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地面沉降机理分析

鞍山市地面沉降机理分析

一、鞍山市区地面沉降的机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田田,杨为民,万飞鹏[1](2022)在《浑河断裂带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其成因机制》文中指出浑河断裂带是辽宁抚顺地区最为重要的一条活动断裂。为了深入调查沿浑河断裂带地质灾害发育情况,了解灾害形成与先存断裂之间的关系,为同类型灾害的防治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现场调查方法,结合地面变形监测资料,厘清了浑河断裂带灾害类型和发育规律,剖析了断裂带灾害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断裂隐伏区地裂缝发育,主要沿浑河断裂带分支断裂展布,裂缝延伸长度300~2 400 m;其成因是抚顺城区南部采矿活动诱发了先存软弱断裂面局部拉裂、张开,进而向地表扩展、贯通,形成地裂缝。在断裂延伸的基岩地区沿断裂破碎带及影响带发育小型滑坡,主滑方向与断裂走向垂直或大角度斜交;其形成机制与岩体内部发育的结构面有关,尤其是顺坡向优势结构面的发育,其与坡体耦合形成易滑结构体,在长期降雨作用下,结构面软化、贯通及岩土体加速蠕滑,最终形成滑坡。

张田田,杨为民,万飞鹏,吴玉涛,邱占林,吴季寰[2](2022)在《抚顺城区采动地裂缝变形特征及其演化过程》文中认为抚顺市地裂缝一直是困扰城市发展和安全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本文根据现场调查,结合地面变形监测结果,剖析了抚顺城区地裂缝的分布、变形特征。地裂缝主要发育于抚顺老虎台矿北部城区,整体走向NE 60°~80°,基本沿浑河断裂带分支断裂展布,属拉张型裂缝。地面变形监测结果显示,本文根据现场调查,结合地面变形监测结果,剖析了抚顺城区地裂缝的分布、变形特征。地裂缝区地面不仅发生沉降变形,还发生水平拉裂。地面变形量大小则与距离采空区远近有关,近采空区地裂缝两侧地面沉降、水平变形量大,其最大沉降变形量可达130 mm,最大水平变形量约700 mm,地表一般表现为裂缝沉陷带或裂缝陡坎;而远离采空区地裂缝两侧地面沉降、水平变形量相对较小,裂缝宽度在几毫米至几厘米之间。随着采煤工作面不断向深部及北部城区推进,地面变形日趋强烈,地裂缝扩展迅速,同一条断裂上不同区段地裂缝向两侧扩展、相接,形成几百到几千米不等的地裂缝带。目前,城区地裂缝仍在变形发展中,其形成是由于深部采矿活动诱发,尤其是老虎台矿、西露天矿等矿井开采引起地表下沉或高陡边坡变形。随着地表变形量逐渐加大,先存的浑河断裂带软弱分支断裂面重新活化,沿断裂面向地表扩展、贯通形成地裂缝。因而,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抚顺地裂缝的成因机制及演化过程,为地裂缝的防治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刘天一[3](2020)在《大连市灾害地貌边坡的数值模拟》文中指出大连地处辽东半岛南端、黄渤海交界处,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重要的港口、贸易、工业、旅游城市,大连市拥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灾害地貌,它们的形成与演变、地层岩性、区域气象、水文地质构造等自然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息息相关。该地区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组合各不相同,因此灾害地貌的类型与发育规律也存在着差异。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是大连市分布最广泛、危害最严重、活动最频繁地质灾害。崩塌以及滑坡是其中最常见的,每年均有数十起发生,造成了一系列重大损失。人员的伤亡,同时造成了大量房屋、道路以及各类基础设施的损失。崩塌与滑坡是以点状分布的,多个崩塌、滑坡点又形成面状区域,形成不同程度、不同区域的灾害区,分布于大连市全区。本文利用有限元法来分析边坡的稳定性。运用有限元法来分析边坡稳定性时是一种接近实际的研究方法,它能够有效满足边界条件、协调条件、平衡力条件以及本构方程等具体要求,从而将边坡实际破坏状态以及放映出边坡的现场情况准确模拟出来。本文采用的强度折减法继承了所有有限元法优点,此外这一方法还能准确分析有无支护时边坡稳定性,可通过和坡体内部应力应变变化规律对比来验证其结果的准确性,最终得出边坡实际情况。以大连地区四个地区的边坡为研究对象,从边坡的自然地理情况以及工程地质条件开始研究,通过资料调查和实地勘察发现,室内试验等方法对四边坡基本形态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利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来分析边坡整体稳定性,为了更好的求得出边坡坡体的位移以及变形情况,利用Midas/GTS软件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对其应变力及其位移进一步分析,结合边坡稳定性评价结果。主要研究内容成果如下:(1)通过现有的资料调查以及实地考察,选取了典型的灾害地貌点进行分析,并确定边坡的地质条件。(2)采用有限元法进行结构分析时,对结构进行离散。形成有限元网格,并给出对应网格的信息,通过Midas/GTS对边坡进行二维建模并进行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通过边坡有限元折减法来数值模拟典型边坡,并得出坡体应变云图和位移云图。(3)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得出天然工况下旅顺老虎尾边坡安全系数为0.6处于不稳定状态。岔鞍村边坡安全系数为1.5,处于稳定状态。瓦房店边坡安全系数为1.3,处于稳定状态。寺儿沟边坡稳定系数为0.6,处于不稳定状态。(4)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得出在降雨工况下旅顺老虎尾边坡安全系数为0.33,处于不稳定状态。岔鞍村边坡稳定系数为1.2,处于稳定状态。寺儿沟边坡安全系数为0.4,处不稳定状态。

