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生长周期中主要生化成分及几种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茶树生长周期中主要生化成分及几种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一、茶树年生育周期主要生化成分及几种酶活性变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邱勤丽[1](2021)在《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茶树苗圃土壤的影响》文中提出茶树在中国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茶树扦插苗圃的连作障碍是目前苗圃育苗普遍存在的问题。连作障碍主要症状表现为扦插苗病死率高、成活率低,苗圃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区系恶化。淹水和石灰氮被广泛用于设施农业连作障碍的改良和土传病害的防治,但在连作茶树扦插苗圃中的应用还很有限,且针对改良效果产生原因的微生物性质很少有系统的阐述。因此本研究利用淹水和石灰氮改良连作茶树扦插苗圃的土壤状况,利用田间试验、理化分析和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研究了1)茶树苗圃土壤理化性质的时间序列变化;2)茶苗生物量和成活率概况;3)茶树苗圃土壤真菌、细菌和古菌群落的响应机制;并探讨了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理化和微生物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淹水和石灰氮能缓解茶树扦插苗圃土壤的酸化现象,使pH值的酸化趋势得到减缓。石灰氮的施用降低了总酚、复合态酚和可溶性铝的含量。淹水和石灰氮促进了扦插茶苗的生物量和成活率。2、通过对微生物群落构建的解析,发现苗圃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随理化因子改变明显,且环境变量可以很大程度上解释微生物群落的差异。其中,TN、SOC、BP和NH4+-N是影响真菌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AP、AK、pH、NO3--N是影响细菌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SOC、pH、TP、Ex-Al、BP及TN是影响古菌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3、真菌群落和细菌群落中丰富类群的网络分布模式比较相似,淹水加石灰氮降低了分子生态网络的复杂性和连接度,但也增加了模块指数从而增加了抵抗外界变化的能力,并且石灰氮的施用使真菌群落中抗病原菌相关的类群更多地被识别为关键类群,而对照组中关键类群则更偏向于致病菌。细菌群落的稀有类群网络变化模式刚好相反,石灰氮的施用使细菌稀有群落形成了相较于对照组更稳定和更复杂的网络,从而增强菌群之间的相互交流。细菌网络中,大部分关键类群的功能都与碳、氮、磷等养分的降解和代谢有关,此外,石灰氮的施用也可以使与抗根结线虫病相关的细菌(Bryobacter)占据更主要的生态位。4、茶园扦插苗圃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表现出功能上的多样性。在真菌群落中,腐生营养型模式是茶园苗圃土壤中主导的营养模式。细菌和古菌群落中,代谢是主要的功能。茶园扦插苗圃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包含巨大的分类和功能多样性,腐生营养和微生物代谢对茶苗的生理生化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综合来看,淹水加石灰氮处理可以被推荐为生产实践中用于改良连作茶树扦插苗圃的方法。该处理可以有效改善连作苗圃pH值过低、多酚累积及铝毒等问题,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植物对养分的利用率;杀灭真菌群落中的植物病原菌,降低真菌群落丰富度,提高细菌和古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促使连作苗圃土壤从真菌主导型向细菌主导型转变,调节和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平衡,并影响微生物共发生模式和群落功能,从而改善土壤理化条件和微生物条件,促使扦插苗圃获得更高的成活率。

王金鹤[2](2021)在《茶树愈伤组织的诱导与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有着十分丰富的种质资源。目前,在茶树的传统育种中存在着花期短和基因杂合度高等问题,使茶树优良品种获得困难、普及率低。因此,遗传转化技术的利用对茶树育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研究先探讨了不同激素配比对安吉白茶、龙井43、福鼎大白三种茶树的老叶、嫩叶、茎段等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筛选出较适合诱导愈伤组织的外植体和激素配比。进一步筛选外植体测定了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及PPO、SOD、PAL、CAT和POD酶活性,建立遗传转化体系进行初步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次实验选择秋季安吉白茶、龙井43、福鼎大白三种茶树的老叶(4/5叶)、嫩叶(1/2/3叶)、茎段(绿质化茎段)为研究材料,在MS基础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6-BA、2,4-D、NAA)组合成9种配方并对安吉白茶、龙井43、福鼎大白的老叶、嫩叶、茎段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初代培养以30天为期统计外植体的出愈时间、褐化率及存活时间,筛选出较适合诱导愈伤组织的激素配比和适合进行组织培养的外植体。结果表明,福鼎大白在激素配比MS1、MS5和MS7培养下均获得了愈伤组织,在MS7:0.9mg/L2,4-D+0.3mg/L NAA+0.3mg/L 6-BA诱导下外植体仅需8 d便成功获得白色幼嫩的愈伤组织,褐化率几乎为0、存活时间最长可达30 d。适合安吉白茶诱导愈伤组织的激素配比是MS2:0.3mg/L 2,4-D+0.6 mg/L NAA+0.3mg/L 6-BA褐化率最低为22%、存活时间可达26 d。适合龙井43诱导愈伤组织的激素配比是MS6:0.6mg/L+2,4-D+0.9mg/L NAA+0.3mg/L 6-BA,褐化率最低为25%、存活时间长达30 d。福鼎大白嫩叶的褐化率最低、存活时间最长,出现愈伤组织最早。2.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对组织培养中所用外植体的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以及PPO、SOD、PAL、CAT和POD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福鼎大白的嫩叶中酚类物质含量最少、氨基酸含量较高、抗氧化能力强、酚类氧化酶活性低。在组织培养中褐化率低、存活时间长、出现愈伤组织较早。因此认为福鼎大白嫩叶是比较适合进行组织培养的外植体。3.选择茶树的CsACO1基因为候选基因,构建CsACO1-PBI121过表达载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侵染福鼎大白的愈伤组织。通过观察侵染后愈伤组织的污染和褐化情况,得出茶树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最适条件为:愈伤组织暗培养2d,菌液浓度OD600为0.8,侵染时间15min,铺在含有100mg/L卡那青霉素钠盐培养基上,在24℃恒温光照培养30 d未发生污染和褐化,在侵染的愈伤组织具有明显的生长迹象时进行PCR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获得了转基因愈伤组织。

冷佳明[3](2021)在《油茶木屑培养食用菌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湖南省大力开展油茶低产林改造工作,产出了大量油茶林的剩余废弃物,其中主要为油茶木屑,若按以往方式就地填埋或焚烧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也是资源利用极度浪费的表现。油茶木屑内有机碳含量丰富,且含有大量的木质素、纤维素,若将其开发利用,作为食用菌栽培原料,可以为食用菌生长提供充足的碳源和营养物质。而油茶树体内含有较高浓度茶皂素,是一种具有显着抑菌性的皂苷化合物,利用油茶木屑作为基质用于食用菌培养时,其内的茶皂素是否会对食用菌造成影响还未可知。为实现油茶木屑资源化利用,本文通过开展茶皂素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及耐受性菌种筛选试验、油茶木屑内茶皂素降解试验、油茶木屑代料栽培食用菌试验及对栽培出的食用菌子实体内营养元素及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探究利用油茶木屑栽培食用菌的可行性。(1)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研究5种常见食用菌对不同质量浓度茶皂素的耐受性,结果表明:5种食用菌对茶皂素的耐受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茶树菇>平菇>杏鲍菇>香菇>海鲜菇。茶树菇和平菇分别在茶皂素质量浓度低于5 mg/mL、2mg/mL的培养基中菌落生长良好,对茶皂素的耐受性显着高于另外3种食用菌,可以作为供试菌种进行栽培试验。(2)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油茶木屑堆置腐解过程中茶皂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刚经过粉碎处理的新鲜油茶木屑内茶皂素初始含量为152.78mg/g,整个堆置腐解过程中茶皂素含量在不断下降。0d-60d为茶皂素快速降解期,堆置60 d后降解速率逐渐减弱,90 d时茶皂素含量仅剩3.8 mg/g,茶皂素降解率达97.51%,120 d时油茶木屑内茶皂素含量为3.34mg/g,与90 d时的含量差异不显着。说明90d后油茶木屑内茶皂素含量已经达到较低水平,继续降解茶皂素效果并不明显。(3)利用油茶木屑按不同比例替代棉籽壳栽培平菇和茶树菇,比较不同配方间菌丝生长速率、菌丝长势、菌丝满袋时间、单袋平均产量、菌盖直径与厚度,菌柄直径与长度及生物学转化率,筛选合适配方。结果表明:栽培料中油茶木屑含量在20%-60%时,对平菇菌丝生长有促进效果,40%时菌丝生长最快,超过80%时菌丝生长受到抑制;木屑含量20%时产量最高,生物学转化率达98.6%,超过传统配方(CK)且差异显着。栽培料中添加20%-60%油茶木屑对茶树菇菌丝生长无较大影响,添加量超过80%时对菌丝生长产生抑制;油茶木屑含量在40%时,茶树菇菇体品质最佳,产量接近CK且差异不显着(P>0.05)。油茶木屑作为基质可用来栽培平菇和茶树菇,合适的基质占比为:(平菇)油茶木屑20%-40%,棉籽壳50%-70%,麦麸8%,碳酸钙2%;(茶树菇)油茶木屑40%,棉籽壳40%,麦麸13%,玉米粉5%,碳酸钙2%。(4)对栽培出的平菇、茶树菇子实体内三大营养成物质及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平菇配方1、2的总糖含量较高,蛋白质、粗脂肪及氨基酸含量虽不及对照组,但显着高于配方3、4;茶树菇配方2最优,其内总糖、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均显着高于其他配方及对照组。

