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对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的影响

丙泊酚对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的影响

一、丙泊酚对颅内肿瘤病人围术期T淋巴细胞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亭[1](2021)在《艾司氯胺酮与阿片类药物对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细胞免疫及IL-6、IL-10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艾司氯胺酮与阿片类药物对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细胞免疫及IL-6、IL-10的影响。方法: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行全麻下腹腔镜非恶性肿瘤妇科手术患者共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氯胺酮组(K组)、阿片类药物组(O组),每组25例。麻醉诱导开始时,K组静注艾司氯胺酮0.5mg/kg,O组静注舒芬太尼0.2~0.4ug/kg;麻醉维持,K组艾司氯胺酮的给药速率起始为0.5mg.kg-1.h-1,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泵注速度,O组瑞芬太尼10~20ug.kg-1.h-1;麻醉终止,K组手术结束前30min停用艾司氯胺酮,5min停用丙泊酚。O组手术结束前5min停用丙泊酚、瑞芬太尼。所有筛选入组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前(T1)、术毕清醒拔管后(T2)采集外周静脉血2m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25+CD127low细胞)、NK细胞(CD3-CD16+CD56+)百分比、B淋巴细胞百分比,并计算CD4+/CD8+比值,采用多重微球流式荧光法检测细胞因子IL-6、IL-10。并收集术前及术后第二天血常规并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结果:与T1时比较,K、O两组T2时CD3+、CD4+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降低,IL-6、IL-10水平均升高(P﹤0.05);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单核细胞(M)计数升高,淋巴细胞计数(L)降低,NLR值明显升高(P﹤0.05)。与O组比较,K组T2时CD3+、CD4+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NK细胞百分比、IL-10水平更高,IL-6水平更低(P﹤0.05);WBC、M、N、L计数更高(P﹤0.05)。结论:与阿片类药物麻醉相比,艾司氯胺酮麻醉对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细胞免疫的抑制程度更轻,且能减轻术后IL-6反应和增加IL-10释放。

曹悦[2](2021)在《地氟醚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地氟醚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60例,年龄30~65岁,体重指数18~25 kg/m2,ASA分级I-II级,临床肿瘤学TNM分期I-II期。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择的病例分成两组。两组采用相同诱导方式:静脉注射丙泊酚1~2 mg·kg-1,舒芬太尼0.4 mg·kg-1,顺式阿曲库铵0.2mg·kg-1。麻醉维持:实验组持续吸入地氟醚,术中维持MAC 0.8~1.3;对照组静脉泵注丙泊酚4~6 mg·kg-1·h-1。两组均静脉恒速输注瑞芬太尼0.1~0.2ug·kg-1·min-1,顺式阿曲库铵0.07~0.1 mg·kg-1·h-1。麻醉期间维持BIS值在40~60。两组病人均由同一组外科医生进行手术。分别在入室时、切皮时、手术结束时及拔管时记录病人HR、SBP、DBP、Sp O2和BIS值,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及尿量。在麻醉诱导前30min(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24h(T2)和术后72h(T3)分别采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及NK细胞的水平。结果:1、患者基本情况:两组病人年龄、BMI、ASA分级、TNM分期、术中瑞芬太尼用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及尿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比较:两组患者在入室时、切皮时、手术结束时及拔管时HR、SBP、DBP、Sp O2和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围术期各时间点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诱导前30min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百分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相比,两组患者T1时CD3+、CD4+的百分比和CD4+/CD8+的比值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无明显差异。T2时两组的CD3+、CD4+含量和CD4+/CD8+的比值回升到术前水平。与T0时相比,两组患者T1时NK细胞的百分比明显下降(P<0.05)。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T1时NK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P<0.05)。T2时两组NK细胞百分比仍低于术前(P<0.05),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T2时NK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P<0.05)。T3时两组患者NK细胞百分比均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地氟醚麻醉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期间有短暂的细胞免疫抑制,但NK细胞下降率低于丙泊酚麻醉,因此地氟醚麻醉在乳腺癌手术中对免疫系统的不良影响比丙泊酚麻醉更少,对于本身NK细胞较低的患者适合采用地氟醚麻醉。

