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研究

豫北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研究

一、关于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蔡天抒,伍炜,肖鹏飞[1](2021)在《对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困境与建设路径的思考——以河南省濮阳市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省际区域中心城市逐渐成为国内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选择与培育,以及省际区域中心城市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基于此,以位于豫鲁冀三省省际地理中心的濮阳市为例,探讨其作为中原经济区对接山东半岛和京津冀的重要通道,如何抓住空间重构、价值重估的机遇,从一座交通、产业、形象被边缘化的通道型城市转变为中原经济区东北部的省际区域中心城市,以期为其他同类型地区提供借鉴。针对濮阳的城市特性——边际型城市、拼贴型城市、资源型城市,提出濮阳建设省际区域中心城市两大发展路径:一是连接区域职能分工与对外通道建设,拓展市场腹地;二是引导人口集聚方向与战略平台培育,优化空间秩序。

王敏[2](2019)在《基于乡镇以上城镇的郑州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结构分析与优化》文中提出大都市区是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产生的城市空间组织形态,是城市群的核心组成单元和引领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是融入全球城市体系网络和参与全球城市竞争的主要空间载体。加强都市区内部城乡体系结构的优化,不仅能促进内部结构的高效组合,而且能够提升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还可以进一步增强都市区与外部空间的联系,同时能够促进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本研究基于城镇体系优化的相关理论,如中心地理论、大都市区理论、城市相互作用理论、城市—区域系统理论、城乡地域系统理论等理论,运用城镇体系结构分析的方法,如城市首位度法、位序—规模法,城镇中心性强度、分形理论模型、核密度、空间自相关分析、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和经济隶属度模型等,对支撑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区——郑州大都市区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和网络结构进行深入剖析研究,进而根据其现状特征及问题提出未来城镇体系结构优化的方案。第一,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方面。运用首位度、金字塔模型、Zipf指数、位序—规模法则等对大都市区的人口、经济、土地规模结构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存在如下特点:(1)各层级数量变化差异大,空间分布特征明显;(2)高位城市发育突出,首位城市特征明显;(3)人口规模Zipf指数偏大,总体符合位序—规模结构;(4)大中人口规模乡镇数量少,小人口规模乡镇数量庞大;(5)城镇呈现较合理的“橄榄型”金字塔结构,乡镇呈现不规则“凸字型”金字塔结构的现状特点;(6)高位城市发育突出,核心优势特征明显;(7)中小乡镇数量庞大,空间分异特征明显;(8)建成区面积增大,呈“S”型曲线增长;(9)土地规模范围扩大,乡镇密集性增强等。结合以上规模结构定量分析结果及现实发展情况,同时考虑到未来发展的规划及战略,提出如下优化调整措施:(1)突出首位城市核心优势,优化各层级城市数量;(2)解决人口规模断层,构建完整序列结构;(3)适度扩大乡镇人口规模,优化乡镇人口规模结构;(4)缩小各层级规模差距,优化经济规模结构;(5)减少中小乡镇数量,增多大乡镇数量;(6)突出首位城市核心优势,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7)合理扩大土地规模,优化土地规模结构。第二,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方面。运用城镇中心性强度和乡镇中心性强度的测算大都市区城镇等级结构和城乡等级结构,发现存在如下特点:(1)城镇中心性强度差异显着,城镇综合实力作用差别大;(2)高等级城镇数量少,低等级城镇数量大;(3)各乡镇中心性强度差距大,乡镇综合实力作用差异显着;(4)各等级乡镇数量差距大,等级层次结构不尽合理等。根据以上定量分析结果,结合各城镇、乡镇发展潜力,提出如下优化策略:(1)增加高等级城镇数量,减少低等级城镇数量;(2)增强各等级城市实力,构建布局合理等级结构;(3)增强各乡镇综合实力,缩小各等级乡镇差距;(4)优化调整各等级乡镇数量,构建合理的乡镇等级体系。第三,城镇体系职能结构方面。通过对大都市区各城镇的职能特征及职能定位的分析,发现存在如下特点:(1)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亟待优化;(2)产业结构分布不平衡,各地区产业差异大;(3)城镇职能类型趋同明显,功能互补性亟待加强;(4)城镇职能定位不尽鲜明,现代职能体系需完善等。结合以上特征,考虑到未来发展规划与战略,提出如下优化措施:(1)丰富各城镇职能类型,构建功能互补职能结构;(2)明确各城镇职能定位,构建现代城镇职能体系。第四,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方面。运用核密度、空间自相关、分形理论模型等分析方法,同时结合相关规划对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1)核心区综合实力强,非核心区综合实力有待加强;(2)空间关联类型为正相关,镇域显着关联特征明显;(3)城镇间轴带联系弱,区域联系有待加强;(4)城市功能较为宏观,各城镇功能需进一步细化等。根据以上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结合现实发展情况及相关规划战略提出如下优化方案:(1)优化极核强化次中心,构建“一核+四心+多点”空间结构;(2)增强轴带联系作用,构建“五轴+一带”空间格局;(3)细化各城镇功能,构建功能互补的“五片区”空间格局,从而形成“一核+四心+五轴+三带+五片区”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区域空间结构。第五,城镇体系网络结构方面。运用经济联系强度、经济隶属模型对大都市区网络数量特征和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1)高等级连线数量少,联系强度需提升;(2)高等级节点城市数量少,城市经济区位度需提升;(3)“*型”网络结构特征明显,“成长△型”网络结构需完善等。结合以上网络结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如下优化方案:(1)完善交通网络,推进大都市区网络化发展;(2)优化网络层级结构,推动多中心网络格局形成;(3)构建多中心网络格局,推动大都市区网络化发展。

