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本体相似性方法

比较本体相似性方法

一、比较本体论一相似性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静[1](2021)在《斯坦利·卡维尔的电影哲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斯坦利·卡维尔(Stanley Cavell,1926-2018)是美国当代着名的哲学家,同时也是英语哲学界(Anglophone philosophy)最重要的电影研究学者之一。卡维尔的哲学思想以抵制英美传统和欧陆传统的分裂为特征,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减少概念化因素对哲学认知的干扰,并坚持把文化和艺术纳入哲学探究的范畴。他以本体论和伦理学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核心议题,提出哲学反思是基于语言交流关系之上的对自我和世界关系的认知活动,并认为这种认知是艺术和哲学的恒久追求,因此他被认为是一位具有“人文主义”和“现代主义”精神的当代哲学家,而此基本思想也贯穿了他对电影的研究。①卡维尔继承了经典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对现实生活的观照精神,擅长从哲学视角探讨电影与人性、电影与世界的关系。他提出电影的本质具有浑然天成的思想性和哲学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基于媒介特性的电影本体论和类型发展观,为电影媒介本身和电影的阐释行为赋予了“哲学合法性”②,开启了电影研究中的哲学转向,因此被认为是当代电影理论时期“电影哲学”学派的杰出代表。同时,作为一位当代主流哲学家,卡维尔早在五十年代就将电影带到大学课堂中探讨,设立了基于电影解读的哲学理论课,对电影学科在美国高校体制内的建立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③卡维尔的电影哲学中和了新好莱坞电影对艺术形式的反思以及经典好莱坞电影对美国生活的表现,是对欧洲电影理论的美国式解读,从理论上提高了好莱坞流行电影在电影研究中的艺术地位。卡维尔主张从哲学视角来研究电影的本体特征和艺术价值,其观点在“电影作为语言”盛行的七八十年代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进入数字电影时代以后才受到追捧,并在九十年代得到重新阐释,成为“电影作为哲学”(Film as Philosophy)派系的主要理论来源,为重新界定电影本体概念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他的电影类型观对商业化程度极高的当代电影产业也具有指导作用和现实借鉴意义。统观卡维尔的电影哲学着述,可以发现其理论是从哲学的视角探讨电影本质和电影体验的研究,主要内容由三部分构成:电影本体论、电影的类型分析和电影阐释与批评。为了完整地呈现卡维尔的电影哲学思想,本文以这三部分的核心问题为支撑点,挖掘其中的内在联系,把分散于卡维尔着述中涉及电影意义的观点进行整理,甄别和归纳他对电影阐释批评的立场和特点,并以此作为电影本体、类型研究和批评阐释之间的关联和延伸,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基于该思路,本文的主要内容大致安排如下:绪论部分简述选题缘由、研究目的、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从卡维尔电影哲学的内容上看,卡维尔提出电影本身的内在逻辑使其具有自主性和思想性,该观点引领了正在发生的电影研究的哲学转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电影理论史的发展进程来看,卡维尔的电影哲学属于当代电影理论阶段“本体论2”①思想的代表,在电影理论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研究价值,值得进行系统地研究和借鉴。但是,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大都呈碎片化特征,缺少对其电影哲学理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研究。本文在全面地搜集和整理了相关文献之后,意欲对卡维尔的电影哲学进行整体理论研究,揭示其电影哲学中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主要观点和理论框架作出系统的分析和呈现。论文第一章梳理了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思想来源和形成过程。鉴于卡维尔对于国内学术界来说还比较陌生,本章使用较多篇幅勾画其学术成长道路,并圈点出了对其电影哲学有重要影响的理论。首先,略述卡维尔的求学生活,指出正是对电影的迷影情结引导他从作曲专业转到哲学专业,并引导他把电影纳入哲学研究范畴。其次,分别论述了实用主义哲学、现象学、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和伦理学对卡维尔电影哲学的影响。最后,分析其电影哲学理论形成的文化语境,指出经典好莱坞电影和新好莱坞影片在他的理论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第二章阐述了卡维尔电影哲学的基础和核心——电影本体论。首先,把卡维尔的电影本体论具象为他对电影媒介的本体反思,通过对比卡维尔的本体论与巴赞的摄影影像本体论,将两者的根本性差异放在电影媒介中摄影和投影装置的区别上,并进一步剖析卡维尔基于“一系列自动的世界投影”的本体描述,指出其电影本体论的核心为投影装置及其产生的现象学关系之和。该观点是其电影哲学理论大厦的基石,直接影响了他后来对电影艺术现象和电影体验的看法。接着,本章展开对电影媒介特性的分析,说明电影具有“单向性”“自动性”和“自指性”,因此电影媒介本身具有内在逻辑性和自主性,并非再现现实的工具。最后,分析电影媒介的素材来源一—现实世界,指出卡维尔所理解的电影中的世界是一个现象学意义上的艺术空间,具有过去时间性和空间延展性的特征。第三章论述了卡维尔的电影类型观。卡维尔对电影类型的归纳和论述是其电影本体论在电影艺术现象层面的具体体现,因此他对电影类型的探讨也围绕电影最本质的意义展开。本章通过三个小节,分别阐释了卡维尔的“类型基因”概念、以“类型作为媒介”的论点,和类型的再叙述与发展演变;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指出卡维尔的电影类型观没有拘泥于标准化的外显特征,而是强调对人文主义内核的把握,并且突出文化和社会演变给电影类型带来的变化,形成了一种动态发展观,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第四章分析卡维尔的电影阐释与批评观。这部分内容是从电影本体论到电影批评实践的延伸,并呈现了两者之间的互动作用。首先从电影如何对观看者产生意义谈起,指出电影是通过“承认”的心理前提和“移情投射”的认知行为产生意义,并指出卡维尔在阐释电影意义时对直觉和科学论证方法的双重依重。接着,阐明卡维尔电影批评的基本立场是把“电影作为哲学”看待。在此基础上,继续说明卡维尔电影阐释批评中的伦理性和社会性特征,指出他的阐释和批评最终还是以现实存在作为界限,其普世的哲学追求始终落实于具体的伦理关系和社会关系之中。第五章分析卡维尔电影哲学在学术界的接受状况、理论意义和局限性。首先指出卡维尔的电影哲学受历史语境的影响以及自身表述风格的限制,始终没有成为主流电影理论。但是,其跨学科的研究特点也使卡维尔的理论具有自己的独特立场和学术价值,十分契合当下的电影文化和电影研究语境。同时,结合我国电影理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可以发现,过度集中于中观层面的理论研究或者沉迷于具体作品的微观批评都不利于建构科学的理论体系,卡维尔所采取的微观批评与宏大理论结合的研究路径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另外,他的电影哲学体现了媒介和技术背后的文化心理和社会意义,是一种凸显人文性和日常性的电影哲学,为当代的电影理论研究带来了更宽广的方法论视域和多样化的阐释角度。结语部分首先简要回溯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其次总结了本文在明晰卡维尔电影本体论概念、归纳电影媒介的特性、通过卡维尔的伦理学思想脉络解析其电影阐释观、对其电影哲学进行整体评价这四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把卡维尔电影本体论的核心问题浓缩为电影的投影装置和意义,较为清楚地阐明了他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归纳了由此产生的电影媒介特性,并将这些特性作为进一步理解卡维尔电影阐释批评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此外,本文将卡维尔具有争议性的方法论和研究路径也作为其电影哲学的一部分,指出其电影哲学的意图不在于设立任何判断标准,而在于创建一个由电影通达哲学认知的思想路径。最后,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本文未把卡维尔的电影哲学置于电影理论和哲学理论并行发展与交错影响的综合语境中研究,缺少对电影和哲学关系的历时性发展的详细论述,影响了对电影哲学范畴和研究边界的明晰;另外,将卡维尔与电影哲学流派中的其他学者进行更广泛的横向对比也将有助于明确其观点的原创性和继承性关系。这两方面的未尽之处也是笔者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李娜[2](2021)在《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 ——基于道德随附性分析的一种道德本质论》文中研究表明如何理解道德以及道德的(the moral)与非道德的(the non-moral)的关系问题,是道德哲学研究的基础问题之一。在分析哲学伦理学的各种争论中,道德随附性逐渐成为论辩的焦点。道德随附性一般是指,道德的随附于非道德的,非道德基础属性的同一可以保证随附性道德属性的同一。要合理地回答道德的本质问题,阐明道德的客观性和规范性,就需要提供一种道德本质论,使其能够合理地说明道德随附性,同时维护道德的规范性。本论文以西方元伦理学中的道德随附性争论为着眼点,通过重点讨论非自然主义的道德实在论与非认知主义的道德表达主义在道德随附性方面的争论,表明随附性在解决道德本质问题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在元伦理学中的地位,然后尝试提出一种更加合理的道德本质观点——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来解决以往道德表达主义本身的困境,推进对道德随附性的理论诠释以及对道德本质问题的回答。首先,论文从元伦理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即“如何理解道德”切入,简单考察了道德实在论的三种类型——还原论的伦理自然主义、非还原论的伦理自然主义和伦理非自然主义,及其理论竞争者——道德建构主义、道德错论、非认知主义、道德非实在论,在分析阐述道德实在论所面临的认识论挑战、实践论挑战、本体论挑战的基础上指出,随附性问题是道德实在论面临的核心挑战,主要由非认知主义提出的随附性论证构成了对道德实在论的重要反驳。这表明了构建一种更合理的道德本质理论的必要性。接着,本论文借助心灵哲学中的随附性讨论,从概念、类型、定义、相关概念关系等几个角度回答了“什么是随附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笔者着重考察了伦理学中的道德随附性问题。