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技术教师教育情况调查分析

我国职业技术教师教育情况调查分析

一、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情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束建华[1](2021)在《专业认证视角下职教师范生的培养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的职教师范生仍然是我国职教师资的重要来源。《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旨在促进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内涵建设,提升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我国职教师师范生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目标契合度不够,专业教学融合度不够,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产教融合程度不深,学生专业学习趋向被动等。因此,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要在《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引领下,强化人才培养目标,落实课程改革的要求,实行"三导师"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职教师范生的培养质量。

于子悦[2](2021)在《职教师范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梁晨[3](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匡曼玉[4](2021)在《中美教师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李绮桥[5](2021)在《基于BOPPPS的中职物联网单片机课程教学研究与实施》文中提出在国家大力推进5G发展的背景下,物联网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需要大量的基层技术操作人员进行相关项目的建设、管理和维护。而基层技术人员主要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单片机技术作为中职物联网人才培养的关键技术之一,对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中职的单片机课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发展所需,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单片机课程的教学效果是本文研究的关键。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分析出中职物联网单片机课程教学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理实脱离、课程资源形式单一和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然后提出应用BOPPPS教学模式的单片机课程教学解决方案,并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对BOPPPS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设计,实现教学模式平台化、教学过程信息化、课堂教学高效化、教学平台标准化、教学反馈精准化和课程资源多样化。第二、首先分析了基于当前主流教学平台实现BOPPPS教学的可行性,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BOPPPS教学环节的功能性需求,然后采用Java、Html5、Java Script和Spring Boot、Bootstrap框架等技术设计了适用于BOPPPS教学模式的中职物联网单片机教学平台。最后经过系统功能与性能测试,验证了该教学平台的有效性。第三、首先基于设计的BOPPPS教学平台开展单片机课程教学实践,具体以“防盗报警器”项目为案例进行教学设计,并在广州市某中职学校进行“防盗报警器”、“音乐喷泉”和“8*8点阵”项目的案例教学实践。然后通过与传统的BOPPPS教学模式进行实验对比,分析了学生的态度评价、知识掌握和能力体现情况,得出信息化的BOPPPS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课堂知识,而且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软硬件设计能力以及调试维护能力,从而验证了本文设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平台的有效性。本文提出的基于BOPPPS的中职物联网单片机教学模式及优化设计的教学平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优化了单片机课程教学过程,丰富了BOPPPS教学模式,推动了信息化教学改革,实现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教师及时获取反馈信息的效果,不仅提高了中职物联网单片机课程的教学质量,还为中职学校今后开展物联网专业课程改革提供行之有效的借鉴。

李梦雅[6](2021)在《“就业导向”还是“升学导向”:中职学校发展困境的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等职业教育一直坚持“就业导向”的办学方向,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出发,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技能型人才,对推动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职教高考”、高职扩招等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家长和学生的升学热情被点燃,为了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中等职业学校开始以“升学”为导向进行人才的培养。本文将Y职中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它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理清发展脉络,它的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演变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因此,结合相关政策把它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分析研究,然后以“职教高考”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分析“职教高考”对Y职中的影响,主要包括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师、教学、学生的影响。结合Y职中的发展现状,研究Y职中在“就业导向”与“升学导向”博弈下课程设置与课时、专业以及录取方式、教师与学校、“职教特色”与“升学率”之间的发展困境,最后,为破解当前的发展困境,建议Y职中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坚持“职教特色”,重视可持续发展;二是正确释放“职教高考”信息,积极提高学生职业规划能力;三是深化合作办学,构建“横纵联合”的职教发展立交桥;四是实施考核评价改革,提高教师能力。

