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观察GTC对DMBA致大鼠乳腺增生的抑制作用

动态观察GTC对DMBA致大鼠乳腺增生的抑制作用

一、GTC对DMBA诱发大鼠乳腺增生性病变抑制作用的动态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刘宇飞[1](2021)在《消症丸对小鼠乳腺增生病及乳腺非典型增生、乳腺癌HCC1937细胞系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乳腺增生病是女性高发的良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高达40%左右,其临床症状有乳房胀痛、刺痛,触及乳房肿块伴压痛,时有乳头溢液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乳腺非典型增生及乳腺原位癌属于乳腺癌前病变范畴,随着疾病进展会逐渐演变为浸润性癌,影响患者生存。消症丸是基于张介宾《景岳全书》中柴胡疏肝散加减而成的中成药,临床研究表明该药能有效治疗乳腺增生病,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中已经广泛应用。本研究将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探讨消症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制,以及治疗乳腺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消症丸的临床应用及扩大药物临床适应证提供实验数据支持。研究方法:(1)消症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制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分析消症丸所含中药的有效化学成分,以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关键化学成分、关键蛋白、主要生物学过程以及关键通路。建立乳腺增生病小鼠模型,通过检测激素水平以及HE观察病理形态验证模型建立情况;消症丸各剂量干预后,测定小鼠脏器指数变化;ELISA检测激素E2、P、LH、FSH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ERα、ERβ、PR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增殖相关蛋白Raf1、ERK1/2、ELK表达,以及血管生成相关蛋白HIF-1α、VEGFA、bFGF的表达。通过代谢组学分析模型组与对照组、消症丸各剂量组与模型组之间的代谢差异,筛选差异代谢物,分析其变化趋势、差异代谢物之间的作用关系以及作用涉及的代谢通路等。(2)消症丸治疗乳腺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的作用机制研究:网络药理学分析消症丸治疗乳腺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的关键化学成分、关键蛋白、主要生物学过程以及关键通路。建立乳腺非典型增生小鼠模型,HE染色验证模型;免疫组化检测ERα、ERβ、PR以及炎症指标TNF-α、IL-1β、iNOS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炎症相关蛋白FAK、Gas6、Axl的表达。体外实验验证消症丸主要有效成分柴胡皂苷A对乳腺原位癌细胞HCC1937的影响,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并计算IC50值;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Hoechst 33258染色实验观察细胞核改变;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9、Caspase-3 的表达。研究结果:(1)消症丸共包括78个药物活性成分,其活性成分的治疗作用靶点共123个,匹配4656个乳腺增生病靶点后,得到99个消症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可能作用靶点。与治疗作用最相关的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川陈皮素等,与治疗相关的核心靶点包括IL6、EGFR、VEGFA、CASP3、MAPK8、ER等,与治疗相关的关键通路包括HIF-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2)激素造模法能有效建立小鼠乳腺增生病模型。消症丸对小鼠脏器指数及肝组织形态无异常影响;消症丸使乳腺增生病小鼠的E2、FSH水平降低,P、LH水平升高;消症丸能恢复小鼠乳腺组织的正常结构,降低乳腺导管上皮内ERα、ERβ、PR表达;消症丸可抑制Raf-ERK-ELK通路蛋白表达,也可抑制HIF-1α、bFGF的蛋白表达,但对VEGFA蛋白的影响不显着。(3)代谢组学分析共发现654种代谢产物,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有36个代谢物显着上调,5个显着下调。将消症丸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进行比较,分别有7个、30个、36个代谢物显着上调,以及分别有19个、25个、34个代谢物显着下调。四组比较数据的交集代谢产物包括:牛磺胆酸、牛磺-α-鼠胆酸钠盐、甘氨胆酸、胆固醇花生四烯酸酯、二十碳五烯酸等,KEGG分析发现,消症丸低、中、高剂量组治疗乳腺增生病与胆固醇代谢(map04979)、代谢通路(map01100)、HIF-1信号通路(map04066)等相关。(4)消症丸的123个作用靶点匹配8087个疾病靶点后,筛选出消症丸治疗乳腺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的关键蛋白包括GAS6、AXL、IL6、VEGFA、EGFR等,关键通路包括细胞凋亡、TNF信号通路等。(5)DMBA联合激素造模法能有效建立小鼠乳腺非典型增生模型。高剂量消症丸以及联用FAK抑制剂能使乳腺非典型病变小鼠乳腺组织的结构趋于正常,降低乳腺导管上皮内ERα、ERβ、PR表达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水平。高剂量消症丸对FAK蛋白磷酸化以及Gas6的蛋白抑制作用明显,联用FAK抑制剂后对Gas6的蛋白抑制作用更为显着。各组对Axl蛋白磷酸化作用不显着。(6)消症丸主要成分柴胡皂苷A可抑制乳腺原位癌HCC1937细胞的增殖,破坏细胞形态,降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柴胡皂苷A能上调 Bax 表达,并下调 Bcl-2、Caspase-3、Caspase-9 表达。研究结论:(1)消症丸能改善乳腺增生病小鼠的激素水平,抑制乳腺上皮细胞过度增殖,作用机制与FGF-Raf-ERK-ELK通路相关。代谢组学研究提示消症丸治疗小鼠乳腺增生病与胆固醇代谢等相关。(2)消症丸能治疗小鼠乳腺非典型增生,降低乳腺组织的炎症水平,其作用机制与FAK-Gas6信号通路相关。体外实验表明柴胡皂苷A对乳腺原位癌HCC1937细胞具有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与内源性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

冯泽宇[2](2018)在《仙胡丁桂巴布剂基于改善氧化应激缓解乳腺增生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仙胡丁桂巴布剂干预乳腺增生大鼠模型,观察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1.对雌性SD大鼠进行肌肉注射雌激素(0.5mg/kg)25天,随后肌肉注射孕激素(5mg/kg)5天以诱导大鼠乳腺增生(HMG)模型。2.造模完成后以不同剂量仙胡丁桂巴布剂对大鼠进行干预。3.HE染色观察大鼠乳腺结构改变,对血液氧化应激水平进行测定,乳腺中TGF-β,VEGF和collagen-Ⅰ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进行分析,AKT和mTOR的表达通过免疫印迹分析进行评估。结果:1.造模后大鼠乳腺对比空白组呈明显病理性增生,仙胡丁桂巴布剂低、高剂量均能有效改善乳腺组织增生情况。2.模型组大鼠血清SOD活性较空白组降低(P<0.05),仙胡丁桂巴布剂低、高剂量组大鼠血清SOD活性较模型组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MDA水平较空白组升高(P<0.05),仙胡丁桂巴布剂低、高剂量组大鼠血清MDA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3.模型组大鼠乳腺组织中TGF-β,VEGF和collagen-Ⅰ的表达较空白组升高(P<0.05),仙胡丁桂巴布剂低、高剂量组大鼠组织中TGF-β,VEGF和collagen-Ⅰ的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4.模型组大鼠乳腺组织中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较空白组升高(P<0.05),仙胡丁桂巴布剂低、高剂量组大鼠组织中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仙胡丁桂散巴布剂通过调节Akt/mTOR信号通路,改善氧化应激水平及血管生成,减少胶原沉积,缓解乳腺增生症状。

