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维特根斯坦的生活与艺术

早期维特根斯坦的生活与艺术

一、早期维特根斯坦论人生与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季婧[1](2021)在《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研究》文中指出理查德·罗蒂作为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的思想已经广为人熟知,但是对其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文化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规模,仅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的观点,在学界未形成一致共识。罗蒂文学文化观与他的后哲学文化思想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同时也蕴含着实用主义的实践精神与探索,因此它也是罗蒂思想谱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解罗蒂思想新的维度和视角,对于中国学界对文学本质及其社会功能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试图以罗蒂文学文化观概念的释义为起点描摹出文学文化观的整体面貌,进而将文学文化观置于后哲学文化思想和新实用主义的维度进行探究。罗蒂的文学文化观主张摒弃哲学理性的思维方式转向感性叙事,在历史主义的语境中,在隐喻和反讽的作用下对事物进行“重新描述”,让所有被看作一成不变的事物都具有呈现出新面目的可能性。罗蒂的文学文化观是对文学意义升华的产物,是一种审美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乌托邦,也是罗蒂对在哲学之后的世界只能由文学来拯救的希望的寄托。罗蒂看重文学的人文主义功能,将其提升到文化层面的高度,主张人们能够通过想象力提升个体的敏感性以增进对他人的同情,进而促进社会的团结与公平正义。绪论部分概述了罗蒂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流变情况,对罗蒂思想整体研究及对文学文化观思想的现状做出了梳理,重点分析了以罗蒂文学文化观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罗蒂秉持后现代的立场,这种对传统形而上学不妥协,时刻保持反思、批判和颠覆的态度让他的思想繁杂而深厚。从这些复杂的思想中抽丝剥茧,笔者分析了罗蒂的学术立场、学术方法以及学术目的,将文学文化观作为罗蒂思想的杠杆,同时指出近来文学作为一门兼具审美功能与社会意义的学科学术地位一直处于跌宕起伏之中,罗蒂能够回归传统,将救赎的道路指向文学的方向,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第二章开宗明义,对“文学文化”概念的出现进行了追溯,首先概括了文学文化建立的三个阶段,进而分析了罗蒂“文学文化”的内涵,提出在罗蒂营造的“人文主义乌托邦”当中,作为一种文学类型的“文学文化”,包括诗歌、小说和戏剧等文学种类,而相对于宗教、哲学和科学,它并不更加高级,这就明确了罗蒂对于文学的看法:既将哲学之后的希望寄托在文学身上,又并不赋予文学以超乎其他学科的特权。罗蒂所试图构建的是一个以政治代替科学,以文学代替哲学,以心理代替伦理,以生活代替理论的人文主义乌托邦。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系统阐释了罗蒂后哲学文化思想下的文学文化观。罗蒂用彻底的偶然性立论,解构了传统哲学当中人心、自我、本质、普遍和必然等概念,并将其作为现代自由主义乌托邦的依据。进而揭示了罗蒂眼中文学的价值,文学通过展现人生当中偶然的事件来描述一个偶然的世界,从而发现生活的多种可能,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在抛弃了确定的世界本质和永恒的人性基础之后,人生仍然是有趣、可爱、值得过的,因此文学文化的重要性就体现在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对人生的激励。罗蒂提倡的文学文化是一种后形而上学文化,他对“想象力”做出的理解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道德想象力”。小说作为重要的叙事形式,比哲学和理论更能够直接展现出个体和种族所遭受的“残酷”,因此奥威尔和狄更斯在罗蒂心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文学家擅长运用反讽的手段,不断对自己的“终极语汇”地进行修正和完善,从而不断对事物进行重新描述。经过反讽主义者的改造,文学文化的功能得以体现,通过文学特别是小说的阅读使人们获得“自律的自我”,实现自我救赎和私人完美。第四章着重梳理了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的思想渊源。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思想并非直接脱胎于古典实用主义,而是在继承了古典实用主义特别是杜威和詹姆斯“关注现实”的基础上,注入了英美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的基因。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塞拉斯对“所予神话”的批判与戴维森的“隐喻理论”,尼采和海德格尔反本质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倾向等等,都对罗蒂产生了深刻影响。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放弃了对“经验”的强调,转而投向“语言”,主张在“后哲学”的语境下对事物进行“重新描述”。最后点明了后哲学文化观的实质,它是一种反本质主义的哲学观、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偶然的自我认知观以及“真理即隐喻”的语言观。第五章主要对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对中国学界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与局限进行了总结。罗蒂的思想对于中国当代学界“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进行了有效消解,但他并不提倡“亦此亦彼”彼此兼容,而是主张将对立项的区分进行消解,让二者的界限变得模糊,融合为一。罗蒂在文学的社会功能方面关注有余,而对文学文本自身的规律和特征则研究不足,尽管罗蒂在自己的世界里将文学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极大丰富了文学的内涵和外延,但是从文学自身的领域来讲,作为与哲学、科学和宗教相平行的学科,它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独特的运作规律,罗蒂不应当对这些原有的在他看来是所谓“本质”的规律视而不见,而只是单单关注文学的社会功能,抹煞了文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独立价值。