方新华[3](2020)在《术后加速康复策略对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究术后加速康复策略对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选择2019年01月到2019年12月择期在我院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年龄45-65岁,体重指数(BMI)18-25kg/m2,ASA分级I-III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ERAS组(E组):实施ERAS策略;对照组(C组):实施传统围术期处理及麻醉方法,每组30例。两组手术均由同一组外科医师完成。2、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量、补液量、舒芬太尼总用量、术前、术毕时CVP和体温;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术毕(T1)、术后1、3、7d(T2-4)时,采集静脉血样3ml,采用ELISA法测定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等Th1细胞因子水平和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等Th2细胞因子水平,通过IFN-γ/IL-4、IFN-γ/IL-6的水平来评价Th1/Th2细胞平衡状态,计算Th1/Th2比值;记录术后4、8、24、48h的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1、与C组相比,E组术中补液量、舒芬太尼总用量、术毕CVP和术后4,8,24h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术毕体温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T0比较,C组T2-4时,E组T2-3时IL-6浓度明显升高,血清IFN-γ、IL-2浓度明显降低(P<0.05),血清IL-4浓度升高(P?0.05),Th1/Th2比值明显降低(P<0.05);3、与C组比较,E组T2-4时血清IFN-γ、IL-2浓度明显升高,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血清IL-4浓度降低(P>0.05);E组T2-4时Th1/Th2(IFN-γ/IL-4)比值分别为(3.67±1.26、4.11±1.44、4.82±1.71)pg/mL,与C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2、0.029、0.015),Th1/Th2(IFN-γ/IL-6)比值分别为(2.71±1.02、3.25±1.26、4.67±1.85)pg/mL,与C组比较明显升高(P<0.001)。结论:ERAS策略可明显减少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舒芬太尼的总用量,预防术中低体温,可提高Th1/Th2比值、减轻术后细胞免疫的抑制,且保证更满意的术后镇痛,有利于机体快速康复。

张澄素[4](2019)在《静脉麻醉药对健康人和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脉麻醉药对健康人和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在2018年5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招募并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健康人组),年龄20-50岁,ASA分级为I;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选择了行择期乳腺癌根治术患者20例(肿瘤组),年龄30-60岁,ASA分级ⅠII级,肿瘤TNM分期0II期。所有参加研究的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入室进行一般生命体征监测,开放两条外周静脉通路。健康人组统一采用靶控输注单一药物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进行麻醉诱导及维持,镇静深度基于脑电双频指数(BIS),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维持在40-60之间。分别于麻醉诱导开始前(T1),BIS值首次降至50(T2),输注丙泊酚30min(T3),1h(T4),2h即停止输注即刻(T5),苏醒即刻(T6),苏醒后2h(T7),24h(T8),48h(T9),72h(T10),以上10个时间点抽取外周血2ml。肿瘤组T1-T3时间点操作同健康人组,丙泊酚输注30min即T3采血操作结束后,予顺式阿曲库铵0.2mg/kg,瑞芬太尼4ug/kg,置入喉罩建立人工气道,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设置呼吸频率12-14次/分,潮气量为8-10ml/kg,气道压Pmax<30cmH2O。术中维持使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及瑞芬太尼持续输注,间歇补充顺式阿曲库铵。在手术过程中依据镇静深度,手术进展以及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泵注速度,如有必要,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托品等)。手术结束时抽取外周血为T5,术后24h采外周血为T6.上述各个时间点外周血样本均于EDTA试管混匀后置入4℃冰箱暂存,在实验室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比例,其中主要测定项目包括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数量,CD4+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NK细胞数量,CD4+/CD8+比值。结果:20名健康人的外周血送检样本均合格且纳入实验结果;肿瘤组入选20例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术前血红蛋白,白蛋白,肝肾功能,肿瘤部位,分化程度,TNM分期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变化:健康人组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NK细胞的数量与靶控输注丙泊酚前相比较,在给药30min,1h,2h和苏醒时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D4+/CD8+比值在各个时间点无明显差异。肿瘤组T1-T3时间点同健康人组变化相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给予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喉罩建立气道,及手术刺激等后,观察到手术结束时与健康人组无明显差异,但是在术后24h肿瘤组仍未恢复至术前水平,相比较健康人组,均已恢复且高于麻醉前水平,且在麻醉后3日达最高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麻醉药物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会对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瞬时抑制后快速恢复的特点来影响免疫功能,在停药后2h可逐渐恢复至给药前水平。丙泊酚对行择期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健康人无明显差异,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恢复缓慢可能与其他药物及手术应激等相关。