周言艳[7](2021)在《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教育全球化趋势已经无法逆转,各国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日渐频繁。但与此同时,各国在教育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掌握先进思想和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使得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继而转变为全球性的人才竞争。在人力资本理论和软实力理论的影响下,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教育全球化趋势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世界各国把教育看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强自身软实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关键阵地。因此,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俄两国都十分重视教育水平的提升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中俄两国互为最大友好邻邦,且都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加强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是双方提高各自教育水平,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直面教育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此外,人文交流作为我国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双边和多边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是人文交流的重点领域。发展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对提升两国人文交流水平和推动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俄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合作程度也不断加深,逐渐实现机制化和多层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因此,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围绕苏联解体以来的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展开研究,以中苏教育交流与合作作为论文的逻辑起点,以梳理和评价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效为关键环节,落脚于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以期对我国在全面了解掌握中俄教育与合作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制定新时代对俄教育政策有一定的咨政作用。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与论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以及论文的思路与结构。第一章:中俄(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回顾。本章主要对从新中国建立到苏联解体的中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进行回顾,阐述并归纳这一阶段不同时期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背景、主要成就和特点、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这一时期,中俄(苏)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受两国关系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当两国关系处于“蜜月”期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十分密切;当两国关系不断恶化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则逐渐走向低谷;当两国断绝来往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则处于停滞状态;而当两国关系逐渐恢复正常之后,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也逐渐恢复正常并发展起来。第二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就。本章主要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法律基础进行梳理,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果进行整理与评价。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化,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一阶段,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程度逐渐加深,交流与合作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逐渐形成了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化。第三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问题。本章分别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存在的部分交流活动及合作机制成效不佳、留学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语言障碍以及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的留学吸引力不足这四个问题进行了探究,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第四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本章首先分析了两国国家关系和教育合作基础、两国的教育战略以及国际环境(全球化和中俄美三边关系的变化)对两国未来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促进作用,然后阐述了两国的教育政策和新冠疫情对双方目前及未来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可能造成的影响,最后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系统总结,在归纳中俄各时期教育交流与合作内容、分析未来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走向的基础上,指出中俄未来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黄若兰[8](2021)在《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以S学校管理工程系学生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迅速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增,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批高水平、技术型专业人才的重要职能和责任,其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建设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直接影响高职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相继出台的系列文件也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然而,现阶段国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尚处于刚起步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其理念的认识还较为片面,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水平不容乐观,就业形势相对严峻,对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提升路径展开研究势在必行。培养与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有效保障高职院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最佳途径,更是有效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内在需求的必然选择。