道德错论作为一种认知主义理论,用道德随附性来攻击道德实在论,认为道德实在论无法解释道德随附性,同时用道德怀疑论的方式取消了自己对道德随附性问题的解释性负担。非认知主义者布莱克本认为伦理非自然主义难以支持道德随附性,不能解释混合世界禁令,而自己的投射主义理论很容易解释随附性和相关的混合世界禁令。非自然主义的道德实在论者沙佛-兰道则指出,非认知主义诉诸随附性的论证将论证起点设定为“世界就是像自然科学描述的那样”,但这个论证前提本身就是无法被证明的。沙佛-兰道认为,一方面,道德实在论者可以解释随附性。首先,道德实在论并不一定缺少蕴含命题;即使被指责缺少蕴含命题,道德实在论也并不缺少“共犯”。其次,随附性质的每一个实例都是完全由被随附性性质构成或实现的。另一方面,表达主义不能很好地解释随附性,它难以说明为什么对两个描述性相同的行为采取不同态度的人犯了某种概念上的混乱。但迈克尔·里奇和罗伯特·马布里托认为,构成性进路的道德实在论并不能保证作为概念必然性的道德随附性,而吉伯德的更复杂的解释性表达主义可以解释道德随附性。在道德实在论内部,沙佛-兰道的构成性进路也被指责为一种自然主义。除了沙佛-兰道之外,克莱默、克莱格、韦奇伍德、菲茨帕特里克等伦理非自然主义者在随附性论证方面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进路。这些尝试最终表明,为了解决道德随附性问题,非自然主义不得不向自然主义靠拢。虽然斯坎伦区分了混合的规范性判断和纯粹的规范性判断,认为混合规范判断所对应的规范性事实才随附于相关的非规范性事实,而纯粹规范判断并不依赖于自然事实或超自然事实。但这并不能帮助非自然主义回应全局性的随附性挑战。在随附性论证的挑战之下,更多的实在论者走向保守,认为道德随附性是一种原初的事实、形而上学学说或教条。非还原论者斯德津甚至直接指出,一个人究竟认可哪种形式的随附性,将取决于一个人的元伦理学背景理论。笔者认为,元伦理学中传统的道德本质理论难以完全消除随附性担忧。自然主义者无法解释道德随附性的重要性,因为他们认为道德属性就是自然属性,随附性好像是自然而然、不值一提的。非自然主义者难以解释道德随附性是如何随附的,因为他们认为道德属性不是自然属性,而是自成一格的,两个完全不同的属性之间究竟如何能做到随附呢?表达主义将随附性看作一种主观约定,又难以解释道德的客观性和规范性。因此,只有建构一种更具有解释力的道德本质理论,道德随附性才有可能得到合理的说明。对道德随附性问题的持续关注构成了本文建构一种新的道德本质理论的理论冲动。在分析非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的内部困难、发展演变、当前困境、理论优势和未来走向的基础上,本论文吸取情感认知-评价理论、非自然主义的部分合理之处,试着提出一种从“非认知主义”到“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发展路径,即通过对情感进行一种认知-评价性的理解,使道德表达主义能够更好地回应道德语言问题、态度分裂问题、道德取消主义等质疑和困境,在与吉伯德“解释的表达主义”、史密斯的“理性主义-性情理论”的比较中,构建一种更合理的、认知主义的新表达主义理论。新表达主义理论认为,道德判断区别于其他判断的核心特征在于它表达道德情感,这种道德情感本身包含着认知-评价性信念和非认知性情绪,作为情感表达的道德话语涉及描述性成分、评价性成分和心理倾向性成分,因而具有实在的随附性基础。道德的评价性成分是随附于描述性成分的,不过由于个体繁荣计划的具体差异,以及受到人格、性情等心理倾向性成分的影响,在现实中也会表现出相同认知条件下的道德分歧。但无论如何,作为情感表达的道德话语说出了某些关于事实的描述,这是它具有适真性(truth-aptness)的根本原因,也是它与自然命题具有随附关系的原因之一。同时,道德情感由于关心人的自我繁荣和幸福计划,从而天然地蕴含着非自然性的价值评价。但新表达主义不像传统非自然主义那样,认为道德情感是完全自成一格的独特事物,它承认自然基础对道德情感、态度的奠基性作用。这种基础作用是通过类似于意向性网络-背景那样的结构来发生作用的,情感或态度意向性的心理学结构与语言意向性类似。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并不意味着可还原、可简化,以至没有独立的随附性道德情感领域。这种新表达主义理论并不主张承诺极端的自然主义、放弃理性主义,或者使伦理学成为心理学或广义社会学的一部分。它只是强调,作为情感或态度内容的评价性事实是实在的,因为这些评价性关系是在具有心理实在性的意向性网络、与社会实在性有关的意向性背景下,对经验信息进行理性的道德反思这一多维结构中生成的。这使得它融合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能够解释道德判断与情感反应之间的关键性鸿沟。它既吸收了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强调价值在本质上与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关切有关,以避免非自然主义框架下道德属性的神秘性,又坚持理性主义的统一原则,使得我们可以在千差万别的情感中关注共同点,构筑公共的道德生活。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理论可以利用在自然科学中被经常使用的最佳解释推理原则,给出一种本体论承诺。最佳解释推理是指,如果通过设定某些事实我们就能最佳地说明被观察的现象,那么我们就应该倾向于主张我们有关事实的信念为真,相关事实确实存在。道德本体论研究和一些复杂的前沿自然科学研究一样,只能在当前的人类智力范围内通过反思性平衡、融贯性解释做出最佳选择,就像在心身问题上所做的心理-物理随附性解释那样。在实践论的动机理论方面,新表达主义理论主张,情感或态度是有表征内容的心理状态,其内容或对象就是道德事态或道德命题,道德情感或态度本质上是一种意向性态度或命题性态度。因此,道德动机既是一种心灵状态,又要诉诸世界的特征,因为具体的事态才是心灵意向状态的内容。在实践论的理由理论方面,工具主义认为,你有一个理由做某事,仅因为做它能够帮助完成对你而言重要的事情,欲望在此扮演重要的角色。道德理性主义则断言,在道德义务和行动理由之间存在一种蕴含关系或必然关系。理由内在主义拓宽了工具主义的考量范围,认为除了欲望之外的其他东西(比如信念、长期计划、忠诚,等等)也能够驱动人们。而新表达主义理论认为,理由的内在主义并不与理性主义截然对立,道德情感关心我们的目标和计划,情感本身便包含着我们对重要事物的判断,虽然这种判断可能是有理性缺陷的;理由并不完全基于内部心理要素,它也是关涉自然事实的,所以有关情感或态度的分歧,常常需要通过对自然事实的各种补充、转换性描述等来解决;判断实践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对外部事实的明智审慎的理性评估,使道德判断能够成为具有普遍性的道德法则。总之,一种认知主义的情感表达主义可以更好地同时解释道德理由的驱动性和规范性。在认识论的道德分歧方面,新表达主义理论认为,道德情感中包含意向态度下的认知性信念和非认知性情绪,因而,在类似理想咨询者的条件下,道德事实或属性能够为道德能动者所认知,非道德事实的同一决定了道德事实或属性的同一,但现实中的能动者要获得有关具体情境的所有相关非道德知识非常困难,而且视角性成见、偏见、自利、不充分的同情心、厌恶等很多因素阻碍了合理推理和道德感知,道德能动者在获取全部的、复杂的相关非道德事实方面存在差异,再加上主观上的理性能力差异和情绪差异(也常被称为品格差异或心理倾向差异),使得道德能动者对道德事实的认识出现分歧。在认识论的道德知识方面,新表达主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融贯论;同时认为我们并不需要将所谓经过深思熟虑的道德判断严格界定为可靠的、不变的起点,而是主张所有的道德判断都处在情感的意向性信念网络之中,都是开放的、不断修正的;既然情感是认知主义的,所以实际的道德分歧解决过程仍然可以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反思平衡过程;保持对情感的反思,进而产生对培养积极情感的思想收获与方法改进,使公民能够更好地参与伦理政治程序,这是各类道德教育实践的永恒目标追求。在本体论的道德解释方面,新表达主义理论能够回应所谓的副现象问题,既承认自然属性所承担的解释性工作,也不否认道德属性所具有的解释性功能,合理地避免将道德属性看作副现象。新表达主义能够在解决情感与社会性自然事实、心理性自然事实的随附性关系的基础上,从本体论角度说明道德事实的解释性作用。此外,本论文还从道德错论、建构主义、非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强劲实在论等角度构造了针对新表达主义理论的一些挑战,并一一做出回应,同时也较好地回应了传统情感主义经常遇到的琐碎性威胁。本论文的创新突破点在于,第一,探寻有关道德本质问题论证的焦点分歧,对道德随附性问题在元伦理学中的地位给予更充分的说明和评估,提出道德实在论所面临的认识论挑战和实践论挑战最终都与道德随附性问题这个更深层的本体论挑战密切相关。第二,阐明非自然主义实在论有关道德随附性的解答,指出非自然主义最终不得不向自然主义靠拢;对表达主义的优劣势进行评估,指出它要合理地解释随附性而不伤害道德客观性的话,也需要与认知主义相结合。第三,借助情感认知-评价理论,将非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改造为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缩小其与道德实在论的距离,融合非自然主义与自然主义,为道德随附性问题提供更融洽合理的解释,从而更加有效地回应道德怀疑论,丰富中国元伦理学的话语方式和理论视角。

徐滔[3](2021)在《拉图尔“物性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论文立足于新物质主义转向的理论背景,发掘拉图尔物性思想的美学内涵。基于拉图尔对现代二元论的批判以及对物与人、物与物、人与人相互连接的新型关系的擘划,其物性思想在本体论层面具有美学亲缘性。通过选择其中具有逻辑递进关系的相关向度,分别从批判认识论美学、艺术、物和新感性以及构成共同世界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现代性问题始终和对“物”的理解分不开。不同于将现代性在时间维度上理解为同过去的断裂,拉图尔声称现代线性时间意识归功于主客二分式现代制度及其对实体和事物的重新组织。为了摆脱这一束缚,拉图尔以中间地带为起点,构想出“拟客体”“物的议会”等概念,通过发掘“物”的能动性和“聚集”的古老词义,描画真实世界生成与运作机制。拉图尔在“关切之物”意义上将物视为关系性存在。在强调具体的、地方性的关系时,“关切之物”能够避免对物的泛化理解,同时保持物感力量。在此基础上,拉图尔试图通过将审美经验置回到原初语境中,勾勒出“事实之物美学”的历史,为构造“关切之物美学”寻求契机。此外,拉图尔延续着杜威对“经验”概念的理解,将艺术视为探究现代人存在模式的手段。拉图尔物性思想在艺术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彰显了其美学的实践品性。通过策展实践,拉图尔以“思想试验”更新艺术形式,试图捕捉新的生命形式,恢复人与物初始遭遇时的惊诧与不安。另外,他对“物性”问题的思考回应了自迈克尔·弗雷德批评极简主义艺术“物性突显”以降围绕着艺术作品平面性和剧场性的争论,并同当代艺术中“物”的连续性出场产生共鸣。在更广阔层面上,拉图尔物性思想连接着如何构成共同世界的问题。通过发掘物在政治维度上的主体性和在伦理维度上的能动性,拉图尔在本体论层面将物的政治、伦理和美学诸维度融为一体。在微观层面,拉图尔谈论建筑和设计中人与物如何相处的问题;就宏观层面而言,拉图尔以“盖娅”“人类世”等概念替代关于全球化的空洞想象,试图重新寻回丧失的空间感,并将美学视为完成这项工作的重要环节。

