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爱的呼唤

红丝带,爱的呼唤

一、红丝带,爱的呼唤(论文文献综述)

杨梓艺[1](2020)在《文化翻译观视角下的《致远方的朋友》(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翻译实践报告选取了日本女性作家伊吹有喜的长篇小说《致远方的朋友》。此书为第158届直木奖候补作品,至今未出版中文译本。小说内容共五部,译者选择了其中的第三部和第四部进行本次翻译实践。在这两个部分中,描写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愈演愈烈,女主角佐仓波津子所在的出版社顺应日本政府要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此同时,佐仓波津子本人也在经历着一系列人生变故。从作品内容和语言风格来看,《致远方的朋友》有两个特点。第一,它的故事背景主要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东京,出现了大量有关战争的词汇,也涉及到日本在战争时期制定的各项政策。第二,小说中出现了大量有关出版、美术、音乐、文学等行业的专业词汇。综合考量后,译者决定基于文化翻译理论,运用注释、增译等翻译补偿方法进行本次翻译实践。所谓文化翻译,是指对特定的文化“含义”进行阐释,并通过语言传达给目的语读者的一种翻译。20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翻译家苏珊·巴斯奈特首次提出翻译的“文化转向”,为翻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中国着名翻译理论家刘宓庆在《文化翻译论纲》中,也对文化翻译观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本报告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选题背景、选题意义,说明了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为翻译任务介绍,介绍作家伊吹有喜、《致远方的朋友》的故事内容以及这篇小说的语言特征。第三部分为翻译理论,译者梳理了苏珊·巴斯奈特和刘宓庆提出的文化翻译理论,并总结了文化翻译理论对本次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第四部分从词汇的角度探讨了文化翻译观的具体运用,包括称谓语的翻译、战争相关词汇的翻译和出版行业相关词汇的翻译。第五部分为句子翻译,从语言、文学、艺术、肢体语言、惯用语五个方面展开,对本次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六部分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的经验与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译者认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文化转换”。理想的翻译不仅要实现语言层面的转换,也要致力于文化间的转换。本次翻译实践选取的原文本《致远方的朋友》,是以昭和时代的日本为舞台的长篇小说。在翻译过程中,应保留作品特有的时代特征与异域风情,并尽可能地传达给译文读者。因此,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内容,译者要对原文中出现的文化要素进行提取,理解其中所内含的历史背景以及文化信息,并通过注释等方式进行传递。

乔珂[2](2020)在《艾滋病风险议题的媒体建构 ——以《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为个案》文中指出在现代风险社会的背景下,艾滋病作为全球性健康风险的一种,常常出现在大众媒体的报道之中。风险社会是高度媒介化的社会,大众媒体在界定、诠释和建构现代化风险上具有持久且广泛的影响力。作为传递风险信息的重要渠道,为了降低艾滋病风险带来的公众恐慌,避免自身沦为这一风险的扩大站和扬声器,大众媒体必然会选择性地凸显或淡化艾滋病议题的某些面向。因此,大众媒体对艾滋病风险议题具有建构性。正是这种建构性,使得透过艾滋病风险议题相关报道文本,研究大众媒体在该风险报道中呈现出怎样的现实图景成为可能。本研究在风险沟通理论的基础上,以《人民日报》2009-2018年艾滋病风险议题的报道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大众媒体建构艾滋病风险议题的特征和策略。本研究运用了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除此之外,框架理论作为一种建构视角的理论,也为本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支持。最终,本研究通过考察内容分析路径下《人民日报》艾滋病风险报道的基本情况,及框架分析路径下相关报道对风险议题框架、新闻通用框架、新闻结构框架的使用情况,分析了媒介在艾滋病风险议题建构中的报道倾向和风险沟通状况,并总结了《人民日报》艾滋病风险议题的建构策略。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首先,在内容分析路径下,从报道形式层面来看,《人民日报》艾滋病风险报道呈现出对该风险关注度有所下降、从宏观角度塑造严肃议题、以事实为主,观点为辅的特征;从报道内容层面来看,该风险报道具有权威的风险定义者、多元的风险内容等特征。其次,在框架分析路径下,从相关报道对风险议题框架的使用情况来看,风险调控议题框架是《人民日报》艾滋病风险报道最偏向使用的框架。并且,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看,《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风险调控议题框架的使用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而风险事态议题框架和风险反思议题框架的使用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从相关报道对新闻通用框架的使用情况来看,《人民日报》艾滋病风险报道最青睐使用的新闻通用框架是责任框架和事态框架,且责任框架与风险调控议题框架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事实框架与风险事态议题框架的联系最大,冲突框架则与风险反思议题框架之间具有明显联系。从相关报道对新闻结构框架的使用情况来看,《人民日报》艾滋病风险报道在文本组织框架上更倾向于使用情节框架而非议题框架,在报道主体框架上更倾向使用治理框架。除此之外,动员框架、科研框架和关爱框架也是构成艾滋病风险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归因框架则没有被广泛使用。最后,根据《人民日报》艾滋病风险报道的基本情况和框架使用情况,总结出媒体在该风险议题中的传播逻辑是:第一,权威信源的强化使用,媒体在艾滋病风险议题中维护了政府官方与专家学者的风险定义者地位。第二,“政治化”的风险议题建构,在《人民日报》艾滋病风险议题中,风险被当作“政治”问题来进行呈现,而“医学”语境下的艾滋病问题却很少进入媒体的视野。第三,复杂风险的简单归因,国外的相关报道呈现出典型的一元化归因模式,国内相关报道的归因虽然较为多样,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在无形之中弱化了艾滋病本身的传染风险和危险性行为者的感染风险。第四,风险的隐匿与遮蔽,报道展现出可控的风险图景,却很少呈现出风险沟通中各利益关系人的观点争锋。

