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日本与鲁迅小说中的生命意识

留学日本与鲁迅小说中的生命意识

一、留学日本与鲁迅小说中的生命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张营营[1](2021)在《尼采对鲁迅前期小说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蕾[2](2020)在《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文中指出韩少功,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坛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湖南作家,他凭借对现实人生的真切体验以及对文学创作地不断深入,通过近半个世纪的文化实践和审美反思,使自己的文学创作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论文试图去解读韩少功文学创作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价值追求,以及在具体的创作指向中把握他独特的精神世界。韩少功的精神世界丰富而深邃,这其中,鲁迅、沈从文以及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成为了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精神向导。因此,论文将通过上述几位作家与韩少功的精神联结,分别从韩少功的文化启蒙、文学寻根、文学思想建构的开放性与多样性等方面来进行阐释和论证,以深度剖析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具体来说,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是在他坚持不懈的人文关怀、独辟蹊径的思维方式以及知行合一的文化实践之中完成的。因此,论文的四个章节也将从上述几个维度来进行展开。论文的第一章将主要分析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缘由。第一部分以韩少功人生历程中的四个主要阶段为时间纵轴,阐释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具体路径。韩少功丰富的人生体验以及文学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特定文化语境,既是他独特的创作心理和写作方式形成的重要来源,也是他创作思想形成的外部条件。第二部分将具体解读韩少功对公共知识分子身份的自我定位。第三部分将侧重分析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构成之源、主要内涵和突出特征。一方面他受“经世致用”、“敢为人先”湖湘文化的浸染,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坚守着公共知识分子的精神之责。另一方面,鲁迅、沈从文、米兰·昆德拉的文学理论对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也起到了关键性的精神导向作用。第二章到第四章将对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及价值追求的具体表现作详细的论述。第二章将集中论证韩少功在鲁迅精神指引下文化“启蒙”意识的自觉形成。本章的第一节将鲁迅生存意义上的价值选择“火与剑”式的激烈批判与韩少功“中和”式的坚持与抵抗进行比较,分别从不同的历史语境中阐释他们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及价值立场的坚守。第二节将对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和韩少功笔下知识青年的人生轨迹和前途命运进行关注,试图去审视不同时代背景下知识群体生存境遇的异同。章节的最后,对鲁迅与韩少功在文化“启蒙”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方式进行比较,将“国民性”批判作为鲁迅与韩少功的精神联结,重点突出韩少功对鲁迅现实主义批判精神的继承与开拓。第三章将“寻根”作为本章的论述基点。沈从文对“生命优根”的执着追寻,对韩少功的文学“寻根”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第一节将对“寻根”母题进行简要探析,解读传统寻根视域下“优根”与“劣根”之选所产生的不同文化意义,并分析“寻根”视域下湖湘文化与巫楚文化的联系与区别。第二节与第三节将分别论述沈从文的“乡下人”寻根与韩少功的“外乡人”寻根,在比较他们各具特色的“寻根”路径中,重点分析韩少功新时期文学“寻根”所产生的时代意义。第四章将重点分析韩少功在米兰·昆德拉小说理论指引下个人创作思想的建构以及具体表达。八十年代中期,韩少功译介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至中国内地并引起强烈反响,韩少功本人也深受昆德拉创作思想的影响。从对“存在”的找寻、文体试验的践履,到拒绝“媚俗”坚守住公共知识分子应有的价值立场……韩少功在政治与文学的复杂关系中一次次智慧地完成生命的独行之路,“倔强”地守候一份人文知识分子的“初心”。总之,本论文意在超越以往有关韩少功研究的单一路径和思维范式,主要采用综合归纳与比较分析、微观研究与宏观阐述结合一体的方法,对韩少功的文学实践和创作思想的价值追求做全面的阐释与解读,并以此为基点,借以能够拓宽学界对韩少功研究的路径。如此,或许能够获得更多的学术空间和理论启示。

