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与广东农业结构战略调整

加入WTO与广东农业结构战略调整

一、加入WTO与广东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刘利[1](2019)在《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文中认为农业既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产业,也是一个国家的弱质性产业,因此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国家均对农业实施了不同程度的支持和保护。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部署对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部署内容则通过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外公布,文件重点强调了要加速建立我国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体系。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维持养殖户收入持续增长、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对畜牧业的支持与保护符合我国当前新形势的要求,符合我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重中之重”战略的要求,对于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意义重大,有利于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养殖户收入、改善养殖户生活、维护农村稳定发展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演变、支持水平及效应评价。主要内容为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畜牧业历史演变的视角,梳理并整合畜牧业及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整体发展过程,在对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内涵与衡量方法进行比较选择的基础上,采用OECD农业支持水平测度模型,对2001年-2016年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支持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并从养殖户增收、产量增长、环境影响、结构调整方面对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效应评价。与此同时,本文立足于养殖户微观视角,通过调研的方式对畜牧业支持政策中的典型政策展开政策实施效果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给出对策建议,以便为后续相关政策的优化和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上述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畜牧业发展,并将其分为:畜牧业改革开放初期的恢复发展时期;中国畜牧业发展的迅速增长时期;畜牧业提质增效、结构调整时期;以及以环保为重点的全面转型时期四个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畜牧业结构的变动与畜牧业总量的变动展开分析,得出了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稳步上升的论断,主要畜产品供给结构趋于合理,生产模式由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通过对畜牧业生产布局的演变分析得知,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猪生产带,其地域特征为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产区,逐步向南北两侧扩散;形成了两条完整的肉牛生产带,主要包括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形成了三条完整的羊肉生产带,主要包括西北牧区、中原牧区和西南牧区;肉禽生产带以东部省份为主,蛋禽生产带则以中原省份为主;奶业优势生产带则主要集中于东北、华北及京津沪等城市郊区。通过对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变迁的分析,从历史发展和时间序列的角度看,我国畜牧业经营主体由上世纪初的农户家庭的副业形态,分离出畜牧专业户,再到现在的专业化畜牧业公司。2.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梳理,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现状及其特征。2007年起,我国加大了通过实施市场价格支持和生产者补贴政策,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最后,总结了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演变规律:一是畜牧业政策阶段性目标差异性强,政策目标趋向于多元化;二是在对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演变梳理中发现,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实施是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利益博弈过程中不断调整利益分配的过程。3.通过对畜牧业支持政策衡量方法比较选择得知,WTO方法仅能够作为一种用于谈判的工具,而OECD农业支持水平的测量方法,可以测量包含国内和边境的农业支持政策,其测算农业支持水平目的则在于进行政策评价、政策分析和政策解读。因此,利用这一方法可以更好地测算、评估国家全部的农业政策,它的作用既能够进行国际间对比,又能够帮助国家农业政策展开评价与分析,对于提升政策效率意义重大。基于这一客观事实,本文采用了OECD评估方法来对我国畜牧业的支持水平进行评估。基于OECD农业支持水平测度模型,对我国2001年-2016年以来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分类和支持水平进行测度,发现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从畜牧业支持政策水平总体来看,2001年-2016年我国畜牧业支持总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01年至2006年之间,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水平较低,对畜牧业支持力度非常小;自2007年起,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及畜牧业支持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强,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快速提高。二是从畜牧业支持政策的结构来看,生产者支持占比始终较大,进一步细分得知,在生产者支持内部构成中,生产预算支持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相较于生产预算支持,市场价格支持的贡献更大。三是从不同种类畜产品支持水平来看,各项畜产品在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猪肉、牛肉、羊肉、羊绒的支持水平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但是禽肉和牛奶的支持水平却存在相对较大的波动。禽蛋和羊毛的支持水平多数年份基本为负值,且禽蛋的支持水平负值较多,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造成上述三种特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边境保护政策作用,二是国内饲料粮价值转移,三是受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导致的畜产品价格波动。4.本研究对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效应展开了探索。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了解到我国农牧民的牧业收入与我国财政对畜牧业的支出总量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动关系,这就意味着增加对畜牧业的财政支持则会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但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农牧民收入增长效果较弱。我国畜牧业总产值与财政对畜牧业的支出总量之间也存在同方向的变动关系,也就是说增加对畜牧业的财政支持能够推动生产的增加。然而,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畜牧业总产值相对增长效果同样较弱。另外,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有利于污染治理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合理性,加强畜牧业支持力度能够起到对排污增量的抑制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畜牧业支持政策是畜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1992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肉牛产业发展的政策,同时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结构和畜产结构组成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畜牧养殖”示范工程的推广在肉牛产业以及拥有秸秆饲料优势的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比较好,但是畜种结构选取的是全国的数据,畜种结构的改变在各个区域并不均衡。同时本研究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研究的时间范围在2001年-2016年,在此阶段畜牧业结构的调整相对放缓,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畜种结构变化作用较弱。5.从养殖户微观维度出发,在吉林省生猪养殖户调研访问的基础上,从养殖户对政策认识程度、满意程度,并深入了解总结养殖户不满意的原因,对生猪养殖支持政策进行评价。结合养殖户调研访问结果,对生猪养殖各项支持政策实施中影响养殖户满意的因素,即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资金补助为主要方式的生猪养殖支持政策,多数没有侧重点,基本上对大多数养殖户具有普惠性,尤其是生猪疫病防控类政策,一旦发生疫病,相较于散养户,大规模养殖户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而政策并没有因为养殖户风险的大小而有所差别。二是规模化养殖支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两个问题:一方面,补贴方式以资金为主,缺乏技术扶持、疫病防控的指导,方式单一;另一方面,补助领域为养殖生产环节,不能满足养殖户对销售、管理经营等方面需求。三是宏观调控中的生猪生产和市场信息预警监测机制存在政府宣传力度不足,养殖户认知程度不高;以及该机制对市场信息的预测不全面,对养殖户的生产安排没有起到实际应有的作用的问题。四是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门槛高、审核程序复杂、申请周期长、资金发放过程存在程序繁琐的通病。6.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以及畜牧业发展的基本形势,提出政策建议:改善对畜牧业支持资金的使用方式、建立健全畜产品价格监测和市场信息预警机制、构建全国性畜牧业政策保险大灾准备金制度的运行机制框架、进一步完善畜牧业生态保护政策,推动畜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并提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健康养殖、提高畜牧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养殖场疫病防控能力、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现代草地畜牧业、支持牧区畜牧良种推广为我国畜牧业未来支持政策的重点。

刘凌霄[2](2015)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一国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要稳定的农业经济来作后盾,而稳定的农业经济基础则必须由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来作为支撑。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基础性是无可替代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出来。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发到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与我国其他两部门经济相比,也显得落后。其问题集中表现在“三农”问题上,具体表现为农业资源浪费严重、农业布局凌乱、农产品价格不合理、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产业链不健全等方面。因此,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解决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农业的产品结构、布局结构、产业链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和调整绩效评价等方面,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问题进行了探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工作如下:(1)构建了包括调整主体、调整内容、调整目标、调整策略和影响因素为要素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体系。首先,梳理了相关理论,对部分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然后通过中外农业产业结构及其调整的比较分析,得到有益的启示;在分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涉及的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决策体系、执行体系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对体系内构成要素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了详细的分析。明确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是决策主体、农民是执行主体的地位,统一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主体的新理念。(2)从农业产品结构、农业布局结构和农业产业链结构三个不同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生产的特点、农业产业结构的布局特点和农业产业链成长特点,确立了从农业产品结构、农业布局结构和农业产业链结构三个方面进行调整,把微观调整、宏观调整与市场经济规律结合起来,为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决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据此更好的完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3)基于农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建立了现代农业高端生态农业模式。