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是内蒙古旅游的灵魂

民族文化是内蒙古旅游的灵魂

一、民族文化是内蒙古旅游之魂(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春,乌日乌特[1](2021)在《呼伦贝尔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呼伦贝尔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目前,呼伦贝尔市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体系,数据库建设也日臻完善。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呼伦贝尔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成效显着,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从法制建设、政策扶持,人才培育、传承人保障、非遗进校园和生产性转化等方面进行积极的调整。

何彬文[2](2021)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趋势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文化历史悠久,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经过漫长的发展后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认同、社会稳定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出发,对其进行梳理和探讨,并且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见解。

潘力维[3](2021)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少数民族舞剧是我国民族舞剧独特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却很少被理论界所重视,对其的研究往往停留在单一舞剧作品的形态分析与文化特征表达方面,是对现象的揭示或对创作生态的分析,而缺乏创作审美上的理论解释与归纳。本论文在对史料进行全面梳理的同时,注重的是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既要从社会因素、文化要素等方面全方位考察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环境,也要以人民为中心,探讨人民个体与民族整体、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纵观少数民族舞剧的创作和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题材内容上往往集中在民间传说、抗争外敌与现实命运三个方面。分别展现着对各族人民共有品质的讴歌、中华民族在共御外敌过程中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各族人民致力于实现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的共同理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此逐步牢铸。在创作初期,少数民族舞剧往往通过各族人民共创、共建新中国的“一体化”叙事有效促进了少数民族对于国家的认同与归属。近年来,少数民族舞剧开始突破以往图解政策的刻板叙事与对少数民族风情的猎奇式解读,开启了现实关怀、真情实感的共同体叙事。在少数民族舞剧语言的系统建构过程中,实现从节律性民族舞蹈向旋律性舞剧语言的转换是我们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将主干动作转化为舞剧的主题动机过程中,对少数民族舞蹈语言的改造应当把握相应的“度”,以促进其表意能力的进一步加强。而在形态上,近年来各少数民族舞剧的创作热情越发高涨,除了以蒙古族、彝族为代表的既具现实性、又受市场欢迎的舞剧创作,多个民族也在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助推中实现了“零的突破”,我国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的形态多样化特征更加鲜明,从而拓展了我国民族舞剧的风格多样化。少数民族舞剧从创生伊始就对传播中华民族形象、建构中华民族精神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在当下复杂深刻的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舞剧需要更为尊重文化共性、通过更为符合舞剧本质的“共同体叙事”,以自觉自信的创作态度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进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支撑。

