌的作用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黄家强[6](2015)在《基于阳极氧化的430抗菌不锈钢制备研究》文中提出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可加工性以及光洁的外观,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不锈钢在复杂的环境中使用时容易沾染灰尘、污迹等,成为滋养细菌的温床。然而,普通的不锈钢不具备抗菌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锈钢的使用。一些特殊的领域,比如厨卫餐具、生物医学等,对不锈钢的洁净、无菌要求甚高,因此研发具有抗菌性能的不锈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纯铁在氟化铵、水、乙二醇(ethylene glycol, Eg)组成的溶液中制备多孔型阳极氧化膜的工艺,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锈钢在相同体系下制备微纳米表面的工艺。以不锈钢多孔阳极氧化膜为模板,利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向微纳米结构沉积铜,制备了抗菌不锈钢。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能谱仪(EDX)、光电子能谱仪(XPS)、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对试样的表面形貌、物相结构、化学成分以及疏水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如下:1.纯铁制备多孔阳极氧化膜的最优工艺:氟化铵浓度为0.1mol/L,水的含量为3vo1.%,电压为50V,电解液温度为0℃,氧化时间为2h。在该工艺条件下,纯铁表面可制备出蜂窝状的有序多孔阳极氧化膜,纳米孔的直径约为100nm。电解液含水量和温度是纯铁阳极氧化膜表面形貌的关键影响因素:电解液含水量过高促进氧化膜的化学溶解,多孔结构有序性下降;纯铁在0℃下阳极氧化,可有效减少裂纹的形成。2.不锈钢在含有0.15mo1/L氟化铵,0.05-0.4mo1/L水的乙二醇溶液中,外加电压为60V,保持电解液温度为20℃,阳极氧化15-30min可在表面制备直径为3-5μm的微孔,微孔内形成了直径约为100nm左右纳米孔,纳米孔呈有序的蜂窝状排布。然而,在该工艺条件下纳米孔只能在微孔内形成。向电解液中添加适量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可在不锈钢表面大面积制备具有微米尺度的多孔结构,微孔的直径约为2~5μm,但微孔内没有形成纳米孔。3.以具有微米尺度的不锈钢多孔阳极氧化膜为载体,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向微孔内沉积铜颗粒,制备出了抗菌不锈钢。沉积过程中,电流密度对抗菌层的形貌影响较大,电流密度过小导致抗菌层不均匀;电流密度过大导致抗菌层沉积速度过快,致使其成片脱落。抗菌试验采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实验菌种,经测试,不锈钢的杀菌率可达到99%以上。4.不锈钢在氟化铵、水和乙二醇组成的电解液中阳极氧化可着金黄色,经过退火处理后,金黄色着色膜可转变为红褐色;同时,试样经阳极氧化后,表面可形成微纳米结构,使不锈钢具备一定的疏水性,退火处理对不锈钢的疏水性影响不大。利用这一方法可开发具有疏水性能的彩色不锈钢。

谭三香[7](2010)在《碳基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中,我们研究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多孔碳基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银、铜等金属(或其离子)负载在碳基材料上制得系列无机复合抗菌材料,并采用各种测试方法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具体内容总结如下:(1)以TiO2为核、蔗糖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TiO2@C核壳结构材料,然后通过在AgNO3溶液中浸渍后,将Ag+固定在TiO2@C载体上,得到了TiO2@C/Ag核壳复合材料。研究发现,制备TiO2@C载体的最佳条件是600℃、16 h。随着蔗糖/TiO2质量比的增加,炭壳的厚度也随之增加,锐钛矿相的TiO2越来越稳定。抗菌结果表明,由于银和TiO2协同抗菌作用,使得TiO2@C/Ag核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2)以无水醋酸锌为碳源,在密闭的高温反应釜中600℃反应8 h,得到ZnO@CNTs核壳结构材料,经化学还原法将银吸附在炭壳的表面,制备了ZnO@CNTs/Ag核壳复合抗菌材料。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AgNO3溶液的浓度和超声时间对银的负载影响较大,并得到制备ZnO@CNTs/Ag的最佳条件:AgNO3的浓度为0.1 mol/L,超声搅拌时间为60 min。抗菌结果显示,ZnO@CNTs核壳结构材料具有微弱的抗菌活性,这是由于ZnO的光催化作用所致,而ZnO@CNTs/Ag却表现出了很强的抗菌活性。(3)以水热法合成的炭微球为原料,经KOH活化制备了活性炭微球,通过在氯化铜溶液中浸渍使铜吸附在活性炭微球上,得到载铜活性炭微球。研究表明,当Cu2+浓度适量,氨水与Cu2+的摩尔比为1:1时,是制备铜负载活性炭微球的最佳条件。活性炭微球表面负载的铜是以+2价形式存在,并且随着溶液中铜离子浓度的增加,载铜量增大,氨水的加入可明显提高铜的负载量。抗菌结果显示,载铜活性炭微球对大肠杆菌(E coil)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具有良好的杀灭能力。(4)采用独特孔隙结构、高比表面积的有序介孔炭CMK-3为载体,通过直接在CuCl2溶液中浸渍制备了Cu/CMK-3复合抗菌材料。研究表明,负载在CMK-3上的铜是以+2价形式存在,并且单纯的CMK-3是没有抗菌活性的,而Cu/CMK-3却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耿志旺[8](2008)在《羟基磷灰石/银复合涂层的电化学制备和表征》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物材料的生物活性和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金属钛表面涂覆羟基磷灰石涂层是一种理想的人体硬组织替代材料。羟基磷灰石(HAp)是骨的主要成分,具有骨诱导性,能在手术初期促进伤骨生长愈合。然而,这种生物活性的环境也便于细菌的附着和繁殖,细菌感染仍是目前植入手术失败最主要的原因。高温消毒后90%的生物材料仍然带有细菌。银、氧化银及银盐具有广谱和高效的抗菌效果。因此,在金属钛表面沉积HAp/Ag复合涂层,有可能获得既有生物活性又具抗菌特性的生物材料,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采用复合电沉积法以及其它电化学方法在钛表面沉积HAp/Ag涂层,试图发展一种简单易得,涂层结合力强,生物活性高,抗菌特性好的硬组织生物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KI、AgNO3混合液为沉积液,在钛表面电沉积5-30μm的银颗粒。