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正麦9023性能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豫西正麦9023性能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一、郑麦9023在豫西地区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保磊[1](2017)在《河南小麦品种的品质状况及其与LMW-GS基因间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小麦是河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随着产量逐年提高,对小麦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尽管近些年一批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的育成和大面积推广,使得河南省小麦得品质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仍然存在着高产品种品质不优和优质品种产量不高、不稳等问题。研究小麦品质改善的内在机制与控制小麦加工品质相关的分子机理,能为小麦品质育种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因此,本研究选取了河南省1980年以来审定或种植的176份小麦品种(系),对其品质表型性状进行检测和分析;采用2代测序的技术方法对其LMW-GS基因组成进行了解析;之后对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与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176份小麦材料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在7.53%-15.34%之间;湿面筋含量在26.70%-46.00%之间;微量SDS沉淀值在6.66-31.05 mL之间;面团的稳定时间在1.00-29.90 min之间,其平均值为4.63 min。中弱筋材料(稳定时间≤2.5 min)为63份;中筋材料(2.5 min<稳定时间<7.0 min)为80份;强筋材料(稳定时间≥7.0 min)只有33份,占总体的18%。1980-2002年审定品种(系)的稳定时间平均值为4.35 min,2003-2008年的为4.41 min,而2009-2014年的为5.73 min,2015年、2016年和正参加河南省区试的为3.95 min,表明近年来河南省审定的小麦品种仍以中、低筋为主,但2002年以后审定的优质品种数目明显增多。通过对优质品种(系)的系谱分析发现,大多数优质品种为小偃号(小偃6号及其姊妹系)的后代,推测小偃号是河南小麦的主要优质源。此外,发现和面仪参数如峰值时间、峰高、尾宽等原参数及其组成的复合参数与粉质仪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指数等参数均有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表明可以用和面仪检测育种材料的品质状况。2.对176份小麦材料的LMW-GS基因组成进行解析,结果显示在Glu-A3位点共检测到6种LMW-GS基因,且每种LMW-GS基因至少有2个等位变异基因出现,其中A3-620等位变异基因最多为4个;不同等位变异在Glu-A3位点上的LMW-GS基因的组合类型有12种,其中A5(391、400、502、620)组合类型所占比例最高(33.52%);在Glu-B3位点共检测到6种LMW-GS基因,等位变异最多的基因为B3-544,共有5个等位变异基因出现。在Glu-B3位点上不同LMW-GS基因组合中B10组合类型所占比例最高为52.27%;Glu-D3位点共检测到8种LMW-GS基因。Glu-D3基因的等位基因数目最多为7个,其中,等位变异D3-583基因出现频率最高,为52.84%。在Glu-D3位点由不同LMW-GS基因及其等位变异组成的基因组合类型中D11组合类型出现频率最高,为36.93%。3.LMW-GS基因与品质的关系分析发现,在Glu-A3位点上,A9组合类型对湿面筋含量具有正向效应,而A8组合类型则显着降低湿面筋含量;Glu-B3位点上,B10组合类型对品质产生显着的负向效应,B4组合类型则对品质参数SDS沉淀值和峰后带宽均有显着正向效应,B9组合类型对稳定时间具有显着正向效应;Glu-D3位点上,D5组合类型对形成时间具有显着负向效应,D2组合类型与较差的峰值带高参数显着相关,D18为优质的亚基基因组合类型,其对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峰值带高均能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此外,研究结果表明由三个位点组成的不同LMW-GS基因组合对品质性状的效应有显着差异。如LMW-GS基因组成为A11+B10+D11对形成时间具有显着负向效应,而LMW-GS基因组成为A5+B10+D8则对形成时间产生显着的正向效应,LMW-GS基因组成为A5+B10+D11对稳定时间具有显着负效应,而LMW-GS基因组成为A12+B2+D4对稳定时间的效应显着优于其它的LMW-GS基因组合类型。

朱保磊,谢科军,薛辉,孙家柱,刘冬成,张爱民,詹克慧[2](2017)在《河南省小麦品种(系)的品质状况及演变规律》文中提出为了解河南省不同时期育成的小麦品种(系)的加工品质状况,选取河南省1980年以来审定或种植的176份小麦品种(系)进行品质性状检测。结果表明,供试材料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在7.53%15.34%之间;湿面筋含量在26.70%46.00%之间;微量SDS沉淀值在6.6631.05 mL之间;面团稳定时间在1.0029.90min之间,平均值为4.63min。弱筋材料(稳定时间≤2.5min)为63份;中筋材料(2.5min<稳定时间<7.0min)为80份;强筋材料(稳定时间≥7.0min)只有33份,占总数的18.75%。1980-2002年审定品种(系)的稳定时间平均值为4.35min,2003-2008年的为4.41 min,而2009-2014年的为5.73min,2015年、2016年和正参加河南省区试的为3.95min,表明近年来河南省审定的小麦品种仍以中、低筋为主,但2002年以后审定的优质品种数目明显增多。对优质品种(系)的系谱分析发现,大多数优质品种为小偃号(小偃6号及其姊妹系)的后代,推测小偃号是河南小麦的主要优质源。此外,发现和面仪参数如峰值时间、峰高、尾宽等原参数及其组成的复合参数与粉质仪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指数等参数均有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表明可以用和面仪检测育种材料的品质状况。综上所述,随着20世纪末对小麦品质需求的不断提升,河南省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的进程大大加快,小麦品质得到显着改良,小偃6号作为重要的优质源在优质新品种的选育中起着骨干作用。