张彬杰[4](2021)在《基于生态旅游的装配式蒙古包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装配式蒙古包是在生态旅游的背景下,采用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方式,对蒙古包这一传统民居的创新研究,最终应用于内蒙古生态旅游。蒙古包逐水草而居的移动性建筑特征与游牧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保温隔热、构造轻便、功能合理、自然采光等建筑特征蕴含了丰富的游牧文化生态内涵。但近年来,由于内蒙古旅游景区中对蒙古包的不当开发,修建了大量砖混结构的蒙古包建筑,造成了建筑污染、旅游体验粗浅以及游牧文化缺失三方面问题。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背景下,以上问题显得尤为严峻。本文以解决内蒙古旅游景区中的问题为研究目标,以装配式蒙古包为研究思路,以生态建筑为研究理念,进行装配式蒙古包设计研究。选取具有典型性特征的内蒙古旅游景区为调查对象,对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田野调查。通过研究装配式蒙古包的形态特征、功能布局、构造方式和材料属性四个方面,减少建筑的负面影响、提升旅游体验和传承游牧文化的生态内涵。根据内蒙古生态旅游的资源特点,提出文公山下草原景观生态营地、乌梁素海湖泊湿地生态营地和克什克腾地质公园生态营地三种设计方案,设计出与内蒙古生态旅游相适宜的居住环境,塑造全新的旅游体验,保障文化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姜山[5](2020)在《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艺术形式凝聚着人类千百年来的文明与智慧,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域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它所呈现出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轨迹,是对民族文化创造的历史成果的真实映现。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光辉历史,诸多民族的智慧创造和思想结晶构筑了悠久绵长的文化版图,作为在山林中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正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因特殊的地域生活环境、历史背景及与自然的关系,使鄂伦春人在生产、生活、道德、习俗乃至民族精神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与其他民族相迥异的文化面貌与精神特质。正是源自这些独特的社会风貌和深厚的人文内涵,从而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森林文化,鄂伦春桦皮艺术则是这一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鄂伦春桦皮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形式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不仅具有文字所无法比拟的生动性和灵活性,更能蕴含和彰显出内在深厚的民族情感以及独特的审美追求,是以“活化石”的形态,忠实地记录着鄂伦春人的历史,是对古老艺术形式的保真和地域民俗文化的坚守,也是在民族信仰中的自发创造。它既承载着过去,也启迪着未来。鄂伦春桦皮艺术,是一种以桦树皮作为物质载体的艺术形式,如果更加严格地定义“桦皮艺术”,应该将之称为“白桦树皮艺术”。这一艺术形式源于长期的原始狩猎活动,由人们的主观意愿而自发形成的。鄂伦春桦皮艺术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在我国少数民族艺术中有着鲜明的共通点,并且在世界上众多的艺术形式中,也有着相对的普遍性。因此,对这一艺术形式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上做出相对客观、理性的评估,并凸显其重要的学术性和代表性是势在必行的。本文的选题基于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以鄂伦春传统文化作为研究基础,以桦皮艺术作为研究对象,并从美学和文学的视角,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这一选题进行深入地论述。主要涉及到民族历史、传统文化、造型艺术、美学理论以及传承实践等几个层面,并充分结合田野调查、文献研究、跨学科综合分析等研究方式,以此来归纳这一艺术形式研究的核心目的与意义。第一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发端与变迁。本章节对鄂伦春的历史概况以及桦皮艺术的生成要素,进行了深入地挖掘,并对这一艺术形式在政治、经济、文化导向中呈现出的变迁,予以细致地分析。第二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呈现方式。本章节主要从画作、剪纸、用具几个方面,谈及鄂伦春桦皮艺术的物象载体,分别从它们的形制、色彩、纹饰以及内容和主题,进行了详细地介绍。第三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文化内涵。本章节主要根据本源民俗与信仰、民族性的审美意识、多样的艺术风格,从而论述这一艺术形式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并通过其作为载体将它们予以再现,即是对鄂伦春桦皮艺术中呈现的民俗、宗教、精神、审美以及艺术风格的研究。第四章,鄂伦春桦皮艺术面临的困境与传承的当代意义。本章节主要从传承风险、发展的可行性以及当代意义三个角度,深挖这一艺术形式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消极因素与积极措施,并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的艺术地位、学术价值以及“非遗”传承予以阐明。本文的结论部分,主要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这一艺术形式的属性、作用、现状、意义和价值分别进行了论述,从而得出这一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总结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根据民族性的审美意识,挖掘了鄂伦春桦皮艺术在其民族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上的重要意义;第二,通过探寻多样性的艺术风格,揭示了鄂伦春桦皮艺术与设计美学之间的联系;第三,针对鄂伦春桦皮艺术在当今的发展趋势,倡导了鄂伦春桦皮艺术内在民族文化与精神信仰的理性回归。综上所述,本文的形成得益于笔者长期和鄂伦春民众生活在同一县域,有着距离和经历上的优势,有助于对这一少数民族的了解和认识。本文以鄂伦春桦皮艺术为研究对象,通过这一艺术外在的呈现方式,挖掘其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和价值,并根据这一艺术形式在传承和发展上的脉络,探寻其在学术层面、历史层面、文化层面的相关研究,本论文的写作无意于作出主观性和诗意化的阐释,而致力于在历史和文化的深层褶皱中发掘出艺术本身的魅力和价值。

