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治疗颅内感染35例临床分析

成功治疗颅内感染35例临床分析

一、成功治疗35例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力[1](2021)在《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情况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目的:从患者基本情况、动脉瘤情况、治疗方案、术后动脉瘤即刻情况分析纳入研究的颅内微小动脉瘤的各项数据。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探讨临床可以规避的高危因素,从而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8年5月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1.年龄≥18岁;2.经CTA和/或MRA、脑血管造影证实存在颅内动脉瘤;3.动脉瘤测量最大径线<3mm。排除标准为:1.非囊性动脉瘤,如梭形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外伤性动脉瘤、感染性动脉瘤;2.动脉瘤最小测量径线>3mm;3.合并除动脉瘤外其它血管异常,如血管畸形、动静脉瘘、Moyamoya病、恶性肿瘤所致动脉瘤;4.非破裂动脉瘤6个月内有颅内出血和/或症状性脑梗死;5.血管内介入治疗或开颅夹闭治疗后复发的动脉瘤;6.病例资料不完整的动脉瘤。所有纳入患者均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技术或同时应用不同辅助技术进行栓塞治疗。收集资料包括:1.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症状性脑血管疾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心血管病史。2.动脉瘤基本信息:是否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动脉瘤瘤颈宽度、是否为宽颈或窄颈动脉瘤、是否为多发性动脉瘤、动脉瘤体积、动脉瘤位置。3.手术治疗干预信息:是否为单微导管栓塞(单纯弹簧圈栓塞)或应用不同辅助技术栓塞(如支架辅助栓塞、球囊辅助栓塞、微导管辅助栓塞、微导丝辅助栓塞、多微导管栓塞技术)。4.术后动脉瘤即刻效果信息。分析颅内囊性微小动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不同手术方法的效果并探讨神经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459例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中,有高血压病史者208例(47.3%),糖尿病史41例(9.3%),吸烟史89例(20.2%),饮酒史99例(22.5%),症状性脑血管病史16例(3.6%),合并心血管病27例(6.1%)。动脉瘤颈宽度2.26±0.48mm,宽颈动脉瘤442个(96.3%),窄颈动脉瘤17个(3.7%)。破裂动脉瘤52个(52位患者)(11.3%);未破裂动脉瘤407个(388位患者X88.7%)。多发动脉瘤192例(43.6%),非多发动脉瘤267例(56.4%)。动脉瘤位置:大脑前动脉系统144个(31.4%。),大脑中动脉系统99个(21.6%),颈内动脉系统181个(39.4%),后循环动脉瘤35个(7.6%)。动脉瘤手术策略:单微导管栓塞动脉瘤231个(50.3%),支架辅助栓塞56个(12.2%)、球囊辅助栓塞51个(11.1%),多微导管保护35个(7.6%)、微导管保护63个(13.8%)、微导丝保护23个(5.0%)。整体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分级: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Ⅰ级192例(41.8%)、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Ⅱ级230例(50.1%)、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37例(8.1%)。单微导管组术后即刻满意度低于支架辅助组、微导管保护组、球囊辅助组、多微导管保护组(P=0.001),与微导丝组无差异(P=0.920),支架辅助组、微导管保护组、球囊辅助组、多微导管保护组、微导丝组成对比较术后即刻满意度无差异。459例颅内微小动脉瘤中共有41例(8.9%)发生了神经系统并发症,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组418例(81.1%);单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史(P=0.029)、吸烟史(P=0.033)、饮酒史(P=0.047)、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19)、破裂动脉瘤(P=0.011)、动脉瘤体积(P=0.039)、位于颈内动脉系统(P=0.020)、应用支架辅助栓塞(P=0.045),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评估Raymond Ⅲ级(P=0.009)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既往高血压病史(P=0.041,OR=2.340)、吸烟史(P=0.049,OR=1.996)、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19,OR=3.005)、破裂动脉瘤(P=0.001,OR=3.873)、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P=0.002,3.764)是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病史、吸烟史、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裂动脉瘤、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是颅内囊性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辅助技术栓塞(支架辅助栓塞、微导管保护、球囊辅助、多微导管保护)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优于单微导管栓塞。第二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破裂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临床可以规避的高危因素,从而降低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发生率,并为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风险评估提供佐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8年5月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收集资料包括:1.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症状性脑血管疾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心血管病史。2.动脉瘤基本信息:是否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动脉瘤瘤颈宽度、是否为宽颈或窄颈动脉瘤、是否为多发性动脉瘤、动脉瘤体积、动脉瘤位置。3.手术治疗干预信息:是否为单微导管栓塞(单纯弹簧圈栓塞)或应用不同辅助技术栓塞(如支架辅助栓塞、球囊辅助栓塞、微导管保护技术、微导丝保护技术、多微导管保护技术)。4.术后动脉瘤即刻结果信息。分别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统计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研究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459例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中共有8例(1.7%)发生了神经系统出血并发症。术中发生破裂出血并发症组患者数为8例,无破裂出血并发症组患者数451例。破裂组患者平均年龄49.00±14.47岁,非破裂组患者平均年龄56.11±10.14岁。