张承志[3](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倪琦[4](2020)在《鲁迅对大江健三郎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鲁迅对日本的重要意义在半个多世纪中持续升温,且不断迸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与现代日本文学结下深厚因缘,虽是外国文学家其文学却被作为国民文学来对待,被人们所普遍接受。同时鲁迅对战后日本文学、文学研究发展产生助力,对日本国民的主体精神重建也有重要作用,影响了众多文学家的成长和选择,使其能够客观地面对战中战后的格局发展,并以文学作为反映途径,对日本的近代和当前进行反思与文化批评,这其中便包括大江健三郎。大江健三郎在家庭影响下与鲁迅相识,并在人生体验中不断与鲁迅相知,社会整体文化环境、文学氛围的渲染让他对鲁迅抱有崇敬,而更多的现实机缘,包括民族国家的相似背景、时代情感的共鸣以及自身的经历气质等,则让大江向鲁迅一步步靠近,自觉接受鲁迅的精神。鲁迅的文学世界也最终让二人有了重合点,阅读感知中的不断深入契合让二人产生了实质性的关联,可以说鲁迅的文学选择和精神主张都给大江以深刻的影响借鉴。由此,在大江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中能感受到来自鲁迅的影响痕迹,他同鲁迅一样以文学介入现实,以平民性、启蒙性与政治性的观念参与到社会的变革与国民的生存发展中,创作中的叙事特点和表现手法也包含鲁迅现代文学的书写关联。而同时鲁迅也以人生导师的形象渗透在大江的生命中,在思想、精神上给大江以指引,包括对社会的认识、对现实的理解、对自我的重塑、对人生的选择等多重方面,使其能够直面危机、反抗绝望、确定希望,并给予他现实批判和“疗救”的力量,最终一起凝结在大江的文学与人生中。

唐克文[5](2020)在《价值的毁灭—鲁迅小说的悲剧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是中国20世纪上半叶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是当时最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同时也是“五四”时代和文学革命时期的先驱者和精神典范,他的文学创作和文艺理论对中国现代国民思想的变革和解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鲁迅的文学创作主要是为现实服务,针砭时弊,他从未说过自己创作的就是悲剧文学,事实也正是如此,但不能说他的作品中就不含有悲剧因素,同绝望抗争的行为本身就在弘扬一种悲剧精神,无论是鲁迅在小说中塑造的人物,还是鲁迅自己,都具有如此的悲剧精神。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鲁迅提出“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中国人难以欣赏悲剧的原因在于不愿正视价值的毁灭,但无论人们看或不看,价值的毁灭依然在继续,鲁迅所做的只是将这一毁灭过程更加血淋淋摆在那些装聋作哑的人面前,想以此唤醒他们,这无疑是艰难的,这也是鲁迅作品中悲剧性之所在。本文共六个部分。引言交代以鲁迅小说的悲剧性作为论文选题的缘由,指出鲁迅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并梳理了学术界对鲁迅文学研究的主要情形和相关内容,最后陈述了本篇论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创新之处。论文的主体部分有四章:第一章主要是结合鲁迅的人生境遇和社会环境来探究其不同时期小说创作的悲剧性特色。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时期主要是积极奋进的“呐喊”时期;五四运动转入低潮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时,则主要是“绝望”和“反抗绝望”的“彷徨”期;鲁迅晚期的创作《故事新编》的一系列小说作品是对中国古代传说的改编,诙谐与悲凉共存,庄严与荒诞同在,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体现了一种疏离与反叛的特征。第二章主要是结合鲁迅的小说创作来探讨其对悲剧的界定和理解。稍加梳理西方悲剧理论的历史,引出鲁迅对悲剧的看法,悲剧是为了将被毁灭的有价值的事物展现在观者眼前。鲁迅的悲剧小说所塑造的是具有真实性的人物形象,这和中国之前的团圆艺术完全不同,而描绘的环境也是真实的,可按照不同的人物形象分为多重的生存世界。在小说中,鲁迅描述的是悲剧人物的物质层面的生命和精神层面的尊严等价值的毁灭,面对绝望的世界,鲁迅和他笔下的人物都在奋起反抗。这些论述需要结合对鲁迅的具体小说作品的认识,讨论其中的悲剧人物及其特征,环境描写和情节安排,等等。第三章是探究鲁迅小说的悲剧性思想形成的原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鲁迅成长过程中对其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儒家、佛教、庄周和古代神话传说的影响都造成了鲁迅的悲剧性思想。在近代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文学革命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浪潮也推动了鲁迅艺术风格的形成。而在南京求学和日本留学时又受到西方思想的洗礼,其中摩罗诗人的反抗精神、进化论的理性思想,以及具有非理性色彩的尼采意志论理论和悲剧酒神的思想都对其影响巨大,这些影响了鲁迅日后的小说创作的视角和方向。第四章论述了鲁迅小说悲剧性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鲁迅悲剧观念和悲剧小说创作的价值与意义,将峻急的真实社会状况描述了出来,刻画出奴性的国民灵魂,有着展示和重塑真实世界的现实意义,以及剖析自我的精神价值,有着强烈的批判色彩。此外,鲁迅立足于现实主义的大地,但他的小说创作却同时具有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风格,连接着不同的时代,显得复杂而宏大。最后是结语。综上所述,鲁迅结合他的现实经历,从文学创作和批评的角度提出了属于自己的悲剧论断,他的小说作品也具有极强的悲剧性色彩,并且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表现,或者说每部小说都是一次伟大的尝试,从不同的侧面将现实的社会悲剧展现了出来,以先驱者的姿态大声呐喊,低头彷徨,极尽戏谑,惊醒了昏睡中的国民们。鲁迅小说的悲剧性体现在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在看似暗色的悲剧性中,却有着一抹亮色,给人以希望。就文艺层面而言,西方悲剧通过几千年的发展拥有了十分完善的悲剧理论体系,但中国却缺少对悲剧的理解与欣赏,近代西方思潮的传入影响了鲁迅等知识分子对悲剧题材的书写,对中国近现代悲剧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他的悲剧文学创作和悲剧理念则对后来的文学发展影响深远,让人们能够正视价值的毁灭,并且感受到价值毁灭时所迸发的生命之美。