以此为基底,以AgNO3、KI、NaH2PO4、CaCl2四组分溶液为电解液,采用复合电沉积法得到磷酸二氢钙(DCPD)/Ag复合涂层。经碱热处理后得到HAp/Ag复合涂层。该涂层与基底结合力达31.04±4 MPa,较纯HAp涂层结合力(15.05±2MPa)有明显提高。抗菌试验表明复合涂层抗菌性能高。细胞生物学实验显示HAp/Ag涂层无细胞毒性,细胞在HAp/Ag复合涂层表面生长状态良好。2.运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得到5-20 nm银粒子的胶体,用乙醇稀释成系列不同浓度的的沉积液在钛板表面电泳沉积纳米银颗粒。在此基底上电化学沉积羟基磷灰石。形貌表征和抗菌性试验表明,涂层中含银量随电泳沉积液中纳米银粒子浓度升高而增加,抗菌性也相应增强。但沉积液中银粒子超过一定浓度时,粒子在钛表面会发生明显团聚,导致抗菌性能降低。据此,初步优化了抗菌效果最佳的复合涂层制备技术,分析了抗菌性变化的原因,认为颗粒团聚后释放Ag0的效率降低,导致抗菌性能降低。本文进一步合成了四面体/立方体和六方形银纳米颗粒,比较了它们的抗菌性差异,提出抗菌性能不仅和颗粒大小、表面积大小相关,而且和形状、晶面相关。

李全华[9](2007)在《银锌复合SiO2薄膜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愈来愈强,它从有利和有害双重角度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一方面,人们利用微生物的有益性进行酿造、食品加工等;另一方面,人们也不得不时刻面临着微生物的侵扰,有害细菌的传播和蔓延更是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针对具有传染性的细菌的传染,我们要有效防止细菌滋长,使用抗菌材料是最为简单和有效的方法。本文以正硅酸乙酯(Si(OC2H5)4)作为反应的前驱体,AgNO3作为银元素的来源,柠檬酸为络合剂,无水乙醇作为溶剂,HNO3作为催化剂,聚乙二醇作为溶胶的改性剂,采用溶胶—胶法,通过浸镀法在普通的玻璃基片上制备Ag-SiO2复合薄膜及AgZn复合SiO2薄膜,对复合薄膜进行XRD、FTIR、XPS测试。分析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表明:溶液浓度,加水量,催化剂和DCCA的量是形成良好成膜性溶胶的关键因素。确定具有最佳成膜条件的SiO2基态溶胶的组分比例为:TEOS:ROH:H2O:DCCA∶HNO3=1:(10-30):(4-10):(>1.0):(0.03-0.05)(2)用柠檬酸作为Ag+的络合剂,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出了银掺杂量可调(Ag/Si=0.01~0.1)的Ag-SiO2复合薄膜。研究表明在复合膜中,Ag始终是以多种形式存在,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薄膜表面银的相对含量及银的价态分布都发生变化。(3)随着热处理温度从200℃升高到500℃,Ag-SiO2复合薄膜的抑菌圈的逐渐减小,结果和薄膜表面银的相对含量和银的价态分布是相一致的。(4)在保持银硅比(Ag/Si)为0.1,热处理温度为500℃的前提下通过Zn2+的掺杂,制得不同锌银比(Zn/Ag)的AgZn复合SiO2薄膜。由XPS全谱及Ag3d谱线得知Zn2+的掺杂能够显着提高薄膜表面银的相对含量,和一价银的比例。(5)对于Zn2+掺入Ag-SiO2复合薄膜,当锌银比(Zn/Ag)从O增加到1.5时薄膜的的抑菌圈范围逐渐增大,这些与薄膜表面银的相对含量的增加及薄膜表面一价银的比例的增大相一致,表明由于Zn2+的掺入直接影响了薄膜的抗菌性能。

徐君[10](2007)在《棉织物的纳米无机抗菌整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简要介绍了抗菌织物的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无机抗菌剂研究的新进展。通过分析纳米粉体抗菌的作用机理,选用纳米锐钛矿相TiO2和SiO2-Ag粉体作为抗菌剂。考虑织物的后整理主要以水为介质,采用去离子水为分散相后,研究了纳米粉体在水中的分散行为。采用沉降实验、ζ电位测定等方法考察了超声振荡和pH值对纳米颗粒.水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依据纳米粉体在介质中的分散机理与理论,通过沉降实验,确定选用(NaPO3)6作为分散剂。在利用ζ电位研究了分散剂对纳米粉体表面电性的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分散剂用量、pH值对体系分散稳定性的影响,初步确定了抗菌纳米粉体的分散工艺。采用激光粒度仪对该工艺下制备的纳米粉体悬浮液的分散性能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鉴于本课题选用的分散剂可以使TiO2与SiO2-Ag具有较为接近的表面电性,且分散工艺相差不大,因此尝试通过将TiO2和SiO2-Ag复合使用,以获得更佳的抗菌效果。所以,以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杆菌的抗菌率为指标,通过对纳米粉体的混合比、分散剂用量及悬浮液pH值进行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复配工艺方案为:纳米粉体混合比(SiO2-Ag:TiO2)为70:30,分散剂用量为0.15%,pH值为8.5。用获得稳定分散的抗菌悬浮液浸轧布样,进行扫描电镜测试,由电镜照片证明优化工艺下制备的混合粉体悬浮液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同时证明整理后的棉织物获得了良好的抗菌效果:经过最佳整理液整理后的棉织物在5min内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率为1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为96.1%。作为功能整理织物不仅要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还要有一定的耐洗性和良好的服用性能。因此本文分析了粘合剂和柔软剂的性能及其与棉织物的结合方式后,以FWT为粘合剂,以具有偶联作用的双氨基硅作为柔软剂,探讨了它们对纳米粉体悬浮液分散性能的影响。以对织物外观影响较为明显的白度和对织物手感影响较为明显的拉伸应变率为指标,通过三因子三水平正交实验就粘合剂用量、柔软剂用量及渗透剂用量等工艺参数进行实验,最终确定最佳工艺为:在300g溶液中,粘合剂FWT用量为20g,氨基硅柔软剂用量为0.5g,JFC渗透剂用量为0.3g。使用该最优工艺制作的样品,当抗菌剂与抗菌整理液的质量比为1:50时,所制得的抗菌织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8629-88,进行十回水洗后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达到99.8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为80.7%,都远远超出了卫生部规定的26%的标准。最后,本文对最佳工艺整理前后的棉织物的相关物理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织物的经向断裂强力保持率为87.8%,纬向断裂强力保持率为89.7%;无论是急弹还是缓弹,整理后的棉织物的经纬向折皱回复角都比未整理的空白布样的折皱回复角大;整理后织物的经向白度减少率为3.1%,纬向白度减少率为3.4%;经纳米抗菌整理后织物透湿性较整理前下降了8.15%,透气性下降了13.4%。以上相关物理性能指标的变化都在可接受范围内,所以该后整理对整体服用性能影响不大。

