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西安“地摊戏”

体验西安“地摊戏”

一、感受西安“地摊戏”(论文文献综述)

王世斌[1](2021)在《景泰小曲在景泰三中音乐课堂的行动研究》文中认为

邹毅[2](2021)在《隆德县高台马社火传承研究》文中认为

梁文静[3](2019)在《沁县土改“斗争文本”中的话语研究(1946—1948)》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发动的土地改革运动,可以说是中国近代以来最深刻的社会、政治革新运动。山西沁县因“北控晋阳,南襟潞泽”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太岳革命根据地土改运动的典范。“话语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语言学领域兴起的一种研究方法,不久这种研究方法被应用到史学领域,可以说话语是人们思想的一种外在表述。通过“话语”这一独特的窗口,可以将沁县土地改革中各阶层民众的心理活动形象化地展现出来。本论文的写作以搜集的多册土改运动中的“斗争文本”——《沁县群运汇刊》为主体资料,再辅以档案和报纸印证,尽可能地通过土改时期农民诉说的“话语”呈现历史细节,全面展现沁县土地改革的运动过程以及土改革命话语对传统农村的重塑。本论文正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沁县土改前的社会概况。主要包括沁县的地理概况以及历史沿革;沁县传统时代的社会风俗与话语表达;以及沁县土改前的土地占有情况。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共土改话语的建构以及通过“话语”的视角来理解沁县土改推行的挫折。中共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和《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转变了文风,随着革命文学的出现,中共的“阶级话语”——如“诉苦”、“翻身”等开始传播到乡村社会,土改话语开始被建构。沁县土改的推行不是一蹴而就的,期间出现过多次顿挫,通过农民土改“话语”文本的描述可以将沁县土改推行的挫折分为三个阶段阐述。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话语视角下的沁县土改运动。通过对“诉苦”、“翻身”、“分配果实”、“积极分子”各环节民众“话语”的分析探讨,可以清晰地看到民众“阶级意识”以及“阶级话语”的建立过程。第四部分:以土改时期最具有民间话语特征的文本——民歌为代表,探析土改时期的话语特征。民歌是记载民间话语的一种重要历史文本,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通过对不同时期沁县民歌内容的对比,可以看到土改时期民歌蕴含的独特内涵。总之,本论文以沁县为个案,以话语为视角,以图再现沁县土改运动的独特景象。中国共产党通过土改运动将“阶级话语”嵌入乡村社会,从此“阶级话语”成为农民群众的行动指南、斗争武器,他们用“阶级话语”为自身的行为作出合法性的解释,同时也为中共对乡村社会的管理提供了合法性。由此,中共的权力深刻渗入到乡村内部,改变了乡村社会的基层机构,增强了社会结构的稳定。

