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少岭特长隧道工程概况及施工

乌少岭特长隧道工程概况及施工

一、乌鞘岭特长隧道工程概况及其施工(论文文献综述)

戈秦松[1](2021)在《川藏线康玉隧道穿越活断层区抗错断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西南区域地质构造发展,分布众多活跃断层带,围岩条件复杂给川藏线的修建带来新的挑战与要求,在活动断层错动作用下,穿越断层的隧道结构在交界面周边一定范围内容易出现应力分布不均匀,造成局部应力集中而出现裂损,研究穿越活动断层的隧道结构在错动作用下的力学响应规律及隧道在错动作用影响范围内抗错断支护参数是地下工程抗震的难题之一。本文依托于川藏线康玉隧道工程实际,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三维围岩-隧道-断层破碎带有限元模型,开展相关的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从隧道发生的脆性破坏的材料特性出发,先从隧道衬砌发生单一破裂的理想情况出发,基于最大拉应力理论推导得出裂纹前端塑性区应为微破裂区。基于最大周向拉应力理论、应变能密度因子理论分别推导了Ⅰ-Ⅱ型复合裂纹模式下微破裂区发生前端破裂及裂纹的延伸发展判据。(2)依据断层错动下隧道结构的变形规律,推导二衬结构柔性连接—抗错断组合缝的长度、定量布置的计算公式:基于衬砌截面极限弯曲曲率φu,计算隧道的柔性连接—抗错断缝长度;根据断层破碎带宽度、断层倾角、二衬结构厚度、上下盘相对错动量、抗错断组合缝预设宽度和隧道参数,计算隧道纵向抗错断组合缝布置数量;(3)经过对无抗错断构造二衬结构在不同断层条件错动作用下内力及变形响应分析,发现断层倾角对结构的内力响应影响效应最大,逆断层错动对二衬结构的力学响应影响次之,断层错动量最小仅影响结构内力重分布形式。(4)依据康玉隧道工程实践,提出一种建议的抗错断构造,以此为基础建立带抗错断构造的三维模型,分析了逆断层错动形式下二次结构的受力及变形响应规律:在断层主要影响区内采取了分段铰接构造的二衬,在断层错动作用下表现为“分段”沉降位移变化,体现了对各衬砌节段附近围岩变形的控制作用;有抗错断构造的隧道,其拱顶、仰拱的最大主应力响应减幅高达6.9倍;拱腰、拱脚部位的最小主应力衰减了31.2%,整体评测结果:采用抗错断构造,在断层错动作用下二衬局部位可能出现破坏,但整体可保持正常工作阶段。

李佳宝[2](2020)在《川藏线折多山隧道围岩大变形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深埋软岩隧道大变形是一种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是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具体表现为围岩变形、衬砌破裂、钢拱架扭曲以及支护体系失效等,由此可能带来的工程问题,轻则造成一定的社会经济损失,重则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威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本文以川藏线折多山超深埋隧道为研究对象,使用现场钻孔地应力以及室内仿真实验数据,针对典型断面,提取不同隧道区域开挖围岩的应力-变形特征以及变形机制;分析不同因素对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收集西南地区多个大变形工程案例训练成预测模型,采用粗糙集理论和支持向量机进行大变形预测,同时和常规预测法进行对比。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川藏线折多山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对勘察设计阶段现场收集的通过应力解除法实测的隧址区钻孔地应力进行分析,钻孔在测量深度范围内主应力值随地层深度增加而增加,且一致性较好,符合已有规律,区域应力场受构造影响较大,水平主应力占优势。(2)参考已完成的川藏线折多山深埋隧道区域地应力反演结果,选取特征断面对隧道台阶法开挖进行模拟,分析围岩周边典型部位变形、应力、塑性区的变化情况、掌子面挤出变形特征,并结合工程地质条件模拟分析隧道大变形力学机制。(3)建立河谷岸坡区域三维地质模型,进而对比分析河谷段在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作用下地应力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河谷段隧道开挖变形、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谷岸坡区域虽然埋深较小但地应力较高,易发生大变形灾害。(4)考虑不同开挖进尺、不同围岩等级、埋深条件、侧压力系数以及地下水几个因素,分析其对围岩变形的影响。从模拟结果可知:围岩变形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折多山深埋隧道开挖进尺建议以1m为宜,以便尽快形成闭合支护。(5)基于粗糙集理论和支持向量机预测法,收集西南地区大变形隧道工程的埋深、地质构造等多个因素,对数百种变形案例进行训练形成预测模型,进而采用此模型对折多山隧道大变形进行预测,并与常规预测(地质综合分析法、应力强度比法)结果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粗糙集理论和支持向量机预测结果较好。