安蓝玉[3](2019)在《中国影视作品中的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形象研究》文中指出1985年,我国出现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当时人们把艾滋病当做是资本主义社会腐朽的产物,被打上“不道德”、“性堕落”、“伤风败俗”等多重烙印。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混乱的血浆市场下,不合规的卖血、输血导致艾滋病在农村集中爆发,“艾滋村”引发了国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也正是在此时,艾滋病开始背负起脏乱、贫穷、死亡、贪婪等多重意义。但相较34年前,艾滋病所背负的污名和非议虽然已淡化不少,但仍然存在。在人类与艾滋病抗争的历史进程中,报纸、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影视媒介,在艾滋病的污名化和去污名化进程中都发挥了重要角色。1988年,中国第一部艾滋病题材电影《艾滋病患者》上映,在此后的三十多年间,中国影视史上出现了近二十余部关注艾滋病的影视作品,他们主题多元、类型多样,质量参差不齐。通过对这二十三部影视作品进行统计分析,笔者发现我国艾滋病影视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1985年-2000年):恐惧塑造阶段,作品表现社会恐慌,视艾滋病为“外来病”、“时代病”、“不道德”的疾病;第二阶(2001年-2010年):政治影响阶段,此阶段艾滋病影视创作受政府干预,作品反对社会歧视,注重艾滋病的科普教育、公众政策宣传以及对艾滋病病人/感染者的人文关怀;第三阶段(2011年-今):作品主题多元化,不再停留于艾滋科普或简单呼唤社会关爱,而是关注艾滋病病人/感染者作为“人”的多样健康发展。这些影视作品一方面导致了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形象的污名化,另一方面又促成了艾滋病污名的消解。本文结合中国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对这些影视作品进行了分析解读。研究发现,在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形象塑造方面,我国影视作品塑造了四种类型化的艾滋病人物形象,即个人生活混乱的“不道德”者、深陷贫困的苦难人、无辜的受害者、主流建构下的救赎者。这些类型化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社会中艾滋病病人/感染者的客观形象,但同时也建构出一个个类型化的艾滋病“他者”形象,虽然在历史的淘洗中,这类与我们相区别的“他者”形象几经变迁,形象特征发生了诸多变化,但始终未能摆脱“他者”的束缚。他们一度被打上诸如卖淫、吸毒、贫穷、愚昧、变态等刻板化的标签,成为不道德的、罪有应得的、可恨又可怜的对象。但在遭受歧视、排挤、误解的同时,艾滋病影视作品中竟萌生出一类积极正面的救赎者形象,他们富有良知和担当,虽身患疾病,但他们心灵健康甚至品德高尚。这类颠覆性银幕形象的出现,对消除艾滋病污名和社会歧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从本质上来看,他们依旧是社会主流选择性建构和呈现的结果,是符合社会期待的“艾滋病人”形象,是经历了道德规训的产物。统而观之,我国影视作品中艾滋患者/感染者形象的发展变化,与我国政府公共政策、政治与文化、媒体报道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镇进,陈祚,刘帮[4](2019)在《光满人间 大爱无声——国网随县均川供电所“光满·爱心红丝带”服务队学雷锋活动事迹》文中研究表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随州供电公司"光满·爱心红丝带"共产党员服务队2018年被评为第四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现有队员17名、党员15人,党员比例88.24%。17年来,他们用6000多个日夜的深情坚守,以无私无畏的大爱行动帮助均川镇特殊贫困家庭恢复信心、重建家庭,奏响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大爱之歌。