曾雅洁[3](2019)在《关中—中原都城型大遗址带背景下的洛阳大遗址保护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城市营建历史悠久,从区域到城市均呈现层积性和连续性的历史环境。特别是对于都城型大遗址这类规模较大的遗产,当代城乡景观往往叠加于都城遗址之上而成为一个综合的历史性城镇景观。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对于整合了叠加的历史环境和城乡的现状基底的大遗址,其保护发展作为统筹遗产保护与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重要媒介而成为关键议题。论文以当代“关中平原城市群-黄河金三角示范区-中原城市群”构建的中部城市集群为背景,聚焦关中-中原都城型大遗址带,提出“宝鸡-咸阳-西安-渭南-运城-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一线的千里巨型古都文化长廊。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梳理都城叠加的大遗址历史环境,从中观-微观层面分析大遗址的空间形态和大遗址所处的城乡梯度环境,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提出综合大遗址保护和城乡国土空间优化的保护发展策略。论文首先梳理了夏宋之间3000多年关中-中原都城建置分合的演变特征和都城稳定流动的现象,分析了关中-中原从聚落遗址时代到都城遗址时代的空间、年代分布特征,聚焦分析重点都城型大遗址的历时空间分布,总结大遗址带的总体空间轴带结构,最后突出了“大长安”与“大洛阳”两大核心都城型大遗址极核,提出相离、相邻、相交、包含、覆盖五种都城空间叠加模式以及对应的新生、再生、转化、替代四种都城连续演变机制。在大遗址带的区域背景下,聚焦洛阳大遗址,分析洛阳都城型大遗址叠加的都城遗址空间形态,深入剖析山南水北的洛“阳”格局、“宅墓一体”到“城陵一体”的空间格局沿革和“分散区划”到“封闭里坊”再到“开放街巷”的空间规制沿革,总结都城型大遗址价值特征。进一步探索大遗址现状空间的梯度化城乡基底,总结自然乡村区、乡村建设区、城中村落区、一般城市区、城市核心区、特殊地区六种空间梯度分区,提出差异化的都城遗址斑块保护发展现状基底,深入剖析其与历史城镇建置演变之间的历史溯源。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国土空间规划背景,提出国家历史文化公园概念作为整合城乡发展的都城型大遗址创新型保护发展模式,构建大遗址与城乡居民在保护管理、展示利用、生态农业、功能产业、休闲生活、文化游憩各个层面协同融合的创新型保护发展框架策略。将其实践运用于洛阳大遗址,初步提出洛阳-偃师巨型国家历史文化公园的国土空间规划框架,针对洛阳大遗址内差异化的都城遗址斑块提出相应的保护发展策略。最后聚焦历史环境层积且连续的隋唐洛阳城大遗址斑块,通过差异化的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分区,实现差异化的都城空间格局活化和功能产业活化策略。并近一步在微观层面提出城门大道、环城城墙、历史建筑等历史功能的现代转译方法和里坊坊墙、寺庙、宅院等历史空间的景观转译方法。

曹宗航[4](2019)在《基于钻石理论下新时代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南省作为中原地区的代表省份,也是中原崛起的重要节点区域,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综合优势以及潜在的体育消费市场前景。新时代为河南省体育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而体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将会是河南省经济增长的新经济点,可带动全省体育事业更上一层楼,关乎人民群众对美好体育生活前景的向往。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文本分析法以及逻辑分析法,依托管理学中“钻石理论”,以分析河南省体育产业竞争力要素,对于厘清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综合因素有着实际借鉴价值。发现:(1)从生产要素出发:河南省人口众多,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大部分省辖市城镇化水平较低;河南省地形特点主要以平原为主,河流纵横交织,多为支流;全省高等学府数量靠前,但人口数大大掩盖了高校数量的优势;河南省境内铁路系统日益完善,公路、内河运输系统网络已初步形成。(2)从需求条件出发: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衣、食方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城镇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教育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居民会选择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其他消费与各市发展情况有关。(3)从相关产业出发: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与众多相关及支持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包括场馆服务、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彩票销售、培训、旅游、传媒、保险、中介等产业。(4)从政府政策出发:政府政策的合理制定与实施,将会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决策部门跟进了更为具体的政策、规划、指南等,来支持、指引与规范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5)从竞争优势出发:传统体育的融合发展;经济转型的内生需求;独具特色的区位优势;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基于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旨在推动新时代河南省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1)依托新时代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以“创新”培育体育发展新动力;以“协调”推动体育发展新布局;以“绿色”开启体育发展新模式;以“开放”拓展体育发展新空间;以“共享”谋求体育发展新成果。(2)促进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变革,创生产业供给能力。结合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与价值定位,重点发展本体产业;逐步培育外围产业;稳定发展新兴产业。(3)构筑河南省体育产业法规环境,完善体育产业制度。完善河南省体育产业政策体系,主要应以《宪法》为统领,依据《立法法》以及体育产业当前实际,契合新时代体育产业发展规律、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建设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体育产业法规体系。(4)优化河南省体育产业空间布局,加强产业开放力度。立足基本省情,以不同的运动项目为“节点”,打造冰雪运动产业链、水上运动产业链、山地户外运动产业链、航空体育运动产业链以及武术体育运动产业链等,通过“资源依托+战略布局”,本着河南省人文精神、工匠精神,突出特色,找准方向,实现分类发展,差异化竞争。(5)积极培育河南省体育产业人才,助力体育产业发展。以需求为导向,规范课程设置;以发展为统领,积累社会资源;以高校为平台,发挥资源优势;以实践为基础,协同课程创新。

