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标决策方法在生态公益林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研究

多目标决策方法在生态公益林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研究

一、多目标决策法在生态公益林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定源,张景,牛晓楠,陈国光,吴佳瑜,周迅,王冲,张洁,侯振华,许美辉,郑志强,王斌,刘青帝[1](2021)在《双评价理论探索与福建实践》文中提出双评价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倍受关注。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探索双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诠释资源、环境、承载力、双评价、三生空间和三类空间等关键性名词的概念。在福建省双评价实践中,采用简单模型法与NPP法相结合,开展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识别生态保护空间;根据木桶原理,采用加权求和法和限制因子法,开展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不同功能指向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识别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空间的数量和质量;为优化福建省生态安全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城镇建设格局,以及全省的"三区三线"划定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谢思源,刘鹏翱,雷旭升[2](2021)在《多维度视角下的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方法研究——以长株潭绿心昭山片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量化分析在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中的应用受普遍关注,建立一种全面客观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是缓解人口与资源矛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课题。现行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方法以单一维度视角为主,无法在多维度视角下,有针对性地对全域全要素进行评价。本文立足于多维度视角下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方法理论研究,构建开发底线保护、基于经济地价的城镇模式开发、基于景观风貌的旅游开发、开发难易程度四个维度多目标空间优化配置模型,建立系统科学、动态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达到全域全要素管控、城镇高效益开发、近郊农林旅游开发和控制开发建设时序的目的。在此基础上,以长株潭绿心昭山地区为例,探讨多维度视角下城市空间资源优化配置评价方法在实例的运用。

刘丽媛[3](2021)在《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及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机肥配施对于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养分和土壤生物活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不规范的有机肥施用也会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因此,定量评估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综合影响及其驱动机制对于指导稻田有机肥施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研究通过整合分析、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随机森林模型对来自137篇文献的统计数据进行耦合分析,构建了稻田有机肥配施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分别利用因子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熵值法对包含仅施化肥(T1)、猪粪代替20%化学氮肥(T2)、沼渣沼液代替20%化学氮肥(T3)、猪粪堆肥代替20%化学氮肥(T4)以及早稻绿肥或晚稻稻草代替20%化学氮肥(T5)等5个处理的长期(8年)有机肥配施的稻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进一步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长期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细菌、真菌及碳循环基因的影响,并探究了其与土壤环境质量的作用关系模型,从微观层面揭示了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机制。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构建了包含土壤pH、容重、电导率、有机碳、总氮、速效钾、速效磷、微生物量碳、镉和铜等10个指标的稻田有机肥配施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五个处理基于因子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熵值法的土壤环境质量指数范围分别为-1.32~7.31、0.20~0.83和0.37~1.36。五个处理在三种评价方法下的土壤综合质量变化趋势一致,且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土壤环境质量综合得分变化范围最广,因此因子分析法对于评价稻田有机肥配施的土壤环境质量更加适宜。聚类分析将5个稻田有机肥配施处理的土壤环境质量综合得分划为3个等级:I级(T2、T4)>II级(T3、T5)>III级(T1),因此有机肥配施能够改善稻田土壤环境质量,且不同有机肥类型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同。(3)细菌群落测序结果表明,与T1处理相比,T2、T3、T4和T5处理均显着提高了土壤细菌多样性及丰富度,回归分析表明稻田有机肥配施的土壤环境质量与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显着正相关。与T1处理相比,土壤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在T2、T3和T4处理中分别显着提高了27.30%、25.22%和41.99%,网络分析表明变形菌门中的9种细菌属显着(p<0.05)影响土壤环境质量,且与土壤环境质量显着正相关。(4)对土壤真菌群落而言,T2和T4处理较T1处理相比,土壤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显着降低了9.02%和11.70%,T2、T3和T4显着提高了担子菌门,提高比例分别为9.11%、11.08%和20.15%,土壤接合菌门的相对丰度在T4处理中显着提高了30.87%。网络分析表明子囊菌门中的德雷氏菌属、孢霉属、弯孢壳属、着色真菌属、嗜热丝状真菌属、梭孢壳属和斑替支孢瓶霉属,担子菌门中的念珠菌属和接合菌门中的被孢霉菌属等9种真菌属显着(p<0.05)影响土壤环境质量。(5)与土壤环境质量显着(p<0.05)相关的CAZy(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s)基因共有10个,其中,AA1、AA5、GH103、CE4、CE14、CBM48和GT51和基因与土壤环境质量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而GH63、GH1和GH2反之。

张铭轩[4](2021)在《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保工程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工程,天保工程政策的实施对我国森林资源的恢复及国有林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天保二期工程已经结束的背景下,科学有效的评价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效果,探寻伊春市实施天保二期工程政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出可行性的政策建议,对于完善伊春市后续天保工程政策,提升下一步天保工程政策实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所在地伊春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当地实际情况,并听取综合林业专家、学者和当地居民的意见,采用科学的方法评价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的政策实施绩效,分析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针对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根据研究背景,结合研究对象掌握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前沿动态,对本文相关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进行阐述,梳理行文理论依据,为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与完善政策实施的相关建议奠定可行性基础。其次,从自然资源、经济产业、社会民生三个方面阐述伊春市总体概况;查阅有关资料,从实施历程、实施内容等方面阐述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概况;结合政策实施实际情况分析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在遵循全面相关、可行性等原则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相关指标进行权重计算。