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麦47号田间管理办法

玉麦47号田间管理办法

一、豫麦47田间管理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赵德辉[1](2020)在《小麦分蘖角度遗传解析与标记发掘》文中提出分蘖角度是小麦株型的主要构成因素,影响其群体光合效率和抗逆性,对产量和适应性具有重要作用,但关于小麦分蘖角度的遗传研究却很少。对该性状进行QTL定位并发掘相关基因,获得与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或功能标记,对小麦株型和产量改良意义重大。本研究以中麦871/中麦895重组自交系和扬麦16/中麦895双单倍体群体、黄淮麦区166份品种(系)为研究材料,通过连锁和关联分析对分蘖角度进行QTL定位;同源克隆了分蘖角度调控基因Ta TAC-D1,对其等位变异进行分析,并发掘相应功能标记,分别利用安阳156份和北京93份亲本圃材料对Ta TAC-D1基因进行效应验证,利用近等基因系研究了Ta TAC-D1基因对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分析了8个环境中麦871/中麦895群体266份F6家系的分蘖角度,选择分蘖角度极大和极小各30份家系构建混池,通过BSR-seq和完备区间作图法在1AL和5DL染色体上定位到2个新的分蘖角度QTL,分别命名为QTA.caas-1AL和QTA.caas-5D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5.1~8.9%和13.8~24.8%,优异等位(分蘖角度减小)变异均来自中麦895。上述QTL分别在包含121份BC1F4家系的中麦871/中麦895//中麦871群体和175份BC1F4家系的中麦871/中麦895//中麦895群体中得到验证。2.以扬麦16/中麦895双单倍体群体174份家系为材料,利用4个环境分蘖角度表型数据和660K SNP芯片基因型数据,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在2B、2DS、4A、4D、6BS、7AL和7D染色体上定位到7个分蘖角度QTL,分别命名为QTA.caas-2B、QTA.caas-2DS、QTA.caas-4AL、QTA.caas-4D、QTA.caas-6BS、QTA.caas-7AL和QTA.caas-7D,可解释表型变异的3.3~21.7%。其中,QTA.caas-2B、QTA.caas-4AL、QTA.caas-4D和QTA.caas-7D的优异等位变异来自中麦895,其他3个QTL的优异等位变异来自扬麦16。开发了主效稳定QTL QTA.caas-2B的KASP-2B标记,并以166份自然群体为材料对其效应加以验证。3.以166份品种(系)的自然群体为材料,利用灌溉和干旱两种处理4个环境的分蘖角度表型数据,结合90K+660K SNP高密度物理连锁图谱,关联到18个分蘖角度位点,分别位于1B、2A(3个位点,下同)、2B(3)、2D、4A、4B、5B(2)、5D(2)、6D、7A(2)和7B染色体,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0.5~18.1%,优异等位变异频率的变化范围为0.06~0.94。开发5B(2)、7A和7B染色体4个KASP标记,并对其效应加以验证。关联分析时显着性阈值为P<0.001时,可以在自然群体中检测到中麦871/中麦895群体定位的QTA.caas-5DL位点和扬麦16/中麦895群体定位的QTA.caas-2B和QTA.caas-4D位点。4.将位于QTA.caas-5DL区间内的水稻分蘖角度基因Os TAC1同源基因Traes CS5D02G322600命名为Ta TAC-D1,并加以克隆,在第三外显子发现一个A/G碱基突变,造成第169位氨基酸残基由苏氨酸(Thr)变成丙氨酸(Ala)。根据第三外显子错义突变开发了一个KASP功能标记KASP-TAC-D1,可以有效区分Ta TAC-D1-A和Ta TAC-D1-G两种等位变异。利用KASP-TAC-D1检测分别来自安阳和北京的156份和93份亲本圃材料,发现70%以上的品种为Ta TAC-D1-A基因型,其分蘖角度显着大于Ta TAC-D1-G基因型的品种。5.以中麦871/中麦895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剩余杂合系为材料,构建了Ta TAC-D1基因的近等基因系NIL871(纯合871基因型)和NIL895(纯合895基因型)。产量试验表明,NIL871的分蘖角度在灌溉和干旱处理环境中均显着大于NIL895,株型较松散。灌溉处理环境中,NIL895的穗数和产量显着高于NIL871,但在干旱处理环境中,二者的产量差异不显着。灌溉和干旱处理环境中,NIL871和NIL895的株高、穗粒数和千粒重差异均不显着。本研究对小麦分蘖角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遗传解析,发掘了多个新的稳定QTL,克隆了Ta TAC-D1基因,对其与分蘖角度和产量相关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开发了多个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和Ta TAC-D1基因的功能标记,为进一步开展分蘖角度和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和分子改良工作奠定了基础。

颜丹丹[2](2019)在《小麦抗倒伏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倒伏是制约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鉴定抗倒伏相关位点,挖掘相关分子标记,可以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黄淮麦区含120份小麦品种的自然群体为供试材料,在小麦乳熟期对其基部茎秆相关性状、株高、节间长、穗鲜重、千粒重、小麦苗期根系总长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对120份小麦品种组成的自然群体进行19个形态学性状的调查统计。相关性分析表明:部分性状呈极显着相关性,相关系数最大的为基部第三节间茎秆粗度与基部第二节间茎秆粗度,相关系数为0.964,说明性状间相互联系,共同影响小麦的抗倒伏能力。2、利用小麦90K基因芯片对自然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剔除缺失率较高及显着偏离的标记,共检测到覆盖小麦全基因组的27912个多态性标记,对19个形态学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显着水平-lg(p)≥4下,一般线性模型检测到366个显着关联的SNP标记,混合线性模型检测到35个显着关联的SNP标记,这些显着SNP所能解释的表型变异在10.72%24.93%范围内。两种模型检测一致的SNP标记数为26个,与9个形态学性状相关,这些显着关联的SNP标记分布在1B、2B、2D、3A、3B、3D、5B、6A、7A、7D染色体上。3、一般线性模型和混合线型模型共同检测到的与茎杆相关性状显着关联的位点有9个,其中与基部第三节茎秆粗度关联的位于2D染色体上的Kukric40621513对表型的贡献率最大,为24.04%;与株高及节间长显着关联的位点有13个,其中与基部第一节间长关联的位于1B染色体上的Excaliburc609311260对表型的贡献率最大,为21.06%;与穗鲜重显着关联的位点有3个,都位于6A染色体上,具体标记为wsnpExrepc6643364661643、Kukric22149276、Tdurumcontig83190441,对表型的贡献率均为16.87%;与去离子水培养苗期根系总长显着关联的位点有1个,为5B染色体上的IAAV5315,对表型的贡献率为21.46%。

陈欢[3](2018)在《黄淮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氮素利用和麦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差异》文中指出小麦是重要的主粮作物之一。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世界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通过品种改良和农艺创新,保持小麦绿色增产增效,是确保世界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选择。因此,探讨品种改良进程中小麦生产力、氮素利用及环境效应等变化及其机制,对新品种选育与评价及农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长期定位试验、多年代品种的田间比较和盆栽试验,分析了黄淮品种改良对小麦单产和氮肥农学效率的贡献,研究了品种演变历程中小麦生产力、氮素吸收与利用、根系性状及温室气体排放等差异及其机制,拟为该区高产高效低碳排放的品种选择和农艺创新提供理论和技术途径参考。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三十五年的定位试验结果显示,品种改良对小麦单产和氮肥农学效率提高的贡献因施肥而异。长期单施化肥下,三十五年来品种改良和化肥氮素投入对小麦单产提高的贡献占主导,贡献率分别为41.6%和45.1%;二者对氮肥农学效率提高亦具有较大贡献,贡献率分别为46.8%和48.6%,而其他管理因子的贡献率仅为4.6%。但在有机无机配施下,其他管理因子的贡献较大。(2)小麦新品种单产的显着提升是植株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共同递增的结果,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穗粒数的增加对小麦产量递增的贡献最大。随着品种的更新,小麦籽粒产量和生物量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每十年6.9%和每十年9.1%,收获指数也显着递增。产量构成三要素均呈现递增的变化趋势,其中有效穗数和穗粒数的提高对小麦单产提高的贡献最大。产量的提高与叶片光合作用的优化有关,小麦旗叶相对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均随年代推进显着增加,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则显着下降。(3)小麦氮素吸收与主要利用效率指标随品种改良呈提升趋势,且主要得益于新品种花后氮素转运量和花后氮素积累量的提高。随着年代的推进,小麦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十年8.6%。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吸收效率也显着增加,尽管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呈下降趋势,但不显着;氮素吸收效率的提高对氮肥偏生产力增加的贡献最大。小麦花后氮素转运量和氮素积累量均随着品种演进呈增加趋势,并显着正相关于籽粒产量。(4)小麦根系的总长度、总表面积、总体积和平均直径均随品种更新显着降低,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量在地下部的分配比率也显着下降。随着年代的推进,小麦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系平均直径的下降率分别为每十年6.8%、13.9%、20.9%和6.8%,而比根长则显着增加。小麦根系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量平均每十年下降12.4%和14.0%,但根系氮素吸收能力随品种演进显着增加。小麦根区与非根区土壤无机氮含量、硝化势与反硝化势均存在显着的品种差异,土壤硝态氮含量随年代推进显着上升,土壤硝化势亦显着增加,而反硝化势则稍有下降。(5)小麦全生育期的N20累积排放量和单位产量排放量、增温潜势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随品种演替呈下降趋势,生产力和氮素吸收效率的遗传改良是促进麦田减排的主要原因。随着品种的更新,N20累积排放量的下降率为每十年1.7%~4.3%,这主要归因于拔节后排放通量的显着下降。同期单位籽粒产量N20排放量的递减率为每十年13.9%~18.8%,增温潜势的下降率达每十年1.2%~2.0%,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递减率为每十年8.1%~8.7%。N20累积排放量极显着负相关于籽粒产量、生物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吸收效率。