单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史(P=0.031)、破裂动脉瘤(P=0.008)、位于大脑前动脉系统动脉瘤(P=0.012)、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01)、动脉瘤体积(P=0.057)、前交通动脉瘤(P=0.006)、支架辅助栓塞(P=0.017)、单个动脉瘤所用弹簧圈个数(P=0.098)与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相关。对比破裂组和未破裂组填塞弹簧圈的个数和长度,破裂组动脉瘤填塞弹簧圈平均个数为2.50±0.71个,多于未破裂组动脉瘤的1.79±0.7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破裂组弹簧圈平均长度为5.69±1.87cm,高于未破裂组的5.10±1.83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01,OR=7.248)、破裂动脉瘤(P=0.001,OR=5.738)、大脑前动脉系统(P=0.047,OR=2.806)、支架辅助栓塞(P=0.039,OR=3.490)是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对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其中支架辅助栓塞的AUC最大,为0.760,有更高的预测价值。4项独立危险因素(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裂动脉瘤、大脑前动脉系统、支架辅助栓塞)联合预测AUC为0.868,为最佳预测因子。结论: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裂动脉瘤、大脑前动脉系统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是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出现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支架辅助栓塞有更高的预测价值,而不规则形态、破裂动脉瘤、大脑前动脉系统、支架辅助栓塞联合为最佳预测因子。第三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术中出现血栓栓塞缺血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临床可以规避的高危因素,从而降低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为缺血并发症的风险评估提供佐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8年5月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特点。分别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可能的血栓栓塞性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459例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中共有31例(6.8%)发生了血栓栓塞性缺血并发症。其中术中缺血并发症组患者数31例,无缺血并发症组患者数428例。缺血并发症组患者平均年龄53.65±10.26岁,非缺血并发症组患者平均年龄56.11±10.14岁。单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史(P=0.015)、破裂动脉瘤(P=0.002)、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08)与缺血并发症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史(P=0.025,OR=2.625)、破裂动脉瘤(P=0.003,OR=4.502)、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17,OR=3.086)是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发生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对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其中破裂动脉瘤的AUC最大,为0.764,有更高的预测价值。3项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破裂动脉瘤、动脉瘤形态不规则)联合预测AUC为0.842,为最佳预测因子。结论:高血压病史、破裂动脉瘤、动脉瘤形态不规则是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出现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破裂动脉瘤有更高的预测价值,而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为最佳预测因子。第四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术后临床和影像随访结果并研究影响颅内微小动脉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颅内微小动脉瘤术后复发率提供参考,并为颅内微小动脉瘤的复发风险预测及预后评估提供佐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8年5月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特点。分别采用单因素统计和多因素统计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复发的危险因素。依据发现复发的时间,进行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探讨各危险因素对复发时间的影响。结果:459例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中共有15例(3.3%)随访出现了复发。复发组患者数15例,非复发组患者数444例。复发组患者平均年龄55.98±10.49岁,非复发组患者平均年龄56.01±10.26岁。单因素分析结果:吸烟(P=0.041)、饮酒(P=0.037)、动脉瘤位置位于大脑前动脉系统(P=0.047)、破裂动脉瘤(P<0.001)、动脉瘤形态不规则(P<0.001)、单微导管栓塞(P=0.047)、栓塞满意度RaymondⅢ级(P<0.001)与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发性动脉瘤(P=0.019,OR=2.935)、形态不规则(P=0.002,OR=7.931)、破裂动脉瘤(P=0.007,OR=5.851)、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P=0.006,OR=6.032)是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对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的AUC最大,为0.768,有更高的预测价值。上述4项危险因素(多发性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裂动脉瘤、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联合预测AUC为0.887,为最佳预测因子。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结果发现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Ⅲ级的动脉瘤复发时间短于Raymond Ⅰ级+Ⅱ级的动脉瘤(P=0.04)。结论:多发性动脉瘤、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裂动脉瘤、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是颅内微小囊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出现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动脉瘤形态不规则有更高的预测价值,而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为最佳预测因子。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 Ⅲ级动脉瘤术后短时间内复发可能性大。

