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中国碳酸二甲酯产业高峰论坛·专家论坛

2003中国碳酸二甲酯产业高峰论坛·专家论坛

一、2003中国碳酸二甲酯行业高峰论坛·专家论坛(论文文献综述)

马少博[1](2021)在《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及组分调控和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锂硫电池具有高比能、价格低廉等优势,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储能系统。高性能的硫正极是Li-S电池的关键,升华硫(S8)和硫化聚丙烯腈(S@pPAN)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两类硫材料。但是,S8导电性差、体积膨胀大,存在严重的多硫化锂(LiPS)“穿梭效应”,导致电池可逆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S@pPAN在酯类电解液中循环稳定性较高,仍存在反应动力学过程缓慢、分子结构及反应机制不明确、硫含量低、在醚类及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中穿梭效应等问题亟待解决。本论文基于S8和S@pPAN两类硫正极材料,对材料结构及化学组分进行调控,提升了其在不同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结合电化学及物理表征测试,解析了材料的分子结构及电化学反应机制。为了解决S8正极反应动力学缓慢及LiPS“穿梭效应”的问题,采用硬模板法制备了钯纳米颗粒修饰的空心碳球(Pd@HCS)硫载体,研究了其在醚类电解液中电化学性能和动力学转化机制。该空心碳结构,具有较高的孔容和导电性,可以限制LiPS从正极内溶出。通过电化学测试,探究了Pd纳米颗粒对LiPS动力学转化的促进作用及对LiPS“穿梭效应”的抑制作用。吸附实验、DFT理论计算和X射线吸收谱表明,Pd纳米颗粒通过Pd-S键吸附LiPS,并在充放电过程中保持结构可逆性。Pd@HCS/S在1 C时初始放电比容量为805 mAh g-1,400次循环的平均容量衰减率为0.068%/每圈;在5.88 mg cm-2高S面载量时,0.2 C经过1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587 mAh g-1。为了解决S@pPAN材料导电性差和反应机制不明确问题,采用一步共热法制备了碘掺杂硫化聚丙烯腈(I-S@pPAN),研究了其在酯类电解液中电化学性能及充放电反应机制。I-S@pPAN结构为短链-Sx-聚硫分子通过C-S键结合到环化/去氢的共轭碳骨架上,碘以C-I键的形式存在。电化学测试及DFT计算表明,碘掺杂可有效促进S@pPAN的电子和Li+传输。非原位固态核磁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明,材料中-Sx-和共轭双键(C=N)均可以结合Li+并提供容量,是首次放电超过S理论比容量的原因。原位交流阻抗测试表明,I-S@pPAN电极表面生成CEI膜,包含高Li+导电性的Li F和Li I组分,利于提升正极反应动力学过程和循环稳定性。在酯类电解液中,I-S@pPAN在2 C时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267 mAh g-1,经过1000次循环后为1077 mAh g-1,容量保持率为85%,8 C条件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085 mAh g-1。I-S@pPAN在室温钠硫电池中2 C时放电比容量为994 mAh g-1,在室温钾硫电池中0.1 C时放电比容量为947 mAh g-1。为了解决S@pPAN在醚类和聚合物电解质中的LiPS“穿梭效应”及反应动力学过程缓慢的问题,制备了黑磷改性的硫化聚丙烯腈(BP-S@pPAN)和硒掺杂高硫含量硫化聚丙烯腈(Se/S-S@pPAN),研究了其在醚类及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中的电化学性能。通过电化学测试及物理表征,探讨了BP-S@pPAN中无定形态P2S5+x对LiPS“穿梭效应”的抑制作用及动力学转化的促进作用。在醚类电解液中,BP-S@pPAN在0.1 C时放电比容量为1266 mA h g-1,10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1.1%,2 C时放电比容量达到1086 mAh g-1。Se/S-S@pPAN正极具有较高的S含量,包含短链-Sx-聚硫分子和S8两种类型的硫,Se和S在高温下形成Se-S共熔体,可以提升材料的导电性。Se/S-S@pPAN在PEO聚合物全固态电池中,具有较高的可逆比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在60 oC条件下,Se/S-S@pPAN在PEO-LLZTO固态电解质中,0.1 C和2 C时可逆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042和445 mAh g-1。

姬占有[2](2021)在《泡孔内腔壁构筑无机粒子增强丁苯橡胶基复合发泡材料的性能》文中指出热固性闭孔型橡胶基复合发泡材料具有燃烧碳化,积碳自阻的特性。实际生产中通常采用机械共混大量阻燃剂实现其阻燃性,但由于阻燃剂在基体中存在分散性差的问题,使其填充量与实际阻燃和补强效果不成比例。因此,研究一种低填充量、高效阻燃和力学性能优异的闭孔型橡胶基复合发泡材料具有重要意义。丁苯橡胶(SBR)具有无卤、易加工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橡胶制品中。但SBR在硫化-发泡过程中分子链被拉伸产生内应力和应变,降低SBR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拟以SBR为主要发泡基体,引入不同结晶度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和不同种类的无机粒子,分别在SBR发泡材料闭孔结构的泡孔壁基体中和泡孔内腔壁上构筑有机/无机支架结构,以提高SBR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和阻燃性,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基于硫磺(S)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的交联体系,以具有结晶性的EVA构筑有机支架结构,增强SBR发泡材料尺寸稳定性。主要研究了不同醋酸乙烯(VA)含量的EVA对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结晶性、相容性、泡孔形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探明了 EVA晶区作为有机支架结构的抗收缩机理。结果表明:基于DCP和S的交替交联过程,EVA的乙烯链段结晶区作为有机支架结构,使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收缩率和后收缩率降低至4.8%和2.3%;SBR/EVA复合发泡材料极限氧指数为19.5%。(2)EVA不足以抵消SBR分子链被拉伸产生的内应力和应变。在具有闭孔结构的SBR/EVA复合发泡材料泡孔内腔壁上构筑在橡胶发泡过程中必须添加的氧化锌(ZnO),以增强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和阻燃等性能。研究了不同ZnO含量对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形貌、尺寸稳定性、阻燃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ZnO粒子及其团聚体成功地构筑在具有闭孔结构的泡孔内腔壁上,使其收缩率从14.2%降低到6.4%;分布在泡孔内腔壁上的ZnO粒子及其团聚体分散热量的聚集,使点燃时间从53 s增加到80 s,极限氧指数增加到21.1%。(3)构筑在泡孔内腔壁上的ZnO含量少且不均匀,对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和阻燃性能增强程度小。采用少量环氧树脂(EP)调控ZnO在SBR/EVA复合发泡材料泡孔内腔壁上的分布,以增强其尺寸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研究了不同含量的EP对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形貌、尺寸稳定性、阻燃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EP成功地调控ZnO均匀且致密地分布在泡孔内腔壁上,使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收缩率降低到6.0%;热释放速率峰值从825 kW/m2降低到584 kW/m2,极限氧指数为 23.5%。(4)ZnO结构单一,不具有抑烟作用,且过量的EP降低了阻燃性能。在SBR/EVA基体中引入镁铝水滑石(MgAl-LDH),利用适量EP调控MgAl-LDH在SBR/EVA复合发泡材料泡孔内腔壁上的分布,以增强SBR/EVA复合发泡材料尺寸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研究了不同MgAl-LDH与EP 比例对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形貌、尺寸稳定性、阻燃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MgAl-LDH均匀且致密地分布在闭孔结构泡孔内腔壁上的局部区域;当MgAl-LDH与EP的比例为3:1时,使SBR/E VA复合发泡材料收缩率降低到3.4%;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到540kW/m2,产烟速率明显降低,极限氧指数为25.8%。(5)MgAl-LDH均匀地、致密地分布在泡孔内腔壁上的局部区域,对泡孔壁的隔热保护作用差。在SBR/EVA基体中引入镁铝水滑石和膨胀型阻燃剂聚磷酸铵复配体系(MgAl-LDH/APP),以增强SBR/EVA复合发泡材料尺寸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研究了不同MgAl-LDH与APP的比例对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形貌、尺寸稳定性、阻燃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大尺寸泡孔是由MgAl-LDH为异相成核剂生长形成,小尺寸泡孔是由APP为异相成核剂生长形成。由于大量的APP分布在泡孔内腔中,使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收缩率和后收缩率增加,反向证明了无机粒子分布在泡孔内腔壁上可以增强其尺寸稳定性。当MgAl-LDH与APP的比例为1:4时,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到513 kW/m2。(6)分别调控无机粒子在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泡孔壁基体中和泡孔内腔壁上的分布,通过比对分析方法研究了泡孔壁基体中和泡孔内腔壁上无机粒子的构筑机理,并探明了无机粒子的两种分布状态对尺寸稳定性、阻燃性和力学性能的增强机理。结果表明:当发泡气体的饱和压力小于体系压力时,无机粒子及其团聚体分布在泡孔内腔壁上;当发泡气体的饱和压力大于体系压力时,无机粒子分布在泡孔壁的基体中;EP调控无机粒子均匀且致密地分布在泡孔内腔壁上,充当支架结构,使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的收缩率和后收缩率分别减小了 75.7%和71.6%;且支架结构具有隔热保护作用,增强了燃烧后残留物层的强度和完整性,延长了点燃时间和热释放速率峰值的出现时间。

席跃宾[3](2019)在《木质素基多孔碳微结构的构筑及其储锂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木质素(Lignin)是一种天然富含芳香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以700亿吨/年的速度再生,储量仅次于纤维素。工业木质素主要来源于制浆造纸黑液和生物炼制残渣,其高含碳量、高芳香性和高热值等特点是构建多孔碳材料的理想碳源。锂离子电池(LIBs)具有开路电压高、能量密度大、自放电小等优点,被认为是现代材料和新能源科学的经典能源。多孔碳材料具有高于石墨23倍的理论容量,其发达的孔隙结构更有利于锂离子的传输,有望替代石墨电极以满足大功率动力电池的需求。然而,多孔碳材料的无定型结构和亚微孔结构导致其作为负极材料存在首次库伦效率低、电压平台不显着、循环性能差等问题。因此,如何利用木质素构建特殊微结构的木质素基多孔碳(LPC)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中,对于实现工业木质素的高值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论文以工业木质素为原料,通过化学活化法构建不同微结构的木质素基多孔碳,研究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首先,利用常用的钾化合物作为活化剂,构建出具有良好储锂性能高石墨化LPC,并阐明钾化合物对木质素的碳化活化机理;其次,选取不同种类的工业木质素作为原料,借助热分析、N2吸/脱附、Raman等手段来揭示木质素结构特征(分子量、官能团种类和含量等)对其碳化活化过程、LPC微结构和储锂性能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为了降低LPC的比表面积和微孔率,提高介孔和大孔比例,设计具有低温气相剥离-自模板作用的活化剂来构建分级多孔LPC,提高了LPC的首次库伦效率和体积比容量;最后,为了进一步改善LPC负极存在的首效低、不可逆容量高和循环稳定性差问题以及拓展其应用,分别依据木质素两亲性、高芳香性等特点和LPC多孔性的特点制备木质素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LPC/CNTs)和木质素碳/二氧化锡(LPC/SnO2)复合材料,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以酶解木质素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KOH、K2CO3、K2C2O4和K3PO4为活化剂,研究活化剂对LPC微结构的影响及LPC的储锂性能。利用TG、N2吸/脱附、Raman、XRD、TEM等对木质素碳化活化过程和LPC微结构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四种活化剂对木质素的活化作用规律如下:K2CO3>KOH>K2C2O4>K3PO4。相比其他三种活化剂,K2CO3表现出独特的活化作用,在900℃左右K2CO3达到初始分解温度,木质素达到活化温度,两者经气相剥离和碳层重排取得协同活化效果,得到高比表面积、高石墨化程度的层状结构LPC。相比常规的KOH活化,K2CO3活化所得LPC的特殊微结构有利于锂离子的传输和存储,表现出优异的储锂能力,包括高比容量(200 mA·g-1下循环200次保持494 mAh·g-1)、高倍率(1 A·g-1下循环600次保持249 mAh·g-1)和高循环稳定性等,是商业石墨负极的1.5倍。(2)选取四种不同种类的工业木质素为原料,采用K2CO3为活化剂,借助TG、N2吸/脱附、Raman等表征技术重点研究木质素结构特征对LPC微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木质素的高氧/碳值有利于促进K2CO3对木质素活化造孔得到高比表面积,但是不利于石墨化度提高;高分子量和低氧/碳值有利于促进钾原子对LPC碳层的重排,使得LPC具有高的石墨化度并保持多孔性。进一步,对酶解木质素进行烷烃桥联改性提高分子量,碳化所得LPC的石墨化程度显着提高。烷烃桥联改性所得更高石墨化的LPC可为锂离子的存储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作为LIBs负极材料相比于改性前碳化所得LPC的首次库伦效率和可逆放电比容量分别提高了14%和5%。(3)基于开发无腐蚀性活化剂制备分级多孔LPC的目的,利用热分析技术,根据木质素的热解特征,开发出具有低温绿色可回收的气相剥离-自模板活化剂—ZnCO3。与同类低温分解活化剂不同的是ZnCO3在木质素热解前期(300℃)发生分解生成的CO2对木质素颗粒起到气相剥离作用,原位生成的纳米ZnO颗粒(810 nm)为形成介孔结构提供模板,600℃碳化活化得到颗粒约为200 nm的分级多孔LPC。纳米级颗粒和多孔结构有利于减小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提高锂离子和电子传输速率,增加储锂活性位点。ZnCO3活化所得LPC相比于K2CO3活化所得LPC的首次库伦效率和可逆放电比容量分别提高了17%和4.5%;另外其体积比容量为730 mAh·cm-3远远高于K2CO3活化所得LPC的454mAh·cm-3和ZnCl2活化所得LPC的162 mAh·cm-3。相比ZnCl2和K2CO,ZnCO3活化剂具有无毒、无腐蚀性、可回收及普适性。(4)针对K2CO3活化所得LPC存在的比表面积过高、微孔率高和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采用一种简单、绿色、低成本的疏水自组装和原位碳化活化法,将碳纳米管(CNTs)引入到LPC中,获得具有层状结构的自支撑LPC/CNTs复合材料。借助N2吸/脱附和TEM技术研究了CNTs对LPC微观形貌和孔结构的影响,设计构建一系列不同比例的LPC/CNTs复合材料,将LPC的孔道结构由微孔型调整为介孔型且保留LPC的高石墨化度。