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准免疫斑点法检测分析208例急性腹泻婴幼儿轮状病毒抗原

金标准免疫斑点法检测分析208例急性腹泻婴幼儿轮状病毒抗原

一、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208例婴幼儿急性腹泻患者轮状病毒抗原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鸿滨[1](2017)在《小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小儿急性腹泻又称急性胃肠炎,全年好发。急性腹泻患儿腹泻呕吐频率高,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因此患儿易出现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由于急性腹泻患儿免疫力低下,并且自己无法详细描述病情,儿科医生难以通过病史和症状做出初步诊断,同时实验室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的检测周期较长,导致针对病因的治疗不及时,患儿腹泻症状难以改善,易导致患儿治疗不对症而死亡。目前尚缺乏对天津市塘沽区小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好发季节、易感病原微生物种类的系统研究,并且临床开展系统的腹泻病毒检测工作极少。通过对2014年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儿内科急性腹泻患儿病原微生物的检验研究,为塘沽地区小儿急性腹泻的诊断和预防提供理论参考依据,腹泻病毒的检测工作可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宝贵经验。随后通过病毒培养、鉴定、浓缩和纯化,建立稳定均一的轮状病毒(rotavirus,RV)毒株库。利用该病毒库构建轮状病毒乳鼠动物模型,通过灌胃攻毒小鼠乳鼠,观察其腹泻情况,组织病变等一系列变化,来探索轮状病毒的致病机制。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天津市滨海新区第五中心医院儿内科2014年度422例小儿急性腹泻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患儿性别、年龄、病史、症状,病程等信息,根据标本采集标准操作规程,采用无菌容器,每位患儿留取粪便标本3份,第一份按照粪便微生物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做细菌培养与鉴定,第二份用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来检测肠道病毒,第三份备用。用SPSS17.0统计软件来统计病原微生物的分布特点及相关特性。选取轮状病毒腹泻标本分离纯化培养轮状病毒,建立轮状病毒攻毒库。80只3日龄昆明乳鼠按接种轮状病毒与否随机分为实验组(40只)与对照组(40只),实验组经胃灌注轮状病毒(TJTG-986株)培养液,对照组灌注不含病毒的培养液,分别灌胃接种后不同时间点观察腹泻情况,ELISA方法检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并取其肠组织光镜观察形态学变化及轮状病毒定植。研究结果:通过对急性腹泻患儿,年龄段进行统计分析,年龄小于2岁的婴幼儿急性腹泻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083,P〈0.05)。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422例,其中检出病原微生物254例,占比为60.19%,其中检出致病菌48例,占比18.90%,真菌寄生虫9例,占比3.54%,腹泻病毒197例,占比77.56%,病毒性腹泻中人轮状病毒感染为146例,占比57.48%。急性腹泻男性患儿219例(51.9%),急性腹泻女性患儿203例(48.1%),性别对小儿急性腹泻发病无显着影响。细菌性腹泻6<sup>8月份27例,占比56.3%,人轮状病毒12<sup>2月份74例,占比50.7%,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受季节的影响,夏季主要以细菌性腹泻为主,冬季主要以病毒性腹泻为主。通过临床病毒性腹泻标本的分离纯化培养,建立了本地区的人轮状病毒毒株库。轮状病毒乳鼠模型成功建立,实验组接种病毒后24h均出现腹泻,在接种后4d达高峰,粪便ELISA检测RV抗原均为阳性,对照组均未发现腹泻情况,RV抗原检测阴性。突出的病理改变为小肠上皮细胞广泛空泡样变性。结论:本研究证实2014年度天津市塘沽地区,小儿急性腹泻的致病微生物主要为病毒,其中人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腹泻占比最高,季节分布上,好发于冬季。细菌性腹泻以夏季感染率最高。根据病原微生物的构成及分布特点,临床儿科医生可有效的选取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药物,也可根据病原微生物致病的季节特点,为本地区的儿童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TJTG-986毒株库建立成功,传代培养稳定,可成功感染新生昆明乳鼠制备轮状病毒感染模型。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生可能是因为轮状病毒在小肠上皮细胞上定植生长,造成肠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坏死,肠上皮细胞大面积死亡带来一些列的病理变化,造成消化不良,引起水样腹泻。

