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新军法纪教育工作

抓好新军法纪教育工作

一、扎实搞好新兵法纪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赵林,罗健[1](2020)在《新兵思想政治教育浅探》文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对军队实施思想政治领导的基本途径,也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深入扎实搞好新兵思想政治教育,是使其尽快实现由一名社会青年到合格战士转变的中心环节和重要途径。通过分析新形势下新兵思想的特点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王天丹[2](2020)在《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表明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是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所在地。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边区成为中共军队的指挥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边区地处黄河西岸,扼守日军进攻大西北的要道,其独特的军事战略地位,使之成为日军进攻的重要军事目标。为抗击日军,消灭土匪,取得反磨擦斗争胜利,边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加强军事建设,是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加强边区防卫力量,确保边区安宁,赢得抗战胜利的重要举措。为加强边区军事建设,中共首先建立了边区武装力量,为边区和中共中央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军事力量。八路军主力部队奔赴华北抗日战场后,边区防守力量薄弱,为加强边区防卫力量,中革军委、中共中央决定组建边区驻军留守部队,成立留守兵团,编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统一指挥边区八路军留守部队,保安部队和地方民众抗日武装组织(主要是自卫军和少先队),形成了八路军正规部队、保安部队和民众抗日武装(主要是自卫军和少先队)三位一体的武装力量格局。边区武装力量和组建和政变,为保卫中共中央和确保边区安宁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武装力量。为解决八路军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政干部缺乏的问题,中共建立了抗大及有关军事院校,为八路军、新四军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军事和政治干部,为中共军队和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干部保证。为提高边区部队战斗力,开展了军事教育和大练兵运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模范,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被中共中央军委表扬,并将其经验批转全军学习推广。以上举措为取得河防、剿匪、反磨擦斗争的军事胜利,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模范区奠定了基础,巩固了中共局部执政的历史地位。为防止日军西犯边区,进攻大西北,八路军专门成立河防部队,在八路军的配合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挫败了其进犯边区和进攻大西北的企图,为创造模范根据地创造了条件。针对国民党军队对边区发动进攻和反磨擦事件,边区部队打退了其进攻,取得了反磨擦斗争的胜利,结束了国共两党政权并立的局面,实现了政令和军令的统一,使边区抗日民主政权成为唯一合法政权,为建设新民主主义模范区奠定了基础,巩固了中共在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局部执政的历史地位。为加强军队后勤建设,中共建立和开展了军工生产,发动了大生产运动和“双拥运动”,为八路军提供了武装装备保障,解决了面临的财政经济困难,增强了中共局部执政的社会和经济基础。为给八路军提供作战需要的武器装备,中共中央军委在边区成立了军事工业局,组建了一系列军工厂,研发和生产了武器弹药,开展了赵占魁运动,逐渐扩大了生产,为部队提供了大量武器弹药,保证了部队作战需要。为解决边区和部队面临的财政经济困难,边区部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增加了粮食和工业品的生产,展开了打盐运盐及食盐等出口,以换取边区急需的战略物资,增加了边区财政收入,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稳定了边区物价。为解决边区工作中暴露出的党政军民关系不协调的问题,开展了双拥运动。经过整风,中共实现了对边区部队的一元化领导,落实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形成了中共军队政治工作的新成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和中共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为克服边区部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军阀主义与教条主义倾向,边区部队认真学习,经过整风,克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形成了以中共中央西北局为首的一元化领导,落实了中共中央“九一”决定,增强了党政军民的团结,为巩固抗日根据地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总结经验,推广全军,在毛泽东支持下,将边区部队的整风经验成果写成《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形成了党和军队政治工作的历史性文献,与古田会议并列,多次下发全军学习。毛泽东思想提高了中共全党全军对毛泽东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的正确认识,肃清了王明错误思想及其他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危害,坚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原则,总结形成了中共武装斗争的理论和指导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共领导军事工作,进行武装斗争的宝贵财富和强大的思想武器,为中共夺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指明了方向,对建国后军队和国防建设产生了极大影响,至今仍是全党全军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

