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循环经济角度看,当前实现“快”​​与“长”经济发展相统一

从循环经济角度看,当前实现“快”​​与“长”经济发展相统一

一、从循环经济看当前实现经济发展“快”与“长”的统一(论文文献综述)

苏治[1](2020)在《生态文明战略下循环农业发展路径仿真及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党和国家大力提倡和发展生态文明战略的伟大契机之下,变革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路径,改善传统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以及提高传统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综合研究了国内外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认为当前转变传统农业传统路径是农业生产面临的重要问题,但是采取何种农业发展模式以及如何选择适宜的农业路径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传统农业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开展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明确传统农业区不同农业发展路径下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建立研究区域农业发展路径的方法体系,探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为传统农业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开发、产业规划、关键决策和有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传统农业区实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生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农业发展路径的选择问题开展了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研究,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价。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系统动力学仿真是研究农业发展路径的适宜方法。研究籍借系统动力学协同性、整体性、时变性、动态性等特点,各要素间的因果关系、有限的数据和各种反馈关系,构建了循环农业发展路径系统动力学模型,较好地模拟了贾得乡农业发展路径选择问题。研究认为系统动力学方法是研究农业发展路径的适宜方法。(2)构建了选择农业发展路径的方法体系。方法体系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①研究传统农业及循环农业发展特点和趋势;②建立传统农业、循环农业、传-循结合的5种农业发展路径及其12条子路径;③利用系统动力学,分别构建5种基础路径及其12条子路径的系统动力学模型;④运行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得到不同农业发展路径的运行结果;⑤运用综合评价法评价出最优的农业发展路径。(3)解决了传统农区农业发展路径选择问题。通过对贾得乡的仿真研究表明,高传低循的循环农业发展路径是贾得乡5种基础发展路径中的最优路径;系统动力学仿真及综合评价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高传低循路径的I型农业路径是最优的子发展路径。本文的农业发展路径研究方法不仅解决了贾得乡农业发展路径选择问题,并且为其它传统农区选择农业发展路径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4)因地制宜地发展循环农业路径才能有效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在较为落后的中西部传统农业区全面发展循环农业并非是最佳选择,要根据地区的循环农业发展基础、农业技术水平、农民对循环农业的认可程度、循环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和区域发展的政策水平,因地制宜地采取循环农业发展路径才能有效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5)适宜的循环农业工程建设促进区域循环农业路径的通畅。本文通过研究贾得乡建设循环农业农业工程建设的发展模式为基础,提出农业合作社促进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企业发展带动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农业园区壮大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等3种模式是适合贾得乡走高传低循Ⅰ循环农业发展路径的循环农业工程设施建设模式,并对各种工程设施进行了量化研究,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对贾得乡近期(2018-2025年)和中远期(2026-2040年)贾得乡的循环农业工程设施建设进行和综合布局,有力的指导了贾得乡走高传低循Ⅰ循环农业发展路径来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刘刚[2](2019)在《行业法治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提出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思想。到2035年,我国还要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的目标。如何判断法治社会基本建成,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迫切的实践问题。社会是由行业组成的,法治社会的建成可以走一条行业法治之路。法治社会是社会领域实现法治化的治理状态,而行业法治可以理解为是指行业领域的法治化的治理过程。先有法而后才有法治,先有行业法而后才有行业法治。因此,要研究行业法治,需要先研究行业法;而要研究行业法,则需要先研究“行业”。改革开放后,我国立法实践中出现了大量“行业”入法现象,汇聚成“法律中的行业”这个独特命题。对“行业”入法现象的实证分析表明,“行业”已经从一个古老的经济概念变成一个新生的法律概念。“行业”入法现象在所有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中总体上占到了三成,席卷了除诉讼法及非诉讼程序法之外的所有部门法,甚至现行宪法也对“行业”做出了明确规定,宣示了“行业”的宪法地位。“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形式样态,包括行业规划、行业标准、行业自律、行业诚信、行业垄断、行业主体、行业协会和从业人员等。“行业”入法现象有力的支撑了行业法的存在,宣告了行业法治的潜在可能。“行业”入法现象是对行业在社会结构中的变迁的法律响应,行业法是法律社会化发展的最新表现。系统梳理行业法的历史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虽然学界还存在分歧,但也形成了一些理论共识,即行业法是兼顾“硬法”和“软法”在内的体系。新兴的行业法有助于一并解决传统部门法体系的学科壁垒问题、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以及部门法的局限性问题。行业法应该继部门法之后,成为我国法律体系和法学体系中的新成员。行业法与部门法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是交叉与重叠关系,二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提出行业法治的逻辑,建基于法治概念的宽泛性和灵活性。行业法治是一种“混合”法治,其内涵表现为“硬法”之治和“软法”之治的结合、依法监管与依法自治的结合、横向体系(各行各业的法治)和纵向体系(包括行业立法、行业监管、行业纠纷化解和行业自治在内)的结合。行业法治是一种“复杂”法治,其特性包括法治主体的多元性、法律规范的复合性、行业治理的差异性、运行机制的共治性和调整范围的全面性。行业法治是一种真法治,而不是假法治,其理念包括权利保护理念、公平正义理念、科学发展理念和自治理念。行业法治是一种有意义的法治。从法治发展维度看,行业法治既有助于拓展法治的理论空间,也有助于填补传统法治的短板,还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从行业发展维度看,行业法治既有助于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促进行业发展,也有助于确立行业治理的标准、规范行业发展,还有助于为新兴行业保驾护航。行业法治体现了行业与法治的互动关系,促进了法治发展和行业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包括经济基础、政治基础、社会基础、法律基础四个方面。其中,经济基础是指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政治基础是指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体制逐步建立;社会基础是指行业组织的大量出现;法律基础是指行业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与法治社会一样,行业法治也包括主体要素、制度要素与实践要素。这三种要素共同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与“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主要形式样态基本一致,行业标准、行业协会和行业自治构成了行业法治的基本要素。行业法治中的行业标准是广义的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一种“软法”,可以进一步促进行业法治的社会化、柔性化和可操作性。行业协会是行业法治的重要主体,行业协会通过参与行业立法、行业纠纷化解、行业监管和行业管理等来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行业法治中的行业自治既是权利,也是权力。行业自治首先通过行业自治规范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但是,在行业法治的运行中,行业监管与行业自治始终需要处于动态平衡的态势中,只有这样,行业自治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理想的行业法治是完美的,但是行业法治的现实运行,包括行业立法、行业监管、行业纠纷化解和行业自治等,还存在若干缺陷,因而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完善措施。其中,行业立法存在着行业分类难以精确、狭隘的部门本位主义、行业法律滞后、行业协会立法不完备、缺失跨行业的标准化协调机制等缺陷。对此,一是可建立专业工作委员会提出立法草案的体制,取代现有的行业主管部门主导立法的立法体制,并建立第三方如行业协会等接受立法机关委托起草行业立法的立法体制;二是应将行业标准的制定权赋予行业协会,取代现有的行政机关制定行业标准的体制,并建立跨行业的标准协调制度,加大推广综合标准制度;三是应及时修订行业立法。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包括重审批轻监管、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不健全,信用监管存在体制机制缺陷,综合监管仍有待完善等。对此,一是需要将监管理念从“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轻审批重监管”,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二是政府应建立包括企业、非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在内的全国统一信息共享平台,并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在信用监管中的作用;三是应当从监管主体、监管模式、监管手段和监管过程等四个方面完善综合监管体制;四是对新兴行业应遵循政府适度监管的原则。行业纠纷化解存在行业调解制度公信力有待加强、认同度和成功率都不高、行业调解程序和行业仲裁等相关法律制度缺失等问题。对此,一是应进一步增强行业协会的代表性,提升行业调解的公信力;二是应积极推动行业协会设立专业性调解组织,提高行业调解人员的准入资格条件,以提升行业调解制度的利用率和成功率;三是应当建立专门的行业调解程序;四是健全行业仲裁制度,可考虑由行业协会组建行业仲裁委员会,并修订《仲裁法》,赋予行业仲裁应有的法律地位;五是鼓励行业组织制定标准化法律文本,尽可能减少行业纠纷的产生。行业自治方面,存在着立法上重“行业自律”轻“行业自治”、行业协会自治权力不够、不利于行业自治的固有缺陷难以消除等不足。对此,一是应该突出“行业自治”的理念,将法律条文中的“行业自律”修改为“行业自治”;二是政府彻底退出行业协会的运作,不再干预行业协会的内部事务;三是赋予行业协会完整的自治权力,只要不违反法律,行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皆由行业协会自行解决。同时,国家需保留对行业协会的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综上,通过对“行业”入法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对行业法和行业法治的研究成果进行历史分析,对行业法治的内涵、特性、理念、实践意义等问题进行概念分析、对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和基本要素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行业法治的理论框架体系得以初步建立。只要有效解决行业法治在现实运行中的不足,作为法治社会的建设途径,行业法治一定会拥有美好的未来。期待有朝一日,行业法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行业法治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付瑶[3](2016)在《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作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这个重大战略决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在推进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又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历史进程中,各种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迅速增加。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对于缓解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压力是十分必要的。从理论上讲,马克思的节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从抽象的层面对经济学问题进行探讨时提出了劳动时间节约理论。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节约始终是被作为很高的道德维度加以提倡的传统伦理观念。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节约思想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运用。中国共产党汲取中国传统节约思想精华,深入研究马克思节约理论相关论述,赋予"节约"以崭新的时代内容。