赵楠,邵东传,王泽易,张文才,马钢[2](2021)在《颅内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进展》文中指出颅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疾病,其发病率逐渐上升且病死率极高。随着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临床上出现越来越多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颅内感染,其治疗已经成为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一大挑战和难题。其治疗难点包括抗菌药物的选用、使用方式、剂量以及是否需要脑脊液引流等,尚需规范化的治疗方案。该文将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治疗进行梳理总结,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李长秀,张晗,王擂,党和勤[3](2021)在《XDRAB颅内感染多途径应用替加环素治疗的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文中认为鲍曼不动杆菌是常见机会性院内感染致病菌,近年来其耐药性不断增强,已由多重耐药发展至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其导致的颅内感染预后极差,治疗较为困难,虽然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活性较强,但因其脑脊液浓度低,FDA未批准其用于治疗颅内感染。本文报道临床药师参与1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致颅内感染的治疗,查阅文献协助医师制定替加环素多途径用药方案,使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并对相关文献做了文献回顾,目前研究结果证实其治疗颅内感染是有效的,经颅内给药治疗颅内耐药菌感染的研究多为个案报道,其在颅内感染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刘宁,巢少辉,林洁琼,金建辉,秦荣[4](2020)在《颅脑损伤颅内感染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征分布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颅脑损伤颅内感染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征分布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89例颅脑损伤颅内感染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收集同期颅脑损伤颅内感染后未发生肺部感染患者40例为对照组。分析颅脑损伤颅内感染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特征分布情况,分别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颅脑损伤颅内感染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89例颅内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2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1株(59.17%,71/12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32株(26.67%,32/120)、表皮葡萄球菌23株(19.16%,23/120)为主;革兰阴性菌43株(35.83%,43/120),以大肠埃希菌19株(15.83%,19/120)、铜绿假单胞菌16株(13.33%,16/120)为主;89例肺部感染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11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4株(30.36%,34/11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2株(19.64%,22/112)为主;革兰阴性菌78株(69.64%,78/112),以鲍曼不动杆菌36株(32.14%,36/112)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开放性损伤、多发损伤、气管切开、合并症、休克、住院时间、有吸烟史与颅脑损伤颅内感染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有关(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 50岁、多发损伤、气管切开、合并症> 2个、休克及住院时间> 15 d为影响颅脑损伤颅内感染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脑损伤颅内感染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多种因素可增加颅脑损伤颅内感染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风险,临床应采取相应针对性预防及治疗措施,降低患者肺部感染概率,改善预后。

辛文强[5](2020)在《颅内多发动脉瘤形成的危险因素》文中认为背景与目的:研究颅内多发动脉瘤形成的危险因素可能是探寻颅内动脉瘤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的重要方法,尽管有许多研究报道了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而这些危险因素与颅内多发动脉瘤形成的危险因素是不同的。虽然有几项研究也报告了颅内多发动脉瘤形成的危险因素,但结果是有争议的。我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我们的临床数据并结合荟萃分析研究来探寻颅内多发动脉瘤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6年至2019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湖南永州市中心医院,唐山工人医院的神经外科被诊断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医疗记录。将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分为两类,一类是颅内单发动脉瘤的患者,另一类是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患者。所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的分类都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或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诊断。所有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病史,缺血性中风病史,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肾脏疾病史,感染性疾病史,入院时Hunt–Hess分级,入院时Fisher’s分级,入院时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首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对所有变量进行检验,然后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寻与颅内多发动脉瘤形成相关的危险因素。