张建周,齐学礼,郭瑞,赵明忠,胡琳[3](2016)在《小麦品种郑麦7698示范和推广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为促进小麦品种郑麦7698在生产上快速推广应用,根据郑麦7698的品种特性,并对比分析郑麦9023和矮抗58特征特性和示范推广模式。探索出适合郑麦7698的示范推广模式:树立快速推广的观念,依托种子企业建立种子销售联合体分区域推广,以育种单位为技术依托,建立高产创建和良种繁育基地,严控种子质量,建立规范化的科技推广服务模式,通过该模式的应用,促进了郑麦7698在生产上快速推广应用,2016年已累计推广233.3万hm2。

白雪莹[4](2016)在《豫南稻茬小麦生产调查研究—从播期、品种选择及氮肥利用角度分析》文中认为豫南麦区小麦产量在河南省相对较低,为了深入了解当地小麦生产的限制因素,对信阳市小麦综合试验站所辖五个示范县的小麦生产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制约当地小麦生产的栽培因素主要有播期不适宜、品种多杂乱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14-2015年度在河南省固始县农业局试验基地和罗山县农科所试验基地开展相关田间试验。(1)播期试验,设置5个播期,选用6个小麦品种,研究了播期对豫南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干物质及氮素运移、养分吸收能力的影响;(2)抗渍高效小麦品种筛选与利用试验,设3个氮肥水平,选用11个当地主推小麦品种,研究了在多湿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的氮素利用及抗病、耐湿、成熟表现等情况;(3)氮高效小麦品种筛选与利用试验,选用22个小麦品种,设4个氮肥水平,研究了各小麦品种在不同氮水平下的产量表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播期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本研究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籽粒产量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且不同播期间差异显着(P<0.05)。通过对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发现,播期主要影响小麦有效穗数,对穗粒数和千粒重无显着影响。研究还发现,6个品种间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差异显着,表明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对提升豫南地区小麦产量有重要作用。播期明显影响小麦生长发育。晚播小麦基本苗数迅速降低,早播和晚播小麦的茎蘖数、最终株高均显着小于适播处理。拔节期早播小麦的次生根数最大,而开花期适播处理最大;晚播处理LAI及叶龄发育较慢,但随着生育进程推进,播期间差异缩小。适播处理的SPAD值在拔节期显着高于早播和晚播,但在开花期各处理差异不显着。不同品种间基本苗数、茎蘖数差异不显着,但次生根数、叶龄、LAI和SPAD值均与品种特性有关。播期影响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运移。随着播期的推迟,花后干物质转移量、干物质的转移效率及转移干物质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晚播明显提高了花后氮素转移量、氮素转移效率和转移氮素贡献率。研究还发现,6个品种在花后干物质转运量、转移干物质贡献率及氮素转移效率上也存在明显差异,但在干物质转运效率、氮素转移量和转运氮素贡献率方面差异不显着。晚播小麦经济系数、植株及籽粒含氮量显着高于早播小麦,但以适播小麦氮收获指数最高。播期也能影响小麦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能力,最终导致耕层土壤养分存在明显差异。在拔节期,早播处理的土壤速效含量最低,晚播处理最高;而到开花期和成熟期,适播处理速效氮含量最低。开花以后,适期播种的小麦氮素吸收能力强,早播和晚播氮素吸收能力较差。小麦生长各阶段土壤养分条件对籽粒产量的关系来看,开花期速效氮贡献率最大,达39.0%,其次是拔节速效氮,贡献率达到21.7%,开花期到成熟期的土壤氮磷钾总贡献率为16.5%,拔节期土壤铵态氮贡献率也达9.1%。本试验条件下,播期通过影响有效穗数影响产量,适期播种产量最高;不同播期下,株高、单株次生根数、叶龄、LAI为早播处理较高;干物质转移量、转移效率及贡献率、氮收获指数为适播处理较高;植株和籽粒氮含量、氮素转移量、转移效率及贡献率为晚播处理较高。适播处理小麦对土壤主要养分吸收量较高。综合分析认为,豫南稻茬麦区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27日11月3日。(2)抗渍高效小麦品种筛选与利用将11个小麦品种按照小麦对氮肥的响应,耐湿性、抗干青和赤霉病发病情况,籽粒饱满度和小麦成熟外观情况进行聚类,并结合当地生产条件,通过聚类分析认为,在产量、抗性和成熟外观方面以浩麦1号和扬麦13表现较好,比较适合该地区种植。(3)氮高效小麦品种筛选与利用本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显着影响小麦发育,不施氮处理小麦的植株发育不良,高氮处理显着增加小麦株高、穗长等指标,并显着增加小麦籽粒产量。通过对小麦产量构成分析发现,施用氮肥显着增加小麦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进而提高小麦籽粒产量。此外,通过对不同小麦品种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聚类分析认为,漯3429、郑育麦518、洛麦24、新麦2111、天民198、扬麦20、周麦28和郑麦113这8个小麦品种为氮高效小麦品种,相对较适宜本地区种植。