郑帅[2](2020)在《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代西方思想界,伊格尔顿是继雷蒙德·威廉斯之后英国重要的文学理论家、文化批评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文学、美学等多个领域有着世界影响。新千年后他在文化批判领域不断开拓,其哲学思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认为新千年后伊格尔顿的研究主题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意识形态批判转为文化批判,出现神学和“形而上学”转向,《理论之后》(2003)和《文化的理念》(2000)为开始变化的主要标志,文化批判和神学、“形而上学”转向是这一过程的不同侧面。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呈现于10余部着作中,本文进行了初步的总体性分析和评价。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产生的大背景是资本主义社会无信仰本质愈加凸显,资本主义国家不公正政治导致恐怖邪恶现象,而西方世界社会主义和左派运动长期处于低谷。其理论来源主要为经典马克思主义、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基督教神学、尼采哲学和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伊格尔顿详细考察了文化的多重涵义,分析了五种文化形式的联系冲突和当代普遍文化与文化之争,阐述了文化与文明、自然、权力三组文化的基本关系。针对文化理论对政治的忽略和左派研究的缺失点,伊格尔顿提出“伦理—政治”宣言。以此为总纲,他在近20年里以近10部着作的辛勤探索,系统阐述了“异端四部曲”即恐怖、悲剧、邪恶、基督教四种重要的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现象,以及“异端四部曲”与资本主义制度严重缺陷的密切关系。伊格尔顿倡导以“身体唯物主义”和重塑人生的意义来培育社会主义新主体。他揭示出资本主义大众文化是一种虚假的共同文化,在艾略特和威廉斯关于共同文化思想的对比中阐明社会主义共同文化的构建路径,即在平等团结的原则下,大众合作共造社会主义共同文化。其培育社会主义新主体和共同文化思想构建起“社会主义新文化生存方式”。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的价值主要在于开辟了一种具有鲜明辩证性、政治性、实践性特征的文化批判形式,形成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成果,“社会主义新文化生存方式”成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创新路径。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对中国文化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理论限度主要体现在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不够坚定,对信仰的范围和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本研究是对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进行的较为系统的哲学研究,有助于凸显新千年后伊格尔顿思想的主题和整体脉络,形成总体性把握,有助于改变伊格尔顿文化批判研究主题相对分散和哲学研究偏少的问题,丰富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研究能够揭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凸显的文化矛盾,事实和价值的割裂,对破解邪恶、恐怖和虚无主义等现实热点难点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刘静[3](2020)在《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文化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是英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和文化理论家,他的文化政治批评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学和文化理论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国内外的伊格尔顿研究因此主要集中在其文化政治批评方面。然而进入21世纪,伊格尔顿的文化理论经历了大幅度的转向,特别是转向了神学和形而上学。曾经的马克思主义斗士缘何大谈特谈上帝和撒旦?这令其学术声誉一度遭遇质疑。21世纪伊格尔顿并不仅仅展现了神学和形而上学转向,他同时还表现出文学转向和身体转向等倾向。伊格尔顿的各种理论转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20世纪60年代伊格尔顿以天主教左派业余神学家的身份登上学术舞台,参与创办并主编了天主教左派阵地刊物《斜向》,探索教会和牧师制在阐释和解决现实问题上的疆界。天主教左派政治辩论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达到了高潮,紧接着就随着左派政治的失败而陷入低潮。21世纪伊始,面对资本主义全球叙事和恐怖主义的兴起,伊格尔顿大胆探索“理论之后”的理论,呼吁回到理论本身,以更好地应对愈加严峻的激进政治斗争形势。他一方面抨击文化理论政治感的缺失,一方面积极地提出了神学、哲学、文学、身体唯物主义等方面的补救措施。这些举措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对20世纪70年代文化政治话题的延续和扩展,同时也体现了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理论家在不同时期对文化政治危机的普遍反应形式。“理论之后”伊格尔顿的文化理论始终把握着资本主义世界发展和变化的脉搏,针对资本主义“改头换面”这个事实,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准则,跨学科地进行反思和追问,试图重组理性、感觉和经验,恢复主体的物质实在性来对抗主体的过度物化和美学化。伊格尔顿的转向或回归的内涵是对人类解放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向往,从这一角度出发,伊格尔顿的文化理论总体上基于激进政治理想,以文化作为政治目标的实现方式,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的伊格尔顿研究对其文化理论政治动因的阐释并不十分充分,对伊格尔顿如何继承和发扬天主教左派政治的挖掘也不够充足。这些局限使对伊格尔顿文化理论的评述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不利于把握其精神实质。为了深入探索伊格尔顿文化理论中文化和政治的关系,解读伊格尔顿文化理论中神学、哲学、文学和文化对社会主义政治革命的促进作用,本文围绕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文化理论,描述其发展轨迹,主要以伊格尔顿对文化的批判、神学和文学基本概念的重新阐释、文学哲学的思考、文学批评的加强、身体唯物主义的提出等理论建构为主体,追溯伊格尔顿文化理论的来源和发展,对其他学科理论的吸收和借鉴,分析在资本主义全球化语境下,伊格尔顿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当代发展的贡献,评价其意义和局限性。“理论之后”伊格尔顿从对后现代文化理论的批判与补救、文化的自大到神学、哲学等替代性话语的介入,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对马克思主义正确性的辩护以及对文化理论走向的探索。通过对神学话语的借用,伊格尔顿延续并拓展了对20世纪60年代天主教左派时期的神学思考,“重新”发掘并利用上帝与耶稣、恐怖与邪恶、悲剧与爱等激进神学概念,塑造神学对于激进政治的现代价值,通过神学与马克思主义“共同的”解放理想,传播革命的预言,加强团结和共识。在面对文学批评危机时,伊格尔顿则从文学哲学的视角对文学本质进行追问,坚守文学批评的修辞传统,号召兼顾“内容的政治”与“形式的政治”,并突出“形式的政治”以强化文化左派的政治敏感性。伊格尔顿高度重视当代文学批评家的责任,文学批评家的身份、责任意识使其始终以理论的普及化作为使命,对危机的阐释和应对构成了其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伊格尔顿反复论述文化的危机,以“作为社会无意识文化”为切入点,追溯了唯物主义传统并提出身体唯物主义,指出“理论之后”彰显身体唯物主义对建立社会主义文化离散空间的意义和作用以及身体作为一种语言对政治批评的有效性。论文对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文化理论进行了反思,从辩证性、策略性、话语性等方面对伊格尔顿文化理论进行结构性剖析,描绘了伊格尔顿文化理论的表征,通过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对文化、神学、文学等方面的探索和话语运用,指出伊格尔顿作为激进左派文化理论家,其政治批评体现了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

关超[4](2020)在《感觉影像的知识本质辩护》文中认为关于视觉的哲学问题历来都是哲学探讨的主要问题。然而,传统的知识论哲学一直都没有真正找到人类如何通过视觉获得知识的答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视觉技术的普及让大众日益陷入了视觉信息的大爆炸之中,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视觉及其衍生物具有不可估量的认知作用和社会功能。但视觉认知的本质、具体的发生机制、科学的解释方案等问题都还不甚清晰。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视觉的哲学考察和哲学评价变得越来越紧迫,正在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选择感觉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因为视觉感觉是视觉发生的最初阶段,比视觉经验还要更早,其结果被呈现为一种在场的影像。影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更强调视觉感觉发生时所具有的那种即时感和现场感,是视觉感觉活动的直接对象,也包含了外在视觉对象所拥有的真实属性。而与影像类似的图像、意象、图式等内容,都是由影像派生而来,所以只有选择感觉影像才能真正实现对视觉的完整考察。知识论作为哲学的基本论域之一,从感觉影像出发的知识论研究对主体、哲学、科学等不同维度的认知价值,具有最大化的统摄效力。为此,本文确定了视觉感觉影像在知识论研究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即在传统知识论研究中,感觉影像的认知价值没有得到前人的普遍认同,特别在哲学的语言转向和科学实在论的兴起之后,感觉影像因为主流哲学对语言和科学拥护,而被认定为没有逻辑属性的非概念性感觉材料。这是本文不能同意的。如果这种反对是正确的,那我们将无法解释心灵如何能获得关于真实世界的知识之问题,人类知识系统的客观性也会面临被丢失的威胁。故而有必要重新审视视觉感觉及其影像在知识论证中可能发挥的认知功能,这样不仅能使人清晰明白地了解视觉的认知机制,还能保护人类知识的根基不被动摇。故此,本文立足于康德直观理论和当代概念论理论,讨论了感觉影像在定义问题中存在的分歧和混乱,从词源学的角度界定了影像概念的应有之意;之后,尝试对感觉影像可能具有的认知功能进行了哲学论证,重点分析了影像的概念性特征和逻辑性本质,对感觉影像在科学知识系统中的框架基础地位进行了辩护;回应、答辩了感觉影像在传统哲学中可能遇到的理论争议,最后得出如下结论:(1)自笛卡尔以来,大部分讨论视觉的哲学家都区分了视觉在不同认知阶段中的不同表征,可能是缺少关注的原因才导致了Image概念的混乱,且要理解其真正的概念需要建立在相关论点的本体论基础上才能实现。影像不仅是人类与世界直接接触的重要媒介,其内部本质也是包含了理性运作的概念性命题内容,正常的感觉主体可以直接通过感觉影像对世界做出客观判断。(2)感觉影像及其技术性的延伸所具有的逻辑性应用价值,已经体现在现代科学理论研究的观察、确证和交流等步骤中,感觉影像的直接认知能力为这些应用的可靠性奠定了基础。在科学中,影像不仅承担着意义的表征功能,还为科学理论的整体系统提供了方法论的框架基础。(3)虽然影像的知识论价值在传统哲学的语境中没有被广泛接受,但从朴素实在论的本体论立场出发的感觉影像,可以合理地为自身提供有效的哲学辩护,这种辩护立足于博物式自然主义观念,以还原论和非还原论的论战、他心可知和不可知的争论、心灵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为切入口,反驳了来自物理主义和科学自然主义的理论批判,论证了感觉影像在主流哲学语境中依然具有合法的认识论地位。总之,视觉感觉影像,是感受性的、现象性的、逻辑性的认知存在,从它出发,可以更新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可以夯实我们的知识根基,还可以在科学哲学层面服务于哲学思辨和科学推理,从而实现影像、主体、哲学和科学的多赢。