李晓录[5](2014)在《不同吸入麻醉药对颅内肿瘤患者血浆炎性因子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本文旨在通过观察颅内肿瘤患者在围术期应用七氟醚、异氟醚吸入麻醉时患者血浆炎性因子的差异,从而比较七氟醚与异氟醚对颅内肿瘤患者术后抗感染能力的影响,进而在细胞因子水平上反应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为颅内肿瘤患者临床麻醉选择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本实验选择择期颅内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30例,男、女各15例,年龄从30岁-65岁之间不等,ASA分级均为I-II级,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七氟醚组(SEV组)及异氟醚组(ISO组)、每组各15例。所有患者均于入手术室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5mg,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常规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MAC值等指标。全麻诱导均采用咪哒唑仑0.05mg/kg、丙泊酚2mg/kg、芬太尼2-5μg/kg以及顺阿0.15mg/kg进行诱导插管。术中两组患者分别吸入异氟醚及七氟醚,维持MAC值于1—2MAC之间,并间断静注顺阿及芬太尼维持麻醉,使BIS在40—60。两组患者均在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一小时(T1)、手术开始后两小时(T2)术毕(T3)、术后24h(T4)采外周静脉血2ml,高速低温离心机离心10分钟(2000r/min),然后取上清液0.5-1.0ml(血浆)置入EP管中,于-80°C低温冰箱中统一保存,最后集中以ELISA法测定血浆中TNF-α、IL-6及CRP的浓度。结果:1、血浆TNF-α浓度的变化:血浆TNF-α组内比较:ISO组TNF-α的含量,在T1与T0时间点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T2、T3时间点明显升高(与T0时间点相比较,P<0.05), T4时间点较前降低但仍明显高于T0时间点(P<0.05)。SEV组T1时间点与T0时间点比较血浆中的TNF-a显着升高(P<0.05),T2、T3、T4逐渐降低,但仍高于T0时间点(P<0.05)。组间比较:在T3时间点ISO组TNF-α浓度高于SEV组(P<0.05).2、血浆IL-6浓度的变化:组内比较:在T1、T2、T3时间点SEV及ISO两组患者血浆中的IL-6含量较T0时间点均显着升高(P<0.05),在T4时间点逐渐下降,略高于T0水平,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T3时间点SEV组血浆IL-6浓度低于ISO组(P<0.05)。3、血浆CRP浓度的变化:组内比较:在T1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浆中CRP的含量,较T0时间点均无显着差异(P>0.05),其后逐渐升高,至T3时间点达到峰值(P<0.05),于T4时间点时均回降至T0水平(P>0.05)。组间比较:T3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浆IL-6的浓度SEV组低于ISO组(P<0.05)。结论:1、颅内肿瘤患者应用七氟醚及异氟醚均可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以及炎症介质CRP的产生。对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2、七氟醚较异氟醚能更好的抑制颅内肿瘤患者术中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IL-6及炎症介质CRP的分泌、对TNF-α的抑制作用较异氟醚更小而且短暂,在麻醉的选择上更具优势。