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国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提出了许多有关节约的思想,既给当前节约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又为以后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保证。结合当代中国国情对中国共产党的节约思想进行挖掘,并从整体上进行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价值。从实践上讲,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项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等多个行为主体,受到政策、制度、体制及国际国内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提出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节约型社会在其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利益冲突与社会矛盾。例如,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虽然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以来,各地区和各部门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最终结果是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体现在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和资源消耗仍然大大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另外,消费领域也存在着严重的浪费行为和现象,特别是在某些党员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奢侈享乐和挥霍浪费现象已经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鉴于此,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节约精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紧迫,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途径、机制和目标模式等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有关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和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引言、正文、结论等几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引言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在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节约型社会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尝试和不足之处。第一章考察理论界关于节约型社会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节约型社会的内涵以及节约型社会的特征等问题,并从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提出背景和重大意义等方面阐述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第二章从历史和现实相统一的角度来研究我国的节约型社会建设问题,系统梳理了中国传统的节约理论、马克思的节约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节约理论,并从这些理论中挖掘其当代价值。第三章借鉴国外的节约理论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并从这些理论和成功经验中寻找对于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益启示。第四章对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践进行考察。在分析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找到发展中遇到的障碍以及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的解决问题奠定基础。第五章在前四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模式与进一步必须采取的有效途径和政策措施。结论部分,论述了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多角度、全方位推进建设进程。

刘旌[4](2012)在《循环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生态、资源和环境等问题正在引起人类的高度警惕,循环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循环经济的实质是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理论范式,是对传统的发展理念、经济模式和经济学基础的严峻挑战。循环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循环经济发展研究的,论文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进行了循环经济的理论、运行、发展、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在以下方面的研究有创新之处。论文分析了循环经济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由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企业和科技6个子系统构成的循环经济系统,该系统内部结构复杂,各组成要素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相互依赖性,构成多重反馈环,系统运行状态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调整。论文分析了循环经济系统的构成要素和若干相互作用的关键变量,提出了构成循环经济系统主导环路的反馈回路,提出了循环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内部各变量之间的数学描述,建立了循环经济仿真系统,进行了循环经济系统仿真实证分析,该模型对于加深对循环经济系统内部反馈结构与其动态行为关系的研究与认识,进行改善循环经济系统行为的研究,进行政策分析与政策改进有重要意义。论文从循环经济的自然科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哲学基础、社会学基础等方面论述了相关理论对循环经济的理论支持,提出了循环经济的系统特征、循环经济的运行平台、运行机制、运行杠杆和生态经济系统的调整,构建了循环经济的理论框架。论文设计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全面地反映循环经济的的特征,具有层次高、涵盖广、系统性强的特点,该指标体系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动态变化,能综合地反映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便于进行预测与管理。论文提出了促进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的政策建议。论文对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王红征[5](2012)在《中国循环经济的运行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背景下,处在经济高速成长重要阶段的中国,每一个举动都与世界经济政治局势密切相关。西方世界的崛起是以占世界人口20%的国家消耗世界资源的80%以及污染环境为条件的。如今,同样占世界人口20%的中国也要“崛起”,那么按照西方经验,中国也一定要争夺世界资源和污染环境。当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世界的4%左右,但原煤、钢材、水泥的消耗量分别占全世界消耗量的31%、30%和40%,石油、铁矿石的进口依存度分别达到40%、6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出环境容量。在西方,上世纪70年代起新自由主义和新古典综合学派上升为主流学派。它们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占主导地位的发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资本”为主体、以市场为资源配置方式、以获取资本高额利润为目标、以不惜牺牲人类利益和自然环境为手段的生产方式。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经济发展初始期就不得不为发达国家已经造成的问题“埋单”。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硫压缩了未来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排放空间,使发展中国家的未来经济发展面临更多的限制和困难。作为发达国家的代表,西方垄断资本集团一直在把污染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为世界经济发展不仅付出了巨大环境成本和廉价劳动力,还付出了巨大经济成本和高昂的金融外汇成本。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现状是:资源环境的约束已经难以为继了;低成本出口战略和以低端产业主导的产业结构难以继续为继;收入分配不公、国内市场发展不足所引发的社会问题难以为继。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经济效益低下,投入多、产出少;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投资需求膨胀,经常造成总量失衡……。可以肯定,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新经济体、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日本在发展循环经济上选择了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相结合的指导模式,从而实现了从节约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到构建“循环型社会”的飞跃;德国在发展循环经济上选择了资源节约的指导模式,从而实现了从单纯的环境卫生措施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战略转变,并用循环经济指导和推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建设;美国发展循环经济选择了重视环保的指导模式。因此,必须坚持从基本国情,在坚持和传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上,吸收西方主流经济学成果,创新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构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刻不容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创新循环经济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第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作为科学的发展观,它揭示了循环经济研究者至今没有阐述清楚的问题――自然、人类自身、人类活动、社会、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系统地揭示了人类活动、劳动、活劳动、人类主观能动性与社会组织形式之间的内在逻辑,为循环经济学科学阐释人类活动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层次地揭示了劳动、生产劳动、生产活动如何借助生产方式转换为经济活动、经济基础、经济结构、经济形态,为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如何借助经济学范畴建立循环经济理论框架提供了可直接借鉴的逻辑方法。第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全面地阐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革命同经济增长模式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循环经济的发展如何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提供了崭新的理论思路。第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资本循环的理论为在市场经济框架下构建循环经济理论提供了直接可参考的理论模式。资本循环就是资本运动的基本形式。产业资本循环是各种形式的资本循环中惟一能够直接承载自然与社会交错运动关系的资本形式。第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绝不是承载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互动关系的永恒方式;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其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借助世界市场网络将其内部矛盾外溢,不仅造成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与矛盾而且造成整个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联系与矛盾;③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制造了全球范围内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以及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这些至今依然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纽结。科学发展观本质上是实事求是的世界观,是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集中,认识以人为本,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律的方法体系。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发展循环经济,实际就是在走用生态文明、信息化引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发展道路。笔者认为,不管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多么严重,也不管我国保增长、促进就业、稳定物价的压力有多么巨大,摆在世界和中国面前最大的危机依然是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借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实现低碳、增长目标是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政治经济学角度出发,特别是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机理进行了较系统梳理;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借鉴前人观点,尝试构建我国循环经济的航天发展模式,提出动脉产业生态化模式、静脉产业资源化模式,并对此进行了延伸分析。