许多研究曾指出平均年龄、性别、吸烟史、原发性高血压、饮酒史、糖尿病史是颅内多发动脉瘤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有较多文献指出他们不是颅内多发动脉瘤形成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对颅内多发动脉瘤形成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因此,我们进行了后期的荟萃分析研究,本研究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Pub Med等电子数据库,检索所有颅内多发动脉瘤形成相关因素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队列研究(cohort study)和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CCT),检索的时间从数据库的成立之时至2020年02月29日。除此之外,对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人工筛查以寻求可能遗落的文献。由两名作者分别从纳入的研究中提取数据,后将提取的数据(中位数、范围、试验规模、均值差、标准差)输入提前设计的标准化表。我们使用STATA version 11.0(STATA Corporation,College Station,Texas,USA)进行统计分析。当I2<50%时,我们认为数据无明显异质性,根据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version 5.1.0)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荟萃分析。当I2>50%时,我们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效应量。结果:共有565名患者参与了我们的回顾性研究,449名患者患有颅内单发动脉瘤,116名患者患有2个或更多的动脉瘤。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颅内单发动脉瘤组与颅内多发动脉瘤组在女性性别、吸烟、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家族史、蛛网膜下腔出血史等方面存在显着性统计学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女性(odds ratios,OR=1.624)、原发性高血压(OR=1.563)、高血压家族史(OR=2.496)是颅内多发动脉瘤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此外,我们的荟萃分析研究共纳入31篇文章。颅内多发动脉瘤组的总人数为10419人,而颅内单发动脉瘤组的总人数为33468人。我们的荟萃分析研究一共评估了六项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与颅内单发动脉瘤组患者相比,颅内多发动脉瘤组患者中女性人群比率[OR=1.609,95%CI(1.414,1.830),P<0.001]、吸烟人群比率[OR=0.512,95%CI(0.353,0742),P<0.001]、具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人群比率[OR=1.510,95%CI(1.173,1.944),P=0.001]、高年龄的人群比率[WMD=2.133,95%CI(0.492,3.774),P=0.011]明显较颅内单发动脉瘤组多。然而,在饮酒史[OR=0.985,95%CI(0.837,1.160),P=0.859]和糖尿病史[OR=0.646,95%CI(0.323,1.290),P=0.216]方面,二者没有发现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女性、原发性高血压病史、高血压家族史是颅内多发动脉瘤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荟萃分析的研究结果显示高龄,女性人群的颅内多发动脉瘤患病率较高,具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和吸烟史的患者也会影响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形成,这些危险因素应加以警惕。

邓冯沂[6](2020)在《颅内感染多重耐药G+菌分布及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对其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分析多重耐药G+菌在颅内感染患者中的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2)分析颅内感染的初始病因,根据临床疗效评估的相关准则,评价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治 疗颅内多重耐药G+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3)为临床优化用药提供参考,并期 望为专家共识、临床指南等治疗颅内感染方面的权威文献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搜索2017年6月-2019年6月两年送检的4986例阳性标本中纳入脑脊液标本259例,多重耐药202例。根据纳入标准选择124例使用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根据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万古霉素组(n=72)和利奈唑胺组(n=52),按照评价指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治疗颅内多重耐药G+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1)采集的4986例培养结果显示阳性标本中共有脑脊液标本259例,其中多重耐药菌202株(77.69%),数目排列在前四位的菌种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n=91,35.14%)、人葡萄球菌(n=29,11.20%)、头葡萄球菌(n=29,11.20%)、溶血葡萄球菌(n=27,10.42%);本研究没有出现菌株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均耐药的情况。其中CNS菌株对青霉素、苯唑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及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75%。(2)发生颅内感染与脑出血(28.23%)、颅脑损伤(19.35%)、蛛网膜下腔出血(19.35%)及颅内肿瘤(24.19%)等密切相关,124例患者中的116例患者行颅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3)利奈唑胺组与万古霉素组相比,在临床疗效(88.46%VS 62.50%)及细菌清除率(78.84%VS 47.22%)方面均显着优于万古霉素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万古霉素组(15.38%VS 25.00%)(P>0.05)。结论:脑出血、脑损伤和颅内肿瘤患者行神经外科手术后极易发生颅内感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G+菌。本研究表明:在治疗颅内多重耐药G+菌感染使用利奈唑胺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优于万古霉素,值得临床推广。因此,在颅脑手术后早期选用利奈唑胺进行抗感染治疗对颅内感染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胡健[7](2020)在《颅底及脑室周围肿瘤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的预测因素》文中提出目的研究颅底及脑室周围肿瘤术后继发性脑积水可能存在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7.8-2019.6 122例颅底、脑室及脑深部肿瘤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引起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的可能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有无术前脑积水、肿瘤部位、质地、侧别、直径、手术切除程度、手术时间、肿瘤病理、术后有无颅内感染、颅内血肿等。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定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2例患者中有9例在术后发生脑积水,其中4例脑积水发生在术后72小时内,2例发生在术后3天至2周之间,还有3例发生在2周以后。