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幽默作为一种写作技巧的简要介绍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写作技巧的简要介绍

一、A Brief Introduction of Black Humor as A Writing Technique(论文文献综述)

王津京[1](2021)在《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文中认为话剧剧本是一个语篇,它带着编剧与观众交流的愿望。话剧演出是一场约定好的聚会,演出过程是观演之间的交流。演出之后,一些观众会以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演出的理解,这其中将有相当一部分是对整个语篇或个别语句的理解。一个艺术生命力长久的作品将在历史中被几代人做出不同的解读。话剧语言的意义生成是一个历时漫长且复杂多变的过程。我们通过阅读可以对剧本意义做出大致判断,但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因演员的表演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且,与作品相关的社会背景、创作者阐释、演出广告、评论文章、同题材的其他艺术文本,以至于个人的修养、学识、观剧心情都可能影响我们对作品意义的再阐释。本文试图借鉴叙事学、符号学和话语分析等理论方法对话剧史上的重要作品进行分析,观察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在话剧史几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些重要作品在整体结构和具体的语言形式选择上,为我们留下了哪些可供参考的经验。第一章论述早期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建立过程。话剧是以写实的样式进入中国的,并且很快就与传统戏剧形成对峙。一种以写实戏剧观、脱离剧情的演讲、信息的分散和剧情的集中等为特点的新型戏剧话语模式在新剧时期已逐渐形成。五四新剧和爱美剧时期,大量作者开始以易卜生的作品为范本进行创作,一些留学归国人员在剧本创作和导演方面促进了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成熟,话剧语言具备了更符合戏剧表达的功能。第二章论述话剧语言成熟期重要作品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第一节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重要作品在叙事结构、话语冲突、信息的层次及话语功能等方面的发展进行总结。第二节主要以曹禺的《雷雨》《北京人》和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为例对诗意的话语模式的含蓄、抒情、象征三个特点进行论述。第三节以夏衍的《上海屋檐下》和老舍的《龙须沟》为例对再现生活的话语模式进行论述,指出再现生活的四种基本功能。第四节以曹禺的《日出》和老舍的《茶馆》为例对社会杂语式的话语模式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组成进行论述。第三章论述新时期话剧语言在话语模式上的发展变化。第一节主要论述现实主义话语模式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第二节主要论述实验戏剧在语言方面进行的种种实验和成果。第三节主要论述台湾地区影响较大的表演工作坊的主要作品在话语模式上的一些特点。第四章从表演的角度说明语言表演对意义的影响。第一节对话剧腔问题进行简要的历史梳理和辨析,并对其价值进行判断。第二节讨论表演对意义的影响。第三节以不同版本的《雷雨》《茶馆》和《恋爱的犀牛》为例讨论同一个作品在不同时代,由不同导演和演员表现产生的意义变化。第五章从接受的角度讨论话剧语言意义生成的影响因素、标准和时代性,以及当下话剧语言接受的三个主要方向。

奚倩[2](2020)在《王小波在台湾的接受研究》文中提出大陆作家王小波的文学成长道路,与台湾文化界密切相关。两次获得《联合报》小说奖项,让王小波及其作品“反向输入”大陆,从而真正开启了成名之旅。王小波在台湾的报刊界、出版界与学术界均受到关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王小波的台湾接受史研究,也因此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在两岸关系疏离与互动相交融,报纸副刊逐渐没落的台湾90年代文化语境下,王小波在话语权力边缘崛起,不可避免地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本论文聚焦于王小波在台湾场域的接受情况,分为五章。第一章“台湾90年代的文化语境与王小波的文学入场”,从台湾文化语境及获奖机制入手,探讨王小波与台湾的相遇;第二章“发现者与推动者:台湾报业与王小波”,研究台湾《联合报》《中国时报》两大报系,对王小波形象谱系的塑造;第三章“从被动到主动:台湾对王小波作品的出版”,研究台湾出版界以“王小波去世”为时间节点的前后出版策略的变化;第四章“意识形态与文学本质:台湾学术研究视野下的王小波”,主要从革命意识形态反思、自由主义、黑色幽默、存在主义、虐恋亚文化等角度,探讨台湾学术界对王小波的研究与规训。最后,第五章作为总结,对王小波文学地位历史变迁进行梳理,并对他的接受前景作出展望。

张津津[3](2020)在《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文中研究说明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最受读者欢迎的文学家之一,创作了体裁众多、数量丰富的文学作品,尤其以长篇小说闻名于世。格林是诸多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在小说中以编年史家的姿态书写,留下了关于人类罪恶与苦难的深刻印记,启示了在荒诞的世界中获得救赎的可能,他富于严肃哲理性和通俗趣味性、带有生动想象力和深厚历史感的小说对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荒诞是20世纪西方文学总的特征之一,但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法、德存在主义理论及其衍生的文学作品,对于英国文学中的荒诞谈论不多。荒诞作为格林小说的重要主题在他的小说中反复重现,是解读格林小说的重要路径,通过对格林小说的研究也可以深化对荒诞的认知和理解。本论文即试图从“荒诞”这一角度透视格林及其作品,对格林的生平和作品的意义作出恰当的阐释。全文共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国内外格林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对其中的代表性成果进行分类综述,继而阐述研究的意义和应用的方法。研究意义在于既可以丰富国内格林研究的维度,又能加深对西方现代文学,特别是荒诞文学的认识。研究方法以文本细读法为主,以荒诞的哲学理论、文学理论以及发生学、阐释学等方法为辅。在第一章中,厘清了荒诞的概念,从历史文化背景和荒诞性生命体验两方面阐述格林小说荒诞意识的基础。首先,通过追溯起源和用法,梳理内涵流变,分析荒诞所包含的深刻意蕴,界定本文所要论述的是生存意义层面上的荒诞。其次,说明格林所处时代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两次世界大战,殖民帝国的瓦解,第三世界的混乱,让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荒诞境遇,作家们如何对这个荒诞世界作出回应。再次,格林早年经历导致自我心灵分裂,造成成年后不忠的信仰和辩证的思想,在多维的身份间逃避,格林无法跳脱时代共性,成为书写荒诞的作家,这些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笔下的人物。第二章围绕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性主题阐述其形成原因和具体呈现。首先,分析主题的成因。一是植根于文学传统,通过改写和重述与经典形成互文关系。