李锦龙[4](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的疾病相关miRNA的识别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在各类生物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miRNA与疾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识别疾病相关的miRNA,以及与各类疾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加深对疾病发病机制和原理的理解与探索。同时,以miRNA为靶点,探究其与药物或化合物之间的关系,也能为疾病的治疗方案、药物的作用机理以及药物开发与设计带来极大的帮助。在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前提下,各类数据库以及计算机技术逐渐成熟,运用机器学习方法识别疾病相关的miRNA,以及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可以使研究人员更加快速地设计相关实验,极大地缩短药物靶点识别和先导化合物设计等各方面研究的时间,加快研究进度。本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围绕课题的研究内容,对miRNA在疾病发生中的重要性、识别潜在的miRNA相关关联在生物医学和药学中的意义、miRNA作为药物靶点的合理性、miRNA潜在关联预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机器学习方面进行了综述。2.基于miRNA序列信息和疾病临床症状信息,提出了一种新的miRNA-疾病潜在关联预测模型。该方法分别以miRNA前体的序列二级结构信息和疾病-症状得分值表征miRNA和疾病。通过基于欧氏距离的聚类方法,筛选出了可靠的负样本集,并用于随机森林模型的训练。在该方法中,模型分别获得了98.00%的正确率、99.43%的特异性、96.58%的敏感性、99.40%的精确率和0.9604的马氏相关系数。此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精度-召回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67和0.9975。在个案研究中,对预测出的前25条关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中19条miRNA-乳腺癌关联,20条miRNA-白血病关联和15条hsa-mir-21-疾病关联能被文献以及数据库证实。本方法为潜在miRNA-疾病关联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3.基于分子指纹描述符、序列和临床症状信息,以miRNA为桥梁,提出了一种小分子化合物-miRNA-癌症潜在关联识别模型。首先,通过基于相似性的筛选方法,分别获得了小分子化合物-miRNA关联和miRNA-癌症关联的最可靠负样本,并进一步与正样本组合成4类不同的小分子化合物-miRNA-癌症关联。在本研究中,MACCS分子指纹、miRNA序列信息和疾病症状得分值分别被用于表征小分子化合物,miRNA和癌症。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多分类模型,对潜在的小分子化合物-miRNA-癌症关联进行识别研究。模型获得了93.13%的正确率、93.16%的精确率、93.13%的召回率和93.13%的F1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精度-召回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04和0.9808。分别对乳腺癌、肺癌、5-氟尿嘧啶和hsa-mi R-21-5p进行个案分析,绝大多数关联能被实验和相关信息证实。通过分子对接模拟研究,发现了一些潜在的乳腺癌治疗药物。该方法对小分子化合物-miRNA-癌症潜在关联的研究为癌症相关药物的研发与设计提供了相关参考,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4.通过整合小分子化合物相似性、miRNA相似性、癌症相似性、已知的小分子化合物-miRNA关联和已知的miRNA-癌症关联,首先构建出了小分子化合物-miRNA-癌症关联复合网络。随后采用图卷积神经网络获取复合网络中各节点的网络拓扑结构特征。最终,结合自动编码器原理,计算不同小分子化合物和miRNA之间的关联得分,识别潜在的小分子化合物-miRNA关联。基于五折交叉验证,该方法获得了0.8813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和98.23%的准确率。在hsa-mi R-21-5p为对象的个案分析中,55%的关联得到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有效地应用于小分子化合物-miRNA的潜在关联预测,为药物靶点和疾病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刘宏[5](2020)在《西奥·赫曼斯翻译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奥·赫曼斯是当代翻译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其理论研究成果对西方翻译研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他声名显赫,但中外学界对其翻译理论仍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基于耙梳细读其理论着述,以述评结合方式深入解读阐释了赫曼斯的主要翻译理论创见,建构了其理论体系,展现了其以反思批判为特征的学术精神。此外,本文还首次对赫曼斯翻译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了提炼总结。本研究由三大部分组成。导论为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赫曼斯的基本情况和学术成就,并经文献综述考察了对其的研究现状,同时阐明了本研究的选题意义、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核心部分,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赫曼斯翻译理论产生的背景。该章概述了与其翻译理论创建关系密切的三个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流派,即“语言学派”、“翻译研究学派”和“后殖民翻译研究”。语言学派的翻译等值理论为赫曼斯的理论建构提供了反思对象,而“翻译研究学派”和“后殖民翻译研究”的主要观点则为其理论建构提供了养分。第二章主要探析了赫曼斯的等值批判理论体系。本章先扼要考察了西方翻译等值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代表性观点,并以图里对等值概念的革新为导引展开对赫曼斯等值批判理论体系的研究。本章主要要通过分析赫曼斯的翻译“操纵观”、“等值幻觉论”,探讨其“建模论”的翻译本体观以及翻译自我指涉和译者在场理论来呈现其对等值理论进行的系统批判。第三章研究对象为赫曼斯的翻译规范理论体系。本章以图里和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为对照,探析了赫曼斯翻译规范理论的诸多创见。首先分析了他从“惯例”概念入手对翻译规范内涵进行的理论拓展,接着解读了其翻译规范的价值观和权力关系理论和规约力模型。本章还研究了赫曼斯以“期待”和“选择”概念为核心建构的翻译规范研究方法,探析了其基于翻译规范的元理论思考和丰厚翻译策略。第四章展现了赫曼斯翻译社会系统理论体系。本章以佐哈尔多元系统论,勒菲弗尔翻译系统观为背景,以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和卢曼社会系统论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情况为参照,全面解读了赫曼斯的翻译社会系统理论。以其提出的翻译的社会建制性观点为引导,分析了其将翻译建构为一个自我创生的社会系统的理论框架,并着重解析了“自我指涉”、“形式”和“二阶观察”等关键理论概念。第五章从对赫曼斯具体理论的研究延展到对其翻译研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整体提炼和阐发。该章基于对后现代哲学主要思潮的简析,探析了赫曼斯具有建构主义特征的认识论,提炼了其以分析和揭示差异为独特方法的翻译研究方法论。第三大部分为研究的结语部分,将提出本研究的结论,总结本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夏峻嵩[6](2020)在《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文中指出从技术层面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对象进行关注和探讨,是当前建筑学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学未来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论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以工程哲学作为理论指引,勾勒并还原技术背景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和演绎路径和轨迹,深入探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反传统、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现象,并且归纳和总结这些现象背后的技术规律和建筑特性。论文研究的主线和脉络: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演化发展和异化拓展等概念和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围绕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对目前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展开深入分析和研讨,最终回归到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本体结构技术的解析。论文建立了依托工程哲学理论作为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基本框架,从崭新的结构技术视角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加以重新解读和诠释,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创新、技术演化和以及基于技术的形态异化的深度解构分析,推演了小型试验型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论文同时论证及强化了结构主导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创新的意义和价值,探索了以结构技术驱动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设计实践发展若干可行的途径。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系统梳理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背景理论及相关工程哲学理论,并提取了核心要素作为论文研究的支撑;分析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及本质形态,从结构的基本构成分析、建构以及重构等角度明晰了小型试验性建筑演进的基本逻辑;从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对应的历史观、自然观和实践观的角度,剖析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提出了一种以结构整合作为设计主导的小型建筑的试验性方向;从工程哲学的本体论角度,用结构构件的还原分析方法来进一步深入探讨小型试验性建筑的体系整合技术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程哲学背景下清晰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体系,并为小型试验型建筑的实践提供方向性指引及具体技术实现策略。论文研究的创新点:通过从工程哲学的视角以结构整合的设计方法对小型试验性建筑进行深入的剖析,建立结构为先导的建筑设计方法,强化结构作为建筑形态、空间的主体控制要素,对国内建筑设计的方法提出较明确的方向建议,促进国内设计方法研究的逐步更新,最终实现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社会实践价值。全文约29.57万字,其中正文部分26.07万字,引用和注释部分3.5万字,图219幅,表格5张