赵萍萍[6](2020)在《论鲁迅文学作品中的“梦叙事”》文中提出以“梦”切入鲁迅文学作品的研究,尤其散文诗集《野草》,是鲁迅研究中最有活力和阐释空间的一角,它边缘却充满吸引力。其中,边缘特点指的是在对鲁迅文学作品研究的众多关注点中都会有某个或某一部分“梦”文本的“参与”,而并没有上升为整体鲁迅文学创作的研究;吸引力表现为《野草》中密集出现的梦架构散文诗所内蕴的鲁迅思想高度及其文学创作之谜。以上的边缘特点与吸引力所依傍的思想险峰——《野草》,使得当下以“梦”为切入角度的鲁迅文学作品研究存在研究对象单一、局限于散文诗和小说文体的问题。因此,本文将研究对象扩展为为目前所结集的鲁迅所有的文学作品(《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并且将切入角度确定为“梦叙事”。这样可以将鲁迅文学作品中非典型意义层面上的“梦”纳入到“梦叙事”的整体框架中,进而探究鲁迅作为现代文学作家选择以“梦”叙事的原因、鲁迅文学作品中“梦叙事”的分类以及他在不同生命阶段所认同的文学价值取向和生命信仰。本文分为三章,总体以递进式思维进行阐述。第一章论述鲁迅在其文学创作中对“梦叙事”的自觉选择,首先探讨“梦”的生理体验与叙事角度的修辞艺术之间的联系;其次是结合鲁迅的人生经历分析鲁迅选择“梦叙事”的重要潜意识背景:“立人”思想中被压抑的英雄情结,复仇心理等;最后一节从鲁迅译介过的《苦闷的象征》为线索,探究“梦叙事”中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手法糅合的思想外貌。第二章是在对鲁迅所有文学作品中的“梦叙事”文本进行搜集整理基础上进行的分类。本章将搜集到的“梦叙事”文本按照“梦”的具象分为入梦、梦中和梦醒三大类并将结合为鲁迅哲学思想中的“现在”观念和被纳入其中的三维时间(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论述,分析“梦叙事”具象结构中流动的“时间意识”从而进入鲁迅的意义建构世界。第三章在对“梦叙事”整理分类的基础上探究鲁迅笔下“梦”的叙事美学,即“梦叙事”的生命哲学。本章的思路是从启蒙重压与个体生命保存之间的张力关系中进行论述,将前人研究“梦叙事”的理论关注点转向“梦”的佛学经验并将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谈及的日神之“梦”和酒神之“醉”进行分析,探索如此两个极端的“梦”之生命情绪在鲁迅笔下的“梦叙事”中的碰撞及其精神力量。结语部分阐述鲁迅笔下“梦叙事”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独特性以及当代文学中“梦叙事”的鲁迅之影。

