羰基化新工艺合成苯乙酸

羰基化新工艺合成苯乙酸

一、羰基化新技术合成苯乙酸(论文文献综述)

刘红微[1](2021)在《牧区醪糟菌分离、发酵燕麦醪糟工艺及关键特征香气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牧区醪糟自然发酵存在着工艺水平低且参数不明确、现代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本研究从传统牧区醪糟中进行微生物分离与鉴定,利用获得的醪糟分离菌对燕麦醪糟进行接种发酵,并研究燕麦醪糟的发酵工艺,分析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关键香气及其与微生物、氨基酸之间的相互关系,获得燕麦醪糟的发酵工艺参数,明确燕麦醪糟的关键香气成分、形成规律及产香因素,从而为燕麦醪糟规模化生产提供工艺参数,为实现燕麦醪糟关键香气的调控提供理论基础。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由牧区醪糟中分离得到六株菌,六株菌均有较好的耐高温特性;LZ4#、LZ3#、LZ6#在盐分为10%时,能够生长,耐盐性较好;六株菌对不同氮源、不同碳源及其他成分的利用情况各有不同;经16s r RNA鉴定知,LZ1#,LZ2#与LZ5#为乳酪短杆菌、LZ3#,LZ4与#LZ6#为枯草芽孢杆菌;LZ1#、LZ3#、LZ5#能够产生淀粉酶,六株菌均产生蛋白酶、脂肪酶。2、醪糟分离菌发酵燕麦醪糟的工艺参数为:燕麦粉添加量为30%;液化条件为玉米芽粉的添加量为10%、液化温度65℃、液化时间10 min;酵母菌与醪糟分离菌的比例为1:3;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接种量10%,30℃发酵24 h后,50℃继续发酵48 h。3、接种醪糟分离菌发酵燕麦醪糟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酯类物质的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醇类物质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酸类物质含量升高,醛酮类成分先下降后升高,杂环类成分先升高后下降,烃类成分先降低后升高;糖酸比与p H值呈下降趋势,总酸的含量缓慢上升,氨态氮先升高后降低,总氨基酸先上升后下降,为香气成分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酵母菌、细菌的菌落数先上升后降低。4、自然发酵与接种发酵的对比分析结果:发酵结束后,接种发酵组燕麦醪糟p H值、糖酸比低于自然发酵组,总酸的含量、感官评分高于自然发酵组。自然发酵组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没有酵母菌参与,细菌变化不大;接种发酵组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细菌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自然发酵组与接种发酵组燕麦醪糟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分别为62、65种,接种发酵组燕麦醪糟酯类、醇类、杂环类、烃类成分的相对含量高于自然发酵组,酸类成分的含量显着低于自然发酵组(P<0.05)。同时,PCA揭示了两种发酵方式下,酯类、杂环类、烃类、醇类与燕麦醪糟挥发性香气高度正相关。5、燕麦醪糟中测得29种关键香气成分,包括9种酯类,7种酸类,7种醇类,4种羰基化合物,2种杂环类化合物,主要的关键香气依次为丁酸乙酯、己酸、戊酸、丙位壬内酯。主成分分析可知,燕麦醪糟不同发酵阶段的29个关键香气成分可由4个主成分进行区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026%。6、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各关键香气成分与微生物及氨基酸之间的相关性不同。乙酸乙酯、壬酸乙酯、辛酸乙酯与酵母菌显着正相关(P<0.05),乙醇与酵母菌相关性极显着(P<0.01);壬酸乙酯、丁酸乙酯、庚酸乙酯、辛酸乙酯与细菌相关性显着(P<0.05),反-2-辛烯醛与细菌相关性极显着(P<0.01);辛酸及己醛与氨基酸显着正相关(P<0.05)。