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在“人职匹配”理论、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和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基础上,以S学校管理工程系学生为例,运用问卷、访谈的调查方法和统计分析法,探究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现状,并分析归纳出存在的问题及内外部原因,提出了具体的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可操作路径。通过调查和分析,本研究发现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在自我探索、认识环境、做出决策以及制定目标、计划等方面存在问题。从内部因素分析,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迁移水平有待提升、未能把握职业信息获取机会。从外部因素分析,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专业水平还不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安排存在弊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认识较为模糊。鉴于此,本研究从高职学生和高职院校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路径:高职学生应从职业生涯规划态度与责任意识的树立、自我与环境的认知能力的提升、信息加工技能的强化、目标与计划的制定四个方面入手提升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高职院校要从师资队伍、课程内容体系、教育评价机制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中心建设四个方面着手,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提升保驾护航。

黄先红[9](2021)在《可持续发展视阈下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C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不仅服务于当下,更关注于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着眼于学生对未来自身发展需求的满足,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视角展开对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探索,可帮助中职生转变观念、积极行动、规划学业,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较平稳地由学校人转变为社会人、职业人。在可持续发展视阈下,本文以成都市C学校为个案进行研究。首先,在该校发放《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864份,使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显示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现状如下:该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总体水平较高,但个体差异较大,生涯规划意识偏低和生涯决策能力较弱。纵向比较,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横向比较,接受过生涯辅导以及参加过学生干部工作的学生其生涯规划能力较高。男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高于女生。其次,以问卷调查差异分析结果为导向,设计教师访谈提纲和学生访谈提纲,针对性地在高一和高三年级师生中选取访谈对象展开访谈。同时,观察该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情况,探析影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因素有:(1)家庭对职业教育关注不足,影响学生的职业认知;(2)升学导向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被误解,没有真正唤醒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3)专业课程对职业涉猎不深使学生对职业的认知滞后;(4)缺乏有效、系统的生涯辅导。再次,依据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针对性提出对策:(1)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或专家学者对系列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政策进行梳理,并在学校为一线教育工作者进行系统解读,破除学校及教师在政策理解上的误区;(2)学校成立专门的工作室,集中整合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系统的团体生涯咨询辅导。(3)学校从课程教学、择业尝试、活动开展三方面着手,构建具有可持续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任煜恒[10](2021)在《运动教育模式在普通高校散打教学应用效果的实证研究 ——以上海市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提出运动教育模式是起源于美国的一种课程与教学模式,它是以教师直接指导、伙伴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学习方法,以固定分组、角色扮演为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以比赛为主线,提供给不同水平学生个性、完整、真实的运动体验。武术散打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是伴随着华夏文明的繁衍而发展起来的,支撑这项运动绵亘几千年历史的根源在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随着教育部提倡传统文化进校园,学校开始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散打这项传统的体育项目也逐渐走入众多高校的体育课程之中。武术散打开始在大学生群体中开枝散叶,逐渐受到许多师生的欢迎。但就目前散打教学开展的状况来看,高校散打面临着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等问题。针对于此,本文将运动教育模式融入普通高校散打教学中,在高校散打教学改革中寻求一条新的思路。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为研究方法,选取上海市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空乘专业2019级散打课程两个班的学生71人作为实验对象,就运动教育模式应用到普通高校散打教学中的效果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对学生身体素质影响上较实验前分别有显着性提高,在耐力素质提升上,两个班级均未发现有显着性提升。就整体而言,运动教育模式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上效果基本一致,两者不存在显着性差异。(2)运动教育模式和传统体育教学在对学生散打技能水平提升上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就其提升效果而言,运动教育模式较传统体育教学更具优势。运动教育模式以竞赛为主线,在教学中,学生即是比赛的参与者也是比赛的组织者、执裁者,学生在面对不同阶段的竞赛时可以将技术连贯起来应用在比赛中,在面对终结性评价时就会显得更加游刃有余。(3)在改善学生内部动机上实验班明显优于对照班。通过角色扮演等相关形式,在合作和伙伴学习相互结合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体验成功的同时,学生主观能动性也将进一步提高,对内部动机的激发有着积极价值。(4)应用于高校散打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今后在普通高校散打教学中应用运动教育模式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就本文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实施运动教育模式时应结合运动项目的特点和实际的教学条件、教学环境进行课程单元的教学设计。教师应选择熟悉的运动项目,在教学应用中会比较得心应手。(2)建议应适当地增加教学课时,延长学生在散打项目上的教学时间,以此为阶段性的比赛做好准备,能够有利于散打技能的应用,同时还要注重体能训练的内容。(3)在比赛上,应通过简化运动规则和改创运动器材、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成功参与的机会。(4)在应用运动教育模式时,保障学生散打技术学练的同时也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合作学习、伙伴学习时,注意各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状态,师生和生生之间相互沟通,避免学生之间矛盾的发生;在保障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空间的同时也应协调好师生、生生关系。(5)在运动教育模式中,良好的上课规则、课堂常规和操作程序的重要特征是清楚、连贯,教师要不断加强对自身专业的学习,清晰运动教育模式教学的每一环节,当面对教学中突发的教学事故能够及时解决。

