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人力资源开发思想

论邓小平的人力资源开发思想

一、论邓小平的人力资源开发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胡鑫[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三农”工作作出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战略部署。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乡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建设的重要课题。目前,在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众多原因中,最为根本的原因是乡村人才队伍发展瓶颈制约,这就为农业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论文采用比较研究、系统分析、规范研究等方法,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探寻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探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具体来说,论文由以下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绪论。这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国内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二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这一章首先对人力、人才、人力资本、人才资源、人才支撑体系等概念进行了释义;其次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最后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包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拥有的机遇。第三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国外学者的相关思想,即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即以农为本思想、政以才治思想、养护农民思想。第四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在释义和阐述职业农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紧迫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释义和阐述乡村专业人才内涵、类型、作用以及乡村振兴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释义和阐述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合理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在释义和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客观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在阐述社会各界内涵、社会各界是乡村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必然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第五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包括实施阳光工程、实施雨露计划、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包括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包括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包括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第六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包括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即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即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即教师定期服务乡村、医生定期服务乡村、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即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才兼职取酬、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即增加财政涉农资金、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在系统梳理了人力、人才、人才资本、人才资源等概念基础上,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具体维度,全面阐释了人才支撑体系概念。二是论文以各类人才资源为研究主体,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实践路径。三是论文完整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尹勇[2](2021)在《邓小平人才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人才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最重要的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标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以及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才思想,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人才工作提出一系列观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思想。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因此,本文通过对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理论来源、时代背景与现实依据、核心内容进行系统研究,深入挖掘并揭示这一思想的当代价值,以期为我国人才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指导。本文由引言、主体和结论三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创新点及不足之处,主体部分论述的逻辑是:第一部分,对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理论渊源进行阐述。通过追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才思想,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人才思想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才思想,进一步阐释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理论来源。第二部分,对邓小平人才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现实依据进行梳理。邓小平人才思想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国际竞争对人才的需求,形成邓小平人才思想的时代背景;“四个现代化”目标以及“拨乱反正”政策的提出,构成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现实依据。第三部分,对邓小平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与阐述。在分析邓小平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人才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政治路线执行以及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阐释人才教育与培养的目标、方向、方法与制度,并分析人才选拔与使用的原则、标准及方法。第四部分,主要挖掘邓小平人才思想的当代价值。邓小平人才思想意蕴深厚,在理论层面,邓小平人才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构成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习近平人才观的发展提供参考;在实践层面,邓小平人才思想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的领导能力,加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以及促进国民教育及发展。结论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指明了研究邓小平人才思想的意义。

徐侠侠[3](2020)在《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变化,对人才强国战略进行新部署,特别是就围绕创新人才做出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判断创新人才的时代价值与重要使命,无论是在外出考察期间还是在有关会议等重要场合,坚持创新理念,围绕人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创新发展之路,关键靠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当今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创新人才重要讲话,是一个较为全面的创新人才发展体系,系统回答了创新人才为何重要、需要何种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工作如何开展以及如何依靠创新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多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的根本问题。本文以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为指导,对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进行理论与实践剖析。全文主要从以下五方面阐释:从理论之本、理论之基、理论之根及理论之鉴四方面结合形成了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回答了论述“来自哪里”的问题。一是梳理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创新人才思想;二是凝练马克思主义创新人才思想中国化成果;三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才思想精华;四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创新人才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从实践基础、时代之需、现实诉求及发展历程四方面入手分析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形成依据,回答了论述“因何产生”的问题。一是阐述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环境及创新成果;二是明确综合国力竞争、“中国梦”的实现以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需要创新人才的客观现实;三是审视我国创新人才建设面临国际争夺激烈、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以及创新人才流失严重的现实诉求;四是回顾习近平在延安插队时期、地方任职时期以及担任总书记后对创新人才的认识、实践探索及理论完善与工作部署的发展历程。从创新人才价值论、选用论、党管人才原则论、制度论以及环境保障论出发概括了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主要回答了论述“有何内容”的问题。一是分析关于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重要,涵括了人才是科技创新第一资源、夯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人才基础以及创新人才是综合国力竞争聚焦点的内容;二是分析关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为用,涵括了创新人才选拔观、培育观、使用观以及引进观的内容;三是分析关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凝聚,涵括了坚定党管人才历史自觉、明确党管人才基本内容以及坚持党管人才根本途径的内容;四是分析关于推进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保障,涵括了破除创新人才体制机制障碍、为创新人才出彩出力提供服务以及建立创新人才竞相成长激励机制的内容;五是分析关于营造良好创新人才生态环境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汇聚,涵括了营造创新人才社会生态环境、工作生态环境、成长成才生态环境以及生活生态环境的内容。从归纳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哲学思维与理论品格,回答论述是“运用何种思维方式并具有何种特征”的问题。一是凝练具有哲学意蕴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开放思维以及民本思维;二是总结出强烈的时代性与深刻的现实性相统一、鲜明的问题导向性与明确的目标实践性相统一、坚定不移的党性与践行宗旨的人民性相统一、丰富的思想性与语言的平实性相统一、不忘根本的继承性与与时俱进的发展性相统一、自力更生的民族性与敞开大门的世界性相统一的理论品格。从理论维度、实践维度以及世界维度回答了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有何贡献”的问题。一是体现传承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理论宝库、科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才成果以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新境界的理论价值;二是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指引、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行动纲领以及为创新人才托举“中国梦”提供实践路径的实践价值;三是体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话语权、贡献中国与世界共同创新发展的人才智慧以及注入“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创新动力的世界价值。