王荣全[7](2020)在《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蛋白质复合物识别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拉开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序幕。蛋白质不仅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且还是细胞活动的直接体现者。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蛋白质很少单独参与生命活动,而是通过彼此相互作用形成蛋白质复合物来完成的。蛋白质复合物是一组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上通过彼此相互作用聚集在一起完成特定生物功能或生物过程的蛋白质集合。当前通过实验方法得到的蛋白质复合物不仅耗时和成本较高且获得的数目有限。随着高通量实验技术的发展,大量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产生,因此利用图聚类算法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识别蛋白质复合物成为可能。蛋白质复合物是细胞功能实现和生物过程的载体,所以精准高效地识别蛋白质复合物不仅能够加深人们对系统生物学中细胞组织原理和功能机制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各种复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以真实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作为研究的基础,并以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生物信息数据为切入点,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和机器学习方法对蛋白质复合物的识别进行研究。考虑到目前蛋白质复合物识别方法的不足和蛋白质复合物识别所面临的挑战,本文设计了不同的蛋白质复合物识别算法,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首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拓扑特征和生物特征进行介绍,然后对蛋白质复合物识别问题进行描述,以便为设计不同的蛋白质复合物识别方法提供依据。第二,针对噪音的存在以及现有方法识别精度和效率有待提高的事实,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核-附属结构的蛋白质复合物识别算法EWCA。该算法首先利用公共邻居相似性给蛋白质相互作用边赋权。然后,通过结构相似性识别蛋白质复合物的核。紧接着,基于提出的重叠蛋白质和外围蛋白质的识别方法挖掘附属蛋白质。最后,结合已识别的蛋白质复合物的核和它的附属蛋白质形成蛋白质复合物,并舍弃冗余的蛋白质复合物。实验结果表明,EWCA算法在F-度量、最大匹配率和覆盖率方面均有效地提升蛋白质复合物的识别性能。同时,它能识别更多具有生物学意义的蛋白质复合物。随后,我们在较大规模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一些高精度识别算法相比,EWCA算法识别精度更高,运行效率更好。第三,为了挖掘不同密度和模块的蛋白质复合物以及重叠蛋白质复合物,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种子延伸的蛋白质复合物识别算法SE-DMTG。该算法首先定义基于公共邻居相似性和功能注释相似性的方法计算相互作用边的权重。然后,提出一个结合权重度和局部权重聚集系数的打分函数,并用它构造一个种子队列。最后,为了进一步提高蛋白质复合物的识别精度,我们提出了新的蛋白质复合物模型和种子延伸算法用于挖掘蛋白质复合物。在酵母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上与其它十三种不同类型的识别算法进行实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SE-DMTG算法具有更好的识别性能且具有更高的匹配率。同时在人类和老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上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说明该算法对不同物种数据集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此外,功能富集度分析表明SE-DMTG算法识别的蛋白质复合物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意义。第四,考虑到现有识别算法只识别静态蛋白质复合物或动态蛋白质复合物以及已有蛋白质复合物模型不能真实反应蛋白质复合物的拓扑结构。我们提出一种基于贪婪启发式搜索的蛋白质复合物识别算法MPC-C。该算法首先利用基因表达数据构造一个概率动态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通过蛋白质对的拓扑结构相似性和功能注释相似性构造权重的动态和静态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然后,基于核蛋白质和多功能蛋白质的识别从权重的动态和静态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获得初始集合簇。随后,利用提出的贪婪启发式搜索方法和新颖的聚类模型挖掘动态和静态的蛋白质复合物。最后,根据聚类模型过滤掉不可靠和高度重叠的蛋白质复合物。为了验证MPC-C算法的性能,该算法和十个优异的识别算法在五个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上进行实验,并用多种计算评估指标和生物相关评价指标分析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MPC-C算法的识别性能明显优于其它对比算法。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识别算法和其它优异的对比算法在不同物种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充分说明这些识别算法具有出色的性能。同时,本文还枚举一些识别的蛋白质复合物,并对它们进行功能富集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它们很有可能是真实的蛋白质复合物。此外,我们提出的蛋白质复合物识别算法对其它类似的复杂网络中社区结构的识别具有一定的拓展应用意义并将在未来工作中继续探究。

刘明元[8](2020)在《蒯因逻辑思想与本体论研究 ——基于清晰性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蒯因的逻辑哲学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然而,不断有学者批判蒯因的狭义逻辑观,认为他局限于将逻辑视为带等词的初等逻辑,远离了现代逻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学界不否认蒯因的本体论研究,认为它弥补了传统本体论超验性和思辨性方面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形而上学。我们在研究中惊喜地发现,蒯因的狭隘逻辑观和本体论承诺学说是其努力追求清晰性(clarity(1))知识的必然选择。蒯因追求这种清晰性的努力主要可见于两个方面。其一,蒯因严格区分逻辑的基本范畴,这种区分主要涉及符号的使用和提及、变项和模式字母、普遍词项和抽象单独词项、对于逻辑的对象性解释和替换性解释、外延对象和内涵对象、外延性语境和非外延性语境等。其二,通过语义上溯的策略,关联关于逻辑的本体论与认识论研究,并辅之以对于“分析性”的批判,通过本体论承诺语义学标准的澄清,回应关于逻辑方法和同一性等经典哲学问题。这些努力不仅有助于清晰呈现已有逻辑研究的目标及其进展,有助于把代理函数和同构概念应用于本体论的还原,而且涉及对于词项意义和指称的逻辑语义学研究,并对逻辑命题、属性、关系、有效性、真值、类、以及序偶等逻辑范畴作出了澄清。蒯因的本体论取向有力地支持了关于逻辑的认识论研究,其本体论学说与其关于逻辑范畴的探讨相关,它们共同构成蒯因对于逻辑理论建构机制的新解释,也彰显出蒯因逻辑哲学追求客观性和清晰性的科学精神。本文主体部分的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紧紧围绕着清晰性主题逐步展开。在第一部分,我们从逻辑是否包括集合论、蒯因对经典逻辑的论述、蒯因对变异逻辑的回应、逻辑是否具有可修正性、蒯因对现代逻辑的重要贡献、蒯因的逻辑思想等方面对蒯因的逻辑研究工作及其成果作了详细介绍,并将蒯因逻辑思想归结为六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即衡量逻辑的清晰性标准、只承认带等词初等逻辑的狭义逻辑观、逻辑的根本任务、逻辑及逻辑真理的两大根基、逻辑与外部世界的间接联系以及简化人类整个概念系统意义上的逻辑可修正性。在第二部分,在解析和总结西方传统本体论研究及其局限性的基础上,深入解析蒯因关于本体论承诺的语义学标准、识别实体的同一性标准以及本体论的相对性,并通过回答常见的相关逻辑哲学问题,论证蒯因本体论承诺学说的系统性与解释力。在第三部分,主要辨析蒯因自然主义哲学取向与其本体论的融贯性问题,除了集中呈现蒯因基于哲学追求清晰性的传统逻辑观转变,批判地反思其关于自然类的消去主义倾向,我们将澄清其集合论立场关于类的预设,并结合对其初等逻辑相关预设的分析,揭示蒯因逻辑哲学理论中存在的冲突,论证消除冲突的希望在于摒弃弗雷格、罗素等人的逻辑主义纲领,把非逻辑的集合论纳入蒯因逻辑哲学的整体理论建构之中,以满足自然科学理论的需要。第四部分是前三部分的升华,系统阐述了蒯因在逻辑研究和哲学研究中努力追求清晰性目标的重要理论价值、实践意义和不足之处。首先从西方哲学注重数学和逻辑的重要传统、清晰性在蒯因逻辑理论和本体论承诺学说之间的纽带作用以及蒯因对哲学的两大贡献等方面,深入发掘蒯因努力追求清晰性目标的重要理论价值。与此同时,蒯因所追求的清晰性充分体现了批判性思维的精髓,批判性思维又正好能够根除重直觉和了悟的中国传统文化温床中一些根深蒂固的思维陋习,并且能够有效地培养人们的创新能力,从而有力地凸显了蒯因努力追求清晰性目标的不可忽略的实践意义。此外,追求严格的清晰性,会导致其狭义逻辑观偏离现代逻辑的主流思想,甚至成为现代逻辑发展的绊脚石;还会导致其本体论承诺学说仅仅适用于部分数学或全部传统纯数学的狭小范围,大大降低了其普适性。

