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拆迁的隐性社会成本

论拆迁的隐性社会成本

一、论拆迁的隐性社会代价(论文文献综述)

肖健[1](2021)在《启东市招商主体间关系优化研究 ——以商务局与产业园区为例》文中提出

李琰[2](2011)在《征地拆迁引发为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冲突升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速度,掀起了全国一片征地拆迁的狂潮,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的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如达州万源县群体堵塞国道事件、云南绥江群体性事件、苏州通安群体性事件等,这些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强,已经严重扰乱国家的正常社会秩序,给国家敲响了警钟,因此,征地拆迁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的研究将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的最终爆发看成是冲突不断升级的结果。以动态的视角为切入点建立冲突博弈升级模型,将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分为三个主要升级阶段:冲突的双赢阶段、冲突的单赢阶段和冲突的双输阶段,分阶段的对此类群体性事件的爆发进行研究。在冲突的初级阶段冲突的核心是利益的分配问题,根据冲突双方的互动行为分析,将此阶段冲突升级的主要因素归结为政府权力的异化与被征地拆迁群体的维权行动。在冲突的激化阶段,利益之争仍然在冲突中起主导作用,但是对冲突的升级起催化作用,并最终造成群体性事件爆发的主要因素是政府面对被征地拆迁者利益诉求所采取的无作为与强硬的回应政策,以及被征地拆迁群体在维护利益的过程中不断受挫而形成的逆反心理和迫于生存的无奈选择。在得出结论之后再对这些造成冲突升级的主导因素的成因进行分析,为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提供依据。最后本文根据所研究的结论,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以期望对防止征地拆迁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并希望本课题可以丰富和完善对有关征地拆迁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研究。

王彬[3](2011)在《论拆迁立法中的公权与私权平衡》文中研究说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房屋拆迁已经成为新的社会热点现象,房屋拆迁改造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以及城市的总体规划,发挥了自己应有的功效。而房屋拆迁涉及到的公权与私权利益平衡问题,也在整个理论界引发了不少争论,由于在拆迁过程中公权的强势地位和私权保护的意识淡薄,如何规范公权以及保障私权,成了房屋拆迁相关法律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从城市房屋拆迁概述、城市拆迁立法中公权与私权的冲突、城市房屋拆迁中公法与私法的利益平衡、新拆迁条例对公法和私法平衡的影响、中国房屋拆迁现状下的公权与私权冲突分析五个方面来探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的公权与私权利益平衡问题,试图用研究和比较的方法来对房屋拆迁中的公私权平衡提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第一部分概述了我国的城市房屋拆迁的产生、性质、发展历史以及在拆迁过程中存在了哪些法律关系,对城市房屋拆迁的背景和产生做了一个阐明,并对城市房屋拆迁的历史分别从法律层面,权力变化层面作了分析,并结合我国的拆迁现状来叙述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拆迁历史变革。此外,通过对城市房屋拆迁涉及到的法律关系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房屋拆迁还是以行政法律关系为主体的法律制度,也就是说,房屋拆迁实际上还是一个政府运用公权力对公民房屋所有权进行征收的一个行政行为的作出。通过对第一章的概述,我们将对整个城市房屋拆迁概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由此展开,进入到细致具体的对房屋拆迁的公权与私权冲突分析中去。第二部分从法律层面,特别是立法过程中城市房屋拆迁涉及到的公权与私权冲突来对房屋拆迁进行一个根源上的总结。通过对征收决定阶段、补偿安置阶段和强制拆迁阶段中的公私权冲突表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在拆迁立法上还是存在着大量的不足,无明确规范的法律依据,是导致拆迁过程中出现各种矛盾和纠纷的根源。拆迁中公权与私权的冲突,主要是因为公共利益的定位不明确,界限模糊,所以在此部分第二节中,对公共利益的概念,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概括,将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区别开来,有助于政府在作出拆迁征收决定时能够本着现实紧迫的态度来对整个城市建设作总体规划。同时,虽然拆迁是政府行使公权力对公民的私有财产进行征收,但是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私法的影响,尤其是物权法的颁布实施,给予普通公民以保护自己合法私有权益的武器。第三部分则更加详细对拆迁过程中的公权与私权冲突作了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同时借鉴国外如何处理房屋拆迁中的公私权冲突,给我们的拆迁进程提出了一些意见。通过对房屋拆迁中公权和私权的划分,希望能够找出二者的冲突点,随着在第二节给予一些建议,例如,严格区分公益性拆迁和商业性拆迁,对房屋的补偿安置规范,以及建立公正的司法监督体系来保障拆迁的程序合乎法律要求等等。最后,对国外和香港地区的法律如何处理拆迁中的公权与私权平衡进行总结,希望给我们的拆迁立法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第四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围绕2011年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补偿条例》来展开的,新拆迁条例在法律层面上对拆迁征收决定的异议救济,政府作为唯一的补偿主体,行政强制拆迁变为司法强制拆迁,禁止暴力拆迁等较旧拆迁条例作了更完善的改进,更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权。分三个章节,从新拆迁条例带来的变化,对公权和私权的影响以及尚未解决的公权与私权平衡问题作了总结和分析。应该讲新拆迁条例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立法上的改进,也是一种信号,国家希望通过新拆迁条例的颁布,给混乱无序的拆迁建立社会和谐的新理念。第五部分将结合中国拆迁现状下的公权与私权冲突,对目前拆迁存在的热点现象,公私权的划分范围来促使整个社会对于拆迁的法制理念向私权保护转变。在热点现象中,将钉子户、城中村改造、越级信访等热点关注问题作了一个陈述,然后通过对公私权在立法、拆迁、补偿、救济阶段的界定,来分析公民的私权应该得到怎么样的保护。