1.我国整个经济系统就像一个航天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就像主推进器,动脉产业生态化和静脉产业资源化就像航天器的二个助推器,实施的途径就像助推器与船体的连接机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就像航天器的运行轨道。2.动脉产业生态化模式。从企业层面、园区层面和社会层面系统阐述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的实施途径。3.静脉产业资源化模式。借鉴德国经验提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和废旧家电回收再利用体系。4.从科学发展观入手,提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推进措施。未来中国时刻都要清醒:当代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它既是占总人口20%的西方人在占有全球80%资源的前提下实现了工业化的世界,又是80%的人在占有20%资源的情况下实现工业化的世界,还是当代80%的发展中国家人民和全球100%人民的子孙无法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梁红[6](2011)在《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循环经济是后工业社会下实现生态文明的一种经济形式,是我国的重要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少进展,但自然资源价格低廉、再生资源价格偏高、资源性产品比价不合理、废弃物排放成本较低等资源环境的价格扭曲现象严重地阻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已有很多文献,但对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研究很少。本文以广义价格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规范研究和矛盾分析的方法,分6章对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进行了研究。主要观点如下:(1)本文认为,尽管市场经济代表工业文明的经济方式,而循环经济为生态文明下的经济方式,但循环经济不是对市场经济的完全否定,而必须进行兼容。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方式由于人性假设、理性假设、产权性质、产品性质、溢出效应、驱动机制和运行机制的不同,导致价格形成变异,表现出两者存在明显的对立性。但是,经济性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作为利益机制的价格机制也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机制。市场经济机制与循环经济机制兼容的途径是采用广义价格对市场经济下的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修正。具体为通过完善初次和二次分配,使“经济人”转化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社会人”,使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相兼容;通过“一权一主”将资源环境公共品转化为类私人产权的责权利关系;通过税收和收费形成公共品的价格;通过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的兼顾,对负外部性进行税收、罚款,对正外部性进行财政补贴、绿色投资等使外部性内在化;通过初始产权分配和排污权交易将数量信号转化为价格信号。(2)论文对广义价格理论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广义的物品、广义的产权、广义的交换、广义的成本和广义的收益的分析,得出了物品的有用性、稀缺性、产权性和可货币性是形成广义价格四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本文认为,分配也是一种交换,实现资源环境产权交易市场化,产权应由“一物一主”向“一权一主”发展;价格的形成除了考虑传统意义上的成本外,还应包括环境成本、代际成本,其收益既要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经济收益,还包括社会收益和生态收益。通过论证表明,广义价格理论不仅能够容纳循环经济中发生的各种价格关系,为循环经济发展中采取的各种货币化手段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循环经济发展采取“价格组合拳”提供可能。(3)论文以广义价格为理论支点,在论证资源环境的绝对稀缺、空间和时间维度的外部性、特殊的价值属性及难以货币化等,使得在价格形成中存在资源环境稀缺程度度量困难、产权界定困难、价值计量困难、外部性货币化困难和比价安排困难。解决这五大难题,有赖于价格形成的广义化。即应该是价格形成主体的广义化、价格形成客体的广义化、价格形成目标的广义化和价格形成方法的广义化,采取“市场导向、政府调节、社会参与、义利并重”的价格形成机理,使各种资源环境价格,如Py(原生资源价格)、Pz(再生资源价格)、Pp(排污权价格)、Pr(资源税费)、Ph(环境税费)、Pq(其他税费)、Pb(财政补贴)、Pf(罚款)、P1(绿色采购)、Pj(基金)、Pe(押金)通过不同价格形成主体得以实现。(4)论文从物质流和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循环经济系统的层次性,即企业层面、区域层面、社会层面和国际层面四个层次的循环经济发展。分析认为,上下游企业间,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合则双赢,竞争则两败,只有通过协商定价的方式才能实现价格较高、利润最大。在社区循环层面,自治是实现社区废弃物利用的重要条件,只有通过社区成员的自我约束机制,通过自治定价的方式才能有利于废弃物分类和将分散的废弃物进行集中。废弃物的社会循环就是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实现城市垃圾向“城市矿山”的转变。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是不够的,应采用参与定价的方式才能得以解决。在国际循环层面,通过对有关事例的分析和基于“国家也是人”的国际关系理论,阐述了国际循环的合作定价及其实现途径。(5)论文基于广义价格理论,对循环经济中价格形成的微观基础、市场体系、技术支撑、政府政策进行了分析。从微观层面来看,理性经济人视角下的循环经济价格形成,一方面源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推动,另一方面是源于企业对政府广义价格手段的推动;社会人视角下企业对循环经济价格形成的影响,包括企业主动推动市场机制下绿色产品的价格形成、促进资源环境产权明晰和建立押金制度。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是资源环境价格形成的基础,只有资源环境的产权得到界定,资源环境产权市场化并通过交易市场进行交换,才能使资源环境产权货币化。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技术创新会改变供求关系、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与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密切相关。产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进出口政策、统计核算政策、法律法规等对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的政策,如税收、补贴、奖励、绿色采购等,本身就是广义价格的一部分,有的政策或法律法规关系到资源环境产权的界定和交易,影响着企业的成本收益及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促进循环经济中价格形成的政府政策包括财政补贴和直接投资、税收政策、金融政策、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绿色进出口制度、绿色GDP核算体系和统计体系、法律体系,既有资源环境税、使用费、押金返还制度和专项补贴等直接的手段,也有产权、许可证交易、跨境生态补偿和创建回收网络等间接的手段,有标准、禁令、配额和许可证等规制措施,也有宣传、信息公开和鼓励参与等参与性措施。

刘静[7](201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问题日益成为人类高度关注的一项重大战略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过度开发、资源短缺等问题和困难,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把它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是党中央站在新的时代高度,纵观国际国内形势,根据我国国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应对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对于进一步认识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资源环境问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文献研究与社会调查相结合、以及多学科综合研究等方法,分析和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本文以科学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国内外已有的生态文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系统的剖析与研究;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从总体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操作性对策,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具体思路和政策支持。全文包括导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导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介绍和评析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论文的基本思路、创新点和主要研究方法。论文的第一、二章主要是对生态文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依次展开论述,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奠定理论基础。第一章主要论述生态文明理论。本章首先从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两个角度概述生态文明的相关概念。其次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当代价值。然后分别从古希腊与中世纪、近代和现当代三个时期论述西方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最后就中华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儒家、道家和佛家的生态文明思想进行概括性的论述。第二章主要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首先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生态文明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这三方面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其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论文的第三、四、五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首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第三章主要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历程。首先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背景。其次回顾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第四章主要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首先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战略思想层面上的突破和在政策层面的调整。在战略思想层面主要体现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提出科学发展观两个方面,在政策调整方面主要体现在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循环经济”模式、建设“两型社会”和建设生态城市四个方面。其次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增长方式、公民生态意识、环境立法体系和国际合作机制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主要论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在第四章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本章主要论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路径,由此提出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结束语主要是对本文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出并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重要观点。本部分是篇末结题,是对全文论述后得出的最终的也是本文最重要的结论。