二是受到国际政局影响,紧密结合政治事件,用宗教视角反观人类行为。三是源于私人阅读兴趣,继承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遗产,双方参与了主题的塑造。其次,论述主题的呈现。一是潜意识层面,描绘人物的童年和梦境,以折射西方文明的致病情境,从中寻找荒诞的根源和解决之道。二是信仰层面,有罪的圣徒试图用信仰克服荒诞,使存在变得有意义,但又不可能得出确定的意义。三是文明层面,借助非西方的“他者”来审视西方的“自我”,发现“自我”是失落的,“他者”是凋敝的。第三章以荒诞为中心,从人物、环境、主题三个方面阐述格林小说的艺术特色。一是人物方面,格林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处于悖谬状态的边缘人,表现为孤独无助的失父者,由于对某种信念的信仰,在极限境遇中会转变为主动承担责任的反英雄。二是环境方面,“格林之原”是一个堕落而绝望的空间,具体表现为艾略特式的“荒原城市”和康拉德式的“边缘世界”,身处其中的人孤独而矛盾。三是主题方面,格林式荒诞的主要形式表现为悖谬,寓于以现实主义为主体的小说中,呈现出矛盾对立统一的样态,同时思想上宗教与荒诞之间相互消解,形式上严肃与通俗之间完美平衡,也有助于这一主题的呈现。第四章从严肃与通俗、政治与审美、现实与梦境三个维度阐述格林小说创作中荒诞的独特性,并从文学史叙事的角度指出格林小说创作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格林的小说创作兼顾严肃主题和通俗结构,坚持政治书写,也不放弃对审美意蕴的追求,通过展现现实和梦境、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交汇融通,深层次挖掘人物心理,并预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格林从荒诞文学的脉络中,积极汲取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长处,既有参考和借鉴,也有突破和创新,这种融入了自己生命体验的文学创作,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因而决定了格林小说在具有文学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同时,也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格林的荒诞文学书写的特殊性在于,格林本人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他的小说是他生平经历的映射,由多种复杂元素形成的有机融合。格林提出的超克荒诞的办法带有空想色彩,但是他的小说在文学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员含笑[4](2020)在《格雷厄姆·格林短篇小说研究》文中认为格雷厄姆·格林是英国现代主义文学高峰过后的第一批重要作家之一,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他始终关注着20世纪现代人的精神拯救和道德挣扎,充满了人文主义的关怀。本论文以格雷厄姆·格林的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在深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从小说创作的题材、主题和艺术风格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力图对格林的短篇小说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探讨。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格林的生平和创作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指明了写此论文的目的和意义。正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以格林的短篇小说集为依托,分析了格林短篇小说题材的多样性。其短篇小说题材主要分为三大类:童年生活题材、政治宗教题材和两性冲突题材,其中两性冲突和童年生活的题材占了多数,表现了家庭生活的冷漠和格林对人性的思考;第二章将格林的短篇小说从主题上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困境主题、政治和宗教主题,从而彰显了格林对20世纪社会现实的密切关注;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探讨了格林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基础上,对小说艺术风格的突破与创新。不同于以往现实主义作家通过人物形象和小说情节的刻画来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格林则是通“格林式”小说氛围的塑造以及独特的“梦之世界”来表现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关照,并通过对现代电影技巧的借鉴,拓宽了小说的表现形式,从而使小说具有了更深刻的内涵。无论是小说场景的布局还是语言的锤炼上都极其考究,显示出作家个人独特的写作风格。

黄傲雪[5](2020)在《论《儒林外史》的悲剧形象及喜剧表现艺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儒林外史》是我国长篇古典小说史上独具特色的一部作品,从小说题材的选取到写作技法的展现都让人耳目一新。它脱离开古典小说经常选取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题材范围,以文人的视角与价值取向充满喜剧性地来直接反映与批判现实生活,揭露社会的畸形与腐朽。基于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儒林外史》人物形象的悲剧意蕴、《儒林外史》人物形象的悲剧根源、《儒林外史》的喜剧表现艺术。从人物形象的悲剧意蕴看,作者笔下出现的腐朽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名缰利锁下的群丑宵小、理想破灭的飘零者都是戴着沉重镣铐舞蹈的悲剧形象,在他们身上展现出的悲剧意蕴正反映出了清初社会的真实现状,为读者展开一幅真实的历史画卷。从人物形象的悲剧根源看,造成这些悲剧形象出现的根源包括社会、命运、性格三大方面,在这三方面根源的单独或共同作用下,造成了小说人物的悲剧。此外,从《儒林外史》的喜剧表现艺术来看,吴敬梓在塑造这些悲剧形象时匠心独运地采用了独特的喜剧表现艺术,使小说在情节设置、人物刻画、语言运用方面均充满了趣味性与可读性。这种以喜剧表现方式来表现悲剧意蕴的艺术形式更深层地展现了小说的悲剧内核,使悲剧愈显其悲。

刘琳琬玉[6](2020)在《卡维林二三十年代元小说诗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温尼阿明·亚历山德罗维奇·卡维林(1902-1989)是20世纪苏联文学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系优秀的作家、文艺学家、批评家,在早年卡维林参与了苏联知名文学团体“谢拉皮翁兄弟”。卡维林自创作初始就受到来自诸多流派的影响,并以其海纳百川的胸怀汲取了多种写作策略与创作理念,使其作品具有复杂的诗学特征。同时,作家伴随时代的发展不断精进自身的创作技法,是苏联文学史上罕有的风格多变的作家。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是卡维林创作的实验阶段,在这一时期,作家受到“谢拉皮翁兄弟”自由创作与“为艺术而艺术”的精神主张影响,将崇拜的作家霍夫曼、斯特恩与导师什克洛夫斯基等人的创作手段及文艺理论应用至作品中,写下了几部极具先锋性的元小说。本文以卡维林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创作的元小说《钦差大臣》《18…年莱比锡城纪事》与《第五个漫游者》为研究对象,阐述其元小说作品中的诗学特征,并总结其创作的继承性与前瞻性。