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芍药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一、芍药(PaeoniaL.)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孙兰平[1](2021)在《芍药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及具ACC脱氨酶活性的促生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化学肥料与农药的大量使用对土壤以及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作为一类有益微生物,不仅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还可以代替化肥与农药,改善因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因此,发掘和利用高效的PGPR资源,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环境的修复和治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芍药(Paeonia actiflora Pall.)属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我国的传统名花外,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为芍药根际促生菌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根际土壤-微生物-植物互作的生态调控机制和PGPR的促生机理奠定基础。本研究以芍药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一方面,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芍药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另一方面,以 1-氨 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mpane-1-carboxylate,ACC)作为唯一氮源,通过定向富集法,结合菌落形态、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手段,筛选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PGPR,并通过菌株特性研究筛选出促生能力较好的菌株。在此基础上,通过将促生能力较好的PGPR回接到芍药根际,验证其对芍药的促生特性和促生效果,以期为芍药根际促生菌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紫凤羽’、‘大富贵’、‘杨妃出浴’及‘向阳奇花’4个芍药品种的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存在差异。其中,‘大富贵’的物种多样性最高,而‘紫凤羽’的物种多样性最低。4个芍药品种的根际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细菌。土壤因子对芍药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其中pH、AKP/ALP和UE的影响最大。(2)以ACC作为唯一氮源,在芍药根际土中分离并筛选出13株具ACC脱氨酶活性的PGPR,并命名YDSY1-YDSY13。经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指标以及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这13株菌株分别为黄质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flavum)、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欧文氏菌(Erwinia sp.)、杓兰泛菌(Pantoeacypripedii)、栖稻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ryzihabitans)、耐冷假单胞菌(Pseudomonaspsychrotolerans)、草螺菌(Herbaspirilumsp.)、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ypripedi)、泛菌(Pantoea sp.)、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sp.)、密歇根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michiganensis)、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pneumoniae)。(3)对筛选出的13株菌株进行菌株特性分析,发现这13株菌株均具有ACC脱氨酶活性,其中YDSY11活性最强。此外,有5株菌株(YDSY8、YDSY2、YDSY12、YDSY7 和 YDSY4)具有产生 IAA 的能力,7 株菌株(YDSY7、YDSY4、YDSY6、YDSY9、YDSY11、YDSY13和YDSY5)具有合成嗜铁素的能力;8株菌株(YDSY3、YDSY4、YDSY11、YDSY2、YDSY13、YDSY12 和 YDSY1)具有溶磷能力。(4)将促生特性较好的3株菌株YDSY8(草螺菌,Herbaspirilumsp.)、YDSY11(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sp.)和 YDSY12(密歇根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michiganensis)回接到芍药根际,发现这3株菌株均可以提高芍药的形态指标(株高、茎粗、鲜重和干重)和生理指标(SPAD、SOD、POD、CAT、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其中YDSY8的促生效果最好。

高耀[2](2021)在《基于多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选题依据: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疑难疾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快感缺乏,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目前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假说众多,相互交叉,从不同角度揭示抑郁症病因和病机具有复杂性。中药以其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特点,在抑郁症的治疗方面优势明显,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逍遥散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代表方剂,在抑郁症治疗方面一直被广泛关注。现代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该方具有确切的抗抑郁作用,已成为治疗抑郁症常用的经典方剂之一。然而目前逍遥散的报道多从单一靶点研究阐释其作用机制,而对抑郁症多靶点的特征缺乏足够的重视,难以深入地揭示其抗抑郁作用机制。与其他中药复方相似,逍遥散也是一个多成分、多靶点、多机制,以及组分之间互相作用的复杂体系,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大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目前关于逍遥散抗抑郁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逍遥散抗抑郁的机制研究具有单一性,多以代谢组学或分子生物学技术为手段,缺乏同一层次的数据整合分析的方法;2.多组学数据资料不完善,缺乏从多层次“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整合分析的研究数据;3.逍遥散以“多成分”作用于抑郁症“多靶点”模式发挥治疗效果,尚无以“多成分-多靶点”的研究模式阐明逍遥散抗抑郁机制。因此,本研究从中药整体观的角度出发,运用多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整体研究思路,从多层次、多角度入手,系统阐释逍遥散抗抑郁的作用机理。针对这样的复杂系统,需要借助系统生物学及现代药理学实验技术的参与。首先,表征逍遥散的化学成分和构建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刺激应激(CUMS)大鼠抑郁模型,验证逍遥散抗抑郁效果及采集组学分析的样本;其次,构建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研究方法和代谢表型通路优化排序方法,从代谢表型层次阐明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再次,采用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给予逍遥散后CUMS大鼠海马组织的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多组学层次整合分析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并进行分子生物学验证;最后,采用ADME预测和网络药理学的贡献指数模型筛选逍遥散活性成分,从“活性分子-关键通路”的角度明确逍遥散抗抑郁机制。该研究结果为采用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整合分析研究中药作用机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为逍遥散抗抑郁的药理机制深入研究提供基础,为逍遥散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中药复方现代化研究和新药研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价值。目的:(1)采用代谢表型进行同一层次的关联分析,构建代谢表型研究方法和代谢表型通路优化排序的方法,从代谢表型层次阐明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2)通过“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表型”的关联分析,从纵向层次找出与代谢表型关联性,从“基因-蛋白-代谢”多组学多层次角度阐明逍遥散抗抑郁机制。(3)基于实验数据的网络药理学角度出发,明确抑郁症的疾病网络,寻找逍遥散中的活性分子,从“多成分-多靶点”的立体角度,挖掘逍遥散抗抑郁的活性分子及机制研究。方法:(1)采用UPLC-MS/MS方法对逍遥散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定,明确逍遥散化学物质基础;构建CUMS大鼠抑郁模型,验证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收集大鼠的海马组织和血清样本,为后续组学实验研究和分子实验验证提供样本支持。(2)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逍遥散调节CUMS抑郁大鼠海马的代谢物及代谢通路;采用代谢表型网络和模块功能分析,聚焦逍遥散抗抑郁代谢特征,构建逍遥散抗抑郁表型网络,明确逍遥散抗抑郁的代谢表型机制;构建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通路优化排序方法,明确逍遥散抗抑郁重要的代谢表型通路。(3)采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逍遥散调节CUMS抑郁大鼠海马组织中的差异基因及重要通路,明确逍遥散在基因水平的抗抑郁机制;采用蛋白组学技术,分析逍遥散调节CUMS大鼠海马组织中的差异蛋白及重要通路,明确逍遥散在蛋白水平抗抑郁机制;采用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方法,挖掘逍遥散抗抑郁的关键通路,明确逍遥散在“基因-蛋白-代谢”多层次抗抑郁的通路;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验证逍遥散可能通过调节CUMS抑郁大鼠海马组织的氧化磷酸化和谷氨酸能突触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4)采用ADME分析方法,筛选逍遥散的活性分子;采用网络药理学的靶点预测、疾病网络分析和贡献指数模型,明确逍遥散抗抑郁的重要成分、重要靶点和关键通路;采用分子对接和分子生物学方法(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逍遥散重要成分通过调节CUMS抑郁大鼠海马组织的谷氨酸能突触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结果:(1)本研究采用UPLC-MS/MS对逍遥散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通过对照品、文献中质谱数据与实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共鉴定出62种成分。其中,柴胡中有14种成分,白芍中有8种成分,当归中有11种成分,白术中有4种成分,茯苓中有3种成分,甘草中有14种成分,薄荷中有4种成分和生姜有3种成分。该方法直接表征鉴定,与化学分离方法比较优势明显。逍遥散组(21.2 g生药/kg)能显着逆转CUMS引起的大鼠体重、糖水偏爱率、大鼠穿越格数、大鼠直立次数、进入中央区域次数和大鼠中央格停留时间显着性升高。(2)逍遥散抗抑郁海马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UMS抑郁大鼠海马中共有25个差异代谢物发生了显着性变化。逍遥散干预后,共有16个差异代谢物被显着性回调。代谢表型研究发现逍遥散回调的代谢物有97个,其中在不同生物样本中调节的相同差异代谢物有34个,其中11个变化趋势一致,涉及的关键代谢功能为能量代谢和神经递质相关通路。使用CNM算法从逍遥散回调代谢网络提取9个代谢功能模块参与了逍遥散抗抑郁的机制研究。首次采用对接评分加权药理学指数(DSWMP)构建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的通路优化排序方法。(3)转录组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组大鼠海马有73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63个,下调基因474个。与模型组/正常对照组鉴定差异基因比较,发现逍遥散回调的差异基因有106个,显着回调通路有16条,这些通路涉及γ-氨基丁酸能突触、5-羟色胺能突触、谷氨酸能突触和钙信号通路等。逍遥散可能通过调节这些通路上Adcy8、Gad1、Gad2、Htr2a、Chrna7、Erbb3、Map4k4、Nr4a1、Zfpm2、LOC100911372、Twist1、Ntng1、Robo3和Slit2发挥抗抑郁作用。蛋白组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调节大鼠海马的差异表达蛋白有18个,其中上调13个,下调15个,与模型组/空白组鉴定的差异蛋白相比,发现逍遥散回调的差异蛋白有11个,包括RGD1311899、Krt10、Ndufab1、Cplx1、Fkbp8、Pafah1b3、Ndufs6、Sh3bgrl3、Pmm2、Fth1和Tbca。KEGG通路分析差异表达蛋白主要涉及通路为氧化磷酸化、突触小泡循环、脂质代谢、果糖和甘露糖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等。