分析了我国农业生产条件的优越性和现代市场经济需求的刚性,根据我国地域广阔、区域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差异性,在不同区域建立生态种植模式、生态渔业模式、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草地生态模式、丘陵山区生态模式、设施生态农业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等的高端生态农业模式,这为农业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新方向。(4)基于农业布局结构的调整,结合宏观农业布局、中观农业布局,做好微观农业布局。分析了我国不同农业区域的差异性,根据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要求,在做好宏观、中观农业布局的同时,要做好微观农业布局,也就是布局好村、镇的农业生产结构,这为农业布局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新途径。(5)基于农业产业链结构的优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拉长、拓宽农业产业链,建立健全我国农业产业链体系。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根据我国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非农业就业等有关政策,大力兴办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这为农业产业链优化提供了新思维。(6)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模型。分析了诸多绩效评价方法,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移植灰色系统决策理论模型,解决信息不完全、信息不确定、数据有限等问题,构建相关指标体系,建立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绩效评价的灰色系统理论模型,这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的绩效评价提供了新方法。(7)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证分析。基于1981--2011年农业生产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进行了假设检验实证分析。从中发现:财政对农业的支持程度、金融对农业的支持程度、农业现代化程度和“中央一号文件”政策的颁布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正相关。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的作用。

檀云坤[3](2012)在《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在两岸经贸乃至两岸关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两岸经贸合作,农业为先、农业为重。30多年来,两岸农业合作取得显着成效。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两岸经贸合作的密切发展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的全面实施,两岸农业合作必将进一步深化。作为区域农业合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未来的路要怎么走?目前,理论界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闽台农业合作的研究不少,而对ECFA背景下两岸农业合作问题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对海峡两岸农业领域的一体化问题缺乏系统深入研究,对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尚无明确定义;对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也不少,但更多的是借鉴国外的理论和经验来分析。笔者认为,海峡两岸农业区域合作是“一个中国之内的两个不同经济主体或两个单独关税区”之间的合作,鉴于海峡两岸关系的复杂性、特殊性,不能简单运用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欧盟模式、东欧模式等国外经验或理论的推演,来寻找两岸农业区域合作问题的解决办法。为此,在论文前期研究中首创提出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观点,并对其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是在大陆和台湾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农业合作不断推进的基础上,以获取海峡两岸农业经济集聚效应、协调效应和互补效应、增进两岸农民福祉为宗旨,以降低两岸交易成本、促进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在两岸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目标,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加强政策协调,消除制度障碍,实现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农业经营管理一体化的过程或状态。30多年来,两岸农业合作沿着“分离→交流合作→携手→联手→整合→融合”的轨迹步步推进,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但是,两岸农业在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两岸农产品贸易虽然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但仍然存在着双向流动不畅、贸易总额偏小等问题;两岸农产品贸易仍存在障碍,贸易成本仍然偏高。两岸农业产业合作虽然表现为不断升级态势,但仍存在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受限、农业技术溢出效益低、“双赢”效果有待提升等问题;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仍存在障碍,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两岸在农业经营管理、农民合作组织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了两岸农业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如何消除贸易障碍,降低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消除要素流动障碍,提高两岸农业生产要素流动的有利效应;缩小经营管理水平差距,提升两岸农业一体化水平,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因此,本研究从海峡两岸的实际出发,结合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践,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构建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理论分析框架,分析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实证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研究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分析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目标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为推进两岸农业合作,乃至两岸经贸交往提供决策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一,对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得出若干研究启示。第二,对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运用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产业分工和竞争优势、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非博弈合作和博弈合作理论,结合两岸农业合作发展的实践,对两岸农业合作的机理进行探讨,并建立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分析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通过对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发展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探讨两岸农业一体化的一般规律。第四,实证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通过对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天福集团、台湾农民创业园三种促进一体化类型的分析,验证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规律。第五,研究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重点分析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通过引力模型,以水果贸易为例,实证分析关税税率下降对两岸的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第六,研究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运用双对数回归模型,从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的影响和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两个维度,实证分析要素流动对两岸农业发展的影响;结合两岸农业合作的有关数据,分析两岸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的流动情况和流动障碍。第七,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发展趋势;提出合作模式选择的4条原则,选择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基本合作模式。第八,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建立两岸农业协调机制、培育两岸农业物流产业、促进两岸要素双向流动、提升两岸农业合作实效、突出闽台区域先行先试等五方面推进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政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是必然趋势。从实践角度来看,两岸农业合作是“分离→交流合作→携手→联手→整合→融合”逐步深化的过程。当前,两岸经贸往来日益频繁、ECFA的签署和实施,以及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为进一步深化两岸农业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两岸农业的比较优势,即两岸在农业发展阶段、农业产业结构、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经营管理和农产品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是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和动力;合理两岸农业分工、合作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是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潜力所在。虽然,两岸农业合作还存在政治、经济、管理等因素的制约,增加了合作的成本,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进一步深入,这些制约因素将逐步得到消除,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必将迎来一个全新阶段,实现其终极目标——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即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和农业经营管理一体化。(二)在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目标推进过程中,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要素流动、农业产业的分工往往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并依托一定的载体,或以某种形式呈现出来。两岸农产品物流推动、台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和产业集群发展等合作类型,对加快两岸农业一体化进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三)两岸农产品贸易问题主要是政治层面的问题,两岸的政策因素增加了农产品的贸易成本。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比较低,两岸贸易成本仍比较高。关税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不显着,农产品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贸易有较大的影响;两岸直航有效地促进了两岸的农产品贸易,但目前仍要绕经第三地转口进入大陆或台湾,导致运输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农产品流通不应有关税,应该是个物流的范畴。大陆方面可以在前期对台湾开放部分农产品的基础上,对台湾农产品全面开放,对台湾所有输入农产品在原产地的条件下实行“零关税”,促进两岸农产品的贸易,提高人民的福利指数。(四)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有利无害。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不但对台湾地区农业GDP、农产品出口、农产品进口、劳均农业产值均没有显着影响,台湾当局所担心的“替代出口效应”、“逆进口效应”等引起的“贸易抑制效应”、岛内农业“空心化”问题与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拓展了台湾农业发展空间和农民增收渠道。台湾当局对台商赴大陆农业直接投资设限,是基于“选举政治”等政治因素的考量。(五)两岸农业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台资农业企业的示范性、带动性还不够,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省的农业GDP、农产品出口、劳均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收入均没有显着影响,可能是由于投资规模小、引进层次低、技术溢出效益低、产品内销化趋势明显和辐射范围窄等因素而致。今后工作中,要对两岸农业合作的重点和方向重新定位,促进对台引进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更加注重推广、更加注重实效、更加注重“双赢”,让广大农民能够分享对台合作的成果。(六)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仍不畅通,两岸农业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最主要的障碍来自台湾当局对大陆农业投资和技术输出的限制和陆资赴台投资农业的限制;同时,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中遇到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金融支持不够、产品市场销售不畅、土地获取困难等各种要素流动障碍。(七)两岸农业合作在不同的阶段其合作模式和特点不同,政府在政策选择上要有利于资源优配、互利双赢、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服务,促进合作模式的多元化。