文华,张自明,吴博[4](2010)在《论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行政强拆的体制因素》文中提出地方政府行政强拆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从行政管理体制视角分析,现行行政决策体制、考核体制、人事体制、监督体制,是行政强拆屡屡发生的根本原因。应该完善有关决策、考核、人事体制,推进阳光政府建设以促进和谐拆迁。

杨洪斌[5](2010)在《公民权利意识的宪法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一个宪政体制良好运行的社会中,社会成员具备良好的公民意识乃是其普遍特点。考察各国的宪政史,我们发现西欧从中古迈向现代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的正是平等权、财产权、选举权等公民权利意识的兴起。权利意识的兴起和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法治传统、整个社会的契约精神有着巨大的关联性,而权利意识的全面兴起最终促成了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公民社会的形成。一个社会从中古到现代的转型包括经济模式的转型、社会管理模式的转型以及社会成员观念的转型。因其主观性和连续性,人的观念是社会转型过程中至为缓慢和困难的。如果人们的观念无法更新,社会缺乏现代意义的公民,那么制度的改革必然遭遇水土不服。中国自从1840年打开国门至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在经历诸多曲折动荡之后,从改革开放开始才第一次有机会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下发展自己的市场经济,而这三十多年的历史正是中国普通国民权利意识全面兴起的过程。但是大多数中国人距离真正合格的公民还很遥远。中国还需要启蒙吗?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并且认为启蒙的方式不仅是靠学者和精英的宣讲教育,更要靠制度改革本身来进行。乡土中国造就了中国人的乡土性格,中国人在两千年的帝制传统下养成的一些不符合近代色彩的观念至今仍在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这意味着了中国的转型将是一个困难而漫长的过程,并不足以做出任何乐观的估计。本文从四个方面入手,从宪法学的角度对公民权利意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公民权利意识内涵之界定”主要对公民权利意识的含义进行研究,比较了公民权利意识和若干相关概念的异同,并探究了公民权利意识与西方的契约传统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公民权利意识在宪政建设中的作用”是本文的重点之一,通过考察欧美国家的宪政史,探讨了公民权利意识与民主政治、法治、公民社会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公民权利意识的普遍确立是实现宪政的必要条件。第三部分“中国人的观念——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以及近代以来经历的变迁”,着重介绍了在现代中国人观念中仍占据重要地位的一些中古色彩的传统观念,并考察中国近代以来的启蒙运动以及国人观念发生的变化。第四部分“继续启蒙——什么样的启蒙方式”,认为中国启蒙运动远未完成,尚需无数努力。而启蒙的方式在于制度的变革,除了赋予公民权利之外,别无其他方法可以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并指出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合格公民的两个方面,若要构建中国的公民社会,必然需要无数时日才能使人们养成新的“习惯”。