多组学整合分析发现: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数据结果表明逍遥散通过调节CUMS抑郁大鼠氧化磷酸化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具体的机制为逍遥散能够显着逆转CUMS抑郁大鼠海马组织中MrccⅠ活性降低,Uqcrc2 mRNA水平显着降低,Ndufs6蛋白水平升高。转录组学和代谢表型数据结果表明,逍遥散通过调节CUMS抑郁大鼠谷氨酸能突触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具体机制为逍遥散能够显着逆转CUMS抑郁大鼠海马组织中谷氨酸含量升高,谷氨酸脱羧酶1(Gad1)和谷氨酸受体1(Glur1)活性降低,谷氨酸合成酶(Gls)和谷氨酸NMDA受体epsilon-1亚基(Grin2a)活性升高,Slc1a3 mRNA水平显着降低,Eaat2、Erk1/2和CREB蛋白水平降低,Nmdar1和Mglur1蛋白水平升高。(4)首次采用ADME方法对逍遥散中的活性成分进行了筛选,逍遥散中有16种活性化学成分,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进一步采用网络药理学的贡献指数筛选逍遥散中7个成分的贡献指数大于平均贡献指数,这些成分有6-姜酚、芍药苷、阿魏酸、藁本内酯、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c和甘草素。分子对接验证了7个成分与通路GRM5和HTR2A有很好的亲和力,分子实验进一步发现逍遥散这些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节谷氨酸能突触通路上的Htr2a、Nmdar1、Pkc、CamkⅡ和Caspase-3发挥抗抑郁作用。结论:(1)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包含97个代谢物和48条通路;代谢表型整合分析发现逍遥散抗抑郁具有调节差异代谢物的一致性、代谢表型通路的网络性和代谢表型功能的模块化。对接评分加权药理学指数可用于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的通路优化排序。(2)逍遥散可以在转录层次调节106个基因,在蛋白层次调节11个蛋白发挥抗抑郁作用。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整合分析发现逍遥散通过调节CUMS抑郁大鼠氧化磷酸化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转录组学和代谢表型数据整合分析发现,逍遥散通过调节CUMS抑郁大鼠谷氨酸能突触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3)逍遥散中6-姜酚、芍药苷、阿魏酸、藁本内酯、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c和甘草素,这7个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节谷氨酸能突触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

石文波[3](2021)在《褪黑素对芍药花茎强度的调控作用及其机理初步研究》文中指出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与牡丹并称为“花王”和“花相”。由于芍药花大色艳、花型端庄、花香袭人,常被作为婚礼鲜花使用,现已成为国际市场上广受青睐的高档切花。花茎挺直程度是衡量芍药切花品质的重要外观指标,然而大量花色、花型表现优异的传统芍药品种却在花茎挺直程度上表现欠佳,容易弯曲、倒伏。如何提高花茎强度、改善花茎挺直程度是目前我国芍药切花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褪黑素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但目前尚未见褪黑素调控植物茎秆强度方面的报道。为了明确褪黑素能够调控芍药花茎强度,本研究首先测定了高、低花茎强度差异显着的两组芍药品种花茎中褪黑素含量,分析芍药花茎强度与褪黑素含量之间的关系;其次采用外源褪黑素对芍药植株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探讨外源褪黑素对芍药花茎强度的调控作用;此外,基于转录组测序筛选了芍药响应外源褪黑素调控的相关基因,并对候选基因PlCOMT1进行克隆与功能验证,明确PlCOMT1在调控植株茎秆强度中的重要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与低花茎强度芍药品种相比,高花茎强度芍药品种具有较高的茎粗、茎重、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木质素含量和褪黑素含量。并且花茎强度与褪黑素含量之间呈正相关,两者均与木质素含量达显着正相关,表明褪黑素可能通过调控木质素合成来间接影响花茎强度。(2)外源褪黑素显着增强了芍药花茎强度。与对照相比,外源褪黑素提高了芍药茎粗、茎重、花径、花重,尤其是茎粗提升最显着;还显着增加了芍药花茎木质部次生细胞壁厚度、加厚的木质部次生细胞壁层数、内源褪黑素含量、木质素含量及其分布范围。通过FTIR和2D-HSQC对芍药花茎木质素结构分析发现,外源褪黑素能够促进花茎中G-木质素与S-木质素的合成,尤其是对S-木质素合成的促进作用更显着,提高了 S/G 比值。此外,外源褪黑素还显着提高了芍药花茎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化酶(C4H)、肉桂醇脱氢酶(CAD)和过氧化物酶(POD)等木质素生物合成酶活性。(3)对外源褪黑素处理(MT)和对照(CK)在花蕾期(S1)和盛花期(S4)的芍药花茎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51.2 GB序列数据,通过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共获得90,857个基因,平均比对率为71.02%。通过比对,CK-S1 vs MT-S1筛选到28,309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CK-S4 vs MT-S4筛选到25,507个DEGs,随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随机选择的9个DEGs的表达模式进行检测,结果证实了转录组测序数据准确、可靠。DEGs的Pathway功能分析显示,在28,309和25,507个DEGs中分别有22,037和19,958个DEGs注释到135条代谢通路中,共同富集的代谢通路有9条,其中满足QValue≤ 0.05的代谢通路为甘油酯代谢、RNA转运、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硫中继系统、二萜生物合成、苯丙烷生物合成以及RNA聚合,其中苯丙烷生物合成是木质素合成主要途径。在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外源褪黑素诱导了5种DEGs大量表达,包括2个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2个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CCR)、3个肉桂醇脱氢酶基因(CAD)、2个过氧化物酶基因(POD)和4个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基因(COMT),抑制了莽草酸/奎尼酸羟基肉桂酰转移酶基因(HCT)表达。而在褪黑素生物合成途径中,除了COMT外,外源褪黑素还诱导了色氨酸脱羧酶基因(TDC)大量表达。此外,MYB、NAC、AP2和C3H等转录因子家族受外源褪黑素诱导表达的数量最多。(4)采用RACE技术对候选COMT基因进行克隆,芍药PlCOMT1基因DNA序列全长1608 bp,cDNA序列全长1346 bp,具有3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为1077 bp,共编码359个氨基酸,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的COMT基因均有较高的同源性。在构建含PlCOMT1基因序列的超表达载体pBWA(V)HS-PlCOMT1-GLosgfp基础上,借助烟草进行亚细胞定位观察,发现其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上。通过农杆菌介导叶盘法将超表达载体转入烟草中,并经PCR和qRT-PCR检测得到阳性转基因植株。(5)与野生型烟草相比,转基因烟草的茎秆强度提高了 29.6%,并且株高、茎粗、茎重、茎秆褪黑素含量和色氨酸脱羧酶(TDC)活性、叶片光合参数Pn、Gs、Ci、Tr均显着增高。其次,转基因烟草茎秆的木质部次生细胞壁厚度、加厚的次生细胞壁层数木质素分布范围均较野生型烟草显着增加。此外,转基因烟草茎秆的木质素总量、G-木质素与S-木质素含量、G/S比值以及木质素生物合成基因PAL、COMT、CAD、CCR和POD的表达水平较野生型烟草显着提高。

赵杨[4](2021)在《芍药苷对Ⅰ型变态反应治疗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芍药苷具有较强的抗炎、免疫调节及抗肿瘤等药理作用,目前已被广泛的用于临床中多种疾病的治疗,但未见其对Ⅰ型变态反应治疗的深入研究。本实验分别以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小鼠和RBL-2H3细胞为体内、体外研究模型,并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了芍药苷对Ⅰ型变态反应的治疗作用及分子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网络药理学分析赤芍抗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赤芍主要成分以及作用靶点,再利用Gene Cards数据库检索与“变态反应”相关的靶点信息。将前两步靶点的交集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赤芍可能通过IgE/FcεR I、PI3K/Akt、MAPK及Th细胞分化等信号通路调控Ⅰ型变态反应。第二部分:芍药苷对RBL-2H3细胞脱颗粒的影响。采用CCK-8法检测芍药苷对RBL-2H3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并确定了芍药苷最适的作用浓度。分别使用DNP-IgE/DNP-BSA和C48/80诱导RBL-2H3细胞释放β-Hex和组胺,通过吸光度法和ELISA法检测芍药苷对其的抑制作用。通过胞内Ca2+浓度、形态学变化、细胞凋亡等脱颗粒指标,来检测芍药苷对抗原诱导的细胞脱颗粒反应的影响。为探索具体的作用机制,利用Western Blot法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测定了芍药苷对细胞脱颗粒时IgE/FcεR I等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和基因的影响。RBL-2H3细胞增殖实验确定芍药苷低、中、高剂量分别为0.5、2.5和5μg/m L。芍药苷能够抑制DNP-IgE/DNP-BSA和C48/80诱导细胞释放β-Hex和组胺,且呈浓度依赖性。同时,芍药苷可以降低胞内Ca2+浓度、改善形态学变化和抑制细胞凋亡;可显着抑制IL-4的表达,而对IFN-γ的表达几乎无影响,进而调节Th1/Th2平衡而起抑制脱颗粒的作用。Western Blot和荧光实时定量PCR的结果揭示,芍药苷可能通过抑制IgE/FcεR I、MRGPRB3及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对Ⅰ型变态反应发挥治疗作用。第三部分:芍药苷对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选取低、中、高剂量分别为25、50和100 mg/kg的芍药苷对昆明小鼠灌胃给药,再分别使用DNP-IgE/DNP-BSA和C48/80诱导建立小鼠PCA模型,通过检测PCA模型中伊文思蓝渗出和肿胀度等指标,来评价芍药苷对Ⅰ型变态反应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芍药苷能够显着抑制DNP-IgE/DNP-BSA和C48/80诱导小鼠耳部、背部和足趾部等PCA模型中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的伊文思蓝渗出与组织水肿,显示了芍药苷在体内整体水平对Ⅰ型变态反应有显着的治疗作用。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和体内、外研究实验,初步证实了芍药苷对Ⅰ型变态反应具有显着的治疗作用,为揭示Ⅰ型变态反应疾病发病机制和新药研发提供实验依据。同时,为进一步拓展芍药苷治疗范围及其药理作用机制提供新的线索。

司仕英[5](2021)在《百余芍药品种引种观察与切花保鲜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作为切花栽培方兴未艾,在现代切花生产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研究把分别引自荷兰和山东菏泽的共计101个芍药品种,栽种于陕西杨凌,对它们在关中地区露地生长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与表现进行了系统观察;还评价了不同芍药品种对乙烯的敏感程度;探讨了GA3、IBA、6-BA这3种植物激素,Alum、8-HQ、GO这3种杀菌剂,ASA、CA、SA这3种有机酸以及Ca Cl2、Na Cl、KCl这3种无机盐对‘小藕’芍药切花的保鲜作用及其保鲜机理。旨在为陕西关中地区芍药鲜切花生产发展提供品种与储藏保鲜技术支撑。现将有关结果总结如下:1.引进芍药品种的生长适应性情况通过查阅文献和资料,筛选出花期天数、花径、花瓣质地、着花率、花香、株高、冠幅、叶片质地、叶色、花茎直立性、出芽率、单丛出芽数、长势、植株存活率和有无病虫害情况这15个指标,确定了赋分标准,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比重,最后得到各品种的综合性状评分值,有51个品种综合性状评分值大于80,建议开发利用,其中47个品种从山东菏泽引入,4个品种从荷兰引入。2.不同芍药品种对乙烯的敏感程度筛选48个芍药品种进行乙烯敏感性测试,结果显示,有46个品种对乙烯敏感,只有‘莲台’和‘五花龙玉’这2个品种对乙烯不敏感。3.不同保鲜剂对芍药切花‘小藕’的保鲜效果在植物激素、杀菌剂、有机酸和无机盐这4类保鲜剂中,当GA3、GO、CA、Ca Cl2质量浓度分别为150,10,150,1 000 mg/L时,芍药切花盛开时间均最高,分别为4.2,4.3,3.2,4.1天。选取GA3、GO、CA进行响应面试验,获得以上3个保鲜剂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109.29,7.39,93.79 mg/L,在此保鲜剂组合处理下,芍药切花实际盛开时间延长至5.6天;‘小藕’品种对25~75 mg/L的乙烯利均比较敏感,施用乙烯抑制剂STS能有效延长盛开时间,添加STS后优化的保鲜剂组合为:109.29 mg/L GA3+7.39mg/L GO+93.79 mg/L CA+0.463 mmol/L STS,使芍药切花盛开时间达到6.4天。4.保鲜剂组合对芍药切花‘小藕’的保鲜机理优化后的保鲜剂组合可提高花瓣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缓解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积累。通过提高切花内部生理指标的水平,使得切花的瓶插寿命得以延长。

