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氟中毒监测

东阳市氟中毒监测

一、东阳市地氟病监测(论文文献综述)

叶群峰,郭婷[1](2015)在《金华市萤石矿区水环境氟的分布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讨水氟与水质指标(pH、电导率和浊度)、土壤氟、大气降雨之间的相关性,测定了金华市萤石矿区各种水体的氟含量。结果表明,水氟含量范围在0.1114.63 mg/L之间,算术均值为1.78 mg/L。水氟含量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矿区水氟明显高于非矿区,4个矿区地表水氟平均值排序为冷水坑矿区>杨家矿区>大仁矿区>花街矿区。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氟与电导率显着正相关,与浊度、土壤氟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而与pH无明显相关性。此外,大气降雨对本区水氟含量有影响。

叶群峰,周小玲[2](2015)在《金华市萤石矿区土壤氟污染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对金华市萤石矿区村庄表层土进行了全氟(TF)、水溶态氟(WF)含量的测定.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估法进行了四个矿区和一个非矿区的土壤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土壤TF含量范围28.3656 052.39mg·kg-1,算术平均值8 325.90 mg·kg-1,几何均数为1 555.94 mg·kg-1,中位数为812.98 mg·kg-1,变异系数为172.07%.供试土壤WF含量变化范围在0.8374.63 mg·kg-1,算术均值为16.94 mg·kg-1,几何均数为10.59 mg·kg-1,中位值为10.17mg·kg-1,变异系数为100.10%.TF和WF含量远远高于全国地氟病发生区平均水平.供试土壤氟污染受人为因素影响显着.杨家、冷水坑、花街矿区土壤氟污染最为严重,大仁矿区次之,非矿区基本没有受到氟污染.经口摄入土壤是最主要的暴露途径,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儿童体重对危害商的影响最大,3种评价方法呈极显着正相关.

周金水,楼晓明,朱文明,毛光明,缪小芬[3](2011)在《浙江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治监测与效益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为全面撑握全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的改水工程使用情况和氟中毒病情流行现状,评价改水措施的防病效果,2009年我省对原33个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县(市、区)开展了外环境居民饮水氟含量和病情监测工作。

曾建龙[4](2009)在《论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文中指出任何一种文明的兴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工业文明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了发达的生产力、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推动了人类社会快速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不断累积,生态破坏不断加剧,使人类陷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到20世纪60年代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使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各种生态灾难频繁出现尤其在发达国家更加严重。为了摆脱困境发达国家首先对工业文明进行了全面的反思,提出了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即生态文明,为应对和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找到了出路。在我国随着工业化中后期的到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日益凸显并有加剧之势,同时在总结国际经验和吸取国际教训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关系的和谐:一是个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人的和谐;三是个人自身的和谐;四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础最主要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和谐了,才会为其他方面关系的和谐创造条件提供可能。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方面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及人与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及人与社会的和谐,还包括其他方面的和谐,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环境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我国农村地区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农民生态意识还很薄弱,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以上就是本人选题的背景,希望通过本文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的建设提供些启发。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无论是科学发展观还是生态文明建设,其本质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地区的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反而有加剧的趋势。这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社会的稳定,进而影响到农村全面小康目标以及整个社会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基础,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不可能有人与人的和谐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工业原材料的生产大部分发生在农村,没有农村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不会有农村人与人的和谐,也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处理好维护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基础。建设农村生态文明为破解“三农问题”提供了途径。目前我国农民增收缓慢、农业基础脆弱和农村发展滞后,要破解这一问题需要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农村和农业是连接人和自然的主要纽带,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加快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解决我国食品安全找到了出路。我国城乡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食品大多来源于农业和农村,近年来随着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食品安全问题凸显。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保证食品生产环境不受污染,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改善和保障农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实现的途径。随着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加剧的趋势。在有些地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群体性事件不断出现。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还未根本改变,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国家重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重视不够,致使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环境权益上是不同的。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国家重视农村的生态建设,加强农村的环境保护和治理,使农民也可以像城镇居民一样享有良好的环境权益。本论文可能的创新:一是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大的社会背景下,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通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使农村中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及人与社会和谐,进而促进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二是将农村生态文明的内容分为物质、制度、文化和行为四个方面;分析了导致我国农村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既有物质方面、制度方面、文化方面和行为方面单个方面的原因,也有这四个方面综合起来的原因;因此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从这四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当然由于本人学术水平有限,同时缺乏从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论文中难免有不足和纰漏之处,望批评指正。