王茂祯[8](2011)在《循环经济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循环经济的提出,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战略创新,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在认识上不断升华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思想史的一次深刻变革。发展循环经济是集经济、技术、社会、生态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必须对发展的理念、制度、政策进行创新以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对原有的管理模式和技术进行创新以支撑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的选题具有现实意义。论文研究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研究基础,首先概述了循环经济概念的提出,分析了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然后归纳了循环经济的本质与内涵,并指出循环经济的特性,最后总结了循环经济发展所依据的原则。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到第七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分别研究循环经济创新的内容,其中循环经济的宏观层面创新为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中观层面创新为政策创新,微观层面创新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这部分是论文定性研究的主体部分。第三章侧重循环经济理念创新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循环经济理念创新的重要性和内涵,认为理念创新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即中国古代的天人调谐思想;然后从天人调谐思想的内涵和特征出发总结了循环经济理念创新的内容;最后从生态文化观、绿色生产观、文明消费观三个角度提出理念创新的实现途径。第四章侧重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研究:首先论述了制度创新理论,而后通过分析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诱因和主体提出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具体内容,最后从法律、产权、经济制度三方面提出制度创新的实现途径。第五章侧重循环经济政策创新的研究:首先从核心和辅助两个角度构建了循环经济政策创新体系:循环经济的保障政策创新与激励政策创新,其中激励政策包括五个方面:财政政策、金融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价格政策,保障政策包括四个方面:政府采购政策、费收政策、押金政策、产业政策。而后依次具体分析财政政策、金融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价格政策、政府采购政策、费收政策、押金政策、产业政策的创新内容。第六章侧重循环经济管理创新的研究:首先从规划管理、总量调控管理、重点管控和考核管理四个方面阐述了宏观管理创新内容;而后从统计管理、信息管理、标准管理和标志标识管理四个方面阐述了基础管理创新的内容;最后从责任管理、减量化管理和再利用与资源化管理三个方面阐述了城市运行层面管理创新的内容。第七章侧重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研究:首先探讨了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含义,接着从外源动力和内源动力两个角度着重分析了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最后基于循环经济技术支撑和创新潜力支撑的分析阐述了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内容。第三部分是论文定量研究的主体部分。主要是构建了基于9个一级指标涵盖54项二级指标的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用于实证分析。论文将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循环经济创新情况评价和循环经济创新效果评价两大部分。循环经济创新情况评价指标涵盖了前文所涉及的循环经济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创新行为,即: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选择绿色发展理念指标、科技支撑指标、制度及组织保障指标共3项一级指标;循环经济创新效果评价指标选取了资源产出指标、资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废物排放指标、生态环境指标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共6项一级指标。本文创新之处是:(1)提出循环经济创新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全方位进行,循环经济的宏观层面创新为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中观层面创新为政策创新,微观观层面创新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2)丰富了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具体内容。(3)构建了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初步验证。

王晓冬[9](2010)在《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经验—一种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后,各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全球范围内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之间的矛盾,逐渐成为国际性重大问题之一,文明的巨大进步与生存的严重危机并存的“二律背反”现象日益显露出来。在这种形势下,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选择。这一方面说明实践中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另一方面也说明从理论上分析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及制度构建已迫在眉睫。循环经济是一种强烈依赖于制度力量的经济运行方式,它要求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矫正市场机制,进而更加有效的规范和引导经济运行的路径。因此,本文从制度层面切入,对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发展经验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本文共为九章,除导论和结论外,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循环经济的理论分析(第二、三章)、国外实践经验的实证分析(第四、五、六章)、国别之间的量化比较分析(第七章),以及对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第八章)。第二、三章为循环经济理论框架构建及循环经济的制度经济学分析。第二章对循环经济的基本内容进行概述,并构建循环经济框架下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此外,分析循环经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三章对循环经济的提出进行制度解释,并阐述制度变迁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关系,进而说明制度安排与创新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作用。此外,阐释了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有机结合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作用,即发挥政府作为制度供给及创新主体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同时利用市场机制的价格机制、利益机制和竞争机制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第四、五、六章分别分析德国、日本、美国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及制度安排。在这部分实证分析中,首先梳理了各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和历程等循环经济制度形成的动因,以及发展战略和模式等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进而探讨了各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构建和制度创新,从中探寻各国在制度安排上的本质特征,即有效的制度供给,主要体现在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执行机制三个方面,其中也包含了政府行为、市场机制、公众参与三位一体的制度运行的动力机制。在正式制度方面,这三个国家都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形成了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和强制性制度支撑;此外,三个国家都充分利用财政金融等政策手段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形成了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在非正式制度方面,三个国家都充分发挥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民众的作用,形成了全民、全社会的自觉环保意识。在制度的执行上,三个国家也建立了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执行措施,对政府、企业及民众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以及约束、激励。当然,由于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发展背景及文化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各国的循环经济制度又有所差异。第七章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和国际比较。本章构建了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制度因素纳入进来,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以此对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绩效进行了国别之间的量化测评和比较分析。由该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中国与其他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明显差异,以及形成这种差异的具体原因。可见,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一国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视程度和相关能力,而制度保障是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绩效差异的根本原因。第八章为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制度构建。本章阐述了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全面分析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制度障碍以及政府制度供给的不足和市场机制的缺失,进而提出了中国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应如何构建和完善相关制度体系,以科学、完善和有效的制度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陈中[10](2010)在《“两型社会”视野下区县级政府行政执行力研究》文中认为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所提出的新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伦理思想的整合,是寻求内生型经济的发展模式的战略需要。区县级政府的特点在于,它恰好是中央政府、省政府和市政府各项决策的最终落脚点,其核心的职能在于政策的执行。而相对于其他政策理念来看,“两型社会”建设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建设和管理理念,其执行起来的难度较大。在这一现实情况下,研究“两型社会”视野下区县级政府行政执行力的有关问题,就具有了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区县级政府的行政执行既有积极的一面亦有消极的一面,但从总体上看还不能适应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积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法律手段的地位不断加强;传统行政指令手段日益科学化;经济手段被广泛采用;各种现代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正被积极引入各级政府的行政方式。消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透明性不够;不公平行政;参与性、合作性不够;法治化上有差距;科学化程度不高、效率较低;管制方式过多,服务方式过少。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区县级政府行政执行力的提升应从这样六个方面着手:一要树立现代政府行政的科学理念;二要提高政府行政主体的行政素质;三要完善地方政府行政运行的体制;四要建立科学的地方行政考评机制;五要健全公正透明的行政监管体系;六要加强现代行政执行文化的建设。

二、从循环经济看当前实现经济发展“快”与“长”的统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循环经济看当前实现经济发展“快”与“长”的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文明战略下循环农业发展路径仿真及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循环农业理论
        2.1.1 循环农业理论背景
        2.1.2 循环农业概念
        2.1.3 循环农业发展原则
        2.1.4 循环农业理论基础
    2.2 系统动力学理论
        2.2.1 系统动力学概念
        2.2.2 系统动力学主要特点
        2.2.3 系统动力学理论进展
3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上级行政单元
        3.1.2 行政区划
        3.1.3 地理位置
        3.1.4 地理环境
        3.1.5 物产资源
        3.1.6 经济发展
        3.1.7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2 数据来源
    3.3 研究区农业循环建设工程
    3.4 本章小结
4 系统动力学建模研究
    4.1 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
    4.2 因果关系分析
    4.3 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
    4.4 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
    4.5 本章小结
5 循环农业发展路径仿真
    5.1 循序渐进的农业生产模式
        5.1.1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
        5.1.2 初级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5.1.3 中级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5.1.4 高级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5.2 三类农业发展路径