有6例患者在后续治疗中接受了分流手术,3例患者病情稳定,随访观察中。本研究中肿瘤位于前颅底的有35例,中颅底20例,后颅窝47例,脑深部14例,脑室6例,其中前颅底肿瘤术后有1例出现脑积水,中颅底2例,后颅窝2例,脑深部1例,脑室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χ2=6.616,p=0.010)、术前脑积水(χ2=6.222,p=0.013)、肿瘤部位(χ2=17.872,p=0.001)、肿瘤侧别(χ2=13.366,p=0.001)、肿瘤直径(χ2=4.319,p=0.038)、肿瘤切除程度(χ2=10.519,p=0.005)、术后颅内出血(χ2=8.457,p=0.004)等因素有显着统计学差异,而性别(χ2=0.305,p=0.581)、是否合并高血压(χ2=0.005,p=0.945)、糖尿病(χ2=0.002,p=0.963)、肿瘤质地(χ2=0.287,p=0.592)、肿瘤良恶性(χ2=0.063,p=0.801)、手术时间(χ2=1.410,p=0.235)、术后有无颅内感染(χ2=2.540,p=0.111)对术后是否继发脑积水无统计学意义。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7项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p=0.016,OR=0.36,95%CI:0.08-1.65)、肿瘤直径(p=0.018,OR=4.53,95%CI:1.95-10.57)、术后颅内出血(p=0.070,OR=3.24,95%CI:0.76-1.39)是继发性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直径超过3cm的颅内肿瘤患者以及肿瘤位于颅底尤其是脑室内的患者,在术前谈话时注意说明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可能,在能取得充分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可在术中同步施行三脑室造瘘等手术降低术后脑积水发生可能,以减少二次手术风险,术后应定期复查CT及随访,术后颅内出血会增加脑积水的发生风险,早期行腰椎穿刺或腰大池置管引流可有效预防脑积水的发生。

郭亚丽[8](2020)在《乌鲁木齐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颅内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直接经济损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了解颅内肿瘤切除患者术后相关感染发生现况;2)探讨颅内肿瘤切除患者术后发生相关感染危险因素,为制定减少感染措施提供理论依据。3)分析颅内肿瘤切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方法:1)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1049例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2)选用病例对照方法,依据配对原则1:1配对,两组均运用《颅内肿瘤切除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调查表》进行分析颅内肿瘤切除患者由于医院感染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1)基线数据调查结果:发生医院感染有91例,发生率为8.67%;主要感染为脑膜炎(42.85%)、脑室炎(36.26%)、下呼吸道感染(9.89%)。2)单因素分析感染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民族、切口等级、医师级别、30天再住院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方式、手术等级、转科情况、手术次数、是否有基础性疾病、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回归分析,麻醉方式、住院天数、手术次数、基础性疾病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4)在年度、年龄、性别、不同感染部位方面,感染组住院总费用均大于对照组。5)医疗费用:医疗服务费、治疗操作费、护理服务费、实验室诊断费、影像诊断费、临床诊断项目费、西药费、非手术治疗项目费、检查用医用材料费方面,感染组住院总费用均比对照组高出很多(P<0.05);两组病理诊断费、中成药费,手术治疗费、治疗用医用材料费、手术用医用材料费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6)病例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每例较对照组多10天(P<0.05)。结论:1)麻醉方式、住院天数是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2)2017年至2018年的颅内肿瘤术后感染患者数量有所增长,住院总费用较前者有所提高,医院监测系统的完善有助于感染检出效率提高。3)额外费用的支出增加,住院天数增加,年龄不同阶段、部位不同和性别方面的患者经济损失有差异。应采取有利于预防和控制术后感染的措施,用来减缓感染发生率的升高。

黄格[9](2020)在《脑脊液PCT在开颅术后发热患者颅内感染早期诊治中的价值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脑脊液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开颅术后发热患者中发生颅内感染早期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手术患者960例。在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后,在术后发热患者出现发热后第1、3、5、7天收集脑脊液标本和外周静脉血标本。将采集的脑脊液标本进行以下检查:脑脊液性状、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蛋白含量、葡萄糖含量、氯化物含量、脑脊液PCT含量和脑脊液细菌学培养。采集的血标本行血常规和血清PCT含量检测。脑脊液和血清WBC采用手工镜检法;脑脊液蛋白含量和脑脊液糖含量分别采用比色法和己糖激酶法;脑脊液氯化物含量用选择性电极法;脑脊液PCT和血清PCT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根据颅内感染诊断标准及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符合要求的病例共94例。其中确诊颅内感染患者40例,将其作为感染组样本。疾病组成有颅脑肿瘤6例,颅脑外伤19例,自发性脑出血15例。未发生颅内感染患者54例,将其作为非感染组样本。疾病组成有颅脑肿瘤12例,颅脑外伤23例,自发性脑出血19例。结果:术后发热第1天,感染组血清PCT、脑脊液PCT、血清WBC、脑脊液WBC、脑脊液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脑脊液糖含量、氯化物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知:脑脊液PCT对早期诊断开颅术后发热患者颅内感染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其曲线下面积为0.861,在其理论阈值点处,敏感度为92.5%,特异度为72.2%,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其他指标。对已确诊的40例颅内感染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其中颅内感染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参数有改善的患者24例,列为感染控制组;仍有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参数未改善甚至加重者16例,列为感染未控制组。发热第3天感染控制组脑脊液PCT值比第1天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48),且之后感染控制组脑脊液PCT值进一步下降;而感染未控制组脑脊液PCT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自发热第3天起,感染控制组及未控制组脑脊液PCT值差异均显着,P值均小于0.05。