常向楠[4](2019)在《稀植和密植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及其关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弄清稀植和密植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可为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本研究以197份黄淮南片冬麦区的小麦品种(系)为材料,于2014-2015和2015-2016年度在河南农业大学郑州科教园区对14个小麦农艺性状进行了表型鉴定,分析了不同农艺性状在稀植与密植下的差异,并利用35K芯片检测结果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除旗叶夹角不显着外,其它性状在两种种植密度下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与稀植相比,密植下小麦的抽穗期和开花期分别提前1.22d和1.02d,株高升高4.37cm,脖长升高1.84cm,穗下节长升高1.01cm,旗叶长减少0.36cm,旗叶宽减少0.10cm,穗长缩短0.17cm,可育小穗数减少1.71个,穗粒数减少9.85粒,不育小穗数增加1.01个,千粒重下降1.53g,单穗重下降0.62g。但是不同性状的差异的变异范围均较大,说明品种间差异较大。不同品种表现不同,这也是小麦稳产性的一种体现。品种的综合评判发现对种植密度反应不太敏感的品种多是一些株高较高的历史品种,只有濮麦053、中育9302和弘麦118等少数品种是目前的推广品种。(2)14个性状在稀植和密植下均是极显着正相关的关系,因性状不同使相关程度有较大差异,其中抽穗期、开花期和株高3个性状的相关系数达到0.97以上,说明品种间稀植与密植的差异表现一致性较好,可以用回归方程使用稀植植预算密植植较准确;而穗粒数相关系数不到0.7,稀植与密植品种间的差异表现一致性较差,其它性状位于中等水平。以密植产量为依变量分别与稀植各性状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密植产量(y)与稀植的株高(x2)、脖长(x3)、千粒重(x4)和单穗重(x5)之间的回归关系达到极显着水平,与抽穗期(x1)达到显着水平,最优回归方程为y=626.71+3.42x1-3.44x2-7.36x3+3.13x4+48.55x5。(3)关联分析共得到447个和农艺性状差异相关联的位点,在小麦21条染色体都有分布,单个位点的表型变异贡献率(R2)范围为5.69%~12.16%,其中32个位点在两个环境中被重复关联到。对关联位点进一步分析发掘了多个与农艺性状差异相关的优势等位变异,如2B和2D与抽穗期和开花期差值显着关联的AX-95123073和AX-94603856;12个与不育小穗数差值显着相关的SNP呈现基因簇的形式分布于4A、4B和4D等。还发现漯麦18等36份材料具有较高比例的密度不敏感位点,这些标记可在单株选择的过程中加以利用。

衡亚蓉[5](2018)在《基于冠层空间差异的小麦生长及生产力监测研究》文中指出快速、准确监测作物长势和生产力评价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这可为田间管理措施的制定和政府政策的决策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作物冠层结构存在空间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不同叶片位置的理化特性、光合特性以及光合有效辐射的不均一分布。开展基于冠层空间差异特性的研究,有利于实现小麦生长监测与评价,对提高小麦田间管理技术水平以及生产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不同年份、品种、灌水和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系统分析不同叶片位置的光合特性和冠层内光辐射分布状况,确立植株空间差异性与小麦长势指标间的关系,预期结果将为小麦生长监测诊断与田间优化管理提供技术指导。首先,分析了不同品种和施氮水平条件下小麦净光合速率(Pn)与叶绿素荧光参数随生育时期和叶序位置的变化趋势,确立了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荧光参数间的相关关系,进而利用叶绿素荧光参数评价小麦生物量及产量状况。结果表明:Pn和荧光参数Fv/Fo随生育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Fm’和Fv’/Fm’则呈现逐渐降低的规律。Pn随叶片位置的降低而降低,而荧光参数Fm’、Fv’/Fm’和Fv/Fo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光适应下荧光参数与Pn相关性较好,且相关性随叶位的降低而降低(L1>L2>L3>L4)。顶部四片叶的光合累积量与生物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且在孕穗期至灌浆中期相关性较好。顶部两片叶的荧光累积量(AFm’12)与生物量和产量均呈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且在灌浆前期最好,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26和0.755。总体而言,对于不同小麦品种及施氮处理而言,开花期和灌浆前期的荧光累积量AFm’12可以较好地预测评价小麦生物量和产量状况。其次,将小麦冠层划分为不同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析了冠层内不同测定位点PAR截获率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小麦生长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越靠近小麦植株PAR截获率(Ir)越高,越靠近行间Ir越低。在冠层垂直方向,随着空间高度的增加,PAR截获率逐渐降低。叶片氮含量在孕穗-抽穗期较高,之后逐渐下降;叶面积指数自孕穗期随生育时期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AR在近地面层的空间差异指数(PAR1-3)与LNC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但时期间存在较大的差异;PAR1-3与LAI相关性不仅在各个生育时期间相关关系均较好,而且综合不同的生育时期(拔节期至灌浆中期)数据,可以用统一的线性回归方程评价小麦LAI变化。叶面积氮指数综合了叶片大小和叶片氮含量两方面的信息,更能表征小麦生长状况,结果显示PAR1-3与叶面积氮指数LANI相关性好于LNC和LAI,这将有利于利用光辐射的空间差异实时监测小麦生长状况。光辐射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冠层内光辐射截获数量的多少对小麦生物量形成及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在小麦冠层垂直方向上,冠层底部的累计光截获高于顶部;在水平方向上,越靠近植株累计光截获越高,越靠近行间光截获降低;冠层垂直方向上近地层面和水平方向上行间界面的累计光截获量与产量、穗粒重和穗粒数相关性较好,其中,以冠层近地层面累计光截获(APAR123)表现最好。不同生育时期间比较,相关性存在较大差异。对于生物量而言,拔节期至成熟期APAR123与生物量相关系数为0.752,拔节期至开花期APAR123与该阶段生物量增加量的相关系数为0.806,开花期至成熟期APAR123与该阶段生物量增加的相关系数为0.694。这表明作物冠层近地面层累计光截获可以较好地评价小麦产量要素及生物量状况,为在小麦关键生育阶段加强田间管理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小麦叶片光合特性及冠层内光分布的差异与小麦生长关系密切,基于冠层空间差异特性可以实时、快速监测小麦生长状况,预测评价植株生产力,这将为精准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张盼盼[6](2017)在《氮锌施用对小麦矿质元素积累分配和籽粒品质的调控效应》文中认为本研究以高产小麦品种豫麦49-198为材料,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设置不同氮、锌处理的两因素试验,其中盆栽试验氮、锌处理均设置2水平(施锌处理为0和0.18 g ZnSO4·7H2O/盆,施氮为0和2.32 g N/盆),大田试验施锌处理2水平(0和9.60 kg ZnSO4·7H2O/hm2),施氮处理为4水平(0、180、240和300 kg N/hm2),系统研究不同氮、锌施用条件下植株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差异,以及各器官和籽粒中氮、锌元素的转运、累积和分配比例的变化,分析籽粒磨粉各出粉点样品和混合粉中矿质元素含量、有效性及面粉品质性状的差异,综合评价籽粒矿质含量、产量和各混合粉中营养品质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同步提高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施锌显着提高了小麦叶片碳酸酐酶(CA)活性,以开花期和灌浆中期最为明显,而对叶片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不显着。施氮显着提高了叶片和籽粒中GDH活性、叶片净光合速率(Pn),同时提高产量75.6%,主要表现为穗数和穗粒数的显着增加。施氮还显着提高了收获指数(HI)。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偏生产力(PFP)显着下降,氮肥农学利用率(NUE)无明显变化(平均为22.7%);施锌对HI、PFP和NUE无显着影响。施锌对植株花后茎、叶、穗部的氮转运量、转运效率及贡献率均无显着影响。施锌处理显着降低穗部氮素含量13.6%,但提高了各器官中锌含量,其中籽粒锌含量增加42.8%。与不施氮相比,施氮处理显着提高了各器官氮素转运量2.48-2.90倍,且增幅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穗部和总转运效率则随之显着下降;施氮对茎和叶氮素贡献率的影响未达显着水平。研究还发现,施氮处理提高了各器官及籽粒中氮含量65.4%-112.1%,但随施氮量增加,籽粒氮含量无显着变化,表明在180 kg N/hm2的施氮条件下籽粒氮含量已达较高水平。施氮亦显着提高了小麦茎、穗和籽粒的锌含量,其中籽粒锌含量提高了8.9%。这表明在潜在缺锌土壤地区,适宜施氮、锌管理措施能表现出一定的增锌效果。另外,从植株氮素的分配比例来看,施锌、氮肥处理均显着降低茎和穗中氮素分配比例,施氮还显着提高了叶和籽粒分配比例;随施氮量增加,籽粒中氮素分配比例又有所下降。对于锌素,施氮、锌均显着增加营养器官中(尤其是穗)锌的分配比例,但明显降低籽粒中锌分配比例约18.0%和28.2%。结果显示,施氮、锌后植株增加的氮多向叶片和籽粒,锌多向穗部转移。相关分析表明,各器官氮素花后转运量、成熟期含量与籽粒产量均呈显着正相关。将籽粒从外向内分为7层(F1-F7),发现F2和F3中氮素含量最高(平均分别为28.64g/kg和28.23 g/kg),而F7最低(16.25 g/kg);锌含量则以F1和F2较高(平均分别为69.01mg/kg和67.72 mg/kg)。施锌处理对各部分氮含量无显着影响,但显着提高了各部位锌含量45.0%-59.3%;施氮处理显着增加了籽粒各部位氮含量(以180 kg N/hm2处理最大),但仅对F1、F5和F7锌含量有明显影响。