王靓颖[4](2019)在《商洛花鼓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商洛花鼓戏是商洛地区最具代表的地方戏曲剧种。原始的商洛花鼓戏是由“筒子戏”、“八岔戏”、“小调戏”组成,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步形成了商洛花鼓现代戏,早期题材多表现为简单的劳动生活、婚姻爱情、神话故事等。后来商洛花鼓戏艺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该戏种转变为新形式与新内容,新时代与新生活集一身的新型地方小戏。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音乐商洛花鼓戏的流传与变异、商洛花鼓戏的内容特征与唱词语言、商洛花鼓戏的音乐特征与表演方式、商洛花鼓戏的价值功用与传承发展。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商洛花鼓戏的历史渊源,将其划分为移民文化说、军旅文化说、历史演变说。同时,将商洛地方音乐文化的渗透分为孕育期、盛行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第二部分从表现内容、唱词语言两个角度,对传统商洛花鼓戏和现代商洛花鼓戏进行分析。商洛花鼓戏作为一种地域特色鲜明的戏种,表演内容多与百姓息息相关,是分析当时人们生活状态以及精神面貌的重要依据。因此,它对于民间文化的传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表现内容上,现代商洛花鼓戏与传统商洛花鼓戏相比较,规模更大,时长从几十分钟增加到两、三个小时;内涵更加丰富,表达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加深。从唱词语言上看,现代商洛花鼓戏和传统商洛花鼓戏的唱词语言都具有地方性、口语性、时代性的特点。第三部分探究了商洛花鼓的音乐特征、表演方式以及随时代进步商洛花鼓的发展变化。商洛花鼓传统唱腔音乐,由“筒子”、“八岔”、“小调”三种不同形式的腔调组成,各自又包括多种曲调。这三种形式各自为“系”独立使用,在一个剧目中,各“系”互不掺合,形成各自不同的唱腔音乐风格。商洛花鼓现代戏,它既保留了传统唱腔的音乐特点,又运用了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既可以表现传统的感情生活,又可以上演较为大型的纪实故事。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笔者对商洛花鼓戏的历史文化价值、学术研究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社会引领价值进行阐述,综合调研到商洛花鼓戏的现状,提出传承建议。商洛花鼓戏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蕴含了商洛地区不同时期的文化精粹。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商洛花鼓戏在发展中扎根时代之土壤,不断汲取时代之养分,时至今日,商洛花鼓戏不断地推陈出新,在舞台表现形式方面也实现了多元化。在当今中国,广大的文艺工作者都在致力于文艺的创作、研究、传承、表演,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扎根、发展,积极响应“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政府号召,用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去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商洛花鼓戏,作为地方戏曲剧种,它的创作者们通过优秀的作品,传递着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培养着人们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时代精神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孙建杰[5](2018)在《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变革与演剧生态为考察对象,结合丰富的史料,探讨了1840—1949年间河南地方戏发展与蜕变的时代背景、剧坛概况、发展态势与总体走向,并对这一时期的河南地方戏的班社、艺人、剧场、作家(作品)等做了考察。晚清民国(1840—1949)是河南地方戏取得大发展与大繁荣的一个历史时期,也是河南地方戏发展史上的重要机遇期,更是河南地方戏自内而外,实现全面革新的一个历史时期。它既回荡着传统文化的流波,又在时代风气的渲染之下孕育着诸多新变。总的看来,这一百余年间河南地方戏的发展历程以1914年“时李之争”事件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期。1840—1914年间,河南地方戏发生、发展的主要地域是在乡间,与乡间生活、民俗文化结合极为紧密,是谓之河南地方戏的乡村时代;1914年之后,河南地方戏由农村逐步迁徙至城市,从只能游走于乡村陋野、搬演于庙会高台之上的杂伎游艺之作逐步演进为在商业化、专业剧场演出的独立的艺术样式。在城市之中发展、演进的河南地方戏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最高成就,是谓之河南地方戏的城市时代。自1840年以来社会形态、经济体制与时代思潮的变迁,构成了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发展与演进的时代背景,晚清以来的戏曲改良运动及在其影响下诞生的河南戏曲改良思潮与实践则成为河南地方戏发展的时代机遇。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戏曲被赋予启迪民智、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河南地方戏也由下里巴人一跃而为新时代文化的象征、救国治民的利器,得到河南社会各界的广泛推崇。自1907年以来出现的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思潮、冯玉祥主导下的戏曲改良运动、樊粹庭引领的河南梆子革新实践这三次大的戏曲变革实践,扭转了时人对河南地方戏的偏见,形成了以观剧为时尚的社会思潮,重塑了20世纪上半叶河南社会的戏曲观念,在剧目、舞台、声腔等方面对河南地方戏做出了根本性的革新,全面提升了河南地方戏的文化品格,并建立一种契合时代背景,符合城市民众审美需求的新的戏曲形式,为后世河南地方戏的发展与创新树立了典范。剧种的繁多与民俗演剧的兴盛则构成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剧坛的两大特点。基于河南悠久厚重的戏曲文化,地处天下之中、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和人情地理的丰富,这一时期在河南剧坛生存、繁衍了的各类剧种多达40余个,其中河南本土剧种30个,外来剧种至少有15个。它们在中州大地上争奇斗艳、碰撞融合、竞相斗胜,形成了河南剧坛诸腔杂陈、百花竞放的盛景。1949年前,河南居民十九业农,大多数地区仍笼罩于农耕文明的余晖之中,强大的农业基因、庞大的农村人口为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的兴盛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与充足的养分。确切地说,这一时期河南绝大多数演剧活动是发生在乡村之中的,而民俗演剧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演剧类型上看,都是这一时期演剧活动的绝对主体。一年四季,乡民或聚街头巷尾,或汇宗庙祠堂,或于场院村头,邀班做戏,吹拉弹唱,演唱歌舞和村坊小戏,娱神娱人兼而有之。春祈秋报、庙会演剧、节令演剧、崇圣演剧、集市演剧、行会演剧、喜丧演剧构成这一时期河南民俗演剧的主要内容。班社、剧场、艺人、作家(作品)作为河南地方戏的组成要素,是河南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组织单位,也是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演进与变革的主体与直接体现者。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班社在组织、运营上与全国其它地市、剧种的戏曲班社类似,大同小异,分科班(窝班)、江湖班、玩会班、龙虎班四种。20世纪20年代,冯玉祥两次督豫,在河南建立了由官方直接组织、管理的艺人培训机构,开启了河南官方培养戏曲艺人的先河。在它的影响下,一大批民间新式知识分子也积极投身于戏曲教育事业,出现一批以“学社”“剧社”“学校”“剧团”命名的新式戏曲人才培养机构。虽然这些机构未能完全抛弃旧式班社的陈规旧俗,但在培养模式、规章制度、训练方式等方面均有所变化,更加合理与科学,而且它们不拘泥于门户之见,积极吸纳京剧及其它兄弟剧种的艺术精髓,融汇于河南地方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良与革新之中,为这一时期的河南地方戏培养了大批人才。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剧场新旧兼收、中西并蓄,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类型极其丰富。既有经济便利,可就地搬演的临时性演剧场所,也有规模宏大、形制精美的专业剧场;既有模仿上海“新舞台”兴建的新式剧场,也有延续千年、遍布河南全境的古老戏楼。茶园剧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三十余年间迎来了自己最后的辉煌,它见证了以河南梆子为代表的河南地方戏在城市的崛起。1909年落成的“丰乐园”剧场,标志着河南新式剧场的开端。1927年,冯玉祥主导兴建的“人民会场”,兼具政治与文化的双重含义,它催生了河南大规模修建剧场的浪潮。由永安、永乐、国民等七家剧院形成的“相国寺梆戏文化圈”第一次使梆戏剧场在河南剧坛站住了脚,并获得长久而稳固的发展,为河南地方戏的深度变革创造了条件。樊粹庭主导的“豫声剧院”则成为河南新式剧场的集大成者。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49年,河南各地共有新式剧场有225所、茶园剧场26所,遍及河南各地区的中心城市,在较为偏远的乡村,更存在数目众多、难以统计的简易戏院。艺人始终是河南地方戏最为活跃的要素,它既是河南地方戏的传承者与守护者,又是河南地方戏的创造者,在饱受社会歧视的环境中,他们不仅保存了河南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火种,提升了河南地方戏的艺术水平,更创造了曲剧、四平调等新的剧种。晚清民国是河南地方戏艺人大量涌现、名家辈出的一个历史时代,以“开封五云”为代表的一批艺人吹响了河南地方戏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号角,并为它在城市中的革新与发展开辟了道路。而坤伶的复兴与崛起,则成为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发展史上最为值得关注的戏曲史现象之一,她们促进了河南地方戏唱腔风格的革新和审美范式的转变,加速了河南地方戏流派的融合,彻底改变了河南地方戏的行当体制。对河南地方戏作家(作品)研究,向来是河南地方戏研究的难点,在樊粹庭之外,少有河南地方戏作家被提及。宽泛地说,河南地方戏现存传统剧目,都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与再创作,以此而论,它们都属于艺人创作的范围。在民间艺人之外,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批从事于河南地方戏创作的文人,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们或刻意隐藏行踪、或名声不显,所做剧本也大多散佚,极难对他们作出较为细致的描绘与综述。民国年间,又有樊粹庭、王镇南、蒋心惠等人相继投身于河南地方戏的创作,他们的作品代表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的最高成就,彰显了河南地方戏的高度与深度。本文挖掘、整理了晚清民国时期36位河南地方戏作家及其作品,并对其中19位有较为详细资料者做了简单的考证和阐述,以补今日研究的缺憾。