王真[5](2015)在《河南中、北地区麦—玉两熟制小麦光热利用特性及其对产量影响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为掌握河南省豫中、豫北两个生态条件下近年来培育不同冬春性小麦品种的冠层结构、干物质积累及各小麦品种光热利用现状,以期选出适宜不同地区栽培的光热高效利用品种,减少麦-玉两季间的光热资源浪费,进一步优化豫北、豫中地区小麦种植结构,而为实现麦-玉周期产量的提高提供理论建议。本研究于2013-2014年度在豫中许昌和豫北新乡同时开展,比较了不同生态区相同冬春性小麦品种间的生理生态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弱春性品种主要生育时期进程较其它品种早,花后株高较其它品种高,但返青期后弱春性品种的分蘖量并没有表现出优势。豫中豫北冬春性小麦品种间开花期株高构成指数均无显着差异,豫北弱春性品种的倒二节长和株高显着高于其它品种,豫中弱春性品种的倒一节长显着大于其它品种。叶片角度指数在两生态区不同冬春性小麦品种间差异不显着。2、各主要生育期,豫中区小麦旗叶的SPAD值含量高于豫北。不同冬春性对小麦旗叶SPAD值的影响较明显,且冬性品种旗叶SPAD值在各时期较其它品种高。不同生态区各小麦品种开花后旗叶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呈正比,与胞间CO2浓度反比。两生态区各小麦品种的Fv/Fm从拔节期开始随着生育期的进行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是下降幅度小,基本维持在0.8左右。3、豫中区不同生态区相同小麦品种的冠层截获PAR高于豫北区。开花期时,两地区冬春性小麦品种间PAR差异显着,冬性品种最大,弱春性品种最小。4、拔节-开花期时两生态区各小麦品种地上部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最快,豫北区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贡献率表现为弱冬性>半冬性>冬性>弱春性,豫中区表现为:弱春性>弱冬性>冬性>半冬性。5、豫中小麦总光能利用率和热能利用率以弱冬性最高,豫北区则以弱冬性和半冬性最大。豫北区籽粒光能利用率(x)和产量(y)的关系可以用回归方程表示y 47039.175 7967.24 ln 0.995?,热能利用率(x)和产量(y)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 2930.828.0.998?。豫中区籽粒光能利用率(x)和产量(y)II的关系可表示为y 47104.661 7995.944 ln 0.997?,籽粒热能利用率和产量的关系可表示为y 2930.835.0.997?。两生态区的小麦生产潜力均有很大提升空间。

曹廷杰[6](2015)在《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系)遗传解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深入了解河南省近年来新育成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基础,利用田间试验、温室抗白粉病接种鉴定、遗传学分析和全基因组扫描与关联分析方法,对河南省近年来育成和审定的小麦品种(系)进行了遗传解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华北地区流行的2个白粉菌菌株E09和E20对2009~2013年度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和预备试验的小麦新品种(系)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同时利用与Pm2、Pm4a、Pm8和Pmm21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了相关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布。在鉴定的908个小麦新品种(系)中有199个抗E09,占21.9%;在鉴定的412个小麦新品种(系)中有39个抗E20,占9.5%,其中有15个同时抗E09和E20。在908个鉴定的小麦新品种(系)中,580个含有1BL/1RS,占63.9%,含有Pmm8或新的1RS来源抗白粉病基因;另有2个品种(系)含有6AL/6VS来源广谱抗白粉病基因Pm21,8个可能携带Pm2,2个可能含有Pm4a;6个品种(系)可能含有多个基因。2、对36个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系)进行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利用Illumina Infinium iSelect90K SNP芯片结合集群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te Analysis,BSA)规模化快速检测其携带的抗白粉病基因,同时利用与Pm4a、Pm4b、Pm8和Pm21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相应的抗病基因。SNP芯片检测发现,24个品种(系)在抗、感池DNA间检测到一个显着差异多态性SNPs峰值,其中20个品种(系)在2AL染色体上有一个显着差异多态性SNPs峰值,推测抗病基因位于2AL染色体上,可能是Pm4位点的抗白粉病基因;利用已知的Pm4a和Pm4b分子标记Xgwm356和P1-P2未能在这36个品种(系)中检测到Pm4a和Pm4b抗白粉病基因,很可能是遗传背景不同所致。利用位于2AL染色体上多态性SNP序列开发了与2AL染色体上抗白粉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wggc116-12,在开04131/石4185和中育9398/石4185两个F2小群体上证实与2AL染色体臂的抗白粉病基因紧密连锁,可用于这些在2AL染色体臂存在抗、感SNP多态性的品种中携带抗白粉病基因的检测。郑育麦518、新麦04077、国麦301和向阳3号分别在1BL、2DL、6AL和3BS染色体上有一个显着差异的多态性SNPs峰值,分子标记Xcau127检测证实国麦301中含有抗白粉病基因Pmm21。其它12个品种(系)在抗、感池DNA间检测到多个差异多态性SNPs峰值,推测可能含多个抗白粉病基因。这36个品种(系)中有21个含有1B/1R易位,但有7个品种(系)在抗、感池DNA间检测到位于1BL染色体上的多态性SNPs峰值,表明其可能含有不同于Pm8的新1B/1R易位或位于1B染色体的其他抗白粉病基因;宛麦999不含1B/1R易位,但在1BL上检测到多态性SNPs峰值,推测其含有其他抗白粉病基因。3、利用Illumina90k iSelect SNP标记技术对豫麦34及河南省2000~2013年审定的小麦品种共96个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分析了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基础。结果表明,在所有SNP位点中,多态性比率为47.39%(38,661/81,587),多态性标记在基因组间分布呈现B>A>D。96个品种亲缘关系较近,两两遗传相似系数的平均值为0.719,变幅为0.552~0.998,且94.3%的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652~0.812之间;按UPGMA法将96个品种划分为7个类群。综合SNP和系谱分析,近10年河南省审定的96个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不够丰富,多数品种亲缘关系较近,在育种中迫切需要引入新的种质资源,拓宽遗传背景。4、利用Illumina90k iSelect SNP标记对94个小麦品种全基因组扫描数据和这些品种的抽穗期、成熟期、最高分蘖、成穗率、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灌浆时间、灌浆速率等性状表现型数据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SNP基因型分析结果进行质量控制后,共有22846个SNP用于关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共检测到311个SNP位点与上述10个性状显着相关,对单个性状的解释率R2值的范围为10~30%,其中42个SNP位点在全基因组水平上与性状显着关联。在2A、2B、2D、3A、4D、6A染色体上检测到70个SNP位点与亩穗数显着相关,其中,位于3A染色体上的Excaliburc23111839对性状的解释率最高(20.7%);发现121个SNP标记与最高分蘖显着相关,86.78%的标记位于3A染色体上,其中29个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显着相关,对性状的解释率范围10.75~28.29%;有31个SNP与成穗率显着相关,分布于1B、2A、7B、7D染色体上的,其中3个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显着相关;另有45个SNP标记与株高显着相关,分布于1A、1D、2A、2B、3A、3D、4A、5B、7B、7D染色体上,对性状的解释率范围14.63%-30.28%,其中4个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显着关联;检测到28个SNP标记与千粒重显着相关,其中4个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显着相关,分布于2A、2D、3A、3B、3D、4A、5B、6B、7A、7B、7D染色体上;此外还检测到8个SNP与成熟期显着相关(1A、2A、2D、4D、7B)、7个SNPs与灌浆时间显着相关(3A和5B)、2个SNP与灌浆速率显着相关(7B、7D)、3个SNP与抽穗期显着相关(6D、7B);只检测到位于2B染色体上的SNPs Tdurumcontig6782798与穗粒数显着相关,且在全基因组水平显着相关。同时检测到47个SNP标记同时与亩穗数和最高分蘖显着相关;2个SNP同时与灌浆速率和千粒重显着相关;1个SNP同时与株高、成熟期和最高分蘖显着相关;1个SNP同时与最高分蘖和成穗率显着相关。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只检测到3个与成穗率显着相关的SNP位点。这些标记需要进一步验证。