李慧[3](2020)在《高地应力软岩隧道锚杆支护技术及参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修建隧道时经常会面临高地应力和软弱围岩的地质情况,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进行合理支护可以有效控制围岩大变形,从而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与建成隧道的长期稳定,因此开展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支护方法与支护参数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锚杆在高地应力软岩隧道中的支护效果开展研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对比的方法,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锚杆支护效果和参数设计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而得到可供实际工程参考的锚杆支护方案。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工程特性及锚杆支护失效机制进行研究,分别从变形特征、变形力学机制、围岩挤压性程度、围岩变形影响因素四个方面总结了高地应力软弱围岩大变形的工程特点,并通过高地应力隧道径向应力和位移随围岩软化程度变化的规律,分析高地应力软岩隧道锚杆支护失效机制,为后续数值分析提供理论基础。(2)基于实际工程案例,利用ANSYS与FLAC3D建立三维模型,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初期支护中锚杆支护效果进行模拟分析。通过隧道初期支护中打入与未打入锚杆围岩应力、位移和支护结构受力的对比,得出锚杆支护对于围岩变形的控制效果明显。在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进行锚杆支护后,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垂直应力较为稳定,应力峰值保持在22.00MPa左右;随着开挖的深入围岩垂直位移逐渐增大,而增幅越来越小。(3)为提升高地应力软岩隧道中锚杆支护的应用效果及利用率,对锚杆支护参数进行数值模拟优化研究,分析锚杆长度、间距、密度和预应力大小的变化对围岩应力、位移、塑性区和锚杆轴力的影响,通过多指标评价,确定了基于具体工程条件下的合理支护参数,为类似工程提供有效参考。(4)通过对实际工程中围岩位移及锚杆受力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大变形、中期缓慢变形、围岩稳定期。并将监测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数值模拟与实际情况接近,具有可信度。通过上述研究成果得出,锚杆支护在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初期支护中效果显着,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锚杆支护进行参数优化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陈子全[4](2019)在《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围岩变形机理与支护结构体系力学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受困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艰险复杂的地质构造环境、水文地质条件与地层岩性条件等因素,未来十年内,一大批具有“超大埋深、高地应力、高次生地质灾害风险、高压富水”特性的深埋特长层状软岩隧道群将从我国第二地貌阶梯(地面高程1000~2000 m)向第一地貌阶梯(地面高程3000~5600 m)修建。复杂地质环境下大埋深层状软岩隧道的围岩稳定性与支护结构安全性问题将会愈发突出,高地应力作用下层状软弱围岩的变形破坏机理、稳定性控制理论技术与相应对策、支护结构体系的承载机理及其在施工期与长期服役状态下的受力特征与力学行为演化规律亟待进行深入研究。论文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区域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技术”等国家重大研究项目资助下,选取我国中西部地区多座典型的大埋深层状软弱围岩特长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调研、理论分析、现场测试、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对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的围岩变形破坏机理、支护结构在施工期与服役状态下的安全性能演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开展了不同围压与不同含水状态下碳质千枚岩、砂岩与泥岩、碳质板岩的单轴压缩与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对其力学性质及其破坏机制、遇水软化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层理构造、高围压、含水状态对软岩力学特性及其损伤演化过程的影响;并基于岩石释能与储能理论,研究了不同性质软岩的能量损伤演化过程,提出了软岩进入能量硬化与能量软化阶段的应力阈值点,并建立了一种新的岩石能量脆性评价指标。2、揭示了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的非对称围岩变形破坏规律,通过93个典型高地应力深埋层状软岩隧道的变形资料,探讨了隧道最大变形量与地应力、岩体强度、埋深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的大变形预测分级指标。3、依托于四川藏区高速公路,选取典型的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软弱围岩隧道、浅埋偏压隧道、高地应力硬岩隧道、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对其开展了支护结构受力的现场测试研究,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揭示了不同危险源环境下隧道施工期围岩压力、钢拱架应力、二次衬砌轴力与弯矩的演化规律,探明了软弱围岩、断层破碎带、地形偏压、高地应力、层理构造等因素对隧道支护结构力学行为的影响。4、开展了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的非对称大变形与非对称受力特性研究,采用离散元模拟方法,揭示了侧压力系数、层理角度、层理厚度、剪应力场对支护结构非对称力学行为的影响。提出了采用双层初期支护方法合理应对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的挤压性大变形灾害,并基于流变损伤演化模型,分析了双层初期支护的承载机理。5、以汶马高速鹧鸪山隧道为依托工程,开展了围岩压力与二次衬砌力学行为的长期健康监测。同时,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在围岩流变荷载作用下的全服役周期结构安全性能演化规律。

韩瑀萱,冷希乔,严金秀,张睿[5](2019)在《米仓山特长隧道竖井施工技术》文中提出特长深埋公路隧道通常采用竖井分段式纵向通风。竖井作为一种特殊的结构型式,其施工难度大、设备投入多、安全管理风险高。文章结合巴桃高速米仓山特长隧道深大竖井的建设案例,对环保区深大竖井的施工技术、施工配套设备和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米仓山特长隧道通风竖井采用短段掘进、单层模筑混凝土衬砌的混合作业法施工,施工配套设备主要包括井架、提升设备、钻孔设备和出碴设备等,实际工程应用效果良好。

高怀泽[6](2019)在《高寒高海拔雀儿山特长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交通路网逐渐向西南地区延申与完善。西南地区具有显着的高寒、高海拔的环境地质特征,隧道工程作为交通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高寒高海拔隧道工程建设施工数量将越来越多。而高寒高海拔地区特有的低温、缺氧的环境特点会导致施工人员人体机能下降、施工机械效率降低,施工进度减缓等问题,使适用于平原地区的传统施工工法、组织管理等技术在高海拔地区不适用;同时,环境温度低也会导致隧道内混凝土施工质量下降,隧道安全稳定性降低等问题。因此,本文采用资料调研、理论分析、现场实测等方法,针对隧道施工中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深入研究。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雀儿山隧道平均海拔4200m,年平均气温为零下0.3℃,年平均积雪天数为161天,具有“高寒、缺氧”两大环境特点,属于高寒高海拔隧道工程。隧址区主要穿越的不良地质带为冰水堆积垄地质段,该段主要由砂层、漂卵石构成;同时,隧地区地下水发育,局部呈股状水。基于隧道环境地质特点,给出了隧道施工首选工法-预留核心土三台阶七步法以及三种补充预案施工工法,分别为三台阶七步法、三台阶上台阶中隔壁法以及四台阶分步开挖法。(2)分别提出了雀儿山隧道施工工法中超前地质预报、超前加固支护、初期支护施工、防排水施工、二次衬砌施工以及监控量测等施工技术环节的施工方案、技术控制要点及指标。(3)针对提出的雀儿山特长公路隧道的施工工法,分别制定施工人员、机械、材料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以及提出了施工工期保证措施,形成了高寒高海拔隧道施工组织技术。最后,根据雀儿山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数据,验证了上述研究成果的正确合理性。