祝绯飞[5](2009)在《拱墅区外来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与需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旨在探索外来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问题的影响因素,了解该人群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为完善流入地公共卫生机制,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通过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从拱墅区中先抽取康桥镇作为一级抽样单元,再从康桥镇中抽取西杨村和吴家墩村作为二级抽样单元,然后在西杨村和吴家墩村中对外来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以SPSS15.0对问卷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外来流动人口中男女比例为1:0.89,以20-30岁为主,大约占53.73%;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初中所占比例较大,大约占58.11%;从职业分布来看,生产及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和服务业人员所占比例较大,大约占41.49%。流动儿童接种率为89.48%,低于我区常住儿童接种率。外来流动人口中无医疗保障者大约占31.64%,两周患病率为1.1.%,患病后就诊率为81.8%。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孕产期保健意识差,仅41.10%在怀孕时建立了孕产妇保健册并按时检查。外来流动人口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并且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有关。结论:康桥镇公共卫生服务资源与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实行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机结合,根据需求界定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增加公共卫生投入,缓解公共卫生不足是当务之急。本研究为保障流出地和流入地公共卫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外来流动人口这一弱势群体健康的关注,是体现社会公平性的一项有益举措,有利于全面提高外来流动人口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

吴晨,黄学敏,周金水,秦根林,朱文明,吴婷婷[6](2007)在《浙江省地方性氟中毒改水降氟防治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浙江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防治效果。方法32个病区县(市、区)中,随机选取15个县对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及原病区村改水设施运行情况进行调查。水氟含量检测使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儿童氟斑牙检查使用Dean氏法。结果正常和间歇使用的改水工程为156个,受益人口数达385 524人,管网末梢水氟含量均值为0.46 mg/L,范围为0.094.51 mg/L。受检人数29220人,氟斑牙患病率为7.70%,氟斑牙指数为0.15,判定流行强度为阴性。结论浙江省地氟病防治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存在着改水设施使用维护不善、非病区村患病率升高等新问题。

骆淑英,杨佳,王健,杨秀玲[7](2007)在《义乌市20032005年地氟病监测结果》文中认为

陆新元,熊跃辉,曹立平,张胜[8](2006)在《对当前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文中提出以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归纳、例证等方法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危害、产生根源、解决措施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制约农业持续发展、威胁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扰乱农村稳定,阐明了农村环境问题的危害,指出农村环境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内涵.从滥伐、滥牧、粗放式农业生产、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及乡村企业污染加剧等方面剖析了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提出了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农村环境政策体系创新、城镇化、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多途径有效控制乡村企业污染等.

陈志刚[9](2005)在《金华地区的氟污染及其防治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金华地区氟污染现状的描述和氟污染原因分析,提出金华地区氟污染防治的对策。

陈志刚[10](2005)在《金华地区的氟污染及其防治对策》文中指出氟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必需微量元素的人体摄入量和人体健康反应的关系较为复杂。饮用水中含氟的适宜浓度为0.5-1.0mg/L。在这浓度范围之外,都会有不良影响。一方面,缺氟容易患龋齿,如饮用水中含氟量在0.5 mg/L以下时,龋齿的发病率显着提高。另一方面,氟多了也不好, 如饮用水中含氟量大于2mg/L时易引起斑釉齿(氟斑牙,牙齿表面失去光泽,粗糙,出现黄色、褐色、

二、东阳市地氟病监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阳市地氟病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1)金华市萤石矿区水环境氟的分布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部分
    1.1样品采集与处理
    1.2测定方法
2结果与讨论
    2.1水体氟含量分布
    2.2不同水体水氟含量
    2.3不同村庄地表水氟含量
    2.4水氟与水质指标的相关性
    2.5土壤氟含量的影响
    2.6大气降水的影响
3结论

(2)金华市萤石矿区土壤氟污染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
    1.2 测定方法
    1.3 土壤评价方法
        1.3.1 单因子指数法
        1.3.2 地质累积指数法
        1.3.3 健康风险评价法
        (1)经口摄入土壤途径的危害商HQois
        (2)皮肤吸收途径的危害商HQdcs
        (3)呼吸吸入土壤颗粒物途径的危害商HQpis
    1.4 数据处理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TF和WF含量
    2.2 土壤污染评价
        2.2.1 单因子指数法
        2.2.2 地质累积指数法
3 健康风险评估
    3.1 不同暴露途径的TF危害商
    3.2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3.3 土壤风险控制值确定
4 3种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5 结论

(3)浙江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治监测与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水氟含量
    2.3 氟斑牙
    2.4 尿氟
    2.5 氟骨症
3 讨论

