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走进北京通州四中

“高中生”,走进北京通州四中

一、《高中生》,走进北京市通州四中(论文文献综述)

张可儿[1](2021)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北京市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调查与研究 ——以朝阳区中科院附属实验学校个案调查与教学实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教育部2018年1月出版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国家课改顶层设计被提出。对高中音乐课程中要“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音乐核心素养这一课程目标有了更为明确的要求。2017版课标中要求音乐教师对高中音乐课程理念和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本选题以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理论指导,以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为研究主体,首先从理论上阐述核心素养的实质与内涵,随后通过对北京市教研员、高中音乐教师与学生的访谈与调查,客观分析和评价北京市高中音乐教学现状,试图探索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于如何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进行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讨,并提出适宜的解决方案。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包括选题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解析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与内涵;第二章,客观展示对北京市教研员、一线教师以及学生的调查过程及调查结果,揭示北京市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现状,并对调查结果做出客观评价及成因分析;第三章,依据调查结果,围绕北京市朝阳区中科院附属实验学校的音乐鉴赏课教学进行课例分析与教学实践,并对教学实践做出概括、总结;结论,对本课题研究做出结论性陈述,并提出展望。

黄渊[2](2019)在《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研学实践课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以核心素养为纲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基本理念倡导创新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强调“实践”、“体验”、“做中学”。地理研学实践课主张学生走进真实的自然和社会情境中实践探索学习,是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方式。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金字塔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等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田野观察法对高中地理研学实践课构建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地理研学实践课的研究现状与走向进行梳理,明确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并为本研究寻溯理论源头,确定研究理论基础。而后在对地理研学实践课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高中地理研学实践课与地理核心素养的关系。继而分析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和福州一线地理教师访谈调查结果,发现地理研学实践课构建现状与问题,明确本研究现实出发点。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地理性、实践性、情境性、问题性、时效性等原则提出了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研学实践课构建程序,该构建程序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序,包括研学实践课主题确定、研学实践课场所选择、研学实践课目标厘定、研学实践课方案制定、研学实践课准备、研学实践课开展、研学实践课总结、研学实践课评价等八个步骤。最后通过案例说明如何根据上述程序进行地理研学实践课的构建,以期为促进地理核心素养落实的地理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桑芝晶[3](2019)在《论中共党史素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价值和运用》文中指出高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都趋于成熟和稳定,开始考虑自己人生道路的阶段,也是一个人初步形成价值观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容易受到周围的人、事及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根本目的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社会实践,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基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九十余年的历史是带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不断奋斗、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来说,中国共产党这九十余年的历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把党史素材运用于高中思政课教学实践当中,是丰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必要手段,也是对广大高中生进行党史教育的时代要求。当前,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日趋凸显,国内也正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在这样的历史交汇期,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矛盾显现出来。在此背景下,加强对高中生的党史教育,是党和国家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论文首先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课程资源理论、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和思想政治课程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在高中思政课中运用党史素材对社会需要和课程发展的时代价值及对教师和学生成长的人文价值。然而,从对中共党史素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运用现状的调查来看,目前,党史素材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党史素材在思政课程中的运用比例并不十分高,即便是运用了党史素材的思政课又存在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等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对调查报告的分析,论文分别从教师自身的素养、高考和社会的现实环境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基于此,论文进一步探讨了如何解决调查报告中出现的问题,完善党史素材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首先教师应从自身出发,提高自己的党史修养,转变教学理念,把握真实性、思想性和史论契合的原则;并提出灵活运用史料教学法、议题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建议,从而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更好地利用党史素材提供理论依据,使高中学生能够在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中把握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所具有的历史必然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牛品荣[4](2018)在《“选课走班制”高中普通教室设计及组合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高考“3+3”模式,为贯彻落实《意见》,教育部紧接着又发布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强调了各高中要“调整教学组织方式,满足学生选学的需要,把走班教学落到实处”。2014年最先启动高考改革方案的上海、浙江两地对适应“选课走班制”高中的普通教室及组合模式进行了探索及改进,但,其余大部分的省市在2017年至2019年才陆续启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因而全国大部分高中普通教室还停留在“编班授课制”的层面。本文在对国内“选课走班制”实施现状的认识基础上,深入调研国内已实行“选课走班制”的高中,挖掘其成功经验及仍存在的不足,找出“选课走班制”与现有教学资源之间存在的矛盾。首先,根据实行“选课走班制”高中学校中现有教室的使用情况,将普通教室分为多科目共用普通教室和单科目专用普通教室——学科教室两种,并分别对其在适应“选课走班制”的设计做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新增功能所需的面积及合理的设置位置,并在满足不同类型普通教室的使用需求的基础上,总结出不同类型普通教室建设所需的最小净尺寸及使用面积。再根据学生“走班”的需要,总结出适应“选课走班制”普通教室三种组合模式:连廊组织教室模式、庭院组织教室模式、中厅组织教室模式。最后提出了适应“选课走班制”高中的普通教室的三种更新策略:既有普通教室更新、既有教室资源功能置换、扩建补充教室资源。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全国大部分即将要实行“选课走班制”的高中学校普通教室的改建、扩建、新建提供一个科学的参考;为今后适应“选课走班制”《规范》、《标准》的修订提供基础性的数据。