苏杰[4](2020)在《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口援藏、对口援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类型。如果以1979年全国边防工作会议正式确立改革开放时期全国性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为开端,迄今为止该政策已经走过40余年的发展历程,其中以1994年正式启动的对口援藏、1996年正式启动的对口援疆工作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纵观整个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和实践不难发现:它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民族与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之一,一直是我国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制、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也受到学界和社会上的一些质疑和批评,需要从学理层面对该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支撑、基本内涵、实施绩效等问题进行研究并给予必要的辨析与澄清。全面、科学、系统地认识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是当前我国民族理论界和实际民族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为理论工具,在对有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及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考察基础上,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学科的研究视角,同时借鉴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在“理论——政策——实践”的分析框架下,首先从区域协调发展、政府间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两个共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关理论的源头去认识和考察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支撑,进而结合对口援藏、对口援疆等典型案例的分析,对其基本内涵以及实践过程等进行全面论述,并提出如何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思考和建议。总体上力图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理论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支撑是什么?二是从政策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基本内涵、制定背景与原因、典型特征及其与民族法规建设、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是什么?三是从实践层面回答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发展过程、经验与挑战以及如何推进政策的完善和创新等方面的问题。文章主要由七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选题缘由与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范围思路与方法、重点难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等进行分析。第二章为理论阐释,主要包括对口支援概念界定、类型划分、基本属性、理论支撑等。第三章为政策内涵分析,主要包括政策文本内容、政策工具使用、价值取向、制定背景与原因、典型特征等。第四章主要围绕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建设、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论述。第五、六章为实践检视,从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实践的角度分析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沿革、实践经验与挑战,提出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思考和建议。第七章为结语,提出本文的初步研究结论,阐述关于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中国特色”的认识,指出研究不足之处以及可以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研究方向。本文认为,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出发,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是基于国家责任和情感道义的兄弟民族之间互帮互助与互惠互利相结合的制度机制。守望相助、命运相依是大家庭的“家规”,在经济生活方面给予特别扶持、在文化生活方面给予特别尊重,在社会生活等方面给予特别照顾,是大家庭的“家教”。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集中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体现了“四海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传统观念下中华民族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是在我国独特的政治文化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实国情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宏观民族政策。同时该政策也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广泛运用于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其它经济战略或政策措施中,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共同构成一个政策主体相同、政策目标相近、政策效果相辅相成的特色政策群,成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呈现出鲜明的理论特色、制度特色、道路特色与实践特色。坚持、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必须讲两分法、两点论,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硬件与软件、物质与精神、供给与需求、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交钥匙”与“交支票”、“见物”与“见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口支援与互利合作等十个方面的重要关系问题。

崔若伟[5](2019)在《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才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人才工作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将人才发展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统一起来,科学分析人才成长的规律和机理,着眼于人才工作的具体部署,全面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形成了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将我国关于人才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分为四章。首先,论文在阐释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而提出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其次,论文阐释了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就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而言,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才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才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是对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人才思想的深化与完善。就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而言,它回应了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的客观要求,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和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要求。再次,论文阐释了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其中,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涵盖重才、育才、聚才、用才、管才五方面。这一重要论述着眼人才发展的时代性、立足人才事业的实践性、重视人才工作的系统性。最后,论文阐释了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就理论价值而言,这一重要论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丰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就实践价值而言,它为全面深化人才体制改革指明了现实途径,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强国确立了行动指南。

孟溦蕾[6](2018)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特定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着的新进展和新成就。但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就使得通过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而从整体上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综合素质成为当下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深入发展阶段追求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的宏观背景下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而上述矛盾和问题产生的根本症结就在于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所固有的弊端和缺陷仍在持续发挥影响和效力所导致。因此,实现对上述矛盾和问题的有效克服和有力消解,其根本途径就在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实转变。本文主要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关系。五位一体生产方式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社会哲学表述,其内在地包含经济生产方式﹙简称为经济方式﹚、政治生产方式﹙简称为政治方式﹚、文化生产方式﹙简称为文化方式﹚、社会生产方式﹙简称为社会方式﹚和生态生产方式﹙简称为生态方式﹚五个方面的内容。从社会哲学角度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关系展开研究,从理论层面来讲,旨在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角度科学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本质,深刻挖掘基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总体性视域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所体现的客观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系统架构以五位一体生产方式为既有逻辑前提和内在展开线索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应具有的整体性逻辑体系,从而为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切实有效转变提供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新基点。从实践层面来讲,目的在于对科学揭示和准确反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定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所具有的战略性地位和重大意义、所包含的核心内容和科学内涵、所呈现的新的特点、要求和趋势、所蕴涵的系统全面性深刻变革本质作出新的尝试和努力,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切实有效转变以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发展方式作出贡献和力量。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重新解读了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有关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理论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旨在提供本课题的理论研究背景并据此确定由理论推演到实践探索的具体现实路径。第二部分主要是从社会哲学角度出发,以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进行的理论探索和具体实践进程为基点,分别对作为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组成内容的经济方式之经济力与经济关系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治方式之政治力与政治关系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文化方式之文化力与文化关系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方式之社会力与社会关系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生态方式之生态力与生态关系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相互作用展开研究和探讨,旨在对呈现在五位一体生产方式总体性视域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作用机理和具体作用路径作出系统性架构。第三部分主要是从总体性角度对五位一体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简要概述和总结。