杨华杰[6](2021)在《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衰老是指生物体生长发育成熟后,各种功能普遍变弱、组织器官发生退行性改变、机体对环境的生理适应能力进行性减低和机体多种生理或病理过程的综合表现。中医普遍认为肾脏与衰老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服用补肾中药理论上能够延缓衰老,但中药延缓衰老作用机理目前尚不明确。以补肾为功效的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在临床中应用已久,疗效显着,被广泛认可。六味地黄丸源于宋代太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6味药组成,具有“滋补肾阴,填补肾精”的功效。金匮肾气丸出自医圣张仲景所着《金匮要略》,由附子、桂枝、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8味药组成,该方配伍严谨,深受历代医家推崇,并被尊称为补肾抗老剂之祖。但是,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延缓衰老作用机制的研究较为薄弱,尤其是从补肾延缓衰老理论的角度进行系统的研究更是缺乏。因此对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延缓衰老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阐明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延缓衰老的作用机理,还可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扩大其在延缓衰老方面的运用,造福社会。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医经典名方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延缓衰老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本文分析了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在体外和体内的化学组成,探讨了两方活性成分的差异;预测了两方延缓衰老作用机制;通过建立D-半乳糖诱导急性衰老模型,验证两方延缓衰老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应用液质联用技术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研究了六味地黄浓缩丸和水蜜丸中潜在药效成分含量差异,逐步筛选并推测了两方中具有延缓衰老作用的潜在药效成分。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中延缓衰老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采用UPLC-QE-Orbitrap-MS,对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别,在六味地黄丸中共鉴定出99个化合物(三萜类28个,环烯醚萜苷类18个,单萜类10个,其余还包括倍半萜类、苯丙素类、黄酮类等),其中65个化合物已见报道,其余34个化合物为首次从六味地黄丸中鉴定得到。在金匮肾气丸中共鉴定出112个化合物(生物碱类8个,三萜类23个,环烯醚萜苷类16个,单萜类9个,其它还含有倍半萜类、氨基酸类、酚类、苯丙素类、黄酮类等),其中100个化合物已见报道,其余12个化合物为首次从金匮肾气丸中鉴定得到。六味地黄丸为金匮肾气丸的减方,处方中根据适应症的需求,减少了附子和桂枝两味药。同时,金匮肾气丸中的88个化合物为与六味地黄丸共有,11个化合物为金匮肾气丸中附子的特征成分,13个化合物为金匮肾气丸中桂枝的特征成分。研究结果可为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的血清药物化学成分差异分析和网络药理学研究提供基础。2、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大鼠血清药物化学研究采用UPLC-Q-To F-MS技术,检测六味地黄丸与金匮肾气丸给药大鼠血清中的化学成分。通过对六味地黄丸给药后大鼠血清中的化学成分与体外化学成分进行比较,成功指认出32个入血成分;通过对金匮肾气丸给药后大鼠血清中的化学成分与体外化学成分进行比较,成功指认出31个入血成分。进一步通过分析两方入血成分的差异可知,18个化合物为六味地黄丸特有入血成分,17个化合物为金匮肾气丸特有入血成分,14个化合物为两方共有入血成分。上述研究内容从血清药物化学的角度出发,对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中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可为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提供基础。3.应用网络药理学对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的延缓衰老机制和潜在药效成分进行预测研究通过采用网络药理学手段,获取了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中活性成分、潜在靶点及通路的相关信息:(1)在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中,分别有51个和62个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活性,可以作为延缓衰老的候选化合物;(2)分别有4612个和5140个靶蛋白可作为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中候选化合物的潜在治疗靶点;(3)六味地黄丸主要参与了G蛋白偶联胺类受体和血管收缩生物学过程;金匮肾气丸主要参与了G蛋白偶联神经递质受体、酸分泌、细胞分泌负调节、生长激素抑制素受体的活性、血管收缩的正向调节以及平滑肌收缩的正向调节生物学过程;(4)从化学成分生源途径、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学相关性三个方面对六味地黄丸中潜在药效成分进行识别,最终推测7个化学成分为六味地黄丸延缓衰老的潜在的药效成分。从化合物来源来说,推测的潜在药效成分覆盖方中君、臣、佐、使,可以代表复方的整体性,同时,应用网络药理学手段预测的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潜在治疗靶点和潜在作用机制可与后续采用现代药理学方法获取的结果进行比较并相互验证。4.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的延缓衰老机制验证研究采用D-半乳糖建立急性衰老小鼠模型,应用WB、PCR、IHC等药理学方法,对小鼠血清与肾/脑组织中GSH-Px、NF-κB-p65等关键指标及潜在靶蛋白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SOD、MDA、GSH-Px值有极显着差异(P<0.01);高剂量组端粒长度明显增加(P<0.01);中、高剂量组的血清、脑组织和肾组织中TNF-α含量显着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的血清和肾组织以及高剂量组的脑组织中IL-1β含量显着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脑组织中NF-κB-p65表达明显降低(P<0.01),且从细胞质中游离至核内。由此推测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可通过参与G蛋白偶联受体活性和改善血管收缩等生物学过程,提高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提高抗氧化能力、减缓细胞端粒缩短效应,从而发挥延缓衰老的药理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可将本文研究范围拓展至不同剂型的六味地黄丸潜在药效成分预测,探究不同制剂工艺对潜在药效成分的影响。5.不同剂型六味地黄丸潜在药效成分的推测采用UPLC-Qq Q-MS技术检测了六味地黄浓缩丸、水蜜丸中10个化学成分含量,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同时结合六味地黄丸体外、体内成分检测以及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综合评价和比较了浓缩丸和水蜜丸两种制剂的成分的含量差异,推测其中地黄苷D、苯甲酰芍药苷和芍药苷3个化学成分为不同剂型六味地黄丸潜在药效成分。本文通过对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体外、体内化学成分的系统性研究,为其药效物质的筛选奠定了基础,通过网络药理学和主要药效学实验验证,初步推测了其延缓衰老机制和药效物质基础,为其今后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毛宁[7](2021)在《辽宁省赤芍叶霉病病原学及防治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为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以根入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赤芍的开发与利用,人们对其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其资源逐渐减少,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保护野生资源和维持生态平衡的稳定发展,辽宁省沈阳、清原、本溪及昌图等地区开始进行人工归圃栽培。在赤芍栽培过程中,赤芍病害问题日渐突出,其中,叶霉病为该作物最严重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使其萎蔫,抑制植株生长,迄今国内外对该病害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对该病害的发生危害、病原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和室内药剂筛选进行了系统研究,为赤芍叶霉病的田间识别和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1.辽宁赤芍主要病害田间调查及病原菌鉴定为明确辽宁省赤芍主要病害种类及发生危害情况,2018-2020年对辽宁省沈阳、清原和昌图等7个主要赤芍种植区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危害辽宁赤芍生产的主要病害有5种,通过症状观察、培养特性、形态学鉴定、分子鉴定、特异性引物检测和致病性测定,鉴定5种病害的病原分别为赤芍叶霉病菌Cladosporium paeoniae,赤芍轮斑病菌Cercospora brunkii,赤芍白粉病菌Erysiphe paeoniae,赤芍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和赤芍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赤芍叶霉病发生于6月上旬,8月中下旬至9月为盛发期。该病分布十分广泛且危害严重,各调查种植地区均有分布。清原地区发病较为严重,病情指数可以达到50以上,病株率约为74.5%~100%,病叶率约为43.2%~95.1%,危害极其严重且蔓延速度快,可以导致植株成批枯死。赤芍白粉病该病主要分布在清原、沈阳、宽甸、西丰,其中沈阳地区发病相对较重,病株率约35.9%~56.1%,病叶率约为16.6%~75.5%。赤芍轮斑病只在抚顺清原和沈阳发生,在清原发病较为严重,病株率约为35.9%~89.3%,病叶率约为16.6%~75.1%。赤芍炭疽病主要分布在本溪、沈阳和法库,其中本溪地区发病相对重,病株率约为28.9%~56.1%,病叶率约为17.3%~44.2%。根腐病主要分布在沈阳和法库,病株率较低,其中在法库地区发病相对重,病株率约为18.5%~23.5%。2.赤芍叶霉病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通过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叶霉病菌在10~30℃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5℃,菌丝生长速度为1.03 mm/d;在p H值为3~10均可生长,最适p H为7,菌丝生长速率为1.73 mm/d;病菌最适光照条件为24 h光照,菌丝生长速度为1.03 mm/d;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V8培养基,平均生长速度为2.90mm/d;最适宜菌丝生长的碳、氮源的培养基半乳糖和甘氨酸,菌丝生长速度分别为2.00mm/d和1.84 mm/d。分生孢子在10~35℃均能产生,孢子的形成最适温度为25℃,产孢量为9.7×106个/皿;在p H 4~10均可产生分生孢子,p H 7时产孢量最大,产孢量为6.5×107个/皿;在24 h光照条件较利于分生孢子的产生,产孢量为5.7×107/皿;最适孢子产生的培养基为V8培养基,产孢量为8.5×107个/皿;最适孢子产生的培养基为V8培养基,产孢量为8.5×107个/皿;分生孢子6 h开始萌发,24 h萌发率达94.64%;分生孢子在5~35℃均可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25℃,萌发率为72.32%;分生孢子最适宜萌发碳、氮源为蛋白胨和麦芽糖,萌发率分别为74.11%和86.67%;在持续黑暗条件下有助于孢子萌发,其萌发率为91.67%;分生孢子在p H 4~10条件下均可萌发,最适p H为7,萌发率为79.11%。菌丝致死的温度57℃,孢子致死的温度为59℃。3.赤芍叶霉病菌细胞壁降解酶及其活性研究细胞壁降解酶是植物病原真菌的重要毒力因子,在病斑扩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赤芍叶霉病菌能产生PG、PMG、PGTE、PGTE、Cx和Ex酶,但其发生条件差异显着。赤芍叶霉病菌接种不同天数后,于病斑处测定产酶活性,结果表明,果胶酶中的PMG酶在接种第16 d酶活性最高,约为43.52 U/mg,纤维素酶EG、Cx酶活性相对较低。对叶霉病菌的产酶条件进行研究,病菌最适产酶温度为25℃,其中PMTE酶活性最高,约为2166.02 U/m L;病菌最适培养时间为20 d,活性约为1079.91 U/m L;持续震荡24 h有利于病菌CWDEs的产生;24 h黑暗条件有助于CWDEs的产生,PMG酶和PG酶的活性较高,其中持续黑暗的条件PMG酶的活性最高,约为1827.78 U/m L;PMG的最适产酶p H为7,活性约为3793.638 U/m L,最适产酶氮源为蛋白胨,酶活性约为6777.01 U/m L;最适碳源为蔗糖,活性约为3028.18 U/m L。通过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对健康的叶片进行接种,赤芍叶片均可形成褐色斑点,随着病斑扩展,经果胶酶处理的赤芍叶片的病斑较纤维素酶处理的病斑大。4.赤芍叶霉病室内药剂筛选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8种杀菌剂对赤芍叶霉病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筛选出2种防效较好的杀菌剂,分别为400g/L氟硅唑和50%多菌灵。其中,400g/L氟硅唑对病菌菌丝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1.801 mg/L。其次50%多菌灵,EC50值为2.76 mg/L。对孢子萌发的抑制较好的是药剂为80%代森锰锌、400 g/L氟硅唑SC、25%吡唑醚菌酯和50%多菌灵,其中抑制效果效果最好的为25%吡唑醚菌酯,抑菌率在90%以上。结合该病害流行规律,规划合理施药方法,为有效防治叶霉病奠定了理论依据。