二、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情况调查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情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专业认证视角下职教师范生的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标准》对职教师范生培养的指标概述
二、专业认证视角下职教师范生培养现状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契合度不够
    (二)课程教学融合度不够
    (三)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
    (四)产教融合程度不深
    (五)学生专业学习趋向被动
三、专业认证视角下职教师范生的培养策略探析
    (一)强化人才培养目标
    (二)落实课程改革要求
    (三)实行“三导师”制
    (四)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五)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基于BOPPPS的中职物联网单片机课程教学研究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相关概论和技术
    2.1 相关概念
        2.1.1 中等职业教育
        2.1.2 BOPPPS教学模式
        2.1.3 理实一体化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做中学”理论
    2.3 相关技术
        2.3.1 前端主要技术
        2.3.2 后台主要技术
3 中职物联网单片机课程教学的分析与研究
    3.1 中职物联网单片机课程定位分析
        3.1.1 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3.1.2 课程培养目标分析
    3.2 中职物联网单片机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3.2.1 文献研究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3 中职物联网单片机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3.3.1 教学方法问题
        3.3.2 教学资源问题
        3.3.3 学生能力问题
    3.4 解决方案
        3.4.1 BOPPPS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3.4.2 基于BOPPPS的中职物联网单片机课程教学的优化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BOPPPS的中职物联网单片机课程教学平台研究与设计
    4.1 教学环节优化的功能性需求分析
    4.2 常用教学平台在BOPPPS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分析
    4.3 基于BOPPPS的单片机课程教学平台设计
        4.3.1 总体方案设计
        4.3.2 系统详细设计
        4.3.3 系统功能实现
        4.3.4 系统测试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BOPPPS的中职物联网单片机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5.1 基于BOPPPS模式的案例教学设计
    5.2 基于BOPPPS模式的案例教学实施
        5.2.1 教学实施对象
        5.2.2 案例教学应用
    5.3 教学效果反馈
        5.3.1 教学评价实施
        5.3.2 学生的态度评价反馈
        5.3.3 学生的知识掌握反馈
        5.3.4 学生的能力体现反馈
        5.3.5 教学总结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B 中职物联网单片机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C 51单片机定时器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后测成绩
    附录D 基于BOPPPS的中职物联网单片机教学反馈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E
    附录F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后测成绩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6)“就业导向”还是“升学导向”:中职学校发展困境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1.1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发展面临挑战
        1.1.2 以升学为导向的中职教育发展势头突出
        1.1.3 两种导向下中职学校发展困境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已有研究述评
    1.5 概念界定
        1.5.1 “就业导向”
        1.5.2 “升学导向”
        1.5.3 中等职业学校
        1.5.4 中等职业学校发展
        1.5.5 发展困境
    1.6 研究思路和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1.6.3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7 研究的理论基础
        1.7.1 .组织转型发展理论
        1.7.2 三重螺旋理论
        1.7.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 基于政策变迁的Y职中的发展历程
    2.1 起步萌芽阶段(1982-1993)
    2.2 政府主导、联合办学阶段(1994-1999)
    2.3 曲折中发展阶段(2000-2011)
    2.4 托管转型阶段(2012-2021)
3 “职教高考”对Y职中的影响
    3.1 调查设计
        3.1.1 调查问卷的实施与发放
        3.1.2 学生、教师访谈的实施
    3.2 .中职学生对“职教高考”的认识
        3.2.1 中职学生获取“职教高考”信息的主要途径
        3.2.2 .中职学生对“职教高考”的认知
    3.3 “职教高考”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3.3.1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
        3.3.2 对班级设置的影响
        3.3.3 对学校质量监测的影响
    3.4 “职教高考”对教师的影响
        3.4.1 增加了教师的压力
        3.4.2 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
    3.5 “职教高考”对教学的影响
        3.5.1 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
        3.5.2 对考核评价的影响
    3.6 “职教高考”对学生的影响
        3.6.1 对学生主体参与动机的影响
        3.6.2 对学生参与技能比赛动机的影响
        3.6.3 对学生文化学习动机的影响
        3.6.4 对学生人生态度的影响
    3.7 “职教高考”影响下中职学校发展的隐忧
4 “就业导向”与“升学导向”的博弈
    4.1 课程设置以及课时的博弈
    4.2 专业以及录取方式的博弈
    4.3 教师和学校的博弈
    4.4 “职教特色”与“升学率”的博弈
5 中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建议
    5.1 坚持“职教特色”,重视可持续发展
    5.2 正确释放“职教高考”信息,积极提高学生职业规划能力
    5.3 深化合作办学,构建“横纵联合”的职教发展立交桥
    5.4 实施考核评价改革,提高教师能力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论文思路与结构
第一章 中俄(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中苏“蜜月”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背景
        二、富有成效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三、教育交流与合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二节 中苏关系恶化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由萎缩走向停滞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萎缩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停滞
    第三节 中俄(苏)关系趋缓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回暖与恢复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逐渐恢复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正常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就
    第一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法律基础
    第二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果与评价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程度逐渐加深
        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化日趋完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问题
    第一节 交流活动及合作机制成效不佳
    第二节 留学生培养质量问题
        一、留学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二、影响留学生培养质量的原因
    第三节 语言障碍问题
        一、俄(汉)语水平欠佳
        二、语言障碍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问题
        一、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相对不足
        二、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不足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
    第一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有利因素
        一、两国国家关系及教育合作的顺利发展
        二、两国教育战略的促进作用
        三、国际环境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不确定因素
        一、两国教育政策的影响
        二、新冠疫情对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影响
    第三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前景预测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相互承认学历、学位证书的协议》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在俄罗斯联邦学习汉语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习俄语的协议》
附录三 本科及以上教育中俄合作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名单
附录四 高等专科教育中俄合作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名单