马雪[7](2014)在《豫中区不同冬春性小麦群体构建和光能资源利用的研究》文中认为为探讨豫中地区小麦的光能资源利用情况,构建合理的小麦空间结构。本研究立足豫中地区的生态气候条件,以半冬性周麦22和弱春性郑麦9023为试验材料,不同密度处理为调控措施,研究两个小麦品种群个体冠层形态、光合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转运,光能利用率和产量之间的差异,明确该区的光热资源利用情况,以期为该区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1-2012小麦全生育期≧0℃的积温2254.2℃,降水量292.4mm,日照时数802.2h,日辐射量920.43×107J/(m2·d),与2011-2012相比,2012-2013的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日辐射量分别是2011-2012的0.97、0.73、1.14、1.03倍。2012-2013小麦生育期的积温、降水量低于2011-2012,日照时数和日辐射量高于2011-2012,2012-2013年小麦生育期的最低温度显着低于2011-2012年,可能会对小麦造成冻害。2012-2013年小麦的产量低于2011-2012,说明日照时数和积温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气候因素,而小麦的光能利用率明显受积温影响也较大。2、不同密度下两个小麦品种的生长具有显着的差异。施加的密度措施对小麦的群体分蘖数,旗叶的SPAD值及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具有显着的正调控作用,对单茎干物质积累量、单株分蘖数及净光合速率具有显着的负调控作用。2011-2012年间小麦的株高要明显高于2012-2013,同一时期内,郑麦9023的株高高于周麦22。3、不同密度下两个小麦群体冠层内部的差异,由于上层营养器官受光态势良好,光合有效辐射量相对充足,能够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上层的干物质积累量,SPAD值都较高,上层的干物质转运量、干物质转运率及对分层籽粒的贡献率都较高。2011-2012两个小麦品种的分层贡献率以60-80cm处的最高,2012-2013以40-60cm处的最高。两个小麦品种不同营养器官的干物质分配率不同,叶鞘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分配率呈下降的趋势,茎的分配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灌浆期两个小麦品种叶鞘干物质的分配率表现为:D3>D4>D2>D1,穗干物质的分配率在成熟期达到最大,表现为:D1>D2>D3>D4。4、两个小麦品种的消光系数和透光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升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高密度处理的群体通风透光率较差,消光系数较低,低密度处理的群体透光率较高,消光系数也较高,光能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了光能的浪费。5、2011-2012小麦生育期间周麦22籽粒光能利用率与籽粒产量的关系可用函数y=8E-08x2-0.0013x+5.1985(r=0.94*)来表示,郑麦9023籽粒光能利用率与籽粒产量的关系可用函数y=1E-07x2-0.0019x+7.0662(r=0.95*)表示,均呈显着正相关。小麦籽粒光能利用率与开花-灌浆阶段的群体光能利用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0.979*)。在豫中生态条件下,要达到高产,周麦22和郑麦9023需要栽培的适宜密度分别为270万基本苗/hm2和360万基本苗/hm2左右,不同冬春性品种比较,半冬性品种周麦22要更适合在豫中生态区条件下种植。