鲁祥军[3](2019)在《新时代我国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研究 ——基于武警广东总队深圳支队的调查分析》文中提出2017年4月21日,习主席在南部战区陆军机关强调“三个抓紧抓实”,其中首要是抓紧抓实思想政治建设工作。这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当前部队的新兵是出生于千禧年前后、成长于信息网络社会、受惠于国家发展跨越黄金期的一批新兵,也是习主席被确定全党核心后参军服役的第一批新兵。通过实地调研和各单位反映情况看,面对强国强军的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该部分新兵身上既有积极向好、健康向上的一面,可客观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更加科学辩证的予以审视,更加有的放矢的加以引导。基于此,本文对新时代我国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展开了全文论述。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以点带面,以部队新入伍或入伍不久的士兵为主要对象,在了解国内外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情况以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广泛收集部队调研资料,积累研究资料,以近年来武警广东总队深圳支队新兵思想政治情况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在研究框架和内容上,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新时代新兵思想问题的现状调查和当前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以部队对新兵的系列调查为基础,展开案例分析,发现当前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教育管理对象未能体现差异性、教育管理内容针对性和系统性不足、教育管理形式和手段缺乏创新性等问题。鉴于此,本文结合案例内容,通过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法相结合,根据公共管理学相关基础理论,从“三位”、“四区”、“五力”等方面对新时代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展开了论述。在研究结论上,笔者认为,加强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应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抓好基层,建立健全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监督体系;其次,结合实际,提高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最后,以人为本,注重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管教结合。

郑哲[4](2018)在《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成长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我军是一支战功彪炳、英模辈出的伟大军队。进入新时期,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代代官兵英勇无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涌现出一大批英模人物和先进集体。正是他们在枪林弹雨中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在各项工作中拼搏进取、锐意创新,在引领风尚中躬亲践行、模范带头,才有了人民军队凯歌高奏、发展壮大的生动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如火如荼的新军事变革,迫在眉睫的军事斗争准备,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审时度势鲜明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深化军队改革,加快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为促进新时代我军官兵成长成才指明了根本路径。时势造英雄!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必将会造就千千万万个新时代的英雄模范。纵观新时期我军英模人物,无不是从一名普通官兵一步步成长为享誉军内外的英雄模范,成为军中娇子、时代楷模。其过程之复杂,参与因素之多,反应之剧烈,非常人所能想象。本研究旨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对新时期以来数百名军队英模人物的成长历程、先进事迹的梳理,从文化环境、成长历练、主要贡献、组织因素等方面考察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的精神内核和成长路径。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区分界定,讨论了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吸收和借鉴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履行使命、文化传统、自身素质、组织关怀等角度探索新时期我军英模人物成长路径。认为广大官兵必须将自己置身于时代的大环境下,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立足本职、瞄准使命、迎势而上才能有所建树,成长为众人景仰的英雄模范。在这个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党的优良作风、我军光荣传统等文化传统为广大官兵成长为英模人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土壤,而其自身所具备的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专业素养、昂扬的战斗精神、高尚的道德品格是其成长为英模人物的坚实基础,各级组织又从筑牢思想根基、搭建实践平台、提供制度保障等方面为英模人物的成长进步发挥了重要的服务保障作用。文化熏陶、自身努力以及组织关怀,这三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对英模人物的成长自始至终,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从深入学习英模、依法扞卫英模、形成崇尚之风三个方面对开创新时代英模辈出新局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李香震[5](2018)在《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加强对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深刻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文在系统梳理已有成果、全面进行调查研究和深入剖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以及管理科学理论与研究课题的密切关系,阐释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基本概念、结构要素和运行机理等理论问题,剖析了当前基层单位教育亲和力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增强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对策建议。总的来说,选取本课题研究既是对基层政治工作的经验总结,又是对个人研究生专业学习情况的考察,更是学科领域研究内容的一次大胆尝试,以期能为基层政治工作者提供初步的理论参考和方法借鉴。

陈文府[6](2017)在《信息化时代的武警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想政治教育是铸魂工程,是军队建设的“生命线”,极端重要、非常活跃。信息化时代,推进武警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使之紧跟时代潮流,永葆生机和活力,是实现强军目标的重要保证。着眼信息化时代要求,培养信息化意识,运用信息化技术,推动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改革,使之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是我们面临的崭新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过程,是革除积弊、不断前进的过程。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取得显着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是与当前的信息时代不相适应,时代性和感召力不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必须要紧贴信息时代要求,着力解决现实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引领人激励人塑造人的作用。本论文以武警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出发,以武警某总队所属基层单位为调查研究对象,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对武警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改革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针对武警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定位,本文就如何建立统筹规划机制、信息化保障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机制、联合参与机制、持续改革机制等,提出相应的对策办法,以期对武警部队基层思想教育改革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借鉴。