李庆丽[9](2020)在《乔治·莱考夫概念隐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隐喻最初作为一种语言修辞手法被理解。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哲学家、认知科学家、语言学家意识到在人们的认知中普遍存在着隐喻,甚至可以说它是人类认知层面的重要思维方式。莱考夫的隐喻思想比较系统地代表了人们对隐喻的这样一种新的认识。因此,对莱考夫概念隐喻思想进行系统梳理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论文主要从概念隐喻的理据溯源、概念隐喻的基本性质、概念隐喻的范畴重构、概念隐喻的真理审思、概念隐喻的亲身哲学蕴涵等几方面对莱考夫概念隐喻思想进行深入探究。第一章主要论述概念隐喻的思想来源与理论基础,探讨概念隐喻对传统西方隐喻研究的继承、批判与创造。莱考夫概念隐喻的提出及理论思想的形成,汲取了西方传统隐喻理论的精华,在对其有益成果进行吸收的同时,重新审视了各理论核心观点的不足和各流派的质疑盲点。传统西方隐喻研究的主要理论经历了替代论、比较论、互动论、创新论和传导隐喻理论等,隐喻的本质或作用被先后认为是语言修辞、互动关联、意义传送,逐渐发展到或与人类思维相关。到上世纪80年代,莱考夫和约翰逊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认为隐喻是人类语言概念系统得以形成的基础,隐喻直接参与人类认知过程,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这将人们对隐喻的认识提升到全新的高度,使隐喻正式纳入了认知科学的新领域。第二章论证了概念隐喻的基本性质,包括概念隐喻的内涵、特点、工作机制和分类演进。概念隐喻是隐喻性概念系统形成与运演的一种知识活动,也是人们认知思维层面的活动。概念隐喻表现出系统性、连贯性和亲身性的特点。概念隐喻的特殊工作机制包括隐喻映射、意象图式和亲身心智的神经机理等。概念隐喻最初被划分为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这种分类方式来自莱考夫对人与自然环境、外部世界的互动作用的认识,反映出概念隐喻思想对“人的经验”的特殊重视。概念隐喻的早期分类虽然影响颇深,但在不同的类别范畴上存在片面、非系统性的问题,如内容相互重合、类别等级模糊等。在后期分类中莱考夫对此做出了进一步修正和完善,将概念隐喻重新划分为基本隐喻和复杂隐喻,更加成熟地解释和说明了概念隐喻的习得过程和推理机制。第三章介绍了莱考夫概念隐喻相关研究成果中最为丰富、成熟,也最具影响力的范畴与范畴化研究。范畴研究在概念隐喻思想的理论延伸及哲学探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论文的重点。经典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是客观的、固定的、僵化的、与人无关的。莱考夫则认为范畴与范畴化过程与人有关,具有亲身性,是动态的,这使得传统范畴的客观性和固定性被消解,使范畴研究变得边界模糊化。范畴建构理论是概念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描述了辐射状范畴的结构样态,剖析了人们范畴化过程的操作原则、语言组构机制、认知模式等,凸显了挑战客观主义基础哲学预设和开辟经验实在主义进路的概念隐喻范畴重构的哲学意义。第四章是对发端于莱考夫概念隐喻思想的真理问题的探究。论文认为莱考夫认知观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究,尤其是对真理的审思是基于概念隐喻基本理论形成和范畴重构之上的一个思辨过程。莱考夫批判了纯粹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真理观,形成了独立于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另一思想建构,即新的经验主义真理观。可见于他对宏观层面“真理之真”和微观层面“真实之真”的本质探讨。这种真理观是基于概念隐喻的一种建构真理观,充分展现了其思想精髓和理论本质,即真理与真实均取决于人类理解。同时,论文认为这种真理观也存在着理论上的不足,表现为概念隐喻真理观的语境性局限。第五章探讨了莱考夫亲身哲学的提出和概念隐喻的亲身哲学蕴涵。论文深入分析了莱考夫亲身哲学的认知科学基础,概括了亲身哲学的意蕴内涵,亲身哲学是以经验为主的哲学,意在区别于离身的先验哲学。亲身哲学思想主要回应了关于人的本质、什么是进化和心智亲身性的三个关键问题。相较于西方传统哲学,亲身哲学是一种实证可靠的哲学,可以促进哲学和认知科学的有效对话和彼此丰富,为人类心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论文通过对莱考夫概念隐喻思想兴起、发展过程、产生影响的系统性梳理、阐释和分析,试图以概念隐喻为枢纽,在理解概念隐喻基本性质以及发端于概念隐喻的范畴重构研究、真理观建构和亲身哲学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前提下,使这些原创而开放的思想观点呈现出一种整体脉络和整体性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莱考夫概念隐喻思想的更为全面和系统的理解。不可否认,概念隐喻理论确立了隐喻研究进程中崭新的历史方向标。概念隐喻以独特的亲身性视角直指人类感知、思维、语言和行动之间的本质联系,直视心智与理性而来的认知科学观与基本哲学问题,冲破西方传统隐喻思想和哲学理论的桎梏,开辟了第二代认知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场域。基于概念隐喻思想而形成的认知无意识、心智亲身性、隐喻性思维等重大发现,建构了独特的亲身哲学思想,赋予隐喻不同以往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给予概念隐喻思想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源泉。

贾玮晗[10](2020)在《科学表征建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模型是如何表征现实世界的这一问题一直备受科学哲学界关注。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模型的性质来揭示所表征现象的特征。虽然模型在科学哲学研究中的地位发生了几次变化,但它却始终在科学发现与理论的建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试图修正科学表征推理观,对科学模型如何表征世界这一科学表征建构问题做出回答。“科学表征问题”的范围十分宽泛,以至于不同的学者以不同的方式构建科学表征问题,并最终研究不同的问题。本文根据卡伦徳对科学表征问题的表述,将科学表征问题具体划分为科学表征划界问题、科学表征建构问题与科学表征规范问题。其中建构问题是科学表征问题中最基础的问题,当提到科学表征问题时,普遍就是指向“模型凭借什么表征世界”这一科学表征建构问题,因此本文将讨论的范围设定为科学表征建构问题。相似观是关系观中的代表性观点,它将表征工具与目标系统(即模型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看作是科学表征问题的回答。推理观则将表征工具代理推理目标系统的能力作为科学表征问题的回答。虽然不同版本的关系观与推理观有一些理论要点的不同,但它们仍然代表了解决科学表征建构问题的两条主要路径:一条诉诸于关于模型与世界及其关系的事实,另一条诉诸于模型的认知功能。其中相似观因逻辑问题、虚假表征问题等受到一定的诘难,而推理观更关注模型的代理推理能力,为科学表征建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本文在论证科学表征推理观合理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质性的推理观解释。实质性的科学表征推理观加入了对模型与世界之间联系的限定以解决虚假表征与科学案例说明问题。将科学表征看作为科学实践,更关注模型功能的科学表征推理观是更合理的科学表征建构问题回答。

二、比较本体论一相似性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比较本体论一相似性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斯坦利·卡维尔的电影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思路
        (三) 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思想来源和形成语境
    第一节 迷影情结和实用主义哲学观
        一、卡维尔的迷影情结
        二、实用主义哲学观
    第二节 现实主义电影理论
        一、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二、现实主义理论的现象学渊源
    第三节 从怀疑论到伦理学
        一、怀疑论与反怀疑论启示
        二、日常生活——怀疑论之争的伦理归宿
    第四节 好莱坞电影文化的变迁
        一、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期”
        二、新好莱坞电影的崛起
第二章 卡维尔的电影本体论
    第一节 作为本体的电影媒介
        一、电影媒介的基础装置——摄影
        二、电影媒介的本体装置——投影
    第二节 电影媒介的特性
        一、电影媒介的单向观看性
        二、电影媒介的自动性
        三、电影媒介的自我指向
    第三节 电影媒介的素材:现实
        一、具有过去时间性的世界
        二、现实空间的转换和延展
        三、技术与现实——以《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为例
第三章 卡维尔的电影类型观
    第一节 类型基因说
        一、“史前条件”和类型“基因”
        二、西部片类型发展中的颠覆和继承
    第二节 作为媒介的电影类型
        一、电影类型作为“电影艺术的可能性”
        二、电影类型与语言游戏的类比
    第三节 电影类型的再叙述模式
        一、类型的原型与演变
        二、成为类型成员的标准——意义生成与复杂关系建构
第四章 卡维尔的电影阐释与批评论
    第一节 电影的意义生产
        一、意义生产的前提:“承认”主体与世界
        二、意义生产的过程:“卡普拉时刻”与电影的体验
    第二节 “电影作为哲学”的阐释观
        一、电影阐释的方法论:带有哲学反思的审美批评
        二、美学可能性的哲学阐释
        三、以《西北偏北》为例
    第三节 卡维尔电影阐释批评的伦理维度
        一、卡维尔的道德至善论
        二、电影体验中的伦理关系
        三、一种空间和时间的伦理
    第四节 卡维尔电影阐释批评的社会维度
        一、“日常性”作为“世俗”的隐喻
        二、从复婚式喜剧、陌生女人情节剧到《卡罗尔》中的女性成长