二、无机抗菌材料可杀SARS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机抗菌材料可杀SARS病毒(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抗菌剂QTA的合成及其医用抗菌TPU材料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抗菌物质的概况
        1.1.1 抗菌剂分类及抗菌机理
        1.1.1.1 无机抗菌剂及抗菌机理
        1.1.1.2 有机抗菌剂及抗菌机理
        1.1.1.3 天然抗菌剂及抗菌机理
        1.1.2 常见抗生素及抗菌机理
    1.2 聚氨酯概述
        1.2.1 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
        1.2.2 聚氨酯的应用
        1.2.3 聚氨酯的抗菌改性
    1.3 医用导管概述
        1.3.1 医用导管现状
        1.3.2 医用导管发生感染机制
        1.3.3 抗菌医用导管制备方法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常用抗菌剂对TPU改性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2.2.2 抗菌TPU材料的制备
        2.2.3 抗菌TPU材料的表征
        2.2.3.1 四种常用抗菌剂热失重(TG)测试
        2.2.3.2 改性TPU材料的抗菌测试
        2.2.3.3 改性TPU材料的扫描电镜测试
        2.2.3.4 改性TPU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抗菌剂的热失重分析
        2.3.2 改性TPU材料的抗菌测试
        2.3.2.1 贴膜法抗菌测试
        2.3.2.2 抑菌圈抗菌测试
        2.3.3 改性TPU材料的扫描电镜图
        2.3.4 改性TPU材料的力学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抗菌剂对TPU改性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3.2.2 材料的制备
        3.2.2.1 C_8,C_(12)抗菌剂的合成
        3.2.2.2 QTA_8,QTA_(12)抗菌剂的合成
        3.2.2.3 改性TPU抗菌材料的合成
        3.2.2.4 改性QTA_(12)-TPU抗菌导管的合成
        3.2.3 抗菌剂及抗菌TPU材料的表征
        3.2.3.1 核磁共振(NMR)对抗菌剂的结构表征
        3.2.3.2 红外光谱对抗菌剂的结构表征
        3.2.3.3 抗菌剂的热失重表征
        3.2.3.4 抗菌剂本身的抗菌性测试
        3.2.3.5 C_(12)-TPU,QTA_(12)-TPU的XPS测试
        3.2.3.6 改性TPU材料的抗菌测试
        3.2.3.7 改性TPU材料的溶出测试
        3.2.3.8 改性TPU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
        3.2.3.9 改性TPU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能测试
        3.2.3.10 QTA_(12)-TPU导管的体内模拟抗菌循环测试
        3.2.3.11 QTA_(12)-TPU导管的动物体内抗菌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_8,QTA_8抗菌剂~1H NMR测试
        3.3.2 C_8,QTA_8抗菌剂热失重测试
        3.3.3 C_8,QTA_8抗菌剂本身抗菌测试
        3.3.4 C_8-TPU,QTA_8-TPU组改性材料的抗菌测试
        3.3.5 C_8-TPU,QTA_8-TPU组改性材料溶出后的抗菌测试
        3.3.6 C_8-TPU,QTA_8-TPU组改性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
        3.3.6.1 C_8-TPU,QTA_8-TPU组改性材料表面电位测试
        3.3.6.2 C_(8)-TPU,QTA_8-TPU组改性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3.3.7 C_8-TPU,QTA_8-TPU组改性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测试
        3.3.7.1 C_8-TPU,QTA_8-TPU组改性材料溶血性测试
        3.3.7.2 C_8-TPU,QTA_8-TPU组改性材料细胞毒测试
        3.3.8 C_(12), QTA_(12)抗菌剂化学表征测试
        3.3.8.1 C_(12),QTA_(12)抗菌剂NMR测试结果分析
        3.3.8.2 红外测试结果分析
        3.3.8.3 C_(12),QTA_(12)抗菌剂TG测试分析
        3.3.9 C_(12),QTA_(12)抗菌剂的抗菌测试
        3.3.10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的XPS测试
        3.3.11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抗菌测试
        3.3.11.1 贴膜法抗菌测试
        3.3.11.2 材料与细菌共培养激光共聚焦抗菌测试
        3.3.11.3 抑菌圈抗菌测试
        3.3.12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溶出测试
        3.3.12.1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溶出率测试
        3.3.12.2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溶出贴膜法抗菌测试
        3.3.12.3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溶出抑菌圈抗菌测试
        3.3.13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物理性能测试
        3.3.13.1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表面电位测试