郑旭[3](2018)在《白藜芦醇对甲状腺癌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癌症是全世界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造成了巨大负担。尽管癌症预防与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预计在2030年全球每年新增癌症病例将达到2220万,而癌症导致的死亡人数将达到1310万。其中,甲状腺癌作为内分泌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已经引起全球的重视。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四种病理类型: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滤泡状甲状腺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未分化型甲状腺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以及髓样甲状腺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目前,甲状腺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医学界仍在积极探索中。虽然临床上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具有良好的预后,但仍需要全身摄入药物。甲状腺手术常引起的相关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继发性恶性肿瘤风险的增加和癌症复发的诊断也给患者造成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此外,未分化型甲状腺癌(ATC)是最具侵袭性的甲状腺癌,其发病率虽然仅占所有甲状腺癌的2%,但死亡率却占到了50%,其治疗还没有有效方案。因此,寻找降低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化学预防剂以及新的抗未分化甲状腺癌的化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白藜芦醇被称为多酚类植物化合物,对癌症的多个阶段均具有抑制作用,而且对正常组织细胞无毒副作用,是一个理想的化学预防剂和抗癌药物。我们最近的研究发现,一些来源于人的且具有维甲酸耐药的ATC细胞系THJ-21T、THJ-16T和THJ-11T,白藜芦醇对于前两者能够有效抑制其生长并引起细胞凋亡。表明该多酚化合物具有潜在的ATC治疗价值。然而,由于某些未知的原因,白藜芦醇对THJ-11T细胞系抑制作用不甚明显,因此研究白藜芦醇敏感性差异的内在机制对于临床个体化用药将具有深远意义。鉴于此,本课题进行了以下研究:(1)选用DEN(N-二乙基亚硝胺)、MNU(N-甲基-N-亚硝基脲)、DHPN(N-亚硝基二异丙醇胺)三种诱癌剂建立大鼠多器官肿瘤发生模型(DMD模型),并通过灌胃和腹腔注射白藜芦醇给药形式,对大鼠多器官癌前病变发生率和进展情况进行分析,进而验证白藜芦醇对多器官肿瘤的化学预防作用。(2)利用上述模型,通过一系列实验深入探讨白藜芦醇对甲状腺癌的预防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3)选用白藜芦醇不同敏感性的人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系THJ-16T和THJ-11T,在白藜芦醇不同时间处理内,通过系列实验方法,从细胞和分子两个层面分析未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白藜芦醇敏感性差异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材料与方法:实验所用的SD大鼠是由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ATC细胞系THJ-16T和THJ-11T建立于柯普兰实验室,由大连医科大学肿瘤干细胞研究院刘强教授馈赠。首先构建了DEN/MNU/DHPN三种化学试剂诱发大鼠多器官肿瘤发生的动物模型,并采用IG(intragastric injection,灌胃)和IP(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腹腔注射)白藜芦醇隔天给药方式进行预防干预并观察大鼠状态。30周后处理所有大鼠并对体重和主要器官重量进行记录,对组织器官标本进行观察并拍照。将各组大鼠的组织器官浸泡于10%中性福尔马林中固定,石蜡包埋,制备成组织切片,镜下观察并对各组大鼠多个器官的病变进行统计。对各组甲状腺癌前病变进行深入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癌胚抗原(CEA)及甲状腺球蛋白(Tg)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对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中TTF-1、Tg、Ki67、PCNA表达情况进行测定;通过IHC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WB)对NF-κB炎性信号通路进行检测。在活性氧水平与未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白藜芦醇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中,THJ-16T和THJ-11T细胞培养于含有5%和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中,100μM白藜芦醇用于处理不同时间,采用MTT法、HE染色、DAPI染色、TUNEL染色以及Annexin V-PI双染等方法对白藜芦醇诱导ATC细胞凋亡作用进行检测分析,通过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ICC)、蛋白免疫印迹(WB)等方法检测活性氧、抗氧化酶水平、Caspase蛋白以及SULTs表达水平,进而探讨未分化甲状腺癌白藜芦醇敏感性差异和分子机制。结果:一、白藜芦醇对化学诱导SD大鼠多器官肿瘤发生的预防作用1.白藜芦醇治疗安全性评价白藜芦醇IP组大鼠的平均终体重(591.3±38.4 g)和IG组(580.5±37.7 g)高于DMD模型组(549.1±42.1 g;P<0.05);略低于正常饲养组(610.1±24.8 g;P>0.05)。甲状腺、肝、肺、肾、脾的相对器官重量各组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白藜芦醇对多器官肿瘤发生具有预防作用正常饲养组中大鼠的各器官均未出现病变,而DMD模型组、白藜芦醇IG组和IP组中的大鼠甲状腺癌前病变(增生和腺瘤)的发生率为53.3%、33.3%、26.7%;肝癌的发生率为26.7%、6.7%、6.7%;肺纤维化增生的发生率为20.0%、13.3%、6.7%;结肠淋巴增生的发生率为46.7%、26.7%、26.7%。二、白藜芦醇对化学诱导SD大鼠甲状腺肿瘤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1.白藜芦醇给药后在甲状腺组织中的含量及可用性白藜芦醇(20 mg/kg)给药30分钟后,IG组与IP组的大鼠甲状腺组织中白藜芦醇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278±0.419 nmol/g(0.256μM)和1.752±0.398 nmol/g(0.351μM)。100μM白藜芦醇60分钟处理后,5×106个THJ-16T细胞胞内白藜芦醇的浓度为0.362±0.126μM。100μM白藜芦醇处理THJ-16T细胞中白藜芦醇的浓度比IG和IP给药后甲状腺组织中白藜芦醇浓度高41.4%、3.1%。2.白藜芦醇能够延缓甲状腺癌前病变的发生甲状腺癌前病变(增生/腺瘤)可以在DMD模型组发现,发生率为53.3%,IG组发生率和IP组发生率分别为33.3%和26.7%。DMD模型组中单发和多发乳头状腺瘤分别为13.3%(2/15例)和13.3%(2/15例),白藜芦醇IG组为6.7%(1/15例)和0%(0/15例),白藜芦醇IP组6.7%(1/15例)和0%(0/15例)。病变(增生/腺瘤)的平均面积在DMD模型组为0.599±0.037 mm2,分别高于白藜芦醇IG组(0.397±0.062 mm2)和白藜芦醇IP组(0.319±0.040 mm2)的50.9%及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白藜芦醇给药可降低大鼠血清Tg和CEA水平大鼠血清Tg平均浓度在IP组中为3.327±0.304μg/L,在IG组为3.512±0.377μg/L,均低于DMD模型组的4.139±0.628μg/L(P<0.05),高于正常饲养组的3.053±0.365μg/L,分别高出9.0%和15.0%,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鼠血清CEA平均浓度在IP组为8.111±0.604μg/L,IG组为8.280±0.541μg/L,均低于DMD模型组的9.306±1.049μg/L(P<0.05),高于正常饲养组的7.373±0.225μg/L,分别高出10%(P>0.05)和12.3%(P>0.05)。此外,我们还对同一实验组中发生不同病变大鼠的血清CEA、Tg水平进行测定,发现在腺瘤性大鼠和增生性大鼠均高于正常大鼠(P<0.05)。4.不同生长相关因素的表达水平在正常饲养组中大鼠甲状腺组织中Ki67与PCNA低表达,在DMD模型组中则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在增生和腺瘤组织中高于病变旁的正常甲状腺组织。但在白藜芦醇处理之后则出现Ki67和PCNA的表达下调。TTF-1可在所有组别大鼠甲状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核中检测到,尤其是DMD模型组中表达明显,而白藜芦醇处理后表达下降。同样的,Tg在DMD模型组表达较高,白藜芦醇治疗后甲状腺组织中下降,但仍高于正常饲养组甲状腺组织。5.白藜芦醇抑制NF-κB/p65、IL-6和COX-2的表达IHC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在正常对照组中大鼠甲状腺组织NF-κB/p65、IL-6和COX-2表达水平较低。在DMD组中,NF-κB/p65、IL-6和COX-2的表达明显上调。IG组和IP组NF-κB/p65、IL-6和COX-2水平低于DMD模型组,但高于正常饲养组。相反,Ik Bα在正常饲养组的甲状腺组织中以高水平表达并且在DMD处理后被下调,尤其是在DMD模型组中。三、活性氧水平与未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白藜芦醇敏感性的相关性分析1.未分化型甲状腺癌不同细胞系对白藜芦醇不同敏感性HE和MTT结果显示,100μM白藜芦醇处理THJ-11T不同时间,细胞数量基本没有变化;而THJ-16T则表现出对白藜芦醇敏感,值呈现时间依赖性降低(12h,P<0.05;24h和48h,P<0.01)。2.白藜芦醇可以诱导THJ-16T细胞凋亡DAPI染色结果显示,THJ-16T细胞在24h和48h出现核浓缩,染色加深,或核染色质呈新月形聚集于核膜一边的细胞凋亡的典型特征;THJ-11T则没有出现上述特征。此外,TUNEL染色结果显示,THJ-16T细胞在白藜芦醇处理48h后出现了凋亡。Annexin V/PI法检测结果显示,白藜芦醇未处理与处理48h后THJ-11T细胞凋亡率为0.99±0.42%和1.07±0.41%(P>0.05);THJ-16T细胞凋亡率为2.67±0.49%和21.27±2.76%(P<0.05)。3.白藜芦醇处理后THJ-11T,THJ-16T细胞中ROS水平的变化与0h时的ROS基础水平进行比较,THJ-16T细胞在6h、12h、24h(P<0.01)和48h(P<0.05)升高,在THJ-11T细胞中ROS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与流式细胞术结果一致。4.白藜芦醇导致THJ-16T细胞线粒体损伤白藜芦醇未处理的THJ-11T与THJ-16T细胞,结构完整,线粒体呈棒状,形态饱满规则,线粒体嵴清晰且排列整齐。白藜芦醇处理48小时后THJ-11T细胞结构和线粒体没有发生形态学的改变,而THJ-16T细胞内的线粒体表现为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内的嵴扩张,模糊不清甚至消失,可见空泡形成,细胞核破碎,向边界凝集。5.白藜芦醇处理后THJ-16T细胞中SOD2与CAT表达下调ICC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THJ-11T,THJ-16T中白藜芦醇处理后相关抗氧化酶的表达,结果显示,在白藜芦醇处理后THJ-16T中SOD2与CAT的表达随着药物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强度明显下降,THJ-11T中SOD2与CAT的表达未发生明显变化。6.白藜芦醇处理后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表达在100μM的白藜芦醇处理THJ-16T细胞48小时后,pro-caspase-9和-3的表达水平分别下降了15.3%和20.8%,active-caspase-9和-3分别上升了2.3倍和2.4倍。THJ-11T细胞的上述参数水平几乎保持不变。7.白藜芦醇处理后THJ-11T、THJ-16T细胞中的SULTs的表达THJ-11T与THJ-16T中的总SULT1A1和SULT1C2水平分别比正常大鼠甲状腺组织低17.1%和56.5%。THJ-11T细胞中的SULT1A1和SULT1C2在白藜芦醇处理后增加16.1%和5.0%,而在白藜芦醇处理THJ-16T细胞中基本保持不变。结论:一、建立了化学诱导SD大鼠多器官肿瘤发生模型。二、白藜芦醇给药可改善DMD诱导后大鼠的健康状况。三、白藜芦醇能够有效抑制甲状腺、肝、肺以及结肠癌前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四、灌胃与腹腔注射白藜芦醇可以在大鼠甲状腺组织中得以检测到,其浓度与100μM白藜芦醇处理体外培养的细胞内白藜芦醇浓度相近,表明白藜芦醇预防甲状腺癌发生和发展方面具有应用价值。五、全身给予白藜芦醇,通过抑制增殖和抑制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可以有效降低化学诱导的致癌模型中甲状腺癌相关病变的发生率。六、口服给药可以达到与腹腔注射给药途径相似的治疗效果,因此更适合于长期用于甲状腺癌的预防。七、不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系对白藜芦醇敏感性不同,THJ-11T不敏感,THJ-16T敏感。八、白藜芦醇下调了其敏感细胞系THJ-16T细胞中SOD2和CAT的表达。九、白藜芦醇诱导ATC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ROS的产生,导致线粒体氧化损伤,引起caspase-9和caspase-3激活,最终诱导细胞凋亡。十、白藜芦醇敏感性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其代谢酶SULTs表达水平成负相关所致,即代谢酶的表达越高,白藜芦醇敏感性越差。