左联信[7](2017)在《武警机动师“处变不惊”战斗精神培育问题研究 ——以武警×师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武警机动师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机动力量,常态遂行多方向、多样化任务艰巨而繁重,对官兵处变不惊战斗精神提出了最现实、最直接的考验。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首先对战斗精神的概念、内涵、特性进行了阐述,进而对武警机动师战斗精神的概念、内涵进行了论述,并重点对武警机动师处变不惊战斗精神的特质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遂行多样化任务实践和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围绕处变不惊战斗精神的培育现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方法途径四个方面,对贴近武警机动师任务和建设实际加强处变不惊战斗精神培育的方法路子进行了研究探索。本文以武警机动师作为研究对象,从组织文化的视角出发观察分析问题,梳理总结了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三个维度,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武警机动师处变不惊战斗精神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特别是在当前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的大背景下,对提高武警机动师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现实指导作用。

王野[8](2017)在《深入调研扎实做好新兵教育引导工作》文中研究说明从近年新训调查情况看,新兵思想教育容易出现"虎头蛇尾"现象,即前期热热闹闹、中期安安静静、后期草草收场。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跟踪把握新兵阶段性动态思想变化,针对性地搞好教育引导。笔者结合调研思考,从入营适应、基础训练和强化训练三个阶段,谈几点教育体会。一、入营适应期上好"三课",确保新兵找到正确答案一是做好"思想调查课"。就是要搞好新兵入营期间的思想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通过问卷调查、查看网上

董亮[9](2016)在《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正规化管理是部队建设永恒的主题,我军的建设史就是一部正规化管理史,是一部在传统基础上的发展创新史。在新形势下,习主席审时度势,战略性地提出“要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强军目标,并将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一战略思想摆上新的历史高度,这对加强我军正规化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火箭军作为党中央、中央军委直接掌握的战略打击力量,地位作用突出、使命任务艰巨,对正规化管理提出了更为迫切要求和更为严格的标准。正规化管理似乎是军队管理学的专用词汇,军外研究成果中鲜有涉及,但与正规化管理理论相近的规范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理论,早已各成一脉并结出了丰硕的理论应用成果。我军对正规化管理的研究也同样硕果累累,无论是学术论文和研究专着的理论成果,还是集训研讨取得的制度成果,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新的水平。正规化管理不是单纯的行政管理,而是关乎部队建设方方面面,涉及全领域、全要素、全时域的“大管理”,其主要特点是高效有序、正规统一。要提升部队正规化管理水平,在贯彻落实好以条令条例为核心的各项军队法规制度的同时,还应总结推行有益的经验做法、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为此,有必要构建一个符合火箭军部队实际的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以在书面制度与行为执行之间搭建一座转化实现的桥梁。目前,大部分火箭军部队都各自量身定制了一套管理规范,但不同程度地存在内容不够全面、操作性不够强、合理性有所欠缺等问题,特别是相同类型部队之间没能形成统一标准,这也不符合正规化管理的“统一性”要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规范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理论要点,结合课题研究实践,总结提出构建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必须遵循合法性、可行性、先进性和针对性的原则,采取立足管理实践、人员广泛参与、坚持科学合理、突出重点内容、着眼适度开发、配套保障机制的方法,提出了在决策筹划、人员选配和策略选择等环节上的具体意见,以及在规范体系的施行与修订的具体步骤和注意要点。依据管理组织三层设计理论,构建了以战备、训练、工作、生活“四个秩序”为主体框架,涵盖火箭军部队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各方面建设的管理规范体系,并结合部队管理实际,提出了具体的规范内容。本文的研究成果已在部分火箭军部队得到推行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成效,该研究成果对火箭军机关、科研院校以及其他军种部队构建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也具有借鉴价值。

卜海深[10](2016)在《从“三个结合”入手 扎实搞好法纪教育》文中研究表明法纪教育作为部队的重要教育之一,是预防犯罪的基础性工作,是做好安全预防工作的重要抓手。实践中要注重把法纪教育与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与两个经常性工作结合起来,与活跃部队文化生活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二、扎实搞好新兵法纪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扎实搞好新兵法纪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新兵思想政治教育浅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 把握当前新兵的思想特点
    (一) 从宏观整体上看
    (二) 从实践经验来看
二、 找准新兵思想教育的对策
    (一) 聚力灌输引导,夯实新兵思想根基
    (二) 通过帮带培养提升新兵适应能力
    (三) 加强人文建设营造健康成长环境
三、 立起良好的形象言传身教
    (一) 做“谦虚好学”的表率
    (二) 做“知行合一”的表率
    (三) 做“接受监督”的表率