旨在以本文第二部分的具体展开论述为基础,对五位一体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进行总体性概括和说明的基础上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王文彦[7](2018)在《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民族地区地域广阔,贫困多发且高发,部分地区贫困人口基数大、总量多,整体贫困率相对较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民族地区既是短板,又是重点和难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着力解决发展进程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方向。在此新的形势下,民族地区的发展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时代话题,同时也成为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物质资料生产是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共同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是实现民族团结的直接动因。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因此,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都要依靠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来解决。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工作的思想、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关系的思想、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关于培养民族地区科技人才的思想以及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共同繁荣的思想,是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理论依据和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思想基础。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生产实践的推动密切相关,因此,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生产的实践需要发展科学技术。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来源于实践,新的发展实践催生理论新的发展,理论也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在民族地区的展开,民族地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推动科技跨越式发展和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科技发展实践,成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基础和动力来源。作为一个系统开放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指导我国民族地区经济、资源、环境、文化等各种要素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武器。在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理论中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独立自主与学习借鉴相结合发展科学技术等科技思想,是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推动了民族地区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作为指导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指南和政策依据,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呈现出与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民族地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结合、与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结合、与民族地区“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相结合的发展特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动力价值、生态环保价值、科技人才价值和人的解放价值等多维价值;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维度、精神维度、价值维度和创新维度。在新时代,民族地区应在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指导下,依据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全面加强民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确立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构建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新体系。通过加快民族地区特色科技资源开发、加强民族地区科研经费保障力度,加速民族地区传统科技产业改造升级等措施,推动民族地区通过现代科技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建立民族地区现代生态农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的科学发展道路,增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帮助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建成“美丽中国”和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最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本文从发展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实践与发展,通过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应用与发展,为更好指导民族地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丁雪峰[8](2016)在《青岛市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正在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但在国际化人才竞争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在国家大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宏观背景下,如何通过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吸引更多优秀的海外人才为中国所用,已成为当前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一定意义。从理论意义方面看,本文以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的两个模型为主线,对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主体、运营客体、运营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丰富和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拓展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学术价值。从实践意义方面看,通过此研究,可以为青岛市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急需的人力资本运营理论指导和现实操作方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青岛市作为“一带一路”的典型城市,关于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的研究成果,对于其他地区和城市进行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招聘、选拔、使用、配置和绩效管理,都具有启发和参考价值。本论文将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运营的概念和理论,贯穿于青岛市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的实践全过程。在学习和吸纳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以人力资本理论为指导,首先进行理论研究,总结归纳出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要素研究模型和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过程研究模型,其次进行国际化人才问卷的实证研究,最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本论文共分为七章,内容分别为: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阐释了研究背景、意义、研究内容、模型、思路及方法、研究的难点、创新点及不足等。第二章为研究综述部分。分别对人力资本概念、人力资本运营概念进行了辨析,对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本的研究、人力资本运营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研究和理论综述。第三章为理论基础与分析部分。首先对国际化人才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其次对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理论、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三大要素,即运营主体、运营客体、运营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对人力资本运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3个方面的理论探讨。第四章为青岛市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状况分析和关键问题研究部分。主要对青岛市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的人力资本现状、运营主体现状、运营客体现状、运营模式现状进行了实践和理论分析,并对其在运营主体、运营客体、运营模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五章为实证调查研究部分。包括本研究的调查过程、调查内容及问卷设计、问卷预试、预调查样本各量表的结构验证、正式调查样本及结果统计分析等内容。第六章为调查结果分析部分。一是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生产调查结果和分析。包括对人力资本增量运营的数量和质量分析、人力资本存量运营投入产出分析、人力资本生产的新外部影响因素。二是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流动调查结果和分析。包括对引才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制度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三是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配置、使用和绩效结果分析。包括对人力资本配置、使用状况分析,人力资本运营绩效分析。四是总结出了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过程模型及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第七章为青岛市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的对策建议和研究结论部分。对青岛市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提出了人力资本运营的顶层设计、区域人力资本配置的载体建设、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等对策建议;得出了关于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生产、流动、使用、配置和绩效的、基于实证数据的研究结论。本文在3个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创新:第一,选题的创新。从经济学视角,研究如何通过提升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效率来促进区域发展,是一个较新的研究方式,对于丰富人力资本理论,促进人力资本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都会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二,研究理论上的创新。本文在理清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的逻辑思路基础上,首先总结归纳出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要素研究模型和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过程研究模型;其次基于以上研究成果,通过对青岛市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调查问卷实证研究中的因子分析,对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过程模型关键因素进行了探索研究,初步总结出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过程模型中的关键因素和绩效指标,对于后人研究和区域政府进行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具有较高参考价值,也拓展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间。第三,研究观点的创新。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统计数据,用数据证明了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的一些创新观点。在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生产方面,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和理论研究,获得了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流动有利于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价值的增值和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国内人才资本存量对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生产结构具有支撑作用等创新性的研究观点。在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流动方面,获得了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激励因素,而不是保健因素等创新性观点。在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使用、配置和绩效方面,获得了个体样本创业类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绩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超过创新者个体样本,并且都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正向贡献等创新性观点。这些调查数据和观点,由于是基于实证研究和统计数据,不仅可以为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也为相关人力资本运营学术研究提供了参考,同时对于其他区域更好地吸引高端人才和进行人力资本运营也有较大的借鉴价值。