本论文的结构由绪论、论文主体、结论以及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提出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与问题,梳理了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相关研究现状,阐明了该论文选题的创新之处,说明了该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第二章介绍了卡维林元小说的创作背景,20世纪20-30年代是卡维林正式作为作家的时期,在此时期作家见证了苏联文坛百花齐放之风貌,受到来自多方的影响。本章首先概述了元小说在各国的定义与发展,其次梳理了俄国形式主义、“谢拉皮翁兄弟”、霍夫曼与斯特恩等人对卡维林进行元小说创作的影响,他们为卡维林带来了诸多与众不同的情节模型、创作技法、叙事风格以及写作理念。最后,分析了作家对现代主义的继承与率先走近后现代主义的倾向。第三章通过对作家的元小说《18…年莱比锡城纪事》与《钦差大臣》进行诗学分析,从小说中的情节无序、结局消解、环形叙事与非理性情节特征等方面阐释了这两部作品中的不确定性特征与审美效果,文本由此表现了其开放性的特殊效果。第四章对作家的元小说《18…年莱比锡城纪事》和《第五个漫游者》中的叙事策略与人物、情节等方面分析,阐释其揭露虚构性的特征与创作理念,展现了作家率先走近后现代主义的前瞻性。第五章研究了作家的元小说《18…年莱比锡纪事》《第五个漫游者》中的互文与否定互文以及双层叙事结构展现的自我指涉性,指出作家对斯特恩的“裸露的手法”与俄国形式主义关怀的文学性问题的继承。结论部分概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并进行梳理,同时指出了本论文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黄金[7](2020)在《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久以来高度物质化的商业环境遏制了香港人文文化的发展,使香港一直无法摆脱“文化沙漠”的粗浅印象,大陆中心意识也导致香港文学在“九七”回归以前都不受重视,被形容为中国文学的“弃婴”、“边缘”。不过,这种边缘的处境同时也可以视作一种契机,香港作家由此努力探索文学的多元性与可能性,力图突破种种刻板的论述。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便是执掌旗帜行进其中的一支个性队伍。混杂着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中与西等多种文化特质,产生中心与边缘、都市与个人、物质与精神、商业体制与文学场域、区域与整体等多重权力关系与复杂矛盾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文化领域中进行着带有差异性、异质性、颠覆性的文学实践。而消费文化语境的限定,不仅仅是把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环境和消费主义带来的种种问题当作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主要内容,也是将商业语境作为一种境遇现实,观察消费文化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传播和接受产生的深刻影响。基于此,论文将从香港边缘状态的呈现、异化主题的延伸与小说的跨界实验三个角度出发,在消费文化语境中考察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精神思想及形态特征,并追寻其在香港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当中的意义与价值。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首先界定了与现代主义文学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梳理广义上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脉络、理论谱系、美学特色及相关主义之间的关联,简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的关键特质及个中联系,并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选题价值、框架思路进行总括性的阐述。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前两章通过香港文学生态环境的探讨和地域文化的比较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进行外部研究,后三章结合文本细读展开文学的内部研究。第一章试图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生存空间与状态作出整体描述。从香港商业化的文学运行机制可以看到,奉行坚守严肃文学品性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一直以来都在以商业消费文化为主导的城市环境中艰难生存。作为生产者的作家也在不断调适自我,试图在文学理想、市场趣味和公共规则中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香港对现代与后现代的接受过程与西方同期的文学发展历程存在一定时差,香港现代主义经过现代化、本土化、后现代化的影响,逐渐呈现现代与后现代的杂糅。因此,对于香港现代主义整体的内涵与性质便容许一定的模糊性和弹性理解。除此以外,中西文化交织的复杂文化环境赋予香港文学“混杂”的特质,在此情境中发展起来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文学既有借鉴吸收,也有批判反思。第二章从香港的“边缘”状态及其独特价值出发,探讨了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学互动交流。依据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发生的时间线索,可以得到一条完整、连续的现代主义文学发展路线,而香港现代主义运动无疑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革命中的一次高峰。香港不仅在传统断裂的特殊时期接过了文学薪火,承担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在不同地区间发挥了不可小觑的转承枢纽作用。在此意义上,香港文学的意义不能仅以中心和边缘的二元对立作僵化论述,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存在相对性和变化性。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地理版图中,上海、香港、台湾三地的现代主义文学经验不尽相同,彼此之间既有继承和转化,也有文学内部的交融与碰撞,通过比较上海与香港、香港与台湾的异同,可以看到社会状况、政治体制、文化环境与风俗人情等文化因素对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学表现与个性。第三章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进入到小说文本内部的分析,主要探索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在思想精神。从文学整体的发展脉络来看,不同代际的作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与特性,崛起于50年代的刘以鬯、昆南、马朗等是香港现代主义的先驱,之后的“资深一代”、“中生代”与“新生代”作家,每一代作家的书写都不同程度地对前代进行拓展延伸,也有反省和创造。章节内分别选取刘以鬯、西西、董启章、潘国灵作为四代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他们的创作反映了不同时期香港城市意识与历史精神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香港现代主义书写旨趣与方式的演变以及作家思想观念上的突围与超越。第四章围绕现代主义的“异化”主题,讨论都市人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挑战。