第五章 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接受和学术价值
    第一节 对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接受与“回避”
        一、卡维尔电影哲学与电影研究历史语境的磨合
        二、卡维尔的写作风格
    第二节 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意义和价值
        一、卡维尔电影哲学的理论史价值
        二、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方法论意义
        三、卡维尔电影哲学的文化价值
    第三节 卡维尔电影哲学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斯坦利·卡维尔学术年表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 ——基于道德随附性分析的一种道德本质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道德的本质问题在元伦理学中的地位
        二、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界定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国外道德随附性问题研究动态
        二、国内道德随附性问题研究动态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结构
第一章 如何理解道德:道德实在论及其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道德实在论
        一、还原论的伦理自然主义:两种典型观点
        二、非还原论的伦理自然主义:康奈尔实在论
        三、伦理非自然主义
    第二节 道德实在论的理论竞争者及随附性挑战
        一、道德建构主义
        二、道德错论
        三、道德非认知主义
        四、弱认知主义的道德非实在论
        五、道德实在论面临的核心挑战: 随附性问题
第二章 道德随附性: 元伦理学理论竞争的重要议题
    第一节 随附性: 概念、类型及边界
        一、随附性概念溯源
        二、随附性的类型及其定义
        三、随附性与其相关概念的关系
    第二节 基于道德随附性的争论
        一、道德实在论内部的随附性争论
        二、布莱克本基于道德随附性提出的反道德实在论论证
        三、沙佛-兰道对布莱克本随附性论证的反驳
    第三节 伦理非自然主义能够消除随附性担忧吗?
        一、给道德随附性提供一种伦理的解释: 克莱默
        二、给道德随附性提供一种概念的解释
        三、引入一种新的模态概念来解释: 韦奇伍德
        四、模仿非还原物理主义的进路: 功能主义
        五、一种构成性的形而上学解释: 麦克弗森对兰道理论的公式化
        六、以标准为基础来解释: 菲茨帕特里克对兰道理论的修正
    第四节 小结
        一、伦理非自然主义的随附性担忧有多严重?
        二、一些非自然主义者继续在努力
        三、争议之下: 走向保守
第三章 新表达主义: 解释道德随附性的一种认知主义进路
    第一节 非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
        一、道德表达主义的内部困难及发展演变
        二、道德表达主义的当前困境和未来走向
        三、道德表达主义的优势
    第二节 表达主义: 从非认知主义到认知主义
        一、非认知主义者视角下的情感和态度
        二、情感一定是非认知的吗: 情感的认知-评价理论
        三、表达主义一定是非认知主义的吗: 认知主义的道德表达主义
    第三节 新表达主义理论
        一、新表达主义理论与道德随附性
        二、认识论框架: 一种理性主义的认知-评价主义
        三、本体论承诺: 一种解释主义的道德实在论
第四章 新表达主义的解释力
    第一节 内部挑战与回应
        一、新表达主义与道德动机、道德理由
        二、新表达主义与道德分歧、道德知识
        三、新表达主义与道德解释
    第二节 外部挑战与回应
        一、道德错论: 可能批评与回应
        二、建构主义: 可能批评及回应
        三、非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 可能批评与回应
        四、强劲实在论: 可能批评与回应
        五、对琐碎性威胁的回应
余论
    一、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理论的理论后果
    二、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理论的实践后果
    三、研究的未来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拉图尔“物性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拉图尔物性存在论思想
    第一节 物与现代性
        一、断裂的现代时间
        二、利维坦与物自体
        三、纯化与转译
    第二节 拟客体
        一、“拟客体”的概念
        二、横跨不存在的裂缝
        三、反哥白尼革命
    第三节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物质性
        一、概念的缘起
        二、行动者、非还原、转译与结盟
        三、“现象技术”与“黑箱”
    第四节 物的议会
        一、“物的议会”概念
        二、“物的议会”运作
第二章 跨越“事实之物美学
    第一节 物与美学
        一、海德格尔“真理美学”中的物性问题
        二、阿多诺“否定美学”中的物性问题
        三、“关切之物美学”
    第二节 批判认识论美学
        一、形而上美学
        二、韦尔施与超越美学的美学
        三、作为一种探究方式的艺术
第三章 艺术、物和新感性
    第一节 拉图尔的“思想试验”
        一、可移植的灵韵
        二、新感性的构造
    第二节 “物”与艺术
        一、拉图尔与当代艺术的概念韵律
        二、两种物性: Objecthood和Thingness
        三、觉知、异域感和感觉的聚块
第四章 构成共同世界
    第一节 建筑与设计
        一、拉图尔的建筑观
        二、拉图尔的设计观
    第二节 物的政治美学和伦理学
        一、一种或多或少阐连的集体
        二、人工物的道德维度
    第三节 面对盖娅
        一、世界主义或世界战争
        二、全球化和第二自然
        三、盖娅和人类世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机器学习的疾病相关miRNA的识别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机器学习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的意义
        1.4.1 基于序列和临床症状信息的miRNA-疾病潜在关联识别研究
        1.4.2 基于分子指纹、序列、临床症状信息的小分子化合物-miRNA-癌症潜在关联识别研究
        1.4.3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小分子化合物-miRNA潜在关联识别研究
第二章 基于序列和临床症状信息的miRNA-疾病潜在关联识别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方法和数据收集
        2.2.1 MiRNA表征
        2.2.2 疾病表征
        2.2.3 MiRNA-疾病关联数据的收集及表征
        2.2.4 负样本筛选
        2.2.5 模型构建和性能评估
    2.3 实验结果
        2.3.1 基准数据集冗余性分析
        2.3.2 模型参数选择
        2.3.3 不同负样本选择策略的模型性能比较
        2.3.4 负样本可靠性分析
        2.3.5 正负样本比例对模型性能影响
        2.3.6 数据集冗余性对模型性能影响
        2.3.7 独立测试
        2.3.8 个案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分子指纹、序列和临床症状信息的小分子化合物-miRNA-癌症潜在关联识别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方法
        3.2.1 数据收集
        3.2.2 负样本关联筛选
        3.2.3 小分子化合物、miRNA和癌症表征
        3.2.4 基准数据集构建及表征
        3.2.5 模型训练及性能评估
    3.3 实验结果
        3.3.1 基准数据集冗余性分析
        3.3.2 负样本筛选阈值的确定
        3.3.3 多分类模型参数优化
        3.3.4 独立测试
        3.3.5 个案分析
        3.3.6 分子对接结果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小分子化合物-miRNA潜在关联识别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方法
        4.2.1 数据收集
        4.2.2 MiRNA相似性计算
        4.2.3 小分子化合相似性计算
        4.2.4 小分子化合-miRNA复合网络构建
        4.2.5 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及性能评估
    4.3 实验结果
        4.3.1 参数设置
        4.3.2 卷积函数偏差值对模型的影响
        4.3.3 独立测试
        4.3.4 个案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与项目

(5)西奥·赫曼斯翻译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赫曼斯研究的综述
        一、关于操纵观和等值幻觉论
        二、关于翻译规范理论
        三、关于翻译社会系统理论
        四、关于丰厚翻译策略
        五、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本研究的框架及方法
第一章 赫曼斯翻译理论形成的背景
    第一节 “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
    第二节 “翻译研究学派”的翻译理论
    第三节 “后殖民”翻译研究
第二章 赫曼斯的等值批判理论体系
    第一节 西方翻译等值理论概观
        一、翻译等值理论的发展
