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高校基本建设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关于加强高校基本建设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一、谈加强高校基本建设资金的管理与监督(论文文献综述)

闫丽利[1](2021)在《D大学往来账款管理的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高等院校(以下简称高校)在经济业务活动的过程中,与外部单位、个人、校内其他部门之间发生的临时性待结算的款项被定义为高校往来账款。往来账款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一环,需要正确核算往来账款并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往来账款的规范核算管理可以促使会计信息更加具备准确度以及真实性,资金能够有效地流动起来,降低国有资产损失,对于高校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规模也在快速扩张。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和多样化,高校与社会的交叉点越来越多,高校与社会的经济交往十分活跃,往来账款也越来越多。往来账款管理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相关的监管意识和关注度没有跟上。而高校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基础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正确核算和管理往来账款。在现阶段,高校比较重视收入和支出,那么加强往来账款管理,及时清理债权债务也应该被重视起来,促进学校朝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本文以D大学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数据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分析了该大学往来账款管理的现状和问题,D大学往来账款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D大学对往来账款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D大学往来账款的风险评估机制存在不足;D大学在往来账款的日常管理中存在问题;D大学往来账款的信息管理不健全;D大学往来账款管理的内部监督机制缺位。针对D大学往来账款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运用专家评分法、风险预警指数等方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对策如下:树立重视往来账款管理的观念;完善往来账款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往来账款风险管控机制;统一往来账款业务管理规范;启用往来账款管理模块;构建往来账款监测平台,以及量化绩效考核等,为改进往来账款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多效并举提高往来账款管理的执行水平。D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其往来账款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同类高校在往来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因此针对D大学提出的往来账款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其他高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涂晓[2](2021)在《A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问题探析》文中研究说明自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颁布并实施以来,我国政府采购规模逐年攀升,目前累计规模已达到3万多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达到4%。实践表明,政府采购制度和体系的逐渐健全对政府采购的工作效率和采购质量的提高有着明显的成效。科学合理的政府采购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活跃市场经济和治理腐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作为政府采购活动重要主体之一,其政府采购的资金需求也在与日俱增,采购活动也更为复杂。一方面,高校政府采购涉及的品目种类多、范围广,采购物资专业性更强;另一方面,国家在逐步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使得高校有权进行自主采购,如此一来高校的采购风险也在增加。因此,高校政府采购既要符合政府采购公平竞争的要求,又要实现“物有所值”的目标,无疑对高校政府采购是个巨大的挑战。而内部控制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经济业务活动目标的有效实现,因此建设和完善政府采购内部控制显得尤为必要。政府采购作为为高校提供物资和服务的基础活动,其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和完善性对高校政府采购的健康运转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以A高校为研究对象,对其政府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运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A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为例进行理论和实务分析。首先,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公共管理理论、投入产出理论对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进行理论分析。从高校政府采购的特点和业务风险出发,系统阐述了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目标、方法和主要内容。其次,在传统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对A高校基本概况、政府采购的总量和构成情况进行研究,分析A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重难点和总体现状。再者,基于A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了该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总结出该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主要有:政府采购内部审批决策流于形式,政府采购资金效益控制不佳,政府采购履约验收控制不到位,政府采购监督检查效果差;并分析A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以A高校为缩影,对加强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给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建议,以期完善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体系和提高高校政府采购水平。本文以A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为案例,剖析了该高校在政府采购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解决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通过搜集和梳理已有文献,本文从政府采购内部审批制度和问责机制、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体系、履约验收内部控制制度和政府采购监督检查体系这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建议。本文得出以下结论:要提高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必须完善政府采购内部审批制度和健全问责机制,建立健全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体系,完善履约验收内部控制制度和健全政府采购监督检查体系。本文通过对A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研究和分析,试图为健全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王红芸[3](2021)在《S高校预算控制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令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陷入困境。现今,我国已进入后疫情时代,本次黑天鹅事件的出现给我国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带来了较为严峻的考验,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状况堪忧。国家和地方财政为减轻由政府债务数量陡增而不断扩大的债务压力,有意缩减行政事业单位的非必要性支出。公立高校作为全额拨款型事业单位的代表,一段时间内所能获批的预算额度可能会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国家扩充了部分专业硕博研究生的招生名额,高校因为预期人才培养数量的增加,由各种来源获得的预算收入也可能会有所增多。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一方面在于帮助高校通过强化预算控制来降低由财政状况变差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意在引导高校提升预算控制实施效果,让高校预算资金更好地服务于高等人才培养,推动高校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将定量分析融入到案例研究中,选取S高校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S高校目前存在的预算控制问题。本文首先由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的创新点等内容引入。然后,对高校预算控制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界定和阐述。第三部分展开对S高校预算控制的案例研究,以对S高校发展建设、财务机构概况的介绍为基础,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分析方法,选取高校预算控制实施效果分析因素,以量化的方式对S高校的预算控制实施现状进行说明,并形成包括预算编制、执行与调整、绩效评价、监督管理等预算控制环节在内的S高校预算控制现状分析结果。第四部分根据第三部分从预算管理层面和执行层面分析的S高校预算控制实施现状,整理和总结当下S高校在预算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对照第四部分提出的S高校存在的预算控制问题,给出具有针对性、结合S高校预算工作实际的解决对策。第六部分对研究从整体上得到的结论,可能存在的不足及研究展望予以说明。