徐敏[6](2008)在《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研究》文中认为已有二十余年历史的城市房屋拆迁活动,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产生的,它牵涉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拆迁矛盾历来为人们所关注。对于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来说,拆迁是开发环节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拆迁阶段的工程管理没有做好,对整个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都会产生影响,在当今各地拆迁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有些拆迁条件不成熟的项目就更容易出现矛盾激化的情况。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使在拆迁过程中矛盾激化的几率降低,让城市改造能够更加顺利进行。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房屋拆迁的一些基本知识,阐述了拆迁的程序以及拆迁补偿涉及的房地产估价方法。然后,通过对拆迁补偿制度和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当前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在制度与机制方面的缺陷,并建立了新的补偿机制。其次,分析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在拆迁补偿原则上的不合理,提出了新的拆迁补偿原则,并在新原则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拆迁补偿体系。最后,本文对于新拆迁补偿体系中所建立的三个隐性补偿因素进行了量化,在量化的过程中运用了模糊数学方法,并在每一个隐性补偿因素后面赋予了相应的案例给予实证。在完善新补偿体系的基础上,本文还对以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陈禹东[7](2005)在《城市房屋拆迁中公权与私权的冲突与和谐》文中提出公权与私权关系问题是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城市房屋拆迁问题更是其中的焦点问题,它集中反映了公权与私权之间的冲突。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在这一过程中,城市房屋拆迁扮演了重要角色,它改善了城市面貌,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完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导致民怨沸腾,纷纷上访,去年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的湖南嘉禾强制拆迁案更是将这一矛盾推向了极致。为什么这样一项利民工程会引发如此剧烈的冲突?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城市房屋拆迁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找出矛盾的根源,提出解决的方法,并以此为突破口分析中国目前的公权与私权关系问题。 全文共分五章,前面加上引言,后面加上结语。 引言通过介绍湖南嘉禾强制拆迁案引出文章的主题。 第一章对我国目前的城市房屋拆迁制度进行系统介绍,具体包括城市房屋拆迁的性质、类型、流程,并对其中所包含的法律关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的性质是公益性的财产征收行为,但依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在实际拆迁过程中又包含着多种法律关系,包括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 第二章对公权与私权进行法理上的界定,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在房屋拆迁过程中公权与私权相冲突的表现。 第三章对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公权与私权相冲突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主要从法律制度的缺失、公共利益的滥用、司法的缺陷、传统观念的影响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 第四章首先对公权与私权的关系进行了法理上的分析,对如何实现公权与私权的和谐相处有了宏观上的了解,然后结合城市房屋拆迁的具体实际,针对前面分析的原因,对如何处理拆迁过程中公权与私权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陈礼旺,徐前权[8](2004)在《论拆迁的隐性社会代价》文中研究指明除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外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制度在其调控的社会领域内引发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对我国法律体系的内部和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 ,导致了一系列制度间的冲突与混乱。认识这些制度层面的隐性社会代价 ,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的根由 ,明确制度变革的思路。

二、论拆迁的隐性社会代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拆迁的隐性社会代价(论文提纲范文)

