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茶文化》后记

《长江流域茶文化》后记

一、《长江流域茶文化》后记(论文文献综述)

范佳[1](2021)在《文献所见南方丝绸之路丝茶文化及交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方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中国、东南亚、南亚直至欧洲,跨越南海、印度洋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国际通道。现有研究成果和大量考古、文献资料表明,南丝路沿线区域有着长期且持续的交往关系,各区域在交往中相互在政治上取得平衡,经济上进行交流,文化上相互影响。因此,南方丝绸之路研究不仅对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亚欧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古典文献学角度对南方丝绸之路进行研究是本论文的重点。现有南方丝绸之路的研究成果多囿于考古领域,学者对南丝路秦汉时期之前的研究关注更多,成果也更多,对南丝路汉魏时期以后的研究则相对缺乏。本论文以文献为基础,对南方丝绸之路研究的时间段更多是延伸至汉魏以后,在考古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占有古典文献资源,以丝绸和茶叶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涉及南丝路丝茶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主要线索和主要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在对南丝路茶叶、丝绸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比较、解读的基础上,基于文献实证分析形成本论文的主要观点。在南方丝绸之路经济文化研究的大背景下对丝绸文化及交流情况进行探讨。南方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研究一直是丝绸之路研究中的重点,丝绸之路存在的基础是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强烈需求,政治互信、经济发展、文化互补一直是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进行交往的原因。南丝路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国家政治、社会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将其中的问题探讨清楚有助于更好理解国家交往中的目的和意义,认识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动力。分析不同地区间文化形因,相互影响下地区文化所呈现出的相同与不同之特征及南丝路文化圈的特性。丝绸和茶是南方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研究中最主要的两种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国家置市舶司于泉、广,招徕岛夷,阜通货贿,彼之所阙者,丝、瓷、茗、醴之属,皆所愿得。”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如文献所述,其中足见丝绸、茶叶在中国古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丝绸在古代欧亚国家之间的商贸活动中有着货币功能,其原因在于丝绸这一商品在国际市场中需求旺盛。除考古资料外,大量文献资料表明丝绸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性,正如诸葛亮所说,蜀汉经济“唯仰锦也”。南丝路丝绸经济文化以成都地区为盛,同时由云南地区、贵州地区、广西地区共同支撑南丝路丝绸经济文化的发展,并由南丝路境内传播至境外东南亚地区,从文献来看,有明显的传播线索和接受演变过程。南丝路茶业经济文化也以巴蜀地区为典型,并由南方民族地区茶业经济文化共同发展进步为整体趋势,以历史时期为线索,沿南丝路区域由北至南再出国境到达到东南亚地区,在沿线区域呈现出明显的经济文化发展脉络。巴蜀茶业文化沿南丝路向云贵地区、东南亚辐射和发展,南丝路茶业经济后期的商业发展,由于受茶叶专卖、茶马贸易等官方政治经济因素影响,发展逐渐缓慢并受到境外茶业经济的较大冲击。巴蜀地区是南丝路经济文化发展和传播的中心之一。南丝路丝绸和茶叶经济文化均与巴蜀地区有着密切关系,其经济文化发源、形成、演变在巴蜀地区都有着明显表现。论文以大量文献证明,巴蜀地区是丝绸和茶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地区,沿南丝路区域,巴蜀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对沿线地区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巴蜀地区是南丝路丝绸和茶经济发展的中心之一,同时也是丝绸和茶文化在南丝路形成和传播的中心之一。南丝路经济交流中丝绸货币金融圈的存在。丝绸以货币功用在南丝路经济发展中产生作用并影响经济,从文献实证研究来看,表现在南丝路的朝贡贸易中,丝绸占据了朝贡贸易的主要经济份额,南丝路经济发展中除茶马贸易外,绢马贸易也是经济交流的主要形式,丝绸在南丝路经济运行中承担过赋税缴纳、实物货币、互市货币等重要经济职能,丝绸是南丝路区域国库、军资的重要来源。最后,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本论文以“丝绸”和“茶”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相关文献的使用上并没有进行明确的历史时期分段,而是围绕二者将文献进行整合并分析。

夏依丹·买明江[2](2020)在《吐鲁番市少数民族高中生中华文化知识掌握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之魂,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文化之源。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年轻人的文化自信,在学校教育中加强中华文化知识的普及,家庭教育中灌输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更好地在中学生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进去并确保其实现价值最大化,尤其是让少数民族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华文化知识,成了不少教育研究者关心的问题。认知是认同的基础,新疆少数民族中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知识掌握状况如何,是研究者须了解和把握的。本文以吐鲁番市为调查研究地点,从两所有代表性的中学中选取将完成高中学业的高三学生为研究对象,抽样200名学生,对其进行测试,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关于中华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掌握中华文化知识的途径等状况。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部分引言。介绍了选题缘由和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并对中华文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吐鲁番市高中生中华文化知识掌握现状调查分析。介绍了两所学校的基本情况,统计学生的测试卷数据并进行分析。测试卷完成总体情况方面,学生学科知识部分答题相对较好,民俗节令部分答题相对较差。“语言文字”、“经典文学”两部分学生的测试成绩基本持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测试卷完成具体情况,分析学生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学科知识、民俗节令等方面文化知识掌握情况。调查数据说明学生在中华文化知识掌握方面存在国家通用语言功底薄弱、中华文化知识积累欠缺、课外阅读量不够等等情况。同时进行问卷调查,据此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知识的途径、学习中华文化知识的兴趣爱好及难点等。第三部分吐鲁番市高中生中华文化知识掌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针对第二部分统计与分析测试卷和问卷的情况,分析出吐鲁番市少数民族学生掌握中华文化知识存在的问题,并探析其原因。第四部分加强吐鲁番市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文化知识教育的建议与对策,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刘晓婷[3](2018)在《中国古典茶道及其美学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茶虽然只是一种植物、一种饮品,但在中国文化的整体中,却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与文化内涵。茶作为饮品,经历了药用、食用、饮用的历史过程。而作为“文化”,则介入了儒、道、释诸家文化的整体建构,又与不同的“境界”相联系,而体现了中国美学独特的审美趣味。“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它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终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追溯这一文化的历史过程,则初为道家思想所开蒙,继为儒家思想所涵养,复为禅宗思想所升华,转成为士大夫的风雅、普通人的饮品。然饮茶不只是借以涤除烦虑、清心解颐,当茶与不同的思想文化形态相融合的时候,它事实上成为不同文化理念或意境的呈现方式,也因此而发展出了独特的“茶道”。中国的茶道文化,实熔铸儒、释、道三教,被赋予“正”、“清”、“和”、“雅”的文化内涵。不同的茶席展现不同的审美物境,不同的茶人体现不同的审美情境,不同的观念呈现不同的审美意境。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主要是文献综述,与通常做法稍有不同的是,我把古代文献也作为基本考察的对象,试图较为全面地呈现茶文化资料的历史积淀过程。第二章、第三章,分别论述“茶道”与“茶境”,主要任务是论述茶与道家、儒家、禅宗的关系,试图说明茶文化被不同思想体系赋予不同思想意趣的途径与方式,茶如何成为它们特殊理念的“象征物”。第四章至第六章,则分别论述“茶艺”、“茶器”、“茶水”,旨在展示茶如何成为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它所代表的审美韵味。在这些部分,通过唐代的煎茶法、宋代的点茶法、明清的瀹茶法等,我对中国茶艺的文化脉络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通过越瓯碗、兔毫盏、曼生壶、若琛杯等器物的描述,较为完整地呈现了中国茶器文化的发展机理;通过对“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择水之要的描述,辨析了茶与水的密切关系。《茶经》有言:“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则茶器、茶水,在茶道文化中,确乎非是单纯之器物,同样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意象。