韩志林[7](2019)在《强风化砂岩隧道围岩大变形及其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强风化砂岩在我国的宁夏、甘肃、四川以及其他一些地区广泛分布,该种岩体在干燥状态下或含水率非常低的情况下,岩体强度较高,在这样的地层中开挖隧道,岩体的自稳能力较好,隧道不易变形,采用一般的支护体系就可以确保隧道的施工安全。但是,一旦强风化砂岩的含水率升高,其岩体强度迅速下降,岩体软化、崩解,在其中开挖隧道,隧道极易发生坍塌、衬砌开裂、大变形等灾害,如果不改变施工方法和支护措施,隧道施工将难以推进,还有可能对隧道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针对强风化砂岩的特点,总结国内外强风化砂岩隧道以及其他软弱围岩隧道围岩大变形的施工控制措施。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至西吉高速公路偏城隧道为工程依托,根据现场监测数据,总结初期支护的变形规律和特点,分析围岩大变形破坏机制和影响因素,提出围岩大变形的施工控制措施。应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模拟偏城隧道的施工过程,验证围岩加固措施的控制效果,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同时,应用FLAC3D软件,探讨了系统锚杆、长锚杆、提高支护体系整体刚度等围岩加固措施对控制隧道变形的效果。(1)强风化砂岩的围岩强度主要受其颗粒组成、胶结作用、风化程度以及富水程度等的影响。偏城隧道YK25+172YK25+195段隧道开挖揭示围岩为强风化砂岩,掌子面有两条顺层透水夹层,并且掌子面沿夹层以下渗水,开挖过程中初期支护发生了严重的大变形。(2)强风化砂岩隧道围岩大变形的发生根据其产生原因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与岩体本身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关,如砂岩颗粒的强度以及颗粒间胶结力的强弱等;第二是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例如隧道所处的地形地貌、隧道的埋深、初始地应力的大小、偏压和渗流等;第三是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例如隧道断面的大小和形式、开挖方式、支护体系的强弱,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等。根据对偏城隧道围岩大变形产生原因的分析,围岩强度低、岩体间存在渗流、隧道存在一定的偏压、施工过程中的扰动以及支护体系强度偏弱等是导致偏城隧道产生围岩大变形的原因。(3)强风化砂岩隧道围岩大变形的控制可以通过选择受力较好的隧道断面形状,采用对围岩扰动较小的开挖方式,运用柔性支护的理念,并且适当提高支护体系的刚度,在施工中根据地质条件变化及现场监测数据,合理调整预留变形量及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偏城隧道围岩大变形发生后,采取了施作临时仰拱、临时钢护拱、6 m长Φ89大锁脚锚杆等围岩加固措施,稳住了围岩变形。在后来的开挖中,通过采用微型爆破、提高支护刚度、大锁脚锚杆、并加快二次衬砌和仰拱的施工进度等措施,使得隧道施工得以顺利进行,确保了隧道的施工安全。(4)FLAC3D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隧道拱顶下沉及水平收敛的变形趋势与实际开挖趋势吻合;渗流对强风化砂岩隧道的稳定性影响非常大,如果不存在渗流,隧道拱顶下沉的最大值仅为76.3 mm,水平收敛为35.4 mm,而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计算的隧道拱顶下沉达193.2 mm,水平收敛达214.5 mm;通过数值模拟还发现,在强风化砂岩隧道中,系统锚杆的作用效果有限,而长锚杆能够对围岩的加固发挥非常大的作用,通过提高支护体系刚度等措施能较好的控制围岩变形。

代聪[8](2018)在《高地应力场软岩隧道开挖与支护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取得了蓬勃发展,修建了一大批高地应力场软岩隧道,给隧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带来了新挑战。大量工程实践表明,高地应力场软岩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断面缩小、衬砌裂损、拱架扭曲、掌子面坍塌等围岩大变形问题,严重影响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进度,进而增加施工成本。论文以四川省阿坝州绵竹至茂县公路蓝家隧道为依托工程,选取多个典型特征区段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室内模型试验和现场测试等多种研究方法,针对高地应力场软岩隧道开挖与支护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蓝家岩隧道现场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成果,综合采用数值计算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通过反演分析得到了隧道轴线方向上初始地应力场的分布特征,并与施工过程中应力解除法测得的初始地应力进行对比,证明了反演分析的结果是正确的。以强度应力比为判定指标,提出了高地应力场软岩隧道围岩大变形的分级指标,据此对依托工程全线围岩大变形的等级和区段进行了预测。(2)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地应力场中最大水平主应力与隧道轴线夹角α对软岩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基于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探明了洞周围岩变形对夹角α的敏感程度,运用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得到了夹角α和侧压力系数λH和λh对洞周围岩变形影响程度的大小。开展了大型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探明了最大水平主应力与隧道轴线平行和垂直两种情况下软岩隧道的围岩稳定性。(3)采用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明了管棚布设范围、环向间距和注浆厚度等单一因素对高地应力场软岩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综合运用拉丁超立方抽样、遗传算法和罚函数理论等数学手段,以控制围岩变形为约束条件,以节约材料成本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支护效果和材料成本的管棚参数优化方法,该优化方法可以综合考虑管棚各设计参数的相互影响。开展了大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对管棚参数优化结果进行了验证,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管棚参数优化方法的合理性。(4)厘定了国内外典型高地应力场软岩隧道常用的开挖工法,综合采用数值分析和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开挖工法对高地应力场软岩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比选出适合高地应力场软岩隧道施工的开挖工法。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针对上下台阶法的施工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了依托工程开挖进尺和台阶长度的最优值。论文研究成果将对我国西部大量拟建的高地应力场软岩隧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胡兰[9](2015)在《长大铁路隧道工期与造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隧道在铁路线路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长度越来越长,常为铁路项目的控制性工程,尤其以成都铁路局管辖范围内为代表的西南艰险山区铁路尤为突出。其施工技术复杂、不可预见风险因素多、所处地质复杂多变、建设周期长等固有特点,导致其发生工期延误、造价失控的概率较其他工程更高,后果更严重。若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投资、工期风险管理,可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西南艰险山区铁路项目总投资并有效保证工期,这方面的研究颇具价值。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多条铁路线上的数十座在建隧道与多位专家咨询,在独立研究、归纳总结和批判吸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隧道工期与造价的合理取值及保证隧道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的诸多管理问题,得到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结合专家调查及层次分析法,识别出隧道工期延误与造价失控的十大影响因素,依次为隧道不可预见的地质条件、隧道必要的工程变更、地质资料勘探不准、设计经验不足、现场资源配置不合理、进度款不按时支付、设计文件自相矛盾、设计图纸供应不及时、施工经验不足、征地拆迁难度大。其中,隧道不可预见的地质条件、隧道必要的工程变更为不可控因素,其它为可控因素;2.基于影响隧道工期与造价的可控因素,结合概率论及逻辑学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隧道参建各方关系模型,指出风险防范不仅要从技术上采取措施,还需从组织管理上采取措施,层层设防,层层把关,相互协调配合约束,力争建立与门关系。不仅要参建各方积极建立与门关系,相互约束,还需参建方各部门积极建立与门关系,相互监管,调整参建各方协作关系,重新构建更有利于风险防范的格局,力争建立起大与门套小与门的多层次与门逻辑关系;3.基于影响隧道工期与造价的不可控因素,数理统计分析了隧道不可预见地质风险事故、隧道围岩级别变更对其隧道工期与造价的影响,指出各地质风险对应等级的发生概率、处理时间及处理费用,各围岩级别下的施工月进尺及对应单延米成本,围岩级别变更概率等参数近似服从正态独立分布;4.以隧道正洞里程为轴线,考虑隧道围岩级别变更及特殊不良地质引发的风险事故等对隧道工期与造价的影响,选取隧道各围岩级别的施工月进尺及对应单延米成本,围岩级别变更概率、各地质风险对应等级的发生概率、处理时间及成本等参数为随机变量,其随机分布基于统计,而后对工期与造价的顶层目标构建了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多因素综合的计算模型,能相对科学、准确地模拟其随机过程,一改以往按确定性问题经验估算的不准确做法。为合理确定及评估隧道工期与造价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方法。5.基于熵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风险评估方法,可区分相近风险,且评价更定量化,还考虑了决策者对其风险的容忍程度(最大容忍损失),使其评价结果更容易被决策者接受;6.分析了现阶段隧道施工进度及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指出其隧道工期与成本动态变化,随施工参数的明朗化,呈逐步收敛趋势。并基于隧道工期与造价的蒙特卡洛模拟风险模型,建立了隧道施工进度与成本动态控制的定量评价体系及标准,为及时全面掌握实际施工状态,快速准确制定应对偏差措施,为工程管理人员进行进度与成本计划调整提供了一种新的决策手段。

