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地区中国松种子和球果形态特征的变化

延边地区中国松种子和球果形态特征的变化

一、延边地区赤松种子及球果形态特征的变异(论文文献综述)

李纬楠[1](2021)在《黑松、赤松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黑松、赤松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传统的沿海防护林和荒山绿化树种。黑松自19世纪引进我国,赤松则为典型的乡土树种,二者分别为山东传统沿海防护林的建群树种和荒山绿化树种,其生态作用、经济功能、美化功能不容小觑。但现有的山东林区生产能力水平降低、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为了对省内林区进行质量提升,优良的黑松、赤松品系亟待培育、推广。本研究从生长、生理生化和SSR分子标记三个角度,对来自烟台的黑松、赤松各23个无性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价,建立了各无性系的指纹图谱和分子检索表,并筛选了优良无性系,具体结果如下:(1)不同黑松、赤松无性系生长指标评价不同黑松、赤松无性系树高及冠幅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黑松树高最大出现在6#,最小出现在5#,平均值为1.85 m;冠幅最大出现在6#,最小出现在19#,平均值为1.46 m;赤松树高最大出现在21#,最小出现在6#,平均值为1.53 m;冠幅最大出现在17#,最小出现在2#,平均值为1.62 m。树种间比较来看,黑松的树高均值要大于赤松,冠幅则小于赤松。(2)黑松、赤松无性系生理生化特性评价不同黑松、赤松无性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差异均达到极显着(P<0.01)水平:黑松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出现在6#,最低出现在14#,平均值为1.47 mg·g-1 FW;叶绿素含量最高出现在12#,最低出现在2#,平均值为0.877mg·g-1 FW;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出现在11#,最低出现在6#,平均值为879.83u·g-1·min-1 FW;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出现在16#,最低出现在1#,平均值为4195.07u·g-1·min-1 FW;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高出现在18#,最低出现在23#,平均值为949.69U·g-1 FW。赤松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出现在23#,最低出现在15#,平均值为1.30 mg·g-1 FW;叶绿素含量最高出现在7#,最低出现在5#,平均值为0.968 mg·g-1 FW;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出现在1#,最低出现在21#,平均值为815.41 u·g-1·min-1 FW;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出现在20#,最低出现在19#,平均值为1499.72 u·g-1·min-1 FW;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高出现在10#,最低出现在14#,平均值为888.19 U·g-1 FW。树种间比较来看,黑松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值大于赤松,叶绿素含量则小于赤松。黑松的树高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显着正相关;冠幅与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显着正相关。赤松的树高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着负相关;冠幅与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显着正相关。(3)黑松、赤松无性系基于SSR的遗传多样性评价采用毛细管荧光标记检测技术对6对黑松的SSR位点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得到20对等位基因,平均为3.333个。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6对SSR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PIC)范围为0.357~0.523,平均值为0.399;观测杂合度(Obs_Het)为0.3913~0.9565,平均值为0.5763,期望杂合度(Exp_Het)为0.4232~0.6060,平均值为0.5073。对6对赤松的SSR位点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得到28对等位基因,平均为4.667个。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6对SSR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PIC)范围为0.080~0.766,平均值为0.402,可以用于赤松分子遗传研究;观测杂合度(Obs_Het)为0.0870~0.7826,平均值为0.3567,其中期望杂合度(Exp_Het)为0.0850~0.8106,平均值为0.4508。黑松、赤松无性系多态性较好,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基于不同引物产生的条带多态性,可以构建指纹检索图谱与分子检索表对试验无性系进行区分,利用6对引物中的5对,可将除8#与10#的黑松无性系区别开,利用6对引物中的4对,可将所有赤松无性系区别开。利用Nei’s遗传距离可以将黑松、赤松无性系各聚为三类,分别与其地理区位大致相符。(4)优良无性系选择基于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选择黑松11#、6#、21#、16#为优良无性系,选择赤松20#、18#、17#、21#为优良无性系。

卢孟[2](2020)在《蛀害红松和樟子松的害虫种类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东北地区红松林及樟子松林受害虫危害较为严重,且为多种钻蛀性害虫联合发生,对林木的健康生长以及林区的经济、生态效益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在害虫发生初期能够准确判断其种类,本研究利用现有的幼虫形态鉴别特征,对来自东北地区1 1个采集点的1117个样本进行鉴定,并通过比对COI基因序列加以验证。在确定具体种类的基础上,基于COI、ITS2和EF-1α基因序列对不同种类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判断各分类单元的亲缘关系与传统物种划分是否存在差异,并为其提供科学依据。对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害虫进行种群遗传学相关分析,基于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判断种群历史动态以及种群间分化水平,为害虫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害虫种类鉴定:通过幼虫外部形态特征及COI基因序列比对,共鉴定出6种害虫,分别为冷杉梢斑螟(Dioyctria abietella)、赤松梢斑螟D.sylvestrella)、小花尺蛾(Eupithecia abietaria debrunneata)、油松球果小卷蛾(Gravitarmata margarotana),以及两个发生数量较少的未知种:小卷蛾属未知种(Cydia sp.)和螟蛾总科(Pyralidoidea)未知种。统计发现,危害球果的主要害虫为冷杉梢斑螟,危害枝干的主要害虫为赤松梢斑螟。可参考本研究中提供的毛位图作为鉴定工具,以便在害虫防治工作中快速鉴别。(2)序列组成与系统发育分析:对4个已确定物种的COI、ITS2和EF-1α基因进行测序,发现不同物种的COI和EF-1α基因序列长度一致,ITS2基因序列长度变化较大。仅COI基因序列具有明显的A/T偏倚性。COI和EF-1α基因碱基替换主要发生在密码子第三位点;ITS2基因序列碱基替换普遍较少,物种内序列相似度较高,物种间的差异主要来自于长期积累的插入和缺失突变。不同分类阶元下的遗传距离范围有明显差异,亲缘关系越近遗传距离越小。基于三种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所显示的拓扑结构一致,每个物种均能构成单系群,分支情况与传统物种划分不存在偏差。(3)冷杉梢斑螟种群遗传结构:单倍型错配分布和基于COI、EF-1α基因序列的中性检验,均表明总群体近期可能发生过种群扩张,而ITS2基因的变异符合中性进化模型,未能表现出种群扩张。对各个地理种群进行分析,除四棚(SP)种群发生过扩张外其他各种群内部已出现瓶颈效应。齐齐哈尔(QQHE)种群与多个其他种群的遗传分化,基于三种基因序列均表现为较高水平,认为寄主植物及地理隔离是导致其分化水平较高的重要因素。四棚(SP)地理种群仅基于COI基因序列与其他种群表现为遗传分化,认为这是由于线粒体基因相对于核基因进化速率较快所造成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回归分析表明,距离隔离对冷杉梢斑螟10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无明显影响。