万博[5](2018)在《当代北京学区空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旨在填补当代北京学区空间形态研究中的某些空白。研究的动力源自对如下问题的思索:一个学区空间平面格局的地理复杂性是如何形成的?对学区空间形态的研究能否抽象出哪些具有普适意义的概念帮助我们分析学区空间形态?城市平面格局的发展演变会对一个学区的空间结构起到什么影响?学区空间中的教育资源究竟在空间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分布态势?它们和住区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上下学的路径如何做到安全通畅,同时又可以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游憩空间?基于就近入学的原则所产生的一系列高价学区房的真正成因是什么?课后的教辅产业在空间中是什么样的分布状态?是否真正存在一种理想的学区空间模式?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研究当代北京学区空间的过程中,关于这些问题的既有研究的不足愈加显示出来,进而也促进了对这些关键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本文对当代北京学区空间展开研究,建构了以学区为视角的城市空间研究框架,是一种适用于分析、研究当代学区空间形态的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论文提出“学区空间”的概念,简要梳理了北京学区教育空间发展的脉络,通过学区空间的网络组构特征、形态指标特征、用地功能混合特征,展现了当代北京学区空间的整体面貌;并分别从学区教育资源均衡、学区路径空间品质提升、空间组构对学区住宅价格影响三个角度展开论述;论文基于空间大数据,空间组构理论,空间统计分析建构了全学区空间的量化解析评价体系,初步尝试评估当代北京中心城的63个学区,旨在为安全美丽宜居的学区空间建设提供支持。

张琨[6](2016)在《“走班制”中学教学楼建筑功能组织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深化教育改革,真正改变当下教育体制中不适合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落后部分,为社会培养更多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实现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过程。对中学教育体制而言,由于教学深受升学考试机制的限制,中学教育在整个教育改革进程中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于是,2014年,在总结近几年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从国务院到教育部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对现行的考试招生机制进行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当下中学教育改革进展艰难等问题,而新的高考制度提出,一度让学者们认为“走班制”或将成为未来中学教育新潮流。教育建筑作为教育行为的物质载体,发挥着辅助教学的重要作用,并将深刻影响学生的行为与心理。同时,教育行为对教育建筑同样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不同的教育行为对教育建筑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只有适应时代变化、适应新的教育行为的教育建筑,才能培育出更多适应时代需求、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才。本文首先分析当下中学教学发展趋势,总结归纳出“走班制”适应时代发展的原因,并揭示其在未来教学发展中的必要性。其次在“走班制”同现行“班级授课制”之间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得出二者之间教学上的差异,并进一步说明“走班制”对教学楼提出的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学教学楼建筑功能组织模式,提出“走班制”教学楼的建筑设计需求。最后,结合“走班制”同“班级授课制”之间的区别与“走班制”的基本特点,分析得出“走班制”中学教学楼建筑功能组织模式。本文通过研究,最终希望研究成果能对今后高中教学楼的建筑实践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付郁[7](2015)在《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体系构建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武术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武术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武术教学内容始终是武术教学改革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以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为研究对象,以接受武术教育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多因素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借助于技术文化论、武术技能发展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专家的意见与建议,构建了学校体育武术教学内容体系。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新中国成立初期,武术教学内容在学校体育中处于缺失状况;随着国家的重视和相关政策的保证,武术教学内容得到了缓慢的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武术教学内容基本停滞或倒退;改革开发后,武术教学内容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内容呈多样化发展;课程标准的实施,让武术教学内容有了高度的自主性和灵活性。(2)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存在的现状为:受电视、电影等传媒的影响对武术及教学内容认知有些出入;技术内容设置较为混乱,随意性强,在文化层面上,武术的礼仪、武德等内容出现缺失,不能与技术融合在一起;教学效果欠佳,学生考完即忘完。大学武术教学内容现状主要是技术内容以套路为主,设置失衡、陈旧,对武术的教学更多的从西方体育的角度进行,割裂了武术技术与文化,重技术而轻文化。在武术教学中,只学不用,实效性有待提高。(3)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体系构建以技术文化论为理论基础,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教育的目标、学校体育的使命;教学内容的设计也要遵循武术的本质和逻辑结构,符合社会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4)构建学校武术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原则,主要遵循以下原则: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实用;突出拳种、优化拳架;健康性;系统性;文化教育性等原则。武术教学内容组织和编排的方式为螺旋式、直线式及渐进分化和融会贯通。(5)小学武术教学内容体系中技术层面以基本功、小组合和短套为主,文化层面以礼仪和拳种故事为主;中学武术教学内容中技术层面以基本功、小组合、短套、对练为主,文化层面以武德教育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为主;大学武术教学内容中技术层面以基本功、套路、对练和实战为主,文化层面以武术文化为主。

李瑞雪[8](2014)在《北京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红色经典”专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色经典”,指的是在1942年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所创作的、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和反映社会主义建设题材的一批作品,主要出现于20世纪50至70年代。这类作品从其产生之日起,就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因为它所具有的强烈政治色彩,这类文学在“文革”之后就走向了没落。但是21世纪的今天,我们看到“红色经典”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中的四篇小说被节选入了北京版高中语文选修教科书,并且独立成为一个专题。由此引发了本文对这类文学作品教育价值的思考与教学状况考查的研究。本文借助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红色经典”相关文献的阅读、专题选文的内容分析,及对北京版教科书编者的访谈,探讨“红色经典”专题编写的教育价值。通过调查和访谈高中一线语文教师,了解“红色经典”专题的教学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虽然“红色经典”作品有着历史的局限,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我们不宜全盘否定,更不能以静止、片面的思维来评价,这样就会走向“一叶障目”的极端。“红色经典”虽然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但是在文学创作上,相当多的作品吸取了中国古典小说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手法,塑造出了一批具有社会主义精神的英雄,教育和鼓舞了几代年轻人。当今,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梦,“红色经典”也能够为我们提供精神的力量和营养。同时,“红色经典”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缺少对这类文学作品的了解,学生对当代文学的认识就会有一个断层,对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的把握就缺少了完整性。“红色经典”虽然是历史的产物,但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教师应该认识到“红色经典”这个专题所具有的认识价值、精神价值和思维价值,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理性地看待“红色经典”的历史与现实,并从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营养。