金亚娟[6](2020)在《莫力达瓦旗阿尔哈浅民俗村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文中提出随着民俗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致使一些人口较少的民族文化正面临着被外部文化同化的风险,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创新点是做好民族文化特色,从而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保护与传承独特的民族文化,挖掘民族文化元素,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将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元素应用到景观设计中,致使民族文化协同现代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共同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实地考察、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分析相关案例的基础上,将民俗文化景观相关释义进行总结概括,并将达斡尔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理与体系构建,作为“景观设计思考依据。基于此,根据阿尔哈浅民俗村现状条件及自然资源状况,将品味魅力达斡尔,相约最美民俗村”定为设计主题,以“保护与传承达斡尔民族文化,塑造民族文化个性鲜明的民俗景观”为设计目标,以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景观独特性为原则,宏观规划“一环、两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设计九大功能分区,组织合理的交通系统,微观设计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民俗景观,展现达斡尔民族文化特色,以期达到达斡尔民族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的融合发展。论文通过对阿尔哈浅民俗村的达斡尔民族文化元素进行系统整合与提炼加工,将其运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中,使其文化脉络得以用新的方式继承与延续,使得文化、景观、旅游三者融合发展,期望达到保护民族文化、突出民俗景观特色,寻求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且行之有效的文化旅游业发展模式,为阿尔哈浅民俗村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王丽红[7](2020)在《内蒙古旅游十大文化符号品牌传播体系模型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旅游业正从简单的观光旅游转入深度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是当前旅游业中全新的发展形态,它更加突出旅游体验的文化性、深度性。如何转型为文化旅游,打造独一无二的旅游品牌,笔者认为文化符号的意义就是文化旅游的核心,也是旅游品牌的价值定位来源。内蒙古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整体的旅游水平不够高,旅游品牌传播存在传播内容分散化、同质化,标识语缺乏想象力,文化内涵挖掘度不够高问题;媒介整合力度弱、媒介渠道运用不足,以及网络媒体缺失等问题;传播效果不够理想,传播力不足、营销传播策略单一、名人效应缺失等问题。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第二章是对目前旅游品牌传播研究现状的总结以及相关理论概念的介绍。第三章研究内蒙古旅游品牌发展现状及十大文化符号的构建和传播,第四章调查十大文化符号的传播效果,根据前文的研究总结目前十大文化符号传播的问题,第五章根据旅游十大文化符号品牌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构建十大文化符号品牌传播体系,并提出了十大文化符号传播战略模型以及以接触点为核心的传播模型,以期解决内蒙古旅游传播面临的实际问题,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内蒙古旅游品牌传播的实践能力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顾超[8](2020)在《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文中认为就近代世界历史而言,伴随着民族运动和民族国家的兴起,民族主义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性的意识形态,并从欧洲蔓延至全球。仅仅在20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就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民族主义浪潮。也正是在这一进程中,中华民族从一个自在民族走向了自觉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开始以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之中,中华民族开始具备了国族的身份和象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对内来说,是以共同体的形式把握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起中华民族应对危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对外来说,通过区域共同体实践的外溢效应和示范效应,进而迈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从古至今,西北地区由于其历史、区域和自然条件等因素,不论是在王朝国家,还是在现代民族国家之中,都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北地区的现实任务和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研究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问题,既是回应党和国家重大的、宏观问题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针对性。作为理论命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的研究,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的溯源来看,充分考量近代以来关于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以及逐步确立起的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框架。又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深处,挖掘出多语境、复杂态下的共同体形式。并且将中华民族与共同体思想有机结合统一到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中。另一方面,从核心概念的分析来看,提出从政治国家共同体、历史文化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精神命运共同体四个维度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系统把握。同时,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向度。第一重是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决定向度上,提出民族意识是对民族本体的客观反映;第二重是从意识的历史性生成向度上,分析不同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现;第三重是从意识的能动性向度上,从理论层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价值性考量。再者,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较大程度上理解为一种认同,从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方面勾勒出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作为现实命题的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进一步聚焦和把握西北地区的特殊性,提出西北地区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机遇、劣势和挑战。从优势上看,西北地区在历史上进行着各民族间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既有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也有各民族独有的特色文化,还有与异质文化、文明的往来。同时,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与西北各族人民一道进行民族救亡图存、追求团结统一的伟大斗争中,一方面产生和奠定了西北民族地区治理的政策基础,另一方面塑造和涵养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红色文化基因。从机遇上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机遇下,形塑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实施了惠及西北各族人民的现实举措。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中,拓展了西北地区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在西北边疆治理的现实机遇中,深入推进依法治边、依法治疆进程中,提供了稳定的内外环境。从劣势上看,经济方面的差距无疑是明显且深刻的,同时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的复杂性、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以及语言多样性可能带来的沟通不畅等,在增强个体、族群意识的同时,淡化了共同体意识。从挑战上看,存在着诸多外部威胁与干扰。一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一思潮由来已久,作用于客观历史和人们的历史观念,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史学研究;二是多元文化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必须有其身份和定位,看似合理实则潜藏着以多元分离和分解主流的风险;三是“三股势力”,其中暗含在民族主义基础上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以西北边疆为重点渗透区域,并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威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定和总体国家安全。结合以上理论与现实的分析,在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规避劣势、应对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首先要有一些最为基本的遵循来保证前进的方向,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妥善解决好宗教的因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西北地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其次,在宏观方略的建构上,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建设及其意识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立足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整体,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法治六个方面进行系统谋划和宏观安排。最后,实践的生命力和效度体现在落小、落细之上,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最终要从教育的主体内容、关键环节、心理引导、语言桥梁、现实载体、实际效果和人才队伍等方面具体下功夫。

王海霞[9](2019)在《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文中提出满族民歌是东北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乡韵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歌唱形式。内容涵盖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及风土人情,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唱词质朴,具有满族独特音律、情感真挚,深深扎根于满族人民的生活,伴随满族人民生活的音乐文化,以歌唱的方式记忆了满族民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心声。本论文通过对满族民歌历时与共时发展空间的回顾,以文献记载、文化遗存的谱系资料为研究基础,以民间留存的传统民歌田野调查、搜集整理的满族民歌和文化融合发展为新的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为研究视角,通过个案分析和实践案例比较论证,对满族民歌人文自然生态形成依据、唱词音韵规律、演唱风格及表现形式、传承意义进行研究。论文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思路、研究现状与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对研究意义与创新、研究目的与方法之处作了阐述。第一章,通过对满族民歌的历史梳理,从“满族民歌历史文化”视角,阐述了历史遗存的满族民歌与自然和人文生态中满族民歌间的依存关系。并历时性地梳理了不同族源地域满族民歌文化发展历程,论述了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和活态演唱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以当下留存的不同类型的满族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民歌案例论证,阐述了满族民歌在演唱内容、音调结构及不同演唱风格方面的特征,诠释了满族民歌题材之一萨满神歌的演唱特点和存在价值。第三章,从语言学语境探讨了满语民歌语言演唱艺术和方言音韵特点。通过实践案例比较分析,阐述了区域其他民族民歌与满族民歌唱词韵律演唱个性特征,并对满语、满汉双语、汉语三种语言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个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四章,从文化超越视角,阐述了原生形态满族民歌创新、融合发展后的呈现形式,论证了创新后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特点。从“和而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了同一语族同一类型民歌演唱风格特点、同一地域同一类型不同族源的民歌演唱个性。论述了如何借鉴、融合现代多元音声技法超越原生民歌演唱方式的当代呈现,并以实践表演例证形式阐述了服饰、舞蹈、乐器等综合艺术对满族民歌艺术呈现的辅助作用。第五章,阐述了多元文化形态下,满汉文化融合对满族民歌传承与实施路径的影响,分析多样化语境下满族民歌传承形式、演唱形式、传承视域是如何适应当代社会时代发展方向,适应当下人们审美认知观念。