        二、翻译等值概念的泛化
    第二节 赫曼斯的等值批判理论体系
        一、翻译建模理论
        二、翻译操纵观和等值幻觉论
        三、翻译自我指涉理论
        四、译者在场理论
    第三节 赫曼斯等值批判理论体系评价
第三章 赫曼斯的翻译规范理论体系
    第一节 社会学的“规范”概念
    第二节 翻译规范理论的发展
        一、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
        二、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
    第三节 赫曼斯的翻译规范理论体系
        一、早期思考与研究成果
        二、翻译规范内涵的拓展
        三、翻译规范与翻译本体论
        四、翻译规范与价值观和权力关系
        五、翻译规范研究方法的拓展
        六、翻译规范的元理论与丰厚翻译策略
    第四节 赫曼斯翻译规范理论体系评价
第四章 赫曼斯的翻译社会系统理论体系
    第一节 翻译文学研究的系统论思想
        一、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
        二、勒菲弗尔的文学系统观
    第二节 社会学系统观在翻译研究里的应用
        一、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理论的启发
        二、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启迪
    第三节 赫曼斯的翻译社会系统理论体系
        一、翻译社会建制性与期待结构
        二、翻译社会系统理论的框架
        三、翻译社会系统的自我指涉
        四、翻译社会系统的形式
        五、翻译社会系统的二阶观察
    第四节 赫曼斯翻译社会系统理论体系的评价
第五章 赫曼斯翻译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与翻译研究
    第二节 赫曼斯翻译研究的后现代性
        一、赫曼斯认识论的后现代性
        二、赫曼斯研究方法论的后现代性
    第三节 赫曼斯翻译研究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评价
结语
    第一节 本研究的结论
    第二节 本研究的成果、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西奥·赫曼斯翻译研究主要着述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6)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及文献综述
    1.1 绪论
        1.1.1 技术概念的缘起
        1.1.2 哲学、技术哲学概念辨析及工程哲学概念的出现
        1.1.3 工程哲学的概念背景
        1.1.4 建筑技术的历史演化
        1.1.5 试验性建筑的概念源起
        1.1.6 小型化的试验性建筑——“小”+“试验性”的特征
    1.2 文献综述
        1.2.1 研究的现状动态
        1.2.2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2.3 研究的方法
        1.2.4 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试验性建筑的背景技术理论回顾与辨析
    2.1 工程哲学及工程哲学的“技术思维”
        2.1.1 工程哲学与建筑哲学的辨析
        2.1.2 工程哲学的理论逻辑基础——“技术思维”
    2.2 从工程哲学的角度回顾试验性建筑的发展
        2.2.1 工程哲学对试验性建筑基本特征的影响
        2.2.2 试验性建筑对工程哲学理论的反馈
        2.2.3 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发展历程回顾
        2.2.4 试验性建筑的最终技术选择
    2.3 小结
第三章 试验性建筑的基本建造方法分析
    3.1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建筑结构设计关系概述
    3.2 试验性建筑的微观建构分析——基于建造的形态演化
        3.2.1 建造原型解析——“结”的概念
        3.2.2 支撑单元“结”的空间转换
        3.2.3 “编织”形态的结构支撑空间试验
    3.3 试验性建筑结构体系的重构——基于材料受力的建造表达
        3.3.1 “互承式”试验性木构的建造重构
        3.3.2 精确控制支撑节点的钢结构建造重构
        3.3.3 基于效能优化的混凝土建造重构试验
        3.3.4 基于材料衍生更新的建造试验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工程哲学的试验性表现及技术逻辑演绎
    4.1 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的价值论分析
        4.1.1 聚焦结构维度的建筑师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
        4.1.2 基于结构逻辑思维的工程师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4.1.3 基于结构+建筑的复合逻辑思维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4.2 工程哲学认识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4.2.1 模拟自然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拓展
        4.2.2 结合时代技术的“可变”人工自然试验
    4.3 工程哲学方法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4.3.1 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方式的结构逻辑演绎
        4.3.2 小型试验性建筑表皮重构的结构拓展转换
        4.3.3 一体化结构整合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拓展演变
    4.4 小结
第五章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本体还原
    5.1 基于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5.1.1 基于梁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5.1.2 基于柱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支撑还原
        5.1.3 基于柱板构件结合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5.2 基于构件材料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5.2.1 基于木构构件的小型试验性还原重构
        5.2.2 基于钢构件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5.2.3 基于混凝土构件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5.3 基于结构本体的自由异化表现还原
        5.3.1 基于材料的试验性再生形态拓展还原
        5.3.2 追求连接异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
        5.3.3 支撑“消解”的小型试验性极简还原
        5.3.4 “弱建筑”思维模式下的模数化的结构空间试验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论文回顾总结
    6.2 小型试验性建筑对于中国建筑发展的实践意义
    6.3 存在问题与后继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致谢

(7)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蛋白质复合物识别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概述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研究和知识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拓扑特征
    2.3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生物特征
    2.4 问题描述
第3章 基于核-附属结构的蛋白质复合物识别方法
    3.1 引言
    3.2 EWCA算法
        3.2.1 构造一个权重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3.2.2 识别蛋白质复合物的核
        3.2.3 识别附属蛋白质
        3.2.4 识别蛋白质复合物
        3.2.5 时间复杂度分析
    3.3 实验设计
        3.3.1 实验数据
        3.3.2 评估方法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比较不同算法的对比结果
        3.4.2 功能富集度分析的对比结果
        3.4.3 参数选择
        3.4.4 EWCA算法求解精度和效率对比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种子延伸的蛋白质复合物识别方法
    4.1 引言
    4.2 SE-DMTG算法
        4.2.1 构建一个权重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4.2.2 构造一个种子队列
        4.2.3 定义蛋白质复合物模型
        4.2.4 种子延伸算法
        4.2.5 识别蛋白质复合物
        4.2.6 时间复杂度分析
    4.3 实验设计
        4.3.1 实验数据
        4.3.2 评估方法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基于计算指标的对比结果
        4.4.2 功能富集度分析的对比结果
        4.4.3 有生物学意义的例子
        4.4.4 讨论蛋白质复合物的大小和p-value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贪婪启发式搜索的蛋白质复合物识别方法
    5.1 引言
    5.2 MPC-C算法