CNTs增强了LPC的结构稳定性,降低了微孔率,有利于锂离子的快速传输并缩短其传输距离,在300次循环后,LPC与CNTs比例为5:5的复合材料可保持614 mAh·g-1的放电比容量和优异的倍率性能,相比LPC和CNTs分别提高了24%和192%。(5)为了缓解金属氧化物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的问题,选用二氧化锡(SnO2)为研究对象,利用简单的超声分散-球磨法制备一系列LPC/SnO2复合材料。分别以K2CO3活化所得高石墨化LPC和ZnCO3活化所得分级多孔LPC作为碳载体,对比研究不同微结构LPC对复合材料的微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N2吸/脱附、SEM测试结果表明LPC与SnO2比例为7:3时复合材料颗粒大小均一,分级多孔LPC更有利于降低复合材料的颗粒大小。分级多孔LPC的复合材料循环100次后保持574 mAh·g-1的可逆放电比容量,高于高石墨化LPC制备的复合材料的388 mAh·g-1。分级多孔结构可以使SnO2进入碳载体孔道内部甚至碳层中,有利于缓解充放电过程的体积变化,减少SEI膜的生长,抑制锡颗粒的团聚。本工作对于拓宽LPC的应用领域和实现LPC负极工业化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郭郁[4](2019)在《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缓解抑郁状态的生理及基因表达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以“阈下抑郁”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验证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缓解抑郁状态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和揭示“调心”效应的生理和基因表达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调心”效应研究将纳入符合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空白对照组,干预组接受14周三圆式站桩功训练(2周集中培训+12周辅导训练),对照组不参与训练,仅平行参与研究测评过程。研究周期共20周,其中基线期2周,训练周期14周,随访期4周,整个研究过程执行严格质量控制。“调心”效应的评估指标为抑郁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从基线期到随访期结束共完成4次评估,即入组0周(基线期)、入组8周(辅导训练6周后)、入组14周(辅导训练12周后)、入组18周(随访期),观察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对抑郁状态的改善作用,定位“调心”效应的靶点精神症状。2.“调心”效应生理机制研究在入组0周、入组8周、入组14周检测分析两组“自然睁眼站立态”下的足底压力情况、干预组“站桩态”和对照组“模拟站桩态”下的脑电生理情况。通过检测双足与地面接触面最大压强、双足平均压强、双足接触面积、双足负荷和前足与后足接触面积、前足与后足负荷的足底压力指标的差值绝对值,分析“形体平衡”的生物力学机制;通过检测脑电生理α频带总体平均功率、α频带左右半球功率差值绝对值、α频带额区-枕区平均功率差值,分析“脑功能平衡”的大脑生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α频带导联(脑区)平均功率、α频带导联(脑区)脑电地形图,定位“调心”效应的具体作用功能脑区,揭示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的生理机制。3.“调心”效应分子机制研究选取干预组练功反应良好的10例受试者,依据基本资料匹配选择空白对照组10例受试者,共20例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采集训练周期前后受试者的空腹静脉血,提取白细胞总核糖核酸,采用TruSeq SBS Kit v4-HS测序仪筛选训练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在此基础上进行生物功能GO分析和分子通路KEGG分析,挑选出与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密切相关的生物功能和分子通路。在此基础上,筛选“调心”效应的关键作用基因,揭示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的基因表达分子机制。研究结果1.“调心”效应研究结果(1)主要效应指标-抑郁自评量表得分评价:两组人口学资料和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基线期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在整个研究周期内,对照组各个时点与基线期比较,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在入组8周、入组14周、随访期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皆显着低于基线期(P<0.05),并且在各个时点也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次要效应指标-症状自评量表及因子得分评价:两组症状自评量表总症状指数及因子得分基线期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在整个研究周期内,对照组各个时点与基线期比较,症状自评量表总症状指数及因子得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在入组8周、入组14周、随访期的症状自评量表总症状指数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得分皆显着低于基线期(P<0.05),并且在各个时点也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调心”效应生理机制研究结果(1)三圆式站桩功“形体平衡”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结果:两组足底压力相关指标基线期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在整个训练周期内,对照组各个时点与基线期比较,足底压力的相关指标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在入组8周、入组14周的足底压力相关指标的差值绝对值皆显着低于基线期(P<0.05),并且在各个时点也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三圆式站桩功“脑功能平衡”的大脑生理机制研究结果:两组脑电生理α频带总体平均功率、α频带左右半球功率差值绝对值、α频带额区-枕区平均功率差值基线期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在整个训练周期内,对照组各个时点与基线期比较,α频带总体平均功率、α频带左右半球功率差值绝对值、α频带额区-枕区平均功率差值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在入组8周、入组14周的α频带总体平均功率、α频带额区-枕区平均功率差值皆显着高于基线期(P<0.05),并且在各个时点也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在入组8周、入组14周的α频带左右半球功率差值绝对值皆显着低于基线期(P<0.05),并且在各个时点也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3)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的具体作用功能脑区研究结果:两组脑电生理α频带各导联(脑区)平均功率基线期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在整个训练周期内,对照组各个时点与基线期比较,α频带各导联(脑区)平均功率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在入组8周、入组14周的FP1/FP2(前额区)、F3/FZ/F4(后额区)、FC3/FCZ/FC4(额中央交界区)、C3/CZ/C4(中央区)、CP3/CPZ/CP4(中央顶交界区)、P3/PZ/P4(顶区)、OZ(枕中线)、F7/F8(前颞区)、FT7/FT8(额颞交界区)、TP7/TP8(颞顶交界区)的α频带平均功率皆显着高于基线期(P<0.05),并且在各个时点也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脑电地形图也观察到干预组随着训练周期的推进,呈现α频带平均功率由枕区向额区逐渐有序化增高的特征和以大脑中线向左右半球逐渐升高的同步化反应,以顶区、中央区、前额区、前颞区增高尤为明显。3.“调心”效应分子机制研究结果(1)差异表达基因GO生物功能富集分析结果:三圆式站桩功训练周期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在生物过程层面中生物功能调控、代谢过程、应激过程可能与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的分子生物机制有关。(2)差异表达基因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三圆式站桩功训练周期后,与对照组受试者比较,经过训练的干预组受试者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的通路共26条,其中的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及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等代谢通路可能与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的分子通路机制相关。(3)“调心”效应关键差异表达基因比对分析结果:将三圆式站桩功训练周期前后干预组的差异表达基因、训练周期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比对,筛选出与三圆式站桩功训练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的共同基因共13条,上下调的方向皆一致,通过检索NCBI数据库及查阅文献,推测基因ST6GALNAC2、LRRC32、SLC7A6、GGA1、GLS可能参与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的基因表达机制。其中基因ST6GALNAC2、LRRC32、GGA1、GLS经qRT-PCR验证后结果一致。研究结论(1)三圆式站桩功能够发挥“调心”效应,缓解“阈下抑郁”大学生的抑郁状态,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六大因子的典型不良精神症状可能是三圆式站桩功缓解抑郁状态的靶点精神症状。(2)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缓解抑郁状态的核心机制可能为:三圆式站桩功在发挥“调身”作用,促进重心趋于中线水平、平衡形体与地面的支撑面受力情况、加强形体稳定性,改善“形体平衡”的基础上,整体提高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放松程度和加强左右半球放松状态的协同性、平衡性和同步化反应,并且提升脑区间有序性,促使“身心(脑)协同”,进而通过顶区、中央区、前额区和前颞区的脑区功能,在分子层面启动或沉默相关的基因表达,通过激活B淋巴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和改善T淋巴细胞水平,或调节NF-κB信号通路,改善体内炎性微环境;调节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代谢和阻止谷氨酸的过度堆积,提高星形胶质细胞和5-羟色胺含量同时阻止神经元的坏死和凋亡;特异性的调控溶酶体通路介导自噬水平,促进和改善神经元存活,从而达到缓解抑郁状态,改善不良精神症状的作用。

栗振华[5](2019)在《二维插层结构能源材料的制备、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转换和储存,成为21世纪最关键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实现清洁能源、特别是间歇性能源的高效利用,高性能能源材料的研发是关键。二维纳米材料因具有高的比表面积、独特的结构和丰富的物理化学性质成为提高电化学能量存储和转换效率的理想材料。其中,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水滑石)作为一种独特的以金属-06八面体组成的插层结构材料,因其主体层板中含有原子级分散且种类比例可调的变价过渡金属离子,且层间存在可置换的阴离子,在能源电催化和储能领域显示出独特的优势。然而,LDHs在电化学能源领域研究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1)LDHs由于自身电导率较低、层板间易堆叠,造成活性中心易被包埋、电荷分离/注入效率低、反应速率慢等问题。研究表明通过降低LDHs层板厚度能够有效促进其表面活性位点的暴露并改善电子传输性能。但如何实现超薄结构LDHs的快速可控制备,提升其电化学性能,仍是一个难题;(2)前人工作已经证明在LDHs表面制造缺陷,有利于改变层板电子结构,提升其电催化或储能性能。但如何在原子尺度下实现对LDHs表面空位或缺陷的精细调控,进而确认LDHs本征活性位点、提升电化学性能仍存在困难;(3)LDHs由于其自身存在局限性,使其在一些重要电化学反应(比如电化学氧还原)领域性能不理想。通过将LDHs与其它功能纳米材料复合是拓展其电化学应用的有效途径。如何通过调控材料界面结构、实现功能纳米材料在LDHs表面的可控定位生长,进而得到新型LDHs复合纳米能源材料也面临挑战。本论文针对LDHs在电化学能源领域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超薄LDHs纳米片的可控合成、表面缺陷结构调控、电催化/储能性能强化三个方面开展了创新性研究工作。首先,通过电化学合成策略发展了超薄LDHs纳米片阵列的可控合成,进而实现了其对小分子电催化氧化/储能性能强化。其次,通过对LDHs表面缺陷结构的精细调控,实现了其对阳离子存储性能提升。最后,通过构筑新型LDHs纳米复合材料,实现了其在电催化氧还原领域的性能拓展。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创制了超薄LDHs纳米片阵列可控合成策略,实现了小分子电催化氧化/储能性能强化:采用电化学合成方法,将超薄结构LDHs纳米片阵列快速生长在多种宏/微观导电基底上,实现了 LDHs对小分子电催化氧化和电化学储能性能强化。该电化学合成方法的机理为:在一定电压下,溶液中的硝酸根离子在阴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产生OH-,为金属盐在“固—液”界面上发生共沉淀提供碱性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NiFe-LDH阵列具有优异的电催化分解水析氧性能,其OER起始过电位仅为1.43 V vs.RHE,并且在300 mV过电位下的电流密度达到44 mA cm-2;为同期文献报道的最优值。此外,该铁基LDH阵列对其它有机小分子(例如:甲醇、乙醇、水合肼、葡萄糖等)同样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氧化活性。于此同时,基于该电化学合成方法,将CoFe-LDH超薄纳米片生长在氧化铜纳米线阵列,构筑了具有核壳结构的CuO@LDH纳米阵列,作为柔性电极用于全固态超级电容器具有潜在价值。该部分工作为超薄LDHs纳米片的快速可控合成提供了新方法,并实现了 LDHs自身电化学性能的强化。2.提出了 LDHs表面缺陷结构精细调控策略,实现了阳离子存储性能强化:上述工作中我们实现了超薄LDHs阵列的快速合成,但对于其表界面结构的认识和调控仍存在挑战。论文工作采用电化学活化策略在LDHs表面构筑氢空位和活性氧,实现了原子尺度下对LDHs表面微环境的精细调控。所构筑的“氢空位”可作为“离子阱”实现对金属阳离子的可逆存储,同时也可以诱导金属锂均匀成核沉积。该电化学活化机理为:碱性环境下的电氧化过程导致LDHs主体层板结构发生了脱氢重构,使层板表面产生大量对阳离子具有亲和作用的“氢空位”。通过实验和DFT计算证明了活化后LDHs层板中所产生的“氢空位”对金属阳离子具有很强的化学亲和能力,可作为新型阳离子嵌入型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用于水系金属阳离子的可逆存储。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氢空位导致LDHs表面暴露出的活性氧对锂原子具有较好的化学亲和性,能够促进金属锂在LDHs表面均匀成核与生长,抑制锂枝晶的生成,作为金属锂电池负极材料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该部分工作通过对LDHs表面缺陷结构的精细调控,强化了阳离子存储性能。3.实现了 LDH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催化氧还原性能强化:以上两部分工作主要针对LDHs超薄材料可控合成和表界面结构精细调控,提升其对小分子电催化氧化、金属阳离子存储性能。但由于LDHs材料自身存在局限性,使得其在一些重要电化学反应领域(比如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的性能仍然较差。在此,论文工作提出复合策略制备LDHs纳米复合材料,实现其在电催化氧还原领域的性能强化。基于LDHs独特的表面限域效应,实现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在其表面可控定位生长。该限域合成策略机理为:利用LDHs中过渡金属离子与MOFs中有机配体间的配位作用,以LDHs作为模板实现MOFs纳米晶阵列在其表面的定位生长。进而将所制备的LDHs@MOFs纳米复合材料经过高温碳化处理得到结构新颖的二维多孔碳骨架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氧还原性能。进一步通过在LDHs@MOFs纳米复合材料中引入双金属,精细调控多孔碳材料氮掺杂量、石墨化程度、比表面积以及孔径分布,实现了电催化氧还原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此外,以LDHs纳米片阵列为前体,制备了 LDHs@MOFs核壳结构纳米阵列材料、多级结构碳纳米管阵列,在柔性金属空气电池领域具有应用价值。该部分工作为LDHs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提供了有效策略,并实现了 LDHs基纳米能源材料在电催化氧还原方面的性能拓展。