薛晓丽[2](2020)在《木耳菌糠的组成特征及氧化解聚》文中提出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由此产生的菌糠年产高达2000万t,但菌糠的有效利用长久以来未得到解决。含水率高、重金属含量高和极易滋生霉菌等缺点严重阻碍了菌糠的开发利用。如能作为化工原料获取高附加值含氧化学品(OCs)具有较大应用前景。而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组成结构是菌糠高效利用的重点,探索温和条件下菌糠中一些化学键断裂选择性生成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是实现其高附加值利用的关键。本文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及过氧化氢/乙酸酐(AHPO/AAH)温和氧化组合的两步降解法,借助多种精密分析仪器深入研究了木耳菌糠(SAAS)中有机质的分子组成结构;利用相关模型化合物、标准品及SAAS超临界萃余物(ERSAAS)研究了SAAS温和氧化降解机理及历程;尝试了以聚酰胺为填料的氧化可溶部分(SPs)的柱层析分离,探索从菌糠中获取OCs的可行性方法。本文对SAAS配方材料——柞木屑(OWSD)和麦麸(WB)也进行了萃取和氧化解聚组合的两步降解法,希望通过比对更充分了解SAAS的组成结构。运用FTIR、XRPES和SEM测试技术直接表征了三个样品,获取了样品中有机质官能团组成、表面元素形态和显微组织性貌等信息。结果表明样品中都含有羟基、甲基(亚甲基)、O-糖苷键和羰基等官能团,表面的O和S主要以C–O-、C-OH、C=O、氨基氮、胺基氮和吡咯等形态存在。采用的二步降解法可将SAAS、OWSD和WB中的有机质几乎全部转化为可溶有机小分子。高渗透性的超临界CO2流体夹带着石油醚(30–60 oC)、二硫化碳、甲醇、丙酮和等体积丙酮/二硫化碳混合溶剂渗入至生物质的内部,高效地将样品中游离的和以弱非共价键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析出,多种具有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结构特点的酚、苯甲醛、呋喃酮、吡喃酮、芳酸、糖和糖苷类化合物析出。总萃取率分别为12.3%、15.6%和19.8%,甲醇辅助下的萃取率最高。AHPO/AAH温和氧化能够破坏生物质中-C-O-桥键,更易作用于芳碳破坏芳环,SAAS、OWSD和WB萃余物的总降解率分别为89.1%、79.7%和81.5%,降解主要发生在第一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萃取物和SPs中共检测到657种化合物,分为烷烃、烯烃、芳烃、醇类、酚类、醛类、酮类、酯类、羧酸类、糖和糖苷类(M&Gs)、含氮类有机化合物、含硫类有机化合物和呋喃类化合物。萃取物中相对含量较高的为正构烷烃、醇和酯。N和S分别以多种形态存在。SPs中主要组分为羧酸,还有少量的醇、酮和M&Gs。通过详细分析萃取物和SPs中化合物的组成分布,并结合FTIR和XRPES的分析,推测SAAS组成结构中含有丰富的C15-C38的烷烃、C16-C25的脂肪醇、烷酸酯和少量的带3-4个苯环的芳烃、酚、醛、酮、羧酸等游离态组分以及由D-核糖、鼠李糖、葡萄糖、果糖、塔罗糖和甘露糖等糖元组成半纤维素和具有较多愈创木基和紫丁香基及2-4个亚甲基连接的苯环结构组成的木质素以及由β-D吡喃葡萄糖组成的纤维素构成的骨架结构。通过分析模型化合物的AHPO/AAH氧化降解产物可知,该氧化剂可有效导致D-木糖糖单体开环并断裂;能破坏愈创木酚芳环结构,甚至可破坏菲和荧蒽的稠环,最终得到小分子羧酸。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标准品的AHPO/AAH氧化降解率分别为8.3%、98.6%和82.1%。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都经历醚键断裂、单糖开环、断裂或重新成环,生成醇、呋喃酮、吡喃酮和脂肪酸等小分子化合物。值得注意的是纤维素降解会发生低聚糖直接开环、断裂和重排等反应,生成碳原子数C7-C12的脂肪酸。AHPO/AAH可选择性降解木质素的芳环,不仅获得来自芳环侧链的一元脂肪酸,还能获得芳环间-(CH2)n-连接的二元脂肪酸和三元脂肪酸,甚至能够氧化苯环结构,进而生成一系列芳酸化合物。根据不同时间段取出的氧化产物化合物分析可知,ERSAAS骨架结构依照侧链、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纤维素顺序依次降解,并在降解过程中伴有降解产物的分解、聚合和环化等反应。AHPO/AAH氧化降解生物质可得到较高收率的OCs,但OCs中包含的化合物组成复杂,相对含量低,故其后续的分离和纯化是从生物质中获取高附加值OCs的关键技术。采取聚酰胺为填料的柱层析分离技术,依次用石油醚、不同体积比的石油醚/二硫化碳、二硫化碳、不同体积比的二硫化碳/乙酸乙酯和乙酸乙酯作洗脱剂,对SAAS全组分进行了11级分离,共分离出“2-乙酰氧基-3-羟基丁二酸、核糖醇、酒石酸、2-甲基-2-丙烯酸-1,2-乙二基酯、丁二酸、乙酰氧基乙酸和二氢-2,5-呋喃二酮”等7种有机物纯品,进一步验证了生物质通过温和转化制备OCs的可行性。该论文有图137幅,表46个,参考文献248篇。

吴雅楠[3](2020)在《镍催化芳基碘和甲酸盐反应制备芳香羧酸》文中指出芳香羧酸作为重要的化学品,是许多药物,天然产物和精细化学品中常见的结构。目前,大部分芳香酸的生产存在诸多缺点,通常通过多步反应和氧化反应得到。芳基碘的羧基化反应通常是经过钯催化的一氧化碳插羰反应得到,有较高毒性,实验操作困难,在实验室研究和工业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发展其它一氧化碳来源参与羰基化反应十分重要。目前一氧化碳的替代物主要有:甲酸及其衍生物、醛、金属羰基化合物、氨基甲酰基硅烷和氨基甲酰基锡烷等。其中,甲酸作为无毒的,廉价可再生的液体,是构建羰基单元的理想原料,因此甲酸作为羰基来源已被应用于各种过渡金属催化的羰基化反应中。我们利用甲酸盐替代一氧化碳气体,廉价镍催化剂结合双齿膦配体,实现了温和条件下芳基碘的羧基化反应,提供了一种合成各类芳香酸的新方法。该催化体系官能团兼容性好,包括常用于交叉偶联反应的典型官能团(例如,芳基溴化物,芳基氯,芳基甲苯磺酸盐和芳基频哪醇硼酸酯)都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利用该方法成功地合成了多种功能化的芳香羧酸,包括一些含氮杂环产物(烟酸衍生物、吡啶等)和药物分子(雌酮)的后期修饰。反应在乙酸酐和甲酸锂的存在下,通过原位生成一氧化碳,避免高压气态一氧化碳的使用,其中双齿膦配体的选择和催化量的一氧化碳循环是该反应成功进行转化的关键。