邓全恩[4](2020)在《油茶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机制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南方特色木本油料树种,兼具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目前,我国油茶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新造林和低产林改造面积逐年增加,区域间引种不可避免。作为秋冬季开花、虫媒授粉、自交不亲和的经济林树种,花期是油茶引种成败的关键。生产中发现油茶花芽对逆境敏感,高温干旱导致花期大幅延迟并影响成花质量。本研究在系统评价10个油茶品种适生性的基础上,以‘常德铁城一号’为材料研究油茶花器官发育对逆境的响应机制,并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器官发育的调控效应,旨在为油茶引种和生殖生长调控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0个油茶品种适生性评价。通过室内梯度低温胁迫和田间自然干旱胁迫,测定油茶品种耐寒和耐旱生理指标;通过田间观测、石蜡切片、生理实验、扫描电镜观测等方法获取油茶品种的花期、叶片结构、叶片生长势和花粉指标;通过对以上5大类(抗逆,花期,叶片结构,叶片生长势,花粉)指标的46个具体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选择关键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比较10个油茶品种在武汉地区的适生性。结果表明,油茶46个具体指标中始花期、耐寒、耐旱、栅海比、CTR、SR等11个指标具有代表性,10个油茶品种在武汉地区的适生性排序为:‘长林18号’‘XLC25’‘常德铁城一号’‘鄂油465’‘赣州油8号’‘XLC10’‘长林4号’‘赣州油6号’‘QY235’‘常林3号’。(2)油茶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的形态及生理研究。通过显微观测,比较正常年份(2018年)和高温干旱年份(2019年)的花芽分化过程,定位‘常德铁城一号’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的关键时期并分析响应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高温干旱年份花芽在雌雄蕊形成期开始出现生长停滞,在子房与花药形成期停滞减轻,在雌雄蕊成熟期开始恢复生长;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过程中花芽含水率、碳水化合物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激素含量也呈现出和休眠、抗逆反应一致的变化规律。(3)油茶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的转录组学研究。对‘常德铁城一号’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关键时期(幼嫩花药期,小孢子母细胞形成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花粉成熟期)进行转录组分析,探索油茶花器官发育的逆境响应调控机制。结果表明,4个花芽时期的转录组共组装成162,621条unigene,平均长度为 795.78 bp,N50 长度为 972 bp,GC 含量为 37.67%,75.11%的 unigene 注释到GO、KEGG、KOG、NR、NT、SwissProt 6大数据库。差异表达基因中生长速度(CYC、EXP)、物质能量代谢(PIP、G6PDH)、逆境响应(HSP、WRKY)、激素代谢(GA20ox、GAI、NCED、SNRK2)等和休眠相关的生物调控过程基因呈现规律性表达,MADS-box基因SVP,开花途径(VRN1、VIN3、Col、ELF)和开花整合因子(FLC、SOC)等其它和休眠相关的基因表达规律不明显。DYT、bHLH10、SERL1/2等和花粉不育相关的基因在花芽生长停滞的阶段表达量较高。以上结果说明‘常德铁城一号’花芽的适应性生长介于内休眠和生态休眠之间,是保证生殖生长正常进行的一种进化策略。(4)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花器官发育调控技术研究。在花器官发育的不同时期进行外源激素处理,通过调查分析花期、成花质量和生理指标变化,探究外源激素对油茶花器官发育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400mg·L-1赤霉素处理始花期最早且盛花期集中,150mg·L-1脱落酸处理始花期最晚。200mg·L-1生长素和150 mg·L-1脱落酸处理可明显提高花粉活力。400 mg·L-1赤霉素和200 mg-L-1生长素处理可增加花器官尺寸和花药数量。外源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可提高花芽内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淀粉含量。外源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可以提高内源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含量并降低脱落酸的含量。外源脱落酸处理可提高内源脱落酸的含量,降低内源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含量。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可提高赤霉素合成基因GA20ox表达量,降低DELLA蛋白编码基因GAI的表达量。脱落酸处理则抑制GA20ox表达,促进GAI和脱落酸的合成基因NCED、受体基因ABF的表达。外源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的花芽FLC和PHYA的表达量降低,而ABA处理的花芽中此两基因的表达量降低较慢。综上所述,油茶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发生在雌雄蕊形成期到雌雄蕊成熟期,响应机制中包含细胞生长、物质能量代谢、抗逆反应、激素调控等和休眠相关的生物调控过程,其中激素是重要的调控物质,外源赤霉素、脱落酸和生长素可调控‘常德铁城一号’花期、开花样式和花粉活力,并使花芽内部碳水化合物含量、激素含量、基因表达呈现与花器官发育进程一致的改变。

张春楠[5](2020)在《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设施番茄和甜瓜上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农业的生产限制了一些农药和化肥的施用,要求在减少化肥投入量的基础上做到不减产、不降质。本研究是在增施增效剂的基础上进行甜瓜—番茄轮作来寻求一个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蔬菜产业体系。因此,本研究针对河北省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过量施肥导致的肥料利用率低、土壤理化性质恶化以及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以番茄(新美1号)和甜瓜(瑞红)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试验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C)、硝化抑制剂与化肥配施(C+DMPP、C+DCD)、微生物菌剂与化肥配施(C+J)、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同时与化肥配施(C+DMPP+J、C+DCD+J),采用田间重复试验,研究了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设施番茄(秋)和甜瓜(春)轮作中的效果,为促进优质高效的作物生产和土壤改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甜瓜发芽期到幼苗期之间的株高增长较快,其中C+DMPP+J处理显着促进了甜瓜株高的生长,与C处理相比,株高高出13.60%。幼苗期以后,茎粗增长较快,增幅最大达到了 60.80%,C+DMPP+J处理对甜瓜茎粗的促进效果最显着,茎粗最大达到13.80 mm;番茄定植后45~65天生长加速,平均由81.60 cm增加到113.20 cm。定植85天后,C+DMPP+J处理比C处理茎粗增加了 8.29%。(2)与C处理相比,C+DMPP+J处理对甜瓜增产效果最显着,产量增幅达到了21.70%;C+DMPP、C+DCD、C+J、C+DMPP+J 和 C+DCD+J 显着提高了番茄产量,与C处理相比产量分别提高了 7.1%、6.7%、22.4%、28.8%和18.6%。C+DMPP处理降低番茄硝酸盐含量效果最佳,与C处理相比,降低了 44.30%;C+DMPP+J处理显着提高了果实中Vc含量,比C处理提高了 65.50%;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4.30%~4.80%之间,各处理间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没有显着性差异;各施肥处理的果实糖酸比在4.00~11.00之间,其中C+DMPP+J处理果实糖酸比为11.00,达到了最大值。(3)C+DMPP处理根长比C处理增长了 93.90%;番茄根系干重在3.40g~5.30g之间,其中C+DCD+J处理的单株根干重最大。(4)C+DMPP+J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在甜瓜生长期内都较低,比C处理平均下降了 35.80%,均达到了显着水平;C+DMPP+J处理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始终最高,平均为421.10mg/kg;番茄盛果期、末果期和拉秧期,C+DMPP+J的处理速效钾含量始终显着高于C处理,比C处理分别提高了 25.60%、20.10%和2.50%。(5)C+DMPP处理硝态氮含量最低,与C处理相比硝态氮含量在甜瓜生长期内降低幅度平均达到61.80%(0-20cm)和74.90%(20-40cm);C+DMPP+J处理的铵态氮含量最高达到22.6mg/kg(0-20cm 土层,甜瓜发芽期),比C处理高出47.70%。C+DMPP+J处理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和生理利用率最高,分别比C处理提高了21.70%、60.70%和 40.30%。C+DMPP处理降低番茄土壤硝态氮含量最显着,与C处理相比,番茄四个生长期的降低幅度分别达到了 44.30%、33.80%、40.20%和45.40%;C+DMPP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始终最高,0-20 cm和20-40 cm 土层铵态氮含量最大分别为19.15 mg/kg和15.71 mg/kg。C+DMPP+J的茎、叶氮吸收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与C处理相比,增幅分别为12.70%和52.20%。C+DMPP+J和C+DCD+J处理显着提高了土壤氮肥农学效率及偏生产力,与C处理相比,增幅分别为125.90%、127.40%和27.10%、27.40%。综上所述,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的施用可以促进甜瓜和番茄的生长,有效调节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促进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其中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同时与化肥配施效果最佳。