韦明君[8](2020)在《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研究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患者中一种独有且较为常见的并发慢性肾脏病,其临床表现为高血糖,高血压,蛋白尿及严重的全身水肿。中药复方真武汤(ZWD)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于治疗DN,且历史悠久,但具体的药理作用尚不清楚。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揭示ZWD在治疗DN中的作用机制。材料和方法:本研究通过TCMSP、TCMID和BATMAN-TCM数据库,根据ADME原则筛选出ZWD中五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再结合Drug Bank和Uni Prot数据库提取活性成分功能作用靶点;利用Gene Cards和OMIM数据库收集与DN相关作用的靶点基因,再将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疾病靶点进行韦恩映射,提取交集部分;接着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建立“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和ZWD治疗DN关键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图;并对网络中的关键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进一步探讨ZWD对DN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最后将ZWD中关键活性成分与治疗DN核心作用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从分子作用机制的角度出发建立分子对接模型,预测ZWD活性成分与靶点的结合模式和亲合力。结果:从ZWD药物中共筛选和分析出70种潜在活性化合物和106个潜在与DN密切作用的相关靶点,进行韦恩映射得到57个交集基因。通过关联网络分析的结果显示,ZWD中活性成分主要有山奈酚、β-谷甾醇、豆甾醇、常春藤皂苷元和芍药苷等可通过直接作用于IL6、AKT1、PTGS2、JUN、CASP3、CAT、MAPK8和AHR这8个潜在治疗DN的关键核心靶点,参与调控血红素结合、四吡咯化合物结合、对脂多糖的反应、核受体活性、氧化应激反应、细胞器或细胞膜组成等生物学过程,以及MAPK信号通路、NF-k B信号通路和HIF-1信号通路等,从而在免疫调节、氧化应激和应激反应等生物过程发挥治疗DN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提示ZWD中药物主要活性成分与多种治疗DN靶点蛋白均能较好的结合(S>4.5),说明ZWD治疗DN具有多成分和多靶点的特征;分子对接结果还提示芍药苷和豆甾醇可能是ZWD治疗DN的关键活性成分。结论:本研究揭示了ZWD可通过免疫调节、氧化应激和应激反应等生物过程发挥多药物活性成分、多功能作用靶点和多途径干预调节DN的特性,为临床开发利用ZWD治疗DN提供理论依据。

祁奇墨[9](2020)在《授粉品种及遮荫处理对芍药结实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芍药是我国传统名花,享有“花相”之誉。其栽培历史悠久,长久以来,主要用以观赏和药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其种子(种仁)含油率接近30%,因此芍药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油料作物。然而,关于芍药结实特性的研究却鲜有报道。一些研究表明,采用特定的授粉品种、甚至是属内远缘品种作为父本进行授粉,可以获得较母本芍药天然授粉更高的结实率;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夏季遮荫会提高一些植物的结实率。为此,本研究中,一方面,以前期筛选出的4个结实产量较高的芍药品种为母本,以3个花粉量较多的牡丹为父本对其进行授粉,拟筛选能够结实的授粉组合,并研究不同授粉组合的结实特性;另一方面,将对芍药进行不同程度遮荫处理,研究不同遮荫对其结实特性的影响及相关生理机理。1.授粉品种对芍药结实特性的影响选择4个可结实的芍药品种,分别授以3个花粉量较多的牡丹品种的花粉(‘层中笑’、‘花王’和‘月宫烛光’),设计12个授粉组合,统计其结实特性,结果表明:(1)授粉品种明显影响了芍药结实特性,并且,其对芍药结实特性的影响与授粉组合有关。根据饱满种子数和结实心皮率,筛选出4个结实特性相对较优授粉组合,分别为‘紫凤羽’ב月宫烛光’,16.5粒和52.50%;‘紫凤羽’ב层中笑’,12粒和60.0%;‘紫凤羽’ב花王’,9.13粒和47.06%;‘矮粉1号’ב层中笑’,2.57粒和73.68%。2.花后遮荫影响芍药生长及结实特性在5月31日,对芍药进行遮荫处理,遮光率分别为16.6%-23.6%和44.1%-52.9%;分别对应轻度遮荫(遮光20%)和中度遮荫(遮光50%),研究不同遮荫条件下的结实特性,结果如下:(1)轻度遮荫下芍药结实特性优于中度遮荫。轻度和中度遮荫较对照芍药蓇葖果重提高56.07%和16.99%;饱满种子数提高31.47%和6.02%;单茎种子重提高23.69%和2.03%;百粒重提高11.06%和16.82%。(2)翌年,遮荫处理后,芍药的蓇葖果重、饱满种子数等指标显着优于对照,2种遮荫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此外,轻度遮荫对植株具有尤为显着的壮芽作用。3.花后遮荫影响芍药结实特性的机理通过测定2种遮荫下芍药的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SOD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生理指标,初探遮荫影响芍药结实特性的生理机理,结果表明:轻度和中度遮荫通过降低环境PPFD,提高了芍药叶片Pmax、Rd、Chl a、Chl b、Chl a+b、Fv/Fm、Y(II)、q L、SOD酶活性等生理指标,降低了叶片LCP、NPQ、MDA和脯氨酸含量,减缓叶片蛋白质分解,进而改变了芍药光合日变化规律,提高了芍药光合性能,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提高芍药的结实特性。

郭秋岩[10](2020)在《乌头汤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探索》文中认为研究目的1.采用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模型,模拟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的疾病状态,考察乌头汤缓解NP的镇痛作用特点,并分析其作用于NP的病理环节。2.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乌头汤缓解NP的分子调控机制,并结合化学特性评价、分子对接模拟、表面等离子共振结果筛选乌头汤缓解NP的关键药效物质。3.采用两种NP动物模型,借助激动剂和拮抗剂从正、反两个方向,验证乌头汤缓解NP关键药效物质的镇痛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方法1.乌头汤缓解NP的药效特点及其药理作用探索1.1动物及分组实验动物为雄性ICR小鼠(8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组别设置为:假手术组(Sham)、SNL组、SNL-乌头汤低剂量组(3.15g/kg,约为临床日剂量的0.5倍)、SNL-乌头汤中剂量组(6.30g/kg,约为临床日剂量的1倍)、SNL-乌头汤组(12.60g/kg,约为临床日剂量的2倍)。从手术后第一天开始灌胃给药,连续给药21天,Sham组及SNL组用等体积的蒸馏水代替。1.2镇痛药效学指标的检测1.2.1机械痛阈值在符合行为学检测的场所,使用不同力度的von Frey纤维丝在实验动物左后肢足底给予机械刺激,每次持续刺激3-4s,采用上-下法检测动物缩足或停止缩足的数值,间隔5分钟,共测3次,利用公式计算机械痛阈值。1.2.2热痛阈值将动物放入有机玻璃盒组成的隔间装置中,隔着玻璃在左后肢足底表面的中部使用红外辐射热源给予温度刺激,为防止动物组织损伤,将功率设置为40 W,切断时间为20 s,间隔5分钟,共测3次,分别记录每次实验动物对热辐射刺激的延迟时间。1.2.3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蛋白表达量的检测采用ELISA试剂盒,按照说明书操作,检测不同组别小鼠L5脊髓背角组织中炎症因子IL-1 β、TNF-α以及趋化因子CCL2、CXCL1的含量。1.3转录组表达谱检测检测组别为Sham组、SNL组和SNL-乌头汤(12.60 g/kg)组,提取并纯化上述组别小鼠脊髓背角组织中的总RNA,按照安捷伦表达谱芯片的说明操作,共检测41174个编码基因。1.4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分析不同组别差异表达基因的选择标准为①|log2-fold change(FC)|>0.5②P<0.05,将符合标准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R热图包进行分层聚类分析、基于欧氏距离的3.0聚类软件进行聚类分析。1.5“基因-基因”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与分析根据转录组表达谱检测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信息,分别构建“SNL所致NP失衡网络”、“乌头汤-SNL相互作用网络”,采用Navigator软件(Version 2.0.1)进行网络可视化。若基因-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值高于均数则用于下一步分析。网络中基因被定义为节点;节点之间的连线被定义为边,代表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具有拓扑重要性的节点被称作hub节点,节点的拓扑特征值包括连接度、节点介度、节点紧密度和K-core值。1.6通路富集分析基于KEGG生物学通路数据库,采用DAVID在线分析工具,对乌头汤发挥镇痛作用的关键候选靶标进行通路富集分析,若信号通路P<0.05,则被视为具有富集显着性。2.乌头汤缓解NP的分子机制挖掘及关键药效物质筛选2.1乌头汤候选靶标谱的获取以及疾病相关基因的收集本课题组前期基于化合物-药物的结构相似性原理,预测了乌头汤所含化学成分的候选靶标谱;从OMIM和Drug bank数据库检索NP相关的基因,去除冗余得到NP疾病相关的基因集。2.2“NP相关基因-乌头汤候选靶标”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与分析采用STRING数据库获取NP相关基因与乌头汤候选靶标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构建“NP相关基因-乌头汤候选靶标”相互作用网络,网络可视化后计算其中节点的拓扑特征值,所有拓扑特征值的中位数设置为卡值,若节点的所有网络拓扑特征值均大于中位数值,则认为该节点具有拓扑重要性,可视为乌头汤缓解NP的关键网络靶标。2.3通路富集分析见 P2,1.6。2.4分子对接通过ChemDraw软件准备化合物的结构信息,从RCSB蛋白数据库收集靶标的蛋白信息。采用pyMOL插件GetBox Plugin确定分子对接的活性口袋(适用于含有配体的蛋白分析,也适用于没有配体但有文献报道的蛋白),运用分子对接软件Ledock进一步模拟乌头汤镇痛候选活性成分与其靶标蛋白的结合情况。若分子对接数值的绝对值大于5,则认为化合物与相应靶标之间存在强结合。2.5表面等离子共振实验首先,活化靶标蛋白并通过共价反应将其固定在CM5芯片表面,封闭芯片,平衡体系,对于参考道,仅活化、封闭芯片表面,不固定靶标蛋白。其次,配置校正溶液,使不同浓度的化合物流经芯片表面,若化合物与靶标蛋白有相互作用,则会产生结合解离曲线。最后,通过Langmuir结合模型拟合响应曲线,即可得到化合物与靶标蛋白的结合速率常数ka、解离速率常数kd,以及解离平衡常数KD。2.6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检测采用液-质联用的方法,检测健康雄性SD大鼠单次灌胃芍药苷-甘草苷组合或乌头汤后,芍药苷、甘草苷在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根据镇痛药效的预实验确定药物的剂量,其中,乌头汤选择镇痛最佳剂量即15g/kg(相当于4倍临床日用量);芍药苷-甘草苷组合为芍药苷37.3mg/kg+甘草苷15.1mg/kg(4倍临床日用量乌头汤中芍药苷、甘草苷的含量)。根据药代动力学预实验的结果,设置四个检测时间点于实验动物眼内眦取血,分别为给药后5min、30min、120min和360min。3.乌头汤缓解NP关键药效物质的镇痛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验证3.1动物及分组健康雄性SD大鼠(180-220g),用于构建两种NP模型,分别是SNL模型、鞘内注射CCR5的天然配体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acrophage Inf lammatory Protein,MIP)诱导的NP模型。为考察关键药效物质组合(Bioactive compounds,BAC)的镇痛作用和分子调控机制,共设置两个实验集。基于SNL模型的实验集共设置10个组别:Sham组、SNL组、SNL-乌头汤组、SNL-BAC(芍药苷+甘草苷)组、SNL-Maraviroc(CCR5 的拮抗剂 MVC)组、SNL-MVC+乌头汤组、SNL-MVC+BAC组、SNL-芍药苷(Paeoniflorin,PAE)组、SNL-甘草苷(Liquiritin,LIQ)组、SNL-普瑞巴林(Pregabalin,PGB)组;基于MIP诱导NP模型的实验集设置4个组别:Sham组、MIP组、MIP+乌头汤组、MIP+BAC组。3.2镇痛药效学指标的检测3.2.1机械痛阈值见 P11,2.1。3.2.2冷痛阈值在符合行为学检测的场所,将动物置于检测装置内,待其处于清醒、安静的状态后,使用20 μ L丙酮刺激左侧后肢的足跖部皮肤。记录30s内动物缩足或舔足的次数,间隔5分钟,共测3次。评分标准为:0分-动物无反应;1分-动物立即缩足但次数少于2次;2分-缩足3次以上;3分-持续性缩足并舔足。3.3乌头汤镇痛关键药效物质的分子机制验证3.3.1乌头汤及其镇痛药效物质对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分别采用Western blot、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趋化因子信号通路成员分子在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情况。3.3.2乌头汤及其镇痛药效物质对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采用ELISA方法,按照TNF-α、IL-1 β和IL-6试剂盒的说明,分别检测不同组别大鼠血清中上述三种炎症因子的含量。研究结果1.乌头汤的镇痛作用特点1.1 SNL模型的评价与Sham组相比,SNL模型导致动物短期(1-2天)及持续性的(21天)的机械痛阈值降低、对热刺激的延迟时间缩短(均P<0.05);脊髓背角组织中炎性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蛋白表达量增加(均P<0.05)。1.2乌头汤可以有效缓解SNL小鼠的疼痛症状行为学结果表明,SNL小鼠在乌头汤给药后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均显着升高(均P<0.05)。给药后持续至少2小时,其中给药1小时后效果最佳。连续每天给药的情况下,第7天给药后乌头汤镇痛时-效关系与第1天类似,表明动物未对乌头汤产生药物耐受问题。Sham组小鼠在乌头汤给药后,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基线均未改变,提示乌头汤仅改变NP状态下动物的疼痛症状。ELISA结果表明,乌头汤在3.15~12.60 g/kg范围内可有效降低SNL小鼠L5脊髓背角中IL-1 β、TNF-α、CCL2、CXCL1的蛋白表达量。1.3 NP相关基因主要参与胶质细胞活化、神经-免疫反应和神经炎症转录组检测结果表明,SNL组与Sham组具有显着性差异,共有567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基因331个、下调基因236个),包含18个已知NP相关基因(ADCY1、ADRA2A、B4GALT3、BRAF、BTG2、CHRNA4、DYNC1H1、EGFR、GL01、HTR1D、IL1R1、PDGFRA、PDPK1、PGR、PNPLA6、SCN1B、TEK 和 WARS)。“SNL所致NP失衡网络”包含765个节点和4774条边,其中248个hub节点为NP相关基因。