刘霞云[4](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张彦林[5](2016)在《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研究》文中提出“地方志”素有“地方百科全书”之称,“地方志”蕴含着丰富而全面的原始资料。《中国风土志丛刊》与《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两部志书中所录的方志较完整地覆盖了长江流域上、中、下游整个区域,为研究明清时期长江流域的民俗文化词语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方法,语料的选取,学术研究的现状等内容。第二章,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界定及分类。定义了岁时节令的内涵,梳理了岁时节令从先秦到清代的发展概况。按照岁时节令内容、音节、词性、语法结构,对民俗文化词语进行分析、分类,并简析分类后分布状况形成的原因。第三章,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特点。民俗文化词语的特点表现在:形式上的多样性与多重对应性;系列性包括有词素标记的类聚、同义词语类聚、反义词语类聚、上下位词语的类聚,共同显示了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构成方式的规范性、层次性及系统性;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异性是绝对的,体现在其传承性与变异性两大特点上。第四章,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词义分析。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词义构成主要有理性意义与色彩意义两方面,词义的发展和演变主要有词语意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三种形式。把长江流域相同、相近、相关、相属的词语进行类聚,形成一个个词群,可以反映出明清时期长江流域人民的思维方式及文化心理。第五章,明清时期独具长江流域地域性的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考。从空间角度筛选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具有地方特色的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对其进行考证,探究其来源、发展及现状,并分析其共性和差异形成的原因。其中,共性的形成与移民有很大关系;差异的形成主要是方言差异、自然环境、民间信仰,经济原因、政治原因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同中有异展现了中国传统语言文化互融互通,丰富多彩。第六章,结束语。简单地总结了全文,总体概括了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特征,并指出文章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吴建勤[6](2015)在《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研究》文中认为明清是西南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西南社会的民族分布、人口构成、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政治体制、文化趋向都发生了划时代的历史变革,深刻影响明清乃至近代的西南社会,研究西南民族地区的移民历史就不得不关注明清时期。学界对如何保护和发展地区和民族文化的研究成果丰硕,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益的参考,但针对某一个民族在不同地区的文化遗留情况、相互之间差异及形成原因的研究却十分薄弱,尤其是以田野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将同一个民族在不同背景和环境下进行文化留存方面的比较,探讨其变迁特点及原因的研究尚少。本文以西南地区的宣威可渡村、安顺九溪村、冕宁宏模乡、木里项脚乡、盐源长柏乡五个调查点为研究对象,进行民居、服饰、祖墓、祠堂等文化因子遗留的比较,探讨不同背景下文化留存变迁的特点及原因,有助弥补该领域研究的不足。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历史地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知识,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同时注重田野考察,以深化对明至清以来五个调查点在民居、服饰、祖墓、祠堂等文化因子文化变迁方面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共计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研究背景。首先,从整体上介绍明以来西南汉族移民的历史大背景,对五个调查点木里项脚乡、盐源长柏乡、冕宁宏模乡、宣威可渡村、安顺九溪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沿革、人口构成、经济生活及传统文化进行简单的介绍。第三部分为田野调查的分析部分,也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从历史发展轨迹、祖墓祠堂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民族关系五个方面对五个汉族文化孤岛进行探讨,分析当地汉族移民的文化遗留情况、与周边民族的文化融合情况以及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总体特征。第四部分对五个汉族文化孤岛文化留存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对文化孤岛的文化适应提出建议,并对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未来趋势进行展望。基于以上四个方面,构建明清西南汉族文化孤岛文化留存的整体研究框架。本文选取祖墓、祠堂文化、民居、服饰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缘于田野调查时这四个方面的文化变迁较为显着,具有一定代表性。从汉族移民文化孤岛文化遗留的变迁看,服饰是一个民族的表征,不同区域之间的服饰特征差异明显,盐源、木里具有晚清时代服饰特征,冕宁、可渡、九溪具有明代服饰特征。此外,五个点在服装的形式、用色、遗留方面各具特色。在“汉多夷少”或“夷多汉少”的民族分布情况下,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和融合。木里、盐源汉族人口数量少处于弱势,服饰、民居更多借鉴周围民族的文化因子,呈现“异族”特征;可渡、冕宁、九溪则体现汉文化的兼容性和优势性。从五地汉族与少数民族民居的融合程度来看,滇东“一颗印”受少数民族民居影响较少,相反可渡彝族、回族采用“一颗印”;安顺屯堡民居与周围民族民居各自恪守;木里项脚、盐源长柏受当地民族影响以木楞房为主;盐源、木里坝区民居出现由木楞房体系向汉族民居体系过渡呈现混搭局面。五个调查点的文化融合呈现规律性:1)在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因子上呈现不平衡性和递减性。木里项脚、盐源长柏最多,冕宁宏模、宣威可渡次之,安顺九溪最少;2)地域性特征。坝区及经济发达地区,即“汉多夷少”之地,汉文化因子被民族大量借鉴,山区“夷多汉少”之地,少数民族因子被大量借鉴;3)复杂性特征。因为居住地民族成分复杂、地形复杂、交通闭塞,交融变得更为激烈;4)个性特征。汉族文化不简单是借鉴周围民族文化,而是在不断地冲突和调试中,使之本土化,但是无论怎样发展,汉文化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汉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今天华夏文明。汉族文化孤岛移民文化变迁的总体特征,以传统汉族文化作为“范本”,在此基础上嫁接其他文化,在冲突和调适的过程中实现外来文化本土化的一个过程,文化变迁的主导因素是人口的数量而非政治、经济因素。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的文化遗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集体性移民是汉族文化孤岛形成的基础,周边环境促使汉族自我意识强化是文化孤岛文化遗留形成的内因,自然环境是客观条件,国家政策是外部政治条件,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西南民族地区汉族移民孤岛文化的留存。对于文化变迁的研究,不仅要关注文化变迁的特点及趋势,更为重要的是为后者提供一种理论支撑,文化孤岛遗留文化的形成,为我们提供如下案例:其一,孤岛文化作为一种移民文化,经历数百年的时间,在周边异质文化的挤压下,在吸收周边异质文化因子的同时又坚守和保护原发地文化的某些特质,自身产生新的变异,形成意义、构成更为多元化的“孤岛文化”,其在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坚守、保护、吸取和变异,为中国文化多元性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特质,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其二,文化孤岛汉族定居西南地区,部分汉族发生再次移居情形,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中出现“汉变夷、夷变汉”的现象,以及汉族与周围民族由于利益和经济关系呈现动态、复杂的民族关系,显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族学境界的流动性”,为如何处理民族关系,保护自己传统文化提供新的案例。其三,孤岛祖墓、祠堂及祭祖文化为我们展示儒家文化如何世俗化、生活化的历史过程,提供一个鲜活的具体案例。其四,作为汉族的一个亚文化群体,文化孤岛汉族的研究拓展了民族集团的研究范围。对文化孤岛汉族身份转型的研究展现了国家、地方和民间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为研究近代以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特征、过程及机制提供案例。其五,西南地区五个汉族文化孤岛汉族与当地民族和谐相处,文化共赢的模式,为西北边疆的长治久安以及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提供一个理论支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刘琳琳[7](2015)在《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刻文献领域的研究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丰富和深入,尤其近十年来更是呈出现丰富多彩的可观面貌。随着相关论着的大量涌现,石刻文献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批论着代表着石刻文献研究的现有水平,同时也是奠定其继续发展壮大的理论基础。本书就对这批丰富却零散分布的研究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对各种性质的碑刻文献的研究论着作具体的介绍和梳理,并尽量归纳其优缺点,使整个石刻文献的研究现状在学术上给读者呈现一个宏观认识。以便探析石刻文献研究的大体状况和基本脉络。这种从理论入手的写作角度也正是在石刻文献研究领域所缺乏的。高桥继男是日本石刻研究方面的专家,发表过很多相关论文和着作,其中《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1949—2007)》和《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2008—2012前半)稿》是目前所见最完整收集中国石刻研究相关的图书目录的工具书。本文就是以此为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这部分借鉴日本学者高桥继男先生的分类原理,将近十年的石刻文献研究资料分为五大类,分别是资料性图书、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概说·研究图书、字体(字形)相关图书和目录(索引)·地图。其中,每一类下面又分为若干小类。本文根据每一类的书目多少进行详略不等的介绍,其中,资料性图书和概说·研究类图书详写,其他选择简略介绍。从而尽量将见过读过的论着展现于文中,达到文献综述的效果。第二部分是近十年石刻相关图书目录(2004—2014)。同样这部分也是按照高桥继男先生的分类原则分类、分地域详细列出。其中一部分参阅高桥继男先生的《中国石刻关图书目录》。目录的设置可以让读者对近十年的石刻文献研究论着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不仅可以作为查阅资料的依据,更能对近十年的碑刻文献研究现状理清一个具体的脉络。目录后设勘误表,是通过查阅对《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中存在的错误或疑问进行改正和解疑,并添加一些没有收录的图书。