(2)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军事体制与军事活动
        (二) 军事教育与部队整风
        (三) 军事经济与军工生产
        (四) 军事与民众动员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史料运用
第一章 边区武装力量的建制和职能
    一、边区创建前的军事系统
    二、中共中央军事系统
        (一) 中央军委的组建与人事调整
        (二) 八路军系统的军事力量
        (三) 边区留守部队的统编与职能的转变
        (四) 留守部队兵力的扩大和防卫任务的增加
        (五) 扩编成立警卫部队
    三、边区的地方武装力量
        (一) 保安司令部及保安部队
        (二) 地方民众抗日武装力量
    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
        (一) 联防军组建的时代背景和原因
        (二) 联防军的职能和建制
        (三) 联防军成立的意义
第二章 边区部队的军事教育
    一、抗日军政大学与军政人才培养
        (一) 中共军事教育沿革与抗大建立
        (二) 抗大军事教育及其演变
        (三) 抗大招生工作
        (四) 抗大军事教育的主要内容
        (五) 抗大军事教育的特点
    二、边区留守部队军事教育与训练
        (一) 边区留守兵团及保安部队军事教育和训练
        (二) 联防军军事教育和训练
        (三) 边区留守部队军事训练成绩斐然
    三、其他专门军事院校的军事教育和训练
        (一) 八路军军政学院
        (二) 八路军军事学院
        (三) 延安摩托学校
        (四) 八路军炮兵学校
        (五) 中共中央军委航空学校
    四、边区军事教育的成效
        (一) 吸收大批知识青年走上抗战道路
        (二) 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增强了抗战力量
        (三) 大练兵运动与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第三章 边区部队的政治工作
    一、政治机关建制演变与职能
        (一) 政治部(处)
        (二) 政训处
        (三) 恢复政治工作制度及建制
    二、边区部队政治工作的开展
    三、边区部队政治工作主要内容
        (一) 坚持党的领导
        (二) 开展政治教育和宣传动员,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提高战斗力
        (三) 推行在职干部学习运动
        (四) 加强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各项方针政策、时事政治的学习,提高干部战士政治素养,增强团结意识
        (五)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四章 边区军事系统的整风运动
    一、抗战初期中共军队中的错误思想倾向及其危害
        (一) 存在的问题和表现
        (二) 王明错误思想倾向的危害
    二、边区部队整风运动的开展
        (一) 中央军委开展普遍整风的部署
        (二) 边区部队的整风
    三、整风运动使中共军队思想作风改变、政治意识提高,形成了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新成果
        (一) 肃清了王明错误路线的影响
        (二) 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 结出了累累硕果
        (四) 形成中共军队政治工作的新成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
        (五) 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
第五章 边区的军事斗争
    一、抗击日军,保卫河防
        (一) 日军的进攻和目的
        (二) 河防兵力的部署和河防守卫
        (三) 河防战斗情况
        (四) 河防保卫战胜利的成效和意义
    二、清剿土匪,巩固后方
        (一) 边区匪患猖獗的原因和危害
        (二) 剿匪的政策和策略
        (三) 大规模清剿行动
        (四) 边区剿匪成效
    三、反磨擦斗争,保卫边区
        (一) 边区发生磨擦的原因和表现
        (二) 中共处理磨擦的政策和应对策略
        (三) 反磨擦的主要军事斗争
        (四) 边区反磨擦斗争胜利的成效
第六章 边区的军事经济问题
    一、军工机构建制与军工生产
        (一) 八路军建立军工的原因
        (二) 军工机构的设置与职能
        (三) 边区主要军工企业的分工和生产
        (四) 军工生产中的赵占魁运动和劳动竞赛
        (五) 边区军工发展的成效
    二、经济问题与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
        (一) 边区面临的严重财政经济困难
        (二) 边区财政经济发生困难的原因
        (三) 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
        (四) 部队大生产运动的成效
        (五) 边区军队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意义
第七章 边区的军事与社会
    一、边区的兵役制度
        (一) 边区兵役制度的缘起
        (二) 边区兵役制主要内容
    二、边区农民参军
        (一) 农民参军的动机
        (二) 农民参军的优抚政策
        (三) 各种抗战民众组织的宣传动员
    三、开展“归队运动”
        (一) “归队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二) 归队法令和“归队运动”
        (三) “归队运动”的成效
    四、边区“双拥”运动
        (一) 边区“双拥”工作存在的问题
        (二) “双拥”政策的制定及主要内容
        (三) “双拥”运动的开展及主要形式
        (四) 边区“双拥”运动的成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新时代我国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研究 ——基于武警广东总队深圳支队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与评价
        1.2.1 国内研究状况
        1.2.2 国外研究状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框架与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1.3.3 创新点
第2章 新时代加强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分析
        2.1.1 “新时代”的内涵
        2.1.2 “新兵”的概念
        2.1.3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2.1.4 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
    2.2 新时代加强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2.1 加强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政策依据
        2.2.2 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第3章 武警广东总队深圳支队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现状调查
    3.1 调查设计
        3.1.1 调查目的与调查方法
        3.1.2 样本选取与调查内容
    3.2 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3.2.1 武警广东总队深圳支队新兵基本情况
        3.2.2 新兵思想政治的现状分析
        3.2.3 新时代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
第4章 新时代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4.1.1 教育管理对象未能体现差异性
        4.1.2 教育内容针对性和系统性不足
        4.1.3 教育管理形式和手段缺乏创新性
    4.2 原因分析
        4.2.1 “三位”问题,导致了管理对象差异性缺失
        4.2.2 “四区”问题,造成了管理工作内容针对性不足
        4.2.3 “五力”问题,致使管理工作形式手段落后
第5章 加强新时代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
    5.1 建立健全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监督体系
    5.2 提高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5.3 注重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管教结合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提纲