解丽[6](2019)在《怒江漆油成分研究与现状调查及云南部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跟踪评价》文中指出[目的](1)本文采用索氏提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等手段系统研究了云南怒江不同品种漆树籽中油脂成分及市售食用漆油的成分,考察了不同制油工艺对漆树籽中油脂成分与市售食用漆油成分的影响。在掌握漆油营养成分的基础上对怒江食用漆油进行调查,了解漆油食用现状及功效,为制定漆油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漆油综合开发利用与合理食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2)全面了解部分《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在云南省的执行情况及应用现状,评估标准指标或技术要求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为有关标准制定部门推进标准的贯彻实施及标准修订提供意见和建议,同时为制定漆油及其他食品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提供借鉴基础。[方法](1)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测定云南怒江不同品种漆树籽提取的油脂及市售食用漆油的成分与理化指标,分析评价漆树籽中油脂及市售食用漆油的营养价值。(2)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研究现场和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人群人口学特征及漆油食用情况,通过医学体检获取调查对象的基础健康数据。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秩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对全省16个州市中从事食品生产企业人员、食品监督监管人员、检验/检测人员、食品相关科研专家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对《标准》的一般性评价、标准技术评价、意见和建议等信息。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白漆树籽油脂中总脂肪含量为(7.57±0.250)g/100g,黑漆树籽油脂中总脂肪含量为(11.60±0.1000)g/100g。白漆树籽油脂与黑漆树籽油脂中亚油酸、棕榈酸、油酸等5种脂肪酸含量最多,总量达到97%以上。白漆树籽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9.08%,黑漆树籽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3.45%。市售食用白漆油与市售食用黑漆油主要脂肪酸有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市售食用白漆油中含棕榈酸64.63%,市售食用黑漆油中含棕榈酸70.47%。市售食用白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6.98%,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2.21%,市售食用黑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8.70%,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0.63%。白漆树籽油脂中亚油酸含量为63.20%,黑漆树籽油脂中亚油酸含量为58.67%。市售食用白漆油中亚油酸含量为7.38%,市售食用黑漆油中亚油酸含量为1.25%。白漆树籽油脂与黑漆树籽油脂的酸值分别为2.6mg/g、2.5mg/g,均<3mg/g,过氧化值无明显差异。市售食用白漆油的碘值为31.2g/100g,明显低于市售食用黑漆油的53.2g/100g。市售食用白漆油的酸值为16.6mg/g>3mg/g。市售食用白漆油的皂化值高于市售食用黑漆油。市售食用白漆油与市售食用黑漆油中的污染物限量总砷、总铅含量及真菌毒素限量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2)共调查1260名怒江居民,其中男性845人(67.1%),女性415人(32.9%);调查对象年龄12~90岁,平均年龄40.6岁;调查人群中有食用漆油习惯者1139人(90.4%),日均食用量为0.099(0.033,0.143)g;不同民族的日均食用量有差别(P<0.05),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的人群食用量无差别。研究对象中绝大部分有食用漆油的习惯,食用10年以上的人群占93.6%。平均食用频率为0.25-0.75次/周。食用漆油的种类包括白漆油、黑漆油、混合漆油和其他漆油,食用白漆油802人(70.4%),食用黑漆油506人(44.4%),无食用漆油习惯者121人(9.6%);研究对象中少部分人不食用漆油的首要原因为过敏,其次为不喜欢。共有3.5%的研究对象食用漆油后出现过不适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其次为哮喘和喉头水肿,以及便秘、身体发热及颜面水肿。身体脂肪率、内脏脂肪指数及BMI同漆油食用量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腰围、收缩压与舒张压、坐月子时间、分娩后下地/工作时间同漆油食用量无相关关系。女性漆油食用量、身体脂肪率高于男性。职业是身体脂肪率、内脏脂肪指数、腰臀比、BMI的影响因素。年龄是收缩压的影响因素。(3)《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跟踪评价中知晓率最高的《标准》是《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卫生规范》(94.9%),最低的是《食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7.5%)。知晓《标准》的调查对象对《葡萄烈酒标准》、《酸角糕标准》、《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卫生规范》满意度、整体可操作性、内容合理性评价较高,对《昌宁红茶标准》、《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食品中富马酸二甲酯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食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干制三七花标准》、《干制三七茎叶标准》满意度、整体可操作性、内容合理性评价均一般。[结论](1)漆树籽油脂品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与市售食用漆油有差别,漆树籽中油脂质量高于市售食用漆油,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市售食用漆油,可考虑改善加工工艺从而提高漆油的利用价值。(2)怒江居民漆油食用率较高,且研究对象普遍认为漆油可以促进产后恢复、增强免疫力和舒筋活血,尤以促进产后恢复为主。部分人群认为漆油还有消炎、去疲劳和通透全身的作用。但目前居民食用的漆油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建议居民食用漆籽皮、核分离后漆核提取的漆树种子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对人体健康有益。(3)《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和发布以后,有必要对从事食品监管、检验、生产加工等工作的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对社会公众加大宣传力度,使食品安全标准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针对不同的《标准》,调查对象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和建议,值得有关标准制定部门重视。(4)本研究掌握了怒江漆油的成分及人群食用现状,同时了解了云南省部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执行情况及应用现状,为制定漆油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毛世红[7](2018)在《基于风味组学的工夫红茶品质分析与控制研究》文中认为茶叶风味,作为一种“感觉-心理”现象,难以准确测量却决定着消费者的喜好度和选择,是茶叶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商品”,品质的标准化及可控是其基本要求。在实际生产中,受气候、土壤、茶树品种、采摘季节、加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产品品质差异较大,需要通过拼配实现成品茶的质量稳定。茶叶拼配是一个产品开发和品质控制的过程,其最重要的目标是最终产品的感官品质能够达到产品质量标准、满足消费者需求,但这一点在前人的研究中鲜有提及。此外,对拼配过程中各原料间的感官属性的变化、风味化合物的变化及其对感官品质带来的影响研究甚少。且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技术手段,我国茶叶拼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依然依赖于少数专家的个人经验。因此,本研究从风味组学的研究思路出发,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及数据挖掘手段,将工夫红茶的感官品质和风味化学组分结合起来,试图探明我国工夫红茶的风味特征及其化学基础,找出其中导致感官品质差异的关键变量,并将其应用于川红工夫香气品质控制,探索建立客观的风味评价和质量控制模型。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探讨了茶叶风味组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区分了茶叶感官评价标度中风味品质的“基本属性”与“风格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描述性感官分析方法对我国14个省份所产工夫红茶的香气和滋味进行系统评价,建立了工夫红茶风味描述词,对描述词进行了属性划分,建立各属性的参考标准物,为工夫红茶的感官品质评价标准化提供了一套客观描述及参考体系。2.通过对感官分析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我国工夫红茶香气划分为甜香型、花果香型、焙烤香型、平和型、辛香及异味杂香型5种类型。分析结果显示甜香和果香与香气综合质量呈极显着正相关,花香与其呈显着正相关。青气、油味和异气与综合评分都呈极显着负相关,辛香对综合品质有负面影响,但相关系数未达到显着水平。香气属性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如焙烤香和青气之间呈极显着负相关。香气属性强度的变化将极大地影响香气的综合品质。同样根据感官分析结果,将我国工夫红茶的滋味划分为甜醇型、鲜甜醇厚型、甜醇微酸型、浓强型和异味茶5种类型。结果显示甜味与滋味综合品质呈显着正相关,苦味与其呈显着负相关。酸、涩和异味与综合评分呈负相关,鲜、厚、回甘与综合评分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都未达到显着水平。各属性之间,苦味、涩味、酸味两两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甜味与苦味、涩味和酸味三者之间都呈极显着负相关,即生产上可以通过增强甜味来平衡过强的苦、涩、酸味。滋味属性之间的交互作用明显强于香气属性之间的交互作用,评价员对于滋味属性强度变化的感知不及香气敏感,在工夫红茶品质控制过程中,对香气品质变化的控制应优先于对滋味品质的控制。3.采用GC-MS和GC-O技术鉴定出工夫红茶样品136个挥发性成分,其中苯甲醛、苯甲醇、苯乙醛、芳樟醇、苯乙醇、水杨酸甲酯、橙花叔醇、脱氢芳樟醇、香叶醇、(E)-β-紫罗兰酮环氧化合物、棕榈酸甲酯和芳樟醇氧化物被鉴定为工夫红茶基本香气骨架。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工夫红茶香气成分可以降维成清香因子、焙烤香因子、花果香因子、樟香因子、木香因子、柠檬香因子、干草香因子和香韵因子。多元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Z)-芳樟醇氧化物(呋喃型)、(E)-芳樟醇氧化物(呋喃型)、苯甲醇和α-紫罗兰酮与6种香气属性的强弱均无显着相关性。揭示了构成工夫红茶香气的主体成分并不一定是与感官品质密切相关的关键香气成分,反而是少数仅在部分样品中含有的微量成分,可能赋予产品独特的特征性香气或是对香气品质产生重要影响这一规律。此外,香叶基丙酮、橙花叔醇、丁酸辛酯、甲酸香叶酯和乙酸芳樟酯作为构成香韵因子的主要成分,与工夫红茶香韵的持久度紧密相关,可在实际生产中通过调节上述关键香气成分的含量对产品的香气品质进行精准调控。4.通过HPLC对工夫红茶样品中的48个滋味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其滋味活度值,结果显示构成工夫红茶的基本滋味的成分为槲皮素-3-O-芸香糖苷、山奈酚-3-O-芸香糖苷、山柰酚-3-O-葡萄糖苷、茶黄素、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草酸、L-苹果酸和天冬氨酸。槲皮素-3-O-芸香糖苷、山奈酚-3-O-芸香糖苷、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山柰酚-3-O-葡萄糖苷、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5个组分是最主要的涩味贡献者。咖啡碱、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3个组分是工夫红茶主要的苦味物质。L-苹果酸、草酸、天冬氨酸、没食子酸和丁二酸是主要的酸味成分;天冬氨酸、谷氨酸、天冬酰胺和半胱氨酸是工夫红茶中重要的鲜味成分。PLSR分析结果显示,乙酸、蛋氨酸、乳酸等与苦味强度的变化具有最大VIP值,黄酮醇总量、茶黄素和丙氨酸的含量与苦味呈负相关。与涩味呈正相关的是乳酸、苏氨酸、蛋氨酸、丙氨酸、咖啡碱、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乙酸则与涩味呈最大程度负相关。乙酸、山奈酚、苏氨酸、蛋氨酸和乳酸与酸味强度呈较大程度正相关,槲皮素-3-O-芸香糖苷和丙氨酸则与其呈负相关。苏氨酸、乳酸和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与甜味强度具有较高的正相关系数,乙酸和槲皮素的含量与其呈最大程度负相关。在鲜味方面,乙酸、乳酸和苏氨酸等24个滋味组分的VIP值大于1,除乙酸外,其它组分的相关系数都较小,预示着导致鲜味的强度变化的原因比较复杂。5.在将风味组学的方法应用于川红工夫香气品质控制中,我们发现川红工夫属于典型的香叶醇占据主导地位的香气类型,香叶醇相对含量最高,其次为苯乙醇、水杨酸甲酯、芳樟醇和香茅醇。通过GC-O分析鉴定出26个呈香活性成分,以(E)-芳樟醇氧化物(呋喃型)、芳樟醇、苯乙醇、(Z)-芳樟醇氧化物(呋喃型)和苯乙醛的香气强度最高。香气活度值(OAV值)的计算结果显示,β-紫罗兰酮的OAV值最高,其次为2-甲基丁醛、芳樟醇、苯乙醛、香茅醇和香叶醇,高含量的苯乙醇和香茅醇是川红工夫表现为优雅花香的主要原因。对比GC-O的鉴定结果和OAV值,我们认为人类对于香气的感知比仪器更为灵敏,同时受到化合物的香气特点以及嗅闻过程中前后的香气分子之间可能存在协同、掩蔽、对比等多种效应的影响,在品质控制方面更加直接、灵活和更具“真实性”。6.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手段,我们对指纹图谱技术应用于香气质量控制做了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全谱分析用于计算相似度比特征峰分析更接近感官评价的结果,通过PLSR-VIP筛选出香气质量控制中的关键变量19个,它们是:(Z)-3-己烯醛、庚醛、苯甲醛、(E)-芳樟醇氧化物(呋喃型)、玫瑰醚、(Z)-5-甲基-2-(1-甲基乙基)环己酮、乙酸苄酯、癸醛、β-环柠檬醛、橙花醇、香茅醇、(Z)-3,7-二甲基辛-2,6-二烯醛、戊酸叶醇酯、1-十六烯、(E)-3,7-二甲基辛-2,6-二烯醛、己酸戊酯、壬酸乙酯、乙酸香茅酯和β-紫罗兰酮。以上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在香气感官品质控制的领域存在着“二八定律”,即20%的香气成分决定了整体香气品质的80%。