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基因主要显着富集在胶质细胞活化、神经-免疫反应以及神经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P<0.05)。1.4乌头汤镇痛相关基因主要调控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炎症反应转录组检测结果显示,SNL-乌头汤组与SNL组,共有44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71个为上调基因,271个为下调基因。此外,分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SNL-乌头汤组与SNL组具有显着性差异。根据上述差异表达基因构建的“乌头汤镇痛药效相关网络”,由375个节点和3077条边组成。其中,94个关键hub基因为乌头汤发挥镇痛效应的关键基因。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上述关键hub基因主要富集于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P<0.05)。2.乌头汤镇痛关键药效物质及其网络调控机制的研究结果本课题组共鉴定出乌头汤及其所含五味中药水煎液中162种化学成分,用于药物的ADME特性评价。前期共得到乌头汤候选靶标1744个,其中107个是现存镇痛药物的作用靶标。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上述靶标主要参与神经炎症反应相关的信号通路,如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基于“NP相关基因-乌头汤候选靶标”互作网络,筛选出453个hub节点,构建其直接相互作用网络,将其中具有网络拓扑重要性的130个关键hub节点,视为乌头汤的候选镇痛靶标。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上述靶标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的富集显着性最高(P=6.30E-31),参与该通路的方药靶标有CCL5、CCR5、GNAI1、SRC、PIK3CA 和 AKT。将乌头汤中41种具有较好口服生物利用度和成药性的化学成分与其对应靶标进行分子对接,以分子对接的绝对值大于5.0作为卡值发现其中8种与其对应靶标具有请结合,其中芍药苷、甘草苷靶标中涉及多个趋化因子信号通路成员分子。进一步分别模拟芍药苷、甘草苷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6个成员分子的结合情况,发现二者与上述6个靶标均呈现强结合。表面等离子共振实验检测结果表明,芍药苷、甘草苷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最上游的CCL5蛋白之间的解离平衡常数(KD)分别为6.667μM、10.85μM,提示芍药苷、甘草苷均与CCL5蛋白具有微摩尔级别的强亲和力。血浆中药物的浓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物在体内环境产生的药理效应,单次给药乌头汤(临床四倍等效量)或相当剂量的芍药苷-甘草苷组合后,发现与乌头汤相比,芍药苷-甘草苷组合给药后镇痛关键药效物质芍药苷、甘草苷的血药浓度峰值高、血药浓度达峰值时间短,提示组合药物在体内具有更大的暴露量。3.乌头汤镇痛关键药效物质组合的作用特点及其分子机制验证结果3.1乌头汤及芍药苷-甘草苷组合均可有效缓解SNL大鼠的症状采用SNL模型和MIP诱导NP模型的行为学检测结果表明,芍药苷-甘草苷组合可有效升高大鼠的机械痛阈值和冷痛阈值(均P<0.05),且药效与乌头汤全方相比,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是优于单独给药芍药苷或甘草苷组(均P<0.05)。3.2乌头汤及其关键镇痛药效物质均可抑制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SNL大鼠脊髓背角组织中CCL5的表达明显增强;乌头汤及芍药苷-甘草苷组合均可显着降低SNL大鼠的CCL5的表达(均P<0.05);而单独给药芍药苷或甘草苷对CCL5的表达均无明显影响。此外,SNL大鼠L5左侧脊髓背角组织中CCL5、CCR5、GNAI1、SRC、PIK3CA和AKT的基因表达量均显着升高(均P<0.05),乌头汤及芍药苷-甘草苷组合均显着下调其基因表达量(均P<0.05),且芍药苷-甘草苷组合用药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芍药苷或甘草苷(均P<0.05)。蛋白水平的检测结果与基因水平的检测结果一致。ELSIA结果表明,乌头汤及芍药苷-甘草苷组合可以减少SNL大鼠血清中TNF-α、IL-1 β和IL-6的蛋白含量(均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芍药苷-甘草苷组合可有效抑制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并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量,表明芍药苷和甘草苷是乌头汤发挥镇痛效应的关键药效物质(均P<0.05)。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计算机预测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预测乌头汤缓解NP的分子作用机制并筛选其关键镇痛药效物质,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SNL模型的药效学实验明确了乌头汤缓解NP的药效,具体表现在乌头汤可有效升高模型动物的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显着降低与胶质细胞活化相关的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蛋白表达量;根据转录组表达谱的检测结果,分析NP的发病机制与乌头汤的镇痛机制,发现胶质细胞活化、神经-免疫反应和神经炎症是NP疾病进程中的三个关键病理环节,乌头汤的镇痛效应基因主要参与调控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炎症。2.预测乌头汤缓解NP的网络调控机制为抑制趋化因子信号通路(CCL5-CCR5-GNAI1-SRC-PIK3CA-AKT)介导的神经炎症,根据机制重要性,芍药苷和甘草苷被筛选为乌头汤缓解NP的关键镇痛药效物质。3.采用经典的SNL模型及鞘内注射MIP诱导的NP大鼠模型,验证了芍药苷-甘草苷组合缓解NP的药效(芍药苷、甘草苷的使用剂量为四倍临床等效剂量乌头汤中的含量),在该剂量条件下芍药苷-甘草苷组合的药效优于单独使用芍药苷或甘草苷。分子机制层面,芍药苷-甘草苷组合可以显着抑制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的表达。综上,本文综合利用转录组表达谱检测、药物靶标预测、网络构建与分析、分子对接、表面等离子共振检测、药代动力学特征分析、实验验证等方法,明确了经方乌头汤缓解NP的镇痛药效,揭示了乌头汤的镇痛关键药效物质芍药苷-甘草苷组合通过抑制趋化因子信号通路介导的神经炎症发挥缓解NP的分子机制。上述科学发现丰富了治痹经方乌头汤的镇痛科学内涵,同时,为研发药效成分清楚、作用机制明确、源于中药的镇痛组合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二、芍药(PaeoniaL.)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芍药(PaeoniaL.)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芍药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及具ACC脱氨酶活性的促生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根际微生物
        1.1.1 根际微生物的概念
        1.1.2 根际微生物多样性
        1.1.3 根际微生物与植物的关系
        1.1.4 根际微生物研究方法
    1.2 根际促生菌
        1.2.1 根际促生菌的概念
        1.2.2 根际促生菌种类
        1.2.3 根际促生菌的作用
    1.3 具ACC脱氨酶活性的根际促生菌
        1.3.1 具ACC脱氨酶活性的根际促生菌分离与筛选
        1.3.2 具ACC脱氨酶活性的根际促生菌作用机理
        1.3.3 具ACC脱氨酶活性的根际促生菌应用与发展前景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芍药根际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分析
    2.1 材料
        2.1.1 根际土壤样品的采集
        2.1.2 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2.2.2 土壤DNA提取、16s rRNA测序及序列分析
        2.2.3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土壤理化性质
        2.3.2 根际微生物群落的alpha和beta多样性
        2.3.3 根际微生物群落在门和纲水平上的组成变化
        2.3.4 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共生模式
        2.3.5 根际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4 讨论
第3章 具ACC脱氨酶活性的芍药根际促生菌分离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3.1 材料
        3.1.1 根际土壤样品的采集
        3.1.2 仪器设备
        3.1.3 培养基的配制
        3.1.4 主要化学试剂及其配制
    3.2 方法
        3.2.1 具ACC脱氨酶活性的根际促生菌富集、筛选和纯化
        3.2.2 具ACC脱氨酶活性的根际促生菌形态与生理学鉴定
        3.2.3 具ACC脱氨酶活性的根际促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3.2.4 ACC脱氨酶活性的测定
        3.2.5 IAA合成能力的测定
        3.2.6 嗜铁素合成能力的测定
        3.2.7 溶磷能力的测定
        3.2.8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具ACC脱氨酶的根际促生菌菌株形态学特性
        3.3.2 具ACC脱氨酶活性的根际促生菌生理学特性
        3.3.3 具ACC脱氨酶活性的根际促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3.3.4 ACC脱氨酶活性
        3.3.5 IAA合成能力
        3.3.6 嗜铁素合成能力
        3.3.7 溶磷能力
    3.4 讨论
第4章 具ACC脱氨酶活性的根际促生菌对芍药的促生作用研究
    4.1 材料
        4.1.1 供试菌株及实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仪器设备
        4.1.4 培养基的配制
    4.2 方法
        4.2.1 菌液的制备
        4.2.2 实验设计
        4.2.3 形态指标的测定
        4.2.4 生理指标的测定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菌株回接对芍药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4.3.2 菌株回接对芍药鲜重和干重的影响
        4.3.3 菌株回接对芍药SPAD的影响
        4.3.4 菌株回接对芍药SOD、POD、CAT活性的影响
        4.3.5 菌株回接对芍药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4.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基于多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逍遥散抗抑郁研究进展
        2.1 逍遥散抗抑郁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2.2 逍遥散抗抑郁药效学评价研究进展
        2.3 逍遥散抗抑郁多组学研究进展
        2.3.1 逍遥散抗抑郁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2.3.2 逍遥散抗抑郁的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2.3.3 逍遥散抗抑郁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2.3.4 逍遥散抗抑郁的微生物组学研究进展
        2.4 逍遥散抗抑郁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2.5 逍遥散抗抑郁多组学与分子药理学关联研究进展
        2.6 逍遥散抗抑郁网络药理学研究进展
    3 组学技术在中药抗抑郁作用研究进展
        3.1 转录组学在中药抗抑郁作用研究进展
        3.2 蛋白组学在中药抗抑郁作用研究进展
        3.3 代谢组学在中药抗抑郁研究进展
        3.4 代谢表型在抑郁症研究进展
        3.5 其他组学在中药抗抑郁中研究进展
    4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抗抑郁研究进展
        4.1 网络药理学概述与研究流程
        4.2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抗抑郁研究应用
        4.3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抗抑郁研究存在的问题
        4.4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抗抑郁研究发展趋势
    5 科学问题
    6 本课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逍遥散的化学成分表征及组学样本收集
    第一节 逍遥散化学成分表征
        1.1 引言
        1.2 材料与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实验结果
        1.4.1 逍遥散化学成分表征
        1.5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逍遥散抗抑郁药效验证与样本采集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4 实验结果
        2.4.1 逍遥散对CUMS大鼠体重的影响
        2.4.2 逍遥散对CUMS大鼠糖水偏爱率的影响
        2.4.3 逍遥散对CUMS大鼠旷场指标的影响
        2.5 小结与讨论
        2.5.1 小结
        2.5.2 讨论
第三章 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机制研究
    第一节 基于LC-MS的逍遥散抗抑郁大鼠海马代谢组学研究
        1.1 引言
        1.2 材料与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实验结果
        1.4.1 逍遥散干预CUMS抑郁大鼠的海马组织液质代谢轮廓分析