袁博[8](2014)在《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水是一种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大禹治水起,中国历史就与水有不解之缘,在这几千年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治水放在治国的重要位置,形成治水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中国历史是一部关于水的历史。因此关于水的研究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当今水资源紧迫的形势下,中央多次发布文件,号召全社会重视水、解决水问题。选题的研究可为建设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水文化的建设步伐。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利益的驱使下,纷至沓来。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人。在这炮声的背后,资本主义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也随之东传,与传统国人的守旧、保守思想发生碰撞和冲突,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思想的先进性。近代中国社会对水的态度、认识和利用的转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古代历史便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水文化,不仅形成了一套管理高效的水政系统,保存了大量有关水文的记录,还涌现出诸多杰出的水利着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神秘力量,人们把水不断神化,形成各种水神,在日常尤其是水旱灾害发生时便会祭祀、祈佑。除此之外,还形成许多关于水的哲学、文学艺术及建筑、民俗等。这些构成了传统水文化的主要内容。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的打开,近代中国的水文化内容也日渐体现出科学、现代化的特征。首先是各届政府逐步引进西方制度,形成现代化水政,对水的管理不断规范化。第二,随着教育救国论的兴起和传播,近代教育体系日臻完善,高等教育、实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水利教育在晚清出现后,在民国时期逐步确立并发展。不仅各级工科学校课程得到完善,还出现多所专门水利学校,为近代水利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第三,近代水利事业得到发展,不仅近代社会普遍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还形成全社会讨论各地水利建设的现象,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水利专家,同时也推动了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传统文化中的水神崇拜在科学日兴的近代中国仍继续存在,并体现出新特征。虽然水神信仰在近代逐渐式微,但由于民间信仰的依赖性和根深蒂固性,并不容易消除,从而形成了迷信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第五,通过发掘近代出版的书籍、报纸、期刊、名人着作等史料,探究近代民众对水的认识的变化。由于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传入,民众对水尤其是江河湖海、瀑布等自然事物的形成、变化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和解读。近代各类报纸、杂志流行,不断向民众传播各类科学常识,其中关于各种形式的水的科学知识、文学作品等改变了人们对水传统认知,也改变了生活习惯,提升了国人素质,表现了中国水学的近代化。最后,作为特殊水体的海洋在近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的侵略者都是从海上入侵的,这就促使了近代中国海洋意识的觉醒。加之西方海权思想的传入,近代中国海防、海权思想也得到发展和完善。总之,水文化在近代中国既保留了传统社会的内容,又接纳了西方文化的内容,使水文化在“变”与“不变”中的不断发展。这体现了近代水文化对传统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西方近代先进水文化的引进与吸收;也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又体现了近代文化的先进性。在二元文化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科学文化等呈现出多元化、近代化的趋势,中国社会也向着现代、文明、科学的方向前进。