进一步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相关政策实施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得到评价结果并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根据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实施效果评价的相关定性及定量评价结果,结合伊春市在实施天保二期工程政策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完善伊春市后续天保工程的政策建议,为伊春市后续天保工程政策实施及天然林修复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唐家凯[5](2021)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随着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剧增,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情复杂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期我国沿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区域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特征不同,导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因素和特征不尽相同,多维度综合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多维度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精准识别水资源困境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基础。因此,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流域水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内涵、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沿黄河九省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实际现状,以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法,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2018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物理学常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模型理论,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及两两子系统承载力之间耦合协调性,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函数,定量研究了影响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全面揭示了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成因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向协调、健康方向不断推进,但整体水体仍处于发展欠佳水平。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朝有序良好方向发展。2004-2018年九省区四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逐年提高态势,但不难看出,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增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四倍,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型地位,水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沿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序列上均呈现逐年稳步提升趋势,但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波动特征,区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总体来看,沿黄河九省区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性呈现逐年变小趋势。(2)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整体水平处于高水平耦合、初步协调阶段,空间差异性明显,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特征为稳步降低趋势,但整体处于高耦合阶段,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明显高于下游地区;2004-2018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性从勉强协调过渡到初步协调。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内部耦合指数范围在[0.8674,0.9903];2004-2018年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均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但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部协同机制亟待完善。(3)通过运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水资源准则层是影响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上游四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化率、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当年造林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效灌溉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中游三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产水模数。下游两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当年造林面积、产水模数。(4)水资源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具体建议包括:(1)建立健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治理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文化引领、以水定需的协同治理原则以及“生态、经济、资源、民生、文化”的“五大要素”、“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2)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3)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社会经济系统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包括:(1)改进农业用水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上中下游经济社会水平差距;(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建议包括:(1)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河长制”,激励“民间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的独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环境社会组织引领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参与新机制;(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跨省补偿、跨流域补偿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等精准补偿机制;(3)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水污染、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目标,监测评估沿黄九省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程度,探索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及税收激励等综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季传泽[6](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林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生态效益监测评价》文中认为在当今全球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问题趋于严峻的背景下,将林业资源的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结合区域生态恢复和国家扶贫方略发展高效特色林产业,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途径。