结论:脑脊液PCT对开颅术后发热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脑脊液PCT水平的动态变化对颅内感染严重程度及抗感染治疗效果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张直升[10](2020)在《支架辅助弹簧圈在急性期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相关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血管内治疗是颅内动脉瘤首选治疗方法,支架辅助技术治疗宽颈或夹层动脉瘤有一定优势,使复杂的动脉瘤易于栓塞治疗,弹簧圈不易脱入载瘤动脉,维持载瘤动脉的血供,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后复发率。但用于治疗急性破裂动脉瘤尚有争议,并发症率较高。支架的应用的优势明显。鉴于此,我们通过对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与其他不同介入方法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究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预后情况,并探究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医师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8月1日至2018年08月1日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80例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搜集并整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发病年龄、是否合并有高血压、术前H-H分级、结合CT影像学资料的改良CT Fisher评分分级)、术前患者病情评估、介入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栓塞程度、手术并发症、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改良Rankin评分量表和GCS评分及随访数据(随访1年,mRS预后评分及复发情况),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支架辅助弹簧圈在急性期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影响治疗效果、预后及动脉瘤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被认为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180例,男性112例,女性68例,男女比例1.65:1;年龄2682岁,平均年龄(52.6±12.8)岁;术前最后一次头颅CT并结合改良CT Fisher分级:1级14例;2级;110例,3级36例,4级20例。术前GCS评分:15分:116例。13-14分:32例。8-12分:20例。3-7分:12例。H-H分级:IⅢ级168例,ⅣⅤ级12例。按照动脉瘤累及的血管分为:后交通动脉瘤:60个;前交通动脉瘤:41个;眼动脉段动脉瘤:27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2个,椎动脉动脉瘤:9个,大脑前动脉A1段及基底动脉动脉瘤:各8个;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6个;大脑后动脉及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各4个;胼缘动脉动脉瘤:1个。宽颈及窄颈动脉瘤分别为:142例和38例。术毕,SAC组100例,致密栓塞86例;瘤颈残留6例;部分栓塞8例,CA组80例,致密栓塞60例;瘤颈残留14例;部分栓塞6例,SAC致密栓塞率高于CA组。SAC治疗动脉瘤效果优于CA组,P=0.002,术中并发动脉瘤破裂9例,SAC组2例,CA组7例,CA组1例破裂引起死亡;SAC组1例患者麻醉中动脉瘤破裂,立即予行弹簧圈栓塞,术毕造影见造影剂外泄,立即压迫同侧颈动脉,并予以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迅速填塞动脉瘤,术后复查头颅CT未见血肿形成,未影响预后。SAC组动脉瘤破裂发生率低于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中缺血并发症19例,SAC组10例,CA组9例,CA术中缺血并发症风险与SAC组比较无差异(P=0.78),术中弹簧圈、移位、脱出和解旋发生率SAC组为0,CA组为4例,(χ2=5.04,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血管痉挛发生率,SAC组为2例,CA组为8例,χ2=5.21,P=0.02,两组差异显着。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将年龄、性别、术前H-H评分、GCS评分、动脉瘤部位、动脉瘤大小、栓塞程度、支架类型、改良CT Fisher评分作为变量展开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术前H-H分级、入院GCS评分、动脉瘤部位、动脉瘤大小、栓塞程度、支架类型、改良CT Fisher评分均不是术中缺血和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SAC患者的预后情况,将术前H-H分级、入院GCS评分、动脉瘤大小、栓塞程度、CT Fisher评分影响预后的因素纳入研究,结果发现:术前H-H分级、入院GCS评分影响患者预后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H-H分级IV-V级及入院GCS评分≤7分是SAC治疗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急性破裂动脉瘤安全、有效。H-H分级较好的优于分级较差的患者、GCS评分量表评分越低预后越差。对于破裂的动脉瘤应尽早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手术治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容易并发血栓形成,需要在术前加强抗凝治疗,预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预后。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能够显着降低宽颈动脉瘤复发率。

二、成功治疗35例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功治疗35例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综述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
    1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及其特点
        1.1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
        1.2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特点
    2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
        2.1 CTA、MRA检查
        2.2 DSA检查
    3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治疗
        3.1 治疗概述
        3.2 开颅显微夹闭手术治疗
        3.3 血管内介入治疗
    4 总结
第一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情况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1.1 资料与方法
        1.1.1 临床资料
        1.1.2 脑血管造影
        1.1.3 血管内治疗
        1.1.4 围手术期药物应用
        1.1.5 并发症及其处理
        1.1.6 临床结局与随访
        1.1.7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临床基线资料及临床特征
        1.2.2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方案