张铁道,张毅[9](2013)在《北京市普通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实践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北京市近年来在市政府支持下由教育界和科技界合作针对基础教育阶段如何创设让青少年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促进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共同合作培育优秀高中学生的实践为案例,全面介绍这项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教育教学理念、实施机制和初步成效,并从中汲取对于教育科技合作、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协同推进区域性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

李欣[10](2011)在《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多维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人才的竞争,教育肩负着为各国培养优质劳动力资源的重任,它对国家发展与繁荣的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为了在新的经济格局中获得或保持优势地位,世界范围内各国都进行了旨在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教育改革。因高中教育的特殊性,普通高中的教育改革尤其受到各国关注。普通高中教育对各国人才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固本强基”的作用。高中学生面临分流,普通高中教育首先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合格劳动力的重责,要向社会负责,保证所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知识和技能的基本需求;普通高中教育还肩负着向高等学校输送合格生源的重责,要向高等学校负责,保证所输送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础;普通高中教育还要向学生本人负责,特别是在中国这样高中教育尚未实现义务化的国家,学生需要经过筛选和付费才能接受高中教育,因此各普通高中有责任和义务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帮助他们为日后的就业和升学打好基础。一言以蔽之,高中教育能够“固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关系到各国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而建立科学、规范、富有公信力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是提升高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发达国家都先后建立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其中以美国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发展较为完善和成熟,作为引领世界的“评价强国”,其教育评价与测量方面的先进理论和技术,使其成为世界各国效仿的典范。中国正在经历着建国后基础教育领域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欲建立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模式,并且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也提出要与高中阶段的评价相挂钩,于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应运而生。在这一点上,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考试古国”与美国这个年轻的“评价强国”产生了超越历史的共鸣。我国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才刚刚起步,将其与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比较,有利于为我国的考试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经验,发现和纠正我国考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防微杜渐,“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中美两国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实践领域的事务,牵涉面甚广。本文旨在通过特定的五个维度对两国的考试进行描述、解释、并置和比较,找出两国考试在诸多方面的异同,最后在前述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两国考试各自的特点、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走向。具体而言,本论文分析的维度包括历史的维度、教育评价的维度、教育测量的维度、教育行政的维度和未来的维度,中间三个维度重在对两国考试现状的描述与分析,由此构成对两国考试从历史、到现在,再到未来的纵向研究,而每个维度内部却是从不同方面进行的横向研究,意欲通过这样纵横交错的方式尽可能全面地分析两国的考试。其中,历史的维度是对考试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作分析比较,旨在回答两国的考试“从何而来”的问题。本文认为,两国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都是由两国的政治经济环境促成的,体现了教育的政治经济功能。该考试在中国的发展源于素质教育改革的推动,而其最根本的原因是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为我国的民族振兴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该考试在美国的出现也是由于政治经济原因。从七八十年代最初的“最低能力测验”到如今的“综合考试”和“课程结业考试”,每一次考试难度的提升和考试内容的扩充,其背后最有力的推手都是国家政治经济需要。对两国考试现状的考察从教育评价、教育测量和教育行政三个维度展开。教育评价的维度是对考试内涵与定位的分析比较,旨在从教育评价本身来考察两国的考试“是什么”、“是什么样的考试”。其中包括考试的性质、功能、与高中其他评价体系的关系以及考试的意义。中国各地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目前尚缺少统一的认识。各地对该考试的功能预设主要有导向功能、监管功能、鉴定功能和选拔功能。在与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关系上,主要存在两种关系:“整合式”和“并列式”。该考试在中国的意义表现为有利于高中新课改的深化、有利于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化,而且有利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美国各州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都是基于各州课程标准的州级考试,都是在特定年级的课程结束后进行的终结性考试;在考试功能上,美国的考试与中国相似,都具有导向功能、监管功能和鉴定功能这些学业水平考试的基本功能,不同之处在于美国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还具有问责功能;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各州的教育问责体系具有“嵌入式”和“剥离式”两种关系。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美国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督促学生、教师和学校为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并改善公立教育而负起责任,最终保持美国在全球的竞争力。教育测量的维度是对考试要素与实施的分析比较,旨在从教育测量的要素和实施过程来考察两国考试“怎么考”的问题。具体为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时间安排、考试命题、成绩评定和考试结果使用六个方面。整体而言,中国的考试内容覆盖面广,考试方式比较多样,能比较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然而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考试命题上不够严谨,致使教育测量所收集的信息缺乏信度和效度,后期对考试结果的等级处理加重了测量的不规范问题,特别是最后如何把考试结果应用于高校招生,各地的做法尚不明朗,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考试内容上呈逐渐多样化的趋势,但仍以传统的阅读、写作、数学和科学作为核心考试科目,考试的类型也正在由综合考试逐步过渡到课程结业考试,考试方式较为单一。但美国的整个考试过程更为科学严谨,在信度、效度和可操作性上具有明显优势,在结果上也更好地发挥了教育测量对教育实践的反馈效果;教育行政的维度是对两国考试的组织与管理进行的分析比较,旨在从行政管理工作的角度来考察两国的考试“怎么管”的问题,具体包括管理体制、负责机构和规章制度。