根据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总体结构和喀斯特高原山区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防治混农林业研究区、关岭-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产业研究区、施秉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山地旅游研究区,以地理学、生态学、林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结合多目标决策理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地球关键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通过生态定位观测法、调查研究法、实验法、系统统计法和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针对石漠化治理林业资源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空间尺度适用性的不足,以科学性和专一性为前提选取指标,构建适用于研究区空间尺度的生态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生态效益评价模型客观性的不足,将组合评价法引入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林灌草修复与林产业生态效益综合评价,建立相应生态效益组合评价模型,在2017-2019年对3个研究区15种林业模式30个样地的持续监测调查和课题组本底调查的基础上,甄选具有代表性的李子(Prunus salicina)、核桃(Juglans regia)、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刺梨(Ribes burejense)、银杏(Ginkgo biloba)和梨(Pyrus spp)8种林产业模式以及研究区6种林灌草修复模式,对其生态效益进行系统监测,利用所建评价模型对研究区不同林草修复和林产业模式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对评价方法与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为石漠化治理林灌草修复和林产业模式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按照框架结构指示—候选指标归类—指标筛选—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流程,构建了石漠化治理林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相应空间尺度的生态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状态层和指标层3层体系结构,共8类评价指标的15项子指标,将5种土壤养分指标归为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将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层生物多样性指数归为群落总体生物多样性指数,并根据该指标体系在3个研究区通过系统监测获取相关数据,加强了指标体系专一化与系统化,为石漠化治理林业资源生态效益评价提供了客观参考。(2)根据多目标决策理论,通过多重统计学检验排除和筛选,依据权重和方法的组合思路选择了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综合指数法和功效系数法作为指标赋权法和单一评价法,基于结果的组合建立了石漠化治理林灌草修复与林产业生态效益组合评价模型,通过组合评价法加强了生态效益评价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并通过多重一致性检验与兼容度检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可靠性,其兼容度显着高于单一评价方法(P<0.05),具有较高参考价值。(3)2017-2019年对研究区林业资源示范规模、植被覆盖度和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综合监测表明,监测区域林灌草修复与林产业模式示范规模与结构得到持续优化,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增加值为李子>枇杷>次生林>金银花>核桃>用材林>花椒,毕节撒拉溪研究区为核桃>刺梨>次生林>用材林,施秉喀斯特研究区为梨>银杏>次生林>用材林;3个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4%、7%和2%;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有林地和灌木林地植被覆盖度有所降低(<4%),而园地等得益于林产业发展而有所提升(>5%)。石漠化治理林草修复经早期人为干预后,近年以自然恢复为主,而在人类聚居区附近推广发展生态林产业为主,替代部分原有耕作模式以促进生态结构功能优化。(4)对当前3个研究区9种不同林产业模式与6种不同林灌草修复模式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组合评价结果为次生林(14)>用材林(11.5)>核桃(5.25)>金银花(4.25)>李子(4.25)>枇杷(2.25)>花椒(2),毕节撒拉溪研究区为次生林(14)>用材林(11.5)>核桃(5.25)>刺梨(3),施秉喀斯特研究区为用材林(13)>次生林(10.25)>银杏(7.75)>梨(7.25)。3个研究区经济林生态效益均值达到同地区次生林与用材林的72.8%,具有较高生态效益的同时兼具经济效益,能够一定程度上兼顾生态恢复与农户生计,但在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改善,在传统耕种区域推广林产业,有助于协调人地矛盾,从根本上维持石漠化治理长效推进。

井晖[7](2020)在《基于案例推理和工作流的森抚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森林作为生态环境的主要功能体,在环境资源问题日渐严峻的今天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而由于目前基层生产单位森抚管理较弱,导致我国森林资源每亩蓄积量仍居于国际较低程度,森林经营效果不佳,其多功能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同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十三五规划中要求在2020年国内林业信息化率提高到80%,实现林业信息化率的显着提升,达到林业自动化办公、科学化管理的目标。本文从基层森林经营单位对森林抚育管理的需求出发,以东北地区L林业局为研究对象,建立一套连接各组织层级的森林抚育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可为林业管理者在森林抚育经营过程中提供科学有效且兼顾多因素(生态、经济、社会)的决策支持服务。本文首先梳理了L林业局的森林抚育流程,在业务流程中找到抚育管理中的决策点,并使用流程优化的方式对决策流程进行规范化处理。然后在案例推理的基础上,以L林业局2015-2018年森抚设计数据为基础案例数据,使用框架式知识表示方法构建了案例库,采用注水算法计算案例属性的权重。最后结合fish-and-shrink算法思想和改进归一化欧式距离最近邻算法进行案例推理。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管理实际意义出发,研究了案例推理评价模型,分析案例推理结果的科学性。在技术上,本文依据基本业务需求设计系统总体框架和功能结构,使用Activiti流程引擎将决策支持系统与现有的林业业务流程系统(Smartforest)结合在一起,来满足决策者们(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根据业务流程进行实时决策的业务需求。最终基于云计算的Saa S模式,将森林抚育决策支持系统(FTGDSS)部署在符合林业基层单位运行的基本硬件环境(云服务器)中。结果表明,该系统利用大量历史业务数据,辅助管理者针对森林抚育业务作出管理决策,并且解决了不同时空且多人参与的森林抚育业务决策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决策支持系统大数据自动化获取问题,结合大数据推进了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在林业信息化中的发展。

赵芸[8](2020)在《金洞林场国家储备林森林多目标经营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国家储备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以杉木、木荷、楠木、甜槠、香樟、青冈栎为优势树种的六种林分的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森林多目标经营规划模型,结合LINGO软件求解得到了最优规划方案,可为金洞林场国家储备林的森林多目标经营规划编制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针对六种林分类型的储备林,采用传统方法和非线性度量误差方法分别建立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采用非线性度量误差方法联立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模型方程组拟合出的生长模型与采用传统方法拟合出的生长模型相比精度差别不大,并且比传统方法拟合出的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模型更具有相容性。(2)以木材收获为主要经营目标,同时兼顾森林固碳、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等生态目标,以空间邻接约束、采伐量小于生长量约束等为约束条件,构建了杉木大径级储备林的0-1整数规划模型。求解得出未来50年的年度采伐规划安排,统计出未来50年共计采伐面积为4707.66平方米,采伐蓄积量129.04万立方米,出材量83.88万立方米,木材收获净现值38623.73万元,碳储增量144525.16吨,水源涵养增量86738.01吨,保育土壤增量4755.96吨。(3)以木材收获、森林固碳、涵养水源、保育土壤为经营目标,以择伐强度约束、林下植被种类数量指数不下降约束等为约束条件,构建了木荷、楠木、甜槠、香樟、青冈栎等珍稀树种储备林的多目标规划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赋予各目标不同的权重,得到四种不同的经营方案。求解得出四种方案在未来五个规划分期的择伐安排,从中选择目标函数值和收益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方案1到方案4的目标函数值分别为0.9032、0.9150、0.9074、0.9034,收益净现值分别为5787万元、7633万元、4740万元、5275万元。因此,选择木材收获目标权重为0.4,森林固碳、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等目标权重为0.2的方案2作为珍稀树种储备林经营的最优方案。该方案可以在收获木材的同时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是合理的方案。