张田田[4](2020)在《浑河断裂带活动性及其灾害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浑河断裂是郯庐断裂带北延段一条重要分支断裂,断裂延伸远,切割深度大,向东西延展横穿沈阳、抚顺等地区,其现今活动性对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安全具有重大影响。论文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沈抚新区活动构造与地质调查”项目,通过现场调查与探测,结合已有文献成果,取得以下主要结果和认识:(1)浑河断裂作为郯庐断裂带北延分支断裂,切割岩石圈,属于深大断裂,其构造背景复杂。在北东-北东东向区域水平构造应力场条件下,浑河断裂表现为右旋走滑运动。新构造运动以来,断裂带两侧差异性沉降活动不明显。(2)浑河断裂带由多条主干断裂及分支断裂组成,受北西向断裂切割,断裂带可划分为西、中、东三段。其中西段基本处于隐伏状态,中段、东段处于低山、丘陵一带,断裂构造地貌清晰,沿断裂带发育断层三角面、断层崖、断裂陡坎、地震挤压脊等构造地貌。(3)断层泥释光测试结果以及跨断层地形变监测资料表明,浑河断裂主干断裂带整体活动性不强,具有分段性特征。其中东段活动性最强,为全新世活动;中段活动性次之,为晚更新世活动,西段最弱,为早中更新世活动。(4)浑河断裂灾害效应的表现形式主要为沿断裂带发生的崩滑灾害,以及断裂带区地裂缝的广泛发育。现场调查及地裂缝区地面变形监测资料表明,浑河断裂带的致灾效应与先存断裂带结构面(先存软弱断层面、节理面、裂隙面等)发育密切相关,其成灾机理则是受断裂带各结构面的产状、充填、粘结强度、各结构面的空间组合等因素控制。(5)浑河断裂西段隐伏区,抚顺老城区受采矿活动影响,部分浑河主干断裂及分支断裂先存软弱断层面(或带)发生局部拉开张裂,逐渐向地表扩展,最后形成地裂缝。先存软弱断裂结构面控制地裂缝位置、展布方向,而断裂带拉张量、土体性质影响地裂缝两侧地面变形量大小和变形方式。(6)浑河断裂中段和东段基岩山区,断裂带及影响带结构面发育,岩体破碎,地表常构成陡坎地貌。顺坡向结构面在长期降雨入渗作用下逐渐扩展、贯通,形成滑动面,最终导致滑坡发生。

曹剑然[5](2018)在《天津地区基坑工程中承压层回灌控沉理论与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基坑开挖深度较大且坑底以下的承压含水层的厚度较大时,有时会出现地下连续墙或止水帷幕不能截断承压含水层的情况,此时称其为悬挂式止水帷幕。由于悬挂式止水帷幕并不能够完全截断含水层,这将导致坑内外的水力连通,在对承压含水层进行抽降水时会引起紧邻基坑的建筑物及地下构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降。采取人工回灌措施可以对基坑外承压含水层进行水头补偿,从而达到控制地面沉降的目的。然而在天津地区,以粉土粉砂为主的微承压含水层渗透系数低,其回灌可行性及回灌策略急需研究。同时,微承压含水层中的回灌理论,包括半无限空间及边界截断条件下的回灌特征曲线、回灌效率、堵塞与井损机理等,均缺乏深入研究。本文采用现场试验、工程实测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天津地区微承压含水层回灌策略及理论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针对天津地区微承压含水层主要成分为粉土粉砂,其渗透性较低,回灌可行性存疑的问题,本文首先进行了某空旷场地单井抽灌试验以及加压回灌试验,证实了天津地区微承压含水层回灌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并对单井回灌理论、井损理论、以及不同井结构的加压回灌试验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回灌虽可行但易发生堵塞,需要定期进行抽水回扬,同时导致井损值显着高于抽水工况。回灌特征曲线与抽水降深曲线较为接近,仅在井附近有所差异。加压回灌可以有效提高回灌效率,减少回灌井的数量以及降低回灌成本,相比黏土封堵井壁外缝隙,注浆封堵可以显着提高回灌压力及效率。进一步在天津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现场进行了一系列单井、多井自然及压力回灌试验、抽水试验及双井组合回灌试验,并对试验中微承压含水层的水头、地表沉降以及不同深度处的孔压进行了测量。试验及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抽水试验得到的水文地质参数可以用于预测回灌的水位抬升,但是在距中心井较近处,回灌上升锥高于降落曲线。回灌量与抽水量维持在相近水平可以有效控制周边地表及建筑物沉降。当回灌停止后,周边地表沉降有快速发展的趋势,因此在实际工程中,抽水停止后应适当延长回灌时间。本研究提出的双井组合回灌技术可有效的控制回灌井回扬时引起的含水层水位的下降。当场地存在多层层间有一定水力联系的承压含水层时,基坑内降水可引发坑外多个含水层水位降低,若对所有层进行回灌则将导致成本大幅提高,因此提出隔层回灌的策略。通过天津地铁某车站基坑降水过程中基坑内外及不同层的水力联系和隔层回灌效果的研究表明,对基坑外第Ⅰ微承压含水层进行回灌可有效对其上部潜水层和下部第Ⅱ-1承压层的水头起到抬升作用,控制其水位下降导致的坑外沉降。对第Ⅰ承压含水层进行回灌对第Ⅱ-2承压层水位抬升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尚不足以使其水位完全恢复,建议此层设置备用回灌井。在基坑工程中,地连墙及止水帷幕对基坑外回灌的水位抬升有很大影响,因此采用有限差分模型,研究了直线隔水边界对于回灌时地下水渗流的阻挡效应,以及地连墙截断承压含水层不同比例情况下的回灌水位变化规律及其特征曲线。基于利用镜像原理建立的承压含水层完全隔断情况下的回灌锥特征曲线,结合修正函数,提出了未完全截断承压含水层时的水位变化特征曲线计算表达式。与数值计算的结果比较表明,修正公式可以满足有直线隔水边界条件下的基坑工程回灌设计计算需求。