从籽粒各部位分配比例来看,施锌处理提高了F1氮素百分比约4.9%,对各部位锌分配比例无显着影响;施氮处理降低F1和F7的氮分配9.40%和6.48%,但增加F2、F3和F4中氮素的分配比例,同时显着提高F7锌分配比例14.3%,但降低其他部分中锌分配比例4.6%-6.3%。这表明施氮使籽粒增加的氮素多向糊粉层,锌多向籽粒内部转移。相关分析表明,籽粒各部位氮含量与籽粒产量呈线性关系,籽粒锌含量与产量和氮含量的关系不明显。对于不同粉路样品和混合粉来说,矿质元素多集中分布于DF、XF和B1样品。施锌处理提高各出粉点样品和混合粉中Zn含量32.7%-67.7%,增加XF中Cu含量8.5%;显着降低DF中N含量,DF、XF和B2中P、K、Ca、Cu、Mn和Fe含量,对混合粉中P、K、Mg、Cu和Fe无显着影响。施氮条件下,各出粉点样品和混合粉中N含量提高31.9%-52.9%,XF、B1、R2、R3和部分混合粉的Ca、Mg、Cu、Mn和Fe含量也明显增加,麸皮和心磨粉各部分中P含量则显着下降。相关分析表明,全粉中N和P含量负相关,K、Ca、Mg、Cu、Mn和Fe之间正相关(R2为0.330-0.740),Zn和Cu显着正相关。这表明籽粒中大多矿质元素存在着协同效应。从矿质元素在籽粒各出粉点样品的分配比例和有效性看,施锌对N、K、Ca、Mg、Fe和Zn的分配无显着影响,使各粉路样品和混合粉中Zn有效性显着提高,但不同程度的降低了某些出粉点样品和混合粉Ca、Mg、Cu和Fe有效性。施氮处理增加了DF中N、XF中P和Mg、B1中K、R1中Mn和Fe的分配比例,降低R1和R2中P、DF中Mg和Zn的分配,同时增加了心磨粉Cu、Fe和混合粉中Mg和Zn有效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精制粉、标准粉、通粉和全粉的锌日吸收量(TAZ)平均分别为0.22、0.36、0.57和0.98 mg/d,施氮、锌后TAZ提高27.8%-61.0%。各出粉点样品中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存在差异,其中蛋白质含量以DF、XF和B3含量较高,总淀粉含量以R1和R2最高。施锌处理对各出粉点样品和混合粉中蛋白质和淀粉的含量无显着影响。施氮处理显着增加了其中蛋白质含量及累积量,提高DF层蛋白质分配比例至21.1%,降低标准粉中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以B1、R1和R2较为明显),增加直/支比13.8%。B1、B2和R1样品对标准粉中淀粉的粘度指标影响较大,施氮处理显着降低了标准粉各部分的粘度指标,R1和R2稀懈值在180 kg N/hm2处理下较高,心磨粉各部分反弹值以240 kg N/hm2处理下最低。施氮后R3膨胀势显着提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总淀粉、支链淀粉含量与各粘度指标呈显着正相关。对矿质元素含量与产量、各混合粉中蛋白质和淀粉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籽粒中N、Ca、Mg、Cu和Fe含量与产量、各混合粉中蛋白质含量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2为0.395-0.991),P与之负相关,N、Ca和Cu含量与精制粉、标准粉和全粉淀粉含量显着负相关。除通粉淀粉外,各混合粉中蛋白质、淀粉含量与产量呈线性关系,与各营养器官氮素转运及成熟期氮素含量也有显着的相关关系。矿质元素与产量、蛋白质和淀粉的关系证明,籽粒中的大多矿质元素含量与精制粉和标准粉的产量和品质存在着协同提高的可能性,即在增加矿质元素含量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其蛋白质含量,达到产量、矿质价值和营养品质的协同提高。

王沙沙[7](2016)在《小麦重要农艺性状基因TaGS5及TaTAC1基因克隆及其与农艺性状关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小麦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长期以来,产量一直是小麦育种中的最为重要的育种目标。而作为小麦产量三要素之一,千粒重对产量有重要影响,主要由籽粒大小来决定。由于普通小麦拥有巨大的基因组和大量的重复序列,采用图位克隆技术从小麦中直接克隆与产量相关的基因比较非常困难。到目前为止,尽管有许多与产量或者产量相关性状的QTL位点定位出来,但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基因的克隆、遗传机理和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仍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以363份黄淮海麦区的小麦品种(高代品系)为材料,通过同源克隆的方法技术克隆了两个与小麦产量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一个为与分别为小麦籽粒大小相关的TaGS5基因,另一个为控制和小麦株型相关分蘖夹角的TaTAC1基因,并分别分析了这两个基因的结构、在黄淮麦区小麦种质资源中的分子特征以及与农艺性状的关系,为剖析产量重要农艺相关性状形成的分子遗传机理和遗传基础以及调控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普通小麦中克隆了一个控制籽粒大小的TaGS5基因,该基因主要由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组成。染色体定位发现,该基因被定位在3号染色体上。测序结果显示,在TaGS5-A1基因的第六个外显子发现了一个SNP,该SNP导致TaGS5-A1基因编码的蛋白303 bp的位置发生从丙氨酸到丝氨酸的改变。因此,将TaGS5-A1位点所编码蛋白303 bp位置为丙氨酸的变异命名为TaGS5-A1a,将TaGS5-A1位点所编码蛋白303 bp位置为丝氨酸的变异命名为TaGS5-A1b,并根据该SNP开发了一个CAPS功能性标记。2.通过研究TaGS5-A1等位变异和小麦农艺性状的关系发现,与基因型为TaGS5-A1a的小麦品种相比,基因型为TaGS5-A1b的小麦品种具有较宽的粒宽和更高的千粒重。同时发现,基因型为TaGS5-A1a的小麦品种的株高、穗长和穗下节也显着高于基因型为TaGS5-A1b的小麦品种的株高、穗长和穗下节。另外,农家种中这两种基因型所对应的农艺性状之间的差异大于现代品种中这两种基因型所对应的农艺性状之间的差异。因此推测,农家种中TaGS5基因可能在调节产量相关性状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分析可能是由于经历强烈的人工选择之后,许多优良基因在现代品种中积累的缘故。优良基因型TaGS5-A1b在现代小麦育种过程中可能经历了强烈的人工定向选择。3.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TaGS5-A1b基因型在小麦种子6个不同发育时期表达量均显着高于TaGS5-A1a基因型。由于TaGS5-A1b基因型小麦品种比TaGS5-A1a类型的小麦品种具有相对更高的千粒重和更低的株高,总体上农艺性状相对更为优良。因此推测,TaGS5基因表达量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呈正相关。4.为了进一步研究TaGS5基因对小麦农艺性状尤其是千粒重的影响,TaGS5基因启动子序列从普通小麦中被分离出来。测序结果显示,在该基因启动子上游-1925 bp位置有一个G碱基的插入,该碱基的插入主要发生在TaGS5-A1基因启动子上游顺式作用元件Sp1内。将之前在TaGS5-A1基因第六个外显子内发现的SNP(G/T)导致的等位变异类型和该基因启动子区域发现的G碱基插入与否造成的等位变异类型相结合,可以把普通小麦分为TaGS5-A1a-a、TaGS5-A1a-b、TaGS5-A1b-a和TaGS5-A1b-b四种基因型。5.研究TaGS5-A1启动子等位变异与连续三年农艺性状关系发现,与基因型为TaGS5-A1a-a的小麦品种相比,基因型为TaGS5-A1a-b的小麦品种具有较高的千粒重、较低的株高和较宽的粒宽。与基因型为TaGS5-A1b-a的小麦品种相比,基因型为TaGS5-A1b-b的小麦品种具有较高的千粒重、较高的株高和较窄的粒宽。进一步分析发现,TaGS5-A1a-a和TaGS5-A1a-b这两种基因型对应的小麦品种农艺性状之间的差异要大于TaGS5-A1b-a和TaGS5-A1b-b这两种基因型对应的小麦品种农艺性状之间的差异,因此推测,TaGS5-A1基因启动子上游碱基G的插入可能在基因型为TaGS5-A1a的小麦品种中比在基因型为TaGS5-A1b的小麦品种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6.通过对小麦种子5个不同发育时期以及植株不同组织器官进行荧光定量分析,发现TaGS5-A1b-b基因型的相对表达水平在小麦种子的各个发育时期均显着高于TaGS5-A1b-a基因型。由于基因型为TaGS5-A1b-b的小麦品种显示出更高的千粒重,因此推测,TaGS5-A1基因的高表达量与普通小麦的千粒重呈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TaGS5-A1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如根、茎、叶中均表达,且在茎和叶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根中的表达量。7.通过同源克隆方法分别从普通小麦染色体A组、B组和D组上克隆了株型有关的TaTAC1-A1基因、TaTAC1-B1基因和TaTAC1-D1基因,该基因主要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染色体定位发现,该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进一步研究发现,部分品种在TaTAC1-A1基因启动子上游-419 bp的位置拥有一段长为242 bp的插入,以此为基础开发功能性标记;TaTAC1-B1基因启动子上游也发现一些插入、缺失及SNP的等位变异。TaTAC1-D1基因未发现任何核苷酸的多态性。8.TaTAC1等位变异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发现,与基因型为TaTAC1-A1b的小麦品种相比,基因型为TaTAC1-A1a的小麦品种具有较多的分蘖数,较大的旗叶夹角和较大的旗叶扩张角。同时,与基因型为TaTAC1-B1b的小麦品种相比,基因型为TaTAC1-B1a的小麦品种也具有较多的分蘖数,较大的旗叶夹角和较大的旗叶扩张角。进一步分析TaTAC1-A1和TaTAC1-B1基因等位变异发现,优良基因型之间表现出加性遗传效应。9.研究TaTAC1基因在不同逆境胁迫条件下的相对表达水平发现,TaTAC1-A1基因和TaTAC1-B1基因在干旱(PEG 6000模拟干旱)和盐(NaCl)胁迫条件下相对表达水平均呈直线上升,而在高温(42℃)与低温(4℃)条件下相对表达水平均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因此推测,TaTAC1基因可能对干旱和盐胁迫积极响应。10.利用TILLING技术筛选出TaTAC1-A1基因表达提前终止的沉默突变体,通过表型分析发现,突变体的分蘖数、旗叶夹角、旗叶扩张角都显着小于野生型。此结果与TaTAC1等位变异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相吻合。

聂胜委,张巧萍,宝德俊,黄绍敏,张水清[8](2015)在《平衡施肥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构成的年际间变化的影响》文中指出对氮磷钾配施(NPK)以及与有机肥(NPKM,NPK1.5M)或秸秆(NPKS)配施4种平衡施肥措施下小麦(豫麦47、郑麦9023、郑州941、临汾7203)的产量构成在年际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以探索施肥与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年际间的变化特点,为制定合理的施肥措施、提高小麦抵御不良因子的能力提供借鉴。结果表明,与不施肥(CK)处理相比,NPK,NPKM,NPK1.5M,NPKS施肥措施均能增加临汾7203、郑州941、豫麦47、郑麦9023的群体穗数,增加豫麦47、郑麦9023的穗粒数、千粒质量,减小郑麦9023的群体穗数在年际间的差异性;NPK施肥措施能减小郑州941的穗粒数在年际间的差异性。在NPK,NPKM,NPK1.5M,NPKS施肥处理中,临汾7203和郑州941群体穗数的总变异(CV≤10%)较小,郑麦9023、豫麦47分别在CK,NPK处理中的群体穗数总变异较大,分别为27.1%,14.4%;临汾7203、豫麦47在NPK1.5M处理中穗粒数总变异较大,分别为10.4%,16.3%,郑州941(NPK1.5M,NPKS)、郑麦9023(NPKM,NPK1.5M)部分处理中穗粒数总变异较大;郑州941、豫麦47的千粒质量总变异较小,临汾7203、郑麦9023分别在NPKS和CK,NPK1.5M处理中的总变异较大,分别达到了16.2%,19.1%和11.6%。

