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团支持发展农业职工自营经济

第89团支持发展农业职工自营经济

一、八十九团扶持农工发展自营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康萍萍[1](2021)在《从“农”到“工”:尖山农场职工生计模式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农”到“工”农场职工生计模式的变迁是尖山农场70多年开发建设的历史还原,经过几代垦荒人的耕耘与奉献、辛勤与汗水,把农场从一片荒芜人烟的荒原改造成如今经济多元化、社会繁荣化、生态效益化、环境友好化、城镇宜居化的农垦新城。农场农业现代化以及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推动了农场职工生计模式的变迁。职工生计模式从“农”到“工”的变化是与国家、社会以及农场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前进方向,农场的农业发展及其各项事业都在朝着现代化进军,但是职工大量外流,农场的继续发展也面临着后续人才补给不足、留守老人儿童增多、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以黑龙江省尖山农场为个案,考察了农场职工从1949年建场计划经济阶段到深化改革时期的生计模式变迁。因农场不同于农村和城市,尖山农场属于国营农场,促使职工生计模式的变迁更具复杂性和特殊性。与类似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将农场职工生计模式变迁置于国家与农场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制度背景下,更注重职工个人因特定的利益诉求而产生的不同的理性行动。本文将“结构—制度”分析法和“历史进程”分析法结合,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入手全面分析职工生计模式变迁的阶段与原因。本文由导论和五章构成。导论部分说明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前人研究及述评。第一章论述了尖山农场的概况,主要从历史沿革、自然条件、产业结构以及企业文化四个方面概述农场的发展进程,为农场职工生计模式的变迁提供历史进程和制度性资料;第二章论述了尖山农场职工计划经济时期(1949-1983年)“全农型”生计模式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其消亡的主要原因;第三章论述了市场经济时期(1984-2008年)农场职工“多农少农”生计模式的形成、主要内容和特点并对其进行评析;第四章论述了农场深化改革时期(2009-至今)职工“多工少农”生计模式的形成、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评析;第五章从现代化和社会分化两个角度来分析农场职工从“农”到“工”生计模式变迁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农场职工从“农”到“工”生计模式的变迁是社会分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农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路径,是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这其中的逻辑关系可以更直观的理解生计模式的转变是不可逆转的,家庭、农场、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其区域范围内的人们改变其原本的生产生活现状以及思想状态,以快速融入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社会。同时研究尖山农场职工生计模式的变迁,不仅仅是对农场社会发展进程的一个剪影,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论述职工从“农”到“工”的生产生活状态来发现农场发展内部存在的问题,每一种生计模式都不是人们可以完全自由选择的,而是社会发展和农场实际的生产生活发展现状促使职工们逐渐形成某种特定的生计模式。因此每一种生计模式的变迁背后都是农场的职工群众在不断适应新的环境,接受新鲜事物和新的思想,为了家庭的继续发展要不断转变自己的生存策略,尝试多种发展的可能性;从农场方面来说,要想可持续发展,人才引进是头等大事,农场需要转换思想,在保持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发展多种经济实体,一些企业不能只挂名不创造经济产值,一直靠农场资金扶持,长期以来都会成为农场发展的束缚。

李月华[2](2007)在《来自农牧团场的减负增收报告》文中指出2006年年初,兵团党委决定:在2005年的基础上,将团场职工负担总体降低10%。这是一个涉及党性考验和宗旨意识尊严的话题,也是兵团党委向全兵团职工作出的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促进农牧职工持续减负增收,是兵团贯彻落实中央政策的具体行动,是兵团党委执政理念的体现,是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兵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稳定职工队伍、增强兵团凝集力的根本保证,是全面实现兵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关键措施。本刊记者深入团场连队,调查基层团场遵循中央“多予、少取、放活”减负方针的精神,为职工减负让利的情况,采写成此稿。这对了解全兵团减负工作概况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汪铁锁[3](2005)在《夏秋忙种田 冬春不休闲》文中研究指明

徐道红,刘盛林[4](2005)在《八十九团“三轮驱动”全面发展》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新疆兵团八十九团党委在推进体制改革的同时,把落实土地长期固定不变、划分两用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作为改革的重中之重,在谋划振兴方案时,力求全面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全团自营经济、特色农业、工业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长?