(4)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成长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成长路径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区分
        2.1.1 新时期、新世纪新阶段与新时代
        2.1.2 英雄模范、先进典型与榜样
        2.1.3 成长路径与成长规律
    2.2 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2.2.1 开展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成长路径研究的必要性
        2.2.2 开展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成长路径研究的可行性
    2.3 相关理论支撑及借鉴
        2.3.1 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3.2 依据军队政治工作相关规定
        2.3.3 借鉴其他学科相关理论成果
第三章 在履行使命时涌现
    3.1 在维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中身先士卒
        3.1.1 维护社会稳定
        3.1.2 支援经济建设
        3.1.3 参与抢险救灾
    3.2 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冲锋陷阵
        3.2.1 自卫还击作战
        3.2.2 应对突发威胁
        3.2.3 扞卫海外利益
    3.3 在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中大显身手
        3.3.1 参与维和行动
        3.3.2 实施人道救援
        3.3.3 中外联演联训
第四章 在文化传统中熏陶
    4.1 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
        4.1.1 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4.1.2 传承朴素的传统美德
        4.1.3 吸收优秀的传统武德
    4.2 党的优良作风的滋养
        4.2.1 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成长
        4.2.2 在密切联系群众中提升
        4.2.3 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进步
    4.3 题军队光荣传统的教诲
        4.3.1 牢记听党指挥的根本原则
        4.3.2 践行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
        4.3.3 坚持英勇善战的根本要求
第五章 在自身素质上着力
    5.1 锻造坚定的理想信念
        5.1.1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5.1.2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5.1.3 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5.1.4 坚定对党中央、中央军委的信赖
    5.2 磨砺超群的专业素养
        5.2.1 刻苦学习不断积累
        5.2.2 反复实践逐步提高
        5.2.3 勇立潮头锐意创新
    5.3 锤炼昂扬的战斗精神
        5.3.1 在思想教育中认同
        5.3.2 在训练管理中磨砺
        5.3.3 在重大任务中锤炼
    5.4 锤炼昂扬的战斗精神
        5.4.1 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
        5.4.2 恪守自觉的道德养成
        5.4.3 投身积极的道德实践
第六章 在组织关怀下成长
    6.1 筑牢坚实的思想基础
        6.1.1 构建科学的世界观
        6.1.2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6.1.3 培育正确的价值观
    6.2 搭建广阔的实践平台
        6.2.1 选送交流学习
        6.2.2 变换岗位历练
        6.2.3 下达任务考验
    6.3 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6.3.1 崇高的政治地位
        6.3.2 严格的管理监督
        6.3.3 优厚的生活待遇
第七章 开创新时代英模辈出新局面
    7.1 谦逊的进取态度学习英模
        7.1.1 学习英模人物要在领会精神
        7.1.2 学习英模人物重在躬亲践行
        7.1.3 学习英模人物贵在持之以恒
    7.2 严正的法律手段扞卫英模
        7.2.1 确立弘扬英模的法律地位
        7.2.2 依法维护英模的合法权益
        7.2.3 打击诋毁英模的不法行为
    7.3 有力的政策措施崇尚英模
        7.3.1 建立和完善英烈纪念制度
        7.3.2 兴建和修葺英烈纪念设施
        7.3.3 宣传和褒奖英烈光辉事迹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框架结构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理论基础
    2.1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理论依循
        2.1.1 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2.1.2 关于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2.1.3 关于管理科学理论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2.2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本质内涵
        2.2.1 关于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基本概念
        2.2.2 关于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构成要素
        2.2.3 关于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实现机理
第三章 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现状调查
    3.1 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调研说明
        3.1.1 调研的单位与类型
        3.1.2 调研的对象与特征
        3.1.3 指标的来源与分类
    3.2 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取得的成效
        3.2.1 官兵对教育认同度得到强化
        3.2.2 主客体间互动关系得到改善
        3.2.3 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得到提升
        3.2.4 配合活动的和谐感得到增强
    3.3 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存在的问题
        3.3.1 教育目标:践行缺乏科学性
        3.3.2 教育主体:素质缺乏专业性
        3.3.3 教育客体:求取缺乏主动性
        3.3.4 教育介体:革新缺乏针对性
        3.3.5 教育环体:创设缺乏求实性
    3.4 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问题归因
        3.4.1 主体与客体的模糊性认识
        3.4.2 形式与内容的一致性疏离
        3.4.3 工具与价值的通约性不够
第四章 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培育对策
    4.1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科学性
        4.1.1 注重追求教育目标的价值性
        4.1.2 注重区分教育目标的层次性
        4.1.3 注重遵循教育目标的阶段性
    4.2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引力
        4.2.1 注重用真理说服人
        4.2.2 科学构建内容体系
        4.2.3 广泛融入时代元素
    4.3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
        4.3.1 传统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
        4.3.2 集中灌输与分层施教结合
        4.3.3 思想引导与心理疏导结合
    4.4 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
        4.4.1 构建和谐情感关系
        4.4.2 注重典型实践引领
        4.4.3 优化媒介虚拟环境
    4.5 解决教育对象面临的实际问题
        4.5.1 契合官兵真实期望
        4.5.2 提高官兵能力素质
        4.5.3 解决官兵现实困难
    4.6 提高教育主体自身的能力素质
        4.6.1 树立科学思维理念
        4.6.2 提升语言艺术水平
        4.6.3 强化人格魅力感召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问题问卷调查