李杨[5](2019)在《新时期(1978-1985)文学期刊中的婚变书写》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中国有过三次大的离婚风潮,伴随着风潮而起的婚变书写,受社会转型与时代变迁的背景影响,又在传播中潜移默化地作用于思想解放与观念变革。相较于二十年代的开风气之先,五十年代的集体失声,八十年代表面的狂欢下浸透着探索与挣扎。其中,1978-1985年间信息传播途径单一、市场尚未开放,加之以反思为主的社会风貌,使得文学期刊空前繁荣,也为管窥新时期婚变书写风潮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切口。绪论首先对“新时期(1978-1985)”、“文学期刊”和“婚变书写”三个关键词进行了辨析,即从阐明概念入手,为研究框定边界,进而论述选题的价值所在。在此基础上,将现有研究归入即时评介、横向与纵向梳理、专论三类,分析研究之得失,进而拟定选题基本思路,和依凭的研究方法。主体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侧重考察“新时期(1978-1985)文学期刊中婚变书写的发生与转型”。先是以数据统计和作品罗列方式验证新时期文学期刊中婚变书写的繁荣景象,再由直接因素(离婚潮涌现、婚姻法变革)和间接因素(人道主义、“歌颂与暴露”、“写真实”与现实主义)两个层面考察婚变书写风潮的发生因由,继而据现代派与现实主义之争及文学期刊出版形势,探讨婚变书写风潮的转型趋向。第二章以第一章中罗列的代表性文学期刊中的相关作品为讨论对象,根据对导致婚变问题发生因由思考之侧重,划分为“避难”、“趋利”、“返城”、“祛魅”、“逐爱”、“寻梦”、“抚育”等7个主题,以便对带有模式化痕迹的婚变书写予以整合。第三章从“突破时代痕迹”、“变革思想观念”和“承启阶段写作”三个方面,着重分析新时期婚变书写风潮的价值。“突破时代痕迹”侧重于描绘它对时代思维局限的突破,“变革思想观念”就现代婚姻观念的确立层面对它超出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思想先锋性予以讨论,“承启阶段写作”则将之置于当代文学的大范围中,比较它对十七年文学的承袭与突破,和对八十年代中后期及至九十年代婚变文学的影响。结语部分对全文的观点进行总结,指出新时期婚变书写风潮的超越性价值及局限性所在,同时也对选题的不足之处加以思考,以期进一步改进。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6](2018)在《我们是国家抗艾一支重要力量》文中研究表明12月2日晚夜,国家大剧院,一场"爱让我们在一起"公益音乐盛宴,使2018艾滋病日宣传活动再成经典。2017年艾滋病日,我们既携手多方力量,倾情推出"一切为了孩子"公益音乐会,以音乐为媒,传递关爱之情,呼唤防艾行动,安排凉山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与音乐名家一同高歌,特邀凉山越西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现场讲述当地婴儿染艾现状。音乐会曲终,世界卫生组织(WHO)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彭丽媛与国家卫健委领导牵手凉山孩子登台,共同按下按钮开启"中国消除艾滋