徐群[4](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袁新华[5](2008)在《中国虾产业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虾产业是我国传统的渔业产业,虾类产品的捕捞和养殖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虾类产品的加工和贸易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水产业中非常重要的高价值产品。近年来,世界虾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度上升,进出口贸易活跃,贸易量增长迅速,已经成为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虾类产品也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口创汇的主要水产品之一目前世界虾类生产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而虾类产品的消费则集中在发达国家。由于虾类生产主要依赖自然资源条件和日益发达的养殖技术进步,而世界虾类产品消费市场相对比较集中,世界各虾类主要生产国之间的竞争表现得非常激烈;在虾类产品国际贸易方面,由于发达国家不断打着各种旗号对自由贸易进行限制,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和反倾销诉讼成为了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虾类产品出口贸易的工具,发展中国家虾产业发展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2002年,欧盟由于虾类产品质量问题对我国出口虾类产品进行了禁运;2004年,美国对我国暖水虾产品销售提出了反倾销诉讼,我国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度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国虾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问题也引起政府部门和业内专家的重视。本文旨在分析评价我国虾产业的生产和贸易现状,探讨我国虾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分析影响我国虾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各种因素,借鉴世界主要虾类生产国的发展经验,寻求扩大我国虾产业的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扩大对外贸易,促进我国虾产业可持续和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我国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这对于指导我国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以及水产养殖学原理,在大量搜集相关数据、信息资料的基础上,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以及抽象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虾产业的生产、贸易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除导言外,分七章,按逻辑顺序对我国虾产业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在导言部分,首先提出了研究问题,阐明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回顾及评述了国内外农产品和水产品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研究进展,说明了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最后介绍了本研究的创新点。第一章回顾了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以及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对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总结。第二章分析了世界虾产业的生产现状和贸易格局,分析了世界虾类生产的主要地区和世界重要的虾类进出口贸易国和地区。说明了世界虾产业的生产和贸易主要特征,阐明了中国在世界主要虾类生产和贸易中的地位。第三章分析了中国虾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现状及特征,指出了中国虾类产品生产的主要特征和在国际贸易的特征变化。第四章先对研究比较优势的指标和计算方法进行了回顾,然后对中国虾产业在区域比较优势和总体比较优势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计算和分析,在与亚洲主要虾类生产国的比较基础上,通过对地区专业化、显示性比较优势、可比净出口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和比较分析,对我国虾产业的区域和总体比较优势进行了评述,还对我国虾类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说明了我国虾类产品比较优势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虾产业不具有明显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其资源禀赋系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地区专业化程度均较低,但近年来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与东南亚虾类主要生产国相比,中国虾类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不是最高的,处于中间偏前的位置,且近年来,中国虾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表现为不断增长的趋势,说明中国虾产业的虽然比较优势不明显,但具有较强的潜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第五章对影响我国虾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应用钻石模型,在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生产、储运、经营主体状况和政府等因素进行了优势和劣势分析,指出了影响我国虾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第六章介绍了国外虾类主产国的主要产业发展经验,分别对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巴西等国的虾产业发展特点和主要产业扶持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虾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第七章在前面章节对我国虾产业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分析基础上,对如何发挥虾产业的生产和贸易比较优势,扩大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虾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王慧青[6](2007)在《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众所周知,“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关键。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又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现和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对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其调查对策进行研究,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现状及其调查对策进行专门研究,以期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所裨益。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概述了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第二章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内涵和调整的必要性进行概述,较全面地总结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第三章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四章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进行分析,其内容主要包括:有利条件和限制条件。第五章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原则和调整方向进行探讨,主要指出利用循环型农业模式来发展湖南省的农业产业经济,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形成农村产业新格局。第’六章主要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进行探讨,主要从思路、科技、农业经营体制、资金投入、信息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职能等方面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第七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创新点和今后的研究方向。结论是当前湖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是战略性的结构调整,调整的范围包含:农产品的品种、品质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及其延伸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创新点是结合湖南省的现状与条件指出了调整的具体方向和对湖南农业区域布局做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金赛美[7](2006)在《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认为农产品市场体系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被视作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撑。无论是从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长远目标,还是从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来看,开展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问题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纵向的角度,梳理我国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发育、演变的过程,探讨我国在构建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从横向展开的角度,剖析我国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结构和机制,把握其主要特征。在历史和现实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一般理论。结合中外对比分析,在厘清相互间的现存差异性的同时,强调应尽可能地借鉴那些体现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共同特征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进一步完善我国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要求稳步推进WTO框架下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摘要如下: 导论部分对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相关范畴、研究的意义和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说明。农产品市场体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一般商品市场,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处于基础的地位。所谓农产品市场体系,是指相互联系的各类农产品市场的有机统一体。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问题历来受到各级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但从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来看,多分别从某一特定的视角分开进行,迄今尚未有从综合、系统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集中、深入研究的有效成果。结合我国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践的具体特征,试图综合运用农产品流通理论、农产品国际贸易理论、农业组织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等相关的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基本架构和运行机制,并尝试解决一些在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研究中客观存在但却被忽略的重要问题,这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完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梳理了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并分析了我国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产生形成以改革开放初期农产品统购统销到营销市场化为标志,到上个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定后,进入加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要求来看,近年出现的农产品“卖难”问题仍是农产品市场体系存在问题的综合反映。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完善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有: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市场主体