汪铁锁,董柏林,邱学斌[5](2004)在《蘑菇种出好效益》文中研究表明 冬季本是冬休农闲的时节,但对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二连的磨菇种植户李勤来说,却正是忙着收获的大好时机。近年来,八十九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工发展自营经济,二连针对连队部分农工有蘑菇种植技术和经验的优势,为蘑菇种植户划出了蘑菇种植小

伏剑平,沈志军[6](2002)在《八十九团扶持农工发展自营经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随着团场发展自营经济贴息贷款的发放,美国红提葡萄、皮肉两用狐狸、东亚嵌蝎等特色种养业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并逐渐形成规模。 农五师八十九团是个中型植棉团场,近年来,随着棉花市场价格的下调,职工如何增收成了团场的一个热点问题。团场领导进行全面考察后,将引进美国红提葡萄作为团场调整结构的支柱产业,于年初建起了以种植美国红提葡萄为主,杏、香梨、李子、大枣、蔬菜塑料大棚等为

李沛立[7](2001)在《共奏富民曲——农四师各级工会积极引导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纪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农四师各级工会组织把如何引导职工发展自营经济、走致富之路作为自身工作的重中之重,给予高度的重视。各级工会工作人员走家串户,为广大职工发展自营经济排忧解难,与广大职工共奏富民曲。源头参与,为团场发展自营经济出谋划策在引导职工发展自营经济中,农四师各级工会清楚地意识到没有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发展自营经济,增加职工庭

许言实[8](2014)在《新疆兵团四师六十九团香料产业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影响国家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局以及社会的安定繁荣。发展我国香精香料产业,不仅是人民生活水平、质量提高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加入WTO,与国际社会接轨,香料产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化发展已经引起了各界的广泛重视。探索农业产业化模式创新的实现形式,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尤其是适合新疆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九团农业香料产业化的团场经济组织体系,实现农业香料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合理化,一方面有利于建立有效的香料产业市场竞争秩序,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实现新疆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九团香料产业的良性发展。本文以农业产业化和产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内外相关产品产业化的先进经验,以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经济组织模式为依托,对新疆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九团的香料生产经营模式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指出了六十九团香料产业在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中存在着经营规模小,缺乏协调性;龙头企业、企业和加盟农户地位不对等,合同违约现象严重;纵向合作松散,随机性强等问题,为六十九团香料产业化发展找到现实依据。通过分析伊犁香极地香料有限责任公司香料产业化模式发展的现状,总结了其产业化发展模式中存在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构建六十九团香料产业产业化模式的整体思路,即:与时俱进、提高市场化意识,组建农业企业,延伸产业链,发展生态型香料产业以及加强品牌建设。

姚晓敏[9](2003)在《刊中报苑》文中指出 农九师加快实施"三大三小产业"农九师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型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种植业的发展,加快实施"三大三小产业"。今年,该师又投入2600万元资金对西裕糖厂进行第三次技术改造,改造后日加工甜菜量将从过去的2800吨增加到3500吨。6月18日,该师对新疆绿晨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重组改制。该公司的重组改制标志着农九师畜牧业向产业化发展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该师积极种植北方中药材,以此加快发展以药材种植为基地的北方药材集团。在种植业上,农九师认真抓好"三小产业"(打瓜、果蔬、土豆)。从去年开始,该师已将大棚蔬菜作为城郊经济的主要产业来发展。经过努力,全师已建成400座塑料大棚。今年,该师种植打瓜13万余亩,已形成规模。土豆种植虽然还没有形成规模,但从该师一六五团去年种植的效益看,很有发展潜力。

唐卫荣[10](2002)在《刊中报苑》文中研究说明 标题新闻农三师伽师总场为职工减负332.8万元。(王华)农三师四十二团为职工减负171.9万元。(杜彬)农五师八十七团团场增效735万元,职均增收入4000多元。