常乐梅[7](2019)在《论鲁迅小说的生命关怀》文中研究说明鲁迅的生命哲学是鲁迅思想最具价值的部分,而鲁迅小说则以人道主义的情怀关注着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无论是对饱受压迫欺辱的妇女儿童的关爱,对农民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还是对自身所处的知识分子群体精神困境的探索,甚至是对动物生命的关注,都体现出鲁迅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思想底蕴。

张金玲[8](2019)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意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中国动荡不安。随着现代文学的发展,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意象也逐步登上文学舞台,成为现代作家书写现代社会、表达现代观念的主要意象之一。“在路上”意象的设置与知识分子的“士志于道”的传统观念和现代知识分子的时代认知和心理体验息息相关,它一方面记录了中国现代各阶段知识分子的生存现实,另一方面又表现出知识分子追求现代理想时的奋斗过程,还反映了这一群体的现代精神状态。在家国残破、民族危亡、社会动荡的关键时期,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毅然扛起肩上的责任,走在时代的前列,为重建文化体系日夜不息地深入思考,为挽救家国毫不退缩地勇敢尝试,为社会安定积极昂扬地不懈追求。“在路上”意象在现代作家笔下频繁出现,继承了古代文人“志于道”的高尚情操的现代知识分子用这一意象表达更为丰富的意义。本文将从“在路上”意象产生的精神根源和其在文学文本中的形成梳理“在路上”意象从古代文学到现代小说中的设置与演变,并着力从“在路上”意象的表达中提炼出相应的主题象征内容和精神内涵,并厘清其审美价值与思想价值。本文将从五部分入手来论述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意象。第一部分主要交代将“在路上”意象作为研究对象的目的以及研究的意义,并梳理相关的研究文献,确定具体的研究范围和方法,并界定意象、空间意象、“在路上”意象等主要的概念。第二部分主要从“在路上”意象产生的精神根源以及其在文学文本中的形成表述,从古代“士志于道”的文人传统,到现代语境下的现代知识分子的“道”,分析“在路上”意象产生的深层次的精神根源,从《诗经》到《离骚》,分析其如何在经典文学文本中成熟,再探究现代小说中“在路上”意象的发展,并从空间上进行分类。第三部分主要论述的是“在路上”意象的主题象征。通过梳理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意象,分析主体“在路上”行为生成的原因、目标类型以及心理状态等因素,分析出丰富的象征意义所传达出的特定主题。例如在封建力量依然强大、现代社会战火连绵的状况下,“在路上”主体为了逃脱个体身心束缚、逃离现实生存困境所传达出的逃避主题;思想意识相对自由、有现实的生存需求和济世担当的知识分子,为了寻找内心安宁、寻觅生存之地、寻求救国经世之道所衍生出的寻找主题;等到所寻找的目标趋于明晰,历经坎坷彻底醒悟之后的知识分子专一追求家国安泰、理想人格而传达出的追求主题。不同的主题代表了现代知识分子的不同境遇、思想高度和选择倾向。第四部分主要论述的是“在路上”意象的精神内涵。“在路上”是经历文化积淀,具有承继特征和现代特征的意象,包含着知识分子的真挚情感和态度,也展示了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在传统乡土意识的对照下,“在路上”所呈现出的就是知识分子“文化失根”现代经历所滋生出的漂泊状态;受“以内乐外”的思想的指引,“在路上”始终传达出知识分子积极进取的现代信念;在古代中国游学传统经验的对比下,“在路上”的生命表达极端而残酷,在此情境之下的知识分子,表现出对原始生命强力的认同感和向死而生的生命意识。第五部分主要论述的是“在路上”意象的价值。通过对“在路上”意象的语言表达上的突破和空间连接属性的探索,分析其审美价值。结合“在路上”意象古今传承的代表性特征和现代作家对它的认可来考察其文学史价值。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之“象”,是现代知识分子面临的生存和精神困境共同催生出来的,但“在路上”意象的主体表现出对困境的积极的应对态度,自觉思考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出路。“在路上”表现了现代知识分子颠沛流离的现代遭遇,表达了知识分子敢于奋斗、不懈追求、绝不放弃的现代精神气质。