周颖[9](2016)在《中国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脉络与构建思路》文中指出生产资料公有制既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更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保障。只有实现和维护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巩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命脉,其劳动关系和谐与否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因此,构建中国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既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结构性现实需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理论命题。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后,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阐述了这个思想,在出访俄罗斯、非洲国家和出席亚洲博鳌论坛等讲话中又进一步作了论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这明晰了构建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具体内容;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这是现阶段协调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与宏观背景;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了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此基本理念为指导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构建、共建共享、改革创新为构建基本原则,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凝聚广大劳动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以来的重要论述既是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指导思想,也是构建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政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导向价值。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深入剖析企业的盈利状况、收入分配格局、内部管理逻辑、外部经济行为导向等决定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运行的微观因素,还要系统梳理劳动力供求状况、劳动法律规制、社会福利保障、劳动关系的角色认知等影响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发展的宏观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因此,在党的十八大以来顶层设计的宏观制度背景下,以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等系列意见为构建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只有以此为制度环境与决策为依据,构建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微观协调机制的运行效率与实施效果才能够稳定长久。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对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与西方劳动关系理论实践,对照中国劳动关系实践进行比较研究,借鉴其相关理论实践中的成果与经验,为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其次,对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历史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研究其发展的阶段性与规律性特征,为研究提供脉络与方向。同时,深入解析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存在问题,以此问题为研究导向,深入探究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失衡的深层原因,为研究奠定理论前提与现实基础。第三,结合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特色,从相关社会制度、政策法规、典型案例等方面系统梳理与总结构建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有利条件,为研究提供制度分析框架、政策法律依据与具体实现路径。最后,以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以来构建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系列意见为指导思想,通过规范研究与案例实证,详细地阐述构建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所需要的必要措施与手段以及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对策与建议。

李雪婷[10](2016)在《邓小平青年观与大学生成才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大学生是一个优秀的青年群体,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繁荣和发展。邓小平高度重视青年教育,对培养什么样的青年,如何培养青年都有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青年观,对于大学生成才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指引着中国大学生成才教育的发展方向,并为之提供理论支撑。全文以探究邓小平青年观与大学生成才教育的关系为切入点,在认真梳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以邓小平青年观为指导推进大学生成才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找到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以邓小平青年观为指导推进大学生成才教育的对策。全文内容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邓小平青年观和大学生成才教育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是邓小平青年观与大学生成才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邓小平青年观是在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青年观的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怎样看待青年、如何评价青年的地位作用、如何培育青年使之健康成长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成才教育是指导学生成才的教育,成才教育通过让学生掌握成才的规律和相关知识从而更加自觉更加科学地进行人生规划和成才设计。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和人才学理论。第三章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总结出邓小平青年观和大学生成才教育的主要内容。邓小平青年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青年是革命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四有”新人是青年成长成才的目标;学习与实践是青年的成才的必由之路;教育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基础。大学生成才教育的内容丰富,主要有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知识技能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教育。同时也理清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邓小平青年观为大学生成才教育指明了方向;邓小平青年观有助于大学生成才教育功能的发挥;加强大学生成才教育是邓小平青年观的内在要求;邓小平青年观对大学生成才教育具有引领激励规范的作用。第四章通过实证研究法,从问卷调查中归纳出以邓小平青年观为指导推进大学生成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对在大学生成才教育中以邓小平青年观为指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邓小平青年观在大学生成才教育中未得到很好的贯彻、在成才教育中贯彻邓小平青年观的方法途径比较单一,大学生对邓小平青年观认知存在偏差。第五章主要论述了以邓小平青年观为指导推进大学生成才教育的思路与对策。在前面几章的理论分析与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对策:一是提高对邓小平青年观指导大学生成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二是以邓小平青年观为指导创新大学生成才教育的方法,三是以邓小平青年观为指导推进大学生成才教育改革发展,四是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邓小平青年观。

二、论邓小平的人力资源开发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邓小平的人力资源开发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人力
        2.1.2 人才
        2.1.3 人力资本
        2.1.4 人才资源
        2.1.5 人才支撑体系
    2.2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2.2.1 产业兴旺
        2.2.2 生态宜居
        2.2.3 乡风文明
        2.2.4 治理有效
        2.2.5 生活富裕
    2.3 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
        2.3.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
        2.3.2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挑战
        2.3.3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机遇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1.1 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
        3.1.2 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
        3.1.3 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
        3.2.2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
        3.2.3 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
    3.3 国外学者相关思想
        3.3.1 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
        3.3.2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
        3.3.3 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3.4.1 以农为本思想
        3.4.2 政以才治思想
        3.4.3 养护农民思想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4.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4.1.1 职业农民
        4.1.2 新型农民
        4.1.3 新型职业农民
        4.1.4 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紧迫性
    4.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4.2.1 乡村专业人才
        4.2.2 乡村专业人才的类型
        4.2.3 乡村专业人才的作用
        4.2.4 乡村振兴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4.3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4.3.1 农民工
        4.3.2 新生代农民工
        4.3.3 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
        4.3.4 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合理性
    4.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4.4.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4.2 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
        4.4.3 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
        4.4.4 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客观性
    4.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4.5.1 社会各界
        4.5.2 社会各界是乡土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
        4.5.3 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