何少琪[10](2019)在《基于旅游IP视角的红河州哈尼族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对于红河哈尼族这一具有深厚丰富的民族文化的旅游文化资源而言,如何充分加工民族文化,包装成具有知识产权的旅游产品,来适应旅游行业新的竞争态势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本文目的是挖掘哈尼文化中旅游元素构建独特旅游IP产品,运用全新的开发模式,有效的保护和继承哈尼文化。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网络知名旅游IP案例的IP性质、用发展历程论证旅游IP形成路径的可行性;以及从IP的视角分析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借鉴其成功经验。据调查,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遇到的瓶颈,是民族旅游文化的商业化一方面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变现、升值,另一方面使得民族文化在商业化的过程中退化变质。这种矛盾共存关系使得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不到位,定位不准确。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特点在于独特性、多变性、延展性等,在知识产权以及相关政策的保护支持下,使相关旅游产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本文的价值在于基于红河哈尼文化构建民族旅游IP目的地与相对应的旅游产品,是红河哈尼族专有、不可复制、不可盗用,借助红河哈尼族的IP产品也获得相对应的报酬。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本章是对论文的选题背景进行简单的阐述,分别对论文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以及相关文献综述进行归纳研究。第二章是本文涉及的研究基础理论介绍。第一节主要是介绍民族文化与旅游IP产品开发相关理论概述,涉及理论有:产业融合理论、旅游品牌竞争力理论、民族文化传播理论、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第二节是相关概念界定辨析: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以及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第三章是旅游IP形成机制研究,第一小节对旅游IP概念、特征、分类进行梳理;第二小节是对旅游IP形成路径的探索。第四章采用案例分析法对知名旅游IP景区和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进行研究。第一节是知名旅游IP景区案例,网络收集三十个案例,分析IP发展历程、IP原生元素、IP性质类型和IP专利申请,总结旅游IP产品的形成路径;第二节选举了八个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案例,运用IP视角分析案例中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总结可借鉴经验。第五章是介绍红河哈尼族旅游开发条件、可开发旅游资源以及红河哈尼族旅游IP元素提取。第六章是对哈尼族文化旅游IP产品构建。本章主要是通过探究八大IP类型依托的旅游产品路径开发,构建红河哈尼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路径,以及构建哈尼族主打旅游IP产品。第七章结束语。本章是研究的归纳和结论,并提出论文不足与展望。

二、民族文化是内蒙古旅游之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族文化是内蒙古旅游之魂(论文提纲范文)

(1)呼伦贝尔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成果与研究框架
二、呼伦贝尔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体情况与特点
    (一)呼伦贝尔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体情况
    (二)呼伦贝尔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三、呼伦贝尔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功能的衍生
四、呼伦贝尔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太阳姑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一)“太阳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模式
        1.深入挖掘太阳花本身的文化底蕴及文化价值。
        2.走出去的宣传战略与产品创新理念并行。
        3.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
        4.多方位整合求发展。
        5.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共同体。
    (二)“太阳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模式的启示
五、呼伦贝尔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呼伦贝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主要问题
        1.缺乏专业的非遗保护机构和专业管理人才。
        2.地方性非遗相关法规政策不健全。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后继乏人。
        4.非遗申报属地原则问题突出。
        5.非遗保护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6.非遗保护项目产业化难度较大。
    (二)呼伦贝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对策建议
        1.加强各级传承人的保护和扶持力度,提升传承能力。
        2.深入挖掘非遗资源,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3.加强立法,完善保护机制。
        4.努力营造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氛围。
        5.促进文旅结合的市场化运作。
六、结 语

(2)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趋势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兴起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中的冲突和保护
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与脱贫工作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趋势