段梅红[7](2017)在《丝带的故事》文中研究表明一枝普通的红玫瑰,当被捧到心上人的面前时,就变得不普通了,因为它被赋予了爱情的甜蜜;一只普通的鸽子,当被放飞在战争纪念日时,它的展翅飞翔就带去了人们对和平的热望……丝带,只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布质材料,但当它被人们寄予种种祈望和祝福之后,它的不同颜色所闪烁出的不同光泽便传递出不同的意义:关爱、健康、平安、期待、祝

杨婧[8](2017)在《《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研究》文中提出道德教育是艾滋病防治的重要举措,大众传播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因而在艾滋病报道中应开展道德教育。在艾滋病的宣传报道中,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贯穿其中,在内容和原则上具有统一性。研究《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问题,能够丰富道德教育的内涵,为艾滋病的防治提供道德力量。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现实生活中,艾滋病患者/感染者会因“病耻感”感受到不公与失衡,遭遇到“陌生人”的歧视和冷漠,影响他们正常的公共生活。《人民日报》在艾滋病报道中提倡利他的交往方式,引领公正的社会风尚,有助于营造艾滋病防治的公正环境,提供艾滋病防治的公德力量。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由于医护工作者会面临“爱自己”还是“爱他人”的困惑,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则常遭遇“就业难”的困境,《人民日报》在报道艾滋病时注重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医方要有治无类、慎言守密;患方要遵纪守法、平等就业。这对降低艾滋病防治的职业风险,维护艾滋病患者的就业权利等大有裨益。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及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目前,我国存在“性观念”混乱的现象,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后代和身患艾滋病的儿童常常生活在困苦之中。《人民日报》在艾滋病报道中倡导忠诚、责任、亲情等理念,呼吁建立平等相爱的夫妻关系,形成和谐互爱的亲子关系,有利于筑牢艾滋病防治的首道防线,夯实艾滋病防治的教育基础。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在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治疗的过程中,道德压力会给患者带来内忧外患,道德缺失会加速疫情传播。《人民日报》在报道艾滋病时,大力倡导自强不息、奋进不止、平等友善、宽容守信等道德规范,有益于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探究《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问题,对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载体,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原则等,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祁修雯[9](2015)在《我国当代公益性歌曲的内容与传播特点》文中认为公益性歌曲承载的社会责任使对其内容和传播特点的研究很有必要。当今公益歌曲在体裁上以独唱的流行歌曲形式为多,内容上则依救灾、体育、医疗保健、社会关爱、环保等题材领域的不同而各有特色。在其传播方式上,现场传播、纸媒传播、录音带或唱片传播、电视传播、网络传播等虽然产生时间不同,但效果应无显着差别,且相互融合和吸收,其中网络传播方式对其他几种方式具有较强的涵纳性。

杨志军[10](2013)在《藏獒不是狗(下)》文中提出第八章花馨子这是一个薄雾蒙蒙的下午,袁最带着嘎朵觉悟、八只小藏獒和一本《圣经》、一个拇指大的受难耶稣圣像以及一把杀猪刀走向了黄海獒场。他觉得知道自己去向的人越少越好,便在离獒场还有三公里的地方打发走了机动三轮车。剩下的路他和他的藏獒是步行走过去的,离獒场大门还有几百米,嘎朵觉悟就叫起来。顺风而来的味道告诉它,前面有不少它的同类。它既兴奋又有些担忧,毕竟自己走向了别人的领地。袁最冷笑一声说:"叫得好嘎朵觉悟,你的声音就像滚雷,是他们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他们会出来迎接我们的。"果然李简尘和花馨子被嘎朵觉悟的叫声所震惊,走出獒场大门想看个究竟,一看就愣住了:袁最?他