王华东[6](2018)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研究》文中认为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山东各界群众在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文化。它以抗日救亡为主题,属于新民主主义文化范畴。它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呈现。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文化理论为指导,将现代文化理论与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发展进程相结合;通过对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形成的基础、发展概况进行阐述,具体分析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的组织、政策和形式与内容,在此基础上论述其基本特征、历史作用、时代价值及文化建设的启示。本文由八个部分组成,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绪论,对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选题背景进行阐释,对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进行说明,对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与梳理。在对现存抗战时期报刊、党的文献、相关史料以及地方志进行分析综述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采用系统分析、历史分析等基本方法,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对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开展研究。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以及不足之处。第二章对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形成的基础进行剖析,主要包括文化及理论渊源、实践基础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毛泽东文化理论以及齐鲁文化,描述了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形成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渊源。马克思主义在山东的传播、日本对山东侵略的不断加剧、土地革命时期山东革命文化的积淀等,是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形成的实践基础。第三章对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发展概况进行梳理。在现代文化理论界定文化、抗战文化与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的概念基础上,依据山东抗日根据地发展状况,结合战争时局及山东抗战形势变化,归纳出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萌芽兴起、初步形成以及走向成熟三个发展时期。概括每个时期文化面临的问题及文化的发展态势,总结出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取得长足发展是中共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结果和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必然性。第四章对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的组织与政策进行系统评述。根据山东抗日根据地实际情况与抗战需要,中共山东党组织成立了山东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教育组(后改为山东战时工作行政委员会教育处)、山东省文化界救亡协会等省级文化领导机构,建立起各级文化机构和群团文化组织,通过培育新式文化人才与改造旧式文化人才途径组建起文化队伍。山东抗日根据地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文化人才政策、教育政策、文化宣传政策与文艺政策,形成了规范而有效的文化政策体系,体现新民主主义文化方针,规定了文化的发展方向。第五章对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的形式与内容进行论述。中共山东党组织领导人民群众对当地文化进行改造与创新,赋予抗战时代主题的新内容,采取了本土化、民间化通俗易懂形式,发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抗日根据地文化,取得了重大的文化成就。本章对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的形式与内容从开展文化教育、创作文艺作品、举行文艺活动、进行文化宣传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其中对文化教育从文化知识、思想政治、军事技能的普及角度进行概述。第六章对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的基本特征与历史作用进行总结。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特征呈现多样性,既有表达爱国抗日主题的抗战文化特点,又有通俗易懂风格的群众文化特性;既有和谐包容的多元文化特征,又展现独特地域的齐鲁文化特色。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加强了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促进了当地社会的进步,推动了全民抗战的进程,也为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文化形成奠定基础。第七章对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的时代价值与文化建设的时代启示进行探讨。从史料价值、文化精神价值等角度发掘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的时代价值,考察其对当今时代的现实意义。总结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时代启示,以史为鉴、更好的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结论部分主要是在对本文进行系统回顾的基础上评析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的成就和地位;阐释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的普及和提高、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等问题;指出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一些缺失;对今后抗日根据地文化研究进行展望,以期拓宽和深入研究此类文化。