史玉金[6](2018)在《上海地区地面沉降新特征及对重大市政设施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具有厚度为150-350m的第四纪沉积物,包含五个主要承压含水层和11个100m以浅的工程地质层。长期的地下水采灌和工程建设活动诱发的地面沉降是上海市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引起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道路、跨江大桥等重大基础工程设施不均匀变形,严重威胁到城市生命线安全。本文基于作者长期工作中参与现场监测获得的数据,结合原位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探讨了上海地面沉降的时空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以上海市轨道交通、高架道路和跨江大桥等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区域地面沉降对重大基础工程设施运营安全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获得了上海市地面沉降时空分布新特征:地面沉降整体减缓但不均匀沉降显着、深部土体膨胀而浅层不均匀压缩。1999年前后,承压含水层水位经历了从下降到上升的过程,除第四含水层外,其他承压含水层的变形与水位的升降一致,第四承压含水层1999年后持续压缩,2009年后开始膨胀,地面沉降整体减缓。随着深层土体从压缩转为膨胀,上海市全市地面沉降控制在6mm范围以内。受岩土工程活动的影响,浅部土层持续压缩,中心城区不均匀沉降比较严重。基坑工程诱发的不均匀沉降中,开挖卸荷影响13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土层,减压降水最大影响范围超过10倍开挖深度。(2)在综合分析轨道交通结构纵向弯曲变形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曲率半径和相对变曲双指标评估其安全运营状态。由于地面沉降的累积效应,导致不同时期修建的轨道交通出现全线沉降、局部隆起、部分隆起和全线隆起现象,累积沉降或隆起量与建成时间紧密相关。随着深部土体膨胀、地面沉降整体减缓特征出现,沉降累积量逐渐减小,轨道交通整体上浮,但上浮量较小。由于浅层持续不均匀压缩,轨道交通结构局部纵向完全变形明显。采用曲率半径或相对变曲中任一单一指标来评估可能会误判其严重程度,因此建议采用两个指标综合分析。(3)获得了不同地质分区和不同基础形式下城市道路随地层变形的规律。受区域地面沉降的影响,上海中环线在地面沉降期间全线下沉,部分高架道路在深部土体膨胀特征出现后隆起。中环线的变形与其基础形式和所处的地质环境密切相关。地面道路的沉降与邻近地面沉降接近。高架道路的变形发展趋势与高架桩端以下土体的压缩和膨胀趋势一致。由于桩端的刺入,高架的沉降量略大于桩端以下土体的压缩量。高架的隆起主要受深部地层变形的影响,地面道路的沉降受深部地层变形和工程建设活动的综合影响。(4)在获得跨江大桥长期沉降特性的基础上,阐明了区域地下水采灌引起跨江大桥长期差异沉降的原因。深部地层压缩期间,大桥桥墩沉降呈线性增加,浦西桥墩沉降明显大于浦东桥墩,最大差异沉降达到225mm。地面沉降新特征出现后,大桥桥墩的沉降相对较小,但仍呈现出浦西桥墩沉降大于浦东桥墩沉降的特点。深部地下水的区域性差异采灌诱发的深部地层不均匀变形是导致大桥桥墩出现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

王宏飞[7](2017)在《抚顺市区地裂缝分布特征、成因机制及活动性预测模型研究》文中指出辽宁省抚顺市是我国主要的大型资源型矿业城市。由于抚顺市区具有浑河活动断裂、地下采煤及露天采煤等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与人类工程活动,致使不同成因的地裂缝广泛分布于市区,严重影响抚顺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课题通过对抚顺市区地裂缝的全面调查以及研究,旨在查明抚顺市区地裂缝分布及成因机制的基础上,形成一套针对基岩地裂缝和矿业城市地裂缝地质灾害的研究方法,建立抚顺市区地裂缝活动性预测模型,为抚顺市的规划、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治理提供依据,也为其它资源型城市关于地裂缝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提供借鉴,对矿山型地裂缝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首先从地质环境背景出发,构建出各区域内地裂缝形成的地质结构模型,掌握其孕裂环境,结合野外调查,查明抚顺市区地裂缝的展布规律、发育现状以及与下伏构造断裂的关系;其次在掌握抚顺市区地面沉降变形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地裂缝的分布特征,探索地面沉降变形与地裂缝的内在联系,并开展“开采沉陷变形预测模型”研究,实现对地裂缝活动趋势的监控和预测;然后通过数值模拟不同露天煤矿开采、地下煤矿开采、水平构造地应力作用下地裂缝形成、发展过程,概化出各地裂缝的形成机制;最后在数值模拟数据的基础上,结合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开展地下煤矿开采下地裂缝活动性预测模型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抚顺市区地裂缝为典型的矿山型地裂缝,目前共发育12条,地裂缝总体走向为NEE,具有明显的总体走向一致性的特点,且与抚顺市区主要断层走向一致,是与下伏断层相连的构造破裂面。根据其分布的区域性及形成的地质背景特征,可划分为四个主要地裂缝带:抚顺西露天矿南帮地裂缝带,包含I号和II号地裂缝,地质结构模型为受花岗片麻岩古风化壳及玄武岩软弱破碎带控制的峡谷型;抚顺西露天矿北帮-南阳路地裂缝带,包含III、IV、V号地裂缝,地质结构模型为受浑河系列断裂带控制的深埋插入-峡谷型;劳动公园-海新河地裂缝带,包含VI、VII、VIII、IX、X、XI号地裂缝,地质结构模型为受浑河系列断裂带控制的深埋插入型;海新路地裂缝带,包含XII号地裂缝,地质结构模型为受F13断层控制的盆地型。目前活动强度最大的为抚顺西露天矿南帮地裂缝带。2)由地下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陷变形特征符合“S”型曲线特征,基于反正切函数建立的地面开采沉陷变形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实时的预测预报模型,由最新的监测数据得到最新的拟合参数,通过参数的不断修正生成最新的拟合曲线,能够及时把握变形的动态发展趋势,在中短期预测预报方面应用效果很好,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可以运用到对由地下煤矿开采诱发地裂缝发展趋势的预测预报。3)XI号-VI号地裂缝均分布于老虎台矿塌陷坑及其北侧影响范围内,其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构造断裂的影响;随着离开采中心的距离越远,地面垂直沉降变形量越小,沉降变形等值线也越疏松,地裂缝垂直方向的发育规模和强度也越来越小;在浑河构造断裂带NE延伸方向上,当超出地下开采的影响范围以及受F13断层的阻隔作用影响,地裂缝便不发育。4)抚顺西露天矿南帮地裂缝带属于受双滑面超大型推移式滑坡控制和制约的滑坡后缘地裂缝,为人类露天煤矿开采作为主导因素的非构造地裂缝。地下煤矿开采,露天煤矿开采,构造断裂,水平构造地应力是影响抚顺市区其余地裂缝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浑河断裂带在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作用下,导致地壳深部断裂长期蠕动孕育了隐伏的裂缝直达地表,在地下煤矿开采、露天煤矿开采作用下诱发浑河系列断裂带发生错动,在地表表现为变形突变,引起地裂缝超强活动。因此抚顺市区大多数地裂缝是由断层构造作为“孕裂”背景,地下煤矿和露天煤矿开采作为“启裂”条件,高水平构造地应力作为限制条件的“采沉构造地裂缝”,为混合成因地裂缝。且随着地下煤矿及露天煤矿的继续开采,导致各区域地裂缝的活动强度不同程度的增加。5)首次考虑水平构造地应力在地裂缝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影响,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为:在一定程度范围内能够遏制地裂缝活动性,但当超过界限后将反向增强地裂缝的活动强度。不同区域内对水平构造地应力的响应强度不同,西侧剖面由于露天坑的存在,使得水平构造地应力对地裂缝发展趋势的影响更为强烈,应力界限为25MPa,且随着水平构造地应力的增加,此区域地裂缝反向发育强度越高,而其它剖面,应力界限推移到60MPa甚至更大。6)通过数值模拟地下煤层厚度、埋藏深度、水平掘进距离对典型地裂缝活动性(包括垂直、水平方向)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保持其它任意两个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煤层厚度增加,地裂缝活动性增强;煤层埋藏深度增加,地裂缝活动性减弱;水平掘进距离增加,地裂缝活动性增强;且以水平掘进距离为代表的人类矿采活动对地裂缝活动性的影响程度最大。基于地下煤层厚度、埋藏深度、水平掘进距离与典型地裂缝活动性曲线关系建立的三元n次多项式函数预测模型与数值数据的拟合精度很高,能够通过三个影响因素参数的录入实现地裂缝垂直与水平方向活动趋势的预测。