赵婧[4](2017)在《消痰解郁方对乳腺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与机制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因此乳腺癌的Ⅱ级预防显得十分重要。如果能在乳腺癌前病变阶段将其阻断,将有助于降低乳腺癌发病机率。现代医学一般采用手术切除或者内分泌药物治疗乳腺癌前病变,但受制于手术的局限性和药物的副作用而无法普及,中医药在此可以发挥优势。本课题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应用“消痰解郁方”干预乳腺癌前病变大鼠和乳腺癌前病变MCF-10AT细胞,进而验证“消痰解郁方”对乳腺癌前病变的疗效;明确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与乳腺癌前病变的关系。本课题还从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的角度探讨消痰解郁方可能的作用机制和有效靶点,为“消痰解郁方”在乳腺癌前病变的治疗,提供现代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1.体内实验(1)建立乳腺癌前病变大鼠模型:123只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空白组15只,DMBA低剂量组(5mg/只)36只,DMBA中剂量组(10mg/只)36只,DMBA高剂量组(20mg/只)36只;对造模组采用DMBA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法诱导大鼠乳腺癌前病变模型。在8周、10周、12周分批处死大鼠,取乳腺组织或者瘤体,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由此筛选出造乳腺癌前病变大鼠模型的DMBA最优剂量和最佳时间结点。(2)消痰解郁方对DMBA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法诱导SD雌性大鼠乳腺癌前病变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120只大鼠随机分成2组,空白对照组20只,造模组100只,用上述方法造模。第11周,将造模组按随机数字表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消痰解郁方低剂量组,消痰解郁方中剂量组,消痰解郁方高剂量组,三苯氧胺组,分别给予相对应的药物灌胃4周。实验结束后处死全部大鼠,无菌条件下取大鼠胸部左侧第二对乳腺及其周围皮肤,制作病理切片进行病理观察和分析;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PI3K、AKT、PTEN的表达水平。2.体外实验实验分五组,分别为对照组(CON),消痰解郁方组(XTJY),药物浓度11mg/ml(以生药材计),三苯氧胺组(TAM),药物浓度为0.01mg/ml;抑制剂组(LY),给予PI3K抑制剂LY294002,浓度为16.29μM;消痰解郁方和LY294002联合给药组(XTJY+LY),浓度分别为消痰解郁方11mg/ml(以生药材计),LY294002浓度16.29μM。(1)采用CCK-8法观察消痰解郁方对乳腺癌前病变MCF-10AT细胞增殖的影响,光学显微镜观察乳腺癌前病变MCF-10AT细胞的生长状态;(2)流式细胞术检测消痰解郁方对乳腺癌前病变MCF-10AT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3)用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消痰解郁方对乳腺癌前病变MCF-10AT细胞对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体内实验(1)造模结果:观察发现第8周、第10周和第12周,空白组未出现癌前病变和浸润性癌,而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一般增生、癌前病变和浸润性癌,结果显示,DMBA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法诱导SD雌性大鼠,能在大鼠上准确模拟乳腺癌前病变过程。在时间上,第12周造模组癌前病变和浸润性癌较第10周有不同程度加深(P<0.05),且DMBA给药浓度越高,癌前病变和浸润性癌程度越深。随着时间延长,造模组大鼠乳腺组织符合由正常细胞→一般增生(UDH)→不典型增生(ADH)→原位癌(DCIS)→浸润性癌的病变过程。DMBA中剂量组在10周时癌前病变的造模成功率能达到91.7%,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消痰解郁方对大鼠乳腺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空白对照组大鼠有18只为正常乳腺组织,占比90%,仅有2只(10%)出现一般增生;模型对照组14只(70%)大鼠出现癌变,6只(30%)呈癌前病变。经三苯氧胺和消痰解郁方各剂量干预后,各治疗组癌变的比例较模型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消痰解郁方高剂量组和三苯氧胺组各有4只(20%)大鼠癌变,消痰解郁方中剂量组有7只(36.8%)癌变,低剂量组有11只(57.9%)癌变,大部分均停留在癌前病变阶段,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消痰解郁方高剂量组和三苯氧胺组的乳腺癌的发病率均为20%,提示二者的防癌效果相当。(3)消痰解郁方对乳腺癌前病变大鼠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与三苯氧胺组和消痰解郁方各剂量组大鼠乳腺组织PI3K、p-Akt蛋白的表达增加,PTEN表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消痰解郁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乳腺组织PI3K及p-Akt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TEN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痰解郁方各剂量组可以下调乳腺癌前病变模型大鼠乳腺组织PI3K及p-Akt蛋白的表达,上调PTEN表达;其中消痰解郁方高剂量组效果最好,反映出消痰解郁方对大鼠乳腺癌前病变的治疗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与三苯氧胺组进行比较,消痰解郁方高剂量上调PTEN下调PI3K及p-Akt的作用优于三苯氧胺(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消痰解郁方低、中、高剂量组、三苯氧胺组的PTEN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增强,且消痰解郁方高剂量组PTEN蛋白表达最强。消痰解郁方低、中、高剂量组、三苯氧胺组的PI3K和p-Akt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减弱,且随着消痰解郁方组浓度的增加,PI3K和p-Akt蛋白减弱的程度越高,呈剂量效应关系,其中消痰解郁方高剂量组PI3K和p-Akt蛋白表达较其他给药组减弱最为明显。2.体外试验(1)消痰解郁方对乳腺癌前病变MCF-10AT细胞增殖的影响CCK-8结果显示:消痰解郁方组、三苯氧胺组、抑制剂组、消痰解郁方+抑制剂组作用于乳腺癌前病变MCF-10AT细胞,24h和48h的OD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48h,消痰解郁方组抑制率69.20±2.53%,三苯氧胺组为43.20±3.87%,抑制剂组为75.40±3.52%,消痰解郁方+抑制剂组为77.82±2.64%,各组抑制率较24h均明显增加,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显微镜下观察,48h后对照组细胞密集成片生长且折光性好;各给药组乳腺癌前病变MCF-10A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且各组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同时出现悬浮状细胞,折光性变差。(2)消痰解郁方对乳腺癌前病变MCF-10AT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消痰解郁方组的凋亡率为43.40±2.71%,三苯氧胺组的凋亡率为33.03±1.60%,抑制剂组凋亡率为40.97±5.70%,消痰解郁方+抑制剂组凋亡率为44.83±8.40%,与对照组7.73±1.41%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凋亡率增加。药物作用48h后,消痰解郁方组、三苯氧胺组、抑制剂组、消痰解郁方+抑制剂组的G1/G0期细胞分别为68.93±0.72%、60.50±1.04%、65.10±3.98%、77.37±1.20%,与对照组39.73±2.87%相比,比例明显升高,提示以上各组可能导致乳腺癌前病变MCF-10AT细胞在G1/G0期阻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各组药物均能阻滞细胞分化且阻滞作用主要发生在G1/G0期。(3)消痰解郁方对乳腺癌前病变MCF-10AT细胞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的影响Western blot和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消痰解郁方组、三苯氧胺组、抑制剂组、消痰解郁方+抑制剂组中PI3K、AKT蛋白及基因水平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TEN蛋白及基因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DMBA中剂量(10mg/只)是比较理想的造模剂量,10周也是较为合适的造模时间结点,可以成功制备乳腺癌前病变大鼠模型。2.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在乳腺癌前病变阶段已被激活,并和乳腺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与逆转密切相关。3.消痰解郁方能诱导乳腺癌前病变MCF-10AT细胞的凋亡,对DMBA联合雌孕激素诱导的SD雌性大鼠乳腺癌前病变模型有明确治疗作用,其机制与影响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冯曼[5](2015)在《DMBA联合雌孕激素诱导大鼠乳腺癌发生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发生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女性新发癌症总数的1/4,其死亡率占女性癌症的15%,位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之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和健康,对经济、社会、家庭及女性的精神及心理方面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近年来,乳腺癌的预防工作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工作者通过建立不同用途的乳腺癌动物模型,探讨乳腺癌的病因及发生发展机制,将对乳腺癌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价值。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发生是一个连续的多步骤过程,即从正常组织、普通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至浸润性癌的过程。学者们认为在癌前病变及其之前阶段是可以逆转的,因此,复制这一连续变化过程、明确其发生机制及组织病理学变化,将有助于人们寻找有效措施及时预防与控制乳腺癌的发生。鉴于乳腺是一个激素依赖性器官,雌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乳腺导管生长及导管上皮细胞的增生,孕激素在此基础上,促进了乳腺小叶和腺泡的充分发育。同时,7,12二甲基苯蒽(7,12-dimethylbenz-(a)anthracene, DMBA)作为一种动物实验模型常用的致癌诱导剂,在适合激素水平条件下也可特异性地诱导动物乳腺癌的发生。目前,尽管成功建立了越来越多的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并且为研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奠定了基础,但是系统地观察和全面分析这些模型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的研究还较少。本研究通过DMBA联合雌孕激素诱导斯泼累格·多雷(Sprague-Dawley, SD)大鼠乳腺癌的发生,观察大鼠乳腺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并通过标记人类的乳腺病变诊断相关分子P63、CK5/6、CK34βE12及乳腺癌发病机制相关蛋白与基因E-Cadherin、PCNA、Bcl-2等的表达,研究它们在大鼠与人类乳腺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探讨乳腺癌的癌变过程,不但为以后乳腺癌动物模型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组织病理学基础,同时也为研究人类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一部分DMBA联合雌孕激素诱导大鼠乳腺癌发生的组织形态学观察目的通过DMBA联合雌孕激素诱导SD大鼠乳腺癌的发生,显微镜下观察大鼠乳腺病变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50只21日龄、雌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G0 (Group 0)、G Ⅰ (Group Ⅰ)、GⅡ (Group Ⅱ)、GⅢ (Group Ⅲ)、GⅣ (Group Ⅲ)。G0:空白对照组,GI:DMBA 15mg/kg, GⅡ:DMBA 20mg/kg, GUI:DMBA 25mg/kg, GIV:DMBA 30mg/kg, G Ⅰ-Ⅳ均分别给予雌二醇苯甲酸酯0.5mg/kg和孕酮4mg/kg,5天为一个周期。每组所得大鼠乳腺标本均进行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常规4μm厚度切片及苏木素-伊红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实验第120天、第148天及第180天的每只大鼠乳腺病变类型,包括了乳腺导管增生、小叶增生、间质增生、囊性增生、导管不典型增生、小叶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性癌,观察标准均采用人类乳腺病变的WHO系统分类法。结果1大鼠乳腺病变的改变包括良性病变、癌前病变,原位癌和浸润性癌,其中良性增生性病变又包括了导管增生,小叶和腺泡的增生,囊性增生,间质增生,而癌前病变主要是导管的不典型增生和小叶的不典型增生。2实验组乳腺病变的发生率在实验第120天,第148天,第180天分别为4.38%、14.06%、34.06%,呈递增趋势,并且第180天发生率最高,第180天实验组乳腺导管增生、导管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到浸润性癌的发生率分别为57.5%、45%、32.5%、22.5%,呈递减趋势。结论DMBA联合雌孕激素可以诱导大鼠乳腺癌发生,并且在实验第12.0天,第148天,第180天可以观察到大鼠乳腺从良性病变到癌前病变,最后变成癌的多步骤、连续的过程。第二部分研究P63、CK5/6和CK34 βE12在大鼠与人类乳腺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差异性目的观察SD大鼠和人类乳腺导管病变中P63、CK5/6和CK34 βE12的表达,探讨它们的表达差异性,比较分析SD大鼠和人类乳腺癌发生的异同。方法收集本研究的第一部分实验SD大鼠乳腺及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2.013-2014年人类乳腺癌手术切除的存档石蜡标本各10例,每例大鼠和人类乳腺组织的病理结果均经病理医师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并且均可以观察到导管普通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导管原位癌及浸润性导管癌等病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V-9000二步法检测P63、CK5/6和CK34 β E12的蛋白表达情况,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1)P63、CK5/6和CK34 βE12分别在大鼠和人类乳腺各组病变中的表达差异性;(2)P63、CK5/6和CK34 βE12在大鼠乳腺各组病变与人类乳腺各组病变间的表达差异性。结果1 P63蛋白表达阳性率在大鼠和人类乳腺导管病变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63在大鼠和人类乳腺导管普通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中的表达阳性率逐渐减少,组间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2大鼠和人类乳腺组织中,CK5/6、CK34βE12蛋白表达阳性率在导管普通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中逐渐减少,组间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而大鼠乳腺病变与人类乳腺病变中的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P63、CK5/6和CK34 βE12蛋白在大鼠乳腺各组病变的表达与人类乳腺相似,提示大鼠乳腺癌变过程与人类乳腺癌发生基本一致,包括了乳腺导管普通型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到浸润性癌的多步骤的连续过程。2 P63、CK5/6和CK34 βE12作为临床病理诊断常用的人类乳腺肌上皮分子标记,在研究大鼠乳腺病变中具有相同的诊断价值。3大鼠乳腺与人类乳腺有类似的组织形态学变化,为乳腺癌模型研究提供了组织病理学基础,并且可能成为乳腺癌预防与治疗策略研究的理想模型。第三部分研究E-Cadherin、PCNA和Bcl-2在大鼠与人类乳腺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目的观察E-Cadherin、PCNA和Bcl-2蛋白在大鼠和人类乳腺导管普通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大鼠和人类乳腺病变中的表达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本研究第一部分实验的SD大鼠乳腺导管病变石蜡标本和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人类乳腺癌石蜡标本各10例,标本筛选标准同本研究的第二部分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V-9000二步法检测E-Cadherin、PCNA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采用PCNA表达的阳性率标记细胞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和Bcl-2表达的阳性率标记抗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观察染色结果并计数阳性细胞数,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1) E-Cadherin、 PCNA和Bcl-2分别在大鼠和人类乳腺各组病变中的表达差异性;(2) PCNA的表达与E-Cadherin的相关性分析;(3)细胞增殖指数与抗细胞凋亡指数相关性分析。结果1 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在大鼠正常乳腺导管、导管普通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性癌中逐渐减少,组间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E-Cadherin蛋白在人类乳腺病变组织的表达趋势与大鼠一致,并且差异也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2 PCNA蛋白表达阳性率在大鼠乳腺正常导管、导管普通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性癌逐渐增加,组间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正常导管、导管普通型增生、不典型增生与原位癌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PCNA蛋白在人类乳腺各组病变的表达水平与大鼠中呈相同的趋势,差异也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3 Bcl-2蛋白表达水平在大鼠各组乳腺病变中呈递增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人类乳腺各组病变中的表达趋势类似于大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大鼠和人类乳腺病变中,PCNA蛋白的表达强度分数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而PI与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1乳腺病变由普通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发展到浸润性癌的过程中E-Cadherin表达逐渐减少,提示E-Cadherin蛋白失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2 PCNA、Bcl-2蛋白表达水平与细胞增殖和抗细胞凋亡指数随着乳腺病变发展过程呈上升趋势,并且细胞增殖指数与抗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推测细胞增殖和细胞抗凋亡的相互作用可能促使了乳腺癌的发生。3 PCNA蛋白的表达强度分数与E-Ca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细胞增殖程度与细胞粘附性可能有关,参与乳腺细胞的癌变。4大鼠乳腺病变中E-Caadherin、PCNA和Bcl-2蛋白的表达与人类有高度一致性,提示大鼠乳腺的癌变过程与人类乳腺癌的发生类似。