张黛静,马雪,王晓东,杨杰瑞,王多多,王真,陈惠婷,李春喜[8](2014)在《品种与密度对豫中地区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及光能利用率的影响》文中指出为了解不同小麦品种光合生理及光能利用对种植密度响应的差异,以豫中地区两个主栽冬小麦品种周麦22和郑麦9023为材料,设置180×104、270×104、360×104和450×104株·hm-2 4个密度水平,通过大田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下两个品种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光能利用率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两个品种旗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降低,叶面积指数增大,单茎干物质积累量呈现降低趋势。与郑麦9023相比,周麦22的单茎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光能利用率较高,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下降缓慢。周麦22的最终产量以密度270×104株·hm-2最高,郑麦9023以密度360×104株·hm-2最高。

黄玲[9](2013)在《河南中部不同年代主栽冬小麦品种水分利用特性差异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南省是我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主要生产省份,2011年小麦种植面积532.3万hm2,总产量0.31亿t,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1.9%和26.6%。水资源短缺是影响冬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在河南中部地区冬小麦生育期降水无法满足正常生长发育需要,补充灌溉需求强烈。因此,培育和种植高产节水优质的冬小麦品种,并配合适宜的田间用水管理措施,是提高该区域冬小麦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确保冬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研究品种改良过程中,冬小麦需水特性、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和根系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初步揭示了冬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水分利用特性的变化规律及其生理机制,研究成果对于制定冬小麦抗旱节水育种目标和指导有限农业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研究选取河南省中部地区20世纪50年代初至2007年间大面积推广的6个主栽品种,在20102011和20112012年两个生长季,采用测坑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的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冬小麦品种的耗水特性、光合特性、农艺性状和根系特性的演变特征。测坑试验设置3个水分梯度:充分供水(CK,整个生育期充分供水,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75%80%)、轻度水分亏缺(MD,田间持水量的60%70%);重度水分亏缺(SD,田间持水量的45%55%);田间试验设置3个灌水处理:W0,返青后不灌水,冬小麦生长完全依靠自然降水;W1,冬后拔节期灌一水;W2,冬后拔节期和灌浆期分别灌一次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测坑条件下,各冬小麦品种耗水量为CK>MD>SD,籽粒产量在CK下最高,水分利用效率在SD下最高;在大田条件下,各冬小麦品种的耗水量为W2>W1>W0,籽粒产量在W2下最高,水分利用效率则在W0或W1下最高。发生水分胁迫时,冬小麦耗水量的降低幅度要高于籽粒产量的降低幅度,因此WUE得到提高。冬小麦品种的耗水量随着年代递增呈现了一定的降低趋势,但幅度不大;随品种更替籽粒产量潜力则呈现了明显的增加趋势;两者共同作用,使得冬小麦的WUE不断增加。数据显示,冬小麦WUE增加的主要贡献来自于产量潜力的增加。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现代品种的WUE普遍高于早期品种。2、冬小麦的日均耗水强度、阶段耗水量和耗水模系数在拔节至开花阶段最高,开花至成熟阶段次之,越冬至返青阶段最低。在测坑条件下,现代品种的日均耗水强度、阶段耗水量和耗水模系数在拔节至开花阶段和开花至成熟阶段均表现出低于早期品种的趋势。大田试验中,现代品种的阶段耗水量、日均耗水强度和耗水模系数在拔节至开花期阶段低于早期品种,而在开花至成熟阶段高于早期品种,测坑试验与田间试验结果的差异主要因为灌水时期和灌水量不同所致。3、品种更替过程中,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但现代品种旗叶的光合速率(Pn)在各生育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测坑条件下,随着年代的推移,冬小麦品种的旗叶蒸腾速率(Tr)在开花至灌浆中期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0世纪7080年代品种的平均Tr最高。现代品种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平均气孔导度(Gs)均高于5060年代品种。现代品种的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在孕穗期和灌浆期相对较高,在花后防御光抑制能力相对较强。4、现代品种旗叶的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要轻于早期品种。现代品种旗叶可溶性蛋白在花后07天高于早期品种,且降解速度慢。现代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花后的测定中均明显增强,表明现代品种具有更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可减缓叶片衰老速度,有利于叶片维持较强的光合功能,更有利于叶片光合产物的合成与运输,为千粒重及最终籽粒产量的增加奠定了生理基础。5、随着品种的不断改良,冬小麦都表现了株高降低,节间距缩短,千粒重、产量和收获指数明显提高的趋势,而穗长、基部茎节直径、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田间试验测定结果显示,在不同水分处理下,冬小麦的株高由20世纪50年代的100120cm降低到现代的5480cm,降低幅度达到25.6%49.3%;穗下节由50年代的34.840.4cm降低到22.425.3cm,降幅为35.5%38.3%;千粒重由50年代的28.029.2g增加到现在的46.447.6g,增幅为63.0%66.0%;籽粒产量由50年代的40695206kg·hm-2增加到现在的64436880kg·hm-2,增幅为44.4%58.3%,平均每次品种更替产量增加279395kg·hm-2;收获指数由50年代的0.270.32增加到2002年的0.350.37,增幅为17.9%35.8%;WUE由50年代的1.151.42kg·m-3增加到2002年1.781.81kg·m-3,增幅为35.2%55.3%。品种改良提高了花前和花后干物质转运量、花前干物质转运率及贡献率,现代品种叶片的物质积累和优化分配同化产物的能力强,是千粒重持续增长的基础,而产量的增加主要源自千粒重的增加和收获指数的提高。6、水分胁迫会降低冬小麦根系活力,但会增加冬小麦的根长密度和根尖数,尤其是00.05mm和0.52.0mm径级的根长密度,根长密度的增加主要来自于细根的增加。在水分胁迫下,现代品种土壤耕层的根系活力要明显高于早期品种,现代品种比早期品种表现的更为适应干旱。借助微根管技术进行的原位监测显示,现代冬小麦品种根系直径增加,大于0.45mm径级的根长密度所占比例明显增加,提高了植株对主要耕层土壤水分的利用,是其抗旱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毛景英,周新保[10](2012)在《2012年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暨秋播布局意见》文中研究表明在各市品种考察的基础上,经过有关专家论证,提出河南省2012年小麦品种利用暨秋播布局意见,供各地在选择和利用品种、制定品种布局意见时参考。