蒋钤铃[9](2013)在《明清江西茶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茶叶的种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茶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明清时期的中国茶业蓬勃发展,不仅有六十多部茶书来丰富中国的茶文化,更有茶叶种植技术、饮茶方式、茶业贸易等方面的重大变革促进中国茶叶的转型与升级。江西自古便是中国重要的茶产区之一,该区各府均有茶叶产出,虽然品质不一,却不乏名品,如庐山云雾茶、宁红工夫茶、宁州双井茶等。当时的九江和江西“四大名镇”之一的河口镇交通便利,便于江西茶叶贸易向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不断推进。虽然学界对于茶文化研究的成果丰富,但系统深入地研究明清时期江西茶叶的空间分布和主要品种的很是不足;对茶课在赋役体系中的地位进行的专题研究也不够;对明清江西茶业发展状况、茶农社会生活以及茶文化等若干方面仍有研究的空间和必要。本文分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理论方法、论文框架和创新点等。第一章在尽可能穷尽明清时期江西地方志书记载的基础上,努力全面揭示江西茶叶的自然地理环境、区位优势、产茶区的分布、茶叶品种等,详细区分了明清江西茶叶的空间分布和品种。第二章论述茶叶与明清江西的社会经济,从明清的茶法、茶政以及在江西地区的实施情况,贡茶、茶课等的征收,茶叶管理机构的设置,茶商贸易等方面来探讨茶叶与明清江西社会经济的关系。第三章重点围绕江西茶叶在这一时期经济结构变化中发挥的作用,以及茶业经济对社会文化生活的改变等两个方面论述,分析了江西茶业在当时、当地乃至在全国的历史地位。结语部分总结了明清时期江西茶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茶业经济的发展对江西诸方面产生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并尝试分析明清江西茶业发展存在的四个方面制约因素,即“土人”不善制茶、未形成规模化茶园、交通不便利和政府对于茶叶的严格控制等。明清时期的江西茶业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与社会文化功能。茶叶作为一种经济作物,无论对经济还是民生都发挥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带动经济的发展、保障茶农生活,还促进了制瓷业等其他产业的进步。随着饮茶风气的兴盛,茶叶突破自身植物的属性,成为人们生活、交流、传统民俗传播的重要媒介。

温乐平[10](2011)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茶叶消费与生产》文中研究指明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茶、茶文化的研究,已经有不少的相关成果(1)。但是,对于这一时期的茶叶消费与生产问题,尚存阙疑。本文试图考察魏晋南北朝茶叶消费风尚与消费方式、生产产地与人工种植等问题。

二、《长江流域茶文化》后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流域茶文化》后记(论文提纲范文)