二、红丝带,爱的呼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丝带,爱的呼唤(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翻译观视角下的《致远方的朋友》(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要旨
はじめに
一、翻訳任务の绍介
    1.1 作者の绍介
    1.2 作品の绍介
        1.2.1 作品の内容
        1.2.2 作品の特徴
二、翻訳理论
    2.1 文化翻訳论
        2.1.1 スーザン?バスネットの文化翻訳论
        2.1.2 刘宓庆の文化翻訳论
    2.2 起点テキストに対する指导
三、语汇の翻訳
    3.1 人称代名词の翻訳
    3.2 戦争関连语汇の翻訳
    3.3 出版业界関连语汇の翻訳
四、文の翻訳
    4.1 言语に関する文化情报の伝达
    4.2 文学に関する文化情报の伝达
    4.3 芸术に関する文化情报の伝达
    4.4 ジェスチャーに関する文化情报の伝达
    4.5 惯用表现に関する文化情报の伝达
おわりに
参考文献
谢辞
附録Ⅰ:原文
附録Ⅱ:訳文

(2)艾滋病风险议题的媒体建构 ——以《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理论基础
        (一)风险社会
        (二)风险沟通
        (三)框架理论
    三、文献综述
        (一)风险议题的媒体建构研究
        (二)艾滋病报道研究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样本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问题
第一章 内容分析下的艾滋病风险议题
    第一节 艾滋病风险报道的形式特征
        (一)议题关注度有所下降
        (二)从宏观角度塑造严肃议题
        (三)事实为主、观点为辅
    第二节 艾滋病风险报道的内容特征
        (一)权威的风险定义者
        (二)多元的风险内容
第二章 风险议题框架下的艾滋病风险议题
    第一节 风险议题框架的细分原则
        (一)风险议题的具体内容
        (二)风险议题的分类标准
    第二节 风险议题框架的整体特征
        (一)风险议题框架的使用情况
        (二)主导风险议题框架的使用情况
    第三节 风险议题框架的历时特征
        (一)风险事态议题框架的使用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
        (二)风险调控议题框架的使用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
        (三)风险反思议题框架的使用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
    第四节 风险反思议题的具体取向
        (一)风险信号与风险反思议题框架
        (二)风险反思议题的关注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闻通用框架下的艾滋病风险议题
    第一节 新闻通用框架的细分原则
        (一)新闻通用框架的具体内容
        (二)新闻通用框架的分类标准
    第二节 新闻通用框架的整体特征
        (一)新闻通用框架的使用情况
        (二)主导新闻通用框架的使用情况
    第三节 不同风险议题下的新闻通用框架
        (一)风险事态议题下的新闻通用框架
        (二)风险调控议题下的新闻通用框架
        (三)风险反思议题下的新闻通用框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闻结构框架下的艾滋病风险议题
    第一节 文本组织框架下的艾滋病风险议题
        (一)文本组织框架的分类标准
        (二)文本组织框架的使用情况
    第二节 报道主题框架下的艾滋病风险议题
        (一)报道主题框架的分类标准
        (二)报道主题框架的使用情况
    第三节 归因框架的具体取向
        (一)艾滋病风险议题的归因框架
        (二)国外艾滋病报道的归因框架
        (三)国内艾滋病报道的归因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艾滋病风险议题的建构策略
    第一节 权威信源的强化使用
    第二节 “政治化”的风险议题建构
    第三节 复杂风险的简单归因
    第四节 风险的隐匿与遮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中国影视作品中的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内容分析法
        三、个案分析法
第一章 中国艾滋病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概况
    第一节 艾滋病题材电影
    第二节 艾滋病题材电视剧
    第三节 艾滋病题材纪录片
        一、艾滋病新闻专题片
        二、艾滋病独立纪录片
第二章 中国影视作品中的四类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形象
    第一节 个人生活混乱的“不道德”者
    第二节 深陷贫困的苦难人
    第三节 无辜的受害者
        一、纯真无知的未成年
        二、无辜感染的身边人
    第四节 主流建构下的救赎者
第三章 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形象的他者化及反思
    第一节 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形象的他者化
    第二节 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形象他者化的现实影响因素
        一、艾滋病本身特征的影响
        二、政治与文化排斥
        三、媒体的异化报道
    第三节 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形象建构的反思
        一、“他者”背后的权力关系
        二、沉默与失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光满人间 大爱无声——国网随县均川供电所“光满·爱心红丝带”服务队学雷锋活动事迹(论文提纲范文)