梅士伟[4](2020)在《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通过人力资本增值而为现代社会提供强大的发展内驱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历经建国以来7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革新,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教系统。然而,由于高等学校(本论文研究对象限定为我国公办高等学校)外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市场参与机制不规范、社会公众参与不充分,内部治理结构失衡、主体道德行为失范、权力监督体系不完善,致使高校腐败易发频发,关键领域问题凸显,大案要案警钟不断,窝案串案时有发生,制约大学的教育教学、学术创造、服务社会、文化赓续使命,消解其学术本质和公益属性,弱化其道德标高和社会公信力,迟滞“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建设步伐。高校腐败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折射出现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已无法满足党和国家及社会公众的需要。因而,优化高校腐败治理机制,是高校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连带,是“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价值依归,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结构转向。我国现行高校腐败治理主要基于政府作为高校举办者的地位,通过执政党和政府及作为其政治属性延伸的高校党委行使腐败治理权力,对高校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行使者实施控制、监督、惩治,保证高校权力结构的合理化与权力运行的规范化,达到以权力监督权力的治理目标。而从高等教育发展来看,高校办学资金来源日益多样化,多元利益相关者愈来愈迫切地要求与政府主体共同参与高校腐败治理。在治理理论的引导下,处理多元利益主体对高校的利益诉求,进一步优化高校腐败治理机制,成为高校反腐倡廉的“新边疆”。因而,本文基于治理理论与机制设计理论,以高校腐败治理机制为研究对象,围绕“高校腐败的表现样态与成因机理”“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理论框架与历史变迁”“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内容结构与绩效评价”“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内生问题与优化建议”的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对治理理论、机制设计理论进行理论阐释,揭示高校腐败治理机制是“动力系统、控权逻辑、规则供给、行动框架”的统一,进而厘清各要素的实质内涵。通过治理系统的外部情境和内部环境解构治理动力,通过权力监督、制约与惩治的合理性、有效性分析控权逻辑,通过规则体系与规则生成阐释规则供给,通过合法性逻辑下的结构化行动、工具性逻辑下的专项式整治与情境性逻辑下的参与式合作梳理行动框架,从学理层面理清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内涵。随后,对高校腐败治理的演进历程进行考察。按照时间序列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校反腐败工作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并梳理出每个阶段治理机制的主要特征。(1)1949-1978年,以思想改造为核心,以运动式批判为主导;(2)1978-1989年,以纠正行风为特征,以整风式拒腐为主导;(3)1989-2002年,以遏制寻租为基础,以专项式打击为主导;(4)2002-2012年,以体系建设为中心,以系统化惩防为主导;(5)2012至今,以顶层设计为重点,以制度化治本为主导。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演进逻辑:动力系统---从权威驱动向改革驱动转变,控权逻辑---从权力监督向“监督-制约”均衡转变,规则供给---从强制供给向协商供给转变,行动框架---从运动式向专项式和制度化转变。再次,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扎根理论,高度关注高校教职员工对高校腐败治理的心理感知,通过半结构化访谈与三级编码方法梳理出目前高校腐败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两种具体机制: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并分别探讨两类机制的具体构成,包括科层治理机制所涵盖的控制、监督、惩治、制度建设、问责,以及网络治理机制所涵盖的信任、合作、制约、技术创新、文化惯例等要素的确切内涵,从而系统构建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结构模型。复次,鉴于高校腐败治理的实践性,运用量化研究方法,进一步分析高校腐败治理中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治理绩效的影响。遵循“网络治理机制---科层治理机制---腐败治理绩效”的主体关系,经由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应然样态,即高校腐败治理的完整运行体系应当是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的整合体。最后,结合高校腐败治理机制过程的演进分析,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高校腐败治理机制面临的运行困境,一是机制目标的导向性在内外碰撞中被消解,二是机制主体的协调性在制度形塑中被弱化,三是机制运行的合法性在现实安排中被割裂。据此,从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整合与互动的角度,提出优化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建议。一是重塑行动者的主体性,二是提升治理动力的集成性,三是强化治理过程的协同性,四是重点强化问责、技术创新、制度建设。研究中国高校腐败治理机制问题,在目前来看只是一个开始。本文运用治理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的框架,来探讨和设计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运行体系,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一是立足治理理论视角来探讨中国高校腐败控制问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二是基于扎根理论方法,从高校腐败研究的制度、体制层面深入到高校腐败治理的具体机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三是统合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剖析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结构模型与绩效水平,提出优化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陈露瑶[5](2020)在《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高校基建并账问题研究 ——以A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列入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我国对政府会计改革的高度重视。从2019年1月1日起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执行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和制度,标志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正式开启。《政府会计制度》整合了基建会计核算,即单位要按照该制度的规定将基建会计不再单独核算,而是纳入单位大账统一核算。这有助于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与账面不符的问题,能够全面反映基建项目的财务状况,对提高政府会计信息质量、全面反映单位运行成本和财务状况、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政府会计制度》并未明确基建账统一并入大账中核算的具体操作细则,通过查阅此前学者的文献发现由于该制度出台时间不长,对此问题的研究较少,存在研究的内容较为片面、研究还不够深入的问题。据此,对《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高校基建并账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进行阐述,通过对高校基建会计核算规则的历史演进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各阶段的核算特点,通过梳理高校在各阶段的基建会计与大账分开核算的方式,并一一对应分析了各阶段核算方式的存在问题。本文选取了基建项目多、投资金额大的A高校,根据新制度关于基建账在大账中统一核算的规定,在对比政府会计制度前高校基建会计科目设置和核算体系后,探索构建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后的A高校基建会计科目设置和核算体系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较为完整且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基建并账操作流程,并针对现行制度下基建并账过程中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同时也给高校应对政府会计改革提出更深入的思考。