王晓丽[3](2019)在《材用云南松种质保存库构建及保存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云南松种源区划为主,结合云南松的地理分布情况,在云南松全分布区内选取干形通直圆满,具有材用代表性的天然居群26个,每个居群选取30棵样株,共计780棵样株进行群体试验。以样株的18个数量性状测定值作为表现型值数据,以样株的SRAP标记信息作为分子标记数据,在分析材用云南松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基础上,探讨其原地保存和异地保存的样本策略,以期解决云南松种质资源保存中样本选取地确定、样本数量等关键技术问题,为云南松优良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样本抽取策略的方法依据和种质材料来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材用云南松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根据18个数量性状的表现型值和SRAP标记数据,对材用云南松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结果,揭示出云南松表型性状在居群内的方差分量百分比(54.23%)大于居群间的方差分量百分比(21.46%),居群间表型方差分化系数为29.02%、表型频率分化系数为0.0855;SRAP标记分析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1013、基因流为4.4357,居群内的方差分量百分比(87%)大于居群间的方差分量百分比(13%)。认为材用云南松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均表现出多态性,且其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居群内。18个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存在显着差异,多重比较表明,云南双江(1)、云南龙陵、云南马关、云南曲靖、云南永仁、贵州册亨、贵州水城、云南丽江和西藏察隅9个居群的表型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SRAP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表明,四川米易、西藏察隅和云南新平3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研究结果阐明了材用云南松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并得出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的具体居群,为材用云南松种质保存库构建中组内抽样比例的确定和原地保存策略研究中优先保存群体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2)材用云南松种质保存库构建策略分别构建表现型值、SRAP标记信息、整合表现型值和SRAP标记信息三种数据类型各自不同抽样比例的种质子集,研究材用云南松种质保存库构建(异地保存)策略。结果表明以表现型值为基础数据、基于欧氏距离构建的种质子集中,20%抽样比例种质子集的表型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极显着大于原种质集,且20%抽样比例时,变异系数变化率和方差差异百分率最大、极差符合率和表型保留比例较大、均值差异百分率较小,优于其他3种抽样比例;以SRAP标记信息为基础数据、基于Nei’s距离构建的种质子集中,评价参数的均值t检验和方差F检验以及相关系数比较,40%和30%抽样比例优于其他2种抽样比例,考虑种质资源保存的工作量及成本,30%为适宜抽样比例。以整合表现型值和SRAP标记信息为基础数据、基于混合遗传距离构建的种质子集,数量性状评价综合分析,30%抽样比例优于其他3种抽样比例;质量性状评价综合分析,40%和30%抽样比例优于其他2种抽样比例;综合两类性状参数评价结果,30%抽样比例优于其他3种抽样比例。对比三种数据类型及其相应的适宜构建策略所获得的种质保存库的效果,表明整合表现型值和SRAP标记信息采用混合遗传距离的构建策略,优于单独使用表现型值或SRAP标记数据采用其各自适宜遗传距离的构建策略,体现在其种质子集内样株间的变异更大、差异性和频率分布检验更灵敏及种质子集与原种质集的相关性更好。据此提出按地理来源分组、采用混合遗传距离和不加权类平均法聚类、30%抽样比例、改进的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组内取样的策略,是材用云南松种质保存库构建的适宜抽样策略,并构建出包含234株样株的种质保存库,作为材用云南松种质资源异地保存的总体样本。(3)材用云南松原地保存策略根据SRAP标记信息,采用多项式回归统计分析技术,建立遗传标记捕获曲线和模型,开展材用云南松原地保存策略研究。结合曲线和模型分析,表明对于多态位点百分率,抽样10-12个群体、每群体抽样20-24株,其代表性可达95%以上。据此,确定原地保存时的样本量策略为,群体样本量12个,群体内个体样本量24株,每群体适宜保存面积5.0hm2。采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混合评价参数Mmix(I)和混合遗传距离Dmix,对26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评价和排序,同时结合26个居群的地理分布和云南松的种源区划,最终确定云南新平、四川米易、西藏察隅、云南香格里拉、云南福贡、云南龙陵、云南丽江、广西乐业(2)、云南双江(1)、贵州水城、云南永仁和贵州册亨12个居群为原地保存群体。综上,本研究提出了既包含群体和群体内个体的样本量,又包含需优先保存的群体信息的原地保存策略,在保证群体样本量的前提下,使得保存群体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利于实现材用云南松优良种质资源永久保存的目的和要求。

勇环英,陈波,李玉铎,陈明文,胡艳[4](2016)在《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球果及种子性状变异研究》文中提出为研究日本落叶松球果和种子性状的变异情况,选择24个日本落叶松家系为研究对象,测定球果和种子的7个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家系间平均球果长的变幅为1.983.77 cm,平均变异系数为8.73%;家系间平均球果宽的变幅为1.863.24 cm,平均变异系数为9.69%;家系间平均球果鳞片数的变幅为35.7379.23个,平均变异系数为11.62%;家系间平均球果长径比的变幅为1.031.61,平均变异系数为9.01%;家系间平均种子长的变幅为0.330.44 cm,平均变异系数为16.13%;家系间平均种子宽的变幅为0.200.28 cm,平均变异系数为18.48%,;家系间平均种子长径比的变幅为1.511.84,平均变异系数为21.7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种子长径比为显着差异外,所测定的日本落叶松球果长、球果宽、球果鳞片数、种子长和种子宽等指标在家系间均达到极显着水平。