(3)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论题的提出及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关于中国舞剧发展史中的少数民族舞剧的研究
        二、关于中国少数民族舞剧的研究
        三、关于少数民族舞蹈及其创作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创作发展流变
    第一节 少数民族舞剧的初创
        一、少数民族舞剧的革命历史题材之先河
        二、少数民族舞剧的民间风格奠定
    第二节 以民间传说弘扬民族情怀
        一、舞剧语言形态多样化追求下的创作选择
        二、对中华民族共有品质的赞颂讴歌
    第三节 以抗争外敌增强民族凝聚力
        一、少数民族的反抗史诗
        二、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御外敌
    第四节 以现实命运凝聚民族共同体
        一、民族集体记忆的不断深化
        二、为“脱贫攻坚”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第二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语言的系统建构
    第一节 独特的民族舞剧语言形态建构的必要性
        一、对“根性”的坚守与科学化传承的道路
        二、少数民族舞剧语言自身的独立与体系化要求
        三、继承发展“优质基因”
    第二节 少数民族舞剧语言建构的操作方法
        一、从现实生活出发,创造新的舞蹈
        二、运用与发展民族传统的表现形式
        三、语言形态的兼收并蓄与多重组合
    第三节 原生舞蹈语言在舞剧表意中的有效性及多意性
        一、有效性——描绘民族风格
        二、多意性——不断发展着的民族精神
        三、少数民族舞蹈表意功能得到极大加强
第三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的多样化发展样态
    第一节 多元化的创作局面全面铺开
        一、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的“第一方阵”
        二、多个少数民族的舞剧创作开始起步
    第二节 多样化的新型舞剧结构方式
        一、《阿诗玛》:“诗化色块结构”与“立体交响式编舞”
        二、《东归的大雁》:回旋曲式的舞剧结构设计
        三、《妈勒访天边》:舞蹈与意境齐头并进
        四、《草原英雄小姐妹》:当代视角与多重空间
    第三节 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多样化的民族舞剧风格呈现
        一、体现各族人民的文化诉求及共同的文化记忆
        二、“各美其美”与“多元和谐”
        三、民族舞剧风格多样化不断提升
第四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把握
    第一节 少数民族舞剧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一、舞剧创作过程中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二、舞剧演出过程中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第二节 “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文化认同
        一、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
        二、建构主旋律话语
        三、建构对外开放话语
        四、建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话语
结语
附录:中国少数民族舞剧主要作品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基于生态旅游的装配式蒙古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五)创新点
    (六)研究框架
一、装配式蒙古包与内蒙古生态旅游的关联性
    (一)内蒙古旅游景区建筑开发现状及主要问题
        1.旅游景区建筑设施污染草原环境
        2.旅游模式单一降低游客体验效果
        3.旅游内容缺乏游牧文化生态内涵
    (二)内蒙古生态旅游的开发条件分析
        1.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2.游牧文化底蕴深厚
        3.独具特色民俗民风
        4.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三)装配式蒙古包对内蒙古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性
        1.装配式蒙古包助力内蒙古旅游环境生态化
        2.装配式蒙古包推动游牧生态文化的传承
        3.装配式蒙古包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
    本章小结
二、装配式蒙古包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蒙古包的游牧文化特征
        1.蒙古包的生态文化特征
        2.蒙古包的建筑文化特征
        3.蒙古包的审美文化特征
    (二)生态建筑学的室内环境理论研究
        1.生态建筑学的生态观
        2.地域文化影响生态建筑的形态特征
        3.生态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3F原则
    (三)装配式建筑的应用研究
        1.装配式建筑的系统化设计
        2.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构成要素
        3.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特点、优势及意义
    (四)生态旅游的应用研究
        1.生态旅游概述
        2.生态旅游的标准
        3.内蒙古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本章小结
三、装配式蒙古包的设计原则
    (一)装配式蒙古包设计理念
        1.传承游牧文化内涵
        2.保护生态旅游环境
        3.注重游客旅游体验
    (二)装配式蒙古包设计策略
        1.继承蒙古包可移动特征
        2.深度体验草原生活情境
        3.传达游牧文化的生态内涵
    (三)装配式蒙古包的生态策略
        1.主动式太阳能采暖
        2.水资源的使用与再利用
        3.采用免水式马桶处理污物
    本章小结
四、装配式蒙古包设计研究
    (一)蒙古包三段式构造特征分析
        1.蒙古包的建筑结构分析
        2.蒙古包的建筑材料分析
        3.蒙古包的建筑节点分析
    (二)装配式蒙古包建筑设计分析
        1.装配式蒙古包的构造方式设计
        2.装配式蒙古包的整体建筑设计
        3.装配式蒙古包的节点大样设计
    (三)装配式蒙古包空间设计分析
        1.装配式蒙古包的理念生态化
        2.装配式蒙古包的建筑生态化
        3.装配式蒙古包的空间生态化
    (四)装配式蒙古包原型设计分析
        1.装配式蒙古包原型制作方案
        2.装配式蒙古包的原型细节分析
        3.装配式蒙古包的原型设计结果与评价
    本章小结
五、装配式蒙古包在内蒙古生态旅游中的设计研究
    (一)逐水草而居——文公山下草原景观生态营地
        1.环境规划布局,建构功能节点
        2.传承游牧文化,确立设计概念
        3.塑造空间场景,提升旅游体验
    (二)随湖泊而游——乌梁素海湖泊湿地生态营地
        1.环境规划布局,建构功能节点
        2.传承游牧文化,确立设计概念
        3.塑造空间场景,提升旅游体验
    (三)依山脉而建——克什克腾地质公园生态营地
        1.环境规划布局,建构功能节点
        2.传承游牧文化,确立设计概念
        3.塑造空间场景,提升旅游体验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辉腾锡勒草原田野调查拍摄记录
附录2 插孔式套脑蒙古包田野调查拍摄记录
附录3 装配式蒙古包原型设计及制作流程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进路、方法和内容
    四、研究创新
第一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发端与变迁