梁巍,邵永生[2](2012)在《检测腹泻婴幼儿粪便中轮状病毒在临床中的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婴幼儿腹泻中粪便轮状病毒(RV)检出状况。方法以107例秋季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即金标免疫层析法,测定其大便中轮状病毒抗原。结果粪便中轮状病毒检测是诊断轮状病毒肠炎敏感的方法,检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患儿49例,阳性率为45.4%。将1~6月婴幼儿组、6月~1岁、1~2岁与2~4岁幼儿组作比较(χ2检验)P<0.05及P<0.01,表明1月~2岁婴幼儿为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期。同一年龄组男女患儿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的检测,对临床诊断小儿腹泻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依据。

陈国琪[3](2009)在《《中华传染病杂志》2009年第27卷主题词索引》文中指出说明:①主题词索引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②冠有阿拉伯数字、西文字母、西文姓氏的主题词,按其后汉字的拼音排序,如汉字相同,按数字、英文字母、希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③缩略词及未译出的原文英文字母顺序排在各(字母)部之后;④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页。

陈国琪[4](2009)在《《中华传染病杂志》2009年第27卷作者索引》文中提出

马新英,孙桂芳[5](2009)在《622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检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曹竹婷[6](2008)在《间接ELISA检测犊牛轮状病毒抗体方法的建立及其疫苗的初步研制》文中提出本文在基础实验室条件下,通过普通高速离心机代替低温高速离心机、焦碳酸二乙酯(DEPC)处理水制胶、制胶板自制以及普通的电泳槽等改良措施,提取了含量较高的轮状病毒RNA,此法也适用于其他生物性病原的RNA抽提。虽然本法中有少量的RNA降解,但并不影响实验结果,这对于条件相对较薄弱的基层防疫、监督单位来说,仍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推广意义。从山东暴发犊牛腹泻的地区采集腹泻犊牛的粪便, RT-PCR检测出了特异性目的条带,SDS-PAGE检测出轮状病毒特异性的11条带。证实是A组的轮状病毒。以牛轮状病毒标准株NCDV作为抗原,以其制备的高免血清作为一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牛IgG作为二抗,运用正交试验法结合方阵法建立了检测犊牛轮状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本实验运用正交实验法结合方阵法确定间接ELISA最佳反应条件:包被抗原51.5 ng/孔,血清150倍稀释,酶标抗体2500稀释,对牛轮状病毒的检测灵敏度达36.78 ng。本次试验成功建立了检测牛轮状病毒抗体间接ELISA方法。旨在研制出经济有效的轮状病毒疫苗,减少养牛业的经济损失。首先对种子批毒进行TCID50、病毒对小鼠毒力、特异性试验、免疫原性试验、纯粹性检查。制备的疫苗进行无菌检验和安全检验结果符合标准后,分别免疫犊牛和怀孕牛。本试验制备的种子毒符合标准,研制出犊牛轮状病毒灭活疫苗,分别免疫犊牛和怀孕牛,对照组和免疫组的犊牛IgG抗体水平差异显着;而对照组和免疫组的怀孕牛乳清IgG抗体效价差异不显着。分析免疫怀孕牛失败的原因可能是疫苗免疫量少、免疫次数少、饲喂环境影响等原因。本实验证明了疫苗免疫犊牛的可行性,为犊牛轮状病毒性腹泻的防治奠定基础。

张鹏,马忠明,郑彬,王兴茂,张文[7](2007)在《利巴韦林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利巴韦林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利巴韦林联合西咪替丁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常规抗感染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0%,2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源,其感染过程中细胞免疫参与重要作用,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对于抗轮状病毒效果显着。利巴韦林具有抑制多种病毒生长的作用,西咪替丁是一种免疫调节剂,两者联合使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疗效显着,值得推广应用。

卜国平[8](2005)在《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快速、准确、灵敏的ELISA法在检测轮状病毒抗原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深圳安群ELISA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直接检测294例腹泻患儿大便中的轮状病毒抗原。结果在294例小儿腹泻的新鲜粪便中,检出158例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其阳性检出率为53.7%。结论该法对腹泻患儿粪便中轮状病毒的检测具有方便、快捷以及灵敏度和准确度高的优点,易于应用、推广。