王峰[6](2015)在《乳腺癌前病变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评价及其发生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鉴于乳腺癌现在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随着人们对乳腺癌的认识加深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其预防工作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正常乳腺导管上皮细胞转化为癌细胞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的过程,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乳腺癌的发生经历正常上皮(normal epithelium)→普通增生(usual ductal hyperplasia, UDH)→非典型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 ADH)→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 CIS)→浸润性癌(invasive breast cancer, IBC)的连续变化过程,此过程易受基因表达、慢性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鉴于目前认为在癌前病变及其之前阶段的过程是可以逆转的,因此,复制这一连续变化过程、明确其病理变化、了解其发生机制,对于寻找有效干预措施,及时预防,是控制乳腺癌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在研究过程中,依靠临床患者标本搜集,无法获得同一个体具有该连续性病理变化过程的一系列标本;而动物模型不仅简单方便、容易操作,而且可以最大程度的模拟患者病理生理状态下的内环境,从而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有力工具。目前动物肿瘤模型建立方法可分为自发型、可移植型和诱发型。相比其他方法,诱发模型利用致癌因素与实验动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可以保证在原始生理状态、解剖特征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模拟疾病发生发展的内环境,重现乳腺癌发生进展的完整过程。目前乳腺癌动物模型以及乳腺增生相关动物模型都已经比较成熟,但乳腺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因实验终点难以准确把握,导致模型成功率过低,所以乳腺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国内外鲜有成功报道。目前国内外公认的乳腺癌高危因素包括月经初潮早、绝经晚、行经时间过长等。临床中,三苯氧胺和芳香化酶抑制剂作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也已经广泛推广应用。这说明雌激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雌激素在体内如何致癌,其具体分子机制在动物模型中是否和人体内相似,目前仍没有明确统一的认识。本研究采用28日龄雌性SD大鼠,以二甲基苯葸(7,12-dimethylbenz-1,2-ben zanthracene, DMBA)灌胃(15mg/kg,第1、55、96天分别给药)联合雌激素(0.5mg/kg/d)+孕激素(4 mg/kg/d)序贯给药(每5天为一给药周期)的方法,应用视诊、触诊大体形态学观察,辅以超声、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同时结合最终病理学诊断来判定癌前病变实验终点,成功建立了乳腺癌前病变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此模型癌变过程中正常乳腺组织、癌前病变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2-羟雌二醇(2-hydroxyl-estradiol,2-OH-E2)、4-羟雌二醇(4-hydroxyl-estradiol,4-OH-E2)、16a-羟雌酮(16a-hydroxyl-estrone,16a-OH-E1)、雌激素受体a (estrogen receptora、ERα)、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β, ERβ)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85a (phosphatidylinositol-3-ki nases-85a, PI3K-85a)的表达,探讨此模型中雌激素致癌机制,进一步评价本模型的实用价值。第一部分 乳腺癌前病变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研究背景:乳腺癌的发展从UDH到ADH再到CIS,最终发展为IBC,是一系列连续步骤,这些病变可以共存于同一个体的乳腺组织中。Shaaban等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若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UDH、ADH、DCIS最终发展为IBC的相对危险性(relative risk, RR)分别为1.5-2、4-5和8-10。ADH和DCIS属于IBC的前期病变,称之为癌前病变。癌前病变作为乳腺癌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是一个相对较为漫长的过程。研究显示,在此阶段施加干预措施,能够阻止甚至完全逆转乳腺癌的发生。乳腺癌前病变动物模型的建立,能最大程度的模拟人体复杂的病理生理状态,为探讨乳腺癌发病原因和机制及二级预防提供实验平台。早在1961年,Huggins等研究发现,DMBA和N-甲基-N-亚硝基尿(N-met hyl-N-nitrosourea, MNU)均可作为致癌剂特异性使大鼠乳腺成瘤。乳腺作为激素敏感性器官,雌孕激素周期性作用于乳腺,可使腺体增生和复旧规律出现,雌孕激素水平的升高,不仅可以提高肿瘤的发生率,而且可以使肿瘤的发生提前。因此我们推测,应用乳腺特异性致癌剂MNU或DMBA联合雌孕激素、控制合理的药物剂量及给药周期,可能会出现窗口期较长的乳腺癌前病变阶段。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建立的瓶颈在于对病变终点的确定。作为肿瘤诊断的金标准,病理学检查虽然能够准确判断肿物性质,但应用此方法的缺点是必须将动物处死或者麻醉后切取部分可疑病变组织进行病例评价,会在一定程度上中断疾病自然演进过程。在整个动物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亟需形成一套简单易行、合理方便的指标,实现在无创的条件下确定癌前病变终点的目的。超声检查具有时效性、便捷性、无创性和经济性,可以短期内多次反复进行观察,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判别及辅助诊断。二维超声作为目前乳腺疾病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技术,能够较为清晰的显示恶性肿瘤特征如:肿块形态不规则、毛刺征、钙化、纵横比、后方回声衰减和侧方声影等。乳腺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因其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无创性、无辐射以及多方位、多参数、多序列成像,以及其不易受乳腺软组织密度影响的特点,成为乳腺疾病辅助检查的重要方法。MRI包括平扫、动态增强成像和弥散加权成像等多种成像方式:平扫仅通过信号强度的不同以及形态学表现对乳腺疾病进行诊断;动态增强扫描是通过注射显影剂,更清楚的显示病变部位及其周围形态学特性以及血流动力学相关信息;多期扫描后,绘制动态增强曲线,对乳腺肿瘤性质的鉴别诊断具有重大辅助作用。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目前国内外在对于乳腺癌前病变大鼠模型的研究较少且尚无有效的建模评价指标。因此,本研究拟在建立乳腺癌前病变的基础上,参照相应临床指标,结合本实验具体情况,从大体形态、影像学和病理学三方面进行比较评价。研究目的:本研究分别从致癌剂的种类、致癌剂和雌孕激素给药途径、剂量、周期方面,分4次动物实验依次进行,以此探讨能够延长癌前病变窗口期、与人体内环境最为接近的诱发型乳腺癌前病变大鼠模型的最佳方法,为乳腺癌的预防提供动物平台。在建模过程中,引入超声、MRI影像学检测,结合大体形态学观察,参考最终病理学诊断金标准,评价并确定乳腺癌前病变动物模型终点的指标。研究方法及结果:一.建立乳腺癌前病变大鼠模型。通过4次动物实验,分别确定致癌剂的种类、联合雌孕激素给药途径、剂量及给药周期。1.实验一:致癌剂DMBA和MNU的选择。随机将SD大鼠分成七组,分别进行如下干预:一组,6只,空白对照组;二组,12只,DMBA100mg/kg一次性灌胃;三组,10只,DMBA100mg/kg一次性灌胃+雌孕激素5天一周期;四组,12只,DMBA100mg/kg一次性灌胃+雌孕激素30天一周期;五组,10只,MNU50mg/kg一次性灌胃;六组,10只,MNU50mg/kg一次性灌胃+雌孕激素5天一周期;七组,10只,MNU50mg/kg一次性灌胃+雌孕激素30天一周期。结果:实验终点前,因致癌剂毒性所致总死亡率DMBA各组(二、三、四组)为38.23%,MNU各组(五、六、七组)为43.33%;实验开始后第120~180天之间,DMBA各组发现癌前病变的大鼠分别为二组5只(62.50%)、三组3只(50.00%)、四组4只(57.00%);至实验终点,DMBA各组所有存活大鼠均出现IBC且集中出现在第150~200天。MNU各组,除第七组发现一只大鼠出现癌前病变外,其余各组均未发现癌前病变。MNU各组最终出现IBC的大鼠数目分别为4、5、5只。MNU组癌前病变检出率低、死亡率高,可能与其毒性更强,使得癌前病变窗口期窄,不易被检出有关。据此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选择DMBA作为癌前病变诱导剂。2.实验二:致癌剂DMBA给药方式—灌胃或腹腔注射的选择。随机将SD大鼠分成六组,每组5只,分别进行如下干预:一组,DMBA6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雌孕激素5天一周期;二组,DMBA5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雌孕激素5天一周期;三组,DMBA100mg/kg一次性灌胃+雌孕激素5天一周期;四组,DMBA60mg/kg一次性灌胃+雌孕激素5天一周期;五组,DMBA50mg/kg一次性灌胃+雌孕激素5天一周期;六组,DMBA40mg/kg一次性灌胃+雌孕激素5天一周期。结果:DMBA腹腔注射实验组在19天内10只大鼠均死亡,尸检发现大量淡血性腹水,肝、肾体积增大,经病理证实存在肝、肾部分急性坏死。相比之下,灌胃给药各组死亡率较低,但因每组大鼠基数较少,各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因此我们认为DMBA腹腔注射毒性大,致死率高,在后续实验过程中,均采用DMBA灌胃的给药方式。3.实验三:雌孕激素给药周期—5天或30天的选择。随机将SD大鼠分成四组,分别进行如下干预:一组,6只,对照组;二组,15只,DMBA100mg/kg一次性灌胃+雌孕激素序贯30天一周期;三组,15只,DMBA100mg/kg一次性灌胃+雌孕激素序贯5天一周期;四组,15只,单药DMBA100mg/kg一次性灌胃组。结果:本次实验中,我们增加了每组大鼠数量,DMBA单药、DMBA联合雌孕激素5天一周期、DMBA联合雌孕激素30天一周期进行对比,结果显示,DMBA联合雌孕激素5天一周期组癌前病变检出率(55.60%)高于二组(40.00%)和四组(37.50%),提示雌孕激素5天一周期有助于稳定大鼠乳腺癌前病变,延长窗口期。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发现,致癌剂干预后30天内各组大鼠仍有较高的死亡率,二、三、四组分别有5(33.33%)、6(40.00%)、7(46.67)只大鼠死亡。4.实验四:致癌剂DMBA剂量和给药次数选择。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本次实验采用低剂量分次给药的方式,致癌剂DMBA从10mg/kg到30mg/kg,每组递增5mg/kg,分别在实验开始的第1天、55天、96天三个时间点进行致癌剂干预。从第2天起,所有大鼠均按照5天为1周期进行雌孕激素干预。一组,DMBA10mg/kg;二组,DMBA15mg/kg;三组,DMBA20mg/kg;四组,DMBA25mg/kg;五组,DMBA30 mg/kg.结果:研究发现除30 mg/kg组大鼠有50%死亡率外,其余各组死亡率均低于20%。在致癌剂干预后第121~200天,共79天内,实验组各组大鼠共有19只(47.50%)首次发现癌前病变,其中以第二组最高,为7(87.50%)只,且首次出现癌前病变时间集中在121~181天的60天内。窗口期以第三组最长,为51天;其次是第二组,38天;第五组最短,为8天。二.建立大鼠乳腺癌前病变模型的评价指标。模型建立过程中自致癌剂干预后第二天起,每日逐一进行视诊、触诊,每周2次超声检查,发现肿物后,随即在全麻下行肿物切除(包括肿物及周围少量正常腺体)进行病理学诊断。若超声检查结果提示可疑病变,则行MRI进行辅助诊断,若发现可疑病变,亦在全麻下将可疑病变切除进行病理学诊断。致癌剂干预第200天,处死所有大鼠,留取乳腺组织对其可疑部位做病理学诊断。1.大体形态观察,包括视诊和触诊。视诊内容:腹部有无隆起、乳头及其周围皮肤颜色、乳头大小等;触诊内容:腹部皮下脂肪垫质地、有无肿物。发现肿物随即记录肿物大小、形状、质地、边界、活动度等。2.