何忠伟[8](2005)在《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与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已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工农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农业不再替工业发展提供积累,农业成为接受“补助”的部门,而不是受“挤压”的部门。根据国际经验,此阶段不同国家从各自国情出发,都采取了反哺农业的政策,农业补贴就是一国政府农业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工具。可以说,绝大多数成员国都把“补贴”视为农业政策的核心,视为支持和保护本国农业最直接、最灵便、最有效的手段。因此,新一轮WTO谈判难点还在农业补贴问题。从中国农业来看,尽管现在农村人口还占多数,还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通过大量补贴来解决农民收入偏低问题,但中国在总体上已具备了反哺农业的实力。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在世贸规则下构建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同时,还要注重农业补贴实施的方式和效果,使其真正起到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世贸规则和发达国家有关农业补贴的理论和经验进行研究分析,针对中国农业发展“瓶颈”,找出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基本点、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中国已经或将要采取的农业补贴政策进行绩效评价,最后提出中肯实效的政策建议。本文基于上述思路,在界定农业补贴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如下探索研究: 一是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经济学分析。发现不同农业补贴措施都不利于社会福利的增加,然而发达国家却乐此不疲,于是从产业特性、社会分工、自由贸易、公平竞争和中国国情等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地归纳和总结农业补贴的理论内涵,为我国实施农业补贴政策提供理论基础。 二是对中国实施农业补贴的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三农”问题再次面临一个新关口,农业发展缺乏动力,农村发展缺乏亮点,农民增收缺乏支撑。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进入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有必要加大财政投入和补贴破解“三农”难题。 三是对不同国家实施农业补贴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农业补贴支出少,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小;我国农业补贴措施少、效率低下,对农业影响的程度低;还有许多补贴政策需要完善和健全;农民得到补贴的利益不明显。 四是建立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定性分析。认为,有效的农业补贴机制为农户提供长期激励并实现纳什均衡。因此,要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对农业补贴的关系并建立相应的实施与监督机制,保证农业补贴资金及时到位。并且在法律上建立农户对农地的永久使用权,开放农地租赁、转让市场,从而在法律上使农户树立增加农业投入的长期激励机制。同时,详细分析了中国“绿

王春晓[9](2005)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新疆棉花产业成长研究》文中指出基于区域分工专业化生产的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是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新疆棉区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棉区,其发展质量对稳定和提升我国棉花生产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区域分工与专业化的视角出发对新疆棉花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农业结构调整中新疆棉花产业成长特征及其发展态势,从宏观的制度因素和微观的棉农经营决策行为两方面探讨了影响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新疆棉花产业成长效率进行了评价。本论文主要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主要是对农业结构调整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与评析,该部分内容为本文提供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新疆棉花产业比较优势及其竞争力分析。在研究全国棉区生产区域专业化变迁的基础上研究了新疆棉花产业的演进历程,并对新疆棉花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新疆棉花产业高速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潜力。结果表明,优越的自然禀赋条件使全国棉花布局向新疆集中,棉花生产在新疆农业发展中居于主导产业地位,棉花仍是新疆主要农作物中综合优势最强的农产品。 从区域分工与专业化生产的视角出发,在分析农业区域分工与专业化理论的基础上,利用DRCC法分析了新疆棉花的比较优势,并与全国其他主产棉区进行了对比;利用皮尔逊相关检验对影响新疆棉花比较优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区域分工专业化与新疆棉花比较优势变动的相关性;同时对新疆棉花生产的优势区域进行了测算划分。结果显示:1998年以后中国棉花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已丧失,但新疆棉花生产一直具有比较优势。棉花的国际市场价格、亩生产成本、亩用工作价、亩农药费与新疆棉花的国内资源成本系数具有显着的相关性。区域分工专业化与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棉花生产的区域专业化发展并不是根据其绝对优势的变化而调整的,而是与棉花的比较优势变化基本相符,但呈现出阶段性的波动;新疆植棉业的发展已表现出理性发展的态势。在本部分的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新疆纺织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与新疆植棉大省地位不相符的是新疆纺织业的综合竞争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三部分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分析了影响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微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新疆棉花产业成长研究观因素中主要从棉农的经营决策行为进行了分析,在宏观因素中主要从制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从微观影响因素出发,在分析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户与政府博弈的基础上,探讨了市场化程度与农户收入的相关性。研究了市场化进程中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分析了价格波动、经营风险与新疆棉花的生产供给反应。农户的投资行为是决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主要因素,在分析新疆农户农业投资结构与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棉花政策、价格波动对新疆棉农生产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对生产结构的选择,不仅依赖于农户所拥有的自然察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成熟程度,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农民按比较优势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增收。新疆的市场化程度远低于经济发达省区的水平,在全国处于非常落后的地位,但这种状况正在逐渐改善。利用Nerfove模型对新疆棉花生产供给反应的分析发现,价格、经营风险和种植习惯是影响棉花生产的主要因素,总体来看,新疆棉农在棉花种植中表现出一定的经济理性。在对新疆主产区棉农生产投资行为分析中发现,当棉花价格对生产者有利时,农户种植棉花的面积是普遍增加的,对棉花生产的物质投入也是增加的。而当棉花价格对生产者不利时,新疆主产区棉农应对不利的棉花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做法不是压缩棉花种植面积,而是尽可能减少对棉花生产的物质投入,以期用最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来弥补市场棉价不利造成的损失,这对稳定及提高新疆棉花的生产能力非常不利。 制度因素是影响新疆棉花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不管是土地制度的变革,农业市场体系的完善,政府政策的制定,还是生产过程的社会组合的创新(农业企业制度创新、生产经营模式等的创新),都会带来农业生产效率的改变。①对棉花政策和棉花流通体制制度变迁的分析发现,棉花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棉花市场主体发育滞后、以及棉花国际贸易中低效性等原因阻碍了我国棉花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导致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多次反复,在“松放、紧收”中循环;棉花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为农户提供了更为透明的价格信息渠道,可改善棉农的福利。②农地产权制度的完善,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实行土地流转与相对集中,形成适度规模经营,能够降低棉农的成本,增加土地规模效益。加快农地流转制度创新,进一步扩大棉农经营规模,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新疆棉花产业的市场竞争力。③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发达,增加了棉农的市场风险,制约着新疆棉花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而相关案例分析表明,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对棉农增收和棉花产业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李春海[10](2004)在《WTO框架下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改革开放的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繁荣昌盛时期。与此同时,中国农业本身的转型和WTO的外部环境交织在一起,因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而备受关注。毕竟,能否正确抉择,对于13亿人口和8—9亿农民的发展中转型大国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增强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理论界和决策层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战略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政策问题。如果不能在这一领域取得进步的话,对农业将带来很大的威胁。正是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迫切需要,推动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WTO框架下,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如何、比较优势何在?这是中国农业必然面对的重大问题。我们从农产品贸易格局,农产品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变化,农业政策效应,以及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以判断和评估WTO框架中国农产品是否具有竞争力及其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探讨和论证的问题:一是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不一致问题。二是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不仅是价格因素,非价格因素同样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在农产品国际竞争的制度和环境因素中,存在两种作用不同的政策措施,即贸易保护和国内支持;四是WTO带来的意义在于加速结构改革,而不是其本身。论文除导论外,共有八章。结构安排和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对竞争力的来源进行了理论上的梳理;通过农产品竞争力的界定,探讨农产品竞争力的内涵和决定因素,提出农产品竞争力的分析框架。第二章是针对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和现状,对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并从农产品变化和趋势中提出要探讨的问题。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不一致,在于讨论的基准不同。市场化趋向的改革,中国农产品贸易逐渐趋于比较优势法则,这是中国农业发展战略最重要的选择。同时,要动态规划农业发展和增强农产品差异化竞争力。第三、四、五主要是讨论有关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和实现机制的问<WP=4>题。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不仅是价格因素,非价格因素同样发挥重要作用。要根据不同农产品各自的特点,对其品质特性、安全性、以及农业生产满足特殊市场要求的服务能力进行相关分析和系统评价。第三章是生产成本—价格对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从生产成本的考察开始,研究中国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失去价格竞争力原因。同时与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给出按比较优势调整生产结构是必然逻辑。第四章是流通费用对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降低流通费用不仅可以降低农产品价格,而且流通的合理、流畅反过来促进生产和提高竞争效率。本章就流通中发生的物流费用、商流费用、信息流费用、资金流费用、以及制度和准入费用等系统论证各种流通费用对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并就流通费用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五章是农产品差异化对竞争力的影响。除了价格竞争之外,以产品差异化为主要内容的非价格竞争越来越重要。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精细加工、规格、花色、包装装潢等方面缺乏差异化竞争力,致使劳动密集型领域的优势没有得到更好的发挥。本章主要把产品差异化理论应用于农产品竞争力分析,就是把质量、营销和品牌、特色农业等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下,不仅提供更具解释力的理论依据,而且符合现实发展的需要。第六章和第七章主要是环境和制度因素。贸易保护和国内支持都是对农产品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的制度性因素。普遍认为,在中国开放市场的同时,发达国家也应该开放他们的市场,而不应该设置各种壁垒。同时,国内支持的力度和效率对农产品竞争力提升有重大影响。这就是农业应对政策选择对于发展机遇的利用尤为重要,第六章分析贸易保护和贸易环境对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考察了贸易保护和贸易环境对市场的扭曲,以及引发的利益冲突和贸易争端。中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受阻,国际贸易制度环境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要促成建立一个更公平、更符合中国利益的国际农业规则新框架任重道远。 <WP=5>第七章是国内支持的对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农业保护手段并非互相独立,而是紧密联系的。另一方面,以WTO成立为标志,农业政策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国内支持涉及的因素十分复杂,尤其是非经济因素影响更大,它们受到国家宏观环境、财政支付能力以及各项改革目标的制约。国内支持是中国政策调整和改革的重点,是建立、保持和提高农产品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第八章是总结。给出本文的基本观点和结论;并简要分析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本文正是基于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角度,从生产成本、流通费用、产品差异化、贸易保护制度、国内支持等多层面、多角度、全面地分析农产品价格竞争因素和差异化(非价格)竞争因素,指出把握比较优势原则和优化政策支持体系建设是达成满意结果的重要条件。本文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有创新价值的研究:1. 从选题和研究视觉看,重点放在对中国当前经济问题有独特的视觉上。从中国现实情况出发,比较系统、全面、深入地阐述WTO框架下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在理论梳理的基础上,着眼于农产品竞争力的基本构成和路径选择问题,提出农产品竞争