        5.2.1 传统农业发展路径
        5.2.2 循环农业发展路径
        5.2.3 传-循结合农业路径
    5.3 不同农业路径下系统动力学仿真
        5.3.1 不同农业发展路径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5.3.2 不同农业发展路径下系统动力学仿真结果
        5.3.3 仿真结果综合评价
        5.3.4 仿真结果综合分析
    5.4 农业子类发展路径仿真结果
        5.4.1 农业子类发展路径
        5.4.2 农业子类发展路径仿真结果
        5.4.3 仿真结果综合评价
        5.4.4 仿真结果综合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循环农业工程建设研究
    6.1 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
        6.1.1 农业合作社促进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
        6.1.2 企业发展带动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
        6.1.3 农业园区壮大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
    6.2 循环农业工程效益量化研究
        6.2.1 农业合作社促进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效益量化研究
        6.2.2 企业发展带动循环农业工程建设模式效益量化研究
    6.3 循环农业工程布局研究
        6.3.1 现状循环农业工程设施布局
        6.3.2 近期循环农业工程设施布局
        6.3.3 中远期循环农业工程设施布局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行业法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法律中的“行业”与行业法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比较
        一、行业与事业
        二、行业与产业
    第二节 “行业”入法的实证分析
        一、法律文本的选择
        二、“行业”的检索结果
        三、“行业”入法的主要领域
        四、部门法中的“行业”
        (一)宪法中的“行业”
        (二)经济法中的“行业”
        (三)行政法中的“行业”
        (四)社会法中的“行业”
        (五)民商法中的“行业”
        (六)刑法中的“行业”
        五、“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形式样态
        (一)行业规划
        (二)行业标准
        (三)行业主体
        (四)行业协会
        (五)行业垄断
        (六)行业自律
        (七)行业诚信
        (八)从业人员
    第三节 行业法的提出
        一、行业法研究的历史沿革
        (一)从部门法的角度来理解行业法
        (二)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理解行业法
        (三)对行业法的深入研究
        (四)行业法与领域法的比较研究
        二、行业法研究的理论共识
        三、行业法与部门法的关系
        (一)交叉与重叠关系
        (二)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第二章 行业法治的概念分析
    第一节 行业法治的提出
        一、提出行业法治的逻辑
        二、行业法治研究的历史沿革
        三、行业法治的理论主张
    第二节 行业法治的内涵
        一、“硬法”之治与“软法”之治的结合
        二、依法监管与依法自治的结合
        三、横向体系和纵向体系的结合
    第三节 行业法治的特性
        一、法治主体的多元性
        二、法律规范的复合性
        三、行业治理的差异性
        四、运行机制的共治性
        五、调整范围的全面性
    第四节 行业法治的理念
        一、权利保护理念
        (一)通过公众参与实行权利保护
        (二)通过救济实现权利保护
        (三)通过行业监管实行权利保护
        二、公平正义理念
        (一)行业准入公平
        (二)行业运行公平
        (三)行业结果公平
        三、科学发展理念
        (一)创新理念
        (二)协调理念
        (三)绿色理念
        (四)开放理念
        (五)共享理念
        四、自治理念
    第五节 行业法治的实践意义
        一、法治发展维度
        (一)有助于拓展法治的理论空间
        (二)有助于填补传统法治的短板
        (三)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
        二、行业发展维度
        (一)有助于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促进行业发展
        (二)有助于确立行业治理的标准,规范行业发展
        (三)有助于为新兴行业保驾护航
第三章 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
    第一节 经济基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节 政治基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体制逐渐确立
        一、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的检索结果
        二、各行业推进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的情况举例
        三、对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检索结果的分析
    第三节 社会基础:行业组织的大量涌现
        一、政策和法律对行业组织的扶持
        二、行业组织数量显着增长
    第四节 法律基础:行业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
        一、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后到九十年代中期
        二、第二阶段:九十年代后期至今
第四章 行业法治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标准
        一、行业标准的广义界定
        二、标准化对国家治理的作用
        三、行业标准的法律性质
        四、行业标准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一)行业标准进一步促进行业法治的社会化
        (二)行业标准使行业法治进一步柔性化
        (三)行业标准使行业法治进一步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协会
        一、行业协会的法律定位
        二、行业协会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一)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立法
        (二)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纠纷化解
        (三)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监管
        (四)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管理
    第三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自治
        一、行业自治的法律性质
        二、行业自治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第五章 行业法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第一节 完善行业立法机制
        一、行业立法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分类难以精确
        (二)狭隘的部门本位主义
        (三)行业法律的滞后性
        (四)行业协会立法不完备
        (五)缺失跨行业的标准化协调机制
        二、行业立法问题的完善
        (一)完善行业立法体制
        (二)完善行业标准立法
        (三)及时修订行业立法
    第二节 完善行业监管机制
        一、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重审批轻监管的传统仍然存在,事中事后监管不健全
        (二)传统监管不适应新的形势,信用监管存在体制机制缺陷
        (三)传统监管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综合监管仍有待完善
        二、行业监管问题的完善
        (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信用监管和综合监管
        (二)贯彻政府适度监管原则
    第三节 完善行业纠纷化解机制
        一、行业纠纷化解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调解组织主要靠公权力推动,公信力有待加强
        (二)行业调解制度的认同度不高,导致利用率过低
        (三)行业调解的成功率不高,没有实质性发挥作用
        (四)行业调解程序和行业仲裁等相关法律制度缺失
        二、行业纠纷化解问题的完善
        (一)完善行业调解制度
        (二)健全行业仲裁制度
        (三)鼓励行业组织制定标准化法律文本,预防行业纠纷的产生
    第四节 完善行业自治机制
        一、行业自治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和政策上重行业自律,轻行业自治
        (二)行业协会自治权力不够
        (三)不利于行业自治的固有缺陷难以根除
        二、行业自治问题的完善
        (一)将立法上的“行业自律”修改为“行业自治”
        (二)政府彻底退出行业协会的运作
        (三)赋予行业协会完整的自治权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主要行业法律的梳理
附录 B 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政策性文件清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3)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一) 国内研究状况评析
        (二) 国外研究状况评析
        (三) 总结与展望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研究的创新尝试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缘起与重要意义
    一、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缘起
        (一) 节约型社会建设提出的背景
        (二) 节约型社会建设探索的过程
    二、节约型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一) 节约型社会的内涵
        (二) 节约型社会的特征
    三、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意义
        (一) 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国内意义
        (二) 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国际意义
第二章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理论渊源
    一、中国传统节约理论概述和重要启示
        (一) 中国传统节约理论概述
        (二) 中国传统节约理论的重要启示
    二、马克思节约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
        (一) 马克思节约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 马克思节约理论的现实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节约理论的历史演进和当代价值
        (一) 中国共产党节约理论的系统梳理
        (二) 中国共产党节约理论的总体特点
        (三) 中国共产党节约理论的当代价值
第三章 国外的节约理论及其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经验
    一、国外的节约理论
        (一)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节约理论
        (二)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节约理论
    二、国外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基本经验
        (一) 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来规范
        (二) 通过有效的政策调控和政府示范来激励
        (三) 通过企业的认同和科学技术创新来推动
        (四) 通过公民的参与和节约意识培养来保障
第四章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实践和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的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中国的资源现状
        (二) 中国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三) 与节约相悖的各种浪费现象
    二、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
        (一) 国家层面的成就
        (二) 地方层面的成就
        (三) 企业层面的成就
    三、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 资源短缺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二) 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的挑战
        (三) 节约型法律保障缺乏和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的挑战
        (四) 城市化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对资源和环境的挑战