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异化的现代城市,承受着由物质带来的巨大压力,使人对城市产生强烈疏离感,但另一方面,香港也因其开放多元的历史传统而具有文化包容性。作为亲历异化的都市人,作家借助作家形象的塑造进入城市言说,同时还扮演叙述者的角色。他们群体性地在都会情境中经历迷失,也从中探求自我拯救之路。异化造就了香港独特的生活景观,从病态的市井男女到纷繁庞杂的物质,都可以见到现代文明病影响下人类的历史命运,以及物化逻辑之下“人”与“物”既互相对立又彼此和解的矛盾关系。此外还探讨了殖民环境影响下港人历史观念的异化问题,香港现代主义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区断裂的殖民记忆和疏离的历史意识。第五章主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以及对通俗文学的跨界影响。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很注重发掘个人的内在意识世界,表现人类颓废虚无、荒唐放纵等负面心理倾向,导致了一部分现实主义作家的质疑和批评,并由此引起关于“真实”与“虚构”的争论。但从现代主义作家具体的创作主张与实践来看,他们不仅没有割裂写实与虚构的联系,还尝试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现实存在与现代、后现代内容与形式的融汇。此外,香港现代主义很注重叙述形式、技巧和结构的实验性与先锋性,作家通过形式的创新和文体的越界探索了文学表达的多种可能。现代主义不仅在吸引着纯文学作家,对通俗文学作家也产生影响,从古龙小说可以看到存在主义与武侠文学的融合,这种尝试使通俗小说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结语部分重申了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现代性意义,并探讨了现代性的书写方向。从一般的现代性意义来说,香港现代主义文学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思想精神上,都在实现向传统反叛、与传统决裂的目标,从具体的实践成果来看,现代主义文学对现代香港历史与城市文化的优势与缺失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构建起多元的审美思维和艺术风格,其现代性书写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个性。接下来面对现代性书写如何继续进行下去的问题,无论是倡导回到“以人为本”的“多元现代性”理论,还是面向未来的“重写现代性”,都颇具启发作用,香港的现代性书写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李言实[8](2019)在《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文中提出塞缪尔·贝克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以其“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而获得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作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贝克特在人物形象、语言使用、戏剧结构、叙事风格等方面实现了独特的创新,颠覆了西方戏剧传统,推动了西方戏剧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成为世界戏剧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本文以“贝克特戏剧在中国”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的接受研究和影响研究为基本方法,结合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文本细读等方法,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状况以及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影响进行总体梳理和系统分析。这些章节构成一个互为支撑的有机整体:贝克特在中国的接受首先从译介开始,通过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历时考察和研究,发现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经历了从拒斥到谨慎接受再到全面接受的过程;翻译是译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出某一特定社会历史语境的内在需求,本文以《等待戈多》为个案分析,阐明“以文本为导向的翻译”和“以舞台为导向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接受者和阐释者的的主体作用,并分析翻译过程所展现的两种文学的认同与拒斥、理解与误读。唯有在译介的基础上,中国的研究者才能开展对贝克特的研究,因此对贝克特戏剧的研究是接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历时、共时两个角度对中国的贝克特戏剧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详细分析,全面回顾、总结、反思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体现了处于某一社会思潮中研究者对异质文化的个体判断。戏剧的最终完成是在舞台上,因此演出成为戏剧接受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表现了导演对原剧作的理解和对所处时代的思考。通过大量一手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本文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进行分析,旨在研究贝克特戏剧在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下,不同的导演手法和不同的受众所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质和表现形式。接受和影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贝克特戏剧对中国的影响,最终会在中国本土剧作家或导演的作品中得以体现。通过剧作家访谈、文本细读等方法,本文发现,在荒诞观的形成、等待主题、语言消解等方面,贝克特戏剧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在此过程中,中国接受主体发挥主体作用,使得接受和影响产生变异,变异后的内容融入中国戏剧创作中,使得中国本土创作呈现出与原来不同的风貌,可以与世界戏剧进行对话。最后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进行总结,认为贝克特在中国经历了从政治性批判到批判性接受再到全面接受的过程,贝克特最终以其独特的戏剧观念和创作手法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代戏剧的创作,为中国当代戏剧创作提供了艺术与美学意义上的助力和借鉴,不断推进中国当代戏剧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汇入世界戏剧发展的洪流。