张勇[5](2017)在《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历史上,开封曾经是七朝古都,且自元、明、清、中华民国以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都是河南的政治中心。但自清始,其省会地位曾发生过动摇。清初,迫于明末黄河决口造成的破坏,开封各级衙署被迫迁出。晚清时期,由于黄河水患,道光皇帝曾提出迁移河南省会之议。抗战时期,迫于日寇的威胁,河南省会被迫迁出开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全国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历史背景下,由于郑州市具有位于河南省适中位置、处于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矿产资源丰富等发展经济的优势,而开封则面临诸多发展瓶颈,比如资源匮乏、处于黄泛区中心位置、面临黄河水患威胁等。两市的发展前景反差巨大,为了发展河南地方经济、实现工业化,方便对全省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城市工作的领导,河南省地方领导向中央提出省会由开封迁郑州请求,并获得批准。河南省政府在1950年就开始将郑州市作为未来省会进行规划,但由于当时计划经济还未开始,国家没有大的建设任务,河南省以及郑州市只能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小规模建设。1952年9月19日郑州市被中央批准为河南省会,自1953年开始,省政府聘请苏联专家对郑州市进行了更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下,郑州市开始了机关、工厂、学校、医院等方面的全面建设,为省会迁移做准备。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郑州。省会的迁移给开封市的经济以及群众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开封市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才克服了困难。郑州市为迎接省会迁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市政建设、整顿交通秩序、加强物资供应等,保证了河南省直机关顺利迁郑州。河南省委为省直机关的迁移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对因省会迁移而产生的人事与组织关系变更,省委组织部也进行了适当地调整。省会迁走后,为了解决开封市的城市定位问题以及尽量减轻省会迁离对开封市经济的影响,河南省委决定将郑州地委专署由荥阳迁往开封市;在开封市的帮助下,郑州地委专署顺利入驻开封市,并改名为开封专区。河南省会迁移后留下的房产以及场地由开封市负责接收,开封市接收后作了相应处置,并在接收过程中积极维护本市利益。省会迁移郑州促进了该市的快速发展。其经济蒸蒸日上、技术工人队伍迅速成长壮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文化事业日趋繁荣,医疗卫生事业日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增强,从而使该市迅速成长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新省会郑州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时期中央与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以及随省会迁来的大批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力量的充实。开封市失去了省会地位,其经济发展缓慢,教育事业萎缩,文化事业衰落,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人口数量增长迟缓、结构也趋向不合理。导致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大批省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随省会迁离开封,极大地削弱了开封市城市发展的能力。一五期间,开封市属于非重点建设城市,其建设得不到国家资金支持。同时开封市还必须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的发展。河南省会变迁对河南省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方面,省会变迁改变了河南省的城市布局,形成了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历史基础;同时省会变迁也导致了开封市经济发展滞缓。在文化方面,省会变迁使河南传统的文化中心发生转移,从而产生双面性作用,对河南省的文化传播产生影响。在教育方面,省会变迁也是导致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名校缺失的原因之一。总之,省会作为一个区域重要的政治中心城市,它的变迁必将对该区域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我国是单一制中央集权型国家,故全国政治中心享有支配资源的绝对优势,然后依次是省级区域政治中心、地区级区域政治中心、县级区域政治中心等。每级行政中心在本辖区内享有支配资源的相对优势。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意味着城市发展资源集聚中心的转移。因此,成为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往往各方面发展较快,而失去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则发展缓慢,或者从此衰落。同时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会对该区域整体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李迎春[6](2016)在《基于ESDA-GIS重庆区域性中心城市空间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自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镇化不断增速。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重庆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重庆的城镇体系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直到2006年将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确立为重庆的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使重庆的城镇体系得到改善。由于重庆是西部唯一直辖市,长江上地区游经济中心,“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致力于打造国际化大都市,随着重庆的发展变化,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空间布局已不再适应重庆的新形势,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空间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重庆的整体发展,因此,有必要对重庆市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空间布局进行再思考,提出能够符合重庆市城镇化发展,同时又与周边区域省市联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空间优化思路。本文则基于这一现实需求借助ESDA-GIS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以重庆的38个区(县)为单位进行了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异质分析,得出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不适合重庆未来的发展,从而提出了重庆区域性中心城市空间优化思路和策略。首先,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关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研究内容以及对区域性中心城市相关理论的梳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基础。其次,通过对重庆38个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空间统计分析,研究发现:(1)重庆各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差距不断缩小。根据2004-2013年各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将各区县的发展分为稳定型、上升型、下降型、波动型四种类型,其中璧山区和大渡口区变化最明显。(2)重庆各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聚集特征,且聚集分布形式以“High-High”和“Low-Low”为主。(3)东西方向上差异大,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的分布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重庆的不断发展而变化,整体上趋于协调统一发展。(4)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变化,使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空间布局不再适合重庆未来发展,重庆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基于以上分析和研究,本文围绕重庆打造现代国际大都市这一目标,结合“三大战略”城市功能定位,按照承载着“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带动加快西部发展、建设城乡统筹示范区”的历史使命,针对重庆的城镇体系建设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空间布局。提出“打破行政区划、跳出区县范围”,从更大的区域范围构建适宜“三大战略”现实需要的“一圈一轴两点满星”的重庆区域性中心城市空间优化思路,成渝城市群重庆范围内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未来重庆新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同时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互补、促进协调,找准定位、重点发展,挖掘资源、突出特色,发现不足、及时弥补等对策建议。