解庆[5](2015)在《柴松分类地位与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柴松是一种形态特征与油松十分相似的松属植物,其仅分布于陕西省富县和尚塬林场的大麦秸沟中上部,纯林面积约337.3 ha。与油松相比,柴松具有诸多优点,如树体高大通直、天然整枝好、天然繁殖能力强、耐瘠薄、适应性强、单位面积蓄积量大等,被誉为黄土高原地区的珍贵遗传资源,因此,对其应该进行积极的保护并合理的开发利用。然而,关于柴松在松属物种中的分类地位问题在学术界尚无定论,加之对其遗传多样性现状也缺少了解,因此制约了人们对这一优良遗传资源的系统研究和有效保护利用。本研究选取柴松与油松及其变种(黑皮油松和扫帚油松)和近缘种(巴山松和马尾松)各1个较大的自然居群,分别从DNA分子标记分类、形态学分类、解剖学分类以及化学分类等4个层面上对柴松的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另外,本研究还从形态和DNA分子层次上对柴松仅有2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现状进行了分析。所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前人在松属其它树种中已开发出的82对SSR引物进行了筛选,从中成功筛选出13对多态性高、特异性好、重复性强的SSR引物用于柴松分类地位研究。应用筛选出的13对SSR引物对上述6树种153个单株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13对SSR引物共检测到84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的等位变异数从3个到15个不等,平均为6.50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从0.293到0.875,平均值为0.600。对扩增所得数据分别进行Structure分析、NJ邻接关系树分析(以树种和单株2层面)和PCo A主坐标分析。3种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表明巴山松和马尾松来源于两个不同的物种,而柴松、油松、黑皮油松和扫帚油松为同一物种(油松)。2.依据形态特征和木材解剖特征测量计算所得数据以及松脂和针叶精油中各化合物的含量数据对6树种进行聚类分析和PCA作图。以各指标均值对6树种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柴松与油松始终优先相聚在一起,其余4树种则按照不同顺序与两者相聚;以各指标原始数据对参试的各单株进行聚类分析和PCA作图的结果显示,6树种各单株杂乱无章的相互间参杂着聚在一起,关系十分复杂。此现象表明表型性状特征、木材解剖特征和化学成分特征在上述6树种间无树种的特异性,无法将彼此区分。3.对柴松与油松间各形态特征、木材解剖特征、松脂化学成分特征以及针叶精油化学成分特征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出两树种间存在的极显着或显着差异的相关指标,它们是针叶的大小与形状、雄球花的大小与形状、球果的大小、形状和重量、种鳞的长度、种翅的大小、种子的大小和重量、侧枝与主干夹角的大小、胸高形率的大小、木材中树脂道的大小、木材中管胞腔直径的大小、木材中管胞壁腔比的大小、木材中早材和晚材宽度的大小、松脂中12种化学成分(3-蒈烯、35号未知二萜、长叶松酸、枞酸、7,13,15-枞三烯酸、56号未知二萜、58号未知二萜、β-蒎烯、异海松酸、异长叶松酸、新枞酸、45号未知二萜)含量的多少、针叶精油中9种化学成分(α-石竹烯、γ-依兰油烯、α-蒎烯、斯巴醇、桉叶醇、喇叭醇、兰桉醇、α-杜松醇、西柏烯)含量的多少。另外根据前人的相关研究报道,两树种还在树皮形状与裂纹、针叶颜色、侧枝与主干间的夹角大小(与本研究相同)、球果形状与大小(与本研究相同)、树干通直度、材质坚硬度、天然整枝好坏、茎中树脂道数目与大小以及髓射线数目、针叶中维管束大小、针叶中内皮层大小与所占比例、针叶中树脂道多少与总面积、针叶的树脂道中泌脂细胞多少、花粉粒大小、花粉粒体的大小、花粉粒气囊大小及萌发孔(沟)宽等诸多方面亦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依据本研究SSR分子分类结果和上述各项种下分类依据,结合种下各分类单元概念的内涵,认为将柴松归为油松的变种较为适宜。另外,文中根据柴松的分类地位(油松的变种)结合柴松林的特点以及相关历史事件对柴松的起源亦进行了探讨。4.研究通过对柴松现有2居群100个单株的17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发现17个表型性状中除种翅长仅在居群间存在显着差异外,其余16个表型性状在柴松居群内、居群间皆存在极显着差异。柴松针叶、球果、种鳞、种翅和种子5类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11.34%,12.80%,14.06%,19.47%和30.16%,亦表明柴松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水平较高。柴松针叶、球果、种鳞、种翅和种子的17个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45.03%,说明柴松两居群的表型变异在居群间的贡献占45.03%,居群内的贡献占54.97%,居群内多样性大于群体间多样性。柴松17个表型性状间大多呈现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其中针叶长、针叶宽、球果长、球果径、球果干重、种鳞长和种翅长为柴松易测定和重要的表型性状。13对SSR引物共检测到74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的等位变异数从3个到10个不等,平均为5.69个,多态性信息含量从0.415到0.865,平均值为0.62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树种水平为0.3956,Shannon信息指数(I)在树种水平上为1.0021;居群水平上,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体现出的趋势相一致,表明柴松两居群中居群1(阳坡居群)的多样性水平略高于居群2(阴坡居群);两居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0232,Shannon’s居群分化系数((Isp-pop)/Isp)为0.0270,可见在柴松总的遗传变异中有不足3%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有超过97%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分子方差分析(AMOVA)所得结果与基因分化系数(Gst)和居群分化系数((Isp-pop)/Isp)所得相符,同样指出有2.67%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97.33%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文中依据柴松的遗传多样性现状结合柴松林的特点对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许玉兰[6](2015)在《云南松天然群体遗传变异研究》文中提出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是分布于我国西南亚热带山地的重要树种,具有喜光、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木材用途广等特点,在当地林业生产和生态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云南松林分中出现低矮、弯曲、扭曲等不良个体,优良基因资源逐渐减少,甚至形成生态小种地盘松、变型扭松等特殊类型。云南松种群退化的原因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揭示云南松群体遗传变异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解析云南松与扭松、地盘松等特殊类型间的遗传关系,对于云南松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种群重建以及进一步遗传改良策略的制定等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用形态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分析手段,选取不同分布区域20个群体、不同海拔高度9个群体以及不同变异类型的云南松群体为研究对象,就云南松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群体间和群体内的遗传变异特点、遗传多样性分布格局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云南松针叶性状和球果性状在各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极显着差异,遗传变异丰富;不同海拔梯度中以低海拔梯度的群体表型变异比较丰富,但无显着的海拔梯度变异规律;群体间针叶长/叶鞘长的变异系数最大,针叶束粗、针叶长的变异系数最小,说明这两个性状受环境影响小些;同一性状在群体间以分布区南端的群体变异系数最高。SSR分子标记分析表明,云南松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3.7、有效等位基因数2.0、期望杂合度0.429、观察杂合度0.470、Shannon’s信息指数为0.787,遗传多样性在松属中处于中等水平,以分布区南端群体较高;尽管各群体间在表型性状方面表现出极显着的差异,但SSR遗传多样性指标在群体间差异并不显着。(2)云南松不同群体间的表型分化较低,绝大多数变异存在于群体内,其中针叶性状的表型分化系数波动于31.07%-81.81%,平均为49.42%;而球果性状的表型分化系数变动于5.85%-33.51%,平均为17.41%;SSR分子标记分析表明20个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052,进一步说明云南松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与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结果呈正相关,但不显着;遗传结构分析表明20个群体可能来源于3个原始的遗传群体,其中YJ和SJ群体明显地分离于其它群体,但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结构;云南松以异交为主,近交系数<0且接近于0;群体间基因流达到7.525,云南松生物学特性以及大面积的连续分布决定群体间的基因流比较强,从而消弱群体间的遗传分化。(3)云南松针叶性状及其SSR遗传多样性指标均与地理、气象和土壤因子间存在一定相关关系,表现为低纬度、低海拔、温暖、降水量多的环境下遗传多样性丰富;球果性状与地理、气候、土壤因子间的相关性较弱,不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趋势;不同海拔梯度群体间的表型性状和SSR遗传多样性指标与土壤因子、海拔差异间均未检测到显着相关;Mantel检测表明云南松群体表型变异和SSR分子标记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各群体的聚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不明显,群体遗传距离的地理变异方式较弱,遗传变异不存在明显的IBD,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也未达到显着水平,但IBE的作用明显高于IBD的作用,表明地理、气候和土壤因子对云南松群体间的分化有一定的影响。(4)SSR分子标记分析揭示云南松与地盘松、扭松和细叶云南松间并无明显遗传分化。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松及思茅松、高山松、马尾松、细叶云南松、地盘松和扭松共7个种、变种(变型)的分析表明,思茅松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而细叶云南松较低。基于Nei’s遗传距离利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数法(UPGMA)聚类,云南松等7个种、变种(变型)可以分成3大类,其中马尾松和思茅松各自独立成为一类,余下的5个种、变种(变型)聚为一类,以云南松与扭松的遗传关系最近,其次是细叶云南松,无明显的遗传分化,即属于同一个物种,它们的表型变异可能由长期负向选择和环境恶化引起。(5)以云南松遗传多样性保护为核心,确定了云南松优先保护群体和保护策略。鉴于云南松生态环境差异引起群体遗传分化的作用大于地理距离引起的差异,应在不同地理区域选择一定数量的群体进行原地保护,其中应优先选择分布区南端遗传多样性高的群体。考虑云南松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应尽可能实现优势群体遗传资源的整体保护,或从群体中选优迁地保护;应充分考虑高纬度、高海拔等极端条件下群体的遗传资源保护,保留拓展云南松栽培范围以及适应性研究的有利材料。鉴于云南松群体间遗传分化较低,一些表型变异较大的群体与长期负向选择和环境恶化有关的认识,对于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分,可通过选择伐除林分中低矮、弯曲、扭曲等不良个体,保留树干通直、生长优势突出的优株,依靠自然落种更新实现林分改良;对于立地条件较差的林分,可选用云南松良种苗木结合改土集水等栽培措施逐步更新改造,恢复云南松种群优势,优化生态功能,实现珍贵林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邵春敏[7](2014)在《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适应性及繁殖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日本五针松(Pinus parviflora Sieb. et Zucc.)是原产日本的常绿针叶树,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园林中和盆景行业中具重要地位。本研究对秦皇岛地区秦皇植物园、黄金海岸、华夏庄园三地栽植的日本五针松的生长状况、结实特性以及日本五针松的播种繁殖和嫁接繁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日本五针松在秦皇岛地区的极端气温(-26℃和39.2℃)范围内能正常生长,每年主侧枝均有一定生长量,说明其在秦皇岛园林能够应用,无需防寒,调查中未见病害发生,但受本地油松常见害虫松梢螟、松果螟危害。2.秦皇植物园日本五针松不同单株间球果形态和种子形态差异明显,果高4.37~7.82cm,果径2.02~3.32cm,果鲜重6.60~36.71g;种子长度6.98~12.16mm,宽度3.85~8.26mm,厚度2.95~5.61mm,种皮厚度0.40~0.74mm,种子千粒重110.02g。三个调查点的日本五针松均能结实,但种子饱满率较低,秦皇植物园的最高,21.11%,华夏庄园的仅7.77%,可能与栽植群体数量有关。秦皇植物园的日本五针松的花粉能正常萌发,在含有0.02%硼酸和5%蔗糖浓度的培养液中培养24h后开始萌发,培养72h为最佳观测时间,花粉萌发率最高可达99.3%,说明日本五针松饱满率低不是因为花粉活力所致。3.日本五针松种子存在物理休眠和生理休眠,低温层积70d后敲壳发芽率最高,达94.0%。秦皇岛日本五针松收获的饱满种子可播种出苗,营养钵育苗成苗率高于盆播和地播,达40%,当年平均苗高达6.04cm,平均地径达0.21cm,长势强壮。苗期立枯病是造成成苗率低的主要原因。五针松幼苗在秦皇岛地区可露地越冬,埋土或用树叶覆盖可完全越冬。4.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可嫁接繁殖,可选用黑松和油松作砧木,与白皮松的亲和力极低;从5月到9月均可嫁接五针松,以5月和6月嫁接成活率高,接穗以春季的新芽和新枝为佳,嫁接部位选择当年新枝和上一年的枝条,老枝条嫁接难以成活,嫁接方法可采用劈接、腹接、髓心形成层对齐等方法。春末夏初嫁接苗当年抽生新枝,7月份以后嫁接成活的来年抽生新枝。综上所述,日本五针松抗寒性较强,在-26~39.2℃范围内能正常生长,秦皇岛地区可以推广栽培日本五针松,可以建立育苗基地。