许春红[5](2020)在《哲学异质性视域下的《逻辑哲学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哲学异质性的视角对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进行异质性研究,旨在通过这样的研究过程挖掘《逻辑哲学论》中的异质性要素和思想,对其进行高阶符号指谓的解读,力图在这个解读过程中理清《逻辑哲学论》的思想脉络、逻辑结构、可说与不可说的关系,为接近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本意提供一种文本意义的参考。这个解读的过程也是在为它的符号指谓划界的过程。在这个划界分析中,既能为更加清晰地了解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同时也在探寻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异质性精神何以可能,为哲学研究敞开更多的自由空间。从哲学异质性的视角来看,通过否定直观经验来进行哲学论证大有问题。直观经验固然有其自身的局限,但超直观范围的问题才是哲学真正在乎的领域。当人们以自然直观的方式与世界打交道时,并没有问题的产生,一切都是自然而然,问题的产生源于概念的使用。而异质性哲学认为,人的实践逃脱不了符号指谓,它必然是以符号指谓为中介的行为,符号指谓的真实与否对于实践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异质性哲学力图通过分析语言中的不恰当概括和逻辑推定来拯救实践,拯救实践的过程也是充分彰显哲学异质性精神的过程。尽管异质性哲学和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目的迥异,一者意在拯救实践,另一者意在拯救哲学,但由于它们都针对同样的问题,即语言符号是否能及怎样能适当地传达真实的意义,故二者在方法上可以共享。由此,我们便获得了从异质性哲学所提供的哲学异质性的视角对《逻辑哲学论》进行异质性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文章的大致脉络是在展示西方形而上学同质性追求道路上的异质性遭遇基础上,给出异质性哲学中关于哲学异质性的主要概念和论证方式,从哲学异质性的视角,运用异质性的思维方法和评判原则对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异质性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文章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内容是关于《逻辑哲学论》的异质性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和评析,为后续的研究奠定文献研究和学术研究的基础。文章第二部分的内容是关于哲学异质性内涵及其机理的分析。主要内容是对哲学异质性的概念进行界定,界定的方式是以西方哲学的同质性追求历程当中所面临的异质性遭遇的个例为基础,包括:希腊哲学本体论追求与异质性遭遇、近代哲学的知识论追求与异质性遭遇、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追求与异质性遭遇。在对哲学异质性遭遇的个案分析基础上,给出异质性哲学中关于哲学异质性机理的关键概念和主要内容,具体包括:自然直观和符号指谓、指谓异质性的基础和内容、述谓异质性的基础和内容。此部分为作为文章主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文章的第三部分对《逻辑哲学论》异质性的直接思想来源进行了阐述,认为弗雷格和罗素思想中的异质性因素是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异质性的直接思想来源,并对弗雷格和罗素哲学思想当中的异质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文章的第四部分是重点部分,对《逻辑哲学论》异质性进行了具体分析。主要包括:关于划界问题的异质性分析、关于世界的异质性分析、关于命题的异质性分析、关于沉默之域的异质性显现。文章的第五部分着重讨论了《逻辑哲学论》异质性的启示,主要是从《逻辑哲学论》所蕴含的异质性精神对于维特根斯坦哲学发展的影响来讨论的。从这样的讨论中,既能够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的变化,又能够深刻体会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变化中的不变的精髓,主要的内容包括:说明性与描述性相统一的言说之路、真善美相统一的信仰之路、问题与解答相统一的实践之路。文章的结论:从哲学异质性的视角看,逻辑推定的思想效益因直观认定的无法比拟而呈现不断扩大之势,从而不断侵蚀直观认定的地盘,西方哲学的发展就是其真实的写照。然而,哲学发展的本身不断地证明不管逻辑推定对直观认定的侵蚀达到何种地步,都不可能完全代替直观认定,包揽所有意义单元的结合事宜。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虽然有逻辑侵蚀直观之势,但其哲学所蕴含的异质性精神不可避免的开启了哲学研究的自由空间。如何能够把言说之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和实践的整体设计和谋划中,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思考,而且在这样的努力中异质性精神必然不可或缺。

王献婵[6](2020)在《阿瑟·丹托的艺术批评研究》文中提出面对20世纪艺术领域在创作、实践及理论等方面出现的颠覆性变化,阿瑟·丹托致力于在传统艺术理论已然失效的情况下,以艺术批评为现代艺术谋求合法性历史地位。丹托的艺术批评并不拘泥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而是在具有理论普适性的同时,关注现实艺术活动的批评实践性。本文从方法论、艺术语言及艺术阐释三个方面,以区分性为主要视角,回归丹托的批评实践。绪论部分,以丹托的研究视野为核心,简述二十世纪的艺术形态与分析美学的发展,以及它们对丹托的影响,从而勾勒丹托艺术批评的产生背景。其后,以问题形式探讨国内外对丹托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篇论文主要探讨的问题。第一章以丹托艺术批评的方法论为出发点,追溯其分析哲学的根源与丹托赋予它的历史主义形态,从而将丹托的分析方法归纳为,兼顾了抽象概念分析与具体实在物分析的区分性分析,并进一步探讨这种方法论对丹托艺术分析的影响。本文认为这主要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是延续了丹托历史哲学的研究内容,试图构建一部艺术叙事史;二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将艺术品、艺术理论、艺术实践等艺术内涵视为前者的产物及发展动力。由此,艺术、理论与历史在丹托的分析下构成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即是他于早期提出的“艺术世界”的内在运作机制。第二章将整体的研究视野转向丹托对艺术品的具体分析,从前期批评观点与后期批评模式间的差异性,分析丹托具体批评实践中呈现出的矛盾之处,以及丹托对这种矛盾的修正使其思想呈现出的发展变化。本文认为前后期出现的矛盾,是由于丹托个人批评实践经验所导致的,但是在整体的思想指导上,丹托以阐释为核心进行批评分析,保持了理论的一致性,因而丹托的矛盾实际上又是其观点在本质主义与历史主义上的不同呈现。第三章转向丹托对批评理论的建构,从丹托对“阐释”概念的逻辑分析、阐释与其他批评活动的运作机制,以及该概念对当代艺术批评的启发性,勾勒丹托批评理论的雏形。本文认为,丹托对“阐释”的认识伴随着个人审美经验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并因而呈现出思想发展上的前后矛盾之处,而这主要是因为该概念在具体语境的使用中,总是处于不可避免的模糊性,这也削弱了丹托的批评理论的实践性。