忠于职守, 尽心履责不退缩
诚于践诺, 用心服务不缺位
乐于奉献, 真心帮扶不懈怠
源于使命, 精准扶贫不停息

(5)新时期(1978-1985)文学期刊中的婚变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辨析及选题因由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三、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时期(1978-1985)文学期刊中婚变书写的发生与转型
    第一节 繁荣景象
    第二节 发生因由
    第三节 渐趋转型
第二章 新时期文学对婚变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第一节 顺应反思“文革”的时代潮流
    第二节 回归批判落后观念的启蒙叙事
    第三节 追寻爱情与梦想后的不同境遇
    第四节 成人与儿童视角下的抚育问题
第三章 新时期婚变书写风潮的价值
    第一节 婚姻法的碰触与模式化的突破
    第二节 接受现代婚姻观念的先锋书写
    第三节 承启十七年文学与后新时期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理论依据与意义
        (二)应用价值
        (三)国内外研究情况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三、创新点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概述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道德教育是艾滋病防治的重要举措
        (二)大众传播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艾滋病报道中开展道德教育的统一性
        (一)道德教育内容的统一性
        (二)道德教育原则的统一性
第二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社会公德教育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的原因
        (一)“病耻感”的不公与失衡
        (二)“陌生人”的歧视与冷漠
    二、艾滋病报道中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交往方式的利他教育
        (二)社会风尚的公正教育
    三、艾滋病报道中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的意义
        (一)营造艾滋病防治的公正环境
        (二)提供艾滋病防治的公德力量
第三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因
        (一)“爱自己”与“爱他人”的困惑
        (二)“劳动权”与“就业难”的博弈
    二、艾滋病报道中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医方:有治无类、慎言守密
        (二)患方:遵纪守法、平等就业
    三、艾滋病报道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降低艾滋病防治的职业风险
        (二)维护艾滋病患者的职业权利
第四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家庭美德教育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家庭美德教育的原因
        (一)“性观念”的迷茫与混乱
        (二)“下一代”的困惑与痛苦
    二、艾滋病报道中家庭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夫妻关系的平等相爱教育
        (二)亲子关系的和谐互爱教育
    三、艾滋病报道中开展家庭美德教育的意义
        (一)筑牢艾滋病防治的首道防线
        (二)夯实艾滋病防治的教育基础
第五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个人品德教育
    一、艾滋病报道中开展个人品德教育的原因
        (一)道德压力带来内忧外患
        (二)道德缺失加速疫情传播
    二、艾滋病报道中个人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自强不息,奋进不止
        (二)平等友善,宽容待人
    三、艾滋病报道中开展个人品德教育的意义
        (一)实现个人自我完善
        (二)推动“三德”建设开展
第六章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启示
    一、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二、对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载体的启示
    三、对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原则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件 1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1983——2016 年)
附件 2 《人民日报》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的部分艾滋病报道
附件 3 《人民日报》开展职业公德教育的部分艾滋病报道
附件 4 《人民日报》开展家庭美德教育的部分艾滋病报道
附件 5 《人民日报》开展个人品德教育的部分艾滋病报道
附录
致谢

四、红丝带,爱的呼唤(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翻译观视角下的《致远方的朋友》(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杨梓艺.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2]艾滋病风险议题的媒体建构 ——以《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为个案[D]. 乔珂. 兰州大学, 2020(01)
  • [3]中国影视作品中的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形象研究[D]. 安蓝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光满人间 大爱无声——国网随县均川供电所“光满·爱心红丝带”服务队学雷锋活动事迹[J]. 镇进,陈祚,刘帮.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9(08)
  • [5]新时期(1978-1985)文学期刊中的婚变书写[D]. 李杨.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6]我们是国家抗艾一支重要力量[J].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中国社会组织, 2018(24)
  • [7]丝带的故事[J]. 段梅红. 百科知识, 2017(23)
  • [8]《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 杨婧. 安徽医科大学, 2017(01)
  • [9]我国当代公益性歌曲的内容与传播特点[J]. 祁修雯. 音乐传播, 2015(04)
  • [10]藏獒不是狗(下)[J]. 杨志军. 中国作家, 2013(03)

标签:;  ;  ;  ;  ;  

红丝带,爱的呼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