武玉芝,杨景云[9](2005)在《“妈咪爱”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妈咪爱对轮状病毒肠炎(RV肠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方法随机取60例RV肠炎病例分析并分成2组:一组常规治疗,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妈咪爱治疗。除根据全国小儿腹泻会议评定标准,观察临床症状外,2组均在用药前,用药3、6d再进行正常菌群检测。结果(1)VR肠炎可致肠道菌群失调;(2)妈咪爱治疗组疗效较常规治疗组疗效差异有显着性(P<0.01),同时4种正常菌群中的优势菌恢复较快,用药第6天肠道菌群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妈咪爱治疗RV肠炎有显着疗效,不仅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缩短,肠道菌群也很快恢复到平衡状态。

陈丽春[10](2005)在《ELISA法检测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粪便中轮状病毒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以秋冬季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检测病毒抗原的方法,测定其大便中轮状病毒抗原。结果在263例腹泻患儿中检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163例,阳性率62%。6月~2岁婴儿组与<6月婴儿组、2~6岁幼儿组作比较P<0.05及P<0.01,表明6月~2岁婴幼儿为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期。同年龄组男女患儿间阳性率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轮状病毒腹泻在婴幼儿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208例婴幼儿急性腹泻患者轮状病毒抗原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208例婴幼儿急性腹泻患者轮状病毒抗原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小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小儿急性腹泻的流行病学分析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对象
        1.1.2 统计方法
    1.2 结果
        1.2.1 急性腹泻患儿年龄分布
        1.2.2 急性腹泻患儿性别分布
        1.2.3 季节分布
    1.3 讨论
        1.3.1 急性腹泻发病年龄
        1.3.2 急性腹泻性别差异
        1.3.3 急性腹泻发病季节
    1.4 小结
二、小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主要仪器和设备
        2.1.2 主要试剂及配置
        2.1.3 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
        2.1.4 病毒学检验
        2.1.5 寄生虫检验
        2.1.6 统计学处理
    2.2 结果
        2.2.1 HRVELISA检测及PCR分型结果
        2.2.2 HuCV检测结果
        2.2.3 HAstV检测结果
        2.2.4 HAdV检测结果
        2.2.5 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种类及构成
        2.2.6 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状况
        2.2.7 季节分布
    2.3 讨论
        2.3.1 小儿病毒性腹泻的感染状况
        2.3.2 小儿急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出种类及季节分布
    2.4 小结
三、人轮状病毒分离纯化培养及动物模型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对像
        3.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3.1.3 主要试剂及配置
        3.1.4 人轮状病毒培养
        3.1.5 轮状病毒原液和传代培养病毒液基因组测序
        3.1.6 轮状病毒感染滴度检测
        3.1.7 浓缩轮状病毒
        3.1.8 制备轮状病毒毒株库
        3.1.9 动物实验
    3.2 结果
        3.2.1 TJTG-986毒株细胞病变效应
        3.2.2 基因测序
        3.2.3 感染性滴度
        3.2.4 攻毒用病毒库建立
        3.2.5 动物实验
    3.3 讨论
        3.3.1 TJTG-986毒株纯化培养
        3.3.2 TJTG-986毒株基因型及遗传稳定性
        3.3.3 TJTG-986毒株感染性滴度的确定
        3.3.4 TJTG-986毒株感染昆明乳鼠动物模型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小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研究现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622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检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金标免疫层析法
        1.2.2 ELISA法检测
2 结 果
3 讨 论