王玉山[8](2011)在《侧柏种源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变异规律研究》文中认为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起源于中国,种质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荒山造林绿化树种。针对侧柏缺乏良种的现实,本文根据分子系统学、群体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利用AFLP标记结合表型性状,从分子和形态两个水平对侧柏种源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探讨其遗传变异规律,为侧柏优良种源选择、种源区划分、种子调拨及遗传改良等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17省(市、自治区)41个侧柏种源的生长性状、21个种源的球果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在5.41%47.55%间,其中以分枝角的变异系数最大(28.74%),树高的变异系数最小(10.73%)。种子的变异范围为4.77%47.42%,其中单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0.28%,种子厚为11.63%、种子宽为10.42%,种子长的变异最小(CV=8.67%)。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比种子性状的变异系数大,说明种子的遗传稳定性高。生长性状、球果形态的变异系数和相对极差在种源间分别存在极显着差异,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侧柏种源间生长性状表型分化最大的性状是树高(Vst=46.82%),分化最小的是冠幅(Vst=20.92%),生长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30.12%,即生长变异的69.88%来自种源内。种子的表型分化系数范围为16.78%27.66%,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22.92%,即种子的变异77.08%来自种源内。说明侧柏表型变异种源内远高于种源间的,种源内变异是侧柏种源的主要变异来源。3.生长和种子性状与经纬度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各性状与纬度的关联度大于经度,说明侧柏的表型变异是以纬向变异为主。对44个种源8个种实性状与种源点经纬度进行典型相关分析,揭示出侧柏种源种实性状的变异受纬度和经度双重控制,变异的基本模式是以纬向变异为主的类型,经纬度可解释种球变异量的38.48%。4.空间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生长性状的全局Moran’s I系数在-0.18780.1921间,种子的全局Moran’s I范围为-0.48420.7518,自相关系数多不显着,表现为近距离时呈现一定的相关性,随距离增大,表现为空间不相关或空间随机性。胸径的Moran’s I系数多大于树高的,说明胸径的空间变异性大于树高的空间变异性。各种源生长性状的G系数在-1.0975.6426间,种子的G系数在-2.18991.9142间,且负值多,表明侧柏种源表型性状的空间聚集不明显,大多数种源与较小的种源相邻,即随纬度增加,表型性状呈变小的趋势。部分北方、南方种源的G系数为0,与周围种源无空间相关性,呈现随机分布状态。5.半方差函数结果说明胸径和树高的块金系数分别为58.72%、47.78%,两者均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分枝角的块金系数达90.6%,其空间相关性很弱。“Krige”分析反映出侧柏种源的生长性状存在一定的空间结构,呈现出渐变、双向渐变和不规则斑块的非随机分布模式。表明侧柏种源间表现为多数生长性状缺乏空间结构和部分生长性状具特定空间结构的复合模式。6.树高和胸径遗传力在两地点表现不同,平阴点树高遗传力0.70490.9557、胸径遗传力0.70070.8858,枣庄点树高遗传力0.26840.8102、胸径遗传力0.32620.9424,平阴点树高遗传力大于胸径的遗传力,枣庄点则是胸径遗传力多大于树高的遗传力。总体来说,23年生时胸径、树高的遗传力低于幼龄林遗传力。不同林龄生长量与经纬度相关分析表明:随着林龄的增大高生长与经度相关系数逐步缩小,与纬度相关系数有增大趋势;侧柏种源胸径生长量与经度相关系数逐步增大趋势,与纬度相关系数有减小趋势。7.以26个种源的254个单株为试材,利用荧光AFLP标记对侧柏种源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对引物扩增的平均多态位点数为100.4,多态位点百分率为46.47%。各种源扩增的多态位点数(A)差异较大,全国种源的平均多态位点数为83.6118.5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A)为38.72%54.86%。山东种源扩增的平均多态位点数为54.5个124.8个,PPA为25.23%57.75%。四种源区扩增的多态位点数和多态位点百分比相比较,南部种源(A = 104.5,PPA = 48.35%)>北部种源(A = 104.2,PPA = 48.25%)>中部种源(A = 102.1,PPA = 47.28%)>山东种源(A =95.4,PPA = 44.14%)。说明南部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北部种源次之,中部和山东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8.不同侧柏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有显着差异,观测等位基因(Na)的变幅为1.26221.6122,有效等位基因(Ne)变幅为1.09831.2519,Nei’s基因多样度(H)变幅为0.06350.1531,Shannon信息指数(I)变幅为0.10250.2371。26个侧柏种源的平均Na=1.5311、Ne=1.2022、H =0.1305、I =0.2102。侧柏种源种级水平观测的等位基因数为Na = 2.000,有效等位基因数为Ne = 1.2406,Nei’s基因多样度为H = 0.1605,Shannon信息指数为I = 0.2695,四个参数在种级水平上显着高于种源水平。在区域水平上,南部种源的Nei’s基因多样度、Shannon信息指数(H=0.1434、I = 0.2366)高于北部种源(H = 0.1425、I = 0.2305)和中部种源(H = 0.1377、I = 0.2283),但无显着性差异,显着高于山东种源(H = 0.1285、I = 0.2227),说明南、北部种源的杂合体多,遗传多样性丰富,而山东种源的遗传多样性低。9.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种级水平总的基因多样度Ht为0.1518,种源内基因多样度HS为0.1106,种源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703,也就是说总变异的27.03%来源于种源间遗传变异,72.97%属于种源内的遗传变异。分子方差(AMOVA)分析结果显示,种源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14.02%,种源内变异占74.86%,区域间变异占11.12%,表明侧柏种源出现了较高程度的遗传分化,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种源内。10.遗传分化系数计算得到种级水平的基因流Nm = 1.3804,说明侧柏4个种源区间存在适度的基因交流,但各区域的基因流显着高于全分布区的基因流(1.3804),其中北部种源的基因流最高,达3.8442,中部种源为3.3679,南部种源为2.5390,山东种源为2.1078,说明尺度小的区域内,侧柏种源的基因交流频繁。11. 26个侧柏种源间的遗传一致度介于0.84220.9919之间,平均为0.9380;遗传距离为0.00860.1717,平均值0.0647,说明种源间具有较高的基因相似度,遗传距离小。基于侧柏样本间的Nei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26种源可分为5大类,大致按地域聚在一起:第一类为南部种源,包括云南文山、福建南平、贵州贵阳3个种源;第二类为北部种源,包括北京密云、内蒙乌拉山、辽宁朝阳和新疆伊犁4个种源;第三类为西南部种源,包括四川西昌、湖北荆门和河南确山3个种源;第四类为中部的8个种源,为甘肃徽县、江苏铜山、陕西黄陵、山西石楼、宁夏银川、河北易县以及山东的枣庄、莒南8个种源;第五类为山东种源,包括费县、曲阜、泰安、博山、安丘、平度、平阴和聊城8个种源。聚类结果显示纬度(地理距离)相近的种源被聚到了一起,反映了侧柏的遗传分化和生境有着一定的相关性,经Mantel检验,种源的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之间显示正相关,但未达到显着性水平(r=0.288 6,P = 0.0930)。