二、郑麦9023在豫西地区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郑麦9023在豫西地区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小麦品种的品质状况及其与LMW-GS基因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面筋蛋白的种类和特征
    1.2 小麦面筋蛋白调控网络的研究
        1.2.1 面筋蛋白的表达调控
        1.2.2 面筋蛋白的翻译后修饰和运输
    1.3 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的研究进展
        1.3.1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的研究背景和分类
        1.3.2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的组合和结构
        1.3.3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解析
        1.3.4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的标记开发及其命名系统
        1.3.5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克隆的研究
    1.4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在我国普通小麦中的分布
    1.5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与小麦面粉加工品质间的关系
    1.6 河南省小麦品种品质状况研究
第二章 河南小麦品种的品质状况及其演变规律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河南省小麦品种的基本品质状况
        2.2.2 不同育成时期品种(系)的品质表现
        2.2.3 不同育成地区品种(系)的品质表现
        2.2.4 河南小麦品种的系谱分析
        2.2.5 和面仪参数对粉质仪主要参数的回归方程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河南小麦品种LMW-GS基因组成及其与品质间的关系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2.1 LMW-GS基因检测分析
        3.1.2.1.1 小麦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CTAB法)
        3.1.2.1.2LMW-GS基因的引物设计
        3.1.2.1.3 PCR反应体系和程序
        3.1.2.1.4 PCR产物鉴定
        3.1.2.1.5 PCR产物的ABI3730分析仪检测
        3.1.3 数据的统计分析
    3.2 结果和分析
        3.2.1 Glu-3 各位点LMW-GS基因组成及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3.2.1.1 Glu-A3位点主要LMW-GS基因组成及等位变异分析及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3.2.1.2 Glu-B3位点主要LMW-GS基因组成及等位变异分析及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3.2.1.3 Glu-D3位点主要LMW-GS基因的组成及等位变异分析及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3.2.2 试验材料Glu-3 位点LMW-GS基因组成与品质的关系
    3.3 讨论
    3.4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表

(2)河南省小麦品种(系)的品质状况及演变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品质指标的测定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材料的品质状况
    2.2 河南省小麦品种品质变化趋势分析
    2.3 河南省不同地区育成品种的品质状况分析
    2.4 参试材料的系谱分析
    2.5 和面仪参数和粉质仪参数之间的关系
3 讨论

(3)小麦品种郑麦7698示范和推广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特征特性
    1.1 郑麦9023
    1.2 矮抗58
    1.3 郑麦7698
2 郑麦7698的比较优势
    2.1 产量潜力大
    2.2 抗逆抗病能力强
    2.3 优质强筋特性
    2.4 抗倒性能好
3 郑麦7698推广模式的探究
    3.1 依据郑麦7698春季两极分化, 无效分蘖少, 叶片直立, 缩小行距等特性建立高产创建示范方
    3.2 利用郑麦9023品牌推广优势, 借势宣传
    3.3 实施企业化运作, 从田间到餐桌形成合力, 加速品种的推广
    3.4 协同企业建立示范基地
    3.5 以种子质量为支撑
    3.6 建立规范的科技服务方式