陈晓彤[7](2020)在《审美正义:玛莎·努斯鲍姆伦理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论文立足当代美学伦理转向的理论背景,以审美正义为核心问题考察玛莎·努斯鲍姆伦理美学思想研究。聚焦于努斯鲍姆伦理美学的三个核心问题,即悲剧伦理、情感正义、想象与伦理可能性,以此阐明努斯鲍姆基于审美正义的伦理美学思想。美学与伦理的关系问题是努斯鲍姆思考的核心所在。对该问题的辨析经历了美善为一、审美与伦理二分以及对二者同一性重新探讨的过程。努斯鲍姆在当代美学伦理转向之下,结合德性伦理学、英美伦理批评与后期分析美学的研究范式,以杜威实用主义美学对读者反应理论作出改变,从而构建以脆弱性为本质的悲剧伦理,并以情感与想象重建一种以正义为核心的伦理美学,从而探索伦理可能性的诸向度。努斯鲍姆以悲剧指认正义生活的脆弱性,而过上一种良善生活的前提在于承认这种脆弱性。以此为表征的悲剧困境揭示出伦理生活的复杂本质:悲剧通过情感、运气、冲突所展示的偶然性伦理空间并不意味一种消极必然性对伦理生活的统摄,相反,其在行动、怜悯、恐惧的情感直观中揭橥美德的存在图景。同时,在异质现象与多元价值不可通约的前提下,元价值依然有存续的意义与可能性。情感正义问题是努斯鲍姆伦理美学的核心问题。努斯鲍姆主张情感的认知本质,以理性情感重构正义进路。其中,同情与爱是维系正义社会良性运转的关键纽结,而避免恶心与原始性羞耻在公共领域的合理化则是消除非理性与投射性认同的关键所在,愤怒与爱则是两种在公私领域之间转换的不同情感机制。情感的意向性内容说明情感的可塑性,努斯鲍姆认为恰当的艺术与文化型构了一种聚焦个体情景的“爱的知识”,这种特殊的正义形式在培育政治情感与完善人性方面发挥基础效用。努斯鲍姆指出在后现代之后合理地谈论想象首先在于想象所具备的物质性与情感性。这两种核心特征赋予想象存续的伦理本真性,即其所担负的探索良善生活可能性向度这一伦理责任。作为能力的想象具有不同层级的意涵:畅想说明行动者面对生存环境的知觉敏感性,叙事想象说明伦理个体所具备的创造潜能,而公共想象则是一种恰当的介入日常生活的公共理性;而想象能力的匮乏在造成适应性偏好与消极伦理认同的同时制约全球正义的实施进程。努斯鲍姆表示,在一种真正的全球正义理论的构建中,想象具有方法论上的重要意义,这尤其表现在世界公民与动物伦理的反思性平衡上。

陈政[8](2020)在《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文中认为在生活美学研究日益兴盛的背景下,探究中华美学精神中蕴含的生活美学思想,以中国话语与中国经验介入到当代美学理论与审美实践的价值建构之中,已然成为当代中国学人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从中国古代生活美学发展历程看,宋代生活美学是中国古典生活美学的典范形态,既承接中唐以来中国古典美学的“内在转向”,又开启明末以来生活审美的奢靡之风,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都开启了中国古典审美的新风貌。实践层面,宋代士人在文玩鉴藏、士人园林、山水悠游、雅集交游等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审美化趋向。理论层面,一批具有生活美学理论着作雏形的书籍在此时大量出现,为晚明涌现的《闲情偶寄》、《长物志》、《考盘馀事》等生活美学着作奠定了基础。宋代审美主体范围急速扩大,从宫廷到民间,其中士人阶层在宋代理学思辨精神影响下,对日常生活审美实践进行自觉反思并形成理论表述,其生活观念、生活审美观念、生活审美实践,对于建构当下中国话语的生活美学理论,回应西方日常生活美学理论,都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宋代士人生活美学问题的由来和研究意义,进行了文献综述,阐明了研究的思路、方法。第二章分析生活美学的理论语境,从中西方哲学、美学生活论转向出发,梳理当代生活美学的理论演变,认为“生活美学”中的“生活”指日常的活生生的生活状态,“生活美学”可具体区分为生活美学观念和生活经验中的审美两部分内容,主要分析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审美观念、审美经验与审美方式。以此,本文进行的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主要是指对中国古代现实生活中审美观念与活动的研究。第三章从“生活”概念的词源学分析开始,通过“生”与“活”及其二者的词义构成关系来对中国古代“生活”观念进行思考。从“生生”到“日用”,古人使用了两套言说话语来表现东方式的生活观念与理想,从而让中国古人的生活既有超越性的生命之思,亦有形而下的生活之用,在生活审美层面同时形成了感性维度与超越性维度的共存。第四章从审美观念角度出发,着重考察闲、情、理、欲、物等范畴,分析宋人对于快感(欲)、美感(情)的价值判断。从宋人生活审美中的“物欲”关系入手,以苏轼“寓意于物”思想为视角,考察宋人日常生活审美中的价值论维度与伦理关怀。第五章从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出发,阐释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的情境营造与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经验的实现方式。宋人以生活物象为载体,以居室、园林为空间依托,在雅集交游中营造审美氛围,构筑审美化的生活情境。以西方日常生活美学为参照,将宋人生活审美方式划分为艺术审美式、参与式和自然环境认知式三种,呈现生活审美经验的多维面向。第六章总结宋代士人生活美学对晚明文人生活美学思想的影响,并阐述宋代生活美学的当代意义。宋代士人超越有限物欲羁绊而通达精神世界的无限,在实践层面为当代日常生活审美主体性丧失问题、精神内涵弱化问题提供了理论反思的资源,在理论层面为美学走向生活审美,走出纯粹的理论性研究,面向真实的审美实践提供参照。第七章,论文认为,宋代士人生活美学是一种精英主义美学,是具有理性精神的生活美学,以此区别于六朝尚逸的生活美学,以及明代重情的生活美学。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重视大众文化而忽视精英文化,对宋代生活美学研究也有利于弥补此类研究的不足。基于宋代士人生活观念,论文认为宋人在“超越性”与“生存性”的互融互生中为现实生活带来张力,实现生存状态的情理谐和。立足宋代士人生活审美观,认为宋人以“心统性情”、“吟咏性情”观肯定生活审美的感性特征,以“寓意于物”、“玩物适情”观确立生活审美的价值指向,在感性审美中实践诗意生活理想。以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为范例,反思当代生活审美经验,认为生活美学是一种亲近和尊重生活的价值之学、幸福之学。通过宋人生活美学理论的价值与局限分析,反思当代生活美学理论发展,认为中国生活美学不同于西方日常生活美学,应着重在审美价值论、境界论等问题上形成自己的话语理论。生活美学与传统西方美学并不完全对立,生活美学的回归感性学主张并不是与艺术为敌,而是打破美学研究中的唯艺术论,将生活审美的情感经验纳入美学研究视域,彰显生活的审美品质。