        1.2.3 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1.3 讨论
        1.3.1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一般临床情况
        1.3.2 高血压病史和吸烟史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1.3.3 动脉瘤形态不规则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1.3.4 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1.3.5 破裂动脉瘤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1.3.6 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Raymond分级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第二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破裂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2.1 资料与方法
        2.1.1 临床资料
        2.1.2 危险因素
        2.1.3 统计学处理
    2.2 结果
        2.2.1 患者基线资料及单因素分析
        2.2.2 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的多因素分析
        2.2.3 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特点
    2.3 讨论
        2.3.1 破裂动脉瘤与术中出血并发症的关系
        2.3.2 位于大脑前动脉系统动脉瘤与术中出血并发症的关系
        2.3.3 动脉瘤形态不规则与术中出血并发症的关系
        2.3.4 支架辅助栓塞技术与术中出血并发症的关系
        2.3.5 易发生破裂出血的微小动脉瘤的识别
        2.3.6 术中破裂出血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置
    2.4 附图
第三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3.1 资料与方法
        3.1.1 临床资料
        3.1.2 危险因素
        3.1.3 统计学处理
    3.2 结果
        3.2.1 患者基线资料及单因素分析
        3.2.2 缺血并发症的多因素分析
        3.2.3 缺血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3.3 讨论
        3.3.1 高血压病史与缺血并发症的相关性
        3.3.2 不同部位微小动脉瘤与缺血并发症的相关性
        3.3.3 瘤颈宽度与缺血并发症的相关性
        3.3.4 破裂动脉瘤与缺血并发症的相关性
        3.3.5 动脉瘤形态不规则与缺血并发症的相关性
        3.3.6 缺血并发症的处理
        3.3.7 预防缺血并发症的注意事项
    3.4 附图
第四部分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4.1 资料方法
        4.1.1 临床资料
        4.1.2 危险因素
        4.1.3 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治疗
        4.1.4 影像随访动脉瘤复发情况
        4.1.5 统计学处理
    4.2 结果
        4.2.1 患者基线资料及单因素分析
        4.2.2 术后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4.2.3 术后复发的时间
    4.3 讨论
        4.3.1 吸烟饮酒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4.3.2 破裂动脉瘤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4.3.3 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多发动脉瘤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4.3.4 治疗策略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4.3.5 术后即刻栓塞满意度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4.3.6 动脉瘤位置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4.4 附图
第五部分 结论
创新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颅内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感染治疗
    1.1 舒巴坦钠/舒巴坦钠的复合制剂
        1.1.1 静脉注射
        1.1.2鞘内或脑室内注射
    1.2 替加环素
        1.2.1 静脉注射
        1.2.2 鞘内或脑室内注射
    1.3 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
        1.3.1 静脉注射
        1.3.2 鞘内或脑室内注射
        1.3.3 联合多种药物鞘内或脑室内注射
    1.4 其他抗菌药物
2 脑脊液引流和脑室灌洗
3 小结与展望

(3)XDRAB颅内感染多途径应用替加环素治疗的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病例分析
    2.1 本例XDRAB颅内感染选择替加环素颅内给药原因分析
    2.2 替加环素治疗耐药菌颅内感染的可行性分析及疗效评价
3 多途径应用替加环素治疗耐药菌颅内感染的文献回顾
    3.1 方法与文献纳入结果
    3.2 多途径治疗颅内泛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用药方法
    3.3 颅内给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 讨论

(4)颅脑损伤颅内感染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征分布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菌株鉴定方法
    三、观察指标
    四、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颅脑损伤颅内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
    二、89例颅脑损伤颅内后肺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
    三、影响颅脑损伤颅内感染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单因素分析
    四、影响颅脑损伤颅内感染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讨论

(5)颅内多发动脉瘤形成的危险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
    方法
一、颅内多发动脉瘤形成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1.4 收集内容
        1.1.5 诊断标准
        1.1.6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颅内多发动脉瘤组和颅内单发动脉瘤组的一般分析
        1.2.2 颅内多发动脉瘤形成的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1.2.3 颅内多发动脉瘤形成的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3 讨论
        1.3.1 颅内动脉瘤形成的相关因素研究
        1.3.2 颅内多发动脉瘤概述
        1.3.3 颅内多发动脉瘤以时间依赖性增加的特性是自然现象么?