李亚萌[9](2020)在《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新区生态网络构建 ——以广州市南沙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生态可持续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长久议题。城市新区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将以绿色生态健康为导向。随着国土空间规划对生态更加重视,以及近来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城市新区的生态网络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构建新形势下的城市新区生态网络,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本文基于生态位理论对生态网络的构建方法与优化策略进行探索,围绕以下几个内容展开:首先,对生态位理论进行研究并提取六大原理,通过理论演绎得到七项生态网络构建原理:(1)基于生态位的多样理论—生境及物种多维多样理论;(2)基于生境最小阈值理论—建成区-生态网络底线控制;(3)基于生态位的“态势”理论—城市新区-生态空间“态势”理论;(4)基于生态位的分异理论—生态网络主体分异理论;(5)基于生态位的重叠理论—生态网络交叠干预理论;(6)基于生态位的压缩理论—生态网络压缩干扰理论;(7)基于生态位的扩充理论—生态网络扩充泛化理论。其次,依据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生态网络构建原理,结合专家打分法和模糊德尔菲法,提取并确定生态网络构建的六项指标:多样度、渗透度、态势度、分异度、交叠度、压缩度,形成了一套包含“生态资源分析-生态网络构建-优化调整策略”的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多维指标体系。总结出各项指标的具体测度内容和方法,采用专家群决策法,确定了合理的各指标三级分类。然后,依据六大指标的测度与分级结果,结合城市新区的发展定位,对各项指标的评级值进行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综合评价,并提出分策略建议。最终得到七项生态网络整体优化策略建议:(1)基于生态位多样理论的生态网络核心保护策略;(2)基于生态位最小阈值理论的生态网络系统协同联系策略;(3)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的局部区域控制扩张策略;(4)基于生态位分异理论的生态网络分异定位与分级保护;(5)基于生态位重叠理论的生态交叠修复策略;(6)基于生态位压缩理论的用地布局优化策略;(7)基于生态位扩充理论的生态扩充提高评级值策略。最后,以广州南沙新区为例进行实践研究。采用分层次解析的方法对南沙新区整体和“六镇三街”分别进行研究,对其进行生态网络构建指标的测度。结合多维指标的生态网络构建结果与片区发展定位分析,提出生态网络优化策略建议,最终得到南沙新区整体和“六镇三街”相应的生态网络格局方案。本研究突破了传统生态网络构建的视角,完善了新形势下城市新区生态网络构建的理论体系,扩充了生态位理论的应用领域。探索了一套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生态网络构建多维指标体系,可快速构建城市新区生态网络并进行评判与优化。此方法可以为城市新区生态空间规划实践提供参考。

许子艺[10](2020)在《浙北丘陵山区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土地利用冲突识别和权衡研究 ——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强调了农业要素和生态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然而,国家为保证粮食安全生产需要保障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生产用地,同时为确保生态安全需要保障一定数量的生态用地,使得土地利用在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土地资源的紧缺性与土地利用的独特性的冲突不断加剧。当一定区域的土地利用在经济发展、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之间无法协调时,会导致土地利用结构比例失衡和区域景观格局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土地利用行为主体在土地资源要素竞争和博弈的过程中造成土地利用之间的空间冲突。因此,开展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土地利用冲突的识别与权衡研究,对建立生产与生态和谐的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绿色、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浙北丘陵山区具有代表性的杭州市临安区为例,基于人地关系、景观生态学、生态系统平衡等理论,采用GIS空间分析、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In VEST生态系统评估模型等方法,首先从土地利用变化和空间格局变化着手,探究研究区域国土空间时空演变规律,其次构建土地利用冲突测度模型,对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土地利用冲突进行识别,并对空间自相关与地形梯度特征展开分析,再次结合土地多功能评价,对土地利用冲突进行优化分区,最后提出土地利用冲突权衡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2008-2018年临安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空间格局均有较为明显的动态变化。建设用地、耕地和其他农用地的比重不断上升,园地、牧草地和自然保留地比重持续下降,林地和水域面积先上升后下降,林地分布最广,呈连片分布,建设用地随快速城市化进程逐渐向外围扩张。2008-2013年各地类间发生转移的面积比例为8.29%,2013-2018年下降到2.50%,林地在前后两个时段的转移量均较为突出。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综合动态度较高,是土地利用变化的热点区域,而生态空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此外,城镇空间比重不断上升,生态空间比重持续下降,农业空间比重先下降后上升,生态空间分布最广,呈连片分布,但后期生态空间被大量占用,空间分布明显减少。前一时段各空间类型间发生转移的面积比重为5.55%,后一时段减少到2.24%,十年间主要是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之间发生转移,且生态空间的转出日益明显。(2)土地利用冲突是导致临安区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土地利用结构彼此影响、不断变化的直接驱动因素。2008-2018年临安区的土地利用冲突程度总体上以可控等级为主,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动,土地利用冲突呈现加剧趋势,失控等级空间单元的扩张趋势明显,可控等级空间单元的分布面积持续减少。此外,在99.9%的置信度下的土地利用冲突综合指数存在显着的、正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空间聚集效应明显。土地利用冲突特征随地形梯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差异,小坡度、中坡度和大坡度地区的冲突等级均以基本可控为主,且坡度越大,其土地利用冲突程度越小,呈负相关的状态。(3)临安区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土地利用冲突优化分区,农业空间占国土空间比例为14.19%,具备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是未来主要的农业发展区域;生态空间比重80.47%,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应予以重点保护。优化后农业空间净减少面积占比为0.76%,生态空间面积随之增加,发生变化区域空间分布较零散,涉及18个镇街,主要位于原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的交界处,土地利用冲突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临安区现存土地利用冲突问题起到缓解作用。最后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土地利用冲突权衡机制,为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冲突管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二、多目标决策法在生态公益林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目标决策法在生态公益林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双评价理论探索与福建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双评价概念的理解
    1.1 资源环境承载力
        1.1.1 自然资源的利用上限
        1.1.2 自然环境的纳污能力下限
        1.1.3 资源环境承载力
    1.2 国土空间功能划分
        1.2.1 三生空间
        1.2.2 三类空间
        1.2.3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2 双评价与空间规划
    2.1 双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基础
    2.2 双评价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重要参考
3 双评价的方法论
    3.1 加权求和法
    3.2 限制因子法
    3.3 最小累积阻力法
4 福建省双评价实践