(1)文献所见南方丝绸之路丝茶文化及交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论题研究现状与价值
    第一节 “南方丝绸之路”问题的提出
        一、从“丝绸之路”到“南方丝绸之路”
        二、20世纪20 年代—40 年代“中缅印”交通研究热潮
        三、20世纪50 年代—70 年代“中缅印”研究的继续
        四、20世纪80年代“南方丝绸之路”研究的深入
        五、“一带一路”倡议与南方丝绸之路”研究
    第二节 南方丝绸之路研究文献综述
        一、南丝路经济类研究文献
        二、南丝路文化类研究文献
        三、南丝路丝、茶类研究文献
    第三节 南方丝绸之路经济文化研究现状
        一、整体研究概况
        二、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三、未来研究增长点
    第四节 论文创新之处
        一、将南方丝绸之路研究的时间段向下延伸
        二、试图构建南丝路经济文化研究中丝绸和茶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 南方丝绸之路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第一节 巴蜀地区是南丝路茶文化的发源地
        一、“茶”字源自巴蜀古语
        二、巴蜀地区开人工种植茶树之先
        三、蜀茶工艺在南丝路地区影响深远
    第二节 南丝路茶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一、蜀茶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二、南丝路民族地区茶文化的发展
        三、南丝路境外茶文化的发展
    第三节 南丝路禅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一、巴蜀地区是南丝路禅茶文化的重要发源
        二、南丝路云南地区禅茶文化的发展
        三、越南“莲花茶”与中国禅茶关系密切
    第四节 南丝路茶文化在民众生活中的表现
        一、茶歌在南丝路地区的流传情况
        二、茶祖文化在南丝路的普遍存在
        三、茶文化对南丝路民族习俗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南方丝绸之路的茶业经济发展
    第一节 南丝路茶业经济整体状况
        一、巴蜀地区是南丝路茶业贸易的核心
        二、南丝路茶区的并行发展
        三、南丝路茶马贸易的政治意图
    第二节 唐宋时期南丝路茶业经济状况
        一、南丝路茶业商品化始自巴蜀地区
        二、国家强化对南丝路茶业经济的控制
    第三节 元明清时期南丝路茶业经济状况
        一、南丝路茶业贸易的新变化
        二、南丝路茶业经济衰落的原因
    小结
第四章 南方丝绸之路的丝绸产业和文化
    第一节 四川是南丝路丝绸文化的中心
        一、蜀地与蚕桑起源关系密切
        二、蜀锦直接影响南丝路经济发展
    第二节 南丝路丝绸产业的发展状况
        一、织锦业遍及南丝路沿线地区
        二、南丝路织锦工艺领先全国
    第三节 南丝路丝绸贸易的兴盛
        一、丝绸成为南丝路贸易的大宗
        二、丝绸商品种类极多而丰富
        三、民族地区丝绸产业持续发展
        四、丝绸是普通百姓的主要经济来源
    第四节 丝绸产业在南丝路地区的扩大
        一、诸葛亮在民族地区的影响
        二、南丝路境内段丝绸产业的扩大
        三、南丝路境外段丝绸业发展缓慢
    第五节 南丝路丝绸产业的国际互融
        一、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丝绸产业的互融
        二、巴蜀丝绸传入印度
        三、南丝路境内段丝绸的外销
    小结
第五章 南方丝绸之路的丝绸货币金融圈
    第一节 丝绸货币金融圈形成的基础
        一、官营强化了丝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二、产业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丝绸货币的地位
        三、文献可见蜀与滇之间的丝绸贸易
        四、文献可见蜀与西南夷之间的丝绸贸易
    第二节 丝绸充当货币的功能
        一、丝绸货币之用的普遍性
        二、社会动荡时期的非典型货币
        三、丝绸作为实物货币的使用
    第三节 南丝路丝绸货币的流通方式
        一、朝贡中所使用的丝绸
        二、用于赏赐的丝绸
        三、高层互访时的馈赠物资
        四、互市中的丝绸货币
        五、僧侣互访时携带丝绸以作货币之用
    第四节 南方丝绸之路的丝绸货币金融圈
        一、绢马贸易之用
        二、国库与军资之用
        三、征收赋税之用
        四、以丝绸作为民间实物货币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后记