田辉[8](2015)在《辽阳—鞍山地区典型区域地面沉降现状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地面沉降(Land subsidence)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表垂直向变形现象。我国很多城市和地区都受到地面沉降的影响。地面沉降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短基线差分干涉测量技术(SBAS-InSAR)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与GPS和水准测量相比,SBAS-InSAR技术具有监测精度高、监测成本低、覆盖范围大、获取数据快、监测难以监测的区域的优势。现阶段主要用于地面沉降、山体滑坡、冰川移动、火山活动、地震等地表微小形变的监测。其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本文利用小基线集InSAR技术,选取2006-2010年的ALOS-PALSAR数据22幅(景),结合GDEM数据,通过影像配准、干涉图滤波、去平地效应、相位解缠、去地形相位和地理编码等技术流程,对辽阳-鞍山地区典型区域的地面沉降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辽阳-鞍山地区大部分区域地面形变速率小于10mm/a。主要沉降区域分布于西马煤矿区(A)和首山水源地区域(B)2个地面沉降区。其中西马煤矿区(A)最大沉降速率为25mm/a,从2006年12月开始,沉降速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到2010年10月达到最大。从累计沉降量上来看,经过4年的计算,到2010年10月,累计沉降量约为107mm。沉降速率大于10mm的面积约为3.36Km2。首山漏斗区(B)沉降多为点状分布,沉降面积较小,且沉降速率整体不超过16mm,最大沉降速率为15mm/a,从2006年12月开始到2010年10月,沉降速率多呈波状起伏。2006年12月至2008年9月,沉降速率逐渐变小,从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沉降速率从0mm/a增至最大13mm/a。从累计沉降量上来看,到2010年10月,4年累计沉降量约为51mm。沉降速率大于10mm的面积约为0.35Km2。分析两个典型区域的沉降机理,确定西马峰沉降区(A)沉降,主要由于采煤引起的第四系潜水全部疏干引起的地层压缩和含煤岩层的工程地质特征所影响。首山漏斗区(B)沉降主要由于人工长期超采地下水,从而导致上部第四系地层中淤泥质粉质粘土的永久性压实沉降和承压含水层中砂层释水压密引起暂时性地面沉降。

郭锐[9](2014)在《抚顺某发电厂厂区地面沉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面沉降是指地壳表面土体在自然作用或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产生的区域性地面高程总体下降的一种环境地质现象。抚顺发电厂厂区由于受地理位置、特殊地质环境以及抚顺西露天矿不断开采的影响,特别是自2003年始,抚顺西露天矿矿区主剥离区向东移至矿区坐标E200~E3000后,厂区地面沉降变形呈逐年明显增加的趋势,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重大安全隐患。本文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对厂区地面沉降的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其中内因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因素如区域断裂构造活化和褶曲构造作用等及不良地质结构;而外因主要是西露天矿的露天开采、深部井、老虎台矿、胜利矿等深部煤矿及其天然气的开采、地下水渗流、煤田矿震以及抚顺发电厂厂区的工程建设等人类工程活动。区域断裂构造的活化是导致地面沉降的第一要因,而西露天矿开采在诱发地面沉降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在研究区区域地质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大量的岩土力学试验和实测变形监测资料基础上,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西露天矿开采对厂区地面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结果认为,随着抚顺西露天矿的开采,发电厂厂区的地面沉降变形将逐年增大,至2014年在不采取任何处理措施的情况下,地面累计沉降量最大可达538.0mm。随着抚顺西露天矿的开采,矿区开采边坡的塑性区范围将逐渐增大,其对边坡北帮区域的影响范围也逐渐加大,但不会出现连续的破坏滑动面。由于超深的、大面积的矿山露天开采,破碎的岩体结构、复杂的地质构造条件以及强度较低的岩体,再加上矿区地下采空区的影响,抚顺西露天矿北帮边坡的卸荷变形和蠕滑变形将不断地增加,从而导致厂区地面沉降不断发展,因此应加强地面沉降监测和预报。本文选取厂区32个监测点多年实测地面沉降监测数据为基础,构建灰色理论模型,对该预测模型进行误差检验,并对厂区未来三年内的地面沉降进行了预测。在预测模型预测误差检验中,后验差比值C基本均小于0.5,小误差概率P基本均大于0.80,可见,预测模型为合格好的模型,预测模型合理,预测结果可信。同时,从未来三年地面沉降的预测值可以看出,该厂区地面沉降值局部时段稍有反复,但总体呈逐步增长的趋势。