(4)豫南稻茬小麦生产调查研究—从播期、品种选择及氮肥利用角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中国小麦生产现状
    1.2 产量影响因素
        1.2.1 品种
        1.2.2 生态环境
        1.2.3 栽培措施
        1.2.3.1 播期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1.2.3.2 氮营养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2 引言
3 豫南稻茬小麦生产调查
    3.1 稻茬小麦生产现状
    3.2 产量限制因素调查分析
4 材料与方法
    4.1 试验材料与设计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设计
    4.2 测定项目与方法
        4.2.1 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
        4.2.2 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
        4.2.3 株高和次生根
        4.2.4 叶面积指数和SPAD值
        4.2.5 基本苗和茎蘖数
        4.2.6 土壤主要养分测定
        4.2.7 植株氮的测定
    4.3 数据统计与方法
5 结果与分析
    5.1 小麦生育期降雨情况
    5.2 播期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5.2.1 播期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5.2.2 播期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5.2.3 播期对小麦干物质和氮素运转及氮含量的影响
        5.2.4 播期对麦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5.3 抗渍高效小麦品种筛选与利用
        5.3.1 氮素对多水条件下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5.3.2 抗渍高效小麦品种聚类分析
    5.4 氮高效小麦品种筛选与利用
        5.4.1 不同小麦品种氮素利用的评价
        5.4.2 小麦产量与氮肥利用的关系
6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5)河南中、北地区麦—玉两熟制小麦光热利用特性及其对产量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小麦光能利用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1.2.2 小麦热能利用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1.2.3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及其生长条件的影响
        1.2.4 河南小麦种植条件概况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2 测定内容及方法
        2.2.1 植株生育期、株高及群体动态调查
        2.2.2 株高构成指数和叶片角度指数计算
        2.2.3 干物质积累及转运
        2.2.4 光合相关指标测量计算与方法
        2.2.5 光热能利用率计算
        2.2.6 生产潜力估算
        2.2.7 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调查
    2.3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2013-2014小麦生育期气象数据比较分析
    3.2 生长变化的差异比较
        3.2.1 生育期
        3.2.2 株高
        3.2.3 分蘖动态
        3.2.4 株高构成指数
        3.2.5 叶片角度指数
    3.3 光合特性的差异比较
        3.3.1 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
        3.3.2 冠层截获光合有效辐射PAR
        3.3.3 旗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
        3.3.4 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
    3.4 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差异比较
        3.4.1 群体干物质积累
        3.4.2 不同器官干物质转运
    3.5 光热利用率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比较
        3.5.1 光热利用率
        3.5.2 灌浆动态
        3.5.3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3.6 小麦各组性状与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
        3.6.1 各组性状与平均产量的典型相关分析
        3.6.2 各组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
    3.7 光温潜力开发度的差异比较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生态区冬春性小麦品种间生长生理的差异
        4.1.2 不同生态区冬春性小麦品种群体结构的差异
        4.1.3 不同生态区冬春性小麦品种间光热利用的差异
    4.2 结论与展望
        4.2.1 主要结论
        4.2.2 研究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系)遗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河南小麦在全国的地位及发展概况
    1.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研究进展
    1.3 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4. SNP标记特点及应用研究进展
    1.5 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1.6 小麦重要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1.7 立论依据和研究目标
第二章 河南小麦品种(系)白粉病抗性鉴定与分子标记检测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基于SNP标记技术的抗白粉病基因规模化快速检测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河南省小麦品种基于系谱和SNP标记的遗传基础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河南省小麦品种重要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7)豫中区不同冬春性小麦群体构建和光能资源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不同作物光能利用的特点
        1.2.2 提高小麦光能利用率及产量的研究
        1.2.3 不同品种和种植密度的小麦群体光能利用特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调查内容及方法
        2.2.1 植株形态及群体动态
        2.2.2 叶绿素含量
        2.2.3 叶面积指数(LAI)
        2.2.4 干物质积累及运转
        2.2.5 考种及产量
        2.2.6 光能利用率
    2.3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许昌县 2011-2013 小麦生育期的气象指标分析
    3.2 不同密度下两个小麦品种的生长变化
        3.2.1 分蘖动态
        3.2.2 株高
    3.3 不同密度下两个小麦品种的光合特性
        3.3.1 旗叶叶绿素含量
        3.3.2 叶面积指数
        3.3.3 净同化率
    3.4 不同密度下两个小麦品种空间结构
        3.4.1 干物质积累特征
        3.4.2 干物质分配率
        3.4.3 分层干物质转运量
        3.4.4 分层干物质转运率
        3.4.5 分层干物质籽粒贡献率
        3.4.6 分层 SPAD 值
        3.4.7 分层干物质
        3.4.8 叶片特征
        3.4.9 分层瞬时光合有效辐射(PAR)
        3.4.10 消光系数和透光率
    3.5 不同密度下两个小麦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特点
    3.6 不同密度下两个小麦品种光资源利用率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栽培措施对作物光能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4.1.2 栽培措施对小麦群体空间结构的影响
        4.1.3 栽培措施对小麦生理生长的影响
    4.2 结论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品种与密度对豫中地区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及光能利用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植密度对两个小麦品种群体数量的影响
    2.2种植密度对两个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3种植密度对两个小麦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2.3.1 对旗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影响
        2.3.2 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2.3.3 对群体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2.4 种植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3 讨论