曹廷杰[9](2015)在《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系)遗传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深入了解河南省近年来新育成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基础,利用田间试验、温室抗白粉病接种鉴定、遗传学分析和全基因组扫描与关联分析方法,对河南省近年来育成和审定的小麦品种(系)进行了遗传解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华北地区流行的2个白粉菌菌株E09和E20对2009~2013年度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和预备试验的小麦新品种(系)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同时利用与Pm2、Pm4a、Pm8和Pmm21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了相关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布。在鉴定的908个小麦新品种(系)中有199个抗E09,占21.9%;在鉴定的412个小麦新品种(系)中有39个抗E20,占9.5%,其中有15个同时抗E09和E20。在908个鉴定的小麦新品种(系)中,580个含有1BL/1RS,占63.9%,含有Pmm8或新的1RS来源抗白粉病基因;另有2个品种(系)含有6AL/6VS来源广谱抗白粉病基因Pm21,8个可能携带Pm2,2个可能含有Pm4a;6个品种(系)可能含有多个基因。2、对36个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系)进行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利用Illumina Infinium iSelect90K SNP芯片结合集群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te Analysis,BSA)规模化快速检测其携带的抗白粉病基因,同时利用与Pm4a、Pm4b、Pm8和Pm21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相应的抗病基因。SNP芯片检测发现,24个品种(系)在抗、感池DNA间检测到一个显着差异多态性SNPs峰值,其中20个品种(系)在2AL染色体上有一个显着差异多态性SNPs峰值,推测抗病基因位于2AL染色体上,可能是Pm4位点的抗白粉病基因;利用已知的Pm4a和Pm4b分子标记Xgwm356和P1-P2未能在这36个品种(系)中检测到Pm4a和Pm4b抗白粉病基因,很可能是遗传背景不同所致。利用位于2AL染色体上多态性SNP序列开发了与2AL染色体上抗白粉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wggc116-12,在开04131/石4185和中育9398/石4185两个F2小群体上证实与2AL染色体臂的抗白粉病基因紧密连锁,可用于这些在2AL染色体臂存在抗、感SNP多态性的品种中携带抗白粉病基因的检测。郑育麦518、新麦04077、国麦301和向阳3号分别在1BL、2DL、6AL和3BS染色体上有一个显着差异的多态性SNPs峰值,分子标记Xcau127检测证实国麦301中含有抗白粉病基因Pmm21。其它12个品种(系)在抗、感池DNA间检测到多个差异多态性SNPs峰值,推测可能含多个抗白粉病基因。这36个品种(系)中有21个含有1B/1R易位,但有7个品种(系)在抗、感池DNA间检测到位于1BL染色体上的多态性SNPs峰值,表明其可能含有不同于Pm8的新1B/1R易位或位于1B染色体的其他抗白粉病基因;宛麦999不含1B/1R易位,但在1BL上检测到多态性SNPs峰值,推测其含有其他抗白粉病基因。3、利用Illumina90k iSelect SNP标记技术对豫麦34及河南省2000~2013年审定的小麦品种共96个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分析了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基础。结果表明,在所有SNP位点中,多态性比率为47.39%(38,661/81,587),多态性标记在基因组间分布呈现B>A>D。96个品种亲缘关系较近,两两遗传相似系数的平均值为0.719,变幅为0.552~0.998,且94.3%的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652~0.812之间;按UPGMA法将96个品种划分为7个类群。综合SNP和系谱分析,近10年河南省审定的96个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不够丰富,多数品种亲缘关系较近,在育种中迫切需要引入新的种质资源,拓宽遗传背景。4、利用Illumina90k iSelect SNP标记对94个小麦品种全基因组扫描数据和这些品种的抽穗期、成熟期、最高分蘖、成穗率、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灌浆时间、灌浆速率等性状表现型数据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SNP基因型分析结果进行质量控制后,共有22846个SNP用于关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共检测到311个SNP位点与上述10个性状显着相关,对单个性状的解释率R2值的范围为10~30%,其中42个SNP位点在全基因组水平上与性状显着关联。在2A、2B、2D、3A、4D、6A染色体上检测到70个SNP位点与亩穗数显着相关,其中,位于3A染色体上的Excaliburc23111839对性状的解释率最高(20.7%);发现121个SNP标记与最高分蘖显着相关,86.78%的标记位于3A染色体上,其中29个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显着相关,对性状的解释率范围10.75~28.29%;有31个SNP与成穗率显着相关,分布于1B、2A、7B、7D染色体上的,其中3个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显着相关;另有45个SNP标记与株高显着相关,分布于1A、1D、2A、2B、3A、3D、4A、5B、7B、7D染色体上,对性状的解释率范围14.63%-30.28%,其中4个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显着关联;检测到28个SNP标记与千粒重显着相关,其中4个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显着相关,分布于2A、2D、3A、3B、3D、4A、5B、6B、7A、7B、7D染色体上;此外还检测到8个SNP与成熟期显着相关(1A、2A、2D、4D、7B)、7个SNPs与灌浆时间显着相关(3A和5B)、2个SNP与灌浆速率显着相关(7B、7D)、3个SNP与抽穗期显着相关(6D、7B);只检测到位于2B染色体上的SNPs Tdurumcontig6782798与穗粒数显着相关,且在全基因组水平显着相关。同时检测到47个SNP标记同时与亩穗数和最高分蘖显着相关;2个SNP同时与灌浆速率和千粒重显着相关;1个SNP同时与株高、成熟期和最高分蘖显着相关;1个SNP同时与最高分蘖和成穗率显着相关。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只检测到3个与成穗率显着相关的SNP位点。这些标记需要进一步验证。

胡卫丽[10](2014)在《氮肥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茎蘖发育与物质运转的调控效应》文中提出本试验于2011-2013年连续两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示范园区大田条件下,以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氮肥(N240、N0)和种植密度(D1、D2、D3)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茎蘖发育和物质运转的调控效应,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氮肥和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群体动态和分蘖成穗率具有调控效应。两穗型品种的群体分蘖数在施氮条件下均表现为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分蘖成穗率随密度增大而减小。豫麦49-198在施氮条件下籽粒灌浆速率呈双峰曲线变化,而其不施氮处理及兰考矮早八各氮密组合处理的灌浆速率均呈单峰曲线变化,且相同氮密组合处理间豫麦49-198的灌浆速率普遍大于兰考矮早八。2、兰考矮早八的主茎优势明显,开花期、成熟期主茎干物质积累量显着大于豫麦49-198,且种植密度对主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显着大于施氮效应;豫麦49-198具有明显的分蘖优势,且氮肥对促进分蘖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的调控效应较种植密度大。同一施氮水平下,两穗型品种干物质在主茎和分蘖营养器官中的积累量和分配比例均随种植密度加大而升高;但在分蘖穗部位的表现则不同。3、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豫麦49-198主茎各营养器官干物质转移量、转移率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以D2和D3处理最高,兰考矮早八则以D3和D1处理较高。两种施氮处理下,豫麦49-198高密度D3处理的分蘖叶片、叶鞘、穗轴+颖壳的花前贮藏干物质的转运量、转运率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均明显高于D2、D1处理;而兰考矮早八在分蘖的叶片、茎秆、叶鞘中则均表现为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大。4、氮肥和种植密度对两穗型品种茎蘖各器官的氮素转移量和转移率的调控效应不同,同一氮密组合处理下,兰考矮早八茎蘖各营养器官的氮素转移量显着大于豫麦49-198,且两穗型品种茎蘖各营养器官开花后贮藏氮素的转移量均以叶片最高,叶鞘最低。5、同一种植密度下,两穗型品种原生导管孔径和面积、后生导管孔径和面积、总导管面积、茎壁厚度、内外层维管束数目、总的维管束面积和韧皮部面积均表现为主茎>分蘖Ⅰ>分蘖Ⅱ;同一指标不同种植密度则表现为D1>D2或D3。蘖位越高两穗型冬小麦品种维管束发育越缓慢。相同蘖位维管束,兰考矮早八的发育进程要强于豫麦49-198。D1处理的分蘖Ⅰ和分蘖Ⅱ维管束发育同步;D2处理分蘖Ⅰ维管束发育稍晚于主茎,但又较分蘖Ⅱ发育早;D3处理的分蘖Ⅰ和分蘖Ⅱ维管束发育进程均滞后于主茎。6、同一施氮条件下,两穗型品种成穗数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增大,粒重则随密度增大而减小。兰考矮早八籽粒产量在相同氮水平下表现为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增大,豫麦49-198在不施氮条件下籽粒产量表现为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增大,施氮条件下则表现为D2>D3>D1。同一氮水平下,两穗型品种的单株穗数、结实小穗数、不孕小穗数、中部败育粒均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减小;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两穗型品种的单株穗数、茎蘖的结实小穗数、分蘖的不孕小穗数、中部败育粒表现为施氮处理大于不施氮处理,而主茎的不孕小穗数和中部败育粒则表现为施氮处理小于不施氮处理。