        5.2.1 构造一个概率动态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5.2.2 构造权重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5.2.3 初始集合簇的产生
        5.2.4 挖掘一个蛋白质复合物的过程
        5.2.5 识别蛋白质复合物
        5.2.6 时间复杂度分析
    5.3 实验设计
        5.3.1 实验数据
        5.3.2 评估方法
        5.3.3 生物相关评价指标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基于计算指标的对比结果
        5.4.2 不同模型性能的对比结果
        5.4.3 基于生物相关评价指标的对比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和创新点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8)蒯因逻辑思想与本体论研究 ——基于清晰性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蒯因本人的着述
    2.国内研究状况
    3.国外研究状况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2 论文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可能创新之处
第2章 蒯因狭义逻辑观是其清晰性追求的必然产物
    2.1 从含集合论的逻辑到不含集合论的逻辑
        2.1.1 逻辑包括集合论
        2.1.2 逻辑不包括集合论
    2.2 蒯因论经典逻辑
        2.2.1 蒯因论真值函项和布尔函项
        2.2.2 蒯因论量化逻辑
        2.2.3 蒯因论逻辑真理
    2.3 蒯因对变异逻辑的回应
        2.3.1 蒯因论模态逻辑
        2.3.2 蒯因论命题态度逻辑
        2.3.3 蒯因论谓词函子逻辑
        2.3.4 蒯因论多值逻辑和直觉主义逻辑
    2.4 蒯因论逻辑的可修正性
    2.5 蒯因对现代逻辑的贡献和逻辑思想
        2.5.1 蒯因对现代逻辑的贡献
        2.5.2 蒯因基于清晰性的逻辑思想
第3章 逻辑赋予蒯因本体论以清晰性
    3.1 蒯因本体论承诺学说提出的背景
        3.1.1 超验的、思辨的西方传统本体论存在着严重缺陷
        3.1.2 蒯因对西方近代和现代反形而上学观点的批评
        3.1.3 蒯因对弗雷格、罗素等人的逻辑分析方法的采用
    3.2 蒯因本体论承诺的语义学标准
        3.2.1 蒯因对本体论承诺语义学标准的具体表述
        3.2.2 准确表述本体论承诺语义学标准的要点
        3.2.3 举例说明本体论承诺语义学标准的具体应用
    3.3 蒯因识别实体的同一性标准在逻辑解释和本体论选择中的具体应用
        3.3.1 蒯因识别实体的同一性标准在逻辑解释中的具体应用
        3.3.2 蒯因识别实体的同一性标准在本体论选择中的具体应用
    3.4 本体论的相对性
        3.4.1 指称的不确定性
        3.4.2 本体论的相对性
        3.4.3 本体论还原的相对性
    3.5 蒯因本体论承诺学说的清晰性特征
第4章 重归于融贯的蒯因本体论并未丧失其清晰性
    4.1 后期蒯因的哲学框架与其本体论不融贯
    4.2 初等逻辑与集合论的区别和联系
        4.2.1 初等逻辑与集合论之间的区别
        4.2.2 初等逻辑与集合论之间的联系
    4.3 标准语法与集合论语法的异同
    4.4 蒯因本体论融贯性的回归
    4.5 重归于融贯的蒯因本体论并未丧失其清晰性
第5章 蒯因追求清晰性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与不足之处
    5.1 蒯因追求清晰性的理论价值
        5.1.1 蒯因追求清晰性是西方哲学注重数学和逻辑的重要传统的延续
        5.1.2 清晰性是蒯因逻辑理论和本体论承诺学说联系的纽带
    5.2 蒯因追求清晰性的实践意义:有利于培养人们的批判性思维
        5.2.1 蒯因追求的清晰性实质上是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标准
        5.2.2 重直觉和了悟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滋生思维陋习的温床
        5.2.3 培养批判性思维是根除思维陋习和增强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5.3 蒯因追求清晰性的不足之处
结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9)乔治·莱考夫概念隐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及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
第1章 概念隐喻的理据溯源
    1.1 替代论和比较论:隐喻即修辞
        1.1.1 替代论
        1.1.2 比较论
    1.2 互动论:隐喻即关联
    1.3 创新论:隐喻即思维
    1.4 传导隐喻:隐喻即传送
    1.5 莱考夫的概念隐喻:隐喻即认知
第2章 概念隐喻的基本性质
    2.1 概念隐喻的内涵
        2.1.1 隐喻的内涵本质
        2.1.2 隐喻定义与理解
        2.1.3 隐喻蕴涵新意义
    2.2 概念隐喻的特点
        2.2.1 系统性
        2.2.2 连贯性
        2.2.3 亲身性
    2.3 概念隐喻的工作机制
        2.3.1 隐喻映射与意象图式
        2.3.2 亲身心智的神经机理
    2.4 概念隐喻的分类演进
        2.4.1 早期分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
        2.4.2 后期分类:基本隐喻和复杂隐喻
第3章 概念隐喻的范畴重构
    3.1 隐喻范畴重构的理论基础
        3.1.1 经典范畴理论及其谬误
        3.1.2 冲破桎梏的多领域范畴建构
        3.1.3 核型理论的建立
    3.2 经验主义下的范畴重构
        3.2.1 范畴重构的经验主义基础
        3.2.2 范畴化的亲身性与想象机制
        3.2.3 莱考夫的隐喻范畴重构
        3.2.4 隐喻范畴重构例证
    3.3 概念隐喻范畴重构的哲学意义
        3.3.1 挑战客观主义基础哲学预设
        3.3.2 开辟经验实在主义进路
第4章 概念隐喻的真理审思
    4.1 莱考夫认知主义的真理观
        4.1.1 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之外的第三种选择
        4.1.2 概念隐喻思想在真理中的作用
        4.1.3 概念隐喻思想的真理本质
    4.2 概念隐喻真理中的真实研判
        4.2.1 隐喻与真实
        4.2.2 实在主义与真实
        4.2.3 真实的亲身性理解
    4.3 概念隐喻真理观评析
        4.3.1 隐喻建构真理观的形成
        4.3.2 亲身哲学的真理性基础
        4.3.3 概念隐喻真理观的语境性局限
第5章 概念隐喻的亲身哲学蕴涵
    5.1 哲学的认知科学发展
        5.1.1 亲身认知科学的哲学功能
        5.1.2 西方哲学中的认知科学
    5.2 亲身哲学的认知科学基础
        5.2.1 认知科学的基本哲学概念
        5.2.2 哲学依靠共享的概念隐喻
    5.3 亲身哲学的理论建构
        5.3.1 亲身哲学的意蕴内涵
        5.3.2 亲身哲学的现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科学表征建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基本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二、科学表征建构问题
    (一)科学表征建构问题域界定
        1.广义的科学表征问题
        2.狭义的科学表征问题
    (二)科学表征问题:认知表征或一般表征?
        1.表征与一般表征
        2.一般表征作为讨论的范围
        3.认知表征作为讨论的范围
    (三)科学表征问题的讨论标准:以什么为标准来比较两种回答?
        1.斯坦福哲学百科(弗里戈)的评价标准
        2.苏亚斯的评价标准
        3.新的评价标准
    (四)小结
三、传统观点与新兴观点:相似观与推理观
    (一)相似观的主要观点
        1.传统相似观
        2.限制程度的相似观
        3.基于主体意向性的相似观
    (二)推理观的主要观点
        1.DDI解释
        2.紧缩主义的推理观
        3.推理观的发展:解释观
    (三)小结
四、新评价体系下科学表征问题的两种回答
    (一)评价细则
    (二)对相似观合理性的考察
        1.代理推理能力
        2.对虚假表征的解释
        3.逻辑上的适当性
        4.对科学表征案例的说明
    (三)对推理观合理性的考察
        1.代理推理的能力
        2.对虚假表征的解释
        3.逻辑上的适当性
        4.对科学表征案例的说明
    (四)一种实质性的科学表征推理观
    (五)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比较本体论一相似性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斯坦利·卡维尔的电影哲学研究[D]. 王静. 山东大学, 2021(11)
  • [2]认知主义的表达主义 ——基于道德随附性分析的一种道德本质论[D]. 李娜. 山东大学, 2021(11)
  • [3]拉图尔“物性美学”思想研究[D]. 徐滔. 兰州大学, 2021(12)
  • [4]基于机器学习的疾病相关miRNA的识别与研究[D]. 李锦龙. 广东药科大学, 2021(02)
  • [5]西奥·赫曼斯翻译理论研究[D]. 刘宏.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6]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D]. 夏峻嵩. 东南大学, 2020(02)
  • [7]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蛋白质复合物识别算法研究[D]. 王荣全. 吉林大学, 2020(08)
  • [8]蒯因逻辑思想与本体论研究 ——基于清晰性视角[D]. 刘明元. 西南大学, 2020(01)
  • [9]乔治·莱考夫概念隐喻思想研究[D]. 李庆丽. 吉林大学, 2020(08)
  • [10]科学表征建构问题研究[D]. 贾玮晗.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比较本体相似性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