二、加入WTO与广东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与广东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畜牧业支持的理论基础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6 逻辑框架与技术路线
    1.7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分析
    2.1 畜牧业发展历程分析
    2.2 畜牧业总量与结构的变动分析
    2.3 畜牧业生产布局的演变
    2.4 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变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演变分析
    3.1 畜牧业支持政策概念界定
    3.2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3.3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现状及其特征
    3.4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演变规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测算与特征分析
    4.1 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衡量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4.2 基于OECD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分类及其政策含义
    4.3 代表性畜产品选择及数据来源
    4.4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支持水平及结构特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效应分析
    5.1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养殖户增收效应分析
    5.2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产值增长效应评价
    5.3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环境效应评价
    5.4 畜牧业支持政策对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效应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微观视角的畜牧业典型支持政策评价
    6.1 生猪养殖支持政策的发展与实施现状
    6.2 养殖户对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6.3 生猪养殖各项支持政策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养殖户调研问卷
作者简介
致谢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农业产业链研究现状
        1.2.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现状
        1.2.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农业产业及农业布局
        2.1.2 农业产业结构及结构调整
        2.1.3 农业产业化与产业链
        2.1.4 适应性
    2.2 产业(经济)结构理论
    2.3 产业组织理论
    2.4 产业政策理论
    2.5 灰色系统理论与复杂系统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比较研究
    3.1 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启示
        3.1.1 美国农业基本概况
        3.1.2 美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演进
        3.1.3 美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3.2 以荷兰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启示
        3.2.1 荷兰农业基本概况
        3.2.2 荷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演进
        3.2.3 以荷兰代表的技术密集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3.3 以中国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3.3.1 中国农业基本概况
        3.3.2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演进
        3.3.3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总结
    3.4 不同类型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比较及启示
    3.5 本章小结
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系统分析
    4.1 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及调整原则
        4.1.1 当前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4.1.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效应
    4.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体系架构
        4.2.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体系架构
        4.2.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构成要素分析
    4.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分析
        4.3.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主体特征
        4.3.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经济主体的适应性
        4.3.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决策主体——政府
        4.3.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执行主体——农民
    4.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自然条件
        4.4.2 科学技术水平
        4.4.3 农业再生产过程的特点
        4.4.4 社会需求状况
        4.4.5 社会经济条件
        4.4.6 其他条件
    4.5 本章小结
5 新视角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内容分析
    5.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内容
        5.1.1 对农业产业结构及其调整内容的认识
        5.1.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
    5.2 农业产品结构调整
        5.2.1 农业产品及其结构
        5.2.2 农业产品的生产模式
        5.2.3 我国农业产品结构现状
        5.2.4 调整我国农业产品结构的目标
        5.2.5 调整我国农业产品结构的思路
    5.3 农业区域布局
        5.3.1 农业布局的概念
        5.3.2 我国区域农业生产布局的演变
        5.3.3 我国农业区域布局的现状
        5.3.4 农业区域布局调整的一般规律
        5.3.5 区域农业布局原则
        5.3.6 影响区域农业生产布局因素
        5.3.7 调整区域农业生产布局结构的思路
    5.4 农业产业链
        5.4.1 农业产业链内涵
        5.4.2 我国农业产业链现状
        5.4.3 我国农业产业链模式综述
        5.4.4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比较
        5.4.5 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内容
        5.4.6 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原则
        5.4.7 优化农业产业链的思路
        5.4.8 优化农业产业链的路径
    5.5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内容三者之间的关系
    5.6 本章小结
6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的综合评价
    6.1 绩效及绩效评价
    6.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6.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6.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6.4.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之一——粮食安全
        6.4.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之二——经济效益
        6.4.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之三——资源配置
        6.4.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之四——市场需求
    6.5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6.6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灰色综合评价
    6.7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综合评价的简要评述
    6.8 本章小结
7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实证分析及建议
    7.1 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的调整策略分析
    7.2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实证模型构建
        7.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7.2.2 变量选取和变量描述
        7.2.3 实证模型设计和变量描述性统计
    7.3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的有效性分析
        7.3.1 相关系数分析
        7.3.2 有效性分析
    7.4 改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7.4.1 优化财政支农形式,增强财政支农效力
        7.4.2 推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7.4.3 健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互动机制
        7.4.4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7.4.5 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内容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
2.2 海峡两岸经贸合作
2.3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
2.4 研究启示 3 基本构想、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基本构想
    3.1.1 基本概念
    3.1.2 基本内涵
3.2 理论基础
    3.2.1 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
    3.2.2 贸易效应与投资效应
    3.2.3 产业分工与竞争优势
    3.2.4 交易成本与机会成本
    3.2.5 两岸合作的政策博弈
3.3 分析框架
3.4 本章小结 4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
4.1 农业合作基础
    4.1.1 农业发展阶段
    4.1.2 农业产业结构
    4.1.3 农产品市场
    4.1.4 农业生产要素
    4.1.5 农业经营管理
    4.1.6 农产品生产成本
4.2 农业合作现状
    4.2.1 农业合作发展历程
    4.2.2 农产品贸易
    4.2.3 农业直接投资
4.3 存在主要问题
    4.3.1 农产品贸易
    4.3.2 农业直接投资
4.4 本章小结 5 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实证分析
5.1 农产品物流推动实证:两岸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
    5.1.1 基本运作情况
    5.1.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5.2 台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实证:天福集团
    5.2.1 基本运作情况
    5.2.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5.3 产业集群发展实证:台湾农民创业园
    5.3.1 基本运作情况
    5.3.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海峡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6.1 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
    6.1.1 研究方法选择
    6.1.2 产品选择与数据来源
    6.1.3 两岸农产品市场价格的相关性
6.2 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6.2.1 大陆农产品贸易政策
    6.2.2 台湾农产品贸易政策
    6.2.3 两岸农产品贸易政策比较
    6.2.4 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6.2.5 影响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其他因素
6.3 关税税率降低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6.3.1 研究方法选择
    6.3.2 研究对象概述
    6.3.3 引力模型构建
    6.3.4 研究数据来源
    6.3.5 回归分析结果
    6.3.6 研究结论
6.4 本章小结 7 海峡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7.1 生产要素流动对海峡两岸农业发展的效应
    7.1.1 台商对大陆直接农业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的影响
    7.1.2 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
7.2 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影响因素