        1.3.4 地理位置与颅内多发动脉瘤形成的相关性
        1.3.5 患者相关的颅内多发动脉瘤危险因素
        1.3.6 此回顾性研究的局限性
    1.4 小结
二、颅内多发动脉瘤形成的危险因素的荟萃分析
    2.1 资料与方法
        2.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2.1.2 文献检索及其策略
        2.1.3 文献资料提取
    2.2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文献检索的结果
        2.3.2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3.3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4 荟萃分析的结果
        2.3.4.1 效应量及合并效应量表达
        2.3.4.2 女性
        2.3.4.3 平均年龄
        2.3.4.4 抽烟
        2.3.4.5 原发性高血压
        2.3.4.6 饮酒
        2.3.4.7 糖尿病
    2.4 讨论
        2.4.1 性别与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关系
        2.4.2 高血压与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关系
        2.4.3 年龄与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关系
        2.4.4 抽烟与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关系
        2.4.5 饮酒、糖尿病与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关系
        2.4.6 本荟萃分析的局限性
    2.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颅内动脉瘤病理学和其生物分子学机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颅内感染多重耐药G+菌分布及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对其疗效与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1 颅内感染概述
    2 治疗颅内G~+菌感染常用药物概述
    3 颅内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的适应症及给药方案
        3.1 抗菌药物使用指证
        3.2 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3.3 抗感染治疗疗程
    4 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治疗颅内感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5 本课题研究目的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1.1.2 研究对象筛选
        1.2 研究软件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收集
        2.2 临床疗效评价
        2.2.1 观察指标
        2.2.2 疗效评价标准
        2.3 安全性评价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1 脑脊液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
        1.1 病原菌分布情况
        1.2 病原菌耐药情况
    2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2.1 删除病例基本情况
        2.2 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
        2.3 纳入研究对象的手术及原始病因情况
    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1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
        3.2 两组患者细菌清除率比较
        3.3 91例治疗有效患者脑脊液检测指标比较
        3.4 91例治疗有效患者感染指标比较
    4 两组患者使用药物剂量,联合用药及MIC值
        4.1 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使用剂量
        4.2 万古霉素联合甘露醇使用情况
        4.3 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MIC结果
    5 两组患者安全性比较
第四章 讨论
    1 本研究的一般临床特征
    2 颅内感染G~+病原菌耐药性及感染原因分析
    3 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的疗效差异性分析
        3.1 两种药物对血脑屏障的渗透性差异
        3.2 两种药物对G~+致病菌的敏感性差异
        3.3 万古霉素联合甘露醇的使用对抗感染疗效影响
        3.4 两种药物在退热效果上的差异
        3.5 两种药物不同给药剂量分析
    4 使用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安全性分析
    5 本研究的创新点
    6 本文中存在的不足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1 撰写论文
    2 课题
    3 获奖论文
个人简介
致谢

(7)颅底及脑室周围肿瘤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的预测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脑积水病因及手术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8)乌鲁木齐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颅内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直接经济损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及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医院感染现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1.1.1 纳入排除标准
        1.1.2 诊断标准
        1.1.3 样本量估计
        1.2 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分析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工具
    3 质量控制
        3.1 课题设计阶段
        3.2 资料收集阶段
        3.3 数据处理阶段
    4 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
    5 医学伦理原则
    6 技术路线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9)脑脊液PCT在开颅术后发热患者颅内感染早期诊治中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本人简历
致谢
综述 脑脊液 PCT 在开颅术后发热患者颅内感染早期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0)支架辅助弹簧圈在急性期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相关量表及评价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成功治疗35例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研究[D]. 张力. 吉林大学, 2021(01)
  • [2]颅内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进展[J]. 赵楠,邵东传,王泽易,张文才,马钢. 华西医学, 2021
  • [3]XDRAB颅内感染多途径应用替加环素治疗的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J]. 李长秀,张晗,王擂,党和勤.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16)
  • [4]颅脑损伤颅内感染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征分布及其相关危险因素[J]. 刘宁,巢少辉,林洁琼,金建辉,秦荣.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网络版), 2020(03)
  • [5]颅内多发动脉瘤形成的危险因素[D]. 辛文强.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颅内感染多重耐药G+菌分布及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对其疗效与安全性评价[D]. 邓冯沂. 宜春学院, 2020(07)
  • [7]颅底及脑室周围肿瘤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的预测因素[D]. 胡健.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8]乌鲁木齐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颅内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直接经济损失研究[D]. 郭亚丽.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9]脑脊液PCT在开颅术后发热患者颅内感染早期诊治中的价值研究[D]. 黄格.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10]支架辅助弹簧圈在急性期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相关研究[D]. 张直升. 皖南医学院, 2020(01)

标签:;  ;  ;  ;  ;  

成功治疗颅内感染35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