林懿[9](2019)在《“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文中指出无论在哲学、艺术、科技抑或政治领域,人文主义都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中流纸柱。它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围绕人作为出发点和终极关照的元伦理视角,并以具有理性和自由意志的主体性概念为基础,在抽象普世与微观个体两个层面设计并追求理想的人类生活和人性发展。人文主义为西方现代文明以至整个人类文明贡献了极为辉煌的成就。然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思想界,人文主义却变成最具争议与分裂性的概念之一。它引发了一系列愤怒的争吵,人文主义的声誉也一落千丈。战后西方人文主义受到的冲击可用三个标志性节点进行划分。首先,是二战结束的岁月对大屠杀暴行·所进行的关于人性与西方文明的伦理反省。当时极具影响力的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对传统人文主义的“本质主义”倾向发起攻击,但在另一方面,萨特哲学又将人文主义中的个体自由、理性、自主意志和个人责任推向最高点。接下来的一轮人文主义冲击是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以法国(/欧陆)理论界为大本营的层出不穷的“反人文主义”思潮对人文主义立场进行清算。最后是从上世纪末起、以“9·11”事件为分水岭的世界政治格局变迁和科技发展。它们激发的对全球人类生存状况的重新想象给人文主义带来新的挑战。人文主义遭遇的猛烈攻击带来的影响波及西方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而文学和艺术研究领域由于其在人文主义发展史中的特殊地位,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其中,自由人文主义诗学原则下的英国小说“伟大传统”由于其人文主义的深层立场以及它与人文主义人性观相适应的现实主义形式风格,在战后西方文坛中逐渐陷入困境。面对层出不穷的反人文主义挑战和针对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的批评,本论文中的三位女性小说家——艾丽丝·默多克,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和扎迪·史密斯——依然通过严肃深沉的思考,有意识地坚持了人文主义的基本立场并在创作中维护和继承了自由人文主义的文学观。她们还在人文主义受剧烈冲击的大背景下,坚持以人文主义立场为出发点来探查战后西方社会和人类生存状况的症结和出路,体现出人文主义者的社会担当和人性关怀。默多克(Iris Murdoch 1919-1999)是战后崭露头角的第一代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她首先通过与萨特的人性观、文学观和自由主义观对话,恢复了与人文主义关系紧密的现实主义小说在思想与道德哲学方面的重要性。接着,默多克借助她的内向性道德哲学,努力恢复古典人文主义对整全人性的培养和教化作用。她的关注人物内在意识生活的小说有力地维护了与激进自由主义相对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社会文化观和人性观念。她的道德人文主义为战争暴行之后西方世界的道德反思提供了与存在主义的激越态度完全不同的古典化理解思路。在后期的神秘主义转向中,默多克对人文主义的批判又进入最深层,指向一种“超人文主义”的中间立场。不过,即便在人文主义批判的最深层和最激进处,默多克也没有偏向传统宗教神学和当代学者所称的反人文主义立场。她的晚期神秘主义立场可被视为一种被大幅度修改的人文主义:它携带着默多克在漫长的中前期发展而来的人文主义关怀,又同时指向超人类世界的开阔而神秘的“善”之真理。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 1939-)曾师从利维斯,她成长于一个更为平稳的社会氛围里,可被视为战后英国第二代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德拉布尔始终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学传统中展开她对英国自由人文主义的当代思索。她的早期小说聚焦女性特有的身心体验(特别是母性体验),在客观上推动了女性主义事业的发声与传播,同时也帮助过往被忽略的女性生活作为具有独特价值的一种人性经验进入到人文主义的关照之下,并给后者带来新的启发。中后期德拉布尔小说在人文主题上的拓疆则与利维斯按从窄到宽的路径发展起来的关注“个体、文化、(异)文明”的英国小说人文传统正相契合。德拉布尔笔下的人物从人文主义人性化(个性化)、反人文主义分裂状态到人文主义主体重构的变化路径勾勒了作家对现实主义人文传统遭受的攻击所经历的逐步了解、积极应对并最终超越的过程。默多克早早就认识到、自己却没走上的那种“包含一切人与一切事”的光辉丰盈的小说道路,德拉布尔一直在尝试着走下去。她的作品在反人文主义思潮最盛的时期为英国自由主义文学传统赢得了一例宝贵的实践延续,其中蕴含的人文主义启示尽管没有被付诸于体系化的理论建树,却与默多克、列维纳斯等人在战后开展的人文主义哲学思辨形成了较强的可通约性。史密斯(Zadie Smith 1975-)在“9·11”爆发之前的写作或许还不介意接近后现代反讽精神和反人文主义的哲学思想,甚至乐意去触碰尼采这一自由世界的异质话语。然而到了后“9·11”时期,史密斯在小说和评论文章里体现出来的严肃性和自由人文主义色彩则没有人能够怀疑了。随着史密斯近二十的创作生涯发展和学界对她认识的加深,史密斯与德拉布尔和默多克等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前辈作家的承袭关系也越发清晰。在“9·11”之后全球政治格局变迁和社会心态的变化中,史密斯的创作实践不仅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包容性和自我修进潜力,也表明了具有“超政治”惰性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同样能够在关键时期以积极姿态维护其自由、平等、民主的信念。她通过《白牙》《论美》等主要小说作品传达出的社会文化立场对英国自由人文主义传统的进行了再想象,并且把这种关注人性情感联结、微观个人自由空间和真实生活体验的传统“升级”到了新的世界背景中。她的立场可被视为一种“新自由人文主义”。在小说形式技法上,利维斯、瓦特等人所阐发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在史密斯身上得到了重新“问题化”的机会并获得了新的内涵、拓展了形式技法的疆域。史密斯的小说创作还帮助发展了“后现代现实主义”这一新型小说形式风格。对绝大多数西方学者来说,他们对人文主义基本观念的攻击主要出于对它的失望幻灭之情,认为它没有能够守卫它所强调的人性理想和它所展望的自由、平等、合乎人性的人类社会理想,但他们却并不是在根本上反对人文主义的这些人文理想。本论文所论述的三位女作家面对反人文主义者们各种激烈的批评观点时,均表现出开明理解的态度。她们积极回应借鉴反人文主义风潮的可取部分,并对传统人文主义进行建设性的批评与改造。但与此同时,她们更是发挥才智与反人文主义风潮针锋相对,或是指出其弱点和误区,或是巧妙地将其纳入更广义的人文传统之下,最终三人都清晰地表明她们的人文主义立场。她们对人文主义立场的坚持从来不是不容异见的、或是完全没有自我怀疑的,但她们终究将这些迟疑、动摇、虚心接纳、再思索、重新肯定人文主义立场的过程融入了她们更为地道的人文主义处世态度之中。但是,对于根本上意在摧毁人文主义人性价值的观念体系,如法西斯主义、恐怖主义、非人性的意识形态划分等,三位作家都表现出毫不犹豫的、无条件的抗争态度。“伟大传统”为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贡献了小说领域里最具典范性的艺术准则和一批最成功的实践成就。在英国的历史文化土壤中,“伟大传统”所表现的这种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又与作为社会政治观念的英式自由人文主义立场密切关联、甚至合而为一,这又使得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们的写作具有十分特殊的“英国脾性”。相对于追求纯粹的美学效果,“伟大传统”下的小说创作更注重对个体意识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担当,并在文本中努力促成微观的自主个体与宏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互动。此外,“伟大传统”本身对小说形式技法的多样性就持一种较为开明的态度。对本论文探讨的三位作家而言,“伟大传统”是变化、发展和延续的,它并不是处在奄奄一息的末尾,而是从利维斯为其命名时才刚刚开始获得完全自觉的艺术意识。

李彩岩[10](2020)在《在追寻中发掘自我 ——勋伯格与歌剧《期待》再解析》文中提出美籍奥地利作曲家阿诺尔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无疑是20世纪最受瞩目同时也倍受争议的作曲家。他一生中音乐创作风格跨越了调性、无调性和十二音序列作曲三个阶段,其中从调性到“无调性”的“转型”更是他创作生涯当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论述的歌剧《期待》(op.17)就产生于1909年自由无调性创作的初期。这部三十分钟的歌剧体量虽小,但是其中却凝聚了作曲家在音乐手法和音乐理念上的革新,是勋伯格自由无调性时期的代表之作。但是由于这部歌剧本身突破传统的表现手法以及部分人对勋伯格歌剧作品的一些刻板认知,其自身的艺术价值并没有得到深层的挖掘。基于此,本文尝试从两个部分入手,试图深入发掘这部作品的艺术特点和价值内涵。首先从勋伯格成长的维也纳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入手,去探究为何勋伯格及其同代人如此重视“内在精神”。同时从作品的音乐和脚本出发,研究勋伯格采用何种创作手法在《期待》这部音乐作品中表现出那种有别于传统的,真实且本然的情绪冲动。另一方面,笔者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勋伯格的音乐创作理念,以及作为一名受众,对《期待》这部稍显晦涩的作品其内在深层意义的思考和诠释。