毛正君[10](2013)在《脆弱生态区隧道群施工期地下水运移特征及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程建设的安全、经济与对工程设施周围环境的保护是工程建设工作面对的三大问题。“安全”、“经济”和“环保”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如何使它们相互协调,是摆在每位工程师面前的难题。乌鞘岭隧道群区域处于多种脆弱生态区的过渡地带。然而,隧道却修建于地下水最为活跃的地壳表层。隧道施工将使其成为地表水、地下水汇集场所或新的排泄通道,进而影响隧道施工安全和破坏隧道所在区域生态环境。本文通过区域地下水环境现场观测与区域三维渗流场数值模拟,分析了乌鞘岭隧道群区域地下水运移特征,从而就隧道群施工引起地下水运移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定量化评价,并提出了基于乌鞘岭隧道群施工引起的地下水运移特征的长效防排水措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野外调研及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归纳出乌鞘岭隧道群区域环境地质特征,从自然地理、区域地质、区域水文地质及生态环境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该区域地形与地貌类型复杂,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大,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2.通过对乌鞘岭隧道群区域地下水环境现场观测,即土壤水分动态观测和地下水位动态观测,确定了乌鞘岭隧道群区域植物与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关系:植被生长与潜水关系不大,而主要受大气降水以及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各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的变异系数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递减的变化趋势,即埋深越深,其土壤含水量变化剧烈程度越小;时间特征上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可将其划分为失水期、聚水期、退水期和稳水期;土壤水分可以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土壤地表直接蒸发和土壤水分汇流后的蒸发作用散失,而土壤水分恢复,只有大气降水一种途径。3.建立了乌鞘岭隧道群区域三维渗流场数值模拟概念模型及数学模型,采用MODFLOW软件,进行了隧道群区域三维渗流场数值模拟。根据多年平均降水量资料,通过建立隧道开挖前计算区多年平均条件下非稳定流模型,计算得到乌鞘岭隧道群区域地下水初始流场。隧道施工对地下水渗流场的影响主要受各地层渗透性和隧道排水高差控制。根据计算结果,随着隧道施工进度的推进,地下水位下降幅度逐渐增大,降落漏斗除沿隧道走向逐渐发展外,向隧道两侧也逐渐扩展。预测乌鞘岭隧道群竣工十年时,各隧道潜水位均有所恢复。4.通过工程类比法及考虑乌鞘岭隧道群区域具体情况,建立了乌鞘岭隧道群施工引起地下水运移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自然地理、区域地质、生态环境和隧道施工四个子系统组成。自然地理子系统包括坡度、坡向、绝对高程、多年平均降雨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区域地质子系统包括断层破碎带发育程度、褶皱发育情况。生态环境子系统包括土壤类型、植被覆盖度。隧道施工子系统包括隧道长度、隧道建筑限界净宽、隧道施工方法、隧道最大埋深、隧道防排水设计。采用简单关联函数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综合评价了乌鞘岭隧道群施工期引起地下水运移的生态环境效应,判定乌鞘岭隧道群施工期生态环境效应属于等级2,即较弱,但偏向于等级3,即中等(严格来说,应属于等级2.581)。5.针对位于高寒脆弱生态区的乌鞘岭隧道群,依据对乌鞘岭隧道群区域地下水运移特征的研究成果,提出相应的隧道围岩注浆堵水措施、结构防水措施和排水系统设置及其具体技术参数。

二、乌鞘岭特长隧道工程概况及其施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鞘岭特长隧道工程概况及其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川藏线康玉隧道穿越活断层区抗错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实验分析法研究现状
        1.2.2 解析法研究现状
        1.2.3 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2 基于断裂力学理论的断层错动下二衬结构开裂研究
    2.1 结构裂纹基本概述
    2.2 最大拉应力理论在裂纹前端的塑性区中的运用
    2.3 复合型裂缝分析
        2.3.1 最大周向拉应力理论
        2.3.2 应变能密度因子理论
    2.4 小结
3 穿越活动断层破碎带隧道抗错断机理研究
    3.1 活动断裂地层概述
        3.1.1 断层的几何分类
        3.1.2 断层的成因分类
    3.2 隧道柔性连接—抗错断缝长度
    3.3 柔性连接—抗错断缝组合缝定量设计研究
        3.3.1 抗错断组合缝抗错断机理
        3.3.2 抗错断组合缝衬砌节段长度计算公式推导
    3.4 有限元计算模型概况
        3.4.1 工程概况
        3.4.2 计算模型及加载方式
        3.4.3 计算参数
    3.5 小结
4 无抗错断设计下断层错动对二衬结构力学响应规律研究
    4.1 断层错动作用对二衬结构的影响分析
    4.2 不同类型断层错动模式下二衬结构响应结果
        4.2.1 正断层错动下二衬结构的变形、内力结构分析
        4.2.2 逆断层错动作用下二衬结构变形、内力结构分析
        4.2.3 走滑断层错动作用下二衬结构变形、内力结构分析
    4.3 不同断层倾角下断层错动对二衬结构的影响
        4.3.1 30°逆断层错动作用下二衬结构分析
        4.3.2 60°逆断层错动作用下二衬结构分析
        4.3.3 90°逆断层错动作用下二衬结构分析
    4.4 小结
5 穿越活动断层区隧道结构抗错断支护结构设计对策研究
    5.1 隧道抗错断设计理念
        5.1.1 分段铰接设计
        5.1.2 扩大净空(超挖)设计
        5.1.3 消能构造设计
        5.1.4 加强刚度设计
        5.1.5 抗错断组合缝空间位置影响分析
    5.2 康玉隧道抗错断构造设计参数选取
    5.3 逆断层错动下抗减震结构受力分析
    5.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川藏线折多山隧道围岩大变形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围岩大变形相关定义
        1.2.2 围岩大变形机制研究现状
        1.2.3 围岩变形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工程地质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地质构造
    2.4 地层岩性
    2.5 水文地质
    2.6 地应力测试结果及分析
    2.7 工程地质分析
第3章 深埋段围岩大变形模拟研究
    3.1 模型概况
        3.1.1 模型建立
        3.1.2 隧道支护结构设置
        3.1.3 围岩及支护参数
        3.1.4 模拟步骤
    3.2 深埋隧道开挖大变形模拟分析
        3.2.1 围岩位移场分析
        3.2.2 掌子面变形特征
        3.2.3 围岩应力场分析
        3.2.4 塑性破坏区分布特征
    3.3 围岩大变形机制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河谷段围岩大变形模拟研究
    4.1 模型概况
        4.1.1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4.1.2 边界条件的施加
        4.1.3 模拟步骤及工况
    4.2 河谷岸坡地应力分布规律
        4.2.1 无构造应力作用河谷岸坡地应力分布规律
        4.2.2 有构造应力作用河谷岸坡地应力分布规律
    4.3 开挖模拟结果分析
        4.3.1 开挖后变形场分析
        4.3.2 开挖后应力场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折多山隧道变形影响因素研究
    5.1 开挖进尺影响效应
        5.1.1 不同开挖进尺下围岩变形分析
        5.1.2 不同开挖进尺下围岩应力分析
        5.1.3 不同开挖进尺下围岩塑性区分布
    5.2 围岩级别影响效应
        5.2.1 不同围岩等级变形分析
        5.2.2 不同围岩等级变形分析
        5.2.3 不同围岩等级塑性区分布
    5.3 埋深影响效应
        5.3.1 不同埋深围岩变形分析
        5.3.2 不同埋深围岩应力分析
        5.3.3 不同埋深围岩塑性区分布
    5.4 侧压影响效应
        5.4.1 不同侧压系数下围岩变形分析
        5.4.2 不同侧压系数下围岩应力分析
        5.4.3 不同侧压系数下围岩塑性区分布
    5.5 地下水影响效应
        5.5.1 流固耦合模拟分析
        5.5.2 地下水位线对变形的影响
        5.5.3 渗透系数对变形的影响
    5.6 典型工程案例
    5.7 小结
第6章 折多山隧道大变形综合预测
    6.1 大变形预测的基本问题
    6.2 强度应力比
    6.3 地质综合分析法
        6.3.1 软岩工程特征分析
        6.3.2 地质综合分析预测
    6.4 基于粗糙集理论和支持向量机大变形预测
        6.4.1 粗糙集理论和支持向量机算法
        6.4.2 粗糙集理论的预测指标约简
        6.4.3 支持向量机参数寻优
        6.4.4 粗糙集理论和支持向量机大变形预测结果
    6.5 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6.6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RS-SVM预测模型训练数据收集