        4.5.4 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必然性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5.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
        5.1.1 实施阳光工程
        5.1.2 实施雨露计划
        5.1.3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5.1.4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5.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
        5.2.1 实施特岗教师计划
        5.2.2 实施“三支一扶”计划
        5.2.3 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
        5.2.4 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
        5.2.5 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
    5.3 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的路径
        5.3.1 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
        5.3.2 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
        5.3.3 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5.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路径
        5.4.1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5.4.2 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
        5.4.3 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
        5.4.4 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5.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路径
        5.5.1 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
        5.5.2 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5.5.3 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
        5.5.4 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
第6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6.1 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
        6.1.1 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
        6.1.2 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6.1.3 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
    6.2 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
        6.2.1 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6.2.2 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6.2.3 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6.3 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
        6.3.1 教师定期服务乡村
        6.3.2 医生定期服务乡村
        6.3.3 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6.3.4 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6.4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6.4.1 科技成果转化收益
        6.4.2 科技人才兼职取酬
        6.4.3 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
    6.5 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6.5.1 增加财政涉农资金
        6.5.2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6.5.3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2)邓小平人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研究创新点
        2.研究不足之处
一、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才思想
        1.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才思想
        2.列宁的人才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人才思想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才思想
二、邓小平人才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现实依据
    (一)时代背景
        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2.国际竞争对人才的需求
    (二)现实依据
        1.“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
        2.“拨乱反正”政策的提出
三、邓小平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人才的地位与作用
        1.人才事关改革开放的成败
        2.人才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3.人才是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保证
        4.人才是赢得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
    (二)人才的教育与培养
        1.人才教育与培养的目标
        2.人才教育与培养的方向
        3.人才教育与培养的方法
        4.人才教育与培养的制度
    (三)人才的选拔与使用
        1.人才选拔与使用的原则
        2.人才选拔与使用的标准
        3.人才选拔与使用的方法
四、邓小平人才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理论价值
        1.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
        2.构成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为习近平人才观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现实价值
        1.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提升党的领导能力
        2.有利于加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
        3.有利于促进国民教育及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析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5.3 创新之处
    1.6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1.6.1 人才
        1.6.2 人才资本
        1.6.3 人力资本
        1.6.4 创新
        1.6.5 创新人才
2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新人才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
        2.1.2 列宁“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专家”思想
    2.2 马克思主义创新人才思想中国化成果
        2.2.1 毛泽东“向科学进军,建设知识技术人才队伍”的创新人才思想
        2.2.2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造就科学技术队伍”的创新人才理论
        2.2.3 江泽民“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关键在人才”的创新人才思想
        2.2.4 胡锦涛“以人为本,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人才观
    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才思想的精华汲取
        2.3.1 儒家“为政在人,尚贤使能”的人才思想
        2.3.2 墨家“尚贤为政,为贤是求”的人才思想
        2.3.3 法家“以功取人,量能授官”的人才思想
    2.4 西方发达国家创新人才思想的有益借鉴
        2.4.1 人力资本理论
        2.4.2 熊彼特创新理论
        2.4.3 颠覆性创新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形成依据
    3.1 我国创新人才建设的实践基础
        3.1.1 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斐然
        3.1.2 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3.1.3 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助力我国创新发展成果丰硕
    3.2 我国创新人才建设的时代之需
        3.2.1 综合国力竞争实质是创新人才竞争
        3.2.2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创新人才
        3.2.3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依靠创新人才
    3.3 我国创新人才建设的现实诉求
        3.3.1 国际创新人才争夺激烈
        3.3.2 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
        3.3.3 创新人才流失严重
    3.4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形成的发展历程
        3.4.1 延安插队时期对创新人才的初步认识
        3.4.2 地方任职时期对创新人才工作的重视与实践运用
        3.4.3 担任总书记后对创新人才理论的完善与工作部署
    3.5 本章小结
4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
    4.1 创新人才何以重要——关于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论述
        4.1.1 人才是科技创新第一资源
        4.1.2 夯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人才基础
        4.1.3 创新人才是综合国力竞争聚焦点
    4.2 创新人才何以为用——关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论述
        4.2.1 “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的创新人才选拔观
        4.2.2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创新人才培育观
        4.2.3 “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的创新人才使用观
        4.2.4 “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的创新人才引进观
    4.3 创新人才何以凝聚——关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重要论述
        4.3.1 坚定党管人才历史自觉
        4.3.2 明确党管人才基本内容
        4.3.3 坚持党管人才根本途径
    4.4 创新人才何以保障——关于推进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论述
        4.4.1 遵循客观规律,破除创新人才体制机制障碍
        4.4.2 转变政府职能,为创新人才出彩出力提供服务
        4.4.3 开展科学评价,建立创新人才竞相成长激励机制
    4.5 创新人才何以汇聚——关于营造良好创新人才生态环境的重要论述
        4.5.1 营造尊重人才、尊崇创新的创新人才社会生态环境
        4.5.2 营造风清气正、保障权益的创新人才工作生态环境
        4.5.3 营造重视教育、协同创新的创新人才成长成才生态环境
        4.5.4 营造后顾无忧、充满温度的创新人才生活生态环境
    4.6 本章小结
5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哲学思维与理论品格
    5.1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哲学思维
        5.1.1 立意深远、驾驭全局的战略思维
        5.1.2 抓住本质、把握规律的辩证思维
        5.1.3 敢于突破、不断开拓的创新思维
        5.1.4 统筹兼顾、层次分明的系统思维
        5.1.5 思维开阔、视野宏大的开放思维
        5.1.6 不忘初心、爱民为民的民本思维
    5.2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品格
        5.2.1 强烈的时代性与深刻的现实性相统一
        5.2.2 鲜明的问题导向性与明确的目标实践性相统一
        5.2.3 坚定不移的党性与践行宗旨的人民性相统一
        5.2.4 丰富的思想性与语言的平实性相统一
        5.2.5 不忘根本的继承性与与时俱进的发展性相统一
        5.2.6 自力更生的民族性与敞开大门的世界性相统一
    5.3 本章小结
6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6.1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6.1.1 传承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理论宝库
        6.1.2 科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才成果