王星慧[7](2016)在《山西抗日根据地儿童生活探究》文中指出中外历史上,儿童皆处于失语状态。在传统社会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儿童自己的身影,听不到儿童的话语。然而时至近代,特别是到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已有儿童开始史无前例地关注国家政事。抗战时期,儿童遭受战争带来的巨大创伤,战火、死难、疾病、饥饿、恐惧、劳动、贫穷、失学等都充斥着他们的童年,但也正是在抗战时期他们的生活从教育、家庭、社会活动、心态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地变化,中国儿童开始近代化意识的萌芽。本文以山西农村根据地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透视山西农村根据地儿童抗战时期的生活,从而探究中国农村儿童在抗战中近代化意识的产生这一重大变迁。本文从七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第一章。绪论主要进行概念阐释、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意义、资料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第一节到第四节介绍山西农村社会的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概述山西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和沿革、抗战前的山西农村经济与民众生活,论述近代以来山西出现的变革,以及这些变革对儿童造成的影响。第五节介绍抗战时期山西农村儿童人口,首先提出问题,即抗战时期中国儿童数量到底几何?列举现存的争议、并分析数据,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根据相关材料确定山西农村儿童人口数,分析抗战时期山西农村儿童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本文将儿童人口按年龄分成0—4岁、5—10岁、11—15岁三段,经过数据比较,分析山西农村儿童年龄分布特点及其呈现这种特点的原因。本文认为山西农村婴儿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和同时期国际水平相当。所以,一般所说的民国包括抗战时期中国婴儿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的说法并不适用于山西。山西农村儿童人口数量从0—4岁段到11—15岁段依次呈递减态势。儿童人口死亡率与儿童所处的地域经济和家庭经济有关,地域越穷和家庭经济越穷,儿童死亡率越高。本文第二章探究山西根据地儿童的学校生活。山西抗日根据地偏僻贫困,贫雇农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所以贫童能否入学以及有多少贫童能入学是评价根据地儿童教育的最基本的指标。因此本章第一节首先分析评价抗战前阎锡山儿童教育的成就与不足,第二节分析抗日根据地的贫童群体及其形成原因,研究抗日根据地的贫童教育政策,总结抗战时期山西农村抗日根据地所取得的成绩,分析根据地教育存在的不足。第三节探究抗日根据地在缺乏教材等基本教学设施的情况下,根据地小学如何通过利用“活教材”来更有效地引导、教育儿童,激发儿童抗战热情,培养儿童成为新中国建设的主人。本文引进“活教材”这个词语,并认为活教材是抗日根据地儿童教育的一个创举。本文认为根据地小学“活教材”主要包括报刊活教材、艺术活教材、劳动活教材三种形式,运用这三种形式的活教材,既可以教授学生识字、又有利于培养儿童爱国心、民族心,也能教授给儿童现实生活中实用的知识文化。第四节探究根据地革命性质的文学与儿童变迁的关系,首先分析传统民间文学如儿歌、童谣在根据地的变化,然后论述作家文学有史以来第一次大面积的涌入偏僻农村给儿童带来的冲击,以及学生课本中的课本文学的革命性体现,这些作家文学作品所具有的近代性、革命性对儿童思想意识带来的影响是这一小节的研究重点。第三章分析探究山西抗日根据地儿童的家庭生活。第一节主要探究儿童健康状态、政府对保障儿童健康所采取的措施以及由儿童健康所反映出来的在贫困的经济下儿童的衣、食、家庭劳动等方面的生活。第二节论述山西根据地的溺女之风,分析长期存在的溺女现象,政府采取的制止措施,以及溺女带来的危害。本文认为溺女说反映的不是简单的性别歧视,溺杀女婴——人口性别比不平衡——男子娶妻困难——彩礼增高——早婚——早育——母体及后代健康、人口增加——溺婴,如此循环往复,农村人口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第三节探究童婚现象。论述民国至抗战时期童婚的变化,儿童由大人随便摆布安排婚姻毫无反抗能力到积极主动的反抗童婚,这是儿童思想进步的具体体现。本文论述山西农村童婚的特点,探究早婚儿童的家庭生活,分析儿童早婚的危害,并进一步探究儿童突破早婚的意义——这也是儿童摆脱桎梏、迈向近代的一个标志。第四章为儿童的社会组织活动与游戏。儿童社会组织主要是指抗日根据地的儿童团,儿童团是中国近代史上少有的儿童自己的组织。本章第一节介绍儿童革命团体的发展过程、山西抗日根据地儿童团的特点。根据地村村皆有儿童团,儿童团是连接家庭、学校与社会活动的纽带,它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儿童团组织让儿童有了初步的团体意识,启蒙了儿童的思想。游戏也是儿童的社会活动之一,本文第二节介绍儿童游戏及其游戏的主要功能,论述抗战前后儿童游戏的变化,从这种变化中探究抗战对儿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抗战游戏的意义,本文认为抗战游戏是根据地儿童生活的反映,能实现儿童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第五章论述抗日根据地儿童在抗战大背景的剧烈冲击下的心理状态,分析这种心态形成的因素以及产生的效应。本文认为在抗战时期儿童心态典型地呈现三种行式即恐惧心态、民族主义心态及实用主义心态,正是在这三种心态的影响下,儿童参加抗战,参与生产劳动当小先生等,儿童在抗战中发挥了他们的作用。最后一部分是余论。本文认为抗战时期根据地在儿童观念上有了进步,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以儿童为中心”有了一定的实践成果。这是一个意外,也是在特殊环境下创造的一个奇迹。儿童参与革命,革命必定在儿童身上留下烙印,影响儿童的生活和思想。农村根据地各种革命是儿童近代意识萌芽的前提,儿童思想的变迁打着革命的烙印。