(4)论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工具和方法
        1.3.1 历史方法
        1.3.2 归纳方法
        1.3.3 比较方法
    1.4 基本思路和研究结构
        1.4.1 基本思路
        1.4.2 研究结构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
    2.1 和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述
        2.1.1 和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渊源
        2.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
        2.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
    2.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2.2.1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进步的根本
        2.2.2 人与人的和谐是社会文明的核心
        2.2.3 人与社会的和谐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2.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2.3.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在地要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2.3.2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3.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3.1 文明与生态文明概述
        3.1.1 文明的含义和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历程
        3.1.2 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
    3.2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生态文明
        3.2.1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
        3.2.2 人与人的和谐是生态文明的制度要求
        3.2.3 人与社会的和谐是生态文明的主旨
    3.3 农村和农村生态文明概述
        3.3.1 农村含义的界定
        3.3.2 农村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
    3.4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3.4.1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
        3.4.2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意义
4.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构、现状与原则
    4.1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素结构
        4.1.1 农村生态文明的物质层面
        4.1.2 农村生态文明的制度层面
        4.1.3 农村生态文明的文化层面
        4.1.4 农村生态文明的行为层面
    4.2 我国农村生态问题的演进历程及特点
        4.2.1 我国农村生态问题的演进历程
        4.2.2 我国农村生态问题的特点
    4.3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分析
        4.3.1 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4.3.2 农村生态文明的现状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4.3.3 造成我国农村生态文明现况的原因分析
    4.4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
        4.4.1 农村生态文明要坚持科学化
        4.4.2 农村生态文明要坚持法制化
        4.4.3 农村生态文明要坚持民主化
        4.4.4 农村生态文明要坚持统筹化
        4.4.5 农村生态文明要坚持长期化
5.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探讨
    5.1 物质层面:以资金投入、科技建设为重点
        5.1.1 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
        5.1.2 重视科技成果运用,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撑
    5.2 制度层面:以完善法治、创新管理建设为核心
        5.2.1 健全有利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环境
        5.2.2 建立适合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体制
        5.2.3 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制度
    5.3 文化层面:以营建良好的社会生态文明风尚为保障
        5.3.1 提高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5.3.2 培育农村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
    5.4 行为层面:以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为根本
        5.4.1 实行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其既能发展生产又能保护环境
        5.4.2 树立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5)拱墅区外来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引言
2 资料来源与方法
    2.1 调查样本量的确定
    2.2 样本人群确定
    2.3 调查方法和内容
    2.4 质量控制
    2.5 资料整理及数据分析
        2.5.1 数据的整理
        2.5.2 数据的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健康知识情况
    3.3 健康行为部分:
    3.4 疫苗预防接种情况
    3.5 传染病防制知识调查
    3.6 妇女保健情况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发表文章

(6)浙江省地方性氟中毒改水降氟防治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监测点
    1.2 监测内容
    1.3 监测方法
2 结 果
    2.1 改水工程检测 (表1)
    2.2 氟斑牙病情筛查
3 讨 论

(7)义乌市20032005年地氟病监测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
    2 方法
        2.1 水氟检测
        2.2 氟斑牙调查
        2.3 尿氟检测
结 果
    1 水氟
    2 氟斑牙
    3 尿氟
讨 论

(8)对当前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环境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内涵
    1.1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制约农业持续发展
        1.1.1 水污染触目惊心, 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1.1.2 土壤污染加重, 作物受到显着影响
        1.1.3 草地破坏严重, 牧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
        1.1.4 土地沙化迅速、水土流失严重, 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
    1.2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威胁农民生命财产安全
        1.2.1 农村饮用水污染严重, 导致多种疾病爆发
        1.2.2 农产品农药残留广泛存在, 农民食品安全受到威胁
        1.2.3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重农民经济负担
    1.3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扰乱农村稳定
2 农村环境问题根源剖析
    2.1 人口压力过大, 诱发并加剧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2.2 “五滥”是生态破坏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
    2.3 粗放式农业生产导致农村面源污染
    2.4 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水已成为重要污染源
    2.5 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乡村企业污染加剧
    2.6 环境教育严重滞后, 农民环境意识普遍低下
3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
    3.1 加强农村环境政策体系创新
    3.2 城镇化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措施
    3.3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3.4 多途径有效控制乡村企业污染
    3.5 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 加强农村水污染防治
    3.6 控制农村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质量
    3.7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农民环境意识
4 结论

四、东阳市地氟病监测(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华市萤石矿区水环境氟的分布及影响因素[J]. 叶群峰,郭婷.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5(11)
  • [2]金华市萤石矿区土壤氟污染评价[J]. 叶群峰,周小玲. 环境科学, 2015(07)
  • [3]浙江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治监测与效益评价[J]. 周金水,楼晓明,朱文明,毛光明,缪小芬.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1(02)
  • [4]论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D]. 曾建龙.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8)
  • [5]拱墅区外来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与需求研究[D]. 祝绯飞. 浙江大学, 2009(11)
  • [6]浙江省地方性氟中毒改水降氟防治效果评价[J]. 吴晨,黄学敏,周金水,秦根林,朱文明,吴婷婷. 中国公共卫生, 2007(12)
  • [7]义乌市20032005年地氟病监测结果[J]. 骆淑英,杨佳,王健,杨秀玲. 浙江预防医学, 2007(04)
  • [8]对当前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J]. 陆新元,熊跃辉,曹立平,张胜. 环境科学研究, 2006(02)
  • [9]金华地区的氟污染及其防治对策[A]. 陈志刚. 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文集第八卷(环保分卷), 2005
  • [10]金华地区的氟污染及其防治对策[A]. 陈志刚. 金华生态·人居环境城市建设论坛论文集, 2005

标签:;  ;  ;  ;  ;  

东阳市氟中毒监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