    第一节 鄂伦春概述
        一、鄂伦春族源
        二、鄂伦春族称
        三、鄂伦春人口及分布
    第二节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原生发端
        一、丰富的林业资源
        二、狩猎生活的需求
        三、森林文化的积淀
        四、地域文化的融合
    第三节 多元导向的艺术变迁
        一、政治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二、经济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三、文化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第二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呈现方式
    第一节 生活中的创造
        一、日常需要的用具
        二、建筑中的“斜仁柱”
        三、器物纹样与装饰工艺
    第二节 剪刀下的艺术
        一、“叙事抒情”的题材
        二、“看图识物”的玩具
        三、“装饰蓝本”的砸花底样
    第三节 树皮上的画作
        一、桦皮镶嵌画
        二、桦皮剪刻画
        三、桦皮自然纹理画
第三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本源民俗与信仰
        一、婚丧与祭祀
        二、传统的民族精神
        三、原始的宗教形式
    第二节 民族性的审美意识
        一、自然美
        二、功利美
        三、形式美
    第三节 多样的艺术风格
        一、比例与尺度
        二、粗犷与细腻
        三、抽象与具象
第四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面临的困境与传承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传承风险
        一、人为主体的缺失
        二、内外环境的影响
        三、窘迫的现状
    第二节 发展的可行性
        一、认识与观念
        二、相关措施与政策、方针
        三、桦皮艺术进校园
    第三节 当代意义
        一、艺术地位
        二、学术价值
        三、“非遗”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6)莫力达瓦旗阿尔哈浅民俗村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实地调查法
        1.5.3 案例分析法
        1.5.4 软件制图法
2 概念界定与案例分析
    2.1 民俗相关概念
        2.1.1 民俗的概念
        2.1.2 民俗的分类
    2.2 民俗景观相关概念
        2.2.1 民俗景观概念
        2.2.2 民俗景观特性
    2.3 相关案例分析
        2.3.1 氐羌民俗村
        2.3.2 马嵬驿民俗文化村
3 达斡尔民族文化元素体系
    3.1 达斡尔族的起源
    3.2 达斡尔民族文化的特征
        3.2.1 包容性和开放性
        3.2.2 民族性和地域性
        3.2.3 变异性
        3.2.4 崇拜主义
    3.3 达斡尔民族文化元素体系构建
        3.3.1 传统纹样元素
        3.3.2 建筑行制元素
        3.3.3 民族服饰
        3.3.4 生产生活器具元素
        3.3.5 民俗运动元素
        3.3.6 民族饮食
        3.3.7 宗教信仰
        3.3.8 民俗文学艺术
        3.3.9 民俗节庆
4 项目概况
    4.1 莫力达瓦旗基本概况
        4.1.1 位置境域
        4.1.2 自然条件现状
        4.1.3 旅游资源
    4.2 项目基地概况
        4.2.1 场地条件
        4.2.2 现状分析
        4.2.3 旅游资源调查与分析
        4.2.4 客源市场分析
        4.2.5 SWOT分析
5 总体规划
    5.1 设计依据
        5.1.1 国家法律和法规
        5.1.2 相关法规与标准
    5.2 设计原则
        5.2.1 因地制宜原则
        5.2.2 景观独特性原则
        5.2.3 以人为本原则
        5.2.4 可持续发展原则
    5.3 设计主题
    5.4 设计目标
    5.5 功能分区
    5.6 空间结构
    5.7 道路交通规划
    5.8 总体布局
6 分区景观详细设计
    6.1 入口景观区景观详细设计
        6.1.1 景观大门
        6.1.2 生态停车场
        6.1.3 公共集散广场
        6.1.4 游客服务中心
    6.2 民俗文化展示区景观详细设计
        6.2.1 猎鹰广场
        6.2.2 达斡尔族文化陈列馆
    6.3 传统民居聚落区景观详细设计
        6.3.1 达斡尔族民宿
        6.3.2 民族风情园
    6.4 传统狩猎区景观详细设计
        6.4.1 莫日根狩猎场
        6.4.2 白那查露营基地
    6.5 民俗运动区景观详细设计
        6.5.1 跑马场
        6.5.2 曲棍球训练场
    6.6 牧野风情体验区景观详细设计
        6.6.1 牧野风情园
    6.7 活力渔猎区景观详细设计
        6.7.1 渔猎广场
        6.7.2 罩鱼园
    6.8 创意农田景观区景观详细设计
    6.9 生态保育区景观详细设计
7 专项设计
    7.1 植物种植设计
        7.1.1 植物配置原则
        7.1.2 植物景观基本功能
        7.1.3 植物配置及种类选择
        7.1.4 植物季相配置
    7.2 建筑设计
        7.2.1 民居建筑改造设计
    7.3 公共服务设施设计
        7.3.1 公共卫生间
        7.3.2 垃圾箱
        7.3.3 导览标识牌
        7.3.4 休憩座椅
    7.4 景观小品设计
        7.4.1 特色景观亭
        7.4.2 特色廊架
    7.5 驳岸景观设计
    7.6 铺装设计
    7.7 景观照明设计
8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7)内蒙古旅游十大文化符号品牌传播体系模型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文化符号
        二、品牌传播
        三、旅游品牌传播
    第三节 相关理论及模型
        一、品牌识别系统理论
        二、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三、接触点理论
        四、品牌传播战略模型
        五、M-mac-C品牌传播工具模型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创新点
第二章 十大文化符号相关概念
    第一节 符号与品牌
    第二节 内蒙古十大文化符号
        一、内蒙古大草原
        二、马头琴
        三、那达慕
        四、蒙古包
        五、成吉思汗
        六、草原英雄小姐妹
        七、蒙古文
        八、敖包
        九、蒙古马
        十、红山玉龙
第三章 内蒙古旅游十大文化符号品牌传播现状
    第一节 内蒙古旅游资源及品牌发展现状
        一、内蒙古旅游资源
        二、内蒙古旅游品牌发展现状
    第二节 十大文化符号的品牌建构与传播方式
        一、十大文化符号品牌建构现状
        二、品牌传播方式
第四章 十大文化符号传播效果调查
    第一节 问卷调查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发放
        三、问卷结果分析
    第二节 十大文化符号品牌传播问题分析
        一、传播内容整体水平不高
        二、传播方式缺乏整合思维
        三、传播效果不明显
第五章 十大文化符号品牌传播体系模型建构
    第一节 旅游品牌符号形成模型
    第二节 基于品牌传播战略模型的十大文化符号体系层级设置
        一、十大文化符号体系的层级设置
        二、十大文化符号层级体系的品牌建构策略
    第三节 以接触点为核心的传播模型应用
        一、借助接触点强化品牌传播方式
        二、媒介选择的M-mac-C品牌传播工具模型
        三、借助反馈提高传播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2 :问卷调查表
致谢