    4.1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4.2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4.2.1 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
        4.2.2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5 结论

(2)多维度视角下的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方法研究——以长株潭绿心昭山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理论架构:多维度视角下的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2.1 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的概念
    2.2 土地优化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3 多维度视角决策方法理论涵义
3 研究方法和内容
    3.1 指标体系研究建立的原则
    3.2 指标体系建立
4 多目标城市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应用实验——以昭山为例
    4.1 项目概况
    4.2 多维度评价体系构建
    4.3 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
        4.3.1 开发底线分析
        4.3.2 基于经济地价评价分析
        4.3.3 农林旅游景观风貌分析
        4.3.4 开发难易程度分析
        4.3.5 评价结论
    4.4 多目标空间优化配置方案
        4.4.1 用地引导优化
        4.4.2 土地基准地价建议
5 小结

(3)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及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我国有机肥的施用现状
        1.2.2 有机肥配施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2.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2.4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1.2.5 土壤细菌、真菌及碳循环基因对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稻田有机肥配施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2.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2.1.2 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2.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土壤环境敏感因子筛选
        2.3.2 指标体系筛选
        2.3.3 指标体系构建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稻田有机肥配施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供试材料
        3.1.3 试验设计
        3.1.4 土壤样品采集与检测
        3.1.5 评价数据预处理与评价方法
        3.1.6 不同有机肥配施模式的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划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有机肥配施模式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影响
        3.2.2 不同有机肥配施模式的稻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3.3 讨论
        3.3.1 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影响
        3.3.2 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3.3.3 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细菌群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机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设计
        4.1.2 土壤样品采集
        4.1.3 细菌群落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土壤细菌16srDNA V3-V4区扩增结果
        4.2.2 土壤细菌的测序深度和样品量评估
        4.2.3 土壤细菌群落的Alpha多样性
        4.2.4 土壤细菌群落的Beta多样性
        4.2.5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4.2.6 不同施肥处理的细菌biomarker
        4.2.7 细菌群落与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作用关系
        4.2.8 细菌群落对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机制
    4.3 讨论
        4.3.1 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细菌结构与组成的影响
        4.3.2 细菌群落与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作用关系
        4.3.3 细菌群落对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真菌群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机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设计
        5.1.2 土壤样品采集
        5.1.3 土壤真菌群落测定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壤DNA质量检测
        5.2.2 测序序列与质控
        5.2.3 测序数据拼接
        5.2.4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5.2.5 土壤真菌群落组成
        5.2.6 不同施肥处理的真菌biomarker
        5.2.7 真菌群落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作用关系
        5.2.8 真菌群落对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机制
    5.3 讨论
        5.3.1 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真菌组成的影响
        5.3.2 真菌群落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作用关系
        5.3.3 真菌群落对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碳循环基因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机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设计
        6.1.2 土壤样品采集
        6.1.3 土壤碳循环基因的测定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基于KEGG数据库的土壤碳循环相关基因特征
        6.2.2 基于CAZy数据库的土壤碳循环相关基因特征
    6.3 讨论
        6.3.1 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碳循环基因的影响
        6.3.2 碳循环基因对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全文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天保工程
        2.1.2 林业政策
        2.1.3 绩效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系统方法理论
        2.2.3 协调发展理论
        2.2.4 综合评价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经济生产概况
        3.1.3 社会民生概况
    3.2 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概况分析
        3.2.1 实施历程
        3.2.2 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内容与政策构成
        3.2.3 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成效
    3.3 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3.1 政策执行监督体系不健全
        3.3.2 产业政策扶持力度较低
        3.3.3 政策实施人员专业化程度低且缺乏专业人才
        3.3.4 政策执行部门基础建设薄弱
    3.4 本章小结
4 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选取
    4.1 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评价指标构建方法
        4.1.2 评价指标构建的依据
        4.1.3 评价指标构建的思路及原则
        4.1.4 评价指标的筛选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评价方法的选取与步骤