王军[6](2020)在《大麦黄矮病毒(BYDV)对陇燕1号燕麦光合生理、酶活性及总酚含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究燕麦在被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危害后的生理响应,本文以陇燕1号燕麦为试验材料,在室内对燕麦三叶期植株进行BYDV接种,并分析了接种后不同时间(0 d,7 d,14 d,21 d,28 d,35 d)内燕麦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探讨了BYDV对燕麦抗氧化防御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类氧化酶的活性,总酚含量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获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BYDV侵染对燕麦光合生理影响显着。燕麦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在接种后35 d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4.90%、63.14%和57.40%(P<0.05)。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接种后35 d较对照高55.90%。Chl a/Chl b先上升后稍有下降,接种后21 d,蚜虫+BYDV和蚜虫处理的Chl a/Chl b均增加至最大值,分别较CK高57.37%和32.78%(P<0.05);Pn和WUE下降,Ci、Gs和Tr上升;同时Fm、FV/F0、FV/Fm、qP、Yield和ETR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q N上升。从各个指标的变化幅度来看,蚜虫+BYDV处理与蚜虫处理相比,对燕麦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造成的损伤更严重,其光合色素含量、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幅更大。(2)燕麦在被BYDV为害后,叶片细胞膜系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引起膜脂分子的氧化损伤。MDA含量明显上升,蚜虫+BYDV处理在接种后35 d MDA含量达到对照的1.4倍;POD活性呈上升趋势,在接种后35 d较对照高14.36%,而SOD和CAT活性总体先上升后下降,分别在接种后21d和14 d达到最大值,为对照的8.78和1.73倍;PAL和PPO活性均呈上升趋势,在接种后35 d分别较对照高36.33%和203%。和蚜虫处理相比,蚜虫+BYDV处理造成的损伤更大,MDA、抗氧化防御酶及PAL和PPO活性变化更剧烈。(3)BYDV侵染后燕麦总酚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接种后35 d,蚜虫+BYDV处理较对照的总酚含量高38.96%(P<0.05)。可溶性糖含量随为害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在接种后21 d,蚜虫+BYDV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蚜虫处理,且较对照高41.59%;可溶性蛋白含量显着下降,在接种后28 d和35 d,蚜虫+BYDV处理下燕麦可溶性蛋白含量较蚜虫处理分别降低了20.40%和15.81%;脯氨酸含量总体逐渐升高,接种后1421d,蚜虫+BYDV处理脯氨酸含量持续升高达到最大值,较蚜虫处理高27.02%(P<0.05)。和蚜虫处理相比,蚜虫+BYDV处理造成的损伤更大。综上,燕麦被BYDV侵染后,叶片内发生了显着的生理生化变化,其光合性能下降、MDA含量上升、防御酶活性增强、酚类物质和脯氨酸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和蚜虫为害相比,BYDV造成的生理损伤更大。

任倩倩[7](2020)在《抗、感茶树品种对茶小绿叶蝉取食诱导的防御反应》文中研究指明茶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Matsuda))是我国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上的主要害虫,其为害严重影响茶叶品质和产量。目前,茶树对茶小绿叶蝉为害的防御机制研究较少,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抗虫茶树品种(举岩,JY)和感虫茶树品种(恩标,EB)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比较叶蝉持续为害不同时间点抗、感茶树的转录组,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分析其表达量变化,找出相关抗性通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时间点的主要相关茶树挥发物的动态变化,测定了木质素相关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及相关酶活的变化,以期揭示叶蝉取食为害后茶树的防御机制。本研究的开展,为抗茶小绿叶蝉茶树品种的培育提供基因资源,为茶树-昆虫互作机理的理论体系加深认识,主要结果如下:1、叶蝉取食诱导抗、感茶树品种的防御反应。通过比较叶蝉在抗、感茶树品种上持续取食不同时间点(0 h,6 h,12 h,24 h)的转录组的动态变化,初步揭示叶蝉诱导茶树抗性的分子机理。结果显示,叶蝉取食6 h和24 h时,感虫茶树品种EB的差异基因数量要高于抗虫茶树品种JY;两个茶树品种在被取食12 h时的差异基因数量相当且达到最大量。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茶树品种对叶蝉取食胁迫的应激反应具有相似性。但JY在虫害早期(6 h),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和α-亚麻酸途径被率先激活响应,并且一直持续至24h。因此,在叶蝉取食后,抗虫茶树品种比感虫茶树品种更早激活防御反应,且主要与萜类化合物和茉莉酸合成相关。2、叶蝉取食诱导抗、感茶树品种挥发物的释放。利用动态顶空收集法结合GC-MS技术检测茶树在叶蝉取食不同时间(6 h、12 h、24 h、36 h、48 h、72 h)释放的挥发物的含量。结果表明,叶蝉取食后对顺-3己烯醇(3-Hexen-1-ol,acetate,(Z)-)、β-罗勒烯(β-Ocimene)、(E)-4,8-二甲基-1,3,7-壬三烯(DMNT)、芳樟醇(Linalool)、石竹烯(Caryophyllene)、α-法呢烯(α-Farnesene)、4,8,12-三甲基-1,3,7,11-十三碳四烯(TMTT)等主要挥发物相对含量影响较大。虫害诱导的挥发物中,单萜类物质含量在EB茶树较高,而倍半萜类物质在JY茶树中较高。结合前期转录组数据发现,叶蝉取食诱导后的抗、感茶树品种中调控萜类合成相关基因均明显上调;其中EB中的单萜和二萜类物质含量及合成相关基因均高表达。因此,叶蝉取食可诱导挥发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其合成与释放。3、叶蝉取食诱导抗、感茶树品种木质素的代谢分析。通过HPLCMS/MS技术对茶树木质素次生代谢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健康茶苗中,JY的苯丙氨酸、香豆酸、阿魏酸和CAD酶活性都显着高于EB;在叶蝉取食为害后,JY的苯丙氨酸、松柏醇显着增加,EB茶树中的阿魏酸、松柏醇也显着增加;PAL、4CL、CAD、POD酶活性都极显着升高。叶蝉取食后激活了大部分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相关基因,JY的PAL、C4H、4CL、CCo AOMT基因表达量稍高于EB,但差异不显着。综上所述,受茶小绿叶蝉为害后,抗虫茶树品种比感虫茶树品种更早激活防御反应,其防御反应主要参与萜类化合物和JA合成相关。叶蝉取食胁迫也会激活茶树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促进更多木质素代谢产物的生成。

代丽凤[8](2020)在《茶树花花瓣生化成分测定及花粉破壁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茶树花,茶树生殖器官,其生化成分与茶叶相似,如咖啡碱,儿茶素,黄酮醇和氨基酸。在古代日本,茶树花被用作装饰菜肴的起泡剂,在印度,茶树花被用于饮料产业中。茶树花具有清除自由基、抗增殖、抗肥胖作用,且在日常食用中不存在毒副作用,作为新型食品资源,茶树花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茶树花具有区别于茶叶的、强烈且持久的苦味,尤其是茶树花瓣。这导致茶树花在食品工业方面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茶树花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功能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茶多糖、蛋白质、抗氧化酶、生物碱、维生素、矿质元素等;具有解毒、抗氧化、延缓衰老、降糖、防癌抗癌、抑菌、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这些功效将会有力的扩展茶树花的应用以及发展空间。此外,茶树花粉还含有其他花粉中没有的茶氨酸,这是一种茶树独有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具有抗抑郁,改善认知等功效。花粉细胞壁的破碎能够改变细胞结构,增加花粉营养成分的释放,使其易于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本文以茶树花为研究对象,通过液相色谱仪并结合多元统计方法,测定茶树花瓣生化成分;通过测定茶树花粉破壁前后品质成分变化,并结合感官评价和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分析不同破壁方式对茶树花粉品质特性的影响。旨在为茶树花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茶树花瓣中含有30.23mg/g到50.72mg/g不等的儿茶素,主要组分为GC、C、EC、EGCG。咖啡碱为茶树花瓣中的优势生物碱,其含量由1.89mg/g到4.94mg/g不等,总体低于茶叶。2.以真空冷冻干燥的茶树花粉为实验材料,采用超微粉碎、冻融法、超声辅助酶法,对花粉进行破壁处理。破壁前后花粉功能活性物质变化与破壁方式密切相关。破壁花粉的养分释放较不破壁花粉呈现增加趋势,破壁后酚类化合物、氨基酸、黄酮类化合物、还原糖、蛋白质的释放增加。粒径大小能够反应花粉壁破碎情况,粒径越小,一般说明花粉破坏程度越严重,破壁效果越明显。样品花粉粒径从大到小依次为冻融法>超声辅助酶法>超微粉碎法。超微粉碎处理可使样品的破壁率最高,超声辅助酶法其次,冻融法最低。3.优化超声辅助酶法破壁工艺,考察料液比、温度、处理时间这三个因素对茶树花粉破壁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2g/mL,酶解温度47℃,处理时间5.5h。由响应面图可知,酶解温度和作用时间对茶树花粉破壁率的影响最为显着,经极差分析得各因素的影响力为:处理时间>酶解温度>料液比。4.采用DPPH法和ORAC法评价茶树花粉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超微粉碎和超声辅助酶法处理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ORAC值均有增强作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总黄酮、总儿茶素、总多酚具有显着相关性,其中又以EGCG相关性最高。而ORAC测定中,总多酚、总黄酮与ORAC值之间无线性关系,这与多酚复杂的多元结构有关。此外茶树花粉中EC含量与ORAC值的正相关关系最高。5.经过破壁处理,茶树花粉的整体感官品质呈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色泽变暗,滋味变苦,气味变差三个方面。其中褐变程度与花粉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着相关。