CCA的分析结果显示,(E)-芳樟醇氧化物(呋喃型)和β-紫罗兰酮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川红工夫拼配样品的两种类型,前者含量较高的样品主要呈现甜花香,而后者含量较高的样品则表现为馥郁花香。感官品质的排序结果与关键香气组分的距离都比较远,预示着感官评价结果在受到关键香气组分含量影响的同时,还可能受到评价环境、评价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风味组学方法建立科学的风味评价流程和客观的质量控制模型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王震[8](2018)在《基于多波谱技术的婴幼儿奶粉品质分析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母乳是婴儿成长最自然、最安全的天然食物。现实中由于母亲奶水不足、身体不适及哺乳时间不便等各种限制条件难以实现母乳哺喂,婴幼儿奶粉因应而生,用于替代母乳的喂养作用以保证婴幼儿摄取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近年来,婴幼儿奶粉替代母乳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随着婴幼儿奶粉生产和消费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婴幼儿奶粉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促使婴幼儿奶粉达到母乳的黄金标准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发展新型高效的婴幼儿奶粉品质检测技术迫在眉睫。目前在婴幼儿奶粉品质检测中,多以色谱、质谱等检测方法为主,尚存在样品前处理复杂、检测范围窄、分析时间长、代价高昂等缺陷,导致方法在快速、便捷、高通量等方面无法满足我国当前严峻的婴幼儿奶粉安全问题的检测需求。论文遵循选择典型因素、突出主要矛盾的思路,尝试从婴幼儿奶粉基质(内因)及其挥发性特征物(外因)入手,选择乳清蛋白和香气成分为重点研究对象,深入探讨这两种物质的新型波谱检测技术,进而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奶粉的关键营养品质和感官品质。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论文针对婴幼儿奶粉的乳清蛋白含量测定,发展新型数据驱动拉曼光谱技术,由此构建光谱、色谱和串联质谱法互补的多波谱技术,并对婴幼儿奶粉乳清蛋白品质进行了自动化智能评估。针对挥发性香气成分,研究基于固相微萃取的便捷、高通量特点,结合二维气相色谱的高容量正交分离特性,构建与质谱法互补的多波谱技术,从而实现一针进样的多组分挥发性气体成分的高通量检测,进而有效识别奶粉的特征香气成分。相关波谱技术的构建,将有利于精准识别奶粉中的特征气味,进而为模拟母乳的香气组成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了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的乳清蛋白精准定量方法。该方法以乳清蛋白的特征肽段为突破口,通过酶解作用将乳清蛋白的定量转换为肽段的定量,从而解决蛋白质由于分子结构复杂多变引起的定量困难。针对影响定量结果准确性的基质效应进行了系统的评价,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简便的解决策略,即采用稀释法结合塑料样品瓶进样的方式,有效降低了肽段与同位素内标肽段的相互干扰作用;针对影响结果稳定性的低信噪比色谱峰,通过结合插值、数据融合、多尺度建模等算法,创新性地建立数据驱动的色谱质谱信号改善方式,实现了色谱峰形的优化并提高了信噪比,最终实现了乳清蛋白的精准定量。2.建立了数据驱动的无损检测乳清蛋白的拉曼光谱法。研究创新性地引入高密度小波变换对乳清蛋白的拉曼光谱信号进行了精确解析,以时/频双域过采样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光谱解析分辨率,进而有效降低了重叠光谱之间的相互干扰。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板导向蛙跳算法对婴幼儿奶粉的特征信号变量进行了有效提取,从而构建了高质量的多尺度预测模型,实现了奶粉体系中乳清蛋白拉曼信号的解析和无损快速检测。3.建立了奶粉中特征香气成分鉴别的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研究通过单因素优化法获得了固相微萃取的最佳条件,实现了挥发性成分的气体富集采样,有效节省了样品前处理的时间,然后充分利用了挥发性成分的极性差异和沸点差异,通过全二维气相色谱实现了它们的正交分离,从而提高了检测容量,有效解决了香气成分重叠、干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飞行时间质谱仪对香气成分进行了质谱指纹图谱的分析,与色谱分离形成有效的结合,实现了香气成分一次进样的多种类、多组分的高通量检测。研究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奶粉的特征香气成分进行鉴别,并通过与母乳香气成分的比较,获得了婴幼儿奶粉与母乳香气成分的差异,为后续模拟母乳气味的配方奶粉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综上所述,论文针对婴幼儿奶粉内在及外在品质鉴定问题,以乳清蛋白和香气成分作为奶粉品质的典型标志物,由此创新性地发展了多波谱技术,分别实现了乳清蛋白和香气成分的精准检测,进而为婴幼儿奶粉品质的量化评价提供了新型检测技术手段。

白卫东[9](2017)在《广东客家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及其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简称EC)是发酵制品中的一种伴随产物,已被证实具有致癌性,由EC引起的发酵制品的安全性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对我国黄酒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广东客家黄酒中EC含量现状进行了调查;系统研究了广东客家黄酒中EC的生成机制;采用碱浸硅藻土去除黄酒中的EC,并研究了其对风味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广东客家黄酒中EC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建立了一种基于SPE-GC/MS(选择离子监控模式,氨基甲酸丙酯为内标物)分析检测黄酒中EC的方法。结果表明:选取二氯甲烷作为洗脱溶剂,其用量为18 mL,萃取时间为10 min时EC的回收率最高。该方法回收率在89.7%98.1%之间,最低检出限为1.8μg/L。采用该检测方法与国标法(GB 5009.223-2014)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对黄酒中EC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上差别。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费用低等优点,适用于黄酒中EC的检测。(2)对广东地区的黄酒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EC含量与产地、甜度、存储时间相关。对我国110个黄酒样品中EC含量进行调查,发现87.3%的黄酒样品EC的含量低于200μg/L,说明我国黄酒总体上是安全的;如果按照日本饮料酒中EC含量不能超过100μg/L的规定,30%的调查样品中EC含量超过了100μg/L,表明黄酒中的EC问题不容忽视。甜度高的黄酒中EC含量明显高于甜度低的黄酒;广东客家黄酒中EC含量总体上高于江浙黄酒。黄酒中EC含量(y)与存储年份(x)之间具有如下的线性关系:y=35.513x-9.9041,R2=0.9239,这表明黄酒中EC含量与黄酒存储年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随着年份的增长,黄酒中EC也会随之增加。(3)建立了广东客家黄酒中瓜氨酸的HPLC检测方法。采用OPA为柱前衍生剂,以醋酸钠缓冲液(0.038 mol/L,pH=5.0)为流动相A,乙腈:甲醇:水=5:2:1(V:V:V)为流动相B,DAD检测波长:338 nm。方法的回收率为98.4%100.8%,精密度良好。采用该方法对酿造过程中EC的前体物质瓜氨酸进行了检测。(4)揭示了尿素、瓜氨酸和EC在整个酿造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广东客家黄酒中EC的前体物质尿素及瓜氨酸主要来自于后发酵过程。EC主要来自煎酒、后发酵及陈酿过程,其含量经过上述三个过程分别增加40.29%、24.88%及19.09%,这三个工艺步骤中EC的生成占其总量的84.26%(以陈酿6个月计)。(5)揭示了煎酒过程中EC的来源和反应规律。在广东客家黄酒煎酒过程中,EC的前体物质主要是尿素及瓜氨酸;由尿素转化生成EC的量约为总量的70.9%87.5%,由瓜氨酸转化生成EC的量约为总量的12.5%29.1%。在75℃、85℃、95℃加热条件下,降解的尿素和瓜氨酸中,分别约0.85%1.20%和0.05%0.10%转化为EC。结合常用的煎酒工艺条件、黄酒中EC的生成及风味的形成等因素,85℃/2025min煎酒条件较为合适。陈酿温度对黄酒中EC含量影响显着,从降低EC含量的角度考虑,应尽量降低陈酿温度,综合广东客家黄酒中EC的生成及风味的形成等因素,15℃是较为合适的陈酿条件。(6)优化了硅藻土改性的的工艺条件,筛选了碱浸硅藻土的吸附条件。通过对硅藻土进行碱处理,可提高硅藻土对广东客家黄酒中EC的吸附能力。最优的碱浸硅藻土的加工条件为:温度为50℃,氢氧化钠浓度为10%,处理时间为20min。碱浸硅藻土的投加量及吸附时间对广东客家黄酒中EC的去除率有较大影响。当碱浸硅藻土的投加量为0.8%,吸附时间为40min时,EC的去除率可以达到77.49%,而未经碱浸处理的硅藻土对EC的去除率仅有30.48%。(7)阐明了碱浸硅藻土的吸附机理。碱浸硅藻土对广东客家黄酒中EC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反应模型,表明该吸附过程速率的控制步骤是EC在硅藻土表面的液膜扩散过程和EC与硅藻土表面官能团发生电子共享与得失的化学吸附过程。碱处理硅藻土对EC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等温式。热力学研究表明,该过程是吸热过程,属于化学吸附,且是自发进行的。(8)碱浸硅藻土吸附对广东客家黄酒中的感官指标、常规理化指标、有机酸、氨基酸、低聚糖及多酚等影响较小。电子舌分析表明碱浸硅藻土吸附后,广东客家黄酒的相对酸味、鲜味、苦味略有增加,而甜味略减少,总的来说,滋味接近,差异很小。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吸附前后广东客家黄酒气味相近,其中主要挥发性香味物质是乙酸、乙酸乙酯、异丁醇、乳酸乙酯、异戊醇、2-甲基-1-丁醇、苯乙醇、糠醛及丁二酸二乙酯等。总之,吸附前后广东客家黄酒的滋味及香味基本一致,说明该过程对广东客家黄酒的风味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袁好[10](2016)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修饰及与铅酸电池混合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锂离子电池以其较高的能量密度,优良的循环性能及倍率性能使得其在动力、储能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以及成本方面依然不能满足人们对电池性能不断提高的要求,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研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最佳制备方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改性及修饰方法和磷酸铁锂电池与铅酸蓄电池混合系统方案,通过这些方面的研究,希望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及应用性能有实质的提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富锂正极材料Li1.5Mn0.75Ni0.15Co0.10O2前躯体制备的最佳条件以及正极材料合成煅烧的最佳温度与配锂量。具体实验方案与结论如下:采用碳酸盐共沉淀法制备了球形度好、粒径分布均匀的Mn0.75Ni0.15Co0.10CO3前躯体,探讨了p H值(7.2,7.6,8.0)和氨含量(0.06,0.12,0.18)对前躯体颗粒形貌影响。实验表明当p H值为7.6,氨含量为0.12时为材料最佳的前躯体制备工艺,所得到的前躯体球形度好,颗粒表面光滑,粒径分布均匀。将前躯体与碳酸锂混合后,经过高温固相反应制备了球形富锂正极材料,探讨了煅烧温度(800℃,850℃,900℃)和锂含量Li/[M](1.4,1.5,1.6)对材料的形貌、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当煅烧温度为850℃,锂含量Li/[M]为1.5时,所得到的富锂正极材料Li1.5Mn0.75Ni0.15Co0.10O2球形形貌完整,具有良好的层状晶体结构。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其在2.04.8 V、0.1 C充放电条件下,首次放电容量为269.6m Ah/g,当电压范围为2.04.6 V时,0.1 C的放电比容量为251.2 m Ah/g。同时,在2.04.6 V、0.5 C条件下,样品经过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然为94.5%。此外,该材料在5 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仍为154.4 m Ah/g,显示优异的倍率性能。2、研究了CuO包覆Li1.13[Ni0.5Mn0.5]0.87O2富锂正极材料方案的实现以及分析包覆不同量CuO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找出了最优CuO包覆量。具体实验方案与结论如下:通过非均匀成核法成功地在富锂正极材料Li1.13[Ni0.5Mn0.5]0.87O2表面包覆一层46 nm的CuO膜,包覆后的材料并没有影响材料的晶体结构。充放电测试表明,包覆后的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略微有些降低,但其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特性。其中,2 wt.%CuO包覆量的样品表现出最优的电化学性能,其在0.1C、2.04.6 V充放电条件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213.7 m Ah/g,首次库伦效率为87.0%,而未包覆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仅为75.7%。此外,该材料在0.5 C倍率下经过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然为79.3%,并且在2 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也为154.8 m Ah/g,明显优于未包覆样品。交流阻抗测试表明,CuO包覆后可有效的改善了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界面状况,降低了电化学阻抗,从而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3、研究Ni元素与Mn元素单独金属位掺杂与联合金属位掺杂对Li Fe PO4/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掺杂量对材料的影响程度,从而找出最优掺杂比例。具体实验方案及结论如下:Ni元素与Mn元素掺杂Li Fe PO4/C复合材料,合成方法为二段高温固相法。对掺杂的复合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可以看出,在所有Ni元素掺杂的样品Li Nix Fe1-x PO4/C(x=0.00,0.01,0.02,0.03,0.04)中,x=0.02时,Li Ni0.02Fe0.98PO4/C表现出最优的电化学性能,而在Mn元素单独掺杂的样品Li Mny Fe1-y PO4/C(y=0.00,0.01,0.02,0.03,0.04)中,y=0.03时,Li Mn0.03Fe0.97PO4/C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然而,Ni、Mn元素联合掺杂的Li Ni0.02Mn0.03Fe0.95PO4/C样品和未掺杂Li Fe PO4/C,单独掺杂Ni元素的Li Ni0.02Fe0.98PO4/C与单独掺杂Mn元素的Li Mn0.03Fe0.97PO4/C相比,Li Ni0.02Mn0.03Fe0.95PO4/C样品具有更高的首次放电容量,0.1C放电倍率下充放电区间为2.34.2 V之间,放电比容量可达164.3 m Ah/g,而且循环稳定性好,1C放电倍率下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8.7%。伏安循环特性测试曲线(CV)显示Ni、Mn联合掺杂能够减小电极极化,减小电化学阻抗。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金属阳离子掺杂能够很好的改善Li Fe PO4/C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共掺杂的Li Ni0.02Mn0.03Fe0.95PO4/C作为正极材料,制作3.2 V 80 Ah磷酸铁锂单体电芯,试验结果表明,电芯的循环性能与倍率性能表现优异。4、研究用共掺杂的Li Ni0.02Mn0.03Fe0.95PO4/C正极材料制作磷酸铁锂电池并将其与铅酸蓄电池并联组成混合动力电源系统的理论依据、设计方案、系统参数设置及系统充放电性能,提出了一种低成本替代锂离子电池的实用方案。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磷酸铁锂电池与铅酸蓄电池并联组成的混合动力电源系统,利用了放电时磷酸铁锂电池优先,充电时铅酸蓄电池优先的特点,使铅酸蓄电池避免欠充电与过放电,有效的延长了铅酸蓄电池的循环寿命,整个混合动力电源系统循环寿命得以提高,12 V 50 Ah混合动力电池系统在100%DOD深度充放电循环,其寿命仍能达到750次,明显优于传统的12 V铅酸蓄电池。同时混合系统又保留了磷酸铁锂电池大电流放电性能好及铅酸蓄电池价格低廉的优点,磷酸铁锂电池与铅酸蓄电池混合动力电池系统大电流放电性能优异,1 C放电到10.5 V,可以放出100%的容量,这明显优于铅酸蓄电池,通常的铅酸蓄电池1 C放电容量仅为55%左右。