        (五) 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升级的挑战
第五章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模式与有效途径
    一、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模式
        (一) 节约型社会的经济模式
        (二) 节约型社会的政治模式
        (三) 节约型社会的文化模式
        (四) 节约型社会的生态模式
    二、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 节约型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 节约型社会建设顺利进行的制度保障
        (三) 节约型社会建设需要有效的政策措施
        (四) 节约型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循环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
    1.2 循环经济发展综述
    1.3 循环经济的基本思想
    1.4 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第二章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体系
    2.1 循环经济的自然科学基础
    2.2 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
    2.3 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
    2.4 循环经济的社会学基础
    2.5 综论
第三章 循环经济的理论框架研究
    3.1 循环经济的系统特性
    3.2 现有生态经济系统的失衡
    3.3 循环经济的系统调整
    3.4 循环经济的运行平台
    3.5 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
    3.6 循环经济的运行杠杆
第四章 循环经济系统的运行研究
    4.1 概述
    4.2 循环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基础
    4.3 循环经济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建立
    4.4 循环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实证分析
第五章 循环经济中的绿色 GDP 分析
    5.1 传统 GDP 分析
    5.2 绿色 GDP 与循环经济
    5.3 绿色 GDP 的指标体系
    5.4 绿色 GDP 的计算方法
    5.5 绿色 GDP 的微观基础
    5.6 绿色 GDP 核算体系的构建
第六章 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分析
    6.1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载体
    6.2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
第七章 实证分析
    7.1 唐山市循环经济发展探讨
    7.2 南堡开发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第八章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
致谢

(5)中国循环经济的运行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一)研究思路的出发点
        (二)具体研究思路
        (三)论文结构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循环经济思想的历史追溯
    一、中国古代的人与自然、环保的思想、观点
        (一)“人与自然和谐”和“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的环保观价值观
        (二)“天人合一”观念的历史演变
    二、西方的环境运动到与循环经济
        (一)环境运动的初兴:资源保护运动
        (二)环境运动的再起:卡逊和世界地球日
        (三)现代环境运动的高潮:绿党与激进环境运动
        (四)西方社会的环境思潮
    三、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循环经济思想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循环经济思想的指导理念——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生活依靠自然界”
        (二)社会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媒介
        (三)人同自然界物质能量的变换——依靠劳动
        (四)小结
    二、马恩在分析生产一般时体现出的循环经济思想
        (一)人与自然关系中目光短浅的利己主义
        (二)一般财富生产中的循环经济问题
    三、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体现出的循环经济思想
        (一)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循环经济相关问题
        (二)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逐——剥削劳动力、过度利用资源环境
        (三)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逐——规模化工业生产与科技带来的增值
        (四)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逐——资本循环中不变资本的节约
        (五)“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技术的“资本主义的应用”与循环经济
    四、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循环经济思想给我们的指导和启示
    五、小结
第三章 循环经济的运行机理
    第一节 《资本论》中有关循环经济的运行机理
        一、循环经济的内容与原则
        (一)主要内容
        (二)重要原则
        二、《资本论》中有关循环经济运行机理的先声
        (一)《资本论》中的三个系统
        (二)《资本论》中的“3R”思想
        (三)《资本论》中的“循环”思想
        (四)《资本论》中的自然资源价值
        三、小结
    第二节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循环经济运行一般机理
        一、市场经济与循环经济运行机理
        二、外部性理论与循环经济运行机理
        三、资源定价理论与循环经济运行机理
        四、公共物品理论与循环经济运行机理
        五、代际分配理论与循环经济运行机理
        六、制度经济学与循环经济运行机理
        七、政府干预与循环经济运行机理
        (一)政府干预理论
        (二)外部性与政府干预
        (三)效益理论与政府干预
        八、制度变迁与循环经济运行机理
        (一)变迁理论
        (二)技术变迁与循环经济
        (三)制度变迁与循环经济
        九、基于社会分工理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
        (一)社会分工理论
        (二)社会分工与循环经济运行
        十、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理
        (一)产业价值链理论
        (二)产业价值链与循环经济运行
第四章 循环经济运行的国际经验与我国应用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启示
        一、德国循环经济实践
        (一)发展历程
        (二)法律体系
        (三)政府支持
        (四)中介组织
        (五)实施效果
        (六)未来方向
        (七)经验总结
        二、日本循环经济实践
        (一)发展历程
        (二)法律体系
        (三)角色定位
        (四)实施途径
        (五)政策措施
        (六)经验总结
        三、其他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实践
        (一)美国社区中的契约安排模式
        (二)芬兰的公众参与模式
        (三)丹麦的生态工业园区模式
    第二节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难点与实证分析
        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因与现状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动因
        (二)循环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
        二、我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
        (一)主要难点与障碍因素分析
        (二)解决与推进措施
        三、对目前循环经济运行的实证分析
        (一)农业生态园区的典型实践
        (二)工业生态园区的典型实践
        (三)试点城市——贵阳的典型实践
        (四)试点省——辽宁的典型实践
        四、总结
第五章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构建与定位
    第零节
        一、发展模式的现实基础
        (一)经济处于快速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
        (二)经济面临复杂的环境问题
        (三)循环经济实践从工业领域开始
        二、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
        三、航天发展模式的构建
        (一)模式的产生过程
        (二)航天发展模式的主要内涵
        (三)航天模式的主要特点
        (四)航天模式的推进流程
    第一节 动脉产业生态化模式
        一、生态农业的实现
        (一)生态农业的实施
        (二)单个农户的实现途径
        (三)农业产业生态园的实现途径
        (四)社会的实现途径
        二、生态工业的实现
        (一)生态工业的实施
        (二)企业的实现途径
        (三)园区的实现途径
        (四)社会的实现途径
        三、生态服务业的实现
        (一)服务主体生态化
        (二)服务途径清洁化
        (三)消费模式绿色化
        (四)与其他产业生态耦合化
    第二节 静脉产业资源化模式
        一、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体系
        (一)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
        (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体系的构建
        (四)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体系的运作
        二、废旧家电回收再利用体系
        (一)废旧家电处理的现状
        (二)废旧家电回收再利用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定位与推进措施
        一、全国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
        二、确立静脉产业的产业地位
        三、完善法律体系,提高全社会参与意识
        四、从发展规划入手加强宏观导向
        五、构建循环经济评价体系
        六、建立和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
        1.1.2 资源环境的价格扭曲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1.1.3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加强价格形成研究
    1.2 文献综述与评述
        1.2.1 关于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运行机制
        1.2.2 关于价格的含义及其运行机制
        1.2.3 关于循环经济的价格机制
        1.2.4 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和不足
2. 价格形成在循环经济中的地位
    2.1 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政府失灵"还是"市场失灵"
    2.2 市场经济机制的基本特征
    2.3 循环经济机制的基本特征
    2.4 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兼容及其转化
        2.4.1 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对立性
        2.4.2 循环经济机制与市场经济机制的兼容性
    2.5 价格形成在循环经济中的地位分析
        2.5.1 发展循环经济有赖于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2.5.2 我国资源环境价格扭曲的根源是价格形成体制机制存在障碍
        2.5.3 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决定有别于传统的商品价格决定
    2.6 小结
3. 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基础
    3.1 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关系
        3.1.1 循环经济下的各种利益(价格)关系分析
        3.1.2 世界各国在循环经济发展中采取的货币性手段
    3.2 广义价格理论
        3.2.1 广义的物品
        3.2.2 广义的产权
        3.2.3 广义的交换
        3.2.4 广义的成本
        3.2.5 广义的收益
        3.2.6 广义的价格
    3.3 对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关系的再认识
        3.3.1 资源环境的有用性
        3.3.2 资源环境的稀缺性
        3.3.3 资源环境的产权性
        3.3.4 资源环境产权的交换及其货币化
    3.4 小结
4. 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机理
    4.1 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因素
        4.1.1 资源环境的价值
        4.1.2 资源环境的成本