沙军静[9](2020)在《空气中铅颗粒物胁迫下的茶树生理生化响应特性及其光谱无损快速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因其具有明显的保健作用而深受人们喜爱,全球约有2/3的人口消费茶叶。中国作为茶叶的主产区,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茶叶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但近年来,茶叶中铅含量超标问题愈发严重,严重制约着我国的茶产业经济效益。本研究以乌牛早和迎霜两个常见的绿茶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浓度的铅的气溶胶胁迫,以模拟真实大气污染。研究聚焦空气铅胁迫下铅的转移途径和茶叶的微观形态变化,不同品种、铅胁迫浓度下茶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生理生化指标的快速无损检测模型的建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空气铅胁迫下铅的转移途径和茶叶的微观形态变化。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量不同胁迫时间下茶树不同部位(根、茎、叶)中铅含量,结果表明普通环境中的茶树叶片中的铅含量极少,符合国家标准,根的铅含量远高于叶,证明在正常环境中土壤-根途径是茶树积累铅的主要途径。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胁迫组叶片的铅含量显着高于茎和根,证明存在大气-叶面的吸收途径。对不同部位铅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叶和茎的铅含量显着正相关,可以证明存在叶面向茎转运的途径。因此可以说明大多数通过叶面进入的铅元素会积累在叶片中,只有小部分向下部转运。通过扫描电镜结合能谱的方法,对叶片气孔部位进行研究。发现铅胁迫会对茶叶气孔产生损害,并证明气孔是空气中铅颗粒物进入植物体的一个通道。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茶树叶片在铅胁迫下的细胞层面结构变化,发现铅胁迫会对细胞组织结构产生损害,具体表现为:铅胁迫组中出现明显的脂质颗粒堆积,叶绿体发生结构变形、肿胀且内部结构紊乱,类囊体溶解,基粒片层结构排列不规则,外膜变得模糊,内部出现淀粉颗粒;细胞质体积变小,细胞核结构不完整,核膜模糊,核仁消失。(2)比较不同品种、胁迫浓度下茶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对乌牛早和迎霜在不同浓度胁迫、不同时期茶叶内部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和含水率含量进行测量,发现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6种指标均表现出显着性差异:在色素中出现明显的“先增后降”的趋势,胁迫前期色素含量增长是由于茶叶在铅胁迫下的应激机制,而胁迫后期,铅会破坏叶绿体,抑制光合色素合成;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会在胁迫前期快速增加以消除铅胁迫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胁迫后期增长变缓,产生受到抑制;含水率表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说明铅胁迫在一定时间内严重抑制茶叶对水分的吸收,后期抑制作用减弱。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具有的“指纹峰”特点,对空气铅胁迫下茶叶叶片其他物质的变化情况进行半定量分析,证实铅胁迫会对多种物质产生影响。(3)建立生理生化指标的快速无损检测模型。采集不同品种、不同浓度胁迫下茶树叶片的可见近红外光谱,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6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原始和不同预处理(标准正态变化、多元散射校正、去趋势和归一化)数据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支持向量回归和主成分回归模型。在最优全谱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特征波长提取算法提取特征波长,建立特征波长模型。最终确定了6种生化指标的快速检测模型,其模型RP2分别为:0.340、0.671、0.637、0.645、0.841和0.866。除抗坏血酸外,其余5种指标的特征波长模型优于全谱模型。通过提取特征波长,不仅获得更优的结果,而且简化了模型,有利于快速无损检测模型的实际应用,为茶叶质量监管提供良方。

李争艳[10](2019)在《江淮地区不同年龄苜蓿及换茬后土壤质量变化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优质牧草,它具有一种特殊的种内化感作用-自毒性,随着苜蓿生产年限的增加,苜蓿产量品质会下降、土壤环境恶化,甚至会影响到后茬植物的生长。随着我国奶业不断发展,对优质牧草的需求不断加强,国内苜蓿种植面积增加、范围扩大,逐步形成产业化及规模化态势,与此同时,连作问题、土传病害及自毒效应也日益严重,江淮地区的苜蓿生产缺少相关经验,且高温高湿的环境更容易引发病虫害及连作障碍,对该地区苜蓿生产造成严重的制约和影响。本研究在江淮地区以苜蓿连续种植、苜蓿茬后不同品种高丹草、以及苜蓿→玉米→苜蓿及苜蓿→高丹草→苜蓿轮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苜蓿连续种植、苜蓿茬后不同品种高丹草及不同轮作方式的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来研究连作、不同品种高丹草、不同轮茬作物土壤质量的动态变化及苜蓿产量变化的影响,为江淮地区牧草规模化种植方式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上述的研究,得到了以下结果:(1)江淮地区紫花苜蓿连续种植造成苜蓿产量的降低及土壤质量的改变:不同生长年龄的产量排序为3年龄>1年龄>5年龄,3年龄年干物质最高产量达到18.63±0.30 t·hectare-1;3年龄及5年龄苜蓿根部土壤pH值显着小于撂荒地与1年龄苜蓿地(P<0.05),3年龄苜蓿根部土壤总氮(TN)显着高于其他年龄土壤;3个土层土壤有效磷(AP)含量随年龄增加显着增高(P<0.05);3个土层3年龄土壤有机质值(OM)均显着高于其他年龄苜蓿(P<0.05);3个土层土壤速效钾(AK)含量随年龄增加显着降低(P<0.05);土壤化学元素均具有表聚效应;紫花苜蓿不同生长年龄的土壤容重排列顺序为5年龄>3年龄>撂荒地>1年龄,随着土层的增加,土壤容重增大;(2)土壤蔗糖酶活性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降低,撂荒地根部土壤蔗糖酶显着小于苜蓿根部土壤,其他年龄间差异不显着(P>0.05);在各个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排列顺序为3年龄>撂荒地>5年龄>1年龄(P<0.05);随着苜蓿年龄的增加,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在3年龄达到最大值,5年龄随即降低;3年龄土壤脲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他年龄苜蓿(P<0.05);苜蓿年龄与苜蓿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皮尔森相关系数表明,苜蓿年龄与土壤有效磷呈正相关,与速效钾呈负相关,苜蓿年产量与土壤有机质、碱性磷酸酶、脲酶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总氮、速效钾、过氧化氢酶呈显着正相关(P<0.05);(3)土壤细菌OTU数量1年龄>撂荒地>3年龄>5年龄,真菌OTU数量1年龄>撂荒地>5年龄>3年龄;土壤细菌丰度及多样性均随着苜蓿年龄的增大而降低,土壤真菌的丰富度及多样性随着苜蓿年龄的增大而增大;在苜蓿不同年龄土壤中,苜蓿产量与细菌丰度及多样性相关性不显着,与真菌多样性相关性达显着水平(P<0.05);随着苜蓿年龄的增大,土壤中的放线菌Actinobacteria、绿湾菌Chloroflexi丰度逐渐降低;苜蓿不同年龄土壤中,pH、AK、AP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pH、OM、TN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苜蓿不同年龄土壤中,细菌螺旋菌门spirochaetae与未分离细菌candidate divisionWS6与苜蓿产量正相关;真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与苜蓿产量正相关,壶菌门Chytridiomycota与苜蓿产量负相关。(4)通过对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高丹草的生产性能、产量、品质及土壤质量比较发现:海牛Monster(HN)、帕卡Pa Kahuna(PK)、大卡Big Kahuna(DK)和BJ0603(GDC)4个品种中,海牛生育期最长,可以达到腊熟期,其他品种在江淮地区均不能完成生殖生长;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高丹草株高和叶重是决定鲜草产量高低的最为密切的性状;不同刈割次数下,刈割2次的鲜草产量略高于刈割1次,但标准草产量及干物质产量刈割2次甚至低于刈割1次;不同品种草产量差异显着,BJ0603的鲜草产量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5),标准草产量及干物质产量帕卡与BJ0603显着高于海牛与大卡(P<0.05);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及粗蛋白(CP)含量逐步增加,粗蛋白(CP)含量在孕穗期达到最高值,粗灰分(ASH)含量随生育期增加逐步减小;茎杆中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蛋白(CP)及粗灰分(ASH)含量均有品种差异。在江淮地区春播高丹草生产模式中,各品种均表现良好,作为青饲或青贮利用时,综合产量、营养含量等因素,适合刈割1茬,海牛和BJ0603收获期应选择在孕穗期,而帕卡与大卡可以提前收获。(5)4个品种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品种根部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具有显着的品种差异;PK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多样性均显着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根部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化与土壤TN及OM含量变化关系较大,pH、OM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6)通过对不同轮茬方式对苜蓿产量及土壤质量影响的比较,发现轮茬玉米(T1)及轮茬高丹草(T2)后苜蓿产量分别是苜蓿连种(CK)的1.27和1.13倍;轮茬高丹草使土壤pH、有机质、总氮含量显着增加(P<0.05),轮茬玉米及轮茬高丹草显着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含量(P<0.05);不同轮茬均能减轻土壤容重,且高丹草轮茬更为显着;与苜蓿连续种植相比,轮茬玉米与轮茬高丹草土壤过氧化氢酶及土壤脲酶活性均显着高于苜蓿连种土壤(P<0.05);借助高通量测序法对根部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表明,各处理土壤前3位高丰度表达优势细菌门均为变形菌,拟杆菌和厚壁菌;真菌门为子囊菌和担子菌;轮茬玉米与轮茬高丹草处理根部土壤细菌种群数量显着高于CK,OTU数量分别是苜蓿连种土壤的1.25和1.39倍,土壤真菌种群数量显着高于CK,OTU数量分别是苜蓿连种土壤的1.20和1.36倍,且轮茬高丹草处理的土壤细菌Shannon、Chao、Sobs及真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着高于苜蓿连作土壤(P<0.05);而在细菌相对丰度上,苜蓿连作土壤中变形菌及厚壁菌相对丰度显着高于轮茬处理(P<0.05),而轮茬土壤中绿湾菌及浮霉菌要显着高于连作土壤(P<0.05),真菌相对丰度上,苜蓿连作土壤中担子菌相对丰度显着高于轮茬处理(P<0.05)。江淮地区轮茬较苜蓿连续更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稳定微生物群落结构,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生产力进而提高产量。综上所述,苜蓿年龄影响着苜蓿产量及土壤品质,在江淮地区3年龄苜蓿产量最高,苜蓿土壤品质随着苜蓿年龄增加而减低;苜蓿茬后高丹草的品种在生产性能、产量、品质及根部土壤质量均有不同的响应,而选择合适的品种,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恢复土壤质量;建立轮作机制有利于提高苜蓿产量及土壤质量。建议江淮地区选择3年龄苜蓿轮茬,轮茬高丹草较玉米更能恢复地力,提高土壤质量,轮茬玉米更能提高苜蓿产量,苜蓿茬后高丹草品种帕卡具有更优的恢复地力的能力。因此,根据土壤质量的变化特性制定引种及管理方案可以在提高产量品质的基础上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生产力。