(3)高地应力软岩隧道锚杆支护技术及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价值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研究发展现状
        1.2.2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破坏机理及锚杆支护方法分析
    2.1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特征分析
        2.1.1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特征
        2.1.2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力学机制
        2.1.3 围岩挤压性程度的判识
    2.2 高地应力下软岩大变形等级判定及影响因素
        2.2.1 高地应力下软岩大变形等级判定
        2.2.2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影响因素
    2.3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锚杆支护失效机制分析
        2.3.1 残余地质强度指标(GSI_r)
        2.3.2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锚杆支护失效机制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锚杆支护数值模拟
    3.1 工程背景
        3.1.1 工程概况
        3.1.2 工程支护方案
        3.1.3 隧道开挖步骤
        3.1.4 实测地应力结果分析
    3.2 隧道模型建立及模拟方案设计
        3.2.1 模型范围及边界条件
        3.2.2 围岩力学参数选取
        3.2.3 数值模拟计算方案
    3.3 锚杆支护效果分析
        3.3.1 围岩应力分布及位移量对比
        3.3.2 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垂直应力分析
        3.3.3 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垂直位移分析
        3.3.4 支护结构受力及位移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锚杆支护参数优化
    4.1 锚杆长度优化
        4.1.1 位移变化规律
        4.1.2 应力变化规律
        4.1.3 塑性区变化规律
        4.1.4 锚杆轴力变化规律
    4.2 锚杆排距优化
        4.2.1 位移变化规律
        4.2.2 应力变化规律
        4.2.3 塑性区变化规律
        4.2.4 锚杆轴力变化规律
    4.3 锚杆密度优化
        4.3.1 位移变化规律
        4.3.2 应力变化规律
        4.3.3 塑性区变化规律
        4.3.4 锚杆轴力变化规律
    4.4 锚杆预应力优化
        4.4.1 位移变化规律
        4.4.2 应力变化规律
        4.4.3 塑性区变化规律
        4.4.4 锚杆轴力变化规律
    4.5 本章小结
5 隧道监测数据分析及与模拟结果对比
    5.1 隧道围岩位移监测
        5.1.1 隧道表面位移监测方案
        5.1.2 监测结果分析
        5.1.3 监测结果与模拟值对比分析
    5.2 锚杆受力监测
        5.2.1 锚杆受力监测方案
        5.2.2 监测结果分析
        5.2.3 监测结果与模拟值对比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围岩变形机理与支护结构体系力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软岩隧道大变形机理及其预测分级
        1.2.2 软岩力学特性及其损伤演化机理
        1.2.3 软岩隧道支护结构力学行为及其承载机理
        1.2.4 全生命周期隧道结构安全性能演化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依托工程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不同性质软岩力学特性及能量损伤演化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岩性对软岩力学特性及其损伤演化机理的影响
        2.2.1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案
        2.2.2 砂岩与泥岩力学特性对比分析
        2.2.3 砂岩与泥岩遇水软化特性对比分析
        2.2.4 砂岩与泥岩的单轴蠕变损伤对比分析
        2.2.5 砂岩与泥岩的能量损伤演化机理分析
    2.3 层理构造对软岩力学特性及其损伤演化机理的影响
        2.3.1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案
        2.3.2 不同层理方向下千枚岩力学特性及破坏模式分析
        2.3.3 不同含水状态下千枚岩力学特性及破坏模式分析
        2.3.4 基于能量机制的碳质千枚岩损伤演化过程分析
    2.4 高围压对软岩力学特性及其损伤演化机理的影响
        2.4.1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案
        2.4.2 碳质板岩力学特性及其破裂演化过程
        2.4.3 碳质板岩储能与释能的演化过程分析
        2.4.4 碳质板岩损伤演化机理及其能量脆性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变形特性及预测分级研究
    3.1 引言
    3.2 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3.2.1 非对称变形破坏机理
        3.2.2 水平层状围岩隧道变形特征
        3.2.3 斜倾层状隧道变形特征
        3.2.4 陡倾层状隧道变形特征
    3.3 隧道变形特性与地应力的相关性分析
    3.4 隧道变形特性与围岩强度的相关性分析
    3.5 隧道变形特性与埋深的相关性分析
    3.6 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大变形预测分级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支护结构施工期力学行为
    4.1 引言
    4.2 隧道健康监测技术与现场测试方案
        4.2.1 隧道结构长期健康监测技术
        4.2.2 现场测试方案与典型断面选取
    4.3 软弱围岩对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4.3.1 卓克基隧道工程地质背景
        4.3.2 围岩接触压力
        4.3.3 钢拱架应力分析
        4.3.4 二次衬砌受力分析
    4.4 地形偏压对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4.4.1 日地隧道工程地质背景
        4.4.2 围岩接触压力
        4.4.3 钢拱架应力分析
        4.4.4 二次衬砌受力分析
    4.5 断层破碎带对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4.5.1 紫石隧道工程地质背景
        4.5.2 围岩接触压力
        4.5.3 钢拱架应力分析
        4.5.4 二次衬砌受力分析
    4.6 高地应力对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4.6.1 二郎山隧道工程地质背景
        4.6.2 围岩接触压力
        4.6.3 二次衬砌受力分析
    4.7 层理构造对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4.7.1 鹧鸪山隧道工程地质背景
        4.7.2 围岩接触压力分析
        4.7.3 钢拱架应力分析
        4.7.4 二次衬砌受力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非对称挤压特性与双层初期支护承载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非对称变形破坏机理
        5.2.1 层状软岩隧道变形破坏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5.2.2 鹧鸪山隧道非对称变形破坏特征
    5.3 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非对称支护结构力学行为
        5.3.1 离散元模拟方法与模型的建立
        5.3.2 侧压力系数对力学行为的影响
        5.3.3 层理角度对力学行为的影响
        5.3.4 层理厚度对力学行为的影响
        5.3.5 剪应力场对力学行为的影响
        5.3.6 鹧鸪山隧道非对称支护结构力学行为机理分析
    5.4 双层初期支护方法在高应力层状软岩隧道中的应用
        5.4.1 围岩变形破坏规律及其诱发因素分析
        5.4.2 单层初期支护方法的承载机理与力学行为
        5.4.3 双层初期支护方法的承载机理与力学行为
    5.5 基于流变损伤演化模型的双层初期支护承载机理研究
        5.5.1 一种层状岩体流变损伤演化本构模型
        5.5.2 基于智能算法的围岩流变参数辨识
        5.5.3 考虑流变损伤的双层初期支护力学性能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围岩流变效应的隧道结构长期安全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鹧鸪山隧道支护结构受力现场实测结果分析
        6.2.1 围岩压力实测结果分析
        6.2.2 钢拱架应力实测结果分析
        6.2.3 二次衬砌轴力与弯矩实测结果分析
        6.2.4 二次衬砌安全系数结果分析
    6.3 考虑软岩流变效应的隧道结构长期安全分析
        6.3.1 流变模型与数值模型的建立
        6.3.2 流变模型参数的辨识分析
        6.3.3 隧道结构长期安全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成果与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5)米仓山特长隧道竖井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工程概况
3 竖井施工技术
    3.1 竖井锁口
    3.2 钻爆扩挖
    3.3 出碴
    3.4 施工通风
    3.5 模筑混凝土衬砌施工
4 竖井施工设备配套
    4.1 井架
    4.2 提升设备
    4.3 钻孔设备
    4.4 出碴设备
5 竖井施工管理
    5.1 环境保护
    5.2 施工安全管理
    5.3 配套设备施工管理
6 结论和建议