(2)吐鲁番市少数民族高中生中华文化知识掌握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理论基础
    1.5 概念界定
        1.5.1 中华文化
        1.5.2 中华文化知识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重难点
        1.6.4 研究思路
2 吐鲁番市高中生中华文化知识掌握现状调查分析
    2.1 吐鲁番市基本情况
    2.2 调查学校简介
        2.2.1 吐鲁番市X1中学的基本情况
        2.2.2 吐鲁番市X2中学的基本情况
    2.3 调研实施程序
        2.3.1 前期准备
        2.3.2 调查阶段
        2.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中华文化知识测试结果分析
        2.4.1 测试总体情况
        2.4.2 各模块测试结果具体分析
    2.5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2.5.1 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知识的途径
        2.5.2 学生对中华文化知识的兴趣
        2.5.3 学习中华文化知识的难点
3 吐鲁番市高中生中华文化知识掌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存在的问题
        3.1.1 中华文化基础知识薄弱
        3.1.2 中华文化拓展知识欠缺
        3.1.3 学习中华文化知识缺乏主动性
    3.2 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学生语文基础薄弱
        3.2.2 课外阅读量不足
        3.2.3 学生内驱力不足
        3.2.4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未形成合力
4 加强吐鲁番市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文化知识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4.1 学生方面
        4.1.1 提高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自觉性与内驱力
        4.1.2 加大中华文化相关书籍课外阅读量
    4.2 教师方面
        4.2.1 进一步提高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
        4.2.2 学科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知识
        4.2.3 布置文化知识课外阅读学习任务
    4.3 学校方面
        4.3.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4.3.2 经常开展中华文化知识教育活动
    4.4 家长方面
    4.5 社会方面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3)中国古典茶道及其美学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成果的文献综述
        1.2.1 古代文献
        1.2.1.1 唐朝以前的文献
        1.2.1.2 唐代茶书
        1.2.1.3 宋代茶书
        1.2.1.4 明代茶书
        1.2.1.5 清代茶书
        1.2.2 当代文献
        1.2.2.1 茶史研究
        1.2.2.2 茶艺和茶道研究
        1.2.2.3 陆羽及其《茶经》研究
        1.2.2.4 茶文化工具书编纂出版
    1.3 问题的总结与写作思路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 茶之道
    2.1 茶之“天和”——茶与道家的关系
        2.1.1 草木仙骨,道法自然
        2.1.2 品茗通仙,天乐逍遥
        2.1.3 洒心去欲,恬淡虚静
    2.2 茶之“中和”——茶与儒家的关系
        2.2.1 守仁居敬,民胞物与
        2.2.1.1 以茶利礼仁
        2.2.1.2 以茶表敬意
        2.2.2 茶和中道,不偏不倚
        2.2.3 温润如玉、刚健雅正
        2.2.4 行茶于道,志气通达
    2.3 茶之心和——茶与禅宗的关系
        2.3.1 自古高僧能辨茶
        2.3.1.1 蒙顶茶与吴理真
        2.3.1.2 三碗便得道之皎然
        2.3.1.3 “禅茶一味”之圆悟克勤
        2.3.1.4 峨眉雪芽之宝掌和尚
        2.3.1.5 皓首《茶经》之陆羽
        2.3.2 诗文经卷说禅茶
        2.3.2.1 《五灯会元》之禅茶说
        2.3.2.2 《百丈清规》之禅茶说
        2.3.3 禅茶一味不二门
        2.3.4 逢茶即茶平常心
3 茶之境
    3.1 艺术境界的内涵
    3.2 茶境的精神内核
        3.2.1 茶境由心而生
        3.2.2 心与茶境相互依存
        3.2.3 心能转换茶境
        3.2.4 心与茶境本不相到
        3.2.5 心与茶境冥合
    3.3 茶境之几种存在形式
        3.3.1 雅之境
        3.3.2 静之境
        3.3.3 灵秀之境
        3.3.4 闲适之境
        3.3.5 禅悦之境
4 茶之艺
    4.1 芼茶艺
    4.2 煎茶艺
        4.2.1 陆羽与《茶经》
        4.2.2 煎饮艺
    4.3 点茶艺
        4.3.1 点茶的具体方法
        4.3.2 斗茶艺
        4.3.3 分茶艺
        4.3.4 饮茶艺
    4.4 溣饮艺
5 茶之器
    5.1 唐代茶器——金银秘色烁古今
        5.1.1 生火用具
        5.1.2 煮茶用具
        5.1.3 烤、碾、量茶用具
        5.1.4 水具
        5.1.5 盐具
        5.1.6 饮茶用具
        5.1.7 清洁用具
        5.1.8 藏陈用具
    5.2 宋代茶器——雨过天青点浮华
        5.2.1 兔毫紫盏斗旗枪
        5.2.2 茶碾
        5.2.3 茶臼
        5.2.4 汤瓶
        5.2.5 茶盏
        5.2.6 茶筅
    5.3 明代茶器——景瓷宜陶斗风雅
    5.4 清代茶具——孟臣若琛水在瓶
6 茶之水
    6.1 上善之水助茶香
    6.2 三昧真火三沸汤
    6.3 自古名士能辨水
7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4)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目标
    第四节 研究语料的选取
    第五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中国风土志丛刊》的研究
        二、关于《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的研究
        三、关于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研究
第二章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界定、分类及发展
    第一节 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界定
    第二节 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分类
        一、按照节令内容分类
        (一) 农事活动节令民俗词语
        (二) 信仰禁忌节令民俗词语
        (三) 庆贺祈福节令民俗词语
        (四) 季节变化民俗词语
        (五) 社交游乐节令民俗词语
        二、按照音节分类
        三、按照词性分类
        四、按照语法结构分类
        (一) 单纯词
        (二) 合成词
    第三节 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发展
        一、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形成与发展
        二、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特点
    第一节 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多重对应性
    第二节 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系统性
        一、同素词语类聚
        (一) 标志性语素在前
        (二) 标志性语素在后
        二、同义词语类聚
        (一) 相同的民俗事象有不同的称谓,在语言中通常可以换用
        (二) 相同或相近的民俗事象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称谓
        (三) 相同的民俗事象从不同的角度来命名
        (四) 相同的民俗事象用不同的语体色彩词语表达,有了古今,雅俗词语差异
        三、反义词语类聚
        四、简称与数词略语类聚
        (一) 简称
        (二) 数词略语
    第三节 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传承性
    第四节 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变异性
        一、消失的古词语
        二、发生变异的词语
第四章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词义分析
    第一节 民俗文化词语的词义构成
        一、理性意义
        二、色彩意义
        (一) 感情色彩
        (二) 形象色彩
        (三) 语体色彩
    第二节 民俗文化词语词义的发展演变
        一、意义的扩大
        二、意义的缩小
        三、意义的转移
    第三节 民俗词语词群所反映出的明清时期长江流域精神文化心理
        一、鱼米之乡、饭稻羹鱼词群
        二、驱鬼辟邪、保求平安词群
        三、传宗接代、重男轻女词群
        四、游戏赌博、消闲娱乐词群
第五章 明清时期独具长江流域特色的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考证
    第一节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所特有的民俗文化词语考
        一、“大端午”“小端午”“末端午”
        二、“关帝生日”与“会馆”
        三、共性原因探析
    第二节 明清时期长江上中下游各区域特色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考
        一、明清时期长江上游区域特色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
        (一) 火把节(星回节)
        (二) 牛王会
        (三) 青苗会
        (四) 嫁毛虫
        二、明清时期长江中游区域特色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
        (一) 司命
        (二) 急脚子
        (三) 九头鸟
        (四) 鼠嫁女
        三、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区域特色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
        (一) 验水表
        (二) 刘猛将
        (三) 黄鱼
        (四) 照田财、照田蚕
        四、差异原因探析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1:《中国风土志丛刊》中明清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辑录情况一览表
附录2:《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版本目录一览表
附录3:明清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汇释·索引
后记