二、八十九团扶持农工发展自营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八十九团扶持农工发展自营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从“农”到“工”:尖山农场职工生计模式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
        (一)国外研究状况
        1.生计策略类型研究
        2.可持续生计研究
        (二)国内研究状况
        1.生计模式类型研究
        2.生计模式变迁原因研究
        3.生计模式变迁的影响研究
        4.生计模式的优化研究
        (三)文献简评
    三、基本概念
        (一)国营农场
        (二)生计模式
    四、理论工具
        (一)罗斯托增长阶段理论
        (二)社会分化理论
    五、研究方法
        (一)资料收集方法
        1.文献法
        2.半结构访谈法
        (二)分析方法
        1.历史进程分析
        2.“结构—制度”分析法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黑龙江省尖山农场概况
    一、历史沿革
        (一)“开拓团”旧址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尖山农场
        (三)市场经济时期的尖山农场
        (四)深化改革时期的尖山农场
    二、自然条件
        (一)地理位置
        (二)气候条件
        (三)土壤条件
        (四)水文条件
        (五)自然资源
    三、产业结构
        (一)种植业发展现状
        (二)畜牧业发展现状
        (三)工业化现状
        (四)农旅产业发展现状
    四、企业文化
第二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全农型”生计模式
    一、“全农型”生计模式的形成
    二、“团队化”的生产方式
        (一)以第一产业为生
        (二)“指令性”集中经营
        (三)“包定奖”生产责任制
        (四)等级工资制
    三、“集体化”的生活方式
        (一)生活资料统一分配
        (二)计划型消费
        (三)有限的社会交往
        (四)闲暇生活比较单一
    四、“全农型”生计模式的消亡
第三章 市场经济时期的“多农少工型”生计模式
    一、“多农少工型”生计模式的形成
    二、农场管理、个体经营的生产方式
        (一)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为辅
        (二)农场生产自主权的转变
        (三)联产承包责任制
        (四)土地收入“定额上缴,自负盈亏”
    三、“社会化”的生活方式
        (一)职工自购生活资料
        (二)发展型消费增多
        (三)社会交往范围扩大
        (四)闲暇生活空间拓展
    四、“多农少工型”生计模式评析
        (一)运行成效
        (二)存在问题
第四章 深化改革时期的“多工少农型”生计模式
    一、“非农化”主导的生产方式
        (一)农场土地生产高度集中化
        (二)第二、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为辅
        (三)“离土又离乡”式发展
        (四)“非农收入”超过“农业收入”
    二、“网络化”的生活方式
        (一)生活资料网购化
        (二)消费方式多元化
        (三)社会交往外展化
        (四)休闲娱乐多样化
    三、“多工少农型”生计模式评析
        (一)运行成效
        (二)存在问题
第五章 尖山农场职工生计模式变迁的逻辑
    一、现代化逻辑
        (一)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的内在需求
        (二)农场城镇化的必经路径
    二、社会分化逻辑
        (一)从结构同质性到结构异质性
        (二)从功能统一性到功能专门化
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尖山农场职工生计模式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新疆兵团四师六十九团香料产业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思路、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化
        2.1.2 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规模经济理论
        2.2.2 社会分工与协作理论
        2.2.3 交易费用理论
        2.2.4 产业组织理论
3 兵团四师六十九团香料产业化现状
    3.1 兵团四师六十九团香料产业发展现状
        3.1.1 新疆建设兵团发展的历史背景
        3.1.2 农四师六十九团发展现状
        3.1.3 农四师六十九团香料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2 兵团四师六十九团香料产业经营模式
        3.2.1 分散小规模农户
        3.2.2 龙头企业带动型:公司+基地+农户
        3.2.3 市场带动型:专业市场+农户
        3.2.4 六十九团香料产业经营模式特点
    3.3 兵团四师六十九团香料产业经营模式分析
        3.3.1 六十九团香料产业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4 案例分析—伊犁香极地香料有限责任公司香料产业化模式研究
    4.1 伊犁香极地香料有限责任公司介绍
    4.2 伊犁香极地香料有限责任公司香料产业化模式分析
        4.2.1 香极地公司香料产业化模式的组织形式
        4.2.2 香极地公司香料产业化模式的运行机制
        4.2.3 香极地公司香料产业化模式的收益
    4.3 伊犁香极地香料有限责任公司实施香料产业化模式的经验与教训
        4.3.1 香极地公司实施香料产业化模式的经验
        4.3.2 香极地公司实施香料产业化模式的教训
5 兵团四师六十九团农业香料产业化模式完善
    5.1 完善原则
        5.1.1 适应性原则
        5.1.2 有效性原则
        5.1.3 循序渐进原则
        5.1.4 市场主导、政府推进原则
    5.2 主要措施
        5.2.1 与时俱进,提高市场化意识
        5.2.2 组建农业企业
        5.2.3 延伸产业链条
        5.2.4 发展生态型香料产业
        5.2.5 加强品牌建设
6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八十九团扶持农工发展自营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农”到“工”:尖山农场职工生计模式变迁研究[D]. 康萍萍.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来自农牧团场的减负增收报告[J]. 李月华. 兵团建设, 2007(03)
  • [3]夏秋忙种田 冬春不休闲[J]. 汪铁锁. 新农业, 2005(08)
  • [4]八十九团“三轮驱动”全面发展[N]. 徐道红,刘盛林. 中国乡镇企业报, 2005
  • [5]蘑菇种出好效益[J]. 汪铁锁,董柏林,邱学斌. 致富天地, 2004(03)
  • [6]八十九团扶持农工发展自营经济[J]. 伏剑平,沈志军. 兵团工运, 2002(01)
  • [7]共奏富民曲——农四师各级工会积极引导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纪实[J]. 李沛立. 兵团工运, 2001(07)
  • [8]新疆兵团四师六十九团香料产业化模式研究[D]. 许言实. 山东农业大学, 2014(02)
  • [9]刊中报苑[J]. 姚晓敏. 兵团建设, 2003(10)
  • [10]刊中报苑[J]. 唐卫荣. 兵团建设, 2002(01)

标签:;  ;  ;  ;  ;  

第89团支持发展农业职工自营经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