储国超[4](2020)在《重要泛素化蛋白质的化学半合成新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泛素化是真核生物体内一种普遍存在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形式,参与调控蛋白降解、信号转导、DNA损伤修饰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泛素修饰系统的紊乱与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许多重大疾病密切相关。深入研究蛋白质泛素化参与细胞功能调控的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机制,对于人类生命奥秘的揭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都具有重大意义,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需求便是获取结构、性质均一的泛素化蛋白样品及功能化泛素探针工具。蛋白质化学合成允许我们在原子水平精准地构筑目标蛋白,为获取各种泛素化蛋白及泛素工具分子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平台,并且在揭秘泛素信号的研究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本论文围绕泛素化蛋白的合成新技术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希望借助功能化小分子连接臂协助的蛋白偶联反应,以重组表达的蛋白为原料,获取泛素修饰蛋白模拟物。在这里,我们结合了“半胱氨酸-胺乙基化反应“及“自然化学连接反应”,建立了半合成泛素修饰蛋白的新方法。具体工作如下:我们首先以泛素化组蛋白为合成目标,发展了一种半胱氨酸-氨乙基化反应协助的泛素化蛋白半合成新策略-CAACU策略。该策略的关键是通过半胱氨酸-氨乙基化反应将携带可移除辅基的β-氨基卤代物装载至组蛋白的特定位点,随后经辅基介导的自然连接反应实现泛素与组蛋白的连接。由于泛素及组蛋白单元均可通过重组表达简易获取,运用新策略我们可以高效便捷地获取多毫克级别的单泛素、二泛素以及SUMO修饰组蛋白,并且所构建的碳-硫类异肽键与天然结构相比仅相差一个原子,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新方法合成的泛素化组蛋白可成功组装至核小体并能够被效应蛋白选择性识别,碳-硫类异肽键也可被去泛素化酶有效识别并水解,同时,含有H2BKc34Ub的重组核小体的冷冻电镜结构表明,新策略能够为泛素化核小体的结构机制研究提供可靠的样品合成路径。在建立了 CAACU策略后,我们进一步将其应用于不同连接类型非经典泛素链的高效合成,包括二泛素、同质三泛素、分叉三泛素以及SUMO修饰泛素。通过Kc27-diUb的晶体结构解析,不仅证明了新策略合成蛋白样品具有很高的纯度,并且验证了构建的碳硫类异肽键对真实异肽键的结构扰动较小。此外,我们还发展了一种新型不可降解型二泛素炔烃探针,通过生化实验,验证了该探针可用于去泛素化酶识别非经典泛素链的水解机制研究。因此,CAACU策略可以为非经典泛素链的结构及生化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分子。另外,我们以二溴丙酮为铰链试剂,发展了一锅高效制备双硫代丙酮连接的泛素化组蛋白的新方法。泛素突变体UbG76C在优化的酸性硼酸溶液中经二溴丙酮激活后,不经色谱分离即可实现与组蛋白的高效偶联,极大地提高了传统方案的偶联效率。该策略无需复杂的化学转化以及特殊的实验装备,可以简便地在生物实验室实施。此外,结合双标签串联亲和纯化策略,新方案有望应用于在非变性的温和条件下实现泛素修饰蛋白的制备。

王金凯[5](2019)在《异丁苯酰化-加氢-羰基化新工艺合成布洛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与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安乃近一起被称为解热镇痛“四大金刚”,其解热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为了响应国家对“清洁生产”的呼声,我国迫切需要一种合成布洛芬的新工艺。以异丁苯为起始原料经傅克酰基化、加氢还原和羰基化三步合成布洛芬,相较于国内已工业化的Boots工艺的五步反应,BHC工艺是一种典型的原子经济性反应。因此展开BHC工艺合成布洛芬的研究并进行产业升级改造很有必要。本论文开展了异丁苯经傅克酰基化生成对异丁基苯乙酮、对异丁基苯乙酮催化加氢生成对异丁基苯乙醇和对异丁基苯乙醇羰基化生成布洛芬的全新清洁合成工艺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对异丁苯经傅克酰基化生成对异丁基苯乙酮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通过单因素的考察以及实验条件的控制对其进行工艺优化,确定最佳的反应物摩尔配比为三氯化铝:乙酰氯:异丁苯=M1:M2:1;最佳反应温度为0-10℃;反应物的滴加顺序为三氯化铝(二氯甲烷)→乙酰氯→异丁苯;在后续的水解反应中水解温度为15-20℃;为确保目的产物对异丁基苯乙酮的质量要尽可能加快滴加速度,由上述条件下完成反应对异丁基苯乙酮的收率能达到97%以上。(2)对Pd/C催化对异丁基苯乙酮加氢生成对异丁基苯乙醇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通过单因素的考察对其进行工艺优化,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为:30 g对异丁基苯乙酮,m(对异丁基苯乙酮):m(甲醇)=1:3;T=30℃;P=0.8 MPa;m(5%Pd/C)=2.4 g;m(30%NaOH)=X1 g,由上述条件下完成反应对异丁基苯乙醇的收率可以达到96%以上。在一定的实验条件范围内,经正交实验确定了加氢反应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催化剂用量>NaOH用量>氢气的压力。并对Pd/C催化剂反应前后进行N2-吸附脱附、TEM、XRD表征分析,确定了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活性降低的原因。(3)对对异丁基苯乙醇羰基化生成布洛芬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通过单因素的考察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反应体系为:PdCl2(PPh3)2-TsOH-NCl-CuCl2&PdCl2-H2O-1,4-二氧六环;较佳的反应条件为:m(对异丁基苯乙醇)=22.25 g,m(对甲苯磺酸)=4.27 g,m(NCl)=0.98 g,V(1,4-二氧六环)=78 ml,V(H2O)=6 ml,T=110℃,P(CO)=5.5 MPa,由上述条件下完成反应布洛芬的收率能达到82%。在一定的条件范围,经正交实验确定了羰基化合成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温度>压力>催化剂的类型>溶剂的类型。