(6)间接ELISA检测犊牛轮状病毒抗体方法的建立及其疫苗的初步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A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轮状病毒及轮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1 轮状病毒病原特性
        1.1 病毒粒子的结构
        1.2 轮状病毒的抗原及分型
        1.3 轮状病毒的培养特性
        1.4 轮状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1.5 轮状病毒的遗传变异
        2 RV 感染发病机制研究
        2.1 RV 感染宿主细胞的机制
        2.2 RV 引起腹泻的机制
        2.3 RV 感染与免疫
        3 牛 RV 诊断方法及特点
        4 牛轮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B篇 研究内容
    第二章 RNA 提取改良法的探讨
        1 引言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毒株与细胞
        2.2 主要试剂
        2.3 主要仪器
        2.4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病毒增殖与收获
        3.2 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 RNA 结果
        3.3 琼脂糖检测 RNA 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轮状病毒的分离及 RT-PCR 和 PAGE 的鉴定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病料、毒株与细胞
        2.2 主要试剂
        2.3 主要仪器
        2.4 细胞培养
        2.5 病毒的接种
        3 结果
        3.1 病毒的分离培养
        3.2 血清中和试验
        3.3 病毒的电镜观测
        3.4 RT-PCR 鉴定轮状病毒
        3.5 聚丙烯酰胺凝胶检测轮状病毒
        4 讨论
    第四章 检测牛轮状病毒抗体间接 ELISA 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病料、毒株与细胞
        2.2 主要试剂
        2.3 主要仪器
        2.4 方法
        3 结果
        3.1 纯化抗原的浓度
        3.2 阳性血清抗体效价的测定
        3.3 病毒抗原的制备
        3.4 抗原、血清及酶标抗体最佳稀释度的选择
        3.5 方阵法确定各影响因子的浓度
        3.6 包被液的确定
        3.7 封闭液的确定
        3.8 底物液的选择
        3.9 最佳 ELISA 反应条件
        3.10 间接 ELISA 判定标准的确定
        3.11 特异性试验
        3.12 中和试验检测结果
        3.13 单稀释法 ELISA 和中和试验结果比较
        4 讨论
    第五章 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生化试剂
        2 试验方法
        2.1 病毒抗原的制备及TCID50检测
        2.2 种子批毒的建立
        2.3 疫苗检验
        2.4 疫苗保存期试验
        2.5 田间试验
        3 结果
        3.1 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量的测定
        3.2 对小鼠毒力测定的结果
        3.3 特异性试验结果
        3.4 免疫原性试验结果
        3.5 遗传稳定性实验结果
        3.6 油苗性状测定结果
        3.7 无菌检验
        3.8 安全试验
        3.9 疫苗保存期试验
        3.10 田间试验
        4 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一、实验对象
    二、检测方法
    三、结果判断
结 果
讨 论

(9)“妈咪爱”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培养基制备
    1.2 治疗对象的选择
    1.3 分组
    1.4 RV肠炎检测方法
    1.5 RV肠炎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1.6 肠道菌群分析
    1.7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RV肠炎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
        2.1.1 临床症状的比较
        2.1.2 实验室检验
        2.1.3 VR肠炎治疗效果判定
        2.1.3.1 疗效判定 (表1)
        2.1.3.2 止泻时间比较
    2.2 肠道菌群变化
3 讨论

四、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208例婴幼儿急性腹泻患者轮状病毒抗原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研究[D]. 吴鸿滨.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2)
  • [2]检测腹泻婴幼儿粪便中轮状病毒在临床中的意义[J]. 梁巍,邵永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12(13)
  • [3]《中华传染病杂志》2009年第27卷主题词索引[J]. 陈国琪.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9(12)
  • [4]《中华传染病杂志》2009年第27卷作者索引[J]. 陈国琪.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9(12)
  • [5]622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检测分析[J]. 马新英,孙桂芳.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18)
  • [6]间接ELISA检测犊牛轮状病毒抗体方法的建立及其疫苗的初步研制[D]. 曹竹婷. 新疆农业大学, 2008(11)
  • [7]利巴韦林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观察[J]. 张鹏,马忠明,郑彬,王兴茂,张文. 卫生职业教育, 2007(01)
  • [8]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J]. 卜国平. 安徽医学, 2005(04)
  • [9]“妈咪爱”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研究[J]. 武玉芝,杨景云.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5(04)
  • [10]ELISA法检测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及其临床意义[A]. 陈丽春. 玉溪市第八届检验医学学术年会暨科技成果推广会论文汇编, 2005

标签:;  ;  ;  ;  ;  

金标准免疫斑点法检测分析208例急性腹泻婴幼儿轮状病毒抗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