二、茶树年生育周期主要生化成分及几种酶活性变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树年生育周期主要生化成分及几种酶活性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茶树苗圃土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长期植茶茶园及单一连作茶树苗圃相关研究进展
        1.2.1 茶园连作障碍概况
        1.2.2 长期植茶或茶苗连作对茶树(苗)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1.2.3 长期植茶或茶苗连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4 长期植茶或茶苗连作对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
        1.2.5 茶园改良措施及连作障碍防控概况
    1.3 淹水和石灰氮相关研究进展
        1.3.1 淹水处理相关研究进展
        1.3.2 石灰氮相关研究进展
    1.4 土壤中的微生物
        1.4.1 土壤微生物的重要性
        1.4.2 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
    1.5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苗圃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1 引言
    2.2 试验设计
    2.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2.3.1 土壤前处理
        2.3.2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测定
        2.3.3 茶苗生物量测定
        2.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土壤pH值及多酚含量变化
        2.4.2 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情况及与植株生物量相关分析
        2.4.3 茶苗成活率情况
    2.5 讨论
    2.6 小结
第3章 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苗圃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3.2.3 土壤真菌群落高通量测序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土壤理化性质
        3.3.2 土壤真菌群落测序质量评估
        3.3.3 土壤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
        3.3.4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组成
        3.3.5 土壤真菌类群变化的驱动机制
        3.3.6 土壤真菌群落功能预测分析
        3.3.7 真菌群落分子生态学网络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苗圃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4.2.3 土壤细菌群落高通量测序
        4.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土壤细菌群落测序质量评估
        4.3.2 细菌群落Alpha 多样性和Beta 多样性分析
        4.3.3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4.3.4 土壤细菌群落与环境的响应机制
        4.3.5 细菌PICRUSt功能预测
        4.3.6 细菌丰富类群和稀有类群分子生态网络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苗圃土壤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土壤古菌群落测序质量评估
        5.3.2 古菌群落Alpha 多样性及Beta 多样性分析
        5.3.3 土壤古菌群落组成
        5.3.4 土壤古菌群落与环境的响应机制
        5.3.5 古菌PICRUSt功能预测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2)茶树愈伤组织的诱导与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
    1.2 茶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3 影响茶树组织培养的因素
        1.3.1 基因型
        1.3.2 培养基
        1.3.3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1.4 组织培养中褐化问题
        1.4.1 多酚氧化酶(PPO)
        1.4.2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1.4.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1.4.4 过氧化物酶(POD)
        1.4.5 过氧化氢酶(CAT)
    1.5 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现状
    1.6 茶树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1.7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外植体预处理
        2.2.2 外植体的消毒
        2.2.3 茶树愈伤组织诱导的激素配比
    2.3 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2.4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2.4.1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
        2.4.2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2.4.3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
        2.4.4 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2.4.5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测定
    2.5 咖啡碱含量的测定
    2.6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2.7 茶叶CSACO1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2.7.1 培养基的配制
        2.7.2 茶树总RNA提取
        2.7.3 茶树CsACO1 基因的克隆、产物回收及测序
        2.7.4 CsACO1 基因的酶切、连接、转化
        2.7.5 CsACO1 基因单菌落选择及菌落PCR鉴定
        2.7.6 CsACO1 基因转化农杆菌(LBA4404)
    2.8 CsACO1 基因侵染愈伤组织
    2.9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激素配比对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3.1.1 不同激素配比对外植体褐化率的影响
        3.1.2 不同激素配比对外植体存活时间的影响
        3.1.3 不同激素配比对外植体出现愈伤时间的影响
        3.1.4 继代次数对愈伤组织褐化率的影响
        3.1.5 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2 影响组织培养外植体的内在因素
        3.2.1 外植体茶多酚含量的比较
        3.2.2 外植体咖啡碱含量的比较
        3.2.3 外植体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3.2.4 茶树叶片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3.2.5 茶树外植体氧化酶活性的比较
    3.3 遗传转化过表达载体构建结果
    3.4 农杆菌侵染茶树愈伤组织
        3.4.1 侵染时间对转化愈伤组织的影响
        3.4.2 菌液浓度对转化愈伤组织的影响
        3.4.3 侵染后愈伤组织的鉴定
4.讨论
    4.1 外植体的选择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2 外源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3 影响遗传转化的因素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3)油茶木屑培养食用菌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基质栽培食用菌研究进展
        1.2.2 茶皂素抑菌特性及机理研究进展
        1.2.3 食用菌营养价值与食品安全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茶皂素降解规律研究及耐受菌种筛选
    2.1 供试材料与菌株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茶皂素耐受性菌种筛选
        2.3.2 木屑腐解过程中茶皂素含量测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不同食用菌对茶皂素的耐受能力
        2.4.2 油茶木屑腐解过程中茶皂素降解规律分析
    2.5 讨论
3 油茶木屑栽培食用菌试验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栽培料碳、氮元素含量的测定
        3.2.2 油茶木屑内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3.2.3 试验配方设计
        3.2.4 基质前期处理
        3.2.5 拌料、装袋
        3.2.6 灭菌、接种
        3.2.7 发菌及出菇期管理
        3.2.8 食用菌测定指标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栽培料的碳氮比测定
        3.3.2 油茶木屑内重金属含量
        3.3.3 各配方间发菌效果比较
        3.3.4 各配方间出菇情况比较
    3.4 讨论
4 食用菌子实体内营养成分分析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样品采集