(6)信息化时代的武警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改革的客观必然性
        1.1.2 信息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2.1 外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
    2.2 国外关于信息化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2.3 中国信息化相关研究与实践
        2.3.1 政府层面的研究与实践
        2.3.2 社会层面的研究与实践
    2.4 国内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着述
        2.4.1 中国古代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着述
        2.4.2 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相关研究
第三章 武警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概述、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武警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3.1.1 目标任务
        3.1.2 主要内容
        3.1.3 主要制度
        3.1.4 形式方法
        3.1.5 组织实施
        3.1.6 主要环节
    3.2 对当前武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
    3.3 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第四章 推进武警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和思考
    4.1 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目标定位分析
        4.1.1 高起点信息环境体系
        4.1.2 高容量数字化信息资源体系
        4.1.3 高质量应用技术体系
        4.1.4 高标准信息安全体系
    4.2 改进武警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4.2.1 建立联合统筹规划机制
        4.2.2 建立信息化建设保障机制
        4.2.3 建立专才队伍建设机制
        4.2.4 建立军民教育融合机制
        4.2.5 建立持续推动改革机制
第五章 武警基层支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尝试
    5.1 某支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建设所做的工作
        5.1.1 硬件建设
        5.1.2 平台建设
        5.1.3 人才建设
    5.2 某支队教育改革的成效
        5.2.1 警营吸引力增强
        5.2.2 部队凝聚力增大
        5.2.3 干部影响力提升
        5.2.4 部队战斗力提高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调查问卷1-3