李慧敏[9](2019)在《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的一生主要经历过两次沉默时期。一次是1909年编译完《域外小说集》至1918年《狂人日记》问世,另一次是1922年12月写完《<呐喊>自序》至1924年2月《祝福》完成。所谓沉默,即停止表达性的创作。鲁迅的两次沉默在其创作生命中如同黑洞般存在,但鲁迅之为鲁迅,他存在的独特性与他的沉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我们不对鲁迅的沉默作出应有的思考,将难以走进他的文本世界,甚至很难窥见鲁迅深刻思想的一隅,更难以接近他的博大心灵世界。那么,我们将会彻底的失去鲁迅,失去与中国现代文学与思想先驱者的对话机会,这对中国人而言,是重大的损失。本论文立足鲁迅的两次沉默,梳理鲁迅沉默与开口的关系以及鲁迅的“沉默”对其文本世界的建构。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前沉默:鲁迅沉默的发轫”、“显沉默:鲁迅沉默的昭世”与“后沉默:鲁迅沉默的突围”。其中“显沉默”为主体部分,着力于探究沉默对鲁迅文本的建构,以鲁迅沉默与开口的关系为经线,纵向深入鲁迅的精神世界,以细读鲁迅的文本创作为纬线,横向进入鲁迅的文本世界,探求其沉默在文本创作上所赋予的特征。论文通过经纬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走近鲁迅的内心世界,挖掘出鲁迅之为鲁迅的本质特征。

许莹[10](2018)在《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中的疾病医疗书写》文中指出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潮流的兴起是新世纪文学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它对研究女性写作和乡土文学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来看,自鲁迅、萧红等人的乡土叙事开始,疾病医疗书写就与乡村、与性别紧密相连。而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可以看作是对20世纪中国乡土叙事传统的承袭与超越。它同样充满了丰富的疾病医疗书写,或是以疾病医疗书写为主题,或是以疾病医疗书写为重要情节。因此,本文以“疾病医疗书写”为切入点,探讨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在表现乡土主题和表达性别意识方面的特质。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总结和分析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中的疾病医疗书写类型及其成因。在归纳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中的疾病医疗书写类型的基础上,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疾病叙事传统、新世纪的文化语境和女作家个人的疾病情结三个角度论述疾病医疗书写的成因。第二章则运用医学人类学、医疗史和生态批评等相关知识,分析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中的疾病医疗书写对乡土伦理的表达、对乡土历史的重构。不仅如此,本章还讨论疾病医疗书写与民间文化的关系。第三章运用性别理论和互文性的研究方法,讨论女性作家在新世纪乡土叙事的疾病医疗书写中流露出的性别意识。首先,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中的疾病医疗书写在关注“身体”的同时,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人性关怀。其次,疾病因素的介入,使女性作家笔下的乡村“母亲”形象呈现出区别于传统“母亲”形象的异质性因素,显得更加丰富和多质。而承担着对病患的治疗与照顾之责的“地母”形象,虽然凸显了“母亲”对生命的温暖守护,但一定意义上来说陷入了对乡村女性本质主义的塑造。再次,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中频繁出现的“去势”的男性形象,同样隐含着作者的性别立场,侧面反映出女性的生存现状的同时重新审视和建构两性关系。结语部分则对全文的论述进行总结,概括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中的疾病医疗书写对乡土主题的表现,以及在此过程中流露出的性别意识。