孟祥林[7](2015)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四省城市”“大邯郸”的发展对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邯郸是河北省最南端的城市,处于晋、冀、鲁、豫四省交汇处。在"1+9+3"的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邯郸并非环首都经济圈的核心城市,这就需要邯郸立足自身优势逐渐发展成为区域性的经济中心。邯郸需要借助较好的区位优势、历史文化基础优势和交通优势,通过"1+8"模式首先建立邯郸小城市团,在此基础上建立邯郸近域城市团,然后建立邯郸广域城市团,借助这种"三步走"的发展轨迹逐步扩展邯郸的影响力,在鲁西、冀南、晋东和豫北4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中起到桥梁作用,有效地耦合太原团、济南团、郑州团和石家庄团,逐渐发展起邯郸团,将石家庄、衡水、德州、济南、聊城、开封、郑州、长治和太原等城市整合在一起,在石家庄以南创造另外一个经济隆起。

刘晖[8](2015)在《近代铁路交通视阈下商圈互动与郑州区域中心地的形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平汉、陇海铁路的筑成并交汇于郑州,大大提升了郑州的交通区位优势。铁路的通达性密切了郑州与各大通商口岸的关系,商贸活动的增加推动了郑州城市工商、金融诸业的快速发展。郑州恰位于天津、汉口和上海这三大商圈的交界部,既深受各商圈的影响与控制,又因铁路之关系而对陕西、山西、甘肃等省的商业影响日渐扩大,形成了自身的腹地范围。在外部商圈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下,郑州依靠自然地理位置和交通地理位置的优势,逐渐成长为区域的中心地。

王元亮[9](2015)在《河南区域协调发展的历程、成就与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立足各地发展环境条件和国家区域战略定位,河南在均衡发展和首位度战略两种区域发展模式之外逐渐找到和深化了协调发展之路,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对我国中西部同类地区立足实际,努力走出适合自己的区域发展道路的几点有益启示。

Pauline SEBILLAUD(史宝琳)[10](2014)在《中原地区公元前三千纪下半叶和公元前两千纪的聚落分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早期,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通常是作为两个分开的研究方向。以往,学者对于这一过渡阶段内,中原地区聚落遗址的空间分布问题还没有过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搜集、梳理了大量相关的考古学资料和聚落遗址的自然地理信息,以之研究这一过渡阶段内中原地区聚落遗址空间占用的演变和人口动态的变化。文中首先界定了本项研究的时空范围,进而建立了合适的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并将相关原始资料输入其中。在具体研究中,通过对整个中原地区聚落遗址的统计学分析与空间分析,可以复原出组织古人占用地理空间的交换网状系统。此外,通过区域性尺度的观察,可以分析中原地区其下各个宏观区的空间占用率与人口演变情况。本项研究为厘清古代中国社会演变节奏的多重性提供了新的解释,也明确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这一过渡性历史阶段的主要特点。

二、关于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对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困境与建设路径的思考——以河南省濮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有关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研究综述
    1.1 区域中心城市与省际区域中心城市
    1.2 省际区域中心城市面临的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
2 濮阳的城市特性
    2.1 边际型城市:“边强中弱”的区域结构,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2.2 拼贴型城市:“多元主体”的空间结构,限制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2.3 资源型城市:“重二轻三”的产业结构,对全域城镇化带动不足
3 濮阳建设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路径
    3.1 链接区域职能分工与对外通道建设,拓展市场腹地
        3.1.1 对比周边区域城市产业结构竞合关系,明确差异化的区域职能
        3.1.2 着力推进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外交通联系
    3.2 引导人口集聚方向与战略平台培育,优化空间秩序
        3.2.1 整合资源配置与拓展方向,提升中心城区和县城的规模能级
        3.2.2 保障9大产业平台的用地规模,重点建设新市镇和特色小镇
4 结语