王永利[8](2016)在《隆尧秧歌戏剧团研究》文中提出隆尧秧歌戏是流传于河北省南部的一种地方小剧种。本文以隆尧秧歌戏的演出团体——班社、剧团为理论切入点,将演出团体的社会属性与演员的文化身份、剧目的传承创新、音乐特征的变化作为主要的考察对象。本文认为,隆尧秧歌戏演出团体社会属性的变化对该剧种在20世纪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20世纪隆尧秧歌戏演出团体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民间班社、国营剧团、私营剧团。传统的民间班社是中国戏曲传承中的制度形式,它以传统的师徒关系及口传心授的学艺途径为基础,保证了戏曲传承中剧目及音乐的稳定性。国营剧团极大促进了该剧种在20世纪中后叶的发展,国营剧团不仅可满足演员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且使演员的社会身份发生了巨变,他们成为具有社会独立身份的“国家干部”。这一转变有力地促进了隆尧秧歌戏的发展,不仅传统剧目得以整理,而且开始探索新剧目的创作。私营剧团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国营剧团的改制对隆尧秧歌戏的发展产生了负面作用。在新的社会语境下,私营剧团涣散的人员组织解构及以经济利益为重心的价值取向对传统剧目的保存与演出产生了不利影响。“政府身份”光环的消失使演员们的文化身份再一次发生巨变,这种变化使演员重新定位了该剧种的社会价值。音乐行为的非职业性使得一些传统剧目的演出缺乏制度约束,进而影响到该剧种的传承与发展。基于多次的实地考察,从传承现状来分析隆尧秧歌戏在传承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法。

余航[9](2016)在《河南近二十余年(1990-2015)的版画创作》文中指出本文主要论述从1990年到2015年间的河南版画创作情况。将从乡土文化与都市文化两大线索出发,以主要的代表性人物和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历届河南省版画展览为重点,论述近二十余年来河南版画走过的路程。并在基础上,肯定近二十余年来的成绩,指出所面临的问题。文章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其中正文有四章,第一章是河南的文化生态及特点。主要包括河南文学创作情况,群众基础深厚的地方戏曲和传统书画等等。第二章是关于河南版画创作的基础与当下状况。主要包括以乡土特色为主的版画创作情况与代表人物,近二十年来版画创作出现都市文化色彩的创作代表人物。第三章以乡土创作和都市创作取向为主要线索来论述乡土与都市交织的格局与原因。第四章分析河南版画目前所处的位置,找出突破的方向。同时与其他省份的版画创作情况做出比较。在结语部分,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段爱峰[10](2015)在《汉语桥文化符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在十三年的岁月里,逐渐成为中国文化向外展示魅力的媒介。在符号学视野下,结合文献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法,借助符号互动理论的相关知识,对其文化传播方式做了层层深入的研究,以总结出清晰的内部文化传递模型和其微观路径,目的是获知汉语桥文化传播的成功经验以及启示。汉语桥的成功之处在于善于利用各种各样的形象传播功能强大的文化符号,让参赛选手在雅俗交融的文化氛围里体验和学习中华文明优秀的传统文化、充满创新活力的当代文化,对中华文化有了整体的认知甚至认同。而从汉语桥内部的运作机制中发现,其文化传播的微观路径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为关键核心。汉语桥编创人员作为传播者的身份创设了特定的比赛情境,以有利于达到传播优秀中华文化的目的,参赛选手作为文化意义的接收对象则依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定义情境,在此基础上与比赛的相关人员展开了深入的符号互动,并获知了大量的中华文化知识。最终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汉语桥文化符号意义的生成与传递。从中可以看出,对外传播中华文化既要坚持完整性、优化的文化,又要在主动中寻求互动,力求在国际上树立真实、先进的中华文化形象。

二、感受西安“地摊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感受西安“地摊戏”(论文提纲范文)