李亚茹[6](2018)在《多酚在高温条件下对茶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没食子酸、儿茶素、槲皮素、3,4-二羟基苯乙酸、没食子酸丙酯于茶油中,通过Rancimat仪对样品进行氧化稳定性评价;然后选取最佳抗氧化效果浓度的多酚添加到茶油中,在180℃的条件下加热不同的时间,研究多酚在高温条件下对茶油常规指标的影响;测定了茶油中脂肪酸、甘三酯含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并对各测定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采用GC-MS测定了在高温条件下茶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SPE-HPLC的方法对加热过程中茶油中多酚的含量以及添加的多酚含量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如下:(1)茶油的Rancimat氧化稳定性评价以及常规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添加多酚的茶油的诱导时间随添加的浓度的增加而延长,添加浓度为0.02%的5种多酚的诱导时间大小顺序依次是:没食子酸丙酯>没食子酸>3,4-二羟基苯乙酸>槲皮素>儿茶素。其抗氧化强弱与多酚的浓度、结构、酚羟基的个数、溶解性等因素有关。在茶油的加热过程中,茶油的酸值、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羰基价等指标均随着时间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过氧化值和羰基价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比较明显,可作为评价加热油品质的重要指标。多酚在加热过程中对酸值的影响不明显,但对茶油的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羰基价的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茶油的脂肪酸和甘三酯含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加热过程中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甘三酯均有所减少。加热24 h后,对照组以及添加没食子酸、儿茶素、3,4-二羟基苯乙酸、没食子酸丙酯、槲皮素的茶油不饱和脂肪酸的损失率分别为:17.24%、9.57%、14.91%、11.15%、9.33%、12.74%,总的甘三酯含量的耗损率分别为:19.08%、13.61%、15.69%、11.66%、9.26%、9.66%。说明多酚可以有效降低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和甘三酯的损失率。茶油的AV、POV、p-AV、CV、UFA、TG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V与p-AV、UFA、TG之间的相关性不显着(p>0.05),POV与p-AV之间的相关性不显着(p>0.05),其余各项指标之间均具有显着的相关性(p<0.05),因此可以结合各项指标的分析来判断茶油在高温加热过程中的氧化稳定性。(3)GC-MS测定茶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醛类物质是茶油中主要含有的挥发性成分。其中(E,E)-2,4-癸二烯醛和(E,E)-2,4-庚二烯醛是茶油中的特征风味成分,含量达到了 16.89%和17.85%。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己醛、庚醛、辛醛、壬醛、癸醛的相对含量均有所减少,挥发性正构醛的总含量减少了 11.78%,烯醛的含量的变化趋势有一定的差异,但总含量增加了 13.65%。而添加了多酚的茶油均会抑制各种挥发性醛类成分的变化趋势,从而使高温下茶油的风味有所改善。(4)采用福林酚法测定总酚含量,并采用SPE-HPLC测定茶油的多酚以及添加的多酚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对照组茶油出峰时间为42.861 min的化合物的含量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5种多酚的含量随加热时间在逐渐较少。在加热初期(0-6 h),添加没食子酸、3,4-二羟基苯乙酸、槲皮素、没食子酸丙酯的茶油中这些多酚物质的含量有显着减少。在加热18-24 h期间,没食子酸、3,4-二羟基苯乙酸、儿茶素的含量减少的最快,分别减少了 0.038 mg/g、0.071 mg/g、0.042 mg/g。而在12-18 h期间,没食子酸丙酯的含量减少的最快,减少了 0.021 mg/g。

雷以柱[7](2015)在《有机卤化物羰基化反应钴、钯催化体系研究 ——从均相到多相》文中研究表明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卤化物羰基化反应是合成羧酸及其衍生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底物廉价易得、官能团容忍性好、效率高、原子经济性好,这些优点使它成为碳一化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被广泛用于合成大宗化学品、精细化学品、特殊化学品及高分子材料。然而,一些具有重要工业应用前景的羰基化反应还面临反应条件苛刻、催化效率低、选择性差等问题;此外,有机卤化物羰基化反应常常采用均相催化剂,尽管均相催化剂一般具有很好的活性和选择性,但是催化剂难以重复使用,为其实际的应用带来诸多限制。因此,提升已有催化反应体系,从均相到多相,开发更高效的羰基化反应体系将有助于推动羰基化反应的工业化进程。本论文从创新催化反应体系、改进已有催化反应体系和探索新型多相化催化体系三个方面研究过渡金属钴、钯催化的有机卤化物羰基化反应,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主要综述了羰基化反应的发展概况,并重点介绍了近几年钯和钴的均相及多相催化体系在有机卤化物羰基化合成酯、酰胺及芳香羧酸反应中的研究进展。概述了钯和钴催化有机卤化物羰基化反应的反应机理。第二章、研究了季铵盐卤化物的羰基化反应性能。在钴催化剂的作用下,实现了季铵盐卤化物羰基化合成三级酰胺,一些三级酰胺的收率可接近或高于95%,且主要副产物卤代烷可以回收利用。通过设计实验,证实了季铵盐卤化物可以通过催化和热解两种途径断裂其C-N键。本章对季铵盐卤化物羰基化反应的历程进行了仔细分析,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该方法为三级酰胺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同时,对于了解季铵盐作为溶剂或助剂在羰基化反应体系中的稳定性也有一定帮助。第三章、在第二章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钯催化剂在季铵盐卤化物羰基化合成酰胺反应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该反应的催化活性。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筛选出简单高效的无配体PdCl2催化剂,在0.05mo1%的催化剂用量下,三级酰胺的收率可达76.9-96.9%,TOF值最高为289h-1。此外,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考察了Pd/C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Pd/C催化剂在本反应体系中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无配体钯催化体系的建立,为季铵盐卤化物羰基化合成酰胺的工业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第四章、研究了有机氯化物烷氧基羰基化合成羧酸酯。以二氯甲烷的乙氧基羰基化反应为模型反应,详细地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筛选出了简单高效的PdCl2/Bu4NI催化体系,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丙二酸二乙酯和醋酸乙酯的总收率可达67.3%。接着,研究了催化反应体系的底物普适性,PdCl2/Bu4NI催化体系对多种类型的有机氯化物均具有较高的活性。本章还仔细地考察了助剂BU4NI的作用,发现BU4NI具有稳定无配体钯催化剂和活化惰性C-C1键的双重作用。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PdCl2/Bu4NI催化有机氯化物烷氧基羰基化反应可能的反应模型。第五章、多孔有机聚合物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开放的孔结构、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以及能在其孔结构中引入功能性的化学官能团等特点,在多相催化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章研究了一种交织着三苯基膦的有机微孔聚合物负载的钯催化剂在卤代芳烃烷氧基羰基化反应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碘代芳烃的烷氧基羰基化反应具有很好的活性和底物普适性。在常压一氧化碳的条件下,芳香甲酸酯的收率可达74-99%。该催化剂至少可以循环套用10次,且具有极低的钯流失率。第六章、水是一种廉价、安全、无毒的绿色反应介质,因此,水作为反应溶剂的羰基化反应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水相羰基化反应最常用的催化剂是水溶性的金属配合物催化剂,这些均相催化剂通常难以从反应体系中分离,为实际应用带来诸多困难。为此,本章设计合成了具有亲水亲油双亲性能的多孔聚脲,并制备负载型多相钯催化剂。将该催化剂用于卤代芳烃水相羰基化合成芳香甲酸的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及循环使用性能。基于表征和实验结果,探讨了催化剂结构与催化性能间的构效关系,揭示了催化剂的双亲性能对水相羰基化反应活性的重要作用。该多相催化体系的建立为水相羰基化反应的多相催化剂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耿丙新[8](2014)在《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合成及活性研究》文中指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以天然抗生素strobilurin A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一类高效、低毒、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几乎对于所有真菌病害均具有良好的活性。近年来,对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研究十分热门。肟酯类广谱杀菌剂为近年来成功开发出的一类新的含氟杀菌剂。它的先导化合物是天然产物Strobilurins。它与已有的杀菌剂没有任何交互抗性,并且具有高效、广谱、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等特点。这类杀菌剂在土壤、水中可快速降解,对作物也残留很低,对环境非常安全。该产品合成的原材料成本为30万元/吨左右,而市场价格价在120万元/吨左右,利润空间巨大。本论文以肟菌酯为先导化合物,在保持其杀菌基团不变的前提下,改变侧链基团的种类,运用迈克尔加成反应,威廉姆斯反应等设计合成了三个系列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在合成过程中,利用高效液相气相色谱进行跟踪,以核磁、红外、气质等检测方法进行结构表征,最后通过生物活性测试发现新和成的化合物具有相对较好的杀菌效果,有推广的价值。其结构通式分别为:

陈依萍,郑土才,芮迪,郑建霖,况庆雷[9](2014)在《Willgerodt-Kindler重排反应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先简要介绍了Willgerodt-Kindler重排反应的概况与特点,然后详细综述了近年来该反应在合成硫代酰胺和芳羧酸等化合物中的应用,最后对该反应的前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张冠超[10](2012)在《非索非那定合成的新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过敏性疾病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并且其发病率持续增高。抗阻胺药物可以有效地治疗过敏性疾病,缓解病人的痛苦。非索非那定属于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是一种新型的抗阻胺药物,临床用来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慢性荨麻疹。经过长期的临床验证,非索非那定疗效显着,副作用很小,无镇静作用,市场前景非常好。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提出两点创新:第一,在用高锰酸钾进行氧化前先进行环合反应,对苯环上的侧链进行保护,防止生成其它副产物,氧化结束后再开环,提高产物的纯度和产率。第二,先进行还原反应再进行N-烷基化反应,减少α,α-二苯基-4-哌啶甲醇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反应成本。本文以苯和甲基丙烯醇乙酸酯为起始反应物,经过傅-克反应、碱性水解、氧化反应、酯化反应、还原反应后得中间产物。还原产物经过N-烷基化反应可以得到4-{1-羟基-4-[4-(羟基二苯基甲基)-1-哌啶基]丁基}-α,α-二甲基苯乙酸乙酯,再经碱性水解得到最终产物非索非那定。并且在合成过程中通过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的选择等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不断优化反应条件,提高目标产物非索非那定的最终产率。

二、羰基化新技术合成苯乙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羰基化新技术合成苯乙酸(论文提纲范文)