(2)基于乡镇以上城镇的郑州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结构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层面
        1.1.2 国内层面
        1.1.3 区域层面
    1.2 理论与实践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区域概况与主要内容
        1.3.1 区域范围界定
        1.3.2 区域发展现状
        1.3.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国内外都市区相关研究综述
        2.2.2 国内外城镇体系相关研究综述
        2.2.3 研究评述
    2.3 理论基础
3 郑州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特点与问题研究
    3.1 规模结构特点与问题
        3.1.1 人口规模结构特点与问题
        3.1.2 经济规模结构特点与问题
        3.1.3 土地规模结构特点与问题
    3.2 等级结构特点与问题
        3.2.1 城镇等级结构特征
        3.2.2 乡镇等级结构特征
    3.3 职能结构特点与问题
        3.3.1 各城镇职能类型
        3.3.2 各城镇职能定位
    3.4 空间结构特点与问题
        3.4.1 空间结构特征
        3.4.2 空间分形维数特征
        3.4.3 空间规划特征
    3.5 网络结构特点与问题
        3.5.1 网络数量特征分析
        3.5.2 网络结构空间特征分析
    3.6 城镇体系综合特征
4 郑州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结构优化
    4.1 规模结构优化
        4.1.1 人口规模结构优化
        4.1.2 经济规模结构优化
        4.1.3 土地规模结构优化
    4.2 等级结构优化
        4.2.1 城镇等级结构优化
        4.2.2 乡镇等级结构优化
    4.3 职能结构优化
        4.3.1 职能类型优化调整
        4.3.2 职能定位优化
    4.4 空间结构优化
    4.5 网络结构优化
        4.5.1 交通网络优化
        4.5.2 经济网络优化
5 结论与讨论
    5.1 本研究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3)关中—中原都城型大遗址带背景下的洛阳大遗址保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1.1.1 中国特色历史环境:层积而连续的古代都城群
        1.1.2 中国城建史前半段历代都城选址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1.1.3 区域视角下都城型历史城市群的关联性认知需要
        1.1.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大遗址保护与国土空间发展的高度融合需求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都城
        1.2.2 都城型大遗址
        1.2.3 洛阳大遗址
        1.2.4 “城叠城”的历史环境——城市之上的城市
    1.3 研究范围
        1.3.1 研究空间范围的界定
        1.3.2 研究时间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综述
        1.4.1 关中-中原地区的都城变迁及遗址分布研究
        1.4.2 洛阳都城历史和大遗址相关研究
        1.4.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大遗址保护发展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组织结构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关中-中原地区的都城流转
    2.1 关中-中原地理环境
    2.2 关中-中原“城叠城”的历史沿革概况
    2.3 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2.4 夏商周——春秋战国
        2.4.1 夏商:王畿初态,伊洛为尊
        2.4.2 西周东周:自关中东迁中原,西安丰镐二京与洛阳三代都城
        2.4.3 春秋战国:都城东迁,中原城邑扩展
    2.5 秦汉:建立长安、洛阳都城地位,末年都城二元化
        2.5.1 秦:八易都城,东进咸阳
        2.5.2 两汉:长安洛阳的典型都城地位
    2.6 魏晋南北朝:都城星罗棋布
        2.6.1 魏晋政权林立,中原洛阳为都
        2.6.2 十六国政权更迭,据关中长安要塞
        2.6.3 南北朝政权对峙,都城回归长安洛阳
    2.7 隋唐宋金:重新聚拢与回归,长安-洛阳与洛阳-开封两京制
        2.7.1 隋:大兴城与东京洛阳城
        2.7.2 唐:长安城与东都洛阳城
        2.7.3 宋金:东京开封城与西京洛阳城
    2.8 都城流转叠加的区域特征
        2.8.1 都城建置分合现象:从一元到多元
        2.8.2 稳定的都城流动现象:长安-洛阳-开封的摆动关系
第三章 关中-中原都城型大遗址带的分布特征
    3.1 千里古都文化长廊:关中-中原都城型大遗址带
        3.1.1 关中-中原不可移动文物分布概况
        3.1.2 古遗址分布概况:聚落遗址到都城遗址
        3.1.3 古墓葬分布概况:宅墓一体到城陵一体
        3.1.4 关中-中原重点都城型大遗址分布概况
    3.2 关中-中原重点都城型大遗址带的历时分布
        3.2.1 石器时代聚落文明发源地:郑州聚落集群,多组团散布
        3.2.2 夏商周-春秋战国:两线性遗址带,三集中遗址群
        3.2.3 秦汉-魏晋南北朝:长安与洛阳都城型大遗址群
        3.2.4 隋唐-宋金:两经典都城型大遗址群,开封新型都城遗址点
    3.3 关中-中原都城型大遗址带的空间格局特征
        3.3.1 空间结构:一带一区两核三线三斑块
        3.3.2 “大长安”与“大洛阳”的哑铃式东西关联格局
        3.3.3 两个都城型大遗址极核:“大长安”与“大洛阳”
        3.3.4 都城叠加的空间形态和演化机制
第四章 洛阳都城型大遗址的空间形态
    4.1 洛阳的区域性历史意义
    4.2 洛阳的历史区域屏障
        4.2.1 防御体系
        4.2.2 山水格局
    4.3 洛阳都城型大遗址“城叠城”的历史环境
        4.3.1 洛阳叠加的都城建置
        4.3.2 洛阳都城型大遗址概况
        4.3.3 洛阳叠加的都城遗址空间形态
        4.3.4 都城轴线的时空格局
        4.3.5 洛水之北-邙山之南的洛“阳”格局
        4.3.6 都城与墓葬的关系沿革:从宅墓一体到城陵一体
        4.3.7 都城空间的规制沿革:分散区划-封闭里坊-开放街巷
    4.4 洛阳都城型大遗址的城镇空间现状
        4.4.1 洛阳-偃师的城乡景观
        4.4.2 伊洛盆地内的线性廊道
    4.5 差异化的洛阳都城遗址保护发展基底
        4.5.1 城乡空间梯度分区
        4.5.2 差异化的洛阳都城遗址现状基底
        4.5.3 差异化都城遗址现状基底的历史溯源
第五章 洛阳都城型大遗址的保护发展策略
    5.1 都城型大遗址保护发展的时代新背景
        5.1.1 核心历史价值——都城空间格局规制
        5.1.2 都城型大遗址现实价值——促进新型城镇化
        5.1.3 都城型大遗址保护发展需求的特殊性
    5.2 都城型大遗址的差异化保护发展策略
        5.2.1 理念升级: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到国家历史文化公园
        5.2.2 都城型国家历史文化公园的内涵构建
        5.2.3 都城型国家历史文化公园的差异化保护发展框架
        5.2.4 差异化的都城空间格局和功能产业活化策略
        5.2.5 遗产与人共融保护-共荣发展的创新性机制
    5.3 洛阳都城型大遗址的保护发展策略应用
        5.3.1 洛阳-偃师巨型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山河一体与城乡一体
        5.3.2 洛阳都城遗址差异性的空间功能活化策略
        5.3.3 二里头遗址——郊野自然型国家历史文化公园
        5.3.4 汉魏洛阳城遗址——农业生态+郊野自然型国家历史文化公园
        5.3.5 偃师商城遗址——中央绿心+休闲生活型国家历史文化公园
第六章 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的差异化保护发展
    6.1 微观“城叠城”:隋唐洛阳城的历史环境
        6.1.1 隋唐洛阳城空间叠加沿革
        6.1.2 隋唐洛阳城功能叠加沿革
        6.1.3 隋唐洛阳城“城叠城”的综合历史价值评估
    6.2 隋唐洛阳城范围内的现状概况
        6.2.1 城乡建成环境现状梯度
        6.2.2 遗址保存状况梯度
    6.3 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保护发展空间框架
        6.3.1 保护发展总体定位
        6.3.2 运河文化框架