(6)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相关界定及理论框架
    四、写作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明清西南地区汉族移民历史背景与分布状况
    第一节 明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历史背景及分布
        一、明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历史背景
        二、明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分布
    第二节 清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历史背景及分布
        一、清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历史背景
        二、清代西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分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现状
    第一节 滇东地区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现状—以宜威可渡村为例
        一、宣威可渡村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二、宣威可渡村的社会形态
    第二节 黔中地区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现状—以安顺九溪村为例
        一、安顺九溪村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二、安顺九溪村的社会形态
    第三节 川西南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现状—以冕宁宏模乡、盐源长柏乡、木里项脚乡为例
        一、冕宁宏模乡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二、冕宁宏模乡的社会形态
        三、盐源长柏乡、木里项脚乡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四、盐源长柏乡、木里项脚乡的社会形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个区域五个汉族移民文化孤岛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三个区域五个汉族移民文化孤岛历史发展轨迹对比
        一、三个区域汉族移民来源地特点
        二、三个区域汉族移民时间的对比
    第二节 三个区域汉族移民文化孤岛文化遗留情况对比
        一、三个区域祖墓、祠堂方面的对比
        二、三个区域汉族服饰方面的对比
        三、三个区域汉式民居方面的对比
        四、三个区域服饰、民居融合方面的对比
        五、三个区域民族关系研究
    第三节 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移民文化变迁的总体特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历史人类学视角下的明清汉族文化孤岛文化留存的原因
    第一节 集体性迁移是孤岛文化留存的基础原因
    第二节 周边环境促使汉族自我意识强化是文化孤岛文化留存的内部原因
        一、周围关系紧张时,汉族恪守族群符号,彰显汉文化优势
        二、周围关系缓和时,汉族积极向少数民族学习,对周围民族形成辐射
    第三节 自然社会环境是孤岛文化留存的客观条件
        一、自然环境是孤岛文化留存的客观原因
        二、交通状况是孤岛文化留存的辅助原因
    第四节 政府政策是孤岛文化留存的政治条件
        一、政府政策是孤岛文化留存的政治条件
        二、国家政策对汉族与周边民族互渗和交融的影响
    本章小结
结语
    一、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的总体认识
        (一) 外来文化“本土化”是孤岛文化显着特征
        (二) 汉文化在多元文化中处于主流地位
    二、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的思考与启发
        (一) 文化孤岛和谐民族关系的思考
        (二) 文化孤岛类型的思考
    三、孤岛文化研究对历史移民地理和民族地理构建的思考
参考文献
    一、历史文献类
    二、现代文献类
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编 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
    一、资料性图书
        (一)综合性大型图书
        (二)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的图书
        (三)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四)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二、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
    三、概说·研究图书
        (一)总述·通论
        (二)以南北朝以前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三)以唐五代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四)以宋以后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五)题跋(叙录)·碑帖·碑学相关图书
    四、字体·字形相关图书
    五、目录(索引)·地图相关图书
下编 近十年石刻相关图书目录(2004—2014)
    一、资料性图书
        A 综合性大型图书
        附录1 碑帖书法相关图书
        附录2 石窟造像(雕塑)相关图书
        附录3 佛寺志道观志祠墓志关系丛书
        B 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的图书
        附录1 陶砖铭文瓦当相关图书
        附录2 画像石砖相关图书
        1、广域
        2、山西省
        3、江苏省·浙江省
        4、山东省
        5、河南省
        6、四川省·甘肃省
        7、辽宁
        附录3 岩画相关图书
        附录4 高句丽广开土王(好太王)碑
        附录5 王羲之王献之全集
        C 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附录 唐代书名家个人全集
        D 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1、广域
        2、北京市·天津市
        3、河北省
        4、山西省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
        6、吉林省·黑龙江省
        7、上海市·江苏省
        8、浙江省
        9、安徽省
        10、福建省
        11、江西省
        12、山东省
        13、河南省
        14、湖北省·湖南省
        15、广东省·海南省
        16、广西壮族自治区
        17、重庆市·四川省
        18、贵州省
        19、云南省
        20、陕西省
        21、甘肃省
        22、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23、台湾
        (B~D)附录 1 碑帖·书道(书法)相关图书
        (B~D)附录 2 石窟造像雕刻相关图书
        1、广域
        2、北京市
        3、河北省·河南省
        4、山西省
        5、辽宁省·黑龙江省
        6、江苏省
        7、浙江省
        8、安徽省
        9、山东省
        10、河南省
        11、湖北省·湖南省
        12、重庆市·四川省
        13、云南省·广东省
        14、陕西省
        15、甘肃省
        16、西藏自治区
        17、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8、台湾
        (B~D)附录 3 石窟志石窟内容总录
        (B~D) 附录 4 寺庙祠志
        1、北京市
        2、山西省
        3、上海市·江苏省
        4、浙江省
        5、福建省
        6、山东省·河南省
        7、湖南省·四川省
        8、广东省·云南省
        9、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
        10、香港
        11、台湾
    二、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
        1、北京市
        2、山西省·河北省
        3、辽宁省
        4、吉林省
        5、黑龙江省
        6、上海市·江苏省
        7、浙江省·安徽省
        8、福建省·江西省
        9、山东省
        10、河南省
        11、湖北省
        12、广东省
        13、重庆市·四川省
        14、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15、陕西省
        16、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17、其他
        附录1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相关图书(2007 年 4 月~2011 年 12 月)
        1、全国
        2、北京市·河北省
        3、山西省
        4、黑龙江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
        6、上海市·江苏省
        7、浙江省
        8、安徽省
        9、福建省·江西省
        10、山东省
        11、河南省
        12、湖南省·湖北省
        13、广东省·海南省
        14、重庆市·四川省
        15、贵州省
        16、云南省
        17、陕西省
        18、甘肃省·青海省
        1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附录 2 展览会图录目录
    三、概说·研究图书
        A 总述·通论
        B 以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附录1 陶砖铭文瓦当相关图书
        附录2 画像石砖相关图书
        附录3 岩画有关图书
        附录4 高句丽广开土王(好太王)碑有关图书
        C 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D 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1、广域
        2、北京市·天津市
        3、河北省
        4、山西省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6、黑龙江省
        7、上海市·江苏省
        8、浙江省·安徽省
        9、福建省·江西省
        10、山东省
        11、河南省
        12、湖北省·湖南省
        13、广东省·海南省
        14、广西壮族自治区
        15、重庆市·四川省
        16、贵州省·云南省
        17、陕西省
        18、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19、香港·澳门
        20、台湾
        (A~D)附录石窟造像雕刻相关图书
        1、广域
        2、北京市·河北省
        3、山西省
        4、辽宁省·湖北省
        5、江苏省
        6、浙江省·安徽省
        7、山东省
        8、河南省
        9、海南省
        10、重庆市·四川省
        11、云南省
        12、陕西省
        13、甘肃省
        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15、其他
        E 题跋(叙录)碑帖碑学有关图书
        附录1 碑学相关图书
        附录2 书道(书法)有关图书
        附录3 金石家(清后期以降)有关图书
        F 校点校注校补图书
        G 石刻碑帖书道(书法)有关邦译图书
        H 传拓有关图书其他
    四、字体(字形)有关图书
        A 石刻文字·异体字(俗字·别字)相关图书
        B 其他字典字书
    五、目录(索引)·地图
        A 石刻·刻工目录
        附录 石刻(墓志)相关索引
        B 机关(个人)所藏石刻拓本目录(图录)
        1、中国
        2、台湾
        C 石刻文献目录地图
        附录 考古学有关文献目录年鉴地图
勘误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8)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水文化
    第一节 中国历代对水资源的管理
        一、历代水官
        二、历代水利法规和制度
    第二节 中国历代对水文的记录和研究
        一、先秦文献中的水文记载
        二、正史中的水文记载
        三、地理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四、历代水利专着
        五、其它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第三节 中国历代水利与农耕文明
        一、治水传说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事业的初步发展
        二、秦汉时期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
        三、隋唐时期水利工程的普遍发展
        四、宋元时期水利事业的繁荣
        五、明至清前期的水利成就
    第四节 中国历代水崇拜
        一、水与水神家族、水神神话
        二、历代水神祭祀与水神庙
    第五节 中国历代“水”文学
        一、诸子论水
        二、诗词歌赋中的水
        三、祈雨文
    第六节 其它领域的水文化
        一、水与音乐
        二、水与绘画
        三、水与古典园林
        四、其它方面的“水”
    小结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水政
    第一节 晚清对水资源及利用的管理
        一、晚清河政变化
        二、晚清漕运
        三、晚清水政其它方面的变化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国家水政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二、水政统一之前: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第三节 南京政府时期全国水利行政之统一
        一、建设委员会的努力
        二、水利行政统一之经过
        三、水政统一之后: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第四节 民国时期水利行政之评价与思考
        一、水利行政统一之评价
        二、水利行政建设之特点
        三、关于流域管理体制
    第五节 近代水法规
        一、晚清水法规和制度
        二、民国水法规
    小结
第三章 近代中国水教育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利教育的萌芽与确立(1875—1912)
        一、近代水利教育初露端倪
        二、晚清学制中的水利教育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确立(1912—1922)
        一、壬子癸丑学制的出台
        二、实业教育体系中的水利教育
    第三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发展(1922—1937)
        一、壬戌学制时期(1922—1927)
        二、壬戌学制颁布后相关法规的颁布和修正(1927—1937)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中国水利教育(1937—1949)
        一、抗战时期水利教育的发展
        二、战后水利教育事业的艰难发展
    第五节 近代水利教育机构举例
        一、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
        二、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三、河南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小结
第四章 近代中国水利文化
    第一节 近代中国对水利的认识
        一、近代关于水利概念之认识
        二、近代关于水利作用之认识
        三、近代关于水利建设之认识
        四、近代关于古代水利之研究
        五、近代关于西方水利之介绍
    第二节 近代全国水利建设之研究
        一、近代关于各省水利建设之研究
        二、近代关于各流域水利建设之研究
    第三节 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早期外国传教士的传播
        二、西方新技术的引进及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三、聘请国外水利专家
        四、派遣留学生
        五、近代水利技术研究机构的设立
        六、近代关于水利技术书籍的出版
    第四节 近代主要水利人物研究
        一、林则徐兴办水利
        二、左宗棠督办水利
        三、张謇倡导治淮
        四、孙中山与近代水利
        五、李仪祉与近代水利发展
        六、冯玉祥水利实践与水利思想
        七、张含英与黄河治理
        八、近代其他水利专家
    小结
第五章 近代中国的水神崇拜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神崇拜
        一、晚清时期的水神崇拜
        二、民国时期的水神崇拜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水旱灾害与水神崇拜
        一、近代水灾和水神崇拜
        二、近代旱灾和水神崇拜
    第三节 近代水神之治水英雄崇拜
        一、近代大禹崇拜
        二、近代李冰与二郎神崇拜
    第四节 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和文化阐释
        一、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
        二、近代水神崇拜的文化阐释
        三、传统与现代撞击下的水神崇拜
    小结
第六章 近代中国的水认知
    第一节 近代国人对“水”的认识
        一、西方传教士对“水”的宣传
        二、近代外文报纸中的“水”
        三、近代国人眼中的“水”
        四、近代关于“水”的书籍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江”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江”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扬子江”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河”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河”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黄河”
    第四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湖”、“瀑”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湖”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瀑”
    小结
第七章 近代海洋文化
    第一节 近代中国海防思想
        一、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萌芽
        二、鸦片战争结束到辛亥革命前中国海防思想的发展
        三、民国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缓慢发展
    第二节 近代中国国民海洋意识的觉醒
        一、近代国民海防意识的觉醒
        二、近代国民海权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海”的认识
        一、关于“海”的自然常识
        二、近代报刊中关于“海”的文章
    第四节 中国近代海洋科学成就
        一、近代中国海洋学发展概况
        二、近代中国的海洋调查
        三、近代中国的物理海洋学
        四、近代中国的海洋地质学与海洋地理学
    小结
结语:中国水文化之近代化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后记