二、豫麦47田间管理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豫麦47田间管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分蘖角度遗传解析与标记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株型
        1.1.1 株型概念
        1.1.2 理想株型概念
        1.1.3 株型与育种
    1.2 水稻分蘖角度遗传研究进展
        1.2.1 水稻分蘖角度QTL定位
        1.2.2 水稻分蘖角度调控的分子机理
    1.3 TAC1基因研究进展
    1.4 作物数量性状遗传研究
        1.4.1 连锁分析
        1.4.2 关联分析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中麦871/中麦895 RIL群体分蘖角度QTL定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田间试验与性状调查
        2.1.3 基因型分析
        2.1.4 基于BSR-Seq的 QTL定位
        2.1.5 基于KASP标记的遗传连锁图构建及QTL确认
        2.1.6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中麦871/中麦895RIL群体多环境下分蘖角度的遗传变异分析
        2.2.2 中麦871/中麦895 RIL群体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QTL定位
        2.2.3 QTL的累加效应
        2.2.4 QTL效应的验证
    2.3 讨论
        2.3.1 QTL定位结果分析比较
        2.3.2 BSR-Seq分析在复杂性状QTL定位中的应用
第三章 扬麦16/中麦895DH群体分蘖角度QTL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田间试验与性状调查
        3.1.3 基因型分析
        3.1.4 连锁图谱构建
        3.1.5 QTL定位
        3.1.6 KASP标记开发与验证
        3.1.7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扬麦16/中麦895DH群体多环境下分蘖角度的遗传变异分析
        3.2.2 扬麦16/中麦895DH群体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3.2.3 分蘖角度QTL定位
        3.2.4 QTL的累加效应
        3.2.5 矮秆基因对分蘖角度的影响
        3.2.6 主效位点QTA.caas-2B的 KASP标记开发
    3.3 讨论
        3.3.1 高密度连锁图谱
        3.3.2 分蘖角度QTL与其它相关QTL的关系
        3.3.3 矮秆基因对分蘖角度的影响
第四章 小麦分蘖角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田间试验与性状调查
        4.1.3 基因型分析
        4.1.4 图谱构建
        4.1.5 关联分析
        4.1.6 KASP标记开发与验证
        4.1.7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多环境下自然群体分蘖角度的遗传变异分析
        4.2.2 自然群体图谱构建
        4.2.3 亲缘关系、群体结构和连锁不平衡
        4.2.4 分蘖角度的关联分析
        4.2.5 分蘖角度关联位点的聚合效应
        4.2.6 分蘖角度和优异等位变异个数的区域差异
        4.2.7 分蘖角度候选基因分析
        4.2.8 KASP标记开发与验证
    4.3 讨论
        4.3.1 群体结构和亲缘关系对关联分析的影响
        4.3.2 干旱处理对分蘖角度的影响
        4.3.3 QTA.caas-5DL候选基因的效应
        4.3.4 候选基因分析
第五章 小麦Ta TAC-D1 基因序列分析及其与分蘖角度的关系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Ta TAC-D1 基因近等基因系构建
        5.1.3 田间试验与性状调查
        5.1.4 基因组DNA和 RNA提取
        5.1.5 Ta TAC-D1 基因测序和功能标记开发
        5.1.6 Ta TAC-D1 基因表达量分析
        5.1.7 Ta TAC-D1 基因进化分析
        5.1.8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Ta TAC-D1 基因序列分析
        5.2.2 Ta TAC-D1 功能标记开发及其与分蘖角度的关系
        5.2.3 Ta TAC-D1 不同时期和部位表达量
        5.2.4 Ta TAC-D1 近等基因系与产量相关性状的关系
    5.3 讨论
        5.3.1 Ta TAC-D1 基因序列与进化
        5.3.2 Ta TAC-D1 基因时空表达
        5.3.3 Ta TAC-D1 基因近等基因系的产量性状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小麦抗倒伏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小麦抗倒伏的研究概况
        1.1.1 小麦倒伏的危害
        1.1.2 小麦倒伏的类型
        1.1.3 小麦倒伏的原因
        1.1.4 小麦抗倒伏的遗传机理及评价方法
    1.2 分子标记研究进展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1.3 关联分析
        1.3.1 关联分析的概念
        1.3.2 关联分析的应用
        1.3.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3.4 关联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材料种植
        2.2.2 表型数据测定
        2.2.3 SNP基因型判定
        2.2.4 群体材料数据分析
        2.2.4.1 表型数据分析
        2.2.4.2 聚类分析
        2.2.4.3 群体结构分析
        2.2.4.4 亲缘关系分析
        2.2.4.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群体性状统计分析
        3.1.1 茎秆特性的表型分析
        3.1.2 株高及节间长的表型分析
        3.1.3 穗部相关性状表型分析
        3.1.4 根系总长表型分析
        3.1.5 各表型性状的相关性
        3.1.6 不同地理来源和育成年限小麦各表型性状分析
    3.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2.1 90 K芯片检测结果
        3.2.2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3.2.3 小麦抗倒伏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3.2.3.1 小麦茎秆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3.2.3.2 株高及节间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3.2.3.3 穗部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3.2.3.4 不同环境根系总长的关联分析
4 讨论
    4.1 小麦品种抗倒性的研究
    4.2 群体结构
    4.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3.1 小麦茎秆相关性状
        4.3.2 小麦茎秆节间长
        4.3.3 小麦穗鲜重和苗期根系总长
    4.4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设想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黄淮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氮素利用和麦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小麦品种改良进程
        1.2.2 品种改良对小麦生产力及植株性状的影响
        1.2.3 小麦品种与氮素利用效率
        1.2.4 作物品种与农田温室气体排放
        1.2.5 氮肥增效与农田减排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2.2 试验设计
        2.2.1 长期定位试验
        2.2.2 大田品种比较试验
        2.2.3 根袋品种比较试验
        2.2.4 供试材料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2.3.1 田间管理与记载
        2.3.2 植株样品采集与测定
        2.3.3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2.3.4 气体样品采集与测定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品种改良对小麦生产力与氮肥农学效率提高的贡献
    3.1 引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小麦产量与氮肥农学效率年代变化
        3.2.2 平均产量与平均氮肥农学效率
        3.2.3 品种平均单产和平均氮肥农学效率变化趋势的差异
        3.2.4 小麦单产和氮肥农学效率提高的科技贡献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的生产力差异
    4.1 引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
        4.2.2 植株高度
        4.2.3 成穗特征
        4.2.4 植株干物质量与收获指数
        4.2.5 旗叶光合特征
        4.2.6 小麦品种性状与产量通径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的氮素利用差异
    5.1 引言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氮素积累与氮素利用效率