    7.2.1 土地要素流动
    7.2.2 劳动力要素流动
    7.2.3 资本要素流动
    7.2.4 技术要素流动
    7.2.5 经营管理要素流动
7.3 本章小结 8 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模式选择
8.1 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8.1.1 发展机遇
    8.1.2 发展趋势
8.2 两岸农业一体化的模式选择
    8.2.1 基本原则
    8.2.2 总体导向
    8.2.3 模式选择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4)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一、海岸线变迁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一、基本自然环境
    二、农业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第五节 小结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一) 方志类
(二) 专着类
(三) 论文类
(四) 学位论文类
(五) 电子文献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中国虾产业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表格目录 图形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动态
四、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五、 创新点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
一、 比较优势理论
二、 竞争优势理论
三、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四、 理论小结 第二章 世界虾产业生产和贸易格局
一、 世界虾产业生产现状
二、 世界虾产业贸易格局
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虾产业生产和贸易特征
一、 中国虾产业生产特征
二、 中国虾产业贸易主要特征
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虾产业比较优势与竞争力分析
一、 虾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研究方法
二、 数据来源
三、 虾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分析
    (一) 虾类产品区域比较优势及国际比较
    (二) 虾类产品总体比较优势及国际比较
    (三) 中国虾类主产区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分析
四、 小结与评价 第五章 影响我国虾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一、 要素条件
二、 需求条件
三、 相关和支持产业
四、 生产、储运、经营主体状况
五、 政府
六、 小结 第六章 国外虾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一、 泰国
二、 印度尼西亚
三、 越南
四、 巴西
五、 评述与启示 第七章 我国虾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 研究结论
二、 中国虾产业发展战略思路
三、 中国虾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 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扩大虾产业生产
    (二) 完善四大支撑体系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
    (三) 实施品牌营销,提高营销能力
    (四) 转变政府职能,提供制度保证
    (五) 加强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处理能力和组织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主要科研工作

(6)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背景
    1.2.1 湖南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1.2.2 "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增收困难
    1.2.3 加入WTO后,湖南省农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研究的主要方法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
    2.1.1 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
    2.1.2 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
2.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2.2.1 配弟—克拉克定理
    2.2.2 斯密顺序
    2.2.3 库兹涅茨
    2.2.4 钱纳里标准结构
    2.2.5 "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2.2.6 主导产业理论
    2.2.7 资源禀赋理论
2.3 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2.3.1 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2.3.2 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3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调整的必要
3.1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3.1.1 粮食继续增产,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较高水平
    3.1.2 农业结构有新的调整,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
    3.1.3 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改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3.2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3.2.1 传统农业结构效率低
    3.2.2 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缺乏
    3.2.3 农产品出口份额少
    3.2.4 调整步伐缓慢
    3.2.5 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3.2.6 支持保护政策落实难
    3.2.7 调整的主体错位与缺位
3.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3.3.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由湖南省的省情决定的
    3.3.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3.3.3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3.3.4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
    3.3.5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4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分析
4.1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条件
    4.1.1 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4.1.2 社会经济条件相对有利
    4.1.3 农业技术力量较强
    4.1.4 农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
    4.1.5 农业耕地基本稳定
4.2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限制条件
    4.2.1 资源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4.2.2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4.2.3 农业规模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4.2.4 农业投入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5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和调整方向
5.1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5.1.1 坚持粮食安全原则
    5.1.2 坚持农民主体性原则
    5.1.3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5.1.4 坚持增强竞争优势的原则
    5.1.5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5.1.6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5.2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5.2.1 利用循环型农业模式来发展农业经济
    5.2.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5.2.3 调整农产品产品结构
    5.2.4 调整农业区域布局
    5.2.5 调整农业技术结构 6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
6.1 拓宽思路,提高起点
    6.1.1 解放思想,冲破束缚
    6.1.2 更新观念,促进发展
6.2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结构调整
    6.2.1 要加快现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速度
    6.2.2 要着力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6.3 不断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积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
    6.3.1 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双层经营进行有机整合
    6.3.2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
6.4 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6.4.1 加大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投入力度
    6.4.2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搞好"龙头"建设
6.5 加强信息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6.5.1 政府公共服务部门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6.5.2 有效地进行信息加工
    6.5.3 大力拓宽获取信息的途径
    6.5.4 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利用农业信息的能力
6.6 转变政府职能,从体制和机制上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制度保证
    6.6.1 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的职能
    6.6.2 从体制和机制上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制度保证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一) 各主体发育不全,市场竞争乏力
        (二) 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市场风险过大
        (三) 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构建中制度供需失衡,交易成本过高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 国内研究动态
        (二) 国外研究动态
    三、本文的体系结构及研究方法
        (一) 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相关范畴
        (二) 论文结构
        (三) 研究方法
    四、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第一章 我国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历史演变
    一、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一) 农产品统购统销到营销市场化
        (二) 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中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
    二、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 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
        (二) 农产品市场主体不强
        (三) 农产品市场规则不完善
        (四) 农产品市场信息不畅通
        (五) 农产品市场宏观调控不适
第二章 我国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我国主要农产品市场类型
        (一) 农产品收购市场
        (二) 农产品批发市场
        (三) 农产品零售市场
    二、我国新型农产品市场类型
        (一) 农产品期货市场
        (二) 农产品拍卖市场
        (三) 农产品连锁超市
第三章 我国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一般理论
    一、构建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共同特征
        (一) “完备、发达”
        (二) “统一、开放”
        (三) “竞争、有序”
    二、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主要运行机制
        (一) 价格机制
        (二) 信息机制
        (三) 竞争机制
        (四) 管理机制
    三、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科学价值:利益原理与交易费用原理
        (一) 利益原理
        (二) 交易费用原理
第四章 国内外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对比研究
    一、欧盟模式中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一) 欧盟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特征
        (二) 欧盟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经验借鉴
    二、东亚模式中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一) 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特征