(1)牧区醪糟菌分离、发酵燕麦醪糟工艺及关键特征香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燕麦的营养与功能特性
    1.2 谷物发酵饮料的研究现状
    1.3 醪糟
        1.3.1 醪糟的营养成分
        1.3.2 醪糟的功能
    1.4 发酵微生物
        1.4.1 酵母菌
        1.4.2 霉菌
        1.4.3 细菌
        1.4.4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1.4.5 多菌种混合发酵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1.5 醪糟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研究
        1.5.1 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提取
        1.5.2 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分析
        1.5.3 重要香气物质的判定方法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7 主要研究内容
    1.8 技术路线
2 牧区醪糟中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特性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3 培养基
        2.1.4 微生物分离
        2.1.5 微生物生理生化试验
        2.1.6 不同温度对分离菌生长情况的影响
        2.1.7 不同盐浓度对分离菌生长情况的影响
        2.1.8 16S rRNA序列分析
        2.1.9 菌株产酶特性分析
        2.1.10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醪糟分离菌菌株的形态特征
        2.2.2 醪糟分离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
        2.2.3 醪糟分离菌在不同盐分下的生长情况
        2.2.4 醪糟分离菌生理生化的结果
        2.2.5 16S rRNA同源性比对结果
        2.2.6 醪糟分离菌的产酶特性
    2.3 小结
3 醪糟分离菌发酵燕麦醪糟的工艺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3 燕麦添加量试验
        3.1.4 液化试验
        3.1.5 复合发酵菌的筛选试验
        3.1.6 发酵工艺的研究
        3.1.7 燕麦-黍米复合粉主要成分的测定方法
        3.1.8 水解液相关指标的测定方法
        3.1.9 燕麦醪糟相关指标测定方法
        3.1.10 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检测
        3.1.11 感官评价
        3.1.12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燕麦添加量对醪糟品质的影响
        3.2.2 燕麦醪糟发酵前液化工艺的试验结果
        3.2.3 复合发酵菌的筛选结果
        3.2.4 牧区醪糟分离菌发酵燕麦醪糟的研究结果
    3.3 小结
4 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1.3 样品制备
        4.1.4 pH值、总酸的测定
        4.1.5 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
        4.1.6 氨基酸的测定
        4.1.7 氨态氮的测定
        4.1.8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总酸、pH值、糖酸比的变化
        4.2.2 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
        4.2.3 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氨态氮的变化
        4.2.4 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总氨基酸的变化
        4.2.5 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4.3 小结
5 自然发酵与接种发酵对燕麦醪糟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1.3 工艺流程
        5.1.4 pH值、总酸、还原糖的测定
        5.1.5 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
        5.1.6 氨态氮的测定
        5.1.7 数据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两种发酵方式下燕麦醪糟总酸、pH值、糖酸比的差异
        5.2.2 两种发酵方式下燕麦醪糟微生物的差异
        5.2.3 两种发酵方式下燕麦醪糟氨态氮的差异
        5.2.4 两种发酵方式下燕麦醪糟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5.2.5 两种发酵方式下燕麦醪糟挥发性成分的PCA
    5.3 小结
6 燕麦醪糟关键特征香气成分的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6.1.3 样品制备
        6.1.4 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
        6.1.5 关键香气气味活度值和贡献率的计算
        6.1.6 统计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燕麦醪糟关键香气成分
        6.2.2 发酵过程中燕麦醪糟关键香气成分的PCA
        6.2.3 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与关键香气成分的相互关系
        6.2.4 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氨基酸与关键香气成分的相互关系
    6.3 小结
7 全文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全文结论
    7.2 创新点与展望
        7.2.1 创新点
        7.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木耳菌糠的组成特征及氧化解聚(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生物质结构研究概况
    1.3 生物质转化
    1.4 有机质氧化研究进展
    1.5 分离与分析检测技术在生物质中的应用
    1.6 木耳菌糠的利用现状
    1.7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设备和试剂
    2.2 样品制备
    2.3 实验步骤
    2.4 表征方法
3 固体样品的直接表征
    3.1 FTIR分析
    3.2 XRPES分析
    3.3 SEM图像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超临界CO_2流体逐级萃取
    4.1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条件的优化
    4.2 有机溶剂辅助下超临界CO_2流体逐级萃取
    4.3 本章小结
5 萃余物的逐级氧化解聚
    5.1 萃余物过氧化氢/乙酸酐氧化解聚条件的优化
    5.2 氧化产物萃取溶剂的考察
    5.3 萃余物的逐级氧化
    5.4 木耳菌糠的组成结构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木耳菌糠的过氧化氢/乙酸酐氧化解聚机理考察
    6.1 模型化合物的氧化解聚
    6.2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氧化解聚
    6.3 木耳菌糠萃余物不同时间取样分析考察氧化历程
    6.4 本章小结
7 木耳菌糠过氧化氢/乙酸酐氧化解聚及产物柱层析分离
    7.1 响应面法优化氧化条件
    7.2 氧化产物的柱层析分离
    7.3 石油醚洗脱物的柱层析分离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和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镍催化芳基碘和甲酸盐反应制备芳香羧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羰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1.1 羰基化反应发展及现状
    1.2 羰基化反应催化体系的发展
        1.2.1 贵金属催化体系
        1.2.2 非贵金属催化体系
    1.3 羰基化反应羰源的发展
        1.3.1 甲酸及其衍生物作为羰源
        1.3.2 甲醛作为羰源
        1.3.3 甲醇作为羰源
        1.3.4 金属羰基化合物作为羰源
        1.3.5 氨基甲酸酯硅烷和氨基甲酸酯锡烷作为羰源
        1.3.6 氯仿作为羰源
        1.3.7 CO_2作为羰源
        1.3.8 生物质分子作为羰源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镍催化芳基碘和甲酸盐反应制备芳香羧酸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过程与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条件优化
        2.3.2 底物拓展
        2.3.3 反应机理研究
    2.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产物的核磁数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重要泛素化蛋白质的化学半合成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泛素化蛋白质的化学合成
    1.1 概述
    1.2 蛋白质化学合成中的相关技术
        1.2.1 多肽固相合成
        1.2.2 自然化学连接
        1.2.3 基于酰肼的自然化学连接
        1.2.4 蛋白质半合成
    1.3 蛋白质泛素化修饰
        1.3.1 泛素修饰的生成
        1.3.2 泛素修饰的识别
        1.3.3 泛素修饰的擦除
    1.4 蛋白质化学合成在研究蛋白质泛素化修饰中的应用
        1.4.1 精准修饰的泛素化蛋白样品
        1.4.2 泛素探针工具
        1.4.3 泛素荧光试剂
    1.5 泛素化蛋白质的合成
        1.5.1 酶促合成
        1.5.2 泛素化蛋白质的全合成
        1.5.3 泛素化蛋白质的半合成
    1.6 本章总结及本论文的研究对象
    参考文献
第2章: 基于半胱氨酸-氨乙基化反应半合成泛素化组蛋白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思路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双功能辅基连接臂的设计、合成及半胱氨酸-氨乙基化反应活性测试
        2.3.2 泛素、类泛素修饰组蛋白的合成及表征
        2.3.3 泛素化核小体组装以及与阅读蛋白53BP1的生化功能分析
        2.3.4 去泛素化酶对硫醚类异肽键的水解活性分析
        2.3.5 泛素化组蛋白光铰链探针的合成
        2.3.6 H2B-K34位泛素化核小体的冷冻电镜结构解析
        2.3.7 短链酰化组蛋白的合成
    2.4 小结与展望
    2.5 实验部分
        2.5.1 试剂及仪器
        2.5.2 实验过程与操作
        2.5.3 其他补充数据
    参考文献
第3章: 半合成非典型泛素链及泛素活性探针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思路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AACU合成不同连接类型非经典二泛素及SUMO修饰泛素
        3.3.2 CAACU合成K27三泛素及分叉三泛素
        3.3.3 CAACU合成新型不可降解二泛素炔烃探针及其生化测试
    3.4 小结与展望
    3.5 实验部分
        3.5.1 试剂及仪器
        3.5.2 实验过程与操作
        3.5.3 其他补充数据
    参考文献
第4章: 二溴丙酮一锅铰链策略高效半合成泛素化组蛋白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思路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二溴丙酮与泛素偶联条件优化
        4.3.2 一锅法合成双硫代丙酮键连接的泛素化组蛋白
        4.3.3 正交双亲和纯化标签协助的一锅半合成泛素化组蛋白
    4.4 小结与展望
    4.5 实验部分
        4.5.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5.2 实验过程与操作
        4.5.3 其他补充数据
    参考文献
第5章 全文工作总结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异丁苯酰化-加氢-羰基化新工艺合成布洛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布洛芬的简介
        1.1.1 物化性质
        1.1.2 布洛芬产品技术规格
        1.1.3 布洛芬在非甾类抗炎药中的地位
        1.1.4 布洛芬生产规模和市场分析
    1.2 布洛芬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1.2.1 转位重排法(Boots法)
        1.2.2 醇羰基化法(BHC法)
        1.2.3 烯烃羰基化法
        1.2.4 卤代烃羰基化法
        1.2.5 烯烃催化加氢法
        1.2.6 环氧丙烷重排法
    1.3 醇羰基法合成布洛芬所用催化剂研究进展
        1.3.1 傅克酰基化所用催化剂研究进展
        1.3.2 加氢反应所用催化剂研究进展
        1.3.3 羰基化合成所用催化剂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特点
第二章 异丁苯傅克酰基化制对异丁基苯乙酮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2 实验步骤
        2.2.3 产物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物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2.3.2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2.3.3 反应物滴加顺序和滴加速度对反应的影响
        2.3.4 水解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2.3.5 放大性实验研究
        2.3.6 反应机理的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d/C催化对异丁基苯乙酮加氢生成对异丁基苯乙醇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2 实验步骤
        3.2.3 产物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反应温度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3.3.2 催化剂用量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3.3.3 氢气压力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3.3.4 Na OH的量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3.3.5 Pd的负载量及溶剂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3.3.6 正交实验考察
        3.3.7 催化剂反应前后表征分析
        3.3.8 加氢反应动力学研究
        3.3.9 反应机理的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异丁基苯乙醇羰基化合成布洛芬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2 实验步骤
        4.2.3 产物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反应体系对反应的影响
        4.3.2 反应物的量对反应的影响
        4.3.3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4.3.4 CO压力对反应的影响
        4.3.5 溶剂类型对反应的影响
        4.3.6 催化剂类型对反应的影响
        4.3.7 正交实验考察
        4.3.8 催化剂的回收使用考察研究
        4.3.9 反应机理的讨论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多酚在高温条件下对茶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茶油的概况
        1.1.1 茶油简介
        1.1.2 茶油的理化性质
        1.1.3 茶油的营养价值
    1.2 植物多酚的研究概况
        1.2.1 多酚的简介及研究现状
        1.2.2 多酚的定量及结构分析方法
        1.2.3 多酚的抗氧化性研究
    1.3 油脂的高温处理
        1.3.1 油脂在高温过程中发生的反应
        1.3.2 油脂的热氧化稳定性
        1.3.3 油脂氧化稳定性的评价
        1.3.4 油脂氧化产物的评价
    1.4 植物油的挥发性成分
        1.4.1 植物油挥发性成分的组成
        1.4.2 植物油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方法
        1.4.3 植物油挥发性成分的研究现状
    1.5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5.1 论文研究的意义
        1.5.2 论文的技术路线图
        1.5.3 论文研究的内容
2 茶油氧化稳定性与常规指标的测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Rancimat氧化稳定性评价
        2.2.2 常规指标的评价
    2.3 本章小结
3 茶油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含量的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脂肪酸分析
        3.2.2 甘三酯分析
        3.2.3 相关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多酚对茶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茶油挥发性组分GC/MS色谱图
        4.2.2 挥发性成分种类和总含量的变化
        4.2.3 茶油挥发性各组分相对含量的变化
    4.3 本章小结
5 多酚在加热茶油中的变化规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分析
        5.2.1 总酚含量的测定
        5.2.2 多酚标准品的测定
        5.2.3 茶油中多酚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5.2.4 添加的外源多酚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茶油Rancimat氧化稳定性和常规指标的测定
        6.1.2 茶油脂肪酸和甘三酯的测定
        6.1.3 GC-MS测定茶油的挥发性成分
        6.1.4 SPE-HPLC测定茶油的多酚
    6.2 展望
    6.3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7)有机卤化物羰基化反应钴、钯催化体系研究 ——从均相到多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羰基化反应简介
    1.3 过渡金属催化有机卤代物羰基化反应
    1.4 小结
    1.5 本论文研究课题的提出
    1.6 参考文献
2 钴催化季铵盐卤化物羰基化合成三级酰胺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结果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2.6 参考文献
3 无配体钯催化季铵盐卤化物羰基化合成三级酰胺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4 PdCl_2/Bu_4NI催化有机氯化物烷氧基羰基化反应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4.5 参考文献
5 三苯基膦聚合物负载钯催化剂在烷氧基羰基化反应中的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5.5 参考文献
6 双亲性多孔聚脲负载钯催化卤代芳烃水相羰基化反应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3 结果与讨论
    6.4 本章小结
    6.5 参考文献
7 全文总结
致谢
附录1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产物~1HNMR、~(13)CNMR谱图