段晓丰[6](2008)在《不同麻醉方法及镇痛方法对肺癌根治术病人T细胞亚群及IL-2、sIL-2R、IFN-γ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恶性肿瘤病人免疫功能低下,手术和麻醉可使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虽然大部分研究显示麻醉药和麻醉方法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是暂时的、可逆的,可很快恢复,但是采取一种围术期麻醉平稳并对免疫功能影响小的麻醉方法仍然是很有必要的。本实验采用目前比较推崇的两种麻醉方法,即全凭静脉麻醉与静脉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抽取肺癌病人围术期不同时间点静脉血,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病人围术期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以了解病人围术期及围麻醉期免疫功能的变化,从而发现两种麻醉方法对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找出更适合肺癌病人手术的麻醉方式。方法:选择45例择期肺癌手术病人,年龄4564岁,ASAⅠ或Ⅱ级,体重指数<30kg/m2,无明显心、肝、肾功能异常,近期未使用免疫抑制剂。将病人随机分为三组: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联合静脉镇痛(EI)组;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联合硬膜外镇痛(EE)组;全凭静脉麻醉联合静脉镇痛(TI)组,每组15例。病人入手术室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咪达唑仑0.05mg/kg。入室后5min测定血压(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作为基础值,建立静脉液路。TI组直接行全麻诱导,诱导药物采用瑞芬太尼(靶浓度6ng/ml)、异丙酚(靶浓度4μg/ml),术中靶控输注异丙酚(靶浓度46μg/ml)和瑞芬太尼(靶浓度46ng/ml),按需给予肌松药。术毕采用静脉镇痛(曲马多10mg/kg,格拉司琼3mg)。EI和EE组行T57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给予1%利多卡因5ml作为试验量,确定麻醉平面后开始全麻诱导,方法同TI组。术中维持采用硬膜外分次给予0.375%罗哌卡因69ml,靶控输注异丙酚(靶浓度46μg/ml),按需给予肌松药和瑞芬太尼。EE组术毕采用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0.15%,曲马多3mg/ml,格拉司琼3mg),EI组术毕采用静脉镇痛。病人术中常规监测无创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电图(ECG)和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和心率不超过基础值上下20%,末梢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麻醉深度监测采用脑电双频谱(BIS)监测仪,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使BIS值维持在4560。三组均于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1h(T1)、术毕(T2)、术后1d(T3)、3d(T4)分别抽取静脉血5ml。测定T细胞亚群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ELISA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白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和干扰素-γ(INF-γ)水平。结果:1 TI组与EI组比较1.1 T细胞亚群的变化除CD8+外,各指标手术开始后1h开始下降(P<0.05),术毕时TI组降至最低(P<0.01),术后1d TI组有所回升,而EI组降至最低(P<0.05)。术后3d两组有所恢复,但仍低于麻醉前。组间比较EI组与TI组术毕时差异显着(P<0.05)。1.2细胞因子的变化1.2.1 IL-2水平的变化手术开始1h有所下降,术毕时下降明显,TI组降至最低(P<0.05);术后1d EI组降至最低,TI组开始恢复;术后3d两组有所恢复,但仍低于麻醉前。组间比较术毕时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1.2.2 sIL-2R水平的变化手术开始1h及术毕有所升高,但与麻醉前比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1.2.3 IFN-γ水平的变化术毕时降至最低,与麻醉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恢复接近术前水平;组间比较,术毕时TI组下降明显(P<0.05)。2 EI组与EE组比较2.1术后镇痛效果比较两组病人术后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EI组出现恶心反应2例。2.2 T细胞亚群的变化除CD8+外, EI组各指标术后1d继续下降至最低(P<0.05);术后3d EE组基本恢复,EI组仍低于麻醉前;组间比较两组组术毕时变化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EE组术后恢复早于E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细胞因子的变化2.3.1 IL-2水平的变化术后1d EI组降至最低, EE组开始恢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 EE组恢复至麻醉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3.2 sIL-2R水平的变化组间组内无统计学意义(P>0.05)。2.3.3 IFN-γ水平的变化术后1d恢复接近术前水平;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验对比发现,静脉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免疫功能影响小。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免疫功能恢复早。因此,对于肺癌根治术病人,采取静脉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术后实施硬膜外镇痛,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和镇痛方法。