        4.2.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
        4.2.2 绩效模糊评价集的确定
        4.2.3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步骤
    4.3 本章小结
5 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实施效果评价与分析
    5.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5.1.1 数据来源
        5.1.2 样本选择
    5.2 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实施效果评价实证分析
        5.2.1 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实施效果评价过程
        5.2.2 伊春市天保二期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结果
    5.3 伊春市天保二期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结果原因分析
        5.3.1 生态效益评价结果原因分析
        5.3.2 社会效益评价结果原因分析
        5.3.3 经济效益评价结果原因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完善伊春市后续天保工程政策实施效果的建议
    6.1 提升社会经济效益相关政策
        6.1.1 进一步出台后续产业扶持政策
        6.1.2 调整天保资金的投入来源及使用方向
        6.1.3 制定配套政策保障民生
    6.2 完善国有林区基础设施建设
        6.2.1 完善国有林区基础设施建设
        6.2.2 构建天保政策实施的协同治理体系
    6.3 完善人才政策机制
        6.3.1 优化人才引进政策
        6.3.2 细化人才激励政策
    6.4 加大天然林保护的工作认识及宣传力度
        6.4.1 加大天然林保护的工作认识
        6.4.2 加大天然林保护的宣传力度
    6.5 加强政府的基础能力建设
        6.5.1 健全政府部门管理体制
        6.5.2 加强政府政策执行能力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效果研究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5)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1.2.2 水资源承载力地域研究进展
        1.2.3 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4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循环经济理论
    2.2 内涵界定
        2.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界定
        2.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分析
第三章 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概况
    3.1 地理区位状况
    3.2 地形地貌状况
    3.3 气候水文状况
        3.3.1 气候条件
        3.3.2 水文条件
    3.4 水资源状况
    3.5 社会经济状况
        3.5.1 人口数量
        3.5.2 城市化进程
        3.5.3 经济发展水平
        3.5.4 科学技术水平
    3.6 生态环境状况
        3.6.1 生态环境质量
        3.6.2 污染排放
        3.6.3 环境保护治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4.1 模型构建
        4.1.1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关系
        4.1.1.1 水资源子系统分析
        4.1.1.2 社会子系统分析
        4.1.1.3 经济子系统分析
        4.1.1.4 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
        4.1.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4.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选取
        4.1.3.2 社会系子统指标选取
        4.1.3.3 经济子系统选取
        4.1.3.4 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
        4.1.4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4.1.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4.1.4.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4.1.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4.1.5 评价指标体系二次优化
        4.1.6 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分析
        4.1.7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4.1.7.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3 指标综合权重
        4.1.8 综合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
    4.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
        4.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4.2.1.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1.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3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3.1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3.2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4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4.1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4.2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5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5.1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5.2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分析
    5.1 模型构建
        5.1.1 耦合度模型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5.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
        5.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演化分析
    5.3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3.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序变化
        5.3.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化分析
    5.4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度时空分异格局
        5.4.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4.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分异特征
    5.5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5.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5.5.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及政策建议
    6.1 模型构建
    6.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度诊断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分析
        6.2.2 沿黄河流域上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3 沿黄河流域中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4 沿黄河流域下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3 提升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6.3.1 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2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3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4 宁夏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5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6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7 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8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9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林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生态效益监测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林灌草修复与林产业生态效益