        5.2.2 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的分配
        5.2.3 花后氮素的转运与积累
        5.2.4 小麦氮素利用效率、转运特征与产量的关系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的根系特征差异
    6.1 引言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根系干物质量与根系氮素积累量
        6.2.2 根系形态特征
        6.2.3 根系氮素吸收能力
        6.2.4 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
        6.2.5 土壤硝化势与反硝化势
        6.2.6 根系性状与生产力、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对麦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差异
    7.1 引言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温室气体排放通量
        7.2.2 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
        7.2.3 N_2O和CO_2单位排放量
        7.2.4 温室气体综合效应
        7.2.5 土壤理化性状
        7.2.6 N_2O排放与土壤性状、小麦生产力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
    8.1 综合讨论
        8.1.1 品种改良对小麦单产和氮肥农学效率提高的贡献
        8.1.2 小麦生产力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提升及其生理机制
        8.1.3 小麦根系特征的演变与生产力、氮素利用效率改良的关系
        8.1.4 麦田N_2O排放与小麦品种改良进程
    8.2 全文小结
    8.3 主要创新点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4)稀植和密植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及其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种植密度对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1.1.1 种植密度对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1.1.2 种植密度对小麦株型性状的影响
        1.1.3 种植密度对小麦穗部性状的影响
        1.1.4 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1.2 关联分析的发展及其应用
        1.2.1 连锁不平衡
        1.2.2 关联分析理论
        1.2.3 群体结构与关联分析
        1.2.4 关联分析在小麦研究中的应用
        1.2.5 影响关联分析的因素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田间种植
        3.2.2 性状调查
    3.3 数据分析方法
        3.3.1 统计分析方法
        3.3.2 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差异的评判
        3.3.3 DNA提取和全基因组35K SNP芯片检测
        3.3.4 群体结构、亲缘关系和LD衰减分析
        3.3.5 关联分析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小麦农艺性状稀植与密植差值的联合方差分析
    4.2 稀植和密植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分析
        4.2.1 稀植和密植下小麦生育期的差异分析
        4.2.2 稀植和密植下小麦株型性状的差异分析
        4.2.3 稀植和密植下小麦穗部性状的差异分析
        4.2.4 稀植和密植下小麦产量性状的差异分析
    4.3 密植产量与稀植性状间的关系分析
    4.4 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差异的评判
    4.5 群体结构及关联分析
        4.5.1 群体遗传结构
        4.5.2 连锁不平衡(LD)分析
        4.5.3 差异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
        4.5.4 多环境检验和优异等位变异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5.1 稀植与密植下小麦农艺性状的差异
    5.2 群体结构和连锁不平衡分析
    5.3 小麦农艺性状差值的关联分析
    5.4 代表品种密度不敏感位点的分布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

(5)基于冠层空间差异的小麦生长及生产力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作物冠层光分布的空间性
    2 作物生长监测的研究进展
        2.1 作物氮素营养监测
        2.2 叶面积指数的监测
    3 小麦生产力的评价
    4 光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田间数据获取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上部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产量及生物量估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1.3 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测定
        1.4 数据分析和利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育时期旗叶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2.2 不同叶片位置及施氮水平对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2.3 小麦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荧光参数间定量关系
        2.4 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与生物量间的定量关系
        2.5 小麦顶部四张叶片的光合累积量与荧光累积量间的定量关系
        2.6 叶绿素荧光参数与生物量和籽粒产量间关系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冠层光辐射空间差异的小麦叶片生长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测定
        1.3 叶片氮含量和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1.4 数据分析和利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片氮含量、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氮指数与籽粒产量间关系
        2.2 施氮水平和灌水处理对小麦叶片氮含量和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2.3 施氮水平和灌水处理对小麦冠层内PAR截获率空间分布的影响
        2.4 小麦冠层PAR截获量与叶片氮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叶面积氮指数间相关关系
        2.5 小麦冠层PAR截获量空间差异与叶片氮含量的相关关系
        2.6 小麦冠层PAR截获量空间差异与叶面积指数的相关关系
        2.7 小麦冠层PAR截获量空间差异与叶面积氮指数间的相关关系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冠层光辐射特征的小麦生物量及产量估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测定
        1.3 生物量和籽粒产量的测定
        1.4 数据分析和利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氮素水平对冠层光截获空间分布的影响
        2.2 冠层累计光截获与籽粒产量要素间的关系
        2.3 冠层内累计光截获与生物量间的关系
        2.4 冠层累计光截获量与产量及生物量间定量关系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小麦生长的冠层空间特征
        1.2 小麦生长参数的监测
        1.3 小麦生产力评价
    2 结论
    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4 研究展望与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6)氮锌施用对小麦矿质元素积累分配和籽粒品质的调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中英文缩写
第一章 绪论
    1.氮肥施用对小麦氮素吸收、同化及籽粒产量品质的影响
        1.1 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同化
        1.2 氮肥施用对小麦生长生理特征的影响
        1.2.1 施用氮肥对小麦群体性状的影响
        1.2.2 施用氮肥对小麦植株蒸腾作用的影响
        1.2.3 施用氮肥对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1.2.4 施用氮肥对小麦植株中氮素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1.3 氮肥施用对小麦氮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1.4 氮肥施用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1.5 氮肥施用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2.锌肥施用对小麦矿质元素吸收、同化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2.1 小麦籽粒中矿质元素元素含量和分布
        2.2 小麦对锌的吸收利用
        2.3 施用锌肥对小麦生长生理特征的影响
        2.4 施用锌肥对产量的影响
        2.5 施用锌肥对籽粒矿质元素含量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2.6 施用锌肥对籽粒蛋白质品质的影响
    3.研究目的和意义及技术路线
        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氮锌处理对小麦生长生理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施肥处理