博恬[6](2020)在《高校内部控制的优化研究 ——以江苏省S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逐步提高了对高校的教育经费总投入,高校经济业务活动不断丰富的同时也给高校内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高校开始出现了一些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的现象,这些现象背后恰恰反映了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紧迫性。2012年起财政部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及文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单位的内部控制、加强单位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但是由于高校领导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对内部控制建设重视不够,所以高校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2012年财政部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提出将内控流程嵌入信息系统中,以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的因素。对照规范要求,高校在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方面普遍较落后,随着近年来IT与通信技术发展迅猛,这给高校建立完善的内控信息化系统带来了机遇。本文先是通过分析高校的特点、对比高校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区别、梳理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优化高校内部控制的基本路径。随后本文选取了S高校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实地调研获取S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的相关资料,认真学习S高校的各经济业务流程并与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交流,分别从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对S高校内部控制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这些问题从信息化的角度给出相应的优化思路,提出将内部控制固化在信息系统中,使得内部控制与经济业务同步运行,将事后控制转变为实时控制,从而完善S高校的内部控制体系,并期望能对其他高校内部控制建设提供相关参考意见。

王盛椿[7](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涌进,人类社会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关系日益明显。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阔步迈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各领域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经历着急剧而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一方面推动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社会各领域风险的不断涌现。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在风险防范方面消极事件的不断发生,愈发暴露了当今大学生群体自身所存在的风险防范意识淡薄、风险应对能力低下等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而且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鉴于此,开展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的培育研究工作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蕴含着丰富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在消化吸收学术界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方法论的要求,密切联系实际,以新时代为研究背景,以新时代大学生为研究样本,以风险意识培育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调研的研究方法,对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着力探究了当前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归因分析,为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工作的不断完善探寻了更具针对性的可行策略。本文共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阐释了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主要是关于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理论阐释,包括对基础概念的界定、理论渊源的梳理、内容要素的阐释以及现实意义的分析。第三部分主要从新时代为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提供新机遇,带来新挑战,提出新要求三方面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所面临的新境遇。第四部分是对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实证分析,本章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将现存问题主要归纳为:高校风险预防管理意识不强,风险防范课程安排难以保证,教师自身风险防控知识欠缺,大众传媒风险教育功能有限,家庭相关风险教育长期离场,学生本身风险自觉意识淡薄。并依据现存问题将原因主要概括为:高校发展与社会现实融合度不够,课程设置与时代发展贴合度不高,教师素质与学生诉求契合度不足,大众传媒与自身责任匹配度不佳,家庭教育与学生发展适合度不高,自我培养与时代要求切合度不强。第五部分则主要基于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从营造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多维立体环境,深化大学生风险防范能力教育改革,推进大学生风险应对举措培训教育活动,培养强化大学生风险责任担当意识四个维度探寻了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可行策略。

尹梓屹[8](2020)在《A高校预算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社会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逐年增加。现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学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在注重其社会效益的同时,还要时刻关注经济效益,这样才能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这便要求高等学校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加强和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进一步做好学校的筹融资、理财和管理工作,合理有效地利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预算管理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是高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用最大化的有效手段。本文以预算管理的优化研究为主题,着眼于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基本内容,以A高校预算管理为案例,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首先对A高校预算管理现状进行介绍与分析。通过实地调研法和数据分析法了解A高校基本情况以及预算收支状况,深入分析了A高校预算管理的内容,预算的编制方法及流程、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预算绩效评价的现状,对A高校在预算管理上的具体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其次,从预算管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控制、预算调整、绩效评价五个方面,结合A高校预算管理的现状,通过各预算部门的调查问卷分析,探究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其中存在预算编制不规范且方法不合理、预算执行缺乏刚性、预算控制不足、预算调整频繁、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匮乏等问题。最后,通过借鉴国内外预算管理相关文献和层次分析法,针对A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预算组织管理、提升预算编制准确性与科学性、加强预算实施、强化预算控制、健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等具体的优化措施,以期A高校能最终建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本文的研究旨在对A高校预算管理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同时也对我国高等学校的预算管理研究提供借鉴。