超声观察内容:肿物边界、界限、形态、内部回声、有无细点状强回声钙化灶、有无后方回声衰减、血流信号Adler半定量分级、内部动脉血流指数。3.MRI观察内容:普通扫描和增强扫描中,腹部皮下组织信号强度、有无异常强化、动态增强血流动力学曲线表现型等。4.病理学观察,所有组织切片均进行HE染色,无法明确诊断者,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乳腺肌上皮分子标记物P63进行进一步诊断。结果:1.在大体形态上,癌前病变大鼠模型表现为乳腺皮肤红润、隆起,乳头增高增大;触诊可及皮下脂肪垫增厚、质软,肿物多呈不规则形、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2.超声显示,癌前病变肿物边界多不规整,界限不清,形态不规则,可表现为凹凸不平或有角状凸起;内部回声较低;有时可见细点状强回声钙化灶;少部分有后方回声衰减;血流信号Adler半定量分级Ⅰ-Ⅱ级;内部动脉血流指数RI>0.7。磁共振T1WI上多呈低或中等信号;增强扫描中,可见异常强化,多为小斑点状强化灶或肿块强化灶、导管样或段样强化;动态增强血流动力学曲线表现为流出型或平台型。3.病理学观察,通过HE染色和P63免疫组化共同确诊,癌前病变分以下几种病理学类型:不典型导管增生(ADH)、导管原位癌(DCIS)、不典型小叶增生(ALH)、小叶原位癌(LCIS)。结论:1. DMBA较MNU毒性低,在乳腺癌前病变建模过程中,可提高大鼠出现癌前病变的机率。2.模型建立过程中,选择DMBA分次小剂量灌胃,可在保障造模效果的同时显着降低各实验组大鼠死亡率。3.雌孕激素刺激大鼠腹部皮下乳腺腺体增生,5天为一周期的给药方式与大鼠体内固有的生理周期(5天)相适应,可规律性出现增生复旧变化,创建了较为适宜的机体内环境,使建模过程中,乳腺癌前病变进程相对延长。4.超声表现为局部不均匀低回声、血流局灶性增强;动态增强MRI中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表现为流出型或平台型,均可以作为癌前病变活体动态观测的参考指标。5. DMBA(15mg/kg第1天、55天、96天分别灌胃)联合雌激素(0.5mg/kg/d腹腔注射)+孕激素(4mg/kg/d腹腔注射)序贯给药(每5天为一给药周期)能成功建立较稳定的乳腺癌前病变动物模型。第二部分 乳腺癌前病变大鼠模型发生机制的初步研究研究背景:第一部分研究中,我们应用致癌剂DMBA联合雌孕激素5天一周期,成功建立了大鼠乳腺癌前病变模型,同时也发现与大鼠内在生理周期相同的5天一周期的雌孕激素干预,更适合建立癌前病变大鼠模型。相同剂量、同样给药方式的DMBA,不同雌孕激素干预周期(5天或30天一周期),最终出现癌前病变率不同。据此我们推测DMBA仅仅作为肿瘤发展中的始动因素,而体内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为肿瘤发生发展提供微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肿瘤发生及生长速度。雌孕激素5天一周期序贯给药,与内源性激素协同作用于乳腺,促进乳腺导管及腺泡发育,有规律地促进乳腺腺体增生、复旧这一过程对组织的刺激作用,可能使之停滞在非典型增生期时间延长;本实验模型大鼠采用28日龄,此时大鼠内源性激素水平较低还未形成正常的生理周期,通过注入外源性激素(5天为一周期)帮助大鼠体内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发育成熟,使外源性激素与大鼠内源性激素的分泌形成同步性作用,共同促进乳腺组织的增生发育,使乳腺较为同步地出现一般增生、非典型性增生、癌这一连续过程,从而有利于准确判断并控制实验终点。雌激素作为女性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在生殖系统、运动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迄今为止,尽管乳腺癌发病原因未形成明确统一认识,但目前证据明确证实,雌激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正向推动作用。早在1998年10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就正式批准,雌激素拮抗剂他莫昔芬可以用于高危女性乳腺癌的预防;20世纪90年代初,以他莫昔芬为代表的乳腺癌内分泌化学预防实验逐步展开,十年随访数据表明,他莫昔芬能明显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目前研究表明,雌激素在体内通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信号转导机制和雌激素代谢两种方式产生致癌作用。雌激素与其受体结合,致受体二聚化,与下游靶基因的雌激素反应元件结合,激活MAPK、PI3K、JNK等通路,刺激乳腺细胞不断增殖,增加了DNA复制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机会,通过相关基因突变,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其中,PI3K通路作为该模式中的经典通路,在诱导细胞分化、增殖、浸润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其代谢途径中,雌激素主要通过羟化反应,生成2-OH-E2和2-羟雌酮(2-hydroxyl-estrone,2-OH-E1)、 4-OH-E2和4-羟雌酮(4-hydroxyl-estrone,4-OH-E1), 16a-OH-E2和16α-羟雌酮(16a-hydroxyl-estrone,16a-OH-E1)。这些化合物中,4-OH-E2和16a-OH-E,且有致癌作用。而2-羟基可以在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 transfera se, COMT)的作用下,生成抗癌物2-甲氧雌酮和2-甲氧雌二醇。所以,2-羟基和16α-羟基、以及2-羟基和4-羟基的比例,决定着乳腺细胞的癌变过程,通过16α-羟基和4-羟基进行雌激素代谢比例高的,其乳腺癌发病风险高于通过2-羟基进行雌激素代谢比例高者。SD大鼠雌激素结构与人的极为相似,生理功能相同,结构上都分为A-F 6个区,各区的构成和功能与人类相同,所产生的乳腺肿瘤也以激素依赖性居多。因此,我们推测雌激素在大鼠体内可能也经历上述相似过程,导致了癌变的发生。本实验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已经成功建立的大鼠乳腺癌前病变模型中正常乳腺组织、癌前病变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作用通路关键指标进行检测比较分析,探讨该模型中雌激素作用机制,评价其实用价值。研究目的:在已经成功建立乳腺癌前病变大鼠模型的基础上,初步探讨雌激素在其模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采用ELISA实验技术检测模型中正常乳腺组织、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组织中2-OH-E2、4-OH-E2和16a-OH-E1的水平。2.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Rα、ERβ及PI3K-P85a在正常乳腺组织、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3.数据处理:应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ELISA数据应用MasterPlexReaderFit专业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研究结果:1.2-OH-E2、4-OH-E2和16a-OH-E1含量在大鼠正常乳腺组织、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组织中均逐步升高,尤其以4-OH-E2和16a-OH-E,含量增高更为明显(P<0.001)。2.4-OH-E2与2-OH-E2的比值在大鼠乳腺癌前病变组织中最高,且与正常组织、乳腺癌组织中的比值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2和0.030)。3.16a-OH-E1与2-OH-E2的比值在大鼠正常乳腺组织、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组织中均逐步升高,但仅在正常乳腺组织、癌前病变组织与乳腺癌组织中比值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01)。4.ERa在大鼠正常乳腺组织、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组织中表达范围及总评分逐步增高,正常乳腺组织到乳腺癌前病变的差异最为显着(范围得分:P<0.001;总评分:P=0.003),而乳腺癌前病变到乳腺癌无明显差异。表达强度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5.ERp在大鼠正常乳腺组织、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组织中表达范围逐步降低,正常乳腺组织与乳腺癌前病变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强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总评分中,正常乳腺组织与乳腺癌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6)。6. PI3K-P85a在大鼠正常乳腺组织、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组织中表达范围、强度均逐步增大,范围、强度及总评分在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01)。结论:1.乳腺癌前病变大鼠模型中,雌激素主要通过4-OH-E2和16a-OH-E1途径进行代谢。2.乳腺癌前病变大鼠模型中,雌激素主要与雌激素受体途径的ERa结合,启动下游雌激素受体元件,并且使PI3K-P85a表达上调。3.4-OH-E2与2-OH-E2的比值以及ERa表达水平在大鼠正常乳腺组织到乳腺癌前病变组织中的变化特异,可作为乳腺肿瘤诊断的辅助指标。4.人与大鼠雌激素致癌途径基本相似,此模型最大程度的模拟人体内环境致癌过程,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许振国[7](2012)在《莪术油对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组织血管生成及相关调控因子表达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以活血化瘀中药莪术有效成份莪术油为干预药物,从大鼠机体生存状态、组织病理形态学方面评价莪术油对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的逆转效应,从血管生成(微血管密度MVD、VEGF)角度,应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检测方法,从全身、组织、细胞及分子等多个层面,探讨莪术油对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组织血管生成及相关调控因子VEGFmRNA表达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2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造模对照组、他莫昔芬组、康莱特组及莪术油小、中、大剂量组。采用二甲基苯蒽(DMBA)诱导乳腺癌癌前病变造模。实验开始后定期观察大鼠生物学行为的变化,干预治疗4周,第8~14周分4批处死动物,观察各组大鼠乳房外形、进行病理学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标本中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表达情况、采用原位杂交法测定标本中VEGFmRNA表达情况。结果:1、造模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鼠死亡率、癌前病变发生率增高(P<0.05)。莪术油大、中剂量组癌前病变发生率降低,与病模组及康莱特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与他莫西芬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2、各实验组不同类型乳腺组织中MVD、VEGFmRNA表达阳性率呈递增趋势。3、非典型增生乳腺组中,莪术油中、大剂量组、他莫昔芬组MVD表达阳性率均明显低于造模对照组(P<0.05),各干预组的VEGFmRNA阳性细胞阳性率均明显低于造模对照组(P<0.05),莪术油组低于康莱特和他莫昔芬组(P<0.05)。对VEGFmRNA表达阳性的非典型增生标本,莪术油大剂量组VEGFmRNA阳性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DMBA诱导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模型,能够复制出乳腺增生到癌变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病理改变。在单纯乳腺增生→乳腺癌癌前病变→乳腺癌的演变进程中,癌前病变阶段MVD、VEGFmRna表达呈现显着性增高,说明血管生成及相关调控因子能反映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恶性倾向。莪术油能够显着抑制乳腺癌癌前病变大鼠乳腺血管生成及相关调控因子MVD蛋白的表达,有效的降低DMBA诱导大鼠乳腺癌前病变组织中VEGFmRNA表达强度,可能是其抑制血管生成及阻断乳腺癌发生的有效机制。