        1.4.2 逍遥散干预CUMS抑郁大鼠生物标志物分析
        1.4.3 逍遥散干预CUMS抑郁大鼠代谢通路分析
        1.5 小结与讨论
        1.5.1 小结
        1.5.2 讨论
    第二节 基于多生物标本代谢组学证据分析的逍遥散调节抑郁症代谢表型机制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4 实验结果
        2.4.1 逍遥散代谢组学的信息收集与分析
        2.4.2 差异代谢物数量的比较分析
        2.4.3 差异代谢物变化趋势的统计分析
        2.4.4 通路富集分析
        2.4.5 通路交互分析
        2.4.6 蛋白网络模块划分与核心蛋白的识别
        2.4.7 功能模块的验证分析
        2.4.8 差异代谢物的验证分析
        2.5 小结与讨论
        2.5.1 小结
        3.5.2 讨论
    第三节 基于对接评分加权法的逍遥散抗抑郁代谢表型通路优化排序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4 实验结果
        3.4.1 抑郁症代谢生物标志物-酶网络分析
        3.4.2 代谢生物标志物-靶点网络分析
        3.4.3 重要通路的选择和分析
        3.5 小结与讨论
        3.5.1 小结
        3.5.2 讨论
第四章 逍遥散抗抑郁CUMS大鼠海马“基因-蛋白-代谢”多组学机制研究
    第一节 逍遥散对CUMS大鼠抗抑郁作用的转录组学研究
        1.1 引言
        1.2 材料与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实验结果
        1.4.1 转录组数据评估
        1.4.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1.4.3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1.4.4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1.4.5 关键基因文献验证
        1.4.6 逍遥散回调差异基因分析
        1.4.7 逍遥散回调差异表达基因PPI网络分析
        1.4.8 逍遥散回调差异通路分析
        1.4.9 逍遥散回调差异基因验证
        1.5 小结与讨论
        1.5.1 小结
        1.5.2 讨论
    第二节 基于ITRAQ技术探讨逍遥散对CUMS大鼠海马蛋白质组学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4 实验结果
        2.4.1 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2.4.2 逍遥散回调蛋白分析
        2.4.3 逍遥散回调差异表达蛋白GO注释分析
        2.4.4 逍遥散回调差异表达蛋白KEGG通路富集分析
        2.4.5 逍遥散回调差异蛋白验证
        2.5 小结与讨论
        2.5.1 小结
        2.5.2 讨论
    第三节 基于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数据整合的逍遥散抗抑郁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4 实验结果
        3.4.1 基于转录组学和蛋白学数据的逍遥散抗抑郁海马组织通路整合分析
        3.4.2 逍遥散对氧化磷酸化通路MrccⅠ,MrccⅢ和MrccⅣ活性的影响
        3.4.3 逍遥散对氧化磷酸化通路Uqcrc2 mRNA水平的影响
        3.4.4 逍遥散对氧化磷酸化通路Ndufs6 蛋白水平的影响
        3.5 小结与讨论
        3.5.1 小结
        3.5.2 讨论
    第四节 基于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数据整合的逍遥散抗抑郁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4 实验结果
        4.4.1 基于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数据的逍遥散抗抑郁海马组织通路整合分析
        4.4.2 逍遥散对谷氨酸能突触通路谷氨酸含量的影响
        4.4.3 逍遥散对谷氨酸能突触通路Gad1, Gls, Glur1和Grin2a水平的影响
        4.4.4 逍遥散对谷氨酸能突触通路Gng12和Slc1a3 mRNA水平的影响
        4.4.5 逍遥散对谷氨酸能突触通路Eaat2、Nmdar1、Mglur1、Erk1/2 和Creb蛋白水平的影响
        4.5 小结与讨论
        4.5.1 小结
        4.5.2 讨论
第五章 逍遥散抗抑郁网络药理学及分子验证研究
    第一节 基于ADME筛选逍遥散活性成分研究
        1.1 引言
        1.2 材料与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实验结果
        1.4.1 逍遥散化学成分的收集
        1.4.2 逍遥散化学成分的ADME预测
        1.5 小结与讨论
        1.5.1 小结
        1.5.2 讨论
    第二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逍遥散抗抑郁机制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4 实验结果
        2.4.1 逍遥散的靶点分析
        2.4.2 逍遥散活性成分-靶点网络(C-T网络)
        2.4.3 逍遥散的靶点-疾病网络(T-D网络)
        2.4.4 逍遥散的靶点-通路网络(T-P网络)
        2.4.5 基于贡献指数筛选逍遥散活性成分
        2.5 小结和讨论
        2.5.1 小结
        2.5.2 讨论
    第三节 逍遥散抗抑郁分子生物学验证
        3.1 引言
        3.2 材料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4 实验结果
        3.4.1 逍遥散抗抑郁的重要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对接
        3.4.2 谷氨酸能突触通路验证
        3.5 小结与讨论
        3.5.1 小结
        3.5.2 讨论
总结与展望
    1 研究工作总结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褪黑素对芍药花茎强度的调控作用及其机理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茎秆强度形成的影响因素
        1.1.1 植株形态特征
        1.1.2 茎秆解剖结构
        1.1.2.1 机械组织
        1.1.2.2 输导组织
        1.1.3 茎秆细胞壁组分
        1.1.3.1 纤维素
        1.1.3.2 木质素
        1.1.3.3 其他主要成分
    1.2 植物茎秆强度的调控措施
        1.2.1 栽培措施
        1.2.2 外源物质调控
        1.2.3 分子育种
    1.3 植物中褪黑素的研究进展
        1.3.1 植物中褪黑素的发现
        1.3.2 植物中褪黑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1.3.3 植物中褪黑素的生理作用
        1.3.3.1 调节植物生长发育
        1.3.3.2 增强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抗性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芍药花茎强度与褪黑素含量的关系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2.1 植株形态指标测定
        2.1.2.2 植株光合特性测定
        2.1.2.3 花茎木质素含量测定
        2.1.2.4 花茎褪黑素含量测定
        2.1.2.5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花茎强度
        2.2.2 植株形态指标
        2.2.3 植株光合特性
        2.2.4 花茎木质素含量
        2.2.5 花茎褪黑素含量
    2.3 讨论
第3章 外源褪黑素对芍药花茎强度的调控作用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与处理
        3.1.2 方法
        3.1.2.1 植株形态指标
        3.1.2.2 花茎木质部次生细胞壁观察
        3.1.2.3 花茎褪黑素含量测定
        3.1.2.4 花茎木质素分布观察
        3.1.2.5 花茎木质素含量测定
        3.1.2.6 花茎木质素结构分析
        3.1.2.7 花茎木质素生物合成酶活性测定
        3.1.2.8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外源褪黑素对花茎表型的影响
        3.2.2 外源褪黑素对花茎形态指标的影响
        3.2.3 外源褪黑素对花茎褪黑素含量的影响
        3.2.4 外源褪黑素对花茎木质部次生细胞的影响
        3.2.5 外源褪黑素对花茎木质素分布的影响
        3.2.6 外源褪黑素对花茎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3.2.7 外源褪黑素对花茎木质素结构的影响
        3.2.7.1 花茎木质素FTIR分析
        3.2.7.2 花茎木质素2D-HSQC分析
        3.2.8 外源褪黑素对花茎木质素生物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3.3 讨论
第4章 外源褪黑素增强芍药花茎强度的转录组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2.1 花茎总RNA提取
        4.1.2.2 c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4.1.2.3 测序数据的过滤、比对和基因表达水平计算
        4.1.2.4 差异表达基因(DEGs)筛选
        4.1.2.5 RNA-seq结果的qRT-PCR验证
        4.1.2.6 DEGs功能分析
        4.1.2.7 候选DEGs的表达模式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转录组测序结果评估及与参考基因集比对
        4.2.2 DEGs筛选与统计分析
        4.2.3 DEGs的GO功能分类及KEGG富集分析
        4.2.4 RNA-seq结果的qRT-PCR验证
        4.2.5 褪黑素和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DEGs表达模式分析
        4.2.6 转录因子分析
    4.3 讨论
第5章 芍药PlCOMT1基因克隆与功能验证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1.2.1 PlCOMT1基因克隆
        5.1.2.2 PlCOMT1基因序列分析
        5.1.2.3 PlCOMT1基因表达模式检测
        5.1.2.4 PlCOMT1基因超表达载体构建
        5.1.2.5 PlCOMT1基因的亚细胞定位观察
        5.1.2.6 PlCOMT1基因对烟草的遗传转化及鉴定
        5.1.2.7 PlCOMT1基因在烟草中的功能验证
        5.1.2.8 数据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PlCOMT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5.2.2 PlCOMT1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
        5.2.3 PlCOMT1基因超表达载体构建
        5.2.4 PlCOMT1基因的亚细胞定位观察
        5.2.5 转PlCOMT1基因烟草植株鉴定
        5.2.6 PlCOMT1基因的功能验证
        5.2.6.1 转PlCOMT1基因烟草茎秆表型变化
        5.2.6.2 转PlCOMT1基因烟草形态指标变化
        5.2.6.3 转PlCOMT1基因烟草叶片光合特性变化
        5.2.6.4 转PlCOMT1基因烟草茎秆褪黑素含量及TDC活性变化
        5.2.6.5 转PlCOMT1基因烟草茎秆木质部次生细胞壁结构观察
        5.2.6.6 转PlCOMT1基因烟草茎秆木质素分布观察
        5.2.6.7 转PlCOMT1基因烟草茎秆木质素含量变化
        5.2.6.8 转PlCOMT1基因烟草茎秆木质素单体组成变化
        5.2.6.9 转PlCOMT1基因烟草茎秆木质素生物合成基因表达水平变化
    5.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芍药苷对Ⅰ型变态反应治疗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表
第一章 前言
    1.1 I型变态反应
    1.2 I型变态反应发病机制
        1.2.1 IgE与肥大细胞在Ⅰ型变态反应中的作用
        1.2.2 Th1/Th2 在Ⅰ型变态反应中的作用
    1.3 中药治疗I型变态反应的前景
    1.4 芍药苷研究进展
        1.4.1 抗炎作用
        1.4.2 免疫调节作用
        1.4.3 抗肿瘤作用
        1.4.4 临床应用现状
    1.5 本实验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赤芍对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
    2.1 数据库与软件
    2.2 实验方法
        2.2.1 赤芍主要有效成分的筛选及作用靶点的获取
        2.2.2 变态反应作用靶点的获取
        2.2.3 蛋白质互作网络构建与分析
        2.2.4 生物学过程及通路富集分析
        2.2.5 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构建
    2.3 实验结果
        2.3.1 赤芍主要有效成分的筛选及作用靶点的获取
        2.3.2 变态反应作用靶点的获取
        2.3.3 蛋白质互作网络构建与分析
        2.3.4 生物学过程及通路富集分析
        2.3.5 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构建
    2.4 讨论
第三章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的影响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主要溶液配制
        3.1.4 主要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细胞培养