在管理体制上,中国的考试大多采取省市区(县)的三级管理体制,有个别地方还把学校明确纳入管理体制,形成四级管理体制;中国考试的具体负责机构较为多样,可大致分为四类;在考试的管理规章方面,各地大多出台了有关考试的通知和细则;各省区在考试是否要向考生收费以及收费标准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收费的依据不够明确。总体而言,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组织和管理上还需进一步理顺关系、精简机构,政府机关对考生的服务意识有待提升;美国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二级管理体制,这是由美国特有的教育行政体制决定的;美国各州的考试负责机构通常都是州和学区的问责评价部门,机构设置简约清晰,管理层级少,信息沟通更为通畅;美国各州的考试都是州议会以立法的形式确立的,具有法律效应;对残障学生和英语学习生等弱势群体的考试政策更是体现了其有教无类的人本主义思想。几乎所有州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都是免费的,其教育行政部门都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未来的维度是指对两国考试进行的探讨与展望,旨在总结两国考试的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走向做出建议或展望,从而回答两国考试“去往何处”的问题。中国高总学业水平考试在整体上体现了三个特点:首先是在组织和管理上的行政化,其次是在考试内容与方式上的多元化,以及在参与程度和考试范围上的全面化;中国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对考试的性质缺乏统一认识、考试的组织管理亟待加强、考试命题及成绩评定缺乏科学性、考试结果缺乏通用性、如何与高考合理挂钩不明朗等五大问题。其未来发展应首先更新管理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其次要大力发展专业测评,引入专业考试服务机构;最后还需要完善高中评价体系,理顺上下关系;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体现在整个考试活动中的民主化精神;二是在考试政策的创设和执行过程中所体现的“依法治考”;三是考试组织和管理方面的专业化。美国考试的问题主要为:考试费用过高、对考试结果的过度使用、考试公平性不足、考试经济价值估计过高,以及考试导致高中教育功能异化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预计未来会做出如下努力:首先就是尽可能在源头上确保所有学生具有公平的教育机会;其次是完善现有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统一全国考试标准,扩大考试评价范围;此外还有建立多元化的高中教育评价体系,引入替代性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高级思维技能。论文最后对两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做出共同思考,既有对教育管理体制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组织管理的深度思考,也有对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运动的逆向思考,以此为结语。

二、《高中生》,走进北京市通州四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中生》,走进北京市通州四中(论文提纲范文)

(1)核心素养背景下北京市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调查与研究 ——以朝阳区中科院附属实验学校个案调查与教学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之概念界定
    第一节 、核心素养概念提出的背景介绍
    第二节 、核心素养概念界定
    第三节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对中学音乐教学的新要求
第二章 核心素养背景下北京市高中音乐鉴赏课现状调查研究与结果分析
    第一节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教师问卷调查的设计理念与实施
        二、学生问卷调查的设计理念与实施
    第二节 北京市高中音乐课现状教师访谈
        一、北京市高中音乐学校及教师调查结果展示
        二、北京市高中音乐学科教学现状访谈综述
        三、北京市高中生音乐鉴赏课访谈结果展示
    第三节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现状调查与访谈结果分析
        一、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北京市高中音乐教学现状综述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尚存问题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第三章 核心素养背景下北京市朝阳区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
    第一节 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北京市朝阳区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新要求
    第二节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策略设计
        一、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策略设计的理念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素材选择标准
    第三节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课课例设计与展示
结论
    一、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审美感知、文化理解和艺术表现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教育优化
    三、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四、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教育工作者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关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课”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 关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课”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三 访谈记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研学实践课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1.1.2 高中地理实践教学强化的诉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地理核心素养
        2.1.2 地理研学实践课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地理核心素养创新培育理念
        2.2.3 生活教育理论
        2.2.4 学习金字塔理论
3 高中地理研学实践课与地理核心素养的关系分析
    3.1 高中地理研学实践课与人地协调观的关系
    3.2 高中地理研学实践课与综合思维的关系
    3.3 高中地理研学实践课与区域认知的关系
    3.4 高中地理研学实践课与地理实践力的关系
4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和地理研学实践课构建现状调查与分析
    4.1 关于学生的调查
        4.1.1 调查目的
        4.1.2 调查对象和调查样本
        4.1.3 调查问卷设计
        4.1.4 调查结果分析
    4.2 关于教师的访谈
        4.2.1 访谈目的与访谈对象
        4.2.2 访谈结果分析
    4.3 小结
5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研学实践课构建
    5.1 高中地理研学实践课构建原则
        5.1.1 地理性原则
        5.1.2 实践性原则
        5.1.3 情境性原则
        5.1.4 问题性原则
        5.1.5 时效性原则
        5.1.6 安全性原则
    5.2 高中地理研学实践课构建程序
        5.2.1 基于课标,确定研学实践课主题
        5.2.2 因地制宜,精选研学实践课场所
        5.2.3 谨循素养,厘定研学实践课目标
        5.2.4 以生为本,制定研学实践课方案
        5.2.5 师生协同,做好研学实践课准备
        5.2.6 依托情境,开展研学实践课过程
        5.2.7 回归课堂,总结研学实践课收获
        5.2.8 立足多元,进行研学实践课评价
6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研学实践课案例设计与实施
    6.1 地理研学实践课课例设计
        6.1.1 课例一:河流堆积地貌探究——以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6.1.2 课例二:城市功能探究——以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6.2 地理研学实践课课例实施与分析
        6.2.1 实施过程实录
        6.2.2 实施效果评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中生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地理研学实践课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2 高中地理研学实践课开展现状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论中共党史素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价值和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中共党史素材在高中思政课程中运用的理论概述