二、2003中国碳酸二甲酯行业高峰论坛·专家论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中国碳酸二甲酯行业高峰论坛·专家论坛(论文提纲范文)

(1)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及组分调控和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锂硫电池概述和硫正极类型
        1.2.1 单质硫(S_8)正极
        1.2.2 硫化聚丙烯腈正极
        1.2.3 小分子硫(S_(2-4))正极
        1.2.4 其它硫基正极
    1.3 单质硫正极材料制备及改性策略
        1.3.1 多级孔和核壳结构碳基S载体
        1.3.2 具有极性和催化作用的硫载体
    1.4 硫化聚丙烯腈正极研究进展
        1.4.1 S@pPAN结构调控及高硫面载量电极构建策略
        1.4.2 S@pPAN分子结构及反应机制
        1.4.3 S@pPAN在醚类和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中的研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2.1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扣式半电池的组装
        2.2.1 研究电极的制备
        2.2.2 扣式电池的组装
        2.2.3 三电极扣式电池的组装
    2.3 活性材料及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2.3.1 钯/空心碳复合硫载体制备
        2.3.2 硫化聚丙烯腈及其改性材料制备
        2.3.3 PEO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制备
        2.3.4 多硫化锂溶液配制
    2.4 电池材料表征方法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
        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4.4 固体核磁共振波谱
        2.4.5 X射线衍射谱
        2.4.6 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
        2.4.7 热重分析
        2.4.8 CHNS/O元素分析
        2.4.9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2.5.1 恒流充放电测试
        2.5.2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2.5.3 循环伏安法测试
        2.5.4 多硫化锂穿梭效应定量测试
        2.5.5 计时电流测试
        2.5.6 恒电流电解滴定测试
第3章 钯修饰空心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Pd@HCS和Pd@HCS/S的结构表征
        3.2.1 材料的微观形貌及元素分布
        3.2.2 Pd@HCS等材料的孔隙率研究
        3.2.3 Pd@HCS/S材料的物相研究
        3.2.4 Pd@HCS/S和HCS/S的硫含量研究
    3.3 Pd@HCS对多硫化锂吸附性能研究
        3.3.1 多硫化锂静态吸附研究
        3.3.2 多硫化锂吸附DFT理论计算
    3.4 多硫化锂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特性研究
        3.4.1 对称电池电化学特性研究
        3.4.2 液态多硫化锂电池电化学特性研究
        3.4.3 多硫化锂穿梭效应定量研究
    3.5 Pd@HCS/S等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3.5.1 循环伏安特性研究
        3.5.2 0.1C充放电性能研究
        3.5.3 倍率性能研究
        3.5.4 长循环性能研究
        3.5.5 高硫面载量电化学性能研究
        3.5.6 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3.6 充放电过程中钯颗粒和活性物质相互作用研究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碘掺杂硫化聚丙烯腈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碘掺杂硫化聚丙烯腈的结构研究
        4.2.1 I-S@pPAN材料微观形貌及元素含量
        4.2.2 I-S@pPAN材料孔结构研究
        4.2.3 I-S@pPAN材料物相研究
        4.2.4 I-S@pPAN材料分子结构解析
        4.2.5 掺碘正极材料的酯类电解液溶解性研究
    4.3 I-S@pPAN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4.3.1 循环伏安特性研究
        4.3.2 0.2C充放电性能研究
        4.3.3 循环后锂金属负极的微观形貌研究
        4.3.4 倍率性能研究
        4.3.5 长循环稳定性研究
        4.3.6 充放电制度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4.3.7 正极硫含量及电解液用量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4.4 I-S@pPAN电导率及动力学过程研究
        4.4.1 I-S@pPAN材料的电子电导率
        4.4.2 I-S@pPAN材料的离子扩散系数
        4.4.3 三电极交流阻抗研究
        4.4.4 I-S@pPAN正极CEI组分探究
    4.5 材料内电子与Li~+传输的DFT计算
    4.6 充放电过程中材料电化学反应机制探究
        4.6.1 非原位固态核磁用于反应机制解析
        4.6.2 非原位XPS用于反应机制解析
    4.7 I-S@pPAN材料的拓展应用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磷和硒改性硫化聚丙烯腈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黑磷改性硫化聚丙烯腈材料的结构表征
        5.2.1 BP-S@pPAN材料微观形貌
        5.2.2 BP-S@pPAN材料物相研究
        5.2.3 BP-S@pPAN材料分子结构解析
    5.3 BP-S@pPAN在醚类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5.3.1 0.1C充放电性能研究
        5.3.2 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研究
        5.3.3 倍率性能及长循环性能研究
        5.3.4 交流阻抗谱测试及动力学研究
    5.4 硒掺杂高硫含量硫化聚丙烯腈的结构表征
        5.4.1 Se/S-S@pPAN材料微观形貌
        5.4.2 Se/S-S@pPAN材料物相研究
        5.4.3 Se/S-S@pPAN材料价键结构解析
    5.5 Se/S-S@pPAN在PEO全固态电池中电化学性能研究
        5.5.1 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5.5.2 循环伏安特性研究
        5.5.3 GITT及自放电性能研究
        5.5.4 全固态电池中充放电特性研究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泡孔内腔壁构筑无机粒子增强丁苯橡胶基复合发泡材料的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前言
    1.2 聚合物发泡材料的概述
        1.2.1 聚合物发泡材料泡孔结构的分类及制备
        1.2.2 聚合物发泡材料泡孔成型机理
    1.3 聚合物发泡材料尺寸稳定性的研究
        1.3.1 加工工艺的调控
        1.3.2 交联结构的设计
        1.3.3 结晶性能的影响
        1.3.4 无机粒子的补强
    1.4 聚合物发泡材料阻燃性能的研究
        1.4.1 隔离结构的构筑
        1.4.2 协同阻燃的设计
        1.4.3 机械共混阻燃剂
        1.4.4 化学合成阻燃剂
    1.5 橡胶发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1.5.1 丁苯橡胶发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1.5.2 天然橡胶发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1.5.3 硅橡胶发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1.5.4 三元乙丙橡胶发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1.6 研究课题的提出
2 丁苯橡胶/乙烯-醋酸乙烯酯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不同VA含量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
        2.2.4 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硫化特性
        2.3.2 SBR/EVA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
        2.3.3 SBR/EVA复合材料的相容性
        2.3.4 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
        2.3.5 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
        2.3.6 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阻燃性能
        2.3.7 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热稳定性
        2.3.8 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
    2.4 小结
3 泡孔内腔壁构筑氧化锌增强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不同ZnO含量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
        3.2.4 SBR/EVA-ZnO复合发泡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BR/EVA-ZnO复合发泡材料的硫化特性
        3.3.2 ZnO在SBR/EVA基体中的分散性
        3.3.3 SBR/EVA-ZnO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
        3.3.4 SBR/EVA-ZnO复合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
        3.3.5 SBR/EVA-ZnO复合发泡材料的阻燃性
        3.3.6 SBR/EVA-ZnO复合发泡材料的热稳定性
        3.3.7 SBR/EVA-ZnO复合发泡材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
    3.4 小结
4 环氧树脂调控泡孔内腔壁氧化锌分布增强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不同EP含量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
        4.2.4 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硫化特性
        4.3.2 EP调控ZnO在SBR/EVA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
        4.3.3 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
        4.3.4 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
        4.3.5 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阻燃性
        4.3.6 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热稳定性
        4.3.7 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
    4.4 小结
5 泡孔内腔壁构筑镁铝水滑石增强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
        5.2.4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硫化特性
        5.3.2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在SBR/EVA复合材料基体中的分散性
        5.3.3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
        5.3.4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
        5.3.5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阻燃性
        5.3.6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热稳定性
        5.3.7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
    5.4 小结
6 泡孔内腔壁构筑镁铝水滑石/聚磷酸铵增强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性能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原料
        6.2.2 实验仪器
        6.2.3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
        6.2.4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硫化特性
        6.3.2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在SBR/EVA/EP复合基体中的分散性
        6.3.3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
        6.3.4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
        6.3.5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阻燃性
        6.3.6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6.3.7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
    6.4 小结
7 泡孔内腔壁构筑无机粒子增强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尺寸稳定性及阻燃性的机理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实验原料