唐贞申,周廷发,宋振瑞[7](2002)在《丙泊酚对颅内肿瘤病人围术期T淋巴细胞的影响》文中认为

王鹏[8](2020)在《加速康复外科策略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策略(ERAS)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01月~2018年09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择期行胸腹腔镜联合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78例,其中因各种原因筛除18例:如严重免疫系统疾病、明显的心肺脑功能异常者、患者及家属拒绝、过度肥胖等,最终入选食管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常规组(N组)和ERAS组(E组),每组30例。围术期N组和E组分别采用常规处理方案和加速康复外科处理方案。记录液体输入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舒芬太尼总用量,记录术前、麻醉后1h、手术结束时、回病房前的鼻咽温度:记录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胸管留置时间;记录患者术后2h、6h、12h、24h、48h静息时和咳嗽时的VAS疼痛评分;记录术后PACU停留时间、3个月内再住院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记录术后发生的恶心和呕吐、术后躁动、术后寒战、尿潴留、肠梗阻、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情况;分别于术前1d(T0)、术毕(T1)、术后1d、3d、7d(T2-4)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ELISA法测定血清IgA、IgM、IgG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ASA分级、BMI等一般情况和3个月内再住院情况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相比,E组患者术后PACU留观时间、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0.05)。2.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患者输液量、舒芬太尼总用量明显低于N组(P<0.05)。3.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鼻咽温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N组相比,E组患者麻醉后1h、手术结束时、离开手术室前鼻咽温度明显增高(P<0.05)。4.与N组相比,E组患者术后2h、6h、12h、24h静息时和咳嗽时的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48h静息时和咳嗽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与N组相比,E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胸管留置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6.与N组相比,E组术后恶心呕吐、躁动、寒战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尿潴留、肠梗阻、肺部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7.与T0时相比,T1~T3时E组CD3+、CD4+和CD4+/CD8.明显下降(P<0.05),T1~T4时N组CD3+、CD4+和CD4+/CD8+明显下降(P<0.05);与N组相比,T1~T4时E组CD3+、CD4+和CD4+/CD8+明显升高(P<0.05)。与T0时相比,T1~T3时E组IgA、IgM、IgG浓度+明显下降(P<0.05),T1~T4时N组IgA、IgM、IgG浓度明显下降(P<0.05);与N组相比,T1~T4时E组IgA、IgM、IgG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处理策略可以减少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能够促进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恢复,一定程度上可改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免疫功能。