(9)明清江西茶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学术意义
    二、 研究现状与资料综述
    三、 研究理论和方法
    四、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五、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明清江西茶叶种植
    第一节 江西茶叶的空间分布
    第二节 江西茶叶的主要品种
        一、 绿茶
        二、 红茶
        三、 其他茶种
    附图
第二章 明清江西茶业管理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茶法
    第二节 明清江西茶业管理和贡茶征收
        一、 明清江西茶业的管理机构
        二、 明清江西贡茶旳征收
    第三节 明清江西的茶课
        一、 明代江西的茶课
        二、 清代江西的茶课
    第四节 明清江西茶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明清江西茶业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 江西茶叶与地方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二节 江西茶业与明清社会文化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长江流域茶文化》后记(论文参考文献)

  • [1]文献所见南方丝绸之路丝茶文化及交流研究[D]. 范佳. 四川师范大学, 2021
  • [2]吐鲁番市少数民族高中生中华文化知识掌握现状调查研究[D]. 夏依丹·买明江.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3]中国古典茶道及其美学精神研究[D]. 刘晓婷. 浙江大学, 2018(07)
  • [4]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5]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研究[D]. 张彦林. 武汉大学, 2016(01)
  • [6]西南民族地区明清汉族移民文化孤岛研究[D]. 吴建勤. 西南大学, 2015(01)
  • [7]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D]. 刘琳琳. 吉林大学, 2015(08)
  • [8]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D]. 袁博.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9]明清江西茶业研究[D]. 蒋钤铃.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 [10]魏晋南北朝时期茶叶消费与生产[J]. 温乐平. 农业考古, 2011(05)

标签:;  ;  ;  ;  ;  

《长江流域茶文化》后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