胡志洁[9](2020)在《H高校财政专项资金内部控制研究》文中指出深化行政事单位自身管理的改革与建设,提升公共管理效率与公共服务质量,是我国一直以来推进的重要工作,2012年起我国就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提上重要议程并不断深化。高校作为典型的事业单位承担着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其业务活动内容基本上都属于公共事业范畴,因此其业务活动内容决定了其工作质量、效率和效果牵系着国家、人民和个人的切身利益,而逐年增长的高校财政专项资金也使得各级财政越来越关注财政专项资金的有效配置和使用。财政专项资金是用于高校特定用途、执行项目管理的资金,与高校科研项目进度直接相关,是加快高校项目建设,促进高校长久、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财政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和种类都在不断增加,并且由于财政专项资金具有专项专用的特点,对于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的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了高校工作的重点。如何使专项资金在在项目中得到正确、有效的使用,运用好这些专项资金来推动高等院校长久、健康、稳定发展,实现预算绩效目标,是高校所共同面对的问题。而建设科学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化管理高校财政资金则是确保高校规范、有效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的关键。本文首先以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概念及相关理论为入手点,认真研读国内外现有的有关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的文献,借鉴其中宝贵经验,以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的发展过程为背景,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研究H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现状,其存在的必要性的和尚需改进之处,对H高校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提出可供参考、合理科学、符合社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以促进H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以及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帮助其有效地发挥出控制作用,并希望所得结论对同类高等院校产生积极影响,提升高等院校内部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水平。

黄长江[10](2020)在《高校基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取得客观科学的评价结果并将评价结果反馈应用于高校基建项目管理实施,是推动实施高校基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主要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要工作就是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经过多年探索,中央和地方已陆续出台各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由财政部颁布的《基本建设财务规则》于2016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首次对基本建设绩效评价工作的范围和内容作了具体规定。国内针对高校基建项目建设特点和目标效益要求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比较少,通常实务中的做法往往是由项目投资建设单位自行申报绩效目标,自行设计指标权重,易导致绩效评价流于形式,评价结果不科学,结果应用不全面。因此,本文以现阶段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要求和《基本建设财务规则》中关于绩效评价的规定为立足点,结合高校基建项目建设的特点,分析高校基建项目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构建一套科学、合理、有效且具普遍借鉴意义的高校基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得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通过结果反馈促进提升高校基建管理水平。通过对高校基建项目绩效评价进行剖析和应用分析,从两个维度来设计高校基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及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一是基于项目生命周期理论将高校基建项目绩效评价划分为三个阶段,包含项目规划决策阶段、建设实施阶段和产出运营阶段,研究探讨全过程绩效管理;二是通过对各阶段核心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重点分析它们的利益诉求,并结合《基本建设财务规则》和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尝试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具有全方位绩效管理格局的高校基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以H大学材料化工学科实验大楼为例,对上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运用和验证,得出了评价结果分值,分值也基本反映了案例项目的绩效水平。本文研究所得出的高校基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开展基建项目绩效评价,尤其是指导、设计、审核高校基建项目绩效目标环节时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谈加强高校基本建设资金的管理与监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加强高校基本建设资金的管理与监督(论文提纲范文)

(1)D大学往来账款管理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基本概念及理论概述
    2.1 高校财务管理
        2.1.1 高校财务管理的内容
        2.1.2 高校财务管理的特点
        2.1.3 高校财务管理的原则
    2.2 往来账款管理
        2.2.1 往来账款的影响
        2.2.2 往来账款管理的要点
    2.3 财务风险相关理论
        2.3.1 财务风险的界定
        2.3.2 财务风险的特征
        2.3.3 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2.4 本章小结
3 D大学往来账款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D大学的历史沿革及现状概述
    3.2 D大学往来账款现状分析
        3.2.1 D大学资产类往来账款现状
        3.2.2 D大学负债类往来账款现状
        3.2.3 D大学资产类及负债类往来账款对比
    3.3 D大学往来账款管理的问题分析
        3.3.1 D大学对往来账款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3.3.2 D大学往来账款的风险评估机制存在不足
        3.3.3 D大学在往来账款的日常管理中存在问题
        3.3.4 D大学往来账款的信息管理不健全
        3.3.5 D大学往来账款管理的内部监督机制缺位
    3.4 本章小结
4 D大学往来账款管理的对策
    4.1 创建良好的往来账款管理环境
        4.1.1 树立重视往来账款管理的观念
        4.1.2 完善往来账款管理体系
    4.2 建立健全往来账款的风险评估体系
        4.2.1 建立健全往来账款风险管控机制
        4.2.2 优化往来账款风险识别框架
        4.2.3 整合往来账款风险评估流程
        4.2.4 建立往来账款风险预警综合指数
        4.2.5 整合往来账款风险处置预案
    4.3 改进往来账款日常管理活动
        4.3.1 联合各相关部门做好往来账款专题总结
        4.3.2 统一往来账款业务管理规范
        4.3.3 往来账款特殊事项追踪有的放矢
    4.4 强化往来账款信息与沟通管理
        4.4.1 做好往来账款台账信息共享
        4.4.2 应用短信通知长期挂账信息
        4.4.3 实现经办人岗位轮换移交功能
    4.5 完善往来账款内部监督机制
        4.5.1 构建监测平台
        4.5.2 量化绩效考核促使精益绩效管理
    4.6 本章小结
5 D大学往来账款管理的效果
    5.1 D大学往来账款管理环境的优化效果
    5.2 D大学往来账款风险评估体系的完善效果
    5.3 D大学往来账款日常管理活动的改进效果
    5.4 D大学往来账款信息与沟通管理的改善效果
    5.5 D大学往来账款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效果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A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政府采购的研究
        1.2.2 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
        1.2.3 关于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框架
2 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2.1 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概念
        2.1.1 政府采购的概念
        2.1.2 内部控制的概念
        2.1.3 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概念
    2.2 高校政府采购的特点和业务风险
        2.2.1 高校政府采购的特点
        2.2.2 高校政府采购业务风险
    2.3 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目标和方法
        2.3.1 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目标