(8)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以S学校管理工程系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
        1.2.2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研究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职业生涯
        1.3.2 职业生涯规划
        1.3.3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研究的基础理论
    2.1 “人职匹配”理论
    2.2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2.3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3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现状
    3.1 调查设计
        3.1.1 调查对象
        3.1.2 调查工具
        3.1.3 数据处理
    3.2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调查结果
        3.2.1 问卷信效度检验
        3.2.2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总体状况
        3.2.3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各维度状况
        3.2.4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差异分析
        3.2.5 结论
4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存在的问题
        4.1.1 高职学生自我探索程度明显不够
        4.1.2 高职学生认识环境能力存在不足
        4.1.3 高职学生欠缺职业决策制定技能
        4.1.4 高职学生缺乏目标计划制定能力
    4.2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内部因素
        4.2.2 外部因素
5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提升路径
    5.1 内部路径
        5.1.1 必要前提:树立正确态度,增强规划意识
        5.1.2 基础要素:准确评价自我,有效认识环境
        5.1.3 核心内容:强化信息加工,提升决策技能
        5.1.4 重要环节:明确目标计划,及时反馈修正
    5.2 外部路径
        5.2.1 打造多元的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师资队伍
        5.2.2 制定“三融”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体系
        5.2.3 建立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评价机制
        5.2.4 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管理中心
6 结语
    6.1 总结
    6.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可持续发展视阈下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C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中职生需要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1.1.2 可持续发展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
        1.1.3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误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可持续发展
        1.3.2 职业生涯规划
        1.3.3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1.4 文献综述
        1.4.1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研究
        1.4.2 可持续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研究
    1.5 理论基础
    1.6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思路
        1.6.3 研究方法
2 成都市 C 中职学校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现状调查
    2.1 调查对象与研究目的
    2.2 调查问卷与信度分析
    2.3 成都市C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现状分析
        2.3.1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总体情况
        2.3.2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年级差异
        2.3.3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性别差异
        2.3.4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在专业类别上的差异
        2.3.5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在职业生涯辅导上的差异
        2.3.6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在实习经历上的差异
        2.3.7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在学生干部经历上的差异
3 成都市C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上的问题表现及原因分析
    3.1 成都市C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上的问题表现
        3.1.1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偏低
        3.1.2 生涯决策能力较弱
        3.1.3 自我监控能力不足
        3.1.4 心理健康问题凸显
    3.2 成都市C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家庭引导不足
        3.2.2 职业生涯规划认知错位
        3.2.3 课程教学内容浅、实践性弱
        3.2.4 缺乏系统的生涯辅导
        3.2.5 校园活动和实训活动不足
4 可持续发展视阈下培养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对策
    4.1 解读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破除认知误区
    4.2 任务驱动式教学,增强课程实践性
    4.3 进行择业尝试,强化职业认知
    4.4 成立工作室,生涯辅导系统化
    4.5 丰富校园活动,提升行动力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生能力问卷》
附录 2:《职业生涯规划访谈提纲(学生版)》
附录 3:《职业生涯规划访谈提纲(教师版)》
附录 4: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情况观察记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10)运动教育模式在普通高校散打教学应用效果的实证研究 ——以上海市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2.1.2 运动教育模式
    2.2 运动教育模式相关概述
        2.2.1 运动教育模式发展的历史沿革和理论基础
        2.2.2 运动教育模式的目的与目标
        2.2.3 运动教育模式的特征
        2.2.4 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方法
        2.2.5 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评价
    2.3 国内运动教育模式的相关研究
    2.4 关于我国普通高校武术散打教学的相关研究
        2.4.1 我国普通高校散打教学的理论研究
        2.4.2 我国普通高校散打教学的实践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2.1 问卷的设计与制定
        3.2.2.2 问卷的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3.2.2.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2.3 实验法
        3.2.3.1 实验对象
        3.2.3.2 实验时间与地点
        3.2.3.3 实验假设
        3.2.3.4 实验变量
        3.2.3.5 实验步骤
        3.2.3.6 实验指标确定及测试方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3 运动教育模式教学实验设计
        3.3.1 学情分析
        3.3.2 运动教育模式下普通高校散打课程教学目标
        3.3.3 团队联盟小组成员角色分配及职责策略
        3.3.4 教学评价的设计
        3.3.5 运动教育模式教学过程结构
        3.3.6 教学课堂常规的设置
        3.3.7 比赛设计策略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前测数据结果与分析
    4.2 实验后测数据结果与分析
        4.2.1 实验后学生身体素质结果与分析
        4.2.1.1 对照班实验前后身体素质结果分析
        4.2.1.2 实验班实验前后身体素质结果与分析
        4.2.1.3 实验后对照班与实验班身体素质对比结果分析
        4.2.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散打技能对比结果分析
        4.2.3 实验后内部动机结果与分析
        4.2.3.1 对照班实验前后内部动机差异性比较
        4.2.3.2 实验班实验前后内部动机差异性比较
        4.2.3.3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内部动机差异化对比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四、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情况调查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专业认证视角下职教师范生的培养策略研究[J]. 束建华. 职教通讯, 2021(07)
  • [2]职教师范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关系研究[D]. 于子悦. 西南大学, 2021
  • [3]“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培养模式研究[D]. 梁晨.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4]中美教师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比较研究[D]. 匡曼玉.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基于BOPPPS的中职物联网单片机课程教学研究与实施[D]. 李绮桥.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6]“就业导向”还是“升学导向”:中职学校发展困境的案例研究[D]. 李梦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D]. 周言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8]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以S学校管理工程系学生为例[D]. 黄若兰.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9]可持续发展视阈下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C学校为例[D]. 黄先红.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10]运动教育模式在普通高校散打教学应用效果的实证研究 ——以上海市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任煜恒.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标签:;  ;  ;  ;  ;  

我国职业技术教师教育情况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