        6.3.3 交通结构框架
        6.3.4 都城格局框架
        6.3.5 基于历史格局的生态景观保育框架
    6.4 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的差异化保护发展策略应用
        6.4.1 国家历史文化公园保护发展分区
        6.4.2 差异化的空间功能活化模式
        6.4.3 洛北宫皇城区:梳理宫城遗迹格局,嵌入宫城中央绿心
        6.4.4 金中京城区:叠加隋唐东城和里坊格局,勾勒叠城绿环
        6.4.5 洛北里坊区:勾勒洛北里坊轮廓,打造旧城开放空间体系
        6.4.6 天街中轴区:打造“天”字轴线,凸显都城气派
        6.4.7 洛南里坊区:现代农业背景下的隋唐里坊乡村景观
    6.5 微观策略:历史功能的现代转译
        6.5.1 历史建筑的现代功能转译
        6.5.2 城门大道的现代功能转译
        6.5.3 环城城墙的现代功能转译
    6.6 微观策略:历史空间的景观转译
        6.6.1 里坊-坊墙空间的景观转译
        6.6.2 历史建筑组团空间的景观转译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成果
        7.1.1 区域视角的千里古都文化长廊:关中-中原都城型大遗址带
        7.1.2 历史地层的层积性和连续性:宏观-中观-微观的都城叠加历史环境
        7.1.3 新型城镇化的大遗址国土空间规划:洛阳-偃师巨型国家历史文化公园概念
        7.1.4 基于我国城乡建成梯度分区的大遗址空间格局和功能产业活化策略
        7.1.5 以人为本、以史为源的遗址与人共融保护-共荣发展机制
        7.1.6 历史空间功能展示的现代转译方法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于钻石理论下新时代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理论依据: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1.1.2 时代需要:新时代群众体育供需特征
        1.1.3 价值逻辑: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
        1.3.3 体育产业的法律问题研究
        1.3.4 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式研究
        1.3.5 本研究文献评述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文本分析法
        2.2.4 逻辑分析法
    2.3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下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3.1.1 生产要素
        3.1.2 需求条件
        3.1.3 相关产业
        3.1.4 政府行为
        3.1.5 竞争优势
    3.2 新时代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3.2.1 “理念引领”——依托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3.2.2 “产业选择”——促进供需结构变革,创生产业供给能力
        3.2.3 “政策构思”——构筑产业法规环境,促进法规体系完善
        3.2.4 “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打造地域特色产业
        3.2.5 “人才助力”——培育体育产业人才,助力体育产业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4.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研究回顾与分析
        (一) 有关中国城市史的研究
        (二) 国内有关中国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研究
        (三) 海外及港台相关研究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点
    四、研究对象与概念说明
        (一) 研究对象
        (二) 概念说明
第一章 河南省会变迁动因
    第一节 开封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清、民国开封省会地位的动摇
        一、清初驻开封各级衙署的被迫迁出
        二、晚清时期的迁省会之议
        三、民国时期河南省会的迁移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动因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的国内经济背景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行政区划调整及省级行政中心变迁
        三、郑州成为河南省新省会的优势
        四、开封发展的瓶颈
        五、河南省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契合
    小结
第二章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与初步建设
    第一节 郑州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
        一、郑州市新省会的初步规划
        二、苏联专家与新省会城市规划
    第三节 新省会郑州市的初步建设
        一、新省府工程
        二、郑州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相关建设机构的变化
        三、郑州市的全面建设任务
        四、迅速壮大的基本建设队伍
        五、坚持勤俭节约的建设原则
    第四节 城市扩建中的征地
        一、郑州市留用土地以及建设征地概况
        二、郑州市土地征用相关政策及调整
        三、郑州市征地使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省内外积极支援新省会建设
        一、郑州市各界的大力支援
        二、郑州市群众积极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
        三、来自省内外的支援
    小结
第三章 河南省会迁移过程及相关问题解决
    第一节 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及政府应对
        一、省会迁郑的部署
        二、省会迁郑前开封市政府的调查工作
        三、开封市受影响群众对省会迁移的反映
        四、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
        五、开封市政府应对民生经济困难的对策
    第二节 郑州市迎接河南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一、省会迁郑筹备机构的成立
        二、郑州市迎接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三、欢迎迁郑委员会对筹备工作的检查与督促
        四、郑州市民众对筹备工作的积极响应
        五、省会迁郑筹备工作的基本完成
    第三节 省会迁移中的组织工作与组织关系调整
        一、河南省委的动员与组织工作
        二、留汴与迁郑:省委及政府的人事组织调整
    第四节 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
        一、郑州专区由荥阳迁开封
        二、开封专区的成立以及专市关系
        三、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的影响
    第五节 开封市政府接收迁郑单位移交房产场地及其处置
        一、开封市政府对迁郑单位房产的接收
        二、开封市对房产的处置与分配
        三、房产及场地移交中的问题及解决
    小结
第四章 新省会郑州市的崛起
    第一节 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与技术工人成长
        一、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
        二、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三、工人技术力量的成长
    第二节 突飞猛进的城市建设
        一、郑州市城市建设概况
        二、郑州市快速发展的市政建设
        三、郑州市政建设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第三节 与日俱进的教育事业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从无到有的高等教育
        三、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及体育事业的发展
        四、稳中有进的基础教育
        五、郑州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第四节 日趋繁荣的文化事业