黄丽强[9](2019)在《诗性与德性的透视—西方后现代小说中的恶的书写》文中提出自柏拉图以来,诗性与德性在文学中的关系一直是西方文论关注的对象。西方文学发展到后现代阶段,恶的书写成为突出的特征,其书写形式较为明确地表现不同作者、不同小说作品对诗性和德性两者的态度。毋庸置疑,西方后现代小说中的恶的书写包含着丰富的美学韵味和深刻的道德启示,值得一探究竟。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各部分内容安排如下:绪论部分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第一章主要在文艺学理论层面梳理“诗性”与“德性”两个概念,并对恶之所以成为审美对象做出分析。文学中的诗性主要为形式层面,即文学的书写方式、技巧、结构等带给人审美感受的“文学性”层面。文学中的德性主要为内容层面,指文学内容对读者具有真与善的意义。对于恶的探究,主要采用动机论和结果论相结合的角度加以讨论,不仅根据行为动机对行为者及周围人产生的预期效果来判断恶,还依据行动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来判断恶,并进一步探讨恶与丑的关系。第二章主要探讨西方后现代小说中恶的书写主题和形式特征,考察恶书写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并将恶的主题划分为性之恶、吸食毒品之恶、暴力之恶和制度之恶,这些恶的书写多采用客观化叙事、黑色幽默、拼贴等书写形式。在第二章探讨的基础上,第三章着重从诗性和德性的角度对恶的书写进行分析。就诗性和德性的关系而言,西方后现代小说中的恶的书写可分为诗性和德性皆欠缺的恶的书写、诗性盛而德性搁置的恶的书写两类。就文学的价值取向而言,恶的书写需要透过诗性和德性的辩证关系来审视,后现代小说中的恶的书写更需要德性诉求。结语部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梳理和总结,表达对文学中恶的书写价值与审美的期望。

杜娟[10](2019)在《黑色幽默与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女性小说》文中研究说明1980年代以来,美国黑色幽默流派以其荒诞陌生的艺术与乖张叛逆的姿态在中国文坛掀起一阵黑色热潮。一时间,冷嘲热讽、荒诞滑稽、热闹喧哗的风格成为多元格局中十分引人注目的一支,为中国文学,尤其是小说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继风潮发起人刘索拉之后,张洁、王安忆、残雪等女性作家以其新奇怪诞的创作风格异军突起,表现出明显的黑色幽默倾向,池莉、徐坤、海男、卫慧等女作家的作品中也隐现着黑色幽默流派的特征,只是因作家强烈的性别意识而淡化了痕迹。女作家们不像美国黑色幽默作家将人物命运铺展在战争和政治等历史大事件上,也不同于中国男性作家的“黑”与“痞”,具有双重边缘体验的她们对黑色幽默这一流派的接受更为深入和绵长。尽管她们在荒诞的氛围、病态的人物及游戏式的写作姿态、大胆直白的欲望书写等诸多方面都与美国黑色幽默相契合,但“接受屏幕”对异国文化的过滤作用显然在她们身上发挥了更大的效用,故而生发了显着的误读与变异现象。这种误读与偏离一方面阻碍了女作家对美国黑色幽默流派的深度挖掘,但另一方面成就了一种别样的黑色幽默和后现代性,显现出她们自觉的性别体验和独特的创新思维。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论文选题缘由,分析其可行性,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阐明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第一章主要介绍美国黑色幽默流派、概述该流派作品在中国的译介过程,并例举黑色幽默对女作家的影响实证。刘索拉以一部中国版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引发起“黑色幽默热”,将美国黑色幽默这一流派带到广大中国读者的视野中。其他女作家大多也对该流派有着很高的评价,相较于男作家,黑色幽默对女作家带来的不仅仅是技巧上的新鲜感,而是融入生命体验的细腻、深刻的影响。第二章重点论述张洁等女作家的“女巫”式创作风格与美国黑色幽默荒诞可笑特征的契合与差异,并探讨女作家“坠落”为“女巫”的缘由。1980年代以来,张洁等女作家撕碎了爱与梦的诗意美好,开始在冷嘲热讽中展现荒诞病态的人与事。这与当时盛行的“黑色幽默热”紧密相关,但中国女作家的荒诞病态抹去了美国黑色幽默的血腥残酷,于平凡琐碎之中表达了女性的荒谬体验。第三章就小说人物、写作姿态、阅读体验三个方面讨论中国当代女作家与美国黑色幽默流派作家在小说创作上的异同。在人物上,以往端庄贞洁的女性变得随心所欲,游戏生活;在写作上,女作家们通过“能指的狂欢”进行语言游戏、采用“元小说”暴露虚构、在消遣正史中构建女性之史;在阅读上,她们让读者在填补空白的游戏中体验女性之体验。黑色幽默作家将人物、自身以及读者置于小说的游戏场中恣意狂欢,这是一个怀疑的游戏世界,一切都不再具有权威性,而女作家的加入,意味着面对历史、话语等曾只属于男性的游戏,女性不再是旁观者或被动的附属,而成为了参与主体和决策者。第四章阐释在美国黑色幽默作家及中国女作家恣意乖张的表象之下,隐藏着两国作者相似或不同的理想、责任与希望。拨开卑琐、冷漠、游戏的迷雾,就会发现隐藏其下的崇高、严肃的悖论式实质,女作家们始终承担着确立性别身份与主体意识的重任,以期在不完美的此岸构建起一座理想的“乌托邦”。第五章着重探讨女性小说在欲望书写和个人话语表达两个方面与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的不同,表现出明显的误读与偏离。但这种误读并非出于接受者的无知和浅薄,而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克里纳门”。结语论述了女作家们积极、创造性地接受美国黑色幽默等具有后现代性倾向的西方思潮所具有的先锋意义。从中国的文化思想层面深思,女作家先锋性的接受与创新为当时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有力助推了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变,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深意。

二、A Brief Introduction of Black Humor as A Writing Techniqu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Brief Introduction of Black Humor as A Writing Technique(论文提纲范文)

(1)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第一章 早期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建立
    第一节 新剧语言中的良性萌芽
        一、写实观的萌芽——王钟声之《张汶祥刺马》
        二、话语功能的转变与演讲的安排——钟声新剧与天知派新剧
        三、新剧的话语秩序与家庭剧——以春柳社作品为例
    第二节 五四新剧语言的发展
        一、叙事框架的建立——社会问题剧的叙事框架
        二、中国早期话剧的示范之作——洪深改译的《少奶奶的扇子》
        三、辩论、宣言与抒情——五四新剧中的话语功能
    第三节 早期话剧语言的成就
        一、田汉的《名优之死》
        二、丁西林的《一只马蜂》
    小结
第二章 话剧语言成熟期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
    第一节 叙事策略与对白写作技巧的成熟
        一、叙事者与叙事结构
        二、话语冲突与层次感
        三、语言功能的丰富
    第二节 诗意的话语模式——以《雷雨》《北京人》《风雪夜归人》为例
        一、《雷雨》语言的含蓄性
        二、《北京人》语言的抒情性
        三、《风雪夜归人》语言的象征义
    第三节 再现生活的话语模式——以《上海屋檐下》《龙须沟》为例
        一、半公共空间与日常行动
        二、场面布局的基本方法
        三、人物与言语行为
        四、作者对意义的控制方式
    第四节 社会杂语式的话语模式——以《日出》《茶馆》为例
        一、多重等级链条
        二、冲突性对话
        三、评议性对话
    小结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
    第一节 现实主义话语模式的继承和发展
        一、“三一律”结构的继承
        二、再现生活与社会杂语的融合发展
        三、探索剧对现实主义话语模式的发展
    第二节 实验戏剧的话语模式