        7.2.2 实验仪器
        7.2.3 以AC为发泡剂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
        7.2.4 以AC为发泡剂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7.3 结果与讨论
        7.3.1 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泡孔内腔壁无机粒子的构筑机理
        7.3.2 泡孔内腔壁构筑无机粒子对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尺寸稳定性的增强机理
        7.3.3 泡孔内腔壁构筑无机粒子对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阻燃性的增强机
        7.3.4 泡孔内腔壁构筑无机粒子对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力学性能的增强机理
    7.4 小结
8 结论与创新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木质素基多孔碳微结构的构筑及其储锂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锂离子电池的概述
        1.1.1 锂离子电池的介绍和工作原理
        1.1.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概述
        1.1.3 碳基负极材料
    1.2 木质素的概述
        1.2.1 木质素的简介
        1.2.2 工业木质素的来源和分类
        1.2.3 工业木质素的改性及应用
    1.3 木质素基碳材料的概述
        1.3.1 木质素碳的制备方法
        1.3.2 木质素的碳化活化研究
        1.3.3 木质素碳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4.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技术与测试方法
    2.1 主要原料、试剂与仪器
        2.1.1 主要原料与试剂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2 工业木质素的提纯、改性及表征
        2.2.1 工业木质素的提纯
        2.2.2 工业木质素的烷烃桥联改性
        2.2.3 工业木质素及其改性产品的表征
    2.3 木质素基碳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2.3.1 木质素的高温钾化合物碳化活化
        2.3.2 酶解木质素的低温锌化合物碳化活化
        2.3.3 木质素碳的结构表征
    2.4 木质素基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2.4.1 木质素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
        2.4.2 木质素碳/二氧化锡复合材料的制备
        2.4.3 木质素碳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2.5 木质素碳及其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
        2.5.1 电池组装
        2.5.2 电化学性能测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钾化合物活化构建高石墨化木质素碳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钾化合物活化法制备木质素碳
    3.3 钾化合物活化木质素碳的结构表征
        3.3.1 孔道结构分析
        3.3.2 石墨化程度分析
        3.3.3 微观形貌分析
    3.4 钾化合物对木质素碳化活化的影响
        3.4.1 对木质素碳的微观结构的影响
        3.4.2 对木质素碳化过程的影响
        3.4.3 碳化活化作用机理
    3.5 木质素基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3.5.1 木质素碳的电化学性能
        3.5.2 不同活化剂活化所得LPC的储锂性能
        3.5.3 不同温度下碳酸钾活化所得LPC的储锂性能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工业木质素结构特征对木质素碳微观结构和储锂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木质素碳的制备
    4.3 工业木质素的结构特征
        4.3.1 分子量
        4.3.2 羧基和酚羟基含量
    4.4 工业木质素的碳化过程
        4.4.1 红外分析
        4.4.2 热重分析
    4.5 工业木质素结构特征对木质素碳的微观结构的影响
        4.5.1 孔道结构分析
        4.5.2 石墨化程度分析
        4.5.3 微观形貌分析
        4.5.4 木质素结构对木质素基碳微结构的影响
    4.6 EHL的烷烃桥联改性研究及其对碳化活化的影响
    4.7 工业木质素结构特征对木质素基碳的储锂性能的影响
        4.7.1 木质素基碳的电化学性能
        4.7.2 木质素碳微结构对其储锂性能的影响和储锂机制
    4.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锌化合物活化构建多级孔道木质素碳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锌化合物活化制备木质素碳
    5.3 锌化合物活化木质素碳的结构表征
        5.3.1 孔道结构分析
        5.3.2 石墨化程度分析
        5.3.3 微观形貌分析
    5.4 锌化合物对木质素碳化活化的影响
        5.4.1 对木质素碳微结构的影响
        5.4.2 对碳化过程的影响
        5.4.3 气相剥离-自模板作用机理
    5.5 木质素基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5.5.1 木质素碳的电化学性能
        5.5.2 木质素碳的储锂性能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木质素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木质素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
        6.2.1 木质素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
        6.2.2 木质素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
        6.2.3 木质素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储锂性能
    6.3 木质素碳/二氧化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
        6.3.1 木质素碳/二氧化锡复合材料的制备
        6.3.2 木质素碳/二氧化锡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
        6.3.3 木质素碳/二氧化锡复合材料的储锂性能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创新点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缓解抑郁状态的生理及基因表达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心”之重要性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心”在健康的核心地位
        2.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二.气功“协同心身”的独特优势与“调心”的核心地位
        1.气功“协同心身”的独特优势
        2.气功“调心”的核心地位
        3.气功“调心”的基本目的
    三.站桩功的渊源与相关研究
        1.站桩功的历史渊源
        2.站桩功“由形及意”到“形意协同”训练阶段特点
        3.站桩功的医疗价值—生理健康
        4.站桩功的医疗价值—心理健康
        5.站桩功的效应及机制研究进展
    四.研究所用技术与气功相关研究
        1.“脑功能平衡”的生理机制研究
        2.“形体平衡”的生理机制研究
        3.“调心”效应的分子机制研究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三圆式站桩功的“调心”效应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2.1 对象来源
        2.2 选择标准
    3.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2 样本量
        3.3 随机分组及方法
        3.4 盲法设计与实施
        3.5 对照组设计
        3.6 随访期设计
        3.7 训练与干预
        3.8 研究观察指标
        3.9 研究指标评价
        3.10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方案
        3.11 质量控制
        3.12 医学伦理学及临床注册
        3.13 受试者知情同意
    4.技术路线
    5.研究结果
        5.1 研究完成情况
        5.2 人口学资料分析
        5.3 研究指标分析
第三部分 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的生理机制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2.1 分析对象
        2.2 选择标准
    3.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2 随机分组及方法
        3.3 盲法设计与实施
        3.4 对照组设计
        3.5 训练与干预
    4.生理仪器及配套设备
    5.生理机制检测实验室环境
    6.生理机制检测方法
        6.1 生理机制检测时点
        6.2 生理机制检测过程
        6.3 数据采集与提取方法
        6.4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7.研究结果
        7.1 “形体平衡”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足底压力分析
        7.2 “脑功能平衡”的大脑生理机制研究结果—脑电生理分析
第四部分 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的基因表达机制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2.1 对象来源
        2.2 选择标准
    3.研究材料
        3.1 主要试剂
        3.2 主要器材
    4.研究方法
        4.1 样本采集与保存
        4.2 数字基因表达谱测序
        4.3 生物信息分析
    5.研究结果
        5.1 受试者静脉全血Total RNA质检结果
        5.2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结果
        5.3 测序数据过滤结果
        5.4 参考序列比对分析结果
        5.5 转录本组装分析结果
        5.6 RNA-seq整体质量评估结果
        5.7 mRNA基因表达分析结果
        5.8 mRNA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
        5.9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
        5.10 差异表达基因Pathway显着性富集分析
        5.11 “调心”效应关键差异表达基因比对分析
第五部分 “调心”效应的关键差异表达基因Real-time PCR验证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2.1 对象来源
        2.2 选择标准
    3.研究材料
        3.1 主要试剂
        3.2 主要器材
    4.研究方法
        4.1 样本采集与保存
        4.2 关键差异基因Real-time PCR实验流程
    5.研究结果
        5.1 训练前后各组受试者血液ST6GALNAC2 mRNA表达情况
        5.2 训练前后各组受试者血液LRRC32 mRNA表达情况
        5.3 训练前后各组受试者血液GGA1 mRNA表达情况
        5.4 训练前后各组受试者血液GLS mRNA表达情况
第六部分 讨论
    1.研究依据
        1.1 气功“调心”研究的背景意义
        1.2 气功“调心”研究的功法选取
        1.3 气功“调心”研究的对象载体
        1.4 气功“调心”研究的试验设计
        1.5 气功“调心”研究的指标制定
    2.三圆式站桩功的“调心”效应结果分析
        2.1 三圆式站桩功的“调心”效应对抑郁状态作用结果分析
        2.2 三圆式站桩功的“调心”效应对精神症状作用结果分析
        2.3 总结
    3.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的生理机制结果分析
        3.1 “形体平衡”的生物力学机制结果分析
        3.2 “脑功能平衡”的大脑生理机制结果分析
        3.3 总结
    4.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的基因表达分子机制结果分析
        4.1 “调心”效应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和Pathway富集结果分析
        4.2 “调心”效应关键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4.3 总结
第七部分 结语
    1.结论
    2.特色与创新
    3.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抑郁自评量表(SDS)
    附录2:症状自评量表(SCL-90)
    附录3:医学伦理审核表
    附录4:随机分组结果
    附录5:足底压力测量系统与脑电生理检测仪器
    附录6:研究检测过程
    附录7:三圆式站桩功训练过程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二维插层结构能源材料的制备、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化学能源存储与转换新材料
    1.2 二维纳米能源材料
        1.2.1 二维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
        1.2.1.1 “自上而下”剥层策略
        1.2.1.2 “自下而上”合成策略
        1.2.2 二维纳米材料表界面结构调控
    1.3 二维插层结构能源材料
        1.3.1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
        1.3.2 LDHs的合成
        1.3.3 LDHs基电化学能源材料优势
        1.3.4 LDHs在电化学能源存储和转换领域研究进展
        1.3.4.1 LDHs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研究进展
        1.3.4.2 LDHs在电催化领域研究进展
        1.3.5 LDHs插层结构能源材料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超薄LDH纳米片阵列可控合成及电催化和储能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超薄铁基LDHs纳米片阵列合成及小分子电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2.2.1 前言
        2.2.2 实验部分
        2.2.2.1 材料和试剂
        2.2.2.2 铁基LDHs纳米片阵列电化学合成
        2.2.2.3 仪器与材料表征
        2.2.3 小分子电催化性能评价测试
        2.2.4 结果与讨论