温守钦[10](2009)在《鞍山南部区域生态地质环境的研究与评价》文中指出鞍山南部地区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分布区,又是重要的大宗农作物、林果种植区,同时还有闻名全国的旅游资源。受矿产资源开发、工业排放、过度耕作等因素的影响,该地区的生态地质环境正在恶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保护好生态地质环境,使地方经济能保持可持续发展,这将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问题。应用GPS定位、遥感解译、GIS海量数据处理等现代化手段,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和样品测试,应用不同的研究和评价方法对本地区包括农业生态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环境、千山风景区生态地质环境等在内的区域生态地质环境的进行了研究与评价。首次对鞍山南部地区进行的农业生态地质的调查和研究表明:全区土壤状况基本良好,氮、磷、钾、有机质和其它植物必须元素大都处于丰富或一般水平,仅个别元素的缺乏,如硒、硼等,总体来看,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较好,适宜大宗农作物和林果种植。根据土壤元素总量特征和有效态含量分布,将研究区分为十个分区,进行了农业种植区划,并提供了施肥建议。土壤环境调查表明,本区重金属元素Hg、Pb、As含量较高,Hg异常最为明显,且异常区正好处在铁路沿线的人口密集区和工业聚集区;Hg、Pb、As的污染异常叠加出现在研究区北部,与毗邻的几大铁矿山有关。根据污染元素的含量分布,编制了环境质量评价图,将全区划分出重污染区、中污染区、轻污染区和未污染区,提出了种植建议。对本区特产南果梨生长的地质背景研究表明,本区较为丰富的植物生长必需元素和营养元素是鞍山南果梨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中丰富的钾、铁、镁、钙、钴、锰,加上良好的自然条件和本区特有的高热流值的背景,决定了其独特品质。根据研究成果,对种植区进行了南果梨种植区划,分成最佳、优势、中势和不宜种植四个区。首次对南果梨生长体系中稀土元素生态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南果梨生长体系中从立地土壤到植物各部位轻稀土迁移富集更明显,而重稀土的分馏作用欠显着。稀土元素总含量从立地土壤到树冠有:土壤>树叶>树枝>果实。据GB14935-94,食用南果梨果实是安全的。增加果园立地土壤有机质是发挥稀土肥效和改善果实品质的有效手段。对鞍山南部地区地质灾害系统的调杏研究表明,该区域地质灾害种类较多,主要类型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等。从区域地质灾害分布上看,东南部山区最发育,西北部平原区灾害点较少。主要灾害致因有:构造发育因素、矿产开发无序、过度耕作、植被破坏等人为因素和东南部地区为山地丘陵、暴雨时有等自然因素。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单元网格信息量综合评判法进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和评价,对调查区进行了易发程度分区,划分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不易发区。在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的基础上,以点位重要性为依据,结合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危害程度,将研究区划分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对不同的防治区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首次对千山风景区及周边生态地质环境进行了调查研究。分别运用背景和异常评价法、生态环境比拟法对千山风景区周边土壤环境进行研究。以工作区土壤N、P、B、Si、K、Cu、Zn、Fe、Mn、Co、Ca和Mg等的有效态含量为评价指标,可划分出六个元素污染异常亚区。与背景区域相对照,所选的三个评价区中,第Ⅰ亚区主要是Fe有效态高,Cu、Zn次之;第Ⅱ亚区主要是Cu、Fe和Co的有效态含量高,第Ⅲ亚区主要是B有效态高,Zn、Mn次之,它们是土壤中抑制植被生长的过量元素,均与铁矿开发有关。首次采用建立在专家打分、资料检索、野外充分调查基础上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千山风景区及周边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风景区周边的大孤山铁矿区、眼前山铁矿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基本上均为极差区域,同时也是最差区域。周边地区道路、居民点等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的地区基本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较差区:农田或园地、山脚或沟谷较为平缓处的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为中。其他地区生态地质环境一般为优和良。在景区内旅游景点、旅游建设用地是呈点状分布的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较差地区。纵观整个千山景区及周边区域,景区内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优与良的区域的面积比例大于周边地区,说明景区整体的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还较好,但已有恶化现象。鞍山南部地区总体来看生态地质环境正在恶化,主要表现在土壤环境污染增加、地质灾害频繁、农作物品质下降、植被减少。研究表明,这与区域人类活动,诸如矿产资源开发、工业排放、过度耕作等因素密切相关。保护区域生态地质环境已刻不容缓。根据综合研究结果,对研究区进行功能区规划。即研究区东南部为山地丘陵主要适宜林木种植,西北部适宜大宗农作物种植,过渡带适宜果林种植,千山风景区应加强保护,提倡绿色旅游。

二、鞍山市区地面沉降的机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鞍山市区地面沉降的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浑河断裂带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其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
2 研究区地质灾害类型
    2.1 地裂缝
    2.2 滑坡
        2.2.1 断裂破碎带滑坡
        2.2.2 断裂影响带滑坡
3 地质灾害形成机制
    3.1 地裂缝
        3.1.1 地裂缝变形监测
        3.1.2 地裂缝成因
    3.2 滑坡
        3.2.1 受结构面控制的易滑体
        3.2.2 优势结构面控制断裂影响带滑坡
5 结论

(2)抚顺城区采动地裂缝变形特征及其演化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老虎台矿区地质概况
2 地裂缝发育特征
3 抚顺市城区地裂缝变形特征
    3.1 地裂缝区地面沉降变形特点
    3.2 地裂缝区地面水平变形特点
4 地裂缝成因机制及演化过程
    4.1 地裂缝形成机制
        (1)老虎台矿采矿活动诱发地裂缝
        (2)先存软弱断裂结构面控制地裂缝发育特征
        (3)第四系土层控制建(构)筑物破坏形式
    4.2 地裂缝发展演化过程
        (1)地裂缝孕育期(1901年以前):
        (2)地裂缝初显期(1901~2000年):
        (3)地裂缝加速扩展期(2000~2020年):
        (4)地裂缝衰退期(2020年以后):
5 结论