(3)沁县土改“斗争文本”中的话语研究(1946—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沁县土改前的社会概况
    1.1 沁县的地理概况及其历史沿革
        1.1.1 地理概况
        1.1.2 历史沿革
    1.2 沁县传统时代乡村的风俗与生活
        1.2.1 耕读传家
        1.2.2 勤俭朴实
        1.2.3 爱乡守土
        1.2.4 信奉神灵
    1.3 沁县土改前的社会调查所见土地占有情况
        1.3.1 根据区
        1.3.2 游击区
第二章 中共土改话语的建构以及沁县土改推行的挫折
    2.1 中共土改话语的建构
        2.1.1 延安整风与中共文风的变化
        2.1.2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工农兵文学
        2.1.3 革命文学作品——革命、土改话语的建构
    2.2 “斗争文本”中沁县土改推行的顿挫
        2.2.1 传统文化心理障碍和组织不力
        2.2.2 中农、伪属和包庇户的问题
        2.2.3 干部散漫和贫农的恐惧“反攻倒算”心理
第三章 “土改话语”视角下的沁县土改运动
    3.1 诉苦——意识层面的引导
        3.1.1 诉苦的准备与步骤
        3.1.2 诉苦
    3.2 翻身——实践层面的指导
        3.2.1 划分阶级
        3.2.2 斗地主(斗汉奸恶霸)
        3.2.3 新老区的联合斗争
        3.2.4 翻身与秋收
    3.3 分配果实——物质层面的诱导
    3.4 积极分子——精神层面的劝导
第四章 土改时期民间话语特征的文本分析——以民歌为代表
    4.1 传统的沁县民歌及其特点
        4.1.1 爱情类民歌
        4.1.2 劳动、常识类民歌
        4.1.3 社会生活类民歌
    4.2 新民歌运动——民歌的改造和土改动员
        4.2.1 激发革命意识的民歌:“土地改革是什么”?
        4.2.2 动员土改的民歌:“诉苦”
        4.2.3 表现土改高潮的民歌:“斗地主”
        4.2.4 表彰土改积极者的民歌:“积极分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商洛花鼓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背景
    2 选题缘由
    3 选题意义
    4 相关研究综述
    5 研究方法
第1章 商洛花鼓戏的流传与变异
    1.1 商洛花鼓戏的历史成因说
        1.1.1 移民文化说
        1.1.2 军旅文化说
        1.1.3 历史演变说
    1.2 商洛花鼓戏的发展衍变
        1.2.1 孕育成型期
        1.2.2 盛行壮大期
        1.2.3 发展创新期
第2章 商洛花鼓戏的内容特征与唱词语言
    2.1 商洛花鼓戏的表现内容
        2.1.1 传统商洛花鼓戏的表现内容
        2.1.2 现代商洛花鼓戏的表现内容
    2.2 商洛花鼓戏的唱词语言
        2.2.1 地方性
        2.2.2 口语性
        2.2.3 时代性
第3章 商洛花鼓戏的音乐特征与表演方式
    3.1 商洛花鼓戏音乐特征
        3.1.1 筒子戏
        3.1.2 八岔戏
        3.1.3 小调戏
    3.2 商洛花鼓戏音乐的发展变化
        3.2.1 唱腔曲调结构变化
        3.2.2 唱腔曲调音调变化
    3.3 商洛花鼓戏的表演方式
第4章 商洛花鼓戏的价值功用与传承发展
    4.1 价值功用
        4.1.1 历史文化价值
        4.1.2 学术研究价值
        4.1.3 艺术审美价值
        4.1.4 社会引领价值
    4.2 商洛花鼓戏的传承与发展
        4.2.1 商洛花鼓戏发展现状
        4.2.2 商洛花鼓戏传统传承模式
        4.2.3 商洛花鼓戏现代传承方式的变化
    4.3 商洛花鼓戏的传承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田野调查图片采撷
    附录二: 辛书善老师采访笔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5)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研究缘起与现状
    二、本课题的意义与价值
    三、本课题的目标与方法
第一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曲概述
    第一节 河南戏曲发展的历史脉络
    第二节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的分期
        一、乡村时代:1840—1914
        二、城市时代:1914—149
    第三节 河南戏曲改良运动的发展与实践
        一、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思潮
        二、冯玉祥主导下的戏曲改良运动
        三、河南梆子的革新实践
    第四节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剧种考论
        一、地方史志所载剧种考
        二、报纸刊物所载剧种考
        三、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曲剧种的数量
第二章 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
    第一节 民俗演剧的类型与名目
    第二节 酬神演剧
        一、春祈秋报
        二、庙会演剧
        三、节令演剧
        四、崇圣演剧
    第三节 日常事务演剧
        一、集市演剧
        二、行会演剧
        三、喜丧演剧
第三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班社
    第一节 地方戏班社的历史与演进
        一、河南地方戏班社的发展历程
        二、民国以来河南地方戏班社的演变
    第二节 班社的类型
        一、科班
        二、江湖班
        三、玩会班
        四、龙虎班
    第三节 班社的成员与分工
    第四节 班社的经济
        一、戏班的经济收入
        二、戏班的分配方式
第四章 晚清民国河南乡村剧场
    第一节 画地做场
        一、画地做场的历史与现状
        二、画地做场与河南地方戏的关系
    第二节 高台剧场
        一、高台剧场的历史与发展
        二、高台剧场对河南地方戏的影响
    第三节 戏楼
        一、河南戏楼的历史与类型
        二、戏楼的变迁与发展
第五章 晚清民国河南城市剧场
    第一节 河南地方戏与城市剧场
    第二节 茶园剧场:清乾隆年间——1927
        一、传统茶园剧场:清乾隆年间——1914年
        二、席棚茶园:1914——1927
        三、河南茶园剧场的特点与影响
    第三节 新式剧场:1927——1949
        一、“丰乐园”:新式剧场的发端
        二、“相国寺梆戏文化圈”与河南新式剧场的发展
    第四节 二十世纪上半叶河南其它地区的城市剧场
    第五节 官方意志与民间诉求:河南新式剧场兴盛之原因
第六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艺人
    第一节 艺人与河南地方戏
        一、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艺人数量蠡测
        二、名伶涌现的河南地方戏
        三、河南地方戏艺人的历史贡献
    第二节 “开封五云”与河南地方戏的演进
        一、“开封五云”辨析
        二、河南地方戏城市化的先驱
    第三节 坤伶与河南地方戏的新发展
        一、坤伶的复兴
        二、民国时期坤伶的崛起与发展
        三、坤伶对河南地方戏的影响
第七章 河南地方戏作家、作品钩沉
    第一节 民间艺人作家及其作品
    第二节 传统文人作家及其作品
    第三节 新式知识分子作家及其作品
    第四节 河南地方戏存目作家、作品简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附录一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本土剧种表
    附录二 晚清民国时期流入河南剧种表
    附录三 晚清民国河南民间常见演剧名目表
    附录四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戏曲班社统计表
    附录五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科班(窝班)统计表
    附录六 晚清民国河南新式剧场数量简论
    附录七 19 世纪末——1949 年河南剧场一览表