        6.1.3 开辟了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新境界
    6.2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6.2.1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指引
        6.2.2 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行动纲领
        6.2.3 为创新人才托举“中国梦”提供实践路径
    6.3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世界价值
        6.3.1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话语权
        6.3.2 贡献中国与世界共同创新发展的人才智慧
        6.3.3 注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创新动力
    6.4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价值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4.1 重点难点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对口支援的理论阐释
    2.1 对口支援的概念
        2.1.1 对口支援概念的界定
        2.1.2 对口支援的类型划分
    2.2 对口支援的属性
        2.2.1 公共政策属性
        2.2.2 制度与体制机制属性
    2.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理论支撑
        2.3.1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2.3.2 政府间关系理论
        2.3.3 民族政策与民族工作原则相关理论
        2.3.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
第3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内涵分析
    3.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文本分析
        3.1.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文本的概况
        3.1.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政策工具
        3.1.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价值取向
    3.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背景原因
        3.2.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背景
        3.2.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制定的原因
    3.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典型特征
        3.3.1 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相统一
        3.3.2 互帮互助与互惠互利相统一
        3.3.3 民族政策与政策工具相统一
第4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及民族关系的互动
    4.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法规建设的互动
        4.1.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的成效
        4.1.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存在的问题
        4.1.3 在依法治国中推进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法律化
    4.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关系发展的互动
        4.2.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实践中的民族关系意蕴
        4.2.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与民族关系发展的辩证关系
        4.2.3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践中的民族关系调控机制
第5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实践过程与基本经验
    5.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实践过程
        5.1.1 初步萌芽时期(1949—1978年)
        5.1.2 初步探索时期(1979—1982年)
        5.1.3 快速发展时期(1983—1991年)
        5.1.4 优化提升时期(1992—2009年)
        5.1.5 纵深推进时期(2010年至今)
    5.2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实践的基本经验
        5.2.1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5.2.2 资金和项目是重要基础
        5.2.3 对口支援干部人才是关键
        5.2.4 科学规划是重要前提
        5.2.5 改善民生和产业带动是着力点
        5.2.6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根本
第6章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6.1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面临的挑战
        6.1.1 兼顾发挥发达地区优势与增强民族地区内生动力
        6.1.2 兼顾满足民族地区共性需求与特殊需求
        6.1.3 兼顾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提高社会力量有效参与
        6.1.4 兼顾加强政策执行与强化政策绩效评估
    6.2 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的对策建议
        6.2.1 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
        6.2.2 正确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6.2.3 正确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6.2.4 正确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6.2.5 正确处理好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关系
        6.2.6 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6.2.7 正确处理好“交钥匙”与“交支票”的关系
        6.2.8 正确处理好“见物”与“见人”的关系
        6.2.9 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6.2.10 正确处理好对口支援与互利合作的关系
第7章 结语
    7.1 初步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进一步深化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
    2.1 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才思想
        2.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才思想
        2.1.3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人才思想
    2.2 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
        2.2.1 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的客观要求
        2.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
        2.2.3 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要求
第3章 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3.1 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3.1.1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的重才论述
        3.1.2 “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育才论述
        3.1.3 “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聚才论述
        3.1.4 “学会识人,以德为先”的用才论述
        3.1.5 “党管人才”的管才论述
    3.2 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的基本特点
        3.2.1 着眼于人才发展的时代性
        3.2.2 立足于人才事业的实践性
        3.2.3 重视人才工作的系统性
第4章 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
    4.1 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4.1.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
        4.1.2 丰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
        4.1.3 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4.2 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4.2.1 为全面深化人才体制改革指明了现实途径
        4.2.2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4.2.3 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强国确立了行动指南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绪论
    (一)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1.选题的理论依据
        2.选题的实践依据
        3.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3.研究现状述评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
        1.论文的研究方法
        2.论文的创新之处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问题
    (五)论文的基本思路
第一章 五位一体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概述
    第一节 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
        1.马克思关于全面生产理论和人类四生活论断
        2.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观点
    第二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背景和概念内涵
        2.马克思主义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方式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力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科技创新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关系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生产机制创新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分配制度完善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现代市场体系培育
        4.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消费政策调整
第三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治方式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治力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坚持党的领导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府职能转变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治关系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四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文化方式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文化力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文化产业发展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文化创新建设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道德素质提升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文化关系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生态文化发展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和谐文化构建
第五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方式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力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民生建设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关系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公正建设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稳定创设