(3)大连市灾害地貌边坡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路线
2 研究区环境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状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水文气象条件
        2.1.3 地形地貌
    2.2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2.3 人类工程活动
3 大连市灾害地貌的演化类型与影响因素分析
    3.1 大连市灾害地貌的演化类型
        3.1.1 崩塌
        3.1.2 滑坡
        3.1.3 泥石流
        3.1.4 地面塌陷
    3.2 大连市灾害地貌的影响因素
        3.2.1 地质构造
        3.2.2 地层岩性
        3.2.3 降雨作用
        3.2.4 人为因素
    3.3 大连市灾害地貌的特点
        3.3.1 地质构造控制灾害地貌的分布与发育
        3.3.2 人类活动影响显着
        3.3.3 发生时间集中
        3.3.4 规模小,成灾率高,损失严重
        3.3.5 多种类型的群发性和共生性
    3.4 大连市灾害地貌的危害
        3.4.1 灾害地貌的危害
4 大连市灾害地貌稳定性分析
    4.1 边坡的类型和破坏形式
    4.2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4.3 研究区边坡的地质条件
    4.4 灾害地貌稳定性数值模拟
        4.4.1 有限单元法
        4.4.2 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有限元法
5 大连地区典型边坡数值模拟分析
    5.1 MIDAS/GTS软件简介及使用方法
    5.2 大连市旅顺老虎尾边坡分析
        5.2.1 模型建立与参数选取
        5.2.2 边坡稳定性分析
    5.3 大连岔鞍村(王家店水库)边坡分析
        5.3.1 模型建立和参数选取
        5.3.2 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5.4 大连瓦房店市边坡分析
        5.4.1 模型建立和参数选取
        5.4.2 边坡稳定性分析
    5.5 大连寺儿沟边坡分析
        5.5.1 模型建立和参数选取
        5.5.2 边坡稳定性分析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浑河断裂带活动性及其灾害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活动断裂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活动断裂灾害效应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与主要成果
        1.5.1 论文完成工作量
        1.5.2 论文主要创新成果
2.区域构造背景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条件
        2.1.3 水文条件
    2.2 地层岩性
    2.3 区域地质构造
        2.3.1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2.3.2 区域主要活动断裂
        2.3.3 区域构造演化
    2.4 地震活动与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2.4.1 地震活动
        2.4.2 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2.5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6 新构造运动特征
    2.7 小结
3 浑河断裂带构造特征
    3.1 浑河断裂带总体构造特征
    3.2 主干断裂与分支断裂构造特征
        3.2.1 主干断裂构造特征
        3.2.2 分支断裂构造特征
    3.3 断裂带几何特征
    3.4 断裂带运动学特征
    3.5 小结
4.浑河断裂带活动性
    4.1 浑河断裂带构造地貌特征
    4.2 断裂第四纪活动迹象
    4.3 河流阶地发育特征
    4.4 跨断层地形变特征
    4.5 断裂活动年代
    4.6 小结
5.活动断裂灾害效应
    5.1 断裂带地质灾害表现形式及特点
    5.2 断裂影响带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5.3 浑河断裂带地裂缝变形特征及成灾机制
    5.4 活动断裂带滑坡成灾机制
    5.5 小结
6.活动断裂的工程评价
    6.1 断裂现今活动性对已有工程和拟建工程的影响
    6.2 断裂活动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影响
7.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天津地区基坑工程中承压层回灌控沉理论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基坑降水引起土体变形特点研究现状
    1.3 天津市地下水开采历史
    1.4 含水层及弱透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确定的研究现状
    1.5 人工回灌技术研究现状
        1.5.1 人工回灌技术研究现状
        1.5.2 人工回灌理论研究现状
        1.5.3 回灌过程中的堵塞问题研究现状
        1.5.4 目前回灌理论及技术存在的问题
    1.6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基于现场试验的人工单井回灌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
    2.1 引言
    2.2 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介绍
        2.2.1 试验场地简介
        2.2.2 试验工况
        2.2.3 数值模拟简介
    2.3 回灌及抽水试验结果分析
        2.3.1 不同含水层间水力联系分析
        2.3.2 单井抽水试验结果分析
        2.3.3 单井自然回灌结果分析
        2.3.4 加压回灌试验结果分析
        2.3.5 单井抽灌曲线性状对比分析
    2.4 水文地质参数的Cooper-Jacob方法与数值反演方法的对比分析
    2.5 井损分析
        2.5.1 基于理论方法的井损计算
        2.5.2 基于数值计算方法和公式计算方法的井损对比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深基坑微承压含水层人工回灌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简介
        3.2.1 试验场地和试验目的
        3.2.2 试验概况
        3.2.3 数值模拟简介
    3.3 单井试验结果分析
        3.3.1 抽水与回灌引起的水位变化
        3.3.2 水文地质参数分析
        3.3.3 抽水及回灌引起的地表隆沉分析
        3.3.4 抽水与回灌过程中引起的孔隙水压力变化分析
    3.4 群井试验结果分析
    3.5 双井组合回灌试验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虑承压含水层间越流的地下水回灌现场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工程概况
        4.2.1 车站水文地质概况
        4.2.2 降水井及观测井设置
        4.2.3 试验工况
    4.3 基坑降水试验结果分析
        4.3.1 北区基坑降水引起的水位变化
        4.3.2 南区基坑降水引起的水位变化
        4.3.3 中区基坑降水引起的水位变化
    4.4 南区基坑回灌试验结果与分析
        4.4.1 回灌井布置
        4.4.2 单井常水头回灌试验分析
        4.4.3 双井常水头回灌试验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粉土粉砂微承压含水层中有竖向截断边界的回灌曲线性状数值分析
    5.1 引言
    5.2 镜像法原理及直线边界附近的井流
        5.2.1 镜像法原理
        5.2.2 直线边界附近的井流
    5.3 数值模型的建立
    5.4 计算结果
        5.4.1 数值计算结果与泰斯理论曲线对比
        5.4.2 固定截断比时的水位抬升特征曲线
        5.4.3 承压含水层典型位置处的水位抬升特征
    5.5 有直线隔水边界下的泰斯理论公式修正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上海地区地面沉降新特征及对重大市政设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地面沉降研究概况
        1.2.2 地面沉降对工程结构影响
        1.2.3 研究现状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上海市地面沉降的最新发展特征与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地质环境
        2.2.1 工程地质
        2.2.2 水文地质
    2.3 地面沉降发展特征与分布规律
    2.4 地层变形的特征与规律
    2.5 深部地下水抽灌引发地层变形的规律
    2.6 深基坑减压降水引发地层变形的规律
        2.6.1 现场试验工程概况
        2.6.2 测量数据变化规律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市地面沉降对轨道交通安全影响
    3.1 引言
    3.2 上海市轨道交通变形现状及原因分析
        3.2.1 轨道交通变形现状
        3.2.2 轨道交通变形原因分析
    3.3 区域地面沉降对轨道交通1-4号线安全影响
        3.3.1 地铁1-4号线基本情况
        3.3.2 地面沉降引起的隧道长期纵向变形特性
        3.3.3 地面沉降对地铁隧道弯曲变形的影响
    3.4 深基坑减压降水引发的地面沉降对轨道交通安全影响
        3.4.1 某基坑工程施工对轨道交通8号线变形的影响
        3.4.2 地面沉降与轨道交通变形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市地面沉降对高架道路安全影响
    4.1 引言
    4.2 上海市高架道路变形现状
    4.3 区域地面沉降对中环线变形影响
        4.3.1 中环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及基础设计
        4.3.2 高架沉降监测分析
        4.3.3 区域地面沉降对高架道路变形影响原因和机理分析
    4.4 深基坑减压降水引发的地面沉降对高架道路安全影响
        4.4.1 某基坑工程施工对3号线高架变形影响
        4.4.2 长江西路越江隧道浦西工作井深基坑工程对高架变形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市地面沉降对跨江大桥安全影响
    5.1 引言
    5.2 上海市跨江大桥现状
        5.2.1 跨黄浦江大桥
        5.2.2 跨长江大桥
    5.3 上海市跨江大桥变形现状
        5.3.1 南浦大桥
        5.3.2 杨浦大桥
        5.3.3 卢浦大桥
    5.4 区域地面沉降对南浦大桥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5.4.1 地质条件
        5.4.2 基础型式
        5.4.3 地下水开采与回灌
        5.4.4 讨论与分析
    5.5 区域地面沉降对南浦大桥变形影响机理分析
        5.5.1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5.5.2 地下水开采及水位时空分布
        5.5.3 区域地面沉降特征
        5.5.4 桥址土层分层沉降
        5.5.5 讨论与分析
    5.6 深基坑降排承压水引发的地面沉降对南浦大桥安全影响
        5.6.1 地铁南浦大桥站基坑施工对大桥变形的影响
        5.6.2 董家渡隧道修复工程对大桥变形的影响
        5.6.3 讨论与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7)抚顺市区地裂缝分布特征、成因机制及活动性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裂缝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1.2.2 地裂缝预测预报及其相关研究现状
        1.2.3 矿山型地裂缝研究现状
        1.2.4 抚顺市区地裂缝研究现状
        1.2.5 地裂缝成灾条件及主要特点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抚顺市区地裂缝的地质环境背景及分布特征
    2.1 抚顺市区地裂缝形成的地质环境背景
        2.1.1 地形地貌
        2.1.2 地层岩性组合
        2.1.3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1.4 地质构造特征
        2.1.5 抚顺市区各矿区井田分布及采煤概况
    2.2 抚顺市区地裂缝分布特征
        2.2.1 地裂缝平面展布特征及发育现状
        2.2.2 地裂缝分布基本规律
    2.3 抚顺市区地裂缝形成的地质结构模型
    2.4 小结
第三章 抚顺市区地裂缝地面沉降变形特征研究
    3.1 概述
    3.2 矿区概况及监测数据
    3.3 地面开采沉陷变形预测预报模型
        3.3.1 监测点沉降数据特征
        3.3.2 采空区上覆岩层不同破坏带岩体“S”型沉降变形特征
        3.3.3 反正切函数模型
    3.4 模型验证
    3.5 地表开采沉陷变形预测预报模型开发
    3.6 抚顺市区地面沉降变形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
    3.7 抚顺市区地裂缝分布与地面沉降变形特征
    3.8 小结
第四章 抚顺市区地裂缝形成机制分析及构造活动对地裂缝发展趋势影响研究
    4.1 地裂缝影响因素分析
    4.2 海新路地裂缝带形成机制分析及构造活动对地裂缝发展趋势影响研究
        4.2.1 地下开挖到现状数值分析
        4.2.2 地下剩余煤矿开挖后预测分析
        4.2.3 露天开采至-290m标高后的预测分析
        4.2.4 露天开采至-472m标高后的预测分析
        4.2.5 东侧剖面地表各参考点垂直沉降变形与水平移动变形特征
        4.2.6 地裂缝形成机制分析
        4.2.7 构造活动对地裂缝发展趋势影响研究
    4.3 劳动公园-海新河地裂缝带形成机制分析及构造活动对地裂缝发展趋势影响研究
        4.3.1 地下开挖到现状数值分析
        4.3.2 剩余地下煤矿开挖后预测分析
        4.3.3 中间剖面地表各参考点垂直沉降变形与水平移动变形特征
        4.3.4 地裂缝形成机制分析
        4.3.5 构造活动对地裂缝发展趋势影响研究
    4.4 抚顺西露天矿北帮-南阳路地裂缝带形成机制分析及构造活动对地裂缝发展趋势影响研究
        4.4.1 地下开挖到现状数值分析
        4.4.2 露天开挖后预测分析
        4.4.3 西侧剖面地表各参考点垂直沉降变形特征
        4.4.4 地裂缝形成机制分析
        4.4.5 构造活动对地裂缝发展趋势影响研究
    4.5 抚顺西露天矿南帮地裂缝带形成机制分析
        4.5.1 抚顺西露天矿南帮地裂缝带现状特征
        4.5.2 地表岩移监测
        4.5.3 地裂缝带岩土体试验
        4.5.4 地裂缝带形成机制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抚顺市区地裂缝活动趋势预测
    5.1 不同煤层厚度及埋藏深度下人类地下煤矿开采对地裂缝活动性影响研究
        5.1.1 不同剖面煤层平均厚度、平均埋藏深度及水平掘进距离下F_(1A)断层破碎带处单位距离最大移动变形差特征
        5.1.2 不同剖面煤层平均厚度、平均埋藏深度及水平掘进距离下F_(45)断层破碎带处单位距离最大移动变形差特征
    5.2 不同煤层厚度、埋藏深度、人类地下煤矿开采程度下地裂缝活动趋势预测
        5.2.1 抚顺市区地裂缝非线性拟合预测模型
        5.2.2 XI号地裂缝活动强度非线性拟合预测模型
        5.2.3 非线性拟合预测模型在地裂缝活动强度预测中的应用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介绍
附录B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C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
附录D 攻博期间获得奖励
致谢