        一、省级文化科研机构迁郑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繁荣
        二、文化娱乐基础设施的兴建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五节 日益改善的医疗卫生事业
        一、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概况
        二、郑州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三、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原因分析
    第六节 郑州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原因分析
        一、职工收入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
        二、职工住房条件的改善
        三、人民幸福感增强
        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原因分析
    小结
第五章 开封省会地位丧失与发展的滞缓
    第一节 发展滞缓的经济
        一、开封市与郑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比较
        二、开封市与郑州市投资额对比
        三、作为非重点建设城市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
        四、发展缺乏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投资
    第二节 总体萎缩的教育事业
        一、发展迟缓的基础教育
        二、停滞的职业教育
        三、萎缩的高等教育
        四、开封市教育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第三节 文化发展走向衰落
        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随省会迁郑州
        二、文化娱乐设施发展的停滞
        三、文艺表演团体的缩减
        四、开封市文化发展衰落原因分析
    第四节 卫生事业发展缓慢
        一、发展滞缓的卫生事业
        二、缩减的卫生事业经费
        三、开封市卫生事业发展滞缓原因分析
    第五节 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
        一、开封市人口增减变化
        二、开封市人口结构变化
        三、开封市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原因分析
    小结
第六章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以郑州市为中心的老工业城市的发展
        二、郑州市周围发展较快的中小城市
        三、郑州市周边因资源而兴起的新兴省辖市
        四、河南省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基地
        五、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文化中心的转移及其双面性作用
        二、高等教育发展滞缓、名校缺失的缘由之一
        三、省会变迁对河南省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分析
    小结
结语
    一、国内外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历史考察
    二、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关系
附录
    附表一: 清代黄河决口次数与河南河患纪要表
    附表二: 民国开封黄河水患情况
    附表三: 省直机关迁郑影响情况综合调查表 1954年7月5日
    附表四: 郑州市城市人口调查表
    附表五: 郑州市幼儿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基本情况(含3个表格)
    附录一: 省府迁郑后对救济工作的安排
    附录二: 关于欢迎省会迁郑各项筹备工作的报告
    附录三: 郑州市欢迎迁郑委员会的三次筹备工作检查情况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基于ESDA-GIS重庆区域性中心城市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区域性中心城市研究综述
        1.2.2 国外区域性中心城市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区域性中心城市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重难点
        1.3.3 重点解决的问题
        1.3.4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方法及预期成果
        1.4.1 研究方法
        1.4.2 ESDA-GIS模型
        1.4.3 预期的研究成果
第2章 区域性中心城市相关理论
    2.1 区域性中心城市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
        2.1.1 区域性中心城市演变规律
        2.1.2 区域性中心城市外部形态演变形式
        2.1.3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影响因素
    2.2 区域性中心城市理论基础
        2.2.1 平衡发展理论
        2.2.2 不平衡发展理论
        2.2.3 空间结构理论
        2.2.4 城市空间理论
    2.3 区域性中心城市空间优化标准
第3章 重庆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进程
    3.1 重庆城镇体系发展历史
        3.1.1 城镇建设初始发展阶段(1929-1938年)
        3.1.2 城镇建设飞跃发展阶段(1939-1948年)
        3.1.3 城镇建设快速发展阶段(1949-1957年)
        3.1.4 城镇建设波动发展阶段(1958-1978年)
        3.1.5 城镇建设平稳发展阶段(1979-1996年)
        3.1.6 城镇建设加速发展阶段(1997-至今)
    3.2 重庆城镇化发展现状
        3.2.1 城镇化率整体快速提高
        3.2.2 城镇化体系逐步明晰
        3.2.3 城镇功能不断完善
        3.2.4 城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3.2.5 产业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3.2.6 城镇体制改革工作取得成效
    3.3 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提出和发展
        3.3.1 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提出
        3.3.2 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
第4章 重庆区域性中心城市空间优化实证分析
    4.1 区域性中心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指标体系的选取
    4.2 区域性中心城市空间优化分析
        4.2.1 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指数计算
        4.2.2 经济发展水平结果分析
        4.2.3 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
        4.2.4 经济发展水平空间统计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重庆区域性中心城市空间优化思路与策略
    5.1 重庆区域性中心城市空间优化思路
        5.1.1“一圈”: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圈
        5.1.2“一轴”:构建“长垫梁”产城融合带
        5.1.3“两点”:构建万州、黔江两个区域性中心城市
        5.1.4“满星”:打造特色生态城镇
        5.1.5 大足、涪陵、万州成渝城市群重庆范围区域性中心城市
        5.1.6 石柱、秀山未来新区域性中心城市
    5.2 重庆区域性中心城市空间优化的对策建议
        5.2.1 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5.2.2 增强互补,促进协调
        5.2.3 找准定位,重点发展
        5.2.4 挖掘资源,突出特色
        5.2.5 发现不足,及时弥补
第6章 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之处
        6.2.1 角度创新
        6.2.2 方法创新
        6.2.3 成果表现形式创新
    6.3 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致谢