(8)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合成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杀菌剂的简介
        1.1.1 三唑类杀菌剂
        1.1.2 吡咯类杀菌剂
        1.1.3 嘧啶类杀菌剂
        1.1.4 恶(咪)唑啉酮类杀菌剂
        1.1.5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1.1.6 氨基酸类杀菌剂
        1.1.7 酰胺类化合物
    1.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1.2.1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发现
        1.2.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1.2.3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综述
    1.3 肟菌酯
        1.3.1 肟菌酯的毒性与环境评价
        1.3.2 肟菌酯杀菌活性中间体合成路线
    1.4 新农药创制过程
        1.4.1 先导化合物的产生
        1.4.2 先导化合物取代基的优化
        1.4.3 生物等排取代
        1.4.4 药效团
    1.5 选题设计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2.1.1 仪器
        2.1.2 试剂
    2.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
        2.2.1 中间体 2-卤代甲基- -甲氧亚胺基苯乙酸甲酯的合成
        2.2.1.1 2-(2'-甲基苯基)-2-羰基乙酸乙酯的合成
        2.2.1.2 (E)-2-(2'-甲基苯基)-2-羰基乙酸甲酯-O-甲基酮肟的合成
        2.2.1.3 (E)-2-(2'-溴甲基苯基)-2-羰基乙酸甲酯-O-甲基酮肟(溴代肟醚)的合成
        2.2.2 侧链化合物 M_1-OH 的合成
        2.2.2.1 3-氯-2-肼基吡啶的合成
        2.2.2.2 1-(3-氯吡啶-2-基)-3-羟基-4,5-二氢-2H-吡唑-5-甲酸乙酯的合成
        2.2.2.3 1-(3-氯吡啶-2-基)-3-羟基-1H-吡唑-5-甲酸乙酯的合成
        2.2.3 侧链化合物 M_2-OH 的合成
        2.2.3.1 1-(3-氯-吡啶-2-基)-4,5-二氢-1H-吡唑-3-醇的合成
        2.2.3.2 1-(3-氯-吡啶-2-基)-1H-吡唑-3-醇的合成
        2.2.4 侧链化合物 M_3-OH 的合成
        2.2.4.1 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丁-2-酮的合成
        2.2.4.2 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丁-2-酮肟的合成
        2.2.5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中间体 2-溴甲基- -甲氧亚胺基苯乙酸甲酯的合成讨论
        3.1.1 2-(2'-甲基苯基)-2-羰基乙酸乙酯的合成讨论
        3.1.2 (E)-2-(2'-甲基苯基)-2-羰基乙酸甲酯-O-甲基酮肟的合成讨论
    3.2 侧链化合物 R 的合成讨论
        3.2.1 3-氯-2-肼基吡啶的合成讨论
        3.2.2 吡唑环化物的合成
        3.2.3 1-(3-氯吡啶-2-基)-3-羟基-1H-吡唑-5-甲酸乙酯的合成讨论
        3.2.4 3,3-二甲基-1- [1,2,4]三唑-1-基-丁-2-酮的合成讨论
        3.2.5 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丁-2-酮肟的合成讨论
    3.3 终产物的合成讨论
    3.4 化合物 Ⅰ、Ⅱ、Ⅲ 结构表征
        3.4.1 核磁共振氢谱碳谱数据
        3.4.2 元素分析
        3.4.3 红外光谱分析
    3.5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 I 生物活性研究
        3.5.1 杀菌活性测试方法与材料
        3.5.1.1 试验菌种与器材
        3.5.1.2 测试方法
        3.5.2 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化合物 I 的杀菌效果
    3.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Willgerodt-Kindler重排反应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W-K反应产物的应用及研究
2 结束语