二、早期维特根斯坦论人生与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期维特根斯坦论人生与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生平经历
    二、思想流变
    三、研究综述
        (一)罗蒂思想研究现状
        (二)罗蒂文学文化观研究现状
    四、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罗蒂的文学文化观释义
    一、文学文化的演进——从启蒙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二、罗蒂提倡的文学文化——与救赎真理相呼应
    三、文学文化的双重含义——以人文主义乌托邦为视角
    四、文学文化中的文学批评——从黑格尔到反讽主义者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罗蒂后哲学文化思想下的文学文化观
    一、以偶然性为基础
        (一)语言的偶然性
        (二)自我的偶然性
        (三)自由社会的偶然性
    二、以想象力为立足点
        (一)何谓想象力
        (二)想象力的三维界定
    三、以反讽为重要手段
        (一)反讽主义者与形而上学家
        (二)反讽主义的两种典型
    四、在自我中心中获得救赎
        (一)以文学阅读巩固自律的自我
        (二)以小说阅读代替宗教崇拜
        (三)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平等对话
    五、在道德伦理中实现社会团结
        (一)特里林的道德现实主义
        (二)罗蒂与玛莎·努斯鲍姆
        (三)文学的自主性与公共性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罗蒂文学文化的时代之维——新实用主义
    一、对古典实用主义承续与“反叛”
        (一)古典实用主义的来源
        (二)杜威和詹姆斯的启示
        (三)古典实用主义的式微与蜕变
    二、后现代转向与欧陆思想的影响
        (一)与尼采权力意志的勾连
        (二)对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强误读
        (三)在伽达默尔“解释学”中寻找灵感
    三、语言学转向与英美分析哲学的冲击
        (一)对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契合
        (二)继承塞拉斯对“所予神话”的批判
        (三)与戴维森的“隐喻理论”的同构
    四、新实用主义中的文化立场
        (一)在种族中心主义者与“文化左派”之间
        (二)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罗蒂后哲学文化的文学文化观的价值
    一、化解“非此即彼”的定势思维
    二、承袭人文主义的批判智慧
    三、区分公共和私人领域
    四、罗蒂文学文化观的问题与局限
    五、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创新点
第一章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来源
    第一节 社会背景
        一、资本主义社会无信仰本质愈加凸显
        二、资本主义国家不公平政治导致恐怖邪恶现象
    第二节 理论来源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观
        三、基督教神学
        四、尼采哲学
        五、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化的多种涵义、张力冲突与基本关系
    第一节 文化的多重涵义与张力冲突
        一、文化的多重涵义与历史变迁
        二、五种文化形式的联系冲突与两类文化之争
    第二节 文化与外界的三组基本关系
        一、文化与文明
        二、文化与自然
        三、文化与权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伦理—政治”宣言与“异端四部曲”
    第一节 文化理论的兴衰与“伦理—政治”宣言
        一、文化理论的兴衰
        二、文化理论对政治的遗忘
        三、“伦理—政治”宣言
    第二节 恐怖:毁灭与创造的结合体
        一、理性与欲望
        二、律法与爱
        三、恐怖与崇高
        四、恐怖与绝对自由
        五、自杀炸弹客致命的意志与两种虚无
    第三节 悲剧的哲学复兴
        一、悲剧与现代性
        二、替罪羊的解体与新生
    第四节 “邪恶”的类型、面向及根源
        一、有无目的功用的两种邪恶
        二、邪恶的“双重面向”
        三、“平庸的恶”与“体制性的恶”
    第五节 “上帝已死”与上帝代理者的失败
        一、信仰与理性
        二、启蒙理性情感想象的缺失
        三、唯心主义“主体”企图成为“基础”的失败
        四、浪漫主义想象的创造性与虚幻性
        五、文化:马修·阿诺德的诗意化“基督教”
        六、“上帝已死”与上帝的隐匿存在
        七、上帝在后现代主义时代的最终消亡和原教旨主义的勃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构建社会主义新文化生存方式
    第一节 新主体的身体建构:身体唯物主义
        一、身体与灵魂的和谐统一
        二、解放感官
        三、两种蜕变方式——彼此的自我实现和超人的诞生
    第二节 新主体的意义探寻:重塑人生的意义
        一、王尔德的“个人主义”和自我实现
        二、在不同时代的色调对比中寻找人生的意义
        三、幸福与爱——人生意义的归宿
    第三节 共造社会主义共同文化
        一、资本主义大众文化:虚假的共同文化
        二、社会主义共同文化:民主团结与合作共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评价
    第一节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的价值
        一、开辟了具有鲜明辩证性、政治性、实践性特征的文化批判形式
        二、形成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成果
        三、社会主义新文化生存方式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创新路径
    第二节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的理论限度
        一、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不够坚定
        二、对信仰的范围和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
    第三节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对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启示
        一、积极汲取多种理论资源,以微观视域和宏观视域的紧密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发展
        二、积极投身生活实践,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三、着力破解邪恶、恐怖、虚无主义等重要现实文化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文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伊格尔顿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
        二、 国内研究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意义和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后现代文化理论:批判与补救
    第一节 文化与文化的自大
        一、 再论“文化的观念”
        二、 “文化”与“文明”的辩证统一
        三、 批判“文化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
    第二节 文化理论的危机
    第三节 “理论之后”的理论走向
第二章 激进神学话语的借用
    第一节 信仰与革命
        一、 天主教左派政治
        二、 激进神学话语的可能性
    第二节 具有政治启发意义的神学概念
        一、 上帝与耶稣
        二、 悲剧与爱
        三、 恐怖、邪恶与牺牲
        四、 信仰与希望
    第三节 神学话语的现代价值
第三章 文学批评危机的应对
    第一节 文学的哲学思考
        一、 维特根斯坦的启示
        二、 再问文学的本质
    第二节 坚守文学批评
        一、 文本作为策略
        二、 文本形式的政治
        三、 细读——重新上路
    第三节 当代的文学批评家
第四章 激进的文化理论:文化与身体
    第一节 作为社会无意识的文化
    第二节 身体唯物主义
        一、 各种版本的唯物主义
        二、 身体唯物主义的理论根基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的离散空间
第五章 反思伊格尔顿文化理论
    第一节 整体关照下的辩证批评
    第二节 策略立场的话语建构
    第三节 追求超语言和对批评的批评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成果