    (二)石漠化治理林灌草修复与林产业生态效益
    (三)研究进展及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试验方案与材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三 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一)多层级评价框架指标体系
        1 指标体系构建目标与原则
        2 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二)评价指标选取
        1 指标选取来源
        2 指标选取方法
    (三)生态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1 指标体系
        2 指标内涵及计算方法
四 效益组合评价模型
    (一)组合评价法
        1 单一评价方法
        2 组合法
    (二)组合评价模型构建
        1 赋权法选取
        2 单一评价法选取
        3 组合评价流程
五 生态效益综合评价
    (一)评价数据
        1 示范规模
        2 植被覆盖度
        3 水源涵养
        4 保育土壤
        5 固碳释氧
        6 生物多样性
        7 主要指标数据汇总
    (二)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1 基于层次分析法
        2 基于变异系数法
    (三)生态效益单一评价
        1 综合指数法
        2 功效系数法
        3 单一评价结果
    (四)生态效益组合评价
        1 组合评价结果
        2 组合评价检验
六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7)基于案例推理和工作流的森抚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林业信息化问题研究进展
        1.2.2 林业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进展
        1.2.3 基于案例的推理问题研究进展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1.3.4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软件工程思想
    2.2 基于案例推理原理与方法
        2.2.1 基于案例推理基本原理
        2.2.2 基于案例推理案例检索技术
        2.2.3 案例相似度计算技术
    2.3 均匀度理论
3 需求分析
    3.1 业务需求分析
        3.1.1 森林抚育管理决策点的定义及研究范围界定
        3.1.2 森林抚育管理决策问题分析
        3.1.3 森林抚育管理决策“to-be”流程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3.2.1 系统功能需求
        3.2.2 数据逻辑分析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4.1 设计思路
    4.2 系统架构设计
    4.3 数据库设计
        4.3.1 基础数据信息表设计
        4.3.2 历史信息表设计
        4.3.3 推理规则表设计
        4.3.4 决策业务表设计
    4.4 系统主要子系统模块设计
        4.4.1 人机交互子系统设计
        4.4.2 推理子系统设计
        4.4.3 综合信息库子系统设计
        4.4.4 业务流程管理子系统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实施与测试
    5.1 系统开发环境搭建
        5.1.1 系统开发环境
        5.1.2 系统测试环境
    5.2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5.1.1 人机交互接口实现
        5.1.2 综合信息库子系统实现
        5.1.3 案例推理子系统实现
        5.1.4 业务流程管理子系统实现
    5.3 系统测试
        5.3.1 系统应用对象
        5.3.2 测试方案
        5.3.3 测试用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系统运行算例与分析
    6.1 案例模拟
    6.2 系统运行实例
        6.2.1 林业局层级森抚作业量及资金分配决策
        6.2.2 林场层级森抚区域及作业方式决策
7 讨论与展望
    7.1 讨论
    7.2 展望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金洞林场国家储备林森林多目标经营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传统森林经营规划方法
        1.2.2 启发式森林经营规划方法
        1.2.3 森林经营非空间规划模型
        1.2.4 森林经营空间规划模型
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调查方法
        2.2.2 林分断面积与蓄积生长模型的建立方法
        2.2.3 森林经营规划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方法
    2.3 研究技术路线
3 研究区概况和储备林现状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条件
        3.1.3 社会经济条件
    3.2 储备林现状与分析
4 主要林分类型生长模型构建
    4.1 数据资料
    4.2 结果分析
        4.2.1 基于传统方法的模型拟合结果
        4.2.2 基于非线性度量误差方法的模型拟合结果
        4.2.3 林分密度指数模型拟合结果
5 森林经营目标与经营类型组织
    5.1 森林经营目标
        5.1.1 木材收获
        5.1.2 森林固碳
        5.1.3 水源涵养
        5.1.4 保育土壤
        5.1.5 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保护
    5.2 森林经营类型组织
6 杉木大径级储备林森林多目标经营规划
    6.1 采伐年龄与采伐方式
    6.2 采伐原则
    6.3 规划模型的建立方法
    6.4 求解方案
        6.4.1 小班空间位置分布情况统计
        6.4.2 木材收获情况分析
        6.4.3 碳储增量、水源涵养增量、保育土壤增量分析
        6.4.4 采伐规划安排示例——以规划前5年为例
7 珍稀树种储备林森林多目标经营规划
    7.1 采伐年龄与采伐方式
    7.2 采伐原则
    7.3 规划模型的建立方法
    7.4 求解方案
        7.4.1 木材收获情况分析
        7.4.2 碳储增量、水源涵养增量、保育土壤增量分析
        7.4.3 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分析
        7.4.4 多方案分析与比较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新区生态网络构建 ——以广州市南沙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新区扩张导致的生态衰退伴随着生境破碎化
        1.1.2 生态空间规划的网络化趋势
        1.1.3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城市生态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畴的界定
        1.3.1 城市新区
        1.3.2 城市生态网络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述评
    2.1 生态网络的相关研究述评
        2.1.1 生态网络的概念与内涵
        2.1.2 生态网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生态位理论的相关研究述评
        2.2.1 生态位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2.2 生态位基础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生态网络构建
    3.1 生态网络构建原理
        3.1.1 基于生态位的多样理论——生境及物种多维多样性理论
        3.1.2 基于生境最小阈值原理——建成区-生态空间底线控制
        3.1.3 基于生态位的态势理论——城市新区生态空间“态势”理论
        3.1.4 基于生态位的分异理论——生态网络主体分异理论
        3.1.5 基于生态位的重叠理论——生态网络交叠干预理论
        3.1.6 基于生态位的压缩理论——生态网络压缩干扰理论
        3.1.7 基于生态位的扩充理论——生态网络扩充泛化理论
    3.2 生态网络构成要素识别
        3.2.1 生态廊道
        3.2.2 生态斑块
        3.2.3 生态节点
    3.3 生态网络构建指标及测度方法
        3.3.1 多样度
        3.3.2 渗透度
        3.3.3 态势度
        3.3.4 分异度
        3.3.5 交叠度
        3.3.6 压缩度
    3.4 指标筛选和分级方法
        3.4.1 指标筛选方法
        3.4.2 指标分级方法