        2.3.2 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方法
    2.4 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2.4.1 管理组织体系的控制
        2.4.2 预算编制和计划审批的控制
        2.4.3 采购实施过程的控制
        2.4.4 验收与资金支付的控制
        2.4.5 监督管理的控制
    2.5 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2.5.1 委托代理理论
        2.5.2 公共管理理论
        2.5.3 投入产出理论
3 A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案例介绍
    3.1 A高校基本情况
        3.1.1 A高校历史文化及发展概况
        3.1.2 A高校组织管理机构
    3.2 A高校政府采购总量和构成情况
        3.2.1 A高校政府采购总量
        3.2.2 A高校政府采购构成情况
    3.3 A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关注的重点与难点
        3.3.1 预算编制与项目审批
        3.3.2 采购文件的编制和审核
        3.3.3 采购执行过程的监督管理
        3.3.4 验收及后期使用的评估与反馈
    3.4 A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总体现状
        3.4.1 相关职能部门及岗位职责
        3.4.2 业务决策及审批检查制度
        3.4.3 政府采购关键环节控制活动
        3.4.4 质疑投诉与监督管理
4 A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A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4.1.1 政府采购内部审批决策流于形式
        4.1.2 政府采购资金效益控制不佳
        4.1.3 政府采购履约验收控制不到位
        4.1.4 政府采购监督检查效果差
    4.2 A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政府采购审批制度及问责机制不完善
        4.2.2 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
        4.2.3 政府采购履约验收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4.2.4 政府采购监督体系不健全
5 完善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举措
    5.1 完善政府采购审批制度和建立健全问责机制
        5.1.1 建立科学民主的政府采购审批决策体系
        5.1.2 加强对政府采购责任主体的业务培训和学习
        5.1.3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并从严落实审批责任
    5.2 建立健全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体系
        5.2.1 以绩效目标为导向开展采购前期工作
        5.2.2 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绩效跟踪
        5.2.3 建立采购项目后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5.3 完善履约验收内部控制制度
        5.3.1 明确验收工作程序和验收方案
        5.3.2 引入检测报告制度和公开制度
        5.3.3 细化并落实验收主体责任
    5.4 健全政府采购监督检查体系
        5.4.1 明确审计部门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
        5.4.2 依靠互联网技术实现政府采购全过程监督
参考文献
致谢

(3)S高校预算控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存在的创新点
第2章 高校预算控制的相关阐述
    2.1 内部控制的界定及与预算控制的关系
        2.1.1 内部控制的界定
        2.1.2 内部控制与预算控制的关系
    2.2 高校预算控制的界定及特征
        2.2.1 高校预算控制的界定
        2.2.2 高校预算控制的特征
    2.3 高校预算控制的模式与内容
        2.3.1 高校预算控制的模式
        2.3.2 高校预算控制的内容
    2.4 高校预算控制的理论依据
        2.4.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2.4.2 全面预算管理理论
        2.4.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5 高校强化预算控制的客观必然性分析
        2.5.1 高校强化预算控制的可能性分析
        2.5.2 高校强化预算控制的必要性分析
第3章 S高校预算控制的现状分析
    3.1 S高校简介
        3.1.1 S高校发展建设概况
        3.1.2 S高校财务机构概况
    3.2 S高校预算收支状况
        3.2.1 S高校预算收入状况
        3.2.2 S高校预算支出状况
        3.2.3 基于财务预算收支的S高校财务状况
    3.3 S高校预算控制现状分析
        3.3.1 预算控制实施效果分析因素
        3.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3.3.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S高校预算控制实施现状分析
        3.3.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 S 高校预算控制现状分析结果
第4章 S高校预算控制存在的问题
    4.1 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不足降低预算控制精度
        4.1.1 预算编制方法单一
        4.1.2 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加剧预算编制难度
    4.2 项目预算管理薄弱加大预算控制难度
    4.3 预算执行和调整不规范降低预算控制实施效果
        4.3.1 预算控制中对预算执行的控制较为粗放
        4.3.2 预算调整程序较为笼统
    4.4 预算绩效考核不健全抑制预算控制作用发挥
    4.5 预算监督不足削弱预算控制功能
第5章 解决S高校预算控制问题的对策
    5.1 通过丰富预算编制方法及信息提升预算控制准确度
        5.1.1 根据预算项目特征选择预算编制方法
        5.1.2 借助预算管理平台充实预算编制信息
    5.2 利用项目预算编制和支出审核降低预算控制难度
    5.3 凭借健全预算执行和调整制度强化预算控制实施效果
        5.3.1 细化预算执行管理制度建设
        5.3.2 健全预算调整控制制度
    5.4 以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及人员配备发挥预算控制作用
        5.4.1 组建校内预算绩效考核工作小组
        5.4.2 编制门类多样且科学的预算绩效考核标准
    5.5 运用部门预算监督和预算信息披露强化预算控制功能
        5.5.1 加强部门预算监督制度建设
        5.5.2 提高预算信息透明度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总趋势的行动连带
        (二)现代社会权利本位的价值依归
        (三)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结构转向
    二、研究价值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贡献
    三、研究述评
        (一)国内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的逻辑演进
        (二)国外高等教育腐败治理机制研究的总体图示
        (三)既有研究述评
    四、研究设计
        (一)思路安排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
        (二)不足
第一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高校腐败
        (二)治理机制
    二、理论基础
        (一)治理理论
        (二)机制设计理论
第二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机理剖析
    一、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动力系统
        (一)系统情境的宏观驱动
        (二)治理网络的开放赋能
        (三)主体价值的内生激发
    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控权逻辑
        (一)高校权力监督的有效性
        (二)高校权力制约的正当性
        (三)高校权力惩治的现实性
    三、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规则供给
        (一)生成路径: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统一
        (二)规则执行:强制、激励与认同接续
    四、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行动框架
        (一)合法性逻辑下的结构化行动
        (二)工具性逻辑下的专项式整治
        (三)情境性逻辑下的参与式合作
第三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演进历程
    一、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历史变迁
        (一)1949-1978年:动员群众,思想改造,运动式批判
        (二)1978-1989年:清理整顿,纠正行风,整风式拒腐
        (三)1989-2002年:破除垄断,遏制寻租,专项式打击
        (四)2002-2012年:体系建设,点面结合,系统化惩防