(7)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四省城市”“大邯郸”的发展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从京津冀一体化到京津冀晋鲁豫一体化
    (一) 京津冀晋鲁豫一体化拉动冀中南区域经济发展
    (二 ) 京津冀晋鲁豫一体化进程中 邯郸的发展机会分析
二、 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框架下的邯郸发展条件与 “1+8” 城市环设计
    (一) 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框架下的邯郸发展条件分析
        1.邯郸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有利条件分析。
        2.邯郸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分析。
    ( 二) 以邯郸为中心的 “1+8” 发展模式的城市环设计
三、 邯郸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关系
    (一) 以邯郸为中心建立跨省域串珠状城市链
    (二) 以邯郸为中心建立广域城市团
        1.邯郸小城市团:邢台—邯郸—安阳—鹤壁城市团。
        2. 近域城市团:邯郸小城市团+ 长治+ 濮阳+ 聊城。
        3.广域城市团:晋东+豫北+鲁西+冀南。

(8)近代铁路交通视阈下商圈互动与郑州区域中心地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一、外部商圈:天津、汉口、上海
    1.天津商圈
    2.汉口商圈
    3.上海商圈
二、区域中心地的形成: 郑州、开封兴衰比较
三、余 论

(9)河南区域协调发展的历程、成就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河南区域协调发展的历程
    ( 一) 摸索时期( 1949—1978 年)
    ( 二) 萌芽时期( 1979—1990 年)
    ( 三) 形成时期( 1991—1997 年)
    ( 四) 全域时期( 1998—2005 年)
    ( 五) 深化时期( 2006—至今)
二、河南区域协调发展的成就
    ( 一) 区域竞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 二) 县域经济活力达到新高度
    ( 三) 城乡居民收入同步持续增长
    ( 四) 区域差距维系合理区间
三、河南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
    ( 一) 确定模式,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
    ( 二) 奠定支撑,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 三) 立足基础,科学合理划分经济区
    ( 四) 正视差距,注重次区域及城乡协调发展
    ( 五) 加强联系,建立省际边界区合作机制
四、展望

(10)中原地区公元前三千纪下半叶和公元前两千纪的聚落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凡例
插图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简史
        (一)有关龙山时代至商代中原地区社会史的研究
        (二)划分区域:从“区系类型”理论到“宏观区域”模式
        (三)都市空间结构研究
        (四)建筑技术研究
        (五)研究对象的发现史
    第二节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聚落考古资料
        (二)研究范围的界定
        (三)多维尺度分析法
    第三节 地理与古代环境:框架与生态变化
        (一)气候变化
        (二)水系动态
        (三)沉积学
        (四)自然植被
        (五)人类活动
第二章 中原地区聚落分布资料分析:通过聚落看社会演变
    第一节 空间占用
        (一)遗址数量
        (二)占用面积
        (三)聚落位置
        (四)遗址面积
        (五)聚落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 特殊遗迹及遗物的分布
        (一)玉器与青铜器:高级别的标志
        (二)城墙分布:有组织的协同劳动
        (三)作坊分布:专业和有组织的工作
        (四)网状系统的组织
第三章 分区视角下的聚落分布分析:——人群与居址的地方史
    第一节 宏观区的界定与划分
        (一)龙山时代的分区
        (二)二里头时代的分区
        (三)商代的分区
    第二节 宏观区分析方法
        (一)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程度
        (二)遗址等级
        (三)遗址间的邻近距离
        (四)自然因素的重要性
        (五)人类遗迹的分布
    第三节 宏观区下的聚落分布分析
        (一)山东宏观区
        (二)豫北冀南宏观区
        (三)河南东南部宏观区
        (四)河南中西部宏观区
        (五)河南西南部宏观区
        (六)晋东南宏观区
        (七)汾河流域宏观区
        (八)晋西宏观区
        (九)豫晋陕三省交界宏观区
        (十)渭河流域宏观区
    结语
第四章 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区内人口的动态变化研究
    第一节 分析手段的局限
        (一)地理信息系统与考古学研究
        (二)数据库与考古学研究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过渡
        (一)区域性聚落形态演变的分类
        (二)宏观历史(macrohistory)的综合展示
        (三)重新考虑年代框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四、关于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对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困境与建设路径的思考——以河南省濮阳市为例[J]. 蔡天抒,伍炜,肖鹏飞. 上海城市规划, 2021(06)
  • [2]基于乡镇以上城镇的郑州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结构分析与优化[D]. 王敏. 河南大学, 2019(01)
  • [3]关中—中原都城型大遗址带背景下的洛阳大遗址保护发展研究[D]. 曾雅洁. 东南大学, 2019(07)
  • [4]基于钻石理论下新时代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 曹宗航.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8)
  • [5]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D]. 张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8)
  • [6]基于ESDA-GIS重庆区域性中心城市空间优化研究[D]. 李迎春. 重庆工商大学, 2016(02)
  • [7]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四省城市”“大邯郸”的发展对策分析[J]. 孟祥林. 城市, 2015(10)
  • [8]近代铁路交通视阈下商圈互动与郑州区域中心地的形成[J]. 刘晖.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5(07)
  • [9]河南区域协调发展的历程、成就与启示[J]. 王元亮. 开发研究, 2015(03)
  • [10]中原地区公元前三千纪下半叶和公元前两千纪的聚落分布研究[D]. Pauline SEBILLAUD(史宝琳). 吉林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豫北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