        一、语言的暴力
        二、伪装的叙事
        三、戏仿与拼贴
    第三节 台湾地区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
        一、表演工作坊作品的话语模式
        二、相声剧的话语模式
    小结
第四章 表演中的话剧语言
    第一节 话剧腔问题
        一、话剧语言表演理论小史
        二、“话剧腔”“舞台腔”“翻译腔”“朗诵腔”之辨
        三、“话剧腔”的价值
    第二节 表演中的意义变化
        一、潜台词
        二、表演对文本意义的影响
    第三节 同一剧目不同风格的表演
        一、《雷雨》的不同版本
        二、《茶馆》的不同版本
        三、《恋爱的犀牛》的不同版本
第五章 话剧语言的理解与接受
    第一节 早期话剧语言的接受
        一、前文本的影响——《张汶祥刺马》的意义生成
        二、接受标准的形成——《少奶奶的扇子》的接受
        三、从美的接受到现实的接受——以《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为例
    第二节 话剧语言接受的三个方向
        一、现实方向
        二、诗意方向
        三、哲理方向
结语
    一、关于经典作品的争议
    二、现实的困境
    三、语言学对话剧语言创作的启示
附录一 《张文祥刺马》相关资料
附录二 《申报》提及马新贻的文章(1872—1903年)
附录三 访问周野芒
附录四 2019年全国话剧演出统计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2)王小波在台湾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台湾90年代的文化语境与王小波的文学入场
    第一节 初入台湾视野——《黄金时代》获认可
        (一) 从两岸文学沟通媒介看王小波的入场
        (二) 多种力量共同促成的获奖
    第二节 王小波在台湾的入场接受境遇考察
        (一) 表面的接受——王小波与台湾文坛
        (二) 即时的关注——王小波与台湾媒体
        (三) 王小波在大陆的接受境遇
    第三节 王小波与台湾90年代的文化语境
        (一) 台湾与大陆的疏离与互动
        (二)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后的台湾
        (三)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自我认同
第二章 发现者与推动者——台湾报业与王小波
    第一节 他者“叙事”与自我定位——《联合报》系中的王小波
        (一) 报道与评论
        (二) 王小波的自我定位
    第二节 新闻性与文学性——《中国时报》系中的王小波
        (一) “猎奇”导向的消息类文章
        (二) 阶段性的评论类文章
    第三节 发现者与推动者——台湾报业与王小波
        (一) 90年代台湾报业概述
        (二) 台湾报纸副刊与文学奖项
        (三) 台湾报业对王小波接受的特点
第三章 从被动到主动——台湾对王小波作品的出版
    第一节 作为联副附加奖励的出版
        (一) 粗放的装帧设计
        (二) 推荐语及其他
    第二节 “死亡”热度下的出版
        (一) 相对精致的装帧设计
        (二) 推荐语及评论性文章
    第三节 消费文化视域下的出版
        (一) 迎合当下的装帧设计
        (二) 推荐语及评论性文章
        (三) 《银河情人:王小波短篇小说选》
    第四节 王小波作品在台湾出版的特点与影响
        (一) 与报业联系的紧密性
        (二) 以出版为节点的阶段性接受
        (三) 作为边缘性作家的存在
第四章 意识形态与文学本质——台湾学术研究视野下的王小波
    第一节 自由主义者的精神突围——“文革”定位的叙事研究
        (一) 自由主义精神的体现
        (二) 以“文革小说”为定位的叙事研究
    第二节 黑色幽默与暴力狂欢——王小波文本特质探究
        (一) 王小波小说中的“黑色幽默”
        (二) 王小波小说中的暴力叙事与狂欢化书写
    第三节 虐恋美学与存在主义诗学——王小波的审美追求
        (一) 以《东宫·西宫》为基础的虐恋研究
        (二) 王小波小说中存在主义生存美学思考
        (三) 以《黄金时代》为依托的小说本质建构
    第四节 关于学术研究的得与失
        (一) 渐入学术视野的王小波
        (二) 接受盲点与变形误读
第五章 结语:王小波文学地位的历史变迁与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台湾关于王小波的研究资料整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
    第一节 “荒诞”概念的界定及其意义
    第二节 格林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人类“荒诞”的境遇
        二、文学的呈现与回应
    第三节 格林生命体验的独特之处
        一、失落的童年
        二、不忠的信仰
        三、身份的多维
第二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主题
    第一节 格林小说荒诞性主题的形成原因
        一、传统资源的借鉴
        二、生命内外的探求
        三、阅读接受的独特
    第二节 荒诞主题的具体呈现
        一、梦境:在逃离努力中的“荒诞”境遇
        二、信仰:寻找自我拯救中的“荒诞”再次构成
        三、旅行:关照“荒诞”命运过程中的“荒诞”强化
第三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艺术
    第一节 格林笔下不同人物的荒诞性
        一、格林创作中的人物群像
        二、格林人物书写的典型类别
    第二节 格林之原:格林小说荒诞的环境
        一、何为“格林之原”
        二、“荒原城市”:荒诞性的城市书写
        三、“边缘世界”:荒诞性的他者想象
    第三节 荒诞——格林小说创作的底色
        一、悖谬:格林式荒诞的主要形式
        二、通俗与严肃交融——格林式荒诞的栖息之所
第四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意义
    第一节 格林小说创作荒诞的独特性
        一、行走在严肃与通俗之间
        二、挣扎在政治和审美之间
        三、徘徊在现实与梦境之间
    第二节 格林小说荒诞的文学史意义
        一、荒诞流变中的继承
        二、生命与创作融为一体的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格雷厄姆·格林短篇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格林的生平及其短篇小说
    二、格林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格林短篇小说题材的多样性
    第一节 童年生活题材
    第二节 政治宗教题材
    第三节 两性冲突题材
第二章 格林短篇小说主题的丰富性
    第一节 困境主题
        一、成长困境
        二、生存困境
    第二节 政治主题
    第三节 宗教主题
第三章 格林短篇小说艺术风格的体现
    第一节 “格林之原”的艺术建构
        一、“格林式”的小说氛围
        二、“格林式”的黑色幽默
    第二节 独特的电影技巧
        一、蒙太奇
        二、人物和场景“特写”
        三、视觉感的语言
    第三节 独特的“梦之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论《儒林外史》的悲剧形象及喜剧表现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儒林外史》人物形象的悲剧意蕴