        4.1.3 资源环境的供求
        4.1.4 资源环境的产权及其货币化
    4.2 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矛盾
        4.2.1 资源环境稀缺程度度量的困难
        4.2.2 资源环境产权界定的困难
        4.2.3 资源环境价值计量的困难
        4.2.4 资源环境外部性货币化的困难
        4.2.5 比价安排的困难
    4.3 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机理分析
        4.3.1 循环经济中价格形成主体的广义性
        4.3.2 循环经济中价格形成客体的广义性
        4.3.3 循环经济中价格形成目标的广义性
    4.4 循环经济中价格形成的方法
        4.4.1 计量方法
        4.4.2 试错方法
        4.4.3 市场方法
    4.5 循环经济中价格形成的原则
        4.5.1 初始环节的价格形成原则
        4.5.2 生产环节的价格形成原则
        4.5.3 销售环节的价格形成原则
        4.5.4 回收环节的价格形成原则
    4.6 小结
5. 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形式
    5.1 循环经济系统的层次结构
    5.2 企业循环中的价格形成形式
        5.2.1 企业循环中的物质流和价值流分析
        5.2.2 企业循环中的协商定价
        5.2.3 企业循环中协商定价的支撑条件
    5.3 社区循环中的价格形成形式
        5.3.1 社区循环中的物质流分析
        5.3.2 社区循环的的理论基础—公共资源自治理论
        5.3.3 社区循环中的自治定价
    5.4 社会循环中的价格形成形式
        5.4.1 发展资源再生产业是实现社会循环的关键
        5.4.2 社会循环中的价格形成形式-参与定价
    5.5 国际循环中的价格形成形式
        5.5.1 废弃物的跨国转移
        5.5.2 解决废弃物国际循环的途径----国际合作
    5.6 小结
6. 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支持
    6.1 价格形成的微观基础
        6.1.1 企业行为是循环经济中价格形成的基础
        6.1.2 企业参与循环经济活动的动力与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
    6.2 价格形成的市场体系
        6.2.1 资源环境产权市场化与价格形成
        6.2.2 关于碳权交易
    6.3 价格形成的的技术支撑
        6.3.1 循环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技术创新
        6.3.2 技术支持循环经济价格形成的主要体现
        6.3.3 循环经济下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6.4 价格形成的政府政策
        6.4.1 循环经济中价格形成的财政、金融政策
        6.4.2 循环经济中价格形成的进出口政策
        6.4.3 循环经济中价格形成的核算体系
        6.4.4 循环经济中价格形成的法律支持
    6.5 小结
7. 主要研究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文明理论
    第一节 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二、生态文明的特征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三节 西方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一、古希腊与中世纪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二、近代西方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三、现当代西方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第四节 中华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一、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二、道家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三、佛家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四、“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二、生态文明建设遵循的原则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文明建设的关系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历程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背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国际背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国内背景
    第三节 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
        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
        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
        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
        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战略思想层面的突破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政策层面的调整和完善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仍未根本改变
        二、公民生态意识淡薄
        三、环境立法体系不完善
        四、国际合作机制有待健全
第五章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第一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彻底转变传统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育创新主体
        三、大力推进文明生产清洁生产节约生产
        四、倡导生态消费转变生活方式
    第二节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育公民生态意识
        一、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实施生态文明教育
        二、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提高公民生态意识
        三、重视生态实践教育提高公民生态素质
    第三节 完善制度机制健全环境立法体系
        一、转变政府职能 完善行政制度
        二、加强诚信建设 营造社会氛围
        三、加强环境立法 完善法制体系
    第四节 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
        一、参与国际环境事务开展国际环境合作
        二、促进国际生态立法保障全球生态安全
        三、反对生态霸权主义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
结束语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成果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后记

(8)循环经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1.1.2 创新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1.1.3 研究循环经济创新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
        1.2.2 关于循环经济与创新的研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循环经济的理论与方法
    2.1 循环经济概念的提出
    2.2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2.2.1 整体论
        2.2.2 系统论
        2.2.3 自组织理论
        2.2.4 协同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循环经济的本质与内涵
        2.3.1 资源再生循环
        2.3.2 保护生态环境
        2.3.3 科学范式的转变
        2.3.4 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2.3.5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2.3.6 经济形态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2.4 循环经济的特性分析
    2.5 循环经济的原则
        2.5.1 “3R”原则
        2.5.2 系统性原则
        2.5.3 与生态环境友好原则
        2.5.4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三章 循环经济的理念创新
    3.1 理念创新的重要性及其内涵
        3.1.1 理念创新的重要性
        3.1.2 理念创新的内涵
    3.2 循环经济理念创新的渊源与内容
        3.2.1 天人调谐思想的内涵
        3.2.2 天人调谐思想的特征
        3.2.3 循环经济理念创新的内容
    3.3 循环经济理念创新的实现途径
        3.3.1 培育循环经济的生态文化观
        3.3.2 倡导循环经济的绿色生产观
        3.3.3 弘扬循环经济的文明消费观
第四章 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
    4.1 制度创新理论
        4.1.1 制度创新的均衡与非均衡理论
        4.1.2 制度创新的供求理论
        4.1.3 制度创新的产权理论
        4.1.4 制度创新的国家理论
    4.2 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内容
        4.2.1 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诱因
        4.2.2 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主体选择
        4.2.3 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原则
        4.2.4 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框架
    4.3 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实现途径
        4.3.1 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方式
        4.3.2 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政策手段
        4.3.3 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杠杆点
第五章 循环经济的政策创新
    5.1 循环经济政策创新体系的分析
    5.2 激励政策创新的内容
        5.2.1 专项财政政策创新
        5.2.2 绿色金融政策创新
        5.2.3 绿色投资政策创新
        5.2.4 绿色税收政策创新
        5.2.5 资源价格政策创新
    5.3 保障政策创新的内容
        5.3.1 绿色采购政策创新
        5.3.2 排污费收政策创新
        5.3.3 回收押金政策创新
        5.3.4 产业政策创新
第六章 循环经济的管理创新
    6.1 宏观管理创新的内容
        6.1.1 规划管理
        6.1.2 总量调控管理
        6.1.3 重点管控
        6.1.4 考核管理
    6.2 基础管理创新的内容
        6.2.1 统计管理
        6.2.3 信息管理
        6.2.4 标准管理
        6.2.5 标志标识管理
    6.3 运行层面管理创新的内容
        6.3.1 责任管理
        6.3.2 减量化管理
        6.3.3 再利用与资源化管理
第七章 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
    7.1 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内涵界定
    7.2 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7.2.1 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外源动力
        7.2.2 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内源动力
    7.3 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内容
        7.3.1 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的技术支撑
        7.3.2 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潜力支撑
第八章 循环经济创新评价的研究
    8.1 循环经济创新评价体系的概述
        8.1.1 循环经济创新评价体系的功能
        8.1.2 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8.1.3 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
    8.2 循环经济创新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
        8.2.1 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8.2.2 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的权重判定
        8.2.3 循环经济创新评价体系计分方法和评分标准
    8.3 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9)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经验—一种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依据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依据
        1.3.2 研究方法
    1.4 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1.4.1 重点及难点