(10)非索非那定合成的新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抗组胺药物简介
    1.2 抗组胺药物的分类和具体药用
    1.3 非索非那定介绍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非索非那定合成路线的确定
    2.1 非索非那定合成分析
        2.1.1 合成路线一
        2.1.2 合成路线二
    2.2 非索非那定的合成路线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单元反应原理
    3.1 傅-克(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
    3.2 傅-克(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
    3.3 醇的氧化
    3.4 还原反应
    3.5 N-烷基化反应
    3.6 水解反应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部分
    4.1 药品和仪器
        4.1.1 药品
        4.1.2 仪器
    4.2 α,α-二甲基苯乙醇乙酸酯的制备
        4.2.1 反应式
        4.2.2 操作步骤
        4.2.3 小结
    4.3 2-[4-(4-氯丁酰基)-苯基]-2-甲基丙基乙酸酯的制备
        4.3.1 反应式
        4.3.2 操作步骤
        4.3.3 小结
    4.4 2-(4-环丙基羰基)-苯基-2-甲基丙醇的制备
        4.4.1 反应式
        4.4.2 操作步骤
        4.4.3 小结
    4.5 2-(4-环丙基羰基)-苯基-2-甲基丙酸的制备
        4.5.1 反应式
        4.5.2 操作步骤
        4.5.3 小结
    4.6 4-(4-氯-1-羰基丁基)-α,α-二甲基苯乙酸乙酯的制备
        4.6.1 反应式
        4.6.2 操作步骤
        4.6.3 小结
    4.7 4-(4-氯-1-羟基丁基)-α,α-二甲基苯乙酸乙酯的制备
        4.7.1 反应式
        4.7.2 操作步骤
        4.7.3 小结
    4.8 4-{1-羟基-4-[4-(羟基二苯基甲基)-1-哌啶基]丁基}-α,α-二甲基苯乙酸乙酯的制备
        4.8.1 反应式
        4.8.2 操作步骤
        4.8.3 小结
    4.9 非索非那定的制备
        4.9.1 反应式
        4.9.2 操作步骤
        4.9.3 小结
    4.10 本章小结
第5章 反应讨论及产物结构分析
    5.1 结果讨论
        5.1.1 傅-克酰基化反应
        5.1.2 氧化反应
        5.1.3 还原反应
        5.1.4 N-烷基化反应
    5.2 产物结构分析
        5.2.1 α,α-二甲基苯乙醇乙酸酯的结构解析
        5.2.2 2-[4-(4-氯丁酰基)-苯基]-2-甲基丙基乙酸酯的结构解析
        5.2.3 2-(4-环丙基羰基)-苯基-2-甲基丙醇的结构解析
        5.2.4 2-(4-环丙基羰基)-苯基-2-甲基丙酸的结构解析
        5.2.5 4-(4-氯-1-羰基丁基)-α,α-二甲基苯乙酸乙酯的结构解析
        5.2.6 4-(4-氯-1-羟基丁基)-α,α-二甲基苯乙酸乙酯的结构解析
        5.2.7 4-{1-羟基-4-[4-(羟基二苯基甲基)-1-哌啶基]丁基}-α,α-二甲基苯乙酸乙酯的结构解析
        5.2.8 非索非那定的结构解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羰基化新技术合成苯乙酸(论文参考文献)

  • [1]牧区醪糟菌分离、发酵燕麦醪糟工艺及关键特征香气的研究[D]. 刘红微.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木耳菌糠的组成特征及氧化解聚[D]. 薛晓丽.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3]镍催化芳基碘和甲酸盐反应制备芳香羧酸[D]. 吴雅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4]重要泛素化蛋白质的化学半合成新策略研究[D]. 储国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异丁苯酰化-加氢-羰基化新工艺合成布洛芬研究[D]. 王金凯.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1)
  • [6]多酚在高温条件下对茶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D]. 李亚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01)
  • [7]有机卤化物羰基化反应钴、钯催化体系研究 ——从均相到多相[D]. 雷以柱.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8]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合成及活性研究[D]. 耿丙新. 青岛科技大学, 2014(04)
  • [9]Willgerodt-Kindler重排反应的研究进展[J]. 陈依萍,郑土才,芮迪,郑建霖,况庆雷. 化学试剂, 2014(02)
  • [10]非索非那定合成的新工艺研究[D]. 张冠超. 河北科技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羰基化新工艺合成苯乙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