    3.5 生态网络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3.5.1 遥感影像解译及图像处理
        3.5.2 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中提取及数据处理
        3.5.3 广州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5)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南沙新区的生态网络构建与分策略建议
    4.1 广州南沙新区基本概况
        4.1.1 南沙新区整体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条件梳理
        4.1.2 “六镇三街”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条件梳理
        4.1.3 南沙新区整体及“六镇三街”的发展定位与交通条件
    4.2 南沙新区生态渗透度与多样度测度
        4.2.1 生态空间的渗透度
        4.2.2 生态资源的多样度
        4.2.3 物种的多样度
        4.2.4 基于多样化的分策略建议
    4.3 南沙新区生态空间“态势”测度
        4.3.1 生态空间和建设用地的“态”
        4.3.2 生态空间和建设用地的“势”
        4.3.3 基于“态势”度的分策略建议
    4.4 南沙新区生态网络分异度测度
        4.4.1 生态廊道的识别与分异度测度
        4.4.2 生态斑块的识别与分异度测度
        4.4.3 生态节点的识别与分异度测度
        4.4.4 人工廊道的识别与分异
        4.4.5 基于分异度的分策略建议及构建结果
    4.5 南沙新区生态网络交叠度测度
        4.5.1 生态交叠点的识别与交叠度
        4.5.2 生态交叠域的识别与交叠度
        4.5.3 基于交叠度的分策略建议
    4.6 南沙新区生态网络压缩度测度
        4.6.1 生态压缩域的识别与压缩度
        4.6.2 基于压缩度的分策略指引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生态网络优化策略建议及南沙新区实践
    5.1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生态网络构建指标体系
    5.2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生态网络扩充优化策略
        5.2.1 基于生态位多样理论的生态网络核心保护策略
        5.2.2 基于生态位最小阈值理论的生态网络系统协同联系策略
        5.2.3 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的局部区域控制扩张策略
        5.2.4 基于生态位分异理论的生态网络分异定位与分级保护
        5.2.5 基于生态位重叠理论的生态交叠修复策略
        5.2.6 基于生态位压缩理论的用地布局优化策略
        5.2.7 基于生态位扩充理论的生态扩充提高评级值策略
    5.3 广州南沙生态网络策略建议及优化结果
        5.3.1 广州南沙新区整体生态网络
        5.3.2 广州南沙“六镇三街”生态网络
        5.3.3 广州南沙生态网络的城市用地分类落实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与成果
    2 创新性研究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生态网络构建指标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2 生态网络构建指标分级合理性调查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浙北丘陵山区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土地利用冲突识别和权衡研究 ——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基础理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空间
        2.1.2 生态空间
        2.1.3 土地利用冲突
        2.1.4 土地利用冲突权衡
    2.2 基础理论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现代系统论
        2.2.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5 生态系统平衡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土地利用冲突概念演变研究
        2.3.2 土地利用冲突类型研究
        2.3.3 土地利用冲突产生机制研究
        2.3.4 土地利用冲突识别评价研究
        2.3.5 土地利用冲突权衡研究
    2.4 研究评述
3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
    3.1 临安区概况
        3.1.1 自然资源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3 农业生态概况
    3.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预处理
4 临安区国土空间时空演变规律分析
    4.1 空间分类体系构建
    4.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2.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4.2.2 土地利用单一动态度
        4.2.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4.2.4 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
    4.3 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4.3.1 空间格局结构变化
        4.3.2 空间格局单一动态度
        4.3.3 空间格局转移矩阵
    4.4 本章小结
5 临安区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土地利用冲突识别与分析
    5.1 土地利用冲突识别方法
        5.1.1 土地利用冲突测度方法
        5.1.2 土地利用冲突分析方法
    5.2 土地利用冲突识别结果分析
        5.2.1 土地利用冲突程度结果分析
        5.2.2 土地利用冲突空间自相关结果分析
        5.2.3 土地利用冲突地形梯度特征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临安区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土地利用冲突优化与权衡
    6.1 土地多功能评价
        6.1.1 土地多功能评价体系构建
        6.1.2 土地多功能评价方法
        6.1.3 土地多功能评价结果分析
    6.2 土地利用冲突优化
        6.2.1 土地利用冲突优化分区方法
        6.2.2 土地利用冲突优化分区结果分析
    6.3 土地利用冲突权衡机制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多目标决策法在生态公益林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双评价理论探索与福建实践[J]. 张定源,张景,牛晓楠,陈国光,吴佳瑜,周迅,王冲,张洁,侯振华,许美辉,郑志强,王斌,刘青帝. 华东地质, 2021(04)
  • [2]多维度视角下的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方法研究——以长株潭绿心昭山片区为例[A]. 谢思源,刘鹏翱,雷旭升.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 2021
  • [3]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及驱动机制研究[D]. 刘丽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4]伊春市天保二期工程政策实施效果研究[D]. 张铭轩.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5]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D]. 唐家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6]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林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生态效益监测评价[D]. 季传泽.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7]基于案例推理和工作流的森抚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D]. 井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金洞林场国家储备林森林多目标经营规划研究[D]. 赵芸.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9]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新区生态网络构建 ——以广州市南沙新区为例[D]. 李亚萌.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浙北丘陵山区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土地利用冲突识别和权衡研究 ——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D]. 许子艺. 浙江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多目标决策方法在生态公益林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