        2.2.4.1 铁基LDHs纳米片阵列结构和形貌表征
        2.2.4.2 铁基LDHs纳米片阵列小分子电催化氧化性能
    2.3 核壳式金属氧化物@LDHs纳米棒阵列的构筑及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研究
        2.3.1 前言
        2.3.2 实验部分
        2.3.2.1 材料和试剂
        2.3.2.2 CuO@LDH纳米棒阵列的构筑
        2.3.2.3 仪器与材料表征
        2.3.2.4 全固态超级电容器器件组装
        2.3.2.5 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
        2.3.3 结果与讨论
        2.3.3.1 CuO@LDH纳米棒阵列的形貌及结构表征
        2.3.3.2 CuO@LDH纳米棒阵列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2.3.3.3 CuO@LDH用于线状微型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DHs表面缺陷结构调控及阳离子限域存储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氢空位诱导LDHs实现阳离子可逆存储
        3.2.1 前言
        3.2.2 实验部分
        3.2.2.1 材料和试剂
        3.2.2.2 LDH阵列电化学活化
        3.2.2.3 仪器与材料表征
        3.2.2.4 水系金属阳离子可逆存储性能评价及理论计算
        3.2.3 结果与讨论
        3.2.3.1 LDHs电化学活化处理及阳离子存储性能提升
        3.2.3.2 LDH电化学过程中结构变化及层板氢空位证明
        3.3.1.3 金属阳离子在LDH-V_H中存储机理证明
    3.3 超薄LDHs层板活性氧诱导金属锂实现均匀成核沉积
        3.3.1 前言
        3.3.2 实验部分
        3.3.2.1 材料和试剂
        3.3.2.2 U-LDH-O对Cu基底的改性
        3.3.2.3 仪器与材料表征
        3.3.2.4 金属锂成核沉积性能评价
        3.3.2.5 亲锂活性位DFT计算
        3.3.3 结果与讨论
        3.3.3.1 铜网表面修饰LDH-O形貌结构表征及锂吸附理论计算
        3.3.3.2 Cu mesh/LDH-O用于金属锂均匀成核沉积性能研究
        3.3.3.3 LDH-O表面配位结构对金属锂吸附沉积性能影响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DHs纳米复合材料精准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和试剂
        4.2.2 LDHs@MOFs复合材料制备及碳基纳米材料合成
        4.2.3 仪器与材料表征
        4.2.4 电催化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LDHs表面限域生长ZIF-67及制备二维蜂窝状多孔碳研究
        4.3.1.1 LDHs@ZIF-67以及蜂窝状多孔碳结构和形貌表征
        4.3.1.2 二维蜂窝状多孔碳ORR性能研究
        4.3.2 LDHs表面限域生长双金属MOFs实现碳材料精细调控及性能强化
        4.3.2.1 LDHs@ZIF-CoZn-X以及所衍生碳材料结构和形貌表征
        4.3.2.2 二维多孔碳材料ORR性能研究
        4.3.3 LDHs@MOFs核壳式纳米片阵列合成及电催化性能研究
        4.3.3.1 LDHs@MOFs核壳式纳米片阵列结构和形貌表征
        4.3.3.2 一体化碳纳米管阵列电催化性能研究
        4.3.4 LDHs表面催化制备三维碳纳米管阵列用于全固态柔性锌-空气电池
        4.3.4.1 三维碳纳米管阵列形貌及结构表征
        4.3.4.2 三维碳纳米管阵列电催化氧还原及分解水性能研究
        4.3.4.3 新型全固态柔性锌-空气电池性能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本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6)怒江漆油成分研究与现状调查及云南部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跟踪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漆树资源概述
    1.2 漆籽资源研究现状
        1.2.1 漆籽简介
        1.2.2 漆蜡
        1.2.3 漆油
        1.2.4 油脂提取与分析
    1.3 云南省内漆树资源概况
    1.4 食品安全标准重要性
    1.5 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现状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1.6.3 研究内容
        1.6.4 技术路线
2 怒江漆油成分研究与现状调查
    2.1 引言
    2.2 怒江漆籽油及市售食用漆油营养成分测定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实验方法
        2.2.3 结果与分析
        2.2.3.1 漆树籽中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2.2.3.2 市售食用漆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2.2.3.3 漆树籽中油脂的质量指标结果与分析
        2.2.3.4 市售食用漆油理化指标结果与分析
        2.2.4 小结
    2.3 怒江漆油食用现状及功效调查
        2.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2.3.2 结果
        2.3.2.1 调查对象人口学信息
        2.3.2.2 漆油的食用现状
        2.3.2.3 特殊人群漆油食用情况及作用
        2.3.2.4 漆油的作用及知晓途径
        2.3.2.5 漆油食用量同慢性病指标的关系
        2.3.3 讨论
        2.3.3.1 怒江居民食用漆油现状
        2.3.3.2 漆油功效调查
        2.3.3.3 漆油食用量同慢性病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3.3.4 慢性病指标的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2.4 小结及建议
3 云南部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跟踪评价
    3.1 引言
    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3.3 结果
        3.3.1 九项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知晓率比较
        3.3.2 《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葡萄烈酒》(DBS 53/011-2013)跟踪评价
        3.3.3 《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昌宁红茶》(DBS 53/012-2013)跟踪评价
        3.3.4 《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酸角糕》(DBS 53/013-2013)跟踪评价
        3.3.5 《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DBS 53/014-2013)跟踪评价
        3.3.6 《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食品中富马酸二甲酯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DBS 53/015-2013)跟踪评价
        3.3.7 《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食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BS 53/016-2013)跟踪评价
        3.3.8 《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干制三七花》(DBS53 /023-2017)、《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干制三七茎叶》(DBS 53/024-2017)跟踪评价
        3.3.9 《云南省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卫生规范》(DBS53 /026-2017)跟踪评价
    3.4 讨论
    3.5 小结及建议
4 结论
5 创新点
6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基于风味组学的工夫红茶品质分析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茶叶风味及风味评价
        1.1.1 茶叶风味
        1.1.2 茶叶风味评价
        1.1.3 风味组学研究的兴起及发展现状
    1.2 茶叶风味物质研究现状
        1.2.1 茶叶香气物质研究
        1.2.2 茶叶滋味物质研究
    1.3 选题意义
第二章 工夫红茶感官品质描述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样品
    2.3 评价方法
        2.3.1 感官评价员筛选
        2.3.2 风味描述词及参比体系建立
        2.3.3 描述性分析评价员培训与评价
        2.3.4 风味的定量描述分析
        2.3.5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工夫红茶香气剖面图
        2.4.2 工夫红茶滋味剖面图
        2.4.3 香气属性与品质的相关度
        2.4.4 滋味属性与品质的相关度
    2.5 小结
第三章 工夫红茶关键香气成分鉴定
    3.1 引言
    3.2 实验样品与试剂
    3.3 实验仪器
    3.4 试验方法
        3.4.1 SPME萃取参数优化设计
        3.4.2 香气成分萃取方法
        3.4.3 GC分析条件
        3.4.4 GC-MS分析条件
        3.4.5 GC-O分析条件
        3.4.6 挥发性香气组分定性和定量方法
        3.4.7 典型样品的香气模拟
        3.4.8 数据分析
    3.5 结果与分析
        3.5.1 工夫红茶挥发性成分的GC-MS的检测结果
        3.5.2 工夫红茶挥发性成分的主成分分析
        3.5.3 工夫红茶典型样品中的香气活性成分
        3.5.4 工夫红茶关键香气组分的偏最小二乘筛选
        3.5.5 香气模拟
    3.6 小结
第四章 工夫红茶主要滋味成分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样品与主要试剂
    4.3 实验仪器
    4.4 实验方法
        4.4.1 水分
        4.4.2 可溶性总糖含量
        4.4.3 游离氨基酸组分含量测定
        4.4.4 儿茶素、咖啡碱和茶黄素的含量测定
        4.4.5 有机酸的含量测定
        4.4.6 黄酮醇及其苷类物质的含量测定
        4.4.7 数据分析
    4.5 结果与分析
        4.5.1 工夫红茶样品中的游离氨基酸组分含量
        4.5.2 工夫红茶样品中的儿茶素、咖啡碱、没食子酸和茶黄素的含量
        4.5.3 工夫红茶样品中的有机酸的含量
        4.5.4 工夫红茶样品中的黄酮醇及其苷类物质的含量
        4.5.5 工夫红茶样主要滋味组分的滋味活度值计算
        4.5.6 工夫红茶关键滋味组分的偏最小二乘筛选
    4.6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定量指纹图谱技术的川红工夫香气品质控制
    5.1 引言
    5.2 实验样品
    5.3 主要仪器与试剂
    5.4 实验方法
        5.4.1 基于混料均匀设计的茶样拼配
        5.4.2 感官品质相似度评价
        5.4.3 挥发性成分萃取方法
        5.4.4 GC分析条件
        5.4.5 GC-MS分析条件
        5.4.6 GC-O分析条件
        5.4.7 挥发性成分定性和定量方法
        5.4.8 方法学考察
        5.4.9 数据分析
    5.5 结果与分析
        5.5.1 川红工夫标准样的GC-MS和GC-O分析结果
        5.5.2 川红工夫香气活性成分的OAV计算
        5.5.3 川红工夫的香气指纹图谱构建及相似度计算
        5.5.4 川红工夫品质控制过程中的关键香气成分筛选
        5.5.5 典范对应分析结果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附录1 :缩写词语表
附录2 :工夫红茶风味评价表
附录3 :32个工夫红茶样品的感官品质描述性分析结果
附录4 :32个工夫红茶样品中的香气组分及其含量范围
附录5 :川红工夫拼配样品的相似度评价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基于多波谱技术的婴幼儿奶粉品质分析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奶粉品质的概述
        1.1.1 乳清蛋白
        1.1.2 香气成分
    1.2 奶粉品质检测方法的概述
        1.2.1 乳清蛋白的检测方法
        1.2.2 香气成分的检测方法
    1.3 课题的主要目的、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奶粉中乳清蛋白方法的建立
    2.1 引言
    2.2 仪器材料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试剂的配置
        2.3.2 样品的制备
        2.3.3 液相色谱条件
        2.3.4 质谱条件
        2.3.5 蛋白质含量的计算
    2.4 实验条件的优化
        2.4.1 色谱条件的优化
        2.4.2 质谱条件的优化
    2.5 方法学稳定性考察
        2.5.1 方法考察方案
        2.5.2 方法考察条件
        2.5.3 方法考察结果
        2.5.4 结论
    2.6 基质效应评价
        2.6.1 干扰试验的条件
        2.6.2 干扰实验的方案
        2.6.3 干扰实验的结果与讨论
        2.6.4 结论
    2.7 色谱峰形的改善
        2.7.1 实验方案
        2.7.2 数据驱动分析
        2.7.3 结果与讨论
        2.7.4 结论
    2.8 实际样品的测定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拉曼光谱测定奶粉中乳清蛋白方法的建立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
        3.2.2 仪器
    3.3 实验设计
        3.3.1 拉曼光谱的采集
        3.3.2 色谱串联质谱分析
        3.3.3 化学计量学算法
        3.3.4 方法的评价
    3.4 结果与讨论
        3.4.1 α-乳白蛋白的测定
        3.4.2 β-乳球蛋白的测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奶粉香气成分方法的建立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样品前处理
        4.3.2 色谱质谱条件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色谱方法的优化
        4.4.2 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的优化
        4.4.3 香气成分的定性
        4.4.4 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测定
        4.4.5 香气成分的主成分分析
        4.4.6 奶粉与母乳的香气成分
    4.5 结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成果