(4)感觉影像的知识本质辩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框架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1.1 传统感知知识论路径的困境
        1.1.1 直接性和所予性的概念争论
        1.1.2 感觉材料论
        1.1.3 非概念论
        1.1.4 副词理论
        1.1.5 意向理论
    1.2 外在实在的确证危机
        1.2.1 现象主义
        1.2.2 表象主义
        1.2.3 直接实在论
    1.3 感觉影像的形而上学困难
        1.3.1 怀疑主义
        1.3.2 物理主义还原论
        1.3.3 科学自然主义
    1.4 为什么是感觉影像
        1.4.1 视觉的进化论地位
        1.4.2 科学实践中感觉影像
        1.4.3 感知觉之别
    1.5 小结
第二章 影像的本体论辩护一:界定定义
    2.1 影像的概念:从笛卡尔出发
        2.1.1 影像的中外词源考察
        2.1.2 笛卡尔的态度
    2.2 影像概念的历史演进:从德谟克利特到休谟
        2.2.1 古希腊时期的影像
        2.2.2 传统经验主义的影像
    2.3 影像概念问题的当代方案
        2.3.1 认知科学的态度
        2.3.2 对认知科学态度的哲学辩护
        2.3.3 影像概念的应有之意
    2.4 小结
第三章 影像的本体论辩护二:概念论的正当性
    3.1 非概念论感觉影像及其困难
        3.1.1 非概念论者的路径
        3.1.2 影像的内容转换困难
        3.1.3 古典经验主义的态度及其困难
        3.1.4 塞拉斯的概念论及其困境
        3.1.5 康德直观观念的真实态度
    3.2 自然的概念性影像之辩护
        3.2.1 辩护一:从麦克道尔出发
        3.2.2 辩护二:以康德的直观纲领为基
        3.2.3 辩护三:对传统感觉理论的反驳
        3.2.4 辩护四:对语义逻辑的反驳
    3.3 小结
第四章 影像的知识论辩护一:以概念论为基
    4.1 辩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4.1.1 被默认的非认知影像
        4.1.2 世界的丢失和非概念的空想
        4.1.3 单向依赖和两极化问题
    4.2 对感觉影像的知识辩护
        4.2.1 命题性感觉的合理性
        4.2.2 直接实在论的影像
        4.2.3 感觉知识的判断和信念
        4.2.4 对错觉的反驳
    4.3 小结
第五章 影像的知识论辩护二:可能的回应及反驳
    5.1 实在论间对感觉影像的争论
        5.1.1 直接实在论的可能回应及问题
        5.1.2 间接实在论的可能回应与问题
        5.1.3 朴素实在论的辩护:以析取论之矛
    5.2 还原论对感觉逻辑的批判
        5.2.1 还原论的主张
        5.2.2 整体论的反还原论辩护
    5.3 他心知可能吗?
        5.3.1 他心问题的可能反驳
        5.3.2 他心问题的不可知辩护
    5.4 由感觉而起的形而上学论战
        5.4.1 博物学自然主义及其心物关系
        5.4.2 对等级秩序哲学观的批判
        5.4.3 进化论、连续性和实用主义
    5.5 科学确定性危机的影像解释
        5.5.1 确定性的立场:从牛顿到维特根斯坦
        5.5.2 视觉影像:基础性的私人知识
        5.5.3 知识多样性反驳和答辩
        5.5.4 影像知识论:对随机性的辩护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哲学异质性视域下的《逻辑哲学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关于《逻辑哲学论》的研究概况
        1.2.2 国内关于《逻辑哲学论》的研究概况
    1.3 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1.3.1 论文的研究特色
        1.3.2 论文的理论创新
第2章 何谓哲学异质性
    2.1 异质性是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2.1.1 希腊哲学的本体论追求与异质性遭遇
        2.1.2 近代哲学的知识论追求与异质性遭遇
        2.1.3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追求与异质性遭遇
    2.2 哲学异质性的内涵
        2.2.1 自然直观和符号指谓
        2.2.2 指谓异质性
        2.2.3 述谓异质性
    2.3 哲学异质性的表现形式
        2.3.1 作为哲学要素的哲学异质性
        2.3.2 作为思维方式的哲学异质性
        2.3.3 作为研究主题的哲学异质性
第3章 《逻辑哲学论》的异质性思想来源
    3.1 《逻辑哲学论》的理论结构和核心内容
        3.1.1 《逻辑哲学论》的理论结构
        3.1.2 《逻辑哲学论》的核心内容
    3.2 弗雷格与罗素哲学思想中的异质性要素
        3.2.1 弗雷格概念文字的异质性奠基
        3.2.2 罗素逻辑原子主义的异质性发展
第4章 《逻辑哲学论》的异质性分析
    4.1 关于划界问题的异质性分析
        4.1.1 可说与不可说的划界异质性
        4.1.2 言说的显示与显示的言说——与康德哲学进行比较
    4.2 关于世界的异质性分析
        4.2.1 逻辑成为世界主词的范畴谓词
        4.2.2 世界是所有如此的情况——语言符号对自然直观的异质性自觉
        4.2.3 世界是事实而非物的总和——语言符号开启世界的异质性空间
    4.3 关于命题的异质性分析
        4.3.1 关于命题结构的异质性分析
        4.3.2 关于命题意义的异质性分析
        4.3.3 关于命题类型的异质性分析
    4.4 关于沉默之域的异质性显现
        4.4.1 沉默之域的异质性存在方式——背景
        4.4.2 沉默之域的异质性主体——界限
        4.4.3 沉默之域的异质性指向——生活(实践)
第5章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异质性启示
    5.1 说明性与描述性相统一的言说之路
        5.1.1 《逻辑哲学论》中的说明澄清描述
        5.1.2 《哲学研究》中的描述显现说明
    5.2 真善美相统一的信仰之路
        5.2.1 语言批判对“真”的诠释
        5.2.2 沉默之域对“善”的践行
        5.2.3 完满人生对“美”的实现
    5.3 问题与解答相统一的实践之路
        5.3.1 通过描述世界来解答人生问题——问题的消失
        5.3.2 通过生活的显示来解答人生问题——改变生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阿瑟·丹托的艺术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丹托艺术批评的生成背景
        (一)二十世纪西方艺术与美学的新机遇
        (二)分析美学对艺术的关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一章 区分性分析下的艺术、历史与理论
    一、逻辑-语言分析与历史主义的结合
    二、历史叙事与艺术史结构
    三、理论话语与艺术品批评
    四、小结
第二章 对“感觉上不可区分之物”的区分性分析
    一、修辞与隐喻:意义的呈现
    二、风格:艺术品的呈现方式
    三、批评与创作意图
        (一)象征意义的批评模式
        (二)创作意图与意图谬误
    四、小结
第三章 区分性分析下的艺术阐释观
    一、表层阐释与深层阐释之辩
    二、识别、阐释与批评的关系
    三、阐释对艺术批评的拓展及其局限性
    四、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审美正义:玛莎·努斯鲍姆伦理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玛莎·努斯鲍姆伦理美学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美学与伦理的分合
        一、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审美与伦理的本质论
        二、康德与审美自律:审美与伦理的二分
        三、维特根斯坦与伦理转向:伦理与美学的同一性
    第二节 努斯鲍姆伦理美学思想的来源
        一、德性伦理学
        二、英美伦理批评与后期分析美学
        三、读者反应理论与杜威实用主义美学
    第三节 努斯鲍姆伦理美学思想进路
        一、脆弱性:悲剧的伦理与伦理的悲剧
        二、情感与正义
        三、想象:伦理可能性的探索与生成
第二章 悲剧与脆弱性美德
    第一节 悲剧与伦理困境的复杂性
        一、必然性:理性与至善
        二、偶然性:情感与多元价值
        三、真实性:元价值与异质现象
    第二节 脆弱性:正义生活的存在美德
        一、运气与德性的非自足性
        二、悲剧冲突与价值脆弱性
        三、爱和友谊:关系性的善
    第三节 悲剧效果:德性的直观图景
        一、情节与悲剧情感:德性的一致性
        二、怜悯与恐惧:对运气的认知信念
        三、净化:伦理知觉的形成
第三章 正义生活的情感进路
    第一节 何谓情感:对意向性对象的价值评价信念
        一、意向性信念与情感的认知本质
        二、作为价值判断的情感
        三、情感的差异性与社会差异的关系
    第二节 公共情感与正义生活
        一、同情:良好生活的核心情感
        二、恶心与原始羞耻:危险的情感
        三、愤怒:宽恕与正义
    第三节 审美与公共情感
        一、爱的知识:正义的表征形式
        二、政治情感:爱作为公私领域的转换机制
        三、美育与人性的完善
第四章 想象与良好生活
    第一节 想象之后:从想象的伦理责任出发
        一、想象与伦理本真性
        二、想象与可能性领域
        三、想象与能力正义
    第二节 想象与伦理知觉的平衡
        一、畅想:伦理知觉的敏感性
        二、叙事想象:行动者的潜能
        三、公共想象:介入日常生活
    第三节 想象与全球正义
        一、想象能力的匮乏:消极伦理认同与适应性偏好
        二、世界公民:理想的伦理行动者
        三、动物伦理:伦理平衡的反思
结语 审美正义与英美伦理美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人名索引
附录二 概念索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生活美学的理论语境与概念辨析
    2.1 生活美学发生的西方语境
        2.1.1 西方哲学的生活论转向
        2.1.2 西方美学的生活论转向
        2.1.3 西方生活美学的理论进路
    2.2 中国美学语境下的生活美学
        2.2.1 美学在中国
        2.2.2 生活美学的理论前奏
        2.2.3 中国生活美学的兴起
    2.3 生活美学的概念界定
        2.3.1 中西美学界对生活美学的界定
        2.3.2 “生活”与“美学”—对生活美学概念的分析与界定
        2.3.3 宋代士人生活美学的研究范围界定
    2.4 本章小结
3 宋代士人生活观念与生活美学
    3.1 生存与超越——理解中国古代“生活”观念的两条路径
        3.1.1 中国古代哲学对“生活”论证的两种路径
        3.1.2 基于超越性的“生”—“生生”哲学
        3.1.3 作为具体存在的“活”与“生存”
    3.2 宋代士人生活观念的双重维度
        3.2.1 超越维度:宋代士人关于“生”的宇宙本体论
        3.2.2 生存维度:宋代“生”范畴的“日用”转向
    3.3 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的双重维度
        3.3.1 日常感性之“情”
        3.3.2 超越境界的日常生活之“乐”
    3.4 本章小结
4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观念诉求
    4.1 闲适
        4.1.1 “闲人得自由”——闲适与生活审美
        4.1.2 “心充体逸”——宋代士人的休闲身心论
        4.1.3 “心中闲而义理自出”——宋代士人的休闲体道之境
    4.2 性情
        4.2.1 宋代“理”本生活美学——心统性情,玩物适情
        4.2.2 宋代“情”本生活美学——性命自得,吟咏性情
    4.3 物欲
        4.3.1 存理制欲——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价值观念
        4.3.2 寓意于物——宋代士人在审美层面对“物”与“欲”的超越
    4.4 本章小结
5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表现
    5.1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的情境营造
        5.1.1 “玩物以适情”——生活物象的审美展开
        5.1.2 “不可居无竹”——生活空间的审美场域
        5.1.3 “宾朋交错,游赏其中”——生活事象的场景营造
    5.2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的实现方式
        5.2.1 “静中之乐,以为清玩”——生活审美的艺术模式
        5.2.2 “抚摩谛玩,清谈洒洒”——生活审美的参与模式
        5.2.3 “精研物性,求真尚理”——生活审美的科学认知模式
    5.3 本章小结
6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影响与当代意义
    6.1 宋代至晚明生活审美观念的嬗变
        6.1.1 从尚雅到雅俗共赏
        6.1.2 从格物到燕居闲赏
        6.1.3 从吟咏性情到感官享乐
    6.2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当代价值
        6.2.1 生命主体地位的提升
        6.2.2 生活审美价值的复魅
    6.3 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的理论意义
        6.3.1 研究领域:由艺术走向生活
        6.3.2 研究方法:理论美学与实证美学的互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结语
    7.2 本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
导论
    一 人文主义:历史·内涵·成就
    二 战后思想论争中人文主义遭遇的挑战与嬗变
    三 英国人文主义,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及现实主义小说传统
    四 三位英国女作家及其(自由)人文主义立场
第一章 默多克的道德人文主义
    第一节 抗击“唯我论”:与萨特存在主义思想观念的交锋
    第二节 爱若斯归来:作用于“视像”的内向性道德努力
    第三节 走向神秘主义:对人文主义深层立场的改写
第二章 德拉布尔的文学人文主义
    第一节 “女性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女性人物的主体塑造
    第二节 光辉灿烂的生活之路:“后现代转向”与人文主题拓疆
    第三节 主体重构与他者伦理:跨文化跨时空的人性联结
第三章 史密斯的新自由主义人文主义
    第一节 预响的警钟:《白牙》与尼采反自由主义思想的对话
    第二节 “唯有联结”:从“9·11”到《论美》的自由主义辩护
    第三节 小说形式新辩:传统风格的回归与后现代现实主义
结论
引用文献
致谢