(2)征地拆迁引发为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冲突升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对群体性事件的理论研究综述
        1.2.2 国内关于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的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
    2.1 征地拆迁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概论
        2.1.1 征地拆迁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界定
        2.1.2 征地拆迁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2.1.3 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现状与影响
    2.2 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冲突博弈方的界定
        2.2.1 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开放商
        2.2.2 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
        2.2.3 征地拆迁过程中的弱势群体
    2.3 社会冲突理论与矛盾升级理论
        2.3.1 社会冲突理论
        2.3.2 冲突升级理论
第3章 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中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分析
    3.1 各利益群体关系的指向—利益
    3.2 政府、开发商与被征地拆迁群体之间的利益分析
        3.2.1 政府的利益
        3.2.2 企业追求的利益
        3.2.3 被征地拆迁群体的自身利益
第4章 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冲突升级的主导因素分析
    4.1 在冲突升级理论下建立拆迁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冲突升级的博弈模型
    4.2 初级阶段冲突双方导致矛盾升级的主导因素
        4.2.1 江苏农民与国土资源部对簿公堂
        4.2.2 政府义务与其权利的异化
        4.2.3 征地拆迁群体所采取的维权行动:日常抗争、上访活动
        4.2.4 冲突升级主导因素的成因分析
    4.3 激化阶段冲突双方导致矛盾升级的主导因素
        4.3.1 湖南嘉禾事件带来的反思
        4.3.2 政府的逻辑:强制执行与拆迁
        4.3.3 弱者最后的选择:极端行为
        4.3.4 此阶段冲突升级主导因素的成因分析
    4.4 冲突最后阶段的利益双输困境
第5章 提高我国应对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建议
    5.1 回顾我国政府近年来对征地拆迁补偿政策的调整
        5.1.1 征地拆迁政策调整的趋势
    5.2 对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建议和对策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论拆迁立法中的公权与私权平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本文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简要说明
    1.3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手段等及采取的措施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要求达到的深度
2. 城市房屋拆迁概述
    2.1 城市房屋拆迁的原因和性质
        2.1.1 城市房屋拆迁产生的原因
        2.1.2 城市房屋拆迁的性质
    2.2 城市房屋拆迁的历史演变
        2.2.1 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的历史演变
        2.2.2 城市房屋拆迁制度中权力向权利演变的过程
        2.2.3 我国目前城市房屋拆迁的现状及原因
    2.3 城市房屋拆迁中的法律关系分析
        2.3.1 行政征收法律关系
        2.3.2 行政合同法律关系
        2.3.3 行政裁决法律关系
        2.3.4 旧拆迁条例下的民事合同法律关系
3. 城市房屋拆迁中公法与私法冲突
    3.1 房屋拆迁过程中公私权冲突的表现
        3.1.1 征收决定阶段的公私权冲突
        3.1.2 补偿安置阶段的公私权冲突
        3.1.3 强制拆迁过程中的公私权冲突
    3.2 公共利益引起的矛盾冲突
        3.2.1 公共利益的概念和特征
        3.2.2 公共利益大于个人利益
    3.3 私法对房屋拆迁制度的影响
        3.3.1 物权的平等保护原则
        3.3.2 房屋拆迁补偿范围
4. 房屋拆迁中的公权与私权冲突分析
    4.1 房屋拆迁中的公权与私权
        4.1.1 房屋拆迁中的公权
        4.1.2 房屋拆迁中的私权
    4.2 如何在房屋拆迁中实现公法与私法的平衡
        4.2.1 严格区分公益性拆迁与商业性拆迁
        4.2.2 由行政强制拆迁到司法强制拆迁
        4.2.3 房屋拆迁的合理补偿和安置
        4.2.4 实现司法独立保障公正审判
    4.3 国内外房屋拆迁中体现公权与私权平衡的法律制度
        4.3.1 美国的房屋拆迁制度
        4.3.2 日本的房屋拆迁制度
        4.3.3 法国的房屋拆迁制度
        4.3.4 香港的房屋拆迁制度
5. 新拆迁条例对公法和私法平衡的影响
    5.1 新拆迁条例的改进
        5.1.1 公共利益明确界定
        5.1.2 补偿主体和补偿范围的确定
        5.1.3 先补偿后搬迁的规定以及暴力拆迁的禁止
        5.1.4 征收决定可以提交司法裁决
        5.1.5 政府有公告、组织听证的义务
        5.1.6 变行政强制拆迁为司法强制拆迁
    5.2 新拆迁条例对公权和私权平衡的影响
        5.2.1 新拆迁条例对公权的限制
        5.2.2 新拆迁条例对私权的保护
    5.3 新条例尚未解决的公法与私法平衡问题
        5.3.1 拆迁如何做到补偿平衡
        5.3.2 公权力依然存在着被滥用的风险
6. 中国房屋拆迁现状下的公权与私权冲突分析
    6.1 中国当前体制下的房屋拆迁热点现象
        6.1.1 "钉子户"的产生
        6.1.2 暴力拆迁
        6.1.3 "城中村"改造带来的一夜致富
        6.1.4 拆迁信访
    6.2 正确界定公权与私权的适用范围、边界
        6.2.1 公权和私权在立法过程中的适用
        6.2.2 公权在和私权在拆迁程序上的规范调整
        6.2.3 公权和私权在补偿安置阶段的适用
        6.2.4 公权和私权在救济阶段的适用
    6.3 完善法律制度,促使拆迁中的公权至上理念转变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4)论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行政强拆的体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方政府行政强拆的体制性因素分析
    (一) 现有决策体制容易导致行政强拆
    (二) 现有考核体制容易助推行政强拆
    (三) 现有人事体制容易促成行政强拆
    (四) 现有监督体制无法阻止行政强拆
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促进和谐拆迁
    (一) 完善行政决策体制促进和谐拆迁
    (二) 完善行政考核体制促进和谐拆迁
    (三) 完善行政监督体制促进和谐拆迁
    (四) 推进阳光政府建设促进和谐拆迁