        (五)2012年至今:顶层设计,聚焦监督,制度化治本
    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演进逻辑
        (一)动力转换:从权威驱动向改革驱动转变
        (二)控权逻辑:从权力监督向“监督-制约”均衡转变
        (三)规则供给:从强制供给向协商供给转变
        (四)行动框架:从运动式为主向专项式和制度化转变
    三、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经验回视
        (一)坚持党的领导,规范机制运行的方向性
        (二)坚持专业化反腐,发挥纪检监察机构职能
        (三)坚持系统化反腐,形成整体性治理格局
        (四)坚持以责任制为核心,推动渐进式治理
第四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内容结构探析
    一、研究设计及实施
        (一)扎根理论编码方法
        (二)理论性取样
    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内容结构的三级编码
        (一)开放性编码
        (二)主轴性编码
        (三)选择性编码
    三、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内容结构的深层意涵
        (一)科层治理机制
        (二)网络治理机制
第五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构建
        (一)研究假设
        (二)预测问卷设计
        (三)正式问卷与实证分析
        (四)验证性因子分析
    二、理论模型拟合及路径分析
        (一)结构方程的拟合
        (二)直接作用下的网络治理机制对腐败治理绩效
        (三)直接作用下的科层治理机制对腐败治理绩效
        (四)中介作用下网络治理机制对腐败治理绩效的影响探究
    三、结果与讨论
        (一)研究假设结果汇总
        (二)检验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运行困境
    一、机制目标的导向性在内外碰撞中被消解
        (一)“组织-环境”框架下的“脱耦”
        (二)多层次目标体系的功能冲突
    二、治理主体的协调性在制度形塑中被割裂
        (一)规制缓和与政府监督博弈失衡
        (二)低组织化造成社会监督行动局限
        (三)身份困境导致纪检监督的结构性悖论
        (四)校内民主监督的“空心化”矛盾
    三、机制运行的合法性在现实安排中被弱化
        (一)治理的公共性欠缺
        (二)多重关系诱发治理的内卷化
        (三)路径依赖导致治理工具单一
第七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优化方略
    一、行动者主体性的生态化建构
        (一)以角色转换优化党委政府控制职能
        (二)以激励相容强化主体责任
        (三)以嵌入化激发纪检监督的“结构洞”优势
        (四)完善基于“日常生活”的实体性师生监督
        (五)以自主性保障社会主体的参与性
    二、治理动力集成性的多元化整合
        (一)权力驱动与权利驱动的互动
        (二)外部驱动与内部驱动的重构
        (三)以权威驱动调适利益驱动
    三、治理过程协同性的动态化平衡
        (一)高校腐败治理与政府腐败治理的目标协同
        (二)透明度与回应性的认知协同
    四、关键影响路径的功能性再造
        (一)构建以价值理性为导向的问责机制
        (二)从数据民主向技术治理进阶
        (三)一体性推进制度化治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高校基建并账问题研究 ——以A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框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概念界定
        2.1.2 相关理论基础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国内文献综述
        2.2.2 国外相关研究基础
        2.2.3 文献述评
第三章 高校基建会计核算规则的演进
    3.1 基建会计核算基本规则的变革历程
        3.1.1 《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背景下基建会计独立核算
        3.1.2 行政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后基建账并入事业账
        3.1.3 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基建账直接在事业账中核算
    3.2 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高等学校基建会计核算的改革
        3.2.1 政府会计改革目标
        3.2.2 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的会计核算基础
        3.2.3 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高等学校基建会计核算的主要变化
        3.2.4 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高校基建会计核算改革影响分析
第四章 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A高校基建并账实例分析
    4.1 A高校的基本情况
    4.2 旧制度下的A高校基建会计科目设置
    4.3 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的A高校基建并账分析
        4.3.1 会计核算总体要求
        4.3.2 基建并账的必要性
        4.3.3 基建并账整体操作流程
        4.3.4 新旧制度转换前的准备工作
        4.3.5 新旧制度转换下基建并账衔接工作
        4.3.6 新旧制度转换时基建账并入事业账分析
        4.3.7 新制度下的基建业务账务处理
        4.3.8 财务报告中关于基建会计信息的披露
第五章 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A高校基建并账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5.1 问题分析
        5.1.1 并账操作前的问题
        5.1.2 并账操作过程的问题
        5.1.3 并账后财务报表披露存在的问题
    5.2 改进建议
        5.2.1 加强高校内部的基建会计核算管理
        5.2.2 完善政府会计相关制度解读文件
        5.2.3 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会计核算系统
第六章 结语
    6.1 对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后基建核算管理的进一步思考
        6.1.1 加强部门协作,创建良性工作机制
        6.1.2 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6.2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高校内部控制的优化研究 ——以江苏省S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2.3 论文框架
    1.3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1.3.1 内部控制与高校内部控制
        1.3.2 高校内部控制信息化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控制论
        2.1.2 系统论
        2.1.3 委托代理理论
    2.2 高校内部控制相关概述
        2.2.1 高校内部控制的原则
        2.2.2 高校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
        2.2.3 高校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
        2.2.4 高校常用的内部控制方法
    2.3 文献综述
        2.3.1 国外文献综述
        2.3.2 国内文献综述
        2.3.3 文献评述
第3章 高校内部控制优化的基本思路
    3.1 高校的特点
        3.1.1 高校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非营利组织
        3.1.2 高校是学术和行政双向并行管理
        3.1.3 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呈现多元化
        3.1.4 高校经济活动范围较广
    3.2 高校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区别
        3.2.1 内部控制目标不同
        3.2.2 内部控制原则不同
        3.2.3 内部控制框架不同
        3.2.4 内部控制要素不同
    3.3 高校有效内部控制的特征
        3.3.1 单位层面有效内部控制的特征
        3.3.2 业务层面有效内部控制的特征
    3.4 高校内部控制的问题
        3.4.1 单位层面内部控制的问题
        3.4.2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的问题
    3.5 高校内部控制优化的路径
        3.5.1 单位层面内部控制优化的路径
        3.5.2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优化的路径
第4章 S高校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S高校基本情况简介
        4.1.1 S高校的组织架构
        4.1.2 S高校内部控制的总体概况
    4.2 S高校内部控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4.2.1 单位层面内部控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4.2.2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4.3 S高校内部控制优化的必要性