马立祥[9](2011)在《东北地区松属双维管束树种地理种群分异及其生态适应特征》文中认为中国东北地区松属(Pinus)双维管束树种(变种)(樟子松Pinus sylvestnis var. mongolica,、赤松P. densiflora、长白松P. sylvestris var. sylvestriformis)是东北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天然分布地的生态系统对我国北方生态系统平衡与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东北地区双维管束树种的天然林呈一种不连续的分布状态。在其天然分布区内,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常在形态、解剖、生理以及物候、化学成分等性状方面发生了地理变异。而不同地理种群幼苗的适应性、生长情况与其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生理特性、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型、环境、生态适应幅度等均相关。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探明赤松、樟子松不同地理种群及长白松针叶形态和解剖特性及幼苗的生长发育特性,揭示各种群间基于针叶、种子和幼苗形态、生理、遗传变异等特性的可能的关系。为东北双维管束树种的分布、分类与遗传资源调查及引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长期高温胁迫下的幼苗生理学研究,探讨不同地理种群对高温的适应特征,为探明其生态适应幅度、更好的利用其空间生态位进行造林实践,合理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以及选择适应气候变暖的双维管束优势种源提供科学参考。为阐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双维管束树种生态系统的自适应程度与阈值、预测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松属双维管束树种及其不同地理种群间叶部特征均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16个针叶性状均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同种不同种群的差异以及同一种群个体间的差异。针叶宽度(NW)、针叶厚度与宽度的比例(TW)、气孔线数量(STR1,STR2)、以及内皮层细胞数(ENC)都具有较高的种间变异水平(58~85%),表明这些性状对于种的区分是非常重要的;NW、STR和ENC在樟子松各种群的值都最高,长白松居中,而赤松都最低。针叶厚度与宽度的比例(TW)、针叶两侧的锯齿数(SEN1和SEN2)以及树脂道指数(RDI)在上述三个种(变种)中则相应呈相反规律。2.种子千粒重赤松最高、长白松居中,樟子松最低。种子发芽率在3个种(变种)之间差异不显着,在87.45-92.53%之间。然而,种群间差异显着。樟子松的漠河与黑河种源发芽率较高,兴凯湖种源最低;种子的发芽式样也存在种间差异。樟子松发芽较早结束也很快,赤松的韩国种源发芽较晚,但持续的时间较长。子叶数量、子叶长度以及初生幼苗的高度在种间、种群间及个体间均差异显着,其最大值发现于赤松中。长白松和樟子松差异不显着。在赤松各种源中,兴凯湖种群上述各项指标的值最大,鸡东的则最小。3.针叶、种子和幼苗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北松属双维管束树种的9个供试种群共分成3个组,其中樟子松的3个种群形成了一个组。另一组由3个亚组组成,赤松中的兴凯湖种群、鸡东种群和二道白河种群形成一个亚组,而东宁和韩国种群形成另一个亚组,长白松安图种群单独成为这一组的第三个分支。对9个种群的针叶、种子和幼苗性状典型判别式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现存长白松种群介于赤松和樟子松2大类之间,而与赤松有更近的亲缘关系。4.东北松属双维管束树种幼苗能够忍耐长期的高温胁迫,在相同的高温胁迫下,赤松幼苗总生物量明显高于樟子松。在种群水平上,赤松中兴凯湖松种群生物量最高,安图种群生物量最小。樟子松中黑河种群幼苗生物量最大,漠河种群最小。5.在种间和种群2个水平上的分析表明,在长期的高温胁迫下,赤松、长白松和樟子松种间最大光合速率(P=0.34)、呼吸速率(P=0.15)和表观量子效率(P=0.18)的差异均不显着,但种群间差异显着。其中,赤松中东宁和兴凯湖种群幼苗的光合能力最强;种群间表观量子效率(AQY)差异显着(P=0.08),其中兴凯湖种群表观量子效率最高,为0.0845±0.0024 mol CO2·mol-1 photons,较其他种群高13.10%~159.23%,樟子松中黑河种群的表观量子效率最低。种群间呼吸速率(Rd)差异显着(P<0.01),黑河和兴凯湖种群的呼吸速率最高(分别为1.62±0.μnmolCO2·m-2·S-1,1.52±0.30μmolCO2·m-2·s-1),安图和东宁种群的呼吸速率最低,分别为0.40±0.01 umolCO2·m-2·S-1,0.34±0.03μmolCO2·m-2·S-1。这种种群间的差别主要受种群所处的生态环境影响,也与种群的生态适应特性有关。6.在长期高温胁迫的条件下,赤松和樟子松群幼苗的非结构碳水化合物相对含量有很大差异。樟子松3个种群幼苗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明显与高于赤松的4个种群;在幼苗植物体的非结构碳水化合物(NSC)的含量也有所不同,总体上,樟子松幼苗NSC含量高于赤松。樟子松的3个种群中,黑河、红花尔基和漠河幼苗根系部分可溶性糖的含量依次递减,以主根和侧根中含量最高。赤松各种群幼苗各器官中,侧根的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高,最高为8.52%。较高的淀粉含量发现于樟子松(黑河与漠河种群)的侧根,赤松中叶淀粉含量最低,除兴凯湖种群外,其余3种群仅为2.28%-2.56%。7.在樟子松和赤松可溶性糖差别不显着,但在不同种群中,单株NSC的积累差别很大,樟子松的黑河种群NSC最高,其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积累量平均分别为0.68g/株0.72g/株,漠河种群积累量最低,可溶性糖和淀粉积累平均为0.2g/株。赤松的兴凯湖种群的NSC最高,安图种群的积累量最低。8.种间及种群间幼苗生物量与NSC含量的差异与植物受胁迫的程度有关。受胁迫程度越大,生物量越小,而植物体积累的NSC越多,以抵抗不良的环境条件。总体上,赤松的各地理种群中兴凯湖种群幼苗对高温胁迫的适应能力最强,樟子松中黑河种群幼苗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强于其他2个种群。