        1.2.1 施肥种类
        1.2.2 施肥量及施用方法
        1.3 田间管理措施及试验期间气象状况
        1.3.1 田间管理措施
        1.3.2 试验气象状况
        1.4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5 植株农艺性状及样品的测定
        1.5.1 农艺性状的测定
        1.5.2 植株叶片光合特性的测定
        1.5.3 叶片和籽粒中氮锌代谢关键酶的测定
        1.6 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氮锌施用对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
        2.2 氮锌施用对小麦叶片和籽粒CA、GDH酶活性的影响
        2.3 氮锌施用对小麦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2.4 氮锌施用对小麦产量和籽粒灌浆的影响
        2.5 氮锌施用对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3.结论与讨论
        3.1 氮锌施用提高了小麦叶片CA活性
        3.2 氮锌施用提高了小麦植株光合性能
        3.3 氮锌施用对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第三章 氮锌施用对小麦植株氮锌积累转运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施肥处理
        1.2.1 施氮锌处理
        1.2.2 施肥量及施肥期
        1.3 田间管理措施及试验气象状况
        1.3.1 田间管理措施
        1.3.2 试验气象状况
        1.4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5 样品的测定
        1.6 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氮锌处理下小麦花后氮素转运及吸收的变化
        2.1.1 氮锌施用对小麦植株各器官氮素花后转运量和吸收量的影响
        2.1.2 氮锌施用对小麦植株各器官氮素花后转运效率的影响
        2.1.3 氮锌施用对小麦植株各器官氮素花后转运和吸收贡献率的影响
        2.2 氮锌施用对小麦成熟期植株各器官氮锌积累分配的影响
        2.2.1 氮锌施用对小麦植株各器官氮锌含量的影响
        2.2.2 氮锌施用对小麦植株各器官氮锌累积量的影响
        2.2.3 氮锌施用对小麦植株各器官氮锌分配比例的影响
        2.3 不同氮锌处理下小麦籽粒各部位氮锌积累分配的变化
        2.3.1 氮锌施用对小麦籽粒各部位氮锌含量的影响
        2.3.2 氮锌施用对小麦籽粒各部位氮锌累积量的影响
        2.3.3 氮锌施用对小麦籽粒各部位氮锌分配比例的影响
        2.4 小麦各器官氮素转运累积、籽粒氮锌含量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4.1 小麦植株各器官与籽粒中氮锌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2.4.2 小麦籽粒中氮、锌含量和产量之间的关系
    3.结论与讨论
        3.1 不同氮锌处理下小麦植株氮锌积累分配的变化
        3.2 籽粒氮锌含量和产量的关系
第四章 氮锌施用对小麦出粉点样品矿质元素累积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施氮锌处理
        1.3 田间管理措施及试验气象状况
        1.3.1 田间管理措施
        1.3.2 试验气象状况
        1.4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5 样品的测定方法
        1.5.1 样品中元素含量的测定
        1.5.2 样品中植酸含量的测定
        1.6 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氮锌施用对小麦不同出粉点样品和混合粉中各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2.2 籽粒中各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
        2.3 氮锌施用对小麦出粉点样品各矿质元素累积量的影响
        2.4 氮锌施用对小麦出粉点样品各矿质元素分配比例的影响
        2.5 氮锌施用对小麦出粉点样品矿质元素有效性的影响
        2.5.1 不同氮锌处理下小麦出粉点样品和混合粉植酸含量的变化
        2.5.2 不同氮锌处理下小麦出粉点样品和混合粉植酸累积量的变化
        2.5.3 籽粒各出粉点样品和混合粉中元素的有效性
        2.5.4 混合粉中TAZ的变化
    3.结论与讨论
        3.1 小麦籽粒矿质元素含量和分布的差异
        3.2 氮锌施用对小麦矿质元素含量及有效性的影响
第五章 小麦籽粒出粉点样品品质及其与矿质元素积累转运的关系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施氮锌处理
        1.3 田间管理措施及试验气象状况
        1.3.1 田间管理措施
        1.3.2 试验气象状况
        1.4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5 样品的测定方法
        1.5.1 蛋白质的测定
        1.5.2 淀粉及其组成的测定
        1.5.3 膨胀势和RVA的测定
        1.6 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氮锌施用对小麦出粉点样品中蛋白质的影响
        2.1.1 氮锌施用对小麦出粉点样品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2.1.2 氮锌施用对小麦出粉点样品蛋白质累积量的影响
        2.1.3 氮锌施用对小麦出粉点样品蛋白质分配比例的影响
        2.2 氮锌施用对小麦标准粉中淀粉的影响
        2.2.1 氮锌施用对小麦标准粉各部分淀粉含量的影响
        2.2.2 氮锌施用对小麦标准粉各部分糊化特性的影响
        2.2.3 氮锌施用对小麦标准粉各部分膨胀势的影响
        2.3 标准粉各部分直支链淀粉、糊化特性和膨胀势之间的关系
        2.4 籽粒中各元素与产量、混合粉蛋白质和淀粉的关系
        2.5 小麦各器官氮含量、花后转运量与产量和混合粉蛋白质和淀粉的关系
    3.结论与讨论
        3.1 氮锌处理下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3.2 籽粒中矿质元素与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关系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2 结论
    3 本文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ABSTRACT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小麦重要农艺性状基因TaGS5及TaTAC1基因克隆及其与农艺性状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 电子克隆技术的发展
        2.1 电子克隆技术简介
        2.2 一些网络分析程序和应用软件的应用
        2.3 电子克隆技术在植物基因克隆上的应用
    3 小麦籽粒大小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3.1 小麦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3.2 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基因克隆
        3.3 其它作物产量性状相关基因克隆
    4 主要农作物株型的研究进展
        4.1 水稻理想株型的研究进展
        4.2 玉米株型研究进展
        4.3 小麦株型及理想株型
        4.4 禾本科作物芭茅(Miscanthus sinensis)分蘖角度的研究进展
        4.5 木本植物桃树(Prunus persica)分枝角度的研究进展
    5 TILLING技术的研究概况及其应用
        5.1 TILLING技术
        5.2 TILLING技术的原理
        5.3 TILLING技术的操作步骤
        5.4 TILLING技术的特点
        5.4.1 一种全新的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
        5.4.2 高通量、低成本并且可自动化操作
        5.4.3 能有效排除假阳性
        5.5 TILLING技术在麦类作物中的应用
    6 小麦功能标记开发及应用
    7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普通小麦TaGS5基因的克隆及其与农艺性状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田间试验设计及农艺性状的调查
        1.2.2 DNA的提取及其PCR扩增参数
        1.2.3 引物设计
        1.2.4 CAPS标记的开发
        1.2.5 TaGS5-A1a和TaGS5-A1b两种基因型实时荧光定量分析
        1.2.5.1 小麦总RNA的提取
        1.2.5.2 cDNA的合成及RT-PCR反应
        1.2.6 QTL定位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普通小麦TaGS5基因的克隆
        2.2 普通小麦TaGS5蛋白信号肽及结构域的预测
        2.3 TaGS5基因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分子特征
        2.4 TaGS5-A1 等位变异与籽粒大小和其他农艺性状的关系
        2.5 TaGS5-A1a和TaGS5-A1b两种基因型的表达水平分析
    3 讨论
        3.1 TaGS5-A1b基因型的强烈选择普遍发生在黄淮海地区
        3.2 TaGS5-A1基因的一因多效性
        3.3 单核苷酸变化对TaGS5-A1基因表达的重要影响
第三章 普通小麦TaGS5-A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其相关农艺性状的调查
        1.2 试验方法
        1.2.1 DNA的提取及其PCR扩增参数
        1.2.2 引物设计
        1.2.3 实时荧光定量PCR
        1.2.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普通小麦TaGS5-A1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多态性分析
        2.2 TaGS5-A1启动子突变与农艺性状关系
        2.3 TaGS5-A1b-a和TaGS5-A1b-b两种基因型的表达水平分析
    3 讨论
        3.1 TaGS5-A1基因启动子上游单碱基多态性对小麦育种的重要影响
        3.2 TaGS5-A1等位变异对基因表达、酶活性的影响