(7)武警机动师“处变不惊”战斗精神培育问题研究 ——以武警×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现实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1.1 关于战斗精神
        1.2.1.2 关于处变不惊战斗精神
        1.2.1.3 关于战斗精神的培育途径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2.1 关于战斗精神
        1.2.2.2 关于处变不惊战斗精神
        1.2.2.3 关于战斗精神的培育途径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武警机动师处变不惊战斗精神概述
    2.1 战斗精神概述
        2.1.1 战斗精神的概念
        2.1.2 战斗精神的内涵
        2.1.2.1 忠诚的政治本色
        2.1.2.2 坚定的战斗意志
        2.1.2.3 顽强的战斗作风
        2.1.2.4 严格的纪律观念
        2.1.3 战斗精神的特性
        2.1.3.1 无形性
        2.1.3.2 政治性
        2.1.3.3 目的性
        2.1.3.4 能动性
        2.1.3.5 反复性
        2.1.3.6 传递性
        2.1.3.7 软约束性
    2.2 武警部队战斗精神概述
        2.2.1 武警部队战斗精神的内容
        2.2.2 武警部队处变不惊战斗精神的内涵
        2.2.2.1 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
        2.2.2.2 顾全大局的战略视野
        2.2.2.3 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
        2.2.2.4 忍辱负重的爱民情怀
        2.2.2.5 智勇双全的过硬本领
        2.2.2.6 律令如铁的法纪观念
    2.3 武警机动师处变不惊战斗精神培育的影响因素
        2.3.1 个体因素
        2.3.2 组织因素
        2.3.3 外部环境因素
第三章 武警机动师处变不惊战斗精神的培育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培育现状
    3.2 存在问题
        3.2.1 能力素质不强阻碍着处变不惊战斗精神的发挥
        3.2.1.1 应急心理素质不够过硬
        3.2.1.2 政策法规把握不够准确
        3.2.1.3 核心军事能力不够托底
        3.2.1.4 敢战必胜信念不够坚定
        3.2.2 组织效能不佳制约着处变不惊战斗精神的提升
        3.2.2.1 指挥决策不够高效
        3.2.2.2 协同配合不够紧密
        3.2.2.3 内部风气不够纯正
        3.2.3 外部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削弱了官兵处变不惊的战斗精神
        3.2.3.1 不良媒体的炒作
        3.2.3.2 社会认同的淡化
        3.2.3.3 福利待遇的缺位
    3.3 原因分析
        3.3.1 从个体因素分析
        3.3.1.1 长期的和平环境使官兵处变不惊战斗精神的思想基础有所淡化
        3.3.1.2 多元的社会形态使官兵处变不惊战斗精神的行动自觉有所弱化
        3.3.1.3 繁重的使命任务使官兵处变不惊战斗精神的保持激发有所软化
        3.3.1.4 深刻的军事变革使官兵处变不惊战斗精神的信心意志有所退化
        3.3.2 从组织因素分析
        3.3.2.1 危机管理研究运用滞后于形势任务需要
        3.3.2.2 先进军事文化建设滞后于官兵现实需要
        3.3.2.3 纯净政治生态构建滞后于部队建设需要
        3.3.3 从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3.3.3.1 自媒体时代官兵所处环境高度透明
        3.3.3.2“黑点效应”使部队形象受到较大冲击
        3.3.3.3 军人社会延续性问题重视程度不够
第四章 加强武警机动师处变不惊战斗精神培育的方法途径
    4.1 把提高官兵素质作为培育处变不惊战斗精神的基础
        4.1.1 要在实战化训练中锻造
        4.1.2 要在心智培养中提升
        4.1.3 要在重大任务中磨练
    4.2 把加强组织建设作为培育处变不惊战斗精神的关键
        4.2.1 加强组织文化建设
        4.2.2 加强内部风气建设
        4.2.3 加强危机管理研究
    4.3 把优化外部环境作为培育处变不惊战斗精神的支撑
        4.3.1 净化舆情环境,加强正面引导
        4.3.2 深化国防教育,增强社会认同
        4.3.3 完善保障体系,激发内在动力
第五章 实证研究
    5.1 案例背景
    5.2 主要做法
        5.2.1 深入思想发动,打牢处变不惊的思想根基
        5.2.2 加强专项准备,提高处变不惊的能力依托
        5.2.3 强化组织功能,夯实处变不惊的领导核心
        5.2.4 牢记根本宗旨,营造处变不惊的社会环境
    5.3 几点启示
        5.3.1 培育处变不惊战斗精神不是一时之功
        5.3.2 培育处变不惊战斗精神不是一己之力
        5.3.3 培育处变不惊战斗精神不是一成不变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战斗精神培育调查问卷