(8)辽阳—鞍山地区典型区域地面沉降现状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0.2 选择 InSAR 技术的必要性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0.4 主要研究内容
    0.5 技术路线
    0.6 研究条件和进度安排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
    1.1 辽阳、鞍山概况
    1.2 典型研究区选取
    1.3 自然地理
        1.3.1 地形地貌
        1.3.2 气象特征
        1.3.3 水文特征
    1.4 区域地质条件
    1.5 水文地质条件
    1.6 首山水源地水化学特征
    1.7 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第二章 基于 SBAS-InSAR 技术的地面沉降解译
    2.1 数据预处理
    2.2 建立影像时间列表
    2.3 地理编码
    2.4 影像配准
    2.5 生成干涉图
    2.6 差分干涉图
    2.7 干涉图滤波
    2.8 相位解缠
    2.9 去除大气相位
    2.10 形变计算及地理编码
第三章 沉降现状与机理分析
    3.1 地面沉降现状
        3.1.1 解译结果
    3.2 沉降区地质
        3.2.1 地质条件
        3.2.2 断裂构造
        3.2.3 新构造运动
    3.3 水文地质
    3.4 地下水开采与漏斗趋势分析
        3.4.1 首山水源地地下水开采情况
        3.4.2 地下水降落漏斗现状
    3.5 沉降区机理分析
        3.5.1 首山水源地沉降机理分析
        3.5.2 矿区沉降机理分析
    3.6 地面沉降对策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
致谢