(8)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一)国外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相关研究
        (二)国内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研究
        (三)国内关于西北地区的相关问题研究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一)基本思路的推进
        (二)研究方法的设定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流变
        (一)传统“天下观”的继承与扬弃
        (二)近代民族主义冲击下的概念流变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准备与确立
    二、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借鉴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借鉴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化实践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
        (二)列宁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一)中华民族是政治国家共同体
        (二)中华民族是历史文化共同体
        (三)中华民族是社会生活共同体
        (四)中华民族是精神命运共同体
    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理路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体论认知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性锻造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性考量
    三、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
        (一)主体内容: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二)核心要素: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三)深层基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四)领导力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五)动力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第三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优势与机遇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分析
        (一)西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传统
        (二)西北地区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汇的丰富滋养
        (三)西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的政策基础
        (四)西北地区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遇分析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机遇
        (二)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
        (三)西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现实机遇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与挑战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分析
        (一)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客观性
        (二)西北地区民族宗教问题交织的复杂性
        (三)西北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现实性
        (四)西北地区语言多元性与沟通的不顺畅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分析
        (一)历史虚无主义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研究
        (二)多元文化主义冲击着西北地区的主流文化与制度
        (三)“三股势力”严重威胁着西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第五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研究
    一、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基本遵循
        (一)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
        (二)以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为根本
        (三)以宗教与社会主义适应为原则
        (四)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为平台
    二、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宏观方略
        (一)政治: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二)经济:把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三)文化:构筑西北地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
        (四)社会:改善民生与推进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建设
        (五)生态:建设西北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六)法治:保障西北各族公民权利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三、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具体举措
        (一)以“五个认同”教育为主线,不断强化意识培育的主体内容
        (二)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意识培育的关键环节
        (三)遵循认知、情感和意志发生规律,掌握意识培育的心理过程
        (四)实现通用语言与民族语言统一,搭建各民族沟通的有效桥梁
        (五)科学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不断创新意识培育的现实载体
        (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增强民族交往交融的实际效果
        (七)坚持以“三个特别”为标准,培养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现状与问题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五、研究目的与方法
    六、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东北满族民歌回望
    第一节 满族民歌历史追溯
        一、文献记载中的满族民歌
        二、文化遗存中的满族民歌
        三、满族民歌当代演唱现状
    第二节 满族民歌的人文生态渊源
        一、自然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二、文化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三、族源地域中的满族民歌
    第三节 民族精神信仰与族群文化认同
        一、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传递
        二、族群文化认同与民歌活态发展
第二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形态特征研究
    第一节 满族民歌演唱类型
        一、体裁类型
        二、题材类型
    第二节 满族民歌演唱特征
        一、传统民歌的本真演唱
        二、质朴各异的音调结构
        三、音韵交融的文字唱词
        四、和合共生的润腔技巧
        五、情感色彩浓郁的衬词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反本修古
        一、满族仪式“古歌”演唱之说
        二、满族仪式“古歌”音韵交融
第三章 东北满族民歌满语演唱研究
    第一节 满语民歌语音演唱特点
        一、满语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二、满语元音歌唱音位特点
        三、满语辅音歌唱音位特点
        四、满语言语音重音节特点
        五、满蒙歌唱语音音位比较
    第二节 满族民歌与东北方言的音韵关系
        一、东北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二、东北方言在演唱中运用
    第三节 满语语言在演唱中的运用
        一、唱词韵式特点
        二、唱词韵律个性
        三、语言演唱特色
第四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的当代呈现
    第一节 追求变化与机缘
        一、机缘与灵感的碰撞
        二、远古与现代的链接
    第二节 和而不同的演唱技法
        一、多样性演唱技法借鉴
        二、中西演唱技法的借鉴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表现形式
        一、多元文化形式的演唱表现
        二、融合与发展中的演唱表现
        三、借鉴与超越中的演唱表现
    第四节 美美与共的艺术展示
        一、满族服饰在演唱中的艺术展示
        二、满族舞蹈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三、伴奏乐器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第五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传统文化形式下满族民歌传承路径
        一、社会传承的多样性
        二、家族亲缘传承的稳定性
        三、师徒传承的普遍性
        四、族群文化记忆传承
    第二节 多样化形式下东北满族演唱传承
        一、独唱传承形式的永恒
        二、一领众和的自由传唱
        三、对唱传承的情感交流
        四、重唱传承的艺术魅力
        五、合唱传承的艺术超越
        六、民歌传唱的活化石
    第三节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传承的新视域
        一、学校教育传承
        二、激活民俗传承
        三、传统歌唱延续
        四、媒体化新视界
        五、旅游文化新景观
结论
    一、研究之结论
    二、传承之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东北三省满族分布图
    附录二 田野调查与归类
    附录三 图目录
    附录四 图表目录
    附录五 谱例目录
    附录六 新媒体网络传播的满族民歌
    附录七 满族民歌《摇篮曲》演唱音乐结构分析
    附录八 全国各中小学满语教学情况调查汇总表
    附录九 2018 年全国各地举办满族颁金节的地域汇总
    附录十 满文字头歌
在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含项目)情况
后记
附图