(9)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火箭军部队
        1.2.2 正规化管理
        1.2.3 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
    1.3 相关理论
        1.3.1 我军主要领导人正规化管理思想
        1.3.2 系统整合原理
        1.3.3 规范行为理论
        1.3.4 管理组织三层设计理论
    1.4 国内外正规化管理有关研究综述
        1.4.1 精细化管理
        1.4.2 规范化管理
        1.4.3 正规化管理
    1.5 研究目标
        1.5.1 揭示构建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5.2 揭示构建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的方法论
        1.5.3 研究构建符合火箭军部队实际的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6.1 研究方法
        1.6.2 创新点
2 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构建状况与原因分析
    2.1 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构建状况
        2.1.1 取得的成绩
        2.1.2 存在的问题
    2.2 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构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 对正规化管理理解不深
        2.2.2 人治思想还未彻底扫清
        2.2.3 存在军法化的认识误区
        2.2.4 研究推动力度还不够大
        2.2.5 配套保障机制还不完善
3 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构建的法规依据
    3.1 我军管理法规体系
        3.1.1 我军管理法规的纵向划分
        3.1.2 我军管理法规的横向划分
    3.2 我军条令条例
        3.2.1 条令条例概念
        3.2.2 我军条令条例发展历程
    3.3 我军基层建设纲要
        3.3.1 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的发展历史
        3.3.2 新修订纲要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4 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的构建思路
    4.1 规范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
        4.1.1 合法性
        4.1.2 可行性
        4.1.3 先进性
        4.1.4 针对性
    4.2 规范体系构建的方法路径
        4.2.1 立足管理实践
        4.2.2 人员广泛参与
        4.2.3 坚持科学合理
        4.2.4 突出重点内容
        4.2.5 着眼适度开发
        4.2.6 配套保障机制
    4.3 规范体系构建的组织实施
        4.3.1 研究工作的决策筹划
        4.3.2 研究小组的人员选配
        4.3.3 体系构建的模式选择
        4.3.4 规范施行的学习培训
        4.3.5 规范体系的修订完善
5 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的框架及内容
    5.1 战备秩序
        5.1.1 战备职责
        5.1.2 战备方案
        5.1.3 战备教育
        5.1.4 战备值班
        5.1.5 战备演练
        5.1.6 战备设施
        5.1.7 战备检查
    5.2 训练秩序
        5.2.1 训练计划
        5.2.2 训练准备
        5.2.3 训练实施
        5.2.4 训练考核
        5.2.5 训练保障
        5.2.6 登记、统计与报告
    5.3 工作秩序
        5.3.1 办公秩序
        5.3.2 共性业务工作
        5.3.3 专项业务工作
        5.3.4 安全工作
        5.3.5 保密工作
    5.4 生活秩序
        5.4.1 生活制度
        5.4.2 生活场所
6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6.2.1 规范体系的充实完善
        6.2.2 规范体系的拓展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四、扎实搞好新兵法纪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兵思想政治教育浅探[J]. 赵林,罗健.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0(02)
  • [2]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D]. 王天丹. 陕西师范大学, 2020(01)
  • [3]新时代我国新兵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研究 ——基于武警广东总队深圳支队的调查分析[D]. 鲁祥军. 南昌大学, 2019(04)
  • [4]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成长路径研究[D]. 郑哲.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5]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D]. 李香震.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6]信息化时代的武警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问题研究[D]. 陈文府.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7]武警机动师“处变不惊”战斗精神培育问题研究 ——以武警×师为例[D]. 左联信.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8]深入调研扎实做好新兵教育引导工作[J]. 王野. 政工学刊, 2017(01)
  • [9]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构建研究[D]. 董亮. 武汉大学, 2016(05)
  • [10]从“三个结合”入手 扎实搞好法纪教育[J]. 卜海深. 政工学刊, 2016(08)

标签:;  ;  ;  ;  ;  

抓好新军法纪教育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