(5)公民权利意识的宪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公民权利意识内涵之界定
    1.1 公民权利意识的概念
        1.1.1 公民权利意识与公民意识
        1.1.2 公民权利意识与宪法观念
        1.1.3 公民权利意识与法治观念
    1.2 公民权利意识的结构和分类
        1.2.1 公民权利意识的结构
        1.2.2 公民权利意识的分类
    1.3 公民权利意识与契约观念
        1.3.1 西方历史中一脉相承的契约观念
        1.3.2 契约观念与权利意识
        1.3.3 中西之不同
2 公民权利意识在宪政建设中的作用
    2.1 公民权利意识与民主政治
        2.1.1 公民权利意识与民主政治的互动
        2.1.2 互动发生的条件
    2.2 公民权利意识与法治
    2.3 公民权利意识与公民社会
        2.3.1 西欧公民社会的形成
        2.3.2 中西之比较
    2.4 结论
3 国人观念的中古色彩及维权运动的困境
    3.1 中国启蒙运动
        3.1.1 何谓启蒙?
        3.1.2 中国启蒙运动曲折前行
    3.2 中国人的性格:近代精神的缺失
        3.2.1 草民性格
        3.2.2 游民性格
        3.2.3 缺乏公众精神
    3.3 中国公民维权运动的困境
4 继续启蒙——什么样的启蒙方式?
    4.1 公民教育
    4.2 最好的启蒙:加强制度改革推进公民权利意识
    4.3 新民
        4.3.1 新的"习惯"的养成
        4.3.2 权利意识与责任意识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拆迁政策及补偿现状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创新点及研究思路
2 拆迁补偿的程序以及拆迁评估方法研究
    2.1 国内城市房屋拆迁基本程序
    2.2 拆迁评估方法研究
3 现有拆迁补偿存在的问题及修正
    3.1 现有拆迁补偿存在的问题
    3.2 现有拆迁补偿体系修正
4 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因素定量化
    4.1 显性补偿因素测算方法
    4.2 隐性补偿因素价值测算
5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城市房屋拆迁中公权与私权的冲突与和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城市房屋拆迁问题概述
    第一节 城市房屋拆迁的性质
    第二节 城市房屋拆迁的类型
    第三节 城市房屋拆迁的流程
    第四节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中的法律关系分析
第二章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公权与私权的冲突
    第一节 私权与公权的内涵
        一、私权的界定
        二、公权的界定
    第二节 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公权对私权的侵犯
        一、侵犯了公民的交易自由权
        二、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
第三章 城市房屋拆迁中公权与私权相冲突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法律制度的缺失
        一、对《条例》的法律效力的疑问
        二、拆迁依据的正当性缺失
        二、拆迁程序的正当性缺失
        三、拆迁补偿的正当性缺失
    第二节 对“社会公共利益”名义的滥用
        一、关于“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
        二、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滥用
    第三节 司法的缺陷
        一、关于拆迁许可决定的司法审查的缺陷
        二、关于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裁决的司法审查的缺陷
        三、关于行政强制拆迁的司法审查的缺陷
        四、司法的地方化倾向
    第四节 传统观念的影响
第四章 城市房屋拆迁中公权与私权的和谐
    第一节 对公权与私权之间的关系在一般意义上的理解
        一、私权是公权的本源
        二、公权是私权的保障
        三、公权与私权既此消彼长,又相依共生
    第二节 城市房屋拆迁中如何实现公权与私权的和谐
        一、区分公益性与商业性拆迁,正确界定公法与私法的调整范围
        二、对于出于公益目的而进行的拆迁活动,应当规范以下几个问题
        三、对于出于商业目的而进行的拆迁活动,应当规范以下几个问题
        四、建立配套的、完善的司法救济途径
第五章 在当今中国如何实现公权与私权的和谐相处
    第一节 当今中国公权与私权关系现状分析
    第二节 如何实现公权与私权的和谐
        一、正确界定公权力与私权利的边界
        二、制定和完善民法典,促使整个社会由公权观念向私权观念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声明
致谢

(8)论拆迁的隐性社会代价(论文提纲范文)

一、为什么要以法律体系的内部和谐 为尺度考察拆迁
二、拆迁制度所造成的制度间 冲突与混乱分析
    1.拆迁制度的基本架构构成对民事法律诸多制度的否定
    2.拆迁制度还在其它法律领域造成了制度冲突与混乱
三、结语

四、论拆迁的隐性社会代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启东市招商主体间关系优化研究 ——以商务局与产业园区为例[D]. 肖健.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2]征地拆迁引发为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冲突升级因素研究[D]. 李琰.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1)
  • [3]论拆迁立法中的公权与私权平衡[D]. 王彬.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8)
  • [4]论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行政强拆的体制因素[J]. 文华,张自明,吴博.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5]公民权利意识的宪法学研究[D]. 杨洪斌. 郑州大学, 2010(05)
  • [6]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研究[D]. 徐敏.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6)
  • [7]城市房屋拆迁中公权与私权的冲突与和谐[D]. 陈禹东. 四川大学, 2005(04)
  • [8]论拆迁的隐性社会代价[J]. 陈礼旺,徐前权.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标签:;  ;  ;  ;  ;  

论拆迁的隐性社会成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