    一、中共党史素材在高中思政课程中运用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课程资源理论
        (三)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二、中共党史素材在高中思政课程中运用的学科依据
        (一)契合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二)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
        (三)适合高中思政学科的特点
第二章 中共党史素材在高中思政课程中运用的价值
    一、时代价值
        (一)符合时代的要求
        (二)符合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人文价值
        (一)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范围、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及能力
第三章 中共党史素材在高中思政课程中运用的现状分析
    一、中共党史素材在高中思政课程中运用现状的实证分析
        (一)调查方法
        (二)教师问卷调查分析
        (三)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二、中共党史素材在高中思政课程中运用的问题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二)原因
第四章 完善中共党史素材在高中思政课程中的运用
    一、发挥高中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认识党史素材运用的必要性
        (二)提高自身党史修养
    二、把握中共党史素材在高中思政课程中运用的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二)思想性原则
        (三)史论契合原则
    三、改进中共党史素材在高中思政课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
        (一)史料教学法
        (二)议题式教学法
        (三)实践教学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共党史素材在高中思政课程中的运用现状调查(教师卷)
附录二 中共党史素材在高中思政课程中的运用现状调查(学生卷)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选课走班制”高中普通教室设计及组合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2 研究的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文献综述小结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国内外高中教学空间的发展历程
    2.1 国外高中教学空间的发展历程
    2.2 建国后我国高中教学空间的发展历程
        2.2.1 “编班授课制”教学空间的发展
        2.2.2 “选课走班制”的发展及对普通教室的要求
    2.3 小结
3.“选课走班制”高中普通教室使用现状调研及案例分析
    3.1 本章研究方法
    3.2 调研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3.2.1 调研对象的选取与问卷设计
        3.2.2 问卷调研统计及初步分析(针对学生)
        3.2.3 问卷调研统计及初步分析(针对老师)
    3.3 我国“选课走班制”高中调研分析
        3.3.1 杭州二中
        3.3.2 杭州四中
        3.3.3 杭州学军中学紫金港校区
        3.3.4 浙江新昌中学
        3.3.5 北京潞河中学
        3.3.6 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
        3.3.7 北大附中
    3.4 “选课走班制”高中新建校区案例的启示
        3.4.1 吴江中学滨湖新区高中校区
        3.4.2 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
        3.4.3 上海奉贤中学
        3.4.4 北大附中朝阳未来学校
    3.5 现状问题总结
        3.5.1 教室组合不利于“走班”
        3.5.2 多科目共用普通教室储物、辅导、图书查阅空间不足
        3.5.3 单科目专用普通教室(学科教室)实验空间及学科氛围缺失
        3.5.4 教室数量短缺
    3.6 小结
4.“选课走班制”高中普通教室设计影响因素及组合模式
    4.1 高中普通教室设计的影响因素
        4.1.1 教育模式的影响
        4.1.2 教育基础的影响
        4.1.3 学生人数的影响
        4.1.4 经济条件的影响
        4.1.5 用地条件的影响
        4.1.6 科技水平的影响
    4.2 “选课走班制”高中普通教室组合模式
        4.2.1 连廊组织教室模式
        4.2.2 庭院组织教室模式
        4.2.3 中厅组织教室模式
    4.3 小结
5.“选课走班制”高中普通教室设计研究
    5.1 多科目共用普通教室
        5.1.1 储物柜的设置
        5.1.2 辅导区的设置
        5.1.3 图书角的设置
    5.2 单科目专用普通教室——学科教室
        5.2.1 化学教室
        5.2.2 物理教室
        5.2.3 生物教室
        5.2.4 无实验需求的学科教室设计
    5.3 小结
6.适应“选课走班制”的既有高中普通教室更新策略
    6.1 既有普通教室更新策略
        6.1.1 多科目共用普通教室更新
        6.1.2 单科目专用普通教室更新
    6.2 既有教学资源功能置换策略
    6.3 扩建补充教室资源策略
    6.4 小结
7.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目录
致谢

(5)当代北京学区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学区与学区空间的概念
        1.1.1 学区与学区空间概念阐释
        1.1.2 立足北京的选题背景与意义
        1.1.3 研究范围界定及空间层级
        1.1.4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1.2 西方学区的发展与现状
        1.2.1 学区的缘起与发展
        1.2.2 世界主要国家基础教育学区发展与入学制度
        1.2.3 二十世纪以来美国城市学区空间发展脉络图
    1.3 学区空间相关研究综述
        1.3.1 教育空间与地方教育地理学相关研究
        1.3.2 学区制度与学区管理机制的相关研究
        1.3.3 学区教育资源配置标准相关研究综述
        1.3.4 学区划分与学校空间布局的相关研究
        1.3.5 儿童空间与通学路径的相关研究实践
        1.3.6 学校质量在住房价值中的资本化效应
第2章 北京学区空间发展概述
    2.1 明—民国北京基础教育空间发展概况
        2.1.1 明时期的基础教育发展概况
        2.1.2 清初学校分布与八旗界域概况(1750 年)
        2.1.3 晚清学校分布与学区边界概况(1907 年)
        2.1.4 民国学校分布与学区边界概况(1917 年、1947 年)
    2.2 学区空间的规划设计发展与实践
        2.2.1 理念变化——从“田园城市”到“精明增长”
        2.2.2 指标设定——基础教育专项规划指标设定
        2.2.3 现实情况——教育设施规划建设中的现状
        2.2.4 方法路径——学区划分的理念原则与方法
    2.3 当代北京学区空间发展的基本现状
        2.3.1 学区与教育资源的分布
        2.3.2 人口与教育资源的匹配
        2.3.3 形成不均衡状态的原因
        2.3.4 聚焦学区空间研究议题
第3章 北京学区空间整体形态特征分析
    3.1 学区空间形态解读
        3.1.1 学区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
        3.1.2 学区空间形态的量化方法
        3.1.3 学区空间形态的量化意义
    3.2 学区空间网络组构特征
        3.2.1 学区空间整体组构模型的验证
        3.2.2 前景背景的双重结构(公共性)
        3.2.3 多层级的中心性结构(可达性)
        3.2.4 学区空间的模糊边界(簇群性)
        3.2.5 学区空间的空间效率与标准化整合度分析
    3.3 学区空间形态指标特征
        3.3.1 学区空间形态指标的定义和聚合方式
        3.3.2 学区空间形态指标的聚类分析
        3.3.3 学区为单元的教育资源空间形态指标聚类分析
    3.4 学区空间用地功能混合特征
        3.4.1 学区空间用地功能混合度的概念解析
        3.4.2 学区空间用地全功能性质混合度解析
        3.4.3 基于日常功能的学区空间主要用地混合度解析
第4章 学区空间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
    4.1 学区教育资源的内涵与均衡布局的概念
        4.1.1 学区教育资源的内涵
        4.1.2 均衡发展的理念认知
    4.2 学区学生和学校的空间分布特征
        4.2.1 基础教育就学学生人数空间布局特征
        4.2.2 学校在学区空间中的覆盖范围及正态组构分布
    4.3 学区教育资源指标的聚类分析
        4.3.1 以学区为单位的学生人数教师人数师生比聚类分析
        4.3.2 学区生均指标的空间聚类
        4.3.3 学区空间教育承载力的差异化表现
    4.4 学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优化路径
        4.4.1 对现状的清晰认知和对未来的准确预判
        4.4.2 初步设立学区运行标准、优化校点标准
        4.4.3 合理设计动态调整实现教育资源的精准投放
第5章 学区空间通学路径品质提升研究