缪绅裕,林慕珊,陈健辉,王厚麟,郭培国[10](2010)在《广东松球果与种子形态解剖特征》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广东松球果与种子的形态解剖学特征,以期为揭示该国家保护植物天然濒危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随机取样,测定球果和种子的形态特征。[结果]广东松球果平均饱满率为26.7%,饱满率变幅在2.1%~93.8%,单个球果平均干重10.76g,果纵径6.68cm,果横径2.94cm,果纵横径比2.27,果体积15.99cm3,种子平均千粒重79.33g。[结论]广东松球果可育种子大部分集中在球果中部;败育的球果可因"流脂"造成。种子可分为可育、外观成熟内部败育、发育不完全和没有发育4类。种子产量、千粒重与球果大小呈正相关。

二、延边地区赤松种子及球果形态特征的变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延边地区赤松种子及球果形态特征的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1)黑松、赤松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黑松、赤松简介
    1.2 黑松、赤松生长指标研究进展
    1.3 黑松、赤松生理生化(抗性)研究进展
    1.4 黑松、赤松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5 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中的应用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黑松、赤松的生长指标测定
        2.3.2 黑松、赤松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2.3.3 黑松、赤松分子指标测定
    2.4 数据处理
        2.4.1 生长指标与生理生化指标数据处理
        2.4.2 分子指标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黑松、赤松无性系生长指标差异分析
    3.2 不同黑松、赤松无性系生理生化差异分析
    3.3 不同黑松、赤松无性系的多指标分析
        3.3.1 不同黑松、赤松无性系生长与生理生化指标的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
        3.3.2 基于生长指标与生理生化指标的优良无性系筛选
        3.3.3 生长指标与生理生化指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
    3.4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不同黑松、赤松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3.4.1 SSR-PCR产物测序结果与引物的筛选
        3.4.2 条带多态性、遗传多样性、杂合度分析
        3.4.3 基于Nei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与主坐标分析
        3.4.4 指纹图谱与分子检索表的构建
4 讨论
    4.1 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与林木种质资源评价
    4.2 分子标记与林木种质资源评价
    4.3 综合指标关系与林木种质资源评价
5 结论
    5.1 黑松、赤松无性系生长指标评价
    5.2 黑松、赤松无性系生理生化特性评价
    5.3 黑松、赤松基于SSR的遗传多样性评价
    5.4 优良无性系选择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8 致谢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蛀害红松和樟子松的害虫种类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鳞翅目幼虫形态特征研究
        1.1.1 幼虫分类的发展
        1.1.2 幼虫形态特征的应用
    1.2 分子标记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1.2.1 分子标记在物种鉴定中的应用
        1.2.2 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概况
    1.3 昆虫种群遗传学研究
    1.4 研究背景与目的
2 蛀害红松及樟子松的害虫种类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本采集
        2.1.2 幼虫种类鉴定
        2.1.3 目的基因提取与扩增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幼虫种类鉴定
        2.2.2 检索表
        2.2.3 种类分布
    2.3 小结
3 不同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
        3.1.2 目的基因提取与扩增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序列分析
        3.2.2 单倍型统计
        3.2.3 遗传距离
        3.2.4 系统发育
    3.3 小结
4 冷杉梢斑螟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虫源
        4.1.2 目的基因提取与扩增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历史动态
        4.2.2 单倍型分布
        4.2.3 遗传分化及基因流分析
        4.2.4 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回归分析
    4.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材用云南松种质保存库构建及保存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目的与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林木种质资源异地保存策略(种质保存库或核心种质库构建策略)研究进展
        1.2.2 林木种质资源原地保存策略研究进展
        1.2.3 云南松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用云南松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2.1 研究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表型性状测定
        2.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材用云南松各居群18个表型性状的变异分析
        2.3.2 材用云南松居群间的表型分化估算和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分析
        2.3.3 依据表型性状的材用云南松居群间的聚类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材用云南松SRAP标记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3.2.1 材用云南松干叶DNA提取和检测
        3.2.2 材用云南松SRAP-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
        3.2.3 材用云南松SRAP标记的引物筛选
        3.2.4 材用云南松SRAP-PCR扩增产物检测
        3.2.5 材用云南松SRAP标记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材用云南松干叶DNA的提取和检测
        3.3.2 材用云南松SRAP标记的引物筛选
        3.3.3 材用云南松SRAP-PCR扩增产物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检测
        3.3.4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材用云南松遗传多样性参数评价
        3.3.5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材用云南松居群间亲缘关系的聚类分析
        3.3.6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材用云南松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方差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表现型值构建材用云南松种质保存库
    4.1 研究材料
    4.2 研究方法
        4.2.1 表型性状测定
        4.2.2 表型性状数据标准化
        4.2.3 种质保存库的构建
        4.2.4 种质保存库的检测评价
        4.2.5 种质保存库的确认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原种质集与不同抽样比例种质子集性状指标的均值t检验和方差F检验
        4.3.2 原种质集与不同抽样比例种质子集性状指标的频率分布X~2检验
        4.3.3 原种质集与不同抽样比例种质子集性状指标的表型相关分析
        4.3.4 原种质集与不同抽样比例种质子集性状指标的表型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
        4.3.5 不同抽样比例种质子集表型保留比例、均值差异百分率、变异系数变化率、极差符合率、方差差异百分率对比分析
        4.3.6 种质保存库的确认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SRAP分子标记构建材用云南松种质保存库
    5.1 研究材料
    5.2 研究方法
        5.2.1 SRAP分子标记
        5.2.2 种质保存库的构建
        5.2.3 种质保存库的检测评价
        5.2.4 种质保存库的确认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原种质集与不同抽样比例种质子集遗传多样性比较
        5.3.2 原种质集与不同抽样比例种质子集遗传多样性指标的均值t检验和方差F检验
        5.3.3 原种质集与不同抽样比例种质子集的相关系数比较
        5.3.4 种质保存库的确认
    5.4 小结
第六章 整合表型性状和分子标记数据构建材用云南松种质保存库
    6.1 研究材料
    6.2 研究方法
        6.2.1 表型性状测定和表型性状数据标准化
        6.2.2 SRAP分子标记
        6.2.3 种质保存库的构建
        6.2.4 种质保存库的检测评价
        6.2.5 种质保存库的确认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原种质集与不同抽样比例种质子集数量性状检测评价
        6.3.2 原种质集与不同抽样比例种质子集分子标记信息检测评价
        6.3.3 种质保存库的确认
    6.4 小结
第七章 材用云南松原地保存策略
    7.1 研究材料
    7.2 研究方法
        7.2.1 表型性状测定和SRAP分子标记
        7.2.2 遗传标记捕获曲线的建立
        7.2.3 Shannon多样性指数的混合评价参数
        7.2.4 居群间混合遗传距离
    7.3 结果与分析
        7.3.1 材用云南松遗传标记捕获曲线分析
        7.3.2 材用云南松Shannon多样性指数的混合评价参数分析
        7.3.3 材用云南松居群间混合遗传距离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8.2.1 材用云南松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8.2.2 材用云南松种质保存库构建(异地保存)策略
        8.2.3 材用云南松原地保存策略
    8.3 展望
    8.4 论文创新点
        8.4.1 选取具材用特性的优良云南松种质资源群体探讨其保存策略
        8.4.2 利用整合表型性状和分子标记数据探讨材用云南松保存策略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4)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球果及种子性状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球果采集
    1.2 球果和种子形态特征测定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家系间球果性状变异
    2.2 家系间种子性状变异
3 结论与讨论