(6)高寒高海拔雀儿山特长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依托工程介绍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高寒高海拔隧道施工工法现状
        1.3.2 高寒高海拔隧道施工技术现状
        1.3.3 高寒高海拔隧道施工组织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高寒高海拔特长隧道施工工法研究
    2.1 雀儿山隧道工程概况
        2.1.1 隧道工程概况
        2.1.2 地质环境概况
    2.2 雀儿山隧道施工工法
        2.2.1 隧道开挖工法确定
        2.2.2 隧道开挖技术要求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寒高海拔特长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3.1 超前地质预报
    3.2 超前加固支护
    3.3 初期支护施工
    3.4 隧道防、排水施工工艺
        3.4.1 施工技术要求
        3.4.2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3.4.3 施工劳动组织及机械配置
        3.4.4 安全及环保要求
    3.5 隧道二次衬砌施工工艺
        3.5.1 施工技术要求
        3.5.2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3.5.3 施工劳动组织及机械配置
        3.5.4 安全及环保要求
    3.6 监控量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寒高海拔特长隧道施工组织研究
    4.1 人员进场方法及投入计划
    4.2 材料进场方法与供应计划
    4.3 设备进场方法与配备计划
    4.4 仪器配备计划及总工期安排
        4.4.1 仪器配备计划
        4.4.2 总工期安排
    4.5 工期保证措施
        4.5.1 工期组织结构
        4.5.2 工期保证体系
        4.5.3 主要工序循环时间及进度指标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寒高海拔隧道工程实例验证与分析
    5.1 代表性断面信息与隧道变形量测数据
    5.2 数据分析对比
    5.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工作经历