        3.3.13.2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3.3.14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生物相容性测试
        3.3.14.1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血液相容性测试
        3.3.14.2 C_(12)-TPU,QTA_(12)-TPU组改性材料细胞毒性测试
        3.3.15 QTA_(12)-TPU导管体内循环模拟抗菌测试
        3.3.16 QTA_(12)-TPU动物体内抗菌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抗菌TPU导管的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原料及设备
    4.3 抗菌TPU共混粒料的制备工艺
    4.4 抗菌TPU导管的制备工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2)常见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 抗菌材料的分类及抗菌机理
    1.1 天然抗菌材料
        1.1.1 植物源抗菌材料
        1.1.2 动物源抗菌材料
        1.1.3 微生物源抗菌材料
    1.2 无机抗菌材料
        1.2.1 含金属离子型抗菌材料
        1.2.2 光催化金属氧化物型抗菌材料
        1.2.3 金属-MOFs抗菌材料
    1.3 有机抗菌材料
    1.4 新型抗菌材料
        1.4.1 稀土抗菌材料
        1.4.2 石墨烯抗菌材料
2 抗菌材料的应用
    2.1 抗菌纺织品
    2.2 抗菌塑料
    2.3 伤口敷料
    2.4 抗菌陶瓷
    2.5 抗菌涂料
    2.6 废水处理
3 结 语

(3)载铜抗菌不锈钢的现状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载铜抗菌不锈钢的研究进展
2 抗菌不锈钢的分类及制备工艺
    2.1 合金型载铜抗菌不锈钢及其制备工艺
    2.2 表层型载铜抗菌不锈钢及其制备工艺
    2.3 复合型载铜抗菌不锈钢及其制备工艺
3 抗菌机理及抗菌效果的影响因素
    3.1 抗菌机理
    3.2 抗菌效果的影响因素
4 载铜抗菌金属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
5 结语

(4)石墨烯-类石墨烯和银基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水体灭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水体致病微生物
        1.1.1 水体致病微生物污染现状
        1.1.2 水体致病微生物来源及种类
    第二节 饮用水消毒技术
        1.2.1 化学消毒法
        1.2.2 物理消毒法
    第三节 抗菌材料
        1.3.1 天然抗菌材料
        1.3.2 有机抗菌材料
        1.3.3 高分子抗菌材料
        1.3.4 无机抗菌材料
    第四节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灭菌研究
        1.4.1 石墨烯与金属单质
        1.4.2 石墨烯与金属氧化物
        1.4.3 石墨烯与聚合物
        1.4.4 磁性石墨烯材料
    第五节 类石墨烯片状纳米材料的光催化研究
        1.5.1 超薄TiO_2纳米片
        1.5.2 类石墨烯g-C_3N_4纳米片
    第六节 有序介孔CeO_2的应用
        1.6.1 多孔材料的分类
        1.6.2 介孔材料的用途
        1.6.3 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
        1.6.4 有序介孔CeO_2的应用
    第七节 本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磁性Ag-CoFe_2O_4-GO的合成及杀菌应用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实验设备
        2.2.2 主要实验试剂
        2.2.3 Ag-CoFe_2O_4-GO的合成
        2.2.4 材料的表征
        2.2.5 细菌的培养和灭菌实验
        2.2.6 基于荧光染色的细菌死活检测
        2.2.7 TEM和SEM表征细菌形貌
        2.2.8 Pb~(2+)和E.coli共同脱除实验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部分
        2.3.1 样品的表征
        2.3.2 材料的灭菌效果
        2.3.3 细菌荧光染色和形貌分析
        2.3.4 灭菌效果菌种差异性
        2.3.5 细菌和Pb~(2+)共同去除
        2.3.6 灭菌和Pb~(2+)去除机理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薄Fe_3O_4-TiO_2纳米片的合成及光催化灭菌应用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实验设备
        3.2.2 主要实验试剂
        3.2.3 Fe_3O_4-TNS的合成
        3.2.4 材料的表征
        3.2.5 细菌的培养和灭菌实验
        3.2.6 基于荧光染色的细菌死活检测
        3.2.7 TEM和SEM表征细菌形貌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部分
        3.3.1 样品的表征
        3.3.2 材料的灭菌效果
        3.3.3 细菌荧光染色
        3.3.4 细菌形貌分析
        3.3.5 光致发光和光电流分析
        3.3.6 活性物种清除剂影响
        3.3.7 Fe_3O_4-TNS的重复利用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g/g-C_3N_4可见光光催化剂的合成及灭菌应用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实验设备
        4.2.2 主要实验试剂
        4.2.3 Ag/g-C_3N_4的合成
        4.2.4 材料的表征
        4.2.5 细菌的培养和灭菌实验
        4.2.6 基于荧光染色的细菌死活检测
        4.2.7 TEM和SEM表征细菌形貌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部分
        4.3.1 样品的表征
        4.3.2 灭菌效果
        4.3.3 细菌荧光染色
        4.3.4 Ag~+泄漏量分析
        4.3.5 溶液pH和腐殖酸对灭菌效果影响
        4.3.6 细菌形貌分析