        4.2.2 食用菌内总糖含量测定
        4.2.3 食用菌内蛋白质含量测定
        4.2.4 食用菌内粗脂肪含量测定
        4.2.5 食用菌内氨基酸含量测定
        4.2.7 相关性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配方对平菇子实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影响
        4.3.2 不同配方对平菇子实体内氨基酸的影响
        4.3.3 不同配方对茶树菇子实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影响
        4.3.4 不同配方对茶树菇子实体内氨基酸的影响
    4.4 讨论
5 结论
6 创新点与展望
    6.1 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油茶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机制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油茶概述
        1.1.2 课题的提出
    1.2 油茶引种适生性评价研究
    1.3 油茶开花生物学对环境的响应
        1.3.1 油茶开花生物学研究
        1.3.2 油茶花期对环境的响应
        1.3.3 油茶花期及花期环境对产量的影响
    1.4 植物芽休眠的研究进展
        1.4.1 植物芽休眠类型
        1.4.2 植物芽休眠的机制
    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开花生物学的调控
        1.5.1 油茶花器官激素含量研究
        1.5.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花芽生长的影响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目的和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10个油茶品种的适生性评价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花期观测
        2.2.2 耐寒(旱)性评价
        2.2.3 叶片抗逆表型指标
        2.2.4 叶片生长势指标
        2.2.5 花粉指标
        2.2.6 10个油茶品种引种后生长量观测
        2.2.7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品种花期
        2.3.2 耐寒、耐旱性评价
        2.3.3 叶片抗逆表型指标
        2.3.4 叶片生长势指标
        2.3.5 花粉指标
        2.3.6 多指标相关性分析
        2.3.7 油茶品种适生性的模糊综合评价
        2.3.8 10个油茶品种引种后生长量观测
        2.3.9 油茶花芽分化后期适应性生长机制研究试验材料筛选
    2.4 结论与讨论
        2.4.1 油茶花期
        2.4.2 油茶耐寒性评价
        2.4.3 油茶耐旱性评价
        2.4.4 叶片抗逆表型指标
        2.4.5 叶片生长势指标
        2.4.6 花粉指标
        2.4.7 10个油茶品种引种后生长量观测
        2.4.8 品种推广建议
    2.5 小结
第三章 油茶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形态及生理研究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采样方法
        3.2.2 指标检测方法
        3.2.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花芽形态指标
        3.3.2 花芽生理指标
    3.4 结论与讨论
        3.4.1 花芽形态指标
        3.4.2 花芽生理指标
    3.5 小结
第四章 油茶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转录组学研究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RNA(Ribonucleic acid)提取与转录组测序
        4.2.2 转录组数据生物信息学分析
        4.2.3 差异基因表达验证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油茶花芽的reads质量
        4.3.2 油茶花芽转录组组装与拼接
        4.3.3 油茶花芽基因功能注释
        4.3.4 ‘常德铁城一号’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时期划分
        4.3.5 ‘常德铁城一号’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机制研究
        4.3.6 qRT-PCR
    4.4 结论与讨论
        4.4.1 转录组unigene功能注释
        4.4.2 ‘常德铁城一号’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调控机制
    4.5 小结
第五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花器官发育的调控技术研究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处理及采样日期
        5.2.2 处理方法
        5.2.3 调查指标
        5.2.4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花期及成花质量
        5.3.2 生理指标
        5.3.3 基因表达
    5.4 结论与讨论
        5.4.1 花期及成花质量
        5.4.2 生理指标
        5.4.3 基因表达
    5.5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6.1 本文研究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会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5)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设施番茄和甜瓜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设施菜地土壤氮肥施用现状
        1.2.2 设施菜地氮肥施用中存在的问题
    1.3 硝化抑制剂及微生物菌剂与化肥配施效果研究
        1.3.1 硝化抑制剂与化肥配施效果研究
        1.3.2 微生物菌剂与化肥配施效果研究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2.3.1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2.3.2 植株样品采集与测定
    2.4 数据分析及相关指标计算方法[61,62]
3 结果与分析
    3.1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甜瓜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3.1.1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甜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3.1.2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甜瓜土壤肥力的影响
        3.1.3 对甜瓜土壤氮素利用的影响
        3.1.4 小结
    3.2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3.2.1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3.2.2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番茄土壤肥力的影响
        3.2.3 对番茄土壤氮素利用的影响
        3.2.4 不同施肥条件下,番茄根系、土壤性状对番茄产量的相对贡献率
        3.2.5 对番茄植株干物质和氮吸收量的影响
        3.2.6 小结
4 讨论
    4.1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改善土壤环境及氮素利用方面的作用
        4.1.1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改善甜瓜和番茄土壤环境方面的作用
        4.1.2 硝化抑制剂在提高土壤氮素利用方面的作用
    4.2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提高作物产量方面的作用
    4.3 硝化抑制剂的施用效果因作物种类而异
5 结论
6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6)大麦黄矮病毒(BYDV)对陇燕1号燕麦光合生理、酶活性及总酚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病毒侵染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1.2 病毒侵染对植物酶系统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1.1.3 病毒侵染对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1.1.4 病毒侵染对主要渗透物质含量的影响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BYDV侵染对燕麦光合生理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处理下燕麦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
        2.2.2 不同处理下燕麦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变化
        2.2.3 不同处理下燕麦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2.3 讨论
        2.3.1 蚜虫和BYDV侵染对燕麦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2.3.2 蚜虫和BYDV侵染对燕麦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2.3.3 蚜虫和BYDV侵染对燕麦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BYDV侵染对燕麦抗氧化防御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及多酚氧化酶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处理下燕麦叶片MDA含量的变化
        3.2.2 不同处理下燕麦叶片SOD活性的变化
        3.2.3 不同处理下燕麦叶片POD活性的变化
        3.2.4 不同处理下燕麦叶片CAT活性的变化
        3.2.5 不同处理下燕麦叶片PAL活性的变化
        3.2.6 不同处理下燕麦叶片PPO活性的变化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BYDV侵染对燕麦总酚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处理下燕麦叶片总酚含量的变化