二、留学日本与鲁迅小说中的生命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留学日本与鲁迅小说中的生命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2)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价值
第一章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及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
    第一节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路径
        一、走向文学:启蒙、困惑与寻找
        二、南下海岛:寻找“自由”
        三、回归自然:进步的回退
        四、“知青”岁月的回望:记忆的价值
    第二节 韩少功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
        一、从“士”到“现代知识分子”
        二、韩少功: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
    第三节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及其内涵、特征
        一、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
        二、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内涵:仍有人仰望星空
        三、韩少功创作思想的精神特质:不确定性和实践性
第二章 困乏时代下的文化“启蒙”
    第一节 鲁迅与韩少功的价值立场比较
        一、鲁迅:一个“异数”的存在
        二、韩少功:坚持与抵抗
        三、“在”而“无所属”之下的价值抉择
    第二节 对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命运的关注与审视
        一、从“呐喊”到“彷徨”的知识分子
        二、从“日夜书”到“修改过程”的知识青年
        三、特殊历史语境下对知识群体命运流转的审视与思索
    第三节 “破”与“立”之间的文化探索
        一、鲁迅的“摧毁”与“重塑”
        二、韩少功的“反思”与“重构”
        三、“摧毁-重塑”与“反思-重构”中的文化探寻
    第四节 困乏时代的沉思者
        一、“国民劣根性”书写下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二、韩少功对“审美化人生信仰”的开拓
第三章 回返路径中的“寻根”之思
    第一节 “寻根”母题的透视
        一、“寻根”母题探析
        二、“寻根”视域下的巫楚文化
    第二节 沈从文:“乡下人”的回望
        一、自我寻找之路——巫楚文化浸染的“乡下人”
        二、故土难舍之沈从文的“精神还乡”
        三、人类远景的凝眸之“自为生命”的坚守
    第三节 韩少功:“外乡人”的回溯
        一、回返路径中的“外乡人”
        二、对“初心”的回溯之“实践还乡”
        三、东方文化的寻找与重造
    第四节 “敢为人先”的寻根之思
        一、“乡下人的实践还乡”与“外乡人的精神还乡”
        二、韩少功:敢为人先的寻根人
第四章 “遇见”昆德拉:思想构建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第一节 诗与思:存在视野下的沉思
        一、叩问存在
        二、语言“勘探”下的存在
        三、诗意栖居背后的“存在”
    第二节 诗与史:文学的“泛政治化”基色
        一、“政治”与“泛政治化”意识的指向
        二、文学与政治的“相遇”
        三、“泛政治化”记忆的书写
    第三节 、拒绝“媚俗”的价值立场表达
        一、何谓“媚俗”?
        二、韩少功对“媚俗”的拒绝及实践表达
        三、“不确定性智慧”下的“出世之心”与“入世之事”
余论(兼结语) 一个独行的智者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三、文献研究综述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鲁迅对大江健三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3 研究内容、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精神相遇
    2.1 鲁迅的日本意义
        2.1.1 鲁迅文学在日本的传播
        2.1.2 鲁迅研究在日本的持续发展
        2.1.3 鲁迅对战后日本的特殊意义
    2.2 大江健三郎的鲁迅情结
        2.2.1 家庭影响与文学感知
        2.2.2 精神契合:相似与共鸣
3 文学影响
    3.1 文学观念
        3.1.1 平民性
        3.1.2 启蒙性
        3.1.3 政治性
    3.2 文学创作
        3.2.1 叙事特点
        3.2.2 表现手法
4 思想影响
    4.1 主体精神
        4.1.1 反抗绝望
        4.1.2 自我重塑
    4.2 现实人生
        4.2.1 现实批判
        4.2.2 现实“疗救”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价值的毁灭—鲁迅小说的悲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及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鲁迅小说的创作时期与艺术特征
    一、《呐喊》的期盼与希望
    二、《彷徨》的孤独与绝望
    三、《故事新编》的疏离与反叛
第二章 鲁迅小说的悲剧性表现
    一、悲剧的界定
    二、形象的塑造
    三、情境的再现
    四、价值的毁灭
第三章 鲁迅悲剧观念的产生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色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
    三、西方近现代思潮的洗礼
第四章 鲁迅小说悲剧性的美学价值
    一、国民性、现实性与社会性
    二、自我解剖、自我反省与自我抗争
    三、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论鲁迅文学作品中的“梦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梦叙事”的艺术选择
    第一节 “梦”的时空修辞
    第二节 “梦叙事”的潜意识构成
    第三节 “梦叙事”与“苦闷象征”
第二章 “梦叙事”的具象结构
    第一节 入梦之梦:进化论意识与鲁迅文学的发生
    第二节 梦中之梦:环顾无意识的精神沉潜
    第三节 梦醒之梦:谈梦、论梦中的历史理性
第三章 “梦叙事”的生命哲学
    第一节 死亡体验与生存之思
    第二节 “压抑”与“我执”的碰撞
    第三节 穿越绝望的“大欢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论鲁迅小说的生命关怀(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妇女儿童的生命关怀
    (一) 为女性鸣不平
    (二) 为儿童谋未来
二、对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生命关怀
    (一) 关注农民的不幸与麻木
    (二) 苦恼知识分子的苟活
三、对动物的生命关怀