第六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生态方式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生态力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生态产业发展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生态关系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生态消费转型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循环经济机制完善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环境保护制度调整
        4.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资源节约政策进步
第七章 五位一体生产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五位一体生产方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作用
        1.经济方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性作用
        2.政治方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保证性作用
        3.文化方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导引性作用
        4.社会方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性作用
        5.生态方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性作用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促进作用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经济方式的创新性作用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政治方式的变革性作用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文化方式的推动性作用
        4.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社会方式的牵引性作用
        5.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生态方式的促进性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国内研究概况
        (二)国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现状思考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本文相关概念的阐释与说明
        (一)科学
        (二)技术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
        (四)民族地区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思想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工作的思想
        (一)推动科技发展是民族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发展科技是优化民族工作的重要途径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关系的思想
        (一)科技发展是良好民族关系构建的基础
        (二)发展科技是维系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包含发展科技的内容
        (二)科技发展有利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培养民族地区科技人才的思想
        (一)科技人才培养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
        (二)科技人才任用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
    五、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共同繁荣的思想
        (一)科技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自身发展
        (二)发展科技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基础
    一、民族地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的实践
        (一)科技扶贫的落实:通过科技促进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
        (二)科技扶贫的推进:通过科技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三)科技扶贫的深入:通过科技发展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
    二、民族地区推进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实践
        (一)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原则:坚持自力更生发展民族地区科技
        (二)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加快民族地区各类科技人才培养
        (三)科技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加速推进民族地区科技产业升级
    三、民族地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
        (一)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目的:推动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
        (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标志:实现民族地区科技全面创新
        (三)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构筑民族地区特色科技创新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一、指导民族地区通过科技发展生产力
        (一)通过科技发展改善民族地区劳动生产条件
        (二)通过科技发展提高民族地区劳动者素质
        (三)通过科技发展变革民族地区劳动生产方式
    二、指导民族地区依靠科技协调经济发展
        (一)依靠科技协调民族地区经济与环境发展
        (二)依靠科技调整优化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结构
        (三)依靠科技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指导民族地区开展和推进科技工作
        (一)引导民族地区坚持自力更生发展科技
        (二)引导民族地区通过交流合作发展科技
        (三)引导民族地区落实各种战略发展科技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特征、价值、维度
    一、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相结合
        (二)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结合
        (三)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结合
        (四)与“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相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价值
        (一)社会动力价值
        (二)生态环保价值
        (三)科技人才价值
        (四)人的解放价值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四重维度
        (一)实践维度
        (二)精神维度
        (三)价值维度
        (四)创新维度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背景下对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思考
    一、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基本概况
        (一)民族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概况
        (二)民族地区科技投入概况
        (三)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民族地区科技发展整体水平较低
        (二)民族地区科技投入和研发经费短缺
        (三)民族地区科技人才储备不足
        (四)民族地区经济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五)民族地区社会环境因素复杂
    三、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整体思路
        (一)确立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重点
        (二)树立民族地区科技发展能力目标
        (三)加快民族地区科技人才资源开发
        (四)加强民族地区科研发展经费保障
    四、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基本路径
        (一)加快民族地区传统产业科技创新
        (二)加速民族地区民生科技的发展
        (三)推进民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四)构建民族地区环境生态科技体系
    五、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8)青岛市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2 理论意义
        1.1.3 实践意义
    1.2 研究内容、模型、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模型
        1.2.3 研究思路
        1.2.4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难点、创新点及不足
        1.3.1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1.3.2 研究的不足与局限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人力资本研究综述
        2.1.1 人力资本概念辨析
        2.1.2 国外关于人力资本的研究
        2.1.3 国内关于人力资本的研究
    2.2 人力资本运营研究综述
        2.2.1 人力资本运营概念辨析
        2.2.2 国外关于人力资本运营的研究
        2.2.3 国内关于人力资本运营的研究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
    3.1 国际化人才相关理论
        3.1.1 国际化人才相关概念辨析
        3.1.2 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理论分析
    3.2 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要素分析
        3.2.1 运营主体分析
        3.2.2 运营客体分析
        3.2.3 运营模式分析
    3.3 人力资本运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3.3.1 人力资本运营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关系研究
        3.3.2 人力资本运营与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研究
        3.3.3 人力资本运营与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
第四章 青岛市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状况分析和关键问题研究
    4.1 青岛市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现状
        4.1.1 人力资本现状分析
        4.1.2 运营主体现状分析
        4.1.3 运营客体现状分析
        4.1.4 运营模式现状分析
    4.2 存在的问题
        4.2.1 运营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4.2.2 运营客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4.2.3 运营模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 青岛市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实证调查研究
    5.1 调查过程、内容及问卷设计
        5.1.1 调查过程
        5.1.2 调查内容
        5.1.3 问卷设计
    5.2 问卷预试
        5.2.1 预调查问卷、抽样方法
        5.2.2 预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5.2.3 预调查样本的初步检验
    5.3 正式调查样本及结果统计分析
        5.3.1 正式调查样本基本描述
        5.3.2 正式调查样本各量表的检验
第六章 青岛市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调查结果分析
    6.1 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生产调查结果和分析
        6.1.1 人力资本增量运营的数量和质量分析
        6.1.2 人力资本存量运营投入产出分析
        6.1.3 人力资本生产的新外部影响因素
    6.2 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流动调查结果和分析
        6.2.1 引才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6.2.2 制度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6.3 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配置、使用和绩效结果分析
        6.3.1 人力资本配置、使用状况分析
        6.3.2 人力资本运营绩效分析
        6.3.3 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过程模型关键因素的探索结果