        3.2.2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3.2.3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时形态的影响
        3.2.4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释放β-Hex的影响
        3.2.5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释放HA的影响
        3.2.6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凋亡的影响
        3.2.7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3.2.8 统计学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3.3.2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时形态的影响
        3.3.3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释放β-Hex的影响
        3.3.4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释放HA的影响
        3.3.5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凋亡的影响
        3.3.6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3.4 讨论
第四章 芍药苷抑制RBL-2H3 细胞脱颗粒的作用机制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1.1 实验试剂
        4.1.2 主要溶液配制
        4.1.3 主要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时IgE信号通路中蛋白的影响
        4.2.2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时IgE信号通路中基因的影响
        4.2.3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时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4.2.4 统计学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时IgE信号通路中蛋白的影响
        4.3.2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时IgE信号通路中基因的影响
        4.3.3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时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4.3.4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时Th信号通路的影响
        4.3.5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时MRGPRB3 相关信号分子的影响
        4.3.6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4.3.7 芍药苷对RBL-2H3 细胞脱颗粒时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4.4 讨论
第五章 芍药苷对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动物
        5.1.2 实验试剂
        5.1.3 主要溶液配制
        5.1.4 主要仪器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IgE诱发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 PCA)
        5.2.2 C48/80 诱发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5.2.3 统计学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IgE诱发耳部PCA反应
        5.3.2 IgE诱发足趾PCA反应
        5.3.3 IgE诱发背部PCA反应
        5.3.4 C48/80 诱发耳部PCA反应
        5.3.5 C48/80 诱发足趾PCA反应
        5.3.6 C48/80 诱发背部PCA反应
    5.4 讨论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百余芍药品种引种观察与切花保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芍药的繁殖与栽培历史
        1.1.1 芍药的生物学特点
        1.1.2 芍药的繁殖方式
        1.1.3 芍药的栽培历史
    1.2 芍药切花的发展与采后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2.1 芍药切花的发展
        1.2.2 芍药切花的生产要求
        1.2.3 芍药切花的采收处理
        1.2.4 芍药切花的采后处理技术
    1.3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芍药引种的综合性状评价
    2.1 引种地概况
    2.2 引种材料
    2.3 评价方法
        2.3.1 评价指标与数据采集
        2.3.2 综合评价方法
    2.4 数据处理
        2.4.1 判断矩阵的构造及一致性检验
        2.4.2 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
    2.5 结果与分析
    2.6 讨论
第三章 不同芍药切花品种对乙烯的敏感性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对ETH的反应结果
        3.4.2 对STS的反应结果
    3.5 讨论
第四章 不同保鲜剂对芍药切花的保鲜效果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单一保鲜剂的筛选
        4.2.2 组合保鲜剂的筛选
        4.2.3 保鲜剂组合效果验证及优化试验
    4.3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单一保鲜剂的筛选结果
        4.4.2 组合保鲜剂的筛选结果
        4.4.3 保鲜剂组合验证及优化试验的结果
    4.5 讨论
第五章 保鲜剂组合对芍药切花的生理作用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花瓣相对含水量(RWC)的测定
        5.2.2 花瓣游离脯氨酸(Fpro)含量的测定
        5.2.3 花瓣可溶性蛋白(Spro)含量的测定
        5.2.4 花瓣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含量
        5.2.5 花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测定
    5.3 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分析
        5.4.1 花瓣相对含水量
        5.4.2 花瓣Fpro含量
        5.4.3 花瓣Spro含量
        5.4.4 花瓣MDA含量
        5.4.5 花瓣SOD活性
    5.5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6)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1 衰老的相关概念及如何防治衰老
        1.1 防治衰老的意义
        1.2 防治衰老切入点
        1.3 补肾中药用于防治衰老的展望
    2 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延缓衰老研究进展
        2.1 六味地黄丸延缓衰老研究进展
        2.2 金匮肾气丸延缓衰老研究进展
    3 网络药理学研究思路与方法
        3.1 网络药理学研究策略
        3.2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作用机制研究中应用的思路
        3.3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发展趋势
        3.4 网络药理学用于中药研究的展望
第一章 基于UPLC-QE-Orbitrap-MS技术的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
        2.1 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 色谱条件
        2.3 质谱条件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六味地黄丸中化学成分鉴定结果
        3.2 金匮肾气丸中化学成分鉴定结果
        3.3 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鉴定
        3.4 三萜类成分的鉴定
        3.5 单萜类成分的鉴定
        3.6 苯乙醇苷类
        3.7 其他类
    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给药
        2.2 血清样品的制备
        2.3 色谱条件
        2.4 质谱条件
    3 结果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作用机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候选化合物的筛选
        1.2 候选化合物治疗靶点的搜集
        1.3 疾病相关靶点的搜集
        1.4 作用通路的富集
        1.5 功能模块的构建与分析
    2 结果
        2.1 具有潜在活性候选化合物的筛选
        2.2 候选化合物治疗靶点的搜集
        2.3 疾病相关靶点的搜集
        2.4 作用通路的富集
        2.5 延缓衰老作用机制的分析
        2.6 潜在药效成分的推测
    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作用机理验证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动物
    2 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2.2 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学习记忆能力
        2.3 小鼠一般状态和大体病理观察
        2.4 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
        2.5 血清中SOD、MDA、GSH-Px的含量
        2.6 脑组织和肾组织中TNF-α和 IL-1β表达情况
        2.7 脑组织中端粒长度
        2.8 WB法检测脑组织中i NOS、COX-2和NF-κB-p65 表达水平
        2.9 脑组织中NF-κB-p65 m RNA转录水平
        2.10 IHC法检测i NOS、COX-2和NF-κB-p65 表达情况
        2.11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小鼠一般状态
        3.2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
        3.3 小鼠免疫器官指数
        3.4 血清中SOD活性、MDA和 GSH-Px的含量
        3.5 血清、脑组织和肾组织中TNF-α表达情况
        3.6 血清、脑组织和肾组织中IL-1β表达情况
        3.7 脑组织中端粒长度
        3.8WB 法检测脑组织中iNOS、COX2和NF-κB-p65蛋白的表达水平
        3.9 脑组织中NF-κB-p65 基因m RNA转录水平
        3.10 IHC法检测i NOS、COX-2和NF-κB-p65 表达水平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UPLC-Qq Q-MS的不同剂型六味地黄丸药效成分推测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
        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 色谱条件
        2.4 质谱条件
        2.5 方法学考察
        2.6 样品含量测定
        2.7 差异性成分的作用靶标及网络预测
    3 结果
        3.1 含量测定结果
        3.2 化学模式识别分析
        3.3 潜在差异成分作用靶蛋白及网络预测
    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7)辽宁省赤芍叶霉病病原学及防治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枝孢属真菌病害研究进展
    1 枝孢类真菌病害发生及危害
        1.1 枝孢类真菌病害种类
        1.2 枝孢类真菌病害的危害
        1.3 枝孢属的形态特征与分类地位
        1.4 枝孢属的生物学特性与流行
        1.5 枝孢菌的侵染方式和致病机理
        1.6 枝孢属病害的防治
第二章 赤芍主要病害田间调查及病原菌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辽宁赤芍主要病害的种类调查
        1.2 赤芍病害病样采集、症状观察与描述
        1.3 形态鉴定
        1.4 分子鉴定
        1.5 病菌的致病性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辽宁赤芍主要病害调查
        2.2 赤芍叶霉病
        2.3 赤芍炭疽病
        2.4 赤芍白粉病
        2.5 赤芍轮斑病
        2.6 赤芍根腐病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赤芍叶霉病菌生物学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赤芍叶霉菌株来源
        1.2 环境对赤芍叶霉病菌的菌丝生长及其产孢量的影响
        1.3 环境条件和营养环境对赤芍叶霉菌的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1.4 赤芍叶霉病菌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境对赤芍叶霉病菌的菌丝生长及其产孢量的影响