张红玲[9](2019)在《右美托咪定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反应和免疫反应的影响》文中提出背景重型颅脑损伤为临床常见创伤类型,病情危重,致残、死亡风险均很高,全麻下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但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影响下,患者伴有剧烈头痛、不同程度的躁动和焦虑,需要通过药物镇静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然而重型颅脑损伤病情特殊,对镇静药物要求高,尽管镇静药物种类众多,但长久以来并无理想的重型颅脑损伤镇静药物。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完善的镇静、镇痛、抗焦虑、催眠等作用,能够使患者保持自然非动眼睡眠状态,且无蓄积、呼吸抑制,有助于改善麻醉恢复期临床症状,其药物特点符合重型颅脑损伤麻醉期间镇静需要,但目前缺乏关于右美托咪定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全麻期间的研究资料,其应用价值尚有待于临床实践证实。目的探究全麻期间持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反应和免疫反应的影响,并评估其应用价值,为临床麻醉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定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行急诊开颅手术治疗的10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于麻醉诱导15min后予以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持续静脉泵注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1d(T3)、术后3d(T4)五个时刻的血流动力学、S-100β、TNF-α、IL-6、免疫功能及神经功能、苏醒质量(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呛咳评分)、不良反应(寒战、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综合评价右美托咪定的应用价值。结果1.两组患者T0时刻HR、MAP均无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T1~T2时刻HR、MAP升高,T3~T4时刻下降,与T0时刻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研究组T1~T4时刻的HR、MAP均显着降低(P<0.05);研究组T1~T4时刻的HR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T1、T2时刻MAP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T0时刻S-100β、TNF-α、IL-6均无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T1~T3时刻S-100β升高,T4时刻下降,其中T1~T3时刻显着高于T0时刻(P<0.05);研究组T1~T2时刻S-100β升高,T3~T4时刻降低,其中T4时刻显着低于T0时刻(P<0.05);研究组T2~T4时刻的S-100β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1~T2时刻TNF-α、IL-6升高,T3~T4时刻下降,其中T1~T3时刻TNF-α、IL-6显着高于T0时刻(P<0.05);研究组T1~T2时刻TNF-α、IL-6升高,T3~T4时刻下降,其中T1~T3时刻TNF-α、IL-6显着高于T0时刻(P<0.05);研究组T1~T4时刻的TNF-α、IL-6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T0时刻CD4+、CD8+、CD4+/CD8+均无显着差异(P>0.05),T1~T4时刻均呈现持续升高趋势(P<0.05);研究组T1~T4时刻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4.术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无显着差异(P>0.05);术后3d研究组NIHS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5.研究组疼痛程度、镇静评分、呛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5%)低于对照组(26.4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全身麻醉期间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能够减少S-100β、TNF-α、IL-6的释放,发挥脑保护、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且能够平稳血流动力学、增强免疫功能、改善术后神经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吴蔽野[10](2019)在《全身麻醉药对结直肠肿瘤小鼠循环肿瘤细胞肺转移的影响》文中提出背景:目前,中国结直肠肿瘤(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数量迅速增加,它是各类肿瘤中的高危类型,其病死率在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和肝癌,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外科手术常作为早期CRC的主要治疗方法。CRC最常见的转移器官是肝,其次是肺,一旦出现远处转移,往往提示患者远期预后不良。麻醉作为围术期的重要一部分,对接受手术的肿瘤患者预后也会产生一定影响。目前许多研究表明,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全身麻醉药物会影响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在CRC手术过程中,即使将原发肿瘤完全切除,仍可能会存在CRC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并造成其远处转移。因而我们探究全身麻醉药物丙泊酚和七氟醚对CRC术后循环肿瘤细胞肺转移的影响。方法:1.为了模拟丙泊酚或七氟醚在结直肠肿瘤切除后CTC向血液释放的过程,将CT-26细胞注射入BALB/c小鼠尾静脉。将40只小鼠分为4组,分别给予丙泊酚腹腔注射(20ul/g)、七氟醚吸入(1.8-2%,2hr)、生理盐水腹腔注射(20ul/g)、脂肪乳腹腔注射(20ul/g),14天后计数肺表面转移灶数量。2.在体外,使用不同浓度梯度的丙泊酚和20%的脂肪乳处理两组CT-26细胞(两组细胞量分别为2*105,5*105),2小时后,用细胞计数仪计数活细胞比例。3.在体内,将体外实验收集到的CT-26细胞注入BALB/c小鼠尾静脉。14天后,计数小鼠肺表面转移结节数量。使用Ki-67和TUNEL法分别检测转移性CRC细胞增殖和凋亡水平的变化。结果:通过计数各组鼠肺表面结节数量可以得到,各组鼠肺表面结节数量的平均值为:生理盐水组4个/只,丙泊酚组16.5个/只,七氟醚组3.7个/只,脂肪乳组8个/只。与用20%脂肪乳剂(25ul/ml)和0.9%生理盐水(50ul/ml)孵育的CT-26细胞尾静脉注射后的小鼠相比,使用丙泊酚(5ul/m)孵育的CT-26细胞注射后的小鼠肺转移结节数量明显增加(P<0.001)。该现象也可在丙泊酚(10 μl/mml)中发现,但相对较弱(P<0.05)。在Ki-67实验中,丙泊酚(5ul/ml)组ki-67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丙泊酚(10μμl/ml)组有类似现象,但相对较弱(P<0.05)。脂肪乳剂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TUNEL实验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丙泊酚可促进CT-26结直肠循环肿瘤细胞在BALB/c小鼠的肺转移,而七氟醚则无此作用。这一过程是通过促进CT-26结直肠循环肿瘤细胞的增殖而不是抑制其凋亡来实现的。