刘文英[8](2010)在《乳康胶囊对乳腺癌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包括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两部分。对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实验研究进展、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以及中成药乳康胶囊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乳康胶囊干预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和作用靶点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研究目的:通过建立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模型,观察中成药乳康胶囊对乳腺癌癌前病变的作用,探讨其抗乳腺癌癌前病变的作用机理,为乳康胶囊的运用增加临床适应症及提供实验基础。研究方法:雌性未孕SD大鼠90只,除空白对照组15只大鼠外,其余75只大鼠均初始一次性胃管灌注二甲基苯蒽100mg/kg体重,常规饲养9周复制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病理模型。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疾病模型组、三苯氧胺组、乳康胶囊低、高剂量组4组,各组自第10周起按预定剂量药物干预30天。采用普通病理学方法、放射免疫法、免疫组化法、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等,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体重变化,乳头高度和直径,乳腺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血清性激素E2、P水平,乳腺组织VEGF、bFGF、MVD、ER、PR的表达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乳康胶囊低、高剂量组均能抑制大鼠乳房肿大,乳头直径和高度与疾病模型组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0.001),与三苯氧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剂量的乳康胶囊效果稍弱于高剂量组,说明乳康胶囊在抑制大鼠乳房肿大方面存在量效关系。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形态发现,大鼠经DMBA造模后,模型组的表现以中重度非典型增生的病理形态特征为主,说明DMBA能较好地复制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病理模型,而乳康胶囊低、高剂量组和三苯氧胺组的表现均以单纯性增生和轻度非典型增生的病理形态特征为主,表明乳康胶囊和三苯氧胺能抑制和逆转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而乳康胶囊存在量效关系,高剂量组的效果较低剂量组好。乳康胶囊低、高剂量组均可降低乳腺癌癌前病变大鼠血清中E2的含量,与疾病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01),和三苯氧胺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而对大鼠血清中P的含量影响不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康胶囊低、高剂量组均能下调乳腺癌癌前病变大鼠ER阳性面积和平均光密度,与疾病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0.001),与三苯氧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乳康胶囊能降低ER的高表达;乳康胶囊高剂量组可下调乳腺癌癌前病变大鼠PR阳性面积和光密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而乳康胶囊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乳康胶囊对降低PR的表达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高剂量效果明显,而低剂量作用不明显。对VEGF、bFGF及MVD的影响结果显示:疾病模型组大鼠存在VEGF、bFGF及MVD的高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均P<0.001),乳康胶囊低、高剂量组均能减少VEGF、bFGF、MVD的阳性面积,降低bFGF的平均光密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并且均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乳康胶囊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而对VEGF和MVD的平均光密度影响不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乳康胶囊对减少bFGF的表达有良好的作用,并可能是本方抑制血管生成的主要途径,而对于VEGF和MVD的影响不明显。结论:1.中药乳康胶囊可抑制大鼠乳房肿大,降低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发生率。2.中药乳康胶囊降低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发生率的作用机理与降低大鼠血清E2含量、下调ER的高表达有密切关系。3.中药乳康胶囊降低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发生率作用机理与减少bFGF的表达有关,并可能是其抑制血管生成的主要途径。