(10)基于旅游IP视角的红河州哈尼族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民族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二、旅游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三、旅游IP研究综述
        四、红河哈尼族文化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路线
第二章 研究基础理论与概念解析
    第一节 基础理论分析
        一、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理论
        二、旅游品牌竞争力理论
        三、民族文化传播理论
        四、知识产权基础理论
        五、情感依恋理论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一、民族文化相关概念
        二、民族文化旅游产品
第三章 旅游IP概念及形成机制
    第一节 旅游IP概念与属性
        一、旅游IP概念
        二、旅游IP属性
    第二节 旅游IP特征与功能
        一、旅游IP特征
        二、旅游IP功能
    第三节 旅游IP形态与分类
        一、旅游IP发展形态
        二、旅游IP分类
    第四节 旅游IP形成机制
        一、旅游IP内容整合
        二、旅游IP形成机制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经典旅游IP目的地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绍
        二、案例分析
        三、经验借鉴
    第二节 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绍
        二、案例分析
        三、经验借鉴
第五章 哈尼文化资源和IP元素分析
    第一节 红河州旅游发展基础条件
        一、区位与交通
        二、经济基础
        三、红河州国民经济与社会现况
        四、相关政策与现状
        五、哈尼族历史与文化
    第二节 红河哈尼族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一、村寨建筑
        二、梯田文化
        三、生产活动
        四、原始宗教
        五、生活习俗
        六、语言文学
        七、节事活动
        八、影视作品
    第三节 红河哈尼族旅游IP元素提取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世界文化遗产
        三、文学作品
        四、热门影视
        五、旅游演艺
        六、节事活动
        七、知名企业
        八、游戏竞技
第六章 哈尼文化旅游IP产品构建
    第一节 哈尼文化旅游IP产品呈现形态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IP
        二、世界文化遗产
        三、旅游演艺
        四、节事活动
        五、文学作品
        六、热门影视
    第二节 哈尼文化旅游IP产品设计
        一、哈尼梯田景观IP产品设计
        二、“十月年”节事旅游IP产品设计
        三、千人梯田实景表演IP产品设计
        四、“诺玛阿美”演艺IP产品设计
        五、哈尼博物馆文创IP产品设计
        六、《婼玛的十七岁》影视主题公园IP产品设计
        七、《哈尼阿培聪坡坡》迁徙之路IP产品设计
第七章 结束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成果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成果
    第二节 研究特点与创新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哈尼族宗教相关神灵简介
附录B 哈尼族饮食风格简介
附录C 哈尼族文学艺术简介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四、民族文化是内蒙古旅游之魂(论文参考文献)

  • [1]呼伦贝尔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调查研究[J]. 刘晓春,乌日乌特. 民族研究, 2021(05)
  • [2]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趋势探析[J]. 何彬文. 旅游与摄影, 2021(15)
  • [3]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D]. 潘力维.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基于生态旅游的装配式蒙古包设计研究[D]. 张彬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D]. 姜山. 吉林大学, 2020(08)
  • [6]莫力达瓦旗阿尔哈浅民俗村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D]. 金亚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7]内蒙古旅游十大文化符号品牌传播体系模型建构[D]. 王丽红. 烟台大学, 2020(06)
  • [8]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 顾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9]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D]. 王海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10]基于旅游IP视角的红河州哈尼族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构建研究[D]. 何少琪.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民族文化是内蒙古旅游的灵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