        4.2.2 不同处理下燕麦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4.2.3 不同处理下燕麦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4.2.4 不同处理下燕麦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4.3 讨论
        4.3.1 总酚含量变化与BYDV侵染的关系
        4.3.2 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与BYDV侵染的关系
    4.4 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7)抗、感茶树品种对茶小绿叶蝉取食诱导的防御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茶小绿叶蝉的防治
        1.2.2 植物抗虫性的研究进展
        1.2.3 茶树对小绿叶蝉的抗性研究进展
        1.2.4 茶树抗小绿叶蝉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1.2.5 虫害诱导植物HIPVs合成机理
        1.2.6 昆虫取食诱导的木质素合成机理
        1.2.7 RNA-Seq技术在植物抗虫研究中的应用
    1.3 本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叶蝉取食诱导抗、感茶树品种的防御反应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处理
        2.1.3 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2.1.4 RNA-Seq结果的q RT-PCR验证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测序质量分析
        2.2.2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2.2.3 差异基因的GO富集分析
        2.2.4 差异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2.2.5 与叶蝉诱导响应相关的转录因子
        2.2.6 RNA-seq的 q RT-PCR验证
    2.3 讨论
第三章 叶蝉取食诱导抗、感茶树品种挥发物的释放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处理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叶蝉取食诱导抗、感茶树品种挥发物的PLS-DA分析
        3.2.2 不同茶树品种在叶蝉为害后茶树挥发物组分的影响
        3.2.3 叶蝉取食诱导茶树挥发物的定量分析
        3.2.4 挥发物合成相关基因
    3.3 讨论
第四章 叶蝉取食诱导抗、感茶树品种木质素的代谢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处理
        4.1.3 木质素代谢组的测定
        4.1.4 酶活性测定方法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叶蝉取食诱导对抗、感茶树木质素代谢组学分析
        4.2.2 木质素合成的相关基因变化
    4.3 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1.1 叶蝉取食诱导抗、感茶树品种的防御反应
        5.1.2 叶蝉取食诱导抗、感茶树品种挥发物的释放
        5.1.3 叶蝉取食诱导抗、感茶树品种木质素代谢的分析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题名
    附表1 茶树样本与参照基因组比对情况表
    附表2 JY茶树样本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
    附表3 EB茶树样本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茶树花花瓣生化成分测定及花粉破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茶树花概述
        1.1.1 茶树花形态特征
        1.1.2 茶树花活性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1.1.3 茶树花研究现状
    1.2 花粉概述
        1.2.1 花粉简介
        1.2.2 花粉形态和结构
        1.2.3 花粉活性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1.2.4 花粉破壁的理论依据
    1.3 花粉破壁工艺
        1.3.1 机械破壁法
        1.3.2 物理破壁法
        1.3.3 生物破壁法
        1.3.4 化学破壁法
        1.3.5 其他
    1.4 花粉破壁的评价指标
        1.4.1 破壁形式
        1.4.2 破壁率
    1.5 苦味物质概况
        1.5.1 苦味物质的组成和来源
        1.5.2 苦味的感知与形成
    1.6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2章 茶树花瓣生化成分测定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方法
        2.2.1 样品处理
        2.2.2 儿茶素组分
        2.2.3 生物碱组分
    2.3 结果与分析
    2.4 结论
第3章 不同破壁工艺对茶树花粉营养成分的影响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方法
        3.2.1 破壁方法
        3.2.2 色度检测
        3.2.3 扫描电镜分析
        3.2.4 破壁率测定
        3.2.5 生化成分检测
        3.2.6 酶活性
        3.2.7 感官审评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花粉形态
        3.3.2 破壁率
        3.3.3 生化成分及酶活
        3.3.4 感官品质分析
    3.4 结论
第4章 超声辅助酶法破壁工艺优化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2 方法
        4.2.1 工艺流程
        4.2.2 单因素试验
        4.2.3 响应面优化试验
        4.2.4 验证试验
        4.2.5 破壁率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4.3.2 响应面试验结果
        4.3.3 验证试验
    4.4 结论
第5章 茶树花粉抗氧化能力测定及相关性分析
    5.1 实验仪器与材料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与设备
    5.2 方法
        5.2.1 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5.2.2 氧自由基吸收能力
        5.2.3 相关性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5.3.2 ORAC值
        5.3.3 相关性分析
    5.4 结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空气中铅颗粒物胁迫下的茶树生理生化响应特性及其光谱无损快速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写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重金属胁迫机理研究
    1.3 重金属胁迫下植物的氧化应激反应
    1.4 基于光谱技术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
    1.5 重金属含量的检测技术
    1.6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设计
        2.1.1 实验材料
        2.1.2 胁迫处理
        2.1.3 样本设置
        2.1.4 实验操作
    2.2 光谱数据预处理
        2.2.1 标准正态变换
        2.2.2 多元散射校正
        2.2.3 去趋势
        2.2.4 归一化
    2.3 特征波长选择算法
        2.3.1 竞争性自适应重采样加权算法
        2.3.2 连续投影算法
    2.4 光谱回归模型方法
        2.4.1 偏最小二乘回归
        2.4.2 支持向量回归
        2.4.3 主成分回归
    2.5 模型评价
        2.5.1 决定系数
        2.5.2 均方根误差
    2.6 相关性分析、显着性检验
        2.6.1 相关性分析
        2.6.2 显着性检验
    2.7 数据处理软件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空气铅胁迫下铅的的转移途径及茶叶微观形态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茶树器官中铅含量分布规律
        3.3.2 茶鲜叶表面铅颗粒的扫描电镜分析
        3.3.3 茶鲜叶表面铅颗粒物的能谱分析
        3.3.4 铅颗粒物对于茶鲜叶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3.4 结论
第四章 空气铅胁迫下茶叶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叶绿素a含量规律分析
        4.3.2 叶绿素b含量规律分析
        4.3.3 类胡萝卜素含量规律分析
        4.3.4 抗坏血酸含量规律分析
        4.3.5 谷胱甘肽含量规律分析
        4.3.6 含水率规律分析
        4.3.7 铅含量与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3.8 茶树叶片的红外光谱表征
    4.4 结论
第五章 生理生化指标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快速无损检测模型建立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气溶胶铅颗粒物胁迫下叶片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响应差异分析
        5.3.2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生理生化指标回归模型
        5.3.3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特征波长的生理生化指标回归模型
    5.4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江淮地区不同年龄苜蓿及换茬后土壤质量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项目来源
文中主要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 紫花苜蓿长期种植对土壤及后茬作物的影响
        1.1.1 长期种植紫花苜蓿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1.2 长期种植的紫花苜蓿产生的自毒效应