(7)强风化砂岩隧道围岩大变形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强风化砂岩围岩强度研究
        1.2.2 水对强风化砂岩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1.2.3 变形机制研究
        1.2.4 开挖方法研究
        1.2.5 支护措施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强风化砂岩隧道施工特点及难点
    2.1 概述
    2.2 强风化砂岩的工程特性
        2.2.1 胶结作用
        2.2.2 强风化砂岩的强度特性
        2.2.3 风化程度对砂岩强度的影响
        2.2.4 富水程度对强风化砂岩强度的影响
    2.3 依托工程概况
        2.3.1 隧道概况
        2.3.2 围岩概况
        2.3.3 开挖与支护设计
    2.4 现场施工特点及难点
        2.4.1 围岩强度低
        2.4.2 岩体存在渗流
        2.4.3 隧道偏压
        2.4.4 施工扰动
    2.5 小结
第三章 围岩变形监测及分析
    3.1 围岩变形监测目的及项目
        3.1.1 围岩变形监测的目的
        3.1.2 围岩变形监测项目
    3.2 围岩变形现场监测方案及监测断面布置
        3.2.1 围岩变形现场监测方案
        3.2.2 围岩变形现场监测断面布置及监测点选取
    3.3 围岩变形现场监测结果及分析
        3.3.1 拱顶下沉分析
        3.3.2 水平收敛分析
    3.4 围岩变形特点
    3.5 小结
第四章 围岩大变形原因分析及施工控制措施
    4.1 概述
    4.2 围岩大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4.2.1 岩体渗流的影响
        4.2.2 软弱夹层的影响
        4.2.3 偏压的影响
        4.2.4 施工扰动的影响
        4.2.5 支护体系刚度偏弱
    4.3 强风化砂岩隧道工程类比分析
        4.3.1 砂岩隧道建设统计
        4.3.2 隧道建设经验总结
    4.4 偏城隧道围岩大变形处理措施
        4.4.1 围岩大变形紧急处理措施
        4.4.2 提高支护体系整体刚度
        4.4.3 加快二次衬砌、仰拱施工进度
        4.4.4 施工过程中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4.5 小结
第五章 依托工程围岩大变形数值模拟分析
    5.1 概述
    5.2 有限差分FLAC3D原理
        5.2.1 有限差分基本原理
        5.2.2 FLAC3D建模流程
    5.3 YK25+172~YK25+195 段隧道三维模型构建
        5.3.1 计算参数选取
        5.3.2 几何模型
        5.3.3 隧道施工过程模拟
    5.4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5.4.1 拱顶下沉分析
        5.4.2 水平收敛分析
        5.4.3 左右收敛变形比较
        5.4.4 数值模拟与实际开挖比较
    5.5 渗流对强风化砂岩围岩变形的影响性数值分析
        5.5.1 无渗流条件模型的建立
        5.5.2 无渗流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支护措施围岩变形控制效果分析
    6.1 概述
    6.2 系统锚杆加固效果数值分析
        6.2.1 有无系统锚杆模型的建立
        6.2.2 系统锚杆加固效果分析
    6.3 长锚杆的加固效果数值分析
        6.3.1 长锚杆加固模型的建立
        6.3.2 长锚杆加固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
    6.4 提高支护体系整体刚度的加固效果数值分析
        6.4.1 提高支护体系刚度的模型建立
        6.4.2 提高支护体系刚度的加固效果分析
    6.5 小结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高地应力场软岩隧道开挖与支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程区初始地应力场分布特征研究
        1.2.2 地应力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
        1.2.3 管棚设计参数的选择及优化
        1.2.4 隧道开挖工法的选择及优化
    1.3 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背景、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背景
        1.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及围岩大变形预测研究
    2.1 地应力现场测试常用方法
        2.1.1 水压致裂法
        2.1.2 应力解除法
    2.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2.2 多元线性的基本假定
        2.2.3 回归系数的β估计
        2.2.4 回归效果的检验
    2.3 蓝家岩隧道初始地应力测试
        2.3.1 水压致裂法测试结果
        2.3.2 应力解除法测试结果
        2.3.3 水压致裂法与应力解除法实测结果比较
    2.4 蓝家岩隧道初始地应力场反演
        2.4.1 三维数值模型的建立
        2.4.2 初始地应力场的影响因素与边界条件的施加
        2.4.3 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回归分析原理
    2.5 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回归结果分析
    2.6 蓝家岩隧道轴线处地应力分布特征
    2.7 蓝家岩隧道围岩大变形分级及预测
        2.7.1 大变形分级的研究现状
        2.7.2 大变形分级标准的确定
        2.7.3 蓝家岩隧道大变形预测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构造应力对软岩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
    3.1 初始地应力场分类
        3.1.1 自重应力场
        3.1.2 构造应力场
        3.1.3 地应力场分类
    3.2 三维数值模型的建立
        3.2.1 计算方案
        3.2.2 模型建立
        3.2.3 地应力施加
    3.3 计算结果的分析
        3.3.1 敏感性分析
        3.3.2 自重型地应力场围岩稳定性
        3.3.3 构造-自重型地应力场围岩稳定性
        3.3.4 构造型地应力场围岩稳定性
        3.3.5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3.4 模型试验概况
        3.4.1 试验工况
        3.4.2 试验系统
        3.4.3 相似关系
        3.4.4 相似材料
        3.4.5 量测系统
        3.4.6 模型的制作与开挖
    3.5 试验结果的分析
        3.5.1 洞周位移
        3.5.2 围岩压力
        3.5.3 围岩应变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地应力场软岩隧道管棚支护研究
    4.1 管棚概述
        4.1.1 管棚的用途
        4.1.2 管棚的分类
        4.1.3 管棚的作用
    4.2 管棚研究方法
        4.2.1 理论分析
        4.2.2 数值模拟
        4.2.3 模型试验
    4.3 管棚参数对支护效果的影响
        4.3.1 研究对象
        4.3.2 模型建立
        4.3.3 参数选取
        4.3.4 计算工况
        4.3.5 计算结果分析
        4.3.6 模型试验
    4.4 管棚参数优化方法
        4.4.1 管棚优化方法
        4.4.2 工程实例分析
        4.4.3 优化结果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地应力场软岩隧道开挖工法的选择与优化
    5.1 软岩隧道常用开挖工法
        5.1.1 台阶法
        5.1.2 单侧壁导坑法
        5.1.3 双侧壁导坑法
        5.1.4 CRD法
        5.1.5 开挖工法对比分析
    5.2 开挖工法的选择
        5.2.1 常用工法调研
        5.2.2 数值模型建立
        5.2.3 计算结果分析
        5.2.4 模型试验概况
        5.2.5 试验结果分析
        5.2.6 模型试验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5.3 施工参数的优化
        5.3.1 开挖进尺的优化
        5.3.2 台阶长度的优化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参加的科研项目和获得的奖励及成果