        4.3.7 灭菌效果提升机理
        4.3.8 活性物种清除实验
        4.3.9 ESR分析
        4.3.10 灭菌机理
        4.3.11 材料的重复利用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3D有序介孔Ag/CeO_2光催化剂的合成及灭菌应用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验部分
        5.2.1 主要实验设备
        5.2.2 主要实验试剂
        5.2.3 Ag/CeO_2的合成
        5.2.4 材料的表征
        5.2.5 细菌的培养和灭菌实验
        5.2.6 基于荧光染色的细菌死活检测
        5.2.7 SEM和AFM表征细菌形貌
        5.2.8 DFT理论计算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部分
        5.3.1 样品的表征
        5.3.2 灭菌效果
        5.3.3 腐蚀酸影响
        5.3.4 ESR
        5.3.5 SOD和CAT活性
        5.3.6 细菌荧光染色
        5.3.7 SEM和AFM形貌分析
        5.3.8 DFT理论计算
        5.3.9 效果提升机理
        5.3.10 光催化灭菌机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创新点、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创新点
    第二节 研究结论
    第三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活性氧化物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抗菌剂的分类及特点
    1.2 TiO_2的研究概况
        1.2.1 TiO_2的结构和性质
        1.2.2 TiO_2的抗菌机理
        1.2.3 TiO_2的研究进展
    1.3 ZnO的研究概况
        1.3.1 ZnO的结构和性质
        1.3.2 ZnO的抗菌机理
        1.3.3 ZnO的研究进展
    1.4 活性氧化物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4.1 TiO_2/Zn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4.2 抗菌剂的负载方法
    1.5 抗菌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6 研究内容和意义
2 TiO_2、ZnO及 TiO_2/ZnO复合材料的表征和抗菌性能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剂与主要仪器设备
        2.1.2 TiO_2/ZnO复合材料的制备
        2.1.3 TiO_2、ZnO及 TiO_2/ZnO复合材料的表征
        2.1.4 抗菌性能评价方法
        2.1.5 抗菌性能研究的实验方案
    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2.1 TiO_2、ZnO及 TiO_2/ZnO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分析
        2.2.2 TiO_2、ZnO及 TiO_2/ZnO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与粒径大小分析
        2.2.3 钛锌比对材料抗菌活性的影响
        2.2.4 煅烧温度对材料抗菌活性的影响
        2.2.5 光照条件对材料抗菌活性的影响
        2.2.6 投加量对材料抗菌活性的影响
    2.3 小结
3 载体比选与ZnO/沸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剂与主要仪器设备
        3.1.2 载体的选择
        3.1.3 ZnO/沸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确认
        3.1.4 ZnO/沸石复合材料的表征
    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3.2.1 载体比选的结果与分析
        3.2.2 ZnO/沸石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分析
        3.2.3 ZnO/沸石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分析
    3.3 小结
4 ZnO/沸石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测试与抗菌机制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剂与主要仪器设备
        4.1.2 抗菌性能测试方法
        4.1.3 ZnO抗菌机制研究方法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4.2.1 ZnO/沸石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
        4.2.2 ZnO抗菌机制的研究结果分析
    4.3 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基于阳极氧化的430抗菌不锈钢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抗菌材料的发展状况
        1.2.1 天然抗菌材料
        1.2.2 有机抗菌材料
        1.2.3 无机抗菌材料
    1.3 不锈钢发展方向
        1.3.1 不锈钢的应用状况
        1.3.2 不锈钢的分类及发展趋势
    1.4 彩色不锈钢研究现状
    1.5 疏水表面的研究现状
    1.6 抗菌不锈钢的研究现状
        1.6.1 添加抗菌金属元素的合金型抗菌不锈钢
        1.6.2 表面改性抗菌不锈钢
        1.6.3 表面涂层抗菌不锈钢
        1.6.4 复合抗菌不锈钢板
        1.6.5 金属离子的抗菌机理
    1.7 基于阳极氧化法制备抗菌材料
    1.8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2.1.1 阳极材料
        2.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 工艺流程
        2.2.1 基体材料的预处理
        2.2.2 阳极氧化
        2.2.3 抗菌层的制备
    2.3 检测方法及设备
        2.3.1 表面形貌与成分检测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2.3.3 疏水性检测
        2.3.4 不锈钢抗菌性能检测