        (二) 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经验借鉴
    三、美国模式中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一) 美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特征
        (二) 美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经验借鉴
第五章 WTO框架下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一、WTO框架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 加入WTO后面临的机遇
        (二) 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
    二、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的战略思路
        (一) 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 战略思路选择
    三、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完善的对策
        (一) 大力培育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着力点
        (二) 加快农产品市场中的融资服务体系建设
        (三) 加强农产品市场法规和制度建设
        (四) 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现代农产品大市场
        (五) 全面溶入世界农产品市场运行新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及科研一览

(8)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与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1.3 国内外农业补贴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1.6 特色与创新之处
    1.7 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理论分析
    2.1 农业补贴的含义与类型
    2.2 农业补贴的经济效应
    2.3 农业补贴的一般理论
    2.4 世贸组织有关农业补贴的规则与中国的权利
    2.5 结论
第三章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背景分析
    3.1 中国农业发展形势严峻
    3.2 中国农业补贴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3 中国农业面对不宽松的国际农业补贴环境
    3.4 新一轮世界农业贸易谈判困难重重,农业补贴得不到较好解决
    3.5 中国加入WTO有关农业的承诺及引发的政策改革
    3.6 结论
第四章 中外农业补贴政策的比较分析
    4.1 国外农业补贴政策概况
    4.2 中外农业补贴的主要措施比较
    4.3 中外农产品补贴方式的比较
    4.4 中外农民直接补贴的比较
    4.5 结论
第五章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定性分析
    5.1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5.2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博弈分析
    5.3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必要性评价
    5.4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具体分析
    5.5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趋势分析
    5.6 结论
第六章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实证研究
    6.1 农业补贴政策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
    6.2 农业生产要素价格政策影响农业生产行为的实证分析
    6.3 农业生产要素补贴政策调整影响播种面积的实证分析
    6.4 生产要素补贴政策影响农业产量的实证分析
第七章 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效果与模式分析
    7.1 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化分析
    7.2 中国粮食直接补贴的理论与模式分析
    7.3 粮食补贴政策绩效评价
    7.4 中国不同地区粮食直接补贴的比较分析
    7.5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效果的案例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7.6 粮食补贴政策改革的方向
    7.7 结论
第八章 中国财政支持农业的效率分析
    8.1 改革开放后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基本情况
    8.2 中国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实证分析
    8.3 财政支农效率的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8.4 实现2015年农业发展目标对财政投入的需求预测
    8.5 结论
第九章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构建
    9.1 构建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9.2 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原则与思路
    9.3 农业补贴政策目标系统
    9.4 农业补贴政策的分类与细化
    9.5 农业补贴政策的近期与中期重点
    9.6 结论
第十章 提高中国农业补贴政策效果的建议与措施
    10.1 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农业发展观
    10.2 建立农业补贴的长效机制
    10.3 进一步完善粮食政策,保障粮食安全
    10.4 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系统,加强金融支持
    10.5 规范发展农业生产要素市场
    10.6 加强农业和农村救助体系建设
    10.7 要加快中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创新
    10.8 创新与构建中国农业补贴的法律制度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新疆棉花产业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世界棉花消费量不断上升
        1.1.2 农业区域分工与专业化生产使新疆棉花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突出
        1.1.3 加入WTO后新疆棉区所受冲击远大于国内其它棉区
        1.1.4 新疆棉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安排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不足之处
2 农业结构调整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2.1 产业结构理论
    2.2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2.3 产业竞争力理论
        2.3.1 比较优势理论
        2.3.2 克鲁格曼等的新贸易理论
        2.3.3 波特的竞争优势模型
    2.4 农户行为理论
    2.5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
        2.5.1 农产品比较优势与国际竞争力
        2.5.2 农业政策变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6 关于棉花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
    2.7 简评
3 新疆棉花产业成长:演进历程
    3.1 我国棉花生产及区域专业化发展
        3.1.1 我国棉花生产与贸易特征
        3.1.2 我国棉花生产的区划与专业化趋势分析
    3.2 新疆棉花生产在全国棉区地位的演进和发展
        3.2.1 适宜棉花生长的独特自然条件使棉花布局向新疆集中
        3.2.2 新疆棉花生产具有明显优势
        3.2.3 新疆棉区的崛起与发展
    3.3 棉花产业在新疆区域经济中的地位
        3.3.1 农业在新疆区域经济中的比重
        3.3.2 棉花在新疆农业发展中居于主导产业地位
        3.3.3 棉花是新疆主要农作物生产中综合比较优势最强的农作物
    3.4 新疆棉花产业高速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发展潜力分析
        3.4.1 新疆棉花产业高速发展中的问题
        3.4.2 新疆棉花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4 新疆棉花产业成长:比较优势与竞争力——基于区域分工专业化视角的分析
    4.1 农业区域分工与专业化的理论分析
        4.1.1 分工与专业化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4.1.2 农业区域分工与专业化的机理
    4.2 新疆棉花生产比较优势及其竞争力分析
        4.2.1 比较优势测算的几种方法
        4.2.2 中国棉花生产比较优势及其变动的总体评价
        4.2.3 省(区)间棉花比较优势与竞争力分析
        4.2.4 新疆各地区棉花比较优势与竞争力分析
        4.2.5 影响新疆棉花比较优势的因素分析
    4.3 区域分工专业化与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4.4 新疆棉花生产区域特征及优势区域
        4.4.1 新疆棉花生产生态区划及其特征
        4.4.2 农产品生产优势区域确定的研究方法
        4.4.3 新疆棉花生产优势区域
    4.5 产业链的延伸——新疆纺织业竞争力分析
        4.5.1 竞争力分析的指标体系
        4.5.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4.5.3 结果与分析
5 新疆棉花产业成长:农业结构调整中棉农经营决策行为分析
    5.1 农业结构调整中微观主体行为的理论分析
        5.1.1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与市场、政府的关系
        5.1.2 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户与政府的博弈
        5.1.3 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户生产决策行为
    5.2 新疆种植业结构调整中棉花生产供给反应分析
        5.2.1 新疆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及其特征
        5.2.2 价格波动、经营风险与新疆棉花生产反应
    5.3 新疆棉农投资行为分析
        5.3.1 新疆农户农业投资的结构与特征
        5.3.2 棉花政策、价格波动与棉农的生产投资行为
6 新疆棉花产业成长:制度因素研究
    6.1 制度与农业生产力发展
        6.1.1 制度的一般概念
        6.1.2 制度的功能分析
        6.1.3 制度变迁与农业生产力发展
    6.2 棉花政策对新疆棉花产业的影响
        6.2.1 棉花价格政策的效应分析
        6.2.2 棉花流通体制变迁及其制度经济学分析
        6.2.3 新疆棉花政策调控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6.3 农地制度与新疆棉花产业发展
        6.3.1 不同经营规模棉农生产效益分析
        6.3.2 农地流转动因的一般分析
        6.3.3 农地流转、规模经营及其影响因素
    6.4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与新疆棉花产业发展
        6.4.1 农业合作组织与农业生产发展的理论分析
        6.4.2 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状况及其特征
        6.4.3 以棉花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棉花产业化发展——新疆哈密大泉湾棉花专业合作社的实践与启示
7 新疆棉花产业成长:效率评价
    7.1 效率和生产率测度理论发展文献回顾
    7.2 新疆棉花生产效率变动和资源配置效率实证研究
        7.2.1 测度效率的基本概念
        7.2.2 研究效率的基本方法
        7.2.3 数据来源及说明
        7.2.4 实证结果与分析
    7.3 新疆农业综合生产率的变化:一个辅助分析
    7.4 影响新疆棉花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因素分析
        7.4.1 自然灾害的影响
        7.4.2 自然资源质量退化
        7.4.3 农业科研投资不足
        7.4.4 农业技术供求体制不畅
    7.5 新疆棉花生产增长方式的判断
    7.6 简要评述
8 新疆棉花产业成长: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结论性评述
    8.2 新疆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8.2.1 转变政府职能,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8.2.2 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农业技术创新
        8.2.3 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8.2.4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
        8.2.5 完善农村产业政策,优化棉花生产区域布局
        8.2.6 实施农村教育体制创新,提高农民素质
        8.2.7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推进棉花信息网络发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WTO框架下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导 论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0.2.1 关于竞争力研究的其他理论
        0.2.2 国际竞争力含义的论争
        0.2.3 关于国际竞争力研究的述评
        0.2.4 中国有关农产品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0.2.5 加入WTO后政策调整述评
    0.3 研究的内容和结构
    0.4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0.5 论文的主要贡献
第一章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经济 分析范式
    1.1 竞争力来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1.1.1 主流研究范式:比较优势理论及发展
        1.1.2 波特的竞争力研究范式
        1.1.3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竞争力
        1.1.4 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学范式
    1.2 农产品竞争力的内涵和特点
        1.2.1 农产品市场竞争的特点
        1.2.2 农产品竞争力与农业竞争力
        1.2.3 农产品竞争力内涵和范畴