    5.1 学区街道空间品质的评价视角与方法
        5.1.1 街道空间分析的评价视角
        5.1.2 儿童与城市环境的研究概述
        5.1.3 三种通学方式与街道空间体验
    5.2 学区街道空间的可理解度及街网密度
        5.2.1 学区空间组构可理解度差异
        5.2.2 学区空间组构的路网密度差异
        5.2.3 学区空间中的慢行核心区0.5km-1km
    5.3 学校门口街道空间现状与空间效率
        5.3.1 学校门口街道空间现状调研
        5.3.2 学校门口街道空间问题梳理
        5.3.3 通学路径空间效率与评价指标
    5.4 通学路径空间的等级评判与设计策略
        5.4.1 学区路径空间环境的设计理念
        5.4.2 学区路径空间环境的设计措施
第6章 空间组构对学区住宅价格的影响
    6.1 学区房价格研究的背景概述
        6.1.1 理解学区物业价格增长的源动力
        6.1.2 高考选拔制度下的清北西海情结
        6.1.3 学区房价格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6.2 学区二手房涨幅与空间组构的关系
        6.2.1 学区住宅价格分布的时空点格局(201207-201506)
        6.2.2 学区住宅均价变化和涨幅的空间聚类分析
        6.2.3 学区房价增幅与空间组构相关性分析
    6.3 缓解学区房价高涨的路径初探
        6.3.1 金融政策手段抑制房价增幅增速
        6.3.2 均衡学区教育产出消除极化效应
        6.3.3 改革与完善户籍政策
        6.3.4 城市规划设计管理工作的预判
        6.3.5 改革与完善财税政策
第7章 结语
    7.1 结论与创新
    7.2 困难与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走班制”中学教学楼建筑功能组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范围及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范围
        1.2.2 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论文主要内容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现行中学教学组织类型及发展概况
    2.1 教学组织形式对中学教育建筑的影响
    2.2 我国现行中学教育中主要教学组织形式
        2.2.1“班级授课制”
        2.2.2“走班制”
    2.3“走班制”同“班级授课制”在教学上的差异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结合现行教学楼的“走班制”建筑需求分析
    3.1 现行教学楼建筑功能组织模式
        3.1.1 教学楼的校园总体布局
        3.1.2 建筑功能构成
        3.1.3 功能流线组织
    3.2“走班制”教学楼多元一体的建筑设计需求
        3.2.1 综合一体的教学楼建筑
        3.2.2 丰富的单元功能构成
        3.2.3 灵活的单元功能组织
        3.2.4 高比重的活动实践空间
        3.2.5 空间精简、功能复合的交通空间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走班制”的建筑功能组织模式优化
    4.1“走班制”中学校园的总体布局
        4.1.1 教学楼于总体布局中的数量与位置关系
        4.1.2 教学楼与校园环境关系
        4.1.3 校园流线组织形式
    4.2 相关规范标准指标分析
    4.3 教学楼建筑功能组织设计策略
        4.3.1 单元功能构成复合化
        4.3.2 教学功能组织一体化
        4.3.3 功能组织方式多元化
    4.4 教学楼功能单元间的组织架构
    4.5 各单元内的功能组织
        4.5.1 教学单元
        4.5.2 实践单元
        4.5.3 公共单元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体系构建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1.1.1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实需求
        1.1.2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需求
    1.2 学校武术教学改革
        1.2.1 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现实需求
        1.2.2 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理论需求
    1.3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改革中的主要问题
        1.3.1 教学内容以套路为主,形式单一
        1.3.2 教学内容“操”化、“舞”化
        1.3.3 教学内容重套路轻实用
        1.3.4 教学内容重技术而轻文化
        1.3.5 教学内容零散、简单重复、无严格的逻辑结构
    1.4 文献综述:
        1.4.1 武术与学校武术
        1.4.1.1 武术概念的追溯
        1.4.1.2 学校武术
        1.4.2 教学内容的界定
        1.4.3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研究概述
        1.4.4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研究现状
        1.4.4.1 对武术教学内容的梳理
        1.4.4.3 武术技击本质回归教学的研究
        1.4.4.3 武术文化融入教学内容的研究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2.1 问卷效度的检验
        2.2.2.2 问卷信度的检验
        2.2.3 访谈法
        2.2.4 特尔斐法
3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研究
    3.1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历史梳理
        3.1.1 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的梳理
        3.1.1.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1949年—1960年)
        3.1.1.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1961年—1965年)
        3.1.1.3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1966年—1976年)
        3.1.1.4 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1977年-1984年)
        3.1.1.5 高速发展时期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1985年—2000年)
        3.1.1.6 课程标准改革后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2001年—至今)
        3.1.2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历史梳理
        3.2.1.1 学习模仿阶段的高校武术教学(1953-1960)
        3.2.1.2 建设起步阶段的高校武术教学内容(1961—1967)
        3.2.1.3 探索改革阶段的武术教学内容(1978—1991)
        3.2.1.4 发展提高阶段的武术教学内容(1992—2011)
    3.2 北京市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现状及存在问题
        3.2.1 北京市小学武术教学内容现状
        3.2.1.1 对武术教学内容的整体认知
        3.2.1.2 武术教学内容——技术部分现状
        3.2.1.3 武术教学内容——文化部分现状
        3.2.1.4 武术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现状
        3.2.2 北京市小学武术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3.2.2.1 武术教学内容的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
        3.2.2.2 武术教学内容的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3.2.2.3 武术教学内容的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3.2.2.4 武术教学内容的效果存在的问题
        3.2.3 北京市中学武术教学内容现状
        3.2.3.1 中学武术教学内容现状——武术教学内容的认知
        3.2.3.2 武术教学内容——技术部分现状
        3.2.3.3 武术教学内容——文化部分现状
        3.2.3.4 武术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现状
        3.2.4 北京市中学武术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3.2.4.1 武术教学内容的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3.2.4.2 武术教学内容的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3.2.4.3 武术教学内容的效果存在的问题
        3.2.5 北京市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现状
        3.2.5.1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现状——武术教学内容的认知