第三章 纯铁多孔阳极氧化膜的制备与表征
    3.1 概述
    3.2 纯铁多孔阳极氧化膜的制备
    3.3 电解液含水量对纯铁阳极氧化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3.4 氟化铵浓度对纯铁阳极氧化膜的影响
    3.5 电解液温度对纯铁阳极氧化膜的影响
    3.6 阳极氧化电压对纯铁阳极氧化膜的影响
    3.7 纯铁多孔阳极氧化膜的形成机理探讨
        3.7.1 纯铁多孔阳极氧化膜的形成过程
        3.7.2 裂纹形成机理
    3.8 纯铁阳极氧化膜XRD物相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锈钢表面微纳米结构的制备与表征
    4.1 概述
    4.2 不锈钢表面微纳米结构的制备
    4.3 工艺参数对不锈钢阳极氧化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4.3.1 电解液含水量对不锈钢阳极氧化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4.3.2 氟化铵浓度对不锈钢阳极氧化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4.3.3 电解液温度对不锈钢阳极氧化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4.3.4 阳极氧化电压对不锈钢阳极氧化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4.3.5 阳极氧化时间对不锈钢阳极氧化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4.4 添加剂对不锈钢阳极氧化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4.4.1 十二烷基本磺酸钠的影响
        4.4.2 NaCl的影响
        4.4.3 H_2SO_4、HNO_3、H_3PO_4的影响
    4.5 不锈钢阳极氧化膜成分分析
    4.6 不锈钢多孔阳极氧化膜形成机理初探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抗菌不锈钢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5.1 概述
    5.2 抗菌不锈钢的制备
        5.2.1 不锈钢多孔阳极氧化膜的制备
        5.2.2 抗菌层的制备
    5.3 多孔阳极氧化膜及抗菌层的形貌表征
    5.4 抗菌层的XRD表征
    5.5 抗菌性能检测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彩色不锈钢的制备及疏水性研究
    6.1 概述
    6.2 彩色不锈钢的制备工艺
    6.3 彩色不锈钢外观表征
    6.4 不锈钢阳极氧化膜疏水性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碳基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抗菌材料的分类及其特点
    1.2 无机抗菌剂
        1.2.1 金属离子负载型抗菌剂
        1.2.2 氧化物光催化型抗菌剂
    1.3 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1.3.1 金属离子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1.3.2 光催化型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1.4 炭材料为载体的无机抗菌剂
        1.4.1 主要的碳基抗菌载体
        1.4.2 金属负载炭材料的制备方法
    1.5 抗菌剂的选择及抗菌性能评价
        1.5.1 抗菌剂的选择
        1.5.2 抗菌性能的评价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TiO_2@C/Ag核壳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TiO_2@C/Ag核壳复合材料的制备
        2.2.3 结构与形貌表征
        2.2.4 抗菌活性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确定制备TiO_2@C的最佳反应条件
        2.3.2 物相分析
        2.3.3 形貌表征
        2.3.4 比表面积和孔径测试
        2.3.5 红外光谱分析
        2.3.6 EDS分析
        2.3.7 抗菌性能测试与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ZnO@CNTs/Ag核壳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步骤
        3.2.3 结构与形貌表征
        3.2.4 抗菌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XRD分析
        3.3.2 TEM分析
        3.3.3 IR分析
        3.3.4 抗菌性能研究
        3.3.5 抗菌机理初步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载铜活性炭微球的制备及抗菌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
        4.2.2 载铜活性碳微球的制备
        4.2.3 结构与形貌表征
        4.2.4 抗菌活性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所制备的载铜活性炭微球
        4.3.2 XRD分析
        4.3.3 表面形貌观察
        4.3.4 表面元素含量及化学状态分析
        4.3.5 抗菌活性研究
        4.3.6 抗菌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载铜介孔炭的制备与抗菌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
        5.2.2 Cu/CMK-3的制备
        5.2.3 主要表征手段及仪器设备
        5.2.4 抗菌活性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XRD分析
        5.3.2 TEM分析
        5.3.3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5.3.4 XPS分析
        5.3.5 抗菌活性研究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羟基磷灰石/银复合涂层的电化学制备和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材料简介
        1.1.1 医用金属材料
        1.1.2 医用高分子材料
        1.1.3 生物陶瓷材料