        1.2.4 农产品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1.2.5 农产品竞争力的两种类型及相应策略
        1.2.6 本文以特定农产品作为竞争力分析的载体
    1.3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框架
        1.3.1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1.3.2 农产品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1.3.3 农产品竞争力的实现机制
        1.3.4 农产品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1.4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第二章 中国农产品贸易与国际竞争力的变化
    2.1 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及发展趋势
        2.1.1 正确看待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
        2.1.2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
        2.1.3 出口产品类型结构特征 :按农产品的要素分类
        2.1.4 市场结构和贸易经营主体
        2.1.5 中国农产品贸易特征
        2.1.6 工业化与农产品贸易结构转变
        2.1.7 WTO框架下农产品贸易基本走向
    2.2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总体判断
        2.2.1 中国农产品市场份额分析
        2.2.2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2.3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结构特征和品种分析
        2.3.1 比较优势衡量:国内资源成本法(DRC)
        2.3.2 出口竞争力:显示比较优势(RCA)的分析
        2.3.4 农业保护程度和效果:政策效应分析
    2.4 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
        2.4.1 引言
        2.4.2 产业内贸易及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原因
        2.4.3 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
        2.4.4 结论
    2.5 比较优势争论和相关检验的问题
        2.5.1 关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不一致问题
        2.5.2 产业内贸易和产业升级问题
        2.5.3 相关需要解释和检验的问题
第三章 生产成本--农产品竞争力决定因素之一
    3.1 农产品生产成本与竞争力: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3.1.1 投入要素与生产成本
        3.1.2 生产经营结构与生产成本
        3.1.3 技术创新与生产成本
        3.1.4 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3.2 农产品的成本优势与变化趋势
        3.2.1 中国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变化趋势
        3.2.2 中国农产品生产成本的估算
        3.2.3 生产成本的国际比较
        3.2.4 分析生产成本差异:一个新视点
    3.3 生产成本结构:投入要素的效率及变化
        3.3.1 生产成本构成及特点
        3.3.2 农业生产投入以及效率变化:粮食生产模型
        3.3.3 要素投入与价格变化
        3.3.4 中国农业增长路径和耕作技术的创新、推广
        3.3.5 投入、产出和生产率的变化
        3.3.6 降低生产成本的路径选择和实现机制
    3.4 土地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成本比较--以小麦为例
        3.4.1 引言
        3.4.2 生产成本的比较
        3.4.3 结论
    3.5 贸易中比较优势和农业结构调整问题
        3.5.1 比较优势的变化和农业结构调整
        3.5.2 农业结构调整的实现途径:制度和技术保证
        3.5.3 比较优势与农业区域布局
        3.5.4 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产品生产成本
        3.5.5 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
    3.6 小结
第四章 流通费用--农产品竞争力决定因素之二
    4.1 农产品流通费用与竞争力 :理论和经验分析
        4.1.1 引言
        4.1.2 创新马克思流通费用理论
        4.1.3 流通费用的构成与比较
        4.1.4 流通费用与农产品竞争力
        4.1.5 结论
    4.2 农产品流通:物流费用
        4.2.1 物流费用的构成
        4.2.2 中国农产品物流成本的分析
        4.2.3 农产品物流与市场整合
        4.2.4 要充分重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4.3 农产品流通费用:信息流费用
        4.3.1 信息流费用
        4.3.2 农产品信息成本及交易的复杂性
        4.3.4 “柠檬”现象的产生:信息对农产品市场的修正
        4.3.5 另一个案例:蛛网模型
        4.3.6 农村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和政府作用
    4.4 农产品流通费用:商流费用
        4.4.1 商流费用的构成
        4.4.2 交易制度和产业组织
    4.5 农产品流通费用:资金流费用
        4.5.1 资金流费用的定义
        4.5.2 结算方式和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发展
    4.6 农产品流通费用:制度和准入费用
        4.4.1 制度和准入费用的界定
        4.6.2 强化市场的统一性
        4.6.3 市场机制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
        4.6.4 创新农产品流通机制:借鉴和变革
    4.7 农产品流通费用的实证研究
        4.7.1 引言
        4.7.2 流通费用对价格竞争力的影响: 理论模型
        4.7.3 农产品流通费用的实证分析
    4.8 小结
第五章 产品差异化--影响农产品竞争力决定因素之三
    5.1 农产品差异化: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5.1.1 产品差异化理论及成因
        5.1.3 寻求农产品差异化竞争力
    5.2 农产品差异化:质量竞争优势
        5.2.1 农产品质量是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5.2.2 制约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质量安全和绿色壁垒
        5.2.3 提高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5.2.4 促进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大发展
    5.3 农产品差异化:营销和品牌竞争优势
        5.3.1 农产品品牌与市场竞争力
        5.3.2 农产品品牌的形成因素分析
        5.3.3 中国农产品品牌现状以及塑造品牌的新机制
        5.3.4 农产品的品牌经营和区位品牌
        5.3.5 国际市场定位和差异化营销战略
    5.4 农产品差异化:特色农业
        5.4.1 特色农业与市场竞争力:谋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5.4.2 特色农业的形成条件
        5.4.3 特色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市场竞争的选择
        5.4.4 特色农业:西部产业选择的重点和民族外贸优势的发挥
        5.4.5 发展特色农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5 农产品差异化:攀西地区案例
        5.5.1 攀西地区农业资源条件和生产状况
        5.5.2 农产品差异性及其限制性因素
        5.5.3 攀枝花农产品差异化竞争力的培育
    5.6 小结
第六章 贸易保护--农产品竞争力决定因素之四
    6.1 农产品贸易保护的国境措施
        6.1.1 农业保护的涵义和贸易保护的对等性
        6.1.2 农业协议的三大支柱和农业保护政策分类
        6.1.3 农产品贸易保护的主要表现形式
    6.2 关税和关税配额
        6.2.1 关税
        6.2.2 配额
        6.2.3 关税配额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对贸易的影响
        6.2.4 关税和配额对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
        6.2.5 关税和配额安排构成的贸易壁垒
        6.2.6 设计农产品合理进口关税结构
    6.3 技术贸易壁垒和环境壁垒
        6.3.1 技术壁垒和技术壁垒效应分析
        6.3.2 技术壁垒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作用机制
        6.3.3 技术壁垒的经济学分析:从产品差异化角度的理解
        6.3.4 技术标准设置形成的隐蔽阻碍以及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6.3.5 WTO框架下应对技术与环境壁垒的策略
    6.4 特别保障条款和反倾销条款构成的限制性保护
        6.4.1 反倾销条款
        6.4.2 特别保障条款
    6.5 出口补贴
        6.5.1 出口补贴对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
        6.5.2 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和《农业协定》的约束
        6.5.3 主要国家出口补贴情况
    6.6 贸易保护制度和国际贸易环境的经济学分析
        6.6.1 自由贸易与发展
        6.6.2 农业贸易保护的利益集团模型
        6.6.3 发达国家农业保护以及对贸易的影响
        6.6.4 农产品贸易谈判和改革
    6.7 建立新型进口调控和出口促进机制
    6.8 小结
第七章 国内支持--农产品竞争力决定因素之五
    7.1 WTO有关国内支持规定及对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
        7.1.1 WTO对国内支持和补贴承诺的规定
        7.1.2 WTO有关国内支持规定与农业政策
        7.1.3 农业补贴的两层含义:保护和支持
        7.1.4 农业国内支持与农产品的竞争力
    7.2 国内支持措施的经济学分析
        7.2.1 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
        7.2.2 政府对市场交易的影响:以价格支持为例
        7.2.3 支持价格对政府支出和生产的影响
        7.2.4 生产补贴及其经济影响
        7.2.5 直接收入补贴的理论依据
        7.2.6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化:政府与农民的博弈
    7.3 WTO框架下农业补贴政策的比较和调整
        7.3.1 发达国家的补贴政策及调整
        7.3.2 发展中国家补贴政策的调整
    7.3 3 国外调整农业补贴政策的一个简要评价
        7.3.4 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存在问题
        7.4.5 中国农业国内支持调整的基本思路
    7.4 国内支持措施对竞争力的影响:基于国际比较的分析
        7.4.1 支持水平、结构和竞争力
        7.4.2 农产品税制与竞争力:比较和借鉴
        7.4.3 公共政策支持优先序与农产品竞争力
        7.4.4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农业支持特征
    7.5 农业国内支持:补贴机制和支持方式的比较
        7.5.1 价格支持补贴机制的比较
        7.5.2 直接补贴的争论
        7.5.3 从价格补贴到收入补贴
        7.5.4 中国投入政策的挑战和国际经验借鉴
        7.5.5 国内措施的贸易影响以及转移支付效率:经合组织的经验
        7.5.6 “绿箱”支持为核心的农业支持体系:农业补贴趋势化
    7.6 中国农业支持模式与政策选择
        7.6.1 如何选择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政策取向问题
        7.6.2 研究政府支持的范围和方式:用好WTO国内支持政策的前提
        7.6.3 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模式与政策选择
    7.7 WTO框架下中国农业支持体系构建
        7.7.1 以“绿箱”政策为核心的农业支持体系
        7.7.2 完善农业科技投入和服务体系
        7.7.3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7.7.4 完善农业法律法规体系
    7.8 小结
第八章 总结
    8.1 基本观点和结论
    8.2 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以拼音为序)
后 记

四、加入WTO与广东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D]. 刘利.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 刘凌霄.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0)
  • [3]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D]. 檀云坤.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1)
  • [4]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5]中国虾产业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研究[D]. 袁新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6]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D]. 王慧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02)
  • [7]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构建研究[D]. 金赛美.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1)
  • [8]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与体系研究[D]. 何忠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07)
  • [9]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新疆棉花产业成长研究[D]. 王春晓. 浙江大学, 2005(04)
  • [10]WTO框架下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D]. 李春海. 西南财经大学, 2004(03)

标签:;  ;  ;  ;  ;  

加入WTO与广东农业结构战略调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