        3.2.5.2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现状——技术内容的现状
        3.2.5.3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现状——文化内容的现状
        3.2.5.4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现状——教学效果的现状
        3.2.6 北京市高校武术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3.2.6.1 技术内容设置失衡、形式单一
        3.2.6.2 从西方体育的角度认识武术
        3.2.6.3 实效性有待提高
        3.2.6.4 重技术,轻文化
        3.2.6.5 内容混乱、没有严格的逻辑结构
4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4.1 构建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的理论基础
        4.1.1 武术----强身作用理论
        4.1.2 武术----教化作用理论
        4.1.3 武术----技术文化论
        4.1.4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
    4.2 构建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的原则
        4.2.1 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实用
        4.2.2 突出拳种、优化拳架
        4.2.3 健康性
        4.2.4 系统性
        4.2.5 文化教育性
    4.3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
        4.3.1 螺旋式
        4.3.2 直线式
        4.3.3 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
    4.4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4.4.1 小学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
        4.4.1.1 小学1~2年级教学内容体系
        4.4.1.2 小学3~4年级武术教学内容
        4.4.1.3 小学5~6年级武术教学内容
        4.4.1.4 小学武术教学内容体系概述
        4.4.2 中学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
        4.4.2.1 初中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
        4.4.2.2 高中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
        4.4.2.3 中学武术教学内容体系概述
        4.4.3 大学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
        4.4.3.1 大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4.4.3.2 大学武术教学内容---技术层面
        4.4.3.3 大学武术教学内容—文化层面
        4.4.3.4 大学武术教学内容体系概述
5 结论
6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北京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红色经典”专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对于“红色经典”作品文学价值研究
        二、关于“红色经典”的教育意义研究
        三、关于新时期“红色经典”的阅读现状研究
        四、关于“红色经典”的教学研究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
        一、研究方法
        二、理论基础
第二章 “红色经典”作品的相关概述
    第一节 “红色经典”概念界定
        一、“红色经典”
        二、本文研究的“红色经典”专题
    第二节 “红色经典”的形成过程
        一、“红色经典”的缘起
        二、“红色经典”的繁荣
        三、“红色经典”的衰落期
        四、“红色经典”新时期的再流行
第三章 “红色经典”专题的编写意图
    第一节 “红色经典”课文的主要内容及特色
        一、内容介绍
        二、红色经典专题选文评价
    第二节 “红色经典”专题编写意图
        一、基本理念
        二、专题定位
第四章 “红色经典”专题的教学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一线语文教师对教科书的处理
        一、理性的认识
        二、信仰的反思
    第二节 “红色经典”专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资源匮乏
        二、开课情况不理想
第五章 “红色经典”专题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
    第一节 “红色经典”专题编写的教育价值
        一、“红色经典”的认识价值
        二、“红色经典”的精神价值
        三、“红色经典”的思维价值
    第二节 “红色经典”专题教育价值的实现
        一、教师的课前准备
        二、教师的课堂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北京市普通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翱翔计划”的实践特点:让高中生“在科学家身边成长”
二、“翱翔计划”的实施特色:让学生在体验富有挑战性的科学探究与知识建构中发展能力
三、“翱翔计划”的实践意义:拓宽了我们对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认识
四、“翱翔计划”的教育价值:探索出高中阶段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与实践机制
五、“翱翔计划”的发展方向:实现由实践到机制, 再到制度的转化
“翱翔计划”大事记

(10)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多维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考试古国"与"评价强国"的历史对接
第一章 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学术意义
        一、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现实意义
        二、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学术意义
    第二节 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路径
        一、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世界体系理论
        二、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方法:比较研究法
        三、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路径:多维向度
    第三节 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概念与边界
        一、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相关概念解析
        二、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研究边界厘定
    第四节 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结构与局限
        一、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结构
        二、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比较研究的局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的维度
    第一节 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产生背景
        二、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产生与发展
        一、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产生背景
        二、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产生与发展比较
        一、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产生背景比较
        二、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发展历程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内涵与定位:教育评价的维度
    第一节 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内涵与定位
        一、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
        二、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
        三、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综合评价体系的关系
        (一) 高中新课程的结构与特点
        (二) 高中新课程的综合评价体系
        (三)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新课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关系