(10)在追寻中发掘自我 ——勋伯格与歌剧《期待》再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本课题立题缘由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变革中的产物
    第一节 《期待》产生的社会环境
        一、社会状况
        1.维也纳的政治经济
        2.父辈的传统
        3.青年一代的反抗
    第二节 世纪末文化思潮
        一、非理性主义哲学兴起
        二、世纪末维也纳各个文化领域相互交融
        1.卡尔·克劳斯与勋伯格
        2.阿道夫·路斯与勋伯格
        3.康定斯基与勋伯格
        4.弗洛伊德与勋伯格
    第三节 勋伯格与《期待》
        一、勋伯格的早期创作与基本情况
        二、艺术道路上的探索
        三、《期待》的诞生
第二章 脚本的“反戏剧”特征与象征手法的运用
    第一节 虚化的戏剧背景
    第二节 意识流式的戏剧结构
        一、思绪的流动感
        二、思绪的多变性
        三、呓语式的语言风格
    第三节 象征手法的运用
        一、月亮的象征意义
        二、花园的象征意义
        三、森林的象征意义
第三章 音乐的颠覆性审美效应
    第一节 去中心化的音乐特点
    第二节 音乐动机的浮现式贯穿
    第三节 意味丰富的配器手段
        一、配器表现意识的流动与变化
        二、音色的修辞表达
        三、新音色的运用
    第四节 内心独白式的念唱音调
第四章 《期待》的人文内涵与作曲家的艺术态度
    第一节 对“期待”的再认知
    第二节 “不去追求美,而是努力地趋向于真实”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四、早期维特根斯坦论人生与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研究[D]. 季婧.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研究[D]. 郑帅.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3]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文化理论研究[D]. 刘静.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感觉影像的知识本质辩护[D]. 关超. 山西大学, 2020(10)
  • [5]哲学异质性视域下的《逻辑哲学论》研究[D]. 许春红. 辽宁大学, 2020(01)
  • [6]阿瑟·丹托的艺术批评研究[D]. 王献婵.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0(12)
  • [7]审美正义:玛莎·努斯鲍姆伦理美学思想研究[D]. 陈晓彤. 兰州大学, 2020(11)
  • [8]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D]. 陈政. 大连理工大学, 2020(10)
  • [9]“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D]. 林懿. 南京大学, 2019(02)
  • [10]在追寻中发掘自我 ——勋伯格与歌剧《期待》再解析[D]. 李彩岩. 天津音乐学院, 2020(08)

标签:;  ;  ;  ;  ;  

早期维特根斯坦的生活与艺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