(5)柴松分类地位与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问题的提出
    1.2 关于植物分类地位研究
        1.2.1 形态分类法
        1.2.2 解剖学分类法
        1.2.3 细胞分类法
        1.2.4 生化标记分类法
        1.2.5 孢粉学分类法
        1.2.6 化学分类法
        1.2.7 DNA分子标记分类法
    1.3 关于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柴松分类地位的SSR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DNA提取结果分析
        2.3.2 PCR扩增结果
        2.3.3 Structure分析
        2.3.4 NJ邻接关系树
        2.3.5 PCoA分析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基于形态特征的柴松分类地位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采集
        3.2.2 性状测定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柴松与油松特征指标间方差分析
        3.3.2 聚类分析
        3.3.3 PCA分布图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基于木材解剖特征的柴松分类地位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采集
        4.2.2 木材切片的制作
        4.2.3 观察测量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柴松与油松特征指标间方差分析
        4.3.2 聚类分析
        4.3.3 PCA分布图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基于化学成分特征的柴松分类地位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采集
        5.2.2 化学成分分析
        5.2.3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基于松脂化学成分的柴松分类地位研究
        5.3.2 基于针叶精油化学成分的柴松分类地位研究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柴松遗传多样性分析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6.2.2 SSR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柴松表型多样性研究
        6.3.2 柴松遗传多样性SSR分析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柴松分类地位综合分析与遗传资源保护策略
    7.1 柴松分类地位
        7.1.1 柴松与油松是同一物种
        7.1.2 柴松是油松的变种
    7.2 柴松遗传多样性
    7.3 柴松起源与保护策略
        7.3.1 柴松起源
        7.3.2 保护策略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本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云南松天然群体遗传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植物遗传变异的研究及其评价
        1.1.1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1.1.2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评价
    1.2 SSR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1.2.1 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1.2.2 SSR分子标记的应用
    1.3 松树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3.1 松树表型多样性的研究
        1.3.2 松树染色体水平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1.3.3 松树生化水平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1.3.4 松树DNA水平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1.4 云南松与其变种、变型及同域分布区近缘种间遗传关系研究进展
    1.5 种质资源的保护
        1.5.1 种质资源保存方式
        1.5.2 核心种质的构建
    1.6 研究的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1.1 不同地理分布区域云南松天然群体材料
        2.1.2 不同海拔梯度云南松天然群体材料
        2.1.3 云南松与其变种、变型及同域分布区近缘种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针叶、球果性状的测定
        2.2.2 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2.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2.4 气候资料的获取
        2.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云南松基因组SSR引物的开发
        3.1.1 云南松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
        3.1.2 云南松微卫星富集文库序列特征分析
        3.1.3 云南松SSR引物的筛选与检测
    3.2 不同地理分布区域云南松天然群体遗传变异研究
        3.2.1 不同地理分布区域云南松天然群体针叶性状变异分析
        3.2.2 不同地理分布区域云南松天然群体球果性状变异分析
        3.2.3 不同地理分布区域云南松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3.2.4 云南松天然群体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间的相关性
    3.3 不同海拔梯度云南松天然群体遗传变异研究
        3.3.1 不同海拔梯度云南松天然群体针叶性状变异分析
        3.3.2 不同海拔梯度云南松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3.4 云南松与其变种、变型及同域分布区近缘种间遗传关系的SSR分析
        3.4.1 云南松与其变种、变型及同域分布区近缘种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3.4.2 云南松与其变种、变型及同域分布区近缘种间遗传关系的分析
    3.5 云南松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3.5.1 保护策略及优先保护群体的确定
        3.5.2 优先保护群体的评价
        3.5.3 保护与其它措施相结合
4 讨论
    4.1 云南松SSR引物的开发
    4.2 云南松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4.3 云南松天然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4.4 云南松天然群体遗传变异与生态、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
    4.5 云南松与其变种、变型及同域分布区近缘种间的遗传分化
    4.6 云南松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清单
致谢
附录