    (一)腐朽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1.“学而优则仕”制度下的“苦行僧”
        2.悲喜两重天的“变态狂”
        3.自欺欺人的“瘾君子”
    (二)名缰利锁下的群丑宵小
        1.自甘堕落的农家子弟
        2.虚伪狡诈的土豪劣绅
        3.愚昧吝啬的守财奴
        4.招摇撞骗的江湖无赖
    (三)理想破灭的飘零者
        1.心灰意冷的出世者
        2.放浪形骸的彷徨者
        3.被动无奈的失意者
二、《儒林外史》人物形象的悲剧根源
    (一)社会悲剧
        1.封建科举制度对文人思想的束缚
        2.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摧残
        3.封建社会的专制与黑暗
    (二)命运悲剧
        1.生不逢时的痛苦
        2.坎坷生涯的不幸遭遇
        3.底层奋斗的艰辛
    (三)性格悲剧
        1.懦弱天性
        2.追名逐利的本能
        3.虚荣浮夸的人性弱点
三、《儒林外史》的喜剧表现艺术
    (一)悲剧意蕴喜剧表现艺术的深刻性
        1.以喜写悲,悲愈显悲
        2.悲观极度化后的戏谑调侃
    (二)喜剧艺术的表现方式
        1.情节设置的喜剧性
        2.人物刻画的喜剧性
        3.语言运用的喜剧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6)卡维林二三十年代元小说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РЕФЕРАТ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西方对卡维林元小说创作的相关研究
        (二)俄罗斯对卡维林元小说创作的相关研究
        (三)我国对卡维林元小说创作的相关研究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四、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注释
第二章 卡维林元小说的创作背景
    一、元小说的概念
        (一)元小说在西方
        (二)元小说在俄罗斯
        (三)元小说在中国
    二、卡维林元小说创作的相关继承性
        (一)卡维林与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与文学性
        (二)卡维林与谢拉皮翁兄弟:自由创作的主张
        (三)卡维林与霍夫曼:谢拉皮翁原则与幻想模型
        (四)卡维林与斯特恩:游戏精神与裸露的手法
    三、卡维林元小说创作与文学思潮
        (一)卡维林与现代主义
        (二)卡维林与后现代主义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卡维林元小说中的不确定性
    一、《18.年莱比锡城纪事》:矛盾与无终止的叙事游戏
        (一)情节之失序
        (二)结局之搁置
    二、《钦差大臣》:在谵妄中轮回
        (一)“同理性分手并不快乐”
        (二)“世界的确在旋转”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卡维林元小说中的揭露虚构性
    一、《18.年莱比锡城纪事》:虚实相融的第三世界
        (一)现实、虚构和想象的三元合一
        (二)不可信的形式叙述者
    二、《第五个漫游者》:充满“谎言”的“木偶戏”
        (一)导演——“吾”乃泥人
        (二)演员——木偶在“嘎嘎”作响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 卡维林元小说中的自我指涉性
    一、《第五个漫游者》:极乐的互文
        (一)浪漫主义者的夭折
        (二)“真善美”叙事情节的破裂
    二、喧嚣的双层叙事结构
        (一)《第五个漫游者》:“戏中戏”
        (二)《18.年莱比锡城纪事》:“小说中的小说”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未竟的现代
    一、“现代”的内涵与外延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动机、方法与框架思路
第一章 文学生态的多元发展
    第一节 严肃文学的绝境逢生:资本规则下文学的发生与承续
    第二节 文学转向的岔口:现代与后现代的交错并置
    第三节 文化心理的自省:于中西“之间”及“之外”的本土
第二章 “边缘”状态的复杂呈现
    第一节 一场悄然的中国“文学革命”
    第二节 香港的“边缘”之名
    第三节 香港对上海的文化反思与超越
    第四节 香港与台湾的文学互动与想象
第三章 曲折的回旋:价值观念的代际更迭与体认差异
    第一节 理想主义的呼喊:香港现代主义先驱的意识自省与欲望批判
    第二节 主体性的建构:资深一代作家的本土凝视与文化复归
    第三节 个人化的另类书写:中生代作家的压抑经验与末世情结
    第四节 重返存在的诘问:新生代作家的生存体悟与危机意识
第四章 抗争与认同:异化主题的基本架构与扩展延伸
    第一节 书写的起点:异化的城与人
    第二节 自我的指涉:从迷失到救赎
    第三节 “物质”的美学:“物化”与“化物”
    第四节 历史的焦虑:从断裂到自适
第五章 求新立异:形式文体的先锋实验与跨界探索
    第一节 理念的争论:写实与虚构的界限
    第二节 技艺的突破:文本的形式探险
    第三节 与俗文学的融合:存在与写意的武侠世界
结语 现代性的多重意义与重新书写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价值和意义
    四、研究内容及重点难点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作为剧作家的贝克特
    第一节 贝克特:从小说家到剧作家
        一、从小说到戏剧
        二、贝克特的戏剧创作
    第二节 贝克特的继承与创新
        一、贝克特对传统的继承
        二、贝克特对西方戏剧的创新
        三、贝克特对西方戏剧的影响
第二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译介
    第一节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译介历程
        一、1962—1999:初始期
        二、2000—2015:发展期
        三、2016年之后:鼎盛期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翻译研究——以《等待戈多》为个案
        一、关于戏剧翻译的若干理论问题
        二、学者型翻译:异化翻译策略
        三、导演型翻译:归化翻译策略
        四、贝克特其他戏剧的翻译
第三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研究
    第一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一、文革之前:政治挂帅,思想批判
        二、1978—1999:改革开放,二元接受
        三、2000—2019:纷繁时代,研究多元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一、贝克特研究分析
        二、贝克特戏剧研究分析
    第三节 中国贝克特戏剧研究反思
        一、研究范围有待拓展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有待丰富
第四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演出