        1.1.4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1.2 抗菌材料概述
        1.2.1 抗菌材料的必要性
        1.2.2 抗菌材料的发展
        1.2.3 抗菌材料的分类
        1.2.3.1 有机抗菌剂
        1.2.3.2 无机抗菌剂
    1.3 电化学沉积技术
        1.3.1 阴极沉积
        1.3.2 阳极电沉积
        1.3.3 电化学方法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
    1.4 本工作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仪器和方法
    2.1.电化学沉积模式
        2.1.1 恒电位沉积模式
        2.1.2 恒电流沉积模式
    2.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X射线粉末衍射(XRD)
    2.4.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5.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2.6.体外细胞培养实验
        2.6.1 细胞接种与观测
        2.6.2 MTT比色分析法
    2.7.粘结—拉伸实验
    2.8.材料抗菌性能评价
        2.8.1 浸渍法
        2.8.2 平板培养基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复合电沉积法制备羟基磷灰石/银抗菌涂层
    3.1 前言
    3.2 钛板表面沉积银颗粒
        3.2.1 钛板的预处理
        3.2.2 银离子配位剂的选择
    3.3 复合电沉积HAp/Ag涂层
        3.3.1 循环伏安法选择复合沉积电位
        3.3.2 复合电沉积
        3.3.3 碱热处理
    3.4 HAp/Ag复合涂层性能的表征
        3.4.1 XRD和XPS表征
        3.4.2 SEM/EDS表征
        3.4.3 涂层结合力的表征
        3.4.4 抗菌性能测试
        3.4.5 银离子的释放
        3.4.6 MTT比色实验
        3.4.7 细胞培养实验
    3.5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电化学沉积含纳米银羟基磷灰石抗菌涂层
    4.1 前言
    4.2 柠檬酸钠还原法制纳米银
    4.3 电泳沉积银纳米颗粒
    4.4 电化学沉积羟基磷灰石
    4.5 抗菌性能的研究
    4.6 不同形状银纳米粒子的合成和抗菌性能的比较
        4.6.1 六边形银纳米粒子的制备
        4.6.2 四面体/立方体银纳米粒子的制备
        4.6.3 银纳米粒子的表征
        4.6.4 不同形状银纳米粒子的抗菌性能考察
    4.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拟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与交流的论文
致谢

(9)银锌复合SiO2薄膜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无机抗菌材料
        1.1.1.TiO_2光催化无机抗菌材料
        1.1.2.银系无机抗菌材料
        1.1.3.稀土元素激活银系、光触媒系抗菌材料
    1.2.抗菌材料的抗菌机理
        1.2.1.二氧化钛光催化机理
        1.2.2.银系无机抗菌材料抗菌机理
    1.3.抗菌玻璃材料
        1.3.1.光催化抗菌玻璃材料
        1.3.2.载银抗菌玻璃材料
    1.4.溶胶-凝胶法
        1.4.1.溶胶-凝胶法的特点
        1.4.2.溶胶-凝胶法的缺点
    1.5.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sol-gel法制备SiO_2基质溶胶
    2.1.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
        2.1.1.溶胶-凝胶过程
        2.1.2.膜层的制备
        2.1.2.1.镀膜
        2.1.2.2.干燥
        2.1.2.3.退火
    2.2.SiO_2基质溶胶的制备
        2.2.1.实验参数的选择
        2.2.1.1.实验药品、级别及生产厂家
        2.2.1.2.实验仪器、型号及生产厂家
        2.2.1.3.实验体系的选择
        2.2.2.溶胶的制备
        2.2.3.SiO_2薄膜的制备
    2.3.主要因素对成膜性和凝胶时间综合分析
        2.3.1.溶液浓度对成膜性和凝胶时间的影响
        2.3.2.加水量对成膜性和凝胶时间的影响
        2.3.3.催化剂对成膜性和凝胶时间的影响
        2.3.4.DCCA对成膜性和凝胶时间的影响
        2.3.5.小结
    2.4.SiO_2基质溶胶的凝胶过程分析
        2.4.1.DSC-TG分析
        2.4.2.SEM分析
        2.4.3.X射线衍射分析
    2.5.小结
第三章 Ag-S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性能的测试
    3.1.Ag-S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
        3.1.1.实验参数的选择
        3.1.2.Ag-SiO_2溶胶的制备
        3.1.3.Ag-SiO_2复合膜的制备
    3.2.Ag-SiO_2复合薄膜的表征
        3.2.1 研究手段
        3.2.2.XRD分析
        3.2.2.FTIR分析
        3.2.3.XPS分析
        3.2.3.1.不同银掺入量的Ag-SiO_2复合薄膜的XPS分析
        3.2.3.2.不同热处理温度的Ag-SiO_2复合薄膜的XPS全谱分析
        3.2.3.3.不同热处理温度的Ag-SiO_2复合薄膜的银的3d谱线分析
        3.2.4.Ag-SiO_2复合薄膜表面Ag化学状态的讨论
    3.3.Ag-SiO_2复合薄膜的抗菌性能的测定
        3.3.1.抑菌圈法
        3.3.1.1.实验器材、材料及菌株
        3.3.1.2 实验过程
        3.3.1.3.评价规定
        3.3.2.不同条件对Ag-SiO_2复合薄膜的抗菌性能的影响
        3.3.2.1.银掺入量对Ag-SiO_2复合薄膜的抗菌性能的影响
        3.3.2.2.热处理温度对Ag-SiO_2复合薄膜的抗菌性能的影响
    3.4.小结
第四章 AgZn复合SiO_2薄膜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性能的测试
    4.1.AgZn复合SiO_2薄膜的制备