丁晓玲[9](2010)在《青香乳康颗粒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主要药效学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根据“以肝肾不足,冲任失调为本,气滞、痰凝、血瘀为标”为乳腺增生病的基本病机,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研究所名老中医经几十年临床治疗体会中总结出以理气化痰,软坚散结,消瘀止痛药物为主的方剂—青香乳康颗粒,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型)。此方剂是该专家根据中医辨证及结合现代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拟定的,经过10余年的临床观察,显示该方药在防治乳腺增生病方面,能改善乳腺增生病的症状诸如消肿止痛,调节激素水平等方面均获较好的疗效。尤其在预防乳腺增生进一步转化为乳腺癌方面有疗效。目的:故本选题的目的是通过建立相应的整体动物实验病证模型观察青香乳康颗粒在防治乳腺增生病方面的相应药效学,旨在研究探讨,并进一步阐述其作用机理,以期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次实验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该中药复方在防治乳腺增生病方面的药理作用。1)对实验性乳腺增生大鼠模型的影响实验,给大鼠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联合诱导形成乳腺增生模型。给药治疗30天后测量大鼠第二对乳房直径,检测血清雌二醇和孕激素水平,镜下观察乳腺组织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测ER、PR表达情况。探讨其疗效及可能的机制。2)对实验性乳腺增生兔模型的影响,通过用雌、孕激素联合造模的方法在日本大耳白兔身上重造乳腺增生模型,考察其是否具有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3)预防DMBA诱发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实验,以DMBA灌胃造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模型,考察青香乳康颗粒对乳腺癌癌前病变是否有防治作用。4)活血化瘀作用:通过检测对大鼠凝血时间的影响以及对角叉菜胶致小鼠尾部血栓形成的影响、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来考察其改善微循环之作用。5)抗炎实验,通过小鼠棉球肉芽肿实验和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考察青香乳康颗粒抗炎作用。6)镇痛实验,通过小鼠热板实验和冰醋酸致小鼠扭体试验,考察青香乳康颗粒镇痛效果。结果:1)对实验性乳腺增生大鼠模型的影响实验,模型组大鼠经注射雌激素和黄体酮后,与空白组比较雌二醇明显升高(p<0.05),镜下观察显示乳腺组织明显增生,ER, PR阳性表达明显升高(p<0.01),表明造模成功;经用青香乳康颗粒治疗后大鼠乳房直径减小,乳腺组织增生程度减轻且青香乳康颗粒42g原生药瓜g组可明显减低雌二醇水平(p<0.05)。青香乳康颗粒各剂量组可降低ER, PR阳性表达。2)对实验性乳腺增生兔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青香乳康颗粒对乳腺增生兔有明显的治疗作用。3)预防DMBA致乳腺癌癌前病变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青香乳康颗粒对DMBA致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无明显的抑制作用。4)活血化瘀作用,青香乳康颗粒各剂量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凝血时间的作用。同时,青香乳康颗粒各剂量对角叉菜胶致小鼠尾部血栓的形成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5)抗炎实验,青香乳康颗粒各剂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棉球肉芽肿和小鼠耳肿胀作用。6)镇痛实验,青香乳康颗粒各剂量对热刺激和化学刺激有一定的镇痛作用。结论:青香乳康颗粒确实对实验乳腺增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可能与其调节血清激素,影响ER、PR表达机制有关,另外在血液流变学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胡倩[10](2009)在《莪术油对乳腺癌癌前病变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学及血液流变学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莪术油对乳腺癌癌前病变造模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莪术油干预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除空白组外均采用DMBA诱导乳腺癌癌前病变造模,造模同时进行干预治疗,持续用药四周。疾病模型组采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莪术油大剂量组、莪术油中剂量组、莪术油小剂量组分别采用不同剂量莪术油注射液腹腔注射、康莱特组采用康莱特注射液腹腔注射,三苯氧胺组采用三苯氧胺灌胃。第十四周进行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及血液流变学分析。结果: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结果显示,疾病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结构比存在明显差异,前者出现癌前病变及癌变比例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莪术油各剂量组与疾病模型组比较,一般增生比例增高,癌前病变比例下降(P<0.05或P<0.01)。与莪术油治疗组比较,康莱特组癌前病变百分比高(P<0.05),三苯氧胺组一般增生百分比低(P<0.05)。大鼠血液流变学结果显示,疾病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明显升高(P<0.01);莪术油大、中、小剂量组大鼠全血粘度(高切、中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指标下降至接近空白组水平,各剂量组之间无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与病模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效果优于三苯氧胺组及康莱特组(p<0.05)。结论:莪术油可降低乳腺癌癌前病变造模大鼠的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莪术油可改善乳腺癌癌前病变造模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机制相关。