        1.1.3 长期种植紫花苜蓿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1.2 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1.2.1 耕作方式对土壤化学元素的影响
        1.2.2 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1.3 耕作方式对土壤酶的影响
    1.4 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4.1 土壤微生物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4.2 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影响因素
        1.4.3 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4.4 根际微生物对植物抗胁迫能力的影响
        1.4.5 土传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1.4.6 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的信号转导互作过程
    1.5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土壤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区概况
        2.1.1 位置地形
        2.1.2 气候环境
        2.1.3 土壤、植物
    2.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3 研究内容
    2.4 预期目标
    2.5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三章 江淮地区不同年龄苜蓿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和样地
        3.1.2 土壤采样方法
        3.1.3 测定方法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苜蓿年龄对不同茬次产量及年产量的影响
        3.2.2 不同苜蓿年龄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3 不同苜蓿年龄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2.4 苜蓿年龄与苜蓿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系数
    3.3 讨论
        3.3.1 不同苜蓿年龄对苜蓿产量的影响
        3.3.2 不同苜蓿年龄对苜蓿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3.3 不同苜蓿年龄对苜蓿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4 苜蓿年龄与苜蓿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相关性
    3.4 小结
第四章 江淮地区苜蓿年龄对苜蓿根部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样地
        4.1.2 方法
        4.1.3 序列数据分析
        4.1.4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DNA提取,PCR质量检测
        4.2.2 细菌真菌溶解曲线
        4.2.3 不同苜蓿年龄不同微生物门的微生物群落及相对丰度的变化
        4.2.4 不同年龄苜蓿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4.2.5 苜蓿年龄对不同微生物门相对丰度的影响
        4.2.6 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
        4.2.7 苜蓿年龄与不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皮尔森相关系数
        4.2.8 苜蓿产量与不同微生物门皮尔森相关系数
        4.2.9 苜蓿年龄与微生物门相对丰度与年产量的皮尔森相关系数
    4.3 讨论
        4.3.1 苜蓿年龄对微生物多样性特征的影响
        4.3.2 苜蓿年龄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4.3.3 苜蓿不同年龄土壤中较为典型的微生物
        4.3.4 苜蓿连续种植土壤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化学因子的关系
        4.3.5 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与产量的关系
    4.4 小结
第五章 江淮地区苜蓿后茬高丹草根部土壤质量变化特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高丹草生长表现
        5.2.2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不同生育阶段营养成分变化
        5.2.3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高丹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2.4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高丹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2.5 苜蓿后茬不同高丹草品种对根部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5.3 讨论
        5.3.1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间生育期比较
        5.3.2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间农艺性状与鲜草产量的关系研究
        5.3.3 草产量对品种及刈割次数的响应
        5.3.4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高丹草不同生育期营养成分的变化趋势
        5.3.5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高丹草对根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3.6 苜蓿后茬不同品种高丹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3.7 植物品种对根部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化的影响
        5.3.8 植物品种对根部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变化的影响
        5.3.9 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化学因子的关系
    5.4 结论
第六章 江淮地区不同轮茬作物对苜蓿根部土壤质量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轮茬作物对苜蓿产量的影响
        6.2.2 轮茬作物对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的影响
        6.2.3 轮茬作物对土壤容重变化的影响
        6.2.4 轮茬作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6.3 讨论
        6.3.1 不同轮茬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影响
        6.3.2 不同轮茬处理对土壤酶活性大小变化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不同轮茬作物对苜蓿根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不同轮茬作物对根部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7.2.2 不同轮茬作物对根部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7.2.3 不同轮茬作物对根部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特征的影响
        7.2.4 轮茬作物对根部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影响
    7.3 讨论
        7.3.1 不同轮茬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的影响
        7.3.2 不同轮茬处理对细菌、真菌丰度变化的影响
    7.4 小结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2 结论
    8.3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8.3.1 研究的特色
        8.3.2 创新点
    8.4 尚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四、茶树年生育周期主要生化成分及几种酶活性变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茶树苗圃土壤的影响[D]. 邱勤丽. 浙江大学, 2021(01)
  • [2]茶树愈伤组织的诱导与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D]. 王金鹤.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油茶木屑培养食用菌技术研究[D]. 冷佳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4]油茶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机制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技术研究[D]. 邓全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
  • [5]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设施番茄和甜瓜上的应用研究[D]. 张春楠.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5)
  • [6]大麦黄矮病毒(BYDV)对陇燕1号燕麦光合生理、酶活性及总酚含量的影响[D]. 王军.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7]抗、感茶树品种对茶小绿叶蝉取食诱导的防御反应[D]. 任倩倩. 福建农林大学, 2020
  • [8]茶树花花瓣生化成分测定及花粉破壁技术研究[D]. 代丽凤. 西南大学, 2020(01)
  • [9]空气中铅颗粒物胁迫下的茶树生理生化响应特性及其光谱无损快速检测研究[D]. 沙军静. 浙江大学, 2020(01)
  • [10]江淮地区不同年龄苜蓿及换茬后土壤质量变化特征研究[D]. 李争艳.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茶树生长周期中主要生化成分及几种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