(9)抚顺某发电厂厂区地面沉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区以往研究程度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以往研究程度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自然地理及地质特征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2.1.1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其范围
        2.1.2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2.1.3 经济概况
    2.2 研究区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特征
        2.3.1 地层岩性
        2.3.2 区域岩浆岩
        2.3.3 地质构造
    2.4 区域地震地质
    2.5 水文地质特征
    2.6 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
第三章 研究区地面沉降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研究区地面沉降现状
    3.2 厂区地面沉降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2.1 区域地质构造因素
        3.2.2 边坡倾倒滑移变形因素
        3.2.3 西露天矿及厂区区域的不良地质结构
        3.2.4 露天开采与井工开采综合影响因素
        3.2.5 煤田矿震
        3.2.6 地下水的影响作用
        3.2.7 人类工程建设活动
第四章 西露天矿开采对厂区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4.1 基本原理概述
        4.1.1 静力弹塑性模型:摩尔-库仑模型
        4.1.2 数值计算流程图
    4.2 数值模拟分析
        4.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4.2.2 数值计算参数选取
        4.2.3 边界条件的确定
    4.3 数值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4.3.1 厂区地面各年度平均位移量值
        4.3.2 各年水平及垂直位移等值图
        4.3.3 现状应力状态分析
        4.3.4 各年度塑性区域分布
第五章 研究区地面沉降变形规律研究
    5.1 地面沉降变形规律分析
    5.2 地面沉降灰色理论预测研究
        5.2.1 灰色 DGM(2,1)模型
        5.2.2 模型精度的检验[11][35]
        5.2.3 地面沉降预测结果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鞍山南部区域生态地质环境的研究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生态地质环境理论研究现状
        1.3.2 生态地质环境研究方法现状
        1.3.3 农业生态地质研究现状
        1.3.4 研究区现状
    1.4 论文研究工作概述
        1.4.1 论文工作阶段
        1.4.2 研究内容和工作量
        1.4.3 研究手段和技术路线
    1.5 主要认识与结论
第二章 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社会发展概况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与水文
    2.2 区域地质环境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2.3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2.4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2.2.5 人类工程和经济活动
第三章 鞍山南部农业生态地质的研究
    3.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3.1.1 交通位置
        3.1.2 气候条件
        3.1.3 地形地貌
        3.1.4 第四系地质
        3.1.5 土壤
    3.2 研究区的遥感解译和土地区划
        3.2.1 研究区遥感影像解译
        3.2.2 土地利用分类与区划
    3.3 研究区生态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3.3.1 元素地球化学总体特征
        3.3.2 植物养分元素在Ⅰ、Ⅱ环境土壤中分布特征
        3.3.3 研究区土壤养分调查和评价
    3.4 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3.4.1 环境污染质量分级和单元素评价
        3.4.2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3.5 小结
第四章 特色农产品——南果梨的地质背景研究与区划
    4.1 南果梨生长的地质环境
    4.2 地貌与南果梨生长的关系
    4.3 南果梨种植区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4.4 南果梨生长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4.4.1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4.4.2 结果与讨论
    4.5 南果梨种植区的区划
    4.6 小结
第五章 鞍山南部地区环境地质灾害特征
    5.1 鞍山南部地区地质灾害发育概况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研究区各种灾害类型的分布
    5.2 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分
        5.2.1 划分原则
        5.2.2 地质灾害分布图的编制
        5.2.3 研究区地质灾害分区图的编制
    5.3 地质灾害分区结果及分区评价
        5.3.1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5.3.2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5.3.3 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5.3.4 地质灾害不易发区
    5.4 研究区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及防治措施
        5.4.1 防治分区
        5.4.2 预防措施
    5.5 小结
第六章 鞍山千山风景区生态地质环境的研究
    6.1 与矿山开发有关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
        6.1.1 地形地貌的变化
        6.1.2 地下水位下降
        6.1.3 地质灾害隐患增多
        6.1.4 空气污染
        6.1.5 植被退化
    6.2 观光旅游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
    6.3 土壤环境调查及生态效应研究
        6.3.1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6.3.2 土壤环境生态效应
        6.3.3 土壤环境研究结论
    6.4 千山景区及周边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6.4.1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6.4.2 评价因子的分级
        6.4.3 评价方法数学原理
        6.4.4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6.4.5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四、鞍山市区地面沉降的机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浑河断裂带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其成因机制[J]. 张田田,杨为民,万飞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01)
  • [2]抚顺城区采动地裂缝变形特征及其演化过程[J]. 张田田,杨为民,万飞鹏,吴玉涛,邱占林,吴季寰. 地质与勘探, 2022(01)
  • [3]大连市灾害地貌边坡的数值模拟[D]. 刘天一.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4]浑河断裂带活动性及其灾害效应研究[D]. 张田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5]天津地区基坑工程中承压层回灌控沉理论与技术研究[D]. 曹剑然. 天津大学, 2018(06)
  • [6]上海地区地面沉降新特征及对重大市政设施影响研究[D]. 史玉金. 上海交通大学, 2018
  • [7]抚顺市区地裂缝分布特征、成因机制及活动性预测模型研究[D]. 王宏飞. 吉林大学, 2017(09)
  • [8]辽阳—鞍山地区典型区域地面沉降现状及其机理研究[D]. 田辉. 吉林大学, 2015(09)
  • [9]抚顺某发电厂厂区地面沉降的研究[D]. 郭锐. 吉林大学, 2014(03)
  • [10]鞍山南部区域生态地质环境的研究与评价[D]. 温守钦. 东北大学, 2009(06)

标签:;  ;  

鞍山市地面沉降机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