(9)河南中部不同年代主栽冬小麦品种水分利用特性差异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品种更替研究进展
        1.2.1 世界小麦品种更替历史与现状
        1.2.2 中国小麦品种更替历史与现状
        1.2.3 河南省小麦品种更替历史与现状
    1.3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演变
        1.3.1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形态指标的演变
        1.3.2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演变
    1.4 小麦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演变
        1.4.1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光合速率(Pn)的演变
        1.4.2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蒸腾速率(Tr)的演变
        1.4.3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的演变
        1.4.4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演变
        1.4.5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抗氧化酶活性的演变
    1.5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干物质转运特性的演变
    1.6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产量和收获指数的演变
    1.7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水分利用效率的演变
    1.8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根系指标的演变
        1.8.1 干旱胁迫下小麦根系研究进展
        1.8.2 不同年代小麦根系特征演变及与 WUE 的关系
    1.9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
        1.9.1 选题依据
        1.9.2 研究内容
        1.9.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1.1 测坑试验
        2.1.2 大田试验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设计
        2.3.1 技术路线
        2.3.2 测坑试验设计
        2.3.3 大田试验设计
    2.4 观测项目
        2.4.1 土壤含水量和耗水量的测定与计算
        2.4.2 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
        2.4.3 田间水分利用效率
        2.4.4 生理生化指标
        2.4.5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测定
        2.4.6 根系指标的测定
        2.4.7 气象数据测定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的需水特性
    3.1 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的耗水量和土壤水分消耗差异
        3.1.1 冬小麦品种在测坑试验下的耗水量和土壤水分消耗差异
        3.1.2 冬小麦品种在大田试验下的耗水量和土壤水消耗差异
    3.2 冬小麦品种阶段耗水量、耗水模系数和日耗水量的差异
        3.2.1 测坑试验下冬小麦品种的阶段耗水量、耗水模系数和日耗水量差异
        3.2.2 大田试验下冬小麦品种的阶段耗水量、耗水模系数和日耗水量差异
    3.3 小结
    附表
第四章 水分状况对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4.1 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4.2 对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含量指数(CCI)的影响
        4.2.1 测坑试验下冬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指数的变化
        4.2.2 大田试验下冬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指数的变化
    4.3 对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4.3.1 对冬小麦品种旗叶光合速率(Pn)的影响
        4.3.2 对冬小麦品种旗叶蒸腾速率(Tr)的影响
        4.3.3 对冬小麦品种旗叶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影响
        4.3.4 对冬小麦品种旗叶气孔导度(Gs)的影响
    4.4 对冬小麦品种旗叶 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的影响
        4.4.1 测坑试验下冬小麦品种原初光能转换效率的变化
        4.4.2 大田试验下冬小麦品种原初光能转换效率的变化
    4.5 对冬小麦品种旗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5.1 对冬小麦品种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4.5.2 对冬小麦品种旗叶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4.5.3 对冬小麦品种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4.5.4 对冬小麦品种旗叶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
        4.5.5 对冬小麦品种旗叶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
    4.6 小结
第五章 水分状况对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5.1 对冬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5.1.1 对冬小麦品种株高的影响
        5.1.2 对冬小麦品种节间距的影响
        5.1.3 对冬小麦品种穗长和基部节间直径的影响
        5.1.4 对冬小麦品种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5.2 对冬小麦品种产量构成的影响
        5.2.1 对冬小麦品种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
        5.2.2 对冬小麦品种穗粒数的影响
        5.2.3 对冬小麦品种千粒重的影响
    5.3 对冬小麦品种物质转运特性的影响
        5.3.1 对冬小麦品种花前和花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5.3.2 对冬小麦品种干物质在营养器官分配的影响
        5.3.3 对冬小麦品种干物质运转特性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水分对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根系特征的影响
    6.1 对冬小麦品种根系活力的影响
    6.2 对冬小麦品种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6.2.1 对冬小麦品种根长密度的影响
        6.2.2 对冬小麦品种根系表面积的影响
        6.2.3 对冬小麦品种根系直径的影响
        6.2.4 对冬小麦品种根尖数的影响
        6.2.5 水分对冬小麦品种根长径级的影响
    6.3 小结
第七章 水分对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1 对冬小麦品种产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7.1.1 对冬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
        7.1.2 对冬小麦品种收获指数的影响
    7.2 对冬小麦品种 WUE 的影响
    7.3 冬小麦产量水平 WUE 和其它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讨论
    8.1 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耗水量、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8.2 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阶段耗水量、耗水模系数及日耗水量差异
    8.3 水分对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8.3.1 对冬小麦品种气体交换参数和荧光参数的影响
        8.3.2 对冬小麦品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8.4 水分对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8.4.1 对冬小麦品种形态指标的影响
        8.4.2 对冬小麦品种产量构成指标的影响
    8.5 水分对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8.6 水分对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根系指标的影响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不足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郑麦9023在豫西地区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小麦品种的品质状况及其与LMW-GS基因间的关系[D]. 朱保磊.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4)
  • [2]河南省小麦品种(系)的品质状况及演变规律[J]. 朱保磊,谢科军,薛辉,孙家柱,刘冬成,张爱民,詹克慧. 麦类作物学报, 2017(05)
  • [3]小麦品种郑麦7698示范和推广应用研究[J]. 张建周,齐学礼,郭瑞,赵明忠,胡琳. 中国种业, 2016(11)
  • [4]豫南稻茬小麦生产调查研究—从播期、品种选择及氮肥利用角度分析[D]. 白雪莹.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5)
  • [5]河南中、北地区麦—玉两熟制小麦光热利用特性及其对产量影响的比较研究[D]. 王真. 河南师范大学, 2015(02)
  • [6]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系)遗传解析[D]. 曹廷杰.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7]豫中区不同冬春性小麦群体构建和光能资源利用的研究[D]. 马雪. 河南师范大学, 2014(12)
  • [8]品种与密度对豫中地区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及光能利用率的影响[J]. 张黛静,马雪,王晓东,杨杰瑞,王多多,王真,陈惠婷,李春喜. 麦类作物学报, 2014(03)
  • [9]河南中部不同年代主栽冬小麦品种水分利用特性差异及其机理研究[D]. 黄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1)
  • [10]2012年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暨秋播布局意见[J]. 毛景英,周新保. 种业导刊, 2012(09)

标签:;  ;  ;  ;  ;  

豫西正麦9023性能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