        3.3 作物产量性状相关基因在启动子区变异的普遍性
第四章 小麦分蘖夹角基因TaTAC1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田间试验设计及农艺性状的调查
        1.2.2 DNA的提取及其PCR扩增
        1.2.3 引物设计
        1.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1.2.5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普通小麦TaTAC1基因克隆
        2.2 小麦TaTAC1基因的分子特征
        2.3 TaTAC1基因等位变异与分蘖数和其他农艺性状的关系
        2.4 TaTAC1-A1和TaTAC1-B1基因变异与分蘖数和其他农艺性状的关系
        2.5 TaTAC1-A1基因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
        2.5.1 TaTAC1-A1基因突变体引物设计及其分子鉴定
        2.5.2 TaTAC1-A1基因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2.6 TaTAC1基因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水平分析
    3 讨论
        3.1 小麦的TaTAC1基因属于控制芽的水平生长基因
        3.2 小麦中TaTAC1基因促进分蘖数量增加、旗叶夹角、旗叶扩张角的增大
        3.3 TILLING技术作为反向遗传学方法成功验证小麦基因的功能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Abstract
作者简历

(8)平衡施肥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构成的年际间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1.2试验设计
    1.3测定项目及方法
    1.4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平衡施肥措施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构成年际间变化的影响
    2.2平衡施肥措施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的影响
3讨论与结论

(9)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系)遗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河南小麦在全国的地位及发展概况
    1.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研究进展
    1.3 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4. SNP标记特点及应用研究进展
    1.5 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1.6 小麦重要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1.7 立论依据和研究目标
第二章 河南小麦品种(系)白粉病抗性鉴定与分子标记检测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基于SNP标记技术的抗白粉病基因规模化快速检测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河南省小麦品种基于系谱和SNP标记的遗传基础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河南省小麦品种重要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10)氮肥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茎蘖发育与物质运转的调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影响小麦分蘖成穗的因素
        1.1.1 品种的遗传特性
        1.1.2 生长环境条件
        1.1.2.1 光照
        1.1.2.2 温度
        1.1.2.3 水分
        1.1.2.4 营养物质
        1.1.2.5 其它因素
        1.1.3 栽培技术措施
    1.2 氮密调控对冬小麦分蘖成穗特性的影响
        1.2.1 氮密调控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及分蘖成穗率的影响
        1.2.2 氮密调控对冬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
        1.2.3 氮密调控对冬小麦茎蘖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1.2.4 氮密调控对冬小麦茎秆维管束结构的影响
        1.2.5 氮密调控对冬小麦氮素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1.2.6 氮密调控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 引言
3 材料和方法
    3.1 供试品种和试验设计
        3.1.1 供试品种
        3.1.2 试验设计
    3.2 试验测定项目和方法
        3.2.1 群体动态调查
        3.2.2 籽粒灌浆测定
        3.2.3 籽粒淀粉积累速率
        3.2.4 叶面积系数
        3.2.5 干物质积累
        3.2.6 氮素积累与转运
        3.2.7 维管组织结构观察
        3.2.8 产量
    3.3 统计分析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氮密调控对两种穗型品种茎蘖动态及分蘖成穗率的影响
        4.1.1 氮密调控对多穗型豫麦 49-198 茎蘖动态及分蘖成穗率的影响
        4.1.2 氮密调控对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茎蘖动态及分蘖成穗率的影响
    4.2 氮密调控对两种穗型品种籽粒灌浆的影响
    4.3 氮密调控对两种穗型品种茎蘖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3.1 氮密调控对两种穗型品种主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3.2 氮密调控对两种穗型品种分蘖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4 氮密调控对两种穗型品种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4.4.1 氮密调控对两种穗型品种成熟期主茎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4.4.2 氮密调控对两种穗型品种成熟期分蘖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4.5 氮密调控对两种穗型品种茎蘖各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4.6 氮密调控对两种穗型品种茎蘖不同器官氮素转运的影响
        4.6.1 氮密调控对两种穗型品种花前主茎不同器官氮素转移量和转移率的影响
        4.6.2 氮密调控对两种穗型品种花前分蘖不同器管氮素转移量和转移率的影响
        4.6.3 氮密调控对两种穗型品种茎蘖各器官花前氮素转运对籽粒贡献率的影响
    4.7 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品种维管束结构的影响
        4.7.1 种植密度对基部第二节间导管数目和面积的影响
        4.7.2 种植密度对基部第二节间茎壁厚度和维管束数目的影响
        4.7.3 种植密度对基部第二节间维管束和韧皮部面积的影响
        4.7.4 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品种基部第二节间大维管束发育进程的影响
    4.8 氮密调控对两种穗型品种产量的影响
        4.8.1 氮密调控对两种穗型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8.2 氮密调控对两种穗型品种茎蘖穗部性状的影响
5 结论与讨论
    5.1 氮密调控对两种穗型品种茎蘖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5.2 氮密调控对两种穗型品种茎蘖各营养器官氮素转运的影响
    5.3 氮密调控对两种穗型品种维管束结构的影响
    5.4 氮密调控对两种穗型品种产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四、豫麦47田间管理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分蘖角度遗传解析与标记发掘[D]. 赵德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2]小麦抗倒伏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颜丹丹.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3]黄淮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氮素利用和麦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差异[D]. 陈欢. 中国农业大学, 2018(01)
  • [4]稀植和密植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及其关联分析[D]. 常向楠.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5]基于冠层空间差异的小麦生长及生产力监测研究[D]. 衡亚蓉.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 [6]氮锌施用对小麦矿质元素积累分配和籽粒品质的调控效应[D]. 张盼盼.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1)
  • [7]小麦重要农艺性状基因TaGS5及TaTAC1基因克隆及其与农艺性状关系分析[D]. 王沙沙.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4)
  • [8]平衡施肥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构成的年际间变化的影响[J]. 聂胜委,张巧萍,宝德俊,黄绍敏,张水清. 山西农业科学, 2015(08)
  • [9]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系)遗传解析[D]. 曹廷杰.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10]氮肥和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茎蘖发育与物质运转的调控效应[D]. 胡卫丽. 河南农业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玉麦47号田间管理办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