        4.3.1 有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
        4.3.2 有助于提高办公效率
        4.3.3 有助于加强各部门信息沟通
        4.3.4 有助于实现全面监督机制
第5章 S高校内部控制的优化分析
    5.1 S高校单位层面内部控制的优化
        5.1.1 健全岗位制衡机制
        5.1.2 完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
    5.2 S高校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的优化
        5.2.1 预算管理业务内部控制优化
        5.2.2 收支管理业务内部控制优化
        5.2.3 采购管理业务内部控制优化
        5.2.4 资产管理业务内部控制优化
        5.2.5 合同管理业务内部控制优化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现状评析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理论阐释
    一、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概念界定
        (一) 风险
        (二) 风险意识
        (三) 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
    二、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相关理论渊源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风险的主要论述
        (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有关风险的时代阐释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风险思想的历史传承
        (四) 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镜鉴启示
    三、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内容要素
        (一) 新时代大学生面临风险的基本类型
        (二) 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基本内容
    四、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现实意义
        (一) 回应全球化时代发展的人才诉求
        (二) 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求
        (三) 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面临的新境遇
    一、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面临的新机遇
        (一) 外部环境更加多元立体
        (二) 内容资源更加丰富多样
        (三) 培育方式更加现代便捷
    二、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面临的新挑战
        (一) 新生风险的层出不穷为培育工作的系统性带来新挑战
        (二) 培育主体的日益多元为培育工作的协调性带来新挑战
        (三) 大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为培育工作的创新性带来新挑战
    三、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面临的新要求
        (一) 新时代对培育工作的精细化程度提出新要求
        (二) 新时代对培育工作的专业化程度提出新要求
        (三) 新时代对培育工作的互动性提出新要求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实证分析
    一、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问卷调查情况
        (一) 调查对象的组成情况
        (二) 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现状
        (三) 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现状
    二、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问题
        (一) 高校风险预防管理意识不强
        (二) 风险防范课程安排难以保证
        (三) 教师自身风险防控知识欠缺
        (四) 大众传媒风险教育功能有限
        (五) 家庭相关风险教育长期离场
        (六) 学生本身风险自觉意识淡薄
    三、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问题归因分析
        (一) 高校发展与社会现实融合度不够
        (二) 课程设置与时代发展贴合度不高
        (三) 教师素质与学生诉求契合度不足
        (四) 大众传媒与自身责任匹配度不佳
        (五) 家庭教育与学生发展适合度不高
        (六) 自我培养与时代要求切合度不强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优化路径
    一、营造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多维立体环境
        (一) 政府完善相关风险制度,保证环境营造工作有章可循
        (二) 大众传媒发挥自身优势,实现线上线下风险宣传全面覆盖
        (三) 高校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润物无声风险防范培育环境
        (四) 家长注重风险防范教育,创建和谐自然风险教育家庭氛围
    二、深化大学生风险防范能力教育改革
        (一) 高校调整课程安排,设置系统的风险防范教育课程体系
        (二) 教师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提升自身风险意识和教学质量
        (三) 学生发挥主体意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自我培养与提升
    三、推进大学生风险应对举措培训教育活动
        (一) 加强宣传力度,普及风险防范应对理论知识
        (二) 举办校园活动,发挥第二课堂风险教育功能
        (三) 开展社会实践,优化学生风险防范能力素质
    四、培养强化大学生风险责任担当意识
        (一) 树立弘扬风险责任担当榜样,塑造良好社会风尚
        (二) 健全高校风险教育沟通体系,构建表达协商机制
        (三)优化家庭风险责任教育方式,强化责任担当意识
        (四)注重风险防范理论实践结合,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科研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A高校预算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校预算管理的理论基础
    2.1 高校预算管理的理论概述
        2.1.1 高校预算管理含义
        2.1.2 高校预算管理的特征
        2.1.3 高校预算管理的内容
        2.1.4 高校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
    2.2 预算管理的相关理论
        2.2.1 全面预算管理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三章 A高校预算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A高校预算管理概况
        3.1.1 A高校基本状况
        3.1.2 A高校财务机构设置
        3.1.3 A高校预算管理模式
    3.2 A高校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3.2.1 A高校预算编制现状
        3.2.2 A高校预算执行控制现状
        3.2.3 A高校预算调整现状
        3.2.4 A高校预算绩评价现状
    3.3 A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
        3.3.1 A高校预算管理问卷调查设计
        3.3.2 A高校预算编制问题分析
        3.3.3 A高校预算执行控制问题分析
        3.3.4 A高校预算调整问题分析
        3.3.5 A高校预算绩效评价问题分析
第四章 A高校预算管理优化方案
    4.1 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4.2 A高校预算管理优化原则
    4.3 A高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的优化
    4.4 A高校预算编制的优化
        4.4.1 科学合理编制预算
        4.4.2 优化预算编制方法,细化编制内容
        4.4.3 提高各部门预算参与度
    4.5 A高校预算执行和调整的优化
        4.5.1 科学合理执行预算
        4.5.2 预算控制的优化
        4.5.3 预算调整的优化
    4.6 A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优化
        4.6.1 预算绩效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4.6.2 构建A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6.3 确定A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
第五章 优化方案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分析
    5.1 优化方案保障措施
        5.1.1 健全人员保障
        5.1.2 健全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保障
        5.1.3 增强财务信息透明度
        5.1.4 健全预算管理奖惩机制