第七章 青岛市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的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生产的研究结论
        7.1.2 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流动的研究结论
        7.1.3 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使用、配置和绩效的研究结论
    7.2 青岛市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的对策建议
        7.2.1 国际化人才有效运营的前提是做好人力资本运营的顶层设计
        7.2.2 国际化人才流动要加强区域人力资本配置的载体建设
        7.2.3 国际化人才流动与配置方面要进行制度创新
        7.2.4 提高青岛市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存量要双向引才
        7.2.5 提升青岛市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质量要多元培训
        7.2.6 加大青岛市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投资
附录1: 青岛市国际化人才发展成效调查表(创业型人才)
附录2: 青岛市国际化人才发展成效调查表(创新型人才)
附录3:“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项目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9)中国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脉络与构建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主要学派及发展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劳动和谐思想渊源及其发展
    2.1 马克思劳动异化的思想
        2.1.1 马克思关于劳资对立思想
        2.1.2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资对立
    2.2 列宁关于劳资双方纪律约束与权益保障的思想
        2.2.1 列宁关于劳动组织纪律论述
        2.2.2 列宁关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论述
    2.3 毛泽东生产劳动的思想
        2.3.1 毛泽东关于工人阶级领导的论述
        2.3.2 毛泽东关于工业经济基础的论述
    2.4 邓小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改善劳动关系的思想
        2.4.1 邓小平关于两权分离的论述
        2.4.2 邓小平改善劳动关系的论述
    2.5 江泽民依靠工人阶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思想
        2.5.1 江泽民依靠工人阶级的论述
        2.5.2 江泽民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论述
    2.6 胡锦涛保障劳动者权益促进劳动和谐的思想
        2.6.1 胡锦涛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
        2.6.2 胡锦涛关于保障劳动者权益的论述
        2.6.3 胡锦涛关于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论述
    2.7 习近平深化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思想
        2.7.1 习近平关于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论述
        2.7.2 习近平关于建立以人为本和谐劳动关系的论述
第3章 中国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相关问题概述
    3.1 劳动关系概述
        3.1.1 劳动关系的含义
        3.1.2 劳动关系的性质
    3.2 和谐劳动关系概述
        3.2.1 和谐劳动关系的定义
        3.2.2 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
        3.2.3 和谐劳动关系的特征
    3.3 中国国有企业概述
        3.3.1 中国国有企业的内涵
        3.3.2 中国国有企业的特征
        3.3.3 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重要意义
第4章 中国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特色
    4.1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4.1.1 坚持劳动价值论
        4.1.2 坚持利益共享观
        4.1.3 坚持公平分配原则
    4.2“以人为本”的价值规范
        4.2.1 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
        4.2.2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4.2.3 促进人力资本存量的不断提升
    4.3 政企合作的和谐发展体制
        4.3.1 政府引导的重要保障
        4.3.2 劳资均衡的基础条件
        4.3.3 集体协商的重要机制
第5章 西方国家劳动关系的借鉴
    5.1 美国劳动关系的政策实践
        5.1.1 劳动条件的立法规制
        5.1.2 劳动关系主体的立法规制
        5.1.3 劳动关系三方协调的法律机制
    5.2 日本劳动关系的政策实践
        5.2.1“丰田模式”的日本传统劳动关系
        5.2.2“新J型企业”的劳动关系
    5.3 拉美国家劳动关系的政策实践
        5.3.1 国家干预主义的劳动关系
        5.3.2 新自由主义的劳动政策与“灵活模式”
        5.3.3 拉美国家劳动关系的新变化
第6章 中国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
    6.1 中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发展历程
        6.1.1 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的国有企业劳动关系
        6.1.2 市场经济转型进程中的国有企业劳动关系
    6.2 中国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现状
        6.2.1 劳动关系总体和谐平稳
        6.2.2 劳动关系调整走向法治化
        6.2.3 劳动关系建立受市场调节
        6.2.4 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形成
    6.3 中国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
        6.3.1 国有企业内部收入分配不合理
        6.3.2 国有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不完善
        6.3.3 国有企业劳动者权益保障不健全
        6.3.4 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制度不适用
        6.3.5 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矛盾趋于活跃
    6.4 影响中国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因素
        6.4.1 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缺乏有效退出机制
        6.4.2 国有企业内部利益分配关系的失衡
        6.4.3 国有企业行政化管理体制的制约
        6.4.4 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角色的认知分化
第7章 中国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7.1 调动国有企业主观能动性,实现政府调节职能
        7.1.1 以“四个全面”为统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7.1.2 建立公平分配劳动关系,完善合理奖惩制度
        7.1.3 建立全体收益共赢机制,发展和谐企业文化
    7.2 充分发挥工会维权作用,有效维护劳动者权益
        7.2.1 坚守工会调节职责,有效维护职工权益
        7.2.2 转变工会角色,完善职工利益保障机制
        7.2.3 推动工会体制创新,实现工会干部职业化
    7.3 建立健全三方协商机制,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
        7.3.1 创新构建体制机制,健全相关立法政策
        7.3.2 完善矛盾调节机制,加强三方机制建设
        7.3.3 实施集体协商制度,开展和谐创建活动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邓小平青年观与大学生成才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结论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特色与创新
        1.3.4 研究的难点及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研究的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青年观
        2.1.2 邓小平青年观
        2.1.3 成才教育
        2.1.4 大学生成才教育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2.2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
        2.2.3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2.2.4 人才学理论
第3章 邓小平青年观与大学生成才教育的内在联系
    3.1 邓小平青年观的基本内容
        3.1.1 青年是革命事业的未来和希望
        3.1.2“四有”新人是青年成长成才的目标
        3.1.3 学习与实践是青年成才的必由之路
        3.1.4 教育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基础
    3.2 成才教育的基本内容
        3.2.1 理想信念教育
        3.2.2 道德品质教育
        3.2.3 知识技能教育
        3.2.4 心理素质教育
        3.2.5 创新能力教育
    3.3 邓小平青年观与大学生成才教育的内在联系
        3.3.1 邓小平青年观为大学生成才教育指明了方向
        3.3.2 邓小平青年观有助于大学生成才教育功能的发挥
        3.3.3 加强大学生成才教育是邓小平青年观的内在要求
        3.3.4 大学生成才教育有利于丰富和发展邓小平青年观
第4章 邓小平青年观指导大学生成才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4.1.2 调查问卷的实施
    4.2 调查结果及分析
        4.2.1 对邓小平青年观指导大学生成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4.2.2 邓小平青年观在大学生成才教育中未得到很好贯彻
        4.2.3 在成才教育中贯彻邓小平青年观的方法和途径单一
        4.2.4 大学生对邓小平青年观的认知存在偏差
第5章 以邓小平青年观为指导推进大学生成才教育的对策
    5.1 提高对邓小平青年观指导大学生成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5.1.1 邓小平青年观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5.1.2 邓小平青年观能帮助大学生正确选择人生道路
        5.1.3 邓小平青年观能激发大学生刻苦学习的动力
    5.2 以邓小平青年观为指导创新大学生成才教育的方法
        5.2.1 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5.2.2 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提高
        5.2.3 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宣传和传播邓小平青年观
        5.2.4 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教育机制
    5.3 以邓小平青年观为指导推进大学生成才教育改革发展
        5.3.1 以“三个面向”为指导,转变成才教育理念
        5.3.2 以“四有新人”为目标,培养大学生成才意识
        5.3.3 以邓小平青年观为指导,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5.4 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要自觉践行邓小平青年观
        5.4.1 大学生要科学认识自我
        5.4.2 大学生要自觉践行邓小平青年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科研情况

四、论邓小平的人力资源开发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D]. 胡鑫. 吉林大学, 2021(01)
  • [2]邓小平人才思想研究[D]. 尹勇.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研究[D]. 徐侠侠.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政策研究[D]. 苏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5]习近平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研究[D]. 崔若伟.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6]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的关系研究[D]. 孟溦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7]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D]. 王文彦.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8]青岛市国际化人才人力资本运营研究[D]. 丁雪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08)
  • [9]中国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脉络与构建思路[D]. 周颖. 吉林大学, 2016(08)
  • [10]邓小平青年观与大学生成才教育研究[D]. 李雪婷. 重庆工商大学, 2016(12)

标签:;  ;  ;  ;  ;  

论邓小平的人力资源开发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