        四、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意义
    第二节 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内涵与定位
        一、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
        二、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
        三、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问责评价体系的关系
        (一) 美国高中课程的结构与特点
        (二) 美国各州基础教育问责评价体系
        (三) 美国各州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教育问责评价体系的关系
        四、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意义
    第三节 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内涵与定位比较
        一、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比较
        二、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比较
        三、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评价体系的关系比较
        四、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意义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要素与实施:教育测量的维度
    第一节 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要素与实施
        一、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内容
        二、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方式
        三、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时间安排
        四、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
        五、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评定
        六、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使用
    第二节 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要素与实施
        一、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内容
        二、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方式
        三、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时间安排
        四、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
        五、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评定
        六、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使用
    第三节 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要素与实施比较
        一、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评价内容比较
        二、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评价方式比较
        三、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比较
        四、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比较
        五、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评定比较
        六、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使用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与管理:教育行政的维度
    第一节 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管理体制
        一、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管理体制
        二、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负责机构
        三、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规章制度
    第二节 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与管理
        一、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管理体制
        二、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负责机构
        三、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规章制度
    第三节 中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与管理比较
        一、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管理体制比较
        二、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负责机构比较
        三、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管理规章比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探讨、展望与思考:未来的维度
    第一节 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特点、问题与未来发展
        一、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特点
        二、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问题
        三、中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未来发展
    第二节 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特点、问题与未来发展
        一、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特点
        二、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问题
        三、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未来发展
    本章小结
结语——对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共同思考
    一、统独之争:对教育管理体制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组织管理的深度思考
    二、标准之殇:对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运动的逆向思考
    三、公平之问:对教育公平性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公平性的追问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高中生》,走进北京市通州四中(论文参考文献)

  • [1]核心素养背景下北京市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调查与研究 ——以朝阳区中科院附属实验学校个案调查与教学实践为例[D]. 张可儿. 中国音乐学院, 2021(08)
  • [2]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研学实践课构建研究[D]. 黄渊.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3]论中共党史素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价值和运用[D]. 桑芝晶. 喀什大学, 2019(07)
  • [4]“选课走班制”高中普通教室设计及组合模式研究[D]. 牛品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5]当代北京学区空间研究[D]. 万博. 清华大学, 2018(04)
  • [6]“走班制”中学教学楼建筑功能组织模式研究[D]. 张琨. 北京建筑大学, 2016(04)
  • [7]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体系构建 ——以北京市为例[D]. 付郁. 北京体育大学, 2015(12)
  • [8]北京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红色经典”专题的研究[D]. 李瑞雪. 首都师范大学, 2014(09)
  • [9]北京市普通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实践探索[J]. 张铁道,张毅. 创新人才教育, 2013(01)
  • [10]中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多维比较研究[D]. 李欣.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高中生”,走进北京通州四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