二、丙泊酚对颅内肿瘤病人围术期T淋巴细胞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丙泊酚对颅内肿瘤病人围术期T淋巴细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艾司氯胺酮与阿片类药物对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细胞免疫及IL-6、IL-10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药品
    1.5 研究方法
    1.6 检测指标的测定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B淋巴细胞情况对比
    2.3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IL-6、IL-10 的情况对比
    2.4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常规情况对比
3 讨论
    3.1 麻醉药物对细胞免疫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3.2 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
    3.3 细胞因子的变化
    3.4 血常规的变化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麻醉对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地氟醚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乳腺癌现况与概况
    1.2 围术期影响免疫功能的因素与机制
    1.3 麻醉药物对围术期肿瘤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与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药品
        2.1.2 实验主要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麻醉方法
        2.2.3 观察指标
        2.2.4 检测指标
        2.2.5 流式细胞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
    2.3 统计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3.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及BIS值的比较
    3.3 两组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机体细胞免疫机制
    4.2 丙泊酚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4.3 地氟醚的特性
    4.4 地氟醚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4.5 总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麻醉药物对癌症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3)术后加速康复策略对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术后加速康复理念的策略与现状
    1.2 围术期创伤刺激对机体的影响
    1.3 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
    1.4 宫颈癌患者现状与概况
    1.5 宫颈癌患者Th1/Th2 细胞免疫失衡机制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一般资料
        2.1.2 纳入标准
        2.1.3 病例排除或剔除标准
    2.2 主要试剂、药品及器材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药品
        2.2.3 主要耗材及器材
    2.3 方法
        2.3.1 病例分组
        2.3.2 术前访视及准备
        2.3.3 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处理
    2.4 监测指标
        2.4.1 术中观察指标
        2.4.2 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的评估
        2.4.3 Th1/Th2 细胞因子的测定及比值的计算
        2.4.4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FN-γ、IL-2、IL-4、IL-6 浓度
    2.5 数据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和术中情况的比较
    3.2 两组患者术中补液量、舒芬太尼总用量、CVP及体温的比较
    3.3 两组患者血清IFN-γ、IL-2、IL-4、IL-6 浓度的比较
    3.4 两组患者血清 Th1/Th2 细胞因子比值的比较
    3.5 术后 VAS 疼痛评分和 Ramsay 镇静评分的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围术期各种创伤应激对Th1/Th2 细胞因子比值的影响
    4.2 ERAS策略对Th1/Th2 细胞因子比值的影响
    4.3 ERAS策略对舒芬太尼使用量、补液量、CVP、体温及VAS评分的影响
    4.4 ERAS策略实施需多学科团队配合及其临床优势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4)静脉麻醉药对健康人和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实验对象
    2.实验材料
    3.实验方法
    4.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实验的不足与局限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5)不同吸入麻醉药对颅内肿瘤患者血浆炎性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麻醉方法
    2.3 仪器和材料
    2.4 样本采集及检测方法
    2.5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不同麻醉方法及镇痛方法对肺癌根治术病人T细胞亚群及IL-2、sIL-2R、IFN-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研究论文 不同麻醉方法及镇痛方法对肺癌根治术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1
    附图
    附表
    结果2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

(8)加速康复外科策略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1 引言
2 临床资料和方法
    2.1 临床资料与分组
    2.2 处理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综述 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因素概述
    参考文献
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9)右美托咪定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反应和免疫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手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10)全身麻醉药对结直肠肿瘤小鼠循环肿瘤细胞肺转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麻醉药物丙泊酚和七氟醚对小鼠结直肠循环肿瘤细胞肺转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丙泊酚对小鼠结直肠循环肿瘤细胞的肺转移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丙泊酚对颅内肿瘤病人围术期T淋巴细胞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艾司氯胺酮与阿片类药物对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细胞免疫及IL-6、IL-10的影响[D]. 王亭.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地氟醚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D]. 曹悦. 南昌大学, 2021(01)
  • [3]术后加速康复策略对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D]. 方新华. 南昌大学, 2020(08)
  • [4]静脉麻醉药对健康人和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临床对照研究[D]. 张澄素.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5]不同吸入麻醉药对颅内肿瘤患者血浆炎性因子的影响[D]. 李晓录. 吉林大学, 2014(10)
  • [6]不同麻醉方法及镇痛方法对肺癌根治术病人T细胞亚群及IL-2、sIL-2R、IFN-γ的影响[D]. 段晓丰. 河北医科大学, 2008(01)
  • [7]丙泊酚对颅内肿瘤病人围术期T淋巴细胞的影响[J]. 唐贞申,周廷发,宋振瑞.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2(11)
  • [8]加速康复外科策略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D]. 王鹏. 郑州大学, 2020(02)
  • [9]右美托咪定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反应和免疫反应的影响[D]. 张红玲. 新乡医学院, 2019(06)
  • [10]全身麻醉药对结直肠肿瘤小鼠循环肿瘤细胞肺转移的影响[D]. 吴蔽野.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标签:;  ;  ;  ;  ;  

丙泊酚对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