(8)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1.4 主要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在路上”意象概述
    2.1 “在路上”意象产生的精神根源
    2.2 “在路上”意象在文学文本中的形成
    2.3 “在路上”意象的类型
第三章 “在路上”意象的主题象征
    3.1 逃避主题
        3.1.1 逃脱个体身心束缚
        3.1.2 逃离现实生存困境
    3.2 寻找主题
        3.2.1 寻找内心安宁
        3.2.2 寻觅生存之地
        3.2.3 寻找救国经世之道
    3.3 追求主题
        3.3.1 追求家国安泰
        3.3.2 追求理想人格
第四章 “在路上”意象的精神内涵
    4.1 “文化失根”的漂泊状态呈现
    4.2 积极进取的现代信念诠释
    4.3 向死而生的生命意识表达
第五章 “在路上”意象的价值
    5.1 “在路上”意象的审美价值
        5.1.1 突破语言表达限制,起媒介沟通作用
        5.1.2 独具空间连接属性,摹写时代直观可感
    5.2 “在路上”意象的文学史价值
        5.2.1 古今传承的意象代表
        5.2.2 作家认可的现代意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涉及“在路上”意象的部分现代小说文本)

(9)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意义
        一 文献综述
        二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前沉默:鲁迅沉默的发轫
    第一节 沉默的因子:父亲的病
        一 沉默的关系——文本中的“父与子”
        二 沉默的隐疾——文本中的“病”
    第二节 沉默的触点:幻灯片事件
        一 沉默的启示:国民性批判
        二 沉默的“对话”:“独异个人”与“庸众”
    第三节 沉默的肇始:超前的寂寞
        一 “潜意识”——五篇文言论文
        二 “潜文本”——《域外小说集》中的《谩》与《默》
第二章 显沉默:鲁迅沉默的昭世
    第一节 梦后十年:沉默与开口之间
        一 沉默的间隙:开口的契机
        二 沉默与开口之间:折中的《呐喊》
    第二节 二度沉默:于渊默处听雷声
        一 沉默之思:《野草·题辞》中的辩证哲思
        二 出离沉默:“中间”文本——《彷徨》与《野草》
    第三节 沉默对鲁迅文本世界的建构
        一 沉默反思:多疑思维下的否定性语言特征
        二 画出沉默的国民的魂灵
        三 沉默在叙述手法上的介入
        四 沉默在表现手法上的介入
第三章 后沉默:鲁迅沉默的突围
    第一节 开口的最高艺术——杂文
        一 鲁迅的“伪沉默”——答有恒先生
        二 无畏的开口——鲁迅后期杂文的蓬勃
    第二节 沉默后的开口:鲁迅生命意义的确立
        一 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从文学到革命
        二 开口背后:“爱”的生命践行
    第三节 沉默的意义
        一 沉默与开口的关系
        二 沉默价值重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野草》文本中的主要虚词整理
    一 “然而”部分
    二 “但/但是”部分
    三 “却”部分
    四 “忽/忽然/忽而”部分
    五 “而/而且”部分
    六 “终于”部分
    七 “至于”部分
    八 “于是”部分
    九 “将”部分
    十 “并且”部分
    十一 虚词叠用部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中的疾病医疗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中的疾病医疗书写类型及其成因
    第一节 疾病医疗书写的类型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文学的疾病叙事传统
    第三节 女作家疾病情结的个体、时代原因
第二章 疾病医疗书写与“乡土”主题
    第一节 疾病医疗书写与乡土伦理表达
    第二节 疾病医疗书写与乡土历史的重构
    第三节 疾病医疗书写与民间文化
第三章 疾病医疗书写中的性别意识
    第一节 身体的再现与生命意识
    第二节 疾病医疗书写与乡村“母亲”形象的塑造
    第三节 男性“去势”的多重文化逻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语

四、留学日本与鲁迅小说中的生命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尼采对鲁迅前期小说的影响研究[D]. 张营营. 青岛大学, 2021
  • [2]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D]. 王蕾.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4]鲁迅对大江健三郎的影响研究[D]. 倪琦.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5]价值的毁灭—鲁迅小说的悲剧性研究[D]. 唐克文. 安徽大学, 2020(07)
  • [6]论鲁迅文学作品中的“梦叙事”[D]. 赵萍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论鲁迅小说的生命关怀[J]. 常乐梅. 安康学院学报, 2019(03)
  • [8]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在路上”意象研究[D]. 张金玲. 延边大学, 2019(01)
  • [9]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D]. 李慧敏. 苏州大学, 2019(04)
  • [10]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中的疾病医疗书写[D]. 许莹. 厦门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留学日本与鲁迅小说中的生命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