(7)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适应性及繁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日本五针松研究进展
        1.1.1 植物学特性
        1.1.2 生态适应性
        1.1.3 日本五针松的应用
        1.1.4 日本五针松的繁殖
        1.1.5 病虫害调查
    1.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
    1.4 本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生长状况调查
    2.1 调查地点
    2.2 调查方法
    2.3 调查内容
        2.3.1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概况调查
        2.3.2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物候期的调查
        2.3.3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营养生长状况调查
        2.3.4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适应性调查
        2.3.5 秦皇岛地区气象资料
    2.4 调查结果与分析
        2.4.1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试验点概况
        2.4.2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物候期观测结果
        2.4.3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的营养生长状况调查
        2.4.4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适应性调查
    2.5 讨论与小结
        2.5.1 讨论
        2.5.2 小结
第三章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结实状况调查
    3.1 调查方法
        3.1.1 秦皇植物园日本五针松开花状况及球果产量调查
        3.1.2 秦皇植物园日本五针松花粉形态和生活力的调查
        3.1.3 秦皇植物园日本五针松球果形态指标及测定
        3.1.4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种子形态指标及测定
    3.2 数据统计分析
    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3.1 秦皇植物园日本五针松的开花状况及球果产量
        3.3.2 秦皇植物园日本五针松花粉形态和生活力
        3.3.3 秦皇植物园日本五针松的球果形态
        3.3.4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的种子形态
    3.4 讨论与小结
        3.4.1 讨论
        3.4.2 小结
第四章 日本五针松的播种育苗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4.2.2 不同播种方式对成苗的影响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五章 日本五针松的嫁接育苗
    5.1 材料方法
        5.1.1 试验地概况
        5.1.2 试验方法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砧木与日本五针松的亲和力
        5.2.2 不同枝龄接穗对成活率的影响
        5.2.3 不同嫁接方式对成活率的影响
        5.2.4 不同嫁接时间对成活率的影响
        5.2.5 嫁接成活后接穗生长状况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6.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6.3.1 存在的问题
        6.3.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侧柏种源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变异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林木种源试验
        1.2.2 表型多样性研究进展
        1.2.3 分子标记在林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1.2.4 侧柏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表型变异数据
        2.1.2 地理变异分析数据
        2.1.3 分子标记材料
    2.2 试验地状况
    2.3 方法
        2.3.1 性状测定方法
        2.3.2 AFLP 实验方法
        2.3.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侧柏种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3.1.1 侧柏种源生长性状变异分析
        3.1.1.1 生长性状变异特征比较
        3.1.1.2 生长性状极差变异特征
        3.1.1.3 生长性状变异系数和相对极差的多重比较
        3.1.1.4 生长性状表型分化
        3.1.2 种子变异分析
        3.1.2.1 种子性状值离散性特征
        3.1.2.2 种子性状值极差变异特征
        3.1.2.3 种子性状变异系数和相对极差的多重比较
        3.1.2.4 侧柏种源种子性状方差分析
        3.1.2.5 侧柏种子的表型分化
        3.1.3 侧柏种源聚类分析
    3.2 侧柏种源地理变异规律
        3.2.1 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
        3.2.1.1 生长性状与经纬度的灰色关联分析
        3.2.1.2 生长性状与气象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
        3.2.2 侧柏种子地理变异规律
        3.2.2.1 侧柏种实性状与地理因子的典型相关分析
        3.2.2.2 侧柏种实性状与气象因子的典型相关分析
        3.2.2.3 种实性状与经纬度的灰色关联分析
        3.2.3 侧柏种源表型性状的空间相关分析
        3.2.3.1 侧柏种源生长性状的全局空间相关分析
        3.2.3.2 侧柏种源生长性状的局部空间相关分析
        3.2.3.3 侧柏种源生长性状的半方差函数
        3.2.3.4 侧柏种源生长性状空间分布
        3.2.3.5 侧柏种子性状的全局空间相关分析
        3.2.3.6 侧柏种子性状的局部空间相关分析
        3.2.4 种源的聚类
        3.2.5 侧柏种源性状的遗传力分析
        3.2.6 侧柏种源不同林龄胸径和树高与经纬度关系
    3.3 侧柏种源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3.3.1 不同引物组合对侧柏种源的荧光AFLP 扩增片段的多态性
        3.3.2 侧柏种源的遗传多样性
        3.3.3 侧柏种源遗传多样性与经纬度关系
        3.3.3.1 Nei’s 基因多样度(H)与经纬度关系
        3.3.3.2 Shannon 信息指数与经纬度关系
        3.3.4 侧柏种源的遗传分化
        3.3.5 侧柏种源的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分析
        3.3.6 聚类分析
        3.3.6.1 全国种源聚类
        3.3.6.2 山东种源株系聚类
        3.3.6.3 山东种源聚类
        3.3.6.4 侧柏种源的区域聚类
4 讨论
    4.1 侧柏的表型变异丰富
    4.2 侧柏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4.3 侧柏种源的遗传结构
    4.4 侧柏种源的遗传多样性中心
    4.5 侧柏种源的地理变异规律
    4.6 侧柏种源的空间变异规律
    4.7 不同林龄种源与经纬度关系
    4.8 侧柏种源间的亲缘关系
    4.9 本论文的创新点
    4.10 下一步研究设想
5 结论
    5.1 侧柏种源表型多样性结论
    5.2 侧柏种源地理变异规律结论
    5.3 侧柏种源分子遗传多样性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图版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9)东北地区松属双维管束树种地理种群分异及其生态适应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东北地区松属双维管束树种的研究概况
        1.1.1 东北地区松属双维管束树种的地理分布及分类研究
        1.1.2 东北松属双维管束树种地理种群分异及其生态适应特征研究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创新点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研究地概况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地概况
        2.1.3 实验方法
        2.1.4 幼苗形态建成观察测定方法
        2.1.5 高温条件下适应特性研究方法
        2.1.6 数据分析
3 东北地区松属(Pinus)双维管束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概述
    3.1 松属(Pinus)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
        3.1.1 樟子松(Pinus sylvestnis var.mongolica Litv.)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3.1.2 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et Zucc.)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3.1.3 长白松(Pinus sylvestris var.sylvestriformis(Takenouchi)Ch.L.Wang)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3.1.4 兴凯湖松(Pinus densiflora var.ussuriensis Liou et Wang)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4 三种东北地区松属双维管束树种不同地理种群的针叶、种子及幼苗特征
    4.1 针叶特征
        4.1.1 赤松不同种群针叶性状比较
        4.1.2 樟子松不同种群的针叶性状比较
        4.1.3 讨论
        4.1.4 针叶性状的分析
    4.2 种子及幼苗形态建成特性
        4.2.1 种子千粒重
        4.2.2 种子发芽动态
        4.2.3 子叶出土动态
        4.2.4 东北9个松属双维管束种群种子与幼苗性状的分析
    4.3 不同种群的针叶、种子和幼苗性状进行聚类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5 东北地区松属双维管束树种不同地理种群对温度升高的生态适应特性
    5.1 升温条件下东北双维管束树种生长适应特性
        5.1.1 幼苗株高、基径和生长速率
    5.2 升温条件下东北双维管束树种生理适应特性
        5.2.1 光合作用适应特性
        5.2.2 碳水化合物含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致谢

(10)广东松球果与种子形态解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集地自然条件
    1.2 试验方法
        1.2.1 球果的采集与选取。
        1.2.2 球果和种子的形态指标及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球果形成特征
    2.2 球果性状
        2.2.1 球果外观与畸形球果类型。
        2.2.2 同一种源广东松球果性状的差异。
    2.3 种子性状
        2.3.1 种子形态特征。
        2.3.2 可育、败育种子的形态特征。
    2.4 球果与种子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
3 结论与讨论

四、延边地区赤松种子及球果形态特征的变异(论文参考文献)

  • [1]黑松、赤松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分析[D]. 李纬楠.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蛀害红松和樟子松的害虫种类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卢孟.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3]材用云南松种质保存库构建及保存策略研究[D]. 王晓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4]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球果及种子性状变异研究[J]. 勇环英,陈波,李玉铎,陈明文,胡艳. 辽宁林业科技, 2016(06)
  • [5]柴松分类地位与遗传多样性研究[D]. 解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6]云南松天然群体遗传变异研究[D]. 许玉兰.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2)
  • [7]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适应性及繁殖技术研究[D]. 邵春敏.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4(10)
  • [8]侧柏种源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变异规律研究[D]. 王玉山.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8)
  • [9]东北地区松属双维管束树种地理种群分异及其生态适应特征[D]. 马立祥. 东北林业大学, 2011(09)
  • [10]广东松球果与种子形态解剖特征[J]. 缪绅裕,林慕珊,陈健辉,王厚麟,郭培国.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3)

标签:;  ;  ;  ;  ;  

延边地区中国松种子和球果形态特征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