    4.2.AgZn复合SiO_2薄膜表面银的含量及银的状态的表征
        4.2.1 Zn~(2+)掺入量对薄膜表面银的含量的影响
        4.2.2 Zn~(2+)掺入量对薄膜表面银的价态分布的影响
        4.2.3 Zn~(2+)掺入对薄膜表面银的存在状况的影响的讨论
    4.3.AgZn复合SiO_2薄膜抗菌性能的测试
        4.3.1.锌的掺入量对复合薄膜抗菌效果的影响
    4.4.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棉织物的纳米无机抗菌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抗菌剂及抗菌织物的研究历史
    1.2 抗菌材料的分类
    1.3 无机抗菌技术新进展
        1.3.1 纳米技术及其在抗菌领域的应用
        1.3.2 超微粒子胶状无机抗菌剂
    1.4 无机抗菌剂的应用途径
        1.4.1 抗菌纤维的加工
        1.4.2 抗菌织物的加工
    1.5 抗菌剂的性能评价体系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抗菌纳米粉体的选择和抗菌性能测试方法的介绍
    2.1 纳米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2.1.1 光催化杀菌机理
        2.1.2 离子接触反应机理
    2.2 两种纳米抗菌粉体的复合应用
    2.3 纳米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性能测试方法
        2.3.1 振荡烧瓶试验的试验原理
        2.3.2 试验用菌种
        2.3.3 试验准备
        2.3.4 试验步骤(无菌操作)
        2.3.5 评价规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抗菌纳米粉体悬浮液的配置及其稳定性与功能性研究
    3.1 实验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仪器
        3.1.3 分析测试与表征
    3.2 抗菌纳米粉体分散工艺初选
        3.2.1 分散介质的确定
        3.2.2 分散方法的确定
        3.2.3 超声时间对纳米粉体悬浮液分散性的影响
        3.2.4 不同分散剂种类对混合粉体分散的影响
        3.2.5 水溶液pH值对粉体分散的影响
    3.3 单一粉体的单因子分散实验
        3.3.1 分散剂用量的影响
        3.3.2 pH值和ζ电位对混合粉体分散的影响
    3.4 单一抗菌纳米粉体的分散性表征
    3.5 纳米混合粉体的正交优化实验
        3.5.1 实验控制因素及指标确定
        3.5.2 正交实验记录及统计分析
        3.5.3 实验结果讨论
    3.6 实验验证
        3.6.1 抗菌性能
        3.6.2 分散效果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棉织物抗菌整理的工艺探索与优化
    4.1 织物的选择
        4.1.1 棉纤维的化学结构
    4.2 粘合剂的选用
        4.2.1 粘合剂的分类
        4.2.2 乳液型粘合剂的成膜机理
        4.2.3 粘合剂与织物的结合方式
        4.2.4 粘合剂的确定
        4.2.5 粘合剂对纳米抗菌悬浮液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4.3 柔软剂的选用
        4.3.1 柔软剂与织物的作用机理
        4.3.2 柔软剂的确定
        4.3.3 柔软剂对纳米抗菌悬浮液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4.4 其他助剂的选用
    4.5 纳米混合粉体后整理正交优化实验
        4.5.1 实验控制因素及指标确定
        4.5.2 正交实验记录及统计分析
        4.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6 实验验证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机抗菌整理对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
    5.1 织物基本性能测试与评价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无机抗菌整理后织物断裂强度的变化
        5.2.2 无机抗菌整理后织物折皱回复角的变化
        5.2.3 无机抗菌整理后织物白度的变化
        5.2.4 无机抗菌整理后织物表面透湿性的变化
        5.2.5 无机抗菌整理后织物透气量的变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结论
    6.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无机抗菌材料可杀SARS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抗菌剂QTA的合成及其医用抗菌TPU材料制备[D]. 刘帅珍.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2]常见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J]. 刘呈坤,江志威,毛雪,吴红.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20(02)
  • [3]载铜抗菌不锈钢的现状及发展[J]. 李杭,高建新,李运刚. 热加工工艺, 2020(08)
  • [4]石墨烯-类石墨烯和银基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水体灭菌研究[D]. 马双龙. 南开大学, 2017(05)
  • [5]活性氧化物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高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6]基于阳极氧化的430抗菌不锈钢制备研究[D]. 黄家强. 广东工业大学, 2015(11)
  • [7]碳基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谭三香. 暨南大学, 2010(10)
  • [8]羟基磷灰石/银复合涂层的电化学制备和表征[D]. 耿志旺. 厦门大学, 2008(09)
  • [9]银锌复合SiO2薄膜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D]. 李全华.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5)
  • [10]棉织物的纳米无机抗菌整理研究[D]. 徐君. 东华大学, 2007(05)

标签:;  ;  ;  

无机抗菌材料可杀灭SARS病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