(6)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形成的基础
    2.1 文化及理论渊源
        2.1.1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文化的论述
        2.1.2 毛泽东关于文化的论述
        2.1.3 以儒学为核心的齐鲁文化
    2.2 实践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在山东的广泛传播
        2.2.2 土地革命时期山东革命文化的积淀
        2.2.3 日军入侵山东促使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的兴起
第3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发展概况
    3.1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的概念
        3.1.1 文化概念的阐释
        3.1.2 抗战文化概念的解读
        3.1.3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概念的界定
    3.2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发展历程
        3.2.1 萌芽兴起
        3.2.2 初步形成
        3.2.3 走向成熟
第4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的组织与政策
    4.1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机构
        4.1.1 组织机构
        4.1.2 管理机制
    4.2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队伍
        4.2.1 改造旧式文化人才
        4.2.2 培育新式文化人才
    4.3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政策
        4.3.1 中共文化政策
        4.3.2 人才政策
        4.3.3 教育政策
        4.3.4 文艺政策
        4.3.5 宣传政策
第5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的形式与内容
    5.1 普及文化、政治、军事知识
        5.1.1 普及文化知识
        5.1.2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5.1.3 学习军事科目
    5.2 创作文艺作品
        5.2.1 谱写诗篇、歌谣
        5.2.2 创作话剧、戏剧
        5.2.3 改进曲艺、歌舞
        5.2.4 写作小说、文学
    5.3 开展文艺活动
        5.3.1 开展戏剧活动
        5.3.2 推广秧歌运动
        5.3.3 举行文艺会演
        5.3.4 开展文艺评论评奖
    5.4 进行抗日宣传
        5.4.1 印发抗日宣传品
        5.4.2 发行抗日报刊、书籍
        5.4.3 传唱抗日歌曲
        5.4.4 创作美术宣传画
第6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的基本特征与历史作用
    6.1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6.1.1 表达爱国抗日的鲜明主题
        6.1.2 蕴含开放包容的和谐精神
        6.1.3 映现通俗易懂的鲜明风格
        6.1.4 展示山东独特的地域特色
    6.2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的历史作用
        6.2.1 加强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6.2.2 促进抗日根据地社会进步
        6.2.3 推动全民抗战的发展
        6.2.4 为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文化形成奠定基础
第7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的时代价值及文化建设的时代启示
    7.1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的时代价值
        7.1.1 彰显史料价值
        7.1.2 传承文化价值
        7.1.3 弘扬革命精神
        7.1.4 丰富爱国教育
        7.1.5 坚定文化自信
    7.2 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时代启示
        7.2.1 坚持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
        7.2.2 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
        7.2.3 积极培养文化人才队伍
        7.2.4 文化统战应具有时代生命力
        7.2.5 继承弘扬文化传统,把握文化发展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成果
后记