    第一节 《等待戈多》在中国的演出
        一、狂躁的颠覆和反抗:孟京辉《等待戈多》
        二、主题的拼贴转化:林兆华《三姐妹·等待戈多》
        三、被同性别化和物化的女性身体:任鸣《等待戈多》
        四、身体政治的隐喻抗争:罗巍《等待·戈多》
        五、跨文化戏曲实验:吴兴国《等待果陀》
        六、小结
    第二节 贝克特其它戏剧在中国的演出
        一、真实的荒诞: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终局》
        二、具象化的身体:中央戏剧学院贝克特短剧
        三、荒漠上的中国色彩:国家话剧院《美好的日子》
        四、小结
    第三节 国外剧团在中国演出的贝克特戏剧
        一、喜剧效果:爱尔兰盖特剧团《等待戈多》
        二、悲剧意蕴:法国利摩日剧团《等待戈多》
        三、视觉戏剧:美国威尔逊《克拉普最后的碟带》
        四、小结
第五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影响
    第一节 贝克特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影响
        一、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荒诞观”的形成
        二、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的“等待主题”
        三、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的语言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变异学思考
        一、聚焦单一《等待戈多》
        二、戏剧创新,误读荒诞
        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四、接纳变异,走向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贝克特生平创作年表
    附录B: 贝克特戏剧中国演出年表
    附录C: 贝克特戏剧作品中译资料年表
    附录D: 贝克特戏剧相关采访录
        (一) 田本相教授访谈
        (二) 吴兴国采访录
        (三) 张献访谈
        (四) 冯远征访谈
        (五) 喻荣军访谈
        (六) 萨拉·简·斯凯弗导演访谈
        (七) 朱迪·海格特·拉维特谈如何理解贝克特
        (八) 罗伯特·威尔逊谈制作《克拉普最后的碟带》
    附录E: 国外学习总结报告
        (一) 2016“贝克特的残余”会议及“贝克特暑期学校”学习报告
        (二) 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访学总结报告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诗性与德性的透视—西方后现代小说中的恶的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学活动中恶的书写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诗性与德性及恶的概念辨析
    第一节 诗性与德性
        一、何谓诗性?
        二、何谓德性?
        三、文学中诗性与德性的角逐
    第二节 恶的概念辨析
        一、何谓恶
        二、恶与丑的关系
        三、恶何以成为审美对象
第二章 西方后现代小说恶的书写主题及形式特征
    第一节 后现代小说恶的书写背景
    第二节 后现代小说中恶的书写主题
        一、性之恶
        二、吸食毒品
        三、暴力之恶
        四、制度之恶
    第三节 后现代小说中恶的书写形式
        一、客观化叙事
        二、黑色幽默
        三、拼贴
第三章 诗性与德性透视下恶的书写与审美和伦理启示
    第一节 后现代小说恶的书写中诗性与德性的关系
        一、诗性、德性皆欠缺的恶书写
        二、诗性盛、德性搁置的恶书写
    第二节 恶的书写之审美伦理启示
        一、诗性与德性应辩证统一的恶的书写
        二、后现代语境下文学需要德性诉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的课题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致谢

(10)黑色幽默与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女性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可行性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黑色幽默流派及中国的“黑色幽默热”
    第一节 黑色幽默:美国文学的反叛与辉煌
    第二节 译介及传播:黑色幽默走进中国
    第三节 相遇与契合:黑色幽默与中国女作家
第二章 怪诞:天使到女巫的坠落
    第一节 撕裂爱与梦后的荒诞可笑
    第二节 多重场域挤压的病态体验
    第三节 女性话语的乔装改扮
第三章 游戏:女性玩家的狂欢
    第一节 人物——随心所欲的女性
    第二节 写作——温婉端庄的弃置
    第三节 阅读——填补空白的游戏
第四章 悖论:此岸的乌托邦
    第一节 反英雄与英雄
    第二节 解构与建构
    第三节 滑稽与严肃
第五章 误读:女性写作的突围与陷落
    第一节 欲望书写的空洞
    第二节 个人话语的沉迷
    第三节 突显性别的“克里纳门”
结语 告别“无法告别的19世纪”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A Brief Introduction of Black Humor as A Writing Technique(论文参考文献)

  • [1]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D]. 王津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王小波在台湾的接受研究[D]. 奚倩. 苏州大学, 2020(04)
  • [3]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D]. 张津津.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格雷厄姆·格林短篇小说研究[D]. 员含笑.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2)
  • [5]论《儒林外史》的悲剧形象及喜剧表现艺术[D]. 黄傲雪. 渤海大学, 2020(05)
  • [6]卡维林二三十年代元小说诗学研究[D]. 刘琳琬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7]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黄金. 浙江大学, 2020(07)
  • [8]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D]. 李言实.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9]诗性与德性的透视—西方后现代小说中的恶的书写[D]. 黄丽强.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黑色幽默与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女性小说[D]. 杜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写作技巧的简要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