二、GTC对DMBA诱发大鼠乳腺增生性病变抑制作用的动态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TC对DMBA诱发大鼠乳腺增生性病变抑制作用的动态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消症丸对小鼠乳腺增生病及乳腺非典型增生、乳腺癌HCC1937细胞系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 乳腺增生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研究一 消症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制研究
        实验一 消症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实验二 消症丸治疗小鼠乳腺增生病的体内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实验三 消症丸治疗小鼠乳腺增生病的代谢组学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研究二 消症丸治疗乳腺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的机制研究
        实验四 消症丸治疗乳腺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实验五 消症丸治疗小鼠乳腺非典型增生的体内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实验六 消症丸主要成分对乳腺原位癌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情况

(2)仙胡丁桂巴布剂基于改善氧化应激缓解乳腺增生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乳腺增生症的认识
        1.1 概念及命名
        1.2 诊断
        1.3 对患者的影响
    2 乳腺增生的药物治疗
        2.1 非甾体类抗炎药
        2.2 激素调节类药物
    3 中医对乳腺增生的认识和治疗
        3.1 病因病机
        3.2 辨证论治
        3.3 中医外治法
    4 仙胡丁桂巴布剂概述
        4.1 方解
        4.2 巴布剂的特点
    5 乳腺增生动物模型及研究现状
        5.1 动物造模方式
        5.2 检测评估指标
    6. 前期研究基础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药物及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试剂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与给药
        2.2 检测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对大鼠一般状态及乳腺形态的变化
        3.2 对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3.3 对大鼠血液SOD、MDA的影响
        3.4 对大鼠乳腺组织TGF-β、VEGF及I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3.5 对大鼠乳腺组织Akt、m-TOR表达的影响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2 实验结果分析
        2.1 大鼠一般状态及HE染色结果分析
        2.2 氧化应激相关结果分析
        2.3 免疫组化结果分析
        2.4 Western-blot结果分析
    3 本次研究意义
总结和展望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白藜芦醇对甲状腺癌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论文一 白藜芦醇对化学诱导SD大鼠多器官肿瘤发生预防作用的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五)参考文献
论文二 白藜芦醇对化学诱导SD大鼠甲状腺肿瘤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五)参考文献
论文三 活性氧水平与未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白藜芦醇敏感性的相关性分析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五)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4)消痰解郁方对乳腺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与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乳腺癌前病变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一、DMBA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法诱导SD雌性大鼠乳腺癌前病变模型
        (一)材料与仪器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第二部分 消痰解郁方对乳腺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及干预机制动物实验研究
    一、消痰解郁方对乳腺癌前病变大鼠的治疗作用
        (一)材料与仪器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二、消痰解郁方对乳腺癌前病变大鼠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一)材料与仪器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第三部分 消痰解郁方对乳腺癌前病变干预机制细胞实验研究
    一、消痰解郁方对乳腺癌前病变MCF-10AT细胞增殖的影响
        (一)材料与仪器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二、消痰解郁方对乳腺癌前病变MCF-10AT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
        (一)材料与仪器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三、消痰解郁方对乳腺癌前病变MCF-10AT细胞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一)材料与仪器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查新结论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着作
致谢

(5)DMBA联合雌孕激素诱导大鼠乳腺癌发生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中文部分
    前言
    第一部分 DMBA联合雌孕激素诱导大鼠乳腺癌发生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结果
        三 小结
        四 讨论
    第二部分 研究P63、CK5/6和CK34 β E12在大鼠与人类乳腺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差异性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结果
        三 小结
        四 讨论
    第三部分 研究E-Cadherin、PCNA和Bcl-2在大鼠与人类乳腺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结果
        三 小结
        四 讨论
    总结与展望
    综述
    附图、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英文部分
    Introduction
    Part One Histo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s during carcinogenesis in rat mammarygland induced by DMBA and estrogen-progestogen combinations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Conclusions
        Discussion
    Part Two The research on expression of P63, CK5/6 and CK34β E12 during carcinogenesis in rat mammary gland and human breast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Conclusions
        Discussion
    Part Three The research on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PCNA and Bcl-2 duringcarcinogenesis in rat mammary gland and human breast and its correla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Conclusions
        Discussion
    Conclusions and Prospects
    Review
    Figures and Tables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List of Publications

(6)乳腺癌前病变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评价及其发生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乳腺癌前病变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乳腺癌前病变大鼠模型发生机制的初步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论着1
英文论着2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莪术油对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组织血管生成及相关调控因子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实验研究
实验一 莪术油对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造模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及试剂
        1.3 实验仪器
        1.4 动物分组及实验方法
        1.5 标本采集与观察
        1.6 病理诊断标准
        1.7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大鼠存活情况
        2.2 大鼠乳房肿瘤出现情况
        2.3 大鼠乳腺病理学改变
    3 讨论
        3.1 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
        3.2 莪术油抗肿瘤的作用机理
        3.3 莪术油对大鼠乳腺癌前病变的抑制作用
实验二 莪术油对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的干预作用
    摘要
    1 实验动物及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药品及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造模及给药方法
        2.2 取材、制片及免疫组化检测
        2.3 免疫组化操作步骤
        2.4 结果判定方法
        2.5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各实验组不同类型乳腺组织 MVD 表达阳性率
        3.2 各实验组 MVD 面密度值
    4 讨论
        4.1 肿瘤微血管密度(MVD)
        4.2 乳腺癌癌前病变与血管生成
        4.3 莪术油对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影响
实验三 莪术油对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mRNA 表达的影响
    摘要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药品及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造模及给药方法
        2.2 取材及制片
        2.3 原位杂交
        2.4 结果判定方法
        2.5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组织 VEGFmRNA 表达阳性率
        3.2 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组织中
        3.3 不同病理类型大鼠乳腺组织中 VEGFmRNA 表达阳性率及 VEGFmRNA 表达的阳性细胞阳性率趋势
        3.4 非典型增生乳腺组织中 VEGFmRNA 阳性标本的阳性细胞阳性率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 1 现代医学对乳腺癌癌前病变的研究概述
    综述 2 中医对乳腺癌癌前病变的研究
    综述 3 乳腺癌及癌前病变与血管生成的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详细摘要

(8)乳康胶囊对乳腺癌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乳腺癌癌前病变的认识概况
        1 概念及界定
        2 分子生物学特征
        3 临床表现
        4 诊断
        5 现代医学对乳腺癌癌前病变发病机理的认识
        6 乳腺癌癌前病变的西医药治疗
        参考文献一
    综述二 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动物实验研究概况
        1 乳腺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的建立
        2 中医药对乳腺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作用的研究
        3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二
    综述三 乳康胶囊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
        1 乳康胶囊的来源和应用
        2 乳康胶囊的组方意义
        3 乳康胶囊的临床研究
        4 乳康胶囊的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三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技术路线图
    实验一 对乳腺癌癌前病变大鼠一般情况及乳腺组织形态的观察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观测指标
        4 实验结果
        5 结论
    实验二 对乳腺癌癌前病变大鼠E_2、P及ER、PR的观察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结论
    实验三 对乳腺癌癌前病变大鼠VEGF、bFGF及MVD的观察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个人简历

(9)青香乳康颗粒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主要药效学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立题依据
2.正文
    第一部分 青香乳康颗粒对乳腺增生模型作用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药物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仪器
        2 实验环境
        3 统计学方法
        4 实验方法和结果
        4.1 对大鼠乳腺增生血清激素、激素受体及乳腺病理的影响
        4.2 对对兔乳腺增生血清激素及乳腺病理的影响
    第二部分 青香乳康颗粒对DMBA致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防治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药物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仪器
        2 实验环境
        3 统计学方法
        4 实验方法和结果
    第三部分 活血化瘀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药物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仪器
        2 实验环境
        3 统计学方法
        4 实验方法和结果
        4.1 对大鼠凝血时间的影响(毛细玻管法)
        4.2 对角叉菜胶致小鼠尾部血栓形成的影响
        4.3 青香乳康颗粒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第四部分 抗炎实验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药物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仪器
        2 实验环境
        3 统计学方法
        4 实验方法和结果
        4.1 小鼠棉球肉芽肿实验
        4.2 小鼠耳肿胀实验
    第五部分 镇痛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药物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环境
        3 统计学方法
        4 实验方法和结果
        4.1 扭体试验
        4.2 热板实验试验
3.讨论
    3.1 本次课题小结
    3.2 乳腺增生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价
    3.3 中药复方治疗乳腺增生病机理研究
    3.4 乳腺增生动物模型相关检测指标及其意义
    3.5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4.参考文献
5.附图
6.致谢
7.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10)莪术油对乳腺癌癌前病变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学及血液流变学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技术路线图
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
        (一) 实验动物
        (二) 实验药品
        (三) 实验试剂
        (四) 实验仪器
    二、实验方法
        (一) 动物分组、造模及给药方法
        (二) 观察项目及方法
        (三) HE染色方法
        (四) 统计方法
    三、实验结果
        (一)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二) 大鼠体重变化
        (三) 大鼠乳房肿瘤出现情况
        (四) 大鼠乳腺病理学改变
        (五) 大鼠血液流变学改变
讨论
    一、对乳腺癌癌前病变的认识
        (一) 中医对乳腺癌癌前病变的认识
        (二) 西医对乳腺癌癌前病变的认识
        (三) 乳腺癌癌前病变与乳腺癌
    二、乳腺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的建立
        (一) 建立乳腺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的动物选择
        (二) 建立乳腺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的诱导剂的选择
        (三) 建立乳腺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的选择
    三、乳腺癌癌前病变与血瘀证及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一) 肿瘤的发生与血瘀证的关系
        (二) 痰瘀互结是乳腺癌癌前病变的主要病机
        (三) 血瘀症与血液流变学
    四、活血化瘀法与乳腺癌癌前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一) 活血化瘀法与肿瘤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二) 莪术油抗肿瘤的作用机制的研究
        (三) 莪术油对造模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干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四、GTC对DMBA诱发大鼠乳腺增生性病变抑制作用的动态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消症丸对小鼠乳腺增生病及乳腺非典型增生、乳腺癌HCC1937细胞系的作用机制研究[D]. 刘宇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仙胡丁桂巴布剂基于改善氧化应激缓解乳腺增生的实验研究[D]. 冯泽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1)
  • [3]白藜芦醇对甲状腺癌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D]. 郑旭. 大连医科大学, 2018(01)
  • [4]消痰解郁方对乳腺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与机制初探[D]. 赵婧. 第二军医大学, 2017(06)
  • [5]DMBA联合雌孕激素诱导大鼠乳腺癌发生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的研究[D]. 冯曼. 山东大学, 2015(01)
  • [6]乳腺癌前病变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评价及其发生机制的初步研究[D]. 王峰. 山东大学, 2015(04)
  • [7]莪术油对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组织血管生成及相关调控因子表达的研究[D]. 许振国.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4)
  • [8]乳康胶囊对乳腺癌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研究[D]. 刘文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2)
  • [9]青香乳康颗粒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主要药效学及机制研究[D]. 丁晓玲.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2)
  • [10]莪术油对乳腺癌癌前病变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学及血液流变学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 胡倩.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03)

标签:;  ;  ;  ;  ;  

动态观察GTC对DMBA致大鼠乳腺增生的抑制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