        2.2 环境条件和营养环境对赤芍叶霉菌的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2.3 致死温度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赤芍叶霉病菌细胞壁降解酶及其活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及试剂
        1.2 赤芍叶霉病菌细胞壁降解酶粗酶液的提取
        1.3 赤芍叶霉病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测定
        1.4 赤芍叶霉病菌细胞壁降解酶产生条件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接种赤芍叶片CWDEs活性
        2.2 细胞壁降解酶的条件优化
        2.3 细胞壁降解酶(CWDE)对赤芍叶片的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赤芍叶霉病室内药剂筛选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不同杀菌剂对赤芍叶霉病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1.3 不同药剂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剂对赤芍叶霉菌菌落生长的毒力测定
        2.2 药剂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研究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糖尿病肾病
        1.1.1 DN发病机制
        1.1.2 DN的治疗
        1.1.3 小结
    1.2 网络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1.2.1 网络药理学的概述
        1.2.2 网络中药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1.2.3 小结
    1.3 分子对接的研究进展
        1.3.1 分子对接的概述
        1.3.2 分子对接的方法
        1.3.3 分子对接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1.3.4 小结
第二章 ZWD对DN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研究平台
        2.2.2 数据库及软件
    2.3 实验方法
        2.3.1 ZWD中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获取
        2.3.2 DN相关靶点挖掘
        2.3.3 ZWD治疗DN的潜在作用靶点挖掘
        2.3.4 ZWD治疗DN关键靶点基因富集通路分析
    2.4 结果分析
        2.4.1 ZWD中活性成分化合物和作用靶点获取
        2.4.2 DN相关靶点挖掘
        2.4.3 ZWD治疗DN的潜在作用靶点挖掘
        2.4.4 ZWD治疗DN关键靶点基因富集通路分析
    2.5 本章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ZWD治疗DN分子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配体分子和受体蛋白选择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 分子对接软件选择
        3.3.1 实验材料
        3.3.2 实验方法
        3.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ZWD主要活性化合物的分子对接
        3.4.1 实验材料
        3.4.2 实验方法
        3.4.3 结果与分析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授粉品种及遮荫处理对芍药结实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授粉品种对植物结实特性的影响
        1.1.1 芍药授粉品种研究现状
        1.1.2 植物授粉品种的选择
    1.2 遮荫对植物结实特性的影响
        1.2.1 植物结实特性研究进展
        1.2.2 遮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3 遮荫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1.2.4 遮荫对植物叶绿素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1.2.5 遮荫对植物渗透调节物质、膜质过氧化程度的影响
    1.3 研究意义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意义
        1.3.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授粉品种对芍药结实特性的影响
        2.1.1 试验材料
        2.1.2 授粉品种花粉采集与萌发率测定
        2.1.3 授粉组合
        2.1.4 人工授粉
        2.1.5 结实特性
    2.2 花后遮荫对芍药结实特性的影响及生理特性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结实特性
        2.2.4 不同遮荫环境下温湿度差异及植株生长表现观察
        2.2.5 光合特性
        2.2.6 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特性
        2.2.7 叶片SOD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及膜质氧化程度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授粉品种对芍药结实特性的影响
        3.1.1 授粉品种花粉萌发特性
        3.1.2 芍药品种的自然结实特性
        3.1.3 授粉品种对芍药结实特性的影响
    3.2 花后遮荫对芍药结实特性的影响及生理特性
        3.2.1 花后遮荫对芍药结实特性的影响
        3.2.2 花后遮荫对芍药光合生理的影响
        3.2.3 花后遮荫对芍药叶绿素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3.2.4 花后遮荫对芍药叶片SOD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及膜质过氧化程度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授粉品种对芍药结实特性的影响
        4.1.1 授粉品种花粉活力对芍药结实特性的影响
        4.1.2 授粉组合对芍药结实特性的影响
    4.2 花后遮荫对芍药结实特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理
        4.2.1 花后轻度遮荫显着提升了芍药当年的结实特性
        4.2.2 花后遮荫减缓了强光对芍药叶片的灼伤
        4.2.3 花后遮荫提升了光合性能
        4.2.4 花后遮荫明显改善了芍药叶绿素荧光特性
        4.2.5 花后遮荫减缓了叶片失绿、渗透调节和生物膜系统受损
        4.2.6 花后遮荫影响芍药结实特性模型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乌头汤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文献研究
    综述一 中医药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网络药理学在组合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引言
课题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乌头汤缓解NP的药效及其药理作用探索
    1. 材料
        1.1 数据库
        1.2 软件
        1.3 实验动物
        1.4 实验用药物及试剂
        1.5 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分组与给药
        2.2 SNL模型的构建
        2.3 乌头汤镇痛药效学指标的检测
        2.4 转录组表达谱样本的制备及检测方法
        2.5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2.6 “基因-基因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2.7 通路富集分析
        2.8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SNL模型显着降低小鼠的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
        3.2 乌头汤可显着改善NP小鼠的疼痛症状
        3.3 NP发病相关的基因主要调控胶质细胞活化、神经-免疫反应和神经炎症
        3.4 乌头汤镇痛效应基因显着富集于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
    4. 讨论
        4.1 NP的关键病理环节包括胶质细胞活化、神经-免疫反应以及神经炎症
        4.2 乌头汤可有效缓解NP的症状
        4.3 乌头汤的镇痛作用与抑制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炎症有关
    5. 小结
第二部分 乌头汤缓解NP的分子机制挖掘及关键药效物质筛选
    1. 材料
        1.1 数据库
        1.2 软件
        1.3 实验动物
        1.4 实验用药物及试剂
        1.5 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乌头汤候选靶标谱的收集
        2.2 “NP相关基因-乌头汤候选靶标”互作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2.3 重要网络节点的通路富集分析
        2.4 分子对接模拟化合物与靶标蛋白的结合情况
        2.5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检测化合物与蛋白的结合情况
        2.6 药代动力学检测
        2.7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乌头汤的镇痛候选靶标显着富集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
        3.2 乌头汤的镇痛关键药效物质筛选
    4. 讨论
        4.1 趋化因子信号轴可介导神经炎症
        4.2 芍药苷和甘草苷具有镇痛作用
    5. 小结
第三部分 乌头汤镇痛关键药效物质的作用特点及其分子机制的验证研究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用药物及试剂
        1.3 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动物与分组
        2.2 NP模型构建
        2.3 疼痛评价方法
        2.4 取材及组织处理方法
        2.5 动物组织冰冻切片
        2.6 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GFAP、NeuN及CCL5的表达
        2.7 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趋化因子信号通路成员分子的基因表达水平
        2.8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趋化因子信号通路成员分子的蛋白表达水平
        2.9 ELISA方法检测炎症因子的含量
        2.10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乌头汤及芍药苷-甘草苷组合均可有效缓解SNL大鼠的疼痛症状
        3.2 乌头汤及芍药苷-甘草苷组合均可有效降低SNL大鼠L5脊髓背角组织中GFAP以及CCL5的表达
        3.3 乌头汤及芍药苷-甘草苷组合均可显着抑制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的表达
    4. 讨论
        4.1 CCL5和CCR5与NP的发生和维持密切相关
        4.2 芍药苷-甘草苷组合有望成为新的镇痛组合药物
    5. 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一、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二、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三、本课题的不足之处
    四、本课题的拓展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四、芍药(PaeoniaL.)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芍药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及具ACC脱氨酶活性的促生菌研究[D]. 孙兰平. 扬州大学, 2021(08)
  • [2]基于多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整合研究[D]. 高耀. 山西大学, 2021
  • [3]褪黑素对芍药花茎强度的调控作用及其机理初步研究[D]. 石文波. 扬州大学, 2021(08)
  • [4]芍药苷对Ⅰ型变态反应治疗作用研究[D]. 赵杨. 河北大学, 2021(09)
  • [5]百余芍药品种引种观察与切花保鲜技术研究[D]. 司仕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6]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D]. 杨华杰.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辽宁省赤芍叶霉病病原学及防治基础研究[D]. 毛宁.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
  • [8]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研究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D]. 韦明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9]授粉品种及遮荫处理对芍药结实特性的影响[D]. 祁奇墨.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3)
  • [10]乌头汤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探索[D]. 郭秋岩.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标签:;  ;  ;  ;  ;  

芍药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