        1.4.2 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
第2章 循环经济理论框架构建
    2.1 循环经济概述
        2.1.1 循环经济的内涵
        2.1.2 循环经济的原则
        2.1.3 循环经济的特征
        2.1.4 循环经济的模式
    2.2 循环经济框架下的经济增长理论分析
        2.2.1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构建
        2.2.2 新经济增长模型的构建
        2.2.3 循环经济框架下的经济增长模型的构建
    2.3 循环经济与经济发展
        2.3.1 循环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
        2.3.2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2.3.3 循环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3章 循环经济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3.1 循环经济与制度
        3.1.1 制度的含义及构成
        3.1.2 循环经济的制度解释
        3.1.3 制度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作用
    3.2 循环经济与制度变迁
        3.2.1 制度变迁理论
        3.2.2 制度变迁中的产权理论
        3.2.3 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问题
        3.2.4 由线性经济到循环经济的制度变迁
    3.3 循环经济与制度安排、制度创新
        3.3.1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
        3.3.2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需求
        3.3.3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供给及创新
    3.4 循环经济与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3.4.1 循环经济与市场机制
        3.4.2 循环经济与政府行为
        3.4.3 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作用
    本章小结
第4章 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与制度安排
    4.1 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与历程
        4.1.1 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
        4.1.2 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历程
    4.2 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
        4.2.1 德国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
        4.2.2 德国循环经济的战略措施
    4.3 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及特点
        4.3.1 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4.3.2 德国循环经济的特点
    4.4 德国循环经济的主要制度安排及创新
        4.4.1 德国循环经济的正式制度
        4.4.2 德国循环经济的非正式制度
        4.4.3 德国循环经济的执行机制
    4.5 德国循环经济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与制度安排
    5.1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与历程
        5.1.1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
        5.1.2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历程
    5.2 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
        5.2.1 日本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
        5.2.2 日本循环经济的战略体系
    5.3 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及特点
        5.3.1 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5.3.2 日本循环经济的特点
    5.4 日本循环经济的主要制度安排及创新
        5.4.1 日本循环经济的正式制度
        5.4.2 日本循环经济的非正式制度
        5.4.3 日本循环经济的执行机制
    5.5 日本循环经济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与制度安排
    6.1 美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与历程
        6.1.1 美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
        6.1.2 美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历程
    6.2 美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
        6.2.1 美国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
        6.2.2 美国循环经济的战略原则
    6.3 美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及特点
        6.3.1 美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6.3.2 美国循环经济的特点
    6.4 美国循环经济的主要制度安排及创新
        6.4.1 美国循环经济的正式制度
        6.4.2 美国循环经济的非正式制度
        6.4.3 美国循环经济的执行机制
    6.5 美国循环经济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本章小结
第7章 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测度与国际比较
    7.1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
    7.2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2.1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取
        7.2.2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建立
    7.3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7.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7.3.2 确定权重的程序
        7.3.3 权重计算
        7.3.4 一致性检验
        7.3.5 对指标权重总排序的分析
    7.4 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国际比较
        7.4.1 几点说明
        7.4.2 构建各国标准化指标体系
        7.4.3 循环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比较分析
    7.5 德、日、美循环经济制度安排比较分析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制度建设
    8.1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与历程
        8.1.1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
        8.1.2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历程
    8.2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成效
        8.2.1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8.2.2 推行清洁生产
        8.2.3 建立典型示范区和重点行业
    8.3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框架
        8.3.1 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
        8.3.2 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
    8.4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
        8.4.1 制度变迁不均衡及制度效率低下
        8.4.2 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缺陷
        8.4.3 税收制度障碍
        8.4.4 排污收费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制度不完善
    8.5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供给不足
        8.5.1 强制性制度供给不足
        8.5.2 产权制度不健全
        8.5.3 资源定价制度及资源开发准入制度供给不足
        8.5.4 责任制度不明确
        8.5.5 非正式制度缺失
    8.6 中国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与完善
        8.6.1 完善循环经济正式制度
        8.6.2 构建循环经济非正式制度
    本章小结
第9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10)“两型社会”视野下区县级政府行政执行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关于"两型社会"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政府行政执行力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两型社会"的提出及政府行政理念的变迁
    2.1 "两型社会"的内涵及其提出
        2.1.1 "两型社会"的内涵
        2.1.2 "两型社会"的提出
    2.2 "两型社会"的本质及其特征
        2.2.1 "两型社会"的本质
        2.2.2 "两型社会"的特征
    2.3 执行力及政府行政执行力界定
        2.3.1 执行力
        2.3.2 政府执行力
    2.4 社会发展与政府行政理念变迁
    2.5 "两型社会"愿景与政府行政
    2.6 区县级政府行政的特征与趋势
        2.6.1 区县级政府行政的属性和特征
        2.6.2 区县级政府行政的趋势
第3章 区县级政府行政执行力的现状及不足
    3.1 区县行政执行力的现状
    3.2 "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区县行政执行力的不足
        3.2.1 执行人员不作为,执行不力
        3.2.2 执行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3.2.3 行政成本居高不下
        3.2.4 有法不依,自由裁量权滥用
第4章 区县级政府行政执行力的影响因素
    4.1 行政主体因素
    4.2 行政制度因素
    4.3 行政资源因素
    4.4 行政环境因素
第5章 "两型社会"视野下区县级政府行政执行力的表达
    5.1 表达的取向
    5.2 表达的内容
    5.3 表达的方式
    5.4 表达的程序
    5.5 表达的结果
第6章 区县级政府行政执行力的评估
    6.1 评估的原则与方法选择
        6.1.1 行政执行力评估的原则
        6.1.2 行政执行力评估方法的选择
    6.2 评估指标的选择及模式构建
        6.2.1 区县级政府行政执行力评估指标的选择
        6.2.2 区县级政府行政执行力的评估模式的构建
    6.3 评估的过程和评估结果的应用
        6.3.1 评估的过程
        6.3.2 评估结果的应用
    6.4 中部地区某市对其下辖区县行政执行力的评估指标及衡量
第7章 提升区县级政府行政执行力的路径
    7.1 提高行政主体的行政素质
    7.2 完善和健全行政运行制度
    7.3 树立科学的政府行政理念
    7.4 完善和健全行政监管体系
    7.5 建立科学的行政考评机制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四、从循环经济看当前实现经济发展“快”与“长”的统一(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文明战略下循环农业发展路径仿真及建设研究[D]. 苏治.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2]行业法治研究[D]. 刘刚. 吉林大学, 2019(02)
  • [3]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问题研究[D]. 付瑶.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4]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 刘旌. 天津大学, 2012(05)
  • [5]中国循环经济的运行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D]. 王红征. 河南大学, 2012(09)
  • [6]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研究[D]. 梁红. 江西财经大学, 2011(04)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刘静.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8]循环经济创新研究[D]. 王茂祯. 上海大学, 2011(05)
  • [9]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经验—一种制度经济学的分析[D]. 王晓冬. 吉林大学, 2010(06)
  • [10]“两型社会”视野下区县级政府行政执行力研究[D]. 陈中. 中南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从循环经济角度看,当前实现“快”​​与“长”经济发展相统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