    5.2 主要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广东客家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按字母顺利排列)
第一章 引言
    1.1 广东客家黄酒概述
        1.1.1 广东客家黄酒的发展概况
        1.1.2 广东客家黄酒的生产工艺
        1.1.3 广东客家黄酒的特色及存在问题
    1.2 氨基甲酸乙酯(EC)概述
        1.2.1 EC的性质及其在酒精饮料中的限量标准
        1.2.2 EC的致癌机制及含量调查
        1.2.3 EC的形成途径
        1.2.4 酒精饮料中EC的形成机理
        1.2.5 黄酒的生产工艺与EC生成的关系
        1.2.6 广东客家黄酒加工工艺优化的必要性
    1.3 EC分析方法
        1.3.1 液液萃取(LLE)
        1.3.2 固相萃取(SPE)
        1.3.3 固液萃取(SLE)
        1.3.4 固相微萃取(SPME)
    1.4 EC减除方法概述
        1.4.1 控制EC的生成
        1.4.2 直接去除EC法
    1.5 研究内容
        1.5.1 黄酒中EC的检测
        1.5.2 广东客家黄酒中EC及其前体物质的相关性研究
        1.5.3 关键工艺对广东客家黄酒中EC的影响
        1.5.4 广东客家黄酒中EC减除方法的研究
        1.5.5 碱浸硅藻土吸附对广东客家黄酒品质的影响
第二章 黄酒中EC的检测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2.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D5-EC内标法(国标法)
        2.3.2 nPC内标法标准溶液的配制
        2.3.3 不同前处理方法对黄酒中EC萃取效果的影响
        2.3.4 nPC内标法的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2.4 结果与分析
        2.4.1 nPC内标法质谱定量离子选择
        2.4.2 LLE萃取EC的结果与分析
        2.4.3 SPME萃取EC的结果与分析
        2.4.4 SPE萃取EC的结果与分析
        2.4.5 LLE、SPME、SPE结合n-PC内标法检测黄酒中EC含量的比较
        2.4.6 SPE-nPC内标法与国标法比较
        2.4.7 不同产地、类型黄酒中EC含量的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东客家黄酒中EC的形成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3.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尿素的检测
        3.3.2 瓜氨酸的检测
        3.3.3 EC的检测
        3.3.4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瓜氨酸检测方法的优化
        3.4.2 广东客家黄酒酿造过程中EC前体物质的动态变化
        3.4.3 广东客家黄酒酿造过程中EC的动态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艺条件对广东客家黄酒中EC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试验原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EC的检测
        4.3.2 尿素的检测
        4.3.3 瓜氨酸的检测
        4.3.4 挥发性风味物质测定方法
        4.3.5 广东客家黄酒常规理化指标测定
        4.3.6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煎酒条件对广东客家黄酒中EC的影响
        4.4.2 不同陈酿温度对广东客家黄酒中EC的影响
        4.4.3 最佳煎酒和陈酿条件下广东客家黄酒中香气成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东客家黄酒中EC减除方法的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与仪器
        5.2.1 试验原料和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吸附材料的性能比较
        5.3.2 碱浸硅藻土的制备
        5.3.3 碱浸硅藻土的性能表征
        5.3.4 反应条件对EC减除效果的影响
        5.3.5 吸附等温模型的建立
        5.3.6 吸附热力学模型的建立
        5.3.7 EC的检测
        5.3.8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不同吸附材料吸附性能比较
        5.4.2 硅藻土碱浸工艺条件的确定
        5.4.3 碱浸硅藻土表面形貌分析
        5.4.4 碱浸硅藻土比表面积值
        5.4.5 碱处理硅藻土吸附条件的确定
        5.4.6 动力学模型
        5.4.7 吸附等温模型
        5.4.8 吸附热力学
        5.4.9 碱浸硅藻土去除EC的优势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碱浸硅藻土吸附对广东客家黄酒品质的影响
    6.1 引言
    6.2 试验材料与仪器
        6.2.1 试验材料和试剂
        6.2.2 仪器与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碱浸硅藻土对广东客家黄酒吸附处理
        6.3.2 感官评价
        6.3.3 广东客家黄酒常规指标的测定
        6.3.4 低聚糖的检测
        6.3.5 总酚的检测
        6.3.6 氨基酸的检测
        6.3.7 有机酸的检测
        6.3.8 风味物质的测定
        6.3.9 数据分析方法
    6.4 结果与分析
        6.4.1 吸附对广东客家黄酒常规指标的影响
        6.4.2 吸附对广东客家黄酒低聚糖、多酚的影响
        6.4.3 吸附对广东客家黄酒有机酸的影响
        6.4.4 吸附对广东客家黄酒氨基酸的影响
        6.4.5 吸附对广东客家黄酒滋味的影响
        6.4.6 吸附对香味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7.1 全文结论
    7.2 全文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试验数据附表
    附录B: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与成果

(10)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修饰及与铅酸电池混合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电池发展简介
    1.3 锂离子电池发展简介
    1.4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1.5 锂离子电池组成
        1.5.1 正极材料
        1.5.2 负极材料
        1.5.3 隔膜
        1.5.4 电解液(电解质)
    1.6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简述
        1.6.1 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
        1.6.2 尖晶石氧化锰锂LiMn_2O_4正极材料
        1.6.3 正交LiMnO_2正极材料
        1.6.4 三元复合正极材料
        1.6.5 橄榄石结构LiFePO_4正极材料
        1.6.6 富锂正极材料
    1.7 锂离子正极材料的改性方法研究
        1.7.1 表面包覆
        1.7.2 体相掺杂
        1.7.3 材料结构设计改性
    1.8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制备方法
        1.8.1 高温固相法
        1.8.2 溶胶-凝胶(sol-gel)法
        1.8.3 水热法
        1.8.4 喷雾热分解法
        1.8.5 共沉淀法
        1.8.6 模板法
    1.9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意义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化学试剂与实验设备
        2.1.1 主要化学试剂
    2.2 物理与化学性质表征及成分测定
        2.2.1 热失重分析(TGA)
        2.2.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2.5 能谱仪(EDS)
        2.2.6 振实密度测试
        2.2.7 激光粒度分析仪(Laser particle size analyzer)
        2.2.8 比表面积测试(BET)
        2.2.9 pH值测量
    2.3 材料成分测定
        2.3.1 EDTA滴定法
        2.3.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
    2.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2.4.1 正负极电极的配料及准备
        2.4.2 半电池的组装
        2.4.3 电池充放电测试
        2.4.4 循环伏安测试和交流阻抗测试
第3章 球形富锂正极材料Li_(1.5)Mn_(0.75)Ni_(0.15)Co_(0.10)O_2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球形前躯体Mn_(0.75)Ni_(0.15)Co_(0.10)CO_3及球形Li_(1.5)Mn_(0.75)Ni_(0.15)Co_(0.10)O_2的制备
        3.2.1 球形前躯体Mn_(0.75)Ni_(0.15)Co_(0.10)CO_3的制备
        3.2.2 球形Li_(1.5)Mn_(0.75)Ni_(0.15)Co_(0.10)O_2的制备
    3.3 制备工艺对球形前躯体Mn_(0.75)Ni_(0.15)Co_(0.10)CO_3形貌及结构的影响
        3.3.1 共沉淀反应中pH值对前躯体形貌的影响
        3.3.2 氨含量对前躯体形貌的影响
        3.3.3 前躯体晶体结构分析
    3.4 煅烧温度对Li_(1.5)Mn_(0.75)Ni_(0.15)Co_(0.10)O_2的影响
        3.4.1 形貌分析
        3.4.2 晶体结构测试
        3.4.3 电化学性能分析
    3.5 锂含量对LinMn_(0.75)Ni_(0.15)Co_(0.10)O_2的影响
        3.5.1 形貌分析
        3.5.2 晶体结构测试
        3.5.3 电化学性能分析
    3.6 Li_(1.5)Mn_(0.75)Ni_(0.15)Co_(0.10)O_2的循环性能及倍率性能测试
        3.6.1 循环性能测试
        3.6.2 倍率性能测试
    3.7 结论
第4章 表面包覆纳米CuO对富锂正极材料Li_(1.13)[Ni_(0.5)Mn_(0.5)]_(0.87)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球形富锂正极材料Li_(1.13)[Ni_(0.5)Mn_(0.5)]_(0.87)O_2的制备
        4.2.2 CuO包覆的富锂正极材料Li_(1.13)[Ni_(0.5)Mn_(0.5)]O_2的制备
    4.3 材料物理性质表征
    4.4 电池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4.5 测试结果与讨论
        4.5.1 不同CuO包覆量的富锂正极材料Li_(1.13)[Ni_(0.5)Mn_(0.5)]_(0.87)O_2的晶体结构分析
        4.5.2 2.0 wt.% CuO包覆量的Li_(1.13)[Ni_(0.5)Mn_(0.5)]_(0.87)O_2形貌分析
        4.5.3 电化学性能测试
    4.6 结论
第5章 Ni、Mn元素掺杂对LiFePO_4/C材料物理化学性能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LiNi_xFe_(1-x)PO_4/C与LiMnyFe_(1-y)PO_4/C复合化合物合成方法
        5.2.2 LiNi_(0.02)Mn_(0.03)Fe_(0.95)PO_4/C复合化合物合成方法
    5.3 材料表征
    5.4 电化学测试
    5.5 测试结果与讨论
        5.5.1 LiNi_xFe_(1-x)PO_4/C正极材料晶体结构分析
        5.5.2 LiNi_xFe_(1-x)PO_4/C正极材料表面形貌分析
        5.5.3 LiNi_xFe_(1-x)PO_4/C正极材料电性能测试
        5.5.4 LiMn_yFe_(1-y)PO_4/C正极材料晶体结构分析
        5.5.5 LiMn_yFe_(1-y)PO_4/C正极材料表面形貌分析
        5.5.6 LiMn_yFe_(1-y)PO_4/C正极材料电性能测试
        5.5.7 LiNi_(0.02)Mn_(0.03)Fe_(0.95)PO_4/C正极材料晶体结构分析
        5.5.8 LiNi_(0.02)Mn_(0.03)Fe_(0.95)PO_4/C正极材料电性能测试
    5.6 用LiNi_(0.02) Mn_(0.03)Fe_(0.95)PO_4/C作为正极材料制作成品电芯的性能测试
        5.6.1 循环寿命测试
        5.6.2 倍率性能测试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用LiNi_(0.02)Mn_(0.03)Fe_(0.95)PO_4/C作为正极材料的磷酸铁锂电池与铅酸蓄电池混合系统研究
    6.1 引言
    6.2 锂离子电池/铅酸蓄电池混合动力电池系统组合方案
        6.2.1 方案模型
        6.2.2 LiNi_(0.02)Mn_(0.03)Fe_(0.95)PO_4/C磷酸铁锂电池与铅酸蓄电池混合电池制作
        6.2.3 理论依据及建模
    6.3 混合动力电池系统充放电性能研究
    6.4 混合动力电池系统性能研究
    6.5 富锂电池与铅酸蓄电池并联混合系统实现的可行性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科研成果

四、2003中国碳酸二甲酯行业高峰论坛·专家论坛(论文参考文献)

  • [1]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结构及组分调控和电化学性能研究[D]. 马少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泡孔内腔壁构筑无机粒子增强丁苯橡胶基复合发泡材料的性能[D]. 姬占有.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1)
  • [3]木质素基多孔碳微结构的构筑及其储锂性能研究[D]. 席跃宾.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4]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缓解抑郁状态的生理及基因表达机制研究[D]. 郭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二维插层结构能源材料的制备、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D]. 栗振华.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6]怒江漆油成分研究与现状调查及云南部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跟踪评价[D]. 解丽.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7]基于风味组学的工夫红茶品质分析与控制研究[D]. 毛世红. 西南大学, 2018(05)
  • [8]基于多波谱技术的婴幼儿奶粉品质分析新方法研究[D]. 王震. 天津大学, 2018(06)
  • [9]广东客家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 白卫东.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10]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修饰及与铅酸电池混合系统的研究[D]. 袁好. 湘潭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2003中国碳酸二甲酯产业高峰论坛·专家论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