(7)山西抗日根据地儿童生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价值及其创新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本文的主要观点
        (三)创新
    四、概念
        (一)儿童史与儿童观
        (二)儿童与贫童
        (三)活教材
第一章 生活环境:山西农村社会
    1.1 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
        1.1.1 自然环境
        1.1.2 历史文化
    1.2 抗战前山西的农村经济与民众生活
    1.3 山西革命根据地的形成与沿革
        1.3.1 晋察冀革命根据地
        1.3.2 晋绥革命根据地
        1.3.3 晋冀豫革命根据地
    1.4 农村革命、民众与儿童意识
        1.4.1 农村近代化
        1.4.2 民众的民族、国家意识
        1.4.3 儿童近代化意识
    1.5 儿童人口数量
        1.5.1 中国儿童人口数量争议与确定
        1.5.2 山西农村儿童人口
    小结
第二章 儿童教育生活:儿童教育革命与儿童变迁
    2.1 抗战前儿童教育
        2.1.1 抗战前阎锡山儿童教育取得的成就
        2.1.2 抗战前儿童教育的不足
    2.2 根据地贫童、国民教育与儿童变迁
        2.2.1 抗日根据地贫童群体及形成原因
        2.2.2 根据地贫童教育:农村的国民教育
        2.2.3 根据地贫童教育所取得的成就与不足
    2.3 活教材与近代儿童
        2.3.1 小学活教材出现的原因
        2.3.2 小学活教材之形式与内容
        2.3.3 活教材与儿童变迁
    2.4 革命的文学与近代儿童
        2.4.1 根据地的民间文学
        2.4.2 根据地的作家文学
        2.4.3 根据地的课本文学
        2.4.4 文学教育与儿童变迁
    小结
第三章 儿童家庭生活:生活重压、政策应对与儿童变迁
    3.1 健康状态
        3.1.1 理想建构与现实情况
        3.1.2 政策应对的有限与无力
        3.1.3 儿童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源
    3.2 溺女之风
        3.2.1 溺女现象
        3.2.2 政府对策
        3.2.3 溺女危害
    3.3 儿童、婚姻与自由
        3.3.1 童婚现象演变
        3.3.2 农村童婚特点
    3.4 早婚儿童的家庭生活
    小结
第四章 儿童的社会生活:儿童团与儿童游戏
    4.1 儿童团、革命与儿童地位
        4.1.1 儿童革命团体
        4.1.2 山西抗日儿童团
        4.1.3 抗日儿童团功能实践:从未有之儿童变迁
    4.2 儿童游戏与儿童变迁
        4.2.1 传统儿童游戏
        4.2.2 中国传统儿童游戏的功能
        4.2.3 儿童游戏与抗战
        4.2.4 儿童游戏的功能:满足儿童革命愿望
    小结
第五章 根据地儿童心态探究:儿童心态与儿童变迁
    5.1 影响儿童心态的因素
        5.1.1 历史因素
        5.1.2 社会生活环境
    5.2 抗战期间山西农村儿童典型心态
        5.2.1 对疾病、贫穷的恐惧心态
        5.2.2 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5.2.3 实用主义心态占主导
        5.2.4 民主进步思想意识的懵懂
    5.3 儿童心态与儿童对抗战的贡献
        5.3.1 参加抗日战争
        5.3.2 家庭生产
        5.3.3 发挥自身独特作用
    小结
余论 山西抗日根据地儿童的革命与近代化意识产生
    一、土生土长的教育观与先进教育观的统一
        (一) 土生土长的“教育即生活”与杜威先进儿童教育观的统一
        (二) 土生土长的“以儿童为中心”与杜威的儿童观的统一
    二、儿童革命与儿童近代意识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隆尧秧歌戏剧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隆尧秧歌戏的历史与生存环境
    1.1 隆尧秧歌戏的历史考述
    1.2 隆尧秧歌戏的生存环境
        1.2.1 秧歌戏形成的自然环境
        1.2.2 语言环境
第2章 民间班社维系下的隆尧秧歌戏
    2.1 民间戏班:戏曲历史传承中的制度形式
        2.1.1 隆尧秧歌戏班的历史沿革
        2.1.2 民间戏班的内在维系关系
    2.2 出科与谢师:传统的学艺途径
    2.3 戏班维系下隆尧秧歌戏剧目特征
第3章 国营剧团对隆尧秧歌戏发展的推动作用
    3.1 政策呵护下的剧种发展
    3.2 剧团的职能结构
        3.2.1 跑台口
        3.2.2 剧团的管理
    3.3 传统剧目的扩充及新剧目的探索
        3.3.1 传统剧目的繁荣和新剧目的创作
        3.3.2 剧团演员的文化身份与音乐的创新
    3.4 戏校的积极作用
第4章 剧团改制与隆尧秧歌戏的当下处境
    4.1 剧团的解散与重组
        4.1.1 剧团的解散
        4.1.2 剧团的重组
    4.2 剧团的经济运作方式
        4.2.1 商业性台口
        4.2.2 公益性“台口”
        4.2.3 演员们的收入情况
    4.3 目前隆尧秧歌戏剧团的人员结构
    4.4 新旧剧目的并存
        4.4.1 对演出剧目的影响
        4.4.2 对新剧目的文化透视
第5章 当代社会语境中隆尧秧歌戏的传承与思考
    5.1 隆尧秧歌戏在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5.1.1 传承项目的特殊性
        5.1.2 传承中的断层
    5.2 对隆尧秧歌戏“活态”传承的思考
        5.2.1“活态”传承的生命支撑
        5.2.2“活态”传承的文化生态环境
        5.2.3 新政策出台对地方小剧种的积极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河南近二十余年(1990-2015)的版画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课题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及拟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河南的文化生态及特点
    第一节 河南文学创作及戏曲情况
    第二节 乡土绘画与传统书画的现状
    第三节 都市文化色彩不断增加
第二章 河南版画创作的基础与当下状况
    第一节 早期河南版画的状况
    第二节 近二十余年来河南版画创作总体情况及趋势
        一、河南版画创作主体情况分类统计
        二、河南高校版画建设情况及人才培养状况
    第三节 以乡土特色为主的版画创作情况与代表人物
        一、乡土版画成熟的创作模式及变化
        二、青年艺术家的乡土版画创作情况
    第四节 从省版画展览看创作思路及模式的变化
        一、近十年的河南省版画展览总体情况统计
        二、版画创作观念的形成和流变
第三章 乡土与都市交织的格局与原因
    第一节 坚守乡土创作的取向与演进
    第二节 注重都市文化创作取向的形成与表现
    第三节 两种创作取向共存的互动
第四章 与内地其他省份版画创作情况的比较
    第一节 与相邻相近情况省份的对照
    第二节 与创作基础深厚省份的对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汉语桥文化符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流程
第一章 符号学与汉语桥
    第一节 符号学
    第二节 汉语桥的符号特性
第二章 文化符号在汉语桥中的运用
    第一节 文化符号的内涵
    第二节 多样性的文化符号
    第三节 汉语桥文化符号的价值取向
    第四节 汉语桥文化符号的功能
第三章 汉语桥文化符号意义的实现
    第一节 符号互动论:意义在互动中生成
    第二节 汉语桥比赛中的互动模型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感受西安“地摊戏”(论文参考文献)

  • [1]景泰小曲在景泰三中音乐课堂的行动研究[D]. 王世斌.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隆德县高台马社火传承研究[D]. 邹毅. 宁夏大学, 2021
  • [3]沁县土改“斗争文本”中的话语研究(1946—1948)[D]. 梁文静. 山西大学, 2019(01)
  • [4]商洛花鼓戏研究[D]. 王靓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5]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D]. 孙建杰. 河南大学, 2018(12)
  • [6]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研究[D]. 王华东. 吉林大学, 2018(12)
  • [7]山西抗日根据地儿童生活探究[D]. 王星慧. 山西大学, 2016(02)
  • [8]隆尧秧歌戏剧团研究[D]. 王永利. 河北大学, 2016(03)
  • [9]河南近二十余年(1990-2015)的版画创作[D]. 余航.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10]汉语桥文化符号研究[D]. 段爱峰.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标签:;  ;  ;  

体验西安“地摊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