(9)长大铁路隧道工期与造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工程背景及意义
        1.1.2 学术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期与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1.2.2 隧道工期与造价合理取值
        1.2.3 隧道工期与造价风险评估
        1.2.4 隧道工期与造价的风险管理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隧道工期与造价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2.1 层次分析法概述
        2.1.1 构建递阶层次结构
        2.1.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2.1.3 单一准则下指标相对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2.1.4 底层指标合成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2.2 影响因素层次结构构建
        2.2.1 影响因素概述
        2.2.2 层次结构构建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2.3.1 单层排序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2.3.2 合成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2.3.3 十大影响因素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基于可控因素的组织关系管理研究
    3.1 概率论和逻辑学理论基础
        3.1.1 理论简介
        3.1.2 逻辑门概率描述
    3.2 参建各方关系描述
    3.3 工程案例分析
        3.3.1 都江堰至汶川高速公路董家山隧道
        3.3.2 宜万线铁路隧道
    3.4 工程现场应用
        3.4.1 石家庄隧道参建各方关系模型构建
        3.4.2 模型结果计算
        3.4.3 模型结果对比
    3.5 对策建议
    3.6 小结
第4章 基于不可控因素的数理统计分析
    4.1 数理统计理论简介
        4.1.1 数理统计特征值
        4.1.2 正态分布非参数检验
    4.2 隧道不可预见的地质条件影响
        4.2.1 概述
        4.2.2 数理统计
        4.2.3 影响分析
    4.3 隧道围岩级别变更影响
        4.3.1 概述
        4.3.2 数理统计
        4.3.3 影响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多因素综合的隧道工期与造价风险模型研究
    5.1 隧道基本情况设定
        5.1.1 隧道沿线地质情况已知
        5.1.2 隧道辅助坑道设置已知
        5.1.3 隧道施工过程相似
    5.2 模型参数选择
    5.3 功能函数构建
        5.3.1 考虑围岩级别变更后生成新的围岩段落
        5.3.2 隧道工期计算
        5.3.3 隧道工程造价计算
        5.3.4 隧道工程造价修正
    5.4 风险评估方法改进
        5.4.1 查表法
        5.4.2 熵法
    5.5 风险应对措施
    5.6 工程实例
        5.6.1 隧道基本情况
        5.6.2 计算参数设置
        5.6.3 计算结果分析
        5.6.4 影响因素分析
    5.7 现场应用
    5.8 小结
第6章 隧道施工进度与成本实时动态控制研究
    6.1 概述
    6.2 隧道施工进度及成本核查流程
    6.3 动态控制评价指标及标准
        6.3.1 工作面评价指标
        6.3.2 隧道评价指标
        6.3.3 综合指标
        6.3.4 动态指标评价标准
    6.4 工程实例
        6.4.1 隧道基本情况
        6.4.2 第1次分析隧道施工状态
        6.4.3 第2次分析隧道施工状态
        6.4.4 第2次模拟参数更新结果分析
        6.4.5 多次分析结果汇总
    6.5 小结
结论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10)脆弱生态区隧道群施工期地下水运移特征及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地下水运移特征研究现状
        1.2.2 隧道施工引起地下水运移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现状
        1.2.3 寒区隧道防排水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路线
第二章 乌鞘岭隧道群区域环境地质特征
    2.1 工程概况
    2.2 自然地理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象
        2.2.3 水文
    2.3 区域地质
        2.3.1 地层岩性
        2.3.2 地质构造
    2.4 区域水文地质
        2.4.1 地下水类型及赋存特征
        2.4.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
    2.5 生态环境
        2.5.1 土壤
        2.5.2 植被
        2.5.3 生态环境分区
    2.6 小结
第三章 乌鞘岭隧道群区域地下水环境现场观测
    3.1 概述
    3.2 现场观测方案设计
        3.2.1 观测点布点原则与布点方案
        3.2.2 观测项目及观测方法
    3.3 土壤水分观测结果及分析
        3.3.1 土壤水分观测结果
        3.3.2 土壤水分观测结果分析
    3.4 地下水位观测结果及分析
        3.4.1 地下水位观测结果
        3.4.2 地下水位观测结果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乌鞘岭隧道群区域三维渗流场数值模拟
    4.1 模型的建立
        4.1.1 概念模型
        4.1.2 数学模型
    4.2 三维渗流场数值模拟
        4.2.1 坐标系的选择
        4.2.2 渗流区的剖分
        4.2.3 参数的选择
        4.2.4 地表水体
        4.2.5 大气降水入渗补给
        4.2.6 模型求解方法
    4.3 初始流场
    4.4 隧道施工期地下水渗流场
        4.4.1 隧道施工方案与进度安排
        4.4.2 计算模型的建立
        4.4.3 隧道涌水量计算
        4.4.4 隧道施工期地下水渗流场
        4.4.5 隧道施工期地下水渗流场影响分析
        4.4.6 数值模拟值与实际观测值对比分析
    4.5 隧道竣工十年地下水渗流场预测
        4.5.1 隧道竣工十年地下水渗流场
        4.5.2 隧道竣工十年地下水渗流场影响分析
        4.5.3 隧道竣工十年潜水位动态变化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乌鞘岭隧道群施工期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5.1 概述
    5.2 指标体系的构建
        5.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2 指标的筛选
        5.2.3 指标体系
        5.2.4 指标内涵及划分标准
        5.2.5 指标的获取及量化
        5.2.6 指标的无量纲化
    5.3 物元可拓模型
        5.3.1 物元理论
        5.3.2 确定经典域
        5.3.3 确定节域
        5.3.4 确定待评物元
        5.3.5 定权系数
        5.3.6 各评价指标关于各等级的关联度
        5.3.7 综合关联度
        5.3.8 确定评定等级
    5.4 隧道群施工期生态环境效应综合评价
        5.4.1 评价指标量值的确定
        5.4.2 确定经典域及节域
        5.4.3 确定待评物元
        5.4.4 定权系数
        5.4.5 关联度计算
        5.4.6 综合关联度计算
        5.4.7 确定评定等级
    5.5 小结
第六章 乌鞘岭隧道群防排水措施
    6.1 概述
    6.2 围岩注浆堵水措施
        6.2.1 注浆材料及其浆液的配制
        6.2.2 注浆参数的确定
        6.2.3 注浆方式与顺序
        6.2.4 注浆结束标准与合格标准
        6.2.5 注浆施工工艺
    6.3 结构防水措施
        6.3.1 抗渗喷射混凝土
        6.3.2 耐低温防水材料
        6.3.3 二次衬砌防渗混凝土
        6.3.4 耐低温止水条
    6.4 排水系统设置
    6.5 小结
结论及展望
    主要结论
    主要创新点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乌鞘岭特长隧道工程概况及其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藏线康玉隧道穿越活断层区抗错断技术研究[D]. 戈秦松.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2]川藏线折多山隧道围岩大变形规律研究[D]. 李佳宝.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高地应力软岩隧道锚杆支护技术及参数优化研究[D]. 李慧.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围岩变形机理与支护结构体系力学行为研究[D]. 陈子全. 西南交通大学, 2019
  • [5]米仓山特长隧道竖井施工技术[J]. 韩瑀萱,冷希乔,严金秀,张睿. 现代隧道技术, 2019(03)
  • [6]高寒高海拔雀儿山特长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 高怀泽.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7]强风化砂岩隧道围岩大变形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 韩志林. 长安大学, 2019(01)
  • [8]高地应力场软岩隧道开挖与支护研究[D]. 代聪.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9]长大铁路隧道工期与造价风险管理研究[D]. 胡兰.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4)
  • [10]脆弱生态区隧道群施工期地下水运移特征及环境效应研究[D]. 毛正君. 长安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乌少岭特长隧道工程概况及施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