    5.2 A高校预算管理优化的预期效果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及展望
    6.2 研究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问卷调查
附件二 指标评分汇总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H高校财政专项资金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
        1.2.1 高校内部控制的研究
        1.2.2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研究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4.3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第2章 高校内部控制与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基础理论
    2.1 内部控制基础理论
        2.1.1 内部控制的概念
        2.1.2 内部控制的本质
    2.2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内涵——基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比较
        2.2.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涵义
        2.2.2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素
        2.2.3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目的与目标
        2.2.4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特征
    2.3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运行机制
        2.3.1 相互制衡是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核心理念
        2.3.2 流程化是制衡理念落地的最有效手段
        2.3.3 评价监督是内控效果最大化的保证
    2.4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理论基础
        2.4.1 管理过程理论
        2.4.2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第3章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及其内部控制
    3.1 高校经济业务活动的特征
        3.1.1 社会效益是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统一
        3.1.2 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来源多元化
        3.1.3 经费收支业务执行国家特殊要求
        3.1.4 高校实行预算绩效管理
    3.2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概念与管理
        3.2.1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概念与内容
        3.2.2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
    3.3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内部控制规范
        3.3.1 高校内部控制规范
        3.3.2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内部控制规范
    3.4 高校经济业务内部控制实施基本框架流程
第4章 H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内部控制设计
    4.1 H高校财政专项资金内控现状
        4.1.1 H高校及其财政专项资金
        4.1.2 H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
        4.1.3 H高校财政专项资金内部控制实施情况
    4.2 H高校财政专项资金内部控制构建
        4.2.1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业务范围与管理部门
        4.2.2 财政专项资金内控目标
        4.2.3 业务审批权限与办理职责
        4.2.4 财政专项资金内部控制业务流程描述与流程图绘制
        4.2.5 业务流程控制节点说明
        4.2.6 业务风险点识别及其控制
        4.2.7 相关制度和文件与不相容岗位提示
    4.3 监督检查与验收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谢辞

(10)高校基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回顾与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现有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路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项目生命周期理论
    2.2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绩效评价理论
第3章 高校基建项目绩效评价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高校基建项目主要特点
    3.2 高校基建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3 高校基建项目绩效评价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4章 高校基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构建
    4.1 高校基建项目全生命周期分析
    4.2 高校基建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
        4.2.1 利益相关者识别
        4.2.2 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识别
    4.3 高校基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思路
    4.4 项目规划决策阶段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4.4.1 项目规划决策阶段利益相关者分析
        4.4.2 项目规划决策阶段绩效评价目标分析
        4.4.3 项目规划决策阶段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4.5 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4.5.1 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利益相关者分析
        4.5.2 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绩效评价目标分析
        4.5.3 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4.6 项目产出运营阶段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4.6.1 项目产出运营阶段利益相关者分析
        4.6.2 项目产出运营阶段绩效评价目标分析
        4.6.3 项目产出运营阶段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第5章 高校基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验证
    5.1 H大学材料化工学科实验大楼项目概况
    5.2 H大学材料化工学科实验大楼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3 H大学材料化工学科实验大楼项目绩效评价结果
        5.3.1 项目规划决策阶段绩效评价
        5.3.2 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绩效评价
        5.3.3 项目产出运营阶段绩效评价
    5.4 H大学材料化工学科实验大楼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谈加强高校基本建设资金的管理与监督(论文参考文献)

  • [1]D大学往来账款管理的对策研究[D]. 闫丽利.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2]A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问题探析[D]. 涂晓.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S高校预算控制问题研究[D]. 王红芸. 沈阳大学, 2021(06)
  • [4]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D]. 梅士伟. 吉林大学, 2020(03)
  • [5]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高校基建并账问题研究 ——以A高校为例[D]. 陈露瑶. 广西大学, 2020(07)
  • [6]高校内部控制的优化研究 ——以江苏省S高校为例[D]. 博恬. 苏州大学, 2020(03)
  • [7]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研究[D]. 王盛椿. 山东大学, 2020(10)
  • [8]A高校预算管理优化研究[D]. 尹梓屹.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9]H高校财政专项资金内部控制研究[D]. 胡志洁. 河北大学, 2020(08)
  • [10]高校基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黄长江. 华侨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关于加强高校基本建设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